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老人与海_的多层涵义

_老人与海_的多层涵义

经典重释
172 安徽文学2 0 0 9 年第期6
《老人与海》的多层涵义
◎马吉德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老人与海》的故事虽然非常简单,但从书中很多内证来看,海明威显然有意煞费苦心地把多层次的涵义融合在
一个简单的故事中。该作品主要体现了四个不同层次的涵义:英雄主义,悲剧启示,基督精神以及创作象征。
关键词《老人与海》多层涵义英雄主义悲剧基督精神创作象征
《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写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
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
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帆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
力尽,被他杀死绑在小船的一边,但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
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老人与海》
出版后,评论家们就纷纷指出这简单的故事富有象征意义,是
一则多层次的寓言。海明威自己也说过:“我试图描写一个真
实的老人,一个真实的男孩,真实的大海,一条真实的鱼和许
多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许能代表
许多其他的事物。”的确,从书中很多内证来看,作者显然有意
煞费苦心地把多层次的涵义融合在一个简单的故事中。本文
试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书中所包含的不同层次的涵义。
一、硬汉形象和精神胜利的英雄主义赞歌
海明威在这部作品中跳出了早期作品中“人被一个敌意
的宇宙毫无理由地惩罚”的自然主义命题。老人圣地亚哥,尽
管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认为“倒了
血霉”,而别的渔夫都把他看作失败者,他“消瘦憔悴”,手上有
“勒得很深的伤疤”,没钱买吃食,得靠那男孩给他送来,然而
他的英勇正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第八十五天上决心“驶
向远方”去钓大鱼。等到真的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明知对方
力量比他强,还是决心战斗到底。“我跟你奉陪到死,”他说,
因为当渔夫“正是我生来该干的行当”。等到鲨鱼一再袭来
时,他用尽一切个人手段来反击。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把小
刀绑在桨把上乱扎。刀子折断了,他用短棍。短棍也掉了,他
用舵把打。尽管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残他的英
勇意志。老人在第一条鲨鱼咬去了大约四十磅鱼肉后想:“然
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从这方面看,本书并不是什么寓言,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
作。此外,老人的精神胜利还表现在最后一句“老人正梦见狮
子”中,因为作者屡次提到老人回忆年轻时看到非洲海滩上有
狮子出没,通

过狮子来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二、一部希腊古典悲剧类型的作品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人公“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
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老人圣地亚哥犯了一
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常说的“我出海太远了”。因为出海
远,才能钓上大鱼,因为鱼过分大,才被它拖了三天,杀死后无
法放在小船中,只能把它绑在一边船舷外,于是在遥远的归途
中被鲨鱼嗅到了血腥味,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向死鱼袭击,
把鱼肉都咬掉,只剩下一副骨骸。这就是古典悲剧主人公必
然会受到的报应。所以当第一条鲨鱼来袭时,作者写道:“这
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鲨鱼一到,老人和鱼合而为一,同
样成了牺牲者。这是老人的意志和一切反对他的强大力量之
间的搏斗,而鲨鱼正是宇宙间一切敌对力量的代表,成为复仇
之神。这是不可避免的命运,而老人正是他自己的悲剧的制
造者。老人杀死了大鱼,把它绑在船边时,看来他是胜利了,
但他知道要有报应。所以他说过:“如果有鲨鱼来,愿天主怜
悯它(这条大鱼)和我吧。”这捕鱼的经过,加上后来老人和鲨
鱼搏斗的过程,就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于
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中所说的行动。
而杀死大鱼后更清楚地显示了他这行动是犯了致命的错误,
他必然要受到惩罚。
三、基督精神
在这部作品中,基督教精神的痕迹处处可见,且不仅仅表
现在表层形式上,而是表现在深层的主题和精神上。尽管海
明威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并不信仰基督教,但他们的行为和思
想却与基督教所宣扬的某种美德相吻合。因此,海明威试图
表明的是基督教中所宣扬的美德,也许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
而不是《圣经》中如数家珍般的罗列来实现。这一点,在他的
旷世之作《老人与海》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理想的基督教世界总是浪漫与抽象的,它宣扬博爱与平
等,但是残酷的世界恰恰相反,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西班牙战争
是如此残酷,以致于人们开始思考他们生存的意义。此外,达
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也影响着当时的人们,为
了生存,人们必须与大自然和人类自己作斗争,否则便会被打
败。海明威是一个英雄主义者,同时又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
不相信宗教,但又深受其影响。因此,在解决这种矛盾时,他
总是躲进精神胜利的围城里自得其乐。他认为,世上没有上
帝来拯救人类,人类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与自然和人类自己搏
斗,万一失败了,只是物质上落空罢了,而精神上永远是胜利
的,毕

