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拉丝-退火工艺参数监控记录

拉丝-退火工艺参数监控记录

拉丝-退火工艺参数监控记录

拉丝退火工艺参数监控记录

监控记录人:陈浩

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

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目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 (1) 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1) 要求淬硬的钢种 (4) 要求渗碳的钢种 (6) 几点说明 (6) 3.常用钢正火、回火及退火温度 (7) 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7) 其它钢种 (8) 几点说明 (8) 4.常用钢去应力温度 (10) 5.各种热处理工序加热、冷却范围 (12) 淬火………………………………………………………………………………………………1 2 正火及退火 (14) 回火、时效及去应力 (15) 工艺规范的几点说明 (16) 6.化学热处理工艺规范 (17) 氮化 (17) 渗碳 (20) 7.锻模热处理工艺规范 (22) 锻模及胎模 (22) 切边模 (24) 锻模热处理注意事项 (25) 8.有色金属热处理工艺规范 (26) 铝合金的热处理 (26) 铜及铜合金 (26)

9.几种钢锻后防白点工艺规范 (27) 第Ⅰ组钢 (27) 第Ⅱ组钢 (28)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为“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它主要以企业标准《金属材料技术条件》B/HJ-93年版所涉及的金属材料和技术要求为依据(不包括高温合金),并收集了我公司生产常用的工具、模具及工艺装备用的金属材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机、燃气轮机产品零件的热处理生产。 2.常用钢淬火、回火温度 要求综合性能的钢种:

注:①采用日本材料时,淬火温度为960~980℃,回火温度允许比表中温度高10~30℃。 ②有效截面小于20mm者可采用空冷。 要求淬硬的钢种(新HRC>30)

P+T焊接工艺参数

P+T焊接设备对不锈钢产品工艺的要求 一、P+T焊接设备: 该设备由纵缝机、环缝机组成,适用于碳钢、不锈钢以及某些有色金属对接焊接。 纵缝机参数: 1、3-8mm 可不开坡口直接焊接,对于较薄板直接用等离子不填丝焊接; 8-14mm 板厚要求开坡口等离子焊接,然后用填丝盖面。拖罩保护焊缝。 2、工件精度要求: 焊缝直线度要求10m长直线度误差≤2mm(直线度不能保障时,可通过摄像监控系统调整焊枪位置) 对接间隙≤1/10T(T 为试件板厚)且不大于 错边≤(T 为试件板厚)且不大于1mm 3.工作对象 ①直径范围:φ1500~φ3200mm ②工件壁厚: 2-14mm(一次熔透8mm,大于8mm需开坡口填丝) ③工件长度:≤2500 mm ④工件材质:不锈钢、碳钢、钛基合金等 工件施焊端面采用机械加工,拼缝要求规则均匀 4.设备参数

可夹持最小壁厚: 2mm 可夹持最大壁厚: 14mm 焊枪行走速度: 100-3000mm/min 跟踪滑板速度:≤200mm/min 液压升降台承载:≤6T 一、设备的用途: 等离子环缝焊接系统用于各类碳钢\合金钢(碳钢、不锈钢、钛基合金等)环缝焊接,采用等离子焊接工艺,壁厚8mm以下可不开坡口直接焊接一次性单面焊双面成形。对于较薄板直接用等离子焊接;对于8mm 板厚以上视情况采用等离子添丝焊接的方式。焊接时正面有拖罩保护焊缝,反面有背气保护系统 设备采用一套飞马特等离子焊接系统和一套KM4030焊接操作机,一套视频系统,一套20T可调式滚轮架,采用等离子高效焊接,实现工件的环缝焊接。 电控系统部分以三菱PLC为控制核心,能够准确控制设备的各种动作,操作盒上安装有触摸屏,便于修改各项控制参数,使用安全可靠,故障率低。 1、焊接成型工艺: 2-8mm 可不开坡口直接焊接,对于较薄板直接用等离子不填丝焊接; 8-14mm 板厚要求开坡口等离子焊接,然后用TIG填丝盖面。拖罩保护焊缝。

离子注入和快速退火工艺处理

离子注入和快速退火工艺 离子注入是一种将带电的且具有能量的粒子注入衬底硅的过程。注入能量介于1keV到1MeV之间,注入深度平均可达10nm~10um,离子剂量变动范围从用于阈值电压调整的1012/cm3到形成绝缘层的1018/cm3。相对于扩散工艺,离子注入的主要好处在于能更准确地控制杂质掺杂、可重复性和较低的工艺温度。 高能的离子由于与衬底中电子和原子核的碰撞而失去能量,最后停在晶格内某一深度。平均深度由于调整加速能量来控制。杂质剂量可由注入时监控离子电流来控制。主要副作用是离子碰撞引起的半导体晶格断裂或损伤。因此,后续的退化处理用来去除这些损伤。 1 离子分布 一个离子在停止前所经过的总距离,称为射程R。此距离在入射轴方向上的

投影称为投影射程Rp。投影射程的统计涨落称为投影偏差σp。沿着入射轴的垂直的方向上亦有一统计涨落,称为横向偏差σ┷。 下图显示了离子分布,沿着入射轴所注入的杂质分布可以用一个高斯分布函数来近似: S为单位面积的离子注入剂量,此式等同于恒定掺杂总量扩散关系式。沿x 轴移动了一个Rp。回忆公式: 对于扩散,最大浓度为x=0;对于离子注入,位于Rp处。在(x-Rp)=±σp处,离子浓度比其峰值降低了40%。在±2σp处则将为10%。在±3σp处为1%。在±4σp处将为0.001%。沿着垂直于入射轴的方向上,其分布亦为高斯分布,可用: 表示。因为这种形式的分布也会参数某些横向注入。 2 离子中止 使荷能离子进入半导体衬底后静止有两种机制。 一是离子能量传给衬底原子核,是入射离子偏转,也使原子核从格点移出。设E是离子位于其运动路径上某点x处的能量,定义核原子中止能力:

