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水田园诗复习教案

山水田园诗复习教案

山水田园诗复习教案
山水田园诗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掌握赏析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2、明确山水田园诗的鉴赏角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复习过程:

江水:时光的流逝。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云:游子飘泊。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一、了解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分成山水诗和田园诗两类。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二、体验高考

1、(2007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答案: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类似的诗句还有曾公亮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录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希望同学们注意积累。

2、(2007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初夏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赏析情景交融题,最重要的是说清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这一点说清了,得分要点也就抓住了。

答案要点: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三、技巧方法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

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④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

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四、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⑴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⑵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⑶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1)江村的景物特点是怎样的?

(2)诗中哪两个生活场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3)末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幽"的?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2)你认为诗的三、四两句中哪个字最为精练传神?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加以赏析。

五、山水田园诗相关鉴赏概念理解

(一)、动静结合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二)、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其它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四)、远近高低相结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总之,景物描写,只有不拘一格,不一而足,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观察,详尽描摹,才能塑造出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

(五)、表达方式: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2、虚与实: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附参考答案:

1、⑴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⑵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

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⑶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2、(1)幽静。(2)老妻画纸,稚子敲针表现了诗人长久漂泊,终于安定之后的宁静。(3)对江村生活的满足;对功利的无求。

3、(1)选择幽静的意象写幽,以动衬幽,以声衬幽。

(2)有恬然自得之乐,又有报国无门、寂寞惆怅之慨。

4、幽深、宁静的特点。"闲"字。栀子花在庭院中开放,"闲"在那里,无人观赏;一个闲字从侧面衬托了妇姑雨中浴蚕的繁忙景象。

山水田园诗专题练习

古诗词鉴赏(四)——山水田园诗专题练习 一、知识储备: 1、概念: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山村生活的诗作。 2、主要意象:自然风光、农村景物、诗中人物(抒情主人公) 3、山水田园诗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1)、对自由美好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2)、借以表达对黑暗官场的不满 (3)、对劳动生活的歌颂 4、常用手法——白描,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5、风格——恬静淡雅,意境——隽永优美 二、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越中山色镜中看”极具韵味,请你作简要赏析。 2、诗的前两句主要写兰溪的景色之美,后两句主要写的是什么?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二、《暮春归故上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西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极具特色,请你选两点作简要的赏析。 2“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同样,诗有在言中者,有在言外者,请你说说这首诗的言外之意。 三、《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后人对三、四句中的“侵”与“拂”推崇倍至,请你对此作简要的赏析 四、《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释:上元二年(761)春,杜甫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这是他第二次到此是写下的。1有人认为“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是很有含蕴的,请说说你的理解。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山中问答》

山水田园诗鉴赏专题复习

《山水田园诗鉴赏》讲学稿 一.山水田园诗概念: 1.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2.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二.表达的思想感情 1.隐含了诗人贬谪后的孤寂悲凉之情。 2.对自然美景(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 3.对自由宁静悠闲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4.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弃。(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 5.对生活、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抒写自己的志趣追求,表明自己高尚节操的人生态度。 三.常见考题 (一)描景(描写画面): 首先要抓准意象。其次展开联想,形成画面。最后运用恰当的修饰语或修辞通顺流畅地表达。 实战分析过湖(2012金华卷)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二)炼字(动词、叠词) 答题格式: 实战分析游双龙洞 浮船卧览青石流,双龙仙迹石境秀。冰壶一洒寒山水,浇尽人间万种愁。 1.诗中“秀”、“洒”用得很有意思,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说说你的理解。 春晚书山家屋壁(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注】春晚,即晚春,正是山家农忙春耕季节。 1.贯休的词善用叠词,请你说说第三句中“蒙蒙”“泠泠”两个叠词妙在哪里? (三)赏句 答题格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实战分析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1.后人评价这首诗时说“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愁”字用得好,为什么? 2.请简要赏析“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任务型学习教学设计+山水田园诗专题

