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维特根斯坦是如何引出

维特根斯坦是如何引出

维特根斯坦是如何引出
维特根斯坦是如何引出

维特根斯坦是如何引出“形而上主体”这一概念的?

文章摘要:本文分别从神秘之域的设置、价值、意志三个角度来论证维特根斯坦是如何引出“形而上主体”这一概念的。

关键词:形而上主体神秘之域价值意志世界

正文:

“形而上主体”这一概念的提出于维特根斯坦类似于“超人”这一概念于尼采。当然,这两个概念的差异非常之大,几乎不具有可比性。但作为一个由对比产生的概念,二者都具有超越性意义,正如“超人”是对“末人”的超越,“形而上主体”则是对“经验主体”的超越。

形而上主体作为对经验主体的超越,其产生的背景来自于神秘之域的设置,正如经验主体是事实世界之内的主体,作为事实世界之外的神秘之域的主体则为形而上主体。若要回答如何引出形而上主体则需要说明为何要设置神秘之域。

从个人意向来说,维特根斯坦对神秘之域的设置是为了解决其人生困惑,即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是否存在具有绝对价值的东西?等等。维特根斯坦试图通过逻辑分析来回答这一问题。他首先分析了世界的结构,然后分析了世界和语言的结构,通过建构逻辑图像论,他得出了它们具有你相同的逻辑结构的理论,并最终得出了语言命题可以描述世界中的事实即事实是可以言说的结论。那么,在所有事实之外是否还存在一个非事实的、超事实的、不可言说的领域?维特根斯坦在《tagebiicher》中这样写道:“如果事实之外存在着某种东西——我们的命题没有能力表达的东西,这时情况会怎样?但是,在那里我们的确具有了,比如,一些事物,而且我们觉得我们没有任何将它们通过命题表达出来的欲望……难道不存在事实之外的领域吗?”对如上问题,维特根斯坦做了肯定的回答。存在这样一个超事实的、不可言说的领域——神秘之域,它是绝对价值的所在,也是人生终极意义的寄托之所,而形而上主体便沉浸在这样一个世界之外的领域之中。

形而上主体本质依然是一个“我”。而这个我,在常识之中通常是指心理与生理、物理的统一体。笛卡尔二元论意义上的“我”是指心灵,是与物理的肉体相对的一种实体,而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实体与之不同,在他看来,在世界之内只存在一种我或主体,即特定的身心同一体,而这样的身心同一体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心里的、生理的和物理的事件、状态或过程——简言之,事实——复合而成的。在事实世界之内这样的主体便称之为经验主体。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这样一个特定的经验主体只是世界中众多物件中的一个,无论有生命的物体比如人或鸟抑或无生命的物体比如雕像和宝马车,他们都是平等的,没有其中某个比其他物件占据更为优越的位置他们都具有相同的价值——相对价值。而相对价值便是问题关键所在,正是价值问题从主体角度引出了形而上主体这一概念。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相对价值便是没有价值,只有绝对价值才是真正的价值,而事实世界之内是没有绝对价值的。对此,他给出了两个不同的论证。

第一个论证:通常我们认定一个事物或事件是有价值的,通常我们首先预设了某项标准,如果事物或事件符合了这项标准我们便说它是美的、好的、善的。如此说来,事项的美、好、善是相对于某一特定标准的。但是当我们说一个事项具有绝对的价值时,我们是指它本身便具有价值,比如绝对的善、绝对的美,无论人们具有什么样的爱好、无论人们出于什么地域、时代、种族,他人们总是认为它是有价值的。显然在我们的事实世界之内是找不到这样的事项的。因此,在世界中不存在任何的绝对价值。

第二个论证: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在世界中的事实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必然因果联系;

所发生的一切事实即事实都是偶然的,关于存在着这种因果联系的信念是迷信,而一切具有绝对价值的东西都是必然性的,因此世界中的事实不可能具有绝对的价值。如他在《逻辑哲学论》6.41中写道:

如果存在着一种具有价值的价值,那么它必然位于所有发生的事情和实际情况之外。因为所有正在发生的事情和实际情况都是偶然的。

使它成为偶然的东西的那个事项不能位于世界之内,因为否则这个事项本身又成为偶然的了。

它必然处于世界之外。

维特根斯坦将价值分为两种,一为人们所说的相对价值,真正说来不具有价值;一为他所谓的价值,即绝对的价值,具有价值的价值。前者是世界之内的事项所具有的价值,后者则为世界之外的事项所具有的价值。由此,要获得绝对的价值必须到世界之外去。

从意志角度来说,经验主体在世界之内,其个体意志必然会受到世界意志的影响,经验主体必然被迫接受不符合自身意志的事件,由之便会产生痛苦与不幸,世界意志是经验主体无法避开的命运,它独立于经验主体的意志而存在,因此只要在世界之内经验主体就不可能拥有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安全、绝对的幸福。

再回到维特根斯坦原初意向的根本问题——人生的意义何在?从价值与意志角度看,获得去获得终极的人生意义,便需要脱离世界意志的束缚去追求绝对的价值,最终生活于绝对的永恒的幸福之中。而去获得这样一种具有绝对价值生存状态便需要超越经验主体的新的与世界同而为一或作为世界终点的主体——形而上主体。

与世界同一,则世界意志便是我的意志,我的意志既与世界意志同一,那么世界就是我的世界,不存在违背我的意愿与希望的事件,由此我必然获得绝对的安全、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幸福。

参考文献:

《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著郭英译商务印书馆出版

《逻辑哲学论研究》韩林合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How did Wittgenstein elicit the concept of "metaphysical subject"?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 try to elicit the concept of "metaphysical subject"

from three points .they are: setting the mysterious domain value and will Keywords: metaphysical subject mysterious domain value will

world

山西大学本科生论文

学院:哲学社会学学院学生姓名:狄宣亚

专业:哲学

学号:2009061004

年级:09级

指导教师:胡瑞娜

教务处制表

二零一一年九月十一日

逻辑哲学导论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导论维特根斯坦 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1.1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而不是事物的总体。 1.11世界为诸事实所规定,为它们即是全部事实所规定。 1.12因为事实的总体规定那发生的事情,也规定那所有未发生的事情。 1.13在逻辑空间中的诸事实就是世界。 1.2世界分解为诸事实。 1.21每项事情可以发生或者不发生,其余的一切则仍保持原样。 2 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态的存在。 2.01事态是对象(事物)的结合。 2.011事物的本质在于能够成为事态的组成部分。 2.012逻辑中没有偶然的东西;如果一个事物能够出现在一个事态中,那么该事态 的可能性必定已经预含于该事物之中。 2.0121 如果一个事物本身能够独立存在,那么后来的适合于它的状况看来就是一种偶然的事情。 如果事物能够出现于事态之中,那么这一可能性必定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于事物之中。(在逻辑中没有纯粹是可能的事情。逻辑涉及每一种可能性,而一切可能性都是逻辑的事实。)正如我们根本不能在空间之外思想空间对象,或者在时间之外思想时间对象一样,离开同其他对象结合的可能性,我们也不能思想一个对象。如果我能够思想在事态中结合的对象,我就不能离开这种结合的可能性来思想对象。 2.0122 事物就其能够出现在一切可能的状况中而言是独立的,但是这种独立性的形式是一种与事态相联系的形式,即一种依赖的形式。(词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单独地和在命题中——出现是不可能的。)2.0123假如我知道一个对象,我也就知道它出现于诸事态中的所有可能性。(每一个这种可能性必定在该对象的本性中。)之后不可能发现新的可能性。 2.01231如果我要知道一个对象,虽然我不一定要知道它的外在性质,但是我必须知道它的一切内在性质。2.0124如果给出所有的对象,那么同时也就给出了所有可能的事态。 2.013每个事物都像是在一个可能事态的空间里。我可以设想这个空间是空的,但 是我不能设想没有这空间的事物。 2.0131空间对象必须处在无限的空间之中。(一个空间点就是一个主目(argument,自变量)位置。)视域里的一个斑块,虽然不一定是红的,但它必须有某种颜色:所以说它被颜色空 间[Farbenraum]所包围。音调必须具有某种高度,触觉对象必须具有某种硬度,等等。 2.014 对象包含着一切状况的可能性。 2.0141对象出现在诸事态中的可能性就是对象的形式。 2.02对象是简单的。 2.0201 每一个关于复合物的陈述可以分解为关于其各组成部分的陈述,分解为完全地描述该复合物的一些命题。 2.021对象构成世界的实体。因此它们不能是复合的。 2.0211 假如世界没有实体,那么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就依赖于另一个命题是否为真。 2.0212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勾画出世界的任何图像(真的或假的)。 2.022显然,一个想像的世界,无论它怎样不同于实在的世界,必有某种东西——一种形式——为它与实在的世界所共有。 2.023正是诸对象构成这种不变的形式。 2.0231 世界的实体只能规定一种形式,而不能规定任何物质的属性。因为物质的

维特根斯坦论思想及其对当代哲学的意义

维特根斯坦论思想及其对当代哲学的意义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2-9 9:44:34 点击:1 摘要:如何理解思想概念和思想与语言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维特根斯坦从前期的逻辑图像论到中后期的日常语言分析,清除了心理主义残余,澄清了思想是一个日常语言中的概念。他认为只有结合一定的语言游戏,阐明其实际用法才能得到恰当的解释,而当代进向中讨论思想问题的语言主义(行为主义或解释理论)与心灵主义(主要是表征/计算理论),都是因为误解了思想的实际用法而走向了歧途。思想的本质在思想的语法中道说出自身。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思想;用法;思想语言假说;解释理论;表征/计算理论 思想(thought)①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推进。在当代哲学中,思想问题依然是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学界讨论“思想”概念及其问题的基本框架何谓思想(thought)?思想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一问题贯穿于整部哲学史。在《泰阿泰德篇》里,柏拉图让苏格拉底这样来回答“‘思想’的意思是什么”这个问题:灵魂与它自身就所论及对象而做的交谈(Atalkwhichthesoulhaswithitselfabouttheobjectsunderitsconsideration)[1]。 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提出,语言不过是人内心中经验的一种符号。[2]因为人有不同种类的语言,如果如柏拉图所说思想就是在内心中说话,那么不同语言表达思想的方式就不同,人们之间就完全无法交流了。因此使得不同语言能够交流的可能性就在于人心中具有普遍的或者共同的内容,而这就是人的思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争论的焦点在于:思想内容的普遍性是如何被定义的,是由个别语言的约定所达到的一定范围内偶然的普遍性,还是由不受语言影响的心灵过程的一致而获得的必然的普遍性。 而在近代的哲学讨论中,笛卡尔区分思质(mind-stuff)和事质(body-stuff)的二元论思路为我们建立了关系的基本框架。这一思路发展到当代,在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的讨论中,关于思想的讨论也是重要的议题。以表征/计算理论或思想语言假说为出发点的图灵、乔姆斯基、福多、普特南等人的心灵主义(Mentalism)和语言哲学家赖尔、戴维森、达米特为代表的语言主义(Lingualism)始终持有不同的看法。[1]1前者更倾向于认为思想是人类内在的经由表征和计算建立起来的心理过程,是独立于语言的。而后者则倾向于认为人类的思想能力是由人类外在的智性行为能力特别是语言能力决定的,可以通过行为的倾向或解释来分析思想。 这两条思路的区分,按照霍克威(ChristopherHookway)的说法,是由于思想这个词汇的一般用法造成的:可以用两种方式来描述思想。一种是通过观察,了解到思想和推理能力的范式例子(para digmaticexamples)的特征是在人类心中发生的事件或者过程。比如思想与推理与在有意识状态下的思想过程有着直接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思想与语言相互独立,思想是语言的伴随物。而另一种则是可以将思想看成一种行动(activity),它包含着一种解决问题的智慧,而内在的过程应当以它们在这一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来定义。[1]即我们依据思想的成就,而非过程来定义思想。 虽然主流的思想研究者都赞同这一区分,并分别沿着两条道路发展出语言主义(行为主义)导向的解释理论和心灵主义导向的表征/计算理论。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文德勒[3]就认为,过于强调思想的过程与产物的区分是容易误导人的,因为思想的成就一般来说并不是思想,而是动作、行为、语言,如果我们求助于这些外显的事物来定义思想的话,那么,实际上是引入了另外的概念,这样就错失了思想的本性,因此,思想的过程与产物不能做硬性区分。 维特根斯坦的想法既不同于语言主义,也不同于心灵主义,他也从来没有表示过对于这一区分的赞同。在前期维特根斯坦思想中,他通过命题意义的逻辑图像论建立起来的思想学说,阐明了在本质或理想语言中思想作为世界与语言中介的表象载体的结构与语法特征,避免了上述论述中各种既定的理论设定所造成