关键工艺参数确认的SOP

关键工艺参数确认的SOP 1 目的: 定义关键工艺参数,建立关键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评估程序,加强对关键工艺参数的理解和识别,便于日常操作。 2 范围: 总公司及分子公司原料药线的中间体和原料药产品的生产。所有GMP条件下生产的中间体和原料药必须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确认。 3 责任者: 研发部、生产技术部、QC、QR、QA 3.1研发部、生产技术部 -组织和领导对质量风险进行分析评估 -起草确认方案和报告 -具体实施确认工作 -在确认工作结束后对工艺参数、关键工艺参数进行列表 -对工艺耐受性进行分析提供支持 -对生产提供支持 -提供工艺确认中相关的文件 -对工艺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确保任何必要的、额外的工艺确认工作的实施 3.2生产部门 -组织和领导工艺耐受性分析工作 -对工艺耐受性分析进行文件记录 -按照工艺规程中的工艺参数执行生产 3.3 化验室 -在工艺确认的过程中提供分析支持 -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 3.4 质量管理部 -对质量风险分析提供支持 -批准确认方案和报告 -对工艺耐受性分析工作提供支持 -审核和批准的工艺参数列表 -对工艺规程中所列的工艺参数的正确实施进行审核 -对工艺验证后工艺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产品年度回顾)

3.5 产品经理或项目负责人 -根据产品的需求和客户要求,开始工艺确认工作 -审核和批准的生产工艺参数列表 -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对进一步的确认工作的申请进行评估 4 程序 4.2 基本原则及内容 4.2.1在产品小试开发结束后,应初步确定关键工艺参数并将其列入开发报告中 4.2.2关键工艺参数的确认应该包括: -确定可能影响API质量的工艺参数的关键属性 -确定每个关键工艺参数的范围 4.3. 先决条件 4.3.1关键工艺参数应明确界定(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定义),然后确认工作才可以开始 4.3.2关键工艺参数的设置,应该经过技术人员组织相关人员组织讨论后,以书面的形式确认。 4.3.3确认关键工艺参数之前,成品的标准很分析方法要提前进行确认。 4.3.4起始原料、中间体和最后中间体应该已经确定。 4.3.5对整个反应过程用到的关键原料、中间体的来源已经确认。 4.3.6中间体的质量标准的设置应该要确保由这个标准下的中间体可以得到合格的最终产品。中间体的标准设置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可能影响的成品的全部标准。

焊线工艺参数规范

焊线工艺规范 1 范围 (2) 2 工艺 (2) 3 焊接工艺参数范围 (3) 4 工艺调试程序 (5) 5 工艺制具的选用 (6) 6 注意事项 (8)

1 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规范确定了压焊的工艺能力、工艺要求 .工艺参数、工艺调试程序、工艺制具的选用及注意事项。 1.2 适用范围 1.2.1 ASM-Eagle60. k&s1488机型。 1.2.2 适用于目前在线加工的所有产品。 2 工艺 2.1 工艺能力 2.1.1 接垫最小尺寸:45μm×45μm 2.1.2 最小接垫节距(相邻两接垫中心间距离):≥60μm 2.1.3 最低线弧高度:≥6 mil 2.1.4 最大线弧长度:≤7mm 2.1.5 最高线弧高度:16mil 2.1.6 直径:Eagle60:Ф18—75um , K&S1488: Ф18—50um 2.2 工艺要求 2.2.1 键合位置 2.2.1.1 键合面积不能有1/4以上在芯片压点之外,或触及其他金属体和没有钝化层的划片方 格。 2.2.1.2 在同一焊点上进行第二次键合,重叠面积不能大于前键合面积的1/3。 2.2.1.3 引线键合后与相邻的焊点或芯片压点相距不能小于引线直径的1倍。 2.2.2 焊点状态 2.2.2.1 键合面积的宽度不能小于引线直径的1倍或大于引线直径的3倍。 2.2.2.2 焊点的长度:键合面积的长度不能小于引线直径的1倍或大于引线直径的4倍。 2.2.2.3 不能因缺尾而造成键合面积减少1/4,丝尾的总长不能超出引线直径的2倍。 2.2.2.4 键合的痕迹不能小于键合面积的2/3,且不能有虚焊和脱焊。 2.2.3 弧度 2.2. 3.1 引线不能有任何超过引线直径1/4的刻痕、损伤、死弯等。 2.2. 3.2 引线不能有任何不自然拱形弯曲,且拱丝高度不小于引线直径的6倍,弯屏后拱丝最 高点与屏蔽罩的距离不应小于2倍引线直径。 2.2. 3.3 不能使引线下塌在芯片边缘上或其距离小于引线直径的1倍。 2.2. 3.4 引线松动而造成相邻两引线间距小于引线直径的1倍或穿过其他引线和压点。 2.2. 3.5 焊点与引线之间不能有大于30o的夹角。

P+T焊接工艺参数

P+T焊接工艺参数-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P+T焊接设备对不锈钢产品工艺的要求 一、P+T焊接设备: 该设备由纵缝机、环缝机组成,适用于碳钢、不锈钢以及某些有色金属对接焊接。 纵缝机参数: 1、3-8mm 可不开坡口直接焊接,对于较薄板直接用等离子不填丝焊接; 8-14mm 板厚要求开坡口等离子焊接,然后用填丝盖面。拖罩保护焊缝。 2、工件精度要求: 焊缝直线度要求10m长直线度误差≤2mm(直线度不能保障时,可通过摄像监控系统调整焊枪位置) 对接间隙≤1/10T(T 为试件板厚)且不大于0.5mm 错边≤0.2T(T 为试件板厚)且不大于1mm 3.工作对象 ①直径范围:φ1500~φ3200mm ②工件壁厚: 2-14mm(一次熔透8mm,大于8mm需开坡口填丝) ③工件长度:≤2500 mm ④工件材质:不锈钢、碳钢、钛基合金等 工件施焊端面采用机械加工,拼缝要求规则均匀 4.设备参数