山 水 田 园 诗 歌 专 题 [第一课时] 任务清单: 1、回忆你所知道的山水田园诗的相关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2、鉴赏代表诗人的代表作来检验表格内容,温故知新; 归园田居五首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山水田园诗定义: 1、 定义: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2、分类:山水诗和田园诗。山水诗描写自然风光为主,写诗人对山水的审美,这一主体往往与旅行联系在一起:田园诗写农村的风光,但其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 代表作家: 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 代表诗作: 山水:《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夜归鹿门歌》《辋川集》《鸟鸣涧》等 田园:《归园田居》《过故人庄》《渭川田家》等 常见意象: 自然意象:菊花、五柳、东篱、三径、鸡、犬、荆扉、柴门、空林、空 山等 人物意象:隐士、山中人、松下客、野老、牧童、渔翁、浣女、农夫、林叟、邻人、樵夫等 常见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等。 主题情感: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 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等。

古诗鉴赏之山水田园诗鉴赏专题

初三古诗鉴赏之田园诗鉴赏 一、明确概念 1.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代表诗人: 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B.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人物。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1.①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②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③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③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3.①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2.竹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3.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4.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厌弃官场,归隐田园,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①常出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 ②常出现的人物有: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 ③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两句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山水田园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兴衰与发展。 2、了解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3、准确把握这四首诗的的思想内容及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会赏析它。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方法指导:仔细品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结合诗人的生平遭遇来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关于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田园诗与山水诗在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分道而行,到唐初王绩开始合流。至初唐之交,描写山水别业的风尚盛行于朝野,沈宋、吴越诗人在山水诗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已为盛唐山水田园诗开了先河。唐朝田园诗继承了陶谢山水田园诗的精神旨趣,在大自然中追求任情适意、快然自足的乐趣,领会老庄超然物外、与大化冥合为一的境界;从东晋以来形成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关照方式,在盛唐进一步与仙境和禅境相融合,促使山水诗形成了优美空静的意境。艺术上,他们继承了重兴寄和感受、谢灵运重观赏和刻画的传统,形成寄情于自然美之中的基本表现方式。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隐逸,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 3、内容:这类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4、艺术特色: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5、代表诗人: 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 二、学习《宿建德江》 (一)、孟浩然之生平:(689—740),四十岁以前一直住在襄阳,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过一次进士,然而却没有考上,从此也就不得不断了做官的念头,在江浙一带游历了几年之后,最终死在襄阳。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孟浩然之山水田园诗 1、主要内容:1)隐居山林的逸趣:《过故人庄》2)怀才不遇的苦闷:《岁暮归南山》 3)客居在外的愁思:《宿建德江》 2、艺术风格:清幽淡远,孟浩然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的骨力,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形成了冲淡清旷的风格。 (三)、写作背景简介: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当时,孟浩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但是,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未能中进士,失意东归。途经建德江时,愁绪无法排遣,然而,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这建德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于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写景抒情小诗就这样诞生了。 (四)、基本解读: 1、这首诗写诗人的羁旅愁思。(主旨)全诗的诗眼是“愁”字。 2、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诗人停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句点题,为下文抒情写景作准备。“日暮客愁新”,客,诗人自指。日暮,黄昏时分。“客愁新”,诗人又有了新的愁思。 3、三、四句并列写景,但有时间先后之分。“野旷天低树”是“日暮”泊舟所见:原野空旷,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七大题材考点详细(山水田园诗)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七大题材考点详细(山水田园诗)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酌酒与裴迪 王维①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②,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注] ①王维一生沉浮宦海,过着亦显亦隐的生活。②按剑:意为“结仇”。 (1)典故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出自《汉书·王吉传》“王阳在位,贡公弹冠”。汉代王子阳做了高官,贡禹掸去帽上尘土,等着好友提拔,是“弹冠相庆”的意思。本诗中“笑弹冠”指笑侮后来的出仕者。 (2)重点意象:浮云