竟搏斗的过程远比其结果更重要。老人圣地亚哥就成
为这一精神胜利的典型代表。
《老人与海》援引了不少关于基督受难的细节,说明作者
有意识地把老人比做基督的化身,巧妙地把基督精神融合在
作品当中。在故事的全过程中老人经历了两次被钉十字架的
过程。第一次是老人钓上了大鱼时开始的,他和小船被鱼拖
着走,把钓索勒在背上,感到疼痛(喻指耶稣扛着十字架上骷
髅地),才用一只麻袋垫在钓索下(耶稣身上穿着袍子),而紧
扣在头上的草帽把额部勒得好痛(耶稣头上戴着荆冠),双手
被钓索勒得出血(耶稣手上钉着钉子)。而出海前男孩给他送
来的吃食,喻指耶稣的“最后的晚餐”。第二次被钉上十字架
的过程,是从鲨鱼来袭时开始的。他用鱼叉轧死了第一条来
犯的鲨鱼。后来,等他看到另两条鲨鱼中首先露面的那一条
时,不禁“Ay”了一声。作者描述道:“这个词儿是没法翻译的,
也许不过是一声叫喊,就像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他的双手、钉
进木头时不由自主地发出的声音。”这不是明白无误地表示老
人又被钉上了十字架吗?此外,圣地亚哥这个名字是圣雅各
在西班牙语中的拼法。圣雅各原是个渔夫,是耶稣在加利利
海滨最早收的四门徒之一。所以老人同时也具有耶稣的门徒
或一般谋求圣职的信徒的身份。他在钓鱼过程中一再吃生鱼
肉,喝水,这喻指信徒领圣餐。鱼肉代表圣饼,基督的肉体。
老人一声声叫唤那伟大的棒球明星迪马吉奥的名字,拿他当
圣徒看待。最后老人回到家,摸黑躺下。作者写道:“他脸朝

经典重释
173 安徽文学2 0 0 9 年第期6
下躺在报纸上,两臂伸得笔直,手掌向上。”耐人寻味的是海明
威没有写明这两臂是朝上伸出(这是教士领受圣职时的姿
势),还是向两旁伸出(这是基督被钉上十字架的姿势)。作者
分明暗示这主人公是人又是神,兼有人性和神性的双重身份。
四、创作象征
《老人与海》作为寓言,还阐明了海明威对作家和写作的
看法。文中用多方面的比喻来表达他本人创作生涯的种种细
节,完整地说明了艺术家艰苦的创作过程。作者把渔夫比做
作家,捕鱼术代表写作艺术,而大鱼则是伟大的作品。作为这
个性质的寓言,海明威写得层次分明。下面且来一层层地说
明。首先,作家应离群索居,锲而不舍。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
奖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中说,“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
一种孤寂的生涯。”所以,《老人与海》开端第一句就说:“他是
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而作家的使
命正是写作,而不

能想别的(因为当渔夫“正是我生来该干的
行当),而且只能靠自己(大鱼吧船拖着走后,老人时刻想到有
男孩在该多好,但事实上是不可能有人来帮助他),必须完成
这杰作(和鱼搏斗,宁死不屈),等到发现这杰作的伟大(他第
一次看见鱼长长的身影时,还不大相信竟会那么大),更坚定
了完成的决心(杀死了绑在小船一边),事后依旧保持着对创
作的忠诚,转向新的挑战(鲨鱼一次次的来袭),要全力保护
它,但一次次的努力都无济于事(无法不让评论家来糟蹋),最
后尽管感到哀伤,杰作被毁,但获得了一个崇高的悲剧英雄的
幸福感,知道这伟大的创作永远是属于他的。其次,作者用钓
鱼术的细致描写来印证技巧的重要性:出海前仔细准备(平时
小心保藏钓鱼的家什,小心准备鱼饵,把备用的那几圈钓索连
接在一起),使四根钓索保持在正确的深度和位置上,比别人
更精确。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和艺术品逐渐合而为一。老
人把鱼绑好在小船一边,在归程中想:“我们像亲兄弟一样航
行着。..是它在带我回家,还是我在带它回家呢?”这说明
此时他和死鱼已成为一体,杰作成为作家的一部分了。所以
当鲨鱼袭击死鱼时,老人“感到就像自己挨到袭击一样”。而
杰作的命运跟这死鱼一样,总要受到摧残。在《老人与海》中,
鲨鱼主要代表一切破坏性的力量。鲨鱼也泛指评论家,但作
者对他们是区别看待的。他最痛恨的是那种“食腐肉的”鲨
鱼,因为它们“朝鱼身上咬过的地方咬”。这是指那种人云亦
云的评论家,他们全是懦夫。但作者对首先来袭的那条大灰
鲭鲨,却说它“生就一副好体格,能游得跟海里最快的鱼一般
快,周身的一切都很美..”。“它不是食腐动物..它是美
丽而崇高的,见什么都不怕。”这是指那种有真知灼见的伟大
评论家,和伟大的作家匹配,同样伟大。
综上所述,海明威在《老人与海》这短短的篇幅中融合了
如此复杂的层次和涵义,把它们交织在一起,可以说做到了浑
然一体,天衣无缝。
参考文献:
[1]海明威.谈老人与海的创作.时代周刊,1954(50).
[2]沃特·威廉斯.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悲剧写作艺术.美国:路易
斯安那州立大学出版社,1981.
[3]海明威. 老人与海. 吾劳,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4]伍蠡甫. 西方文论选.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5] 张微. 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6] 圣经.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2000.
[7] 海明威.海明威谈创作. 董衡,译.北京:三联书店,1985.
(上接第168 页)有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伦

