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制定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计划

如何制定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计划

如何制定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计划
如何制定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计划

如何制定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计划

——以高三普体生术科年度训练计划为例

训练计划是根据一定训练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训练教学工作的文件。它决定着训练教学内容的总方向和结构,它是依据运动训练规律,把参与者从起始状态逐渐培养成目标状态的训练工作规划。

一、制定训练计划有什么作用?

尽管体育训练效果的优劣最终取决于训练的具体操作实施,但训练计划毕竟是有效实施训练操作的前提保障。就一般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而言,较好的训练计划至少有如下一些作用:

1、计划能把训练过程的目标细化为若干独立且相互联系的训练任务,使训练目标更加具体化。

2、能通过对照计划所确立的训练模式,及时监控训练过程中目标实现的情况。有利于梳理训练过程各阶段环节、训练结构之间的关系,提高训练整体效益。

3、能提高带训教师对训练过程的掌控能力,有助于带训教师对训练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4、有助于积累训练资料,方便对训练过程进行反思和研究。

二、制定训练计划有什么依据?

要想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就必须坚持科学训练,而科学训练的最重要标志就是遵循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然后依据此规律去确定运动训练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所以,简而言之,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就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对中小学体训生(泛指参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下同)的运动训练来说,需要遵循的最基本最主要训练原则有:动机激励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周期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负荷适宜原则、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竞技(训练)需要原则。

比如,经验不够丰富的带训教师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往往不注意或比较难于把握适宜的训练负荷,以致运动伤病成了家常便饭;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开展不正常的学校,临时抱佛脚的训练状态往往缺乏训练的系统性,结果不仅训练效果大打折扣,还很容易因急功近利产生运动伤害;即使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带训教师,也常常会犯忽视专项训练要建立在一般基本训练基础上的毛病,结果不仅专项成绩停滞不前,还很容易导致运动伤害的产生。

三、训练计划包含哪些内容?

训练计划的种类很多,按训练教学的组织形式来分,可以分成个体训练计划、集体训练计划、混合型训练计划三类;按训练教学的基本内容来分,又可以分成

一般体能训练计划、专项体能训练计划、专项技术训练计划、专项训练计划等;按照训练教学的时间跨度来分,还可以分成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大周期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课次(课时)训练计划等。

本文仅仅只以年度(本文中的年度指学年度,下同)训练计划为例,针对一般中小学带训教师在制定训练计划过程中易疏忽的问题,从训练计划内容框架构建角度谈谈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计划的制定。较全面的年度训练计划一般需包含如下基本内容:

1、体训生现实状态与前阶段训练计划的完成情况;

2、年度各训练阶段目标(年度各阶段考核测验和训练水平评定指标等);

3、年度训练计划各时间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4、年度训练过程中的比赛安排(包括比赛时间、规模、级别及目标等);

5、年度各训练阶段内容安排及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6、年度各训练阶段负荷量与强度的节奏及目标;

7、年度各训练阶段训练程度的监测内容、时间及标准;

8、年度各训练阶段的恢复措施和医务监督措施;

9、训练条件保障等(如:教育管理、特殊个体安排、文化学习、训练器材、测验仪器等)。

四、制定训练计划的流程

制定训练计划要按一定的工作程序进行,这是提高训练计划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并确保训练计划在训练中能够得以更好实施的保证。

制定训练计划的工作程序一般包含三个阶段:

1、训练目标决策阶段,就是制定训练计划的准备过程,主要任务是:诊断体训生的起始状态、规划确训练的目标及任务等。

2、建立控制模型阶段,就是制定训练计划的指导部分,主要任务是:划分训练阶段、确定各阶段训练任务和主要训练内容、安排各阶段测验和比赛的日程与目标、确定各训练过程的负荷节奏等。

3、训练模型调控阶段,就是制定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主要任务是:选择训练方法及手段、确定各手段负荷量度、确定恢复与医务监督措施、对计划进行整体调整的预设、完成训练计划并征求意见修改定稿。

五、训练计划的常用格式和制定范例

(一)、对象现状分析

体训生的现状分析包含的要素有现实状态(运动成绩、运动能力、训练史、伤病史等)、运动潜力(先天、后天)、训练条件(训练期限、教练水平、场地器材、营养保障、家庭保障、学校保障等)和比赛条件四方面。

现状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体训生的现实状态与前阶段训练计划完成的情况,这是根据现情制定训练计划的起点和依据。

因此,在制定训练计划前,要全面充分诊断体训生的起始状态,做好详细分析甄别并形成现状分析文稿。

表格式现状分析案例见下表一:

常见主要问题:

1、体训生现状分析选取因素过少或偏颇严重。如:只关注体训生的运动成绩,对运动成绩较好实质潜力不大的体训生预期过高;过于关注体训生的身体形态,对形态好但机能差的体训生提出过高训练目标和施予过多训练任务。

2、对体训生运动潜力缺乏全面分析评估。如:对原本缺乏训练或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但潜力大的体训生缺乏全面分析评估,也未采取强针对性的训练措施,以致错过素质发展敏感期的有效训练和重点培养。

解决问题办法:

全面选取影响体训生现状分析的各种因素,并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使所得到的结论能准确反映真实现状,为制定科学性、针对性强的训练计划做好准确的训练目标决策。

(二)、训练总目标和任务

训练目标和任务主要包含运动成绩、训练负荷和运动能力三方面,体训生的训练目标和任务受综合培养目标的引领和限制。

运动成绩目标一般分运动水平和名次两种,有比赛任务的尖子体训生一般需要确定两个目标,而普通体训生只需要预设运动水平目标即可。如:普通体训生的某男生100米成绩只需要预设运动水平能达到11秒8的目标,而担任比赛任务的某男生100米成绩不仅需要预设运动水平11秒1的目标,还需要预设名次是第几的目标。

训练负荷目标需要把预设的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目标进一步科学合理的分解落实到各具体的阶段负荷中去,训练负荷目标的实现是体训生实现其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目标的基本保证。如:把已系统训练一年、原周正常训练10小时、100米运动成绩由13秒5提高到12秒的一般男生的成绩要在两个月内再次提高到11秒5,训练负荷目标如果设置在运动量大而强度中等的基础上,最终的运动成绩目标肯定是要落空的。

运动能力目标(即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最主要因素,且构成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体能、技能、心理)的水平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与运动成绩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训练中最好能建立依据运动能力因素决定运动成绩的相关训练特征模型,使训练更具有目的性、有序性和针对性,以高效达成期望的运动能力目标。如:从如今多数省份高考体育术科考试的“100米、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800米”四个项目整体特点看,普通体训生高考体育术科考试项目的运动能力特征模型是“爆发力好、反应灵敏、跑协调放松节奏好……”。

