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科诊疗常规汇总

内科诊疗常规汇总

内科诊疗常规汇总
内科诊疗常规汇总

目录

一、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疾病

1、肺源性心脏病 (5)

2、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10)

3、COPD诊断和治疗 (15)

4、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治要点 (24)

5、结核性胸膜炎诊断要点 (26)

6、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 (28)

7、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治要点 (32)

8、支气管哮喘诊断要点 (38)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常规

9、慢性心力衰竭 (43)

10、高血压 (49)

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53)

12、心律失常 (57)

13、扩张性心肌病 (64)

14、肥厚性心肌病 (66)

三、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常规

15、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67)

16、癫痫 (68)

17、癫痫持续状态 (70)

18、结核性脑膜炎 (72)

19、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73)

20、脑出血 (74)

21、脑血栓形成 (76)

22、帕金森病 (78)

23、偏头痛 (80)

24、周期性瘫痪 (81)

25、蛛网膜下腔出血 (84)

四、中医科诊疗常规

26、慢性胃炎 (86)

27、慢性支气管炎 (87)

28、高血压病 (88)

29、糖尿病 (90)

30、缺铁性贫血 (91)

五、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常规

31、反流性食管炎 (93)

32、消化性溃疡 (95)

33、溃疡性结肠炎 (97)

34、肝硬化 (101)

35、急性胰腺炎 (108)

六、皮肤科诊疗常规

36、药疹 (113)

37、荨麻疹 (114)

38、带状疱疹 (115)

39、湿疹 (116)

40、银屑病 (117)

七、儿科诊疗常规

4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19)

42、急性支气管炎 (120)

43、支气管肺炎 (121)

44、支气管哮喘 (122)

45、小儿腹泻 (124)

八、血液风湿病科诊疗常规

4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27)

47、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34)

48、非霍奇金淋巴瘤 (138)

49、类风湿关节炎 (142)

50、系统性红斑狼疮 (153)

九、感染性疾病诊疗常规

51、重型肝炎 (165)

52、流行性乙型脑炎 (166)

53、慢性乙型肝炎 (167)

54、慢性丙型肝炎 (168)

55、细菌性痢疾 (170)

56、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 (172)

57、肾综合征出血热 (173)

58、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175)

十、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诊疗常规

59、急性肾功能衰竭 (177)

60、急性肾小球肾炎 (178)

6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81)

62、希汉综合症 (183)

63、慢性肾小球肾炎 (184)

64、肾病综合征 (186)

65、慢性肾衰竭 (189)

66、糖尿病 (199)

67、低血糖症 (210)

68、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12)

十一、老年性疾病诊疗常规

70、原发性高血压 (221)

71、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222)

72、心肌梗死 (223)

73、急性脑血管病(分为缺血与出血) (224)

74、脑梗塞 (225)

75、脑出血 (227)

76、糖尿病诊疗常规 (227)

77、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疗常规 (230)

78、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疗常规 (231)

79、慢性支气管炎 (232)

80、细菌性肺炎 (232)

十二、ICU室诊疗常规

81、COPD诊断和治疗 (234)

82、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239)

83、急性肝功能衰竭 (245)

84、急性胰腺炎 (251)

85、心肺脑复苏术 (256)

十三、急诊科诊疗常规

86、心肺复苏 (265)

87、脑复苏 (268)

88、急性酒精中毒 (271)

89、急性巴比妥类中毒 (272)

90、急性苯二氮卓类中毒 (273)

91、灭鼠药中毒 (273)

92、有机磷农药中毒 (275)

93、感染性休克 (276)

94、出血性休克 (279)

95、过敏性休克 (280)

9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81)

97、脑出血 (283)

98、急性心梗及并发症 (284)

99、AMI溶栓治疗常规 (287)

100、心律失常 (290)

101、急性左心衰竭 (293)

102、上消化道出血 (295)

一、肺源性心脏病

一.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定义】主要由于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致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广泛栓塞,同时并发广泛肺细小动脉痉挛,使肺循环受阻,肺动脉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右心室扩张和右心功能衰竭。

【病因】常见于肺动脉栓塞,栓子可缘于周围静脉血栓如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血栓、右心血栓、癌栓、脂肪栓塞、妊娠羊水栓塞、寄生虫卵栓塞及因操作不当所致空气栓塞。

【诊断】1.病史:常有长期卧床、手术、骨折、分娩、操作不当及慢性

充血性心力衰竭史。

2.症状:突然出现的剧烈胸痛及与体征不相符合的呼吸困难、

胸闷、心悸、发绀,可有剧烈咳嗽,咳暗红色或鲜红

色血痰。严重者可出现烦躁、焦虑、出冷汗、恶心、

呕吐、晕厥、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死亡。

3.体征:体温增高、心率增快、紫绀,肺部呼吸音减低或伴干

湿啰音,累及胸膜者可有胸膜摩擦音和胸腔积液、低

血压、心律失常,可出现右心衰竭,部分患者有血栓

性静脉炎体征。

4.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血白细胞可正常或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血清乳酸脱氢酶及胆红素升高。

(2)心电图:电轴右偏,肺型P波,右束支传导阻滞。

(3)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扩大、肥厚,室间

隔矛盾运动,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经食管超声可见

右心腔和肺动脉内血栓。

(4)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或肋膈角模糊,一侧肺门血

管影重及同侧膈肌抬高。

肺梗塞明显时,可见梗死区卵圆形或三角形密度增高

影,底部向外与胸膜相连,可有胸腔积液。

两肺多发梗塞时,可出现类似支气管肺炎的浸润影,

严重者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心影增大、奇静脉与上腔

静脉增宽。

(5)其他:CT和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选择性肺动脉造

影可准确了解栓塞部位和范围。

【治疗】

卧床、吸氧、止痛、抗休克。

新鲜血栓或发病2周内的大块肺栓塞或伴休克者,可予溶栓。继以抗凝,首选肝素,注意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KPTT,大肺动脉栓塞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定义】是由肺组织、胸廓疾病、肺血管病变或呼吸调节功能障碍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室扩张和肥厚。

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一种疾病。

【病因】

1.以影响气道为主的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出现气流受限时。

(2)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等。

2.以影响肺间质或肺泡为主的疾病

(1)肺组织纤维化不伴肺气肿:如肺结核、尘肺、放射病等。

(2)肺肉芽肿和广泛纤维化:如特发性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结节病、肺泡微石病等。

3.神经肌肉及胸壁疾病

(1)神经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脊髓灰白质炎等。

(2)胸壁疾病:广泛胸膜粘连、类风湿性脊柱炎、胸廓和脊柱畸形等。

4.通气驱动力失常性疾病:包括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原发性肺泡低通

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5.肺血管疾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结节性肺动脉炎及多发性肺小动脉栓

