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卫生部形态学质控系列---2009年第3次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

卫生部形态学质控系列---2009年第3次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

卫生部形态学质控系列---2009年第3次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
卫生部形态学质控系列---2009年第3次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2009年第3次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注:若看不清结构,可以适当放大图片比例进行观察。

血细胞形态特征和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血细胞形态特征和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第一节血细胞的生成、发育规律及正常形态学特征 一、血细胞的生成: (一)红细胞系统(红系) 多能干细胞髓系干细胞红系祖细胞 原红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网织红红细胞 分裂次数 1次 1次 2次无 故一个原红可生成16个红细胞。 (二)粒细胞系统(粒系) 多能干细胞髓系干细胞粒单系祖细胞粒系祖细胞 原粒早幼粒中幼粒(三种)晚幼粒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分裂次数 1次 1次 2-3次无 故一个原粒可生成16个以上成熟粒细胞。 (三)单核细胞系统 多能干细胞-------------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成为组织细胞---------抗原刺激成为巨噬细胞。 (四)淋巴浆细胞系统 全能干细胞淋系干细胞淋系祖细胞(B)原始淋巴(B)幼稚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B)原始浆细胞幼稚浆细胞浆细胞 (五)巨核细胞系统 多能干细胞---------------产板巨------裸核、血小板 二、各期细胞正常形态学特征 【红细胞系统】 (一)各期红细胞的形态特点 1.原始红细胞(pronormoblast): 胞体:直径15~20μm、圆形或椭圆型,边缘常有钝角状或瘤状突起。 胞核:圆形、居中或偏于一旁,约占细胞直径的4/5,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比原始粒红细胞粗而密,核仁1-2个,大小不一,染浅蓝色。 胞质:量少,深蓝色,不透明,有油画蓝感,在核周围常形成淡蓝区。 2. 早幼红细胞(eary normoblast) 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或椭圆型。 胞核:圆形或椭圆型,占细胞2/3以上,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质可浓集成粗密小块,较原红细胞粗糙,核仁模糊或消失。 胞质:量多,染不透明蓝或深蓝色,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蓝区。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2007年第1次全国医院细胞形态学及 寄生虫学室间质量评价 2007年第1次全国医院细胞形态学及寄生虫学室间质评活动各发出质评物514份,各收到回报结果482份及469份。这两项室间质评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逐步提高细胞形态学及寄生虫检验的水平;此外一些细胞凭形态学特点进行分类确实有一定困难,为此,根据专家建议和参加实验室的反馈信息,目前对细胞形态学及寄生虫室间质评的回报结果暂不进行评分。 一、本次活动发放的10个血细胞形态学质评图片中,除2007103、2007105、外大多数实验室的回报结果与参考答案一致; 本次发放的10个寄生虫图片除2007401外大多数实验室的回报结果与参考答案一致,故只对上述三个图片的质评结果加以说明。 1、2007103 图片:为假性-佩耳格尔氏核异常(Pelger-Hüet),部分实验室报为中性分叶粒细胞及成熟嗜酸粒细胞。Pelger-Hüet为遗传性粒细胞疾病之一,其突出的变化是中性粒细胞分叶减少,核不分叶或分为两叶,典型的核形似一个夹鼻眼镜,两个圆形或近似圆形的核叶中间被一个细丝连接,核染色质较正常的中性分叶粒细胞浓集,副染色质明显。这种核异常也可出现在非遗传性疾病中,如白血病、细菌或病毒感染及使用某些药物等情况,随着原发病因的解除白细胞形态恢复正常,称为获得性或假性-佩耳格尔氏核异常。 2、2007105 图片:为都勒小体(D?hle body),部分实验室报为中毒性颗粒。该物质形成的机理是由于毒性物质的作用,使细胞的发育失衡,局部保留嗜碱性区域,染成天蓝或灰蓝色,可为圆形或其它形状,为细胞浆局部不成熟的表现。 3、2007401 图片:为线虫,具体为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线状,细长,体表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圆口,缺口囊。雄虫长11~26mm, 宽0.21~0.53mm,交合伞对称,呈肾形。雌虫长17~45mm,宽0.3~0.66mm,尾端呈斜锥形,子宫双管形,白色、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白相见的螺旋纹,十分醒目,阴门开口于肛孔之前,因该寄生虫辨认难度较大,只要求辨认出线虫即可。 联系地址:100730 北京东单大华路1号,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办公室 电话:(010)58115055或(010)65273025 传真:(010)65132968 e-mail: cnccl@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3030370.html,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2007年7月9日

