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前金融运行中的几个问题

当前金融运行中的几个问题

当前金融运行中的几个问题
当前金融运行中的几个问题

当前金融运行中的几个问题

●秦池江

一、对三年来宏观经济调控的评价问题

从1993年7月份以来,清理“三乱”,整顿金融秩序,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推进计划、财政、金融、外汇、外贸和企业制度改革,使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朝着市场经济的方向跨出了最关键性的几大步,整个经济开始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三年,是非常艰巨的三年,是开拓进取的三年,也是成果辉煌的三年。主要的成果是:

11过热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了,能源、交通、原材料供应有了一定程度的松动;21盲目发展的房地产热、开发区热、股票市场热得到了有效控制,避免了一场泡沫经济大崩盘的灾害;31投资规模得到了控制,投资结构有了明显的调整;41高通货膨胀率逐渐降下来了,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明显好转;51金融秩序有了实质性的改善,金融行为趋向理性化; 61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有所调整,规模经济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普遍的重视;71经济立法进入了成熟阶段,经济管理的法律框架已经形成;81国际收支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外汇储备有了较雄厚的实力;91财税金融改革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金融制度,已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轮廓;101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建设有了新的进展,依法管理市场、按市场规模管理市场的认识有所加强,全民经商、官商不分的局面有所扼制。

三年来的治理和整顿,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应该说是来之不易的。当前经济中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概括地说目前存在五大问题:一是通货膨胀的根源还没有解决,潜在通货膨胀压力不可低估;二是社会性的失业和企业开工不足的问题相当突出,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当艰巨;三是地区差别和收入差别继续拉大,隐藏着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四是企业制度的转变进入了一个决战性的阶段,矛盾相当尖锐;五是生态环境和资源储备开始恶化,生产潜力的开发成本节节上升。

对过去三年和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不同的判断。比如:有人认为中国不存在泡沫经济,只有经济的泡沫;有人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不算高,比东欧巨变时好得多;有人说五大改革是强化计划经济体制,走了回头路;有人说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程度,特别是国有企业已经病入膏肓,无路可走,等等。这些观点,有的只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的忽略了问题的本质性,有的反映了在困难面前的悲观性,无助于动员社会力量解决现实问题。

二、当前金融运行中的问题

陈云同志在50年代就说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至今仍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他说:金融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银行信息最灵,银行要研究经济。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就提出,银行要抓经济,要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当前经济中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金融领域中来,金融领域成了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解决社会问题,金融负有特殊的责任。但是,也应该充分估计到金融部门的功能还是有限的,没有相应的体制、政策、法规和社会各部门的理解和配合,单靠金融部门的努力,解决不了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有人说万事俱备只缺资金,我觉得万事俱备就能解放资金,资金缺一点不可怕,可怕的是把金娃娃丢在毛厕里。

目前金融领域中面临的问题有多少呢?我把它归纳为十个方面的矛盾现象:

11货币供应量的超量增长,与企业资金不足的矛盾;

21投资规模和在建规模膨胀与企业技术改造资金不足的矛盾;

31储蓄存款的超常增长和商品市场回笼滞后

四川金融’97第2期

的矛盾;

41企业定期存款上升与企业流动资金周转不灵的矛盾;

51抱怨银行贷款利率过高,又强烈要求银行扩大贷款的矛盾;

61银行盈利下降、亏损加重,与高息揽取存款的矛盾;

71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与借用外债规模不断上升的矛盾;

81银行有钱不敢放款、企业有钱不敢还款的矛盾;

91政策性银行扩大商业性业务与商业银行承担政策性业务的矛盾;

101财政资金信用化与信贷资金财政化的矛盾,等等。

这些矛盾的现象,不是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只是经济上的两难选择。从去年金融机构贷款增加,本来应该使企业资金周转有明显的松动,照理说企业的活期存款应该有大幅度的增加,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银行投入的新贷款哪里去了呢?从大帐上算,一小部分转成了单位定期存款,其余转为居民储蓄存款,表现在储蓄增长比国民生产总值净增加额要多出1—2倍。企业资金这样紧张,而银行投入新的贷款起不到经济催化作用,变成了金融资产的空转,转入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之后又失去了资金的流动性,由此再要求银行增加贷款,于此循环下去,不仅达不到松动资金的目的,反而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货币和资金的循环更加恶化。

基于这样一种状态,可以作出这样一种判断:

当前经济金融问题的症结,不是货币总量问题;货币政策也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手段,过多地运用货币政策,反而会导致相反的效果;现行的银行信贷手段也难以适应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客观上要求加快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务的创新。

三、对当前经济状态的制度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的17年中,我国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启动作用。特别是“六五”、

“七五”时期,都有过成功的实践经验。为什么到了“九五”计划起步时期,各方面都在呼吁中央银行放松银根,通过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我在这里反而强调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如果不调用货币政策,还有什么办法可用?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回过头来再作一点制度分析。

11对运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历史回顾。

我们不妨对历史经验作一下简要回顾,看一看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货币政策和金融手段起过一些什么样的作用。我把它分成四个阶段,作一下对比分析。

(1)金融受到计划和财政深度压抑阶段。在1979年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民收入的分配以财政为主,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有24年高于30%,只有5年略低于30%;国家资源的配置,以计划和财政为主,银行的活动领域十分有限,只是计划和财政部门的会计出纳而已。

(2)财政和计划支持银行改革的阶段。从1979年起,银行开始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用几千元几万元贷款就为企业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全国用了几十亿元就支持了不少企业搞了一大批挖潜、革新和改造项目,而且都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支持了经济的发展。当时理论界也为之呐喊,宣传银行的重要性,只要运用银行这一工具,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我们反思一下,为什么在那种条件下,货币政策松动一下,金融工具灵活一点,经济就马上活起来了?恐怕不能完全归功于银行。因为在整个经济格局中,计划是强有力的调控手段,财政有雄厚的势力,可以作为经济的后盾,所以把银行放松一点,不会引起经济的震动,反而起到了拾遗补缺的积极作用。

(3)金融支持财政和计划体制改革的阶段。从1984年开始,银行统管企业流动资金,同时正式进入了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承担了许多政策性业务。银行存款的快速增长,为银行超负荷运转提供了基础。银行当时能够扮演新的角色,为计划和财政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巨大的财力支持。当时的财政计划体制改革,是以放权让利和承包经营为动力的,国家财政有相当一部分财力转为预算外管理,国家计划所控制的资源转为市场配置,国家可支配的财力不断缩小,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如果没有银行提供相应的财力支持,那么当时的许多改革就失去了基本的保障条件。

