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在耗竭世界资源吗_兼论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在耗竭世界资源吗_兼论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在耗竭世界资源吗_兼论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在耗竭世界资源吗_兼论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在耗竭世界资源吗

——

—兼论可持续发展问题

钟甫宁

内容提要:人类的经济活动离不开自然资源,要生产就要消耗自然资源,而且有一些还是无法再生的资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保护环境和维持自然资源的动态平衡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决定资源消耗速度的根本因素是消费方式,而且商品贸易本质上是资源的贸易,生产中大量消耗资源的国家其最终资源消耗未必就多,因而将资源紧缺问题归咎于生产者是片面的。但是,资源及其产品市场的供求变化趋势以及环境问题是产地人民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产地人民可能将被迫支付的沉重代价。因此,无论是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还是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都必须全面分析完全的经济成本,包括未来的供求变化,也包括环境成本。

关键词:资源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

近年来世界能源和其他基本资源价格上涨速度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一些人将之归咎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指责中国的经济的增长速度及其方式消耗资源过多,因而推动了资源价格的上涨。我国一些学者出于转换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也强调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消耗超常的问题,如最近经常看到的一组数字:“"##$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淡水占&!%,氧化铝占"!%,钢材占"’%,水泥占!#%”,等等。也有一些人指出中国进口资源的数量及其增长导致的现实和潜在问题。但是,世界资源消耗过快、资源价格上涨过快真的是由中国造成的吗?真的是中国强加于世界的问题吗?

本文从人口和资源的分布、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高能耗产品的国际贸易等方面入手,试图对上述问题提供比较全面的解答,同时也讨论我国现阶段工业化方向及实现方式是否合理的问题。

一、资源交换的必然性——

—最终消费

决定资源消耗

无论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还是分别考察任何一个国家,各种资源的地理分布都呈现出很大差异:有的国家或地区某些资源很丰裕或比较丰裕但缺乏另一些资源;有的国家或地区多数资源都相对贫乏而另一些国家或地区多数资源都很丰裕。但是,即使是多种资源都相对丰裕的国家或地区,各种资源也不可能等比例地均匀分布,而且总会缺乏某些资源。另一方面,人口的地理分布虽然决定于经济的发展,因而与资源的丰裕程度密切相关,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密度却不可能同时与各种或大多数资源的丰裕程度保持一致。因此,如果严格地划地为牢,不仅各国、各地区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就完全受限制于本国或当地的资源,而且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限制于资源中的“短板”,资源配置的效率必然低下,绝大多数人的福利水平也一定低于可能达到的程度。

幸运的是,我们的祖先早就找到了解决资源分布不平衡这一难题的方法,即通过交换,包括资源和资源产品的交换来缓解因资源分布不平衡而产生的问题。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历史大约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一样久远,为提高大多数人福利做出了长期的重大贡献。工业革命以来,国际化的浪潮更把整个世界变成日益统一的大市场,各国、各地区依据自己拥有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程度占据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形成各自的生产结构,在世界大市场的框架中交换资源及其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国、本地区人民的消费需求。生产的分工不仅可以提高全

宏观视野()*+,-+.)-)(/.,+0+1,.2

现代经济探讨

"##!年第"期

!马勇、杨进欣:《科技日报》"##$年%月&%日。

球的资源配置效率,也可以提高全球的福利水平。

从生产领域看,无论各国、各地区的生产结构如何不同,都是国际分工的结果,同时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由于初始的资源禀赋不同,更由于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有些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结构偏向于知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在生产中更多地使用资金和高技术人力资本;而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结构则偏向于资源和劳动力密集行业,在生产中更多地使用自然资源和初级人力资本。但是,无论哪一类国家,其消费结构都不同于生产结构:前者用资金和高技术劳动力资本生产的产品交换后者用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生产的产品。尽管前者在生产中可能消耗自然资源不多,但其人民最终消费产品中所包含的自然资源却可能很多。因此,真正导致资源耗竭的是这个世界的消费方式,尤其是高消费国家的消费方式。在告别短缺经济以后,我们很容易理解当今世界的现实经济是需求拉动的,我们面对的是买方市场,顾客是上帝。导致珍贵皮毛动物灭绝的真正罪魁祸首是穿戴这些皮毛制品的人而非偷猎者;同理,对自然资源的真正压力来自于消费者,来自于最终需求,包括其数量、结构和增长速度,与直接使用自然资源的生产者关系不大。当然,不同国家生产同类产品消耗的资源率可能有很大区别。但是,事实是高资源消耗产品的生产往往是从经济发达、资源消耗率较低的国家转移到经济相对落后、资源消耗率高的国家。这种生产的转移通常出于经济的原因而不是

