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业在支持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业在支持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业在支持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业在支持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业在支持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康乐县支行段俊文

内容摘要:城镇化是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也是我国未来最大的发展红利与增长引擎。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农业银行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党和国家赋予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重要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农业银行特别是地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行临夏分行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时代背景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

一、金融业促进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目前,我国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不均衡,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但就金融业而言,人员、机构、信贷资金等资源向城市集中的趋势明显,这是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农业银行既肩负服务“三农”的责任,作为上市银行也要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因此必须加强城乡业务统筹协调,科学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坚持以城带乡、全面协调,积极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化对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未来一段时期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地方政府财力很难满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充分发挥金融业的资金融通功能和优势,对推进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城镇化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但建设项目资金不足将是各地普遍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国应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靠而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湖南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原因

(一)现状及问题

1、供需的矛盾突出。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较少。县域许多银行陆续撤并县及县以下的营业网点,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获取金融服务的途径在减少,一些落后地区甚至连最基本的存取款业务都无处办理。据湖南银监局的调查,截止2010年3月末,湖南省有金融机构空白乡镇135个。二是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不足和严重外流。在一些县,很多金融机构的贷存比都不足50%,资产业务空心化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农村的有效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突出的表现是农村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使得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十分缓慢,极大的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涉农企业、农户资金筹集困难,特别是纺织、煤炭、冶炼等行业,在一些地区虽己成为支柱产业,但银行却难以介入。四是资金投放导向作用不明显。亟需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也得不到有力的金融支持。在代表农业发展趋势的优质农产品、绿特种植和畜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金融支持上没有实现有效对接,资金导向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2、竞争的主体较少。在绝大部分县(市),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为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信用社和邮政银行。由于农业发展银行系政策性银行、邮政银行的很多业务才起步、信用社的历史包袱重,加之工行、建行、中国银行在县域的网点较少、经营规模较小,县域内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必然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对服务模式的创新,对“蓝海”市场的开发,使之变得更加热衷于拼抢县域内极其有限的低风险业务、高端客户。在正式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和农户的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组织由于贷款手续简单、贷款期限灵活、交易成本较低等优势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民间借贷尚未取得合法身份以及监管缺位而受到国家法律和金融法规方面限制,仍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3、支持的结构单一。在信贷的支持上,由于支农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的原则,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一般以企业和个体生产经营者为主,对农户、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少之又少。在产品的创新上,除信用社办理小额信用农户贷款、农行的农户小额惠农贷款外,其他直接服务“三农”的信贷产品少之又少。除此以外,现代金融服务也尚未起步。金融机构所开展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存、贷款业务上,新兴的中间业务、代发代缴等在农村乡镇还未普及。

4、服务的效率偏低。表现为“投入高、产出少”,“投入高”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在县域内网点多、人员多以及管理范围广导致的运营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相对城市较高;“产出少”主要是指总量规模、人均规模和经营效益整体都偏低。

二、目前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不足和制约因素分析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金融应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血液,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研究以城镇化推进经济转型之金融问题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金融制度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城镇化水平。没有系统的金融配套支持服务意见,我国金融制度建设远不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经营,大量撤并分支机构,上收信贷权限,造成资金从小城镇大量流出,对贷款项目按权限大小逐级向上申报后,城镇建设中的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制约了金融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

在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中,农村信用信贷资金大量流向大中城市,并且集中投向个别重点企业,对广大小微企业、个体及农户经济的投入持续下降。

城镇建设中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起步阶段的金融服务需求,存在着选择承贷单位难、担保难、还款来源受限制等不利因素,使这类信贷需求很难被满足。

在制约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因素中,主要有四点。

(二)原因分析

1、金融体制方面的因素。银行的准入门槛较高,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发展步伐还不快,截止2009年末,湖南仅组建5家村镇银行。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制金融以及邮政银行的定位仍不清,农村金融支农并未注重对农村城镇化的导向作用,在支持基础设施改善、支持农村工业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支持城镇化后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持续性的政策措施,因此难以产生积极的效果。在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客户领域甚至常出现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互竞争的格局,而在农户贷款、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力度则普遍不够。县域的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是一级法人体制,由于当前城乡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得绝大部分的金融企业更加热衷于将在农村吸收的存款转移至大中城市垒大户。农村信用社虽系独立法人,但因其经营规模有限,加之长期超负荷经营、贷存比相对较高,对县域的支持能力不足。

2、政策制度方面的因素。一是没有合适的承贷主体。由于城镇的建设多是以政府主导,不是企业的行为,受制度约束,金融机构不可能对其进行信贷投放。二是金融机构在体制、机制、方式上不能很好的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农业产业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但对农业基地的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不同、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长短不一这一因素,几乎所有商业银行对此都未充分考虑,

更未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细分,进而设计相应产品,出台相应制度。三是县域金融机构考核制度不适应县域金融业的发展。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为降低经营风险普遍实行了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

3、经营效益方面的因素。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整体较差,不良贷款比重高。这一状况挫伤了金融机构拓展农村业务的积极性,使得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愈加严重;而得不到金融支持的农村经济更难以负担市场化的金融资源成本,从而导致了农村金融与经济在低水平上的恶性循环,制约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二是补贴性、政策性的金融支农效果不佳。传统的政策性金融支农措施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且会滋生多种不良效应,如低利率对商业金融机构具有挤出效应。

