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改革_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_刘海峰

高考改革_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_刘海峰

高考改革_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_刘海峰
高考改革_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_刘海峰

高考改革: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

刘 海 峰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高考中的公平是指基于考试成绩的公平,即 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效率是指综合各方面因素,不拘一格地选拔优秀人才。 效率派 认为中国已到了一个不必刻意追求公平,而应注重效率的时候,高考制度应彻底改革。 公平派 认为公平选才是社会大众对高考最为

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是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精神之所在,公平竞争是高考制度的灵魂和根本, 多元录取 要注意保证录取的公平和公正,避免金钱和权力对招生录取的干扰。目前高考的主体部分仍是首重公平,将来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则是走向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与平衡。

关键词:高考改革;公平;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4203(2011)05 0001 06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riority to Fairness or Efficiency

LIU H ai feng

(Research Center of H igher Ed ucation Dev elop ment/I ns titute of Ed ucation ,

X iamen Univers ity ,X 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Fairness in colleg e entrance ex amination is the fairness based o n ex am inatio n achievem ents;efficiency means fo llow ing no set form to select excellent talents based o n an ov erall consideration o f v arious factor s.T he g roup w ho fav ors efficiency thinks the colleg e entrance ex am ination institutio n should be reform ed com pletely w hen it s the time to pay mo re attention to efficiency instead of fairness intentionally.T he other g roup w ho supports fairness considers selecting talents fairly is the upperm ost concern w hich the m asses draw much attention to,and it s also the elementary function and spirit o f college entrance exami nation institution.M ulti admission sho uld obey the r ule of fair and square,to av oid mo ney and pow er s interference into admission.Now adays fairness should be given prio rity to,and in the futur e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should be g iven equal consideration.

Key words:the reform of college entr ance ex amination;fairness;efficiency

在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普遍存在着公平与效率问题,高考改革也不例外。在公平与效率之间,

1 2011年5月第32卷 第5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 nal of H ig her Education

M ay,2011

V ol.32 N o.5

收稿日期:2011 04 1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9JJD880016)

作者简介:刘海峰(1959-),男,福建惠安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理论与历史、考试制度研究。

如何取舍往往难以定夺。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样,在公平与效率的两端,一般情况下,管理者或决策者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较趋重于效率,而被管理者或民众则更关注公平。本文所说的高考中的公平是指基于考试成绩的公平,即 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效率是指综合各方面因素,不拘一格地选拔优秀人才。未来的高考改革到底应该以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如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依违两端,求取或选择平衡支点?确实是高考研究中值得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效率优先的主张

笔者曾指出,高考改革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如最常议论的全面考核与公平客观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综合考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来选拔大学新生,应该说最能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也就最符合效率原则。然而,这种考核方式却容易损害公平原则,因而往往行不通。与在许多领域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有所不同,在考试选才方面,通常的情况是,选拔性考试最初虽也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在长期实行之后,往往会演变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1]

考试选才遵循的是能力本位原则,主要是通过测量 才 来决定去取,因此中国古人说 考试,犹准绳也 [2],又有 量才尺 的说法。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可以通过度量衡来检测,一个人的体能需通过跑和跳来检测,一个人的才学,或者说知识和能力则需通过考试来检测。按道理说,考试是能够测量选拔出优秀人才,即具有很高的效度或具有效率的。但实际上,考试制度长期实行、竞争过于激烈之后,往往会出现异化,导致片面应试的后果。

为求公平起见,即使是防止极少数人作弊,也不得不将所有的人一体看待,采取可以排除作假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为什么考试越来越被人们倚重的原因。而且,考试中防范作弊的方法还越来越严密,并发展出八股文这种具有一定防止作弊的标准化作文考试文体来,到后来,防止考试作弊甚至走到求才的末路上去了。对这种情况,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曾感叹 求才之道不足而防奸之法有余 [3]。在公平选拔同时存在刻板竞争与全面考核却同时存在舞弊不公之间,几乎存在着非此即彼的关系。

统一招生考试对中小学教育确实产生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如中学只抓智育而片面追求升学率、文理偏科、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且近视率攀升体质下降、影响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学校办不出特色、智育一枝独秀、教改难以推行,等等。有考试就有应试,特别是竞争激烈的高考,更是引发考生尽力应试,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什么就不学什么。这种片面应试的消极影响,便是一定程度上造成智育一枝独秀,形成知识偏狭的弊病和学业成绩至上的功利心态,扭曲了高中教育的目标与理想,被人们批评为 黑色的七月 、 考试地狱 、 异化的高考 。

激烈的高考竞争导致试题难度逐年加大,这是保持选拔性考试区分度、水涨船高的必然后果,而 升学主义挂帅 向下延伸至小学和幼儿园时,少年儿童不堪学习重负,就更令人担忧,中国的中学生成了世界上压力最大、最不快乐的群体之一。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最惯用的手段,就是对学生集中进行灌、练、训、测。现在高强度地准备高考最突出的往往是县里的重点中学,以至于有 县一中现象 的说法。而且,这种 大运动量 的备考方式还从 县一中 向城市蔓延,连大城市的中学也已普遍采用。结果还往往有效,名列前茅者更多是受教育条件优越且刻苦攻读者。近年来,家庭较有背景学生的一本上线率较高,而农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有所下降。

这就引发出了一个问题: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那些在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较丰厚的家庭中生长的孩子,一般都能够获得优势而上大学。于是,有的学者就提出疑问,反正无论考不考,这些孩子都能进好大学,有没有必要用高考将学生学业以外的兴趣和好奇心都考没了?有没有必要将中国的孩子都考 傻 了?中国已经到了一个不必刻意追求公平,而应注重效率的时候,高考制度应该彻底改革,这样,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我们进行高考改革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追求公平,而是为了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而是为了追求教育的效率。 [4]

俗话说: 三代出贵族。 家学的传承对成就大才往往十分重要,尤其是艺术家(如音乐家)、科学家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大师成材的过程中往往是关键的因素。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父辈为科学家的比例甚高。有学者指出,诺贝尔人才成功不仅是前人科学劳动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几代人连续智力接力的结果。对1901至1980年间96名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家谱分析表明,有87.5%的获奖者出身于中等收入家庭,双亲或家庭主要成员中有专业

2

文化知识的占47.9%,其中父母从事化学或与化学有关专业的占26.4%;而出身于普通体力劳动者家庭的仅占7.29%。由此可见,家族条件比较宽裕才能使子女受教育成为可能,家庭环境和双亲的文化素养会极大地影响子女的择业方向甚至志向兴趣。诺贝尔获奖者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幼年时代的天资,少年时代的广泛涉猎,青年时代的苦读钻研,为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还需要几代人的智力接力,这无疑显示出家庭教育对诺贝尔人才起飞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5]

希望解脱考试的重压,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尤其是保护有天资且兴趣向学的青少年,出发点确实是不错。美国不少私立大学为世界顶尖大学,在录取学生时不仅考虑到其个人的学业成绩和表现,而且考虑到部分学生的家世背景,并明确规定校友的子女可以得到照顾。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录取原则在中国的公办大学中是否合适,是否行得通?