塞,其他原因所致肺动脉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心悸,呼吸费力,胸痛、

咯血。缺氧、二氧化碳储留、酸中毒甚至中枢系统功能和器质性损伤表现。

2.心血管系统症状:右心衰

(二)体征

1.肺部表现:肺气肿征,心浊音界缩小甚至消失,呼吸音减弱,干湿

罗音。

2.心脏表现:心音遥远,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右心室扩大,可

闻三尖瓣听诊区收缩期杂音或可触及剑突下心脏搏动。当出现心力衰竭时,患者有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下肢水肿、腹水征。心律失常常见。

(三)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部

分患者可见肝肾功能改变。

2.X线检查:

(1)慢性肺胸病变X线改变:慢支、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纤维化。

(2)心血管X线征象:

1)肺血管X线征象:

肺动脉段突出≥7mm;

右下肺动脉主干>15mm,与气管横颈比值≥1.07或经动态观察较原直径增加2mm以上;

肺动脉主干分支扩大,肺门影增深,搏动增强和肺外周血管影变细。

2)心脏的X线征象:

①心尖上翘或圆凸

②右心室流出道(漏斗部),表现为后前位心脏左上部的膨隆,和后

前斜位圆锥部的凸出,一般认为凸出>7mm就有诊断意义。

③心前缘向前凸隆

3.心电图检查: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电图诊断标准如下:

①主要条件

1)额面平均电轴≥ +90。

2)V1 R/S≥1

3)重度顺钟向转位(V5 R/S≤1)

4)RV1+SV5>1.05Mv

5)aVR R/S 或R/Q≥1

6)V1~V3呈QS、Qr 、qr(需除外心肌梗死)

7)肺型P波:① P电压≥0.22mV,或②电压≥0.2mV呈尖峰型,结

合P电轴>+80°或③当低电压时P电压>1/2R,呈尖峰型,结合电轴>+80°。

(3)次要条件

1)肢导联低电压

2)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或完全性)

具有一条主要的即可诊断,二条次要的为可疑肺心病的心电图的表现。

4.超声心动图检查: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

主要条件:

(1)右室流出道内径≥30mm。

(2)右心室内径≥20mm.

(3) 右心室流出道≥5.0mm,或有前壁搏动幅度增强者。

(4) 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

(5)右肺动脉内径≥18mm,或肺动脉干≥20mm

(6)右心室流出道/左房内径比值>1.4

(7)肺动脉瓣曲线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者(а波低平或<2mm,有收缩中期关闭征等)

参考条件:

(1)室间隔厚度≥12mm,搏幅<5mm,或呈矛盾运动征象者。

(2)右心房增大,≥25mm(剑突下区)

(3)三尖瓣前叶曲线DE、EF速度增快,E峰呈尖高型,或有AC间期延长者。

(4)二尖瓣前叶曲线幅度低CE<18mm,CD段上升缓慢、延长,呈水平位或有EF下降速度减慢,<90mm/s。

说明:①凡有肺胸疾病的患者,具有上述二项条件者(其中必具一项主要条件)均可诊断肺心病。②上述诊断标准仅用于心前区探测部位。【诊断标准】

1.存在肺动脉高压相关病因。

2.查体时发现肺动脉高压和(或)右心衰的症状体征。

3.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动脉高压和(或)右心肥大依据。

4.心电图检查提示肺动脉高压和(或)右心肥大依据。

5.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肺动脉高压和(或)右心肥大依据

6.心电向量图检查提示肺动脉高压和(或)右心肥大依据。

7.放射性核素检查肺灌注扫描肺上部血流增加下部减少,提示可能有肺动脉高压。

本标准在高原地区仅供参考。

【鉴别诊断】

1.风湿性心脏病:有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肌炎病史,其瓣膜如二尖瓣、主

动脉瓣常有病变,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协诊。

2.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特征性心脏杂音,明显杵状指,不伴有肺气肿。

胸部X线、心电图可见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肥大,心脏彩超鉴别。

3.冠心病如果肺心病病人查体时发现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浊

音界向左或左下扩大,心尖区有明显收缩期杂音,无高血压史,胸部影像学发现主动脉迂曲延长或兼有钙化,或心电图左心室肥大表现,宜考虑合并冠心病。

【治疗】

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

2.氧疗

3.控制心力衰竭

①利尿药作用轻、小剂量。

②正性肌力药剂量小,用常规量1/2,或1/3。

用药指征:1)感染被控制,呼吸功能改善,利尿药不能得到良好疗效而反复水肿的心衰患者。

2)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患者

3)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

③血管扩张药

④控制心律失常如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用药物。

⑤抗凝治疗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防止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

⑥加强护理工作心肺功能监护、翻身、拍背缓解期

长期家庭氧疗、调整免疫功能等,加营养疗法。

【并发症】

一.肺性脑病

二.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三.心律失常

四.休克

五.消化道出血

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预后】

慢性肺心病常反复急性发作,随肺功能的损害病情逐渐加重,病死率在10%~15%,但经积极治疗,可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2 quired pneumonia ,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 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当今抗生素时代,CAP 仍然是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特别是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CAP 面临许多新问题。制定本指南旨在指导临床建立可靠诊断,全面评价病情和确定处理方针,避免经验性治疗的用药混乱,减少抗生素选择压力,防止耐药,改善预后,节约医药卫生资源。

1 CAP 的临床诊断依据

1. 1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 伴或不伴胸痛。

1. 2 发热。

1. 3 肺实变体征和(或) 湿性口罗音。

1. 4 WBC > 10 ×109/ L 或<4 ×109/ L, 伴或不伴核左移。

1. 5 胸部X 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 4 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 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

2 CAP 的病原学诊断

2. 1 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

2. 2 痰细菌学检查标本的采集、送检和实验室处理痰是最方便和无创伤性病原学诊断标本,但咳痰易遭口咽部细菌污染。因此痰标本质量好坏、送检及时与否、实验室质控如何,直接影响细菌的分离率和结果解释,必须加以规范。

2. 2. 1 采集须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嘱病人先行嗽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无痰病人检查分支杆菌和卡氏肺孢子虫可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导痰。真菌和分支杆菌检查应收集3 次清晨

痰标本;对于通常细菌,要先将标本进行细胞学筛选,1 次即可。

·诊疗规范·

2. 2. 2 送检尽快送检,不得超过2 ha 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 ℃保存( 疑为肺炎链球菌感染不在此列),保存标本应在24h 内处理。

2. 2. 3 实验室处理挑取脓性部分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鳞状上皮细胞< 10 个/ 低倍视野、多核白细胞> 25 个/ 低倍视野,或二者比例< 1 :2. 5) 。以合格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两种培养基,必要时加用选择性培养基或其他培养基。用标准 4 区划线法接种作半定量培养。涂片油镜检查见到典型形态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有诊断价值。

