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环境监测及其质量管理的探讨

关于环境监测及其质量管理的探讨

鼹盟i堡凰.

关于环境监测及其质量管理的探讨

董秀荣

(河北省黄骅市环境保护局,河北黄骅061100)

【摘要】本文针时环境监测现状中存在的不足,从诜置采样、监浈q技术、网络环境殁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措施。

饫-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当前,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环保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环境监测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使监测结果能更加及时、准确的为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供科学依据,把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是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措魁

一、环境监愀

环境监测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环境决策的技术依据,其主要工作是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变化趋势及原因,说清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形成应急响应技术支撑,为我国环境履约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控对策。目前对照国务院提出的“要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的目标,我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与目前的环境保护形势还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采样教据不准确

环境监测的对象是大量的数据,采样点位的布设目的在于能获得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准确性、精密性和完整性的数据。但目前的监测程序普遍缺乏对监测点位的高度分析,更缺乏相应规范对监测数据本身的背景、相关性深入分析,数据不够准确,不能真实反映环境综合质量。

㈡监测技术落后

与环保工作的需要及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环境监测在整体能力、队伍整体素质、监测技术配套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呈现环境监测技术总体水平不高、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薄弱、生物监测技术尚未得到普遍应用、环境监测信息技术落后的局面。

㈤网络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软硬件建设已得到了较大的加强,对监测各种环境污染因子形成了一定的监测能力。但是由于多头管理、系统的结构布局规划的缺失以及监测网络建设的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监测站还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整合,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监测网络和具备相应的网络运行功能,其潜在的作用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加强监测质量管理的策略

㈠合理选择监测点位。精确取样

首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污染源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种类和浓度,选取危害大、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点位,删减长期未检出或在标准值以下的项目,力争以单项、特征性控制指标替代综合性控制指标。然后,制定完整的采样实旌方案。包括采样目的、标记排污口位置、以及所有与采样有关的设备和信息,如制定现场采样测试仪器日常维护、保养、校准操作规程,科学使用、维护、保养仪器等。注意在同—采样点上采样时,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按加密方式交付实验室进行分析。在常规监测中,可按10%一200/o的频率采集密码质控样,但在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监测时,必须采集100%的密码质控样。每次采样除进行样品交接外,还应填写—份完整的采样记录,尽可能地将不影响数公正性的信息传递给实验分忻人员,便于确定取样量以及选择适当的分析法。最后,深入项目现场对采样测试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包括采样操作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现场记录是否及时、规范填写等,以2010年8月(下)不断提高现场采样测试的规范性,使监测结果更加真实、利学地反映环境状况。

㈡拓畏质量控制领域和技术

将新的监测领域,如在自动监测系统、快速检测仪器、应急监测以及有初污染物监测等纳入质量控制的范畴,并尽快开展这些领域的质控技术研究。同时,依托现有标准物质研究生产机构,分步建设国家与区域标准物质研究和生产基地,开展常规监测指标、特异污染指标、优先控制污染指标等标准物质研究、生产、储运和分发。接受各级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和国家/区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技术中心的质量管理,进—步规范环境监测的从业行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有效。质控技术在保留平行样测试、加标回收、明码和密码样的测定以及质控图的基础上,着力研究多种常见污染物的在线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将监测扩大到布点、采样、数据与质量分析等整个动态监测程序。并加强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联网与数据共享,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污染物的动态状况和变化趋势。另外,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强化岗位培训,建立键全考核制度,在提高技术人员操作技能。

(三)建立监浸q信息协作网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逐步构建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协作网。信息协作网由以各个监测点、站和群为数据源的数据网络节点组成,通过电子网络的形式,将整个环境监测系统乃至整个环保系统连接为—个管理整体,将与质量管理相关的信皂纳^其中。监测数据经过收集、分析、加工后,根据现有行政管理模式,主要以行政代码表示省、地区、县等地理支持信息的结构表,将对应环境数据加上特征代码,对监测站点、管理单位等信息进行分类空间信息编码。然后,对所编码数据储存,形成信息层,进行汇交,实现信息的统筹规划、分级管理。用户通过信息共用网实现信息数据共享的数据,并具有动态更新和查询功能,为环境监测提供基础的信息支持o

(四)加强实验室建设

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包括样品的采集、接受、保存、预处理、分析、数据审核直至出具监测报告的全过程。实验室建设应当结合各地监测站的实际,根据每个监澳颐目选择不同的质量孝奉制方法,根据准确度和精确度的不同要求,科学地建立质量控制标准,针对本地区某些环境要素从方案设计到布点、采样、样品保存、运送、交接、室内分析、数据、结论报出,上级主考站与下级站同时做以上内容,最后比较被考站的结果,对日常测试结果的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使实验室的监测贡量得到保证。同时,参自o_h级环境监测机构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和省计量认证评审专家组织的能力验证,或邀请同级环境监测站进行实验室间比对,以确定实验室间数据的可比性。

作者简介:董秀荣,女,1975年生,河北省黄骅市人,现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参考文献】

11】毕孟飞,汤红霞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腔制与保证卟环境工程,2009

【2】侯文胜.环境监测质虽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田.fU‘之友,200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