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经济学资料

信息经济学资料

信息经济学资料
信息经济学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可能是选择或填空,名人贡献要熟悉)国外信息经济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1、1959-1970 形成阶段: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J.Marschak)在1959年出版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中最早提出信息经济学概念。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J.Stigler) 在美国《政治经济》杂志发表题为《信息经济学》的著名论文,研究信息的成本、价值、信息对价格和工资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标志着信息经济学学科的诞生。(斯蒂格勒(G.J.Stigler)提出信息搜寻理论)

2、1970-1978 初步发展阶段:乔治.阿克洛夫(G.Akerlof)在1970年提出“柠檬”理论。

迈克尔·斯彭斯(M.Dpence)在1973年提出“信号”理论。

3、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Mirrl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里(W.Vickrey)提出了信息经济学中重要的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机制理论。

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信息的经济研究;(2)信息经济的研究;

(3)信息(或信息学)与经济(或经济学)间关系的研究;

第二章商品经济

一.1)信息商品的定义:信息商品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信息产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2)信息商品的特征:1、非物质性与信息性2、消费无损耗性3、累积性与再生性4、共享性与占有性

二、(能区别,可能是选择)信息商品生产的类型:

(1)物质产品型信息生产:同一信息内容的重复翻印。如印刷、音像翻录、软件包复制。

(2)深化型信息生产:信息深入加工,使信息的质有所创新、信息的量有所增加。如深入研究后得到专利产品、研究报告、著作、论文。

(3)扩张型信息生产:拓展信息的内容和范围,而且增加信息量,表现为信息的不断积累。如报社的采编、电视台的节目选编。

三、信息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性:

(1)共享性(2)再开发性(3)与使用者的相关性(4)效用滞后性(5)时效性

(简答或论述,从均衡角度看,用林达尔均衡解释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差异,:)

四、信息商品价格的均衡理论:

1、(重要)两种均衡的差异,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差别在于:

1)私人物品的价格相同,但消费量不同;公共物品的消费量相同,但价格不同。

2)私人物品根据所有消费者的需求,个人消费的总量等于生产的总量,需求等于供给。

3)公共物品:单个消费就对应着全部的生产。

2、(重要)林达尔均衡

A、林达尔通过一个新的定价方法建立一个公共物品的均衡模型,称为林达尔均衡。

B、在模型中:1) 所有消费者不是面临一个公共(相同)的价格,而是面临一个公共的数量;

2)不是总产量在全体消费者之间分配,而是总成本在消费者之间分摊。

3)因此,要尽量使每个消费者面临的价格符合其对公共物品的真实评价,使得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总和(总收入)正好等于公共物品的总成本。

4)生产的约束条件是:总收入等于总成本。

五、(简答或论述,区别,用产权理论阐述公共物品)信息商品价格的产权理论:信息产权:

1)公共物品产权理论:由于“外部效应”,私人市场的信息生产是不足的。因此,应由政府出面组织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或对私人生产的信息予以补贴和资助。

2)波斯纳理论:由于原始生产者可能以某种间接方式取得相应收益以弥补信息生产成本,不受干预的自由市场完全可以生产出最优数量的信息商品。

3)自然垄断理论: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以重复性的资源投入导致信息生产“过量”,政府应通过授权方式限制竞争。

由此可看出,信息商品的产权性质不同,会影响其价格。政府生产的信息商品,价格统一或低廉;

私人生产的信息商品,其价格必须涵括成本、税收和利润等。

六、(含义、特点)信息商品的定价策略及方法:

1、多重定价:是指厂商对于同一件信息商品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分割或组合,赋予不同价格,从而实现市场细分。这是一种从产品角度出发的定价策略,这种角度包括信息时滞、系统界面、使用权限、计算速度、服务协议、结构性能、功能数量等。

2、捆绑定价: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关产品,捆绑打包出售,并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如:微软的Office 软件等。捆绑定价可以实现销售者的收益最大化,它还可以降低用户的搜索成本、使用难度和交易成本等。

3、歧视定价:是一种常见的定价策略。企业为实现收益最大化,针对不同用户的支付能力,制定不同的收费价格,从而使各类用户都能购买该商品。这是一种以顾客为核心的定价策略。

1)基于对象的歧视定价:根据顾客的收入水平实施价格歧视;

2)基于空间的歧视定价:根据顾客所属国度或地区实施价格歧视。

4、拉姆齐价格:是一系列高于边际成本的最优定价,能资助商品和服务的提供。当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提升所产生的净损失小于运用额外收入所产生的净收益时,经济效率就提高了,社会总福利增加,因而是一种有效定价。

第三章商品市场

一、信息市场的内涵:狭义:信息市场是进行信息商品交换的场所;

?广义:不仅是场所,还包括信息生产者、经营者和信息商品用户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信息市场的结构:

(1)客体结构:指加入信息市场交换活动的各种交易对象,如信息商品和信息服务。

(2)主体结构:指监护信息商品这一客体进入信息市场,并使之发生市场交换关系的当事人。包括信息商品的供给方、需求方、中介方、和信息市场的管理方。

(3)时间结构:是指信息市场主体支配交换客体的运行轨迹的量度,这种量度总是表现为交换过程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有机统一。包括信息商品现货市场、信息商品期货市场和信息商品借贷市场。

(4)空间结构:是指市场活动范围等级所占的比重及相关关系。包括地方信息市场、全国信息市场和世界信息市场。

三、(理解)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

(1)信息市场的供求机制:(2) 信息市场的价格机制

(3) 信息市场的竞争机制(4) 信息市场的激励机制

(5) 信息市场的风险机制(6) 信息市场的利润机制

(7) 信息市场的控制机制

信息市场控制是指查核交易行为的发生是否和已采用的计划、原先的指标以及原有的原则一致。它的目的是指出弱点和错误以便加以改正和避免重蹈覆辙。

1)设立目标与标准;2)衡量、比较与评价;3)校正行动的控制决策。

机制间的关系:

第4章信息搜寻与选择

一、(1)价格离散(dispersion) :同质商品不同价的现象,称为价格离散。

同质商品既可以指同一品牌、同种型号的产品,也可以指具有同种功能的商品。

(2)通过对价格离散幅度的测度,可以确定对市场的无知程度,即价格离散幅度可作为市场发育状况的一种显示器。市场价格离散率可以较为全面、直观地反映市场价格的离散程度。市场信息的离散幅度愈高,说明市场发育状态愈不成熟,愈需要人们对之进行宏观协调和管理。

(3)信息搜寻是一个成本递增的过程。信息搜寻成本 = 时间 + “鞋底”(shoe)前者指信息搜寻所耗费的时间,后者指交通成本和其他查询费用。

二、最佳搜寻次数的确定:随着搜寻次数的增加,每次搜寻的边际效用增加值都在相应减少。最佳搜寻次数就是搜寻边际成本和搜寻边际收益相等时的搜寻次数。虽然最佳搜寻次数的确定只与搜寻成本和预期边际收益相关,但如何准确地确定搜寻成本和预期边际收益却很难,因为这涉及到价格离散幅度、搜寻范围、

购买数量、购买商品种类等多种相关因素;

三、(重要)用信息经济学原理解释社会学现象:

(1)“鲜花插在牛粪上”“癞蛤蟆吃到天鹅肉”“美女配青蛙”:

假设1:美丽的姑娘搜寻机会成本为2, 普通姑娘为1;

假设2:英俊小伙子搜寻机会成本为2, 普通小伙子为1;

假设3:相貌美丽的收益为2, 相貌普通的收益为1;

小伙子与姑娘的搜寻对策:

由图可知,美丽姑娘谈恋爱的可能性有6种支付组合,即(0,0)(2,0)(0,2)(-1,1)(-1,2)和(1,1)。前面5种支付组合属于不稳定均衡,最后一种支付组合才属于稳定均衡,即相貌普通小伙搜寻美丽姑娘。在该均衡点上,男女双方收益均为1,总收益达到最大化2,效益与公平达到完美结合。

?同理英俊小伙谈恋爱也是6种组合,其中相貌普通姑娘搜寻英俊小伙的组合是最稳定的。

?”鲜花插在牛粪上”说明:市场参与者是否采取搜寻行为,与边际搜寻成本和搜寻前所处的战略地位有关。

?

