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好氧运行调试手册

好氧运行调试手册

好氧运行调试手册
好氧运行调试手册

废水处理站

好氧系统调试运行手册

科技大学造纸环保研究所

2014年02月

目录

一、启动准备工作 (1)

二、驯化过程 (1)

2.1操作参数 (1)

2.2操作步骤 (1)

2.3注意事项 (2)

三、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3)

四、工艺指标异常的分析控制方法 (3)

4.1pH值 (3)

4.2 溶解氧 (4)

4.3原水成分 (4)

4.4食微比(F/M) (5)

4.5 进水温度 (6)

4.6活性污泥浓度(MLSS) (6)

4.7沉降比(SV30) (7)

4.8污泥体积指数(SVI) (8)

4.9污泥龄 (9)

4.10回流比 (9)

4.11营养的投加 (10)

一、启动准备工作

首先启动鼓风机,将活性污泥菌种直接投加到水池,闷曝三天。第1-2天鼓风机开启3h,停1h,间断曝气。第3天连续曝气,污泥呈均匀悬浮态,静沉后,上清液清彻透明,污泥外观呈土黄色,絮体较大,沉降性能良好,30min污泥沉降体积约10-30%左右,接种成功。

二、驯化过程

2.1调试运行控制参数

每次进水量按总进水量的20%、40%、60%、80%、100%依次提高。当出水CODcr 符合排放要求时,增加进水量。调试运行期间主要控制参数如下:污泥浓度: MLSS=3000-5000mg/L

溶解氧:DO=2-4mg/l

污泥沉降体积比:SV30=40%左右

污泥负荷:0.1-0.2kgBOD5/kgMLSS·d

2.2操作步骤

1)定时曝气维持生化系统微生物所需的氧气;

2)当检测到的COD去除率达到进水COD量的60%左右时,可提高到下一个

进水负荷段;

3)保持池水温处于微生物适宜温度(20℃左右),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排水稳定运行。

2.3注意事项

1)颜色:正常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外观似棉絮状;

2)镜检:生物相丰富,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胶团密实,有钟虫,累枝虫,轮虫等后生动物存在;

3)沉降性:上清液清澈透明,说明系统运行正常,污泥性状良好。

上层液观察到漂浮着一层细小的针状絮体,出水尚清主要是由于系统的污泥负荷F/M太低,污泥老化,使污泥絮体沉降速度太快,来不及将悬浮在混合液中的微絮体捕集沉淀下去,调整F/M的值(适当添加营养尿素和磷肥)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次数,但每次少排。上层液浑浊,主要由于F/M太高,微生物分解不彻底,导致出水SS偏高,最主要的方法降低系统负荷。

测量方法:取1000ml量筒盛放曝气池中的新鲜活性污泥混合液,静置5—10分钟,观察在静置条件下污泥的沉降速率和污泥外观性状,絮状结构,泥水界面是否分明,上清夜是否清澈透明等现象,依靠这些调整工艺控制。

4)曝气池观察

泡沫量较少泡沫外观呈新鲜的乳白色,则表明系统运行正常。负荷过高,泡沫量增多,洗涤剂过多或污泥龄过短也会使泡沫增多。泡沫的色泽呈茶色或灰色等其它颜色则表明污泥龄太长或污泥解絮或洗涤剂增多。

三、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四、工艺指标异常的分析控制方法

4.1pH值

pH值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1)与沉降比的关系:pH低于5或高于10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出现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液面有漂浮的污泥絮体。

(2)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对pH的波动耐受力越强。在受冲击后应加大排泥量促进活性污泥更新。

(3)与回流比的关系:提高回流比以稀释进水的酸碱度也是降低pH波动对系统影响的方法之一。

4.2 溶解氧

运行中的溶解氧监测主要依靠在线监测仪表,便携式溶解氧仪和实验测定,3种方法监测,仪器需要经常对比实验测定结果以确保仪器准确。在出现溶解氧异常时,应在曝气池中采取多点采样的方法通过测定曝气池不同区域的溶解氧浓度,来分析故障原因。

(1)与原水成分的关系。原水对溶解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水量和高有机物浓度都会增加系统的耗氧量,因此运行中曝气机全开之后,要再提高进水量就要根据溶解氧情况而定了。另外,如原水中存在洗涤剂较多,使得曝气池液面存在隔绝大气的隔离层,同样会降低冲氧效率。

(2)与污泥浓度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耗氧量也越大,因此运行中需要通过控制合适的污泥浓度,避免不必要过度耗氧。同时应该注意,污泥浓度低时应调整曝气量避免过度冲氧引起污泥分解。

(3)与沉降比的关系。运行中要避免的是过度曝气。过度曝气会使污泥细小的空气泡附着在污泥上,导致污泥上浮,沉降比增大、沉淀池表面出现大量浮渣。

4.3原水成分

原水成分变化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如下:

4.4食微比(F/M)

食微比就是反映食物与微生物数量关系的一个比值。运行管理中需要明白:有多少食物才可以养多少微生物。通常需要控制食微比在某一个围,具体如下:

确定食微比后,可以利用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计算以确定适合的进水流量。BOD 值按COD值的50%进行计算,并在日常化验的数据对比中找出适合该处理站水质的COD、BOD比值。

计算方法为:

N S=QL a/XV

其中 Q—污水流量(m3/d);

V—曝气池容积(m3);

X—混合液悬浮物(MLSS)浓度(mg/L);

L a—进水有机物(BOD)浓度(mg/L)

①与污泥浓度的关系:根据有多少食物可以养多少微生物的原理,污泥浓度

的调整要与进水浓度相适应,在系统进水水质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以日平均浓度作为调整污泥浓度的参考依据较为合理。

②与溶解氧的关系:食微比过低时,活性污泥过剩,过剩部分污泥的呼吸消

耗的氧量大于分解有机物需要的氧,但总需氧量不变,氧的利用率降低,形成功率的浪费。食微比过高,系统需氧量上升造成供氧压力,超过系统供氧能力时造成系统缺氧,严重的将引起系统瘫痪。

③与活性污泥沉降比的对应关系:

4.5 进水温度

水温高则影响充氧效率,温度过低(一般认为低于10℃影响明显)则絮凝效果变差明显,絮体细小、间隙水浑浊。

4.6活性污泥浓度(MLSS)

活性污泥浓度是指曝气池末端出口混合悬浮固体的含量,用MLSS表示,它是反映曝气池中微生物数量的指标。

(1)与污泥龄的关系。污泥龄是通过排除活性污泥来达到污泥龄指标的可操作手段。因此,控制好污泥龄也就同时得出了合适的污泥浓度围。

(2)与温度的关系。对于正常的活性污泥菌群来说,温度每下降10℃,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