(4)财政和金融双重拖累阶段。从1989年后,财政、银行竭尽全部财力支持企业制度的改革。如清理“三角债”、放开产品定价权、发展股份制经济、开拓证券市场、兴办开发区,等等。所有这些改革措

四川金融’97第2期

施,都要求财政、银行提供巨大的财力支持。财力从哪来?实际上靠财政和银行的双赤字来支撑。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不断加大,银行的货币投放也急剧扩张,在这种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持下,使经济一度过热增长,到了1993年7月,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到目前为止,无论财政也好、银行也好,潜在的财力已经挖尽,再也不能像改革初期那样,靠财政和银行的现实财力来支持企业制度的改革;目前企业也没有足够的潜力来支持财政银行渡过难关。这就是当前财政、银行、企业三者困惑不安的实际状况。

21从微观经济结构的变化方面作一些分析。

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要形式是国有企业制度。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国有企业的税收和利润,国家所集中的资金也主要投入国有企业。几十年来,国民收入的分配,也是以国家得大头、企业得小头、个人得零头作为政策导向的。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这种经济结构和分配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主要标志是:

国民收入分配中,个人所得比重已经上升为主导地位。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政府的份额由1979年的25%下降到1995年的12%;企业由215%下降为负值;个人所得由72%上升为88%。企业部门的收入本来就不高,而今成为负收入部门,许多难题都与此有关。

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变。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明显下降,国有企业所提供的新增产值已由70%多下降到45%左右,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由国有企业来承担,国家预算收入中,国有企业的税利仍占7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有了相当规模,已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有生力量;但非公有经济在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以及对非公有经济的政策保护还没有法制化,它们的行为也没有规范化。

地区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东部经济有了快速发展,而中西部经济相对滞后;以加工工业为主的地区,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规模迅速扩张,而原料产区的经济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市场风险漩涡之中。

产业结构的更新加快,传统产业陷入了困境。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多年来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农业投入连年萎缩;曾经作为主导产业的纺织业受到了严峻考验,大批纺织工人遭到了失业的威胁。矿工、森工、军工企业也一蹶不振,前景不明。这几年来发展的新兴产业,如电子、汽车、服务业等,还没形成产业优势,有些产业的发展后劲不足,也有些产业的发展失控。

31从经济管理方面作一点分析。

在这十几年来的改革中,无论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管理方面,为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运行,引进了许多现代经济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在经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从实物经济的管理转为价值形态的管理;由指令性的指标管理转为经济杠杆的调节;资源的行政配给转为市场配置;等等。在金融领域中,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所运用的一些管理手段,我们都在学、都在用。敢于把国外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引进来,敢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民族兴盛的标志。不过,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反思和总结,不妨举几个例子加以讨论。

(1)负债经营的误区———权力经济和负债经营的结合,导致了投资融资体制的混乱。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当时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可以自豪的优越性。在市场经济中,负债经营的战略使不少国家获得了成功。中国是一个资金短缺的国家,负债经营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负债经营要有明确的负债主体,要以按期清偿为条件,要严格履行债信和契约。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只看到了负债经营有利的一方面,而没有看到负债经营需要若干基本条件的一面,特别是在产权主体和经营责任模糊的条件下,导致了过度负债的严重后果。现在企业债台高筑、财政债务依赖度过高、对外债务已居于世界上前几位,使我们的回旋余地在缩小,经济承受能力相当脆弱。在“九五”时期以及2010年如何运用负债经营战略,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投融资体制,大幅度减少政府对投资的行政干预,实现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担风险和责任。

(2)放权让利的误区———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淡化,导致了动力机制的缺损。放权让利,在改革初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突破高度集中体制束缚的有利武器。如果没有放权让利的政策,调动两个积极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放权让利的初衷是为了建立一种利益激励机制,由放权让利,得到放权创利。实行放权让利之后,出现了层层设“小金库”,层层留后手,造成了财力的严重分散,社会资本积累能力的下降。现在的经济运行中,在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川金融’97第2期

方面很少考虑,而把分利作为首要的追求目标。

(3)企业承包的误区———短期利益和短期行为的合法化,导致了资本积累机制的缺位。企业承包制,是从农业承包制中套用过来的。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在农村的小规模经济中是非常适用的。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以内,仍将是农村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把农村承包制拿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来,并一度成为主要的经济管理制度,由于产权主体到不了位、没有完善的经营成果考核手段、企业内部没有自律机制、承包人的素质良莠不一,因而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巨大损失。不少企业由于承包者负盈不负亏,结果肥了承包人,亏了投资人,苦了第一线的工人。不少企业在承包过程中,,不但没有形成新的资本积累,反而把老本赔光、分光、吃光。

(4)发展三产的误区———把市场经济变成了全民经商,导致了社会分工和技术专业协作的破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必然出现产业的延伸和职能的专业化,服务业、旅游业、信息业等等逐渐成为重要的产业。在西方国家把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小作为经济发达水平的衡量标志。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相当规模,有许多劳动门类需要专业化,有许多创造价值的社会资源需要利用,有许多劳动力要找出路,适度地发展第三产业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少严格的市场规则,一哄而起、急功近利,把发展第三产业变成了全民经商、以权谋利,导致了市场秩序的混乱、社会风气的败坏,不少社会恶习死灰复燃。

(5)引进外资的误区———把引进外资变成了重外轻内,导致了国内资源和技术的流失。引进外资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引进了技术、引进了管理经验、引进了现代经济观念、也引进了市场变化,所有这些都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但是,在引进外资中,我们吃亏上当的事情实在太多了,重外轻内,甚至崇外压内的事情也不少见。我们有一些企业之所以破产,就是由于盲目引进外资所造成的恶果。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说改革的方针错了,也不是说要求所有的改革都要十全十美,而是说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回顾一下我们走过的路程,有利于正确估价我们的成绩,有利于找到深化改革的途径,有利于避免改革中重蹈复辙。