强制或被迫的结果,而且,无论资源消耗率较低的发达国家是否指责该产品生产对资源的压力,它们通常既不减少对这些产品的最终需求,也不接手用资源消耗率低的方式生产这些产品。这就是说,经济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尽管资源消耗率较高,但同类产品的生产总成本却低于资源消耗率较低的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以及全球)消费者追求降低消费品价格以提高自身福利的行为才是高资源消耗产品生产地点转移的真正原因。

即使忽略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区别,或者说暂时假定各国、各地区之间只交换资源和中间投入而不交换最终消费品,只要有交换的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和地区人民不仅消费水平会大

体相当,而且消费结构也会自动趋同。通过用相对丰裕的资源交换相对稀缺的资源,发展水平接近的各国、各地区生产技术和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会趋同,而且这一过程必然表现为某些国家长期保持较大数量的自然资源净进口,即用人力资源或资金交换其他国家的自然资源。根据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司长刘建生

的介绍,“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很低,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排在世界第$(位。)$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铁、铜、铝等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和&*+。”!因此,如果假定中国目前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消费的自然资源也应当大体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因而必然要大量进口上述自身稀缺的自然资源。从这一角度看,目前中国进口和消耗的自然资源不算多,而且今后一段时间还可能继续增长。

二、高能耗产品国际贸易现状———消费与生产结构差异的例子

前面已经说过,任何一个国家的消费结构都可能与生产结构不一致,因而大量进口自然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未必真的多消耗自然资源,而对自然资源的压力来自对资源产品的最终需求。很明显,只要存在需求,就有人会去生产;中国不生产,一定会有其它国家生产。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中国消费者有需求而自己不生产,那么,我们也会进口这些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简单以生产阶段消耗资源的数量作判断,未免偏离了实际情况。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迅速增长,实际上相当大一部分是加工进口资源产品再出口的增长。因此,中国在生产阶段直接消耗的资源包括进口的资源实际上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生产以后出口供进口国消费者最终消费的;中国资源消耗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最终消费增长对资源的压力,而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增

长(及其增长方式)对资源的压力,甚至可以说主要压力不在于中国选择的生产方式。

我们可以用高能耗产品的国际贸易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上的分类,高能耗行业主要包括冶金和金属制品以及化工行业。按照上面的推论,金属制品及其再加工产品的

经典啊両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否可解

释丠

存在即

合理

进出口,以及化工产品的进出口,就是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的贸易。一个国家如果大量进口这些产品,尽管其不直接进口能源如石油和煤炭,也不直接从事冶金和化工生产,它仍然在大量进口和消耗能源,即进口和消耗在生产阶段转化成产品形态的能源。

如果单纯考察金属制品贸易,我国是能源净进口国。根据联合国《商品名称和辨明协调制度》("#编码)分类,$%%&年我国钢铁("#!$)、钢铁制品("#!’)、铜及铜制品("#!&)、镍及镍制品("#!()、铅及铅制品("#!))、铝及铝制品("#!*)、锌及锌制品("#!+)和锡及锡制品("#*%)等*大类金属制品净进口总额达,$,亿美元,同时电机产品("#*()的净进口总额也达到,%$亿美元,似乎中国以这些产品的形式大量从国外进口能源。但是,如果同时考察可能用这些产品加工后再出口的产品,情况就不同了:$%%&年我国锅炉机器("#*&)、铁道车辆("#*))和船舶("#*+)三大类产品的净出口总额就达到’,,亿美元。由于这三类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是金属及其制品,实际上其中包含的进口能源产品又外销出口了,而且还要加上加工过程消耗的能源。