训练目标和任务案列如下表二:

常见主要问题:

1、训练目标制定过高或过低。如:对已经系统强化训练多年的体训生提出了提高幅度过大的运动成绩目标。

2、安排训练任务过重,没有考虑体训生的承受能力和兼顾文化学习。如:为了短时间能取得好成绩,安排训练任务过多、运动负荷过大。

3、训练目标设置和训练任务安排矛盾。如:训练目标定的很高,而训练任务安排太少或训练内容安排不符合训练目标需要。

解决问题办法:

1、做好准确的体训生现状分析,为准确做出训练目标任务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在做好准确训练目标决策的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特征模型,并据此确定有助于运动训练特征模型建立和稳固的具体训练任务、内容、方法和手段,为高效促进运动成绩提高提供保障。

(三)、训练条件保障

所谓训练条件保障,就是为了达到训练目标的基本训练条件保障。影响训练目标达成的基本条件很多,除了上述分析的体训生自身因素以外,还有影响训练的诸多因素,如:训练时间、教练水平、场地器材、学校和家庭的支持度、营养条件、教育管理措施、文化学习保障等等。

制定训练计划时,必须全面衡量这些因素对训练产生的影响程度,并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解决所存在的困难,以保障训练计划的有效落实。

比如,训练时间的保障问题就是一个难题。体训生也是学生,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体训生,就不关注他们的文化学习,毕竟文化学习成绩好坏会影响体训生训练热情、动力和效果。所以在制定训练计划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体训生训练的时间保障和合理控制问题,既要做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训练时间上的充足,又要考虑不挤占或尽量少挤占他们的文化学习时间,不影响或尽量少影响他们的文化学习,以解决或缓解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

训练条件保障案例如下表三:

常见主要问题:

1、忽视训练条件保障的重要性或训练条件分析有严重缺失。如:没考虑体训生可参与训练的时间现状,盲目制定训练计划导致训练时间无法保障、训练任务无法完成;没考虑体训生现实的家庭条件和营养条件,导致强化训练无法坚持而流产。

2、忽视教育管理和教练水平的重要性。如:不关注体训生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只一味高标准严要求,结果导致学生不信任并逐渐和教练产生隔阂;教练自身水平较低,却一味怪罪体训生训练成绩上不去,这同样会导致体训生反感并带来恶性循环。

解决问题办法:

1、带训教师要全面分析权衡训练的保障条件,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与家长、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体训生进行交流沟通以达成思想共识,争取多方协同合作。

2、带训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管理和带训水平,为优化训练过程、提高训练成效提供保障。

(四)、训练计划安排表

训练计划安排表是依据训练总目标最直观呈现阶段训练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手段、负荷安排以及先后顺序等主要内容的表格。

一般训练计划表要包含的内容有:训练周期划分、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手段、运动负荷、恢复措施、比赛(测验)时间安排、机能测定、医务监督等等。

周期划分是年度训练计划以及时间周期更长的训练计划所必须具备的。一般包含准备期(一般准备阶段、专门准备阶段)、竞赛期(赛前调整阶段、比赛阶段)和休整期。

训练内容一般包含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训练(专项身体、专项技术、专项战术)、比赛测验、心理训练、智力训练以及各训练内容所占的大致比重等。

训练的主要内容包含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智力等。

训练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有: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高原训练法、游戏训练法、综合训练法等。

训练监测主要指标有:机能、形态、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智力等。

负荷安排一般包含总负荷节奏、训练最高强度、平均强度、主要指标、训练总量等。

简要训练计划安排表案例如下表四:

常见主要问题:

1、训练阶段有脱节或阶段划分不合理。如:准备期精减掉了一般身体训练;没安排寒暑假训练任务,寒暑假完全处于停训状态;训练阶段没有按照主要比赛或考试需要去合理划分。

2、忽视恢复手段的重要性。如:训练计划表中无训练恢复措施条目;恢复措施过于单一或无恢复措施的学习安排。

3、训练监测过于简单。如:训练计划中缺乏必要的医务监督措施;训练计划中对训练程度的监测内容设定过少、时间安排不合理和制定的监测标准过低或过高。

4、训练负荷变化节奏混乱。如:训练负荷的变化节奏没有按照超量恢复规律和阶段训练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变化节奏安排没有考虑体训生承受能力和现实情况。

解决问题办法:

1、在制定训练计划表时,至少要把最主要的内容条目罗列完整,并尽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如表四)。

2、各主要条目所写内容不能简洁到无法表达准确意思的程度,至少要让专业人士能明白训练计划表中的每个内容的含义。

(五)、训练监测和控制

训练监控包括训练监测和训练控制两个过程,训练监控是合理安排训练和确保训练成效以及预防运动伤病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所以,在训练的同时,加强训练监控是必要的。训练监测可以帮助带训教师及时了解体训生训练的动态情况,并有助于训练计划的调整;训练控制则有利于训练恢复和伤病预防,并有利于提高训练成效。

训练监测主要包括训练程度监测和医务监测两大类。

训练程度监测主要包含运动能力监测和生理监测两种。运动能力监测的主要指标是和个体训练相关的体能、技能、心理等方面的细化指标,一般由带训教师具体操作执行,主要检测前一阶段训练后运动能力方面的动态情况,为带训教师总结前一阶段训练得失和调整后一阶段训练计划服务。

生理监测包括自我监测和他人监测,是对体训生身体健康和功能状况进行粗略观察、测量和判定的一种方法,是间接评定运动负荷大小、预防运动伤病及早期发现过度训练的有效措施。监测的指标一般包含精神状态、运动心情、不良感觉、肌肉反应、睡眠、食欲、排汗量、脉率、体重、运动成绩、体表反应等。

比如,当体训生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心情烦躁、疲倦乏力、肌肉抽搐、失眠多梦、食欲下降、出冷汗、脉率上升、运动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脸色苍白、

眼睛无神、反应迟钝、技术动作紊乱等现象时,如无病则说明前期训练负荷过大,而且现象越多程度越明显,说明运动训练负荷过大程度越严重。

医务监测是对身体功能指标进行准确测量并和各相关常态原始参数进行对比判定的一种方法。医务监测的常用项目包含:心率、血压、心功指数、反应时、心电图、肺活量、最大吸氧量、最大通气量、血乳酸、血尿素、尿蛋白、血红蛋白、次日晨血清肌酸激酶(CK)等。

