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合作_理论与实践的考察_以战后法德关系为例

国际合作_理论与实践的考察_以战后法德关系为例

国际合作_理论与实践的考察_以战后法德关系为例
国际合作_理论与实践的考察_以战后法德关系为例

学术专论

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的考察

———以战后法德关系为例

宋 伟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主要理论流派有关国际合作的观点,并结合战后法德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法德关系是说明国际合作问题的一个典型例子,可以用多种理论进行说明,也可以利用国际结构、国际制度以及地缘政治方法进行分析。本文以为,新现实主义有必要从结构与合作的关系入手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国际制度理论对国际合作的研究存在不足,对国际制度本身的研究也有待充实。建构主义、地缘政治的分析方法可以作为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分析的补充,进一步解释国际合作这一命题。

关键词 国际合作 新现实主义 新自由主义 法德关系

分类号 D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9789(2002)022*******

战争与和平是国际政治的中心问题。如何促进国家间的合作,避免战争,进而促进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一直是国际政治学者们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世界政府的办法遥不可及,而国际法的作用更令人失望。肯尼思?华尔兹发展了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指出国际结构对于国家行为的重大制约作用,为理解国际合作开辟了新的道路。新现实主义提出了霸权稳定论,另外一些学者则注意到,冷战结束后,国际机制、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重要,从而提出了制度合作论。究竟国际合作是由何种因素决定?无政府状态和相互依赖为国际合作的深入提供了何种背景?多极化是否有利于国际合作?为什么几百年来互为仇敌、征战不休的法德能走上互利合作的道路?本文试图从有关学派的论述出发,结合战后法德关系的发展加以评论。

一 主要理论流派的争论

针对国际合作这一中心命题,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主要的争论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国家的本质与国际合作的关系问题。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承认,国家本身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是自私的。由于没有一个世界政府,又不存在普遍意义上的道德约束,各国的政治家往往为了本民族的私利而不惜损害全人类的福祉①。因此,国家之间的欺骗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古典自由经济学所鼓吹的“比较优势”式的共同繁荣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本质与国际合作的关系,两个理论流派存在着分歧。基欧汉指出,尽管不可能出现自然而然的全面互利的“和谐”状态,国家的本质并不

①Hans J.M orgenthau,“P olitics am ong Na2 tions”,S tanley H offmann(ed.),Contemporary Inter2 national Theory,N.J.:Prentice2Hall,Inc.,1960, pp.54—551

一定限制合作的进行①。当考虑到武力解决利益冲突的代价过高或者当发现合作能给彼此带来好处的时候,作为理性行为体的国家必然倾向于合作。新现实主义则认为,国家的自私本质决定了只有存在一个强大权威(霸权或世界政府)的情况下,合作才可能发生。罗伯特?吉尔平指出:“无政府的国际系统对国家的行为有着一种无

形的控制”

②。在新现实主义看来,国际关系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霸权秩序代替另一个霸权秩序的过程。霸权秩序的合法性是通过霸权战争确立的,以各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威望”等级为依据③。这个分歧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两个理论流派对合作问题持不同的态度。

其次是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的问题。新自由主义者反复强调说:在国际制度的保障下,深层次的相互依赖可以使贸易比战争更为有利,因此国家将倾向于合作。而在新现实主义看来,由于无政府状态的存在,一国担心的并不是自己的绝对实力,而是本身的实力在整个力量分配格局中的地位。相互依赖和经济合作固然可以为本国带来收益,但国家担心的是别的国家从中得到的收益更大,而那些收益随时有可能转变为反对本国的力量资源。也就是说,存在一个“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的关系问题④。对于这一点,新自由主义指出,当行为者的数目多于两个时,“相对利益的获取”的定义就会变得十分模糊。如果一个国家不与他国发展相互依赖关系,它就根本无法获得某些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理性预期理论也被用来质疑“相对收益”的观点。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当预期合作会带来更大利益时,一个国家就不会太在乎眼前的小利。国际制度的作用正是产生和促进了这种预期⑤。特别在相互依赖提高了不合作的成本的前提下,国家自然

会选择合作。在传统的国际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博弈双方很难了解对方的利益取向究竟是怎样的,因而就不能迅速和理性地决定是进行合作还是对抗。沟通能够消除国家间的戒备感。美国学者史蒂芬?马杰斯基作了一个实证分析,发现大多数战争的原因都是因为未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只有小部分国家的动机是出于贪婪⑥。在这个方面,“囚徒困境”是被经常引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在“囚徒困境”中,双方的信息交流被隔绝,博弈双方都有背叛对方的可能。对囚徒困境的分析表明在国际政治中实现稳定的合作涉及到几个重要的因素:(1)参与者相互作用的预期行为;(2)对对方的决策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3)博弈者对长期利益的态度;(4)博弈双方有着较为相似的利益取向。符合上述条件的博弈往往会形成合作,尤其是当博弈者通过多次博弈之后,看到合作的长期

?

71?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以战后法德关系为例①②③④⑤⑥刘靖华:《霸权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94页。

Andreas Hasenclever &Peter Mayer and V olker Rittberger ,Theories o f International Regi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P.46.

Joseph M.G rieco ,“Understanding the Prob 2lem of International C ooperation :The Limits of Neo 2lib 2eral Institutionalism and the Future of Realist Theory ,”David Baldwin (ed.),Neo 2realism and Neo 2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pp.5—61

详情参见[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David A.Baldwin (ed.),Neo 2realism and Neo 2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 ork :C 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P.1451

R obert K eohane ,After Hegemony :Coopera 2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N.J.:Princeton Universiy Press ,1984,pp.51—521

收益明显地优于背叛合作带来的短期利益①。

再次是关于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的问题。新现实主义的质疑是,在相互依赖的背景中,在某些关键的经济部门严重依赖于其他国家的条件下,一国往往有可能通过战争来争夺资源。高度相互依赖同时也增大了战争的风险。肯尼思?华尔兹指出,相互依赖只有“微弱”的影响,这更是一个“依赖”而不是“相互依赖”的世界②。新自由主义则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指出,一国与他国的贸易一旦切断,不仅会丧失原有的收益,而且会因之付出调整经济结构的成本。这还只是在“敏感性相互依赖”的前提下。在“脆弱性”相互依赖的条件下,国家付出的代价会更大③。因此,在贸易预期理论看来,贸易收益加上调整成本再加上对未来贸易的预期,这三者合起来是影响一国决策者选择战争或和平的核心因素④。为了扩大预期的效益,国际制度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两个流派真正争论的核心所在,那就是国际制度与国际结构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的作用问题。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变革并不仅仅是霸权秩序的更替。在秩序的变革中,还包含着制度的进步和制度对国际关系过程的深刻的塑造作用。“国际制度”这一概念,不仅包括了正式的国际机制,即实体的国际组织和正式的国际条约等,也包括非正式的、不成文的习惯和规范。制度本身就象征着一定的秩序。因此,新自由制度主义在关于国际社会无政府而有秩序这一点上与新现实主义实际上是一致的,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新自由主义强调制度的独立性、动态性。制度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独立的变量,反过来深刻地影响国家行为。新自由主义并不认为国际制度一定有利于国际合作,但正如基欧汉所指出的

那样:“一切有关合作的努力,都是在某种制度背景下发生的。……为了更好地理解合作与倾轧现象,我们需要探讨国际制度的来源与性质,以及制度是怎样改变

的”

⑤。新自由主义认为在复合相互依赖的条件下,国际制度通过提供信息能够有效地增进合作。新现实主义则坚持制度是由霸主确定、为霸主的利益服务的,因而是无足轻重的。只有在霸权提供安全、制度这样一些公共产品的情况下,国际合作才能够有效地进行。就肯尼思?华尔兹在其名著《人、国家与战争》和《国际政治理论》里所表明的看法,他所要研究的是何种国际结构更有利于国际合作。他认为,在两极结构中,两极的影响空前强大,可以有效地管理世界、抑制冲突的发生,是最为简单、有效的结构⑥。

除了两大主要理论流派在国际合作方面的争论,其他的一些国际政治学家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国际合作问题。建构主义流派的学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对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基本命题提出了挑战。建构

?