在主要的高能耗化工产品中,我国$%%&年木浆("#&!)、玻璃及制品("#!%)、纸及纸板("#&*)、水泥("#)*)&大类产品的净进口总额达)%亿美元,而烧碱("#$*,(,$)、纯碱("#$*’)$%)、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化纤长丝("#(&)和化纤短丝("#(()等*大类产品的净出口总额仅为)亿美元,两者相抵,净进口总额为(&亿美元。但是,如果加上地毯("#(!)、特种机织物("#(*)、针织物("#)%)、针织服装("#),)、非针织服装("#)$)、其他纺织品("#)’)、鞋类("#)&)和帽类("#)()等*大类纺织品的净出口总额*%%亿美元,即使只计算其中的化纤原料,恐怕我国化工行业产品(包括加工产品)的贸易不仅变净进口为净出口,而且净出口的数量还很大。

高能耗产品的贸易仅仅是一个例子,其他基础性自然资源的贸易也可能呈现类似的趋势。我们进口资源和资源产品,不仅因为我国大多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值,而且因为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通过再加工改变进口的资源及其产品的形态,然后出口供其他国家人民最终消费。如上所述,一些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加工转移到中国不仅是中国的选择,也是世界人民的选择,是世界消费者追逐低成本、低价格商品的必然结果。因此,资源问题上的中国威胁论根本没有科学依据。

三、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原则

然而,即使上述数据的简单比较能证明我国是高能耗产品的净出口国,没有“额外”消耗世界的能源,也不能简单推论我国应当发展高能耗的重化工行业。推翻虚假的“中国能源威胁论”是一回事,确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是另一回事;我们没有加剧世界能源的紧缺状况不等于我国最适合发展高能耗行业。如何调整现有行业结构,如何确定未来的行业发展方向,最基本的原则仍然是成本收益分析、资源配置效率、市场供求趋势和是否能保持并且提高长期稳定发展的能力。

成本收益的分析必须完整、科学,既不能忽略外在成本,也不能漏计各种政策支持所提供的实在的和隐含的补贴,更不能将预期收益水平建立在高风险的假设条件上。现实生活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用企业财务分析代替经济分析,即不计算政策成本,将各种补贴、无偿投资和税收减免直接等同于项目的收益,因而高估了项目的盈利能力。这种思路往往表现为首先根据某些原则确定要发展的行业,然后为了推进发展目标的实施制定支持政策,再根据既定的支持政策计算盈利水平,最后依据这种高估的盈利水平论证发展该行业的合理性。不难想象,如果这样选择并支持某一行业的发展,其后果往往是该行业的发展以至生存将长期依赖政府的支持。另一种常见的问题是承认短期亏损和政策支持的必要性,但预期未来充分发挥生产能力以后将转亏为盈。这时候,对未来市场供求及价格走势的预测将扮演决定性的角色。预期过于乐观必然导致决策错误,而用虚假的乐观预期来骗取短期支持的现象也不少见。如果先确定重点发展行业,然后再论证发展该行业的合理性包括盈利能力,很难完全避免上述两种问题。

在决定发展何种行业以前先做成本收益分析实际上就是进行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因为重点发展何种行业尚未决定,必然需要比较各种行业的成本收益,因而比较的标准就不再是某行业的成本收益

视野

宏观野-./01203.2.-4310#0513"

现代经济探讨"##$年第"期

如何,而是同等投入条件下哪一个行业收益更高,即如何在不同的行业中配置资源效率更高。不与其它行业比较,单纯分析某一行业的成本收益,对于制定生产结构调整政策和行业发展政策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误导的。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劳动力资源存量巨大且远远没有充分就业,优先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速发展国民经济,而且在于改善收入分配、构建和谐社会。