可夹持最小壁厚: 2mm 可夹持最大壁厚: 14mm 焊枪行走速度: 100-3000mm/min 跟踪滑板速度:≤200mm/min 液压升降台承载:≤6T 一、设备的用途: 等离子环缝焊接系统用于各类碳钢\合金钢(碳钢、不锈钢、钛基合金等)环缝焊接,采用等离子焊接工艺,壁厚8mm以下可不开坡口直接焊接一次性单面焊双面成形。对于较薄板直接用等离子焊接;对于8mm 板厚以上视情况采用等离子添丝焊接的方式。焊接时正面有拖罩保护焊缝,反面有背气保护系统 设备采用一套飞马特等离子焊接系统和一套KM4030焊接操作机,一套视频系统,一套20T可调式滚轮架,采用等离子高效焊接,实现工件的环缝焊接。 电控系统部分以三菱PLC为控制核心,能够准确控制设备的各种动作,操作盒上安装有触摸屏,便于修改各项控制参数,使用安全可靠,故障率低。 1、焊接成型工艺: 2-8mm 可不开坡口直接焊接,对于较薄板直接用等离子不填丝焊接; 8-14mm 板厚要求开坡口等离子焊接,然后用TIG填丝盖面。拖罩保护焊缝。

去应力和完全退火工艺

去应力和完全退火工艺-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钢的退火工艺完全退火去应力退火工艺曲线及操作规程 退火是将钢材或各种金属机械零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可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在机械制造行业,退火通常作为工件制造加工过程中的预备热处理工序。 一. 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是将钢件或各种机械零件加热到临界点Ac3以上的适当温度、在炉内保温缓慢逐渐冷却的工艺方法。其目的是为了细化组织、降低硬度、改善机械切削加工性能及去除内应力。 完全退火适用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的铸钢件、焊接件、轧制件等。 完全退火工艺曲线见图1.1。 1. 工件装炉:一般中、小件均可直接装入退火温度的炉内,亦可低温装炉,随炉升温。 2. 保温时间:保温时间是指从炉子仪表到达规定退火加热温度开始计算至工件在炉内停止加热开始降温时的全部时间。工件堆装时,主要根据装炉情况估定,一般取2~3h。 3. 工件冷却:保温完成后,一般停电(火),停止加热,关闭炉门逐渐缓冷至500℃即可出炉空冷。对某些合金元素含量较高、按上述方式冷却后硬度仍然偏高的工件,可采用等温冷却方法,即在650℃附近保温2~4h后再炉冷至500℃。 二. 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Ac1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逐渐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去除由于机械加工、变形加工、铸造、锻造、热处理以及焊接后等产生的残余应力。 1. 去应力退火工艺曲线见图1-3。

2. 不同的工件去应力退火工艺参数见表C。 3. 去应力退火的温度,一般应比最后一次回火温度低20~30℃,以免降低硬度及力学性能。 4. 对薄壁工件、易变形的焊接件,退火温度应低于下限。 5. 低温时效用于工件的半加工之后(如粗加工或第一次精加工之后),一般采用较低的温度。 表C 去应力退火工艺及低温时效工艺 类别加热速度加热温 度 保温时 间/h 冷却时间 焊接件 ≤300℃装炉 ≤100~150℃/h 500- 550 2-4炉冷至300℃出炉空冷 消除加工应力到温装炉400- 550 2-4炉冷或空冷 高精轴套、膛杆(38CrMoAlA)≤200℃装炉 ≤80℃/h 600- 650 10-12 炉冷至200℃出炉 (在350℃以上冷速 ≤50℃/h) 精密丝杠(T10)≤200℃装炉 ≤80℃/h 550- 600 10-12 炉冷至200℃出炉 (在350℃以上冷速 ≤50℃/h) 主轴、一般丝杠(45、40Cr)随炉升温 550- 600 6-8炉冷至200℃出炉 量检具、精密丝杠 (T8、T10、CrMn、 GCr15)随炉升温 130- 180 12-16 空冷 (时效最好在油浴中进 行)