四、对当前货币政策的争论

在“九五”时期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本来已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之中,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已通过了决议,不需要再进行讨论。但是,一项正确的政策,如果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执行中不坚定、操作上产生失误,那末一项好的政策也会导致错误的结果。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供给总量的调节,来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政策。直接的目的是保持币值的稳定。这些道理恐怕不会有什么分歧。但是,货币政策不是孤立的政策,而且不能脱离环境去实行货币政策。所以围绕货币政策问题经常产生各种争论,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当前争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问题。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教课书中有非常严谨的数学模型论证。陈云同志的四平衡理论也是有严格的逻辑推理和经济事实为基础的。作为理论经济学,不能不讲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这一点中外都是如此。然而在现实的宏观经济管理中,怎样理解、怎样计算、怎样操作、怎样评价和如何实现平衡,就大有差别了。目前中国的总供给和总需要状况如何,经济界和理论界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总需求仍然大于总供给,控制需求是促进平衡的主要手段,增加有效供给是必要的但远水不解近渴。第二种判断是当前总供给和总需求接近平衡,总量控制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失衡,调整供需结构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第三种是目前的问题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又限制了供给萎缩,当前的问题是如何刺激需求,特别是刺激有效需求是当务之急。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实际上是一种理论分析模型,未必是经济管理的天经地义的戒律。西方的经济学家也承认,这种模型的理论价值大于操作价值。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计算是事后的,不是事前可做得到的;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确定性因素是非常多的,谁也不可能估计得那么准确;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总供给和总需求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孤立地研究一国国内资源和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已失去了理论意义上的重要性。在现

四川金融’97第2期

实生活中,如何看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状态?比较简单的、又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参数判断。用什么参数去判断?首要的是就是物价水平的升降,其次是利率的高低,再次是汇率的涨落。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参数本身也不那么灵敏,但上面讲的三个参数基本上可以反映市场供给的总体趋势。看来第二种判断比较接近实际。

21通货膨胀的根源问题。

1993—1995年的通货膨胀是1949年以来历次通胀中涨幅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从1995年10月份以后,通胀幅度逐步回落。我粗略地算过一笔帐,每降一个百分点,国家直接付出的代价达100亿元,如果要算上社会各方面付出的代价恐怕远远高于这个数额。现在通胀下来了,又有一些人为通胀翻案,说通胀并不可怕,中国人的承受能力大得很,两位数的通胀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等等。在这个问题上,人民银行总行有明确的鉴别力,有坚定不移的政策,货币政策的目标绝不会动摇。但是这次通货膨胀的根源是什么,还是有讨论的必要,因为弄清这个问题,有利于正确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经济学界对这一轮通胀大体上有五种基本观点。第一种是双膨胀论。主要论据是几年来的投资高增长和消费基金的无序扩张,是形成这次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第二种是货币论。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由于金融机构的利益冲动,管理不力,导致了信贷扩张,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基本成因。第三种是价格论。认为这一轮通胀是由于价格放开,特别是国家加大了农产品提价幅度,从而带动了物价上涨。第四种是非货币论。认为这一轮通胀是由于一系列的非经济因素造成的,特别是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导致了经济运行的失衡,经济秩序混乱、物价失控。第五种是改革成本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没有代价,通货膨胀是改革中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比东欧等国家要少得多;另外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出现通胀也有必要付出代价,所有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通货膨胀。

对通货膨胀根源的分析,以上五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反映了中国通货膨胀的特定方面的因素。我认为作为理论研究,还可以再深化、再讨论,但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是三点:一是要求承认通货膨胀这个客观现实;二是要求承认控制货币供给总量的必要性;三是支持各种有利于消化通货膨胀后果的各项经济政策。根据历史经验,中国的通货膨胀并不是单一因素所造成的,综合治理、整体消胀、长期监控,可能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吃猛药、动大手术,是承受不了的。

31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目前通胀率已经明显地降下来了,各方面要求放松银根,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不应当放在抑制通货膨胀之上,而应更多地顾及经济的发展。稳定币值,从理论上讲是支持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稳定的安全网。在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难操作,运用三大政策工具就可以应付各种难题。中国的条件比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要复杂得多,经济环境的差别性、经济利益的多元性、经济结构的二元性、经济行为的随意性、经济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金融调控工具的可靠性等等方面,都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在治理通货膨胀时不能不考虑到中央银行制度方面的限制性因素。从市场方面来说,我们的市场是一种双缺陷相结合的市场,计划经济的缺陷和市场经济的缺陷两者很容易结合在一起,而两者的优点很难体现出来。这也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所在。这两个方面,恐怕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中最难以突破的关键所在。在这样一种条件之下,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可能采取哪些对策,需要作出准确的环境判断和客观的政策评估。现在的局面有些类似于1990年的状态,各个部门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少的政策建议,比如:增加贷款进行生产启动;降低利率,鼓励消费,推动市场启动;扩大投资,发展资本市场,促进投资启动;加快企业制度改革,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寄希望于制度启动;等等。这些设想和建议,究竟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恐怕要作深入的分析。简单套用1990年的作法,不会成功的,何况1990年所实行的那一套作法,本身也有不少教训。

4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紧的问题。

在“九五”时期,要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人对此发表过评论。有人主张:紧财政、松货币;也有人主张:松财政、紧货币;有人主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应该紧总量调结构;也有人提出连续五年的从紧政策是一反常的政策,在各国反通胀的历史中,没有这样的先例。

四川金融’97第2期

五、推进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为“九五”和2010年的宏观目标作出新贡献

“九五”时期和2010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发展,人民银行和各总行都有规划,1996年全国金融业提出了“四讲一服务”的目标和要求。在这里,我只是从理论研究和业务讨论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1建立完整的健全的信用制度,是中国金融制度现代化的基础。

金融改革的十几年中,在许多方面确实有了根本性的重大突破,如中央银行体系和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制度的确立、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管理模式的改变、金融法规的颁布实施,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改革的具体成果。但是我认为金融改革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用制度的建设。信用,是金融的基础;信用,是无限的经济资源;信用,是有别于财政的根本标志;信用,是金融社会化、国际化的通行证。以商业银行为基础、以银行信用为主导、以多种信用为补充、以中央银行信用为统帅(上层建筑),是整个信用制度完备、健全、有效的标志。十几年的改革中,对于商业信用问题没有放到信用制度的总体框架中进行规划、指导和推进,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失误。当前出现的信用危机,说明我们受到了信用制度的惩罚,证明我们信用制度是非常脆弱的,很不成熟的。在“九五”时期的金融改革方面,如果不在信用制度的基础建设上有重大突破,那末,要建立现代金融制度、实现金融现代化和国际化是没有希望的。

