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子政务信息工程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

电子政务信息工程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

电子政务信息工程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
电子政务信息工程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

电子政务信息工程建设内容及技术要求

XX市市级电子政务工程是一个综合应用系统,系统建立在政府主干网和各委办局局域网基础之上。因此系统的逻辑结构分为市政府(含党委、人大、政协,下同)和市直委办局[包括市(县)区政府]两部分。在纵向上,系统为独立的办公信息系统,市政府和市直委办局[包括市(县)区政府]通过信息交换系统进行公文、资料等办公信息交换; 在横向上,办公信息系统与各层次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有密切的联系,各级领导通过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平台查询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进而实现协同办公、联合审批等功能。

一、基础网络

在网络的物理结构上,采用星形加环型拓扑结构。采用高速可靠的千兆以太网作为主干网,使用快速以太网作为各委办局的网络分支。主干网采用光纤,网络传输协议为TCP/IP。利用光纤技术,可提供充裕的带宽和优良的性能保证,既能传递普通数据信息,又能传递各类实时的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号。

1、建设内容

XXX网络信息工程平台基础网络主要包括: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

政务外网是全市党政机关办公业务专网,承载除涉密内容之外的所有办公业务,并为全市党政机关提供政务数据通信服务和互联网

接入服务。它包括政府骨干传输网和部门办公网两部分。政府骨干传输网主要是为党政机关日常办公提供传输服务,采用裸光纤进行组网,纵向保留与省、县(区)电子政务外网联接的接口,并通过设在中心机房唯一的互联网出口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互联网接入为独享2x1000M 带宽),与互联网之间实行安全隔离。

政务内网主要运行涉密业务和涉密事项,如:涉密文件的流转,涉密数据的查询,涉密事项的协同办公等。单独组网,与政务外网实行物理隔离。横向联接市级领导机关和涉密部门,纵向保留与省、县(区)政务内网联接的接口。

具体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下:

2、技术要求

(1)接入范围:本次招标将有105个部委办局接入政务内网和政务内网 内部办公网 政府骨干 传输网 互联网

离 逻辑隔

离 安全隔离 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门户网站 内部办公网 专用光纤 政务内网 政

网 专用光纤 专网 平台 专网 平台 内部办公网

政务外网,具体名单见附件17。

(2)网络系统设计:采用TCP/IP协议,采用层次化的网络结构,网络在拓扑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其中核心层及汇聚层位于中心机房,市政府大院外单位通过裸光纤直接接入中心机房,市政府大院内单位按楼宇通过裸光纤接入中心机房。

(3)网络交换设备要求:机箱式模块化设计具备三层交换、可网管等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千兆位密度、数据和语音集成,交换带宽128Gbps以上;

支持IP、IPX和IP多点广播第三层交换;

支持10/100以太网端口、100BASE-FX快速以太网端口和千兆位以太网端口;

支持设备级的容错:冗余监管器冗余、负载共享性质的电源(直流和交流)、冗余系统时钟、冗余上行链路、冗余交换机网络等;

支持IP的智能应用,如IP电话、基于软件的电话、视频客户端等应用;

千兆以太网模块应符合IEEE 802.3z标准,支持全双工,可以配

置SX和LX/LH的GBIC(千兆比特接口转换器)。所有千兆比特以太网端口应有适用于多模光纤(MMF)或单模光纤(SMF)的SC 类接头;

系统设计核心交换机配置两台互为热备份,每台配备双电源系统,全面实现核心交换机的双机备份系统。

(4)网络管理要求:网络管理软件应能在所有主要平台上提供全面业务和管理解决方案。投标人必须提供一个全面的网络与系统管理软件,优先考虑国产软件。具体要求如下:

a、能够覆盖系统中所有的管理对象:系统管理软件能够端对端地管理从桌面机、工作站、服务器,乃至大中小型主机系统;能够管理TCP/IP、IPX/SPX等网络协议,支持网络中所使用的各种网络技术;支持UNIX、LINUX、NT等服务器/客户机平台;支持上述的各种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b、能够提供系统所需要的管理功能:从网络管理的角度,管理软件必须能够提供对系统整个网络中节点的发现、网络拓扑及状态的管理、网络性能的管理、网络设备的配置等网络管理功能;能够提供系统的综合故障处理能力,提供一套完善的故障分析、处理及查询系统。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应该提供一套安全的用户管理系统、提供各网段之间及与外部网络之间的防火墙、提供各主要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资源访问的安全机制。业务运行数据是系统的重要数据源,如何建立一套与系统业务的运行相一致的数据备份/归档系统、数据灾难恢复系统等也是保证整个淮安电子政务业务正常运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管理的角度,管理软件应该对整个网络中的PC及服务器的资源进行集中的监控、管理,支持对关键应用及数据库服务器的

端对端的性能监控分析,帮助精确定位业务系统运行时的瓶颈所在,及时做出调整业务运行的策略。

c、能够为系统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解决方案:在整个系统环境中,包括网络系统、服务器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及客户机等复杂的计算环境;将形成以数据中心、各委办局作为网络节点的分布式的、分层管理的结构统一的大网。针对这样一个复杂的计算环境,应在管理软件中建立一个符合系统实际环境的管理模型,简化用户对负载及资源环境的管理,更好的从业务运行的角度管理监控各类资源。

d、能够提供标准的和开放的应用接口及开发工具:符合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保护用户的投资。由于淮安电子政务是一个多系统、多数据库和多应用平台,多厂商网络及系统设备,多业务应用等复杂的管理环境。因此,具有集成已有的或将来的管理软件的能力是必需的。为此,管理软件必须提供标准的和开放的应用接口及丰富的开发工具,以便集成系统现有的管理软件和将来的管理软件。管理软件应具有广泛的第三方硬件、软件厂商的合作及支持,是一个事实上业界管理软件的标准。

e、网管报警信息:要求使用多种方式通知网络管理员,要求实现屏幕声光报警、手机短信、邮件通知等。

(5)建设要求:网络电路质量符合CCITT的建议和信息产业部有关技术要求,并满足系统安全和业务运行需要。

特别说明:

●基础网络建设方案的实施工作及所有网络设备不列入本次招标,投标人对其可不报价。

●基础网络建设方案的设计、竣工验收列入本次招标范围,且评标时列入评审的主要因素之一,投标人要提出从中心机房到各终端用

户、从网络设备选型、数量到技术标准、技术参数、建设要求等完整的组网设计方案,并要对其作出详细描述,达到可施工的要求。

●网络设备选型限于:cisco、junifer、阿尔卡特、深圳华为、北京港湾五家厂商。

二、应用系统

本次招标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交互审批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应急指挥系统、视频点播系统、公务邮件系统。