中国历史上,关于主张优先考虑选用有家族传承的人,以唐代宰相李德裕的观点最为著名。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李德裕直接对唐武宗谈了他关于选拔人才的观点: 然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何者?自小便习举业,自熟朝廷间事,台阁仪范,班行准则,不教而自成。寒士纵有出人之才,登第之后,始得一班一级,固不能熟习也。则子弟成名,不可轻矣。 [6]李德裕认为,朝廷中的重要官职,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因为他们熟悉朝廷事务和礼仪规范, 不教而自成 ;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考上进士当官之后,因为不熟悉朝廷事情,一样一件都得从头学起,所以不会娴熟精通。李德裕这一著名观点在宋代以后不断被人们提到,但在注重社会流动的宋代以后的中国传统社会, 将相本无种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的观念深入人心,李德裕这段话多数是作为负面的言论来介绍的。在当今社会,对社会资本较多的家庭的子女,能否也采取李德裕的观点来看待?

二、公平为首的理由

注重人才选拔的效率,不以考试分数为录取的主要标准,用多元渠道和多样的方式来考核录取学生,因为没有刚性标准,容易弄虚作假和走后门,损害公平。即使在以高考分数为录取依据的招生模式下,缺少社会关系的家庭的子女已处于不利地位,如果进一步放开,弱势家庭子女将更被边缘化。

余小波曾在2002年发表过一篇论文 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 ,对长沙电力学院2000级1599名新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工、财、文、理四大学科门类中,同一专业农村考生的实际入学录取分均高于城镇考生,四学科门类总计的农村考生实际录取分为533分,而城镇考生则为513分。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来自农村和城镇的考生以及父亲身份分别是农民、工人、干部的子女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和专业入读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均等。这些现象的存在既有其客观必然性,也与综合素质的差异和填报志愿选择有关,同时,还不能排除招生工作中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其结论为: 1.在入学机会上,最大的不均等体现在城市和农村。干部和工人的子女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及城市和农村突出。2.在专业入读上,干部子女入读热门专业明显高于工人和农民子女。工人和农民子女的专业入读机会有一定差异,但不及与干部子女的突出。

3.农民的子女愈是选择入读热门专业,愈是要付出更高的实际录取分。基本结论是:尽管当前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但社会分层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专业就读上的影响仍然十分突出。[7]这也就意味着,在受教育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获得高分已经比许多城市优质中学毕业的考生更困难的农村考生,在录取环节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进一步加剧了不公平状态。因为在进入1 1.2的投档分数线后,能够被高校录取的低分考生,通常是家长有交代请托的,较低分数段被淘汰的往往是没有什么社会资本的农村考生。

相对大城市的中学生,缺少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县及县以下中学的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刻苦攻读,来弥补教育条件不足的弱势。假如他们都享有大城市重点中学一样优越的教育资源,谁生来就喜欢起早摸黑地复习迎考?谁不想轻轻松松地学习,潇潇洒洒地生活?因此,导致高考竞争激烈,高强度备考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批评高考不公的人往往说每个考生起点不公,要所有考生参加相同的考试明显不公。这种观点的假设是,不用考试可以解决起点公平问题。实际上,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采用其他方式,只会更加有利于来自经济条件和社会资本优越的家庭的考生,有权势或富有的人有较多方法为子女争取上好大学,孩子的学业水平竞争有可能蜕变为家长能力和关系的竞争。

在以考试分数为主要录取依据的招生模式下,家境较好的学生具有较优越的受教育和备考条件,

3

但他们至少必须像其他同学一样勤苦向学,具备相当的文化水准和素质,才有可能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胜出。这就像游泳一样,有办法游得过去就游过去,不会游泳就游不过去,无论其父辈的官阶和权力多大、家庭多富有都救不了他,没有其他办法,只有自己学会游泳才行。[8]

高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机制,让社会下层子女也有可能通过高考实现向上流动。同时高考还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归因于高考制度的长期实行,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无论贵贱贫富, 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 或 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的观念和社会文化氛围。实际上,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在考试方面则是不怨苦而怨不公。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通过考试,即使是带有不少局限的考试,没有考上,他们服气;而其他选拔方式,比较可能通过金钱、拉关系进入好学校,他们就不服气。因为高考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在激烈的考场较量之后,名落孙山者虽然会有失败感,但多数考生只能怨自己水平不够或运气不佳,无法怪他人或社会,即使是离录取分数线只差一两分也是如此;但如果是因为不公平竞争而落榜,他们怨恨的则是高等学校和制度设计者,还可能与政府和社会产生对抗心理。在推荐制下,走后门盛行,无法上大学的学生眼见有权有势者的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往往感到无助和愤懑,他们的不满就可能凝聚起来针对整个社会,形成对现存秩序的反抗力量,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有些高考改革设想从教育的角度看十分理想和合理,但却可能危害公平竞争机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学校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的过程,升学考试则是一个决定学生前途的转折关口。高考对教育的影响是渐进的、长时段的,而不当的高考改革引发的社会矛盾则是突发的、显性的。当从教育理想出发推出的某些高考改革办法与社会公平产生矛盾并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之时,平民大众和决策者基本上是从社会公平的立场来解决问题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言: 高考改革必须首重公平,只有在基于公平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才可能使改革的教育与社会成效实现最大化。 [9]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所有的公平都是相对的,或者说是一种动态的公平。公平的含义十分复杂,通常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教育和考试都有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但由于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差别很大,学生受教育条件存在着相当大的落差,而高考制度完全不考虑各个考生的教育资源和文化条件差异,每年参加高考的几百万考生实际上不是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家庭经济和文化条件较好的考生比较容易考上高校或进入名牌大学,因而高考被有些人看成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他们认为高校入学制度改革应尽量考虑起点公平。然而,我认为在现阶段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善良愿望,因为各人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受教育条件的差异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缩小的。

公平选才是社会大众对高考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是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精神之所在。可以说,公平竞争是高考制度的灵魂和根本。构建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原先提出了 三个有助于 ,即有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有助于推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近年来又加上了第四个 有助于 ,即还要有助于高考自身的科学、公平、安全、高效。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时代,社会公众对考试公平、公正的要求和期望比以往更高。民众对高考改革的关注,公平往往是第一位的。无论竞争激烈与否、试题难度怎样,只要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大家便能接受。设想再好的改革,假如没有顾及公平,老百姓便难以接受。

三、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在有关高考改革的争论中,大致可以将论述招生考试改革的学者和观点分为 公平派 和 效率派 ,也可以说是 稳健派 、 现实派 与 急进派 、 理想派 之别。笔者属于 公平派 或 稳健派 ,但也深知高考制度的局限和应试的弊端,希望逐步改革高考制度,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求得平衡。每当我看到一些中学生被片面应试课业负担压得没有欢乐的时候,就觉得高考制度非改革不可;每当我看到许多关于权贵子女为加分之类弄虚作假的报道的时候,就觉得高考制度非坚持不可。