成本收益分析和资源配置效率分析都需要一定的前瞻性,因而需要准确把握市场供求的变化趋势。从产出的角度看,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高,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将更大程度地增加,因而该行业的发展前景良好,反之亦然。从投入的角度看,如果一种产品的生产大量使用稀缺资源,暂时又看不到廉价替代资源出现的可能性,那么,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就面临巨大的上升压力,消费者可能转向其他可替代的商品,该行业的前景就不那么乐观,反之也一样。从一般趋势看,大量消耗基础资源的重化工行业就面临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而且其最终产品的消费水平增长有限,特别是在高收入阶层消费者中间,重化工产品的消费比重通常呈下降趋势,服务消费水平则明显加速上升。如果我国大量投资于重化工行业,大幅度增加全球的市场供应,就可能在加速拉升原料价格的同时自己压低产品价格,从而完全背离原先对成本收益的分析结果;如果投资造成的沉淀成本不能及时收回,则可能的损失更大。

除了资源是否会耗竭、能否及时找到替代物以外,决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环境的保护。资源和产品的市场是全球统一的,但环境首先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为全球的消费者生产,因而不必为进口和使用外来资源的数量多少而感到不安。但是,如果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代价就是我们独自承担了。如果我们没有正确计算环境破坏的代价,没有要求生产者支付这种隐含的成本并转嫁给最终消费者,那是我们自己愚蠢和短视,让我们的后代和我们自己一道用增加自身痛苦的方式来增进外国消费者的福利。任何行业的发展规划中,如果没有科学评估对环境的影响,没有通过适当而必要的手段将环境成本强制性地内在化,就可能是以牺牲长远利益的方式追求短期发展的目标,以牺牲自己利益的方式改善别人的福利。

四、简短的结论

综上所述,指责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耗竭世界资源是没有道理的,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其方式)威胁整个世界的资源也是没有道理的。生产方式和资源消耗速度是消费者最终决定的。只要存在这种生产方式,而且消费者选择了这种方式生产的产品,问题就不再是谁从事这种生产。即使中国不采用这种生产方式,不生产这些产品,也会有其他国家用同样的生产方式生产这些产品;而另一些国家自己不生产但却大量消费这些产品,正如美国自己不生产(或少生产)却大量进口高能耗产品一样。当然,正如前面已经说过的那样,从整个世界经济体系来看,生产、流通、消费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地域分布及其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简单指责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是片面的、缺乏科学依据的。

真正的问题在于,道德上的评议是苍白的,我们也没有理由单独承担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出现的重负。对我们来说,中国人民的长远福利应当是最重要的目标。在选择重点发展的行业以及制定结构调整政策时,是否正确计算和比较不同行业的经济成本和收益,是否科学地预测原料和产品市场未来的供求趋势,以及是否准确评估了环境成本并使之内在化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对后代负责。如果我们从这样的角度考察问题而不是仅仅讨论资源消耗问题,也许我们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是否在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发展重化工行业可以得到更科学的结论。

参考文献:

%&马勇、杨进欣:《未来"#年我国迎来矿产资源消耗的高峰期》,《科技日报》"##’年!月%!日。

"&王冲:《建议中美开展能源合作计划》,《中国青年报》"##’年%"月"日。

(&吴占宇:《中国发展不会威胁世界资源供给》,《上海证券报》"##’年)月$日。

作者简介:钟甫宁,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南京"%##)’)。

*责任编辑:吴群+

我们能否核算一下这种隐含成本是多少丠最终消费者应该承担多少高耗能产品的成本丠能否进行数量分析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要点 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

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平衡的区域内,在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很高的态势下,在城市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状况时,必须及时地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

关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若干思考

关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若干思考 摘要: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趋势,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培养一流人才,要以服务学生的长远全面发展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分析了培养高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意义与内涵,并结合当前国家战略、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探讨了培养高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方法 当前,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目标。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在双一流方案中,培养一流人才成为五大建设任务之一,明确要求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因此,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立足长远,着眼发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高校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发展观,最初作为关注生态和环境的概念提出来,逐渐成为指导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人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量源泉和决定性因素。 1.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与严峻挑战,每个人必须有能力不断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同时,必须有能力参与改造世界和建设世界的实践活动。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塑造能力的黄金时期,只有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主动。 2.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基地的示范性作用,着力培养未来能够引领行业进步的领军人才和支撑行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同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撑,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高等教