4.经济基础方面的因素。一是农村的经济环境总体欠佳,城乡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正因如此,2009年末,对农村发放贷款的农行、农发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数万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加了近两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1.7%,但大大低于全国的总体增长水平。这说明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发展依然滞后,也说明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二是信用环境不理想。乡镇政府的信誉差,一些乡镇财政所的不良贷款占到了当地信用社不良贷款总量的50%。在一些县(市),由公务员担保的农户贷款不良余额也较高。

5.客户结构方面的因素。从公司类客户来看,县域内高耗能、高污染客户以及纺织、小煤窑等限制性行业的客户比较多,占比较大城市要高,而政府主导的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贷款由于受承贷主体的限制,金融机构往往不会贷款。从个人类客户来看,农村很多富裕户受传统观念和经营规模影响,不愿贷款,即便有贷款需求,金融机构所能提供的贷款额度也常常难以达到其要求,如目前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的小额农户贷款往往满足不了县域高端客户的贷款额度需求;贫困农户偿还能力弱贷不到款,农村弱势群体贷款无保证,即便采用联保等方式解决了一部分人贷款难问题,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却较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协调城乡区域发展,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衡

量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城镇化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我国城镇

化率为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但与经济发达国家80%左右

的城镇化率的标准还相去甚远。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在数据上处于落后地位,城镇化的内在效应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存在城镇建设无序,产业布局混乱,资源、生态和环境相冲突等问题。与此同时,城镇化率的数据不能综合地反映出城

镇化发展的质量,传统的城镇化所统计的是农村人口转入城镇的增长率,这种统

计方式不能综合地评价城镇化的社会福利效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线,即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

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不但继承了传统城镇化的长处,而且还从更多方面提高

了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尤其是我国进入了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型城市化的作用甚至超越了其自身的含义,成为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

动力。

(一)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不均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的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则相对稀少,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更是凤毛麟角。金融机构与城镇化之间可以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金融机构可以帮助城镇化聚集资本,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中小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反之,城镇化发展的深入也可以大量补充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客户来源。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分布状况,并不能实现这种互动效应,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双向的,金融有其逐利的本性,偏好将机构设立在经济繁荣地区,提高盈利水平;而欠发达地区则存在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尤其在一些极度贫困地区,信用缺失、抵押担保资源匮乏等问题十分严重,使金融业务无法开展,金融机构也就无法进入该地区。

(二)金融工具的同质化无法满足城镇经济多样化的需求。我国金融工具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然而欠发达地区对于新式金融工具的利用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我国城镇和农村普遍盛行的融资方式依然是信贷融资。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各不相同,单一的金融工具无法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如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工具还有债权融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出资、企业直接投资等方式,农业的产品加工、土地流转、生产周期过渡等都需要以特定的金融工具为载体,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仅凭信贷融资是无法满足的。此外,完善城市功能也离不开形式多样的金融工具,如城市的政府、企业、居民和农户的消费、缴费、汇兑、理财等

经济活动,都可以通过专业的金融工具来实现,但县域和农村由于客观条件的约束,很少通过金融渠道来完成这些经济活动。

(三)金融市场的单一化无法满足城镇化所产生的金融服务需求。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包括其他类型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等,相对于银行来说无论是规模上还是制度上都尚未发展成熟。新型城镇化对于资金的需求有三大特点,即规模较小、成本较低、形式灵活多样,这些特点银行难以满足(银行以稳定的信贷为主营业务,偏好大额贷款,且成本较高)。因此,没有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城镇化所产生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就难以满足,进而制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单一的金融市场还会产生另外两个问题,其一,金融市场运行的低效率会影响要素资源的聚集,导致经济运行低效率,使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难以解放出来,抑制了农村劳动力的城镇转移;其二,单一僵化的金融市场内,发展城市建设无法完全借助市场的力量筹措资金,致使资金的缺口由政府负责填补,由此而催生了如地方政府平台、城投债等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机构和金融产品,为经济社会和金融系统的运行增加了风险。

(四)我国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从金融领域来看,金融自由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而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制度是相对立的,我国金融制度建设尚未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具体说来,制约我国金融自由化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利率制度。我国利率水平的决定权虽然正逐步放开,但还未完全交付市场。利率水平被长期压低,使债权方不断地补贴债务方,导致经济社会的两极分化(二元经济),也就是金融抑制理论里所指出的“低利率分割经济”。由此可见,利率制度问题是区域、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产生的一个主要诱因。第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制度。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龙头,其运行制度将对金融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影响。就城镇化问题来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县域支行不具备信贷发放的审批权,整个向上报批的程序降低了县域经济融资效率,使金融本就薄弱的城镇更加难以享受到便利化的金融服务。第三,民营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制度。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看,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将是国有金融机构的重要补充,而从城镇化发展来看,民营金融机构可以扮演更为重要的核心角色。因此,在制度上对民营金融机构发展的限制,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第四,相关的法律制度。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存在的金融抑制、金融排斥等问题,与法律制度不支持或支持力度不够密切相关。例如,《物权法》规定集体所有土地不得抵押,便限制了基层抵押担保资源作用的发挥。

金融应如何支持城镇化建设

一是审时度势,提高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认识。金融部门要适应我国工业化由规模扩张为主向产业升级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有效支持。

