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考研政治总复习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一)

2020年考研政治总复习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一)

2020年考研政治总复习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一)
2020年考研政治总复习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一)

2020年考研政治总复习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十一)

单选题

1、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

A、一切为了人民

B、一切依靠人民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答案:A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消灭剥削

B、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共同富裕

D、实现现代化

答案:C

3、社会主义与以往一切旧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

A、共同富裕

B、发展先进生产力

C、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A

4、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深刻总结和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摆在重要位置。

A、经济发展速度

B、国民生产总值

C、人的全面发展

D、增加人民收入

答案:C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

A、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B、新的社会阶层

C、全国各族人民

D、中国人民解放军

答案:A

6、国家的领导阶级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中国共产党

答案:B

7、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它是。

A、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B、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C、先进文化的代表

D、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答案:A

8、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

答案:B

9、我国知识分子是中国的一部分。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

D、新的社会阶层

10、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

A、自由职业者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私营企业主

答案:B

11、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A、资金

B、设备

C、人才

D、技术

答案:C

12、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个要素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

13、人才的本质在于。

A、主动性

B、积极性

C、能动性

D、创造性

答案:D

14、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统一战线

D、以上全是

答案:C

15、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2020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分析题(一)

2020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分析题(一) 1 根据材料分析“注重社会公平,理顺分配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依据、政策措施、相互关系。 「材料」 (1)社会财富开始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居民收入差别过度扩大, 贫富悬殊,过度悬殊是当前我国分配不公的突出表现; (2)城乡收入差别过度扩大,是当前我国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 (3)地区收入差别过度扩大,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 (4)行业收入差别过度扩大,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 (5)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的警戒线,是贫富差别过度悬殊的重 要指标; (6)各种非法收入数额越来越大,是人民最为不满的焦点问题; (7)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并不明显,收入分配的税收 调节制度不健全。 「答案要点」 (1)客观依据(形成原因) ①改革开放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 先富起来,而且实行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和不同的分配方式,但同时分 配关系又没有理顺、分配次序混乱,这是造成收入差别过度扩大的直 接原因; ②监管制度不健全,出现相当数量的非法收入,远远高于劳动者 的合法收入水平,是人民群众最为不满的焦点问题;

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根本原因。 (2)政策和措施 一方面,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更多地注意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为公平追求效率,效率不能损害公平,具体措施是: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扩大就业、提升福利补偿、增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差别过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收入分配政策实行调整,即取缔非法收入,调整过高收入,保障和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扩大中等收入队伍,使中等收入人群成为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中坚力量,特别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注重的反贫困和反腐败问题。 (3)相互关系,即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准确处理以下关系: ①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②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③既要反对收入差别过度悬殊,又要反对平均主义。 2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材料1」 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80年为34.9%,1995年为40.8%,2000年为36.4%,2003年高达42.7%,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一般20%左右的水平。从“六五”至“十五”的前3年,每增加一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1.8亿元、2.15亿元、1.6亿元、4.49亿元和4.99亿元。

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的字幕涂黑。 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 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 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知识水平的提高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解析】A"种出水稻"是实践,"书本知识"、"电脑技术"属于认识,本题强调的是"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就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所以本题选A B.说反了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并且这个知识点与题干要求无关 D.说反了,第二次飞跃到实践更重要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 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D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解析】选D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 步性和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 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才是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业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A、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 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C、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 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解析】A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 目的,资本家便尽可能改进技术,也就是改变了资本技术构成,个别技术构成的提高 为个别企业带来超额剩余价值,但是剩余价值的来源依然是工人的劳动,这个时候商 品的价值还没有变化,因为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整体没有变化。个别企业资本家除

考研政治选择题常见的10类题型

考研政治选择题常见的10类题型 考研政治选择题分值为50分。其中单选题16道,满分16分;多选题17道,满分34分。选择题由于考查范围广,涉及的知识点零散,这种题型很需要各位考研er对教材和大纲有系统而熟练的掌握。选择题中,多选题的难度较大,它是拉开政治分数的一个题型之一。 一、识记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的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考试分析对这类题的要求做了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此类题主要用于考查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主要题型有: 1、组合型: 例题1: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2006年多选第25题)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答案为(CD) 2、数字型: 例题2: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所得税法>的决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为(2006年单选第15题) A、800元 B、1200元 C、1600元 D、2000元 答案为(C) 方法:以上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大致类似。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的选项就必定是正确的选项。此类题型需要熟记知识点。 3、判断型: 特点:此题型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政治是非、理论是非的判断能力。考生只要记住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就能正确回答出来。