1、建设内容

1.1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系统:在现有“中国淮安”政府门户网站的基础上,拓展功能、完善内容、增强交互能力,要与办公自动化、网上交互审批、视频点播等系统实现无缝联接,可与各部门为公众服务的专业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并提供网上查询,从而提高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建设和完善各部门子网站,以形成可以实现信息协同发布、办公互相支持、服务(公众、企业、社会)便捷高效、部门各具特色的以“中国淮安”政府门户为主站点包含市级机关105个部门子站点的网站群。

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信息发布功能

包括信息的采集、管理、发布等子系统;同时应该提供完善的安全、权限管理;各部分要求如下:

发布方式:支持动态数据发布和静态数据发布两种形式的发布方式。

发布信息格式:支持生成html, text, xml, wml,asp,jsp等各种格式的信息发布文件。

模板设计功能:信息发布的格式采用模板定义,提供灵活方便的模板设计功能。

全文检索功能:提供对信息发布系统中发布的所有动态、静态数据进行全文检索的功能。

●信息采集功能

信息自动获取功能:可用互联网信息抓取系统时刻跟踪新闻网站和媒体网站,获取各类最新信息,并可载入固定模板的网页显示,自动更新网站的新闻网页。

信息同步功能:各委办局等子网站可以通过上报系统上报信息并协同发布。

●内容管理功能

数据管理:用户可以按照需要自定义需要发布/管理的数据的格式(字段),可以对信息/图像信息/企业数据等各类数据中的文字、图片、统计类数字信息、日期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发布。

数据分类管理:支持无限制的数据目录(分类)管理,用户可以对分类层次深度、一个分类下的子分类数量无任何限制的进行目录(分类)设计、管理;提供方便、灵活的在各分类间数据组织管理(包括移动、复制、链接)功能。

友好的用户录入界面:提供可视化的模板编辑,稿件录入功能。

数据组织的灵活性:为减少数据库的冗余数据和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一篇稿件能应用在一个或多个栏目、专题中。

●安全管理功能

审核功能和权限管理:能提供信息审核和用户权限管理功能。

权限管理:支持数据访问安全的全面控制,保证高可靠的安全管理。能够在各级分类(栏目)上设置读、写、删除、创建、发布、审核、创建子分类等权限。

信息上报安全机制:对所有上报的数据要进行预审、监察、管理、分布。

●网上交流功能

?网上公开调查、评议系统

a 对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件进行网上投票调查、评议,提供一个与市民互动的公开调查及结果反馈功能。

b 可设定和管理投票(评议)形式、投票(评议)项目等;

c 可实时统计投票结果,并以几何图形显示;

d 支持IP地址过滤,防止同一IP地址的投票攻击。

?文字直播系统

提供网上以文字形式进行重大活动等的直播报道功能,编辑人员在直播系统的管理界面下录入直播信息,同时网民就可以在web 上看到直播信息。

?论坛

提供一个开放的、安全高效的政务论坛系统,使之成为政府公务人员就市民关心的重大问题和疑难问题与广大市民交流的平台、可容纳同时在线500人以上的论坛功能。

●综合管理功能

作为网站的管理部分,应能提供用户管理、主机托管、运营管理、数据管理、安全管理、日志管理等综合性的管理功能。

虚拟主机系统:为市政府各委办局子网站提供虚拟主机服务的功能。

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对平台中所有应用实行统一的用户信息的管理和存储。

运营管理(内部管理)内部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网站内部操作人员的管理,能有效地进行平台运行的监控,并方便地利用业务组件实现新业务。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统计管理系统

统计管理系统能记录每页的page view,记录浏览人的IP地址、平均逗留时间、浏览页面数等信息。能自动统计网站的访问信息量,自动统计指定栏目和页面的访问量;能提供图形化的年报、月报、周报、地域分析报告。

?统一日志管理系统

日志管理系统要能记录平台内所有子应用系统的操作事件日志,也提供接口供外部系统的操作事件日志记录,以及提供接口定期生成

统计报表供系统管理员查阅。

?管理平台:

提供统一管理平台,操作员多级授权管理;

业务系统(组件)完成后,通过此功能进行分布,管理,同时针对于不同的用户群组件有相应的权限控制;

?安全认证管理

包括用户认证,权限控制等;提供所有系统登录审计。

1.2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政务内外网上分别建设界面格调高雅、基本功能类似和操作方法一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针对四套班子和各部委办局业务特点可定制个性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其中政务内网的建设内容主要满足涉密文件的流转、涉密数据的查询和涉密事项的协同办公。政务外网的建设内容主要以公文处理为主。基本功能要包括公文管理、待办事宜管理、会议会务管理、政务信息管理、档案管理、日程安排、车辆管理、公共信息服务、讨论组、考勤与出差管理、短信接口、系统管理等十几个模块。所有模块都应独立并且可拆卸,各单位可以根据自己所需用模块定制自己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很好地结合Microsoft Word、Adobe Acrobat PDF、WPS等格式文件,实现保留修改痕迹、报表打印等功能。提供工作流的图形化定义、工作流监督管理、待办工作列表提醒等功能。使工作流程自动实现,并能够非常容易地适应用户工作流程的转变。支持手写输入、扫描输入等。

●收文管理模块:

实现外来文件从登记、办公室主任处理、领导阅批、承办,到分阅、归档、转发等处理流程。

系统支持自动来文登记,接收联网单位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发来的公文,此时系统应支持自动发送回执。支持手工登记,支持扫描录入纸质公文,支持自动读入Word、PDF、华光S2、WPS等格式的电子公文。

●发文管理模块:

实现公文从拟稿、核稿、会签、审签,到签发、编号、分发、归档等发文处理流程。分发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接收单位,分发后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将文件发送到收文单位。支持发文回执,通过查看回执,可以及时了解收文单位的签收情况,支持重新分发。

●待办事宜模块:待办事宜是私人的待办任务清单,可以用它记录一些没有限定执行时间的事件,具有提醒作用。功能包括:①登记待办工作,以备随时查阅;②完成工作;③检索已完成工作。

●会议会务管理模块:为常规会议和临时会议提供计划、准备、记录、查询的功能。

●政务信息管理模块:提供原始信息管理功能,可录入、删除、修改原始信息条目;提供刊物编辑功能,可预选信息条目、摘登条目内容、组刊、刊号管理;以及刊物查询、统计、汇编等。

●档案管理模块:通过建立案卷、修改案卷、删除案卷、编入文件、移出文件等操作,可迅速将相关文件编辑成卷;提供案卷借阅功能,查阅案卷目录、填写借阅申请、批准借阅、自动催退、强制归还

等操作。

●日程安排模块:实现用户对个人日程的安排和查看他人的公开日程,用户可以为自己或者其他人制订个人日程,该日程中可以包括主题、描述、参与人、持续时间、优先级等内容;用户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择查看方式(按天查看,按周查看,按月查看),用户可以查看到其他人的公开日程。