二是进一步搞活金融市场,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引进更多的竞争者促使县域内金融机构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创新,进而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民间融资加以疏导,发挥民间金融拾遗补缺的功能。

三是进一步发挥央行及银监局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人民银行应适当增加支农再贷款的数量并相应扩大再贷款的范围,为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小城镇建设信贷力度创造条件;尽快出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小城镇建设需要的贷款实施细则,为促进信贷业务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支援;抓紧研究县以下金融机构金融结算渠道不畅、结算方式落后等问题;积极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户大额担保体系的建设,努力寻求适应农村经济和农户需要的贷款方式,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四是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为农村资金供给提供补充。推动农村中小企业的票据融资业务的开展,积极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再贴现政策;降低龙头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条件,解决农村企业融资方式单一的问题。对具有较强偿债能力的县级以上政府,允许其采用“集合委托贷款”等形式筹措城镇化建设资金,但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

五是进一步强化县域金融机构的回哺性。硬性规定全国性金融机构在县域贷款的占比,对金融服务的空白乡镇,要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做到金融服务的全覆盖。

六是拓宽金融服务口径,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结构的优化。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种养多元化提供大力支持,开展农产品抵押贷款,针对农村基础建设的需求,加大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通过提供住房消费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拉动农村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满足农民生活、子女上学的需要。加大对县域网点建设、自助设施配备的力度,培养农民形成新的支付习惯,并优化网点结构,逐步推进农村金融结算服务现代化。

七是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切实掌握农户的资金需求状况,简化贷款手续,按照农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加大与一些大企业的合作,策略性地融入城镇化建设。设立村镇银行,促进农村城镇化资金归集和投放,通过控股或参股的方式,引入具有较强经营实力和经验的股东,以规避经营风险,弥补县域营业网点不足。进一步发挥金融

部门信息广的优势,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重量。根据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的新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居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有效措施

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但我国的金融体系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持作用有限。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支持企业发展和转型的各项服务、城市运行的配套功能等。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金融的力量,因此,应尽快调整我国的金融结构,完善金融制度,使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探寻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最佳路径。

(一)调整金融机构的区域布局,增加乡镇、县域等基层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金融机构如果不能进入基层地区,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也就无从谈起。但就目前基层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金融机构进入基层地区存在经济障碍,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贫困的基层几乎无利可图。这些地区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本地区的要素资源无法集聚起来,形成规模优势;二是缺少与外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来解决。因此,应鼓励金融机构进入基层,并且在金融机构进入欠发达地区的初期,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使这些金融机构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成长自立,了解和融入当地的经济发展,利用并激发城镇的资源禀赋优势,有效地与城镇化的发展产生互动效应。

(二)针对新型城镇化的需要,量身定做合适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作用的发挥需要借助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金融业与城镇化之间直接互动的主要载体。按照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来分析,首先,金融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应只依赖高成本的信贷工具,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应积极开发直接融资工具。例如,设立基建发展基金并配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出资,推广期限灵活的债权融资方式,甚至可以通过选择性的利用外资等方式解决资金瓶颈。其次,金融工具的创新应面向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是农村剩余人口进入城镇的保障。服务形式各异的中小企业的金融工具应该灵活多变,开发中小企业的潜在抵押担保资源,鼓励信用增进融资工具的发展,开发无抵押担保的信用融资业务等。最后,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配套功能的金融工具。在客观条件的约束下,欠发达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居民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很少利用金融工具,导致效率底下,多样化金融工具可以提升城市功能。

(三)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促进城镇产业经济转型。银行业主导的金融市场体系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落后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组织能力缺失是制约城镇中小规模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冲破这一枷锁的办法是改变企业的属性,实施股份制经营,打造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最终实现上市融资的目标。而上市融资必须依托于资本市场,地方企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参差不齐,须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才能满足城镇地区众多企业不同的上市需求。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支持城镇企业上市融资,对于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是建设现代化企业

管理制度的必由之路,也是城镇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必要条件;第二,企业上市对于城镇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上市公司的数量也是衡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第三,利用本区域资源禀赋发展起来的企业上市融资,是突出城市特色的最好宣传方式,有助于树立起城镇的品牌,提高城镇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四)完善相关的金融制度,为新型城镇化铺平道路。相对于大都市来说,城镇地区处于弱势地位,制度的不平等往往会使城镇地区成为被剥削的对象。我国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完善金融制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所必须推行的对策措施。第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贴息政策并举,支持新型城镇化改革。二元经济结构使发达地区的市场优势已经形成,此时推行市场化政策会导致欠发达的城镇在竞争中甘拜下风。利率市场化可以矫正金融的市场功能,在合理的利率水平下对城镇经济实施贴息政策,才能发挥贴息的最佳作用,才能真正地做到对欠发达地区城镇的“反哺”。第二,根据具体情况下放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权。用“一刀切”的方式取消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县域支行信贷审批权的做法不够灵活,每个城镇经济地区的发展状况不同,应该区别对待,可以考虑根据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比率的情况,下放贷款审批权。第三,适度开放民营金融市场,使民营资本有机会参与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来。要允许经济发达、金融需求旺盛的城镇自行组建民营金融机构,使之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柱,填补国有银行在欠发达地区的服务空白。第四,完善与金融相关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的完善来保护和开发城镇经济的潜在抵押担保资源,增加企业和农户的合法抵押、担保、信用增进等资源。