【语言哲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

根据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语言是一种结构。我们的汉语也不例外,它是一种多层次的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比西方语言的结构复杂得多。汉语是语词的各个单元的集合物,每个单元都有其独立的意义,这些独立的单元构成了语言。与语言相关的是汉字,汉字是由偏旁和笔划构成的。汉字,语词,语句,意义形成一个网络,成为一个语言的体系,这就是汉语的结构。汉语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能指与所指的特殊性。 语言是能指与所指关系构成的符号系统,这一理论是索绪尔提出来的。他认为,语言属于符号系统,它是符号系统中最微小的部分。一切符号都可以分为“能指者”与“所指者”,就是说,一切符号都毫无例外的包含着“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语言也不例外。比如说,作为语音的“桌子”就是能指者,作为词的意义的桌子就是所指者。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结构关系就构成一个语言符号。因此说,语言是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模式基本上是序列性的,它同时在两个系列展开。索绪尔认为,语言体系就是一系列语音上的差别与另一列意义上的差别的平列相统一的系统。 我国古代也有人研究汉字这种符号系统,他就是著名文字学家和语言学家许慎。许慎的时代,还没有系统和结构以及符号这些概念,然而他的一部《说文解字》巨著却成功的解释了所有汉字的结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形式极为壮观的汉字系统。根据索绪尔的理论,我们可以认为,许慎研究的重点是文字的“能指”方面,即结构形式与读音方面。他的语言理论为研究语言能指与所指的微观结构提供了基础。与许慎的研究方向相反,魏晋著名玄学家王弼强调语言的“所指”(意义)方面,他提出了重要理论:“得意忘象忘言”。在他看来,“忘象”就是“得意”,“忘言”就是“得象”,象不能包罗万象,言也不是一切内涵。他认为,“得意”在于“忘象”,“得像”在于“忘言”;“忘言”与“忘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得意”;要做到“得意”必须“忘象忘言”。得意是根本的,“象”与“言”都是达到得意的条件。他看到了三者的差别,看到了易象的局限,却走向另一个极端:“意”——思想内容被神秘化了,它是最根本的东西,“象”与“言”只不过是认识它的暂时的中介物。这种抛开理性分析,只靠直观领悟而求得认识的观点当然是错误的。然而,如果我们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来衡量,王弼这里恰好论述了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关系。“言”与“象”都是“能指者”,“意”(意义)是“所指者”。从这种理论出发,可以看出王弼的错误在于:割裂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片面强调所指。很显然这是错误的,没有“能指者”,“所指者”就失去了依托,失去了语言载体。 索绪尔理论的语言背景是西方语言,因此,它适用于那种语言是没有疑问的。然而,用它来讨论汉语的结构关系需要有一些变化。从上述引语可知,“能指/所指”理论所关注的重点是“语词”这个层面,它既不包括音节和音素(字母),也不包括语句,虽然,它们并非不存在能指/所指关系。我们的汉语不同于西方语言,它的符号是象形文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它的偏旁乃至笔划都有一定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汉语是全方位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结构。就是说,在各个层面(笔划,偏旁,文字,词,句)都存在能指与所指关系,它们形成一个能指与所指的嵌套结构关系。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汉语的能指与所指关系。 笔划的能指与所指。汉字是象形文字,从图画演变而来,它的笔划当初是象征事物的某一部分的。笔划的名称和形式就是能指者,它所象征或表示的意义就是所指者。从“能指”的角度来说,笔划是最简单的基础构件,它的名称与形式也比较单一。但是从“所指”的角度来说,它是高度压缩的语句,就像分子变为原子,原子变为中子一样。太空中有一颗白矮星,就是一颗中子构成的恒星,它是恒星引力收缩的产物。原来,笔划的含义是丰富的,后来它被压缩了,浓缩了,成为一个汉字整体的组成部分。比如“马”字的四点(能指),是在告诉人们它象征马的腿(所指);“日”字中的一点(能指),是在告诉人们它象征一团火(所指);“人”字中的两个笔划——一丿一捺(能指),是在告诉人们它象征人的主要器官——两手(所指);“刃”字中的一点(能指)表示“刃”在这里(所指);偏旁“亠”中的“丶”(能指)表示这里最高,是高处,顶部(所指)。汉语中的这个“丶”,它形如手指的尖端,似乎是表示人们在用手指一点(作动词用)说:“这是……”或者“┅┅在这”,它的功能相当于一个指示代词的功能。再如,“天”字中的上横(能指)表示天(所指),“土”字中的下横(能指)表示地(所指),应当说明一下,抽象的“一”不是笔划,而是偏旁或者文字。由此可见,许多笔划具有能指和所指关系,这里不想更多的列举。然而必须指出,这种关系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的,要结合有关文字作具体的分析。孤立的笔划是没有固定含义的,它在具体的文字结构形式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托姆曾经用动力学和生物学解释语言的变化,认为语言是运动的,象生物一样,也有它的发育过程;他还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论文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论文 一、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 维特根斯坦就这样以神秘的朦胧诗一般的语言结束了他的《逻辑哲学论》。就是这本不到10万字的格言体著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哲学流派,扭转了20世纪哲学的方向。它是20世纪享有盛誉的哲学团体维也纳小组的圣经,在学术聚会与学术沙龙上被逐字逐句的朗诵和讨论,而维特根斯坦本人却以他特有的高傲多次拒绝成为这个著名小组的成员。 美国著名哲学史家W考夫曼曾经说过:一个伟大哲学家的标志是:他的出现为哲学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而这样的事情维特根斯坦在他的一生中居然做了两次! 如鹰鹫般棕色而瘦削的面孔,目光深沉有神,举止灵活有力,特立独行,天马行空,没有恋爱,没有婚姻,没有朋友这就是维特根斯坦,20世纪哲学革命中神话般的英雄。 还有,一个同性恋者,抑郁症患者,多疑,狂躁,伴随一生的自杀情结,生前身后的荣辱毁誉这也是维特根斯坦,20世纪哲学分析的天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维特根斯坦应征入伍。未经作战即成为意大利人的战俘。而《逻辑哲学论》的手稿即是在战火纷飞中完成的。 维特根斯坦后来对自己应征入伍动机的解释是:是因为我有自杀倾向,而没有比战争更好的自杀方式了。 被捕时,维特根斯坦正骑在炮筒上,用口哨吹着贝多芬第七交响乐的第二乐章。 什么是可说的? 所有自然科学的命题,都是可说的。维特根斯坦如是说。 什么是不可说的? 生命。伦理。价值。情感。宗教。激情。想象。直觉。形而上的本体一切可以赋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东西,都是不可说的。它们是如此神圣之物,以至不能被说,只能在沉默中显示。 凡不可说的,只能显示。维特根斯坦如是说。 维特根斯坦在写给好友冯费克尔的信中如此解释他的《逻辑哲学论》: 本书的观点是伦理的观点也许这是开启这部著作的一把钥匙:我的书由两部分组成:这里描述的部分加上所有我还没有写的东西。确切地说,正是第二部分相当重要。 不可说的、只能在沉默中显示的东西,永远比可说的东西重要。生命和文化永远高于自然和技术。

