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寻梦家园”青少年历奇辅导小组案例

“寻梦家园”青少年历奇辅导小组案例

“寻梦家园”青少年历奇辅导小组案例
“寻梦家园”青少年历奇辅导小组案例

“寻梦家园”青少年历奇辅导小组案例一、小组基本情况

增强青少年对社区的归属感。

三.理论与方法

在历奇辅导领域里,历奇是一个离开个人安舒区,进入不肯定、不可知的

处境,经历一些具有一定技巧难度,而且是陌生的、新鲜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与日常生活方式不同的活动过程。在其中参加者须面对成功与挫败,更要

处理即时的危机和真实的处境。而在平日的课堂中在生活中所有的新的人、事、物、游戏、活动、声音、情感等都可称之为历奇。工作员开展的历奇为本的辅

导成长性小组,多会涉及团队意识和合作的元素,通过工作员的引导,小组尝

试一起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达致共同成长。这种小组的存在一方面为参与者在

面对挑战及危机时提供安全的环境。支持性的气氛,及正面的榜样,以致催化

个人成长;同时让组员有机会学习与人相处和沟通;除此之晚,在历奇活动中

的小组经验引发探索和求职的热情,深入了解及内化所学到的,借此模式引申、转化成为成长的动力,这种历奇教育理念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十分关键。

四、小组过程

1.小组计划

后期成熟阶段组员间的凝聚力大大增加,

有些组员会相互约好参加小

组;组员间的亲密程度更

高,对工作员的依赖减弱,

与组员和工作员的相处更轻

松自然,气氛和谐;对小组

的信息和希望增加,组员间

没有明显的防卫,开放性言

行较多。

组员对小

组的认识

停留在表

面较难深

入;组员

安与和谐

稳定的氛

围不愿做

出更多的

行动。

维持组员间的良好互

动;进一步引导组员

对小组产生新的认

知,并将新的认知转

化为行动,如:在社

区资源图绘制环节,

大多数组员不明白要

画什么,工作员提示

他们将看到的想象的

描绘出来即可,组员

开始大胆的涂画,资

源图风格迥异,丰富

多彩,展现了孩子的

家圆梦;对那些行为

“异常”的组员给与

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如:一个上初一的女

生,非常害羞,不爱

表达很少跟其他组员

互动,工作员在小组

中积极鼓励该组员,

在每节小组结束后及

时关注和询问该组员

的感受。

工作员从主

导者渐渐发

展为“旁观

者”和“同

行者”;一

些组员愿意

发挥自身更

多的能力和

资源获得成

长。

结束阶段组员对即将结束的小组产生

不舍和离别情绪,有的组员

要求不要结束,有的组员变

得沉默,有的组员更加依赖

工作员而不愿投入到小组

中。

组员沉浸

在离别的

情绪中,

忽视了在

小组中的

收获。

工作员及时处理组员

的离别情绪,在最后

一节小组前告知结束

时间,做好心理接受

的准备,如:在小组

的第四节最后一个环

节,社工告知小组还

有一节就结束了,询

问组员的感受,一起

回顾之前的开心时

刻,并解释小组结束

不代表组员和工作员

的关系和联系结束,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接

触;协助保持小组经

验。

组员能够将

小组中的经

验应到学

习、生活

中。

五、评估

1.评估方法和内容

⑴过程评估:监控整个服务方案的实施过程,衡量实际实施情况与原先计划和

期望的契合度,审视组员与期望中的参与者的差别。

⑵成效评估:对比小组前后组员对社区看法的改变。

⑶目标达成评估:根据每项目标对应的表现指标实现情况,衡量目标达成水平。

2.组员评价(见反馈汇总表柱形图)

上图可以,小组目标基本达成,且组员对工作员的引导和此次小组内容较

满意,此外,组员还建议:①希望下次有这些活动;②可以多几节,多点活动;

③小组的内容更丰富、项目更多些。

六、专业反思

这是社区服务中心进驻初期开办的第一个小组,大多数参与者都没有被工

作员服务的经历,他们参与小组的原因主要是下面几种:①被父母要求参加,

以减少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②出于好奇,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第一节;③暑期时间太多,不知道做什么有些无聊,正好有可以一起玩的活动。此外,他们完全不认识工作员,组员间也彼此不相识,陌生感和疏离感使得小组

在建立初期松散不稳定,很有可能“四分五裂”,工作员在建立初期,工作员

的重要工作是要跟组员建立联系,让他们体验到小组的独特和乐趣,并且认为

下面的几节小组也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因此,工作员在小组第一节,将新奇而

具创意的游戏摆在了开头,在游戏中热心带领,积极引导,仔细观察每个组员

的表现和状态,几名工作员分工协作尽量照顾每个组员的感受,满足他们的需要,工作员根据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将带领风格调整为幽默、开放、包容但是也

