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作业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作业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作业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作业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确定课程目标和:(B)

A、确定教学策略

B、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C、选择教学媒体

D、确定评价方法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C)

A、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主义

D、人本主义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B

A、“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C、“家长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D、“学校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D)

A、小学教育思想

B、初中教育思想

C、高中教育思想

D、大学教育思想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A )

A、组织结构

B、组织目标

C、参与者

D、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D)

A、人本主义

B、概念重建主义

C、后现代主义

D、结构主义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A)

A、法国

B、芬兰

C、英国

D、德国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B.C.D)

A、修道院学校

B、人文主义学校

C、新教学校

D、天主教学校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A.C.D.)

A、国家课程

B、综合课程

C、地方课程

D、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A.D)

A、合作式综合中学

B、探究式综合中学

C、协作式综合中学

D、一体化综合中学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B.D)

A、目标本位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目标游离评价

D、总结性评价

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A.B.C)

A、学习障碍

B、学习困难

C、学业不良

D、学业倦怠

三、判断题

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错误)

2、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错误)

3、西周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正确)

4、契约学校是美国公办民营学校中的又一学校类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确)

5、家庭学校的兴起,就是公众对公立学校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学校类型。(正确)

四、简答题

1、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化氛围是指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学校理念以及师生员工对知识价值的认识、态度及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体现在校长的领导和教师与管理者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酝酿。

具体体现在:1、校训 校训是指经由学校领导提出的对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要求、行为习惯训练和进行人格、品格培养的戒训,是学校为了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一个学校以及学生的缩影。它是学校观念文化的最高体现和概括,是对全校师生员工在建设和发展学校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境界的总结、概括与升华,也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2、校风 校风是指一所学校的风气,是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校风是在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和办学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传统风格和思想行为风尚。它包括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端正严谨的治学态度,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3、教风 教风是教师的情感、道德、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对教学、学生、学校、集体和社会各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倾向,即教师的职业修养在执教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风范和行为风尚。它包括一个学校教师群体的职业观念、角色认同、专业能力、行为规范、人生品位、人际关系等内涵。4、学风 学风有二种含义:一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校里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态度、方法、学习风气、学术风气、文化氛围及所表现出的学习行为。5、班风 班风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长期交往中所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它是依靠群体压力,通过情感压力、舆论压力、心理隔离压力等而形成并通过模仿、舆论、疏亲等对全班成员的行为产生作用,利用

个体被爱、同情、理解、关怀、帮助等本能心理需要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友爱等方式形成积极的班级心理气氛,促使这个群体保持一种稳定的、融洽的秩序。

五、论述题

请谈谈校长个体专业发展的内涵。

答:校长个体专业发展的内涵是校长个体专业发展,主要是校长个体专业性不断提升的过程,即校长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所谓内在专业结构主要是指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方面。校长个体专业发展也是这些方面分别提升的过程。

1、校长专业信念发展。这些信念在校长那里并不是作为一种知识或能力而存在,而是作为根深蒂固、毫不怀疑的观念而存在。

2、校长专业知识发展。校长专业知识是从事校长职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如关于教育领导体制的知识、学校领导体制的知识、学校管理知识。

3、校长专业能力发展。校长专业能力是校长从事学校领导所必须的能力,如提出愿景的能力、推广愿景的能力、管理的能力等。校长的工作是一种实践性工作,这种工作性质特别要求校长具备较高的能力。

4、校长专业伦理发展。校长专业伦理是校长从事学校领导工作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如平等、关爱、尊重、宽容等。

5、校长自我专业意识发展。校长自我专业意识是指校长自身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的意识,主要表现在积极参加专业发展活动、积极对自身工作进行反思以及经常评估自身的专业水平等方面。