2020年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2020年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 和谐世界是继走和平发展道路之后,我国在国际上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XX年4月,******参加亚非峰会时第一次提出这个理念。同年7月,******出访莫斯科,“和谐的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XX年9月,******在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时,系统阐述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在他发表的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中,对建立和谐世界提出四点基本主张。此后“和谐世界”这个新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主要包括: (1)政治上,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建设各国和谐共处、公正、民主的世界。 (2)经济上,提倡进行互利合作,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 (3)文明方面,提倡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取长补短,倡导开放、包容的精神。 (4)安全方面,提出实行全球新安全观,建立和平、稳定的世界。 二、和谐世界理念的依据 1.建立和谐世界符合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 进入新世界“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国际局势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加快。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机遇,也建立和谐世界提供了条件。我国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要争取和抓住世界和平与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2.推动建立和谐世界,是为了适应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和平与发展遇到了新问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多,新挑战新威胁在增加。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该重视和谐,强调和谐,促进和谐。 3.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在外交领域的延伸 我国在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在经济领域国内生

2018考研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因果关系类

2018考研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因果关系类 题型特点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知道结果考原因,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引导语是“因为”、“其原因是”、“之所以”。另一种是知道原因考结果,其引导语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因此”、“所以”等。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 解题诀窍 1.要分清是考查原因还是考查结果。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应把题干和备选项结合起来分析,找好切入点。如果题干为因,备选项应该是此原因的结果;反之亦然。问结果的选择题的选项都比较发散,往往是“一因多果”。 2.要正确理解题目常用各种原因的含意,把握和理解各种原因的区别与联系。 (1)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一般来说,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诸多因素中事物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客观原因,而人的因素是主观原因。 (2)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这种主导因素有时不止一个,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如果题目要求分析主要原因,那就要对选项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主要原因。 (3)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规律的要求。分析根本原因一般是政治现象从经济上找原因,生产关系从生产力中找原因。而直接原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 3.要将选定的答案代入题干中比较,看是否合乎逻辑。这一步往往容易为考生所忽略。值得注意的是,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中有三种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1)答非所问者不选;(2)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或变相重复者不选;(3)因果颠倒者不选,即题干问的是原因,但备选项却答成结果。 名题举证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标准答案】C

2020年考研政治全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一)

2020年考研政治全真模拟试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1、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A)。 A、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C、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2、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B )。 A、系统化 B、民族化和具体化 C、国家化 D、世界化 3、1942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一致的目标是(A)。 A、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 B、国际化和中国化 C、理论和实际 D、旧中国与新中国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下面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A)。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7、下面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的是(D)。 A、最终的奋斗目标 B、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C、农民同盟军思想 D、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会议是(C)。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八大 9、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A)中。 A、《论新阶段》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反对本本主义》 D、《实践论》 10、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遭受过严重的挫折。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是在( A )。 A、遵义会议以后 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 C、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 D、红军长征胜利以后 1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 A.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C.共产主义运动席卷全球 D.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 1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A)。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C、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2010考研政治真题答案及详细解析(完整版)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2.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3. 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 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4.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5.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2019考研政治马原考试难点精华整理(1)

马原在考研政治中有一席之地,马原的知识点有很多易错的地方。下面考研小编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马原考试难点精华整理(1)”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考研政治马原考试难点精华整理(1) 1.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2.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4.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是世界本原问题。 5.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不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6.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这说明人们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 7.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8.逐渐改进的时间测量精度说明时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注意区分时间(客观性)和人的时间观念(主观性))。 9.非传统指数(比如口红指数)可以反映经济走势的例子给我们启示是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10.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注意不是时间和空间) 马原的复习需要方法,讲知识点难点记忆清楚。以上是考研小编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马原考试难点精华整理(1)”相关文章,提醒大家冲刺复习注意方法,预祝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更多马原信息请关注考研马原频道。

考研政治冲刺模拟试题(四)答案解析

考研政治冲刺模拟试题(四)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的理解和运用。唯物主义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的路线,唯心主义则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唯心主义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自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心静自然凉"明显夸大了人的内心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 2.【答案】C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只是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因此,本题的选项C是正确答案。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因果关系。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因此首先排除C项。地表干燥与沙尘暴是因果联系,是先有地表干燥才有沙尘暴,沙尘暴不会转化为地表干燥,两者不可能相互转化,故而B项也被排除。形成沙尘暴的原因有很多,题干提到了降水偏少或无降水、地表干燥、土质疏松、大风等部分原因,至于其他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这表明产生沙尘暴这个结果的原因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所以D项不正确,而选项A符合题干要求。 4.【答案】C 【解析】产业资本循环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采取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资本采取商品资本的职能形式,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 5.【答案】D 【解析】题干主要是分清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便提上日程。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 6.【答案】C 【解析】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等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最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所以选项C为正确答案,A、B、D选项应排除。 7.【答案】A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来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里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就是指的各种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并不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性。