(2)为什么离退休老人常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基本原因在于:离退休老人的时间等机会成本小于某些高收入人员,前者搜寻的战略地位优于后者;

?离退休老人第一次搜寻发现市场价格离散率越高,他采取第二次搜寻的可能性越大,当价格离散扩大时,搜寻到最低价格的预期收益会增加。

(3)为什么讨价还价最激烈的地方是在菜市场,而不是在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的商场?

?首先,在菜市场,买主和卖主之间对商品质量和成本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要远低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的市场,青菜萝卜一看就知好不好,而电视机质量是否过关,不是凭看几眼就能判断的;

?其次,菜市场的搜寻是多次重复进行,买主通常积累较多的搜寻和谈判经验。在耐用消费品市场上,买主即使有搜寻,也不会到每日进行搜寻的程度,其搜寻经验和信息将小于前者;

?最后,买蔬菜是几乎每日采取的交易活动,其搜寻的边际成本低。购买耐用消费品一般只是采取一次的交易活动,搜寻边际成本高,谈判的战略地位较弱。

?计算表明,在耐用消费品市场上,消费者走访商店的最佳搜寻次数一般在2-3次之间;

?大多数人谈恋爱的次数一般也在2-3次之间,可以认为,搜寻2-3次是许多搜寻活动的稳定均衡点。

?中国民间俗语“事不过三”、“货比三家”含有朴素的搜寻原理。

第五章信息资源

一、信息资源的含义:

(1)狭义含义:信息资源是信息内容本身所构成的信息有序化集合,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学技术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社会发展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都是信息资源的重要构成要素。

(2)广义含义:信息资源既包括信息内容本身,又包括有关提供信息的设施、设备、组织、人员和资金等。即信息资源及与它有关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二.知道)信息资源的类型:(1)体载信息资源(2)文献信息资源(3)实物信息资源(4)网络信息资源

三、信息资源的经济特性:

(1)生产有用性。现代的信息经济活动则主要依赖于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劳动力等信息资源的投入。

(2)稀缺性。信息资源的开发需要相应的成本投入,在既定的时间、空间及其他条件约束下,经济活动行为者因其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其信息资源拥有量总是有限的。

(3)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同一信息资源可以作用于不同的作用对象上,并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作用效果。经济活动行为者可以根据这种现象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方向做出选择。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产生了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四、(1)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的信息资源需求为依据、以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为指针,来调整当前的信息资源分布和分配预期的信息资源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资源配置状况反映在信息资源的生产能力(R1)和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R2)两方面。一般用“信息资源丰裕系数”(简称R 值)来测度。

(2)信息资源丰裕系数,它可以定量信息资源的储备与发展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全面准确地测度信息资源的内在发展规律。

计算公式为: (3)人均信息资源生产能力R1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1为数据库数量;P2为获得专利和商标数量;P3为图书报刊出版数量;

P4为视听产品生产数量;M 为测度期测度范围内的人口总数;

(4)人均信息资源发展潜力R2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S1代表信息资源的储备能力;S2代表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

(5)S1的测度公式为: 。式中:Q1、Q2、Q3、Q4、Q5、Q6分别为计算机、文化设施、新闻设施、娱乐设施、邮电设施、通信设施的拥有量。

(6)S2的测度公式为: 。式中: T1、T2、T3、T4、T5分别为识字人数、中小学、高等教育在校人数、科研人员数、政府部门人数、咨询机构人数。

第7章 信息产业

一、信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工业(计算机设备制造业,通信域网络设备制造业及其他信息设备制造业)、 信息服务业;信息开发业(软件产业、数据库开发产业、电子出版业等)

二、信息产业结构: (1)产值结构; (2)就业结构; (3)部门结构; (4)技术结构

三、信息产业的经济特性分析

(1)固定成本高,边际成本低;(2)信息产品的高异质性;(3)高转移成本带来用户锁定;

(4)网络效应;(5)标准控制带来的合作伙伴锁定和竞争者抑制;

第八章 信息经济测度:(区别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方法和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

一、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 :

核心内容:①教育产业方面 ②研究与开发方面 ③在通信媒介产业方面 ④信息设备产业方面 ⑤信息服务产业方面

评价: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和方法是最早的宏观信息经济的测度理论和方法。他1962年出版的《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是一部奠基性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宏观信息经济学著作。

优点: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学者广泛地应用。对波拉特的《信息经济》、彼得·德鲁克的《间断的时代》、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著名著作中的某些重要思想都有直接的影响。

缺点:一是关于“教育”划归信息产业的问题。二是关于“知识”、“知识产业”概念的范畴问题。 21R R R +=M

P P P P R 4321

1+++=2

12S S R +=M

Q Q Q Q Q Q S 6543211+++++=M

T T T T T S 5

43212++++=

三是关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问题。

二、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

研究内容:①明确若干概念,为理论分析的量化奠定基础;

②从市场的角度,按信息市场的供求关系分析信息经济的结构;

③按市场与非市场性质区分不同类型信息活动,从而建立起可操作的测度体系。

主要结论:①产值结构结论②就业结构结论

优点:①.选取了经济学的角度和经济统计的语言。

②.首次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识别出信息行业,并开拓性地以定量方式反映出信息行业或信息劳动力在

整个经济部门中的比重及其变化。

③.对二级信息部门的明确划分和测度更具创造性。

④.波拉特方法对于研究信息产业与国民经济结构及其他产业部门间的内在联系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缺点:①.它对于信息活动、信息行业、信息职业等的划分尚缺乏统一的科学标准;

②.测算中所采用的某些方法和某些数据欠合理,因而使测算结果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③.运算非常繁琐,对统计资料的要求比较高。

第9章网络经济

一、网络经济的12大基本特征:1)“充分信息”:“充分信息”代表信息量的增加和信息的积聚。

2)“信息序化和整合”:信息工具将信息排序、整理,增加信息的价值。

3)“标准与规则”: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遵循统一的信用规则。

4)“共享”:互联网使信息产品全球共享成为可能。

5)“随时”:网络提供的服务不受工作和作息时间的约束。

6)“快捷”:超越时空约束,对空间的依附性减少,而且突破时间的约束。

7)“互动”: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

8)“直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联系。

9)“个性化”:以网络为信息纽带,及时通过网络了解潜在的顾客个性化要求、预测个性化的需求

改进产品和服务,提供个性化的商品。

10)“高渗透”:信息产业渗透到传统产业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内部的升级改造,催生新兴边缘产业:

11)“全球化” 12)“可持续”

6)对传统资源稀缺的挑战:传统经济的基础资源是钢铁和能源,而网络经济的基础资源是硅和信息。

?厂商理论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资源稀缺和可占有性,而网络服务的理论依据是资源过剩和可共享性。

?传统经济注重物欲,而网络经济注重以人为本。

7)对经济个人主义的挑战:传统经济学认为:人们在追求私人目标时,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和增进社会福利。

?网络创造了平等、协作的气氛。在网络环境下,只有为别人创造价值,才能获得自己的利益。不仅要利己,还要利他。

8)对商业技巧的挑战:传统经济学的商业技巧—挖空心思制造信息不对称,利用消费者不了解实情赚取超额利润;

?网络经济讲诚信、信用,需要社会协同的力量。

9)对传统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的挑战:网络经济突破时空限制;网络世界中,信息以“比特”形式存在;网络技术简化市场交易过程,消解市场中介组织,做到低成本;网络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网络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1、劳动者:1)硬劳动要素:劳动者的体力、耐力等物质要素,