21树立完善的成熟的市场金融意识,是推动金融改革深入发展的前提。

严格来说,我们从上到下,从组织到个人,对市场经济制度的认识和思想准备是非常不足的,我们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也非常有限。我们过去热心推进的一些改革内容,今天又成了改革的对象;许多改革,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自己就成了改革的阻力。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同其他领域一样,也沿用了放权让利、承包责任制的基本思路;在金融发展中,同样习用的是数量扩张、小而全大而全、争贷款挖存款、占地盘抢客户和行政干预等手段;在金融业的社会效果方面,同样是高投入、高成本,低产出、低收益。金融是百业之首,我们希望我们的客户成为理性的市场经济主体,我们还要通过金融活动来引导和规范他们的金融行为,但是金融业自身的市场意识、市场责任、市场规则、市场行为和市场适应能力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恐怕还远远没有解决。在金融深化中,金融意识的深化是一个前提条件。

31金融制度的创新,是金融业欣欣向荣的大舞台。

国外金融创新的动因多种多样,在我们国家,金融创新的动力从哪来?这是一个大的经济机制问题。现在强调金融法规的严肃性、金融业务制度的统一性、金融操作的规范性、金融服务的标准性,这些是必要的,但绝不能因此把金融业变成死水一潭,变成机械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各种经济活动还是要讲求社会效益,讲究公共准则。在金融领域中,可以创新的空间还是很宽的,而且各地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当前企业制度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市场体系建设以及经济腾飞的过程中,金融部门需要创新,客观上也要求我们创新。比如直接金融的开发、中小企业的金融辅导、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货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金融信息的现代化和社会化服务、企业诊断和评级、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等等,都是待开垦的处女地。

41金融部门要有共同防范风险的意识和共同的安全保障措施。

在经济体制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中,各种风险将会进一步暴露,各种矛盾还可能进一步激化。系统风险和区域性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上许多部门都想在金融部门打开一个缺口,从金融部门得到他们从其他地方得不到的东西。这种局面现在已经有所反映。如:金融部门成为社会上犯罪分子作案的主要目标;金融部门也是大案要案的多发区;金融资产不断被蚕食;国际国内的经济波动都会突然引发金融危机。所以金融部门不能再搞自杀性的无序竞争,而应该是高水平的以优质服务为主导的竞争。现在实行主办行制度,增强了企业负债情况的透明性,但仅此还不够,还可以建立企业大额贷款的通报制度;大额贷款的事先协调制度;企业风险的定期协商制度;资产保全的联手防范制度等。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四川金融’97第2期

央行区域金融报告房地产分析(1)

央行区域金融报告房地产分析 房地产贷款增速去年普遍回落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房地产贷款增速普遍回落。2005年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77万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比上年下降12.6个百分点。全国有24个省份的房地产贷款增速出现回落,只有四川、内蒙古、青海、河北、河南、重庆等地增速提升。 另一方面,在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作用下,部分地区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回落明显,如上海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出现负增长;但受消费升级、城市化、土地供应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一些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出现明显上升势头,部分中小城市房地产价格涨幅也较快。 房贷增速明显回落

央行于2005年3月17日起,将原有住房贷款优惠利率调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引导商业银行适当提高房价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的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房贷优惠利率政策取消后,各地区提前还贷现象增加,房地产贷款增速普遍回落。 以上海为例,2001年以来,上海市个人住房贷款占消费贷款的比例基本在90%以上,个人住房贷款一直是消费贷款增加的主体。2005年,由于商品住房成交量回落,个人住房贷款7-12月连续6个月负增长,累计减少117亿元,全年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少增529亿元。 在房价涨幅较大的深圳、北京等城市,房贷增速也出现减缓迹象。2005年末,深圳市国内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1928.4亿元,增长15.3%,低于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2.5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受新开楼盘持续减少、贷款客户提前还款明显增加等因素影响,增速放缓,增长16.8%,增速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但该项业务仍为各行拓展重点,尤其是二手楼按揭贷款增长较快,增长67.6%,高出一手楼按揭贷款增速58个百分点。2005年末,北京市银行房地产贷款为4412.8亿元,新增508.9亿元,同比少增147.8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比年初增加282.1亿元,同比少增209.4亿元。

从“警惕”到“健全”,互金监管出现边际变化

从“警惕”到“健全”,互金监 管出现边际变化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提出要“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兴起以来,已连续5年被载入政府重点工作报告之中。互金监管经历“促进发展”到“规范发展”到“警惕风险”,行业发展整体可控,今年的“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显示出监管层态度趋于缓和,作为“新经济”的一份子以及普惠金融的主要手段之一,严厉整改过后,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整合期。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分类 互联网金融,起源于国际上金融科技的概念。2016年3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的《金融科技的描述与分析框架报告》第一次在国际层面对金融科技进行了定义,即指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机构及金融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及流程和产品。在人民银行于2015年7月18日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将互联网金融定义为——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央行2017年8月4日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中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大致分为三种: 1) 传统金融互联网化。即传统金融机构为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提高服务效率,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从实体到网络、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增强传统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便利性。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商业银行利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途径为客户办理开户、支付、转账、理财、购买各类金融产品、咨询、简易贷款等业务; 2) 互联网企业金融化。即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重新组合各种金融要素,提

银行金融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

银行金融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XX县银行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中心,创新工作思路,扩大信贷投放,为促进XX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1――8月份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000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000%; 2、新增工业贷款000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000%; 3、存量存贷比为000%,完成全年目标的000%; 4、不良贷款占比为000%,完成全年目标的000%; 5、完成第一次签约项目贷款13900万元,完成签约计划的103.7%;完成第二次签约项目贷款5500万元,完成签约计划的15.7%。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银企合作,深入企业,调查摸底,掌握企业资金需求情况,确立投放重点;今年以来,我行先后两次召开银企联谊会,县有关领导和相关企业参加了会议,加强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了解。 二是积极宣传XX县,积极向上级行宣传XX县,推介XX县,重点宣传XX县县委县政府相关政策以及XX县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争取上级行对XX县的认可度,争取信贷计划; 三是快速投放,对已经争取来的信贷计划,快速实施,