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优缺点

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优缺点 1)生产工艺 全氢罩式退火炉是冷轧钢卷以带有少量残余乳化液的状态,未作脱脂便送入罩式退火炉进行退火处理,在氢气气氛中冷却,然后通过平整机中间库直接送往平整机,再检查等,设备布置空间大,生产周期长,但产品规格和产量变化灵活性强。连续退火线上冷轧带卷在进口段进行脱脂,在连续退火的第一段进行退火,随后采用气体或水等进行冷却,在退火第二段进行时效处理,然后进行在线平整,检查等,设备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生产周期短,但产品规格范围覆盖面不宜太宽,产量不宜太低。 2)总成本 所谓总成本包含工艺设备新建的投资费用再加上生产运行费用。对于全氢罩式退火工艺途径来说,其投资、消耗与维修费用与连续退火线相比都要低,只有人员较多和材料损失比较高。此外,对于连续退火线而言,还应累加冶炼深冲钢种所需的附加费用(用于真空脱气、微合金化等)以及较昂贵的酸洗费用(用于清除热轧卷取温度较高而形成的红色氧化铁皮)。所以,从有关的资料评价估计全氢罩式退火炉的总成本比连续退火机组低。 3)品种性能 品种方面,全氢罩式退火通常生产的品种有CQ、DQ和DDQ,生产EDDQ、S―EDDQ、HSLA等品种难度很大,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连续退火品种有CQ、DQ、DDQ、EDDQ、S―EDDQ、HSLA、HSS等,生产厚规格(大于2.5mm)产品有困难,规格范围太宽将增加控制难度,适合大批量、少品种生产。表面洁净度方面,全氢罩式退火通过建立正确退火制度,加上在热轧、冷轧的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板形、新型轧制技术、一定程度的均匀粗糙度、精确的卷取张力等),减少粘结、折边、碳黑等缺陷。而连续退火后的钢板表面十分光洁,不会出现粘结、折边、碳黑等缺陷,适合生产表面质量要求高的钢板。深冲性方面,对于铝镇静钢而言,一般用全氢罩式退火比用连续退火质量要优,其机械性能均匀,塑性应变比r 值、加工硬化指数n值一般都能高于连续退火的产品。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合金化超深冲(IF)钢,又称无间隙原子钢,该钢具有极优良的成形性,即高r值(r>2.0)、高n值(n>0.25)、高伸长率(8>50%)和非时效性(AI=0)。用连续退火生产出的IF钢的深冲性要优于用全氢罩式退火生产出的铝镇静钢的深冲性。无论用全氢罩式退火还是用连续退火均可生产微合金化超深冲(IF)钢,但用全氢罩式退火生产(IF)钢效率较低。连续退火工艺是以严格控制钢的成份为基础的,炼钢工序中需低碳、低锰,磷、硫等杂质含量要低,而这些控制技术难度高,工艺操作复杂。国外(日本等)IF钢的退火主要采用连续退火工艺,国内F钢的退火则主要采用全氢罩式退火工艺。用全氢罩式退火生产一般冷轧板热轧中低温卷取即可,用连续退火生产一般冷轧板热轧中需高温卷取。用连续退火生产IF钢时可省去过时效处理,热轧又可采用低温加热及低温卷取,比用全氢罩式退火生产IF钢优势大。对于汽车上的难冲件,用IF钢生产比用铝镇静钢生产成品率高。 强度方面,高强度板按强化机理主要有:固溶强化型加磷钢板、弥散强化型高强度低合金钢板、相变强化型双相钢板和马氏体钢板、烘烤硬化型的BH钢板等等。全氢罩式退火一般生产软质钢板,生产的低合金结构高强钢(HSLA)强度级别和深冲等级均受到限制,不适宜作高强度原板。连续退火既能生产多种深冲等级(如CQ、DQ、DDQ等)深冲钢板,又能生产强度和深冲均好的深冲高强钢板(其中CQ―HSS强度级别为340MPa和590MPa,DQ―HSS强度级别为340MPa和440MPa,DDQ―HSS强度级别为340MPa和440MPa,BH―HSS强度级别为340MPa,DP―HSS强度级别为340MPa、440MPa、590Mpa、780MPa,TRIP―HSS 强度级别为590MPa和780MPa等等)。温度均匀性方面,全氢罩式退火以紧卷状态进行处理,热工性能差,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其两端、内外层和中心的温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

几种常见退火工艺方法及比较

几种常见退火工艺及比较 我们知道,铜杆和铝杆在拉丝机上拉拔的过程中,会发生硬化、变脆,为了恢复单丝的塑性,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因此需要将线材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退火处理)。 目前常见的退火方法有:退火炉退火,热管式退火,接触式电刷传输大电流退火和感应式退火等几种方法,下面逐一分析、比较各种退火方法的优缺点。 1、退火炉退火 退火炉退火设备主要由退火罐、加热丝、等组成(参见图1)。它通过把单丝放置在一个加热的容器内,达到退火的目的。 该设备的主要优点:设备简单、易维护。 缺点:耗电量大,退火后单丝性能不稳定,不能在线连续退火,而且退火周期较长。 2、热管式退火 热管式退火设备主要由不锈钢管、加热丝、冷却液、收放线装置等组成(参见图2)。它通过电热丝加热一根空心管,单丝通过加热的空心管,达到退火的目的。 该设备的主要优点:设备较简单,能够实现在线连续退火,而且退火周期相对较短。 缺点:耗电量大,无法实现退火速度自动跟踪(退火温度不能跟随线速作及时调整)。 3、接触式电刷传输大电流退火 接触式电刷传输大电流退火设备主要由可调变压器、电刷、电极轮、冷却液、收放线装置等组成。它是利用单丝通电流时会发热这一原理来实现退火的。 该设备的主要优点:比较节能,能够实现在线连续退火,而且退火周期较短,能够实现退火速度自动跟踪(能自动根据单丝速度调整退火电压或电流,使单丝退火程度保持一致)。 缺点:由于靠电刷传输电流,电极轮转动使的阻力较大(费能),单丝和电极轮间有时会产 生火花,影响单丝的表面质量。(参见图3) 图3 接触式电刷传输大电流退火示意图 图3中,电极轮1和电极轮3的电位相等(假设都是正极),电极轮2是负极,则电极轮1和电极轮2及电极轮2和电极轮3之间的单丝都有电流通过,并产生热量。从图中可以看出,

冷轧板的退火工艺:连续退火和罩式退火的比较

冷轧板的退火工艺:连续退火和罩式退火的比较 冷轧产品是钢材中的精品,属高端产品,具有加工精细、技术密集、工艺链长、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等特点。国际钢铁工业发展实践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冷轧产品在钢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冷轧后热处理是冷轧生产中的重要工序,冷轧板多为低碳钢,其轧后热处理通常为再结晶退火,冷轧板通过再结晶退火达到降低钢的硬度、消除冷加工硬化、改善钢的性能、恢复钢的塑性变形能力之目的。冷轧板的再结晶退火在退火炉中进行,冷轧板退火炉分为罩式退火炉和连续退火炉,罩式退火炉又分为全氢罩式退火炉与普通罩式退火炉。冷轧板退火技术的发展与罩式退火炉和连续退火炉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10]。退火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 退火工艺流程示意图 表2.4 某钢厂罩式退火炉工艺参数