正常血细胞形态观察

正常血细胞形态观察 实验准备 一.器材: 载玻片 盖玻片: 滴管:4个 橡皮吸头:4个 玻璃棒:4根 烧杯:1000 ml,2个 量筒:100ml、500 ml、1000 ml各一 蜡笔 棕色小口瓶 碾钵 载玻片处理:一般将载玻片先用洗衣粉水溶液煮沸20分钟,用流水冲洗,再经清洁液浸泡过夜,用流水反复冲洗,最后入95%酒精浸泡约1小时。取出,以洁净布巾夹持玻片边缘擦干备用。 二.试剂: 瑞氏染液240ml 瑞氏染料粉剂 0.1g 纯甲醇(AR) 60ml 将粉剂放入洁净干燥碾钵内,先加少量甲醇研磨使染料溶解,

然后将已溶解的染料倒入洁净的棕色玻璃瓶内,剩下未溶解的再加入少量甲醇研磨,如此反复,直至染料完全溶解为止。新配制的染液需密封保存,室温放置1周后才能使用。染料存放越久,染色效果越好。 磷酸盐缓冲液 1%KH2PO4 30ml 1%Na2HPO4 20ml 加蒸馏水至800 ml,调PH值到6.5~7.0,定容至1000ml。 甲醇 二甲苯 实验步骤 一.涂片 (一)血液涂片的制作 (1)需载玻片2张,分别称为玻片1和玻片2(推片)。 (2)用玻片1一端接约3mm直径的血滴,将此玻片1保持水平。(3)取另一边缘平整的载玻片2(推片),将其前端放在血滴前,与片1保持30°角并稍向后移与血滴接触,即见血液沿片2(推片)下缘散开,使血液展开并充满整个推片的宽度。 (4)立刻将推片与载玻片呈30°角,边轻压推片边将血液按下图的箭头方向推动涂抹,至血液铺完血膜为止。 (5)挥动片1使血膜吹干,用蜡笔将血膜边缘圈画备染色。

(6)每只动物涂片一张。 (7)一张良好的血片,要求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 (8)置30min~1hr后较利于观察红细胞的形态。 注意事项: ●如标本本身太短,可观察的部分会受局限,故以在离开载玻片 另一端2cm地方涂抹为宜。 ●载玻片、推片的角度越小、血液越薄;涂抹速度越慢、也越薄。 在涂抹贫血病人的血液时,将推片稍竖起(不是30°而是35°~40°左右),以较快的速度推比较好,而对红细胞增高的病人则相反。 ●如用力过猛白细胞容易破损。 二.染色 (一)血液涂片的染色 (1)将待染涂片平放于染色架上。 (2)用滴管将染液滴于涂片上,覆盖整张涂片,放置1~3分钟。 (3)加入等量的磷酸缓冲液或蒸馏水,与染液混匀,可以用滴管从一端吸入,另一端放出,混匀为止,或用嘴来回轻轻

试述各种血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

试述各种血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 1、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呈双面微凹的圆盘状,直径约7.5um,无细胞核及细胞器。细胞质内含有大量淡红色的血红蛋白,肯有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的功能。 2、白细胞:在血液中呈球形,又分为两类:细胞质内有特殊颗粒的称有粒白细胞;无特殊颗粒的称无粒白细胞。 (1)有粒白细胞:根据其所含特殊颗粒的嗜色性,又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直径10~12um,细胞核多数分为2~5叶,核叶之间有细丝相连;也有少数细胞核呈腊肠形,称为杆状核。细胞核分叶少或不分叶的是比较幼稚的细胞;分叶较多的是比较衰老的细胞。细胞质内有染成淡紫红色的颗粒、颗粒较小,分布均匀。颗粒至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颗粒,数量较多,有杀菌的作用;另一类是嗜天青颗粒,数量较少,能消化细胞所吞噬的异物。中性粒细胞肯有变形运动和吞噬异物的能力,在体内起重要的防御作用。 2)嗜酸性粒细胞:直径10~15um,细胞核多数分为两叶。细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颗粒较大,大小均匀,染成橘红色。嗜酸性粒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3)嗜碱性颗粒:直径10~11um,细胞核呈S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较淡。细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颗粒的大小不一,分布不均,染成紫蓝色。颗粒中含有肝素、组胺和慢反应物质等。(2)无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 1)淋巴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颇不一致,直径6~16um。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相对较大,染成深蓝色。细胞质很少,染成天蓝色。还可根据细胞膜的表面结构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差别,在光镜下形态基本一致的淋巴细胞,还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数种。T淋巴细胞能识别、攻击和杀灭异体细胞、肿瘤细胞、感染病毒的细胞等;B淋巴细胞能转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2)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直径14~20um。单核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呈肾形,蹄铁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淡。细胞质较多,染成淡灰蓝色。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一定的吞噬能力。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即进入结缔组织,转化成巨噬细胞。3、血小板: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2~4um,在血液涂片标本中,血小板多成群分布在血细胞之间,其外形不规则,中央部染成紫红色,周围部染成浅蓝色。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及诊断技巧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及诊断技巧 主讲:卫生部医院 天林 录制:卫星卫生科技教育网 监制:卫生部科教司 一.概述 (一)血细胞形态学基本概念 (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 (三)血液学及血细胞形态学临床应用 (四)临床/形态学诊断与血液学检验及专业人员素质问题二.血细胞染色法 (一)细胞染色机理 (二)瑞氏染色 (三)姬姆萨染色 (四)瑞氏-姬姆萨染色液鉴定 (五)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 三.形态学与血液检查与自身特性 (一)血常规 (二)白细胞分类 (三)骨髓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及分类 (四)血细胞涂片特性 四.血细胞形态学采样、制片与检查程序 (一)采样、制片、染色工序至关重要 (二)染色 五.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技巧 (一)WBC形态学 (二)红细胞形态学 (三)出现有核(/巨幼)红/幼粒细胞意义 (四)血小板巨核细胞 六.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步骤、注意事项及检查报告书写容