让企业早受益;对银企洽谈会签约项目,也坚持早介入,早投放。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存在问题:一是存贷比过高,影响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上级行要求新增存贷比要保持一定的比例,而我行存款增加较少,上级行根据新增存款按比例下发信贷规模相对较少,限制了我行信贷投放。二是因我行对政府融资性贷款准入门槛较高,只能变相采用其他贷款方式,所以截止目前政府融资性贷款未取得进展。三是信贷计划较紧,影响贷款投放。 下一步,我行我们将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各项要求,切实发挥金融杠杆作用,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努力扩大信贷投放。 一要积极增加工业贷款投放。加大对优质、大型、前景好的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继续以“贷捷通”产品为突破口,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季节性、临时性的周转性资金需要。 二要积极增加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紧紧围绕全县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继续做好房地产项目贷款的投放,不断加大对我县城市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要积极增加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大力发放个人按揭贷款,积极推广二手房贷款、置换式贷款等房贷新业务。同时大力发放针对个体工商户、小型私营企业业主的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和个人综合授信业务,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经营和改善生活的需要。

2016年河北金融运行报告

河北省金融运行报告(2017)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6年,河北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动能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上年持平,装备制造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第二产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企稳,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全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存款增速加快,贷款增长适度,结构继续优化,市场利率小幅下行,金融市场平稳发展,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7年,河北省将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宏观要稳、微观要活的政策总体思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力促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河北省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将认真贯彻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着力加强预期引导,进一步疏通政策传导,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增长,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做好风险防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目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4) (一)银行业总体稳健,支持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4) (二)证券市场平稳运行,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突破千亿 (7) (三)保险业延续快速发展态势,服务民生能力继续提升 (7) (四)社会融资规模结构趋于多元化,金融市场平稳发展 (8) (五)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金融基础设施更趋完善 (9) 二、经济运行情况 (9) (一)投资和消费增速趋缓,境外投资较快增长 (10) (二)三次产业平稳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11) (三)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企稳 (11) (四)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公共预算支出主要用于民生 (12) (五)化解过剩产能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12) (六)房地产市场升温明显,区域分化依旧显著 (13) 三、预测与展望 (14) 附录 (15) (一)河北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5) (二)河北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6) 专栏 专栏1:去产能背景下的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情况调查 (6) 专栏2: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雄安新区开启发展新纪元 (12) 表 表 1 2016年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4) 表 2 2016年河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5) 表 3 2016年河北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7) 表 4 2016年河北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8) 表 5 2016年河北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8) 表 6 2016年河北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8)

2018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2018)

目 录 内容摘要 (1) 第一部分 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概况 (3) 一、区域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3) 二、区域金融运行总体情况 (5) 第二部分 各区域板块经济金融运行 (8) 一、东部地区经济金融运行 (8) 二、中部地区经济金融运行 (10) 三、西部地区经济金融运行 (12) 四、东北地区经济金融运行 (14) 五、主要经济圈与城市群发展 (16) 六、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情况 (17) 第三部分 区域经济与金融展望 (19) 附录 专题 (21) 专题1 各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情况研究 (21) 专题2 房地产市场分析 (26) 专题3 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情况分析 (29) 专题4 消费金融发展研究 (32) 专题5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助推脱贫攻坚 (36) 表 表1 2017年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和增长率 (4) 表2 2017年各地区进口总额比重和增长率 (4) 表3 2017年各地区出口总额比重和增长率 (4) 表4 2017年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占比情况 (5) 表5 2017年各地区人民币贷款发生额占比利率区间分布 (6) 表6 2017年各地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部分运营指标 (7) 表7 2016~2017年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9) 表8 2016~2017年中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11) 表9 2016~2017年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13) 表10 2016~2017年东北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15) 表11 2017年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 (16) 表12 2017年三大经济圈主要经济指标 (16) 表13 2017年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和增长率 (26) 表14 2016~2017年各地区住房抵押贷款价值比 (28) 表15 2017年各地区房地产贷款比重和增长率 (28)

2020年江苏省金融运行分析报告

2020年江苏省金融运行分析报告

[内容摘要] 2019年,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等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江苏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 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总体 平稳、稳中有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进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一是内需保持稳定,外需继续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631.5亿元,增长6.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6.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投资结构加快改善。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3.3%,增速比上年加快8.1个百分点,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大, 徐宿淮盐铁路、连淮铁路建成通车,苏北五市全部进入“高铁时代”,南沿江城际铁路、盐通高铁、连 徐高铁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建设。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江苏出台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 展26条举措,大幅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成功获批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全年实现出口 2.7万亿元,增长2.1%。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全年外商直接投资总量达261亿美元,其中,制造业、战略性新 兴产业分别增长18%和32%,占比达49%和61%,同比分别提高6个和12个百分点。二是现代产业架 构稳步优化,产业发展逐步迈向中高端。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 4.3∶44.4∶51.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大力发展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有6个入围全国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占全国的1/4。依法依规关停各 类“散乱污”企业4000余家、处置“僵尸企业”223家,钢铁、水泥等行业完成“十三五”去产能任务, 无锡SK海力士二工厂、华虹集成电路一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连云港盛虹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顺 利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6.2%。新兴行业快速成长。化学药品制剂制造、显示器 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生物药品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1%、23.2%、45.4%、13.1%、41.5%。三是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减税降费让利企业。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02.4亿元,同比仅增长 2.0%。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573.6亿元,同比增长7.9%,重点保障民生和 重点领域。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200亿元,惠及超过350万家企业和2700万人,有效激发了各类市场主 体创新和发展活力。四是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小幅下降。全力抓好猪肉等主要农副产品 保供稳价工作,及时启动物价补贴机制,并加大储备冻猪肉市场投放力度。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 涨3.1%,涨幅比上年扩大0.8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跌 1.1%和2.8%。五是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采取多种措施保民生保重点,公共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 10%以上,民生支出增长8.5%。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00元,比上年增长8.7%。加大援企稳岗

《2014年重庆市金融运行报告》

2014年重庆市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4年,重庆市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积极实施“五大功能区域1”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开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均衡释放,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价格温和上涨,生态环境稳步改善,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在新常态下显著提升。 金融业主动适应新常态,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和定向调控要求,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信贷结构和融资结构优化,社会融资成本回落。同业表外业务趋于规范,金融风险有效防范,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2015年,重庆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统筹经济运行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以改革、开放、创新支撑五大功能区域差异化联动发展。金融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深化改革创新,拓宽融资渠道,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1为推动不同区域的差异化联动发展,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决定将重庆“一圈两翼”功能区域升级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大功能区域。