维特根斯坦论述的启示与意义

维特根斯坦论述的启示与意义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2-9 9:45:46 点击:1 从上文的讨论中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从早期到中后期对于思想概念处理的演变。从早期的逻辑图像说中阐明思想的本质特征,到中后期的日常语言分析,分别从理想语言和日常语言两个方向对思想概念进行了探讨。后期维特根斯坦清除了早期遗留的心理主义杂质,通过描述思想概念的实际用法,阐明了思想概念的复杂性,而探讨思想概念的诸种哲学理论正是因为忽视了这一点,而没能正确地解释思想这一概念。 在当代哲学中,关于思想问题的讨论,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分为两条进向。以副词理论和解释理论为代表的语言主义和以表征/计算理论和联结主义为代表的心灵主义,它们分别侧重思想的结果或产物的特质和思想的有意识到内在过程特质。 上文在讨论维特根斯坦中期论述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对于思想及心理过程与语言(行为)概念类型不同和对前者进行副词性解释的思路。赖尔在《心的概念》中发展出一套以倾向(propensity)或向性(disposition)来解释思想及思想与语言关系的理论。语言和行为是外显的可观察可评价的活动或过程,而思想则与语言和行为处于不同的概念类型之中,就如同赖尔所举的那个著名的例子,牛津大学与牛津大学的各种建筑物及其总和不是同一类型的概念,而维特根斯坦也曾经提出过,思想与行为的概念差别,类似于“火车车厢”“火车站”和“火车规章”之间的区别[6]84。在行为主义进向支持者看来,思想概念,是我们用于描述行为或语言的倾向性或向性概念,可以通过语法变形来体现这一点,即可以将向性词汇转换成副词形式用来修饰外显行为或语言的动词形式。 赖尔的想法体现了“语言转向”后语言哲学家们力图通过语言分析解决思想问题的意图。思想是无定形的,而语言使得思想得到明晰化,使得思想得到清楚的表达,因此他们设想用语言来定义思想。日常语言哲学家文德勒[3]280通过他对于英语心理动词的考察得到结论:言语的对象与思想的对象几乎普遍地同一。我们可以思想的事物,同样也能用语言换一种方式来说。例如希望、想要、打算,可以转化成语言中的起誓、允诺;责备、赞成、宽恕在语言中可以表达成赞扬、赞成和原谅,与语言相比,思想并未提出新的对象和表达方式。而一些二元论者被思想表达式的表面形式所俘获,设想与身心二元的世界观,是犯了范畴错误。 语言决定思想的进向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界也在很长时间内占据着主导型的地位,心理学中,一般用外在主义的问题—解答模式来定义思想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从叶斯柏森的语言相对主义到萨皮尔-沃尔夫假说(TheSapir-WhorfHypothesis) 的语言牢笼论,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某种特定语言的习得,对于其思想的塑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2]。 在当代,戴维森开创并由博姆德兹(JoseLuis? Bermudez)和克拉克(AndyClark)发展出的解释理论是语言主义的最新代表。戴维森认为,思想要求高阶思想(higher-orderthought),思想要求一种对于思想的理解和解释能力,而这种高阶的能力需求语言。戴维森认为,“一生物如果不是另一生物的言语的解释者就不可能有思维”[13]。高阶的思想意味着区分表象主体与表象,而这就意味着语言能力的形成。动物如狗、猫不能够解释他们的思想,或缺乏语言表达的能力,因而我们就不能说它们有能力思想[11]。博姆德兹主要讨论了“无言的思想”(thinkingwithoutwords)的可能性问题[13]636,按照丹尼特的说法,显然存在一个现象学事实(phe nomenologicalfact),即无言的思想(wordlessthought)。[1]我们可以只思想,而不说话,或者即使在我们说话时,内心中也可能有着很多和语言活动无关的内容。博姆德兹认为,思想的载体(vehicle) 是日常语言,日常语言表象事态,而心理过程形成的心灵模型不能在形成对事态的正确表象的意义上进入思想,即不能以句法模型(即命题形式)出现的心灵模型,不能够进入思想[13]637-640。