图2.3 典型的罩式炉退火工艺温度曲线图 罩式退火工艺 罩式退火是冷轧钢卷传统的退火工艺。在长时间退火过程中,钢的组织进行再结晶,消除加工硬化现象,同时生成具有良好成型性能的显微组织,从而获得优良的机械性能。退火时,每炉一般以4个左右钢卷为一垛,各钢卷之间放置对流板,扣上保护罩(即内罩),保护罩内通保护气体,再扣上加热罩(即外罩),将带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后再冷却。罩式退火炉发展十分迅速,2O世纪7O年代的普通罩式退火炉主要采用高氮低氢的氮氢型保护气体(氢气的体积分数2%~4%,氮气的体积分数为96%~98%)和普通炉台循环风机,生产效率低,退火质量差,能耗高;为了弥补普通罩式炉的缺陷,充分发挥罩式炉组织生产灵活,适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建造投资灵活,可分批进行的优点,7O年代末奥地利EBNER公司开发出HICON/H 炉(强对流全氢退火炉),8O年代初德国LOI公司开发出HPH炉(高功率全氢退火炉)。由于这两种全氢炉生产效率比普通罩式炉提高一倍,产品深冲性良好,表面光洁,故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全氢

生产工艺参数管理制

生产工艺(参数)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革新等内容。 本制度适用于三厂生产中的工艺及参数管理。 2 组织职责 2.1 全厂工艺管理由公司生产技术部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生产分管领导主管。 2.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技术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2.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技术部和厂部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QC 等活动。 2.4 生产技术部负责全厂生产工艺参数的审核,对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 3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1 三厂各车间、工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 3.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

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报告,由生产技术部门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实施。 3.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厂部、车间技术人员制定,生产技术部组织其它部室配合进行审核。 3.4 生产技术部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4 工艺变更 4.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 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配煤方案)的改变等。 4.2 工艺变更程序: 4.2.1 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或车间主任)提出详细工艺方案,以书面形式报生产技术部,并按照工艺变更管理制度中要求填写工艺变更审批单。 4.2.2 生产技术部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厂部及车间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分管领导审批。 4.2.3 工艺变更后,由安健环部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4.2.4 对重大工艺变更,直接由厂技术负责人制定技术方案,并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厂部技术管理人员及其它配合单位共同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 5 生产过程管理 5.1 生产技术部为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部门。

特殊过程焊接工艺确认

A

根据确认的目的是能够满足策划的能力要求,因此,我们对过程确认的准则是否可考虑以下几点: 1、过程的质量要求。即产品的特性,这是确认的输入,是策划的出发点,是过程能力分析的依据。离开这一点,会使确认流于形式。 2、原材料的保证。规定使用的原材料必须满足产品的接收准则。 3、影响过程能力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工艺保证的条件,按照什么样的工艺条件进行生产。 A

4、设备和监视测量设备的完好。保证设备和监视测量设备可以适宜、充分。 5、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具备规定的操作技能,满足人员能力要求,并经过资格认可。 6、确定操作方法和程序。有规定的统一作业指导书,作业方法明确,程序清楚。 7、再确认的安排。规定过程变化大,材料、设备、作业方法调整、产品性能更改、操作人员的调整等,应当进行再确认。 研制过程控制 2.1总则 规定并执行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程序文件。编制的控制文件对影响质量的因素及其纠正措施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2.2职责 技术科应对整个生产过程制定工艺规范和其它必要的工艺文件,并发放到从事该活动所有场所,生产车间和质保科应按照《过程控制程序》和质量计划的要求进行生产,监督和验证。 A

2.3基本生产要素的控制 2.3.1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的操作人员,检验人员均应具备相应素质,接受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取得资格。 2.3.2用于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的关键设备.仪器和计量器具应经过检定.校准合格,并处于良好状态。 2.3.3外协或外购件,应经入所检验或验证。 2.4关键件、重要件和特种工艺和控制 2.4.1制定并执行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和特种工艺控制的程序文件。 2.4.2关键过程的控制应主要控制以下几点: A 生产车间按照《过程控制程序》要求和工艺规范组织生产,工艺人员对过程工艺参数和主要质量特性进行控制、监督,并做好质量记录。 A

退火工艺

一、铝箔退火工艺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定义及工艺参数 1.1 本规程适用于轧制箔材的分卷、分切、剪切成品、轧制卷材成品的退火。 1.2 定义 为满足成品交货的机械性能和获得无油斑表面的铝箔材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 1.3 退火炉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2。 表22 1.4 炉子的性能见表23。 表23 2 烘炉制度 新炉使用前及旧炉子大修后,各系统工作正常情况下,必须进行烘炉,烘炉制度见表24。

表24 3 操作前准备 3.1 接料时按生产卡片核对退火箔卷的合金牌号、状态、批号、规格及数量,?并检查有无碰伤、划伤、串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2 装炉前应按顺序记录好各卷的批号、合金、规格及重量,避免出炉时混料。 3.3 同炉退火的铝箔按要求放在料架或料筐上。 3.4 工件测温采用外径230mm左右,宽度300mm左右的铝卷模拟块。工件热电偶插在该卷端部距外圆10-20mm处,深度要求20-30mm。装炉前要采用凉透的模拟块并检查热电偶是否插紧,以及有无破损情况,确认完好时方可装炉。要求每炉必须安放四根工件热电偶,两根备用。 3.5 开动前应仔细检查加热系统、冷却系统、保护气体发生系统以及仪表等是否正常和安全,确认正常后方可随炉升温。 3.6 每次装炉前,应将炉内以及风机口所剩铝屑及脏物清除干净,否则不能装炉。 4 炉子操作 4.1 各批料的退火均为装炉后随炉升温。 4.2 成品退火加热时炉子发生故障或因停电等原因,炉料在炉子停留时间不超过1小时可以补充加热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则应重新退火。 4.3 装炉后炉门放下时,开启上下开启装置,放下后应开动炉门压紧装置。 4.4 调整炉子定温,当温度快达到要求时,应改定温,调到要求温度下恒温,且在此温度下进行保温,并应每小时检查一次各仪表控制情况,做好记录以免仪表失灵而跑温或引起损坏,