目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4) (一)银行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4) (二)证券业发展加快,资本市场趋于活跃 (6) (三)保险业运行向好,保险保障能力增强 (7) (四)融资结构合理优化,金融市场稳步发展 (7) (五)强基础、重联动,金融生态持续优化 (8) 二、经济运行情况 (8) (一)三大需求协同发力,需求结构趋于优化 (9) (二)三次产业结构优化,提档升级步伐加快 (11) (三)物价指数走势平稳,工资水平稳步增长 (11) (四)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支出向稳增长保民生领域集中 (12) (五)生态效益稳步提升,金融支持环保力度加大 (12) (六)主要行业分析 (12) 三、预测与展望 (13) 附录: (14) (一)重庆市经济金融大事记 (14) (二)重庆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5) 专栏 专栏1:开拓创新、凝聚合力金融扶贫成效明显 (5) 专栏2: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动重庆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10) 表 表1 2014年重庆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4) 表2 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6) 表3 2014年重庆市证券业基本情况 (7) 表4 2014年重庆市保险业基本情况 (7) 表5 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8) 表6 2014年重庆市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8)

湖南金融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湖南金融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蔡映红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本文先就金融产业发展现状对湖南与中部湖北、安徽、江西等省市进行评价分析,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评价等方面对湖南的金融业进行了横向的对比,在此基础上指出湖南金融产业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竞争力;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评价文章编号:1001-828X(2010)05-0189-01 一、湖南金融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1.研究设计 把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山西中部五个城市2007年金融产业发展状况,分解为6个方面12个主要指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代表地区金融环境、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表明地区金融发展后劲、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和票据市场表示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水平、证券市场交易额表示地区分别代表地区证券市场发育程度、地区期货成交额表示期货市场发育程度、保费收入表示保险市场发育程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以上指标进行评价,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然后在根据方差贡献率来确定权重,进而计算出各省综合得分。 2.实证分析 (原始数据来源:2007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国统计年鉴2007) 表1 相关系数表 X1-X5与X6-X9均存在较高的相关系数,有力证明了金融体系中银行类机构与证券、保险、期货行业存在密切的联系,银行类金融中介的规模和功能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金融创新及金融深化使金融产业获得进一步释放和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两个主因子,能够解释12个指标88%的信息,其中第一个主成分与GDP 、财政收入、存款、贷款密切相关,表明经济总量制约金融总量,与此相对应,金融发展水平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地区金融地位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的。第二个主因子与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密切相关,表明投资需求能够充分拉动金融增长。而其他指标均未能有效体现,则说明中部5省份金融聚集程度偏低,缺乏完善、配套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 表2 各地区新指标得分排名(主成分得分) 该表说明在中部五省份的比较中,湖南由于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大国策给湖南带来旺盛的投融资需求和发展金融业的机遇,为湖南金融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湖南已经具备区域金融中心的潜在实力。 但是湖南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数量少,银行,证券,保险数量多,创业投资,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少。货币经纪公司,证券融资公司,金融租货公司,创业风险投资公司,财务公司,有的甚至是空白。国内金融机构多,外资金融机构少,外资证券、基金、信托、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没有大的突破;金融建设缺少金融腹地的强力支撑;湖南上市公司资源不足,证券市场从数量、质量、直接筹资量及证券交易量,与东部沿海省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提升湖南金融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1.深化金融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 以改善银政、银企关系为基础,优化经济运行环境。一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二是制定出台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金融业提高资产经营质量和经营效益。三是严厉打击涉及金融领域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保障。四是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加大案件执行力度,为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执法环境。 促进多层次金融组织结构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态调节体系。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十分重要。我们应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以形成国有和非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大银 行和中小银行、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多元金融市场主体共同竞争的格局。在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优势地位的情况下,支持和鼓励那些前景较好、经营能力强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促进银行体系整体竞争水平的提高。 2.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发展资本市场 积极发展湖南上市公司,优化上市公司结构,促进湖南经济的整体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上市公司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一个上市公司既能发展一个企业,又可以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湖南应抓住机遇,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有实力的企业上市,按照“上市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拟上市公司的培育,推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潜力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打好上市基础。同时,要督促省内券商尤其是中原证券加强与全国性证券公司的联系,做好拟上市公司的改制及上市辅导工作。支持、鼓励改制运作规范、质地优良,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公司在境内外发行股票上市,努力增加湖南的上市公司数量。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运用配股、增发、可转换债等形式,提高再融资比重,用好用足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 鼓励优秀民营企业上市,改善股权结构单一的状况。民营经济 (下转第191页)

2018年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

2018年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报告 今后上半年,屯留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努力提升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逐步强化和完善风险管理工作,使全县经济金融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开端。 一、金融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屯留县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存贷款总量稳步增加,银行经营效益较好,资产质量同比显著改善。 (一)银行存款稳步增加,同比增幅下降 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5.91亿元,较年初增加5.92亿元,增幅为6.58%,同比少增3.48亿元,增幅下降5.42个百分点。 1、住户存款增加。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为79.2亿元,占各项存款的比重为82.58%,较年初增加5.21亿元,增幅为7.05%,占各项存款增量总额的88.03%。分机构看:工商银行较年初增加1566万元;农业银行较年初下降1967万元;建设银行较年初下降4754万元;农商行较年初增加4.31亿元;邮

政储蓄银行较年初下降610万元;长治银行较年初增加3582万元;村镇银行较年初增加1.12亿元。 2、非金融企业存款下降。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为7.09亿元,较年初下降371万元,减幅为0.52%。其中活期存款余额为5.84亿元,较年初下降2814万元;定期及其它存款余额为1.24亿元,较年初增加2443万元。 3、广义政府存款增加。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广义政府存款余额为9.62亿元,较年初增加7458万元,增幅为8.4%,其中财政性存款较年初下降1476万元,机关团体存款较年初增加8934万元。 (二)信贷总量保持增长,同比增速较快 截止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6.98亿元,较年初增加5.19亿元,增幅为12.4%,同比多增2.83亿元,增幅上升5.9个百分点。贷款增量结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同时增加。今年上半年,屯留县新增中长期贷款2.91亿元,占到各项贷款增量的56.11%,比上年同期多增2.06亿元;新增短期贷款2.28亿元,占到各项贷款增量的43.84%,比上年同期多增7644万元。 二是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量高于住户贷款。今年上半年,屯留县新增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34亿元,占到各项贷款增量64.24%,比上年同期多增1.74亿元;新增住户贷款1.86亿元,占到各项贷款增量的35.76%,比上年同期多增