三、对实现城镇化建设与金融发展良性互动的建议

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这当中最关键的就是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在扮演好各自角色的基础上,建立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关系和机制,以此共同推动湖南城镇化的发展。

(一)政府部门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履行的职责

1、规划先行。政府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规划。只有合理规划,才具有可操作性,也才能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具体来讲,在宏观层面上,中央和省级政府应结合各地的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经济发达现状等实际情况,对各地的城镇布局做出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要形成中心城区和县域中心以及小城镇的比例协调、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要让城镇区域间优势互补、互动发展,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要坚持互动发展战略,通过中心集镇与同

边小城镇和农村的联合,培育形成小城镇组团,提高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要划定城镇最大边界。由于我国的农田人均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可耕地少、人口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等国情条件下,必须吸取美国过度郊区化的教训,特别要严格防止城市蔓延,要保护好耕地红线。在微观层面上,市县乃至乡镇一级政府要要以百年发展的眼光,进行科学规划。要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每个城镇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充分发挥各城镇的文化和历史特色,避免千城一面;要使城镇特别是小城镇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依托,发展二、三产业的载体,要围绕非农产业发展形成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作为中心城区与广大农村联接传导的角色作用;要发挥城镇功能的聚集、带动、辐射效益,城镇建设必须相对集中,突出重点,整合规模;要依靠工业园、产业区等载体提高产业和人口的聚集程度,节约土地,产生规模效益。

2、管理跟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现代城市经营理念,深化城镇经营管理体制,推动城镇持续发展。一是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发展重点城镇的相关政策,并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小城镇建设。二是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在确保百姓切身利益的前提下,以自愿为基础,有序有效地实施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如:对农民工购房、经商、办企业、就业可提供税收优惠;在农民工落户城镇后,在一段时间内不收回承包土地。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劳动就业制度、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制度,为不断进入城市的“新市民”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减少农民进镇的后顾之优。四是在中小城镇中率先取消并逐步推广户籍制。凡在城镇购房或建房者,即自动成为该城镇的合法居民。因大城市人口激增后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过多的农业人口涌向大城市,大大增加了大城市的物流量、交通流量,加剧了大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治安环境的恶化,对大城市的户籍管理应维持不变。五是要注重综合施治。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推进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城镇发展、产业布局与

充分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协调推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六是积极开展信用乡镇、信用企业、信用农户的创建活动,加大对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制裁力度。七是探索农地金融。即农户或拥有大量土地的经营业主以土地经营权作抵押从银行获得贷款用于发展生产。目前,我国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都存在农民以外的其他利益主体。土地产权的不清晰使农民不能充分行使土地权利,土地的使用权有偿转让受到限制,农地金融的发展受到限制。但农地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生活来源、提高农户在城镇谋生的水平,只有农户离开农村土地尚能生存,土地的真正流转及农地金融的真正形成才有可能。因此,可在某些不影响社会稳定的领域先期探索农地金融,如林权质押等。

3、服务配套。一是建立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研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向农村发展的财政税收政政策和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投入,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二是构建农业基金体系,设立农业结构调整基金,主要用于发展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以及为在结构调整中收入受到影响的农民提供补贴,这是国际上一些国家通行的做法。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各项资金的管理力度,确保这些资金专款专用,保证到位,不得挪用。三是拓展建设资金多种渠道,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针对小城镇有关扶持资金不完备、不配套的情况,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国家支持小城镇建设、推进反哺与支持机制的资金逐步制度化。将城镇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要安排一定的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城镇特别是小城镇发展;鼓励支持社会、民间资金参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商业机构在服务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更为理智,应多引进或培植大汉集团式企业。

(二)金融监管部门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履行的职责

1、进一步搞活金融市场。关键是要引入更多的银行,将更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引入县域,逐步放开条件组建更多的村镇银行,这些中小银行受经营规模所限,经营的重点只能是中小甚至微小客户,通过引进更多的竞争者也可促使县域内的其他金融机构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创新,进而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考虑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不能满足农村融资的现实,对民间融资应改变过去以打击、遏制为主的方式,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疏导,把民间借贷行为置于可控风险之内,这可发挥民间金融对正式金融拾遗补缺的功能,如可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加以监督,使其公开化、规范化,以其投向自由、借贷期限灵活和手续简单等优点来满足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多元化和多层次的融资需求;也可放宽条件,使民间融资向不吸收公众存款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变。

2、进一步强化县域金融机构的回哺性。出台相关政策,硬性规定全国性金融机构在县域贷款的占比,特别是要增加邮政储蓄的支农比例,由于邮政储蓄设在县以下营业网点单纯吸收存款的状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融资,必须要改变邮政储蓄资金归属,要求其在县域吸收的存款中按一定比例用于信贷支农,实现邮政揽储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良性互动效应。对金融服务的空白乡镇,要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做到金融服务的全覆盖。