(判断正误) (1)“酌酒与君君自宽”,表面上是说“君自宽”,其实,宽人也是宽诗人自己,诗人胸中郁积愤懑,需与挚友一起借酒浇化。(√) (2)“人情翻覆似波澜”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愤激之情。(√) (3)“白首相知犹按剑”写相知成仇,相交到老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4)颈联描绘的阴沉凄冷的画面与颔联所写的势利、凉薄形成对照,又为尾联的抒情做铺垫。(×) 解析:“阴沉凄冷”错误,应是清新明丽的画面。 (5)尾联中的“何足问”有不屑一顾的鄙薄之意;“高卧”的含意就是“躺着舒服”。(×) 解析:诗中“高卧”还有“隐居不仕”之意。 (6)王维诗中的意境,多是恬淡、清幽、澄澈、自然的,但这首诗的意境似乎有所不同。(√)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③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 ①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四川之时。②蛮榼:酒器。③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文化常识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理清由“归”字折射出的几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从而深入体会陶渊明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境。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的名字是?(陶渊明),由上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归园田居>其一》。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因作《五柳先生传》),谥号“靖节先生”。被后世人称为“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几做个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与田园之间,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直到他63岁去世,终老乡村。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目及答案(山水田园诗)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目及答案(山水田园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归鹿门歌①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①鹿门:山名,在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成了隐逸圣地。 (1)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3分) (2)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4分)(3)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4分) (4)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5分)(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1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5分)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6分) 4.[正宫] 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4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5分) 5.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5分)

小学语文《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及教学反思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古诗文诵读课 《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背诵《田园乐》《饮酒(其五)》《绝句》。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课件插图理解诗文大意,初步感受山水田园诗之美,激发对中国经典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优美。 教学准备:Flash课件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 1.课件播放《读唐诗》,师生同唱。 2.同学们,就像我们刚才在歌中唱的那样:诗中有画,诗中有歌。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鸟都被诗人写到诗歌里面去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别有天地》这一单元,阅读一组山水田园诗。 3.请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板书)齐读课题。 4.轻轻打开《语文经典读本》,翻到51页,快点看看,这一单元一共有哪几首古诗? 二、学习《田园乐》 1.(课件出示诗歌)下面先让我们随着王维去他的山庄看看吧。 2.自己先试着读读《田园乐》这首诗。 3.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 4.谁想读给大家听? 注意学生如果出现错误,及时订正字音。 (预设:“朝”板书“朝烟”,诗句中的“朝烟”指的是早晨的烟雾,“朝”作“早晨”讲的时候要读“zhāo”,在读本上标上拼音。把这个词语读3遍)5.下面我们来接读吧。男同学读1、3句,女同学读2、4句。交换过来,看谁读得好。

6.一起读一读吧。 7.同学们,快看!(课件出示诗意图)红红的桃花瓣上,昨夜的雨珠晶莹欲滴;碧绿的柳丝笼罩在清晨的薄雾之中。院子里落花满地,黄莺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而住在山庄里的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之中,真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啊! 8.(课件出示诗歌)想象着这幅画面,再来美美地读一读吧。(指名读) 9.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读诗时,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是啊,诗歌都是有节奏的,同学们有没有试过这样读古诗?(师打节拍示范) 10.都来试一试吧。(一起拍手读) 11.我们还可以和同桌拍手读。(师示范) 12.(课件出示诗意图)读了这么多遍,能背下来了吗?会背的同学站起来,看着图一起试试吧。 13.(课件出示诗歌)同学们,这首诗和我们以前读过的诗都不一样,看,它每句有几个字?这样的诗比较少见,叫做六言绝句,这样的诗特别适合像我们刚才那样打着节拍读。 三、学习《绝句》 1.(课件出示诗歌)读完六言绝句,我们再来读一首五言绝句吧。杜甫的这首《绝句》比较好读,同桌两个人读一读,遇到困难互相教一教。 2.谁想来读? 3.下面我们比赛读吧。(分排读)一齐读吧。 4.(神秘地)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杜甫一块儿到春天的田野上游玩?做好准备,我们出发了。快看!(课件出示诗意图)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你呢?(指名说) 5.那就高高兴兴地读一读吧! 6.听了同学的朗读,老师也觉得开心极了,不禁想唱上一曲,会唱《春晓》吗?我们配上这样的旋律唱起来吧。(师引唱《春晓》——《绝句》)7.下面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我们站起来一起唱吧。 8.喜欢唱诗吗?其实古时候的诗都是可以唱的,唱诗也是背诗的一种好方法。

