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赵树理小说的幽默语言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幽默语言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幽默语言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幽默语言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幽默语言特色

1、异常我们知道,异常、特别是反常会令人发笑。赵树理就是为了这种“出乎情理之外”的异常现象,但又使人在发笑的同时感到这些异常现象是“在情理之中”的,因而获得了艺术的真实感。也只有富有真实感的表现异常的作品,才能真正有幽默感,赵树理有风趣的语言描写了他的人物与客观现实不协调的异常行动、表情,外貌及语言等。二诸葛在久旱逢雨后竟念念有词地说“不宜栽种”,结果违背了自然规律,误了农时,这种与周围人们完全不同的反常言行愚蠢可笑,他还善于描写人物的蠢话、假话。“传家宝”中落后守旧婆婆李成娘蠢话边篇,还自以为是,真是可笑至极。她笑媳妇走路不像女人家,力气太大,使水费,使油费……当面撒谎,更使人感到荒谬绝伦:三仙姑装神弄鬼,口吐谎言说神非叫于福(小芹爹)“马上打小芹一顿不可”。《李有才话》中描写得贵跟着恒元屁股转时引起发李有才的段快板:“……恒元说‘砂锅能捣蒜’,得贵就说‘打不烂’;恒元说‘公鸡能下蛋’,得贵就说‘亲眼见’。”恒元说的是谎话、假话,得贵则谎上加谎,深刻地揭示了张得贵丧失贫农立于场,与坏人互通鼻息的劣根性。《小二黑结婚》中写二诸葛见儿子小二黑被抓后自己心中恐慌的一段话,搞笑至极:“二诸葛连摇头说:‘唉!我知道这几天要出事啦:前天早上我上地去,才上到岭上,碰上个骑驴媳妇,穿了一身孝,我就知道坏了,我今年是罗堠星照运,要谨防带孝的冲了运气,因此哪里也不敢去,谁知躲也躲不过?昨天晚上二黑他娘梦见庙里唱戏,今天早上一个老乌鸦落在东房上叫了十几声、、、、、、唉!反正是时运,躲也躲不过’。”

异常会产生幽默。异常有种种,有异常的表情,异常的动作,异常的语言等。异常的语言也可以叫异常说法,有时候人物的语言与身份、地位、文化程度不相协调,失去了常格。人们往往适应常态、不适应异常、反常,所以异常就法会引人发笑。如:

(1)他一见老杨同志,就满面陪笑道:“这位就是县农会主席吗?慢待、慢待!……晌午我就听说你老人家来了,去公所望发好几次也没有遇面对面……

(2)二诸葛发急道:“千万请区长恩典恩典,命相不对,这是一辈子的事!”(《小二黑结婚》)例(1)张得贵本来是穷人,一个大字不识,可是多年跟着地主恒元转,耳濡目染,学会了几句半通不通的浮言客套,让人听起来觉得好笑。例(2)“恩典恩典”是动词的重叠用法,是“给予恩惠”的意思,但是这种词并不经常使用,而动词用法,特别是重叠用法则更少见,令人发噱。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物的话虽然因异常而令人发笑,但这些说法又是协调的,合乎情理的,他们不就这样的话谁说!所以说异常会产生幽默,也只有“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异常,才能产生幽默。从这个意义上说,协调也会产生幽默。比如“小黑结婚”中与区长问二诸葛收的童养媳几岁的时候,二诸葛三句话不离本行,说:“属猴的,十二岁了。”除了笃信属相的二诸葛,谁能说出这种话呢?所以这些都与二诸葛的人物性格是相符的。同时这些说法又是异常的,一般人不这样说,所以好笑。既不协调(异常)又协调,既协调又不协调,辨证统一于一体,幽默始生矣。

2、降用有不少语词,其基本义素相同,但在份量上却有轻重大小之别。利用这一因素“降级使用”(也就是“大词小用”)词语也是转移语义而求诙谐的好办法。“降用”在他的作中呼之欲出,俯拾皆是,可以说是赵树理独具特色的幽默风格之一。

说孟祥英的婆婆找牛差差老婆商量对付媳妇的对策是“开个座谈会”;说《三里湾》中描写能不够教唆小俊与玉生闹,说“以上还只是她一些原则指示,后来的指示就更具体了。”中的“原则指示”,《“锻炼锻炼”》中写李宝珠长得好“论人才是‘争先社’数一数二的”。可惜她这个优越条件变成了她自己的一个很大的包袱中的“包袱”;当描写到李宝珠对丈夫张信不满意,“只把他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丈夫,因此她安排了一套对付张信的“政策”中的“过渡时期”和“政策”。《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在区上遭嘲笑后,实在觉得不好意

思,”回去对照镜子研究了一下,真有点打扮得不象话。中的“研究”等等词语就是采用“降用”手法,大词小用,庄词谐用,表面上看来好像用得不尽恰当,但仔细玩味,却是幽默有味,具有一种引人看下去或听下去的趣味和力量。

3、飞白所谓飞白就是“明知其错,故意仿效”。飞白可分为语音飞白、文字飞白、词语飞白、语法飞白和逻辑飞白。赵树理多采用词语飞白。例如:

(1)“地主刘石甫在太原混了几天,学了一套“官腔”,我们的中央军‘进行’到我们的‘原籍’来了。他们的共产党都被捉住了。我们国民党又都‘秩序’了。我们的吴参谋来给你们训话。大家要‘严肃’地听!越‘严重’吴参谋越喜欢。就是这个‘问题’!”(《灵泉洞》)(2)“老相好都不来了,几个老光棍不能叫三仙姑满意,三仙姑又团结了一伙孩子们,比当年的老相好更多,更调皮.”(《小二黑结婚》)

(3)“三仙姑见二诸葛老婆已经不要了命,自己先胆怯了几分,不敢恋战,少闹了一会就出来走了.”(《小二黑结婚》)

在赵树理的笔下,如例1“进发”、“家乡”、“恢复统治”和“严肃”,分别被飞白成“进行”、“原籍”、“秩序”和“严重”,极其有力地暴露了财主的贪“官”不化,无知可笑。例2中的引诱被飞白成“团结”,表现了三仙姑的心灵的丑陋。赵树理通过词语的飞白技巧,使一些平常的口语产生幽默的情境.