●车辆管理模块:管理单位车辆使用的整个过程,从用车的申请、审批、通知,到派车、回车,以及最后的单据的存档、查询、统计等。

●公共信息服务模块:应包括机构设置、职能与人员编制简介,单位业务介绍,通讯录,公告板,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方法等。提供查询时刻表、国内外区号汇编、列车航班时刻表,并可发布委办局的日常管理制度备公务员查询。

●讨论组模块:通过建立讨论主题,相关人员可就该问题展开讨论,并针对某种观点发表看法或答复对方,为政府公务员远程交流思想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主要功能包括:①多主题讨论系统②多选项投票系统③设定委办局论坛、科室论坛、项目论坛④全文检索⑤更新报告动态提醒最新的主题回复。

●公共数据库查询:使用全文检索系统,实现对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数据库,政府公报,贸易统计资料等大型数据库的联网查询。

●电子签章功能:公文经过拟搞、审核、会签、核稿、签发、编号、校对、排版等环节后,进入电子盖章环节,经过对该公文盖章并加密后,便不能够对该公文进行任何修改,即便通过二进制修改或其

他特殊手段,系统也应该立即发现并加以制止。

●完善的工作监督和控制:对所有操作都应有详尽的日志记录,能够自动跟踪监督每个工作环节,定期自动总结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并汇总成报告,自动产生工作记录集等。

●考勤与出差管理:对工作人员出勤及出差情况进行登记、查询和统计。

●手机短信功能:对所有公务员进行分类管理,使会议通知、信息传递及时、高效完成。

●系统管理模块:维护整个办公系统,应具备管理和维护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a机构单位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级别、性质、隶属关系、公务邮箱等内容,为各项子应用系统提供机构单位的基本信息(独立于具体应用);

b人员信息:包括人员姓名、职务、职务级别、所属单位、邮件地址、电话、传真等内容,为各项子应用系统提供人员的基本信息(独立于具体应用);

c应用数据库信息:包括各项子应用数据库的标题、所在服务器名称、所在路径、文件名、所属应用、年度信息、数据库类型等内容,供各项子应用系统使用,满足它们互访的需求。

其他功能:设置限制系统的可访问时间、设置限制系统的可访问IP地址范围、查看系统的使用状况统计表(按人员、日期、部门统计)、应直接挂接定制模块、设定模块的访问权限、查看模块日志、

非法访问日志等。

除满足上述基本功能外,还要充分考虑未接入政务网平台的企事业单位如何接收政府会议通知、政府文件等内容,系统还应满足移动办公需要,采用CA证书解决身份认证问题。另外考虑到现有一些部门已成熟运行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因而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现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对接,进行投资保护。本期要完成105个接入单位的推广应用工作,在满足通用功能的要求之外,还须满足个别单位提出的合理化修改要求。

1.3网上交互审批系统:协调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及各市直行政审批服务单位,开发和建设网上审批服务系统。以“中国淮安”政府网站为门户,将全市主要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各种数据统计报表业务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优化流程、集中上网,变串联式审批为并联式审批,实现“一站式”加“一网式”服务。公众或企业需要申报办理审批事项时,既可在任一地方直接登录“中国淮安”政府网站申报,实现“一网式”服务;也可直接到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或首办部门进行申报,实现“一站式”服务,办理结果将通过手机短信、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通知申报人(单位),同时在“中国淮安”政府网站提供动态查询。本期选择已进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项目上网,具体项目及现行审批流程分别见附件18(鉴于我市行政审批项目正在清理中,最终上网项目以清理确定后的项目为准)、附件19(仅供参考,不作为设计网上审批流程的最终依据)。

网上审批服务系统应与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办理审批单位建立

协同办理机制,支持联合审批。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审批业务的后台维护、审批业务的网上查询与提交、审批业务处理、网上报表、问卷调查管理以及自动回复等。具体功能要求如下:

●后台维护:支持系统管理人员对审批业务进行后台定义与发布,可以把业务介绍、办事流程、注意事项、审批时限、文件模板等内容以图文表格混排的方式发布到“中国淮安”政府网站上。支持已经发布的审批业务的修改、删除操作等。

●网上提交与查询:公众和企业既可从“中国淮安”政府网站上直接申请办理已经开展的审批事项,也可通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大厅或首办部门进行提交申报;通过“中国淮安”政府网站查询已经提交的审批业务的审批状态,根据反馈信息,可以对已经提交的信息进行修改或重新提交等。

●审批业务处理:审批工作人员通过网上审批服务子系统处理公众和企业从“中国淮安”政府网站上提交的办事申请,可以输入处理意见,可以送下一审批环节进行串联或并联处理等。

●网上报表:通过系统中提供的报表定义工具完成报表格式的定义,发布到“中国淮安”政府网站上供公众和企业进行填报,从而完成数据的网上收集并提交到后台数据库等工作。

●意见箱功能:用户可通过“中国淮安”政府网站使用该功能,按问题分类给政府相应部门提报意见。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对意见进行检索,查询处理情况。

●问卷调查:用户可设定调查的题目、有效时间,各类题目可设定为单选或复选,调查结果可以自动完成统计并且以直观的形式进行展现。

●自动回复:在以上各项政务处理过程中,系统收到申请后,自动提示相关负责人处理,并可自动给提报人回复一封表示收到的感谢

邮件,也可通过手机短信通知提报人。

●支持CA证书:支持用户基于CA证书的身份验证方式。

1.4 视频会议系统:本期工程视频会议系统采用H.323协议作为标准协议和MPEG-4编解码技术在电子政务外网上实现市、区县两级较高图像和声音质量的交互式视频会议。本期系统要求支持来1个主会场,16个分会场,同时要充分考虑未来终端扩展能力。

整个视频会议系统是基于Web的应用体系,需要通过Web界面提供各种功能:

●会议管理功能:在任一计算机上管理会议,如创建/取消会议、启动/停止会议、会议成员管理等,支持现有的各种会议控制方式。

●会场终端管理功能:支持终端控制、主会场控制、远端控制等。支持多路视频“画中画”,同时传输四路以上乃至全部与会者的声音,实现音视频同步,真正达到了现场会议的效果。

●与会者管理:会议主持者可以对任一与会者进行控制。

●资源共享功能:

◆电子白板:与会者可以通过白板进行实时交流。

◆程序共享:将一台计算机的某个窗口(如桌面,WORD文档,

EXCEL表格,IE浏览器)通过程序共享的方式授权给其他终端

共享。

◆文字交流:与会者可以点对点的进行文字交谈,还可以进行文

件传送。

◆资源共享同步:实现在线用户的资料同步显示。

实录回放:把会议全过程以文件形式记录下来,包括音频、视频、白板、聊天等信息。与会者可以在会后通过实录回放功

能对会议记录进行回放。

●系统扩展功能:服务器具有扩展能力,支持桌面会议,提供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视频大会。