3、进一步发挥央行及银监局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人民银行应适当增加支农再贷款的数量并相应扩大再贷款的范围,为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小城镇建设信贷力度创造条件;尽快出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小城镇建设需要的贷款实施细则,为促进信贷业务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支援;抓紧研究县以下金融机构金融结算渠道不畅、结算方式落后等问题;积极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户大额担保体系的建设,努力寻求适应农村经济和农户需要的贷款方式,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4、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为农村资金供给提供补充。推动农村中小企业的票据融资业务的开展,积极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再贴现政策;降低龙头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条件,解决农村企业融资方式单一的问题。对具有较强偿债能力的县级以上政府,允许其采用“集合委托贷款”等形式筹措城镇化建设资金,但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

(三)金融服务部门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履行的职责

1、进一步明晰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调整农村金融体制机构,建立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确立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商业行为来支持城镇化发展并检验其成果。二是发挥政策性金融在特殊领域的主导功能,特别是要重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三是明确农村信用社等合作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合作金融机构要在改进贷款管理方式、放宽贷款条件、丰富信贷品种、拓展业务新领域上下功夫,真正成为“农村融资的主力军”。应继续加大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力度,完善其治理结构;赋予农村信用社更大的利率决定权,推出更多的适合农民的、更为便捷的金融产品。四是建立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农业保险的介入,使农民在对农业结构调整中风险的不确定性大降低,这一方面可以为农村金融提供基本的还贷保证,减轻贷款顾虑,另一方面可使农民敢于贷款,提高贷款热情。

2、拓宽金融服务口径,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结构的优化。针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种养多元化提供大力支持;开展农产品抵押贷款,如对大型农机具开展抵押贷款、对畜牧业开展专项长期贷款业务等;针对农村基础建设的需求,加大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对区域经济有带动作用的经济重镇,开展供水、商品住宅建设、交通、通讯、能源、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通过提供住房消费贷款,拉动农村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通过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贷款,满足农民现阶段生活的需要;通过提

供助学贷款,解决贫困子女上学难的问题。针对农村金融机构较少的突出问题,加大对县域网点建设、自助设施配备的力度,特别要在人口相对集中、外出务工农民工较多的乡镇,多设ATM、POS等金融机具;加大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的推广力度,培养农民形成新的支付习惯,逐步推进农村金融结算服务现代化;优化调整网点结构,在一些己具备一定市场基础的中小集镇适当恢复设立营业网点,在新兴的工业园区和县城增设网点。在网点覆盖不到的地区,由县支行或附近营业所派驻客户经理组,提供流动金融服务,在业务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增设营业网点。

3、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切实掌握农户的资金需求状况,简化贷款手续,按照农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努力满足农民生产、生活资金需要。加大与“大汉集团”等企业合作,策略性的融入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的支持农村城镇化商业开发运营。设立村镇银行促进农村城镇化资金归集和投放,通过控股或参股的方式,引入具有较强经营实力和经验的股东,以规避经营风险,弥补县域营业网点不足,搞活县域金融市场。进一步发挥金融部门信息广的优势,为农民增收出谋划策,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当好农民的金融顾问,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重量。把握金融需求变化趋势,提升服务能力,重点是根据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的新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居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如提供理财服务,提供用于提升农民工素质的教育贷款等。

参考文献:

1、童士清.自上而下的金融体制改革路径及其绩效评价[J]经济评论.2004.[1]4.

2、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研究[M].中国金融研究编辑部.2009.[57]10.

3、赵小晶等.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09.[69]5.

4、王益军等.国内农村信贷抵押担保创新综述及启示[J].西部金融.2009.[18]9.

5、张明,胡蓉. 基层农行全力支持“大三农”的对策建议[J].甘肃金融.2008.[67]10.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关键词】:城市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历年中国城镇化政策一览