《教育学》大学期末考试 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比较 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全面系统论述了班 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 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 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 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 育学》。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四)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见教材) 1、实验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 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 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 3、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代表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赞可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2.美教育家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3.德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5、法国包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 2.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起源说,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以下两个基本阶段:1、确定课程目标 2、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策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选择教学媒体、确定评价方法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四、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一)课程设计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建构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第五章>>第二节学校的教学二、主要教学理论流派(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第三,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是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它们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是两种比较极端的定位。这两种定位虽然各自看到了教育的内在价值导向性和学生的能动性,但都忽视了对方所关注的内容,对学生的教育定位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第六章>>第一节学生二、学生的教育定位(一)两种著名的学生地位理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大学教育思想。(第二章第二节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的教育思想遗产(五))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技术、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参与者、第四章>>第一节学校的内部结构一、学校的简单要素:组织目标、参与者、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它把结构主义原理和心理学理论引进到课程结构中来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二、主要课程理论流派(三)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法国、芬兰、英国、德国第三章>>第三节学校类型二、促使中等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学校类型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修道院学校、人文主义学校、新教学校、天主教学校第一章第一节学校的历史与制度遗产一、古代的学校与制度遗产(二)学校的发展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综合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三、课程的主要类型(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合作式综合中学、探究式综合中学、协作式综合中学、一体化综合中学德国综合中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合作式综合中学”,另一种是“一体化综合中学”。第三章>>第三节学校类型二、促使中等教育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学校类型(三)德国模式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目标本位评价、形成性评价、目标游离评价、总结性评价1、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第五章>>第一节学校的课程 四、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三)课程评价 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学习障碍、学习困难、学业不良、学业倦怠第五章>>第三节学生的学习二、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与学习问题(三)学习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三类问题:学习障碍、学习困难和学业不良。这三者是完全不同的三类问题。 三、判断题 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错误第一章>>第二节学校的价值一、学校的个体价值这里的“个体”主要指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错误第三章>>第二节学校体系一、学校体系的形成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8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B及答案

期末考试试卷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 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以此探求。 2、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3、从教育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与。 4、教育目的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的功能。 5、提出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6、班主任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的桥梁。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未选均无分。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B、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利托尔诺 B、孟禄 C、马克思 D、凯洛夫 3、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这体现了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4、教育能够移风易俗,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育人功能 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生理前提 C、决定因素 D、外部条件 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基因B、教育 B卷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外部环境 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8、在教育目的问题上,主张个人本位论的教育家是()。 A、斯宾塞 B、孔德 C、涂尔干 D、卢梭 9、从胎儿到坟墓的教育反映了现代教育()的特点。 A、全民性B、广泛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10、教师职业的主要职责是()。 A、教书育人 B、传授知识 C、热爱学生 D、以身作则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说明了教师 的教育活动具有()。 A、长期性B、示范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12、主张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的学说属于()。 A、教师中心说 B、教材中心说 C、教室中心说 D、学生中心说 13、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标准是()。 A、课程的组织类型 B、课程的影响方式 C、对课程的要求 D、课程的计划性 14、课程实施应该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这种观点是课程实施的()。 A、忠实取向 B、互动适应取向 C、参与制定取向 D、主体取向15、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促进者 B、指导者 C、管理者 D、传授者 16、当代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 C、暗示教学模式 D、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17、()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又具有难以因材施 教的特点。 A、个别教学 B、现场教学 C、班级教学 D、复式教学 18、在学期结束时所进行的期末考试属于()。 A、预定性评价 B、反应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9、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其良好品德的德育 方法是()。 A、情感陶冶法 B、实践锻炼法 C、说理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20、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关心与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 人的观点和立场出发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A、体谅模式 B、认知发展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课程。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本体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 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结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教学艺术。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 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 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D ) 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 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C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 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就是 ( C )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1. 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有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学体制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产生于汉代,随后在各个朝代有所发展。封建地方官学始于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创办郡学,招收“下县子弟”入学。自汉代到明清,都分别按地方行政单位设立地方官学,如府学、县(州)学。明清还在乡村设立社学。 私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被禁绝,汉代得以复苏和发展。汉代私学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为蒙学教育性质,主要形式是书馆或家馆,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习字;第二种类型,是初读一般经书的私学,通称为乡塾;第三种类型,是专经研习性质的私学,这种机构多称为“精舍”或“精庐”,讲学者都是精通一经或数经的名师巨儒,多以研讨学问和治术为办学目的。魏晋南北朝以后,直至明清时期,私学在历朝历代都一直存在,并且在绝大部分时期都非常兴盛。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诞生于唐末五代,宋代时期书院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学形式,并产生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六大书院,明清时期有著名的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等。 我国封建政府不仅重视官学,并且对私学、书院等非官学教育给予支持,从而使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学校教育形式并存与相互配合,在社会动荡时期,每当官学衰微的情况下,私学、书院的发展与繁荣,很好地弥补了官学教育的缺失,并且促进了非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为中华固有文化的绵延不绝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基础。 2.当前各国学校结构发生变革体现出哪些共同特征 答:1、促使学校由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 学校的科层化与教师的日益专业化之间可能会有持续不断的冲突。在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之间找到平衡,使学校走向专业科层制结构。专业科层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构,也是当今学校结构变革的目标之一。而专业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是扁平化的。 2、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促使学校走向准专业科层制或专业科层制则是可能的,也正是改革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即通过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促使校长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我国现行的校长负责制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方面要向学校放权,使学校在人事权、办学权、财产权和课程设置权等方面,真正具有相应的权力;另一方面要对校长的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校长权力膨胀和扩大。 3、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权 学校结构的另一个变化就是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权,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是家庭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体现。在国外,为了保证家长和社会的参与,法律、政策和相应的制度是家长参与的重要保障和支持。其主要精神是藉由下而上的社会运动,重建学校的结构,以加强学校的自主性,提升教师与校长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决策民主化,推动学校发展。 4、重视非正式结构的功能 首先,非正式结构有助于员工对政策的理解和传播。其次,除了形成非正式的社会结构,还会出现非正式的共享价值与信念——规范取向。第三,非正式结构对正式结构是有益的补充,非正式组织有助于提高凝聚力。第四,与正式的等级制度、非人格化以及正式权威不同,在非正式组织中,这些不起主导作用,因为个性化的需要是非正式组织的动因,这有助于维