不乏温暖和限制,每节末尾,工作员都跟他们做好约定,且在下一节小组之前在QQ上跟组员交流,或者约几名组员到中心来参观,这样逐渐建立起联系。

在小组的整个过程,工作员保持对组员的支持和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分享环节,工作员都会点评每个组员做的较好的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个就需要察觉每个组员的细微表现和变化,并及时给与肯定;针对那些表现欲较强而且有领导潜质的组员,工作员多给与表现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作为“模范者”带动其他的组员积极投入到小组中,尤其在这种历奇辅导中,模范者的作用尤为重要,工作员需要促使一个或几个组员成为“队长”,敢于带头体验历奇,分享感受,甚至协助工作员带领整个团队;小组中不免会有沉默内向的组员,工作员除了在小组中多给予关注和引导外,小组外还需要跟该组员和其家人多沟通,促进组员能够及时融入整个团队中。如此以来,组员在小组中期和后期才会更好的投入到小组中,减少防卫,建立对小组的安全依赖,与工作员之间的信任才会建立起来。

青少年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新编版)

青少年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 (新编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青少年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新编版) 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 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组名称:农村社区青少年品格培养小组 二、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生活节奏和生存压力也逐渐增大,很多农村家庭重视经济收入增加,忽视青少年子女的培养教育,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某村,由100多个家庭共600多人组成,村中中年男人基本都外出务工,留在村子里面的人群主要以妇女和青少年群体为主,青少年群体除了在学校之中学习之外,周末在家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流散在社区中玩耍,甚至曾经出现个别孩子偷盗的情形,青少年周末生活的不合理状态不仅使青少年人身存在安全隐患,更会影响到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正常发育成熟。 在农村社区中,“熟人社会”成为普遍特征,人与人之间的

社会互动关系相对密切,社会联系相对紧密,但社会资源相对短缺,文化氛围淡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以自我认知、表达与沟通、情绪管理、性格培养、角色定位、两性关系等方面为主,这些对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品质的塑造影响重大。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介入,与孩子们建立关系,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健康的性格特征,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三、理论架构 (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基本理念体现为:青少年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产物,他们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 (2)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说 斯宾塞提出“适者生存”的概念,认为社会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先进的不断取代落后的,不能适应人类社会需要的东西和人。 (3)“哈本顿成长研究” 英国生物学家丹纳通过“哈本顿研究”指出,青春期的生长

家庭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

家庭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 刘微是高三的一名女生,爱好广泛,善于交际,喜欢体育运动,会打太极拳、书法、钢琴。每个爱好都小有成就,学习成绩在重点高中也是名列前茅,应该是父母所期望中品学兼优的学生。 刘庆山是刘微的父亲,当年刘微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时。 刘微从小体弱多病,所以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培养付出了很大的辛苦。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没有因为工作忙或者其它原因让亲属帮助照顾孩子,他们觉得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别人替代不了。 刘微从五岁的时候在父亲的陪伴下,天天坚持晨练,风雨无阻,三年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直坚持到孩子上了小学,孩子随着锻炼时间的推移体质越来越好。在锻炼的三年里和孩子愉快地沟通,解答孩子的提问,共同学习各门的知识。 孩子十岁时,父母引导孩子开始自学英语,小学毕业期间自学完了初中英语,初中时自学完高中的英语。刘庆山说,孩子从小在学习时,他们就不陪在她的旁边,但他们的习惯是在别的房间看书或看电视陪伴她。等孩子学完了睡觉了,才和孩子一起去睡觉。因为上午孩子用脑很多,早餐他们总是做孩子喜欢吃的食物,让孩子早餐吃饱。这些年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教育孩子贵在坚持。 案例分析: 刘微是个很出色的孩子。刘微的出色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她的父母培养教育分不开的。应该说她的爸妈为她创造的家庭教育氛围适应了孩子成长的需求,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一、父母掌握了家庭教育方法。知道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努力积极创造适应孩子家庭氛围。 二、不宠、不溺爱孩子。刘微是个独生女,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去溺爱她,相反家庭成员关系融洽,相互尊重,孩子喜欢和父母沟通交流。

青少年暑期成长体验小组计划书

“青少年暑期成长体验小组”活动计划书 一、小组名称 XX社区青少年暑期成长体验小组 二、理念 (一)机构之服务宗旨及内容、工作对象之需要 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的核心目标是以运用参与式方法为主要手段来推动社区层面的参与式治理,提供社区服务、化解社区冲突、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参与。不同于一些具有主要针对目标的社工机构,如智障老人、残疾人群、患病儿童等,主要突出的是针对这些特殊群体的特殊工作方法和专业经验。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更强调的是运用参与式的理念,让服务对象共同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去,从而达到案主的要求案主解决这样的自主能力的成长。青少年作为社区中人数众多且最有活力的一份子,培养他们的社区参与能力对社区发展方向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参与支持培养式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发相当适合于处于成长阶段、需要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的青少年群体。 暑期是青少年休息在家自行安排自己生活学习的大好时间,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白天外出工作而独自一人在家,不仅生活上得不到照顾且因没有同学朋友的陪伴而感到孤独。这次“XX社区青少年暑期成长体验小组”正是利用暑期的时间,丰富孩子们课外暑期生活的同时,运用社工的技巧、社区的资源和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的理念去帮助孩子更深入地去了解他们所居住生活的社区、增加社区认同感、学会信任感恩、培养行动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能力。 (二)理论基础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基于此理论,我们试图通过小组组员的互动,亲自体会和学习沟通合作交际等技巧;通过小组活动,学习感恩亲情的方式;