2.3 检测结果(通常细菌、非典型病原体) 诊断意义的判断

2.3. 1 确定①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 ②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标本培养到病原菌浓度≥105cfu/ ml (半定量培养+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 F) 标本≥104cfu/ ml

(+ ~ + + ) 、防污染毛刷样本( PSB) 或防污染BAL 标本≥103cfu/ml (+) ; ③呼吸道标本培养到肺炎支原体或血清抗体滴度呈 4 倍增高;

④血清肺炎在原体抗体滴度呈 4 倍或 4 倍以上增高; ⑤血清嗜肺军团菌直接荧光抗体阳性且抗体滴度4 倍升高。

2.3. 2 有意义①合格痰标本培养

优势菌中度以上生长( ≥+ + +); ②合格痰标本少量生长,但与徐片镜检结果一致(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③入院3 天内多次培养到相同细菌; ④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增高≥1 :32 ; ⑤血清嗜肺军团菌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滴度一次升高达 1 :320 或间接荧光试验≥1 :256 或4 倍增高达1 :128 。

2.3. 3 无意义①痰培养有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细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非致病奈瑟菌、类白喉杆菌等); ②痰培养为多种病原菌少量(< + + +) 生长; ③不符合2. 3. 1 、2. 3. 2 中的任何一项。3CAP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

许多因素增加CAP 的严重性和死亡危险。具备下列情形之一尤其是两种情形并存时,若条件允许建议住院治疗。

3. 1 年龄> 65 岁。

3. 2 存在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②糖尿病;

③慢性心、肾功能不全; ④吸入或易致吸入因素; ⑤近1 年内因CAP 住院史; ⑥精神状态改变; ⑦脾切除术后状态; ⑧慢性酗酒或营养不良。

3. 3 体征异常①呼吸频率> 30 次/ min ; ②脉搏≥120 次/ min ;

③血压< 90/ 60mmHg(1mmHg = 0. 133kPa) ; ④体温≥40 ℃或< 35 ℃;

⑤意识障碍; ⑤存在肺外感染病灶如败血症、脑膜炎。

3. 4 实验室和影像学异常①WBC > 20 ×109/L , 或<4 ×109/L , 或中性粒细胞计数<1 ×109/L ; ②呼吸空气时PaCO2 < 60mmHg 、PaO2/ FiO2 < 300 , 或PaCO2 > 50mmHg; ③血肌酐(Scr) > 106μmol/ L 或血尿素氮(BUN) > 7.1mmol/L ; ④Hb < 90g/L 红细胞压积(HCT) < 30 %;

⑤血浆白蛋白< 2. 5g/L ; ⑥败血症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的证据,如血培养阳性、代谢性酸中毒、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PTT) 延长、血小板减少; ⑦X 线胸片病变累及一个肺叶以上、出现空洞、病灶迅速扩散或出现胸腔积液。

下列病征多为重症肺炎的表现,

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 ①意识障碍; ②呼吸频率> 30 次/ min ; ③PaO2 < 60mmHg 、PaO2/ FiO2 < 300 , 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④血压< 90/60mmHg; ⑤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h 内病变扩大≥50 %; ⑥少尿, 尿量< 20ml/ h , 或< 80ml/ 4h 或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4 CAP 的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建议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CAP 病原体流行病学分布和抗生素耐药率并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积累资料, 下述治疗建议仅是原则性的,须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4. 1 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抗菌药物选择:大环内酯类、青霉素、

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新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曲伐沙星等) 。

4. 2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常见病原体: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联合大环内酯类、新喹诺酮类。

4. 3 需要住院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复合菌(包括无氧菌)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衣原体、呼吸道病毒等。抗菌药物选择: ①第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②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③新喹诺酮类或新大环内酯类; ④青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联合喹诺酮类或氨基糖甙类。

4. 4 重症患者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嗜肺军团杆菌、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流感嗜血杆菌等。抗菌药物选择: ①大环内酯类联合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 ②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头孢菌素类,或前二者之一联合大环内酯类;

③碳青霉烯类; ④青霉素过敏者选用新喹诺酮联合氨基糖甙类。

说明: ①青霉素中介水平(MIC0. 1~1. 0μg/ ml) 耐药肺炎链球菌肺炎仍可选择青霉素,但需提高剂量,如青霉素G240 万U 静脉滴注q4~6h 。高水平耐药或存在耐药高危险因素时应选择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新喹诺酮类, 或万古霉素、亚胺培南。②支气管扩张症并发肺炎,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病原体,经验性治疗药物选择应兼顾及此。除上述推荐药物外,亦有人提

倡喹诺酮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据认为此类药物易穿透或破坏细菌的生物被膜。③疑有吸入因素时应联合甲硝唑或克林霉素,或优先选择氨苄西林/ 舒巴坦钠、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④抗菌药物疗程一般可于热退和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3~5 天停药,视不同病原体、病情严重程度轻重而异。⑤重症肺炎除有效抗菌治疗外,支持治疗十分重要。

5 CAP 初始治疗后评价和处理

5. 1 初始治疗后48~72h 应对病情和诊断进行评价。有效治疗反应首先表现为体温下降,呼吸道症状亦可以有改善。白细胞恢复和X 线病灶吸收一般出现较迟。凡症状改善,不一定

考虑痰病原学检查结果如何,仍维持原有治疗。如果症状改善显著,胃肠外给药者可改用同类、或抗菌谱相近、或病原体明确并经药敏试验证明敏感的口服制剂口服给药,执行序贯治疗; 原来健康状况良好者还以出院服药。

5. 2 初始治疗72h 后症状无改善或一度改善复又恶化,视为治疗无效,其原因和处理: ①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或细菌耐药。结合实验室痰培养结果并评价其意义,审慎调整抗菌药物,并

重复病原学检查。②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支杆菌、真菌、卡氏肺孢子虫、病毒或地方性感染性疾病。应重新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检查包括对通常细菌的进~步检测,必要时采用侵袭性检查技术,明确病原学诊断并调整治疗方案。③出现并发症(如脓胸、迁徙性病灶) 或存在影响疗效的宿主因素(如免疫损害) 。应进一步检查和确认,进行相应的处理。

④非感染性疾病误诊为肺炎。应认真收集病史、仔细体检和进行有关检查, 以便确诊。

三、COPD诊断和治疗

定义、诊断和分期

定义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由于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的影响,肺部产生异常的炎症反应,从而产生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COPD不仅影响肺,也可以引起显著的全身反应。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定义为慢性咳嗽咳痰,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并除外引起慢性咳嗽咳痰的其他原因。

肺气肿病理定义为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永久性扩张,伴有肺泡

壁破坏而没有明显纤维化。

病因:1吸烟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3空气污染

4感染

5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6其它机体内在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气温突变参与。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慢性咳嗽