81?欧洲2002年第2期

①②③④⑤⑥参见拙文:《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的真正架构———浅析肯尼思?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R obert O.K 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 2tions :T w o Approach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 2ly ,1988,P.380.

刘靖华:《霸权的兴衰》,第103页。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1页。

K enneth N.Waltz ,“S 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 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 ol.25,N o.1(Summer 2000),pp.14—151Als o see John J.

Mearsheimer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 2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 ol.19,N o.3(Winter 1994—1995),P.71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155页。

主义认为,国际政治的结构和制度实际上是一个被各种规范、文化认同影响着的动态的东西,所谓的无政府状态与国家的行为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决定关系。而激进的批判理论家如亚历山大?温特则进一步认为,是国家的行为导致了无政府状态,

“冲突与竞争的逻辑,决非不可改变”

①。该理论的可取之处在于指出了世界政治中选择和改变的可能。如果从他们的逻辑出发,增进国家的文化认同将有效地促进国际合作的实现。批判理论家则更进一步,他们认为,人性并不一定是恶的,国家间应该追求没有强制权力和强制规则下的合作。一旦国家解构,利益由社会各阶层的需要来定义,并形成一种互利合作的关系,无政府状态就将被克服②。

另外一个影响着国际合作的因素与地缘政治相关。地缘因素对国际政治有两种影响:一是影响国家对于威胁的认识;二是增加国际合作的交通成本。在地缘政治学中有一条边际效应规律。这条规律指出,两个地理接近的国家相互友好,则带来的利益比相距较远的国家会倍增;如果相互敌对,则带来的灾难也会倍增③。地理的邻近性影响着国家对于威胁的认识,也影响着国家间进行经济和政治合作的成本。如果两个国家力量大致相当,又相邻,那么它们对于对方的防范、对对方力量增长的认识就会敏感得多。如果两个国家相距很远,开展经济合作的成本就比较大。只有在交通和信息事业发达的今天,这些困难才不那么明显。

新现实主义对国际合作命题的探讨是较为粗略的。虽然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在《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一书中除了“总体结构模式”外,又提出了所谓的“问题领域结构”模式,但对国际合作过程的描述和解释仍然是不充分的④。与现实主义在探讨动态的合作过程

中无所作为的情况不同,新自由主义通过引入理性选择理论中的博弈理论和贸易预期理论,丰富、充实了自己的制度理论。但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结构现实主义(此处仅指肯尼思?华尔兹的理论)并未对国际合作做出具体的结论。华尔兹的理论是一种哲学化的理论框架,而且着眼于安全问题。两极结构下的合作以安全合作为主,属于高级政治的范畴;而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争论更多地集中于经济和贸易领域合作的“外溢”效应。事实上,国际结构是一种组织形式的制约,是脱离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而起作用的。下面本文准备通过分析法德关系在战后的发展,来讨论这些争论。

二 战后法德关系的发展:

多维的考察

法德关系可以说是双边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典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作为相邻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一直处于一种“安全困境”和争霸野心的纠缠与较量之中。自1756年的七年战争以来,普法之间明争暗斗,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战

?

91?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以战后法德关系为例①②③④详情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

叶自成等著:《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页。地理的邻近性也是沃尔特解释国家威胁性大小的四个标准之一。See S tephen M.Walt ,The Origins of Alliance P olitics ,World Politics ,V ol.34,N o.3(July 1984),pp.21—28.

Chris Brown ,“Critical Theory and P ostm od 2ern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J.R.G room and Marg ot Light (ed.),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Guide to Theory ,Pinter Publishers ,1994,pp.105—106.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64页。

争、1870年德意志统一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接踵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国都处于敌对地位。两国之间的敌意不可谓不深。因此,尽管欧洲联邦一直是几百年来欧洲不少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理想,在漫长的黑夜里却看不到丝毫的光明。可是,二战结束以来,这一理念却在欧洲开花结果,欧洲建立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联盟。这一变化与法德和解是分不开的。“法德关系起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火车头和方向盘的作用,是欧洲联合名副其实的核心,所以人们把欧洲一体化之中的法德关系称为法德轴

心”

①。那么,为什么法德关系会出现这么深刻的变革呢?结合以上提到的理论争辩,我们把它们与法德关系的发展对应起来做一考察。

首先,法德国家的本质是不是有了改变?或者更严格地说,法德国家作为追求民族利益的工具这一理性本体是不是超越了自私自利的现实主义范畴?问题的答案是显然的,没有。法德两国都是把自己的安全和利益放在首位。追求和坚持法国世界大国地位的“戴高乐主义”在法国可谓根深蒂固,而德国也时时抓紧复兴的契机。当欧洲的联合计划或者美国的建议影响到两国自身利益时,两国都会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甚至抵制。当美国在1950年9月举行的北约理事会上提出重新武装联邦德国的议案时,法国立即起而反对,并且在北约

接纳联邦德国的问题上断然行使了否决权②。联邦德国则对1955年四国首脑会议的亲热气氛大为不满,原因是认为“盎格

鲁—撒克逊大国正在干牺牲德国的事”

③。既然如此,那么按照新现实主义的说法,只有在霸权能够提供安全等公共产品的情况下,法德合作才能进行。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将深入分析。而按照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说法,尽管国家的本质

是私利的,但是它们在复合依赖这样一种武力不再起主要作用的条件下,有可能用合作的办法来解决利益冲突或者促进共同利益。1945年以后,法国和德国确实处在一种经济紧密结合的状态中。由于法德关系的改善,在欧洲以煤钢联营为起点,逐步建立起了关税同盟、欧洲共同体,最后发展为拥有统一货币的高度一体化的欧洲联盟。但是,问题在于,法德合作的开始并不是因为两国密切的经济相互依赖。不过,新自由主义可以反驳说,法德合作的开始正是因为两国领导人认识到了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标。

其次,法德之间的收益分配如何影响着两国的合作?毫无疑问,自从煤钢联营建立以来,法德之间的经济合作为两国的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1958—1970年,欧洲共同体成员间的贸易额增加了6倍。到1970年,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苏联。到1995年,欧洲联盟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到715万亿美元。肯尼思?华尔兹指出:“一个联合的欧洲迟早会成长为一个

新的超级大国”

④。伴随着这种由于优势互补和共同对外带来的绝对繁荣,法德两国在共同推动欧洲一体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70年代中期,欧洲联合遭遇了一次比较大的挫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成员国纷纷推行保护主义,因而使得欧共体成为发达国家中经济发展速度最慢的地区。这正好从反面证明了共同市场给欧洲带来

?

02?欧洲2002年第2期

①②③④[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第362页。

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

页。

伍贻康:《法德轴心与欧洲一体化》,载

《欧洲》1996年第1期,第34页。

的共同繁荣。但是,相对优势的分配并不是没有影响到法德关系。既然法德仍然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本体,它们就不可能不考虑相对收益的分配问题。在50年代,两国对关税同盟计划表示了不同的态度。联邦德国在共同体内实力最强,从关税同盟计划中受益最大,因而态度最积极;法国工业实力相对较弱,因而态度也就保守得多。但在共同农业政策方面,情况却恰恰相反。联邦德国是“农业小国”,农业实力远远落后于法国,对农产品的自由流通往往抱抵制态度。因此,当法国看到联邦德国“忽视法国的农业利益”时,扬言如不满足法国的要求,法国将退出共同体①。也就是说,在欧洲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的情况下,法国和德国首要关注的仍然是各自的民族利益。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有力地说明了,相对收益问题为什么未对法德合作产生太大的影响。首先,在欧盟这样一个大家庭内,各国之间的收益分配是复杂的,而不同的收益分配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更加难以把握。一项措施可能加强德国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可能增强其他国家的实力,而国家间的复杂关系又使得这种不一定平等的收益分配难以直接影响分配格局。而且,在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各个国家、各个部门之间复杂的收益分配情况也会影响国家对自身利益的认定。法德合作就是这种情况。虽然关税同盟计划于法国工业不利,但是其农业部门的利益却得到了保护。在法国看来,农业部门的利益自然是维护政府威信和国家利益的关键部门。除了这些方面的原因以外,新自由主义的博弈理论和预期理论也有力地说明了