2)软劳动要素:劳动者的智能、认知结构和各种能力。主要包括智商IQ 、情商EQ 和意商。

2、劳动工具:离不开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作用

3、劳动对象:信息资源发挥重要作用

第十章博弈论

一、含义:博弈是一些主体在一定的环境状态下,按照一定的规则,各自进行策略选择和实施,并获得相应利益的过程。博弈中的主体需要进行“选择”,需要进行“决策”。如何进行理性选择和决策,使得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依存关系中,尽可能提高自身的利益所得,这正是博弈论的关键所在。

博弈论是一种关于决策的理论,它研究各主体当其决策行为相互影响时的策略选择以及这种策略选择的均衡问题。

二、博弈的基本要素:

(1)决策人:博弈中的利益主体;(2)策略:博弈中各决策人的决策内容;

(3)进行博弈的次序:决策人做出选择的先后顺序;

(4)得益或支付:得益是参加博弈的各方从博弈中获得的利益;支付是参加博弈的各方从博弈中失去的利益。

三、博弈的特征:

博弈的第一个特征:每一个决策人都有自己的利益;

博弈的第二个特征:站在他人的立场,从他人的角度出发,预测其将选择的策略,在这个基础上选择自己最理想的策略。

四、题目1:解释囚徒困境:

一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侦破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张三和李四,并从其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辩称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分别关在不同房间进行审讯。由地方检察官分别和每个人单独谈话。检察官说,“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各判刑6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1年。如果其中一人坦白,另一人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10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张三和李四该怎么办呢?

1、如果张三和李四都坦白交代,他们分别要被关押6年,这种福利收益显然要低于俩人都抵赖的情形(即分别被关押1年)。

2、但是,张三和李四最好的情形都是另外一个人抵赖,而自己坦白交代,因为这种不合作的战略对于自身境况而言是最优的(自己不用关押)。但是,选择不合作战略意味着无论是张三还是李四,都有可能各自独立地按照同一种思路选择其最优策略,即最好是我坦白交代,而另外一个人抵赖。这样,我就可以不用蹲监狱,而另外一个被关押10年,那是警察的事。结果,警察局获得的均衡结果是张三和李四都分别坦白交代。从总体福利收益来讲,张三和李四获得的收益仅仅是次优,而非最优。

3、张三和李四不能获得最优效用(帕累托效率)的原因主要在于俩人不能在关押期间相互协调行动,即使

能够协调行动,也会由于这种设计框架存在利诱使张三或李四在最后时刻改变合作战略的因素出现不合作的战略行动。

4、囚犯难题是分析局中人在对策中边择“合作”或“背叛”战略的一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分析模型。通俗地说,在这种框架的对策中,局中人对自身策略选择的关心程度要高于对另外一个局中人选择何种战略的关心程度。在这里,局中人受另外一个局中人选择何种策略预期的影响要比典型的纳什均衡小。在囚犯难题中,每个局中人都是在“自己说真话,让他人说假话”这种境况中处于最优地位。

囚犯难题从本质上揭示了个人的理智与集体的理智之间的矛盾

题目2:智猪博弈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且就会后到槽边,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

从矩阵中可以看出,当大猪选择行动的时候,小猪如果行动,其收益是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4,所以小猪选择等待;当大猪选择等待的时候,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其收益是-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0,所以小猪也选择等待。综合来看,无论大猪是选择行动还是等待,小猪的选择都将是等待,即等待是小猪的占优策略。

在小企业经营中,学会如何“搭便车”是一个精明的职业经理人最为基本的素质。在某些时候,如果能够注意等待,让其他大的企业首先开发市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时候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高明的管理者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来为自己服务。“搭便车”实际上是提供给职业经理人面对每一项花费的另一种选择,对它的留意和研究可以给企业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费用,从而使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偷与保安、石头·剪刀·布不存在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非合作博弈。在这个策略组合中,每个决策人的策略对于其他人都是最佳选择。

第十一章信息不确定性

市场信息的基本形态:(1)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2)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3)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非对称信息理论——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詹姆斯·莫里斯,威廉·维克里

第十二章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关系泛指在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息的交易(合约、协议)中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其中:掌握信息多、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

委托--代理理论的五种基本模式

(1)单个委托人与单个代理人的对策模型,如医生与病人;

(2)单个委托人与多个代理人(复合代理人)的对策模型。如中央政府与若干家垄断信息厂商;

(3)多个委托人(复合委托人)与单个代理人的对策模型,如数干个计算机个人用户与“国联在线”(ISP)公司;(4)多个委托人与多个代理人的对策模型,如保险市场上多家保险公司争夺投保人的竞争;

(5)单个或多个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彼此均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对策模型,如瞎子背瘸子,彼此均为委托人和代理人。

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主要研究委托人和代理人如何决策以及决策的均衡结果问题。

1)按时间划分:①事前不对称----逆向选择②事后不对称----道德风险

2)按内容划分:①隐藏行动:指某些人的行动②隐藏信息:指某些人的知识和信息

(1)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2)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3)逆向选择模型;

(4)信号传递模型;(5)信息甄别模型;

二、(重要)道德风险(事后不对称):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破坏市场均衡或导致市场均衡的低效率。

逆向选择(事前不对称):在建立委托人- 代理人关系之前,代理人已经掌握某些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可能对委托人不利。代理人利用这些有可能对委托人不利的信息签定合同,使得委托人处于信息劣势,从而作出对委托人不利的决策。

三、(重要)1、激励:就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刺激,目的是使代理人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的或不得不选择与委托人标准或目标相一致的行动。

2、激励机制:是为减少道德风险,委托人所设计的一种促使代理人“主动”采取对委托人有利行为的机制。核心就是“我怎样使某人愿意为我做某事,并且愿意积极地为我做某事”。

3、委托人设计激励机制的目标:

首先,针对代理人的隐蔽信息而面临的不利选择地位,激励的目标是如何使代理人“自觉地”显示他们的私人信息或真实偏好,即所谓的“如何让人说真话”。

其次,针对代理人的隐蔽行动而可能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激励的目标就是如何使代理人“自动自觉地”尽最大努力工作,诱使代理人不采取道德风险行动,即所谓的“如何让不偷懒”。

4、激励机制的两个原则:(1)激励参与约束:代理人执行合同后所获得的效用不能低于某个预定效用;(2)激励相容约束:代理人执行合同后,以自身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行动,其结果也使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

5、典型的激励机制

(1)租金制(2)劳动工资制(3)目标产量承包制(4)分成制

四、信号传递:为减少逆向选择,委托人或代理人应该通过信息决策,改善博弈环境中的信息结构,减少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解决途径1----信号传递:“高质量”代理人利用信息优势向委托人传播自己的私人信息,以证明自己的类型。

解决途径2----信息甄别:委托人通过制定一套策略或合同来获取代理人的信息。

广告是一种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非常有利的工具。从本质上讲,广告的作用是为了促销,并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五、1)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假设存在这样一个二手货市场,有100人希望出售他们的旧汽车,同时又有100人想买旧汽车,买主和卖主都了解这些旧汽车中高质量与低质量的汽车各占50%。拥有高质量和低质量旧汽车的卖主的预期售价分别为2000和1000美元;高质量和低质量旧汽车的潜在买主的预期支付价格分别为2400和1200美元。

1、因为假定旧汽车属于高质量或低质量的概率相等,典型的买主将以预期值购买这辆旧汽车,即愿意支付

1/2x1200+1/2x 2400=1800美元购买旧汽车。但是,哪些卖主愿意以该价格出售他们的旧汽车呢?