2 咳痰

3 气短或呼吸困难标志性症状

4 喘息和胸闷

5 其它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二体征

1、视诊及触诊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缩唇呼气,触觉语颤减弱

2、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肝下界下降

3 、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性罗音和(或)湿性罗音。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一肺功能检查:

1、FEV1/FVC 气流受限敏感指标

FEV1%预计值严重程度良好指标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2、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量(RV)增高,肺活量(VC)减低,表明肺过度充气RV/TLC增高

3、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DLco与肺泡通气量(VA)比值(DLco/VA)

下降,该项指标供诊断参考。

二、胸部X线检查诊断特异性不高,用于确定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鉴别之用。

三、胸部CT 可见许多低密度的肺泡腔肺大泡与肺血管减少,并可区分中心小叶肺气肿,全小叶肺气肿,或膈旁肺气肿,不应作为该病常规检查。高分辨率CT,对有疑问病例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哮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反应与COPD不同,因此被认为是不同的临床疾病。然而部分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也可逐渐发展为部分可逆,这些患者和COPD很难鉴别,但应按照哮喘治疗。

在普通人群中,哮喘和COPD的发病率较高,因此部分人群同时合并存在两种疾病。其特点为明显的气流受限,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很好,但是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不能达到正常,并且进行性加重。

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还可见于支气管扩张、囊性肺纤维化、结核所致的肺纤维化,应该进行鉴别诊断。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较轻(40~50岁)的患者应该检查α1抗胰蛋白酶。

诊断具有以下特点的患者应该考虑COPD诊断:咳嗽、咯痰、呼吸困难以及有COPD危险因素的接触史。确诊需要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可以确认存在不可逆的气流受限。根据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进行功能分级。

严重程度分期FEV1并不能完全反映COPD复杂的临床后

果,但肺功能分级对于预测健康状态和病死率仍然很有用。体质指数

项指标。BMI<21kg/m2的患者病死率增高。

功能性呼吸困难分级:

可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呼吸困难量表来评价。0:无明显呼吸困难(剧烈活动除外);1:快走或上缓坡时有气短;2:由于呼吸困难比同龄人走得慢或者以自己的速度在平地上行走时需要停下来呼吸;3:在平地上步行100米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呼吸;4:明显呼吸

困难而不能离开房屋或者当换衣服时气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分级

临床评估与辅助检查

临床评估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咯痰、气短。既往史和系统回顾应注意:童年时期有无哮喘、变态反应性疾病、感染以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如结核),吸烟史(以包年计算)以及职业、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COPD和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有相同危险因素(吸烟)的其他疾病如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生命体征检查包括呼吸频率、体重和身高,并计算BMI。

辅助检查所有怀疑为COPD的患者都应该完善以下检查:肺通气功能检测可以明确诊断,还能评价病情轻重;可逆试验不仅能除外哮喘,还可了解患者的最佳肺功能以及评价预后;X线胸片则有助于除外其他

疾病(肺炎、肿瘤、心衰、胸腔积液和气胸)以及发现肺大泡。

部分患者应完成下列检查:α1抗胰蛋白酶水平,静态肺容积如肺总量、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和残总比,一氧化碳弥散量,血气分析,运动试验,呼吸肌功能,肺循环压力和右心室功能,胸部CT,多导呼吸睡眠监测等。

COPD稳定期治疗

戒烟戒烟对于减少许多继发性并发症如COPD有很大益处。被广泛认可的戒烟指南由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于2000年公布,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指南。

药物治疗现有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或者消除患者症状、提高活动耐力、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以及改善健康状态,但目前没有药物能够改变肺功能下降的速度。

吸入和口服治疗两种手段中,吸入治疗为首选,吸入治疗的药物剂量更小,可以有与口服治疗相同或者更大的效果,并且副作用更小。必须教育患者正确使用各种吸入器,相当数量的患者使用定量雾化吸入器

或者储雾器,后者在吸入皮质激素时很有用,可以减少药物在口咽部沉积等局部副作用。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和效果有助于患者坚持治疗。肺通气功能检查虽然对于明确诊断很必要,但是可逆试验的结果对于预测其临床预后并没有作用。研究证实,可逆试验阴性患者接受治疗也有益。

支气管扩张剂临床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有三类: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和甲基黄嘌呤。支气管扩张剂最重要的作用是松弛平滑肌及改善呼吸过程中的肺排空。因此FEV1的增加可能会很小,但肺容积常有较大改善,并且能减小残气量、减缓运动过程中动态过度充气的发生,从而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总的来说,COPD越严重,肺容积改变相对于FEV1改变来说越重要。FVC和肺活量的改善与活动耐力的改善显著相关。其它因素如营养状态、心肺功能和外周肌力也影响活动耐力,可能影响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效果。

吸入长效β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的混合制剂是一种方便的治疗

手段。在FEV1<50%预计值的患者中,联合用药改善急性发作和健康状态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

长期氧疗LTOT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活动能力、睡眠和认知能力。纠正低氧血症后应该注意有无二氧化碳潴留。动脉血气分析是首选的检测项目,其中应包括酸碱平衡指标。指测血氧仪测量的动脉血氧饱和度

学指征是,动脉氧分压kPa

符合氧疗指征的患者由于PaO2改善而停止吸氧可能是有害的。加强患者教育可以提高依从性。

营养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和无脂体重

营养干预本身应着重于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体重下降,以防止能量失衡。当患者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时,应考虑营养治疗:BMI<21kg/m2、体重减轻降>10%或者1个月内下降>5%kg/m2,女性<15kg/m2

再使用高能量营养品,并且应该在1天之中分数次给予,以避免食欲下降和高热量负荷所致的通气需要增加。

外科手术与COPDCOPD并非为任何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但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危险增加2.7~3.7倍。手术离横膈越远,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越低。术前戒烟至少4~8周、使肺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早期活动、深呼吸、间歇正压呼吸、有效止痛可能会减少术后并发症。

COPD的手术治疗应严格选择患者,肺大泡切除术和肺减容术可能会改善动态肺功能、肺容积、活动能力、呼吸困难、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或许能提高生存率。少数患者可考虑肺移植。

睡眠COPD患者睡眠时可以伴有血氧饱和度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疾病本身而不是睡眠呼吸暂停所致。睡眠中血氧饱和度下降比大量运动

儿科诊疗常规

小儿腹泻 【诊断标准】 1.根据大便性状和次数判断。根据家长和看护者对患儿大便性状改变(呈稀水便、糊状便、黏液脓血便)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的主诉作出腹泻病诊断。 2.根据病程分类。急性腹泻病: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病:病程为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病程>2个月。 3.对腹泻病患儿进行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评估。 (1)脱水程度的分度与评估: 脱水程度 轻度脱水中度脱水重度脱水 丢失体液占体重5% 占体重5%~10% 占体重10%以上 精神状态稍差萎靡或不安极度萎靡,重症病容 皮肤弹性尚可差消失(捏起皮肤回复≥2秒) 唇舌粘膜稍干燥干燥干燥 前囟眼窝稍有凹陷凹陷明显凹陷 尿量稍少明显减少极少甚至无尿 四肢暖稍凉厥冷 脉搏正常快快而弱 血压正常正常或下降降低、休克 (2)尽可能对中、重度脱水患儿行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 4.根据患儿粪便性状、粪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初步估计病因。急性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黏液脓性、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有条件尽量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以及病毒、寄生虫检测。 5.对慢性腹泻病还须评估消化吸收功能、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等。