1.5应急指挥系统:根据党委政府值班制度和应急指挥工作流程特点,在优化整合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开发建设该系统,提高政府应急反应机动能力。

本期将在现有的110、119、120、抗洪排涝、地震、气象、疾病预防控制等相关信息系统基础上,与视频会议系统紧密结合,建立应急指挥平台。在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为党政领导和公安、安全、水利、卫生、气象、地震等部门提供信息、决策、协调、联动提供支持,提高政府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响应、决策和处理能力。

1.6视频点播系统:在政务内外网上分别建设视频点播系统。为政府用户提供各种音视频信息点播服务,实现在线视听功能,用户根据个人权限的不同和需要,可在电脑上点播节目库中的音视频信息,并可对视频信息进行检索查询。

视频点播系统能同时支持500个500K~1M的并发点播用户,存储系统能扩容到250GB以上。

系统必须具备完整运营支撑系统,运营支撑系统包括用户管理、片源管理、认证等。

系统采取集中服务方式,即所有的视频服务器集中放置,但要求系统能实现分布方式,以适应未来业务进一步扩展需要。

视频格式可以由集成商建议(最好要兼容ASF、WMV、RM等),但选用的视频格式要求符合未来发展趋势。

1.7公务邮件系统:在政务内外网上分别建设公务邮件系统。为市级机关约4000名左右公务人员在政务内外网上分别开设公务邮件,为所有公务人员的沟通交流提供技术手段。除具备常规的邮件功能外,具备WEBMAIL功能,方便的邮箱管理,支持域管理、组管理和权

限管理,良好的垃圾邮件多级过滤措施,无缝接合多种杀毒引擎等等。

2、技术要求

2.1硬件系统要求:主机系统和存储系统选型要以性能价格比衡量,既要保证系统性能,又要严格控制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议采用高性能PC服务器和NAS存储结构,主机及存储设备优先考虑机架式。

原则上每一类政务应用系统都配备服务器,关键系统和应用采用双机热备份配置,确保平台系统无单点故障;大业务量应用系统采用服务器组配置,确保在线服务能力;相关的小业务量系统采用服务器整合方式配置,避免过多冗余。具体要求如下:

●核心业务系统主机配置

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交互审批系统各配置一组双机热备份高端PC服务器系统,要求服务器具有千兆速率交换的处理能力,配置千兆端口和大容量高速缓存,满足高速数据交换、大量并发访问和大业务流量对主机系统的要求,光驱、软驱、监视器等外设配备齐全,品质优良。

●数据备份系统主机配置

数据备份系统要求对整个系统数据资源备份和恢复,可配置高档PC服务器,以满足磁带库备份系统和系统备份恢复速度的要求。建议配置千兆端口和大容量高速缓存,光驱、软驱、监视器等外设配备齐全,品质优良。

●存储系统配置需求

各主机随机硬盘容量60GB以上,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交互审批系统磁盘阵列库100GB,备份磁带库存储容量300GB。

●机柜配置

主机、存储设备及网络设备要求配置性能优良、规格统一的机柜。

2.2系统支撑软件要求:支撑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以及中间件产品等。建议主要操作系统采用Linux,数据库软件主要采用ORACLE数据库产品,辅助操作系统可采用WINDOWS2000,数据库软件采用SQL SERVER,中间件采用成熟的主流中间件产品,确保支持应用系统正常运行。

2.3应用软件开发要求:投标人必须采用最新成熟的技术和产品,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应具有软件产品认定,有使用该技术和产品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不允许在实施过程中作试验性开发或产品试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防范开发集成过程中的技术风险和产品风险。

特别说明:

●在列入本次招标的七个应用系统中,政府门户网站系统、网上

省直属单位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方案编制指南

附件2 省直属单位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方案编制指南 本指南用于规范省直属单位电子政务新建、扩建、升级改造项目方案的编写。编写方案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省略与具体项目内容无关的条目。项目依据、必要性、技术方案和预算等章节为项目方案审查的重点。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性质:新建、扩建、升级改造、其他。 (三)项目具体承担单位及负责人。 (四)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预期目标。 (五)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依据。 如有相关文件依据、领导批示,必须在申报时一并提交。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说明项目对履行部门职能、完成部门业务工作目标的价值,以及现有信息化条件与业务需求的差异;扩建、升级改造项目必须描述现有系统实际情况、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原因,并分析说明不进行升级改造将会产生的风险。

三、需求分析与建设目标 (一)需求分析。 包括业务功能需求、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信息传输量、存储量分析、数据结构分析,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信息资源共享需求,机房环境、基础网络、跨域信息交换、信息安全保障等基础设施需求。 (二)业务目标。 根据业务需求分析,明确项目支持的用户、业务内容和数据规模目标;明确项目在改进服务、提高效率、加强监管等方面的预期量化绩效目标;明确项目在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机制规范及信息资源建设管理方面的目标。 (三)技术目标。 为实现业务目标所要达到的技术功能性能目标:包括软件功能、性能、易用性、兼容性、可靠性、健壮性等目标;网络、存储、主机、机房设备等硬件的性能、兼容性等目标;根据系统安全风险确定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目标;建设中可以形成的信息资源、规范标准等目标;技术保障运行等方面的目标。 如为分期建设项目,应说明总体目标及分期目标,并重点阐述本期建设目标。 四、技术方案 (一)总体思路。 建设原则、遵循和参考的标准规范、总体设计框架和技术路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为加快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发挥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效能建设、改进为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推行网上为民办事和普及党政机关文档电子化,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及部门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改善招商环境,扩大吸引外资,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政府主导;统一平台,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工作目标。 以《安徽省“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到XX年,全县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基本形成。通过统一的电子

政务网络交换平台,推进政府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实现政务工作全面信息化。建成连接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政府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立政府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政府决策和应变能力;初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 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对外服务的政务外网、党政内部办公的政务内网,在政务内网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网络拓扑图见附件)。 政务外网:在互联网上建立公共行政部门统一的门户网站,为各公共行政部门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对外宣传交流提供平台。政务内网:建立党政职能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数据交换、共享、采集、发布手段,使得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业务。通过政务内网为党政机关日常电子化办公提供服务,实现包括公文收发、会议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政务活动电子化。 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进行隔离,保证政务数据资源及应用的安全性。 三、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水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技术规范