历年中国城镇化政策一览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极大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小岗村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序幕。 1979年9月28日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这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 1980年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又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 在1992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趋向之后,农村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政府用政策引导农村的城镇化显得尤为重要。 1994年9月,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农业部、民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引导城镇化的开端。 1995年4月,根据国务院原则同意的《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公安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国家土地局、国家统计局等联合发布《中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决定依靠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选择一批小城镇,进行综合改革试点。 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城镇建设,都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将小城镇建设提高到了“大战略”的高度。 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005年胡锦涛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会议还着重强调,未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产业布局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而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201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是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特别强调要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浅谈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摘要: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一直是跌宕起伏,自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开始蜕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行了30余年,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率仅达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这还是按照统计局52%的标准进行比较的。从此可以比较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在发展的道路上,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解决。 关键字:发展过程;问题;方向 正文: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二.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根据城镇人口的变化特点,可将中国城镇化阶段大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恢复和起步时期(1949~1957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时期,城镇人口从1949年的5765万人增长到1954年的994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7%,是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2%的3倍多。这一时期可再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49~1952年的3年恢复时期。该时期城市经济迅速恢复,安排了大量失业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较多,1951~1953年间年均人口净迁入率为33.1‰,城镇人口年增长率为7.5%。②是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也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为满足工业建设项目的需要,“一五”期间从乡村进入城镇的人口达1500万之多,加上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至1957年,城镇人口增加了2400万,年均增长7.0%左右,成为城镇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2超高速城镇化阶段(1958~1960年) 这一时期强调赶英超美,提出了以钢为纲。全民大办工业的总路线,致使出现了爆发性的工业化过程和超高速城镇化过程,3年间新设城市33座,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 3停滞时期(1961~1976年) 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61~1965年的经济调整时期;②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盲目大跃进,至1961年时中国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大滑坡,中央政府不得不大力调整工业结构,通过提高设市设镇标准而大量精简城市人口。其结果,城市数由1961年的208座下降到1965年的171座,同时期内的城镇化率也由24.7%下降到18.0%,出现了城镇化的大回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出现强烈的政治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出现了第二次城镇化的大回落,其显著特征是大量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量的城市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在工业建设方面,过份强调国防意识,导致“三线”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阻滞了基建投资对城镇建设的促进作用,造成城镇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的增长完全由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所致。 4城镇化增长阶段(1977~1983年) 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城镇的发展,并适时适度地在1979年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允许知青回城、允许下放干部返城等,从而使城镇机械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机械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5城镇化高速增长阶段(1984~1995年) 1984年,中央政府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同时又修正了19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全国城镇数量迅猛上升。1984年,全国设市城市数为300个;到1994年底,设市城市数即增加到622个,平均每年增加32个。按第四次人口普查口径,城镇化水平也由1984年的23.01%上升至1993年的28.14%。 三.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城镇化发体现状与思考 摘要: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从城镇化发展 进程、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阐述了阜阳市城镇化的历史现状,并分 别从滞后于全国全省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收入三个方面实 行深刻的剖析。最后,从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城镇功能,立足市情实 际明晰发展目标,依靠发展拉动增强城市实力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进程;现状;阜阳市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也是新的经济 增长极。近几年,阜阳把推动城镇化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抓手和推动 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不但为阜阳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已经成为富民强 市的战略支撑点。 一、阜阳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众多,城镇 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前3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一直徘徊在4.5%以下,发展滞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 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观,先后经历了平稳恢复阶段(1978~1995年)、加快发展阶段(1996~2005年)和快速推动阶段(2006年后)的发展过程。1978~1995年全市城镇化率由4.5%逐步攀升到10.6%,年均提升0.36个百分点,属逐步恢复提升阶段;1996年 阜阳撤地设市后,城镇化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提升到2005年的26.5%,十年年均提升1.59个百分点;2006年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动,城镇化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发展质量