《教育管理原理》在线作业答案

《教育管理原理》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认为管理具有“放大倍率”作用的管理学派是(C)。A. 古典管理学派 B. 决策理论学派 C. 系统理论学派 D. 行为科学学派 满分:2 分 2. 在学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是学校管理过程的起始环节,管理过程的其他环节,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的。A. 实施 B. 计划 C. 评价 D. 检查 满分:2 分 3. 根据管理方格理论,权威与服从型管理的特点是()。A. 对职工和生产漠不关心 B. 十分重视生产,把人的因素降至最低程度 C. 十分关心人的因素,不直接抓生产目标的落实 D. 兼顾职工和生产因素 满分:2 分 4. 教育政策总是要体现政策制定者的意志,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政策具有()。A. 指向明确性 B. 广泛影响性 C. 法律效应性 D. 政党意志性 满分:2 分 5. 把“领导”概念引进管理领域的管理学派是()。A. 古典管理学派 B. 决策理论学派 C. 系统理论学派 D. 行为科学学派 满分:2 分 6. “目标管理”是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常用的表示字母是()A. BMO B. MOB C. MBO D. OMB 满分:2 分 7. ()是与工作进程中的速度,时间相关联的。A. 效果 B. 效率 C. 效能 D. 效益 满分:2 分 8. ()是古典管理理论创始人之一,他所创立的古典组织理论集中表现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 A. 泰罗 B. 韦伯

C. 法约尔 D. 西蒙 满分:2 分 9. 根据管理方格理论,贫乏型管理的特点是()。 A. 对职工和生产都不关心 B. 只关心生产,不关心人 C. 只关心人,不关心生产 D. 不但关心生产,也关心人 满分:2 分 10. 主要研究与领导者才能有关的身体特征,个性特征等的领导理论属于()。 A. 领导性格理论 B. 领导环境理论 C. 随机理论 D. 管理方格理论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23 道试题,共 46 分。)V 1. 强制性影响力的构成要素有()。A. 职位因素 B. 传统因素 C. 资历因素 D. 知识因素 满分:2 分 2. 建立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应考察的维度有()。A. 结果维度 B. 教育维度 C. 学习维度 D. 创造维度 满分:2 分 3. 做好教师评价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有()。A. 制度管理和人性管理 B. 显性与隐性 C. 定量与定性 D. 结果与过程 满分:2 分 4. 泰罗科学原理学说的基本点有()。A. 效率中心论 B. 目标中心论 C. 劳资双方的心理革命是科学管理的基础 D. 计件工资制是实现心理革命的制度保证 E. 以科学方法为手段的时间与动作研究、标准化操作 满分:2 分 5.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并强调低层次需要未满足时会影响高层需要的追求。 A. 生存需要 B. 生理需要 C. 归属需要 D. 发展需要 满分:2 分