广大民众要求公平的现实期待与部分学者追求效率的理想形成对冲的两股力量。作为高厉害、高风险的竞争性考试,高考是许多教育矛盾和社会矛盾的集合点和表现点,存在着一系列的两难问题,对之进行改革很容易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

既公平客观又不导致片面应试,这是一个人才选拔中的千古难题。早在北宋中叶,就已发生过科举利弊存废之争,一些人主张废科举以革除片面应试的弊端,甚至曾采用直接从学校取士以代替科举

4

的办法,结果出现免试入学者多为当官子弟的情况。为此,苏轼极力主张坚持以考试取士的办法,他针对有的大臣提出以德行取士的观点指出: 夫欲兴德行,在于君人者修身以格物,审好恶以表俗,若欲设科立名以取之,则是教天下相率而为伪也。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上以廉取人,则弊车、羸马、恶衣、菲食,凡可以中上意者无所不至。 [10]也就是说,若要以没有刚性标准的 德 或综合表现来选拔人才,必然导致人们弄虚作假。他认为尽管科举有不少局限和弊端,但还是缺点较少的办法,因为 立法取士,不过如是 。

苏东坡的感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因为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但有些基本的人性和心理却没有什么改变。在高度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环境下,在十分讲究人情、关系、面子的文化氛围中,在社会风气不太好的情况下,我觉得国人对选拔人才中注重 德 的追求、希望能够参考成长记录全面考核,有点像物理学中人们对 永动机 的追求,愿望很好,但总是实现不了。我之所以会一向主张坚持统一考试,就是基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人性弱点的认识。

关于全面考察与考试选拔的优劣,苏轼也作过精辟的分析: 制治之要,惟有取人之难。用法者畏有司之不公,故舍其平生,而论其一日;通变者恐人才之未尽,故详于采听,而略于临时。兹二者之相形,顾两全而未有。一之于考试,而掩之于仓卒,所以为无私也,然而才行之迹,无由而深知;委之于察举,而要之于久长,所以为无失也,然而请嘱之风,或因而滋长。此隋、唐进士之所以为有弊,魏、晋中正之所以为多奸。 他主张 兼用考试察举之法 ,即 始由察举,而无请谒公行之私;终用考试,而无仓卒不审之患 。[11]苏东坡的见解很深刻,科举考试不看平时才学和德行,而取决于一次考试,未必能选拔真才;但察举和九品中正制度却为请托求情开了后门,将考试与考察相结合,才能克服两者的弊端。

不过,现实社会往往是公平与效率两者难以兼得。2002年大学招生中发生的一件个案典型地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取舍问题。当年,武汉一个颇有文学才华的高中毕业生胡坚正式出版了一本文学作品集 愤青时代 ,出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能免试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他平时的考试总分才300多分,北大在之前一年的上线分数为570多分,由此引发了一场争论。主张北大中文系应该录取他的人,认为既然他确实表明具有突出的文学水平,就应不拘一格降人才破例录取。反对者认为一个人不可能什么好处都得,既然他在高中阶段将许多精力放在写作上而不顾其他学科,已经获得了出书相应的名声,就不应录取他而让其事事都占好处,否则对其他全面认真学习各门学科的艰苦应考的考生而言就不公平,如果可以这样不经高考而上北大,其他学生今后是否也可以不顾其他学科的学习,写一本小说就申请进北大中文系?[12]赞成派是从效率的角度考虑问题,反对派则从公平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后北大还是没有录取他,结果武汉大学中文系录取了他。在一定意义上,北大的决定体现了公平精神,武大的决定体现了效率优先。

2010年夏天,复旦大学招生中发生的一件个案也体现出规范招生与扩大自主权的矛盾,或者说面临公平与效率的取舍问题。2009年10月,陕西省高新唐南中学高三应届毕业生孙见坤参加了2010年度复旦 博雅杯 全国征文大赛并获一等奖。对其面试的4位评审专家意见一致:希望学校将孙见坤通过自主招生录取进来。为了慎重起见,复旦大学还另请了4位文史类专业的教授对孙见坤进行二次面试。在这一过程中,有媒体报道,复旦有关评委认为孙见坤是其见过的 对国学最有钻研精神和天赋的学生之一 , 对 山海经 的注释水平和见解,甚至高于在读的研究生 , 是个可造之才 。最终,孙见坤被列入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验名单,高考只要 达到一本线 ,就能以自主招生资格入读复旦大学。然而,2010年6月孙见坤参加高考后成绩低于陕西省一本线6分,按章程不能被复旦录取。在获知孙见坤没达到一本线的消息后,复旦大学文史哲专业的8名专家曾向学校建议,希望将他破格录取到历史系。复旦大学招生领导小组决定破格录取该生,并与陕西省招办联系落实此事。经过反复沟通和协商,陕西省招办认为复旦 博雅杯 章程中 没有提到破格录取的条例 ,因此孙见坤不符合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条件,不能予以投档录取。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讨论。赞成派是从效率的角度考虑问题,反对派则从公平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一定意义上,陕西省招办体现了公平为重,复旦大学体现了效率优先。有的学者因此认为: 在效率的维度上,自主招生制度承担着为国家选拔多样化、创新型和拔尖人才的社会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它同时在保障着教育公平的维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主招生是有条件的自主,它受制于制度设计的理性逻辑,但从根本上受制于社会主导价值观在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权衡。 [13]

采用全面考察来综合录取的设想虽好,但就是缺乏可操作性。中国人不是没有质疑过考试制度,

5

不是没有实行过考试以外的其他招考方式,而是进行过许多次各种各样的实验,只是每次实验结果都不如人意,不得不又回到以考试成绩为录取主要依据的模式上来。近年来,一方面我们在提倡 素质教育 ,另一方面招生录取时却进一步强调了分数的作用。2007年7月5日,中纪委驻教育部监察局执法监察与纠风室主任来启华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说,高校招生考试 阳光工程 实施两年来,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 分够了谁也不用找,分不够找谁也没用。 [14]特别是从2009年多数省市广泛实行平行志愿之后,基本上是分数优先,很少出现高分落榜者。有交代没交代,结果基本上一样,还是以分数论英雄。从理论上说,平行志愿将考试分数的作用推向极端,与 素质教育 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驰,我们都觉得问题很大,但对农村考生或没有什么社会关系的考生而言,以分数决定录取确实比较能保障他们的权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中提出: 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所谓 综合评价 ,就是综合考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表现来进行评价。其实,中国的高校招生录取文件从来都强调要 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为什么实际上却演变成几乎完全是 以分取人 ?这其中有不得不然的原因,或者说受到某些规律的制约。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一些规律,在教育活动中其实也存在着一些规律。高考制度的发展和改革,必然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制约,十分典型地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由于平时成绩可能作假,综合素质和表现难以量化而不具备可比性,推荐评价文字很难客观判断,因此综合评价是一个不易实现的理想。只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实验,取得成效后,综合评价才可能逐步推行。