4、绰号在赵树理的小说中,给人物起绰号是幽默讽刺常用的手段,也是他的一种幽默方式,这些绰号常常使人永志不忘,如:“二诸葛”,“三仙姑”,“小飞蛾”,“小腿疼”,“吃不饱”,“糊涂涂”,“常有理”,“铁算盘”,“惹不起”,“老定额”,“牛差差”,“老驴”,“一只虎”,“杂毛狼”等等。这些实际上是作者用以揭露人物思想,刻画人物个性,漫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手段。如《“锻炼锻炼”》中有段对“小腿疼”什么时候“腿疼”什么时候不疼的介绍,它诙谐地说明了和“吃不饱”其实吃得很饱一样,“小腿疼”其实腿也不疼,那些无非都是他们用来对付集体图谋私利的一种手段罢了。所以这些颇具幽默韵味的外号,不仅有助于显示人物的本相,而其中又是饱含着作者对落后行为的揶揄之情的。他把自己的爱憎鲜明的感情注入这些绰号。这种起绰号的形式无疑是继承了我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绰号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象概括或突出特点的形象反映。中国人的姓名以三字格为多,赵树理的人物绰号也多是三字格,因而比人物的正名生命力强。它们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和含蓄性:每个绰号能引出一段或几段有趣的故事,它吸引人们去看故事,去思考绰号的精妙之处;它诙谐风趣,引人发笑。

5、谐音赵树理喜欢唱戏,他的家乡戏——山西上党梆子,他几十年来未与之断绝关系。15岁学会了打上党戏的鼓板。鼓板是指挥乐器的,要掌握好全剧的节奏,才能指挥好整个乐队,因此往往要把唱词和对白完全背诵下来。他也喜欢曲艺,如快板、小曲等,有些曲艺内容也能背诵。他在《李有才板话》`《“锻炼锻炼”》等作品中写了多段快板以及近似快板的其它韵文,除了内容的诙谐幽默外,音韵和谐的本身就显示出奇巧,使人觉得有趣。相同韵脚的回旋反复不但奇巧,而且通过声音的反复又使语势增强,从而引导人们在反复回荡的旋律中深深体味,使人感受道袍无限的情趣。例如《李有才板话》中有一段快板是讽刺刘广聚的:“刘广聚,假大头;一心要当人物头;抱粗腿,借势头,拜认恒元干老头。大小事,强出头,说起话来歪着头,从西头,到东头,放不下广聚这颗头。”这是谐音手法,“头”压韵,“头”的音同义各异,读来使人忍俊不禁。《“锻炼锻炼”》开头也写了两段快板,有助于引出矛盾,揭示人物性格,造成幽默讽刺的效果。有时候顶真与谐音或回环联用,更是趣味横生。例如《罗汉钱》就用这种手法介绍人物:

“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个‘小飞蛾’”。

赵树理善于利用谐音来增强幽默感,而且这种幽默感总是拌着讽刺而生的。此外,赵树理还善于利用民间的“快板”形式来揭露矛盾,进行对比,显示实质,达到嘲讽的目的.例如《李

有才板话》中阎家村政策不纯,被坏人操纵,但反而被不明真相的上级封为“模范村”.对此,小说主人公李有才编了一首快板说道:“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东边吃烙饼,西边吃稀饭”.群众苦乐不均,则有怨言,这算哪门子“模范”?这首快板将农民的怨气巧妙的发泄出来,因而不胫而走.书中这样的快板还不少.它既揭露了矛盾,有增添了文章语言的幽默色彩.

(二)赵树理小说语言幽默特色的修辞构成

幽默作家在创造幽默作品的时候,都要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但各有各所不同。有的擅长比喻,有的喜欢夸张,而赵树理在创造幽默小说时,则较多采用以下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比喻是语言艺术之花。人人喜欢用比喻,在文学写作中用得很多,创作离一开比喻。但并非所有的比喻都能造成幽默效果。从赵树理小说看,要使比喻产生幽默效果,应具备两个条件:其一、事物(本体)自身有明显缺陷,比喻句式则仿佛是一具功率放大器,对其缺陷加以强化,发使丑因喻而显,因显而谐。如:(1)“干脆把耳朵贴在到纸窗上听李老师打电话,嘴张得像在皮球上挖了个窟窿。”(《卖烟叶》)

(2)“(阎家祥)这个人的象貌不大好看,脸象个葫芦瓢子,说一句话目夹十来次眼皮。”(《李有才板话》)

(3)“按旧习惯,婆婆找媳妇的事,好象碾磨上寻驴蹄印,步步不缺。”(《孟祥英翻身》)这些比喻用得俏,常与讽刺相结合,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达到了幽默讽刺的效果。

其二,事物(本体)原于尊贵的,崇高的,而故意地低级的卑俗的喻体描绘之。这样,比喻句就仿佛是一具传感器,崇高的本体因喻体的作用而鄙俗了。如:

(1)“他这几年才成了落窝鸡儿吧,从前还不是能飞能跳的来?”(《铁定额》)。

(2)“福贵这个人,在村里比狗屎还臭。”(《福贵》)

此外,以不同语体色彩的形象来移植比喻通常也是诙谐的,尤其是以专业术语描写情感生活是时更是如此。

2、夸张夸张就是运用语言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夸张的修辞效果主要是壮美的,从赵树理的小说看,要使夸张而改谐美者,应具备以下条件:其一,以夸张暴露人事、生活的缺陷,使得这种原先并不引人注目的缺陷变得非常明显。如:“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了,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不是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上去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小二黑结婚》)

其二,把夸张和精细结合起来,也会产生喜剧效果。如:

(1)“小元说道:‘你这老汉见不得事,只怕柿叶掉下来碰破你的头’。”(《铁定额》)

