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鸿章人物传记读后感

李鸿章人物传记读后感

李鸿章人物传记读后感

篇一:《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观后感

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一生风云变幻,外界对其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读过《李鸿章转》后,我对李鸿章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他带着耻辱而终感到同情。我们不能简单的通过一件事去断定一个人的

为人,更不能单听片面之词。透过历史,我们需要理性的去评价,形成自己的见解。

最初,听到李鸿章这个名字时,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即是“卖国贼”。后来,通过课上学习,发现“卖国贼”这个“头衔”当真是被硬生生的加在李鸿章身上的。此后,我便开始对李鸿章

的经历有了兴趣。

李鸿章有着一腔抱负,他沿着父亲的路,参加科举考中进士。然而李鸿章认为在翰林院舞文弄墨并不能使自己的才华施展。在

太平天国起义的契机下,李鸿章回安徽组建了淮军。淮军接连打

了几次败仗,李鸿章无颜再回朝廷,转向曾国藩手下做事。第二

次的仕途契机还是为镇压太平军,这一次,李鸿章向叔父借兵力

来提带淮军的质量,并用上海富商的“保护费”购买了“洋枪”。淮军的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军事力量已完备,但李鸿章却拖延

攻打南京的战事,故意将头功让给老师一人。此后曾国藩对李鸿

章可谓有求必应。可见李鸿章不仅具备抱负、军事头脑,更懂得

人情世故,这些都为李鸿章的官场得意奠定了基础。

李鸿章在官场立足的另一个守则是“狠”。1863年,李鸿章

率兵攻打苏州,用高官厚禄诱降太平守军,却在入城之后血洗苏

州城。太平军三万余人无一生还。朝廷官员对此事议论纷纷。而

清政府则认为太平守军叛主,死有余辜,对李鸿章的做法很是褒奖。此后李鸿章在官场几乎是平步青云。

都说时势造英雄,李鸿章的发迹离不开当时的局势。在那个

山雨一来便摇摇欲坠的时代,他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将毕生献给

了晚清政府。而这位英雄的结局在我看来却是那么的悲戚。为国

家倾尽心血,面对闭关锁国且懦弱的清政府,终究无力回天。

李鸿章是个有远见同时具备非常毅力的人。在见识洋人的先

进技术后,他意识到应该吸取西方之所长来强国。在晚清历史上,中国的机械制造、铁路、电报、纺织等,无一不与李鸿章的推动

和支持有关。修铁路在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朝看来是无法理解其意

义的。李鸿章多次上书不果,最终决定不依赖政府,费了九牛二

虎之力才修了短短十来里长得铁路。1881年6月9日,这条铁路

终于完工了,可事与愿违——流言蜚语不断,说火车行驶震动东陵,喷出的黑烟伤害庄家。于是朝廷下令,禁止使用火车头。运

输工具再次被驴代替。可以想见,一大群驴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跑

是件多么荒诞的事。我们也可以体会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举步维艰。

且不说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起码说明了李鸿章希望

寻求救国之道,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至于签订不平等条约,我不认为这是李鸿章个人的卖国行为。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战争从一开始就向着

李鸿章最不愿意的局面发展。他的朋友吴汝纶曾经回忆说:“平

壤之败,理想国痛苦流涕,彻夜不寐??及旅顺失守,愤不欲生。”

谁都不愿意代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成为众矢之的。而

李鸿章就像个挡箭牌一样,被命运推向各种耻辱的时刻,被强加

以“卖国贼”的罪名。清政府才掌握着实权,就算李鸿章再位高

权重,他也只不过是臣子。面对这样的使命,他只能兴叹,无声

泪下??

3月24日,中日第三轮谈判结束后,李鸿章遭遇日本男子的

枪击,面对突发事件他表现平静,叮嘱随员将血衣保留下来。看

着斑斑血迹的官服,李鸿章长叹一声:“此血可以报国矣!”这

是难得的一点安慰。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晚清宣布全面战争。李鸿章得

知后,不禁老泪纵横,用手杖触底:“内乱如何得止?如何得止?”李鸿章的悲恸让在场官员面容失色。

8月15日,都城沦陷,政府弃城而逃。在重大的心理压力之下,李鸿章终于病倒。在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时,他已悲恸吐血,没有了争论的力气。但躺在病榻上的他,仍然不忘国家

利益。他指挥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从最早提出的10亿两

白银降到4亿5000两。

在文件上,李鸿章“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很明显,李鸿章

在此时想的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肃毅伯”来落下这个耻

辱的款。悲恸欲绝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大口地吐血。

李鸿章毕生致力于“外修和好,内富图强”的愿望在他走到

生命边缘时被击的粉碎。临终前,李鸿章忽然睁大眼睛,嘴唇颤动,流下两行清泪。至死未忘家国的人,如何能说他卖国呢?