国家政务外网设备选型基本要求 (征求意见稿) 2010年4月16日

目录 1. 前言 (1) 2. 国家政务外网总体设计 (1) 2.1总体框架 (1) 2.2网络架构 (2) 2.3 业务模型 (3) 3. 国家政务外网总体要求 (4) 3.1 组网基本原则 (4) 3.2 设备选型原则 (5) 3.3 功能要求 (6) 3.4 参考模型 (8) 4. 核心和汇聚路由器指标要求 (9) 4.1基本要求 (9) 4. 2 A档核心路由器指标要求 (10) 4. 3 B档路由器指标要求 (11) 4. 4 C档路由器指标要求 (12) 4. 5 D档路由器指标要求 (12) 5. 核心交换机指标要求 (12) 5.1总体要求 (13) 5.2 A档交换机指标能要求 (13) 5.3 B档交换机指标能要求 (14) 6. VPN网关指标要求 (14) 6.1 VPN网关总体要求 (14) 6.2 A类VPN网关指标要求 (15) 6.3 B类VPN网关指标要求 (16) 6.4 C类VPN网关指标要求 (16) 7. 接入设备指标要求 (16) 7.1接入设备总体要求 (16) 7.2 A类接入设备指标: (17) 7.3 B类接入设备指标: (17) 7.4 C类接入设备指标: (17) 8. 网络管理系统指标要求 (18)

1. 前言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以下简称政务外网)是中办发[2002]17号文件明确规定要建设的政务网络平台。政务外网与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主要用于运行政务部门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为政务部门的业务系统提供网络、信息、安全等支撑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为保证省各级电子政务外网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互联互通,本文对各省网络关键节点设备及网络管理软件等提出了最低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各省的电子政务外网设网络关键节点设备选型应满足或优于本文所述要求。 2. 国家政务外网总体设计 2.1总体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总体框架如图所示。 图 1 国家政务外网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引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精神,指导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相关技术管理活动,促进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安全可靠,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带动信息产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 第一条《技术指南》用于指导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选择。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技术选择要围绕业务需求,顺应技术发展趋势,遵循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可扩充性、易维护性和开放性要求。 (一)要以业务需求为主导,以完整地实现系统预期功能为目标,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实用性。 (二)要根据安全需求,实现不同类型和级别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 (三)要根据应用的需求,合理确定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和可靠性等级,合理确定系统部件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四)为保证系统不断扩展的需要,有利于工程的分步实施,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系统要预留功能扩充的接口。 第二条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要坚持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健康发展。 (一)按照《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标委高新[2002]42号)要求,积极采用国家标准。 (二)对尚无国家标准的,可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三)各地区、各部门也可以结合工程建设制定相应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并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提出国家标准制定建议和方案。 第三条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要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特点,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适应业务协同和系统扩展的要求。 (一)优先选用浏览器/服务器(B/S)的体系结构。 (二)鼓励服务器端使用集群服务器和高可用服务器软件。 (三)鼓励选用不同技术方案,使用多种终端,在业务集中管理、安全性要求高的窗口服务型行业和内部办公系统,推荐使用网络计算机。

电子政务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网建设 技术建议书 目录

1前言 政府及事业单位一直是中国信息化的先行者,政府网络的建设已经比较完善。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政府信息化建设重点变化明显,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受重视程度继续加强;而办公自动化、信息安全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受重视程度显着加强。 按照政府网络管理的要求,必须保障含有国家机密信息的“内网”不但要求的绝对安全。但随着电子政务、网上政府、政府自身的信息化业务系统等的发展,政府与自身各分支机构、外界相关单位信息交互的“外网”安全和互连互通就变得更为必要。此外网络的安全问题日益显得尤为重要。 2网络平台需求分析 随着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平台逐渐从“分离的专网”向“统一网络平台”转化,成为主流的建网思路。其基本思想都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为各种业务系统提供传输通道,以及方便地实现流程整合。 统一网络平台解决了业务专网建设思路存在的问题,其优势如下:

利于网络扩展:当增加新的业务系统时不需要建设新的专网,而是由网络平台统一分配网络资源;当业务专网扩容时不需要单独扩容,首先通过统一网络平台扩展其容量,当统一网络平台容量不足时再考虑对整个平台进行扩容。 管理成本低:统一网络平台由专门的部门统一维护,不需要每个业务部门都设置网络管理员及网管,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 网络资源利用率高:由于各业务系统对网络资源(如带宽)的需求由统一网络平台来满足,可以根据各业务系统实际的流量动态调整带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利于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整合:由于各业务系统采用统一的网络平台,相互之间很容易实现互访,为在将来进行信息共享及业务横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为充分满足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统一网络平台还需要满足以下的关键业务需求: 部门系统之间的安全隔离:不同部门系统之间需要提供安全隔离,避免非法访问。 电子政务系统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访:部分业务系统,如领导决策公文下发数据、政策公布、业务数据上报业务等之间有相互访问的需求,随着业务纵向整合的开展各单位系统之间需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络平台必须满足各单位系统互访的要求及安全性。 不同业务系统的差别服务(COS):不同业务系统,需要网络平台提供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

南县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一、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必要性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是全国的统一部署,湖南省政府,益阳市政府明确要求在2016年8月完成。南县目前是益阳市的重点督办对象,明确要求必须在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建设任务。 上级对加快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主要文件有:①、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9]988号);②、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函[2009]224号);③、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湘政办明电[2011]33号);④、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2]16号;⑤、《益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的通知》益政办电[2011]51号; ⑥、湖南省监察厅《对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应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湘监发[2012]6号。 我县电子政务经过多年的发展,乡镇和县直单位基本上都建立了内部的局域网,部份单位还建立了连通省、市对口部门的纵向信息网络,在我县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县电子政务建设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总体规划和设计,网络建设各自为政,不能互连互通,信息孤岛问题明显。同时,现有网络存在交叉重复,网络硬件资源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信息资源开发乏力,共享程度低,应用效果不佳,网络建设存在安全隐患,整体防护能力薄弱。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工作方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群众对政府信息化的需求也将越来越高。所以,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达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目的,是我县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建设目标 南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向上对接省、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横向连通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实行统一的网络管理,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在信息资源上构建四大基础数据库及主要业务部门数据库,构建整个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并建立信息资源交换规划;在应用上搭建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对原有业务系统的整合和新建应用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撑;在服务上建立以政府门户网站为核心的公众服务体系;在安全上按照统一的安全策略,构建全网整体的安全防护体系。 三、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某县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 2、项目单位: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3、项目内容:根据某县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发展规划,项目内容主要为整合与完善全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完善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发区、乡镇村、生产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及其它信息服务站,规范统一接口,畅通信息屏障,带动终端用户、计算机信息化的设备配置、信息机等。 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项目总投资329万元 其中,申请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49万元。 (2)完善县级信息基础平台、疏通建立130个信息服务站 (3)完善现有网络,统一规范的对接。 (4)完善基础数据库4个,信息采集渠道和采集点128个。 二、市场分析 (一)市场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以及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说明中央对信息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电子政务正日益成为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近来,电子政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从政府到公众、媒体到企业,大家都在谈论电子政务,期盼电子政务,推动电子政务。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全国电子政务建设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