特殊过程焊接工艺确认

1 / 6

根据确认的目的是能够满足策划的能力要求,因此,我们对过程确认的准则是否可考虑以下几点: 2 / 6

1、过程的质量要求。即产品的特性,这是确认的输入,是策划的出发点,是过程能力分析的依据。离开这一点,会使确认流于形式。 2、原材料的保证。规定使用的原材料必须满足产品的接收准则。 3、影响过程能力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工艺保证的条件,按照什么样的工艺条件进行生产。 4、设备和监视测量设备的完好。保证设备和监视测量设备可以适宜、充分。 5、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具备规定的操作技能,满足人员能力要求,并经过资格认可。 6、确定操作方法和程序。有规定的统一作业指导书,作业方法明确,程序清楚。 7、再确认的安排。规定过程变化大,材料、设备、作业方法调整、产品性能更改、操作人员的调整等,应当进行再确认。 研制过程控制 2.1总则 规定并执行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程序文件。编制的控制文件对影响质量的因素及其纠正措施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2.2职责 3 / 6

技术科应对整个生产过程制定工艺规范和其它必要的工艺文件,并发放到从事该活动所有场所,生产车间和质保科应按照《过程控制程序》和质量计划的要求进行生产,监督和验证。 2.3基本生产要素的控制 2.3.1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的操作人员,检验人员均应具备相应素质,接受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取得资格。 2.3.2用于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的关键设备.仪器和计量器具应经过检定.校准合格,并处于良好状态。 2.3.3外协或外购件,应经入所检验或验证。 2.4关键件、重要件和特种工艺和控制 2.4.1制定并执行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和特种工艺控制的程序文件。 2.4.2关键过程的控制应主要控制以下几点: 4 / 6

带钢连续退火工艺技术介绍

12.5.2.5 退火工艺 A. 罩式退火 B. 连续退火 连续退火机组问世于1936年,但是直到上世纪60年末期有关带钢连续退火金属学的研究才取得了重大进展。1959年BLICKWEDE提出了热轧高温卷取连续退火生产冶金原理,1969年他又提出了低碳钢板均热后快速冷却和过时效处理的理论,从而找到一条合适的方法,使得钢中固溶碳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充分析出、并且使得铁素体晶粒长大。这一划时代的技术进步,为带钢连续退火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1972年日本新日铁君津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软质带钢的连续退火线,它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条完备的冷轧带钢立式连续退火线,它的出现标志着连续退火技术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连续退火工艺将脱脂、退火、平整、分卷等数个工序集成在一条机组内,与罩式炉相比,具备有以下优点:(1)(2) ?产品质量高:连续退火产品表面光洁,残碳和铁粉含量远低于罩式退火;板型好,性能均匀,缺陷少。 ?生产率高:生产周期可由原来10天左右缩短到至多1个小时左右,由此生产备料大减,生产过程简化,管理方便。 ?节省劳动生产力:由于工序的合并,加之连续退火机组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使得操作人员数量大量节省。 ?成品率高:工艺过程紧凑,避免了罩式退火工艺中钢卷多次搬运擦伤、粘结、折边等缺陷。 当然,在具备上述优点的同时,连续退火机组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面在以下方面:?极限规格带钢(厚度大于2.5mm或0.15mm以下的超薄规格)用立式连续退火生产比较困难。 ?设备和技术复杂,要求技术人员、机组操作和维护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目前全世界已经建成和投产近六十多条连续退火机组,随着各种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完善,连续退火技术正在广泛地取代了罩式退火技术,实现冷轧带纲快速、经济和大规模的生产。在镀锡原板品种上,连续退火机组已经能够生产从T1 – T5,DR8 – DR10全部调质度;在冷轧板品种上,连续退火机组不仅能够生产DDQ、EDDQ等深冲和超深冲软材,还能够生产各类高强钢(HSS),不仅有CQ级HSS,DQ级HSS,而且还出现了DDQ深冲级HSS、烘烤硬化性DQ级HSS,以及低屈服点超高强钢(LOW YR/SUPER-HSS)和TRIP等高强钢新品种。

主要工序工艺参数表

主要工序工艺参数表表一、

喷粉:其它要求:工件表面温度<47度、粉房最佳温度15-25度、湿度<75%、粉房空气含尘量<1.5mg/m3、粉房附近横向风速≤0.3m/s、照明≥300克勒斯,压缩空气含水量<1PPM、含油量<0.1PPM、压力4.0-7.0kgf/cm2。 表二、主要工序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表

对基材进行检验按《铝型材检验规程》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上道工序。 2.上排绑挂 4.1按生产计划备料,看每筐料的随行卡片并认真核对型号数量, 做好上料记录。 4.2根据型材种类选择合适的吊架,将型材主要装饰面向上用铝丝 固定在吊架上,要求固定牢固稳定、型材与型材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尽量将型材平面向下以防止气泡发生。 4.3上排绑挂过程中注意复查型材外观有无缺陷。例如油斑、水锈、 胶迹。 4.4将外观有缺陷的型材进行返修,变形用钳子矫正、胶迹用信那 水擦除、其它用180-600#砂纸打磨。返修后合格的允许上排绑挂。 5. 脱脂 5.1型材进入脱脂槽前要注意观察其表面状态,灰尘和铝屑较多时 先水洗再脱脂,根据油渍和斑点情况合理调整脱脂工艺参数。 5.2正常情况按表一中脱脂工艺参数操作。 5.3根据化验分析结果、生产量和型材脱脂效果及时补加药剂,加 药时应缓慢均匀地添加到槽面各处,用吊架上下搅拌均匀后使