李鸿章为国家倾尽一生,替清政府收拾了烂摊子,背了黑锅,作为臣子,他仁至义尽。为百姓争取过利益,作为父母官他尽了

职责。在生命的尽头,也许他回望过过去。那边究竟是美好的还

是充满辛酸泪的,无人可知。或许选择了这样一条路,他不后悔,他只恨自己无法扭转局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国沦陷,向夷人

卑躬屈膝。不被时人原谅,而为千夫所指,他的心情又该如何呢?

他的宏图大志、锲而不舍、精明狡猾、手段毒辣、委曲求全??春风得意、形容憔悴??我们无从定义李鸿章的好与坏,更不能用“最大的绊脚石”和“卖国贼”这样片面的词汇来定义。

篇二: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一)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

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

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

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

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

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

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

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

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

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

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

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

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

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

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

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

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

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后

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

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

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

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晚

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

和团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最后

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

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

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他

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

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

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

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

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是叫人悲哀。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

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究是好事,为了国家

的强大而拼搏也是让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样我还是敬重李的,至少我们也应该向他一样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李鸿章传读后感(二)

今年年初我拜读了梁启超先生所著的《李鸿章传》一书,总想动笔写点体会,但由于我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加之自身水平有

限,生怕对原著的理解产生偏差,被人耻笑,诚惶诚恐,不敢动笔。现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突然刮起一股为李鸿章翻案之风,有一

些人对李鸿章大加称赞,说什么他是这百多年来为了中华复兴殚

精竭虑,积极探索,努力奋斗,百折不回的所有英杰之一!,李鸿

章多半受命于危难之机,为了社稷江山,千秋基业,而置个人廉

耻于不顾。在当时四面楚歌的形势下,救统治者于水深火热者,

舍李鸿章,别无他人。种种赞美之词不绝于耳。自从我知道李鸿

章那天起,不论是报刊杂志、影视作品还是历史典籍所记述的李

鸿章都是一个卖国贼,难道这些全错了吗?带着种种疑问,近期

我重读了《李鸿章传》,并参考了一些其它资料,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未免以偏概全,一斑识豹,供商榷。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生于1823年2月5日(清道光3年正月初五),卒于1901年11月7日(清光绪27年),安徽

合肥人。纵观李鸿章的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平发、平捻,二是办洋务。第一件事使李鸿章登上了清末的政治舞台,第二件

事把李鸿章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平发李鸿章崭露头角,1850年(清道光30年),洪秀全起兵金田,次年称天平天国天王,先后陷汉口、安徽、江苏等地,此

时的李鸿章正在安徽巡抚福济处做幕僚,受人妒忌,很不得志,

后入曾国藩府为幕,被曾国藩所器重,于1861年(清咸丰11年)回乡募勇,1862年(清同治元年),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

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是为淮军,

同年被任命为江苏巡抚。率淮军攻克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之成,固然有其内在的影响力,更主要的是清朝的腐败,八旗兵养尊处优,贪图享乐,作风涣散,缺乏战斗力,太平天国军队所到之处全无抵抗所致。

太平天国之败,一是其内部的腐败和争斗,造成人心涣散,失去战斗力;二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保护其在华利益,暗助清廷;三是湘军、淮军作战勇猛。

从此李鸿章走上了仕途的上升通道。

平捻是李鸿章的一大功绩,李鸿章之前已有22位朝廷大员奉命围剿,历经十余年,都未成功。捻军为一流寇,扰民掠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就像现在的游击战术,官兵四处追缴,人疲马疺,收效甚微。李鸿章剿捻,采取逼而不流,会师合剿之策,取得全胜。李鸿章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布控得当,故而得胜。平捻之后,李鸿章及淮军将士加官进爵,队伍不断壮大,集团势力逐渐形成。

从此李鸿章走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逐步掌控清末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开始了他丧权辱国,卖国求荣的人生历程。

李鸿章所办洋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办实业;第二是建立北洋水师;第三是外交。

李鸿章所办实业,不论交通、工业、开矿还是于外国通商,

有一小部分对中国实业经济的发展有所影响,其余都不成功,究

其原因是李鸿章所办实业多为官办,清末的官员贪婪成性,昏庸

无道,加之李鸿章所用之人多为亲属,把办实业当成生财之道,

不顾大局,中饱私囊,所以失败了。

李鸿章建北洋水师历史三十年,每年耗银数千万两,从德国

购得军舰、武器、训练水陆士兵。在天津办机械局制造枪械、炮弹,每年扩充,费款千百万两。派人到外国学习军事,然而学成

之人不予使用,所用之人皆为淮军、淮籍和亲属。李鸿章练兵比

日本要早,北洋水师的实力,也不算弱,然甲午一战,一败涂地,皆因用人不当,为保护集团利益所致。天津机械局建立三十余年,存弹只有百十枚,甲午海战海军出发时,每舰只发炮弹十四枚,