2、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中如何给力 库尔勒市第三中学王玉娟 引子: 小洋是个聪明的孩子,头脑灵活,思维活跃而且模样长的也非常讨人喜欢。刚进学校上初一年级,他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特别强,学习成绩始终是在班里名列前茅。本来这么聪明又活泼的孩子老师应该是非常喜欢,同学也很愿意跟他做朋友的,事实却恰恰相反。在校的老师觉得他很让人头痛,同学也很反感他。小洋有个坏毛病,喜欢插别人的话,小辰还有多动的毛病,无论是上课还是其他活动,他始终没有办法让自己安静下来,还特别爱接嘴,造成老师经常为了他而停下来没办法正常上课。教学进度没法完成,他的特殊行为也影响到班里其他同学的听课、学习情况,就这点也让老师非常头大。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表现的确让我们很担忧,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行为,等他长大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让孩子变成了这样的呢?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洋,男,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97.10.2 二.个案背景 父亲是建筑工地包工头,长期在外地工作,家中只剩母亲和他两人。母亲负责照顾料理他的生活以及对他学习进行辅导和督促。母亲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没有工作。由于父亲很少在家,因此小辰跟父亲

的沟通和交流很少,他根本不了解父亲其实是怎样一个人。小辰的父亲文化程度也较低,平时只要小辰犯错误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把孩子打一顿来解决问题。父母亲常常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产生矛盾,可以说小辰生活在一个不够安定、和睦的家庭环境中。 三.个案分析 事实上,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源自对父亲行为的模仿。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有爱动手的习惯,孩子就也很快地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特点。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一些不好的东西传递给了可爱的孩子。希望孩子好,就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是一方面的提示。 仔细分析案例还可以发现,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家长没有去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缘因,而是将孩子痛打一顿以解决问题,这样的办法并不有效。原因在于父亲没有让孩子“心服口服”。以暴力解决问题时,由暴力产生的不满情绪就会储积下来,它像洪水猛兽,必须找到发泄的途径,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疏导,就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最终产生过激行为。正如我们在物理中学过的经典力学原理,你用多大的力,就会产生多大的反作用力。“你打我,我打猫”是孩子潜意识中典型的反作用力心态。该怎么办呢?我想起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据传说,禹的父亲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治服。因为他是水来土掩,造堤筑坝,采取的是“堵”的办法。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而大禹总结经验,采用了疏导的方

青少年社会工作小组活动策划书

青少年社会工作小组活动策划书 2012 年6月

小组组员分工: 组长:刘昌南 主持人:陈玉娇 小组带领者:刘昌南、刘少秋、耿瑞瑞、尚晓燕 后勤组:连自豪、杨少鹏 摄影组:肖渊博、樊冰冰 机动人员:张品、张书宁 一、小组活动背景与目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实验楼值班室最近一段时间值班人员更换较多,彼此之前认识较少,在工作中协调能力不足,集体意识和团结力不强。因此,希望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加深实验楼值班室工作人员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他们之间的团结和协作,提高实验楼值班室集体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以便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相处更加和谐,工作更加协调。 二、服务对象 特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实验楼值班室全体值班人员 年龄:19—22岁(在校大学生) 三、小组特征 性质:发展成长小组 节数:2节 日期:6月7日—17日 地点:同行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实验室(实验楼407室)

人数:30人左右 四、每节活动计划 1、第一节活动 活动时间:6月7日 活动地点:同行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实验室(实验楼407室) 活动目标: (1)组员与小组工作者相互认识 (2)组员对小组初步认识 (3)组员间相互认识并意识到自己已是该小组成员 (4)制定小组规范 ①秩序性规范。界定组员之间的互动准则。 ②角色规范。界定和明确组员所期望的具体角色和行为。 ③文化规范。澄清和说明小组的信念和基本价值,强调开放、平等、保密、非批判和团结合作等原则。 活动内容: (1)为了方便大家相互认识,小组成员到活动室后要先写下自己的名字贴到胸口。 (2)工作者自我介绍并简单介绍小组的目的,内容和计划(5分钟)(3)小组游戏: A、热身阶段(10分钟) “大风吹”游戏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城内小学义务教育先进典型工作案例 让每一位家长都成为教育的潜在同盟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命脉,是人类的希望,他们天真活泼、诚实单纯。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的精心培育,这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三种教育形态中的占据主导地位,而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细胞,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继续。无论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只有学校和家庭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使教育这一项系统工程得以顺利的实现,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为此,离石区城内小学城全力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创建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委会立体网络格局,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培植多维度、创新型的家校合作模式。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全面了解城内小学的办学愿景、办学理念,从而形成了家校共育、家校一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使城内小学成为每一位孩子人人成长、天天进步的精神乐园。 1、传播学校核心文化,做学校文化建设的拥护者和践行者。 2015、2016年开学伊始,学校召开了全校性家长会,会上田雪梅校长为家长朋友们介绍了学校历史,办学理念及办学愿景,希望家校合力,共同传承老校文明,共育优秀人才,再创城内小学新的辉煌! (1)了解百年老校风采。让每一位孩子和家长了解城内小学校史,知道在百年长河中,有无数的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城内人,我们要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做一个文明的传播者。 (2)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 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一座教育的丰碑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个快乐的天使 让每一位家长都成为教育的潜在同盟 让城内小学成为一所自由文明幸福的乐园! (3)了解学校办学愿景:“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教育学生:认知道理与实际行动密不可分,只要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最终就能达到完美、完胜的境界。求知践行,创新超越,永不停息。 2、构筑家校共建桥梁,做教师教学管理的理解者和支持者。 (1)开展年级作业开放周和教学开放周,邀请家长们进校园,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状况,了解孩子在课堂学习方面的表现,及时掌握情况,和老师齐抓共管,达到教育的目的。(2)全力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创建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委会立体网络格局,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校讯通、班级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培植多维度、创新型的家校合作模式。 (3)开学初,学校号召所有家长参与学校大扫除,家长、孩子齐动手,不仅打造出干净、整洁、温馨的校园环境,为孩子们树立了不怕脏、不怕累的好榜样,更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劳动以及合作的乐趣。 (4)“六一”期间,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文化艺术节当中,欣赏孩子的演出;协助孩子一同制作绘画、手工、书法等作品;与老师共同设计具有班级特色的展版,宣传班级文化,班级特色;并评选出优秀家长,与孩子一同上台领奖,感受学校大家庭的和谐与温暖。