结果,买主希望以平均质量购买旧汽车,而这个平均质量的预期价格一般低于高质量旧汽车的最低预期售价,故总会有部分高质量汽车卖主不能忍受该交易价格而将其旧汽车撤出市场。

2、假定最高质量的旧汽车被撤出市场后,旧汽车市场上高质量与低质量旧汽车比例变为2比3。买主也会

感觉到旧汽车市场质量分布的变化,他们将不会再以1800美元作为预期价格,而是以

3/5×1200十2/5x2400=1680美元。结果,又会有部分次高质量的旧汽车撤出市场。这一过程不断发生。

3、最后,如果买主确信他们将只能购买到低质量的旧汽车,那么,他们将不愿再以原有市场的平均质量

的预期值购买旧汽车。因此,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必然在1000-1200美元之间。在该价格范畴内,只有低质量的旧汽车出售,而没有高质量的旧汽车交易。结果,低质量旧汽车将高质量旧汽车排挤出交易市场。

4、信息经济学将旧汽车买主在购买时由于非对称信息而导致的不利选择环境,称为不利选择或逆向选择。

5、阿克洛夫创造的旧汽车(柠檬理论)市场模型提出了三个结论

①在非对称信息市场中,商品质量依赖于价格,是对“便宜没好货“的经济学解释;

②非对称信息导致市场上买主和卖主的数量要比完全信息结构下少得多,甚至非常少,因而交易市场

的运行是低效率的;

③不利选择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2)怎样看待喜好名牌的人?是他们的虚荣心在作怪么?

①由于商品市场买卖双方就商品质量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卖方掌握的信息多,处于信息优势;由于市场产品质量的持续离散,消费者难以确定市场商品的具体质量,他在所有产品中搜寻高质量产品的成本通常是极高的。故一般而言,消费者愿意以商品的平均质量来作为商品的支付价格。这使得高质量商品容易退出市场,产生逆向选择。

②为减少逆向选择,高质量产品向消费者传递一个信号—名牌。而培养名牌和保住名牌需要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保证,故一般传递的是高质量的信号。

③消费者知道名牌产品的平均质量高于非名牌商品,也高于伪劣冒牌产品。尽管不是每件名牌产品都是高质量产品,但消费者购买非名牌产品遇到低质量产品的概率,要大大高于购买名牌产品遇到低质量产品的级率,而且,购买低质量产品的效用损失可能高于名牌产品与非名牌产品的市场价格之差。

④名牌产品高于非名牌产品的价格可以看作是消费者在非名牌产品中搜寻高质量产品的成本。在这种环境下,消费者自然愿意购买高价格的名牌商品。除经济原因外,消费者购买名牌之风还可能有社会心理因素,如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显示等。

⑤名牌:这是一种投入成本高但长期回报丰厚的信号传递方式,创名牌、保名牌需要企业长期的努力,需要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这些都是劣质品产品生产者无法达到的。如海尔电器、联想电脑、麦当劳等。

3)为什么超过65岁的人几乎难以以任何价格买到医疗保险?

①不同投保人的风险水平不同。有些人可能与生俱来的高风险,比如容易得病,或者有家族病史。而另一些人与生俱来的低风险,如他们生活有规律,饮食结构合理,或者家族寿命比较长。这些风险信息都是投保人的私人信息,保险公司无法完全掌握。

②如果保险公司对所有投保人指定统一保险费用(这属于总体保险合同),由于保险公司实现无法辨别潜在投保人的风险水平,这个统一的保险费用只能按照总人口的平均发病率或平均死亡率来制定,所以它必然低于高风险投保人应承担的费用,同时高于低风险投保人应承担的费用,从而使得低风险投保人由于保险费用过高而退出保险市场,保险市场只剩下高风险的投保人,即出现高风险投保人驱逐低风险投保人的逆向选择现象。结果是保险公司的赔付概率将超过根据统计得到的总体损失发生的概率,这将导致保险公司出现亏损甚至破产。

③所以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愿意提供总体保险合同,而更愿意提供差别保险合同,以区别不同风险水平的投保人。

④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完全区别对待是无法实现的。保险公司只能根据与投保人风险水平相关的一些可获得信息如年龄、疾病种类等,将投保人分为若干类别,对不同类别的投保人采用不同的保险费用,即提供部分差别保险合同。但保险公司通过这种分类也不足以完全掌握投保人的健康状况,所以高风险者将购买更多的保险,而低风险者将购买较少的保险,甚至退出保险市场。结果,投保人的实际发病率或死亡率将大大高于其所在类别的整体统计概率,保险公司的利益将受到损害。

4)低质量商品不打广告:成本昂贵的广告宣传是一种传递质量信息的信号。出售和生产质量较差品牌的商品的企业能从促销活动中获得的收益比质量好的企业要少,因为消费者通过拒绝购买和扩散效应会使前者的广告宣传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信息经济学 重点整理

信息经济学 第二章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 1、简述信息的不完全与非对称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在现实经济环境中,市场参与者一般情况下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信息,同时,市场参与者拥有的信息也是有差异的,这种信息存在规律称为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 信息不完全的原因:(1)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 (2)信息的滞后性的限制; (3)掌握和使用信息是要花费时间、精力和费用的,必须要考虑由 此而得到的效益。 信息非对称的原因:(1)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信息领域或者不同时期,产生了不 同的信息优势和劣势,这意味信息非对称性的存在。 (2)专业化的生产的信息差别严重地导致了信息的非对称性的存 在。 (3)私人信息的存在导致了信息的非对称性。 2、简述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应用范围。 答:(1)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的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微观信息经济学”或“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中。 (2)信息共享与再生原理的应用范围:即应用在以信息为要素的经济活动中,也应用在以信息活动为对象的经济分析中。 (3)信息公共物品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商品的生产与定价、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信息商品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商品的供需与消费、信息商品的生产与定价、信息商品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信息产业边际收益递增原理的应用范围:为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章信息与非合作博弈理论 1、简述博弈论的含义。

答:博弈论,英文为game theory,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是专门研究博弈如何出现均衡的规律的学科。 博弈论的相关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战略、信息、共同知识、支付函数、结果、均衡。 4、简述纳什均衡的含义。 答:在有n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博弈G={S1,S2 ,…Sn;u1,u2,…,un}中,战略组合s*= (s1 *,s2 *,…,sn*)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i, si*是给定其他参与人的选择s-i*=(s1*,…,si-1*,si+1*,…,sn*)的情况下,第i个人的最优战略,即 ui (si*,s-i*)≥ui (si,s-i*) , si*∈Si*,i∈Γ 或者另一种表达式:s i*是下述最大化问题的解: s i*∈argmax u i(s1*,…,s i-1*,s i,s i+1*,…,s n*), s i*∈S i*, i=1,2,…,n 因此,当且仅当没有一个参与人能从单方面背离某个策略组合的预见中增加自己的得益时,这个策略组合就是纳什均衡。 8、不完全信息古诺模型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答: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举例说明:以典型的“囚徒困境”案例为例。纳什均衡就是双方都坦白,给定甲坦白的情况下,乙的最优策略是坦白;给定乙坦白的情况下,甲的最优策略也是坦白。而且这里双方都坦白不仅是纳什均衡,而且是一个上策(dominantstrategy)均衡,即不论对方如何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因为如果乙不坦白,甲坦白的话就被轻判1年,不坦白的话就判2年,坦白比不坦白要好;如果乙坦白,甲坦白的话判5年,不坦白的话判10年,所以,坦白仍然比不坦白要好。这样,坦白就是甲的上策,当然也是乙的上策。其结果是双方都坦白。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其实,如果两个囚徒都不坦白,他们各判2年,比都坦白各判5年的情况要好。但这不符合个人理性,甚至即使这两个囚徒在被抓之前协议,被抓后拒不坦白,但是又有谁有遵守这个协议的积极性呢。 11、对雇员的试用期是否越长越好?为什么? 答:不是。在员工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为谋取最大利益,不惜以压低员工的工资报酬为手段,甚至无理解除劳动合同。雇员即使从事同样的工作,也因身处试用期内而无法得到正式员工的报酬以及应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