浅谈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

浅谈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 作为分析哲学的创始者之一,维特根斯坦特别关注语言哲学。无论在其前期还是后期,语言哲学的研究都占显著地位。《逻辑哲学沦》和《哲学研究》分别是维特根斯坦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在这两本书中维特根斯坦语言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接下来我将通过本文试图介绍、分析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思想。 维特根斯坦支持意义逻辑指称论的观点。名称与对象之间存在着直接对应关系,即指称关系。名称的意义即名称所指称的对象。关于命题的意义,按照图像论的观点,命题的本质在于描述事实。所以命题的意义在于命题与事实之间的描述关系,或者说在于它是否是事实的图像。在图像论的观点下,语言必需反映事实或与事实的逻辑相符。所以前期的维特根斯坦追求语言的确定性,主张意义的指称论。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他全部哲学思想的核心。哈克把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几个不同领域比作一棵大树,语言哲学是这棵大树的干,而数学哲学、心理哲学和文化哲学是长出的几个分支,可见语言哲学在其后期哲学中所处的地位,它是哲学的干,是整个哲学的研究方法,即用日常语言分析方法来考察哲学问题。后期的维特根斯坦意识到了图像论的困境。只要认真考察现实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语言就会发现,日常语言是鲜活的,是动态的,并非是与世界一一对应的静态关系。语言并非世界之投影,如果坚持其为图画的话,那它所反映的也只是世界和实在的一部分。 后期的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游戏说。语言游戏是作为他整个哲学的核心概念。在《哲学研究》的开篇,维特根斯坦向大家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朴素语言,或者是原始语言。这是他前后两个阶段不同语言观的缩影,一种是奥古斯丁的图画,这是脱离了生活的语言。奥古斯丁向我们展现的是一种原始的、简单的语言观,而许多哲学家,包括罗素,弗雷格及早期的维特根斯坦都试图将这幅简单的图画应用到更多其它复杂的情况。另一种是建筑师和助手之间为某一目的而交流信息的对话,这是日常语言。维特根斯坦把这两种语言都叫做语言游戏。 实际上维特根斯坦并没有给语言游戏做严格的定义,这与这个概念本身的开放性及维特根斯坦后期反对事物具有本质的哲学立场是一致的。有时他把原始语言称作游戏,有时他又把语言和那些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为语言游戏。正如棋类活动包括棋的下法一样,语言游戏本身包括游戏规则,即语言用法。无论游戏规则还是棋类规则,都是一种内在构成规律,规则构成游戏本身。人们只有学会棋子的下法,才能学会某种棋类活动,而人们只有学会某种语言的用法,才能学会某种语言。 在图像论中,语言使用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则,所以语言的用法是唯一的、确定的。而日常语言不具有逻辑的严密特征,正如他所言,我们在游戏时,可以一边玩一边制定规则。这就意味着语言的用法是动态的,多样的,我们不能一老永逸地学会词的固定不变的用法和意义,同一个词,或一个表达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这种语言活动中,语言与世界发生了联系:语言和世界统一于晤言的运用之中。 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建立理想语言只是一种哲学幻想而已,自然语言本身是充分的。对于有人认为自然语言过于粗糙,无法做出精确的表达这一观点,反对逻辑语言,回归日常语言,这不但是他在对自己前期语言哲学观进行批判,也是对西方传统的批判。在反对形式语言的看法上,维特根斯坦与摩尔、斯特劳森笄人及许多欧洲大陆人本主义哲学家的看法一致。 维特根斯坦为了说明各种各样语言游戏的关系,提出了家族相似的概念。按家族相似的观点,虽然游戏之间有某种共同的特征,但这种共同的特征不是贯穿于所有的语言游戏之中,“如果你看这些游戏,你是不会看到所有游戏的共同点,你只会看到相似之外的和它们的联系。”家族相似的观点和“语言游戏”的概念一样,强调语言、概念的开放性。即我们的概念及其使用都不能严格定义的。家族相似是对语言或事物具有本质的观点的批判。在维特根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病

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看哲学话语的困境 作者:张志伟 原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1期 维特根斯坦哲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思想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他对日常语言的态度上。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充满了对日常语言的不信任感,他力图寻求一种严格精确的人工语言来防止日常语言出错,并且把形而上学的错误统统归结为日常语言的误用。在后期哲学中他却认为,?说在哲学中我们考察一种与日常语言相反的理想语言,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这使得看起来好像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对日常语言加以改造。但日常语言是完全正确的?[1][P322]。与此同时,维特根斯坦对形而上学批判的重心亦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哲学家们的错误不仅仅是因为企图言说不可言说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语言与它的使用分离开来,企图发现语词概念的普遍定义,并且通过它来接近存在于其背后的实在对象。虽然维特根斯坦的研究对象——语言——并没有变,他批判形而上学的立场依然如旧,但是在其后期哲学中的确有新的思想出现。这种新思想的核心就是?语言游戏?说。 本文试图围绕?语言游戏?说,分析维特根斯坦针对所谓?哲学病?所提出的治疗方案,并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探讨哲学话语的困境。 一、?语言游戏?说 在《哲学研究》一开始,维特根斯坦就提出了关于语言的性质的两种不同观点。首先,他将奥古斯丁的有关思想看做是传统语言观的代表。这种观点认为,语言是用来表达对象的,因而一个命题或语句的意义乃源于外在于它的实在对象,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根据语词与对象之间的关联进行的:?每个词都有一个意义。这一意义与该词相关联。词所代表的乃是对象。?[2][P3]维特根斯坦承认,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和他自己关于概念图式对象的前期思想都属于这类实在论。[2][P32]实际上我们关于语言的通常观点也是如此。现在,虽然他并不否认语词具有?实指定义?(die hinweisende Definition),但是认为并非所有被我们称之为语言的东西都具有这样的性质。于是,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另一种语言观:?这种语言是用来在建筑工人A和他的助手B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A用各种建筑石料盖房子:有石块、石柱、石板、石梁。B必须按照A的需要依次将石料递过去。为此,他们使用一种由‘石块’、‘石柱’、‘石板’、‘石梁’这些词组成的语言。A叫出这些词,——B 则把他已经学会的在如此这般的叫唤下应该递送的石料递上——请把这设想为是一种完全的原始语言。?[2][P4] 这种语言观与奥古斯丁式的语言观的区别在于,它不是把语句和语词看做是关于对象的表达,而是看做某种按照一定规则而进行的使用活动。例如,我们学习石块的概念并不是根据对象,而是通过它与石柱、石板、石梁等语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A指导自己的助手B的方式,并不是告诉B什么是石梁等等,而是交给B一套语言系统和使用规则,通过训练使B学会使用这一系统。如维特根斯坦说,?在这里,语言的教学不是作出说明,而是进行训练?[2][P5]。儿童学习语言就是这样一个训练过程。由此出发,维特根斯坦将我们的语言即日常语言称为?语言游戏?:?我也把由语言和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叫做‘语言游戏’。?[2][P7]所谓?语言游戏?,意即我们的语言是按照一定的