2020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5)

2020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个说法在哲学上的意义是( )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精神的力量能够变成物质的力量 C. 精神的力量能够代替物质的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动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实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 A。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比自然规律更易于理解的规律 D。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3.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 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 B。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C。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 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 4.在科学理解中,意识的“超前反映”更为突出,这里称之为“超前反映”的意思主要是指( ) A。意识活动的对象性 B。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C。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D。意识活动的自控性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反映。具体来说,物质和意 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和意识之间存有质的区别:物质是客观实在, 意识是主观存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物质和意识也存有密 切的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与物质具 有同一性,意识能够达到对物质的准确反映;通过实践,物质能够变成 精神,精神能够变成物,即二者能够相互转化。 “富口袋”指创造物质财富;“富脑袋”指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 知识、技术和党的方针政策等。“富脑袋”对创造物质财富具有重要 的指导作用。所以“要富口袋,先富脑袋”体现了精神对物质能动的 反作用,说明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所以,选项B准确。选 项AD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理背道而驰,属于唯心 主义观点。选项C混淆了物质和精神的本质区别,也夸大了精神的作用,故排除。所以,本题准确答案是选项B。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性。但是,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 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 社会规律中,既存有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有着主观制约客观的 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能够以完全相同的 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 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理解社会规律比理解

2014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精析

《2014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精析》连载01 2013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一幅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考点出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中的运动和静止这一知识点,命题的角度是相对静止的积极意义。 【要点提示】题目以天心阁名联中“舟行洲不行,鸽飞阁不飞”的动静对比考查辩证唯物论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运动是绝对的,但并不排斥相对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前提,是衡量运动的尺度。据此,A是唯一正确的选项。B,C,D三项皆为无学理内容即所谓胡诌的纯粹干扰项。 【答案分析】这道题考得很简单。且“相对静止的意义”是冷僻的角度,其命题意义在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不仅要与唯心主义相对立,而且要与否认运动夸大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区别。这涉及到三个问题。 第一,运动和静止是什么关系?运动是绝对的,但并不否认相对静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二,为什么要认识相对静止的积极意义?相对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前提,是衡量运动的尺度,是事物存在的条件。第三,为什么要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因为绝对主义把静止绝对化,把相对的静止夸大为绝对的凝固,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由此导出不变的人性、不变的社会制度等僵化观念。相对主义把运动绝对化,完全否认任何意义上的静止,走向相对主义诡辩论。由此导出一切幻灭无常、世界不可言说这种既无根据又无用处、似巧实妄的胡言乱语。 涉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考点常借助典故名言表达。本题题干即由郑家溉先生所撰天心阁对联改编,原文是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精华知识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1)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2.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及其辩证统一关系 江泽民指出,总结党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21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胡锦涛认为“三个代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点。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只是三句话,不仅仅是三句话。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201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的前提是() A.事物之间的区别 B.事物的相互过渡 C.事物的相互依存D.事物的相互转化 3.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这种情况主要说明,联系是() A.客观的 B.普遍的 C.复杂多样的 D.关系范畴 4.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A.联系B.发展 C.矛盾D.质变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肯定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依照唯物辩证法,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普遍的联系和运

动、变化、发展之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其中,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在本题中,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新旧事物之间转换的意思,体现了发展的实质的哲理。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最近几年的考试中经常会有以名人名言或诗句命制的题目,很多考生一见到这样的题目就会大脑一片空白,根本找不到解题头绪。其实,答这类题的时候并不要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通常可以通过找关键词和核心词的方法,快速解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联系的含义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一,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如果世界上的`事物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区别,没有相对的界限,那么,它们将是一团混沌,也就没有任何联系可言了。承认事物相互之间的区别和界限,决不能否认事物相互之间的联系,否认它们的相互过渡和转化。如果说,只承认事物的相互区别和界限而不承认事物的联系和转化,就