(一)注意事项 (二)外周血涂片检查步骤 (三)外周血涂片报告容 一、概述 (一).血细胞形态学基本概念 (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 (三)血液学及血细胞形态学临床应用 (四)临床/形态学诊断与血液学检验及专业人员素质问题 一.概述 血细胞形态学是血液病基础诊断与血液学检验的重要项目 ●正常人的血液及造血器官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有一定的正常围,不同血细胞及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有一定形态结构特点。 ●观察血细胞形态和数量及其比例的变化来研究造血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是血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基本、被临床普遍应用的最简便实用的检查方法。 ●在造血系统疾病发生造血功能紊乱,引起血细胞形态学的量和质的改变。在临床各科某些原发性疾病患者出现继发性血液学形态学的病理改变,籍以了解患者机体状况如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药物)等反应。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为临产提供诊断依据,应备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基础检查初步诊断的病历 摘要,才能进行形态学检查。必要时还要做骨髓活检(切片、活检材料滚片、活检穿刺针残液图片)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学表型等检查的必备程序。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应包括外周血和骨髓两部分组成,必须平行进行检查。外周血细胞改变往 往反映骨髓病变的重要信息,有利于诊断。 ●疑似血液病和血液学检查异常情况不能只依赖使用分析仪做血常规检查而废弃镜下血涂片细 胞形态学检查的错误倾向。 二)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 1.光镜细胞形态学;细胞形态学的基本容和常用的检查方法,广泛用于临床方法。 2.细胞化学染色:是细胞和化学两者相结合的形态学方法,保持细胞完整组织结构显示化学结构成分-定性/半定量,主要用于白血病分型鉴别诊断 3.相差镜检查:用于观察活细胞的部结构及活动,细胞生长成熟衰亡过程及对各种刺激的反应4.荧光显微镜检查用荧光染色血细胞,常用于DNA、RNA的检查。近年来由于流式细胞仪的应

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类识别系统

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类识别系统参数 1.检测系统:一键式操作,从进样、扫描、定位、滴油、各放大倍数间切换、采集、分类、退出到输出打印报告完全自动化; 2.内置光学显微镜,无需操作人员面对显微镜即可完成形态学观察,仅需对预分类结果在电脑屏幕上复查后出报告; 3.细胞分类原理: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形态计数;人工智能神经网络ANN对红细胞、血小板的进行图像识别分类和形态计数;实现了分析结果的客观化、标准化的统一; 4.血细胞采集数量:用户自设计,并配有可添加的标准细胞类型库; 5. 细胞检测功能: 血液中的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涂抹细胞等19种白细胞分类及百分比;具有中性粒细胞分叶指数计算、核左移/核右移的评价;对中毒颗粒指数计算。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巨红细胞、大红细胞、小红细胞、低色素、高色素、球形、椭圆形、泪滴形、棘形、靶形等红细胞类型分类识别。非白细胞有核红的识别。血液中的巨血小板、大血小板、小血小板以及血小板的轻度、中度、重度的凝集分类计数及参数统计;计算出血小板和红细胞的比值。 *6.检测实时性:屏幕实时呈现对单细胞层定位;实时呈现自动聚焦、抓取白细胞分类识别; *7. 检测速度,批量完成标本:每小时20-35片,能快速处理标本,一次批量进样135片血涂片。 *8.仪器光学系统:进口显微镜,使用10倍物镜、100倍油镜,带有>50万像素成像系统,LED光源、寿命>50000小时。 9.血涂片质控要求:有专门的细胞定位程序,能进行准备性检测,验证图片质量; 10.血涂片染色支持:瑞氏-吉姆萨染色,自动化染片机的涂片或手工染色涂片; 11.操作界面:窗口式操作界面,图像可放大或缩小;有红细胞、血小板实时计数。 12.通讯方式:局域网共享,LIS、HIS系统双向转输;能够满足科室间多方讨论研究交流提供平台; 13.报告形式:采集细胞的形态百分比,及其细胞形态学的图文图像信息; 14.结果保存:所配硬盘应可存储20,000张以上涂片图文资料(100个细胞图/涂片), 图片资料可刻录光盘保存,有多种方式检索,并于提高检验质量、建立形态学管理的档案。 15.系统软件:专业形态学检测软件,其系统具有标准细胞类型图型库进行学习交流并定期免费升级;