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 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公众认知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我国打造透明化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愈来愈清晰,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被提到了关乎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成功和衡量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高度,作为公共行政改革的主要抓手——电子政务建设,已被党和政府放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积极稳妥地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某县耕地面积200万亩,辖11个乡镇,140余个行政村,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及规模生产企业800余家,全县人口110万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740余家,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2700余家,种植业和养殖业大户5000余户,农业产业化带头人4000余家。 某县电子政务信息化服务平台的主要用户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发区和乡镇村各级政府部门、工业企业、招商引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社会化中介服务组织、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各类批发市场、专业户、社会稳定信息、特色农产品基地、农村干部以及其他。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具体地说,电子政务就是将政府的四项主要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电子化、网络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工作进行信息化改造,以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其实质是通过电子和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了政府行政活动的领域,使得政府活动从原先

抄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新版

《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手册1 一、单选题 1、 ( D ) 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D )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 程 2、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 B )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3、 CSCW的关键是: ( C ) A 通信 B 合作 C协调 D网络 4、实施电子政务的发达国家中, 起步较早且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是: ( A ) A 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新加坡 5、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 B )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6、工作流管理系统核心是: ( B )

A 工作流管理系统软件 B工作流执行服务 C 客户应用管理 D 数据储存 7、商务智能的基础是( C ) A 在线数据分析 B数据挖掘 C 数据仓库 D数据分析 8、政务智能的基础是( D ) A 提取整合数据 B 将数据转换成信息 C 将信息转换成知识 D 政府各种活动的各项数据 9、实施政府智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 ) A 建立数据库, 整理和归并各种形式的数据 B 数据挖掘 C 在线数据分析 D 将数据转化成信息 10、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 D ) A 20世纪80年代初 B 20世纪80年代中期 C 20世纪80年代末期 D 20世纪90年代 二、多选题: 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方法有: ( BCD ) A 试点实验 B 统一的发展规则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案详细

统一电子政务平台 建设方案

目录 1、基础系统平台 (13) 1.1 系统后台 (13) 1.1.1. 工作流管理 (13) 1.1.2. 可视化流程编辑器 (13) 1.1.2.1. 工作原理 (15) 1.1.2.2. 设计定义 (16) 1.1.2.3. 流程节点角色化 (16) 1.1.2.4. 数据库、文件两种保存方式 (17) 1.1.3. 流程分类管理 (17) 1.1.3.1. 部流程管理 (18) 1.1.3.2. 并联流程管理 (18) 1.1.4. 电子表单管理 (19) 1.1.4.1. 可视化表单编辑器 (20) 1.1.4.2. 表单管理 (22) 1.1.4.3. 表单共享管理 (23) 1.1.4.4. 表单打印 (24) 1.1.4.5. 表单存档 (25) 1.1.5. 文书模板管理 (25) 1.1.5.1. 可视化文书编辑器 (26) 1.1.5.2. 支持多种文书 (26) 1.1.5.3. 支持预览打印 (26) 1.1.5.4. 文书模板管理 (27) 1.1.5.5. 文书管理 (27) 1.1.6. 信任授权管理 (27) 1.1.6.1. 用户管理 (27) 1.1.6.2. 区划管理 (30) 1.1.6.3. 机构管理 (30) 1.1.6.4. 角色管理 (31) 1.1.6.5. 岗位管理 (31) 1.1.6.6. 应用管理 (32) 1.1.6.7. 权限管理 (32) 1.1.7. 单点登录管理 (32) 1.1.8. 统一日志 (34) 1.1.8.1. 普通日志管理 (36) 1.1.8.2. 失败日志管理 (36) 1.2 行政权力事项管理 (37) 1.2.1 配置管理 (37) 1.2.2 事项动态管理 (38) 1.2.3 事项库管理 (40)

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9]988号)

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改高技[2009]988号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家信息中心: 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和《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的要求,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以下简称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目前取得显著进展,已经初步具备承载中央政务部门主要业务的能力。为进一步加快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维护国家政务外网的统一、完整和有效运营,推动各级政务部门利用国家政务外网开展各类业务应用,充分发挥国家电子政务公共设施的作用和效能,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国家政务外网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建设。各部门、各地方要充分认识加快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按照中办发[2006]18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目标,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国家政务外网建设。国家政务外网的建设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底前,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横向要连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各级政务部门,纵向要覆盖中央、省、地(市)、县,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二、中央各部门要抓紧制定本部门利用国家政务外网开展业务应用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尚未实现与国家政务外网连接的部门,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于2010年初完成接入国家政务外网的工作;已实现与国家政务外网连接的部门,要尽快将各类可在国家政务外网上运行的业务系统向国家政务外网上迁移;已利用国家政务外网开展业务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用,扩大范围。今后凡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范畴及不需在国家电子政务内网上部署的业务应用,原则上应纳入国家政务外网运行。 三、各省区市要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本地政务外网建设,在2010年底前基本实现对省、地(市)、县政务部门的网络覆盖,确保国家政务外网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已建或在建地方政务外网的省区市,要按照国家政务外网的统一规划和标准规范,进一步拓展、改造和完善本地政务外网,实现与中央政务外网的有效对接和畅通运行;尚未建设地方政务外网的省区市,要抓紧确定本地政务外网的建设和运维单位,充分利用现有政务网络、技术队伍和资金渠道,加快整合构建,尽快完成本地政务外网建设工作。各地方已建且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务网络,应纳入国家政务外网体系,实现与中央政务外网的互联互通。鼓励地(市)以下政务部门利用多种接入方式(如互联网安全接入等)构建本地政务外网。 四、国家信息中心要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承担国家政务外网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国家政务外网的统一规划,制订相关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安全策略和管理办法,规划和管理国家政务外网IP地址和域名,承担中央政务外网的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等工作,对地方政务外网建设和运行进行业务指导。国家信息中心要为中央各部门在政务外网上开展业务和实现数据共享提供技术支持,为中央和地方政务外网的协调、衔接做好服务。国家信息中心要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保障国家政务外网的畅通、安全和可靠运行。 五、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国家政务外网协同工作机制。国家信息中心统一受理中央政务部门利用国家政务外网的业务,并协调地方做好网络开通、业务承载、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实施计划方案框架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2019年7月