2013年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

2013年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3年,北京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总体要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北京市金融业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年运行平稳,信贷增长适度,非信贷融资作用突出,重点领域和经济薄弱环节得到有效支持,金融对经济企稳和结构转型调整的作用不断加大。证券业、保险业健康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 2014年,深化改革将为经济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京津冀一体化迈向新阶段,有利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北京市可持续发展。金融业将继续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努力营造有利于北京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金融环境。

目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4) (一)银行业运行状况良好,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4) (二)证券业改革稳步推进,“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大幅增加 (7) (三)保险业经营持续向好,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7) (四)直接融资占比回落,货币市场交易量减少 (7) (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 (8) 二、经济运行情况 (9) (一)三大需求协调发展,经济在调整中逐步企稳 (9) (二)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10) (三)消费价格涨幅基本稳定,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 (11) (四)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12) (五)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12) (六)主要行业分析 (13) 三、预测与展望 (14) 附录: (16) (一)北京市经济金融大事记 (16) (二)北京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7) 专栏 专栏1:探索建立同业存款利率信息共享平台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适应能力 (6) 专栏2:充分发挥“三个合力”推动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12) 表 表1 2013年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4) 表2 2013年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5) 表3 2013年北京市证券业基本情况 (7) 表4 2013年北京市保险业基本情况 (7) 表5 2013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8)

甘肃省金融运行报告

甘肃省金融运行报告(2017)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6年,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甘肃省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特点。甘肃省金融机构有效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信贷投放稳步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率水平稳中有降,直接融资实现新突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2017年,甘肃省将牢牢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结合“三去一降一补”,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甘肃省金融机构将认真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深入实施“普惠金融”、“金融支持对外开放”和“金融风险防范”三大工程,持续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切实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目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4) (一)银行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均衡增长 (4) (二)证券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市场融资功能进一步增强 (6) (三)保险业快速增长,保障程度显著提升 (7) (四)融资结构更趋多元化,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7) (五)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8) 二、经济运行情况 (8) (一)投资、消费稳定增长,对外贸易持续低迷 (9)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10) (三)居民消费价格稳中有升,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 (10) (四)财政收入增长趋缓,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 (11) (五)主要行业分析 (11) 三、预测与展望 (13) 附录: (14) (一)甘肃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4) (二)甘肃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5) 专栏 专栏1:甘肃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和思路 (6) 专栏2:努力探索甘肃金融扶贫新路径 (12) 表 表 1 2016年甘肃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4) 表 2 2016年甘肃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5) 表 3 2016年甘肃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7) 表 4 2016年甘肃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7) 表 5 2016年甘肃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8) 表 6 2016年甘肃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8)

二季度金融运行形势分析会主持词

二季度金融运行分析会主持词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二季度金融运行分析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一季度金融信贷运行情况,全力冲刺二季度。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副县长,县人行、银监办、金融办、诚信担保公司主要负责人,各银行行长。 今天的会议共有5项内容: 1、县金融办传达省、市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宣读2016年信贷目标目标调整和税融通计划的通知; 2、副县长通报一季度全县金融运行情况; 3、各银行金融机构汇报一季度信贷完成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4、县人行发言; 最后我强调几点意见。 下面依次进行。首先进行会议第一项内容,由县金融办传达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宣读2016年信贷增长和税融通业务目标任务文件; …………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内容,请副县长通报一季度全县金融运行情况; …………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内容,各银行汇报一季度信贷完成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农发行、邮储银行、徽商银行、农商行、村镇银行); ………… 下面,进行会议第四项内容,请县人行传达上级宏观金融政策; ………… 刚才,县金融办传达了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对2016年信贷目标进行调整并对税融通计划作了下达;副县长戴书文通报一季度全县金融运行情况;各行汇报一季度信贷完成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人行就上级宏观金融政策进行了传达。下面,就下一步金融信贷工作,我简单强调三点意见。 一、充分发挥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现代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当今社会,金融资本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个地方经济要发展,对金融支持的要求就越来越迫切,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金融一着棋活,经济全盘皆活。哪个地方金融工作做好了,哪个地方就能占有更多的金融资源,就能在加快发展中赢得先机。这是各地发展实践的证实,也是近年来我县重要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全县各金融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使命与任务,牢固树立“融入大局、融合发展、

《2011年湖北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1年湖北省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1年,湖北省全面推进“两圈一带”、“一主两副”、“两个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有效化解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通胀压力持续存在、要素保障更趋紧张等困难情况下,全省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取得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湖北省金融机构深入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贷款总量稳定增长,投放节奏保持均衡;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大;社会融资总量持续扩大,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全省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有序,金融体系结构日趋完备,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不断增强,各项金融改革取得新的突破,金融服务有效改善,较好地服务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为“十二五”良好开局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2年,湖北经济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将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强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省金融业将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优化结构的要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发展与创新,切实维护金融稳定运行,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力争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目 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44) (一)银行业发展提速,信贷增长回归常态,金融改革取得新突破 (4) (二)证券业运行稳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有效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改善................................6 (三)保险业深入拓展,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障功能有效发挥............................................7 (四)融资总量稳定增长,直接融资占比扩大,金融市场交易总体活跃............................................7 (五)金融生态持续改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化有效提升.. (9) 二、经济运行情况 (1010) (一)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外贸顺差明显扩大 (10) (二)农业再获丰收,工业主导地位增强,新型服务业发展加速......................................................11 (三)价格水平先扬后抑,上涨势头初步遏制,通胀压力依然存在..................................................12 (四)财税体制不断完善,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支出结构优化调整..................................................12 (五)节能降耗强力推进,环境治理卓有成效,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13 (六)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保障房建设力度加大,宏观调控初显成效..........................................13 (七)区域经济发展提速,新的增长极不断涌现,城市圈金融一体化步伐加快 (14) 三、预测与展望.......................................................................................................................................................1414 附录附录::. (1616) (一)湖北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6) (二)湖北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7) 专 栏 专栏 1: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加速发展...........................................................................6 专栏 2:湖北省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向纵深推进 (9)