青少年成长小组计划书

小组/活动计划书 1、服务背景及需求 (1)社会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在受到各方重视的同时,青少年本身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生长环境,更加地需要正确合理地引导。 (2)服务对象背景: 处于13到16岁的初中生正是走出家庭开始适应学校生活以及社会大环境的时刻,他们既面临着学习的压力也面临着社会化的紧迫脚步。 (3)问题分析: 因为各种原因,部分初中生有出现社会化失常现象,过于“宅”或者沉迷网络,交际能力弱,户外活动缺乏,导致性格封闭、表达困难乃至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等。 2、服务理念(理论依据):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基于此理论,我们试图通过小组中组员的互动,亲自体会和学习沟通合作交际等等;与此同时,通过对小组其他组员的观察以及社工的合理引导,间接获得成长。

同时也要运用到埃里克森的生命八周期理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等等。 3、服务目标: (1)创设和谐、坦诚和信任的团队氛围,努力让儿童青少年在团队中感到温馨、安全; (2)帮助儿童青少年增强自觉,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增加自我接纳、自我尊重和自信; (3)增强儿童青少年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意愿以及能力。 4、小组/活动简介 5、参加者情况 6、筹备安排

7、活动安排

8、预计困难及应变计划: 9、评估内容及方法: (1)社工自评:社工自我的评估;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教育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小辰是个聪明的孩子,头脑灵活,思维活跃而且模样长的也非常讨人喜欢。虽然刚进学校上一年级,但他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特别强,学习成绩始终是在班里名列前茅,甚至在年级中也数一数二。照道理这么聪明又活泼的孩子老师应该是非常喜欢,同学也很愿意跟他做朋友的,事实却恰恰相反。在校的老师无不见他直摇头,同学只要见到他就立马躲得远远的,就想老鼠见到猫似得害怕。原来,小辰有个坏毛病,喜欢欺负其他同学,经常是看到班中的同学被他打,因此同学们都非常害怕他。另外,小辰有多动的毛病,无论是上课还是其他活动,他始终没有办法让自己安静下来,造成老师经常为了他而停下来没办法正常上课。教学进度没法完成,他的特殊行为也影响到班里其他同学的听课、学习情况,就这点也让老师非常头大。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表现的确让我们很担忧,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行为,等他长大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让孩子变成了这样的呢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辰,男,民族:汉族,出生年月:二.个案背景 父亲是长途客运司机,长期在外工作,家中只剩母亲和他两人。母亲负责照顾料理他的生活以及对他学习进行辅导和督促。母亲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没有工作在,家庭经济收入一般。由于父亲很少在家,因此小辰跟父亲的沟通和交流很少,他根本不了解父亲其实是怎样一个人。小辰的父亲文化程度也较低,平时只要小辰犯错误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把孩子打一顿来解决问题。父母亲常常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产生矛盾,可以说小辰生活在一个不够安定、和睦的家庭环境中。 三.个案分析 事实上,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源自对父亲行为的模仿。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有爱动手的习惯,孩子就也很快地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特点。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一些不好的东西传递给了可爱的孩子。希望孩子好,就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是一方面的提示。 仔细分析案例还可以发现,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家长没有去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缘因,而是将孩子痛打一顿以解决问题,这样的办法并不有效。原因在于父亲没有让孩子心服口服。以暴力解决问题时,由暴力产生的不满情绪就会储积下来,它像洪水猛兽,必须找到发泄的途径,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疏导,就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最终产生过激行为。正如我们在物理中学过的经典力学原理,你用多大的力,就会产生多大的反作用力。你打我,我打猫是孩子潜意识中典型的反作用力心态。该怎么办呢我想起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据传说,禹的父亲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治服。因为他是水来土掩,造堤筑坝,采取的是堵的办法。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而大禹总结经验,采用了疏导的方法,开渠排水,疏**道,使滔天洪水决九川,距四海,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结果治服了洪水。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重要的是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能像大禹治水那样,从源头上给予疏导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指导,改正自己的错误。