目录 一、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1.1、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 (5) 1.1.1、社会问题分析 (5) 1.1.2、政务目标分析 (5) 1.2、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5) 1.2.1、业务功能分析 (5) 1.2.2、业务流程分析 (5) 1.2.3、业务量分析 (5) 1.3、信息量分析与预测 (5) 1.4、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6) 1.4.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6) 1.4.2、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6) 1.5、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现状与差距 (6) 1.5.1、应用系统建设现状与差距 (6) 1.5.2、应用支撑系统建设现状与差距 (6) 1.5.3、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差距 (6) 1.5.4、运行维护系统建设现状与差距 (6) 二、总体建设方案 (7) 2.1、系统总体逻辑架构 (7) 2.2、系统物理部署架构 (7) 2.3、系统技术架构 (7) 2.4、系统数据架构 (7) 三、本期项目建设---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方案 (7) 3.1、信息资源规划 (7) 3.2、数据库建设 (8) 四、本期项目建设---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方案 (8) 4.1、信息资源交换平台设计 (11) 4.1.1、用户角色 (11) 4.1.2、主要性能 (12) 4.1.3、系统实现 (12) 4.1.4、接口设计 (12) 4.1.5、系统间关联 (12) 4.1.6、模块间关联 (12) 4.2、地理信息支撑平台 (12) 4.2.1、用户角色 (12) 4.2.2、主要性能 (13) 4.2.3、系统实现 (13) 4.2.4、接口设计 (13) 4.2.5、系统间关联 (13) 4.2.6、模块间关联 (13) 4.3、资源服务管理平台 (13) 4.3.1、用户角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办公楼建设内容及工程技术方案

办公楼建设内容及工程技术方案 第一节建设内容及规模 根据国家的有关建设标准规定及建设规范要求,结合建设单位筹资能力及现实需要,确定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规模 1、新建某某房地产有限公司办公楼,总建筑面积3190平方米。 2、配套设施及公用设施: 建设给水、排水、供热、供电系统等。 二、建设内容 1、新建某某房地产有限公司办公楼,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190平方米。 2、配套公用工程 (1)电力外线连接工程 (2)给水及采暖外线入网连接工程 (3)排水入网外线工程 (4)室外地面硬化及附属工程

第二节工程建筑设计 一、采用建设标准规范: 《公共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城镇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5—07—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B50016—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修订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设计原则 某某房地产有限公司办公楼建设设计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温馨、亲切的建设理念,建筑方案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技术进步。 (二)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远期与近期、安全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三)资源综合利用,根据国家需要、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资源综合利用,确保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行及建成后经济适用。 (四)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性质、要求,合理确定设计标准,做到先进、适应、可靠、注重美观。 (五)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符合国家规定的节能、环保设计标准与要求,节约用地,符合当地生产、生活的实际。 (六)建筑方案设计严格遵守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及规范标准。 (七)经济安全适应。建筑设计标准科学,平面布局合理,各项功能完备,结构技术可靠,建筑施工可行,做到安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docx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导读:本文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 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一、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 2008 年 5 月,我县遵循 "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突出特色 " 的原则,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平台,该系统基于J2EE 构架设计,提供目录 管理、信息管理、模板样式管理、维护体系管理、依申请公开 办理等公开流程所需的各项功能,系统网站平台包括信息查询、公开 指南和目录、公开制度规定、最新发布公开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千 件实事网上办、依申请公开、问题解答、热点信息、统计排行等15 个栏目。 2010 年 8 月,我县完成 " 中国·**"网站群的建设,建成电子政务版、电子商务版、远程教育版、红色旅游版四个主网站和22 个乡镇、县直单位共 84 个子网站,同时,按照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对政府信息公开 的规范要求,对原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补充完善,保证公开信息的 完整性和准确性,并进一步梳理所掌握的政府信息, 及时发布,并在 " 中国· **" 网站电子政务版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门展示网页,目前已累计主动公开信息 13162 条,依申请公开 125 条,其中,有效申请 95 件,无效申请 30 件。 二、建议 1、目前,我县没有专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原政府信息公**

台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要求,而" 中国· **" 网站没有专门开发建设电子政务公 ** 台,政府信息公开展示网页信息需从 **台采用人工办法进行复制后在 " 中国· **" 网站政府信息**公台网站上 发布,造成信息公开滞后,部门发布信息平台多而杂,公众查询信息不 便。为此,建议在 "中国· **" 网站建设专门的电子政务**公台。 2、目前,我县信息公开办挂靠在政府办公室,担负着指导、检查 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的职责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答复处理,同时还要负 责县政府办公室的具体信息公开工作,工作量很大。而政府办公 室本身人员紧缺,所以建议上级明确要求县级核定县信息公开办1-2 个编制,便于下级更好地开展工作。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电大09行管本电子政务作业题

《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手册1 一、单选题: 1、( D )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D )P3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 2、地方一级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B )P30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3、CSCW的关键是:( C )P37 A通信 B合作 C协调 D网络 4、实施电子政务的发达国家中。起步较早=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是:( A )P47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新加坡 5、地方一级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B )P30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6、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是:( B )P39 A工作流管理系统软件 B工作流执行服务 C客户应用管理 D数据储存 7、商务智能的基础是:( C )P42 A在线数据分析 B数据挖掘 C数据仓库 D数据分析 8、政务智能的基础是:( D )P43 A提取整合数据 B将数据转换成信息 C将信息转换成知识 D政府各种活动的各项数据 9、实施政务智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 )P43 A建立数据库,整理和归并各种形式的数据 B数据挖掘 C在线数据分析 D将数据转化成信息 10、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D )P12 A.20世纪80年代初 B.20世纪80年代中期 C.20世纪80年代末期 D.20世纪90年代 二、多选题: 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方法有:(ABCD )P140-141 A试点试验 B统一的发展规划 C采取“分地区、分等级、分类别、分阶段”的实施方案 D利用财务杠杆 2、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ABCD )P173-174 A政府电子交易 B政府网站设计 C政府搜索引擎 D辅助政府决策 3、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包括:(ABC )P83 A手段创新 B方法创新 C模式创新 D技术创新 4、GRM在电子政务中的具体应用表现为:( ACD )P106-107 A为创新与整合服务提供渠道 B提升政府的服务理念 C整合政府服务内容 D提供个性服务 5、电子政务的组成包括:( ABCD )P23 A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办公 B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 C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 D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 6、厂商对电子政务市场的竞争表现在:( ABCD )P123-124 A大牌厂商采取渗透、扩张、收购、联盟等方式大局进军 B地方厂商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竞争优势 C专业性的电子政务公司逐渐崭露头角 D目前没有哪一家或者几家企业形成了电子政务的主导力量