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上)讲解

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上) 维特根斯坦1929年重返剑桥,除了一篇短短的论文,没有再发表什么文著。他曾准备出版一本书,即《哲学研究》,大致写作于1936-1945年,但他最后还是放弃了出版的念头。1947年退休后,他继续写作第二部分,但未完成。他去世后不久,他的学生安斯康和里斯编订全书并译成英文,1953年以德英对照的方式出版,第一部分是主体,第二部分是些残篇。与《逻辑哲学论》比较,《哲学研究》的写作风格有很大改变。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力图以接近于几何严格性的定义方式引入诸基本概念,这是一种富有魅力的文体,但结果并不成功,不少研究者分别指出某些概念语词的使用并在逻辑上并不完全自洽。哲学概念不是几何概念,不是靠严格定义获得其力量的。维特根斯坦改变了他对哲学本质的看法之后,也随之改变了他的写作风格。《哲学研究》中几乎没有严格定义的术语,字面十分简单。不过,由于它是由一系列札记组成的,更由于这些简单的话语中富含深意,所以这仍然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书。《哲学研究》是本伟大的书,我个人认为它是二十世纪数一数二的哲学著作。维特根斯坦像希腊哲人一样,直接面对问题,在我们这个议论纷纭不知真理为何物的时代,坚持走在真理的道路上。他并不那样反复申说真理是道路,他以走在真理之路上显示这一点。维特根斯坦并不深通哲学史,但他以最本真的方式继承了源远流长的西方哲学,继承了哲学最基本的艺术,为那些看似只能各说各话的事情发现论证。《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本章以这本著作为主线展开。不过,《哲学研究》论题广泛,论证的方式多种多样,本章只能选几个题目,算作对愿意阅读原著的读者的一个引言。语言游戏语言游戏〔Sprachspiel〕这个概念是《蓝皮书》里提出来的,最初是指“孩子刚开始使用语词时的语言方式”、“语言的原始形式”或“原始语言”,在这些原始形式中,思想的过程相当简明,所以,我们要研究真假问题,命题和实在一致不一致的问题,研究断定、假设、疑问,去看看这些原始形式大有益处。这时,“笼罩着我们语言的日常使用的心理迷雾就消散了。我们看到种种清楚明白的活动和反应。”然而,这些简单的形式和更复杂的形式并无鸿沟相隔,“通过逐步增加新的形式,我们可以从诸种原始形式构造起诸种复杂的形式”.《哲学研究》也曾这样说到语言游戏,包括“孩子们借以学习母语的诸种游戏”和“原始语言”〔第7节〕,维特根斯坦自己举的例子有:一方喊出语词,另一方依照这些语词来行动(第2节);教的人指着石头,学生说“石头”这个词;更简单的练习:老师说“石头”,学生跟着说“石头”;跳皮筋、丢手绢之类游戏时边玩边唱的那些话(第7节)。但是,“语言游戏”有比这远为广泛的意义:“我还将把语言和活动棗那些和语言编织成一片的活动棗所组成的整体称作‘语言游戏’”(第7节)。语言的原始形式是和人类其他活动编织在一起的,我们在场景中学会说话,在场景中理解语句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语句逐步脱离特定的场景,话语套着话语,一个词的意义由另一个词或一串词来解释。若把语言视作一个大领域,有一个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边缘地带,这个边缘地带就是语言游戏。上述意思,德文原词Sprachspiel远比中文译名“语言游戏”表达得更清楚。Spiel比“游戏”宽得多,德国人把戏剧叫作Schauspiel,把节庆叫作Festspiel.这个词自然还有其他种种“游戏”所不能

哲学就是对语言的误用——试论中期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消解(一)

哲学就是对语言的误用——试论中期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消解(一)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在公认的维特根斯坦思想发展前后两个时期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与前后期都有所不同的中期阶段。而他在这个时期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对哲学性质的重新认识,即对通常所认为的哲学性质的彻底否认。根据中期维特根斯坦的看法,哲学完全是我们误用语言的结果,因而哲学研究的真正目的,就应当是消除对语言的误用,由此就消除了哲学本身。 【关键词】语法/语言的使用/哲学的方法 【正文】 我们知道,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思想的转变发生在1929年秋天至1936年,也就是他从奥地利南部小镇重返剑桥后直到开始撰写被看作他后期代表作的《哲学研究》。由于这段时间比较长,所以人们通常把它称做“转折时期”。维特根斯坦在这段时间逐渐思考和形成他以后的主要思想,写下了大量的笔记,并向学生们阐述了他的主要观点。他在这段时间写下的笔记在他嗣后被整理出版,他的讲座笔记也被他的学生们整理出版。这些著作主要包括《哲学语法》(1974)、《哲学评论》(1975)、《兰色和棕色笔记本》(1958)以及三本讲座笔记《维特根斯坦1930—1933年讲座笔记》(1959)、《维特根斯坦1930—1932年剑桥讲座笔记》(1980)、《维特根斯坦1932—1935年剑桥讲座笔记》(1979)等等。此外还有十卷手稿和近800页的大打印稿(BigTypescript),其中许多内容已经被收入上面提到的几本书中。在这些著作中,维特根