青少年空间小组活动策划书

小组活动策划书一、小组活动背景 金鹤园青少年空间自开办以来,一直致力于引导和矫正青少年的行为规范,丰富社区周边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帮扶社区内部及周边社区青少年的成长。另一方面,青少年空间迎来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三实习生,充分结合专业的小组、个案工作方法,以相对专业的视角来引导和陪伴空间内的青少年,进一步丰富空间的服务内容及充分发挥其影响力。 二、小组活动目的 1、首要目的:主要以趣味游戏的形式丰富空间内会员(主要是青少年儿童)的业余生活,调动他们参与空间活动的积极性,并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引导青少年的行为导向,提升青少年的自我认识,矫正其不良行为,促进其健康向上的生活和学习。 2、活动过程目的:增进参与本次活动小组成员之间感情,相互了解,团结协作,并从活动中学习和体验生活。同时提升小组成员运用专业视角的能力,增进对机构理念、工作方法的认识和了解。 三、小组活动名称 阳春三月,我们一起来玩吧! 四、活动主办单位 金鹤园青少年空间 五、具体小组活动规划 (一)活动时间:2011年3月20日(周日)下午14:00——下午15:30 (二)活动对象:青少年空间会员(主要以青少年、在校学生为主) (三)参与活动人数:10人 (四)小组活动负责人:王静雅(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08级在读学生) 小组成员:阳清、李丽花 (五)小组活动形式:趣味游戏

(六)具体小组活动流程(具体游戏流程见附录)

(七)小组活动分工 附录: 第一环节:认识游戏:小厨师

过程:现在我是一个小厨师,待会我会绕着大家走,并挑选我这道菜所需要的东西和佐料,当我说到某样东西并点到你的肩膀时,麻烦那位伙伴起立,大声说:[☆☆是○○,○○是☆☆],并跟在我的后面走,我作什么动作,跟在后面的人也请跟着做,当我准备好我要烹调的东西时,我会喊:[下锅],此时请大家以最快速度找到空缺坐下,若没抢到位置的就当下面一任小厨师。』 EX:游戏开始后,小厨师开始绕著圆圈走,边走并边说:「现在我要烹调红烧狮子头,首先我要猪肉」,同时轻拍圆圈一伙伴肩膀,那位伙伴就要起立,大声说:「猪肉是a(伙伴自己姓名),a 是猪肉」,说完并跟在小厨师后面,小厨师作什么动作(例如搔首弄姿、故作娇媚或弯腰走路..),跟在后面的人也要跟着做,小厨师:「我还要红萝卜」,第二位伙伴:「红萝卜是b,b是红萝卜」,「我还要酱油」「酱油是c,c是酱油」,「我要小白菜」「小白菜是d,d是小白菜」,后面佐料一律跟在小厨师后面绕著圆圈走并模仿动作,当小厨师认为好了,就大喊一声:「下锅」所有起立的佐料和小厨师就赶快去抢位置,最后一定有一位没抢到位置,他就继任下位小厨师并重复上述规则。有趣的地方主要是小厨师可以发挥想像力,想些有趣的佐料及作些好玩的动作,游戏最后通常是把所有人都点起来绕着圆圈跑,最后下锅时大家就会一起往中央挤着坐,很有意思。注意:或许为避免伙伴太贪玩,一开始就把所有伙伴点来下锅,限制一下佐料数目,再逐渐放宽可能是必要的。 第二环节:请你为我做件事 过程: ㈠暖身活动:照镜子游戏,二人一组,轮流当镜中人,表演各种表情和动作。 ㈡请你为我做件事。二人一组,分饰施与受方,由受方请求施方为他做件事, 例如:「请你为我唱首歌」等各种可行合宜的事,在接受帮助后,受方必须表示谢谢。(互相角色轮流) ㈢讨论施与受的经验。①当你帮助别人时,感受如何?②当你接受别人帮助时,感受如何?③你如何向他人表达谢意?

10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

10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 人这一生当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开始阶段的家庭教育。如何教育孩子也成为了现在家庭的难题,但有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为什么有的家庭的孩子可以那么优秀呢?他们的父母是怎么做到的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大家在阅读之余也要学习这些家长的育儿经,并找出自身的不足,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篇1: 袁隆平(1930— ),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 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是钟灵毓秀的庐山脚下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德安西部青竹板地势 西北高东南低,丘陵起伏,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他的先祖世代在此躬耕垄田,繁衍生息,19世纪后期弃农经商,因经营有方,家道日盛。他的祖父袁盛鉴,在孙中山领导的民国时期 当选为江西省第一届议会议员,历任德中县高等学校校长、农会会长、广东琼崖行政长官秘书长 等职;父亲袁兴烈曾任高等小学校长、督学,后就读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北平铁路局高 级职员。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属马,被称为“调皮的小马驹”。少年 时他经常闯祸遭罚,做事又显得笨手笨脚。父母想训练和调动他的积极性,要他帮助拿碗,碗却 摔破了;要他拿杯,杯掉到地上。但是父母不因为他摔坏了东西便停止差使他,相反更频繁地让他 参与。他好奇心特强,有什么问题必追根究底,父母往往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母亲贤惠善良, 酷爱花卉。母亲伺弄花卉的时候,小马驹在一旁手忙脚乱地“帮忙”。他爱动脑子,感兴趣的必亲自 体验。比如第一次看到荞麦粉,他想弄点尝尝,结果弄得整个成了白粉人;看到木匠钉钉子时嘴衔 铁钉,他也拿一个衔在嘴里,一个跟斗,铁钉掉进肚子,送到医院才取出来。袁隆平7岁时随父 母逃难乘船渡浣江时,被四弟不小心碰了一下掉入江水,幸被船工救起,于是他下决心一定要学 会游泳。到重庆后,去长江边照图例一步步练习分解动作。一个暑假下来,仰泳蛙泳来往自如。 后又学自由泳。10岁时能横渡长江。他还参加比赛,出人意外地游出了“汉口赛区一百米、四百米 自由泳第一名”的成绩。他从小就是这样,一旦认定目标,就百折不回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读中学期间他好学勤思,成绩优异,志趣高远,爱好广泛,课余博览群书,思维比一般同学 敏捷活跃。他喜欢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喜欢提问,琢磨为什么。这种寻根究底的执著在以后的 科研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年后,同行们引用学术用语与他开玩笑:“袁教授,你有那么多常人没有的优点,是不是远缘 杂交造成的?”袁隆平回答:“差不多吧,母亲江苏人氏,父亲江西人,个性不同,父亲小聪明多, 母亲聪慧善良。”这虽然是说笑戏言,但事实上他确实从父母身上得到了丰厚的给养。