用。 5.4槽液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差时应及时倒槽,清除槽底铝粉和沉 淀。 5.5脱脂完毕从脱脂槽吊起后应使型材倾斜并保持1-2分钟,至型 材表面槽液基本滴干为止,以节省药剂和利于后续清洗。注意观察脱脂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6常见问题参照表二中规定的方法处理,仍不能处理时及时通知 技术人员解决。 6. 水洗 6.1进入水洗槽先使型材上下摆动2-3次,再浸泡1-2分钟。 6.2型材从水洗槽吊起后应注意观察其表面除油状况(水膜是否连 续、有无斑点残留、背面有无泡沫残留),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3生产时应保证水洗槽的溢流,发现水质浑浊时及时清槽换水。 6.4水洗完毕从水洗槽吊起后应使型材倾斜并保持1-2分钟,至型 材表面水分基本滴干为止。 7. 铬化 7.1按表一中铬化工艺参数操作 7.2根据生产量、化验分析结果和型材铬化效果及时补加药剂,液 体药品直接加入,回休药品先用槽液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要求加药时缓慢均匀地添加到槽面各处,用吊架上下搅拌均匀后使用。 7.3槽液使用一段埋单后铬化效果变差时应及时倒槽,清除槽底铝 粉和沉淀。 7.4铬化完毕从铬化槽吊起后应使型材倾斜并保持1-2分钟,至型

退火工艺

退火定义 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通常是缓慢冷却,有时是控制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 目的 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重结晶退火、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球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以及稳定化退火、磁场退火等等。 1、金属工具使用时因受热而失去原有的硬度。 2、把金属材料或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并持续一定时间后,使缓慢冷却。退火可以减低金属硬度和脆性,增加可塑性。也叫焖火。 编辑本段 退火的目的 (1)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2)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 (3)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在生产中,退火工艺应用很广泛。根据工件要求退火的目的不同,退火的工艺规范有多种,常用的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编辑本段 退火方法 退火的一个最主要工艺参数是最高加热温度(退火温度),大多数合金的退火加热温度的选择是以该合金系的相图为基础的,如碳素钢以铁碳 平衡图为基础(图1)。各种钢(包括碳素钢及合金钢)的退火温度,视具体退火目的的不同而在各该钢种的Ac3以上、Ac1以上或以下的某一温度。各种非铁合金的退火温度则在各该合金的固相线温度以下、固溶度线温度以上或以下的某一温度。 重结晶退火

应用于平衡加热和冷却时有固态相变(重结晶)发生的合金。其退火温度为各该合金的相变温度区间以上或 退火 以内的某一温度。加热和冷却都是缓慢的。合金于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各发生一次相变重结晶,故称为重结晶退火,常被简称为退火。 这种退火方法,相当普遍地应用于钢。钢的重结晶退火工艺是:缓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持适当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下来。通过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珠光体(或者还有先共析的铁素体或渗碳体)转变为奥氏体(第一回相变重结晶)以及冷却过程中发生的与此相反的第二回相变重结晶,形成晶粒较细、片层较厚、组织均匀的珠光体(或者还有先共析铁素体或渗碳体)。退火温度在Ac3以上(亚共析钢)使钢发生完全的重结晶者,称为完全退火,退火温度在Ac1 与Ac3之间(亚共析钢)或Ac1与Acm之间(过共析钢),使钢发生部分的重结晶者,称为不完全退火。前者主要用于亚共析钢的铸件、锻轧件、焊件,以消除组织缺陷(如魏氏组织、带状组织等),使组织变细和变均匀,以提高钢件的塑性和韧性。后者主要用于中碳和高碳钢及低合金结构钢的锻轧件。此种锻、轧件若锻、轧后的冷却速度较大时,形成的珠光体较细、硬度较高;若停锻、停轧温度过低,钢件中还有大的内应力。此时可用不完全退火代替完全退火,使珠光体发生重结晶,晶粒变细,同时也降低硬度,消除内应力,改善被切削性。此外,退火温度在Ac1与Acm之间的过共析钢球化退火,也是不完全退火。 重结晶退火也用于非铁合金,例如钛合金于加热和冷却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低温为α相(密排六方结构),高温为β相(体心立方结构),其中间是“α+β”两相区,即相变温度区间。为了得到接近平衡的室温稳定组织和细化晶粒,也进行重结晶退火,即缓慢加热到高于相变温度区间不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使合金转变为β相的细小晶粒;然后缓慢冷却下来,使β相再转变为α相或α+β两相的细小晶粒。 等温退火

退火炉工艺参数

博兴远大板业交流汇报材料 12月27日在张厂长的带领下,我厂夏汝滨、孔庆节、郭军、罗威等到博兴县开发区山东远大板业科技有限公司交流考察,参观了解了远大板业生产线,特别是了解了其连续退火生产线的相关参数。具体情况如下: 一、远大板业基本情况 山东远大板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有浅槽紊流式酸洗机组两条,年产量120万吨;中国一重1420五连轧机组一条,年产80万吨;1250可逆轧机机组一条,年产15万吨;1250连续退火机组一条,年产30万吨;1250热镀锌机组一条,年产20万吨。2012年其连轧生产约20万吨,质量较稳定,效益尚可。连退机组生产约2000吨,产品划伤严重,判断炉辊已经结瘤,试验中。镀锌机组生产约5000吨,亏损较明显。 二、远大连续退火机组情况 远大连续退火生产线,年产能力30万吨。中国一重设计制作设备,产品规格:带钢厚度0.3-2.0mm,宽度700-1250,主要产品类别有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中低牌号钢、高强钢等。主要用途:远大冷板可用于化工、染料、油类等包装用桶材料,用于家电的各种零部件的加工和生产,摩托的油缸、车门、底座及其它零部件的生产,农用车的车体、通风管道,车型建筑、防静电地板的面板、防盗门面板、大型除尘器内部栅板,自行车把手,五金材料,机械加工等行业。