东师教育学原理春在线作业精编答案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按教育内容的分类来说,法制教育属于() A. 美育 B. 体育 C. 德育 D. 智育 标准答案:C 2.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标准答案:A 3. 教育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是:() A.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 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C.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 相互对立相互割裂的关系 标准答案:C 4. “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 A. .顺序性 B. 不均衡性 C. 可变性 D. 个体差异性 标准答案:D 5. 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A. 生产力水平 B. 社会制度 C. 文化背景 D. 科技水平 标准答案:A 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发展中 ( ) 具有重要的作用。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主观能动性 标准答案:B 7.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标准答案:C 8. 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 原始社会初期 B.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 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标准答案:C 9. 学校教学工作基本组织形式是() A. 个别教学 B. 分组教学 C. 课堂教学 D. 现场教学 标准答案:C 10. 评价教育效果的最终标尺是() A. 社会发展水平 B. 经济发展水平 C. 人的发展状况与水平 D. 教育发展水平 标准答案:C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 A.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 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C. 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D. 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标准答案:A 12. 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 ) A. 神学教育目的论 B.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标准答案:B 13. 原始社会的原始自然经济决定着其教育目的具有( ) A. 公共性 B. 等级性 C. 阶级性 D. 私有性 标准答案:A 14. 后来的教育要以以往的教育为基础,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关系,说明教育的() A. 永恒性 B. 生产性 C. 继承性 D. 阶级性 标准答案:C 1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是属于( ) A. 原始社会的教育 B. 古代社会的教育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1结合实际述评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及个人本位论。 第一,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禄倍尔等人为代表。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本性的需要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个人本位论兴盛时期,正是欧洲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时期,它对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思想禁锢,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强加于人的一切教育要求,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是,个人本位论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排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第二,社会本位论是在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结果也只能以其社会功能加以衡量,教育结果好坏,主要看它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贡献的程度如何;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除了社会的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社会本位论看到了教育目的受社会制约的一面是对的,但却完全否认了教育目的的个体制约性,因此也是不全面的。 第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在处理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上各执一端,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统一起来,才是科学的。 2从知识观的角度解析“王钟之争 所谓知识观,简单地说就是对知识的看法。它要解答的基本问题有: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个人如何获得知识?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回答便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观。 日常生活的理解 (1 )“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 (2)“知识”一种可以在公共领域加以传播的社会要素; (3)“知识”是个褒义词; (4)“知识”是后天习得的; (5)“知识”一词与“科学知识”一词等同。 辞典的定义 (1)《辞海》(1989)的定义:“①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②相知、相识,指熟识的人。” (2)《英汉双解教育辞典》的定义:“个人通过生活经验与教育获得的信息与认识的总体。”我们的理解 第一、知识是一套系统化的经验; 第二、知识是一种被社会选择或组织化了的经验; 第三、知识是一种可以在主体间进行传播的经验; 第四、知识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行动效率、更好达成行动目的的经验。 王老先生对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轻视书本知识的现象表示出巨大的担忧,因此奋笔疾书,写下《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在文中老先生反复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提法在理论上、历史上、逻辑上、实践上都是错误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针对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反对知识本位,提出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王老先生反驳说这是轻视知识的表现,是与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是相反的,注定要失败的。通过重申传统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以此说明传统教育并不是改革派眼中的应试教育、知识本位,传统教育也是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它