儿童成长小组计划书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 一、背景 7到9岁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儿童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和生理会出现一些变化,他们对事物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自己心理面的某些局限,他们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有时就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一些帮助和指导。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因为年龄相对较小的缘故,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是比较感性的,对一些问题可能缺乏深入的思考,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在与他人交往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由于一些次级群体的形成,加上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受到各个面的感染和吸引,因此他们还特别容易产生一定的从众心理。 众所知,学校里的学生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欢迎,其余的则属于不太受到老师和同学欢迎这一类。受到大家欢迎的学生显然会拥有较多的资源,他们会引起老师和同学的足够重视,在各个面都处于优势,但是这些学生往往会对他人缺少尊重,事事自我为中心,完全不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而不受欢迎的那一类学生在各个面会处于劣势,不被老师和同学认可,在学

校里得不到一些面的满足,这样就容易产生孤独感,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面的障碍,重的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等等。如果不加以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必然会影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本次小组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与他人相互交往合作的能力。在小组中充分调动组员的潜能,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助,让他们在小组中获得支持和鼓励,使得成员在某些面能得到改进和提升。同时,通过互动游戏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与他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与他人相处。另外,我们会让组员熟悉围的同伴,并且产生信任。让其感受到组员的信任和支持,帮助其顺利的成长和发展。 二、理念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面。 2.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3.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4. 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5.不批判原则 三、理论架构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别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案例:李齐(化名)是个聪明的孩子,头脑灵活,思维活跃而且长得胖乎乎的,非常讨人喜欢。他的接受能力和诵读能力特别强,学习成绩始终是在班里名列前茅,照道理这么聪明又活泼的孩子老师应该是非常喜欢,同学也很愿意跟他做朋友的,事实却恰恰相反。老师无不见他直摇头,同学见到他就立马躲得远远的,就想老鼠见到猫似得害怕。原来,他有个坏毛病,喜欢欺负其他同学,经常是看到班中的同学被他打,因此同学们都非常害怕他。另外,他有多动的毛病,无论是上课还是其他活动,他始终没有办法让自己安静下来,造成老师经常为了他而停下来没办法正常上课。教学进度没法完成,他的特殊行为也影响到班里其他同学的听课、学习情况。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表现的确让我们很担忧,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行为,等他长大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让孩子变成了这样的呢 一、个案基本情况:李齐,九岁,孟家庄小学三年级学生。 二、个案背景:父亲是长途客运司机,长期在外工作,母亲也时常在外打工,家中只剩爷爷奶奶和他三人。爷爷奶奶负责照顾料理他的生活,但对他学习进行的辅导和督促很少。由于父母很少在家,因此李齐跟父亲的沟通和交流很少,他根本不了解父亲其实是怎样一个人。李齐的父亲文化程度也较低,平时只要李齐犯错误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把孩子打一顿来解决问题。父

母亲常常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产生矛盾,可以说李齐生活在一个不够安定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他与同学的矛盾和在校表现常常有暴力倾向。 三、个案分析 事实上,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源自对父亲行为的模仿。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有爱动手的习惯,孩子就也很快地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特点。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一些不好的东西传递给了可爱的孩子。所以在孩子面前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仔细分析案例还可以发现,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家长没有去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缘因,而是将孩子痛打一顿以解决问题,这样的办法并不有效。原因在于父亲没有让孩子“心服口服”。以暴力解决问题时,由暴力产生的不满情绪就会储积下来,它像洪水猛兽,必须找到发泄的途径,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疏导,就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最终产生过激行为。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重要的是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能像大禹治水那样,从源头上给予“疏导”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指导,改正自己的错误。 四、个案指导 (一)停下来,等一等 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转而和父母搞好关系。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

