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6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6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6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6

老龄化来袭——准备好了吗?

唐仁杰王旭阳胡京林

摘要

稳定的人口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从数量上准确的预测人口数量以及各种人口指标,对我国制定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健康人口发展计划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鉴此,本文依据灰色预测方法和年龄移算理论,基于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详细讨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我国未来30年的人口结构进行了预测。

针对第一问,考虑到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主要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同,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得结论:在1978~1989年这一阶段市场需求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关联度为0.8483;在1990~1999年这一阶段,科技投入的影响力得以凸显,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关联度为最大值0.5971;在2000~2010年这一阶段,资源投入的关联度为同期中各因素中的最大值为0.5119。而在每个时期人口结构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因为我国一直处于“人口红利”阶段,劳动力人数暂时不会制约经济发展。

针对第二问,根据往年统计数据,利用经过灰色理论改进后的Leslie模型对我国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再分别建立生育模型和死亡模型,在计划生育条件下,我国人口会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目前主体人数在40岁左右,30年后,会达到老龄化高峰期。在2020年、2030年、2040年劳动力人口比例分别为65.04%、60.21%、58.45%。

针对第三问,放宽一胎化政策,在第二问模型基础上改进生育模型,重新对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得到在2020年、2030年、2040年劳动力人口比例分别为58.08%、57.89%、62.71%。

针对第四问,考虑到人口结构会影响劳动力所占比重,同时老龄化加剧,会产生养老负担和养老金短缺等现象,建立养老基金收支平衡模型,定量分析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推迟退休年龄到65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增长。

针对第五问,在前几问得到结论的基础上,关于改变人口结构和维持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增长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人口预测灰色理论Leslie模型经济发展

一、问题重述

1.1 问题背景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使得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中国制造”引领世界产业潮流,并强力改变着全球产业格局,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随处可见“中国制造”,将这一特定称谓发挥至极致。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基础,中国的文化传播和武器出口,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稳步提高——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强有力。

然而,有一些现象和消息却值得我们深思,随着我国经济和人口的增长,现已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根据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这意味着全球1/4的老龄人口集中在中国。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透露,他们将适时地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 .3万亿元。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我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将给财政造成巨大负担。建议实施延迟退休年龄、国有股划拨、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等多措施以缓解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181,其中城市为0.8821,乡村为1.4375,镇为1.153,均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维持人口正常更替需要的总和生育率2.1水平。为此,2012年7月5日,15人联名向全国人大法工委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上书呼吁松绑二胎政策,要求在尊重公民生育权的前提下,让公民自由负责地生育。他们呼吁的另一理由是,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力总量将下降,迫使计划生育政策必须调整。

1.2 目标任务

(1)、定量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阐明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就当前中国人口政策,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30年内中国人口结构。

(3)、如果实行放宽一胎化生育政策,请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30年内中国人口结构。

(4)、定量评估延迟退休年龄策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5)、基于背景中所出现的解决策略和您所想到的方法,就中国人口结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二、模型假设

(1)、不考虑国内外的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的影响。

(2)、假设影响中国总人口数的主要因素是死亡率和出生率。

(3)、假设在预测期内不考虑会出现战争、大面积瘟疫等严重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外界因素;

(4)、假设在预测期内,考虑我国计划生育等控制人口发展的基本国策;

(5)、假设我国妇女育龄为15到45岁。

三、符号说明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1 问题一模型建立与求解

4.1.1问题分析

社会是由“人”所组成, 社会经济活动是由“人”来进行,这个“人”是由“不同年龄”, 或“不同行业”, 或“不同层次”的人群所组成。显然, 这些不同人群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在人口快速转变的过程当中,人口结构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对我们国家而言,这样的变化首先会反映到劳动力市场上,会影响到我们的劳动力供给,所以说人口的结构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有多种因素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讲,主要还包括:资源、产业分布、科技投入、市场需求四个方面。