【入院指征】 腹泻病患儿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需住院治疗: 1.腹泻病并频繁呕吐; 2.腹泻病并中度以上脱水,并且不能口服补液或口服补液失败者; 3.腹泻病并病毒性心肌炎; 4.腹泻病并中度或重度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入ICU指征】 1.重度脱水; 2.严重的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3.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 4.并发中毒性心肌炎; 5.并发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6.出现抽搐、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的症状。 【住院检查】 1.常规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细菌感染性腹泻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大便常规:侵袭性感染时,粪便常规检查可见红、白细胞,细菌性痢疾时还可见吞噬细胞。真菌感染性肠炎,粪便中科找到菌丝。阿米巴痢疾,粪便可检查出阿米巴滋养体。 (3)尿常规呕吐明显者尿中可检出酮体 2.特殊实验室检查 (1)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可反映出是否存在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2)肝、肾功能及心肌酶病毒性肠炎常有ALT、AST、CK、CK-MB等升高。 (3)必要时测粪便还原物和pH值。 (4)病原学检测:①粪便涂片观察是否有真菌孢子和菌丝、寄生虫卵,暗视野观察霍乱弧菌,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的性质,粪便细菌培养及细菌药敏和血清型鉴定;②粪便病毒检测可用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粪便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

康复科诊疗常规

康复科诊疗常规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康复科诊疗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破裂、突出刺激或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本病好发于30-50岁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中医将本病归属于“痹证”,多因过劳损伤经脉、或肝肾不足,气血瘀滞,或感受风寒湿邪、经脉痹阻,或跌仆扭挫,瘀血阻滞所致。 【临床表现】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二)、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三)、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

(四)、专科检查 1、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沿坐骨神经通路有压痛。 2、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加压试验阳性。 3、挺腹闭气试验阳性。 4、神经系统检查: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或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足拇指背伸力及第2趾肌力减退;或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5、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鞍区感觉减退,或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X线片常可见有脊柱侧弯,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腰椎CT 扫描和磁共振可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诊断】 一、诊断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者。中医证候诊断:1、气滞血瘀型: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舌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2、风寒湿型:腰腿冷痛重着,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淡苔白,脉沉紧或濡缓。3、风湿热型:腰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眼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一、白内障 (一)术前检查与准备 1.眼科入院常规检查 2.验光(双眼) 3.测双眼角膜曲率(电脑测量、手动测量相互参照,必要时可参考角膜地形图测量结果) 4.眼科A/B超检查 5.根据验光(包括对侧眼)与A超测量结果确定拟植入得人工晶体度数(注意A常数) (二)入院医嘱 长期医嘱: 眼科护理常规 三级护理 普食 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 0、1ml 点术眼 4/日 裂隙灯检查 1/日 临时医嘱: 裂隙灯检查、视功能检查、散瞳查眼底、间接检眼镜检查、角膜曲率、医学影像工作站、血常规、凝血四项、尿常规、血糖、胸正位片、心电图、 (三)术前交待要点 1.手术得目得就是摘除混浊得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提高视力。 2.如同时伴有眼底病与其它眼病,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或不能提高。 3.有可能不合适放人工晶体,最多见得原因就是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术中医生根据情况植入不同类型得人工晶体或不植入人工晶体。 4.可能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水肿失代偿与交感性眼炎,瞳孔可能变形。 5.手术中若晶体核沉入玻璃体中,需尽快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6.术后如有晶体后囊混浊,影响视力者需激光治疗或再次手术。 7.有继发眼内感染得可能,虽然大部分经治疗能够好转,但仍极少数病人由于严重得感染,不仅视力丧失,重者还可能丧失眼球。 8.极少数有眼内驱逐性出血得可能,导致术中眼压突然增高,不能缝合切口,严重者甚至需要当场摘除眼球。 9.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排斥反应或偏位,甚至脱落。 10.术后可能仍有屈光不正,需要配带眼镜才能达到最好视力。 11.若人工晶体脱落或偏位严重,继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需二次手术。 12.术中与术后发生麻醉与心脑血管意外或全身其它意外危及生命。 (四)术前医嘱: 拟于明日×时×分在局麻下行×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冲洗结膜囊 剪睫毛 冲洗泪道 托吡卡胺眼液 0、1ml 点×眼 1次/10分钟×6次术前1小时 (五) 术后处理: 1.术后3天每天换药,检查术眼视力,观察前房得炎症反应情况,有无前房出血与晶体皮质残

针灸按摩科适宜技术操作规范指南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一.针灸 1、严格无菌操作,针具必须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取针时注意防止遗漏、断针。采用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到零位。经常检查针灸是否完好,如不锐利或有弯曲时应及时修理,不易修直时应更换。 2、针灸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发生意外。 3、对初次接受针灸的患者,如情绪紧张时,要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疑虑,争取患者积极配合。 4、针灸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应诊病人,做好门诊病历及就诊登记,建立治疗观察卡。分析总结针灸治疗效果,不断改进提高针灸治疗效果。 5、针灸室外作人员应坚持岗位学习,定期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6、针灸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严禁在工作室内吸烟和喧哗。

二.推拿 1、凡需推拿治疗的病人,需经推拿室医生详细检查病情并根据病员的体质强弱、老幼、性别、肥瘦等不同情况选择推拿部位及手法后,选好适当的体位,让病人暴露治疗部位,术者应按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的原则进行施术治疗。 2、在对异性病员推拿时,治疗部位暴露要适当,在进行治疗时要严肃认真,不得与病人开玩笑、聊天等。 3、在治疗室推拿时,术者要文明施术,选用手法要得当,不得为省力用肘部或脚跟等粗暴手法,更不能敷衍了事。 4、在保健性推拿时,病人应穿背心、裤衩、盖好按摩大单后可从上而下,先背后腹,先上肢后下肢,先舒盘扣点穴的原则进行施术。

5、推拿医生应坚持不懈的练功,不断提高推拿技术,真正达到有力、持久、均匀、深透的手法要求。 6、推拿医生在治疗后应及时洗手,注意清洁卫生。 7、推拿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不得在工作室内吸烟、喧哗。 中频治疗仪操作规范