(2)“(李家详)眼一挤嘴一张,好象母猪打哼哼”(《李有才板话》)

其三,夸张不一定就是夸大,也可以缩小。缩小夸张的结果势心便表达对象的形象变得非常渺小,与此相对,审美主体的自我感觉也就比较容易得到顺利的舒展。因此,缩小夸张一般说来也都是诙谐有趣的。例如:

(1)袁天成说:“不行!满喜你也请回家歇歇吧!活儿我也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三里湾》)

(2)她的做法是张信上了地她先把面条煮得吃了,再把汤里下几颗米熬成糊糊粥让张信回来吃。(《“锻炼锻炼”》)

3、反复反复是一种强化矛盾的修辞手法,表现形式可以是同样的动作,表情的反复,也可以是同样的话的反复。赵树理的作品中多处运用了反复手法,有的反复描写了同一个动作。如《孟祥英翻身》中写孟祥英的婆婆,小女婿无法对付工作越来越积极的孟祥英时说:“梅妮(祥英的小女婿)没法,吸一吸嘴唇;婆婆也吸一吸嘴唇?”这里三次重复他们的尴尬动作,强化了他们的尴尬相,滑稽可笑。

有时故意反复某些话和与之相关的情态。如:听说四十军来了要先杀共产党的干部以后,

孟祥英的婆婆,小女婿胆战心惊:“……娘看看孩子,低声说:‘这回可在闯大祸!’孩子看看娘,低声说:‘这回可要闯大祸’”这段话又用“娘看看孩子”和“孩子看看娘”这一回环形式描写他们说话时的动作、表情,更有助于强化矛盾,再加上多次强化,就使人感到幽默风趣。

另外,有些重复的词语很像是口头禅,被人反复地说,很可笑。有时则表示人或事物的某种缺憾。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叙述人反复提到某些词语,或让人物自己多次重复某些词语,或让别人故意重复某人物的某些口头禅来“揭短”,就会在多次反复中表现出幽默感来。比如《“锻炼锻炼”》的篇名就是争先社主任王聚海的口头禅。这个主任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不讲原则,爱当和事佬,倚老卖老,看不起青年干部,凡事要讲究“性格”,对青年干部念念不忘“锻炼锻炼”。在一定语境中多次重复这些词语,强化了矛盾,收到了幽默讽刺效果。

赵树理的反复手法还有一种独物的形式,我们索性叫作“故意啰嗦”。比如《传家宝》中有一段话:“有个区干部叫李成,全家一共三口人——一个娘,一个老婆,一个他自己。”这种写法本身就新奇,再看内容,更生奇趣。前而交代三口人,不用“一个”去限定已很清楚,而且按常规,一般都必须是一个娘,一个老婆,既然三口人,那么当然一个就一定是“他自己”,这不是故意啰嗦吗?这种故意啰嗦的形式给语言增加了轻松幽默的情趣。

除以上修辞之外,赵树理也用比拟、顶真、借代、反语等来增强幽默效果,但是用得较少。他主要不是借助多种修辞方式来表现幽默讽刺的谐趣的,主要还是通过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简炼流畅,轻松幽默,含蓄俏皮的朴实语言自身显示出来的。这里要说的就是,有时你也说不出某些语言结构是哪种表现形式,但却十分有趣儿。赵树理是一位严肃而机智,质朴而幽默的作家.赵树理的幽默既是他智慧的结晶,也是他对生活的提炼. 赵树理小说的幽默特色,从根本上说,正是用幽默的语言手段和修辞手段表现出来.

赵树理的小说语言,识字的人能看懂,不识字的人能听懂,是大众化的模范,其特点就是成功地运用了群众口头语言。他的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赵树理小说语言最鲜明的特色就是质朴无华,简洁明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为现代文学语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的生命。他的文学语言,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没有丝毫的粉饰、做作和卖弄,句句出自肺腑,渗透着作者深厚的感情,并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他对人物的行动和对话的描写特别简练、精当,有时即便是极短的一句话也能见其功力,含义深刻而隽永。赵树理小说语言的质朴自然,还表现在词语和句式的选用方面。他在词汇、语法以至语气方面都是口语化的。赵树理小说的语言运用,主要是针对农村读者的欣赏习惯、兴趣和爱好,即便是遣词造句、开头结尾的语言运用,也都是以农民看得懂听得懂为原则。他的创作是把农民的需要放在首位的。单就表达时间的词语,都是以农历节令等表示的。像“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二伏过后”、“从晌午睡到太阳落”等用法,都是农民所熟悉和欢迎的。再就文章的开头来看,也没有虚设的文字,一落笔就要触到所要表达的中心,三言两语就可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二、赵树理小说语言的特色就是顺口顺耳,活泼明快。他的小说作品,大部分是给农村中识字人读的,并通过他们介绍给不识字的人听,特别注意声律的和谐,节奏的匀称,贴近

口语又不拖沓。所以其小说语言很少有地区的局限性,各地的人都可以阅读,而且念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也有节奏感。赵树理小说语言的节奏感强,活泼明快地通过叠字壮声渲染气氛来表现。赵树理有时也常用词组和句子的反复来增强声音的节奏,达到节奏明快,活泼的效应。赵树理在作品中还故意运用语言上的同音手段,句式相同,而意义不同,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波澜起伏,妙趣横生。赵树理小说的语言,对节奏感也是很重视的,随处都可以使人感受到优美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也正因此而吸引了更多读者。

三、赵树理小说的又一特色就是具体形象,幽默风趣。他的小说,无论写人叙事,写景抒情,总是有血有肉,散发着生活的体温,具体生动,使读者阅读时感到身临其境。为了使人物形象真实、可感,赵树理在其小说中经常用比喻的手法。这些比喻,具体形象,容易形成联想,让人一听就不会忘记,十分贴切、自然。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幽默风趣,有时会通过人物的主要言行的描写来表现,有时也会通过描写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来加以表现。像取绰号,就是作者常用的一种方法,像“常有理”、“小腿疼”、“吃不饱”、“糊涂涂”等等这些绰号,就把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音容笑貌跃于纸上,饶有风趣,形象鲜明,而且有很强的讽刺力,小说中还常出现诗歌、快板、顺口溜和歇后语、谚语等等,都足以使小说显得幽默诙谐,新颖别致,生意盎然。