资源投入:首先是自然资源,这个范畴包括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气候、水力、矿藏、林产、渔业资源等等。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先天获得的,一国拥有的此种资源禀赋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而发生任何改变。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间的地理位置关系会影响它对市场、供应、运输成本等有关贸易的许多方面。由自然资源所决定的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是明显的。劳动力作为一国比较优势所发挥的作用是明显的。在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以前,劳动力一向被认为是一种同质的生产要素,而没有对其进行细分。人力资本是经过教育和培训的高素质劳动力。相应地劳动力应被界定为没有经过培训或只经过简单培训的非熟练劳动力。这类劳动力的特点是数量众多、可替代性强、工资水平低。有些行业对非熟练的劳动力的需求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虽然有些发达国家在这些行业上通过加大技术、人力资本的投入,实现了对非熟练劳动力一定程度上的替代,但从全球经济总体来看,这些行业的优势仍然在非熟练劳动力供给充足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也没有逆转的趋势。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在国际间的差异是巨大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技创新能力在竞争中的重要性提高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兴起,人力资本逐渐取代实物资本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科技创新型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实物资本的重要性显然降低。科技成果的应用往往使大量的账面资本迅速贬值,智力因素开始主宰国际化比较优势演变的趋向,实现其对实物资本的驾驭。在目前和未来的国际间产业竞争中,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起着核心作用。

市场需求:从贸易看市场,从市场看需求,决定需求的因素有:一是实际需求。指地理气候等环境的差别造成的需求差异;二是偏好程度。对商品的不同偏好主要是由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造成的;三是收入水平。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地理气候环境带来的束缚,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地区在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收入水平才成为决定一国需求结构最主要的因素。当一国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的需求增加时,本国的工业品和奢侈品的生产也会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生产者不断地扩大生产,结果产量增加超过需求增加,从而使该国有能力向别国出口。而且,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也使得厂商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国内市场上的演练也使得企业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我国家电业在20世纪80年代崛起,现在成为世界最大家电出口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居民对家电的大规模需求拉动了家电业的成长。

产业结构:我国经济主要分为3个产业,第一产业主要为农业,第二产业主要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诸如服务业等多种产业,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

业以外都可以归为第三产业。经济产业结构情况在不同时期对于我国GDP 的增长情况影响也是不同的。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在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张的主要因素也是不同的。本文将着重量化分析以上几个因素在不同时期对经济的影响。

4.1.2模型建立

在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内部的关系、特征以及一些数据难以全部被我们了解,所以不可能像研究白箱问题那样将其内部机理研究清楚,只能依据思维逻辑与推断来构造模型。对这类部分信息已知而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我们称之为灰色系统。本文使用的方法是从灰色系统的本征灰色出发,研究在信息大量缺乏或紊乱的情况下,如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介于分析经济发展影响因素过程存在不可忽略的“噪声”,我们使用灰色系统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即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的程度,它揭示了事物动态关联的特征与程度。由于以发展态势为立足点,因此本方法对样本量的多少没有过分的要求,也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且不致出现关联度的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不一致的情况。

灰色关联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许多影响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都是灰色的。我们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系统发展变化态势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各影响因素与经济发展联系的紧密程度。关联度值介于0和1之间,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相对变化基本一致,关联度则趋向于1,反之则趋近于0。本文中的经济发展以历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变化为衡量标准。关联度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首先,令i x 表示GDP 及各影响因素历年来的变化情况,当1,2,3,4,5i =时,i x 依 次表示GDP ,市场需求,劳动人数,资源投入和科技投入的变化情况。由于不同因素存在量纲差别,所以需要先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集。具体的数据标准化处理运用下式完成。

()min()1max()min()

i i i i i x x F x x -=

-

其中,i F 表示标准化后GDP 及各影响因素历年的变化情况;max()i x 和min()i x 分别表示i x 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其次,求差数列i D ,差值i D 绝对值越小,表示该影响因素与经济发展变化越趋近,对经济增长影响越大。数列i D 的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

1

2i i D F F =-

3.求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关联系数用于表征序列曲线间几何形状的差别,以i ξ表示子序列与母序列的关联系数,其求取公式如下所示:

()min()max()3max()

i i i i i D D D D ρξρ+=

+

其中,ρ为分辨系数,在最小信息原理下,取其值为0.5;max()i D 和min()i D 分别表示各店差值绝对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子序列和母序列的关联度i γ用各点关联系数的平均值表示,即