针对一般中小学体训生,可在定期或临时需要时常规检测简易反应时、心率、血压、心功指数、肺活量、心电图、尿蛋白、血红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然后和常态的个人原始参数进行比对,以此判定阶段训练效果以及阶段训练是否运动负荷过大,并据此维持或调整训练计划。当然,如果条件较差不允许监测全部项目,也可以只挑选一些能大体反映身体功能的主要生理指标进行监测。

比如,当检测结果显示简易反应时明显延长、心率血压明显升高、心功指数比值变小、肺活量逐次下降、心电图S-T段下降或T波倒置、次日尿蛋白增加、血红蛋白下降等,如无病则说明前期训练负荷过大,而且现象越多程度越明显,说明运动训练负荷过大程度越严重。

训练控制是依据训练监测的结果对训练计划和训练操作做出的调整。训练控制要在准确监测的基础上进行,这是科学调整训练计划、有效提高训练质量的保障。

训练监控案例如下表五:

表五高三体训生(普招类)训练监控表

教练用表,学生用表去掉“血压、心功指数、医院相关生化检查”并改为相关运动成绩,表格打印出来,每人一份,要求准确记录数据备查。

常见主要问题:

1、要求体训生进行自我监督的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如:没有要求随时记录监测指标数据,以致问题来了缺乏原始分析依据;没有要求体训生长期坚持自我监测,以致取得监测数据过少导致数据失真,并得出缺乏分析效度和信度的结论。

2、没有医务监测或医务监测指标过少。如:没有进行医务监测,只凭训练程度监测情况,不能较准确反映体训生的大体真实情况;对高水平运动员只监测了心率、血压等几个监测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体训生现实状态,无法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调整。

3、不按照医务监测结果调整训练计划或调整不合理。如:给伤病不严重但持续时间较长的体训生完全停训,其实,在不影响其受伤部位或其它病情恢复的前提下,是可以有针对性的安排避开受伤部位或不加重病情的训练内容的。

4、对训练计划的调控不够重视,在训练计划中很少体现甚至不体现,结果遇到问题需要调整时随意性太大,以致不能保持训练计划的相对稳定,使原定计划流于形式。

解决问题办法:

1、理解各监测指标的作用,明白训练监测和控制对预防伤病和提高训练成效的重要意义,重视训练监控。

2、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体训生个体现状和发展需要,精简优选能大体反映体训生个体训练程度和身体功能的重要指标进行监测。

3、要不厌其烦坚持做好易监测常规指标的监测记录和分析调整。

六、结语

总之,制定体育训练计划,就像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一样,只要事先真正全面了解了学情(体训生起始状态),再预设合适的学习目标、任务和内容,选择合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施予合适的运动训练负荷,并有对训练过程进行监控的相应预设措施做保障。这样,训练计划就基本完整了。

参考文献

1、汪鸽《运动训练学》[M] 杭州浙江教育学院2005年7月

2、李诚志等《教练员训练指南》[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医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

4、韦俊文等《运动生理学》[M]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1987年5月第一版

5、黄汉升主编《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6、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二版

最新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方案

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落实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重要意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制定重华中心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二、工作重点 按照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时。各班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停上、少上和挤占体育课时。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性原则:没有特殊情况,任何老师和学生都得参与,坚决不得留学 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做其他事情。 2、每天一小时原则:每天的体育大课间、眼保健操、体育课及下午学校组织的 课外体育活动累计每人每天在校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在90分钟左右。 3、课内外结合原则:做好家长宣传工作,采用家校联动方式,使全体教师、学 生、家长行动起来,参与到这一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4、安全性原则:各班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因素,场地因素, 制定出相适宜的活动计划,在选用器材时注意安全,在带班活动时,带班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四、统筹安排各项体育工作 1.学校在上午第一节课后安排学生大课间(广播体操、健身球操、跳绳、自由活动等)。 2.开展经常性课余体育训练和多样性的学生体育竞赛,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文化生活。

3.校内、校外相结合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倡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家庭体育作业是学生在校参加体育锻炼的延续和补充,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五、具体项目 1、指定项目:校园五祖拳健身操、跳绳、50M短跑、立定跳远 2、自选项目:田径、游戏、拔河、球类、体育快乐园活动。 六、工作责任 1.学校分管领导对体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 2.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学生体育竞赛计划、体育师资的培养培训计划,指导学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3.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负指导责任。学校体育是全民体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体育教师要加强儿童体育,配合学校开展体育工作,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 4.校长是学校体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省、市对学校体育各项规定,确保体育课、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得到落实。 5.学校分管领导、分管部门、体育教研组、体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要各司其责,履职到位;各相关部门、各任课教师要积极支持和关心学校体育的开展。 七、加强学校体育管理

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课外体育锻炼计划

个人课外体育锻炼计划 如何制定个人课外体育锻炼计划?下面是收集整理关于个人课外体育锻炼计划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大家喜欢。 个人课外体育锻炼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把学校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工作重点 1、激发体育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关键在兴趣。我校紧紧抓住学生活泼好动、追求新鲜的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2、处理好活动与学习的矛盾。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玩规定的体育项目;②不规定的活动项目必须在完成作业或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玩,否则,发现后前两次批评,第三次就把他从体育兴趣小组中除名。 3、抓好常规工作。一是要求各位老师上好两课,做好两操;二是坚持开展评比活动——每天坚持开展课间操评比,每学期开展一次课问操比赛。 4、做好宣传工作。我们通过小雏鹰广播站、固定宣传栏大力宣

传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益处。对在体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进行报道表扬。 三、具体措施 健康是学习的保证,本学期我校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1、要以北京20XX年奥运会为契机,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口号,掀起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潮,努力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保证让每一名学生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2、每天课间操、课间舞外,各班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由参加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如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下棋、踢毽子、仰卧起坐、扳手腕、跳绳、跳高、跳远、赛跑等等。体育兴趣活动我们做到"三不五尽量'':不轻易否定学生,不挖苦斥责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尽量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率,尽量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尽量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教材外那无边无际的运动空间,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锻炼的空间,尽量宽容对待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合理的挫折失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体育锻炼和成功的快乐。 3、按时让学生做好两操,检查人员进行巡视,确保两操的顺利进行。 4、开足上好体育课,加强体育课的监查力度,确实上好体育课。 5、每天进行自由体育课外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以白班的特色项目为主进行活动。各班设立一个安全督导员配合学校的检查人员负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