电子政务外网

电子政务外网行业解决方案 大中小 一.行业背景: 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政府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温家宝同志也明确指出:“推进政务 公开,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作为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加快建设政务外网,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各级政务部门的执政能力,提高执 政水平、构建服务型政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主要围绕以下职能: 为各级政务部门提供面向社会服务的应用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提供网络承载服务。 支持各业务之间的互联互通,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 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确定政务外网统一安全策略,建设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构建统一的网络防护体系和统一的信任体系,保障政务外网安全可 靠地运行。 二.锐捷整体解决方案: 锐捷公司作为国内著名的网络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秉承“敏锐把握应用趋势,快捷满足客户需求”的核心经营理念,依靠对政务工作与政府安全保护的全面了解,提供先进的网络承载与安全解决方案构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整体分为四层三级,建成从国家到各省、地市、区县的纵向网络,在纵向网的基础上建立各级城域网。使得各部门横向之间和各部门纵向业务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节约投资和资源。省级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包括广域主干网区、城域网区、厅局接入区、互联网接入区、数据与网管应用数据中心区。

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前言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展开,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统一平台,统一标准,最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交换与全面共享。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作为“二网一站及业务系统”的基础与应用核心,为“二网一站及业务系统”提供海量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中之重。 各级政府部门,拥有大量的不同格式与不同载体的政务信息资源,如批示、文件、报告、电传、档案资料、法律法规等,资源分散、信息共享困难、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各级政府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正常开展。因而构建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与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创建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为“二网一站”提供海量信息内容,进行内容的发布,并提供灵活多样的全文检索方式及个性化服务,为各级领导及网络用户提供完善的信息内容服务。 建设目标 政府机关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终消除信息孤岛。 建成后的应用系统平台,将达到以下应用目标: 全面整合与管理各种标准格式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提供统一格式的转换与规范化的文献转换与编辑工具,能够进行分类管理,创建各类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通过TB级海量内容管理平台,有效地管理各种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资源,实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的关联管理。 实现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信息内容的实时动态地发布到指定的“二网一站”相关的栏目上,用户可以方便的编辑、修改发布模板。 提供与各类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方便与机关其他应用系统进行信息交换、迁移或同步访问。 提供独立于操作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用户操作审计、分析与统计等功能,能有效地保证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的安全。 系统功能概述 信息采集与整合 信息采集: 对于大量以纸介质存在的资源,如文件、批示、文电、督查专报、会议资料、档案资料等,通过数字化加工与处理,批量生成电子化文档,通过人工辅助标引,形成规范化的电子资源,上载到建成的相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对于互联网信息资源,通过智能采集工具,分类收集与内容自动过滤,批量加载入库; 对于上报与下发的文件资料,直接标引入库。 内容整合:机关内存在的大量分散的电子文档资料,可以通过文献编辑与格式转换工具,统一进行格式自动转换与人工辅助标引,形成统一规范、统一格式的信息资源,加载入库。政务信息内容管理 系统对采集与整合的各类政务信息资源,采用国内领先的全文数据库进行非结构化、结构化信息内容的统一管理,具体包括: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与维护、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统计与反馈等功能。 政务信息发布与检索服务 动态信息发布:通过发布平台,将建成的法律法规、内参、互联网信息、文件及批示、督查专报等电子政务信息库里海量信息实时动态地发布到“二网一站”网站指定的栏目上,供机关内各级领导及内网用户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查询与浏览。

电子政务选择题整理

一、单选题: 1、( D )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D三金工程) 2、地方一级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3、CSCW的关键是:(C协调) 4、实施电子政务的发达国家中。起步较早=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是:(A美国) 6、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是:( B工作流执行服务) 7、商务智能的基础是:(C数据仓库) 8、政务智能的基础是:( D政府各种活动的各项数据) 9、实施政务智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建立数据库,整理和归并各种形式的数据) 10、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D.20世纪90年代) 1、(D政府上网工程)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4、英国政府宣布(B )全面建成电子政务。( B.2005年)<第一次宣布的时间是2008年,后来改成2005年> 6根据信息公开化和通讯程度、政府网站的构成、用户的满意程度的标准评价(B加拿大)国家的电子政务排名世界第7、( B )标志着北京市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工程。( B 首都之窗) 8、(B资源整合)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关键所在。 2、政务智能的基础是:( D政府各种活动的各项数据) ( A市场化)是目前世界各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趋势。 3、各国电子政务发展实践形成一种共识,其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C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推动) 4、下列关于电子政务与家庭信息化的说法那个正确?( B 家庭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前提) 5、下列关于ERP说法正确的是:(C使企业的管理核心转移到“在最佳时间和地点获得企业的最大利润”) 6、德国电子政务的技术核心是:(A柏林-波恩信息协会) 7、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电子政务的工作重点是:(C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 8、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枢纽框架的核心是:(A办公业务资源网) 9、政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方针是:(B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10、目前,(C政府数据交换中心的建设)的建设已成为推动政府业务流程迅速进行整合的直接动力。 5、20世纪80年代,英美等为迎接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历了一场( D )革命。( D政府再造运动) 6、( D )是解决政府服务模式陈旧与陈旧的政府组织结构的唯一途径。( D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工作流程) 7、( A )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和关键。(A信息资源) 8、GRM与CRM 的本质区别是:(ACRM是赢利组织的管理手段,政府不以赢利为目的) 9、电子政务的核心内涵是:(D创建“虚拟政府”) 10、中国电子政务的纲领性文件时:(B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二、多选题:1、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方法有:(ABCD ) A试点试验 B统一的发展规划C采取“分地区、分等级、分类别、分阶段”的实施方案 D利用财务杠杆 5、电子政务的组成包括:( ABCD )A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办公B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C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 D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7、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ABCD ) A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以政府数据为中心 C以业务应用为动力 D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8、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有:( ABCD )P13 A起步阶段 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段 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D网上处理事务 2、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有:( ABCD )P23 A政府内部的电子政务 B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C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 D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5、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要遵循的原则有:(ABCD )P137 A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B需求主导、突出重点 C整合资源、拉动产业 D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2、电子政务的研究机构有:( ABCD ) A发达国家的政府研究机构和县官的非政府研究机构 B IT服务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 C各大学的电政务的研究机构 D庄助于电子政务业务的公司 6、中国电子政务的主要目标是:(ABCD )P68 A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发挥支持作用 B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C基础性、战略性信息库取得重大进展 D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10、中国电子政务启动的战略性、基础性信息库包括:( ABCD )A人口基础信息库 B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 C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 D宏观经济数据库。7、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的内容有:(ABD ) A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各类供应 B政府部门之间的供应 C 人才培训 D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供应 8、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核心层包括:( BC )P149 A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 B办公业务资源系统 C宏观经济管理系统 D政府公众信息网 2、目前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有哪两种推进方式:( AC )P22 A系统内自上而下的纵向推动 B自下而上的纵向推动 C地区内的横向推动 D地区内的纵向推动 5、美国电子政务的优势:( ABCD ) A扩大了政府传播信息的渠道 B扩展了政府提供服务的职能C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成本 D拉近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6、德国电子政务的分类有:( ABC ) A政府对公众 B政府对企业 C政府对政府 D政府部门之间 2、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ABCD ) A政府电子交易 B政府网站设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