斯坦明显地开始放弃《逻辑哲学论》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改变了他对逻辑、思想、命题、世界、事实等主要问题的看法。 由于这段时间属于维特根斯坦思想从《逻辑哲学论》到《哲学研究》的过渡阶段,因而大多数研究者并没有对此给予专门的注意,只是把它看作维特根斯坦放弃前期思想的准备阶段:认为他在这段时间里所做的大量笔记以及讲座或者是他后期思想的一部分,是为写作《哲学研究》所做的准备工作;或者是他后期思想的雏形,因而多少还有些不成熟的看法。 但这种观点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哲学研究》的写作开始于1936年,而早在1929年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在这长达近7年的时间里,维特根斯坦的思考从未停止过,他所留下的大量笔记就是最好的证明。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哲学评论》、《哲学语法》等著作中表述的思想与《哲学研究》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就向我们表明,通常被看作的他思想的转折时期绝不简单地是从前期到后期的过渡,而是有其自身的思想特征,并由此使他在这段时间的思想与《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的思想区分开来。因此,我们有理由把维特根斯坦思想发展的这段时间称做“中期”,区别于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的前期和以《哲学研究》为代表的后期。而他的中期思想代表作就是《哲学评论》、《哲学语法》、《兰色和棕色笔记本》以及其他的讲座笔记。 作为思想发展的中期,维特根斯坦在这段时间的哲学思考的确兼备他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读后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读后 2017-03-02 题记: 学校安排假期读书,我选了这本大多数人认为是“骨灰级”的哲学书,看似和教育无关,实则不然。因为它为我指明了英语语言教学的哲学基础。 维特根斯是系统地从语言来思考世界的第一人,在这个意义上,维特根斯坦可以说是语言哲学的奠基人。在其前后期哲学中提出了两种迥异的语义理论,前期他把哲学看作通过分析语言来澄清思想的活动,认为哲学最根本的是逻辑,而不是形而上学。后期他注重使用日常语言,强调语言的不同用法和语言的约定性质,把语言看作是人们的一种言语行为,在言语行为中寻求语言的意义。维特根斯坦哲学实现了哲学从认识论向语言的转向,开辟了现代西方哲学前进的道路。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富于力量和原创性。他在一生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两个具有高度独创性的思想体系,每一个体系都对现代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而第二个体系却是批评和驳斥第一个体系的——这种演变在哲学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表明,他拥有独一无二的哲学头脑,而许多人更乐意称他为天才。维特根斯坦前后期的两种哲学著作和思想对分析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早期哲学影响了欧洲大陆流行的逻辑原子理论和逻辑实证主义,后期哲学给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以决定性影响。以下我们简要分析他前后期的哲学思想及对现代哲学产生的深刻影响。 一、语言哲学产生背景

19和20世纪之交是西方理论科学的危机时期。亚里士多德曾把理论科学分为物理学、数学和哲学三门。然而,这三门学科在世纪之交都发生了危机。随着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的新发现,物理学危机被克服。数学危机的根源在于逻辑主义,后来也被克服,从而摆脱了危机。哲学面临的危机比物理学和数学更加尖锐,历时更长。哲学所面临的不只是一些基本观念、原则和方法的失效,而是失去自身研究对象的危险。 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指把语言本身的一种理性知识提升到哲学基本问题的地位,哲学关注的主要对象由主客体关系或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转向语言和世界的关系。在科学主义思潮中,最早开始语言学转向的是逻辑分析哲学,代表人物主要是弗雷格和罗素。而维特根斯坦被看作是实现“语言学转向”这个决定性转变的“第一人”。 二、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思想 维特根斯坦早期思想集中体现为代表作《逻辑哲学论》。在《逻辑哲学论》中描绘了两个对称的系统,一个是本体论系统,一个是命题的逻辑系统。两者具有同型的逻辑结构,可以用“图像”这种关系把两个系统一一对应起来,这就是他的语言图像论。他说:“命题是实在的图像。命题是我们所设想的实在的模型。”而图像论的基本点是:命题是事实的图像,一个命题就是一个图像。命题只有具备一定的逻辑结构才能成为事态的图像。图像也具有结构。图像的各部分以一定的方式配置起来,表示出事物的结合方式,这就是图像的结构。任何图像必须与实在有共同之处,才能描绘实在。这个共同点即图像的逻辑形式与实在的配置方式。图像说指出命题如何能表达事实,也即语言如何能描述世界。核心点是:语

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 1 世界就是所有为真的一切。 1.1 世界是所有事实,而非事物,的总和。 1.11 世界是由事实所决定的,并且由全部事实所决定。 1.12 因为事实的总和既断定了什么是真的,也断定了什么不是真的。 1.13 逻辑空间中的事实(所有为真的)就是整个世界 1.2 世界可以分解为事实 1.2.1 任一事实或者为真,或者不为真,其它所有事实皆然。 第二节 2 那些为真的事实,是由原子事实组成的。 2.01 一个原子事实是多个对象(或实体,事物)的组合。( object !!) 2.011 事物的一个基本性质就是,它可以成为某个原子事实的一个组成部分2.013 每个事物都是,正如假设的那样,处于一个由可能的原子事实空间之中;我可以 想象这样的空间为空,我却无法想象一个无原子事实空间可依的事物。 2.014 对象包含了事务的全部状态的可能性(?) 2.02 对象是简单的(基本的) 2.0201 每个关于复杂事物的陈述都可以分解为对其组成部分的陈述,而且能被分解成能完全描述这些复杂事物的陈述。 2.021 对象形成了世界的基础。因而它们不会是复合物。 2.022 尽管我们主观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实的客观世界是不同的,但是它们之间显然有些东西――一种模式――是相同的。

2.023 这种固定不变的模式由对象组成。 2.026 只有存在对象,才能有一个固定模式的世界的存在。 (2.03 在原子事实中,对象如一条锁链相互连接。 2.031 在原子事实中,对象以某种确定的方式相连。 2.032 原子事实中对象相互连接的方式即是原子事实的结构 2.034 事实的结构存在于原子事实的结构之中 2.04 存在的原子事实的总和即是世界 2.05 存在的原子事实的总和也确定了那些原子事实不存在 2.1 我们为自己产生事实的图画。 2.12 那图画是现实的模型 2.13 对象(现实世界中的)对应于那图画中的各元素。 2.131 那图画中的各元素代表对象(现实世界中的) 2.14 那图画的存在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 它的各元素之间以某种固定方式相结合。 2.141 那图画即是一个事实 2.15 那图画的各元素以某种固定方式相结合,代表了事物(现实世界的)也是如此相结合的。 那图画的各元素的结合方式称为该图画的结构,该结构也称为该图画的表达模式。 2.1511 这样,那图画与现实就联系起来了。那图画就逼近现实了。 2.1512 它就象是现实按比例缩小的图形。 2.16 事实要想表达为图画,该图画和它之间必定要存在某种共同之处。