总之,赵树理和劳动人民有至深至切的关系,他生活在农民中,工作在农民中,而且善于向农民学习,以自己的执着实现了他的大众化、民族化的主张,写出了一部部大众化、民族化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他朴素自然、精确简练、饶有风趣的小说语言,尤为大家所喜爱。

从以上可以看出,由于出生于山系,所以他的文章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也由于长期在农村生活,所以作品与农村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作者继承了“五四”的启蒙思想和反封建思想,因此作品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外由于长期从事解放区文艺工作,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1943年发表的,被誉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实践中的一个胜利”。小说以小芹和小二黑的爱情为线索,围绕冲破三仙姑和二诸葛的封建束缚以及暴露农村生活中的落后面貌和落后思想来反映新时期农村思想新的进步和新的发展。,这篇小说也集中体现了赵树理小说创作的特点,

一,问题小说,这是一篇典型揭露农村存在的问题的问题小说;〈〈小二黑结婚〉〉中揭露了三仙姑和二诸葛的封建迷信思想,也深刻揭露了农民的愚昧。此外小说业从金旺兄弟的所作所为反映了解放后解放区遗留下来的恶霸作风,和欺上瞒下的行为;也反映出农民自身的小农意识。再有,文中对父母包办婚姻的揭露也很到位。如三仙姑不顾女儿的反对希望将其嫁给“插起招军旗,就有种粮人”的吴先生;还有二诸葛家养育的童养媳等等都可反映这些问题。

二,强烈的政治色彩,也由于过分注意为政治和中心工作服务,因此给赵树理的创作带来了一些明晰那的局限,如拘泥于具体问题和事件,伸展不开对人物的刻画时有简

单化的倾向;作品有图解政治,图解政策的痕迹。有时会因政策事物而累及作品等。但是由于赵树理常年生活在农村,扎根于基层,凭借他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切了解,对中国农村革命历程的深切体验以及他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创作态度也使得他的问题小说得以突破就事论事的局限,取得不凡的思想成就。从〈小二黑结婚〉〉看,他把解决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爱婚姻以及解决金旺兄弟恶霸行为,还有使得三仙姑和二诸葛思想得以开化的这些问题都交由区长一人负责,文中也是由于区长这个关键性人物使得这些矛盾迎刃而解。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其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也正因为这样在表写和刻画各色人物时,岁鲜明富有个性,但却总觉得缺乏点什么。

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受“五四”时期思想的影响,加上长期生活在农村,对于封建主义的表现相当了解,所以他的作品有对封建意识下的农村社会关系和道德伦理观念有比较深入的剖析和抨击。在文中,描写的三仙姑和二诸葛的神婆行为深刻揭示了封建的迷信思想。以及文中农民对于金旺兄弟的所作所为采取敢怒不敢言的态度也反映了农民思想的弊端。此外他的西欧按说关注现实服务于现实斗争。他的小说基本上属于现实主义范畴,但却又不同于欧美的批判现实主义,又不同于那种假现实主义,然而这样的现实主义可能导致狭隘的经验主义。如在小说中描写的解决各种矛盾的方式。但比起虚假,浮夸来说则不失针砭时弊的意义。而且他的小说没有那么咄咄饿理想化色彩,人物质朴如本色。

四,小说采用富有民族特色的方法构建作品,刻画人物;即他是民族化与大众化的坚定实践者。“五四”以来,“西化”

和“民族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问题一直是作家,批评家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赵树理的方向很明确,从〈〈小二黑结婚〉〉中,他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叙述,刻画人物。而且采用故事体小说的叙述方式,既少采用“横截面”式的段篇结构,也不太用跳跃式的或组合式的长篇结构,而是继承了中国评话式小说的特点,努力保持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完整性。也非常注意按照故事发展的时序叙述故事。而且为了让读者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极少采用跳跃,省略的方式来叙述,即便是交代故事的人物家庭,也是不惜对牺牲对人物的刻画,来照顾读者,在文中先交代三仙姑,二诸葛的人物,家庭就可以很好体现这点。另外,小二黑与小芹爱情产生了问题最后也有了解决的方法,也体现了他小说的完整性,线索明确,脉络清晰,因果关系明了。

五,叙事,写人都用白描手法,而且以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性格,文中一出场就以讲故事的口吻交代了“三仙姑”,“二诸葛”两个人物的习惯难为,习惯,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两的性格特色,在叙述整个事件的时候也采用娓娓道来,并不惨杂太多的细节描写。但他的故事却头绪清楚,故事集中,故事中又可以因出其他小故事,作品也有悬念,有聚焦点。

六,语言的口语化,通俗易懂,平易朴实,生动风趣;他的语言能使读者造成在场感,语言简洁,上口,合乎自然语流。多用短语,短句,限制使用多重的修饰语,如“刘家峤,有两个神仙,邻近村无人不晓,一个是前庄上的二诸葛,一个是后庄的三仙姑。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等等都可体现这点。在语言的使用上十分注意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为了避免采用文人书面语,也淘汰了生僻的字眼。作者吸收了通俗易懂的方言口语进入作品,如在文中“死受”这类语言同山西的民情风俗融合在一起构成赵树理小说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

总之,赵树理小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也是因为如此,他的作品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形成了独特的“赵树理方向”。他也是“现实主义深化”的杰出代表。也深刻地影响了大批作家的创作,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山药蛋派”。