朝廷所投巨资皆被私吞。朝鲜战争,北洋将士也是不战而逃,岂

有不败之理。致使清廷割地赔款,李鸿章罪责难逃。

李鸿章所办外交,以息事宁人为本。李鸿章不懂外交,不知

国际公理,只是靠小聪明处理国际事务。李鸿章的外交政策,就

是以夷制夷,最终却落的作茧自缚。

1883年12月至1885年4 月(光绪9年11月至11年2月)

的中法越南战争,也是李鸿章在清军取胜的情况下,与法国签订

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中法越南战争爆发时,淮军的潘鼎新被命令守卫镇南关,结果法军一来即撤退,并且大肆抢掠周边平民。张之洞则调动冯子材、王孝祺来反击,最终大败法军,取得

镇南关大捷。这时候清政府又要见好就收,李鸿章主张讲和,李

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共十款。主要内容为:(1 )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2 )在中越边

界保胜以上和谅山以北指定两处为通商地点。允许法国商人在此

居住并设领事,(3 )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4 )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5 )法军退出台湾、澎湖。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和广西。因此左宗棠大骂

李鸿章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甲午之战,始于朝鲜,朝鲜本为清朝的属国,属国的外交,

有上过做主,这是国际公法。1884年底,朝鲜爆发甲申事变,成

立了亲日政权。而当时的清朝应朝鲜的邀请,派兵击溃日军,并

且让朝鲜国王恢复王位。1885年2月(清光绪11年),伊藤博文前来中国谈判,而李鸿章作为谈判者和条约签订者,却在有利的

情况下采取了妥协的方针,签订内容有三:1、议定两国撤兵日期;

2、中、日均勿派员在朝教练;

3、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两国

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这关键的第三条,让日本获得

了和中国相同的特权,也是胜利者中国向失败者日本的一大让步!这就是李鸿章的一大败笔,他因此该为整个事件的发生负历史责任。10年后日本向中国开战的借口也就在此。甲午战败不仅赔了

巨款,还割让了台湾和辽东半岛(后在俄、德、法干预下,辽东才得以用三千万两白银赎回)。

还有在李鸿章1896年(清光绪22年)访俄时,接受俄国人贿赂与俄私订密约,同意俄国人修建经我国黑龙江、吉林直达海参

崴的东清铁路,密约规定平常无事,俄国亦可在此铁路运过境之军

粮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而1898年(清光绪24年)李鸿章又与俄国人签订《旅大租地条约》,除了使俄国成了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水面的主人外,又使俄国人

有权修筑连接1896(清光绪22年)年中俄密约规定的横越满洲的铁路干线的从哈尔滨到大连的南满铁路,李鸿章为此

接受了俄国人五十万两白银的贿赂。整个东北因这两个条约

便实际上落到了俄国的控制下。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李鸿章签订了《辛丑条约》,赔银达四亿五千万两,合每人一两,使国民蒙受了奇耻大辱。

为什么清末,世界只知有李鸿章,而不知有朝廷?为什么马

关条议约,日本非李鸿章不谈?为什么俄皇加冕,非李鸿章不行?因为只有李鸿章才能给他们所要得到的东西。李鸿章卖国行径,

罄竹难书。

就在李鸿章签订一个有一个卖国条约的同时,他所聚敛财产

富可敌国,当时有宰相合肥天下瘦之说,李鸿章的财产从何而来,不言自明了。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等领域和世界各国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日益提高,狮吼龙飞,威镇寰宇。然而有些人

在对外交往中,不以民族大义为重,为私利所惑,肆意损害国家

利益。据报载,有位导弹专家,接受了国外间谍的高档手表和美

金,出卖了国家军事机密。美国多家企业在同中国的商业活动中,向中方人员行贿。在力拓案中,因有些人员接受对方贿赂,造成

中国在进口矿石中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把这些现象和当前

有些人为卖国贼翻案联系起来,细思细想,不觉得惊出一身冷汗。为昨天的婊子立牌坊,是因为今天想当婊子的人怕挨骂。今天为

李鸿章歌功颂德的人,其险恶用心,已昭然若揭了。

李鸿章传读后感(三)