2014年考研政治材料分析题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

1.材料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 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盘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材料2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 材料3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最终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政治制度的变化: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等。 请结合材料回答: (1)指出材料1、2观点的联系,并运用唯物史观加以分析。(4分) (2)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分析材料2的观点。(3分) (3)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材料3中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3分) 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 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准备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这是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定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怎样形成的。(4分)(2)请结合毛泽东的论述。并简述其原 因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前途。(3分)(3)根据上述资料所述,分析中国革命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3分)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精华知识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精华知识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有哪些需要重点看的精华知识点?小编为大家梳理。下文,介绍知识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理论建设、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 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当今世界,科学越来越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成为代表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应当更加自觉地依靠科学,发扬尊重科学、追求知识的精神,努力在全民族范围扎扎实实地组织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最新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4)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4)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蕴含的哲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的前提是( ) A.事物之间的区别 B.事物的相互过渡 C.事物的相互依存 D.事物的相互转化 3.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这种情况主要说明,联系是( ) A.客观的 B.普遍的 C.复杂多样的 D.关系范畴 4.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 A.联系 B.发展 C.矛盾 D.质变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肯定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依照唯物辩证法,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普遍的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其中,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在本题中,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新旧事物之间转换的意思,体现了发展的实质的哲理。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最近几年的考试中经常会有以名人名言或诗句命制的题目,很多考生一见到这样的题目就会大脑一片空白,根本找不到解题头绪。其实,答这类题的时候并不要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通常可以通过找关键词和核心词的方法,快速解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联系的含义 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一,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如果世界上的事物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区别,没有相对的界限,那么,它们将是一团混沌,也就没有任何联系可言了。承认事物相互之间的区别和界限,决不能

2020年重庆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2020年重庆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猜你喜欢: 考研政治论述题解题技巧: 一、搞清题意 论述题的问题大多不直接发问,问的比较委婉,有艺术性,在给同学们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试卷的难度,考生要仔细推 敲“请回答”的问题要求,它们规定了回答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要依据问题揣摩出题人目的,锁定考点,从脑海中调出相应的原理,作为分析材料的依据。 二、挖掘材料 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材料讲的是什么,同时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用笔勾画出来,方便反复查阅。 三、原理阐述 在运用原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的过程时,以题目中“请回答”所限定的论证角度为依据,因为材料中并非每一句话都需要用原理 去分析,要学会去粗取精。同时注意原理与材料的紧密结合,要把 问题解答的全面、透彻、论述到位。原理阐述要思路清晰,卷面整齐,用一、二、三,将原理准确表述,同时结合题中材料语句,让 原理阐述更加丰满。 四、展开分析 在原理阐述的过程中要做到必要的展开,不可惜墨如金。因为对于任何一道论述题,都存在着理解上的主体差异,答得过少,则很 难将命题人编拟的答题点全部覆盖,甚至无法覆盖主要答题点,从 而造成失分现象。 必须说明的是,虽然展开十分必要,但是也要注意,分析的内容要论点突出、层次分明、轮廓清晰,不能跑偏。倘若分析的内容与

答题点混乱无序,让阅卷老师不知所云,觉得此考生毫无逻辑感,答得再多也是枉然,还会造成印象分的降低。 五、归纳结论 在阐述原理以及充分分析过后,要有一个简短的结论收尾,即先将整个题目再复述一遍,后面紧跟一个所以如何如何,接着再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评材料中坏的做法。如: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我们就要在答题答案的末尾总结:“要把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紧密的结合起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学习了这五步答题技巧,相信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的想通过答题来验证一下这些技巧了,那么就赶快行动吧!愿大家都能把题目解答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2014年考研政治马原选择题详解说明

2014年考研[微博]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共考查了9道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题4道、多项选择题5道,在题型设置上与去年相同。主要考查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相关考点。 原则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本次考试所占总分值为24分,其中选择题分值为14分。在选择题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所占分值为6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所占分值为6分,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所占分值为2分,与2013年马原分值相同。跨考教育[微博]政治教研室刘晓亮老师解析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A. 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 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 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三章中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实验。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所以,B选项正确。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 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 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 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 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章中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

2020考研政治真题选择题解析

2020考研政治真题选择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C) A.运动的普遍状态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衡量尺度 D.运动的存在方式 考点: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A) A.因果联系 B.必然联系 C.主观联系 D.本质联系 考点:因果关系。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C)A.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B.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考点: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4、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B) A.100% B.75% C.50% D.125%

考点:剩余价值率的公式与资本有机构成的公式。 5、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立足点是(D)A.相互借鉴,求共存异B.多元平衡,共同发展 C.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考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6、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及泵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始终坚持放在首位的是(C) A.繁荣文化市场 B.经济效益 C.社会效益 D.创新文化体制 考点:公益性文化事业。 7、近年来,为了缩小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差距,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这些举措体现了(B) A.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 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D.各种生产要素都能按照贡献参与分配考点:深化分配制度改革。8.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同时,还要实现翻一番的是:(A) A。城乡居民人均收入B。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C。国民收入D。财政收入 考点:十八大相关内容。 9、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