小说题型及答题模式.doc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模式 一、小说阅读“四步法”: 第一步:切分层次,梳理情节; 第二步:关注描写,认识人物; 第三步:分析环境,思考作用(意义); 第四步:多方联系,获取主旨 二、小说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模式: 小说形象类 (一)整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题 1.常见提问方式: a. 作品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b.作品中的×××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答题模式: a.概括+分析:先给出一个总的评判,即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形象(性格)的特点,用“×××是一个……的人物形象”的句式完成;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论证分析。 b. ①概括+分析:先概括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后列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②概括+分析。③概括+分析。 (《马兰花》(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谊;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每答出一点给2分。) (二)分析人物形象作用题 1.常见提问方式: ①小说中“××(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②小说以“××(物象)”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规范答题: (1)次要人物作用题:自身作用+情节作用+人物作用+主题作用+环境作用 ①“自身作用”指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②“情节作用”主要是线索作用,推动(串起)故事情节发展。 ③“衬托主要人物”是其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④“主题作用”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⑤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次要人物往往是社会环境的体现者和代表者。 (2)主要人物形象作用,则重点看三点: a.表现主题的作用。主要人物承担着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b.推进情节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性格(命运)变化而使情节有了变化,从而对情节起推进作用。 c.体现社会意义。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真正的写作意图。 (3)物象作用题:自身作用+环境作用+人物作用+情节作用+主题作用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明常识 古代诗歌中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定考向 常见的设问方式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的语言特色。 2.这首诗(词)的某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词)的风格是……,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4.前人对这首诗(词)的评价是……,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5.这首诗(词)是如何体现……风格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熟技巧 1.鉴赏方法 (1)整体感知 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不是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 (2)联系主旨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3)多角度入手 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入手。 2.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等)。 步骤二: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步骤三:阐述诗中用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发宜兴[宋]曾幾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②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③即善权。 【注】①曾幾,南宋初年著名诗人,曾因触忤秦桧去职,绍兴十二年(1142年)将近60岁时,曾客居宜兴数月。江苏宜兴秦汉时称阳羡。②玉溪,作者家乡。 ③张公,指张公洞;善权,指善卷洞,二者都是宜兴境内的游览胜迹。 诗人陆游曾赞美曾幾的诗“律令合时方帖妥,功夫深处却平夷。”“律令”是指诗歌的格式和韵律,“功夫”是指诗歌的语言成就。请结合陆游的评价对本诗的语 言特色加以赏析。(6分) 【读懂诗歌】 虽然我将要六十岁,却又要拖家带口登船远行。在阳羡暂住了三个月只是作客,早想要返回玉溪手头却一文不名。游山观水把寝食都忘掉了,安然入睡任凭它风声雨声。从今后在我这个平民的梦里,不是到了张公岩就是游善卷洞。 【解题思维】 第一步:题干要求赏析“本诗的语言特色”,其实是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第二步:认真分析这首诗,找出语言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六十年”“铁头船”“只三月”“无一钱”等近似口语,平和而又自然;“又”“只”“无”用语讲究,精于锤炼。 第三步:先总说这首诗的“语言特色”,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步骤一)诗歌语言精于锤炼又平和自然;(步骤二)颔联与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观水观山”“听风听雨”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垂垂”使用叠词,生动鲜活;“又”“只”“无”等精于炼字。(步骤三)全诗语言接近口语,像是与老友倾诉,又像是自嘲自语,读来亲切舒适又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留别王维①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②。 当路谁相假③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①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②违:分离。③假:宽容。 清人沈德潜评价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集》),请结合诗歌颔联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四、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1、语体是什么? 语体是语体学(目前一般把它归入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语体是个系统。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语体形式,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构成的语体要素也有改变。现代汉语的语体是由不同具体语体类型组成的多层次、多序列的系统。 1.1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 问题:阅读课文p493-p503,理解并举例说明各类语体的特点。 1.2 语体的特点 我们从使用的角度看,大体上把汉语语体分成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文、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 公文(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交际场合、目的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综合。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的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的联系交流的职能。 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它包括公文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三类。 公文语体运用的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庄重、平实、明快、简约。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的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的多用,“应该、可以、要” 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多用“对”、“为了”“按照”等 联合短语的多用。

句式运用时,陈述句和祈使句多用。复杂的“的”结构主语(凡…的…)无主句的运用,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领域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它的功用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进行记述、解说和论证,起着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学术论文、著作、考察报告等) 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概念清楚、判断恰当、推理周密。(精确、严密、有逻辑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单一性 术语的大量使用和“系列性” 符号化 区别词的大量运用 句式运用时,句型句式的单一性主要是陈述句和疑问句。主谓句较多。介词结构做状语、定语的情况比较多。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政论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它的功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明确表明立场、阐述见解、宣扬真理,动员和鼓舞人奋发向上。包括领导人报告、社论、时评、宣言、声明等。一般性政论、文艺性政论 基本格调、要求:准确、严密、生动、形象 词语运用时,政治词语的大量运用 感情色彩的词语的引用 句式运用时,广泛性,陈述、祈使、疑问句的运用较多。 成分共有句式的多用。 偏正结构的广泛运用。 文艺语体:适应艺术领域交际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特点综合。功能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起美感教育作用。包括小说、戏剧、诗歌等。 要求和风格的基准是:形象性、美感性、情感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广泛 描绘性、文艺性词语的运用 方言、文言、熟语的运用 句式的运用时,变换形式多样。省略句、倒装句很多。 辞格手段:积极修辞比较多,主要是比喻、比拟、对偶、排比等。 语体的交叉: 随着语体发展,语体会出现交叉的情况。 2.“对于”句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情况

小说考点及题型

小说考点及题型 常见题型: ?1、整体把握小说叙述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 2、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评价 ?3、能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作出分析; ?4、理解并能表述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理解标题的作用及内涵。 ?6、读懂小说的内涵,理解小说所反映的主题,并能结合主题谈感受; 一.整体感知内容,把握小说的情节脉络 1、相关知识: 情节构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注:情节总是为人物和主题服务的,情节的发展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推动。 2.答题方法: (1)整体概括: 按照情节的构成,以“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的模式进行概括。 例子:《反贪局长》:请用一句话概括本篇文章的内容(不超过30字)。 (2)局部概括:依据题干,明确区段;(结合提示),先提取、后概括。 例子:《永远的鹤》 14.小说中的鹤唳之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引发了主人公谭立的一系列行为,请你认真阅读⑤—15段,依次填空,每空4个字。(4分) (1)丹顶鹤:互相唱和——惊惶鸣叫——盘旋哀鸣 (2)谭立:孤独守护—焦急搜索——冷静救助—

