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保维权群体性诉求应对

环保维权群体性诉求应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2754531.html,

环保维权群体性诉求应对

作者:姜胜洪

来源:《人民论坛》2012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也逐渐增多。目前中国的环保维权基本上陷入了恶性循环:规划决策不透明、环评立项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督——项目实施——公众集体抗议——项目取消。一切似乎重回原点,然而在兜这一大圈子的过程中,政府的公信力已受到损害。

重大建设项目选址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忽略民意的合理诉求。在招商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优先关心增加当地经济总量,对企业环评放低标准,但就这些项目给人民生活以及心理的影响没有足够考量,对一些存在生态威胁的项目提前许诺,甚至“帮助”企业在审批时过关。这些粗放型招商项目一开始就埋下了社会危机的伏笔。在很多情况下,一些政府官员会存有侥幸心理,以为社会不同意见很容易克服。有的官员甚至认为,百姓不会觉察,或者即使察觉也不会反对。这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屡屡因粗放型项目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低估了网络的“围观”和意见领袖的作用。当前,互联网在我国已经成为传递信息的利器,而微博也成为网民披荆斩棘、追求真相的网络利刃。在这一点上,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信息传达的网络渠道,更多的变成了民意的扩音器。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微博意见领袖开始介入舆情热点事件中,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公共舆论产生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微博意见领袖与网民身份接近,容易交流意见,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针对社会热点公共事件发表言论,与网民、媒体之间形成互动,其观点往往影响大批粉丝和舆论走向,甚至改变公共事件在现实中的走向。

地方政府的沟通能力不足。如何与老百姓进行有效沟通,是当前不少基层政府急需提升的能力。没有有效的沟通,政府公信力就会打上大大的问号。其实,只要政府做得对,老百姓肯定是支持政府的,多做一些沟通,效果就会很明显。

政府怎样才能做好公民与投资方的中间裁判

因重大建设项目选址问题而引发的公民抗议风波,在全球范围内都可谓随处可见。然而,发生在发达国家的类似风波,这些公民参与的抗议活动多数都是和平有序的,不仅没有酿成流血骚乱,甚至连公共交通等社会秩序都影响甚微,警察执法也是严格限制在防控抗议活动引发的安全问题等方面。事态的结果多数都是公众一方战胜财大气粗的投资方,不少重大建设项目经过投资方大力修改完善其污染防控措施后得以存续、完成,少量则迫于强大公众舆论压力而最终夭亡。无论结果如何,政府作为公民与投资方的中间裁判,其道德权威与合法性并未受到太大损失,甚至算得上安然无恙。地方政府应该以“善治”的理念,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