()14i i

N

γξ

=

4.1.3模型的求解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影响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大小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将收集到的从1978年至2010年统计数据分为 1978~1989,1990~1999,2000~2010三个阶段。对这三阶段的GDP 增长及各影响因素变化情况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我们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各因素变化曲线。

图1:GDP 增长及各影响因素变化曲线

通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建立的模型及收集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各个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度,如下表所示。

表1:经济发展与各个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度

◎ 在1978~1989年这一阶段,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值最大,为0.8483。而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仅次于市场需求。所以市场需求在这一阶段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科技投入是次主要因素。 ◎ 在1990~1999年这一阶段,科技投入的影响力得以凸显,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关联度为最大值0.5971。而资源投入的重要性也有较大提高。

◎在2000~2010年这一阶段,资源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为同期中各因素中的最大值。但由表可看出,科技投入的关联度仅比其低0.0002。可见,科技投入与资源投入共同对经济发展起着主要影响。

此外,通过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发现劳动人数的变化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主要是由于中国一直处于“人口红利”阶段,人力资源在这三个历史阶段并不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且科技和资源的投入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且由表得出的结论非常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这说明模型能够成功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小。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状态及其优化升级对其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下面我们要分析三大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由于三大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有许多隐蔽的关联且存在诸多不可避免的干扰,所以我们仍然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力。基于历年关于三大产业的生产值统计数据(见附表),得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三大产业生产值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2: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三大产业生产值的变化曲线

通过利用之前建立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及收集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三大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如下表所示。

表2:经济发展与三大产业发展的关联度

●在第一阶段,各产业关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比较接近,这说明在这个阶段三

个产业发展比较均衡,只是第三产业稍有优势。

●在第二阶段,第二产业的关联度远高于其他两产业,值为0.7062。这说明第

二产业的发展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工业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当时经济不发达,倡导“工业先行”的真实反映。

●由第三阶段的各产业关联度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大,说明第三产

业的发展起主要作用。这表明当前阶段,我国经济水平已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另外,第一产业的关联度也仅比第三产业小0.41,说明农业的发展也有较大的进步。这是当前我国大力扶持农业和工业反哺农业最有力的证据。

4.1.4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当前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人口过剩的状态,因此,了解人口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从人口结构的不同方面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⑴男女比例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历年人口的统计数据,我们将自1978年至2010年历年的男女人口百分比绘制如下图所示。

图3:我国国内近年男女比例示意图

由图可以看出,在这三十年中,我国男性比例始终比女性高,但总体趋势是比较平稳的。而我国的经济却是发展得很迅猛。所以男女比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小。而且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思想的开放,重男轻女的思想将逐渐被摈弃。所以,在将来,男女比例也不会再增大,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变得更小。

⑵城乡人口比例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人口有80%以上是农村人口,主要从事与农业有关的行业。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及工业化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所需人口越来越少,而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城市人口越来也多。我们将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的城乡人口比绘制成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4: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城乡人口比变化曲线

由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GDP 增长曲线和城乡人口比值曲线大致保持同一趋势。可见,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城市人口增加会大大促进经济的增长。当前,我国的第二、三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城市人口的增加会大大促进经济的增长。 ⑶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同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年龄结构的变化首先会反映到劳动力市场,会影响到劳动力的供给。由下图可知,一个人作为消费者会稳定地持续整个生命周期,而作为生产者却仅集中于20~60岁左右。因此,两者的供求关系需要平衡。

图5:生产与消费生命周期

而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我们得到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6: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分布

由统计数据可知,当前我国劳动人口比例是72%,正处于“人口红利”阶段,即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非常高、劳动力非常充足的一段时间。目前,我国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主要是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但由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近年的出生率很低,这就不可避免地加速我国老龄化的进程。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减少,劳动力必将升值,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逐渐消失,经济增长速度便会下降。

并且由图可以看出目前的人口高峰集中与40岁左右,所以再过30年,我国必然会面临空前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形成强劲的“银色浪潮”。

4.2问题二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4.2.1问题分析

本问题是一个关于人口预测的问题,与以往不同,本问题需要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去研究,我们根据对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认为对人口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四个:生育率、死亡率、年龄结构、男女比例。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人口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如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环境情况、已婚夫妇对生育所持的态度、医疗技术的发展等,我们认为它们对人口的增长是通过作用于以上四个指标而间接发挥作用的。而对于诸如战争爆发、疾病流行等突发因素,由于其不可预测性,我们不考虑。