比的特殊的严密性,
精致性,渗透性和权威性”以至于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农民百
姓,都浸染在这种意识形态中。“中国大约太老了..像一只
黑色的染缸,无论加什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阿Q 是这
种影响最为明显的受害者,在这种影响下,他贫困而又精神满
足,卑怯而又狂妄自大,只是一个来自底层的受侮辱和受压迫
的“小人物”。处在新时期社会变革中的陈焕生,尽管生在一
个可以做主人的时代,却做不了主人,他是同样的怯懦,同样
的卑微:“这两个人(指周书记和王队长)。从前都骂过陈焕生
‘漏斗户’。陈焕生也都愤慨过,现在都同他平起平坐了,君子
不念旧恶,总还要念新恶的。陈焕生比君子更胜一筹,他连新
恶也不大念,打了他之后马上替他拍拍背,他就立刻不怨;骂
他的时候只要态度好一些,他就认为你是好心,而不抱怨,所
以他是个超级君子。在这里,陈焕生真正的继承了阿Q 的精
神内核。正如高晓声在《李顺大造物始末》中所说的:李顺大
在十年浩劫中受尽了磨难,但是,当我探究中国历史上为什么
会发生这种浩劫时,我不禁想起象李顺大这样的人是否也该
对这段历史负一点责任”。在这里,高晓声站在历史的高度,
把农民的遭遇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对文革的原因进行
了拷问,发现了不仅仅是“左倾”发动者的错误,而是农民的这
种心理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后,尽管陈焕生身上继承了阿Q的诸多特征,但是,相对
于鲁迅以“俯视”或“审视”的目光对待农民的切入点出发,从而
找过整个民族魂的启蒙主题相比,高晓声更多的是用“平视角
度”,即站在平行的位置,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农村和农民,探讨
农村变革的巨澜微波,农民的命运和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
陈焕生和阿Q 还是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点。阿Q 生活在“想做
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他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全靠打短工来维
持生计。他的社会地位低下,以至于赵老太爷都不许他姓赵,
经济上又收到地保等的剥削,因为像吴妈求爱而被赵家彻底的
剥夺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并被糊里糊涂的砍了头。他的可悲可
叹,可怜可恨,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陈焕生生活在中国新时
期改革变动的社会环境中,尽管也延续着阿Q 的许多特征,但
是他毕竟是生活在一个可以做主人的时代,他可以通过自己的
勤劳致富,可以上城卖油绳赚钱买他想买的帽子,可以包产,可
以出国,而这些在阿Q 时代是不可想像的。如果说阿Q 身上
聚焦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剧的话,那么陈焕生是一个具
有喜剧性格的农民,

他的乐观,憨厚,亲切可爱传达出一种坚韧
和向上的精神。高晓声虽然缺少了鲁迅的深刻和广度,却又了
幽默和轻松。他在《且说陈焕生》中说到:“我要进一步说,我对
陈焕生们的感情,决不是什么同情,认识一种敬仰,一种感激,
这倒并非受过他们特殊过的恩惠,也不是出于过分的同情,而
是我确确实实认识到,我能够正常的度过那么艰难困苦的二
十多岁月,主要是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力量。正式他们那种在
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坚韧性和积极性成了我的精神支柱..”
综上所述,阿Q 身上聚集了人类生存的困境,具有共性
特征,而陈焕生只是一个特定时期的典型农民,优异自己的个
性,阿Q 是世界性的,而陈焕生则是属于中国的。
参考文献:
[1]鲁迅杂文.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
[2]李震.论20 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34 卷第3 期.
[3]鲁迅.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 卷.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2.
[4]高晓声.且说陈奂生.人民文学,1980.6.
[5]陈鸣树.文艺学方法概论.
[6]肖佩华.解读农民意识——鲁迅,赵树理,高晓声笔下的农民形
象的比较分析.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第19 卷第4 期.
[7]鲁迅.两地书.九.
[8]高晓声.陈奂生上城出国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