二.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评价 1.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 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2.答题方法: (1)分析小说的人物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相结合,通过具体事件中人物描写的语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 例子:《母亲》:本文中的母亲有什么特点?作者在文末说:“世上有一部书永远写不完,那便是母亲”,面对母亲这部“永远写不完的书”,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勤劳、善良、无私、包容(宽容)。第二问要结合原文对母亲的具体描写来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小说的人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分析小说人物时,还应注意挖掘人物的深层含义,体会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特征。 题例:《故乡》作者塑造闰土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语句可以看作是较特殊的语句,一般分析它的作用是可以从以下四大方面判断: ①本身:交代时间、地点等;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②对人物: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结局。 ③对中心:突出中心。 ④对情节: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前文。

(完整版)语言风格的类型及特色

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例析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包括①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7、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8、雄浑 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

文章的语言风格

文章的语言风格 1从用词遣词方面去赏析 叠字叠词:不仅传神的描写了事物的特点,而且读起来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2人称变化美 2011深圳二模《为生命奔跑》语言方面的最大的特点: 采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 语言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 语言洒脱,透过语言可见作者洒脱奔放的性格。 3句式多样美 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 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 感叹句:情感强烈 疑问句:发人深思 回环复沓句:琅琅上口,音乐美,感染力。复沓对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加强情感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4从修辞角度 5从语言风格 豪放、激越-----阴柔、婉约清新、明快-----沉郁、含蓄 质朴、通俗-----华丽、典雅潇洒、旷达-----严谨、工整

舒缓、和平-----急骤、猛烈活泼、幽默------细腻、隽永 语言风格举隅 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 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牛汉的灯笼) 参考答案:本文语言本色,平实。文章主要续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

这位慈祥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语言与任务形象特征相吻合。 6、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7、从语气称谓 如:语气委婉谦卑。 8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如《陈情表》融情于事,寓理于情。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2009年湖北卷杨振声《书房的窗子》 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二段为例,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文体与语言的关系 记叙文,散文主要有平实、华丽、清新、自然、明快、典雅等风格;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睢海英 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语言表达的一般格式: ×××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人,他……,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 对这种题型,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揣摩: ⑴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⑵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⑶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二.“故事情节”常见题型 (1)文中写的×××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宗旨,结合情节 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 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起线索 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语言表达的一般格式: ×××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3)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4)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 (5)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

诗词鉴赏答题思路常用术语

审所有的题,都必须读出声来。 为什么审题的时候,一定要读出来呢,因为研表究明,汉字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事证实明了也许当你看这完句话之后才发字现都乱是的。 我们的习惯是跳读,越是熟悉的内容,越习惯“脑补”,而不是逐字逐句的读。只有出读声,才能保证不遗漏,不看错。 诗词鉴赏应试知识汇总 一、理解诗歌要点。 四读、一译、二联、三抓。 四读:题目、作者、诗句、注释, 一译:翻译诗句内容,翻译要把握古诗构思和语言特点进行连、补、调, 1、思维跳跃,要运用想象联想,将诗歌连贯起来。可在句子间加关联词,理清各句逻辑关系。 2、诗句凝练,省略成分很多,要补充。 3、语序灵活,可不拘语法,将一句中的几个词语自由调换。 二联:联系诗人个性经历,联系诗人背景; 三抓:抓意象,抓抒情词语,抓抒情对象。 古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借。常常借此言彼,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即事抒情、借事言志、以古鉴今,借古讽今、咏史抒怀。 诗歌根据题材划分,主要有以下十二类: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即事抒怀诗、边塞征战诗、谈禅说理诗、闲适隐逸诗、悼亡游仙诗、赠友送别诗等。要能够根据题材理解思想情感。其中考察较集中的类型有:咏史怀古、咏物、即事即景抒怀、写景抒情等。 二、题目类型 整体要求:回答诗歌鉴赏题要严格遵循三点: <一>、要根据题目类型,选择答题模板。 <二>、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选择恰当的术语。 <三>、使用总分结构答题。 1、鉴赏意象、意境 意象,“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客观物象,“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叫“意象”。 意境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板 1)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诗中景物所营造的情景的氛围特点(时令、地点、人物活动、意境特点),注意要准确的体现景物特点和诗人思想情感,尽量选用常用术语。 2)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3)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2、赏析表达技巧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模板 (1)何种技巧:主要从四个角度考虑 A、修辞 B、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色彩搭配、远近结合、各种感觉器官结合(视听嗅味触)、正侧结合、对面着笔。 C、借:情景关系、托物言志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及特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 ?谈话活动 ?讲述活动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早期阅读活动 ?听说游戏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同时 还具有随机性,是教师在整合的教育过程及生活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获得 丰富的语言经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幼儿能健康的、愉快的成 长的活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随机性,是一项专门的 语言学习过程。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分为五大版块,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 听说游戏、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这里将分别阐述这五大版块的特点。 一、谈话活动的特点 (一)谈话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这种 活动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围绕一定话 题进行谈话,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谈话活动的特点 1、谈话活动拥有一个具体、有趣的中心话题 谈话活动应围绕一个具体、有趣、贴近幼儿日常生活和经验的话题进行, 中心话题可以从客观上主导幼儿谈话的方向,限定幼儿交谈的范围,使幼儿的 交谈带有一定的讨论性质。而这个中心话题有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中心话题应是儿童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内容。 第二,中心话题有一定的新鲜感。这个话题应可以调动幼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对幼儿有一定的新鲜感和刺激感。 第三,幼儿对中心话题有一定的经验基础。这个话题可以引起幼儿的积极思考,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谈话当中。