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 (2012-2013学年度)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 一、目标: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广大同学对体育的兴趣,不断提高同学的体育素质,美化每一位师生的心灵,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创办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乡镇小学,体育特长生的成立作为这一方案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校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与精力,从而进一步加强体育育特色。 二、教学措施与方法: 对部分体育爱好的学生采取集中培训,经学生创造较大的空间,提供相应的时间,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1、理论与实践同步。深层了解体育内涵。 2、集中培训逐个指导,提高体育训练效率。 3、教师做示范。让学生理解体育的动作与技能。 三、训练安排: 1、素质训练。(如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力量训练) 2、专业训练。(根据特长生的特点,配合他们各自的特长,合理地安排专项训练。) 四、培养效果: 特长生得到不断完善,能力全面提高。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克服困难,吃苦耐劳。掌握了较好技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体育特长生训练总结 (2012-2013学年度) 眨眼的工夫已经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3年,俗语说世上只有不称职的教师,没有不称职的学生。为了使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在提高自我知识与 实践能力外,还在努力的去读懂学生。我作为一名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师,不单 单要学好体育方面的知识,还要努力学会一些相关学科,如物理、生理、保健等。最近些年我又承担起了体育特长学生的训练工作。这项工作很具有特殊性,也很具有挑战性,现已连续带了四届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工作,积累了 一点点训练经验,这虽谈不上效果卓著,但也有值得从事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 工作者借鉴的地方。 一、选材 这里的选材没有像参加体育竞赛选运动员那样严格,基本上是在毕业班之中根据自愿,参加体育特长班训练工作的,但我也有我的原则,虽然根据自愿,但也必须经过的本人的考核。首先,报名者工德端正,能够吃苦,学生努力。 其次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不只限于平日学校运动队的队员,向所有有志向 报考体育特长的学生敞开。 二、思想工作 体育训练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坚持的,这需要有超人的意志去克服一切可 能遇到的困难。故我总是把思想工作做到前头,要求学生不要怕难,不要怕苦,更不要怕流汗,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克服运动前畏惧心理。同时要学生明确自 己练习的目的,树立练习目标。举一些生活与教学中的实例,同学们身边的一 些实例,使他们心中树立起自己的榜样,这样训练起来便有了动力。 三、训练工作 训练我始终坚持“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 适合其特点的专长项目。在常规练习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着急,但 也不能心中没数,技术环节上,要严要求,多观察,随时纠正每个学生出现的 技术错误,不能让学生能技术动作产生动作定型。例如:短距离跑中起跑时重 心的前倾,途中跑时的高重心等;推铅球时如何克服屈髋,我是从让学生抬头 看标志物,向前展腹提臀做起的,效果不错。再有训练立定跳远时,首先要要 求学生不要过于追求远度,要注意自己跳的高度,根据物理上抛物的原理,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重力的原理出发,要求学生立定跳远要有高度,空中要有展

学校体育训练队训练计划

学校体育训练队训练计划 训练思路:为进一步巩固我校县级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提高我校田径队队员的训练成绩,本着打好基础,发挥特长的目标,使我校的田径运动水平保持县级前列地位。 训练目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学习和改进专项技术、学习和提高理论知识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使运动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力争在县运会上取优异成绩。 1、训练目标: (1)、增强队员的体质,全面恢复队员的体能; (2)、通过训练巩固提高队员参赛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2、训练重点: 重点抓短跑项目的训练,以争取在县级获得好的成绩。 3、训练时间:2010年11月--2011年10月份比赛。(其中春节、寒、暑假适当休息) 假期为上午:6:00~8:00 下午:3:30~5:30 开学后为:3:30~5:30 计划: 一、准备阶段: 2010年11月~2011年1月冬训,挑好有潜力的苗子,主要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柔韧、弹跳等素质。 要求:1、运动员出席准时; 2、队员之间能相互帮助,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为

学校荣誉争光的思想。 3、队员与队员之间有竞争意识。 二、过度期: 2011年3月~2011年6月,根据队员的训练情况,进行分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素质练习,训练时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这一过程要求队员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不要求过高成绩,先固定技术动作,再提高运动水平。 要求:1、运动员掌握所从事项目的运动技术、技能;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三、巩固和提高阶段: 2011年7月~2011年8月,本阶段针对上阶段的掌握准度,加大运动量和强度等,提高和巩固运动成绩。通过教练的培养,使队员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此外,应尽量克服炎热的天气,注意人保护队员身体,避免发生中暑等意外事故。同时通过定期的测试来检验队员运动技术、技能掌握的情况。 四、赛前训练: 2011年10月比赛要求队员的训练强度不大,但运动量则再上一个台阶。赛前应注意身体,能保证营养。赛前1-2天尽量多吃高糖物质,增大体能系统的供能能力,调节好身体机能。 训练目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学习和改进专项技术、学习和提高理论知识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使运动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力争在县运会上取优异成绩。

(完整版)初中体育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进度表及计划

初中体育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进度表及计划 本学期我将以“健康第一、面向全体、培养能力、发挥特长”为我的教学宗旨。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质量基本情况分析 1、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选择,给学生一个玩乐的童年 初三年级是我从初一带上来的学生,上课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大部分学生体育素质较好,他们敢于实践。学生体育基本功也不错,上学年体育达标成绩令人满意。本人特别喜爱学生。虽然我上课严格要求学生,但平时与学生一起玩乐,游戏,关心学生,所教学生都很喜欢我,听我的话,愿意和我交流,这些给我的教学实施带来了有利的条件。 初三学生已经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对学生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我将进行大胆地创新,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形式进行教学。因此,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加自信地想、大胆地体验。教学中,注重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时刻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于他们的每一点变化,力求做到了如指掌,一旦发现问题便马上从中想对策,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教育。除了对各别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外,继续经常与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等。 二、教学质量目标及措施 1、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始终把“安全意识”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学校体育的安全工作,确保活动场地设施的完好与安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2、继续学习和研究《体育与健身》教材,坚持相互听课和评课,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能力,对新教材加以研究,参与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教学新思路。以学生为本,以“健康第一”为原则,促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办法,树立终身锻炼的思想。 3、体育课教学要开放化 在课程改革、教学不断创新的今天,体育课教学也应以创新为主,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不应再是以教师为主的传授性教学为主,而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尝试性教学为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兴趣和水平目标来安排课的内容,内容应以协作性和互助性为主,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4、根据目标来科学、合理地安排教材 对教材的安排要科学化、合理化、灵活化;课的内容要单一化,内容的形式要多样化、全面化;课的设计要新颖化、趣味化、个性化。体育教学要始终贯彻一个主题-----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学生为主。尽量让枯燥、单调的教学变得新颖、活泼、轻松,让学生的身、心、德、智在愉悦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地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体育课教学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索,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在实践中优化体育课教学。 5、选择适宜的教学环境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