法德之间为什么可以进行合作。从预期的

角度看,由于建立了强有力的欧洲制度和对关键资源的超国家管理(煤钢联营),各国都对长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抱有信心。欧洲联盟的议事机构和比较透明的信息传递,对防止因为“囚徒困境”而形成“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当然,北约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或者说,不能忽视美国提供的安全保证。在这里,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是互补的,而不是互斥的。

既然绝对收益带来的共同繁荣和公正的交易制度抵消了相对收益的负面影响,那么法德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对国际合作带来了什么影响呢?这个问题耐人寻味。在1945年以前,法德之间的经济实际上是处

于一种高度的相互依赖之中,主要是对关键资源的相互依赖。以往战争的爆发,主要是为了夺取对方的煤或者钢。因此,新现实主义对于新自由主义者的反驳是有根据的。但是,战后法德之间的相互依赖却比战前要复杂和深刻得多。在霸权国提供安全、一体化带来繁荣的情况下,相互依赖应该说转变成了一个促进和平的因素。在政治上,两国只有联合才能成为世界强国;在经济上,比较优势带来的繁荣是难以割舍的。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欧洲,国家边界趋向宽松。许多城市和地区之间结成了新的跨国关系———一种以城市为基础的新的政治经济结构,如德国萨尔州、卢森堡和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这个煤钢三角区制定了联合商业战略;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和荷兰的鹿特丹结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联合体②。这种打破边界形成的经济上的紧密联系是相互依赖发展的更高层次,也更有助于防止国家间的冲突。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在说明这个问题时也有了一席之地。

?

12?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以战后法德关系为例①②李树勋:《欧洲一体化与世界多极化》,载《江海学刊》1997年第5期,第38页。

李琮主编:《西欧经济与政治概论》,高等

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03页。

最后要分析的是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两个学派争辩中最核心的问题。究竟是二战以来的国际结构保证了法德走向和解与一体化,还是国际制度起到了比较大的、独立的作用?二战结束以来,国际结构经历了从两极结构到一极结构的转变。在两极结构下,安全是欧洲国家关心的一个中心问题,但欧洲国家却又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因此,安全这一公共产品就由霸权国美国来提供。在美国作为西方盟主不可动摇的情况下,法德之间的斗争或者说它们对各自安全的关注下降了,苏联的威胁成为它们关注的中心。美国作为盟主所具有的制约、协调和领导作用,保证了法德关系朝着和解、合作而不是安全困境的方向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成为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在西方盟国中仍然拥有强大的号召和领导力。因此,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说,正是美国的霸权保障了欧洲的繁荣。新自由主义所强调的制度,在欧洲联合和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也就是欧洲联合机构权限不断扩大、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煤钢联营共同体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从煤钢联营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欧洲防务集团、欧共体到欧洲联盟、欧洲防务联盟,这些机构的变迁是欧洲联合成就最明显的标志。这些联合机构在维护欧洲国家协调、保证欧洲共同繁荣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新自由主义的学者也提到北约,不过角度不同。在他们看来,北约并不完全是服务于美国需要的组织。这种观点的说服力不大。

那么,究竟是国际制度还是国际结构在确保欧洲和平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呢?可以肯定的是,在国际制度建立以前,是美国霸权的作用为法德和解奠定了基础,但在后来的长期发展中,却是国际结构一直

在起主要作用。而当欧洲联合发展到欧洲联盟,一体化程度已经相当高的情况下,国际制度的作用就日益扩大。国际结构和国际制度的作用在确保欧洲和平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形成了互动的机制。欧洲联盟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在欧美关系中非常重要。欧洲的主要国家都更重视与美国的关系,而不是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①。

建构主义和地缘政治学对于国际合作的分析也适用于法德关系。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讲,两国同属于基督教文明的中心区,欧洲联合的理念源远流长。1713年法国的皮埃尔最早提出了“欧洲联邦”的思想,后经康德、拿破仑、白里安、丘吉尔等不断发扬光大②。直到80年代中期,法国还被视为国家干涉主义盛行的国家。而自1993年以来,法国完全实行了自由贸易规则,法德经济模式日益趋同。两国领导人在就业、增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方面有着共同语言③。这些方面的认同自然会促进双方关系的不断发展。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法德两国作为相邻的两个大国,地理上的邻近极易加剧由于力量差距变化而形成的威胁感。所以,在历史上,法德尽管在战争中互有胜负,但战胜的一方却仍然忧心忡忡。二战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地理上的邻近使得这两个国家推行友好政策带来的好处也倍增。正因为两国相邻,在经济上才可能达到今天的一体化程度,才可能成为欧洲联盟发展名副其实的轴心。有利的地理条件是形成法德轴心而没有形成英法德轴心的关键原因之一。

?

22?欧洲2002年第2期

①②③刘建生:《德法英三角关系互动剖视》,载《国际问题研究》1999年第2期,第26页。

王福春、孙应帅:《“大欧洲”探源》,载梁守德主编:《世纪之交的欧洲、澳大利亚与世界》,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60—76页。

[美]A ?W ?德波特:《欧洲与超级大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75页。

综上所述,各种理论流派的分析均能在法德关系的发展中找到支持自己的根据。这为理论本身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呢?

三 理论的思考与问题的提出

国际合作如何实现并增进世界政治的文明与和谐,这一点是所有国际关系学者关心的中心问题。如前所述,各种理论流派的观点其实并不是相互冲突的,而是互补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它们争论的重点是何者为主导的问题。笔者以为,新自由主义通过国际制度保障和平的思路,不失为一种比较积极的观点。国际结构的主导作用已经为国际关系学界所公认。尽管如此,还是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国际制度与国际结构的关系,并具体探讨能力结构在转化为制度结构(权力结构)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具体研究,我们有可能就建立更好的国际制度提出可行的方案。欧洲联盟与美国的关系是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在此试图提出的另一点,是被人忽视的国际结构对国际合作的影响问题。人们往往用华尔兹的理论来解读两极稳定论,这有失偏颇。国际结构作为一种组织性制约,特别是在国际社会单元功能相同的特殊情况下,其作用往往是长期的和决定性的。新现实主义的霸权稳定论实际上强调的是单极霸权结构的合作问题,而单极结构并不一定有利于合作。华尔兹本人倾向于两极结构。两极结构具有独特的优势,这已被法德关系史所证明。在两极结构条件下,法德的关系在更大程度上受到系统的制约,两者之间斗争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单纯的两极结构是否就是最好的结构?“两极+多强”是否会更好呢?或者多极结构下的强有力的国际制度能更好地促进国际合作?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

理论的推导不可能产生具体的政策。新自由主义在研究国际制度时,还需要对制度做更深入的分析。国际制度的建立即使能帮助国家明确预期的利益,但其反映的利益不可能是完全公平的。例如欧盟机制的建立对法德自身发展的不同影响问题。本文限于篇幅,不能进一步展开分析。国际制度理论强调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我扩展性”①。虽然并非所有的制度都有利于合作,但某些制度确实能增进合作。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制度本身与合作的关系,分析什么样的制度、何种条件下的制度有利于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既然实践是统一的,那么理论从本质上也是统一的。对法德关系的考察说明了各个主要流派观点的互补性。我们不妨把各流派的理论都作为方法论,灵活地综合运用。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则是国际问题研究者面临的终极任务。在完成这个终极任务之前,对于制度和结构的具体研究仍然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工作。

作者简介:宋 伟,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

通讯地址:100871 北京大学46楼1014室

电子信箱:s ongwei43@https://www.wendangku.net/doc/eb3275374.html,

收稿日期:2001-11-27

责任编辑:刘 绯

?

3

2

?

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以战后法德关系为例

①R obert O.K eohane,After Hegemony:Coop2

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pp.

103—106.