多元录取 也就是不唯分取人,而是参考综合评价多方面的材料来决定录取。过去,基本上取决于高考分数来录取的体制,虽然造成了唯分数是求、智育一枝独秀、不重德育与体育等弊端,但由于高考分数十分刚性,难以造假,以分录取操作性很强,因此受到许多人的肯定,多年来在录取中也行之有效,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实际上还将分数优先推到极致。将来要实行 多元录取 ,降低分数在录取中的比重,将有利于改变 分数至上 的状况,但要注意保证录取的公平和公正,避免金钱和权力对招生录取的干扰,防止 多元录取 变成 多钱录取 或 多(银)元录取 、 多权录取 ,防止孩子的才学考试竞争蜕变为家长的关系能量竞争。

总之,高考是不太好,但目前没有高考将更不好。高考是有坏的方面,但至少可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高考是有许多缺点,但现代中国人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比高考缺点更少并且可行的制度。如果我们已到了可以公开忍受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来追求效率的时候,便可以减少对考试分数的依赖。如果还没有到这样的时候,公平就还是高考改革中的首要考虑因素。目前高考的主体部分也还是首重公平,而将来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则是走向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与平衡。

参考文献:

[1] 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教育研

究,2002,(12):80 84.

[2] 陈寿.魏书 王昶传[M]//三国志(卷27).北京:中

华书局,1982:749.

[3] 顾炎武.搜索[M]//日知录集释(卷17).长沙:岳麓

书社,1994:619.

[4] 谢小庆.为什么要进行高考改革[J].中国教师,2007,

(4):13 14.

[5] 余天桃.剖析化学诺贝尔人才成功的环境要素及启迪

[J].化学教育,2004,25(2):60 63.

[6] 刘昫.武宗纪[M]//旧唐书(卷18上).北京:中华书

局,1975:603.

[7] 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

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44 47.

[8] 刘海峰.考试如同游泳[J].考试研究,2008,(3):4

11.

[9] 郑若玲.高考公平:忧思与求索[J].北京大学教育评

论,2010,(2):14 29.

[10] 脱脱.选举志[M]//宋史(卷155).北京:中华书局,

1977:3617.

[11] 苏轼.谢制科启[M]//苏轼文集(卷46).北京:中华

书局,1986.

[12] 凭 愤青时代 是否够格进北大?[EB/OL].ht tp://

w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3261660.html,/chinese/EDU c/183204.htm [13] 苏红.高校自主招生并非无条件的自主[N].科学时

报,2010 8 31(B1).

[14] http://w ww.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3261660.html,/zx ft/ft29/content_674138.

htm.

(本文责任编辑 曾 伟)

6

宋才发:“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宋才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宋才发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到底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真正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一个兼容经济的、政治法律的以及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它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想就这个问题略陈管见。 一 效率与公平是一个具有确定涵义的概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意义上的“效率”与“公平”,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因此,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讲,效率的内涵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即要求低投入高产出,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以及物质和精神的丰富。我们通常所说的最大化的“效率目标”,实际上就是指对现实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统称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求在一定的投入下达到产出的最大化。与“效率”相比较而言,“公平”是一个较难于下定义的概念,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抽象的、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无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具体的、相对的公平。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公平是指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所理解的公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把平均主义错误地视为公平,那是理解公平的问题而不是追求公平的问题,不能误认为追求公平就要遏制效率。我认为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公平”,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体现。它有两个层面的基本含义:一是权利平等,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所规定的生存权、占有权、发展权、享受权等一系列权利的平等;二是机会均等,即社会提供给每一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相等的参与竞争、就业、投资、盈利等一切经济活动的机会,它不受贫富、民族、地位高低的限制,能够同所有的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进行竞争。可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机会均等”就是公平的最大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所有的生产组织和劳动者个人追求效率,讲究平等竞争,等价交换,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需要遵循价值规律,适应市场供求变化,并通过价格杠杆等竞争机制,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有利于出好效益、高效率的地方去,尽可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重优化。 效率与公平是在矛盾的胶着中达到协调发展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效率和公平通常是不可能协调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的交替关系;如果追求公平则必然牺牲效率,如果提高效率则显失公平。按理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效率与公平是和谐统一的。因为“社会主义能够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自愿自觉的、联合起来的工人所创造出来的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1;能够达到社会分配的合理与公平。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当代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的社会主义与理想的社会 一作者简介宋才发(1953—),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浅析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如何实现

浅析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如何实现 公平与效率是内生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两者之间的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能够兼顾,不可偏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是指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通过对概念的分析,我们知道初次分配在很大程度是针对效率而言的,即收益的多少,高效率,高回报,也就是说公平在初次分配中是式微的。 在改革开放到十八大的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坚持的一直是效率优先的指导原则。可是随之带来的矛盾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特别是贫富差距的问题,越来越成为执政党所困扰的问题。甚至一度让有些人怀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性。“当然,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个作法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可行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渐渐的成为人们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市场的法则是优胜劣汰,其中有资本、懂管理、精技术的那部分人可能先富起来了。但是广大的老百姓却仍然被锁在祖祖辈辈经营的广袤土地上,“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很突出。”中国八亿多农民,当然还有其它收入低的阶层的人,他们在生产要素的占有上就不公平,也就是说他们在致富的起点上就客观的存在不公平。当然,也就很难谈得上再次分配的公平。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个问题,重新调整处理效率和公平的思路:即初次分配就要注重公平,而不仅仅是注重效率。 如何解决初次分配公平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从理论上来说,主要有两条路径:其一,公平分配生产要素。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公平分配,从而达到对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的公平分配;因为生产要素的占有是关键,通过生产要素产生生产效率和效益,没有生产要素的占有,就很难取得生产效益的占有,正像马克思所说的,没有生产资料的占有,“无产者的劳动不会给自己创造出财产”;其二,在生产要素分配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生产要素的生产收益。通过政策的倾斜或经济杠杆,使这部分人群掌握的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创造更高的效益和更多的收益,以达到初次收入分配公平。 事实上,党的报告在具体措施方面已做出了明确的回答:“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而关于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四、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 此外,在实现初次分配公平的同时,必须也要注意处理与效率的关系。公平和效率在某种程度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过分注重公平,可能会导致人们的积极性受挫;过分注重效率,也会使人们之间贫富差距扩大。但是过去近三十年的发展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的,才有今天要初次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政策出台。那么,是否今后一段时间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实现公平,当然那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发展。但是可以更明确地是,注重分配公平已经是不可绕过去的民生主题。特别是初次分配就注重公平更具当下性和现实性。