第十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课余体育训练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校将逐渐成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样,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也出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并存的局面。 学习目标: 1.了解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特点以及组织形式; 2.掌握参训学生运动员选拔的程序和各种训练计划的制订; 3.熟练运用各种运动训练方法从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实践。 第一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 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性质 (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概念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定位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要求的重要内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我国运动训练体制的一个组成环节,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基础训练的一种组织形式。我国大部分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夺取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都启蒙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开展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对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和体育方针,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和体育目标,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 对具有运动特长的在校学生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发展体能,掌握参训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战术,为进一步的专项运动训练奠定身体、心理、技术、战术和思想品质的良好基础,为全面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体育骨干。 1.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 2.输送后备人才,培养群体骨干; 3.塑造良好品质,提高适应能力。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一般运动训练相比,有许多共同的方面。 首先,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其他运动训练一样,主要目的是提高专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在训练项目、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其次,为了使运动员能承受体育竞赛时的极限运动负荷和心理适应能力,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科学地安排生理负荷以及变化的速度和幅度。 再次,参加运动训练的运动员,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人,即使是接受相同的训练内容,他们在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智力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的特点,所以,在训练要求、内容、

初三体育中考训练方案范文

初三体育中考训练方案范文 初三体育中考训练方案篇1 周一:速度和耐力的专项训练 1、准备活动 (1)400500m慢速跑(学校操场2圈),各种韧带静力性拉伸; (2)原地摆臂,原地高抬腿,原地弓箭步交换跳各2组(30分钟计时) 2、基本练习 (1)30m放松中速跑2组 (2)30m站立式起跑接快速跑4组 (3)50m全速冲刺跑4组 (4)250m全速冲刺跑1组 (4)30m单脚跳练习4组; (5)跳绳1组(1分钟计时); 3、放松活动。走或慢跑绕田径场一周。 周二:耐力和立定跳远的专项训练 1、准备活动 (1)400m500m慢速跑(学校操场2圈),各种关节、韧带静力拉伸; (2)原地高抬腿跑3组 (3)交叉步跑3组 (4)后蹬腿跑3组

2、基本练习 (1)30m起跑后加速3组 (2)50m冲刺跑4组 (3)立定跳远610次; (4)连续跳障碍67个4组 (5)跳绳2组(1分钟计时); 3、放松活动。走或慢跑绕田径场一周。周三:速度和力量的专项训练 1、准备活动 (1)400500m慢速跑,各种拉伸练习; (2)1520m弓箭步走3组 (3)后蹬腿跑3组 (4)后踢腿跑3组 (5)行进间高抬腿2组 2、基本练习 (1)30m快速跑2组 (2)50m冲刺跑2组 (3)100m冲刺跑2组 (4)半场蛙跳4组 (5)跳绳3组(1分钟计时); 3、放松活动。走或慢跑绕田径场一周。周四:耐力素质的专项训练 1、准备活动 (1)400500m慢速跑,各种静力拉伸练习;

(2)原地摆臂练习3组 (3)行进间小步跑,后蹬跳,高抬腿跑各3组 2、基本练习 (1)50m冲刺跑2组 (2)80m冲刺跑3组 (3)250m变速跑2组(直道加速) (4)后摆屈膝深蹲跳2组 (5)抱膝跳20个2组 (6)跳绳1组 3、放松活动。走或慢跑绕田径场一周。 周五:速度和耐力的专项训练 1、准备活动 (1)400500m慢速跑(沿操场慢跑2圈),各种静力性拉伸; (2)后蹬跑2组,后踢腿跑2组,高抬腿跑2组; (3)原地高抬腿接快速跑3组 2、基本练习 (1)30m放松迈大步跑2组 (2)50m冲刺跑3组 (3)单脚跳30m3组,蛙跳15m3组。 (4)跳绳1组(1分钟计时,130个) 3、放松活动。走或慢跑绕田径场一周。 备注: 遇下雨天,学生将进行力量训练,可以跑、跳楼梯3至4层。

课余体育训练制度

吉林市昌邑区林荫路实验小学校 体育传统项目训练制度 为规范体育传统项目的训练,提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特制定本制度。 (一)、体育传统项目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 (二)、学校体育传统项目训练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要求的重要内容。 (三)、学校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目标是:对具有运动特长的在校学生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发展体能,掌握参训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战术,不断提高运动成绩。 (四)、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的特点:一是业余性,二是基础性,三是广泛性。 (五)、传统项目训练项目的确定:依据上级运动会所设定项目和上级举办的单项竞赛项目并考虑本校的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和生源情况加以确定。 (六)、参训运动员的选拔:既考虑校内竞赛成绩又考虑有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既测试学生身体素质又测试学生心理素质。 (七)、指导教师的配备: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的指导教师或教练员,大多是由本校的体育教师担任,也可以选择其他有体育专长的老师担任。若条件允许,还可聘请业余体校的教练或体育俱乐部的教练来校担任运动队教练。 (八)、规章制度的建立:为了实现学校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的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必须建立健全训练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训练制度、奖惩制度、比赛制度、教练员责任制、学习检查制度等,保证参训学生的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都保持良好状态。 (九)、传统项目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计划是指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

(十)、年度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是根据学校学年教学周期安排的训练计 一般按学期和季节将年度训练计划分为秋季、冬季、春季和夏季四个训练阶段。 秋季阶段: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进行技术教学与训练,改进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测验身体素质、技术、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各项指标。 冬季阶段:适当减少技术训练的比重,增加身体训练的比例。进一步发展与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发展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并巩固专项技术,测验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的各项指标。 春季阶段:系统地提高训练强度和密度,适当增加技术训练,提高技术水平,继续发展身体素质,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比赛。 夏季阶段:继续加强身体训练,不断提高训练的强度和密度,加强技术训练,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以及各项心理与生理指标。 (十一)、训练计划还应有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时训练计划。 (十二)、训练内容的安排:训练内容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 (十三)、训练方法的运用:训练方法包括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和竞赛训练法。 (十四)、为保证训练时间和训练效果,各相关班主任要支持学生参加训练,不得以任何接口拒绝或回绝教练员的训练要求;任课教师要对参训的学生在文化学习上给予特殊呵护,保证其不因训练而导致学业成绩的下降。