ABSTRACT

The Changes of Putin’s Policy tow ards the West since the“9?11”

Xu Zhixin A fter the terrorism attack on the United States on“September11”2001,Russia unexpectedly car2 ried out a policy of catering for the West in the respect of fighting against terrorism.The new attitude was a U2turn of its former cautious and doubtful attitude towards the West.

Pukin’s strategy can be described as“to give before to take”,namely,to force the West to concede on certain aspects by Russia’s participation in the fight against terrorism.The strategy aimed at changing the character of Russi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speeding the process of Russia’s return2 ing back to Europe,and in the meantime creating a g oo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Russia’s eco2 nomic development.H owever s o far,the evidence showed that the policy change of Russia harmed its interests,because Russia obtained too little while conceded too much.The situation indicated that problems existed in Russia’s strategic thinking and em pirical im plementation.

K ey w ords:Russia;“September11”;P olicy towards the West

I 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ince the World W ar II: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2 vestigation—French2G erman relationship as an example

S ong Wei The paper examines the view points held by the main school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such as neo2realism and neo2liberalism.The French2G erman relationship after the W orld WarⅡserves as a very g ood exam ple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It can be explained by various kinds of theories such as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structur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geo2 politics.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neo2realism g oes further o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truc2 ture and institution theories,and that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can be enriched.C on2 structivism and G eo2politics could als o be used as the supplements to explain international coopera2 tion.

K ey w ords:International C ooperation;Neo2realism;Neo2liberalism;French2G erman Relationship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 (带答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b327537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活动: 2.公益广告: 3.晕轮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 A.双向交流 B.单向交流 C.双向管理 D.单向管理 2.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 A.巴纳姆 B.艾维·李 C.伯尼斯 D.卡特里普 3.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共关系的( )。 A.优化环境功能 B.提高素质功能 C.塑造形象功能 D.协调关系功能 4.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 )。 A.组织形象象限图 B.形象要素调查表 C.语意差异分析法 D.形象要素差距图 5.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是( )。 A.倒金字塔结构 B.并列结构 C.顺时结构 D.金字塔结构 6.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 )。 A.导人阶段 B概说阶段 C.交锋阶段 D.妥协阶段 7.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是( )。 A.知晓公众 B.行动公众 C.非公众 D.潜在公众 8.《公众舆论的形成》一书的作者是( )。 A.艾维·李 B.伯尼斯 C.卡特里普 D.巴纳姆 9.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 )。 A.美誉度 B.信用度 C.知名度 D.成热度 10.对于一个组织具有双重人格的公众是( )。 A.政府公众 B.媒介公众 C.社区公众 D.名流公众 11.公众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以偏概全”的心理定势称为( )。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关于人际关系的面试题

关于人际关系的面试题 现在许公司越来越重视人际关系方面的内容,所以他们的面试的过程中也会着重问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的面试题。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人际关系的面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人际关系的面试题之领导篇 1、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分歧? 第一,尊重和理解对方。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人会尊重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因此,在态度上我会尊重对方,这样对方才有可能愿意和我沟通,从而有可能解决分歧。(另外,领导者是代表组织或单位进行领导工作的,尊重领导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尊重和爱护整个组织。) 第二,反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许多时候,双方的分歧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并不一定我的看法是对的,别人的看法就一定是错的。我会仔细分析对方观点中的可取之处,反思自己观点考虑不周的地方,对自己的观点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

第三,沟通。根据对方的性格,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方式进行真诚的沟通。方法:如果对方是性格开朗的类型,我会采用直言建议的方式;如果对方是内向严肃的性格,我会通过委婉的方式或者通过第三方来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四,如果达成了共识,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达不成共识,除了明显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抵制以外,我会本着组织性、纪律性的原则求同存异(认真执行领导的指示),争取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3、"作为副职,在和主要领导研究问题时,你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提出后却不被采纳,面对这种情况,你如何处理?" 一要凡事以单位工作优先,大局为重,处以公心,冷静对待; 二要再全面思考分析自己意见的正确性、成熟性和可行性,并请求领导同事的帮助; 三是如确认自己的意见切实可行,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或通过他人,向主要领导进一步反映陈述; 四是经过反映陈述,仍得不到赞同和支持,可保留意见,若属原则性、违法犯罪的重大问题可向上级反映。回答时,一步一步,将自己的观点逐层展开,使之环环相扣,从而增加答问陈述的逻辑性。 2、甲领导说东,乙领导说西,怎么办?

论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关系

论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关系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之间关系紧密,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相互影响。究其原因,无论是国际法学者,还是国际关系学者,他们都具有相同的视野,即在传统上共同关注以国家为中心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晚近又同时面对国家与非国家主体,诸如全球化、“国际治理”等全新课题。而进行学科交叉研究,一方面是各个领域的学者对自己所研究的学科范围之外,但紧密相关的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必然反应;另一方面也是各个领域的学者保持自身领域研究的动态发展的需要。这些特性决定了两个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结,并对各自学科的发展大有裨益。一、国际关系及国际法概述国际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国际关系是指主权国家之间的一切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外交、军事方面的关系,也包括文化、科技和法律方面的关系;既包括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民间的关系。而狭义国际关系仅指主权国家、政府间的官方政治外交关系,即国际政治关系。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国际关系日益呈现出地域上的全球性,内容上的经济政治文化互动性,层次上的复合性以及变迁的有序性等特征。国际法是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行为准则以及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所应遵循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传统国际法仅认同对狭义国际关系的调整与规制,但在当今国际关系呈纵横扩展的情况下,国际法本身的发展已经突破了这一案臼,日益关注其他层面复杂的社会关系。国际关系属于国际社会事实层面的内容,具有先在性和客观性等属性;而国际法则属于其价值层面的内容,带有反映性和主观性。

因此,它们之间既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联,又含有现实矛盾,并不能预期二者达成完全和谐的关系状态。故此,承认关联并解析二者的矛盾才是推进其良性互动的根本。二、国际关系同国际法三次联结早期的国际关系著作充斥着对国际法研究成果与方法的运用,甚至可以说它们是从法学研究中脱胎而出。在理想主义理论中这一点尤为明显。一战把维也纳会议以来靠大国均势政策而維持的欧洲百年和平局面打得粉碎,为防止战争,维持和平,一些国际关系学者把目光转向当时已成为哲学世界主导思潮的乌托邦主义。无疑,自近代民族国家诞生以来,国家之间始终遵循着权力与利益至上的法则,这决定了理想主义不切实际的理念注定要破产,但这个时期国际法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结(也是两个领域所实现的第一次联结),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对国际法与国际法学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冷战开始后,现实主义占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流,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研究突然变得疏远。至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界对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跨学科研究蔚然成风,成为这两个学科最新发展的闪亮之处。在国际关系学界,重新拾起国际法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的联结纽带的正是国际机制理论。从国际机制的定义看,国际机制与国际法实际是相近的概念。虽然对于国际机制的定义,学者们尚有分歧。另一方面,从国际机制的特征与功能看,国际法具备国际机制学者所强调的国际机制所应具备的各种特征与功能。冷战结束后,建构主义理论迅速崛起,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提起了很大的挑战。该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把国际关系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人是社会的人,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2014年6月) 一、判断题(共计20分。每题1分,在答题纸的题号后选出正确答案。) 1.公共关系学所说的公众,特指与具体社会组织有利益关系或利害关系的人或人的群体。A A.正确 B.错误 2.公共关系学所说的社会组织指社会上的各种组织机构,比如企业、学校等,公共关系学就是研究各种组织行为的学 科。B A.正确 B .错误 3.公共关系在美国产生时,主要在两个领域滋长。一是在政治领域,二是在工商业领域。A A.正确 B.错误 4.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其本质的规定性是组织的形象管理。因此,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社会组织形象管理 的学问。A A.正确 B.错误 5.社会组织形象简称组织形象,是指组织的建筑物、活动场所等显示的面貌。B A. 正确 B. 错误 6.知名度和美誉度是评价组织形象的基本量化方法。B A. 正确 B. 错误 7.对组织形象进行定性研究的一般思路就是对组织内在精神品质、外观面貌、行为风格三个方面的构成因素进行比较 分析。A A. 正确 B. 错误 8.传播意为广泛散布,本质上指信息在时间或空间上的移动和变化。A A.正确B.错误 9.按照公共关系管理的理念,社会组织自觉维护公众利益越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就越高大。A A. 正确 B. 错误 10.新闻宣传的核心要求是新奇性。B A. 正确B. 错误 11.新闻稿的“倒金字塔”式结构,就是打乱新闻事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把最能吸引人注意的事情编成简短的内容放 在前面,细节性的介绍放在后面。A A. 正确 B. 错误 12.知晓层次的传播目的在于扩大知晓公众的数量,提高知名度;所以在公关实践中也可以通过制造社会新闻、甚至 是反面新闻来达到这一目的。 A A. 正确 B. 错误 13.政府公共关系管理要始终围绕政府重要领导人的形象建设问题开展活动。B A.正确B.错误 14.吻手礼主要流行于欧美国家,一般是男子见到未婚女子时,先垂手立正致意,然后用右手或双手捧起女士的右手, 俯首以微闭的嘴唇象征性地轻吻一下其手背或手指。A A.正确B.错误 15.展览会是一种综合的传播方式,基本的传播手段是利用实物和图像,其综合性也就是实际物品和图像的综合应用。 B A.正确B.错误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礼俗,比如,不能穿鞋进入清真寺,不带棍棒进入蒙古包等。A A.正确B.错误 17.调查,即调查研究,分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两个步骤。A A.正确B.错误 18.社会组织的机构设置灵活多样,团队结构的特点是打破部门界限,把决策权下放到工作团队队员手中,对员工的 要求比较高,既有专业背景,又要有复合型的多方面素养。 A A.正确B.错误 19.刺激、学习理论就是采用一些诱惑性的办法,以推动人们自觉学习。 B A.正确 B.错误 20.在公关活动中,与人握手时应面带微笑,同时环顾四周,注意他人的态度。A A.正确B.错误 21.艾维·李提出“讲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等主张,他的公关实践理念成为了当时公共关系实践的理论原则。A A.正确 B.错误 22.1923年,爱德华·伯内斯在出版了多部著作的基础上,在纽约大学首次开设公共关系学课程。A A.正确B.错误23.公众具有多样复杂的整体性,是指公众对于组织来说,在管理上是一个整体,但是,由于公众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内心世界很复杂,所以,这个整体是复杂多样的。B A.正确B.错误