作者:郭娟,目前就职于虹口区人民政府凉城新村街道办事

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它与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吴晗先生《朱元璋传》、朱东润先生《张居正大传》,并称为中国二十世纪四大传记。我了解李鸿章此人初始于初中历史书本,后

在反应晚清风云的各大电视剧、电影中常常会看一个或邪气、或

阴冷、或儒雅的干瘦老人。历史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直到

我读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方才让我又重新审视这位叱咤晚清政坛四十年的风云人物,甚至对晚清那段国家屈辱史,有了另一番

感悟。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读后感。

一、成书背景和作者

此书写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第四个月。那时距离李

鸿章憾然辞世仅仅二个月。当时,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领袖流亡

在日本。也就是说此书的发表在日本而非国内。

熟悉晚清历史的人,一定不会对梁启超和李鸿章陌生。梁启

超生于1873年,从八卦的角度讲,他是后来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公公,晚清时的帅哥一名。但从历史的角度讲,梁启超18岁投入康

有为门下,20岁创办《大公报》,25岁发起著名的公车上书,与光绪帝开始为期百日戊戌变法,26岁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如果说晚

清时有愤青的话,梁启超无疑是晚清历史上的最大愤青,而他更

把他满腔爱国之志,和对当时时政的不满付之

于实践,虽然,他后来失败了,但是他还是在历史舞台上写

下了厚重一笔。

而梁启超写《李鸿章传》时,他正好29岁,大好青年,却已

流亡日本三年。此时的他正孤独的在日本岛上,反思和总结维新

变法失败之处。在我看来,他写李鸿章除了去点评一名政敌外,

更主要的目的是借由李鸿章的一生,抒写自己对晚清历史的见解,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看法,对大清王朝陨落的一种悲愤,他其

实是借李鸿章的故事,抒发自己的胸怀。但值得肯定的是,虽然

梁启超与李鸿章的政见不同 ,但他却没有将李鸿章描述成为一个

大奸大恶的权臣,给予了他许多正面的评价,甚至感叹:吾敬李

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体现了流亡臣子难

以抑制的孤愤。也正是这种大历史观,使此书更具有可看性。

二、李鸿章其人

评点此书,必要说到李鸿章其人。无论生前身后,李鸿章都

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而我个人认为,李鸿章身上所具有的争议性,大多来自于李鸿章泾渭分明的优缺点。下面,我想谈谈,我

对李鸿章其人的看法。

(一)优点

李鸿章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在晚清历史舞台上,以汉

人权臣之名,屹立四十年不倒,死后也享有尊荣。我认为,他的

身上有三个优点,总结起来四个字:坚韧、忠勇

一是坚韧。李鸿章的坚韧反应在两个时期,一是他当官的前

十三年,二是他为官的最后7年。李鸿章出生名门,二十五第一

次入京考试,就高中进士,当时是二甲第十三名。按照清朝的科

举制度,进士是分三等,第一等是进士及第,其实也就只有3个人,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二等就是进士出生,第三等是同

进士。李鸿章是二甲第十三名,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全国公务员

考试第十六名,因为当时考科举年龄跨度很大,他绝对属于青年

才俊。后来就被分道翰林院,也就是类似于进了中央党校学习,

一般来说翰林院出来要么就进内廷或者各部,最差的也下放当县官,可以说是一个处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应该说他的前途一片

光明。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片光明的前途下,命运却没有倾斜到李

鸿章身上。他这个主任科员一坐就是十三年,期间几次被借调到

各省、总督衙门去当幕僚,却没有一次被重用,大多是写写文章,研究研究的差事。一直到他38岁,都碌碌无为。照道理,他肯定

有很多的悲愤,可是李鸿章完全没有表现出一个官宦子弟的跋扈

和缺乏韧性,他一直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直到他

弃笔从戎前,全无一句怨言。这种十几年如一日的精神值得嘉许,

也就是这种坚韧,让他一飞冲天。另一个鲜明例子,就是李鸿章

人生的最后7年,1894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

条约》,国内怨声四起,朝廷为了平息民愤,竟然将李鸿章贬职。这个时候,李鸿章的韧性再次表现出来。具梁启超的记载,李鸿

章依旧每天都5点起床,临摹书法,中午小睡一小时。在他的案

头没有昨日留下的公文,他的客厅没有等候的客人。他甚至在最

后做两广总督的时候,还治理了当地的风气的盗贼。其实,那时

他已经73岁了,他这种几十年坚韧的精神,甚至做到了宠辱不惊,值得让人敬佩。

二是勇。李鸿章入官是因为文才,发迹却因为武功。而他弃

笔从戎的勇气不可谓

篇三:李鸿章传读后感2篇

李鸿章传读后感(一)

