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水利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创新研究-毕业论文

农村水利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创新研究-毕业论文

农村水利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创新研究

摘要: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总体仍十分薄弱,已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我国现有近19亿亩耕地,其中,有效灌溉面积只占 46%,农田水利化程度比较低,现有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功能严重衰退,大量工程不断损毁,每年因此减少有效灌溉面积 300 万亩以上,相当于减少10个大型灌区。导致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和维护不到位的直接原因是投资严重不足。面对农村水利设施市场化改革在农村的失败,有必要对这种改革思路进行反思并探讨适合我国农村的水利改革模式。

关键字:水利,农村,市场化,合作社

目录

1 导言 (3)

1.1 写作目的 (3)

1.2 相关研究现状 (3)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4)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4)

2 当前农村水利设施运营的主要形式 (5)

2.1 股份合作制 (5)

2.2 拍卖使用权 (6)

2.3 承包或租赁经营 (6)

2.4 私人独资 (6)

3 现行农村水利设施运营机制面临的困境 (6)

3.1 农村水利设施投资的灌溉收益率较低 (6)

3.2 农村缺乏小型水利市场化的金融环境与市场环境 (7)

3.3 农村小型水利市场化缺乏市场吸引力 (8)

4 农村水利设施市场化运营的经典案例——陕西省西乡县五丰村 (9)

4.1 西乡县水利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创新的背景介绍 (10)

4.2 西乡县水利设施运营机制改革的具体做法 (10)

4.3 西乡县水利设施运营机制改革效果 (12)

5 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的对策分析 (12)

5.1 创新经营模式,明晰产权关系 (12)

5.2 明确投资主体,拓展融资渠道 (13)

5.3 培育交易市场,发掘资源价值 (13)

6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5)

1 导言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与管理出现了缺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开始借鉴现代公共产品理论和国外的经验,进行农村水利设施的市场化改革。

1.1 写作目的

我国农村水利设施正遭遇着公地悲剧。有资料显示,我国90%以上的水库和70%以上的灌溉面积形成于1978年以前。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但作为水利设施的农业基础资源,却面临着产权不明晰、建设资金短缺、水利设施闲置、水资源浪费和农业用水严重短缺并存的尴尬局面,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长期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作为一项面向农村的公共政策,农村水利设施的市场化改革必须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的客观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之与现实相适应,发挥其预期的作用。应该根据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的实际,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供给模式,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制度,让政府切实负起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职责。而本文的写作目地就是探索这一机制。陕西省西乡县通过探索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引入市场化机制,取得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拓宽、经营者增收和灌区粮食增产的好效果,值得研究与借鉴。

1.2 相关研究现状

韩清轩(2007)从公共产品视角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总量不足、资金的来源和投向结构不合理、城乡二元发展战略使其建设严重滞后,管理体制不顺、筹资难度大以及事权划分不清造成管理责任难以落实,认为政府对其公共品的属性认识不足而导致投资不足,强调的是体制的缺陷。刘铁军(2004)特别指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资主体缺位主要原因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获利能力较弱和投资收益期较短造成农户的投资欲望缺乏,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又使农户缺乏投资能力。柳红霞(2008)也认为农村水利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投入有限、供给主体缺位、管理主体不明确。罗兴佐和刘书文(2005)的观点是:政府失灵不是由于政府干预过多或干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