面试题人际关系类

1、如何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分歧? 第一,尊重和理解对方。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人会尊重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因此,在态度上我会尊重对方,这样对方才有可能愿意和我沟通,从而有可能解决分歧。(另外,领导者是代表组织或单位进行领导工作的,尊重领导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尊重和爱护整个组织。) 第二,反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许多时候,双方的分歧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并不一定我的看法是对的,别人的看法就一定是错的。我会仔细分析对方观点中的可取之处,反思自己观点考虑不周的地方,对自己的观点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 第三,沟通。根据对方的性格,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方式进行真诚的沟通。方法:如果对方是性格开朗的类型,我会采用直言建议的方式;如果对方是内向严肃的性格,我会通过委婉的方式或者通过第三方来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四,如果达成了共识,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达不成共识,除了明显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抵制以外,我会本着组织性、纪律性的原则求同存异(认真执行领导的指示),争取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2、甲领导说东,乙领导说西,怎么办? 第一,尊重和理解双方。领导者是代表组织或单位进行领导工作的,尊重领导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尊重和爱护整个组织。 第二,古诗云:“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双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并不一定是谁对谁错,调查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双方的意见,吸取其中较好的部分,形成一个综合双方意见的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案绝不是简单的“折衷主义”,不是做老好人,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是一种求同存异,优势互补。 第三,分别用恰当的沟通方式与两位领导适当沟通,得到批准后执行。要注意沟通方式。 3、稀缺资源的分配,比如分房,人多房少,如何分? 第一,成立一个由各方面代表组成的分房小组,人员组成要按照比例,使各种情况的成员都有表达意见的渠道。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人际关系测试题

人际关系测试题 : 篇一:人际关系考察面试题 人际沟通能力,是指通过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一般来说,在与同级成员之间交往时,人际交往能力要为相互了解、沟通思想、交换意见、协调一致服务;在与下属交往时,人际交往能力要为传达意图、掌握情况、调动下属积极性服务;在与上级交往时,人际交往能力要为了解上级精神、反映本级情况、取得上级支持服务。人际沟通能力的核心环节是要善于理解他人的立场观点,并善于说服别人。人际理解能力是沟通能力的基础。要想理解他人,必须有换位思考能力,站在对话者的角度,认真思考他的立场和观点的合理性。对不同立场和观点,有包容能力,能够允许求同存异。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上展开的说服工作,才容易让人接受。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观点往往是片面的,这样的立场和观点难以形成有效的说服力。所以,理解他人是说服他人的基础。 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表现之一是知人善任;另一个表现是能够注意让下属人员参与决策。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参与是人的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过程,人们自己参与的活动,容易在态度和情绪上采取正面的评价。 1.市场经济条件下充满了竞争,同事之间无形中也存在着竞争。谈谈你如何面对工作中的竞争? 【参考答案】(1)竞争出活力,竞争产生动力。因此,要敢于竞争、

乐于竞争、善于竞争。要树立竞争是正当的和不可回避的意识,防止以阴暗或畏怯的心理看待竞争,端正参与竞争的态度。 (2)要把发扬自身优势和发挥内在潜力、出奇制胜与恪守竞争规则结合起来,把竞争定位在比水平、比心理素质、比思想境界、比实际贡献、比创新精神上,不搞小动作,不出损招,避免恶性竞争。(3)既全力进行竞争,又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和感情关系,不把相互竞争搞成相互拆台和水火不相容的争斗。 (4)既要有自知之明,又要客观地评价竞争对手,既不自高自大,又不妄自菲薄。(5)只要竞争规则是公正的,竞争过程是透明的,对于竞争结果要坦然接受,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3.你的一位领导脾气比较急,批评下属时常常不留情面,大家的工作情绪经常受到影响,作为下属,你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1)首先应该认真接受领导的批评,不能因为领导严厉的批评而产生逆反心理,以致影响工作。(2)可以私下找机会和领导沟通,向领导反映下属因此产生的意见和情绪,婉转地说明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至于领导是否接受建议、改变方法,由领导自己决定。 4.你善于与他人和睦相处吗? 【参考答案】我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做起来没有困难。在学校时,班里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学校俱乐部的活动,我都很热情地参加,并且很适应这种集体活动的气氛。“贵在人和”,这是我的处世哲学。不过有时我过于在乎周围人的反应和议论,常常因为别人的态度而左右自己的情绪,故在行动上谨小慎微、左顾右盼,这是自己今后应该注意的。对于“协调性”问题,我曾多方注意,但做得不尽如人意。主要是我个性有些不大喜欢“合群”,更乐于独居一处。如果把“合群”作为协调性的标准,那我是比较欠缺了,但我能够做到使个人行为不致妨碍集体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做到与周围人的“协调一致”。 5.由于工作的原因,使你和领导发生了矛盾,这时有人向你建议,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三大传统: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三大传统可以分为理想主义、现实主义、革命主义。 理想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解决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控制和限制战争的无能是对格劳秀斯和康德等理想主义外事哲学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被视为是第一个国际关系的理论。代表人物中最著名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 背景:1889年,威氏发表了《国家论》,提出应当使国家和世界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实现道德理想。1918年,“一战”结束后,他制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诸如公开外交、集体安全、国际法律、民族自决等等,被称为“威尔逊主义。”在威氏的倡导下,西方国家在1919年成立了国际联盟。后来法、美等国又在1929年签定了“非战公约。” 理想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道义和法律,其基本主张是: 1.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决是消除战争的主要条件。 2.秘密外交是导致敌对结盟和冲突的根源,而公开的协议则是避免战争的途径。 3.摒弃传统的均势体系,代之以集体安全体系。 4.建立普遍的安全机构—国际联盟。 5.诉诸公众舆论,因为公众舆论是维持世界秩序的强大武器。 6.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性本善,可通过建立和巩固国际合作实现人性善良的一面,人类在进步过程中可逐步消除战争思想。 实质:在帝国主义时代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 缺陷:一种超脱现实和世纪的政治理念,缺乏实证的精确的研究,没有提出世纪的理论分析方法,忽视历史经验。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主张权力政治,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的状态,是“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霍布斯”文化,对现实主义者来说,政治就是过激行为体为了权力、声望、影响和安全而不间断地进行的斗争。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对人性的悲观看法,对权力的关注,对政治是由利益冲突所决定的,是对权力的争夺和分配的观点,成为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和哲学基础。而主权国家中心论,则成为现实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现实主义分为:古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进攻现实主义;防御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的主要观点:权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国家最终关心的是安全。 革命主义: 是指一系列强调人类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分野仅仅是表面现象,隐藏在国家分野背后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形态。革命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和谐的,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远远没有达到和谐的状态。在革命主义理论思想传统的视野下,我们的现实世界是被一分为二的,即“坏人”(异教徒、专制者、压迫阶级等)对于“好人”(选民、公民、被压迫者等)进行统治。因而,人有权利与责任来推翻这种邪恶的现状。而能够代表这种普遍利益的唯一代表,或者说人类利益的唯一代言人则是革命主义者自身。 典型特征: 首先,所有的革命主义思想都具有革命权利思想,认为“好人”有革命的权利。 其次,大凡革命主义者都是从道德主义原则、自我中心出发,具有极为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精神风貌; 第三,革命主义者具有看轻理智,崇尚激情的特征。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2-2013第二学期 一、考试形式和时限 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考生必须独立完成,不得讨论。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考试题型和分值比例 1.单选题。每题1分,共16分。 2.多选题。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4分。 3.排序题。每题3分,共6分; 4.配对题。每题2分,共10分; 5.判断改错题。正确的只需打√;错误的打×,并改正错误,每题3分,共24分; 6.论述题。15分; 7.案例题.15分。 说明:试题1-2须在答题卡上完成。试题3-7,须在答题纸上完成。 三、关键概念 公众、公共关系观念、公众导向观念、组织形象、CIS、CS活动、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知觉的选择性、心理定势、从众心理、逆反心理、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媒介事件、危机管理 说明:关键概念涉及配对题 四、基本原理 1.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2.公共关系观念的演变3.公众的识别4.公众的发展过程5.公共关系的运作过程6.公共关系评估7.信息的处理8.传播的过程9.公共关系调查10.CIS运作程序11.根据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传播的类型12.马斯洛需要层次的内容13.态度形成和改变的阶段 说明:基本原理涉及排序题