青少年团结协作活动计划书

贵港市荷城青少年服务中心 小组计划书 一、活动综述 1. 活动名称:快乐成长,笑对人生活动编号:XS-G1/11-2017 2. 活动主题(目的):营造温暖接纳的气氛,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团队意识,获得团队归属感,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相信自我,从而培养自信、与人沟通和团队合作意识。 3. 需求分析: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什么叫做留守儿童?他们是指农民工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城务工而被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0~5 周岁)、小学学龄(6~11 周岁)、初中学龄(12~14 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4 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可见,0~14 岁的中小龄留守儿童达到了82.74%。 从个体生命成长历程来看,这一时期正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与人交往最基本的技能,如感知他人、体验周围人的情感、积极地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意愿、接纳外界正向的信息等。由于父母亲情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障碍,留守儿童的生活出现了很多问题。以下是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感悟,总结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和性格上主要表现如下: 1,安全感缺乏——自卑心理障碍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对父母具有依恋倾向。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依恋的性质与程度直接影响着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不同。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问题存在种种困惑,但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与孩子缺乏交流,同时,他们的临时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孟津县麻屯镇任屯小学梅倩小学二级教师 一、案例背景: 李阳家长通过近几年来家长学校学习后,在教育子女方面,无论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效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原来存在的一些误区,如“树大自然直”,放任孩子不管;“棍棒底下出孝子”,辱骂喝斥,拳打脚踢等错误理念在学习实践中已“旧貌换新颜”。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共同分析一下她教育孩子的独到之处。 二、事例过程: 那次见面,她告诉我说,随着孩子一年又一年的长大,原来的书柜已经不够用,要添一只新的书柜,超市里买了一只组装的小书柜,趁家长开会那天,孩子作业少,她想让孩子自己动手把它组装起来。孩子放学回家,看到放在他房间里的一包木板,听了她的建议很愿意自己动手组装书柜,但她只给了孩子工具,并没告诉他怎么拼装。 五点半该吃饭了,她让李阳放下工具和她一起吃晚饭,李阳说等装好了再吃。于是,她就一边吃饭一边看他在客厅间组装书柜,大约过了十分钟,李阳抱怨道:“木板太重了,螺丝又很难拧,干活很费力,木板与木板的接缝开始是没注意,要重新返工,他感到自己笨手笨脚。要是老板雇佣我这

样的员工,企业一定要亏损的,那么我一定要被老板炒鱿鱼的”。但她听后并没责怪他,而是立即提醒他,企业招收新员工时有三个月试用期,又进一步开玩笑:“要是你叔叔的公司招得到像你这样又聪明又肯吃苦的员工,妈妈每天都会高兴的。”大概上第三颗螺丝时,因手劲太大,木板有点弄坏了,李阳着急得叫起来:“完了,我把它弄坏了。”她走近一看,没大碍。又鼓励他说:“别紧张,只管放手做,真的弄坏了,就算是妈妈送给你的一个大礼物,我再花50元钱给你买一个。”等全家都吃完晚饭,李阳还是不愿放下手中的活,她并没催他,而是随他的意。 散步回来之后,她就去李阳的小房间,真是出人意料,小房间变了样,地板擦的很干净,书桌上放着整齐的文具,装好的小书柜放在一个最合适的位置,书柜里放着许多书,墙上还贴了他自己的画。顿时像换了房子一样,空间变大了。 从那以后,李阳总喜欢动手做一些小玩物、手工品等,这不仅开发了他的智力,激发了他的创新意识,还让他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真是一举多得。 三、点评: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孩子自己动手组装小书柜的故事,引导、鼓励孩子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尤其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的鼓励是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孩子做事有顾虑时,父母引导他放下思想包袱,大胆

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计划书

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计划书 一.服务立项 (一)项目名称: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二)服务对象:碧江区“社区青少年” (三)服务时间:2014.5.26--2014.6.26(共一个月) 二.项目背景 (一)问题与需求评估 1、由于现在大多都属于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都比较溺爱,他们需要的任何东西父母都会满足,对父母形成依赖,导致很多青少年都不能独立自主,有些甚至变成啃老族,导致毕业后长期找不到工作,变成闲散青少年和失业青少年等。 2、现在很多家庭父母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家庭属于双职工家庭,父母都没时间管教孩子,与父母接触时间特别少,导致很多问题青少年的出现,同时也是对孩子缺乏管教,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对法律知识的缺乏,导致很多青少年犯罪。 3、因为现在辍学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辍学后有的在社会上闲散着,出现了边缘青少年,同时导致很多社会问题比如:青少年犯罪。 4、由于我国的教育基本属于应试性教育,只重视学业,不重视体育锻炼,很多青少年体质越来越弱,同时也养成很多青少年不喜欢体育锻炼的习惯,导致体质越来越不达标。 5、因为我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很多青少年家庭都比较贫困,形成了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 (二)介入理念与理论 1、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 我国社区青少年群体的一大特征是“无法就学”。所以,我们需要针对社区青少年的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各种特征的科学的青少年教育。比如:道德观教育、法制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 2、社区青少年心理援助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上的暴风骤雨时期。如果青少年心理与生理上不同步发展,会导致心理发展的滞后。主要表现在认知偏差、情绪困扰、人格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情绪辅导;对已经出现人格障碍的青少年,及时进行矫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和谐的生活环境。 3、社区青少年行为矫正 有些青少年容易表现出来一些行为问题,比攻击行为、网络成瘾、吸烟酗酒、药物滥用、犯罪等,这些方面的行为表现。是他们成为了问题青少年和边缘青少年群体。所以我们需要以社区青少年个案为对象,开展个案辅导:一社区青少年家庭为对象,开展家庭辅导;以社区团体为对象,开展小组辅导;一整个社区为对象,开展整个社区工作,为社区青少年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优越的社区环境,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推进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增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引导社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分目标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小组计划书