山水田园诗复习

2014届高三诗歌复习讲义——山水田园诗 知识链接—— 山水田园诗是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的诗歌。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常建等。 1、山水田园诗的内容: 题材主要有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但并不只为写山光水色,这类诗歌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要注意作者对所描写的景物的态度:是将山水本身作为审美对象加以观照,还是假借山水别有寄托。感情寄托的问题,应认真分析诗句,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山水田园诗中意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它的主题常常有: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厌弃官场,向往隐逸;淡泊宁静,志趣高远;生活闲适,悠然自得;官场失意,寄情山水…… 2、山水田园诗中常见的意象: 自然景物:青山、流水、明月、清风、清泉、松竹、菊花、炊烟、桑麻、白云等。 常用人物: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 小结:田园风光——清新优美、宁静和谐、远离尘俗、冷寂荒僻 3、山水田园诗的类型: 按照诗人抒发的主体感情,山水田园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表达对山水自然、田园生活的歌颂与热爱。 以王维《汉江临泛》为例: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整首诗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进而表达对自由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已经寄情山水,对归隐生活、田园生活的喜爱,抒发闲适恬淡的心情。) 以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为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3)通过对超凡脱俗的环境的刻画,表现主人公一种高洁的志趣。 以皎然《寻陆鸿渐不遇》为例: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通过首联颔联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描写,间接表现其高洁不俗。通过颈联尾联西邻对其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其潇洒疏放。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山水田园诗鉴赏教学案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复习目标: 1、掌握赏析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2、明确山水田园诗的鉴赏角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复习课时:9课时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分成山水诗和田园诗两类。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江水:时光的流逝。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二、诗歌意象含义 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云:游子飘泊。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三、体验高考 1、(20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

答案: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类似的诗句还有曾公亮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录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希望同学们注意积累。 2、(2010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初夏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赏析情景交融题,最重要的是说清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这一点说清了,得分要点也就抓住了。 答案要点: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技巧方法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④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

江苏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复习-山水田园诗》导学案(无答案)

山水田园诗 知识链接—— 山水田园诗是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的诗歌。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常建等。 1、山水田园诗的内容: 题材主要有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但并不只为写山光水色,这类诗歌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要注意作者对所描写的景物的态度:是将山水本身作为审美对象加以观照,还是假借山水别有寄托。感情寄托的问题,应认真分析诗句,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山水田园诗中意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它的主题常常有: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厌弃官场,向往隐逸;淡泊宁静,志趣高远;生活闲适,悠然自得;官场失意,寄情山水…… 2、山水田园诗中常见的意象: 自然景物:青山、流水、明月、清风、清泉、松竹、菊花、炊烟、桑麻、白云等 常用人物: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渔父 小结:田园风光——清新优美、宁静和谐、远离尘俗、冷寂荒僻 3、山水田园诗的类型: 按照诗人抒发的主体感情,山水田园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表达对山水自然、田园生活的歌颂与热爱。 以王维《汉江临泛》为例: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整首诗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进而表达对自由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已经寄情山水,对归隐生活、田园生活的喜爱,抒发闲适恬淡的心情。) 以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为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3)通过对超凡脱俗的环境的刻画,表现主人公一种高洁的志趣。 以皎然《寻陆鸿渐不遇》为例: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通过首联颔联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描写,间接表现其高洁不俗。通过颈联尾联西邻对其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其潇洒疏放。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4)对生活的哲理感悟,禅意寄托。 要立足诗句仔细揣摩。 4、山水田园诗中常见的手法: (1)写景技巧

2015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2 0 1 5 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一、关于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 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分成山水诗和田园诗两类。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田 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的一般主题:(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二、经典链接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7 年天津卷) 黄氏延绿轩(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 【参考答案】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类似的诗句还 有曾公亮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录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希望同学们注意积累。)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2007 年上海卷)

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 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答: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解析】赏析情景交融题,最重要的是说清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这一点说清了,得分要点也就抓住了。 三、方法点拨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