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doc

2019年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高考改 革方案今正式颁布 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 “新高考 “新高考后将没有成绩排名,镇海中学会有些吃亏。”杭州市第二中学的代表在镇海中学第二报告厅直截了当地说。 “既要把高三的老高考教学工作组织好,又要研究和实施高二新高考的应对方案,两者差异太大,特别累。”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这样透露。 表面上看,这是浙江两所最牛的高中在“倒苦水”,实际上是浙江省内高中名校长、名师以及国内专家7月7日至8日聚在镇海中学,就如何应对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变革与走班教学“抱团取暖”。 按照新高考方案,浙江省内今年9月上高二的普通高中学生都要进入大规模走班教学阶段。此前,有关专家在浙江调查发现,有的老师对此“极度恐慌”。 “一考定终身”变为“一选定终身” 浙江省人民政府9月9日发布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课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

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国内有关高考的改革一直在进行,新高考浙江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文东茅说,取消文理分科以后,浙江“7选3”科目有35种选择组合。 杭州师范大学附中校长任学宝介绍,文理分科时,该校文科4个班,理科8个班,但是对今年9月上高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选课意向调查发现,35种组合中选择了34种,只是第一次调查缺少政治、生物、技术课组合,第二次调查没有生物、历史与技术组合。 “新高考是一次新的挑战。”杭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派出的特别代表说,在高二年级选课时,很多孩子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家长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选课。 更为重要的是,高一年级学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对新高二课程作出选择,选择组合方案一旦上报不可更改,即使将来可能允许个别学生修改,也将极大浪费高二年级的时间成本,改过来以后的学生也很可能失去了高考的竞争力。 有关人士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说,过去社会批判高考最多的是“一考定终身”。但是,现在新高考方案下,浙江高一学生在16岁至17岁的年龄段就要选择喜欢的专业,并与两年后高考报考的“专业+大学”密切相关。这不是变成了“一选定终身”吗? 杭州市第二中学英语组组长朱旭峰表示,对于高一学生这种选择方式是否合理,尚无定论。现在该省有些高中的做法是,高一年级学生考试后,把语文、数学、外语必考科目成绩排名列出来,再把不同选课组合成绩的年级排名拉出来,一并交给学生家长。然而,面对一大串排名,并且组合不同科目在年级前后不

“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

“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 近年来,大学录取率不断攀升,上大学已非难事,但是考生和家长焦虑情绪反而不断增加。应该看到,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各阶层之间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数量差距不断缩小,但是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阶层差距日益凸显,这直接影响青年学子能否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和能力。教育焦虑是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竞争之中的心理反应,“高考工厂”现象反映社会底层的教育焦虑。 “高考工厂”是阶层固化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扭曲反映 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其位置的容量是不同的。社会结构的变动,从深层次上折射社会结构既定利益格局重组和阶层利益关系急剧变化的过程。社会学者李强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是一种倒丁字型,农村人口构成倒丁字型社会结构的一横,是巨大的处在下面的社会阶层,而城市人口更多是构成倒丁字型结构的一竖的社会阶层。大量社会底层处于社会结构底部位置,社会中下阶层向上流动困难较大,当下的“富二代”“贫二代”就是社会流动固着化的集中表现。代际间发生职业改变、地位升迁的机率降低,突显了先赋性因素在社会流动和分层中的决定作用。社会资源先天性缺失而又得不到公平教育机会保证的底层子弟,升迁的难度将数倍于“富二代”阶层。当前社会阶层分化较为明显,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社会中上层集中,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影响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 “高考工厂”模式则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表征。2010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面临困难”的评论,直指社会底层子

女在教育方面向上流动面临困难,其子女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不断减少,成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的机会亦在下降。教育向来被视为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阶梯。“高考工厂”作为应试教育的成功样本,本质上是社会流动渠道单一化、扁平化的产物。 我国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甚至班级之间都存在着明显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现象。根据教育部发布《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显示,北京普通高中生师比为9.0,而河南生师比高达17.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主要分布在城市,而县镇教师供给不足。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差异明显,城乡教育差距显著成为不争的事实。农村教育资源远不比城市,高考竞争实际上是城乡学生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在过去高考形式单一的情况下,农村学生通过刻苦攻读可以取得高分,进入重点大学,而当高考形式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时候,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就有所下降,学生的家庭资本和所在区域的教育条件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城乡教育差异悬殊背景下,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可谓是落后地区基础教育“逆袭”的典型。安徽偏远乡镇上的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每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90%以上。2013年河北衡水中学1 04人升入北大、清华,囊括河北省文理科状元。 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高考神话”,媒体将此类中学称为“高考工厂”,不仅规模大,吸收大量农村生源和社会底层子女,而且升学率极高。“高考工厂”的教学管理模式特征主要是:①学校实施严格的封闭式、军事化管理;②视学生为学习机器、考试机器,节假日及

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玄箫2008-12-3 12:23:00 122.224.26.* 举报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有利于将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将经济总量的盘子做大,从而使个人得到更多的利益。 公平是天生的基本原则,社会公正是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基本依据。 效率与公平问题,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现在提法变为“更加重视公平”。这在思想界、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由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等4家社会科学机构联合主办的中国市场经济论坛第81次会议上讨论的议题是“效率与公平”会议就改革进入新时期后的“效率与公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会议上多位专家发言,集中讨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尤其是两者孰优孰先,并且分为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坚持认为现在我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效率优先应该是必须遵循的,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有利于将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将经济总量的盘子做大,从而使个人得到更多的利益;效率必须放在第一位,而且今后任何时期没有效率优先就不可能出现,也不可能维持社会公平,所以对效率优先不能产生任何怀疑。 反对的一派则指出,公平是天生的基本原则,社会公正是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基本依据,无论是在社会再分配领域还是初期分配领域都必须遵循社会制度,按照劳动的贡献和生产的贡献不同进行分配,初步分配领域如果不重视公正问题会增大再分配的难度,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严重问题,现在中国社会的平均差距很大,中国社会的平均差距之所以扩大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重视初次分配的公正问题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教授、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黄范章的观点主题是“效率优先增进公平”。他指出,效率优先问题对于市场经济来讲是生命攸关的,是市场经济生命线,因为市场经济它是竞争经济,竞争就是要效率。虽然是经济形态的发展有的时候会公平突出一点,有的时候效率突出一点,即使在强调公平的时候也不是不要效率,不要忽视不要忘记效率优先,因为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要效率,我们要把蛋糕做大就是靠效率,现在我们蛋糕没有做大你怎么分配也不行,过去我们在原有的蛋糕盘子里只能搞平均主义。 中央农村政策研究所原主任、中顾委委员、开达理事杜润生在发言中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先把蛋糕做大,才能够如何分配,才能给分配一个保障。要实行下一个目标就是研究GDP8000美元,先要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发展是不能一次发展成功的,是曲折的过程不断发展。社会公平是永恒的主题,不是一下子能够解决得了的,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但是平均主义在中国根深蒂固,我们不能走平均主义的误区。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赵海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克服了过去计划经济的弊端,有了效率以后才真正激励了大家的劳动,因为干得好了收入就多了,经济发展加快了,还是要效率优先,我们国家还是很穷的。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公平