当前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大历史性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三大历史性成就。 第一,这是人类历史有记录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以及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上升的速度远远超过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的80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30年及二战结束之后的30年;德国统一后的30年;美国经济崛起的30年;苏联增长最快的30年;巴西、阿根廷等国家飞速增长的30年,以及新加坡、韩国、台湾地区各自经济起飞的30年。毫不夸张地讲,中国过去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是一个落后的穷国在人类历史上以前所未有的迅速起飞的最佳实践。 中国百姓过去30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远远突破了中国百姓自己的预期,而且事实上也远远超过了西方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实际经历。 第二,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现代化经济体制已经初步成型。这一体制不仅直接带来了经济迅猛发展,更是大幅提升了绝大多数中国百姓的个人生活的自由度,因此,全社会对这一经济体制有基本的认同感,尽管他们对于下一步以及个别部门的改革(如医疗、住房)尚存分歧。 第三,改革文化深入人心。不合理的制度就得改革,改革就是制度变迁,这就是改革文化,这一文化在中国已经形成,在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极为少见。 现行的政治、社会、经济体制远不能说是完全符合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但是进一步改革的意愿在民众以及社会精英阶层已经根深蒂固,这为中国经济和社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展望未来,为了维系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面对三大基本挑战:第一,解放思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出我们的认识能力,必须再提解放思想。三种倾向恐怕与解放思想相悖。一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过分简单的理解,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恰当的政府管制和干预以及基本的福利性制度安排,而非单极的市场体制;二是把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现行体制奉为制度变迁的终极目标;三是眼光局限于中国自身,无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2)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和途径。 2.能力目标 (1)学生会根据中国的国情分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从分析、评价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措施,去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3.德育目标 (1)通过对国情的分析,唤起学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 知识准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理解了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观念走向实践的原理。也具备有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知识。 技能准备:有一定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2.学习类型 本课是程序性知识学习课。 3.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 前面三节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介绍,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结合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明确可持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具体到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人口众多的国情现实,本节的教学内容属地理规则(地理规律)。教学中采取例——规法。4.重点、难点 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5.课时 一节课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投影]:案例1:中国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 10贵阳只要下雨,几乎就是酸雨(PH=3,甚至2)比醋酸还酸。 20中国有1/7的国土被沙漠覆盖,1/3国土受到风沙的危害,平均每天有500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20多座有文字可查的历史名城如楼兰等都淹没在沙漠之下。30原生存于我国的招鼻羚羊、野马、犀牛、野牛等动物已经绝迹,华南虎、亚洲象、双峰驼、黑冠长臂猿也身逢绝境,濒临灭绝。华南虎只剩30——40只,可餐桌上还有穿山甲、娃娃鱼等二类保护动物。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 究要点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 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 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 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 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 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 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中国 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 ※杨淑欣李相佑赵志川 所谓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追求的目标是大学生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谐和臻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简而言之为大学生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是指大学生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个体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人发展的一些现实问题反思,受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启发而提出来的。这些现实问题是:第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多数人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用来学习,其目的是为后一个阶段做好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后一个阶段从事工作,并且工作仅仅被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实现和表达自身价值的手段。如此以来,人的内在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就局限在了第一个阶段,而在第二个阶段就很少发展或没有发展甚至是倒退了。第二,有些人把人的发展仅仅定位于对外在功

利目标的追求上,一味只求物质享受,就会使人异化为动物或工具,就会使人个性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局限。第三,有些人的发展是以牺牲后续的发展为代价的,以透支脑力和体力为条件的,他们尽管在人生的某一阶段获得了较大的和较快的发展,但他们的发展却不是可持续的。第四,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所谓“发展”,把别人当成跳板,这些人的发展是以损害自己的人际关系为代价的,消耗了自己的人际关系资源,损害了自己人际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的发展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着的一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制约着大学生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第一,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的理论灌输与社会环境影响之间的矛盾。这一对矛盾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政治修养和政治文明程度,制约着一个人政治鉴别力的提高。各高校为了培养大学生政治修养,提高其政治鉴别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但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大降低了素质教育的作用,大学生对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奢侈浪费、沉迷酒色等违法乱纪的腐败现象,尽管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不但思想受到侵蚀,有的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也去刻意模仿,这无疑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对培养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更为不利。 第二,文化素质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一对矛盾直接