该连续退火生产线的设备主要有:双开卷机、双切剪、窄搭接焊机、电解清洗装置、立式活套、立式退火炉、平整机、拉伸弯曲矫直机、双塔式圆盘剪、废边卷取机、静电涂油机、出口剪及双卷取机等。该机组采用全辐射立式炉连续退火技术,配备完整的加热冷却段、炉内张力和温度精确设定,保证带钢均匀退火,实现了从冷轧后钢卷到成品的连续化生产。即核心是通过退火工艺消除冷轧后硬化,达到所需要钢板性能。 主要参数: 工艺速度:180m/min(max) 退火炉参数: 预热炉长度:40 m 加热段温度:850℃(max) 加热段板温:780℃(max) 加热段长度:180 m 均热段长度:100 m 快冷炉长度:40 m 快冷炉带钢降温速度:50~70℃/s 时效炉长度:360 m 终冷长度:40 m 终冷炉带钢降温速度:50~70℃/s 钢带出炉温度:180℃(max) 钢带出水淬温度:70℃(max)

退火炉退火工艺曲线

一、工艺状况 1、 注:显示屏和控制柜内温度差应≤10℃,当任何温度异常变化时,首先必须对照此温度,且每班必须检查此温度差值。 2、炉气各参数控制 加热区 快冷区 冷却区 水冷 室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650 ±10 750 ±10 790 ±10 790 ±10 790 ±10 730 ±10 720 ±10 710 ±10 700 ±10 690 ±10 200±50 周期时间:40分钟

氮气流量由进口锁气室向口锁气室顺序排列 二、开炉前的准备 1、压缩空气、水、液氮(氮气)、电、丙烷气。 (达到设备的各项技术要求,软化水池、应急水箱注满) 冷却水压力:0.05~0.15MPa 风压:0.5~0.8MPa 氮气储气罐压力:0.2~0.5MPa 氮气氧含量:≤10PPM(参考值) 进、出锁气室真空度:<0.8Kpa 设备处于机械基本位置紧固主电源接头(加热开关下面的接头) 2、检查压缩空气、冷却水、氮气管路上所有阀门是否打开,阀门以及各管路、仪表是否正常,如有故障立即排除。 3、检查各安全防护装置(如护栏、护盖、挡板等)是否完好、盖好。 4、接通电源,检查所有电器,机械部位的运转情况,检查前后锁气室封闭情况,必须处于正常状态。 三、升温 1、经检查一切正常后,即可通电升温,通电升温前,按退火炉操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打开开关柜上的主开关,开启风扇,各温控系统、控制电压;然后打开加热柜上的总开关通电升温。(总开关开启后按顺序开启各加热区控制通) 即区Ⅵ、Ⅶ、Ⅷ、Ⅸ、Ⅹ温度达到400℃后,保温3小时,再将各区温度直接设至到工艺规定温度。

退火工艺规程

退火工艺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阀门零件、工具、模具等金属材料的退火工艺及常用的退火方法。 本标准的退火均指在箱式炉中进行,适用于阀门零件、工具、模具等金属材料的退火处理。 2技术内容 2.1退火的定义: 将钢件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Ac1以上或Ac1和Acm之 间、或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随炉缓冷到室温或缓冷到某一温度(如500~600℃)出炉,再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工艺过程叫退火。 2.2退火前的准备工作及操作要点 2.2.1 根据工件材料、技术要求尺寸、形状特征及数量等具体情况制定工艺方法,工艺规范相近的工件允许同炉处理。 2.2.2 为减少工件表面的氧化和脱碳,在无真空设备的情况下可采用木炭覆盖或装箱等方法。所用木炭或固体渗碳剂、铸铁屑等必须是用过的。 2.2.3 一般工件在箱式电炉中退火时,炉门附近应放盘木炭,以减轻氧化作用。 2.2.4 一般中、小件均可直接装入退火温度的炉内;宜可低温装炉,随炉升温。工件堆装时,主要根据装炉情况估定,一般取2~3小时。 2.2.5 保温完成后,一般停电关闭炉门缓冷至500℃即可出炉空冷。对某些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钢,按上述方法冷却后硬度偏高时,可采用等温冷却,

即在650℃附近保温2~4小时后再炉冷至500℃出炉。 2.2.6 对薄壁、易变形焊接件,退火温度应取下限。 2.2.7 要求保持原有硬度工件,去应力退火加热温度应比最后一次回火温度低20~30℃。 2.3 退火的分类及工艺规范 根据退火的目的、要求的不同常用的工艺有: 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低温退火。其目的、应用以及处理的规范如下。 2.3.1 完全退火一般用于中碳钢与中碳合金钢制工件。 2.3.1.1 目的 a.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b.消除锻、轧后的应力,稳定尺寸。 c.为淬火做好组织准备。 d.消除各种缺陷,改善组织(如枝晶偏析等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 2.3.1.2处理规范 2.3.1.2.1 加热温度 a. 碳钢加热温度: Ac3+30~50℃, b.合金钢加热温度: Ac3+50~70℃。 2.3.1.2.2加热时间 a.碳钢: 1.5~1.8分/毫米, b.合金钢: 1.8~2.0分/毫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