《信息经济学》试题资料

试题一 一、填空题 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不安全竞争)、(经济外部性)、(不完全信息)等方面 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的信息市场统称为(柠檬市场) 3、市场参与者不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不完全)信息;市场参与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完全)信息 4、所有的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和收益函数完全了解的博弈问题是(安全静态博弈) 5、博弈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局中人)、(策略)、(收益)、(行动)、(信息)和(均衡) 6、激励机制的核心就是(我怎样是某人为我做事) 7、在博弈的诸要素中能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博弈结果的个人或组织,其目的是通过选择策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水平的要素属于(局中人) 8、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属于(私人)信息 二、名词解释题 1、信息甄别:委托人实现预订一套策略或设计多种合同,根据代理人的不同选择,可以将代理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2、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队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 3、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热在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4、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每个局中人都有关于各方收益的全部知识,但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且后行动者在行动之前可以观察到此前其他局中人的行动 5、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就是所有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全体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或收益函数完理解的博弈问题 6、经济人假设:是指经济决策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不会感情用事,而是精于频段核技术,总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效益 7、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状态 8、预期效用:是指取决于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的概率下可享受的收入或消费的效用 9、支配性策略: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现在如何让,局中人依法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为支配性策略 10、共同知识:是指博弈的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并且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 11、纳什均衡:如果两个博弈的局中人的策略组合分布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2015年秋季学期信息经济学复习提纲

2015年秋季学期信息经济学复习提纲 目录 1.信息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何为信息范式?如何理解信息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内容范围? (2) 3.理解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 (2) 4.试比较分析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的异同。 (4) 5.举例分析信息运行的两大基本模式。 (4) 6.运用博弈论的基本范畴,分析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博弈现象。 (4) 7.何为信息成本?运用肯尼思.阿罗的理论方法,总结信息成本的主要特征。 (6) 8.借鉴斯蒂格勒信息搜寻的理论方法,分析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信息搜寻现象。 (6) 9.何为信息租?举例分析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信息寻租现象。 (7) 10.如何客观地评价信息资源丰裕系数? (7) 11.何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角度,举例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委托代理关系。 (9) 12.根据斯蒂格利茨的观点,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10) 13.应用A. M. Spense 的市场信号理论,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10) 14.“维克瑞拍卖”的设计原理及其评价。 (11) 15.应用产业发展周期理论,分析信息产业的现状及其走向。 (11) 16.何为信息产业的梯度转移?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12)

1.信息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超越农业经济的直接经济。——网络营销、虚拟办公 (2)提供更多的非物质产品。——咨询服务、互联网金融 (3)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成为社会的核心技术。——数据库的经济效益 (4)知识与资本并重,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方正将知识转换成财富 (5)从事信息活动的就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增加(规模经济)。——咨询行业的服务人数增加。 (6)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增加。——信息产业化,百度等互联网公司 (7)非价格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掌握知识比掌握财富更重要 (8)企业关注人们的注意力,形成注意力经济理念。——多种信息渠道进行广告宣传 2.何为信息范式?如何理解信息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内容范围? 范式指科学家集团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和方法的综合,信息范式指构成信息科学的基础。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的综合性经济科学。信息经济学的基本范围: (1)宏观信息经济学 ——马克卢普,提出了知识产业的问题。 ——波拉特,把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 (2)微观信息经济学 ——奈特,拉开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序幕。 ——20世纪50年代至70-80年代,是微观信息经济学大发展时期:哈耶克和鲍莫尔的不完全信息思想;斯蒂格利茨对信息价值及其对价格、工资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研究;维克瑞等人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等,形成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 例1、信息安全问题:信息管理角度 例2、成本控制的相关信息:经济角度 共同点:信息范式+信息经济∈信息经济学 3.理解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1)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从信息数量分布角度考察信息状态。 定义:对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与所掌握的信息数量相等,此时处于完全信息状态。反之,如果所掌握的信息数量少于所需信息,则此时为不完全信息状态。 基本观点: 1.完全信息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古典经济学的构建基础。 2.现实生活通常是处于不完全信息状态。 3.后来的经济学家提出基于不完全信息的经济学理论。例如,W.J. Baumol : “在市场活动中,每个经济成员所拥有的信息不会是完全的,而是不完全的。” 以项目投资为例:相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决定着投资决策。 通常需要了解如下信息:

信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4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 一信息经济学试题 5 .市场信号分,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题 2 三.简答(每题10 分,共30 )共20 ) 分 1.21 世纪我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1 .标志信息经济学产生的著作是() 2.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 A .马尔萨克《信息经济学评论》3.价格信息机制的缺陷分析.施蒂格勒《信息经济学》B 四.论述(每题15 分,共30 ).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C 1.信号理论及其信号制造模式 2 .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形成于()2.试用道德风险分析火灾保险世纪60 年代A 20 50 年代B20 世纪 信息经济学试题( 二) 年代 C 20 世纪70 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多选漏选)3 .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者为(均不得分每题 2 分,共20 分) A 格罗斯曼1 .“柠檬”理论的柠檬是指()施蒂格利兹B A .旧货 C 莫里斯 B .二手货.首次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分支学科的4 C .次品人是( ) 2 .信号理论的提出者为() A .阿克罗夫 A .阿克罗夫 B .阿罗 B .斯彭斯 C .赫什雷弗和赖利 C .莫里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活5 .主张信息经济学是研究“3 .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的人是())动的信息管理”观点的学者是( 波拉特A .A .乌家培 马克卢普B .B .张守一 阿罗C .路C .银 ( ) 4 .进行信息经济学发展史研究的人是.产生不确定性的条件是(6 ) 伯顿A. .决策结果只能是唯一的A 卢卡纳尔顿B . B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赖利C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以上C ).信息经济学是(5 ).风险厌恶者,其效用(7 A .信息社会的经济学.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减A B .信息产业经济学.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增B ` 中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C .研究经济活动C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不变 ).风险较一般不确定性包含( 6 )状态时(无知.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处在8 “” 更少的不确定内容A ..信息对称A 更多的不确定内容B ..信息不对称B 相同的不确定内容.C .信息不完全C )7 .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有(9 ).委托代理关系是( 生产法A . A .一种普遍关系 B .收入法B .仅指经济领域 .支出法C C .在部分领域中存在).市场参加者的信息可能呈现(8 .道德风险属于(10 )信息不完全,但信息对称A ..外生不确定性A 信息不对称,但信息完全B . B .内生不确定性 C .信息完全,但信息不对称.既不是外生亦不是内生不确定性C ).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方是(9 )20 分,共4 二.简释(每题 居于信息优势方A ..信息经济学1