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政治 改革纵横 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杨丽莎石富霞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中国模式即中国发展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基本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模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社会上各个层面的矛盾也逐渐凸显,由此催生出了对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鉴于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主要在于政府的过多介入微观经济以及政府在公共服务层面的缺位,要解决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就首先要从转变政府职能着手。 关键词: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能转变 自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平均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难以企及的,使得其他国家不由地把目光纷纷投向蓬勃发展的中国,更是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制造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歪曲中国模式的言论。积极应对国内和国外的各种挑战,深入探讨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不仅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客观的总结,更是对中国崛起之路的一种战略构建。 一、中国模式及可持续性发展问题透视 我们这里所讲的“中国模式”即中国发展模式,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路径的,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看清石头在过河”再到“埋好石头过河”一步步艰苦卓绝地探索出来的,而且还将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走下去。中国模式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实行市场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的双重调节的资源配置方式。其中政府主导也是将中国发展模式区别于其他国家发展模式的根本特征。也正是归因于“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这一基本特征,通过重要经济资源配置权与廉价劳动力这两大优势,将整个国家变成一个独立的收益主体。 纵观过去33年的历史,中国的复苏与发展可谓是一个奇迹。中国在新一轮的竞技中发挥优势,年均GDP增长率高达9%,远远高于3%的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三贸易大国。据世界银行2008年底的估算,中国模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6%,同时,作为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仍保持了经济整体上的平稳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为能克服此次金融危机向中国求助更是“中国模式成功论”的又一力证。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一基本特征在带给我们廉价劳动力和集资优势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矛盾: 一是经济高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严重恶化之间的矛盾。据2004年中科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数据,我国每创造1美元GDP的能耗是西方7个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的5.9倍,单位产值的水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虽然2009年上半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累计降低了13%,但是仍然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高耗能低产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种单纯依靠高投入来拉动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快速增长,完善中国模式的关键是实现又好又快和更好更快的发展。希望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能带给中国模式以借鉴和启示,使中国模式成为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理念模式和运作模式。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与时代的要求。 二是“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在总结历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给社会主义下了一个更为科学地定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在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却背离了初衷,渐行渐远。一方面,少数政府权威这棵大树下的既得利益群体通过特权或者变相的特权以低廉的成本分割大量的资源并以此形成垄断,聚敛社会大部分财富。另一方面,畸形的房地产业和银行金融业“劫富于民”,使得老百姓积累财富困难重重。这就造成了中国模式下的两极分化。 三是“国富”与“民穷”之间的矛盾。政府过多地介入微观经济,利用各种经济政治手段,从广大劳动人民手中汲取大量财富。而我国“强国家—— —弱社会”的病态结构使得社会对国家财富集中能力缺乏足够的制衡能力。这就形成了“国富民穷”的局面,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四是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公共服务缺位之间的矛盾。发展主义的中国模式使得大部分资源优先集中配置于经济发展,服务于经济建设。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发展显得捉襟见肘。国家在把大量的经费和预算投入经济建设的同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并没有同比增长。1995-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7%降到15.7%,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从5.4%降到4.5%。在联合国公布的分配公平性和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成员国医疗卫生筹资排序中,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位列倒数第四位。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这些矛盾的存在必然催生出人们对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中国能否在全球化背景下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实力,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探讨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势在必行。 二、阻碍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理路分析 中国模式的内在动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填补了和矫正了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但是,由于政府的职能并没有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只是把发展经济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地方政府为了能在以GDP为标准的现行干部考核体制下表现出色,便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直接后果便是本应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缺位,由此便形成了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第一、政府仍然控制着某些经济资源的配置权和定价权,使得其市场化进程受到阻碍,效益降低,价格机制不能正常运行。 市场本应该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使得经济资源在1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案