公平 名言 人要尊重自己,就必须抱有一种信念:公平对待他的同胞。——夏洛蒂·勃朗特 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韩婴 世界之大,而能获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识。——笛卡尔 民主政体应避免这样两种极端,就是不平等的精神和极端平等的精神。——孟德斯鸠 平等是各种善的根源,极度不平等是各种恶的根源。——罗伯斯庇尔 平等的第一步是公正。——雨果 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这是公理的法则。——伊索 同一个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我们在上帝面前,都同样聪明,同样愚蠢。——爱因斯坦 没有完全的平等,就没有爱。——屠格涅夫 既然承认人人平等,那么,不管谁做了相同的错事,便应该受到相应的裁判。——高尔基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 天不在人之上创造人,也不在人之下创造人。——福泽谕吉 法律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波洛克 没有共同权利的地方就没有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无所谓公正。——霍布斯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 我们生来都是平等的,是德行使我们有贵贱之分。——拉丁谚语

经典素材 交通部长超速行驶 (公平拒绝特权) 法国政府两位部长曾被发现在一条乡间公路上超速行驶。 这两位部长分别是交通部长德罗比恩和负责管理交通执法的内政部长萨尔科奇,他们所乘的轿车分别以98公里和103公里的时速在一条最高限速每小时70公里的路上飞速行驶。 据悉,他们都是赶去参加法国第一部自动路边雷达测速装置的启用仪式。这一装置能够将超速行驶的司机记录在案。 交通部长办公室发言人称,德罗比恩没有否认这一事实。他还补充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交通部长也不例外,赶去参加活动不是借口。” 龙永图谈公平竞争 (市场经济要确保公平竞争) 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而竞争必须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指出:世贸组织的所有原则归纳到一点,就是要确保市场经济竞争的公平性。这次我们加入世贸组织,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做出了一个重要承诺:从此以后,我们再也没有经济贸易法律法规上的特殊性了。要执行的就必须公布,不公布就不能执行。这是对以往我们制定法律法规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它体现了世贸组织的透明度原则。 赵奢铁面无私 (维护公平要依法办事) 赵惠文王的弟弟赵胜,号平原君,任赵国丞相,家有食客数千,颇有权势。他的家臣家丁因此倚势不遵守国法。有一年,赵国田部吏赵奢铁面无私,按法将平原君家9个不纳税的管事家臣全部处以死刑,平原君大怒,要杀赵奢。赵奢说:“我秉公执法,原是为国家考虑。如果你的家臣不奉公守法,又何以叫国人守法呢?国人不守法,恐怕赵国也不巩固,你的荣华富贵也不存在了。”一席话,说得平原君哑口无言。平原君认为他是贤才,向赵王推荐。赵奢被任命管理国家的赋税,他办事公平合理,使得赵国国库充实,人民富裕。 曹操与满宠 (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曹操有个堂弟,名字叫曹洪。曹洪跟随曹操带兵打仗,立过许多战功,曹操对他十分信任与宽容。 有一天,曹操的侍卫报告:“丞相,曹洪有急事求见。”曹操说:“让他进来。”曹洪气喘吁吁地走进来。曹操问:“有什么紧急的事吗?”曹洪向曹操行过礼,说:“有。您快管管满宠吧,他要杀我的人了。这不是故意让我出丑吗?”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课时作业15: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选择题 1.从2015年5月1日起,广州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从1 550元/月调整为1 895元/月,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8.3元/小时。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可能带来的影响理解错误的是() A.有利于发挥再分配的重要作用 B.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C.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效益 D.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2.激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潜力,需要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为此,需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最终形成合理的有利于消费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列举措中体现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 A.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 260元调整为1 400 元 B.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C.某地政府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 D.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 3.漫画启示我们,当前() A.我国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 B.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必须通过再分配实现 C.初次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促进公平必须依靠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4.2016年,我国将再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同时,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上调,迎来“十一连增”。这种调整() ①是通过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②有利于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③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④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 5.从一个水龙头打水,有人用大桶,有人用小桶。无论让谁先打,全部打完水的时间是一样的,因为水龙头的流速是一样的。但先让用小桶的人打水,会缩短所有人打水的总等待时间,一定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人完成打水的任务,体现了“短作业优先法”。这说明() ①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②合理的公平表现为相对平等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保证 ④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 A.①② B.①③C.①④D.②③ 二、非选择题 6.材料一2011~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基尼系数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水平的统计指标,其取值范围在0~1之间,值越大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越大,一般在0.3到0.4之间表示居民收入差距相对合理。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请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角度谈谈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答案★——

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注重效率,也注重公平”

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注重效率,也注重公平” 自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伟大历史任务以后,国人对效率与公平的论争再度达到高潮,有主张舍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例如,2005年10月有人在《社会科学报》上撰文疾呼:“必须重新确立…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但也有对此明确表示反对的,如某华侨大学教授在《理论前沿》上撰文,提出四点反对的理由。我认为这两派观点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都失之偏颇,并且对于解决目前我国效率与公平严重失衡的社会问题是于事无补的。所以,我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原则的提法作适当调整和改动是必要的,即把“兼顾”二字改为“注重”,既维护了“效率优先”原则,又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理由如下: 1.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需要我们在多方面有超越资本主义的表现,尤其在效率与公平上超越资本主义。这样,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社会主义制度也才能够巩固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必须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没有效率,算不上社会主义;没有公平,连资本主义都不算,更算不上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就好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不能有任何偏废。过去,我们在这方面曾有过深刻的教训,例如,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以后,一度实行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就是为了公平而牺牲效率的做法,因而是不明智和不可取的,其结果是导致国运不昌和共同贫穷。改革开放后,我们对此作了根本性的纠正,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毋庸置疑,这一原则对推动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正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由于我们始终把效率放在“优先”和第一的位置,而把公平放在“兼顾”和次要的位置,更由于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所谓的“效率”,长期实行一条腿走路的政策,使公平问题一直得不到重视,结果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与其说是过去我们“兼顾公平”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是工作中的疏忽和偏差所致,不如说是这一原则本身存在有明显的偏重所造成的。这就是为什么今天要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重新思考和调整的原因。 2.它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发展道路历经坎坷、曲折,从毛泽东时代提出“大干快上,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发展观到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主张加快发展、优先发展、不平衡发展,倡导“先富论”,再到本世纪初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这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但又是对前一步的总结和跨越,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正是在总结毛泽东时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属于邓小平优先发展、不平衡发展观的一部分,符合当时中国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要求。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和解决温饱问题,效率成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尤其在经历了平均主义之痛以后,效率更成了国家发展的优先考虑。但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道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巨大的、显而易见的,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在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分析产生矛盾和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我国经济长期以来走的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发展科技含量低、成本高、效益差,并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具有不协调性、不可持续性、片面性和盲目性;二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片面追求GDP的最大化,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有的甚至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解有错误,他们把“效率优先”当成“效率挂帅”,把“兼顾”理解为可顾、可不顾,把GDP的增