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达37.5%,2006年以来年均提升1.22 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空间扩 展加快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GDP总量攀升到1146.1亿元,1978~2014年GDP年 均增长9.7%,其中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11.8%,“十二五”前四年均 速达10.5%,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之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人口城镇化进程快速推动,2014年城镇化水平提升到37.5%, “十二五”前四年平均提升1.4个百分点,是全市城镇化持续快速发 展时期。城镇常住人口发展到293.4万人,是2010年的1.2倍,分别 是2005年和1978年的1.3倍和10.7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全市城市外延和新区持续扩大,城市面积迅速拓展。2014年末,全市 城市面积788.6平方公里,比2005年扩大2.1倍,平均每年增加6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240平方公里,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 增加135.9%和37.9%。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城市人口规模也在持续 扩大。全市城市人口179.7万人,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50.5%和8.1%。2.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显著增强近年来,阜阳市优化投资环境,持续增大对城市建设、道路和公用设施的投入,城市功 能日趋完善。2014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2010年的2.0倍,年均增长18.5%;房地产开发投资是2010年的4.3倍,年均增长 44.1%。城市道路总长度达1753公里,比2010年增长40.7%;城市公 交运营路网长度和客运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44.9%和81.2%;城市排 水管道和供水管道长度分别增长79.0%和36.3%。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 增强,城市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质量和人 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和园林绿地面积明显增加,绿 化覆盖率持续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效果正在显现,生态环境明显改观。3.产业层次优化升级,就业结构积极调整城镇化有助于工业和城市服 务业的发展,促动二、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和就业结构。同时,二、三产业的持续较快发展也有助于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 业岗位,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2014年,阜阳全市二、三产业增加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打开中国的政区地图,全国现有设市城市655个。按照行政区划,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包括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县级城市368个(包括63个省辖的县级市)。此外,有建制镇19 234个。以不重复计算为原则,这655个城市的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52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4.3%。《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指出,全国的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为2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显示,全国655个城市的城区建成区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全国的县城镇和同类居民点建成区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其余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为2.84万平方公里;城区、县城镇和其余建制镇合计,共有建成区面积7.74万平方公里。由此可知,中国的城镇建成区占国土总面积的0.8%,中国的乡村和独立工矿用地占国土面积的2.0%。 从现实的国情出发,按照行政许可,这655个城市市长的服务和管理,应能统筹城乡。为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城乡规划,应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以往那种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管理制度和建设实施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0年来,我国城市数量的发展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较快发展阶段,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上升到1982年的245个,平均每年增加13个;二是快速增长阶段,1996年城市总数达到666个,平均每年增加30个;三是平稳调整阶段,1997年的城市总数为668个,之后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城市655个。近年来城市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撤(县级)市设(市辖)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由于量大面广,我国广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口总量仍将继续高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同时,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各大城市也将继续成为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接纳地。城市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单元,其“撤县设区”、“撤乡设镇”和“乡镇合并”等行政区划调整仍将继续,县级市的数量还会减少,部分县级市将有可能“升格”为省辖市。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调整反映出地方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的强烈意愿,以及由上一级行政单位统一协调区域城乡发展、争取优质资源的态势。 2 中国的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在工业化推动下,通过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所导致的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滞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可以预计,在2020—2030年期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跟上世界的步伐。与此同时,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大量、广泛的人口流动,正在模糊经典的西方城市化概念,重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趋势和特点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城镇建设历史悠久,并且在古代很长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都居于所处时代的前列,而且出现过当时享有世界盛誉的大都市,但随着近代以来饱受外国入侵和殖民掠夺,我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近现代城镇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基本上被扼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现代史上真正意义的城镇化的开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建国以来的城镇化进程简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2,3)。 1.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随着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49~1952年)以及其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具体表现为:新建了一批工矿业城市并且扩建和改造了一批重点城市,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6座增加到1957年176座,年均增加5座,城镇人口也增长较快,从5765万增加到9949万,城镇化水平由10.64%提高到15.39%,相当于年均提高0.5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城镇发展及城镇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适应。 2.城镇化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 由于对经济发展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我国经济发展在此后开始盲目追求高速度,受“大跃进”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起伏波动大,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大起大落。其中,在1958~1960 年三年“大跃进”时期,由于受急于求成和主观随意性强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影响,我国工业化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脱离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高速推进,一大批工业项目盲目上马,致使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镇,3 年内城镇人口净增2352 万,年均约新增城市8座,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5%(年均提高1.45个百分点)。但这种由“跃进”式国民经济建设所导致的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虚假城镇化”并不持续。从1960年起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特别是国家在1961年对整个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我国城镇化进入了1961~1963年的三年调整时期,期间停建和缓建了一大批工业项目,政府动员大量城镇人口回农村,一部分新设市恢复到县级建制而一部分地级市则降级为县级市,3年间城市总数合计减少25座(1963年一年就撤销城市24座),城镇化水平也骤降2.46 个百分点为16.84%,出现了极不正常的“逆”城市化现象。而在随后的1964~1965 年,由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城镇化开始呈现回升态势,到1965年底全国城镇人口缓慢增加到13045万,城镇化水平也恢复到18%附近(17.98%)。 3.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8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的全面好转并带动城镇化发展逐步恢复并未持续多久,更未能促使我国城镇化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文革”的开始以及国家在其后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殃及刚刚有所起色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徘徊停滞阶段。整个“文革”十年以及受其影响的随后两年中,全国大约有3000 多万城镇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劳动和安家落户,而且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使得基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原有城镇脱节从而导致城镇建设大大滞后, 许多小城镇日益衰败。从1966年到1978年虽然城镇总人口从13313万增加到17245万,但由于全国总人口也基本保持了同样的增速(从74542到96259万),总体城镇化水平仅从17.86%缓慢提高到17.92%,整个13年间全国城市总数只增加了21个。 4.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年) 随着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2013-11-4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2013/11/4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由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共同组织的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日前正式结题。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担任负责人,20多位院士、100多位专家参加。经过一年多的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该项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性建议。这份报告也成为项目组就城镇化问题向中央提建议的重要依据之一。该报告包括1个综合报告和8个课题。 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过程,也是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结果。随着当前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如果顺势而为、妥善引导,城镇化将会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走得不好,现有的“城市病”将蔓延,影响现代化进程,无法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 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持续发展,截至2012年底,城镇化率已达52.57%,城镇人口约7.2亿。中国正在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转变为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基本持平的城市型国家。13亿人口大国的城镇化持续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但是,囿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多年所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一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率统计指标高于实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比重1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中1/3的流动人口群体无法享受城镇待遇;农民工整体上技术能力缺乏,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无务农意向,“不融入”或“半融入”的城市现象突出,成为提高消费、拉动内需的制约瓶颈和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农村精英流失、农业现代化发展受限、农村空心化的现象日益显现。二是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区域性复合型

城镇化进程 及现状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1978年以前 1.城市化水平。 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 上海

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2.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日期:2009-9-16 一、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地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国土面积中适宜开发建设的空间十分有限。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发展背景下,既要立足自力更生,以我为主,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又要在有限的适宜人居的地区进行城市建设,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既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和城市地区,又要注重发展小城镇,通过减少农业人口,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服务水平;既要推动沿海地区继续率先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又要提高广大中西部的发展动力;既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保持外贸竞争力,又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城镇化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稳步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城乡人口转移和社会变迁的规模在世界上将是空前的。在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制约条件下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和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城镇体系不断完善 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6.07亿人,城镇化水平45.68%,比解放初期的10.64%提高了35个百分点;比1982年的21.1%提高25.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据国家建设部《2003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3年末,我国设有城市660个,城市人口近3.38亿,城市面积39.9万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3%左右。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998年为55%。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是因为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时而又不断反复的艰难道路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 近代史之前的中国城市化,因为它对中国今天城市化的发展不具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不予涉及。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100年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它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平衡。东南部城市化进程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远不如 东南沿海,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城市工业化特征差距悬殊。比如东南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 等城市不仅在城市规模上迅速扩张,而且其工业化进程也较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甚至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列。东南沿海城市的建筑、通讯、工厂、商业、交通已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了相当程度的联系。譬如上海外滩一条街的高楼大厦,青岛的洋楼区。而其他不发达地区城市则不具备这些工业化的明显特征。 城市的商业化功能不显著。有一种说法,西方资本主义的每个城市都是以市 场为中心的,而中国城市是以官府、衙门为中心的,象北京,紫禁城是它的中心。而市场则散布在四周,比如菜市口、花市、瓷器口都在边上而不在中心。这一阶段的城市中心是属于官府,城市的政治、军事的特征和意义更为显著和重要,也就是说,中国城市形态上商业化的功能不占主导地位。 城市文化畸形发展。由于列强的入侵,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已经受到了西方 文化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长期的封建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的一些风俗、传统习惯、戏剧、本土文化也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二种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城市空间里共存,相互影响但又并行发展着,实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例如:这一阶段的上海已经与传统的中国城市距离很远,西方的文化随处可见,并且占主流地位,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顽强地在这个城市中生存着。如沪剧、越剧这些地方剧种也拥有大量的观众,这种文化畸形发展的现象令人十分费解,不过,人们认为这个现象与上海日后形成的海派文化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时期大约是1949年~1980年左右,这30年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走得非常艰难,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处在一种“反城市化”的状态。例如:对农村与城市在户口的管理上实行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模式,限制农民向城市的流动,甚至出现过大规模地把城市的人口向农村转移的现象,这些做法在客观上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缓慢,有时甚至是倒退的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摘要】城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矛盾。本文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 阐述,并提出要通过改革户籍、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建立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化;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城镇发展道路等方法来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所谓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社会 改造发展的建设过程。它是我国物质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 化进程日益加快,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比较滞后,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新