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语法”概念

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语法”概念 【摘要】:“语法”是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澄清这一概念,不仅对于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而且对于理解二十世纪哲学史上的“语言转向”,乃至于理解哲学的性质,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围绕与维特根斯坦“语法”相关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章主要讨论的是“维特根斯坦的‘语法’是否是通常意义上的语法?”主要基于摩尔对于维特根斯坦一个观点的转述,关于维特根斯坦主张自己的“语法”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语法这一说法流播甚广。本文即从还原摩尔与维特根斯坦关于“语法”一词使用的争论入手,先后介绍了贝克和哈克对于所谓的维特根斯坦的观点的辩护、哈里斯和加弗尔从语言学角度对这一观点的批评以及福斯特对于这个问题所提出的折衷解释。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对维特根斯坦文本的具体分析,对维特根斯坦对于摩尔质疑的回应进行了澄清,对贝克和哈克对维特根斯坦文本的误读予以了批评,从而表明,维特根斯坦并不是在一种积极意义上主张自己所说的“语法”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语法,而是在一种消极意义上强调自己所说的“语法规则”与通常的语法规则一样,都不是关于经验事实的陈述。第二章主要讨论的是“维特根斯坦的‘语法规则’是否是一种规则?”语言常常被看成一种规则辖制的活动,而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法规则”常常就被看成是确定意义的规则,有意义地说话于是就是一种遵循语法规则的行为。然而,克里普克提出的“遵循规则悖论”却导致了“意义怀疑论”的产生,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对“语法规则”的性质加以检视。本文在对克里普克、贝克和哈克以及马尔

康姆之间关于“遵循规则”问题的论争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各方所关注的问题的实质,从而表明,克里普克、马尔康姆与贝克和哈克在“遵循规则”这一主题下所讨论的其实并不是同一个问题:前两者关注的是“遵循规则(规范性)如何可能?”、“语言(意义)如何可能?”,后两者关注的则是“语言与实在之间的和谐一致从何而来?”、“语言如何得以表征实在?”。而这一局面的出现,正是由于他们把“语法规则”简单地归于一般意义上的“规则”之下所致。语言是一种规范性实践,但语言并不是类似于象棋那样的“规则辖制的活动”,使用语言也不是遵循事先已经制定好的语法规则的行为,语法规则不是先于语言实践的实体性规则,而是一个功能性概念,是我们在使用语言发生理解上的分歧时用作判定标准的语词用法,语法规则是因为它所具有的这种规范性功能而被称为一种“规则”的。第三章主要讨论的是“维特根斯坦的‘语法’是否是一种深层语法?”主要基于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第664节的一个著名评论,他所说的“语法”常常被说成是一种“深层语法”。但维特根斯坦本人关于“深层语法”仅此一处评论,并且在其他地方还对类似“表层之下”这样的提法表现出明确的反感。如何理解“深层语法”这一提法,对于理解哲学语法何以不同于通常的语法、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如何不同于其他一些类型的哲学语法,都有重要的关联。本文在先后介绍了皮彻、哈克、亨特、贝克等人对“深层语法”的阐释,梅祖麟对于“深层语法”的批评,以及乔姆斯基对于“深层语法”的借用之后,分两个部分对“深层语法”这一提法进行了评析。第一部分对哲学语法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深层语法”进行了讨论,目的在于表明,哲学

维特根斯坦研究

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文献分析 以维特根斯坦为题在万方数据上找到1,078篇论文; 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维特根斯坦检索得到1640篇论文。以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与外语教学研究检索得到82个结果;在外文数据库EBSCO中输入Wittgenstein进行检索,得到1683条结果;以W ttgenstein‘s Philosophy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为题进行检索得到907条结果。 (一)、国外 维特根斯坦一直是西方哲学家着重研究的一个风云人物,甚至被认为是现代西方两大哲学传统的融合者。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已经出现了一批研究维特根斯坦的专家,如大卫·斯特恩(David Stern)、冯·赖特(V on Wright)、诺曼·马尔康姆(Norman Malcolm)、彼德·哈克(Peter Hacker)、戈登·贝克(Gorden Baker)、玛丽·麦金(Marie McGinn)、和布莱恩·麦奎尼斯(Brain McGuinness)等。在1976 年,奥地利成立了维特根斯坦学会。该学会组织召开了几次国际维特根斯坦专题研讨会。一位现代哲学家享有专门学会的荣誉的为数很少。 80 年代以后,西方哲学界对维特根斯坦的研究进一步升温,数十部研究其哲学思想的专著先后问世(G.P.Backer & P.M.S.Hacker,1980;B.Rundle,1990;J.Genova,1995;P.Hacker,1996;D.Hutto,2003;等等)。 大体上说,国外对维特根斯坦的研究在研究方式上主要分为三类:传记回忆、对比研究和专题阐释;在研究内容上主要研究其前期著作《逻辑哲学论》以及后期著作《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思想的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这两本书中,学者们将目光投向这种对比研究。 二、国内 在我国哲学界、语言学界及语言哲学界,一些专家学者一直从事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具体讲,目前国内研究维特根斯坦的知名学者主要有韩林合、江怡、张学广和涂纪亮等。韩林合和江怡主要是对其前期《逻辑哲学论》的导读与研究;张学广讨论了维特根斯坦与理解的问题;而涂纪亮侧重于其后期哲学思想的研究。由涂纪亮等学者翻译并整理的《维特根斯坦全集》(1——12 卷)是目前国内最为全面地收集维特根斯坦著述的丛书。2008 年12 月,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我国第一届“维特根斯坦与当代哲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汇集众多国内维特根斯坦的研究者,基本上代表国内研究的较高水平。虽然国内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由于维特根斯坦相关译著的匮乏及其他种种原因,同国外相比,国内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目前还没有学者从“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核心内容”——意义理论方面探究其前后期思想的关联。并且,学者们关于维特根斯坦意义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他的前期思想——“图像论”的意义观,以及后期思想——“游戏论”的意义观。 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可以看出在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与外语教学的研究方面,国外要比国内进步的多,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国内则相对较弱。因此本文着重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方面进行研究。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与外语教学》 《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综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