(完整word版)中考复习山水田园诗

诗词中考要点: ①掌握作者及朝代。②描述句意。③理解内容。④体会情感。 ⑤赏析句子【1修辞、2用词、3景物描写、4人物描写、5细节描写、6表现手法、7富含哲理、8特殊情感等角度】:常见修辞﹙比喻、拟人、想象、夸张、设问、对偶等﹚;常见写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衬托、虚实结合等。用词效果:准确具体或生动传神等。 ⑥读准节奏。⑦背诵默写。﹙直接默写或理解默写,关注易错字词﹚ 山水田园诗 作者朝代 1、表明农家丰衣足食、热情待客的诗句是,。 2、既描绘了山水回环、峰回路转的景象又富含哲理的名句是,。 3、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4、展现农村淳朴民风的诗句是,。 二、阅读: 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展开想象,描绘出陆游《游山西村》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村风光。 要求:①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②符合诗歌的意境。③不少于60字。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试从情、景、理三方面分析其妙处?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5.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这首诗扣住一个什么字展开的?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 7.全诗描绘和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8.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参考答案; 1.“莫笑”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 2.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浅唱慢吟淙淙穿行,草木你追我赶愈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渐依稀难认。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 3.重重叠叠的山,往复回环的水,走着走着,仿佛没有了路,然而绕过柳林,穿过桃林,又一个桃红柳绿的村庄出现在眼前,抒发了诗人对这个“世外桃源”的无比喜爱之情,同时又揭示了人生哲理: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 4.①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5.通过游山西村,作者爱上了衣冠简朴,古风尚存的农村,并许下心愿,如果以后还有这种机会,他会不时地来叩农家的大门,表达作者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心仪纯朴善良农民、喜爱山西村的思想感情。 6.游。标题是《游山西村》,全诗没有写一个“游”字,但诗中的每一句又都和“游”字相联系。喝到农家腊酒,吃到农家鸡豚,山重水复的路,柳暗花明的村,衣冠简朴的人是游中所见;萧鼓追随春社,是游中所闻;拄杖无时夜叩门,是游后所思,记游的过程表现得很有层次。 7.本文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家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作者乡村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对乡村淳朴民风的赞美;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第2首钱塘湖春行 |云脚低。几处早莺| | 1.游中所见,动静结合,俯仰结合,展现无限春光的句是,; ,。 2.主旨句是,。 二、阅读: 1、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啄”用得好,为什么? 2、分析“乱花渐欲迷人眼”诗句中“乱”字的表达效果。 3、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4、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山水田园诗【专题】

山水田园诗【专题】 【产生的原因】 魏晋六朝,既是一个干戈纷扰,政治紊乱的时代,又是经学衰落,玄学盛行,思想开放,人性觉醒的时代。 为全身远祸,不得不离开动荡的政治,藏身匿迹于山泉林木间,希企逸隐之风一时大炽。 山水诗又经过了五言诗的曲折经历,到了晋宋时代,终以陶渊明、谢灵运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而在诗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唐代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1、富庶的社会经济为士人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形成了山庄别墅化的生活环境,优游山水成为社会风尚,这是山水田园诗派形成的重要的社会因素。 2、佛、道并存的思想局面和玄宗热衷于招纳隐士高人的政治局面,造成了普遍的隐逸风尚。对唐人来说,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而由仕而隐、功成名就而归山置田,也成为理想的人生范式。这样就形成了无论仕隐都加入田园山水诗创作行列的繁盛景象。 - 【分类】 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诗人通过描写清幽恬静的山林景色或绚丽雄奇的自然风光来表现诗人置身此地时的喜悦与赞叹,以及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赏析】“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动与静的错觉,表现了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

二、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归园田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三、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 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对超凡脱俗的环境和人物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 2015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一一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一、 关于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 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分成山水诗和田园诗两类。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田园诗多以田园风 光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的一般主题:(1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3) 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二、 经典链接 1.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2007年天津卷) 黄氏延绿轩(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类似的诗句还有曾公亮的“要看 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录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希望同学们注 意积累。)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 2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2007年上海卷) 阮郎归?初夏(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 ,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 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解析】赏析情景交融题,最重要的是说清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这一点说清了,得分要 点也就抓住了。 三、 方法点拨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 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 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 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 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