东师《教育学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教育学原理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 A.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 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C. 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D. 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正确答案: 2. 学校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关系中发挥() A. 制约作用 B. 支配作用 C. 主导作用 D. 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 3.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格塞尔 B. 杜威 C. 华生 D. 霍尔 正确答案: 4.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涂尔干 B. 卢梭 C. 赞科夫 D. 福禄倍尔 正确答案: 5. 社区教育这个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 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正确答案: 6.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 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 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 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7. 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 教育内容 B. 教育目的 C. 学生 D. 教师 正确答案: 8. 奖励和惩罚的运用在德育工作中是属于()。 A. 比较法 B. 榜样法 C. 评价法 D. 自我教育法 正确答案: 9.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A. 主体活动的选择性 B. 主体活动的计划性 C. 主体活动的预见性 D. 主体活动的创造性 正确答案: 10. 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是() A. 遗传因素 B. 教育 C. 主观能动性 D. 环境 正确答案: 11. 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 A. 新授课 B. 复习课 C. 技能课 D. 综合课 正确答案: 12. 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 6年 B. 5年 C. 8年 D. 9年 正确答案: 13. 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决定性的条件是() A. 遗传素质 B. 教育 C. 环境 D. 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 14. 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精品文档 期末考试试卷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 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概念是指儿童现有 的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 、、四个阶段。 3、存在主义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决定。 4、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目标分为知识、、、分析、综 合与评价六个层次。 5、认知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的 形成或改组。 6、布鲁纳提出了动机、结构、程序和的教学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 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育论》 D、《普通教育学》 2、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交往起源论 3、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4、教育能传播思想、形成舆论,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育人功能 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 C、生理前提 D、外部条件 6、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大学体育教材可采用墨子 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说法说明了()在人的发展 中的作用。 A、遗传基因B、教育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外部环境 A卷

18秋华师《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是指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 A: 发展性教育目的 B: 终级性教育目的 C: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D: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 B: 沛西能 C: 孟禄 D: 达尔文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道尔顿制 B: 兰贝制 C: 特朗普制 D: 文纳特卡制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我国要有步骤地实行() A: 普及义务教育 B: 九年义务教育 C: 六年制义务教育 D: 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即是( )。 A: 狭义的教育目的 B: 狭义的培养目标 C: 广义的教育目的 D: 广义的培养目标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墨翟 D: 朱熹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A: 教师 B: 学习者 C: 教授 D: 教育者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指() A: 美育 B: 体育 C: 德育 D: 智育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年,第十届人大二十二次会议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A: 2001 B: 1999 C: 2010

北师大网络教育《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确定课程目标和:(B) A、确定教学策略 B、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C、选择教学媒体 D、确定评价方法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C) A、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主义 D、人本主义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 B A、“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C、“家长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D、“学校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D) A、小学教育思想 B、初中教育思想 C、高中教育思想 D、大学教育思想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 A ) A、组织结构 B、组织目标 C、参与者D、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D) A、人本主义 B、概念重建主义 C、后现代主义 D、结构主义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A) A、法国 B、芬兰 C、英国 D、德国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B.C.D) A、修道院学校 B、人文主义学校 C、新教学校 D、天主教学校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A.C.D.) A、国家课程 B、综合课程 C、地方课程 D、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A.D) A、合作式综合中学 B、探究式综合中学 C、协作式综合中学 D、一体化综合中学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B.D) A、目标本位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目标游离评价D、总结性评价 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A.B.C) A、学习障碍 B、学习困难 C、学业不良 D、学业倦怠 三、判断题 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错误) 2、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错误) 3、西周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正确) 4、契约学校是美国公办民营学校中的又一学校类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确) 5、家庭学校的兴起,就是公众对公立学校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学校类型。(正确) 四、简答题 1、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化氛围是指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学校理念以及师生员工对知识价值的认识、态度及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体现在校长的领导和教师与管理者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酝酿。 具体体现在:1、校训。校训是指经由学校领导提出的对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要求、行为习惯训练和进行人格、品格培养的戒训,是学校为了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一个学校以及学生的缩影。它是学校观念文化的最高体现和概括,是对全校师生员工在建设和发展学校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境界的总结、概括与升华,也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 2、校风。校风