中国近代历史的反光镜

薛光明

望着窗外高楼林立的城市,

回忆里却是满目苍痍的中国,

不读历史,我们很难想象那个曾经的中国。

带有遗憾的敬仰

读历史,从故事开始。李鸿章老先生的故事如果被搬上大银幕,将注定会是一出悲剧。时代的局面限制了人生的格局,纵有

文士之大才,却难以一人之力抵抗国家分崩离析的命运。身为晚

清第一重臣的李鸿章先生,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试图带着镣铐跳舞,在既有现状的束缚下举步维艰地前行。谁说他不曾想要施展

抱负,办洋务,搞外交,重整军队,建设军工,他也曾寻寻觅觅

上下求索。

可正如他们所说,

虽然他(李鸿章)具有超凡的能力、绝佳的机会,但是他不能从桎梏了他和他的同胞无数代的狭隘、顽固、变态的体制中解放

出来。他对西方世界的所见所闻,都没有丝毫动摇他对中国传统

政治智慧的信仰,也没有改变他在面对其他国家时,以天朝重臣

自居的心态。我们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我们评论李鸿

章先生在这内忧外患大环境中,用洋器而不知改国制。但换作另

一个人,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得更好。

书本中反射的亮光

《李鸿章传》一书选材来自媒体,但作为一个曾经的传播学渣,我始终对媒体传播的内容保持怀疑。媒体反映的事实通常是媒体

想要传播给你的事实(但这种对真实性的怀疑容易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作者选取媒体的材料,单凭媒体的评价考量外交和中国官场的博弈,加之身为英国研究员带着既有立场来评论和展现材料,文章难免带有对中国的偏见。

作为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这本书其实不能算是严

格意义的人物传记作品。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从当时现有的文章

和媒体中选取并附加上从自身立场出发的一些政见,这里说的自

身立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本人作为一位英国学者,他的

研究视角不免带有大英帝国在当时当地的国家立场。由于作者本

人的研究员身份,相信这部对中国近代大臣的记录不仅仅是作者

本人的一些意见和观点,对于英国政府对中国的了解和策略的制

定都起到了国家智库的作用。

或许这些材料有失公允,或许这些评论略有偏颇,读罢心中

却依旧感慨良多。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从这本书的外围反观

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从中得出一二对个人或国家发展有用

的结论。

对世界的探求是人类永不枯竭的欲望,当一个国家不遗余力

地为民众普及知识,以媒介为武器强大自己的知识构成,当他们

在竭尽全力地开眼看世界,这时我们的中国却在故步自封地闭关

锁国,我相信,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就是从这些

薄若无物的文字中拉开的。《李鸿章传》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及个人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背后反映的对知识和世界的探求精神,在

提升国民智识和健全国家文化体系的方面,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有时,我们很难将自己置身于大局势的视角来判断优劣。即

便清楚地知晓大局,可我们却无力撼动大局。我们能做的或许只

是局部的改进,依靠一点点小小的力量积蓄,一些些飘渺的意识

变革。从变革和细微的捕捉到一丝亮光,这是从书本中折射出的

光芒。李鸿章传读后感(二)

晚清重臣的枯朽背影

高扬

少年科甲,中年戎马,晚年洋务。

少时立志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面对乱华匪贼,起兵靖乱,终得位极人臣,

却了了拂过,八十余载,

化作不得已的肃迹落款,

喋血而亡。

大部分人的观点,对于李鸿章的刻板印象多是亡国之臣,耻

辱见证等负面标签化脸谱,然后通读一遍李鸿章生平传记,其实

遍很难再说出这种不太负责任的以偏概全之言。历史就是如此,

何尝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北宋真的只是因为完全没有军备意识

而空筑华巢么,高宗赐死岳飞真的只是秦桧的小人谗言吗,李鸿

章难道也只是为了卖国求荣而一次次签下自己那苍健有力的刻印么。

也许他是一个只懂借力不懂借势的外交家,一个内战内行外

战外行的军事家,一个只改商体不改政体的改革家罢了,不过老

爷子真的只会同俄使可爱地炫耀自己于天朝上国那点欺上瞒下的

生存之道么,并不然,这也是一个遇刺之时稳如泰山的外交大家,顶着满面鲜血并以此为条件为马关条约挽回一丝屈辱的筹码,你

还能说他只是一个苟且无为的老人吗?或许他是一个嘬烟袋锅子

除了嘴哪儿也不用动的上官,但他也是努力,至少试图洋务的非

木鱼疙瘩。

他面对的是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

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

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

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

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