学生课余体育运动情况调查问卷

本校学生课余体育运动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们仅代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对本校学生课余体育运 动情况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希望能从你这里得到一些有效的信息,对 我们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能有所帮助。问卷不记名,回答 不分好坏,请如实填写,谢谢! 一.单项选择(请在与自身情况最为符合的选项后的括号内画“√”) 1.请问你的性别是: A男 ( ) B女( ) 2.你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 ( ) B大二 ( ) C大三( ) D大四( ) 3你认为参加课余体育活动: A很有必要( ) B有必要 ( ) C没有必要( ) D说不清楚 ( ) 4. 你平均每周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运动的次数是: A 0次 ( ) B 1—2次 ( ) C 3—4次 ( ) D 多于4次( ) 5.你每次参加体育运动持续的时间有: A少于30分钟( ) B 30分钟—1小时( ) C 1—2小时( ) D多于2小时( ) 二.多项选择(请在与自身情况符合的选项后的括号内画“√”,选择 “其他”选项的,请在“_”上填写具体的内容) 1. 你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原因是: A保持健康,增强体质( ) B 学习和培养运动技能( ) C保持体形,控制体重或健美( ) D体验锻炼后的快乐兴奋和成就感 ( ) E 结交更多朋友,增加交际能力( ) F消遣娱乐( ) G兴趣需要( ) H其他________ 2. 影响你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意愿的重要客观因素是: A自然环境影响( ) B 缺乏场地器材( ) C缺乏专业指导( ) D 缺乏同伴( ) E时间紧 ( ) F技术不好( ) H身体素质( ) I缺乏 兴趣爱好 ( ) J 其他________ 1 / 2

如何制定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计划

如何制定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计划 ——以高三普体生术科年度训练计划为例 训练计划是根据一定训练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训练教学工作的文件。它决定着训练教学内容的总方向和结构,它是依据运动训练规律,把参与者从起始状态逐渐培养成目标状态的训练工作规划。 一、制定训练计划有什么作用? 尽管体育训练效果的优劣最终取决于训练的具体操作实施,但训练计划毕竟是有效实施训练操作的前提保障。就一般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而言,较好的训练计划至少有如下一些作用: 1、计划能把训练过程的目标细化为若干独立且相互联系的训练任务,使训练目标更加具体化。 2、能通过对照计划所确立的训练模式,及时监控训练过程中目标实现的情况。有利于梳理训练过程各阶段环节、训练结构之间的关系,提高训练整体效益。 3、能提高带训教师对训练过程的掌控能力,有助于带训教师对训练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4、有助于积累训练资料,方便对训练过程进行反思和研究。 二、制定训练计划有什么依据? 要想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就必须坚持科学训练,而科学训练的最重要标志就是遵循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然后依据此规律去确定运动训练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所以,简而言之,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就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对中小学体训生(泛指参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下同)的运动训练来说,需要遵循的最基本最主要训练原则有:动机激励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周期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负荷适宜原则、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竞技(训练)需要原则。 比如,经验不够丰富的带训教师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往往不注意或比较难于把握适宜的训练负荷,以致运动伤病成了家常便饭;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开展不正常的学校,临时抱佛脚的训练状态往往缺乏训练的系统性,结果不仅训练效果大打折扣,还很容易因急功近利产生运动伤害;即使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带训教师,也常常会犯忽视专项训练要建立在一般基本训练基础上的毛病,结果不仅专项成绩停滞不前,还很容易导致运动伤害的产生。 三、训练计划包含哪些内容? 训练计划的种类很多,按训练教学的组织形式来分,可以分成个体训练计划、集体训练计划、混合型训练计划三类;按训练教学的基本内容来分,又可以分成

中学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编号:_____ 中学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17 页

中学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目录 第一篇:中学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第二篇:中学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第三篇:书坊中学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第四篇:唐店初级中学XX年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第五篇:唐店初级中学XX年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正文 第一篇:中学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中学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学校体育工作计划(XX~~XX学年第二学期)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面对新的教育教学形式,面对新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体育教学显得更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各项体育工作,现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学期体育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新兴区文教局XX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执行《学生体质健康评定》标准,在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奋斗目标 1、按照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全体育课与活动课,开课率达100%。 第 2 页共 17 页

2、认真学习新教材,执行课程标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3、结合体育教材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陶冶美的情操。 4、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率达到100%。 5、坚持体育训练,加强我校的优势项目(跳绳)的提高训练。 6、学生体育合格率力争达到98%以上。 7、大课间操活动坚持经常、灵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体育活动时间。 8、积极参加教育局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竞赛活动,参与与提高并重,不断提高运动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体育教学管理,提高规范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1、确定本学期体育及教学工作的重点,规范教学工作要求,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规范化体育课堂的构建模式上。 2、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落实体育课程标准的实践,开齐、开全体育课,要求教师按规定的课时和课程计划认真授课。 3、提高授课质量,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大力加强现有的设备的使用,充分发展与提高学生的素质。 4、在全面完成体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确定出本学年的体育教研专题,并在时间中逐步实施,定期组织体育教研活动,推动教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5、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陶冶学生美 第 3 页共 17 页

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

初中体育特长生训练计 划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周一:强度:大运动量:中 课任务:发展速度,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 2跑的专门练习: 3原地快速高抬腿跑:10秒X3组 4计时跑:30MX4组, 60MX3组 5立定跳远10次 6后抛实心球15次X2组 周二:强度:大运动量:中 课任务:发展力量练习,提高腿部力量素质 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35min 2抓、挺举: 3负重深蹬起:台阶式:如男60kgX12次,70kgX10次,75kgX8次,80kgX6次,85kgX4次,90kg X(2~3)次,95kgX (1~2次)X2组 4推铅球:10~15次 周三:强度:小运动量:大 课任务:发展速度耐力,提高非乳酸系统功能 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35min 2跑的专门练习: 3弯道跑:40MX(6~8)次 4波浪跑:400MX3圈X3组

5短助跑水平单足跳:20MX3组 周四:强度:大运动量:小 课任务:发展速度练习,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35min 2跑的专门练习: 3高抬腿走:100米X2 4后蹬跑:100米X2 5垫步车轮跑:100米X2 6行进间加速跑:40米X4 60米X3 7收腹跳:25次X3组 周五:强度:中运动量:中 课任务:发展专项素质,提高专项技术素质水平 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35min 2跑的专门练习: 3负30%杠铃弓步走:30MX4组 4负橡皮带髂腰肌练习(仰卧垫上):30次X3组 5负橡皮带肱二头肌快速折叠(俯卧垫上):左右各30次X3组 6推铅球: 周六:强度:小运动量:大 课任务:发展一般耐力,提高心肺功能课内容: 1越野跑:5000M