内科诊疗常规

内科诊疗常规 一、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可能系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理所致。对于迄今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采集】 1. 对在门诊就诊的病人必须建立病历,做简要就诊记录。入院后24小时之内必须完成住院病历记录。 2. 病历采集的内容应该包括: (1)血压升高的时间和水平; (2)以往高血压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3)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神经精神和环境因素; (4)家族史; (5)是否有心、脑血管、肾病及糖尿病史; (6)体重状况、运动量、饮食状况; (7)其它药物服用史。 【体格检查】 1(初次体检病人应休息十分钟,按标准测血压方法连续测上臂血压三次; 2(发现两侧桡动脉搏动不一致需测两侧上臂血压; 3(行心、肺、腹部检查; 4(行颈、胸、腹部听诊,是否有血管杂音存在; 5(必要行神经系统和眼底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X线、UCG、必要腹部CT和相关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生化检查。 【诊断】 根据1978年WHO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我国1964年兰州会议对我国高血压诊断修改和方案,1974年北京会议收缩压考虑年龄因素,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如下: 1(凡舒张压持续超过12.0Kpa(90mmHg)者,不论其收缩压如何,均列为高血压。 2(凡舒张压持续在11.3Kpa,12.0Kpa(85,90mmHg)者,列为高血压可疑。 3(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按1992年WHO标准,因我国未制定这方面标准。 65岁以上:确定高血压SBP,21.3Kpa(160mmHg)或DBP,12.0Kpa(90mmHg)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SBP18.6,21.3Kpa(140,160mmHg)或DBP,12.0Kpa(90mmHg) 【治疗原则】 1(凡舒张压在90,100mmHg无症状者:非药物治疗,观察4周。 2(凡舒张压在观察4周未测得,95mmHg者:药物+非药和治疗。 3(降压治疗一般要求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对于重度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或伴有明显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40,150/90,100mmHg即可。 药物治疗简单的导向: 1(以舒张压增高为主,收缩压不高者--以血管扩张剂为首选; 2(血压高,伴有浮肿者--以利尿剂为主; 3(舒张压与收缩压均增高者--β或a阻滞剂+血管扩张剂; 4(血压增高伴有心率增快者--β阻滞剂为主; 5(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采用二种或三种药物联合应用。 【疗效标准】

康复科诊疗常规

康复科诊疗常规 1 脑卒中 【概述】 康复住院标准经急性期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一般约2-4周)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下列条件: 1、神经学症状不再恶化; 2、不出现需手术处理的病情变化; 3、无其它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 4、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病情变化。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一般检查 1、三大检查常规。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尿细菌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6、神经电生理检查(含运动诱发电位)检查。 7、心、肺功能检查。 (二)选择性检查 1、脑脊液检查 适应症: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功能障碍等情况。需要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TCD检查 适应症:需要了解颅内血管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变化等情况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地形图检查 适应症:(1)需要明确癫痫诊断时,(2)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和颅内感染诊断时,(3)出现意识障碍时,(4)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和MRI检查

适应症:(1)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2)病情发生变化,有加剧或再次出血、梗死等迹象时,(3)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4)其它情况需要CT和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症: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症: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症:疑有心、肺功能减退时,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诊断】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者 【治疗】 一、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 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社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等;

脑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脑出血 [定义]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以深部穿通支小动脉出血为最多见。 发病原因:①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②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血液瘤、脑动脉炎; [诊断] 一、症状 (一)50-70岁男﹥女冬春季多,白昼发病多于晚间;体型:颈部粗短,两肩宽阔、颜面鲜红、五短体材者; (二)使血压升高的因素:情绪激动,用力排便、饱餐、剧烈运动;(三)前驱症状:(1)剧烈的后侧头痛或颈部痛;(2)运动或感觉障碍;(3)眩晕或晕厥;(4)鼻出血;(5)无视乳头水肿的视网膜出血。 (四)颅内压增高症状:(1)意识障碍(2)呕吐(3)头痛(五)惊厥: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少数为杰克逊发作。 二、体征 (一)血压增高:收缩压﹥26.6Kpa(200mmHg) (二)颅内压增高体征 1、呼吸变深而慢,或快而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脉搏充实而缓慢,每分钟常在50-60次/分。血压增高。 2、眼底改变 (三)脑膜刺激征 (四)局灶性神经系体征 1、壳核—内囊出血:三偏征:偏瘫、偏深感觉障碍、偏盲;失语(主侧半球病变) 2、丘脑出血:病灶对侧偏身浅感觉、深感觉缺失;波及中脑者发生系列眼球症状,如“日落眼”等。 3、脑桥出血:突然起病的深昏迷和无预感的头痛,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4、小脑出血: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等。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一)脑脊液检查:多为血性 (二)颅脑超声波检查:脑中线移位 (三)颅脑CT:高密度出血影,可显示出血部位、大小、邻近的脑水肿带、脑移位及是否破入脑室等。 四、诊断要点 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进

推拿科技术操作规范

***市中医医院推拿科 中医诊疗方案

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 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具有扶正祛邪、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导滯消积、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等作用;更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一、适应症: 1 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落枕,肩关节周围炎,颈肩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胸胁迸伤,胸肋软骨炎,急性腰扭伤等。各种常见关节脱位,如下颌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等。四肢关节扭伤,如肩关节扭伤,腕关节扭伤等,踝关节扭伤等。 2 内科疾病:如胃脘痛,胃下垂,胆绞痛,便秘,腹泻,肺气肿,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 3 妇科疾病:如急性乳腺炎,产后缺乳,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痛经,闭经,月经不调。 4 五官科疾病: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耳鸣,耳聋等。 5 儿科疾病:脑性瘫痪,咳嗽,发热,顿咳,泄泻,呕吐,疳积,佝偻病,肌性斜颈。 二禁忌症: 1 各种急性传染病。 2 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 3各种溃疡性皮肤病。 4烧伤,烫伤。 5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和结核性关节炎。 6严重心脏病,肝病。 7严重的(不能合作,不能安静)精神病。 三操作流程: (一)操作程序 1. 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3. 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 4. 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要做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二)常用操作方法有: 1.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有透热感。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具有舒筋活络、调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柏油便。(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 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息肉、血管病。粘膜下肿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出血量的判断】 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50,70ml,柏油便 ――200ml ,呕血――250,300ml 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 【活动性出血的判断】

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诊疗流程】 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 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药物:垂体后叶素0.3,0.4U?min持续静滴,可同时静滴硝酸甘油,止血后垂体后叶素0.1,0.2U?min维持3,6d;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250ug静注后250ug?h 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 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RA、PPI、立止血。 2 (3)内镜下止血。 (4)保守治疗无效者急诊手术。 二、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流程 首先要排出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再行肠镜检查,有活动性出 血,1.0ml?min行血管造影加栓塞治疗。必要时手术探查加术中内镜检查。 贲门失弛缓症 【诊断要点】