五、论述题 1、是不是所有组织都有必要设置公共关系部门?请结合所在的单位或所熟悉的单位实际说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P81 答题思路: (1)基本观点。并不是所有组织都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 (2)基本理由: ①一个组织是否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门要根据组织自身的运行和发展需要来决定。 ②不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的组织也需要公共关系。 ③不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的组织,其公共关系职能可以被分散在其他职能部门之中。 (3)结合实际。以所在的组织或所熟悉的组织来说明。 2.组织积极承担社区内的公共事务或公益活动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吗?组织应该如何处理社区关系?P304,P165-166 答题思路: (1)组织积极承担社区内的公共事务或公益活动并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可以结合赞助活动的 目的来说明赞助活动的意义。 (2)结合实际说明组织应该如何处理社区关系 3.请结合实际说明实物媒介在组织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运用。P198,P202 答题思路:实物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1)媒介的概念和实物媒介的概念。 (2)实物媒介和实物传播的特点。 (3)实物媒介的类型。 (4)举例说明实物媒介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运用。 4.举例说明组织面对批评报道的基本对策。P164-165 答题思路: (1)对批评报道的基本态度和对策。 (2)对于属实的批评报道,基本对策。 (3)对于失实的批评报道,基本态策。 (4)举例说明 5.请你对企业如何妥善处理顾客投诉和纠纷的问题,谈谈你的见解。

公务员人际关系类题目

复杂人际关系类套路总结 一、概述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每个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都要同各种各样的关系打交道。如何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需要一定的技巧,凡是处理关系好的人,往往会取得成功。卡内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对于公务员来说,也是如此。公务员工作涉及面广,要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是否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务员的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二、人际沟通的原则 1.互酬原则。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其行为具有互酬性。彼此有所施,也有所受。互酬不仅包括物质内容,也包括精神和情感方面的内容。 2.自我袒露原则。个人把自我向别人敞开比死死关闭更能使人满足,并且这种好的感觉也会感染自我暴露的对象。比如,某人犯有某种错误,他能主动地告诉交往的对象,这样会博得对方的好感,对方往往愿意帮助他摆脱困境。 3.真诚评价原则。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免不了要互相议论,互相评价。而评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评价者是否真诚和符合实际。在评价别人时,要求真诚,实事求是。 4.互利性原则。要解决人际关系不协调的这种矛盾,就要采用互利性原则。“互利”就是矛盾双方都能接受调节,都认为调节对双方有利。经协调,关系和好。 公务员所对应的各种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与本单位的关系 人与单位的关系是纯洁的、紧密的,而且是互惠互利的。人从属于单位,受单位约束;人创造单位,把握着单位的发展;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单位的工作当中,单位才会蓬勃向上,个人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2. 与领导的关系 从体制上职务上说是工作关系,主辅关系;从组织上说,两者是上下级关系,即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从政治上说,个人与领导政治上一律平等,是一种同志关系。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风格,个人如何与领导做好沟通协调,关系到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公务员要处理好同领导的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精明强干,善于办公、办文、办事; ②诚实而不做假弄权; ③善于提出补正意见而不以正确者自居; ④公正无私,不搬弄是非; ⑤谦虚谨慎,不傲上凌下; ⑥受到批评而能不急不怨; ⑦办事要忠于领导意图,不带个人意愿; ⑧熟悉领导、适应领导,取得共同语言。 3. 与同事的关系 公务员一天工作几个小时,有时还要加班加点,同事关系成为了最主要的关系。同事之间是朋友,是伙伴,是竞争对手,一个好的同事环境会使工作得以较好完成,一个差的同事环境只能是互相制约。公务员要有与同事和睦相处的能力。大家在一起工作,彼此能够和睦相处,形成和谐一致,心情舒畅的环境是非常重