2009年~2013年全国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小结

2009年~2013年全国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小结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3年间全国卫生部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结果及错报比例,提高检验人员辩识细胞形态的能力。方法对卫生部临检中心5年间发放的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图片共150幅彩图进行辨认,待结果回报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15次共150幅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回报结果中,错报共17幅,错报率为11.3%,其中以2010年~2011年错报率最高为16.7%。结论通过开展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对质评结果进行反馈,分析错报原因,一方面开拓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视野,丰富其知识,另一方面促进检验人员相互学习,提高其实验室对形态学的重视。 标签: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错报原因 血细胞形态检查是每位检验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对疾病的诊断尤其是血液病的鉴别诊断极其重要,如何提高检验人员对细胞的辩识能力已成为每个实验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卫生部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活动从1999年开始至今已有15年,该活动一方面有利于了解实验室对血细胞形态学的检验水平及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对质评结果反馈,分析错报原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验人员对各类细胞的认识,促进检验人员的学习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卫生部临检中心发放的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图片,5年间共150幅彩图。 1.2方法实验室2位技术人员对彩图认真辩识,统一结果后进行上报。结果以相应的编码表示,以网上报告方式,待结果回报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5年15次共150幅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回报结果中,错报共17幅,错报率为11.3%,符合率为88.7%,其中以2010年~2011年错报率最高为16.7%。见表1,表2。 3 讨论 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不同于临床免疫学及临床生化学,通常临床免疫学及临床生化学通过统一发放液体或干粉质控品在实验室相应仪器进行测量,各实验室检查结果经过汇总后得出较客观的室间质评结果。目前卫生部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通过发放质评图,各实验室检验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对质评图的辩识上报对应编码,待卫生部临检中心对各实验室回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向各实验室反馈该实验室质评结果以及参考结果,并用两者结果是否一致表示。通过开展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各实验室通过对质评结果反馈,分析错报原因,一方面开

血细胞形态图片

低倍镜,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图一) 40倍,可见各阶段幼稚粒、有核红,粒系有核 左移,有的中性中幼粒有核浆发育不平衡;幼红细胞体积偏小,偏蓝 (图二) 100倍,幼红细胞胞体偏小,胞浆偏碱 外周血,成熟红细胞体积小,中心浅染去扩大 (图三) (图四) 低倍镜,增生活跃,细胞胞体偏大 (图五) 低倍镜,增生活跃,细胞胞体偏大 (图五) 40倍,可见各阶段巨幼红细胞 (图六 )

高倍镜,杆状核巨型变(图七) 中巨幼红(图八) 大红细胞及H-J小体(100倍)(图九) 过分叶核粒细胞(图十) 低倍镜,增生明显活跃(图十一) 高倍镜,红系明显增生,中晚幼红为主, 成熟红细胞多嗜性(图十二)

低倍镜:成人CAA,髂骨:增生减低,高倍镜骨髓小粒:组织嗜碱细胞, 油滴较多,小粒空虚,细胞面积约20%浆细胞,网状细胞 (图十三) (图十四) 儿童(CAA)髂骨涂片,增生活跃(-)粒系晚幼一下阶段为主,炭核红,巨核巨核少见(图十五) 少(40倍)(图十六) 儿童SAA(胸骨)(图十七) 破骨细胞(图十八)

(图十九) (图二十) 核间桥(细胞内)(图二十一) 三核红(图二十二) 假性Pelge-Huet畸形(图二十三) 环形核(图二十四)

免疫酶标(图二十五) 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图二十六) 增生极度活跃 CML (图二十七) BM:以中心中晚幼粒为主,嗜酸, 嗜碱粒易见(图二十八) CML(PB) (图二十九) PV 增生活跃(图三十)

成熟红细胞堆积排列 (图三十一) 外周血可见泪滴红(图三十二) ET 外周血,血小板大片状分布 (图三十三) ET 骨髓 成熟产板巨核,(图三十四) 幼稚浆细胞细胞形态 (图三十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