教育学原理的复习思考题答案补充版

教育学原理的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教育你是如何理解的你关于教育的困惑主要有哪些 (1)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 (2)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3)教育即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雅斯贝尔斯 (4)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 (5)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就成特别的器皿。——蔡元培 (6)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7)教育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活动 ①本能与社会化的内容 ②个体的直接经验与类的经验 ③适应与改造 (2)教育的特殊性 ①教育活动是有意识地以人为直接对象的,它不同于其他以物或精神产品的生产为直接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 ②教育与其他有意识地以人为直接对象的活动还有区别,教育是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3)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①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 ③学校教育是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缺乏的是哪些方面近期准备如何完善自己 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情意(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性向 专业素养:教育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育智慧 (1)专业知识: 知识结构: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知识 (2)专业情意:爱学生、爱工作 ①没有这一条,什么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育技术都是一句空话。教师只有热爱教育工作,才能主动关注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②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学生温和的态度,甚至比他们的学问和修养更为重要。如果加以爱护是教育的一种境界,那么不加伤害应该成为教育的底线。 (3)专业性向:成功教育的人格特征 (4)专业自我:教师个体对自身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肯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 (5)教育理念: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信念 ①确信与坚守 有教育思想,即便是零散的教育看法,并不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要通过抗争来坚守它,承诺它,实践它。是什么因素在干扰着教师的信念,消磨着教师坚守教育信念的意志答案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知识授受主义的教育倾向、功利主义的教育评价、控制主义的教育管理制度的混血儿。 ②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发展观是其中的核心 (6)能力结构 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心理辅导的能力 (7)教育智慧:教育情境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教育可以预设,但不可以预定 3.你周围存在哪些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你如何看待它们 我国教育不平等的表现: (1)城乡教育的差距: (2)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2020年整理《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内容.pdf

大二上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单选、多选、判断、判断简析) (一)、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各种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及观点: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他们的观点“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观点“在原始社会尚未有独立的教育活动,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无意识的模仿”。3、劳动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指导下形成的。观点(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活动,为人类社会所特有,不能与动物的某些本能活动相混淆,而抹煞它的社会性特点。(2)、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不是或主要不是有意识的模仿,有意识和有目的性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3)、在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虽不是全部,但仍属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不仅因为生产劳动是制约其他社会活动的决定因素,而且语言与交往的发展也与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4)、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并最终要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三)、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教育。2、古代教育。3、现代教育。 (四)、教育的形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态的教育。 (五)、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独立标志: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撰写了《大教学论》,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三)科学教育学的建立。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单选、判断) (一)教育的功能: 1、理论功能: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 2、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可实现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2)、教育可以促进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改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3、教育的政治功能:(1)、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2)、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3)、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的政治活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能力使用。(4)、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4、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融合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新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单选、判断)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1、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统一性,这决定了教育必须兼顾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和谐统一发展。2、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速度具有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必须抓住关键期适时进行。4、

北师大网络教育《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与答案2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确定课程目标 A、确定教学策略 B、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C、选择教学媒体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C) 和:(B)D、确定评价方 法 A、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主义 D、人本主义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 B A、“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C、“家长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D、“学校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 于:(D) A、小学教育思想 B、初中教育思想 C、高中教育思想 D、大学教育思想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 括:(A)A、组织结构B、组织目标C、参与者D、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 是:(D) A、人本主义 B、概念重建主义 C、后现代主义 D、结构主义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 是:(A) A、法国 B、芬兰 C、英国 D、德国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 校:(B.C.D)A、修道院学校B、人文主义学校C、 新教学校D、天主教学校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 分为:(A.C.D.) A、国家课程 B、综合课程 C、地方课程 D、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 括:(A.D)A、合作式综合中学B、探究式综合中学C、协作式 综合中学D、一体化综合中学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B.D)A、目标本位评价B、形成性评价C、目 标游离评价D、总结性评价 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A.B.C) A、学习障碍 B、学习困难 C、学业不良 D、学业倦怠 三、判断题 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 生。(错误)2、学校体系的形 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错误) 3、西周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正确) 4、契约学校是美国公办民营学校中的又一学校类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确) 5、家庭学校的兴起,就是公众对公立学校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学校类型。(正确) 四、简答题 1、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化氛围是指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学校理念以及师生员工对知识价值 的认识、态度及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体现在校长的领导和教师 与管理者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酝酿。 具体体现在:1、校训。校训是指经由学校领导提出的对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要求、行为习 惯训练和进行人格、品格培养的戒训,是学校为了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一个学校以及学生的缩影。它是学校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