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棘手且刻不容缓的难题。下面笔者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1.1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 健全的城镇体系是促进城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 前提。然而,纵观当前的城镇发展可发现我国目前的城镇体系仍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地方盲目推进城镇化不能统筹兼顾城乡的协调发展,不能合理扩大规模突出优势,导致一些地方小城镇居多,缺乏大城市的经济支撑,而大城市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城市与小城镇的相互发展。②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合理优化产业布局,不能突出地方经济特色,忽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二、三产业发展不足。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完善。比如在教育设施、园林绿化、用水普及、就业服务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1.2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先富带后富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呈现了飞速的发展,聚集了中国大量的财富,随着其经济及环境的逐步改善,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而在我

中国城镇化的意义

近年来,城镇化几乎成为举国上下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他不但是学者们在论文中经常讨论的主题,而且成为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究生的一项重要选题。通过传媒,社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尤其重要的事,自从1998年中国政府关于解决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决策和在国家“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和对我国几 十年不变的城市发展方针作了一定调整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推进和加速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 重要措施之一。自此,“城镇化”从学者们的论坛走上了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很多地方的领导开始注意本地的城镇化率,与国内、国外多方比较,找差距,订目标,提出提升城镇化率的计划,表示了若干年后要达到或超过某某水平的豪迈决心。前不久,某特区城市(在特定条件下)提前“消灭”了农村人口,达到100%城镇化,曾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就是这方面社会心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市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过程的反映,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中国也不例外。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过程无不和他们各自的国情(包括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和不同的特点。城镇化是受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带动,但是它的推进,也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待城镇化,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根据世界各国和我国自己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这是比当前纷纷“提指标”,“搞攀比”更有意义的事情。 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二战以后,全球城镇化率到20世纪末达到48%,而20世纪初只有13%,100年间提高35个百分点。全球城镇人口达到28.6亿。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量发展中国家开始城镇化,其中一部分国家出于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民缺少生计,大量涌入缺乏就业岗位的大城市而造成所谓“过度城镇化”现象,一部分发达国家则基本达到了城镇化相对停滞的阶段。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率不再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城市停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全球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他们在国家和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城镇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城市的不断增长。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50年71座,2000年增加到388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是20世界后半期出现的。1950年只有1座,2001年已有17座,其中13座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上海、北京)。这种巨型城市无一例外地都是“区域性的城市”,城市的“范围”就是一个“区域”,其影响范围就更大了。从区域范围看,有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分布着成组成群中小城镇的都市连绵区。这种特大城市组群形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所促成。可见,全球城镇化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和比重的提高,还包含着丰富的、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的形势和特点。

我国城市化现状进程分析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 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 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 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 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 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 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 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 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 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 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 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 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 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中国城镇化进程分析

中国城镇化进程分析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化城镇化发展道路,同时城镇化作为一种影响极为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在调查,搜集资料,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城镇化的历史,现状,发展中的问题等做出说明分析;然后深入探讨了目前城镇化的典型案例并对未来城镇化给出建议及意见。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国城镇化的概念及相关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指出城镇化中所涉及的经济结构,户籍等一系列问题并归纳相关原因;第三部分结合政策指出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问题的相关建议并通过分析案例来解读新型城镇化如何引领中国城镇化道路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人口城镇化未来发展 一﹑有关城镇化的概念及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现状 城镇化顾名思义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从国际的普遍经验来看,城镇化是与人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化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人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的改善。当农民离开农村聚集在城市之后,会从多方面影响政府治理。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的拉近了,政府及其官员的一举一动变得更容易观察和监督。从长期看,城镇化还有助于促进公平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然而,就中国的现代城镇化发展而言,其历史只有50多年。实际上,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强调的是国家工业生产体系的建设(工业化),中国现代城镇化的发展相当缓慢。中国的城镇化35年来取得巨大成就。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17.9%,2012年达到52.6%。这意味着,在过去34年中,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34.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都要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中国实际城镇化率已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