小组策划书 ——**村“青少年成长”小组 一、背景资料 小组主题:“放飞青春梦想,自由自在成长” 小组对象:13—16岁的青少年学生(六年级——高一学生) 二、设计理念: 1、问题界定: 儿童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面影响,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吸毒等等。“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前途肩负在年轻一代人的肩上,所以合理的引导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让他们能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培养和塑造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极其必要的。另外13—16岁的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特点是叛逆且极易受到朋辈的影响。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如今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建立健康的朋辈互助小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需求评估: 青春期是一个敏感期,青少年的身体和思想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时期的个体更多的接受着来自学校和同辈群体的影响。对于13—16岁的青少年来说,进入埃里克森所定义的统一的角色与混乱阶段,他们在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即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自我意识便逐渐清晰。个体自主选择的价值观和目标决定了其持久的同一性,青少年期消极的价值观对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如果能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提供适当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稳定的角色。 另外他们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升学时期。由于村中的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都比较低,基本是初中以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为责骂型,更容易导致孩子的叛逆。同辈群体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和适合他们心理

家庭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

家庭教育成功的典型案 例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家庭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 刘微是高三的一名女生,爱好广泛,善于交际,喜欢体育运动,会打太极拳、书法、钢琴。每个爱好都小有成就,学习成绩在重点高中也是名列前茅,应该是父母所期望中品学兼优的学生。 刘庆山是刘微的父亲,当年刘微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时。 刘微从小体弱多病,所以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培养付出了很大的辛苦。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没有因为工作忙或者其它原因让亲属帮助照顾孩子,他们觉得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别人替代不了。 刘微从五岁的时候在父亲的陪伴下,天天坚持晨练,风雨无阻,三年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直坚持到孩子上了小学,孩子随着锻炼时间的推移体质越来越好。在锻炼的三年里和孩子愉快地沟通,解答孩子的提问,共同学习各门的知识。 孩子十岁时,父母引导孩子开始自学英语,小学毕业期间自学完了初中英语,初中时自学完高中的英语。刘庆山说,孩子从小在学习时,他们就不陪在她的旁边,但他们的习惯是在别的房间看书或看电视陪伴她。等孩子学完了睡觉了,才和孩子一起去睡觉。因为上午孩子用脑很多,早餐他们总是做孩子喜欢吃的食物,让孩子早餐吃饱。这些年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教育孩子贵在坚持。 案例分析: 刘微是个很出色的孩子。刘微的出色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她的父母培养教育分不开的。应该说她的爸妈为她创造的家庭教育氛围适应了孩子成长的需求,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一、父母掌握了家庭教育方法。知道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 重要性,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努力积极创造适应孩子家庭 氛围。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案 例分析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2 王滨希望学校 在普通的农村小学,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却给教育不断带来教学困惑,让老师和家长为现在孩子的教育煞费苦心。目前,最普遍,最棘手的问题是由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良心态,诱发农村小学生种种因德育缺失造成的不良行为滋生蔓延。那么,家长应当采取什么方式才能真正取得小学生德育的最佳效果呢?通过这个案例,寻找一条解决这一现象的有效途径。 【案例】 张某某,一个活泼开朗、善解人意的小女孩儿。平时上课经常能看到她的小手举得老高,听到她自信的回答,唯独她对数学不感兴趣。有一次,老师讲解数学试卷,居然说试卷丢了,找不到了。老师让她仔细整理了一遍书包、课桌,孩子找了很久,依然不见试卷的影子。这时老师见她的衣袋鼓鼓的,就叫她把口袋里的东西拿出来,一看竟然是丢失的数学试卷。当时我们联系了她的家长,告之事情原委。同时在她爸爸来之前,经过老师询问,得知她会冒险走这样的路的原因:平时老师对于作业不做、懒得订正的她,给予的是疾言厉色,她心里很害怕,尤其是面对这次数学堆积如山的错题,更加是束手无策。那么在老师面前不敢说,又不想被批评,而爸爸又无暇顾及她的作业,偶尔过问一下成绩,不好的话就是一顿打骂。正是一次次的糟糕经历,才让这么小的孩子不惜铤而走险。 【分析】

这件事虽然看起来孩子的说谎原因很单纯,但也提醒了我们:孩子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极为丰富而复杂的。面对可能遭受的惩罚,他们也会采取一些趋吉避凶的手段,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就走上了歧途。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孩子的错误上,急于惩罚,应该试图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但又必须看到我们身边的孩子并不是每个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而原因自然与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尤其在内心世界。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存在着许多心理症结,自卑、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这些心理问题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用爱、用关怀他们,更需要家长从多个角度地来分析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的心理,并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教育孩子,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成才。 【方法】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也只好平心静气地跟家长沟通交流,希望家长不要在家责罚孩子,由于孩子存在个体上的差异性,免不了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是该适当地批评,但是有的孩子学习已经很用功了,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地泼他们冷水,这样反而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情绪。再和孩子约定以后不懂就要问,在家也请家长尽力辅导,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信心,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面对成绩差的孩子,家长更不应该放弃,应该坐下来多与孩子交流,正确看待遇到的困难,及时寻找解决之道,这才是让孩子把学习搞上去的好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