体育运动项目训练计划

周口市川汇区城北办事处邵火庙小学 大课间体育活动计划 邵火庙小学 2014-8-31

邵火庙小学2014-2015学年度 大课间体育活动计划 为了贯彻国家体育教育方针,提高学校学生体育运动的战术水平,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以及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特制定我校体育运动训练计划。 一、活动目的及活动目标 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在学生中深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活跃学校文体活动,以体育运动这个点来带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整个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开展活动时就必须制订相关的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 处于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期,身体形态、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一般性活动能力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体育运动的任务就是通过锻炼,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 教会学生懂得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学会生活和运动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技术和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娱乐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以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在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基本活动的能力,基本技能,为增强各器官系统技能打下基础,扬长避短,注意加强薄弱环节的锻炼,使身体协调发展。 3、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发展智力,培养文明行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队员情况分析 运动成员,对于体育都有浓厚兴趣,有体育锻炼的愿望,并乐于参加锻炼,

在练习和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自觉性。 这些队员在他们班级中都是体育骨干,有一定的威信,相信这些同学经过练习,有一定的技能和成绩后,一定会带动其他的同学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中。 三、主要活动措施 (一)田径方面: (1)、认真研究各项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的组成,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 (2)、因材施教,合理分项。在学生有了一定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质、特长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项训练。 (3)、在活动中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展开各项运动技术的教学。 (4)、锻炼学生身体,锤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自我发展。 (二)各种球类 (1)、坚持面向全体队员,严格组织纪律,加强训练管理。 (2)、加强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培养,进一步熟悉球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比赛,在比赛中不断巩固技战术,提高运动成绩。 四、训练安排如下: 周一:速度 训练安排: 早:1、准备活动(慢跑,压腿,压肩,活动身体各个部位,简单徒手操)大约十分钟

初三体育中考训练计划方案

初三体育中考训练计划方案 第一学期第一周至十六周训练内容: 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的训练。但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在每次的训练过程中必须围绕自己的弱项强化练习,认真完成各组的运动量。分清主次安排好各项练习时间 比例。 一、提高速度(200M)训练方法及要求:(男生满分为30秒、女生为34秒) 方法与步骤: 1、先进行热身:内容:跑步较差的可选慢跑2X200M,较好的可选跳绳3分钟。再做几节徒手操如膝、踝关节、腹背运动、弓箭步压腿等可结合原地支撑摆臂练习50-100次。(用 时5-6分钟) 2、行进间的直道50M快速跑3-4组、弯道跑4-6组,要求每组必须尽全力跑。每组间 隔1分钟。(用时10-15分钟) 3、素质练习:单脚交换跳(每只脚连跳三个换另只脚跳)要求:跳30MX4—6组。每步越 大越好;高而远。每组间隔2分钟(用时8-12分钟) 二、提高一分钟跳绳的训练方法及要求:(男女生满分为170次) 方法与步骤: 不会跳的同学: 1、空摇绳:拿两条跳绳。一手一条同时空摇,将绳摇成立圆。 体会抖腕动作。要求:摇到两手同时摇,左右两边绳都能成立圆。

2、双脚并拢跳:两脚并拢后脚跟不着地的连续跳。100个X4-6组。要求:靠踝关节的 力量跳起。配合两手空摇。 3、一分钟跳绳:完整动作。由慢到快。跳5组。每组间隔1分钟。 会跳的同学: 每次跳时必须超长时间的跳。每组时长为1分30秒。10-12组。每组间隔30秒-1分钟。 要求:不要因卡绳就终止,要学会脚快速往前跨同时起动跳绳。坚持这组时间完成。三、提高实心球的训练方法及要求:(满分男生11.5米女生7.6米)方法与步骤: 扔实心球的技巧: 动作要领:握球和持球 握球的方法: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两手撑,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男生两食指接触,女生两食指中间距离为1-2厘米),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稳定。握球后,两手下垂自然置于身体前下方,这样可以节省力量,在预摆时增大摆动幅度,握球和持球时应注意: ①球应握稳,两臂肌肉放松; ②在动作过程中能控制好球并有利于充分发挥两臂、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预备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前脚掌离起掷线约20-30厘米,前后脚距离约一脚掌,左右脚间距离半脚掌,后脚脚跟稍微离地,两手持球自然,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眼睛看前下方。 预摆: 预摆是为最后用力提高实心球的初速度创造良好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当最后一次预摆时,此时球依次是从前下方经过胸前至头后上方,加速球的摆速,此速上体后仰,身体形成反弓形,同时吸气。 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球的初速度及抛球角度。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此时的动作特点是蹬腿、送髋、腰腹急震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腕,旨在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

中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宜昌市中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现状分析 开题报告 学生张妙良 指导教师喻坚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1.通过对宜昌市周边的中小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试图了解宜昌市中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 2.通过比较分析,为不同学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相应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而且也为提高宜昌市中小学的身体素质水平和体质健康以及各学校顺利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3.通过分析为宜昌市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习惯做出努力,为增强中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提供一些积极性帮助和建议。 (二)、研究的意义 张燕、万传金在《关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研究》中认为身体活动喻意为动态,课堂坐姿喻意为静态,动与静构建了学校学习的环境。中小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而根据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坐姿静态,身心都备受压抑。如何调整精神压抑感,课外体育活动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一些学校却将课外体育活动放任自流,并没有使学生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且一些学校给学生布置的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减少,学习的压力也使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降低了兴趣。为探索符合现代素质发展要求的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对策,帮助宜昌市的体育教师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活动,让中小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去,提高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也为宜昌市中小学生有关课外体育锻炼研究提供一定研究背景。为有关部门对制定干预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措施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 二、文件综述、国内外学术动态、本课题主攻方向 通过索检发现,国内外关于中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和论文有很多,他们研究的方向和内容都不尽相同,都对宜昌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联系。(一)、国外体育活动现状 1、美国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美国政府1980年在《全国的目标: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报告中重申了学校体育—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性,还根据美国学校体育的现状,确定了长远的目标和计划,即到1990年以后,要有60%以上的少年儿童(l0一17岁)每天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包括课外体育活动。美国是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国家,在教育上所持的态度是多样性和灵活性,教育的目的是向着青少年提供使其能在自由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才 能的机会。因此,美国的学校体育与课外体育的指导思想表述为:“在于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以便借助健全的身体来最好地进行生活和服务于社会。”具体表现在:①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维持与发展;②社会有效性的维持与发展;③娱乐能力、智力、文化的维持与发展。美国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形式是体育俱乐部,俱乐部开展越野跑、游戏、游泳、田径、高尔夫球、篮球、摔跤、曲棍球、自行车、网球、足球、民间舞蹈和登山活动等,学生可根