新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科制 目录

1、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2、精神障碍康复训练的措施 3、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 4、工娱治疗评估、实施方案表 5、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 6、精神疾病的康复指导 7、住院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登记本 8、康复治疗告知书 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康复精神医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各类精神病和精神 障碍的残疾者,其中大部分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是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 (1)功能训练。是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2)全面康复。是指康复的准则和方针,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3)回归社会。这一条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康复的准则是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而让患者回归社会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

(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 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较低的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较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以至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能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至于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 (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 文娱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除一般的游乐和观赏活动外,可逐渐增加带有提高学习和竞技性质的参与性内容。如歌咏、舞蹈、书画、乐器演奏、体操、球类比赛等。又如举行智力竞赛,音乐欣赏等。 (3)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题库(终审稿)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 常规题库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柏油便。(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 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息肉、血管病。粘膜下肿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出血量的判断】 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50-70ml,柏油便――200ml ,呕血――250-300ml 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活动性出血的判断】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 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药物:垂体后叶素0.3-0.4U╱min持续静滴,可同时静滴硝酸甘油,止血后垂体后叶素0.1-0.2U╱min维持3-6d;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250ug静注后250ug╱h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2RA、PPI、立止血。 (3)内镜下止血。 (4)保守治疗无效者急诊手术。二、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流程

推拿科培养细则

天津市中医住院医师培养细则(试行) 推拿学细则 推拿学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疗法,是中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临床多个学科有着密切关系,包括软组织、骨关节、代谢、营养、循环等系统的疾病和呼吸、消化、造血、内分泌、神经等方面的疾病。作为一个推拿医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同时还要掌握手法的操作方法,手法的基本作用及推拿对每个具体疾病的治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研究治疗原理的方法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第一阶段(第一年至第三年) (一)培训方法: 第一阶段为二级学科基础培训。培训方法是作为住院医师在以内科为主的各三级学科(专业)轮转。 (二)培训目的: 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打好内科的临床工作基础。要求能准确询问、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中医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并能轮值夜班,做好实习医师带教工作。 (三)轮转科室:

一、心血管内科专业(3个月) (一)学习病种 1.要求掌握 冠心病、高血压及心衰、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相关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 冠心病(包括心绞痛的分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念、不稳定心绞痛的处理、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与处理)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的分级、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的处理和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分期)、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了解其发生机理和常规用药的分类(房性及室性早搏、传导阻滞、房速、室速、房扑、房颤、预激等) 2.要求了解 了解心肌炎、心肌病、先心病、风心病、瓣膜病、主动脉夹层及肺栓塞,高脂血症等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 了解心脏病急症:如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急症、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猝死、主动脉夹层及肺栓塞等,知晓心脏病急症的典型症状及处理原则。 了解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合并症。 (二)理论知识 1.要求掌握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降压药、利尿药、扩冠药、强心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2.要求了解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力衰竭的现代概念和处理原则;临床心脏起搏的相关知识,起搏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表现;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和介人心脏病学相关知识。 (三)基本技能 1.要求掌握 心电图诊断:了解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诊断(左右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低血钾、高血钾、窦性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逸搏心律、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各种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

内科诊疗常规考试题1

内科诊疗常规考试题(A卷) 科室: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3题共用题干)男,45岁。发热、咳脓痰1周,胸片右下背段浸润阴影,用青霉素治疗体温稍下降,但痰量增多,为脓血痰,有臭味。胸片大片浸润阴影中出现空腔。1.治疗中需加用(B )A.红霉素 B.甲硝唑 C.卡巴克洛(安络血) D.祛痰药E.阿米卡星2.治疗2周后,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胸片空腔缩小,抗生素总疗程一般宜持续( E ) A.2周 B.3周 C.4周 D.6周 E.8周 3.如果作体位引流,应采取的体位是( E ) A.头低仰卧位 B.右侧卧位 C.左侧卧位 D.坐位 E.头低俯卧位(4~6题共用题干)男性,14岁。晨跑后突感左胸闷、胀痛,气促出冷汗。查体: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唇发绀,呼吸26次/分,左上肺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心率110次/分,律齐。4.最可能的诊断是(D )A.心绞痛B.胸膜炎 C.带状疱疹 D.自发性气胸 E.肋间神经炎 5.对上述患者,为明确诊断最佳检查应选择( B ) A.血常规 B.胸片 C.胸部B超 D.胸部CT E.胸部磁共振 6.为缓解患者上述症状,最佳紧急处理为( D )A.氧疗B.抗生素治疗 C.给予镇静剂 D.抽气减压 E.给予强心剂

(7~10题共用题干)老年患者,两年前诊断肺心病,一周来咳嗽、咳痰、喘息加重,双下肢水肿,体检:肺内多量湿性啰音,心率100次/分,肝肋下2.5cm,双下肢水肿。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均增高,血气分析:pH7.335,PaO2 50mmHg,PaCO2 78mmHg,HCO3 34mmol/L. 7.该患者目前不存在下列哪种并发症( E ) A.肺部感染 B.心力衰竭C.呼吸衰竭 D.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8.关于该患者的治疗,下列哪项不恰当(E ) A.控制感染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氨溴索祛痰 D.持续低流量吸氧 E.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9.根据上述血气分析结果本患者应属于下列哪种酸碱平衡失(A )A.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C.呼性酸中毒代偿 D.呼性酸中毒失代偿 E.代谢性碱中毒10.根据上述结果,最首要的治疗是下列哪项( C ) A.氧疗 B.呼吸兴奋剂C.人工通气 D.积极控制感染E.应用利尿剂(11~14题共用题干)女性,20岁。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胸闷、咳嗽3年,每年春季发作,可自行缓解。此次已发作1天,症状仍持续加重,体检: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88次/分,律齐,无杂音。 11.该患者的诊

康复科诊疗常规

康复科诊疗常规

脑卒中 【概述】 康复住院标准经急性期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一般约2-4周)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下列条件: 1、神经学症状不再恶化; 2、不出现需手术处理的病情变化; 3、无其它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 4、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病情变化。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一般检查 1、三大检查常规。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尿细菌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6、神经电生理检查(含运动诱发电位)检查。 7、心、肺功能检查。 (二)选择性检查 1、脑脊液检查 适应症: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功能障碍等情况。需要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TCD检查

适应症:需要了解颅内血管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变化等情况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地形图检查 适应症:(1)需要明确癫痫诊断时,(2)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和颅内感染诊断时,(3)出现意识障碍时,(4)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和MRI检查 适应症:(1)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2)病情发生变化,有加剧或再次出血、梗死等迹象时,(3)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4)其它情况需要CT和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症: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症: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症:疑有心、肺功能减退时,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诊断】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者 【治疗】 一、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 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社经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等; 3、改善语言、认知、精神、吞咽、运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技术选用。 4、中医中药治疗。 (二)常见并发症处理 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治疗; 2、痉挛:各类抗痉挛口服药、社经阻滞(或溶解)治疗、矫形器应用或手术治疗。 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或行为心理治疗; 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或手术治疗等;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