信息经济学考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和简答 二、名词解释题 1、信息甄别:委托人实现预订一套策略或设计多种合同,根据代理人的不同选择,可以将代理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2、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队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 3、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热在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4、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每个局中人都有关于各方收益的全部知识,但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且后行动者在行动之前可以观察到此前其他局中人的行动 5、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就是所有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全体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或收益函数完理解的博弈问题 6、对称信息:指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义之间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和概率分布 7、公共产品:指能够在消费互相独立的利益主体之间棉纺地直接转让的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在总体上是针对全体或部分效益主体而存在的 8、信息价格:是通过货币形式表现的信息价值 9、经济人假设:是指经济决策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不会感情用事,而是精于频段核技术,总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效益 10、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状态 11、预期效用:是指取决于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的概率下可享受的收入或消费的效用 12、支配性策略: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现在如何让,局中人依法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为支配性策略 13、共同知识:是指博弈的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并且所有局中人都知道局中人知道局中人知道的信息 14、同质信息:是具有同等性质并将导致同样经济结构的信息 15、纳什均衡:如果两个博弈的局中人的策略组合分布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16、英式拍卖:(价格形式上拍卖),又称增价拍卖,它是指拍卖价的竞价由低向高依次递增直到以最高价击槌成交的一种拍卖方式 三、简答题 1、简述信号发送一般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有哪些? 答:首先,假设高生产力组所需要的教育成本相对较低。其次,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从而在均衡情况下工资等于(预期的)劳动生产率,企业的语气利润为零。需xuihoujiaoyu 程度仅仅代表信号的价值,并不影响生产力。 2、简述信息的经济作用 答:信息的首要经济功能就是以市场信号的形式显示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信息的第二个经济作用是估计或确定经济关系。信息的第三个作用体现在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和工具。 3、简述实证研究的分析思路 答: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实证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大量的观察、实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1、 不完全信息:指有关市场主体获取的或掌握的信息,不足以使市场主体作出理性判断或决策。 不完美信息博弈:至少某些博弈方在轮到行动时不完全了解此前全部博弈的进程的博弈。(参与者不能够完全获得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信息,也就是说当参与者做选择的时候不知道其他参与者的选择) 2、 静态博弈:所有博弈方同时选择行动;或者虽非同时行动,但行动在后者并不知道 行动在先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的博弈。 动态博弈:各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又先后次序且后选择、后行动的博弈方在自己选择、行动之前可以看到其他博弈方的选择和行动。 3、一致预测性:如果所有博弈方都预测一个特定博弈结果会出现,所有博弈方都不会利用该预测或者这种预测能力选择与预测结果不一致的策略,即没有哪个博弈方有偏离这个预测结果的愿望,因此预测结果会成为博弈的最终结果。 4、纳什均衡:在博弈 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的某个策略组合 中,任一博弈方的策略,都是对其余博弈方策略的组合 的最佳对策,也即 对任意 都成立,则称 为 的一个纳什均衡。 5、逆推归纳法:从动态博弈的最后一个阶段博弈方的行为开始分析,逐步倒推回前一个阶段相应博弈方的行为选择,一直到第一个阶段的分析方法。 6、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有很多委托人——代理人关系,有明显的,也有隐蔽的,且代理人—委托人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他们二者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 7、有限次重复博弈的民间定理:设原博弈的一次性博弈有均衡得益数组优于w ,那么在该博弈的多次重复中所有不小于个体理性得益的可实现得益,都至少有一个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极限的平均得益来实现它们。 8、 9、最优反应动态:有快速学习能力的小群体成员的反复博弈。 10、复制动态:学习速度很慢的成员组成的大群体随机配对的反复博弈 11、一个策略组合和相应的判断满足下列4个要求,称为一个“完美贝叶斯均衡”: 要求1:在各个信息集,轮到选择的博弈方必须具有一个关于博弈达到该信息集中每个节点可能性的“判断”。对非单节点信息集,一个“判断”就是博弈达到该信息集中各个节点可能性的概率分布,对单节点信息集,则可理解为“判断达到该节点的概率为1” 要求2:给定各博弈方的“判断”, 他们的策略必须是“序列理性”的。即在各个信息集,给定轮到选择博弈方的判断和其他博弈方的“后续策略”,该博弈方的行为及以后阶段的“后续策略”,必须使自己的得益或期望得益最大。此处所谓“后续策略”即相应的博弈方在所 ),,(),(1),,(),,(理无限次重复限次重复博1 1n i i n i n x x G i e x G x x G e e G 均得益为什均衡,各博弈方的平完美纳中一定存在一个子博弈 次重复博弈,那么无限足够接近都成立,而对任意博弈方 果的任意可实现得益。如表示用的纳什均衡的得益,记的静态博弈。用是一个完全信息:设δδ∞>},;,{11n n u u S S G =),(* *n i s s ),...,,(**1*1*n i i i s s s s +- ),...,,,(),...,,,(**1*1***1**1*n i ij i i i n i i i i i s s s s s u s s s s s u +-+-≥ ),(* *n i s s G i j i S s ∈

信息经济学复习重点

1959年,马尔萨克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发表,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61年,乔治?施蒂格勒的《信息经济学》从信息搜寻的角度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基础。 1962 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出版了《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这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信息经济学著作,标志着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旧汽车市场分析的“柠檬”理论,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由产生进入到发展阶段。 197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马克·尤里·波拉特完成了《信息经济》9卷本的内部报告,第一次把产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并把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第一信息部门是由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部门,第二信息部门是由政府和非信息企业的内部提供信息服务的活动所组成的部门。波拉特还用投入产出技对1967年美国的信息经济的规模与结构作了详尽的统计测算和数量分析。该方法于1981年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采纳,用来测算其成员国的信息经济的发展程度。 博弈论是方法论导向的,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博弈论研究的是:给定信息结构,什么是可能的均衡结果。信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给定信息结构,什么是最优的的契约安排。从这个角度而言,博弈论是实证的,而信息经济学是规范的。 简答题: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八大基础理论: 1)1970 年阿克洛夫创立的拧檬理论; 2)1971 年赫什雷弗提出的信息市场理论; 3)1972 年马尔萨克和拉德纳完善的“团队的经济理论”; 4)1973 年斯彭斯建立的信号理论; 5)1976 年格罗斯曼施蒂格利兹提出的“格罗斯曼-施蒂格利兹”悖论; 6)1976 年莫里斯发展的“委托-代理人”理论; 7)1977 年施蒂格勒的“搜寻”理论; 8)马尔萨克的“信息系统选择”理论。 机制设计是一个三阶段不完全信息博弈: 第一阶段:委托人设计机制,即博弈规则,代理人根据规则发出信号(message),实现的信号决定配置结果(allocation); 第二阶段:代理人同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委托人设计的机制; 第三阶段:接受机制的代理人根据机制的规定进行博弈。 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的五种不同类型的模型 逆向选择:在鉴定交易契约前,进行市场交易的一方可能因为占据信息优势,做出对自己有利,对另一方有害的事情,从而降低了市场效率,甚至可能导致这一市场的萎缩。 信号传递模型:自然选择代理人的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在观测到信号之后与代理人签订合同。 信息甄别模型:自然选择代理人的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合同,并根据合同选择行动。 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签订契约后,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而且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签约后,代理人选择行动,自然选择状态;代理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一起决定某些可观测的结果;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结果,而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本身和自然本身状态。

信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试题( 一) 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题 2 分,共20 分) 1 .标志信息经济学产生的著作是() A .马尔萨克《信息经济学评论》 B .施蒂格勒《信息经济学》 C .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 2 .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形成于() A 20 世纪60 年代 B20 世纪50 年代 C 20 世纪70 年代 3 .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者为() A 格罗斯曼 B 施蒂格利兹 C 莫里斯 4 .首次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分支学科的人是( ) A .阿克罗夫 B .阿罗 C .赫什雷弗和赖利 5 .主张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活动的信息管理”观点的学者是() A .乌家培 B .张守一 C .银路 6 .产生不确定性的条件是() A .决策结果只能是唯一的 B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 C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以上 7 .风险厌恶者,其效用() A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减 B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增 C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不变 8 .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处在“无知”状态时() A .信息对称 B .信息不对称 C .信息不完全 9 .委托代理关系是() A .一种普遍关系 B .仅指经济领域 C .在部分领域中存在 10 .道德风险属于() A .外生不确定性 B .内生不确定性 C .既不是外生亦不是内生不确定性 二.简释(每题 4 分,共20 ) 1 .信息经济学 2 .道德风险 3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4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5 .市场信号 三.简答(每题10 分,共30 ) 1.21 世纪我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2.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 3.价格信息机制的缺陷分析 四.论述(每题15 分,共30 ) 1.信号理论及其信号制造模式 2.试用道德风险分析火灾保险 信息经济学试题( 二) 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题 2 分,共20 分) 1 .“柠檬” 理论的柠檬是指() A .旧货 B .二手货 C .次品 2 .信号理论的提出者为() A .阿克罗夫 B .斯彭斯 C .莫里斯 3 .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的人是() A .波拉特 B .马克卢普 C .阿罗 4 .进行信息经济学发展史研究的人是( ) A. 伯顿 B .卢卡纳尔顿 C .赖利 5 .信息经济学是() A .信息社会的经济学 B .信息产业经济学 C .研究经济活动` 中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6 .风险较一般不确定性包含() A .更少的不确定内容 B .更多的不确定内容 C .相同的不确定内容 7 .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有() A .生产法 B .收入法 C .支出法 8 .市场参加者的信息可能呈现() A .信息不完全,但信息对称 B .信息不对称,但信息完全 C .信息完全,但信息不对称 9 .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方是() A .居于信息优势方 B .居于信息劣势方 C .双方处在信息对称状态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1、信息熵的概念是信息论的奠基人香侬提出的。 2、香侬的信息熵公式为: 3、纳什均衡的定义:当且仅当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单方面背离均衡 战略而增加收益时,该战略组合形成纳什均衡。 4、纳什均衡与占优战略均衡及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之间的关系 (1)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即每一个占优战略均衡、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并非每一个纳什均衡都是占优战略均衡 或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2)纳什均衡一定是在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过程中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不一定是 纳什均衡,除非他是唯一的。 5、在两人的有限博弈中,有一个求得纳什均衡的简单方法——划线法: 先考虑A的战略,对于第一个给定的B的战略,找出A的最优战略,在 其对应的支付下面画一横线;然后用同样方法找出B的最优策略。在 完成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个支付格内的两个数字都有横线,则这个数 字格对应的战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6、委托代理关系: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在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 息的交易(合同、协议)中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掌握信息多、处 于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 为委托人。简单的说,“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也 就是说,只要在建立或签订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 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7、代理人的实际收益函数: u1= w-C(a) u2=y-w 8、最优行动的必要条件:C′(a*)=1 a*是代理成本 9、委托-代理模型主要研究问题 道德风险:又称败德行为。它是指在签订合同之后,代理人利用隐藏信息或隐藏行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委托人或者其他代理人 效用的行为。