2、谈话活动注重多方信息交流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强调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表现在: 第一,谈话活动的语言信息量较大,语言形式内容丰富。 第二,幼儿交流对象范围也较大,可以与同伴教师交谈,也可以独自在集体面 前讲述。 第三,谈话活动的语言交流方式多。包括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个别交谈和集体交谈。 3、谈话活动拥有丰富的谈话素材 这些素材必须是幼儿知识经验范围以内的,取材于幼儿参观、游览、日常 生活中的观察、教育活动、游戏、电影或电视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幼儿的知 识越丰富,谈话的素材积累的越多,谈话的内容就越丰富。 4、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作用 第一,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或转换话题,引导幼儿谈话的思路,把握谈 话的方式。 第二,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幼儿做隐形示范。 5、谈话活动的语境随意、宽松、自由,拥有一个宽松的交谈气氛。体现在: 第一,话题的扩展和见解自由。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想法表达 出来,与大家共享。 第二,语言自由,不强求规范。谈话活动不要求幼儿运用准确无误的语言来表达。 二、讲述活动的特点 讲述活动的概念: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 言教育活动。 (一)讲述活动拥有一定的凭借物,包括图片、音频、视频、情景等。这些凭 借物要符合幼儿讲述的需要,同时,幼儿园讲述活动是一种集体参与的活动。(二)讲述活动的语言是独白语言 讲述活动需要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言语将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并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要求幼儿独自完成一段对话,这个要求颇为较高,这就需要建立在一般语言基础之上。 (三)讲述时的语言情境较为正式 这表现在:一是语言规范,幼儿需要使用较为完整的连贯句;二是环境规范,一般在专门的教学活动中展开这类活动。 (四)讲述中需要调动幼儿的多种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言语能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的逻辑性等等。 三、听说游戏的特点 幼儿园的听说游戏,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为幼儿创设的是学 习敏捷反应的语言运用功能的情境。

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例析

诗词语言风格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 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 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 难解之处。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 与还。"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 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如李商隐的 《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 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 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清幽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种风格往往用清 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 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杨万里 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两个黄 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清幽 清静而又幽深, 表面看似平淡自 然,细细品味却 意味深远。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 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 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包括①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新闻的种类及特点

新闻的种类及特点 一、新闻体裁的总特点 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主要是:“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新闻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及时;语言:简洁准确。 1、广义新闻和狭义新闻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 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2、新闻体裁大体分三类: 1、新闻报道,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 2、新闻评论,有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 3、副刊体裁,有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详细说明如下: 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尾声五个部分。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所有这些与新闻有关的体裁,都是网络新闻资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它们从新闻写作的角度,共同建构了网络新闻资源的组织形式。体裁属于新闻资源内部形式的基础层次。各类新闻资源都有适应自身定位和表现内容需要的常用体裁,要从资源性质和体裁的固有联系出发,在把握体裁特点和及其表现功能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发挥多种体裁相互配合的互补效应,恰当调动、巧妙运用各种新闻体裁。 通讯和消息相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别:内容上来说,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形式上说,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写作技巧上说,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风格上说,消息朴

小说阅读各类题型答题技巧

小说阅读知识及答题技巧 浙江长兴华盛高级中学曾根生老师整理 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一般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人物: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见知识网络(人物描写的方法) 题型设置一:人物形象 (一)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个人物形象。 2、赏析文中的某个人物? 3、请简要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性格特征)。 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四方面进行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组织答案:1、表述人物形象的语言一般都要通过自己分析概括。 2、要根据提问角度组织语言表达。如:XX是一个……的人。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概括人物形象的答题模式: 1.先总说人物形象特点(外貌、突出性格、身份、)2.然后逐条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二)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见知识网络) (三)赏析人物形象作用 (1)主人公:主要情节,表现主题 (2)次要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衬托主人公;丰富文章的主题(或更好的表现主题等);表现环境的特征。 (3)“我”: 1.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表达思想。2.叙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感,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 3.“我”是全文的线索,串联全文的故事情节。 4.能使故事情节更为简洁,内容更为集中。 5.小说可“借”我的情感态度,揭示文章的主题。 (四)主人公的探讨:①从情节设计上看;②从人物塑造上看;③从主题表现上看。④文章标题及文章结构设计 题型设置二:情节结构 (一)把握故事情节 (1)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④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阅读流程:思路: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 细致读:抓场面---找线索---理清结构 概括情节思路总结: 1梳理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概括每一阶段的内容(形式:某某干什么)3 加入关联词组成语段(用序号)(2)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二).鉴赏故事情节。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1.在情节上的作用: A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B(是文章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C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发展更合理。 D转换情节,使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摇曳生姿等E前后对比,突出强调相关内容F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G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情节再生波澜; H在高潮中结局,戛然而止 I留下悬念,引人思考

赏析小说的语言特色

小说典型考点复习(语言) (2012丰台二模)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两个感恩节①的绅士 欧?亨利 ①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 ②皮特一点儿也不饿。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 ③那顿饭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住有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斯塔弗·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 ④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这时,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簌簌地扭动着。 ⑤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来。 ⑥九年来,每逢感恩节,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弗·皮特,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 ⑦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工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象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 ⑧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 ⑨“你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旺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 ⑩老先生每次都说同样的话。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恩节都是这样。这些话本身几乎成了一个制度。除了《独立宣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同它相比了。以前在斯塔弗听来,它们象音乐一般美妙。现今他却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地抬头看着老先生的脸。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几乎咝咝发响。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子,背朝着风。 ?斯塔弗抬着头,瞅了他一会儿,自怨自艾,好不烦恼,可是又束手无策。老先生的眼睛里闪出光亮,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灰胡髭典雅地翘着。 12“谢谢你,先生。非常感谢,我跟你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 13饱胀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觉,并没有动摇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老先生带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饭馆和那张年年举行盛宴的桌子。