常见急诊病种诊疗常规

中医、中西医结合常见急诊病种和急危重症诊疗常规 中风病急症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一、诊断要求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厚味、烟酒等诱 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的基本病机,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 二、分级 1、中经络:偏身麻木或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为主症,而无神 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 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三、治疗措施 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一般中经络者一周左右,中脏腑者四周左右。病情 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步增加活动量。中脏腑患者头部可稍垫高,翻身时尽量少动头部。痰涎盛,频繁呕吐者,应取侧卧位(当以软枕垫起腰背臀部45度角)即可o 2、针剂 A、中经络 灯盏花注射液1-2支+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 丹参注射液10-20m1+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 B、中脏腑 闭证:a、痰热内闭 清开灵注射液30-60m1+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1静滴 醒脑静注射液20m1+5%葡萄糖注射液2 50ml静滴 安宫牛黄丸1--2丸/次 B、痰湿蒙塞。 苏合香丸1--2丸/次 脱证:参附注射液20m1+5%葡萄糖注射液lOOml静滴 厥脱证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一、诊断要点 本厥脱证非单纯之厥或脱症,是指邪毒内陷或内伤阳气或亡血伤津失血所致的气 血逆乱,正气耗脱的一类病症。 二、分期分级 (一)分期 1、早期:表现气阴耗伤证o 2、中、晚期:表现真阴衰竭或阳气暴脱或阴竭阳脱证。 (二)分级 1、轻度:神清或烦躁不安,手足不温或肢端寒冷,汗出过多,脉沉细(数)无力, 收缩压降低至80mmHg以下,脉压小于20mmHg;有高血压者,收缩压低于平时

中医科规章制度诊疗规范

阜宁县罗桥镇卫生院中医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医药政策及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文明行医。 2. 设立中医管理科,建立中医科,开设中医特色专科(专病),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中医药管理工作。 3. 建立中医工作台帐,健全中医药工作制度。中医工作年初有计划,工作有记录,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4. 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诊疗方法,以及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等中医适宜技术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 5. 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定期组织中医药业务学习,做好中医药人员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 6. 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定期开展中医药医疗质量与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检查与评审,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 8. 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做好中医药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 9. 承担村卫生站的中医药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指导乡村中医药人员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

10. 继承并整理名老中医药师学术经验,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及独特疗法加以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中医管理科工作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及国家、省、市制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和法规。 2.拟定本单位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发展计划,制定和完善中医药工作制度、职责和医疗服务规范。 3.指导、监督医院及村(社)卫生站中医药工作,定期开展医疗、护理、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督查。 4. 制定本单位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划,组织中医药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临床岗位培训和师承工作; 5. 倡议中医“治未病”理念,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6. 组织指导医院中医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作,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7. 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实施中医药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神经内科诊疗常规

神经内科诊疗常规

————————————————————————————————作者:————————————————————————————————日期:

神经内科门诊诊疗常规 初诊各项目要填写:年龄,性别,科室, 日期, 联系方式,过敏史 1、详细询问病情、疾病史、家族史,并详细记录。 2、体检:内科系统必要体检,神经系统体检,并详细记录,要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对于病情复杂难以诊断患者及时请教上级医生(主治医生以上医生必须给予指导),并做相应的辅助检查。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要交代病情,需要留诊观察时应与急诊室医生或住院部医生联系。如初步判断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立即进入绿色通道。 3、诊断:能明确诊断的要写明;待诊的患者应有初步印象,进一步辅助检查,并向患者交代病情。 4、处方:针对性要强,用药要简单;检查要遵循从便宜到贵,从无创到有创。 复诊填写就诊日期 1、询问病情变化,服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并做记录。 2、将有关辅助检查报告单粘在病历上,并记载在病历中。 3、体检:相应的内科系统必要体检,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变化。并详细记录。对于病情复杂仍难以诊断患者应安排会诊以明确诊断或收治入院。 4、诊断:三次就诊应给与明确诊断。 5、处方:根据病情变化及服药后反应调整用药。

急性脑血管病诊疗常规 急性脑卒中诊疗流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1、T IA 的诊断标准 (1)起病突然,持续时间短,通常5-20 分钟或更长,可反复发作,但症状24 小时内恢复; (2)头部影像学检查无责任病灶; (3)症状恢复后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2、颈内动脉系统TI A 的常见症状 可有三偏表现,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主侧半球损害常出现失语,有时出现偏瘫对 急性 急性 <4.5 急性脑卒中初步筛查 TIA 内科保守 头部 蛛网膜 内科保守治疗, 有颅 符合急不符合 NIHSS <10,R NIHSS>10,RACE>5, 4.5-8 H (后循环可延长至 基底节区中等 量以上出血(壳核出血>30ml;丘 脑 出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之欧阳光明创编

一面瘫 欧阳光明(2021.03.07) 面瘫(口涡,口癖)是指颈乳突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属西医的面神经炎。 一诊断标准 ㈠症状: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两侧)周围性面瘫,伴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等。 ㈡体征: 本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急性发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全,额纹减少或消失,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三)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中枢性面瘫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而眼睛及其以上不受影响,多伴有一侧肢体偏瘫。 二,治疗 取穴:

①主穴: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地仓,颊车,颧髎,下关,健侧合谷。 ②配穴: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⑵电针:取阳白、丝竹空、顴髎、地仓、颊车等穴通电30分钟。 物理治疗:是最主要、针对性最强的治疗手段之一,早期可改善血循环,控制炎症发展,消除局部神经水肿;后期可改善神经营养,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面部应避免风寒,戴口罩,注意保暖;忌食辛、香、燥、辣之品;因眼睑闭合不全,必要时应戴眼罩,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自我锻炼:如湿毛巾热敷、表情动作及咀嚼练习等。 二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中青年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中风是中

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推拿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推拿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推拿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推拿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以推拿手法为主的治疗方法开展常见骨伤科疾病的诊疗工作,并可开展其他科相关疾病的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推拿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推拿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推拿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推拿科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开设独立门诊,有条件的可进行二级分科,如设置内科推拿、妇科推拿、儿科推拿等。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开设病房。 第八条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断区、治疗区,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推拿科病房应设置治疗室,有条件的应当设置熏蒸室、药浴室,敷贴室、理疗室、练功室等。熏蒸室、药浴室应当通风良好,绝缘防雾,铺设防滑设施。 第九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推拿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配备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中药浸浴设备、中医反射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仪、针刺手法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远红外按摩理疗床、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椎间盘复位机、三维多功能牵引装置、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偏振光疼痛治疗仪、电磁波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等。 设置熏蒸室、药浴室的,应当配备熏蒸(洗)设备、煎药设备、浴器、水温调节与定时装置、应急呼叫装置、消毒设备等。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推拿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