公务员面试典型题目-人际关系

公务员面试典型题目——人际关系 1、领导交给你和小张一件事,但事后领导只表扬了你,而没有表扬小张,因为他做得不好,小张很不服气。现在领导又交给你们一件工作,小张就坐在你对面,你怎么说服他和你一起工作? 【试题分析】 公务员考试面试人际关系题型中主要涉及四个主体,分别是:领导、同事、亲友、群众。本题属于其中最为常见的两个主体(领导和同事)中的一个,考察的核心是与同事人际关系处理的意识与技巧。当然本题的出题形式也非常符合当前考试趋势,通过设置情景进行动态考察,即通过事情的处理考察考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考察考生对人际关系处理意识的把握。题目中有两个点需要把握,其中一个是曾经发生的事情(即当前需要解决的这件事情的背景):领导只表扬你没有表扬小张,导致小张不服气。另一个是本题目的核心:如何说服小张,赢得他的认可,共同推进工作进度,完成领导交派的任务。考生作答过程中应更多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也就是在如何说服方面多下功夫,而这也是考生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所在。 【参考要点】 一、与同事协调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入题并点明本质。 二、分别从几个方面重点谈清楚运用哪些做法和手段说服同事,赢得小张认可。 三、进行收尾升华,展望未来。 【参考答案】 我们之所以能够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一定离不开同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团队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而同事就是我们工作的助推器。在我的工作中,因为我和同事小张共同完成一项工作,领导只表扬了我没有表扬小张,我认为优秀的工作成绩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并非我一人之功。当前又有一项任务摆在我的面前,我需要通过我的努力调动我的“战友”小张的工作积极性,赢得他的信任和认可,完成好领导交派的任务,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摆正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对于曾经取得的工作成就,是我和同事一起的成绩,受到领导的表扬应该是我们共同的荣誉,我必须在内心对两个人的工作团队有认可,对小张的表现有赞同。 二、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划分。想要准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在进行职责分工的过程中注意合理分工,一边能够充分发挥我们的长处,形成优势合力,同时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让我和小张都能够有明确的计划性,所以我会跟小张共同商讨本次任务的重要性、具体内容、职责划分。当然其中也包括具体任务推进的时间节点,以便我们能够按时按点进行对接。在整个过程中主动承担复杂繁琐的工作,苦活累活不讨好的活我先干,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说服小张、赢得他的认可。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答案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答 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b327537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答案 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 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交际型公关:交际型公关,以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 良好的发展环境。其具体内容包括:各种招待会、座谈会、宴会、茶会、慰问、专访、接待、个人信函、电话等 等。 3.媒介关系:叫做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各种网站)以及新闻界人 士(包括记者、编辑)等等的关系。这种关系含有双重人格关系:其一,大众传播是社会组织与其他公众信息沟 通的“中介”环节;其二,大众传播本身也是社会组织的目标公众。保持与媒体的良好关系为公共关系的重要内 容。 4.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具体讲,就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解决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 危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措施。 5.企业使命:所谓企业使命就是企业根据社会的分工和自身的条件,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企业使命回答了 企业“干什么”的问题,是构成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企业使命也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树立 了崇高使命感的企业,才能不断创造新成就,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6.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 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7.公关礼仪:公关礼仪是礼仪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社会组织极其成员在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 德规范的礼节、礼貌、仪式等的总称。 8.CS理论:CS是英文Customer Satisfaction的缩写,意为“顾客满意”。CS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 意度为指针,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而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和观点来分析考虑顾客的需求,尽可能全面 尊重和维护顾客的利益。这里的"顾客"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指企业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对象,而且指企 业整个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问答题 1、什么是“公众”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公众必须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简言之,公众与组织之间必须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公众有四个特点,即群体性、同质性、变化性、相关性。 2、举办新闻发布会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组织新闻发布会,是公关部门经常性的业务工作。在筹备记者招待会时,组织要注意以下问题:①邀请记者。记者招待会邀请记者的范围要根据会议的主题而定,如果事件影响仅限于一个地区,只邀请本地各媒体记者就可以了。如果事件涉及全国范围的广大公众,则必须邀请中央及地方各主要媒体的记者。②统一宣传口径。某一新闻发布到何种程度,在记者招待会前一定要在组织内部统一口径,以免因参加会议的人员说法不统一,造成记者报道失实。③选择主要发言人。记者招待会的主要发言人一般应由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性。④准备报道提纲和答案要点。公关部门的负责人在会前要熟悉主要发言,并根据主要发言整理出报道提纲。报道提纲应包括主要发言的基本内容,并附有背景材料,有关资料,图表照片等等。⑤准备好会场。组织在记者招待会召开前一定要认真选择会场,会场外部交通方便,环境干扰少。会场内应气温适宜,座椅舒适,灯光明亮,电源设备充分,便于录音、录像和安装各种通讯设备。⑥会议主持人的准备工作。记者招待会的主持人一般由公关部的负责人担任,主持人应当语言幽默,机智灵活,善于控制会场上的气氛。⑦准备辅助工具。在记者招待会前,组织要准备好各种辅助工具,如图表、幻灯、照片、地图、模型、实物、录音、录像等等,以使记者招待会产生最佳的宣传效果。⑧安排好记者活动。在记者招待会的前后,组织可安排记者参观、访问、摄影、摄像,还可以举行宴会、旅游等联谊活动,但要事先准备好交通费、小礼品等。 3、办好一次庆典活动,你认为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要办好一次庆典活动,应认真做好以下的一些工作:第一,精心选择对象,发出邀请,确定来宾。第二,合理安排庆典活动的程序。第三,安排接待工作。庆典活动开始前,应作好一切接待准备工作。第四,物质准备和后勤、保安等工作。庆典活动的现场,需要有音响设备、音像设备、文具、电源等。总之,要做到认真充分,热情有礼,热烈有序,就会使庆典活动取得成功。 4、调查人员在设计问卷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尊重公众,慎重选择所提问题,防止对公众情感造成伤害。

事业单位面试—人际关系题型答题技巧

结构化面试是事业单位面试中常考题型,其中人际关系题又是结构化面试中常见的类型。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说服与影响他人的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等等。从面试命题方面讲,人际关系题一直是事业单位面试常考的一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下面将为大家讲解结构化面试中人际关系题型的答题技巧。 一、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含义 在事业单位面试过程中,对考生人际间的适应、人际合作的主动性、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以及对组织中权属关系的意识(权限、服从、合作、协调、指导、纪律、监督)等方面进行考查的一类题型。 二、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测评能力 如何处理冲突;如何建立关系;说服与影响他人;团队合作与协调;有效沟通;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三、题型介绍 生活中人际关系种类是无穷无尽的,但具体到事业单位,其交往范围却有一定的职业侧重性。所以根据事业单位人际关系所重点涉及的主体,我们将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面试题分为六类:与领导、与同事、与下属、与群众、与亲朋和多重关系的人际交往。 (1)与领导的人际交往 例如:你和同学一同考入新单位,你工作勤奋,成绩突出,但领导对你印象不佳,同学受到领导信任,并且经常为难你,你怎么做? (2)与同事的人际交往 例如:你是在职研究生,一年需要20天的时间脱产学习,你的到新的到位后,同事对于你去学习有意见,认为你无法很好地进行工作,你将如何处理。 (3)与下属的人际交往 例如:你们公司有个重大项目,之前是李某负责,但是由于李某出现重大失误,领导让你来接管项目,让李某担任副手,但李某态度消极,不配合,你怎么办? (4)与群众的人际交往 例如:假如你是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有人反映小李总是玩架子鼓扰邻,你怎么去和小李沟通解决这件事? (5)与亲朋的人际交往 例如:同事工作时间离开一会儿,领导批评了他,但是她非常不服,开始懈怠,你作为他的好朋友该怎么办? (6)多重关系的人际交往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1]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 吕维霞老师 一、选择题 1.艾维·李是公共关系学创立的鼻祖,他的最根本的公共关系理念是( B )。 A、凡宣传皆好事 B、说真话 C、双向对称 D、投公众所好 2.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是( B )。 A.生产力改变 B.市场经济 C.人际关系复活 D.有剩余产品 3.人口数量、年龄构成、生理状况、文化水平构成了社会组织的( D )。 A、经济环境 B、政治环境 C、自然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4.公共关系主体处于公共关系的( A )位置。 A.核心 B.一般 C.次要 D.被动 5.标志我国公共关系走向职业化和行业化的道路的事件是( B ) A、1986年上海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B、2000年推行公关员职业上岗考试 C、1985年深圳大学设立公共关系专科 6.传播主体向相对集中的较大的公众群体进行传播( A ) A、公众传播 B、大众传播 C、小团体传播 7.被称为“无边界的媒介”的是( D ) A、广播 B、电视 C、有线电视 D、因特网. 8.公安、税务和上级管理部门属于( C )公众。 A、组织公众 B、社团型公众 C、权力公众 D、媒体公众 9.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帮助组织制定相应的对策,这称为( B )A. 开发 B. 论题处理 C. 危机管理 D. 公共事务 10.知名度是( C ) A.社会评价好坏程度的指标 B.表示关系好坏的尺度 C.评价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11 。宣传型公关的效果侧重于(A ) A.提高组织的知名度 B.加强与公众之间的情感 C.提高组织的美誉度12.电话调查的一个优点是( A ) A.速度快、范围广、回答率高 B.调查对象有充裕的时间,认真考虑,从容作答C.可以相互探讨,深入探讨,加深印象 13.通过记者招待会形成舆论效果是一种( C ) A.大众传播方式 B.人际传播方式 C.两极传播方式 14.知名度要产生正面的积极的效应,必须以( C ) A.人力、物力为基础 B.人事关系为基础 C.美誉度为基础 15.两极传播理论的首创者是( C ) A、拉斯韦尔 B、格鲁尼格