教师语言风格类型

现代课堂教学风格类型 (一)理智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也称科学型或思维型。其特点是:知识内容的交流性强,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大,教师长于理论分析,善于概括和推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言语表达逻辑性强,教学态度冷静,追求一种理智的力量和科学的力量,强调以理服人;内容讲授层次清楚,线索分明,课堂教学设计步步深入,层层剥笋;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诱导和点拨,重视质疑问难、讨论和练习等。 (二)情感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也叫艺术型或情感陶冶型,其特点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感情充沛,富有激情,利用情感的感染性,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以情促知。具有这种教学风格的教师,知识结构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有丰富翔实的材料,在授课时能旁征博引,使学生从诸多的材料中得出结论,或启迪想象,发展智力;思维敏睫灵活,善于演绎和分析,形象思维占主导,对待学生答问幽默风趣;有较高的语言艺术修养,语言生动形象,具有鼓动性和感染性;教学组织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选择的教学方法、方式有利于教师情感优势的发挥,重视情感陶冶和美感的训练。 (三)情理结合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也称情知型。其特点是兼有上述两种,理论的阐述富有情感,达到情知交融,即人们常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知交融。 (四)幽默型 .这种课堂教学风格也叫趣味型或唯趣型。其特点是:教师的表达手段(语言表达手段和非语言表达手段)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教师的语言表达诙谐幽默,情趣横生;非语言表达机智幽默,滑稽有趣,富有蕴含性。学生在教师的幽默教学中,激发了学习热情,学到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得到哲理启迪,逐步养成了乐观主义的人生观和热情、开朗的性格。 (五)典雅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的特点是:庄重朴实,娴熟老练;严谨不苟,蕴含深远,韵味醇厚。这种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是经典的、权威的,但信奉经典而不守古,能够翻新和灵活运用;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稳健、完善、和谐,很少有失误。这种教学风格有一种很深、很浓远的审美感觉。 (六)直观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的特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图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教学内容,即便是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善于运用图表勾画出知识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便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性,通过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即以感性促理性。 (七)奇异型这种课堂教学风格的特点是:富于谜力,奇异地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能巧妙地设置悬念,在变化中看出不变,又能在不变中看出变换。要有发展、有创造,独辟溪径。 一、典雅庄重型;二、情感激扬型;三、方法导引型;四、沉稳理智;五、知识渊博型型;六、语感体验型;七、质朴自然型

语言风格的类型及特色

语言风格的类型及特色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包括①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7、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8、雄浑 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语体是什么? 语体是语体学(目前一般把它归入修辞学)地一个重要地基本概念. 语体是个系统.不同地历史时期有不同地语体形式,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构成地语体要素也有改变.现代汉语地语体是由不同具体语体类型组成地多层次、多序列地系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 问题:阅读课文,理解并举例说明各类语体地特点. . 语体地特点 我们从使用地角度看,大体上把汉语语体分成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文、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 公文(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交际场合、目地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地语言表达特点地综合.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地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地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地联系交流地职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它包括公文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三类. 公文语体运用地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庄重、平实、明快、简约.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地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地多用,“应该、可以、要” 介词和介词短语地多用“对”、“为了”“按照”等 联合短语地多用. 句式运用时,陈述句和祈使句多用.复杂地“地”结构主语(凡…地…)无主句地运 用,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领域交际需要而形成地运用全民语言地特点综合.它地功用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进行记述、解说和论证,起着促进社会进步地作用.(学术论文、著作、考察报告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概念清楚、判断恰当、推理周密.(精确、严密、有逻辑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地单一性 术语地大量使用和“系列性” 符号化 区别词地大量运用 句式运用时,句型句式地单一性主要是陈述句和疑问句.主谓句较多.介词结构做状 语、定语地情况比较多.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政论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交际需要而形成地运用全民语言地特点综合.它地功能是对现实生活中地政治问题明确表明立场、阐述见解、宣扬真理,动员和鼓舞人奋发向上.包括领导人报告、社论、时评、宣言、声明等.一般性政论、文艺性政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基本格调、要求:准确、严密、生动、形象 词语运用时,政治词语地大量运用 感情色彩地词语地引用 句式运用时,广泛性,陈述、祈使、疑问句地运用较多. 成分共有句式地多用. 偏正结构地广泛运用. 文艺语体:适应艺术领域交际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地特点综合.功能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起美感教育作用.包括小说、戏剧、诗歌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要求和风格地基准是:形象性、美感性、情感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地广泛 描绘性、文艺性词语地运用 方言、文言、熟语地运用 句式地运用时,变换形式多样.省略句、倒装句很多. 辞格手段:积极修辞比较多,主要是比喻、比拟、对偶、排比等. 语体地交叉: 随着语体发展,语体会出现交叉地情况. .“对于”句在不同语体中地使用情况 不同语体地文章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地选择上存在很大地不同,因此同一种句式在不同语体中地出现频率也就有差异.下面,我们通过对“对于”句在不同语体中使用频率地分析来进一步认识各类语体地特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对于”句是指介词“对于”引进某一对象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谓词性词语地句子,例如: 对于这次轰炸,美国方面一直保持沉默. 他对于这类事从来不管. 做大哥地对于弟弟地能干,表示尊重和高兴. 这样做对于解决问题起了很大作用. 问题:你认为“对于”对容易出现在哪种语体中? 我们搜集了约多万字地语体材料,口语语体主要是以老舍地《茶馆》《龙须沟》等九部话剧为样例,共约万字,其中“对于”句为例,我们又进一步搜集了接近北京口语地王朔小说,共约万字,其中“对于”句仅为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书面书体中地公文语体主要是以《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等法规条例为样例,共约万字,“对于”句为例;政论语体主要是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为样例,共约万字,“对于”句为例;文艺语体主要是以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夏民利编地《获奖作品佳作》(一)和(四)为样例,共约万字,“对于”句为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虽然个人风格影响着语体对句式地选择,但随机抽样结果和统计数字还是大体说明了各类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