信息经济学重点总结

1.信息经济形成的时间 1、几种观点: (1)马费成等: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 (2)金建等:20世纪中后期至70年代。主要标志是经济活动中一半以上与信息活动有关。 (3)吴康生等(《当代社会的基础——信息技术》):1978年的能源消耗拐点现象。 基本观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 2.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 (1)、信息经济改造着传统经济 (2)、信息经济依赖于传统经济 1)信息经济改造着传统经济 (一)劳动者 (二)企业 引起企业竞争手段变化;对企业家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必须向知识型方向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采取新的管理手段; (三)产业结构 推动第一、二、三产业不断升级 2)信息经济依赖于传统经济 信息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的产物; 信息经济发展依托的是传统产业发展和它创造的潜在市场; 信息经济的成长发展与运行需要传统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3.信息经济形成的主要标志 1、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源 2、信息技术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技术 3、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物质部门所占的比重--信息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 4、信息产业和物质生产部门的信息劳动者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大于物质劳动者在总从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信息经济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 5、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 4、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国内信息经济学发展的主要历程 1)中国信息经济学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89年) 2)中国信息经济学发展的深化阶段(1989年至今) 国外信息经济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1)、信息经济学形成阶段(1959——1969年) 2)、信息经济学初步发展阶段(1970——1978年) 3)、信息经济学蓬勃发展阶段(1979年至今 5.各国信息经济学的发展 (一)美国 1、马尔萨克

信息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20分) 1、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每个局中人都有关于各方收益的全部知识,但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且后行动者在行动之前可以观察到此前其他局中人的行动 2、支配性策略: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现在如何让,局中人依法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为支配性策略 3、纳什均衡:如果两个博弈的局中人的策略组合分布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4、预期效用:是指取决于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和相应的概率下可享受的收入或消费的效用 5、信息甄别:委托人实现预订一套策略或设计多种合同,根据代理人的不同选择,可以将代理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二、简答题(25分) 1、请简单说明为什么讨价还价最激烈的地方实在菜市场,而不是在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的商场上? 答:首先,在菜市场上,卖主和买主之间对商品质量和成本的信息非对称程度远远低于购买耐用消费品市场。其次,菜市场上的搜寻是多次重复进行,卖主通常积累较多的搜寻和谈判经验。在耐用消费品市场上,买主及时有搜寻,也不会到每天进行搜寻的程度,其对耐用消费品的搜寻经验和信息将小于前者。最后,购买蔬菜几乎是每天都采取的建议好的,其搜寻的编边际成本低。购买耐用消费品往往是只采取一次的交易活动,搜寻边际成本较高,因而谈判的战略为较弱。 2、广告竞争的效用表现在哪? 扩展或保持市场占有率和加强价格离散。 价格广告的效用等于相当大部分的潜在购买者进行信息搜寻的效用。市场中生产者价格的离散幅度将被有效地约束。广告被用于减少那些高价格产品的价格离散幅度。 3、信息商品市场按组织形式分哪几类? 固定型信息商品市场、通信型信息商品市场、临时型信息商品市场、联营型信息商品市场。4、简述信息市场存在风险的原因。 答: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从其本质功能来讲,旨在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降低经济主体利益受损的可能性。但由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依附于物质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又以其独立形态成为经济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因而信息商品在其运行过程中也存在风险。 (1)由于信息商品的时效性强,处于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可能低于生产完工时的使用价值。 (2)由于信息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供求关系的隐蔽性,信息商品的生产经营者面临着产品开发政策、市场营销决策失误的风险。 (3)由于信息商品生产的或然性,对于信息商品的投资者、生产者来说,还面临着投入大于产出的风险。 (4)在信息市场上,各经济主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刻面临着生存、发展与破产的考验,存在着给予与风险的选择。 5、如何区别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 答:区分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主要标志是人们一般所利用的产品属性。对于到底应该如何区分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应该根据用户利用产品属性来区分。对于既有物质成分又有信息成分的产品,人们既可以利用其物质属性也可以利用其信息属性,但我们可以根据人们一般主要利用的那种属性来确定产品是物质产品还是信息产品。 三、论述题(20分) 1、试分析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循环机制 答:信息化和工业化存在两种作业机制,促进基础和带动机制。 1)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第一,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第二,工业化为信息化发展提供资金积累,第三:工业化促进对信息化的需求,第四,工业化促进人力资源从传统部门向新兴部门转移;第五,工业化为信息化技术的扩散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发展机遇。

发展经济学讲义

D e v e l o p m e n t e c o n o m i c s 《发展经济学》讲义 参考书目:《发展经济学》——增长与发展经济学译丛 [美]Debraj ray着陶然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第1版 黄景贵院长教授博士 孙建军副教授博士 目录 第一讲导论 第二讲经济发展:概览 第三讲经济增长 第四讲新增长理论 第五讲历史、预期和发展 第六讲经济不平等 第七讲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相互的联系 第八讲贫困与营养不良 第九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十讲农村和城市 第十一讲农业中的市场:一个初步的介绍 第十二讲土地 第十三讲劳动 第十四讲信贷 第十五讲保险 第十六讲国际贸易 第十七讲贸易政策 第十八讲贸易政策的多边方法 序言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变的学科,本讲义提供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介绍。 本讲义主要面向高年级的本科生,帮助他们学习初级或中级经济理论、运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统一分析框架对各种发展问题作深入浅出的分析。尤其在方法论上,本讲义结合近年来经济理论在不完全信息、契约理论、博弈论和新增长理论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本讲义将对学生数学的要求降到了最低。具体而言,不使用微积分,而尝试主要通过语言、图表来说明问题,有时也使用基础代数来讲解有关理论。 第一讲导论 一、两个定义 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变的学科(debraj ray,2002)。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人均年收入低于9000美元的国家,而高于9000美元的国家称为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世界发展报告(world bank,1996) 二、本讲义的思维框架——贯穿两条主线: 1、或多或少地远离一个传统观点:即发展中国家问题只有在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 2、关于方法论的,尽可能用统一的分析方式来研究经济发展的问题,并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可能性方面取一