合肥市2020年高考政治易错题集03 收入与分配B卷

合肥市2020年高考政治易错题集03 收入与分配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50分) 1. (2分) (2017高三上·泰州开学考)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其核心是完善农村±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下列传导路径能正确体现“三权分置”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是() ①巩固家庭土地承包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就业 ②坚持农户土地所有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③流转土地经营权→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④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协调集体、农户、经营主体权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分) (2016高三上·晋中期中) 10月22日,2015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重庆举行,此次全球合作伙伴大会邀请了全球互联网精英就智慧城市、未来经济格局、万众创新等热门话题展开思想碰撞,研究合作伙伴创新成功的案例,探讨“互联网+”的未来趋势。这启示企业应() ①以盈利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 ②关注社会发展,了解用户需求 ③注重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④依托先进技术和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3. (2分)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程逐步加快,“营改增”逐步推进。这有利于() ①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②减少财政收入,完善税收制度③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的偷漏税行为④减少税收种类,促进公平竞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4. (2分) 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以下措施中既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转变又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 ①适当降低部分能源资源和关键零部件、原材料产品的进口关税 ②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支出合计13799亿元,增长11.4% ③我国将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 ④2013年我国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5. (2分) (2018高一下·石家庄开学考) 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今天,这个观点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启示是()

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带来的影响

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带来的影响 新高考方案,带着强烈的新政意图,顺应民众的现实诉求,契合教育的时代旨趣,亮点纷呈。其中突出的亮点不是玩考试内容的加减,也不是搞学考与高考的联动,而是将高考的考录从“总分匹配”向“专业+总分”双匹配模式的转变。这是恢复高考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方向性改变。这将激励高校和高中在育人的根本问题上,必须走向更高层次,即:立德树人下的多元发展。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的高考改革,但以往历次的高考改革,一直停留在考试科目、内容难度、时间长度、组卷方式和组考形式等方面的变化上,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高校录取的“总分匹配”模式下进行的。“总分匹配”模式所带来的表观公平,以及考录过程的简单快捷,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人感受到了它的优越性。 但30多年来,一成不变的“总分匹配”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积累,给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造成的深层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就高校建设而言,单一的总分录取模式,让大学的起点竞争过分集中于录取总分的高低,大学形象“只见学校不见专业”。这在客观上抑制了大学对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对大学的专业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另一方面,长期的“总分匹配”模式,也阻碍了普通高校对“超级大学”的专业超越,阻碍了高校的多元分层发展。这可能也是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综合化”倾向严重,“做大”之风盛行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做大”才有可能在招生竞争获得更多“眼球”。就中学教育而言,长期的“总分匹配”模式,让中学教育形成了路径依赖,加剧了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只认大学招牌,只求分数利用最大化,只知专业是否热门,不管专业是否适合。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的有效学习,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教育资源,也给许多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了困扰。 浙江新高考方案,设定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7选3”选考科目,高校可以自主设定各专业录取的必要选考科目;同时把报考专业与选考科目是否匹配作为录取的前置条件,在报考专业与选考科目匹配的前提下,再按总分高低分专业录取。这样一种“专业+总分”的考录模式,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总分匹配”模式。这一变化,给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1.“专业导向”成为学校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新话题 方案中,由于高校将按专业分别录取,这在高校招生的“学校招牌”竞争上撕开了一道口子,高校教育的专业成就,会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若干年后,一般高校在某一专业上与“超级大学”一决高下的局面有望形成。高校的招生竞争,有望从表面的“学校竞争”客观地转向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竞争,这是一种良性竞争,有利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深层发展。可以预期,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大学的专业排名将与大学的综合排名同样重要。 “专业导向”的考录模式,要求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业性向,并据此确定选考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用高考的指挥棒引导学生去更多地了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一、案例: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从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开始,每次中央重要会议文件都这么提,直到如今。所以,它是我国在收入分配政策领域的正式精神。 共产党向来主张社会公平和公正。为什么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在分配政策上要把公平与效率相比放在“兼顾”的次要地位呢这与我国经济长期落后,难以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众多社会矛盾,有密切的关系;与我国在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巨大机遇与挑战,也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情势迫使我们积极进取,尽一切努力增大我国的国民财富和综合国家实力,所以邓小平南方讲话要求,“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与开放的胆子更大一点,建设的步子更快一点,千万不可丧失时机”,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样就把增加国民财富总量和国家经济实力的问题突出地提出来,效率成为第一位的问题。另一方面,制约我国提高效率的主要因素,当时仍然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平均主义的影响。为了更快地提高效率,增加国民财富总量,就必须进一步“打破平均主义,合理拉开差距,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 这一句话也正是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中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时所作的说明。 所以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新提法,是适合我国当时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的,是完全正确的。经济理论界阐述和宣传这一分配政策的精神,也是正确的。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社会阶层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经济理论界也出现代表不同利益的声音。有些人借“优先”和“兼顾”之差异,有意无意地贬低,轻视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单纯为一切敛聚财富的过程辩护,这就不符合改革的精神了。因为在这一时期,中央一再强调,“先富要带动和帮助后富”,“要注意防止两极分化”,丝毫没有忽视社会公平的意思。 二、个人发言提纲: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把个人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挂钩起来。其二是把生产要素的收益和各要素的经济效率挂钩在一起。坚持效率优先,就必然要求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当然,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公平,不能出现两极分化,这是效率优先原则实现的社会条 件。 (2)效率跟公平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公平说的是公平的竞争、公平的机会。公平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不同的生产关系上有不同的标准,只有生产发展了,公平的标准才能变化假如没有效率,我们中国就无法发展了。在当前的形势下不搞市场经济是不行的,所以竞争是公平的竞争,国家只有具有竞争力,民族才有生存权。国家只有发展了,社会才有公 平,只有有了效率,国家才能发展。 (3)效率与公平是矛盾的两个侧面。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主要表现在:追求效率必须强调竞争,竞争的规律是优胜劣汰,造成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而为了达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必须强调公平,但又会走向平均主义分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影响生产的效率。两者的统一主要表现在:效率是一个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效率只能是共同贫穷;而公平则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稳定的社会条件,什么事情都办不成,还谈什么效率。因此,必须把效率和公平辩证地统一起来。(4)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有合法经营的效率,也有不公平竞争的效率差异;不同阶段的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解决不同阶段的不公平问题的政策领域也是不同的,总之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十分困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只对狭窄意义的公平而言是准确的。基于对效率和公平认识的深化,我认为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坚持效率优先,注重社会公平”。坚持效率优先,体现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和“发展是硬道理”;注重社会公平,体现注重全过