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

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学校体育特长生第一阶段训练计划 训练措施和要求: 1、早晨(6:30—7:10),下午(4:30—5:30)训练。 2、严格纪律,严格要求,不得有迟到、缺训等现象。 3、科学训练,因材施教,遵循训练原则。 4、共同学习,共同帮助,共同进步。 训练安排:每五天为一个周期,具体安排如下: 星期一早晨:调整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热身(5圈)、韧带、伸展性练习 2、跑的专门性练习 小步跑×2:15到20米,发展频率,大腿工作,小腿、膝、踝关节放松,脚落 地趴地 后踢跑×2:15到20米,发展后收腿,要求,两手背贴臀部,掌心朝外,脚跟 后踢到掌心 高抬腿反应跑×2:原地快速高抬腿数秒,听到跑的口令立即快速冲刺15到20米原地摆臂×2:左右脚交换站立,摆臂姿势要到位,节奏渐渐变快 3、速度耐力练习 320米×2:要求蹬摆结合放松大步跑,85%全力冲刺 下午:速度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热身(5圈)、韧带、伸展性练习 2、跑的专门性练习 小步跑×2:15到20米,发展频率,大腿工作,小腿、膝、踝关节放松, 脚落地趴地 后踢跑×2:15到20米,发展后收腿,要求,两手背贴臀部,掌心朝外,脚跟 后踢到掌心 4、站立式起跑20米×2:全力冲刺 3、变速跑(10圈×1):直道快(强度90%)弯道慢(慢跑) 星期二早晨:弹跳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热身(5圈)、韧带、伸展性练习 2、弹跳的专门性练习 原地腾空跳(20个×2):要求腾空跳高,大小腿折叠,大腿收到小腹前,前脚 掌先落地缓冲 深蹲跳(20个×2):再深蹲的基础上要求起来腾空跳

初中体育训练计划

体育训练计划 训练分类: 1、臂力训练 2、腰力训练 3、腿力训练 4、耐力训练 5、爆发力训练 6、反应力训练 7、弹跳力训练 训练分解: 1、臂力训练:俯卧撑: ①半俯卧撑(以墙或栏杆为支撑) 50个/组每次7组 ②全俯卧撑(以地面为支撑) 30个/组每次3~5组 ③全俯卧撑姿势保持 3分钟/ 组每次3~5组 每组休息3分钟 2、腰力训练:⑴仰卧起坐①50个/组每次5组(分数分组) ②3分钟/组每次3组(分时分段) ⑵蹲起跳①30个/组每次10组(分数分组) ②2分钟/组每次3~5组(分时分段) 注:每次分组休息时间不超过3分钟 3、腿力训练:⑴耐力跑①1000米/组每次3组 注:每次休息不超过5分钟 ②单程往返3公里耐力跑 ③单程往返5公里耐力跑 ④单程往返10公里耐力跑 注:视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哪一档,总共4档。 ⑵冲刺跑①50米跑道,50×3 / 组,每次3组 ②100米跑道,100×2 / 组,每次2组 注:每次分组休息时间不超过5 分钟 ⑶蛙跳20米/ 组,每次3~5组 注:每次休息时间不超过2分钟 ⑷高抬腿①原地高抬腿3分钟/组每次3组(分时分段) ②原地高抬腿50个/组每次5组(分数分段) ⑸深蹲100个/组每次3~5组每次休息不超过2分钟 4、耐力训练:⑴耐力跑⒈距离分组 ①1000米/组每次3组 注:每次休息不超过5分钟 ②单程往返3公里耐力跑

③单程往返5公里耐力跑 ④单程往返10公里耐力跑 ⒉分时分组 ①15分钟不停顿持续跑 ②30分钟不停顿持续跑 ⑵高抬腿跑⒈距离分组100米/组每次8组 ⒉分时分组3分钟/组每次3组 注:每次休息不超过2分钟 5、爆发力训练:⑴冲刺跑50米跑道,50×1 / 组,每次5组 30米跑道,30×1 / 组,每次10组 ⑵原地高抬腿1分钟/组每次5组(每组尽最快的频率) ⑶蹲起跳30个/组每次5组 注:每个起跳把身体尽可能的拉直、起跳高度拉高 ⑷立定跳远5次/组每次5组 ⑸沙坑跳远3次/组每次5组 ⑹实心球3次/组每次3组 注:视场地、器材因素来选择训练哪一项。 6、反应力训练:⑴冲刺跑①30米S形冲刺跑 30×1 / 组每次5组 ②30米S形往返“8”字冲刺跑 “8”×1 / 组每次3组 注:①为30米S形线路 ①+②为30米S形往返“8”字线路 10次/组每次5组 注:预备动作准备好,精神集中,反应要快, 听到哨子声就起步跑出去,动作要迅速。 7、弹跳力训练:⑴蛙跳20米/ 组,每次3~5组 注:每次休息时间不超过2分钟 ⑵蹲起跳2分钟/组每次3~5组 ⑶原地连续蹦跳1分钟/组每次5~7组 注:原地蹦跳只脚尖落地,落地时迅速再次起跳。 每次休息时间不超过1分钟。

学校课余体育的特点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课余体育训练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校将逐渐成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样,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也出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并存的局面。 学习目标: 1.了解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特点以及组织形式; 2.掌握参训学生运动员选拔的程序和各种训练计划的制订; 3.熟练运用各种运动训练方法从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实践。 第一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 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性质 (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概念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定位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要求的重要内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我国运动训练体制的一个组成环节,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基础训练的一种组织形式。我国大部分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夺取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都启蒙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开展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对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和体育方针,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和体育目标,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 对具有运动特长的在校学生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发展体能,掌握参训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战术,为进一步的专项运动训练奠定身体、心理、技术、战术和思想品质的良好基础,为全面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体育骨干。 1.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 2.输送后备人才,培养群体骨干; 3.塑造良好品质,提高适应能力。 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一般运动训练相比,有许多共同的方面。 方法与手段方面,都要做到区别对待。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以在校青少年学生为主,所以,它与一般运动训练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业余性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显著特点是业余性,即利用课余时间(每天下午文化课学习后以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