2018天津市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2018天津市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一、货币市场 (4) 二、股票市场 (6) 三、债券市场 (7) 四、基金市场 (8) 五、期货市场 (8) 六、租赁市场 (9) 七、新型交易市场 (13) 八、外汇市场 (16) 1.外汇市场机制不断创新 (16) 2.外汇期权交易提高效率 (19) 九、天津市银行业机构发展 (20) 1.存款少增,贷款同比多增 (21) 2.表外融资规模缩小 (23) 3.大型银行创新步伐加快 (23) 4.多家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 (24) 十、天津市证券业机构发展 (25) 1.法人证券公司发展态势良好 (26) 2.上市公司总市值略有降低 (27) 3.新三板挂牌企业快速增长 (27) 十一、天津市保险业机构发展 (28) 1.保费收入增长较快 (28) 2.车险市场稳健发展 (29) 3.监管不断加强 (30) 4.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活跃程度高 (30) 十二、天津市其他金融业机构发展 (31) 1.互联网金融市场 (31) 2.融资租赁市场 (34)

图1 天交所挂牌企业数据统计 (14) 图2 天交所挂牌企业省份分布情况 (14) 图3 2009-2016年天交所历年累计交易数据 (15) 图4 2015和2016年各项业务营业利润的情况 (26) 表录 表 1 2016年天津市同业拆借情况 (4) 表 2 2016天津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7) 表 3 2015~2016年开放式基金情况 (8) 表 4 2016年天津辖区内期货公司情况 (8) 表 5 2016三季度天津市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概况 (9) 表 6 2016年全国融资租赁企业十强排行榜(截至2016年9月) (10) 表7 2016年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20) 表8 2016年天津市人民币贷款各利率浮动区间占比 (22) 表9 2015~2016年天津市证券业机构数量同期变化情况 (25) 表10 2016年天津上市公司情况 (27) 表11 2016年天津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 (29)

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2017

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2017)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6年,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四川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机遇,实施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四川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金融运行总体稳健,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保障加强,融资成本继续降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持续提升。证券和保险业健康发展,整体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更趋优化,经济金融良性互动。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四川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由贸易区等重要战略机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仍将运行在合理区间。四川金融业将认真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落实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力度,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着力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牢牢守住区域金融稳定底线。

目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4) (一)银行业稳健运行,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4) (二)证券业稳步发展,市场融资较快增长 (7) (三)保险业快速发展,风险保障功能增强 (8) (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直接债务融资较快发展 (8) (五)金融改革发展稳步推进 (9) (六)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深化,金融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9) 二、经济运行情况 (10) (一)总需求稳步扩张,投资支撑作用较强 (10) (二)第三产业贡献过半,供给结构持续优化 (11) (三)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就业市场总体稳定 (12) (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12)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12) (六)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住房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强。 (13) 三、预测与展望 (14) 附录: (15) (一)四川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5) (二)四川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6) 专栏 专栏1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取得积极成效 (5) 专栏2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7)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 文章来源:中顾网作者:佚名点击数:更新时间:2010-5-3 16:14:51 ?2003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与此同时,美国的减税措施和全球性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共同造就了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近年来不多见的普遍牛市大行情,各国股票指数、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石油市场要么是强劲攀升,要么是挑战新高。 推荐阅读: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 2003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与此同时,美国的减税措施和全球性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共同造就了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近年来不多见的普遍牛市大行情,各国股票指数、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石油市场要么是强劲攀升,要么是挑战新高。 一、各国经济概述 1、美国 与2003年第三季度的强劲增长相比,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长大幅减缓,折合年增长率为4.0%,约为第三季度增幅(8.2%)的一半,而2003年全年GDP增长3.1%,仍呈现强劲复苏态势,但低于华尔街预期。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个人消费、出口、设备与软件支出、库存投资及住宅投资。但第四季度的数据表明,以上部分指标的景气状况有所缓和。 从财政和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层面来看,2003年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主要得益于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金融市场的宽松环境。未来美国经济增长的走势和国际金融市场前景,除了尚不明确的一些政治、经济因素以外,市场的注意力仍应集中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之上。虽然2004年1月28日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于1.00厘的45年低位不变,但未来美国货币政策环境仍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通胀方面,美联储关心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仍然低位徘徊,美国经济仍存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可能。美联储局货币政策最为关注的3个方面:经济增长、就业及通胀压力中,只有经济增长是明确支持利率上调的政策倾向。从大选因素来看,决定联储加息最重要的因素应是劳动市场,但数据表明,美国劳动市场第四季度并不明朗,即使是近几个月失业率有所下降,但四季度末5.7%的失业率仍然是美国联邦政府无法接受的。因此,虽然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加息迟早要到来,但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仍主要取决于未来劳动市场的表现。 表1 2003年第三、四季度美国主要经济指标简要比较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消费支出增长 6.9% 2.6% 耐用品支出增长 28% 0.9%

全市金融形势分析报告

全市金融形势分析报告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中央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政策重点,由此前的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转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央行自今年9月份以来百日内连续五次降低利率、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进一步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全市金融业克服不利因素,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时度势,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经济政策,维护金融稳定,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一、全市金融业运行情况 (一)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 (二)金融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各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农发行开始经营商业性贷款并快速发展;农行明确提出面向“三农”、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并付诸实施;国有大型银行资金上存的状况大有改观,对我市的授信额大幅度增加。另外各金融机构还注重创新金融工具,大力拓展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具有融资功能的中间业务,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难的局面,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融资途径和方式,对促进全市经济平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金融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全市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我市8家农村信用联社专项中央银行票据通过了人总行、银监会的严格审查,顺利兑付。央行票据成功兑付,有效地化解了信用社历史包袱,进一步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为今后农信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邮政储蓄银行挂牌并开始办理业务。2008年3月28日,经银监会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市分行挂牌开业,邮储银行将进一步发挥邮政储蓄网络覆盖城乡二元经济的优势,为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开辟邮政储蓄银行资金直接回流农村,支持经济建设的新渠道。三是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我市首家开业运营的小额贷款公司。另有1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得开业批准,6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得筹建批准,注册资本达3.43亿元。四是开展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村镇银行已于8月18日挂牌开业,开始办理业务。五是保险行业又添新丁。 (四)保险业务呈现多元竞争发展格局。我市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保险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呈现出多元竞争的良好发展趋势。截至2008年末,全市保险主体从2007年的13家增加到18家,其中财险10家,寿险8家。保险总资产达21.03亿元,承担风险总额已达1713.4亿元。有效发挥了为* 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 (五)大力推广“绿色信贷”,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各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大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批贷款的必备条件之一。 在总结经验,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市金融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金融业规模相对较小。金融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二是银行存贷差进一步扩大。近几年我市存贷差呈现持续扩大趋势。这说明,我市有大量资金被调拨到市外或沉淀、滞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