《信息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打印

一、名词解释: 1、马尔萨克: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微观信息经济学最为重要的三个奠基人之一。 2、马克卢普:1962年出版《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标志着宏 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 3、波拉特:1977年出版九卷本的《信息经济》,论述了信息经济和信 息产业的概念、测算方法。(他将经济领域分为物质、能源转换领域和信息转换领域,将信息部门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提出了第四产业即信息业的观念,并提出了波拉特测度体系。) 4、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 动中的信息问题的综合性经济学科。简言之,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5、信息:广义:a本体论(客观):信息是客观世界中事物运动的状态 和运动方式,是事物特征的一种表现; b认识论(主观):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应,是主观认识。狭义: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资料,俗称“音信”“消息” 6、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7、不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8、公共信息:就是指市场参加者都具有共同的市场知识。(这种共同 的市场知识、共同知识或共同认识,就是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加者获取的所有相关信息。) 9、私人信息: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 10、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 方都掌握由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也就是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11、不对称信息:是指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 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或者说,某些市场参加者拥有,而另一些市场参加者不拥有的信息。 12、委托——代理关系:市场参加者之间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 式。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 13、不利选择:是指建立在委托人——代理人关系之前,代理人已经掌 握某些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可能是对委托人不利的。代理人利用这些对委托人不利的信息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合同,委托人由于信息劣势处于对己不利选择的位置,是为了不利选择。 14、道德风险:指代理人在确保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损害委托人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 考试题型: 1、选择(5、5分) 2、填空(5、10分) 3、名词解释(5,15分) 4、简答( 5、25分) 5、解答(15分) 6、作图(15分) 7、论述(15分) 1、信息的定义与特征 (1)发展史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2705101.html,/view/ddb90179a26925c52cc5bf0e.html (2)定义: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以及经过传递后的再现;信息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反映出来,是事物存在的状态、运动形式、运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征。 (3)信息的性质:1、普遍性2、客观性3、无限性4、依附性(载体不可分性)5、可度量性6、可传输性7、动态性8、层次性 信息经济学的定义、特征 (1)信息经济学定义: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信息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对信息及其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经济学,是经济不确定性理论自然发展的结果。信息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 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智力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产品形态:有形形态的物品和无形形态 的服务)。 (2)信息经济学所处时代的特征 a)信息、知识、治理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c)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 d)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3)信息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三个特点: a)从信息系统经济问题的研究扩展到网络经济问题的研究

b)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扩张到理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 c)从单一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的研究扩张到全方位的多样化的信息经济问题的研究 3、信息的度量方法和标准,信息不完全性(微观)存在的原因(此处有理论?) (1)信息的度量方法和标准 由于各种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同,它们所包含的不确定性也就不同。因此,一个事件所给予人们信息量的多少是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有关的。出现概率小的事件包含的信息量大。因此,信息量应该是概率的单调减函数。 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信息度量的标准: -能度量任何消息,并于消息的种类无关。 -度量方法应该与消息的重要程度无关。 -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的不确定性有关。 信息度量的方法: 事件的不确定程度可以用其出现的概率来描述:消息出现的概率越小,则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越大

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知识点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考察占优战略均衡概念及求解 解题思路:理性参与人做出是最优选择,该博弈存在占优战略均衡,据此可知答案为(3)。 考察重复剔除劣战略占优战略均衡概念及求解 说明:考察重复剔除劣战略,求解占优均衡的方法。答案:(U,L) 下面考察PNE及其解法

妻子 丈夫 (a )请检验,纳什均衡(最优战略组合)是同生共死;均衡结果是同生,或者共死; (b )请检验,占优均衡(占优战略组合)是坚强活着;均衡结果是同生(互相煎熬); (c )请检验,纳什均衡(最优战略组合)是你死我活;均衡结果是死活,或者活死; 显然,(c )情形之下,二人之间的仇恨比(b )中更深。 一些类型的博弈中,PNE 未必存在。以下考察MNE 及其解法 说明:猜谜游戏,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弈。这类博弈没有纯战略NE ,但是却存在混合战略 (c ) 活着 死了 (b ) 活着 死了 活着 死了 (a ) 活着 死了 活着 死了

NE。希望大家通过这个例子,加深对NE的概念及NE存在性定理的理解。同时,混合战略NE求解也是本题考察点。以下两个例子,与此相同,供大家练习使用。 模型化如下博弈:两个小朋友一起做猜拳游戏,每人有三个纯战略:石头、剪刀、布。胜负规则为: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如二人出手相同则未分胜负。二人同时出手。胜者的支付为1,负者的支付为-1,未分胜负时支付均为0。(1)请写出该博弈的支付矩阵,并判断其是否存在占优战略均衡。(2)该博弈是否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是否存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如果存在,请写出。 下例来自张维迎,P131。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弈论”课程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如果给你两个师的兵力,你来当司令,任务是攻克“敌人”占据的一座城市。而敌人的守备是三个师,规定双方的兵力只可整师调动,通往城市的道路有甲、乙两条,当你发起攻击时,若你的兵力超过敌人你就获胜;若你的兵力比敌人守备部队兵力少或者相等,你就失败。你如何制定攻城方案? 与零和博弈不同,有些博弈既有PNE,又有MNE。如以下性别战博弈和斗鸡博弈。 性别战博弈:

信息经济学 期末复习

信息经济学题库 信息的定义: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信息是存在于信息源与用户之间经济知识度的逻辑差,它表明经济信息存在的事实和度量。 信息的特征(1)信息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主观性(2)信息具有整体性、层次性、不完全性(3)信息具有动态性、时效性(4)信息具有依存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 题目1 什么是信息经济?特征?为什么要发展信息经济? 答案:广义的信息经济是信息社会的经济,需从经济的宏观层次上理解,狭义的信息经济则是指信息部门的经济,需从经济的中观层次理解,广义的信息经济涉及很多部门。信息经济(Information Economy)是指以信息为经济活动的基础,以信息产业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信息经济特征:(1)信息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资源(2)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技术(3)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4)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至于要发展信息经济则是:一是认为信息经济是信息产业经济,即把信息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与国民经济中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等相对应,其实质是指信息产品从生产到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的经济活动;二是认为信息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结构,是产品中物质和能源消耗减少而信息含量加大、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和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较大的一种社会经济结构。 题目2 信息经济与传统物质经济的区别有哪些? 信息经济的特征:1信息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资源 (2)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技术 (3)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 (4)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题目三什么是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 定义:在现实经济环境中,市场参与者一般情况下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信息,同时,市场参与者拥有的信息也是有差异的,这种信息存在规律称为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信息不完全的原因:(1)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2)信息的滞后性的限制 (3)掌握和使用信息是要花费时间、精力和费用的,必须要考虑由此而得到的效益。 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意味着信息的不完全与非对称是一种不能消除的现象;同时也说明信息具有经济价值,行为人须花费成本才能获得信息,从而使得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存在。因此,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主要应用于“微观信息经济学”或“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中,如应用于逆向选择、机制设计、合约与道德风险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信息不完全与非对称原理对于信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确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与网络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题目四: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应该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譬如,二手车市场应该率先成交质量较好的旧车,可实际上却是质量较次的旧车.因为,二手车市场按车的平均质量定价,质量较好的旧车,其质量高于价格,车主不愿意进入这个市场.而质量较差的旧车,其质量却低于价格,该市场就会充斥质量较差的旧车.保险市场也是如此,保险公司希望获得较为健康的客户,以减少保险公司的理赔,可实际上相对病弱的客户更有投保的积极性,于是保险公司往往拥有的客户不是由健康向病弱排列,而是倒过来,这才是"逆向选择".它与信息不对称有关,.显然,"逆向选择"的含义与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有关,却绝不是这两者所能够涵盖得了的.因为,高质量的旧车主了解自己车的质量与价格的关系,保险公司也了解自己的优良客户,它们既没有信息的不对称,也没有机会主义行为.所以,"逆向选择"只能是制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