高三议论文:高考真的公平吗

高三议论文:高考真的公平吗 千千万万的高考生经过了最后数月刻骨铭心的奋斗和冲刺,一年一度纷纷扬扬、轰轰烈烈的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如今,考生中胜出的数百万幸运儿,也开始在各大专院校里书写其人生的新篇章了。几家欢乐几家愁,个中滋味,唯过来者自知。 日前读到一篇关于高考的文章,该文认为“高考作为现阶段最公平、的一项基本制度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并一再强调了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制度的重要性和公平性。对此,本人也凑个热闹,谈谈个人的看法。 人们常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事物的正面,而忽略或有意避开了同样重要的背面——“法律是人定的”。敝人始终认为,凡事只要是有人为的介入,就存在有不平等的可能性,只有在人不能左右的东西面前,才能有真正的所谓平等,譬如,“岁月面前人人平等”,又譬如,“电子摇号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哲学方法论问题。 平心而论,“*”后,百废待兴,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而高考录取率不到5%的社会环境下,恢复高考制度来选拔人才,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相对体现了社会的公平竞争。然而,即便如此化解了因出身和推荐造成的“机会不公”,但仍未化解因长期的城乡、师资、贫富之别等等人为所形成的“社会不公”,艰苦低劣的学习条件无形和无奈之中变相堵塞了无数天生质素和智商远比你我都高的优秀农家娃的升学之路,生存的温饱尚且未解决,就更无从谈及“只要考得好,照样上北大、清华”了。那年头高考,表面上“大家都按同一规则参与竞争”,但实质上仍然未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平等”。事实也是如此,尽管当时中国占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但大部分大学生却来自于城镇。如果诗仙李白能翻躯再现参加高考,在下敢打赌,这“乡下小子”也只不过是一介“白卷英雄”而已。 时至30多年后的今日,全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涵盖包括初、高中的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规范和完善,社会正趋于大同和一体,更主要和特别是近年来高考录取比例已经高达70%以上。在此社会背景下,如果还要“继续牢牢地守护”目前高考的所谓“公平之根”,笔者倒认为大可不必和不以为然。说实话,中国的高端缺的不是“满分英雄”,而是与生俱有逻辑和创造性思维的睿智高才和奇才,尽管他们高考也有可能会名落孙山。在选拔和网罗这类“人才”上,30多年来的高考帮上大忙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中国早就该象狂扫奥运奖牌那样,狂扫诺贝尔奖了。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小的们为了这八十之“定”,好歹还用了三年的时间,而目前的高考制度,竟以区区2天而定其终身。难道不觉得这过于“文断”和有点不公吗?姑且不算密集和高强度的高考考试本身以及临考前长期的“朝5晚9”的紧张备战复习,直接给多少高三考生和他们的家庭带来多大的心身健康的伤害。就以其2天的临场考试而论,由于考生的身体状况、模拟题命中率、场地环境、赴考交通、甚至全国各地之温差、等等加等等的N种差别性和不确定性,就能造成很大的不公,从而间接影响到考生的高考成绩。试问,这样的高考对他们公平吗? 还有,那些平时吊儿郎当学习差的主儿,考试时似有神助中头彩,只有天和“鬼”知道他们怎么考了个满堂红;相反,那些平日学习成绩一向很好的尖子,瞬间的糊涂和“马失前蹄”就能造成

辩论稿: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对方辩友共同探讨“效率优先兼 顾公平”还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今天我方的辩题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公平问题受到人们乃至中央高层的重视。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论断。随后,胡锦涛同志在一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关于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专题讲话中,把公平正义列为社会之一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及“公平”达20 多处,并明确强调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就明确彰显了公平正义的执政新蓝图。任何一个走向成熟的现代 社会,无不把社会公正放到核心的地位,而不仅仅是一个“兼顾”的位置。为此, 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开宗明义,让我们先明确几个概念。何为公平?其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公平的理解是有区别的。就当今社会而言,这里指的公平,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个机会公平,二是分配公平。机会公平要发展机会要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分配公平则是要求对经济发展的结果有一个合理的分配。何为效率?效率的含义一般是在经济学意义上被使用的,它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生产效率,具体指 单位时间内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二是指经济效率,也称配置效率,具体指现有生 产资源与它们所提供的人类满足之间的对比程度。今天我们判断效率优先还是公 平优先的标准是哪一者更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下面我方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我方观点。

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主要包括居民提供生产要素所得报酬收入,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对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再生产所征收的生产税和进口税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企业在扣除其固定资产消耗和其他运营成本及税收后的净营业盈余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生产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和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一般不直接干预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 初次分配是更为基础性的分配关系,它要解决的,主要是货币资本的所有者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利益分配问题,不仅数额大,而且涉及面广,如果在初次分配中出现重大的社会不公正,在政府再分配中就很难加以扭转。初次分配市场中调节机制的缺失,会导致分配秩序混乱,从而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各企业中分别进行的。 国有经济初次分配:国有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成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由国家统筹安排,在全社会范围内使用;(2)以企业基金形式留归企业支配,用于企业发展生产、集体福利、职工奖励等方面;(3)以工资形式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企业职工,由职工个人支配和使用。 集体经济初次分配: 城镇集体经济初次分配:城镇集体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财政,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2)以合作基金形式上缴集资单位,形成统一支配的集体收入;(3)以企业基金形式留给企业;(4)以工资形式分配给职工,形成职工个人收入。 农村集体经济的初次分配:农村集体经济由于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要以承包农户为单位进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承包农户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发解为四部分:(1)以农业税形式上缴国家,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2)以公积金、公益金形式留给集体,用于扩大再生产和集体福利;(3)以管理费形式提留给乡村政权组织;(4)以个人收入形式留归农户。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应坚持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 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 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 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坚持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 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如何把效率与公平协调 一致,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直是理论与实践中的难题。党的十* 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这为我们在深化 分配制度改革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思路。一.效率与公平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所谓效率,是可以按经济生活中劳动数量、 质量同劳动成果的比率来度量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也可以按投入的生产要素同所得的经济成果的比率来度量, 投入多,效率高,收入高,反之就收入低,甚至没有收入,发生 亏损。所谓公平,是指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无论 是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投入者,在收入分配过程中都应遵守机会均等、规则平等的原则,并允许合理拉开差距,但要防止两极分化。

效率和公平作用于不同的分配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过市 场进行的分配是初次分配。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是按其 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来获得收入的。效率高,则收入高;效率低,则收入低。假如市场上不需要你所提供的生产要素,就得不到收入。各种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出判 断的。在初次分配中,个人的收入取决于个人拥有的生产要素的 数量和要素的市场价格。初次分配以效率为原则,可以引导人们 不断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解决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但是,经过市场实现的初次分配,还不能解决如何把蛋糕分得更公 平合理一些。比如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一些人很富有,一些人连 基本需要都无法保障。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阻碍经济效率的 提高。因为收入两极分化,将对社会运行机制造成双重后果:一 方面,对众多穷者的社会激励失效,极低的收入无法激发穷者的 奋斗精神;另一方面,富者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有可能侵害 社会约束机制。社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失灵,必然从宏观上 破坏社会的均衡状态,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无序化,从而严重破 坏社会的经济效率。所以,市场初次分配的缺陷必须由再分配来 弥补。在市场初次分配考虑效率的前提下,通过税收等手段调节 收入差距,达到社会公平。所以效率和公平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辩 证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 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