待中国作为一个一次性筷子出口大国这件事? 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流程图:一次性筷子大量使用——生产商为了牟取利益大量生产——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所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2)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提出问题:我国的资源状况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 小结:通过活动导入,结合课文中“相关连接”和“名人名言”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自然资源形势及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真正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联系前面学过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今天学习的资源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学习目标2 活动二:牧场的发展方案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活动三: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活动二,引导学生在探讨其三个观点的基础上,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广告。 看投影,师生共同赏析几条好的广告语:“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通过欣赏对比帮助学生了解公益广告的一些基本特点,鼓励学生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广告语设计完成后,分别在可堂上进行交流、评比,评出优秀作品贴在教室的选出栏中。 2.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课文的“相关链接”,引导学生总结: 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在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施什么战略? (2)看投影,如何更好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4.活动四:以矿产资源为例,让学生认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提出问题: a如果旧的矿产资源已经消耗完毕,新的能源又没有及时被发现或发明出来,人类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b如果自己国家没有了资源,单纯依靠国际市场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c如果资源在我们这一代手中用完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使学生达成共识:即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小结:重点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这一国情出发,讲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活动与探究(看投影) 课本P58生态农业循环图: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展开讨论: 1.你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是什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什么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5学习目标3 为了更好的发掌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家和个人应该怎么做?国家:①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个人:①树立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意识。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水电,垃圾分类等。③积极与一切破坏可持续发展的

可持续发展报告第一章综述

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 第一章综述 第一节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就全球而言,中国同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即:“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的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和跨越国界的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公平,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的重要性的。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再者,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联合国文件UNEP/,AnnexⅡ,1989)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和贫穷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好势头。因此,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的落后的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现阶段,要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李凤莲 佳大附中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实践意义的战略对策。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及综合国力、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GDP更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我们迫切希望寻找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人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对那些同样影响人们长期生存和整体生活质量的有关健康、安全、教育、公平、就业及环境和生态保护目标的追求。其次,发展应该是协调的。不仅在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内部要协调,系统之间也要协调。第三,发展应是可持续的。人类应该努力维持自然资源的水平并使之得到逐步改进,使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实质就是承认环境和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在发展中融入资源和环境因素,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贯彻发展的思想。中国经济还能持续发展吗?当前,中国经济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一、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严峻的人口问题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已经实施了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依然过快,其中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人口结构等依然存在失衡,问题突出。过快的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造成各种压力,环境承载量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平衡并导致恶性循环,进而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中国人最为关注的首要问题。日前,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40%以上的受访者指出,非常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国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 李延明 、单项选择题 1. 促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 A. 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长久 B. 很多地区资源严重短缺,工、农业经济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C.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我国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D. 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 当前,影响我国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 庞大的人口数量 B. 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严重的环境问题 D. 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3. 制定全球第一部国家级《21 世纪议程》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中国 D. 日本 4. 与传统经济相比, 循环经济的生产特点是 A. 高消耗,高排放,低增长 B.低消耗,高排放,高增长 C.低消耗,低排放,高增长 D.高消耗,低排放,低增长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联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破 坏的景象。它是英国着名的经济学家K- 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 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 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 回答5?7题。 5. 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 ) A. 土地沙漠化 B .大气污染 C.破坏性地震 D .温室效应 6. 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A. 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北水调,发展生产 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D .发展工业,任意排放 7. 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在发达国家不会产生 B. 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模式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设计,四、学法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注重的热点。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理解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准确理解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协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为下一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其严峻性;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水平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协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水平目标环境、关爱自然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护环境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不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将构成威胁。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理解不足,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三、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使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2009-03-25 08:12:14 作者:浏览次数:1 文字大小:【大】【中】【小】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全党进行的一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洗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今年三月至八月,全省高校作为第二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他们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如何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深刻学习、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大学生首先要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让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大学生必须懂得科学发展观的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大学生还要懂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和要求,真正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才能自觉地去实践科学发展观。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把我们自身的发展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运用到我们个人发展上,就要求我们每个大学生要全面协调发展。在知识结构上,我们应该学有所专,识有所长,但知识的广博更不可忽视,特别是人文知识不可忽视。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所学专业,而忽略其他相关知识的接触。对于理工科同学来说,必要的大学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更是我们立足社会,传承知识的必备素养,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我们自身修养的提升至关重要。而要真正做到知识结构合理,博专相兼,就要求我们个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综合发展。在学习途径上,我们更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摘要:“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便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 二.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关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计划生育极为关注,并逐步从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相互关系的高度,来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他在谈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时反复讲到,人多是我国最大的难题,"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 2.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我们地大物博,这是我们的优越条件。但有很多资源还没有勘探清楚,没有开采和使用,所以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源,土地面积大,但耕地很少。