公务员面试人际关系类题目(含答案)

人际关系类 1.你负责薪酬发放,小李负责考勤,但他做事拖沓,影响了你的工作。结果同事对你不满,领导也批评你,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在一个团队内部,只有良好的配合能让我们的工作顺畅完成。在与别人的配合当中,我们往往也能学习到更多别人身上的长处。不管同事是何种性格,我们都应当主动去调整自己,不管同事工作能力如何,我们都应当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帮助他,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尤其是在工作任务完成的不够好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多想想如何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在我跟小李的分工当中,虽然我负责薪酬发放,他负责考勤,但我们是一个整体,谁的工作没做好都会对整个团队产生联动影响。现在既然同事和领导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就应该努力去调整。到底是谁的责任使问题产生了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改善现状。因此,我会在第一时间诚恳地向领导和同事做出道歉,并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办法提高我们俩的工作效率。现在摆在眼前的最突出问题是小李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那么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提高工作效率。涉及工作分工问题,我虽然不能去直接帮小李处理考勤工作,但是我可以把我的经验和其他同时一些有益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小李,希望能对他起到更好的帮助。 另一方面,我也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让同事和领导更满意。总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想办法,不发牢骚,在看到别人的问题的时候,也应当自己深刻地反省,做一个积极工作渴望进步的年轻人。 2.进入单位之后,你发现领导不重视你,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内心深处都有被重视的的渴望。在生活上我们渴望更多的呵护,在工作上渴望被别人承认,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领导重视的是他的工作,同样,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工作。所以,领导不需要重视我。领导只需要履行他自己的职责、监督我们下属的工作状况即可。 想要被别人重视,自己首先要重视自己。如果渴望领导的重视,首先要想

公务员面试人际关系类题目(含答案)讲解学习

公务员面试人际关系类题目(含答案)

人际关系类 1.你负责薪酬发放,小李负责考勤,但他做事拖沓,影响了你的工作。结果同事对你不满,领导也批评你,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在一个团队内部,只有良好的配合能让我们的工作顺畅完成。在与别人的配合当中,我们往往也能学习到更多别人身上的长处。不管同事是何种性格,我们都应当主动去调整自己,不管同事工作能力如何,我们都应当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帮助他,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尤其是在工作任务完成的不够好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多想想如何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在我跟小李的分工当中,虽然我负责薪酬发放,他负责考勤,但我们是一个整体,谁的工作没做好都会对整个团队产生联动影响。现在既然同事和领导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就应该努力去调整。到底是谁的责任使问题产生了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改善现状。因此,我会在第一时间诚恳地向领导和同事做出道歉,并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办法提高我们俩的工作效率。现在摆在眼前的最突出问题是小李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那么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提高工作效率。涉及工作分工问题,我虽然不能去直接帮小李处理考勤工作,但是我可以把我的经验和其他同时一些有益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小李,希望能对他起到更好的帮助。 另一方面,我也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让同事和领导更满意。总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想办法,不发牢骚,在看到别人的问题的时候,也应当自己深刻地反省,做一个积极工作渴望进步的年轻人。 2.进入单位之后,你发现领导不重视你,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内心深处都有被重视的的渴望。在生活上我们渴望更多的呵护,在工作上渴望被别人承认,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领导重视的是他的工作,同样,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工作。所以,领导不需要重视我。领导只需要履行他自己的职责、监督我们下属的工作状况即可。

公共关系学期末试题

《公共关系学》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 ) A、人际关系 B、公众关系 C、团体关系 D、人群关系 2、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 A、沟通 B、交流 C、单向交流 D、双向交流 3、公共关系研究人和人的关系的角度是( ) A、信息传播沟通角度 B、社会心理学角度 C、市场营销学角度 D、交际学角度 4、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中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 ) A、艾维·李 B、爱德华·伯尼斯 C、雷克斯·哈罗 D、巴纳姆 5、公共关系传入中国大陆地区是在( )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6、在部门隶属模式中,容易将公关限于迎来送往、交际应酬,过分偏重于人际关系功能,这主要体现为把公关机构归属于( ) A、办公室 B、联络接待部门 C、广告宣传部门 D、销售部门 7、组织公关人员培训的教育内容,除了系统的理论及实践课程设置外,还包括( ) A、函授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业余教授公关知识 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应该是( ) A、形象意识 B、服务意识 C、互惠意识 D、沟通意识 9、公众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与某一组织运行有关的群体环境,是指群体的( ) A、群体性 B、共同性 C、多样性 D、相关性 10、竞选中的选民,酒店、商场中的散客等属于组织的( ) A、个体公众 B、组织公众 C、内部公众 D、外部公众 11、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 ) A、需要 B、态度 C、知觉 D、心理 12、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安全需要 B、社交需要 C、自尊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3、战争、商战、起义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 ) A、社会事件 B、社会问题 C、社会冲突 D、社会运动 14、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A.组织B.公众C.传媒D.个人 15、某体育运动产品生产企业,以著名球星为其新产品的广告代言人。这一企业主要是 在树立自己的( ) A、人员形象 B、文化形象 C、标识形象 D、媒介形象 16、下列描述对"公共信息模式"而言是错误的( ) A、公关工作是信息的公布 B、是一种单向模式 C、利用大众媒介传播相对真实信息 D、是一种双向传播 17、各国政府及其所属各重要部门设立的发言人制度是一种公关活动的典型( ) A、新闻代理模式 B、公共信息模式 C、双向平衡模式 D、双向不平衡模式 18、下列媒介与现代公关的倡导的"双向交流与沟通"的主旨最为吻合( ) A、电视 B、报纸 C、Internet D、广播 19公关调查的对象是( ) A、社会组织 B、消费者 C、公众 D、受众

2结构化面试人际关系篇

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答题技巧 一、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概述及答题原则 (一)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概述 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说服与影响他人的能力、 团队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等等。从面试命题方面讲,人际交往意识 与技巧题一直是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面试常考的一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 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具体包括:“有全局观念、民 主作风和协作意识”;“尊重他人,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坚持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能够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总而言之,就是“以仁者之心,尽君子之责”。 (二)答题原则 1.自我反思 在回答所有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类的问题时,考生要首先考虑到自我反思,即要 谈到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中首先要考虑自己做得有什么不足,是沟通不够,还是不注意 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等。如果有这些问题,那么就表示自己要及时改正和调整,如 果没有,就表示要寻求合适的时机向对方进行解释和说明,或主动征求对方意见,或 吸收对方参与到自己的工作或活动中来。 2.加强沟通 多数人际交往问题的根源是沟通不够。因此考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交流, 并尽快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现有人际关系的紧张状态。 3.避免冲突

在因一时一事造成人际关系冲突的情景中,可以采取暂时回避的措施,日后找恰 当的场合和时机进行解释和沟通。比如针对某件工作而引起的领导的误解、批评,同 事的误解和反对,都可以采取暂时回避、日后解释的方法化解矛盾。 4.积极争取领导和同事的支持 如果试题设置的情景明确了人际关系冲突和矛盾的原因不在考生,而完全在对方,那么考生就要在坚持原则和正确做法的前提下,根据对方的个性特点调整自己的交往 方式,如果还是不能改善人际关系,或这种矛盾和紧张状态已经影响了工作,那么就 要争取获得其他同事和领导的支持。 5.明确权属关系树立服从意识 所谓权属意识主要是指在一个组织中对上下级权属关系和服从意识的理解和认同。因此,考生在遇到涉及上下级关系的问题时,对上级做出的错误决定、提出的不符合 实际的要求和交办的多余的或难以胜任的工作一般情况下首先应该是服从,然后再寻 求时机解释或建议。 二、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题解题技巧 (一)与领导的人际交往 1.角色定位 从性质上说,个人与领导是工作关系、同事关系、主辅关系;从组织上说,个人与领导是上下级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从政治上说,个人与领导一律平等,是一种同志关系。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风格,个人如何与领导做好沟通协调,关系到工作 是否能顺利开展。所以考生可以将角色定位为:被领导者、下属员工、追随者、同事、同志、伙伴、战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