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实现全面协调发展2009-03-25 08:12:14 作者:浏览次数:1 文字大小:【大】【中】【小】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全党进行的一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洗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今年三月至八月,全省高校作为第二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他们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如何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深刻学习、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大学生首先要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让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大学生必须懂得科学发展观的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大学生还要懂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和要求,真正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才能自觉地去实践科学发展观。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把我们自身的发展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运用到我们个人发展上,就要求我们每个大学生要全面协调发展。在知识结构上,我们应该学有所专,识有所长,但知识的广博

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port 2009 ---- China’s Approach towards a Low Carbon Future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科学出版社 北京,2009年3月

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总策划:曹效业潘教峰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名誉组长:牛文元 组长:王毅 副组长:刘毅李喜先 成员:胡非蔡晨杨多贵陈劭锋陈锐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研究组 主题报告首席科学家王毅 研究起草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克王海芹邓梁春付允邢璐曲建升 朱松丽庄幸刘扬刘虹刘强刘怡君 汝醒君苏利阳邹骥邹秀萍汪云林张志强 陈劭锋周元春周宏春 胡秀莲姜克隽傅莎 曾静静 技术报告首席科学家牛文元 研究起草组成员陈劭锋刘扬邹秀萍王海燕苏利阳 汝醒君张云芳郑爱丽 本报告得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资助,特此致谢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 报 告 摘 要?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重大环境与发展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围绕防止气候变暖的国际谈判及其行动不仅关系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尽管全球气候保护的进程将取决于人类在科学认知、政治意愿、经济利益和社会接受程度上的共识和采取的措施,但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却无疑是未来人类发展的重要选择。 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及其延伸的政治、经济议题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大量实测资料,近百年(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74℃,并且升温速率不断加快,同时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在不断上升(IPCC,2007a)。这一系列变化将对全球气候系统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气候变化同样给中国的气候、环境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的气候和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近100年的地表平均温度明显增加;降水量变化趋势虽不显著,但年代际波动和区域差异大;近50年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出现了明显变化(《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2007)。 IPCC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IPCC,2007a),自1750年以来,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近50年全球的大部分增暖,非常可能(90%以上)是人类活动的结果,特别是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气候系统还将继续变暖,其升温幅度将取决于人类现在所采取的行动。IPCC第四次评估第三工作组报告认为(IPCC,2007c),人类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能的,通过部署各行业关键减缓技术、采取政策和行政干预、改变发展道路等能够对减缓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IPCC的评估报告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政治决策最重要的科学基础。 气候变化科学尽管在过去20多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因其属于复杂的综合科学领域,所以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应对。一方面,由于涉及众多学科以及研究尚显不足,驾驭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在自然科学研究基础方面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包括气候变化的发生与发展机理、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及影响、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碳捕获和封存(CCS)的可行性等(参见第一章)。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科学及各种社会力量的介入,气候变化已经跨越了自然科学问题,演变成为发展问题和政治问题,并且其“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某种意义上,各国也都在以保护全球气候的名义为其国家或是不同的利益集团的权益寻找对各自有利的证据、指标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许多观点也是在自然科学认识的基 ?报告摘要由王毅执笔,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报告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3月出版。进一步信息请浏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3165847.html,”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