1.生育率

生育率代表育龄妇女生育人口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生育率的高低控制着人口增长率高低,通常来说生育率越高人口增长率越高,所以说生育率是人口增长的源头。生育率的影响因素很多,首先是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不同,通常20岁至30岁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最强;此外是地域因素,受政策因素、观念认识、周边环境等影响乡村育龄妇女的生育率高于城市育龄妇女的生育率。

2.死亡率

死亡率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人口群体中死亡的人数占该人口群体的比值,和生育率一样死亡率的高低同样控制着人口增长率高低,如果说生育率是人口增长

的源头,则死亡率是人口增长的汇点。同样影响死亡率的因素很多,首先不同年龄段的死亡率不同,通常老年人和刚出生的婴儿的死亡率较高;从长远来看,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整个人口群体的死亡率将会成下降趋势。

3.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反映了总体人口在各年龄段分布情况,年龄结构蕴涵的信息量很大,从其中我们可以实现对很多问题的分析,比如从年龄结构我们可以分析出社会的老年化程度,此外从年龄结构我们可以判断出不同时间段人口出生的情况,比如年龄结构不仅反映了总体人口在各年龄段分布情况,而且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人口生育率、死亡率不同等情况,我们可以在年龄结构中有效反映这些差异

4.男女比例

男女比例反映了总体人口中男性与女性人数的比较关系,男女比例值能反映出人口中男性与女性人数是否协调,男女比例主要受男女出生比和男女死亡率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女性死亡率低于男性,所以男性与女性人数大致相等,社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但目前我国男女出生比超过110,这不仅将导致男女比例失调,还会对人口的预测产生影响,所以在人口预测时必须将男女比例问题考虑进去。

考虑到人口预测分为中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两类预测因为涉及的时间长短不同,所以考虑的因素不同,采用的方法不同。

对于中短期预测,我们假设生育率、死亡率、年龄结构、男女比例均维持在同一稳定水平,这样我们采用方法有很多。

4.2.2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 模型)

阻滞增长模型的原理:阻滞增长模型是考虑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阻滞作用,对指数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改后得到的。阻滞作用体现在对人口增长率r 的影响上,使得r 随着人口数量N 的增加而下降。若将r 表示为N 的函数()r N 。则它应是减函数。于是有:

0(),(0)dN

r N N N N dt

== 对()r N 的一个最简单的假定是,设()r N 为N 的线性函数,即

()(0,0)r N r sN

r s =->>

设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 N ,当m N N =时人口不再增

长,即增长率()0m r N =,代入(2)式得m

r

s N =,于是:

()(1)m

N r N r N =-

0(1)(0)m dN

N rN dt

N N N ?=-?

??=?

解方程可得:

()0

()51(1)m

rt

m N N t N

e N -=

+-

利用此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未来几年到几十年我国的人口数量,但是不能很直观的给出我国人口结构情况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所以下面再建立Leslie 模型,对人口按年龄段进行分析。 4.2.3按年龄分布的Leslie 模型

将人口按年龄大小等间隔地划分成m 个年龄组(譬如每10岁一组),模型要讨论在不同时间人口的年龄分布,对时间也加以离散化,其单位与年龄组的间

隔相同。时间离散化为0,1,2t =

.设在时间段t 第i 年龄组的人口总数为(),1,2,i n t i m

= ,定义向量12()[(),(),()]T m n t n t n t n t = ,模型要研究的是女性的人口分布()n t 随t 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研究总人口数等指标的变化规律。

设第i 年龄组的生育率为i b ,即i b 是单位时间第i 年龄组的每个女性平均生育女儿的人数;第i 年龄组的死亡率为i d ,即i d 是单位时间第i 年龄组女性死亡人数与总人数之比,1i i s d =-称为存活率。设i b 、i s 不随时间t 变化,根据i b 、i s 和()i n t 的定义写出()i n t 与(1)i n t +应满足关系:

()1

1

(1)()

6(1)(),1,2,,1

m

i i i i i i i n t b n t n t s n t i m =+?

+=???+==-?∑ 在上式中我们假设i b 中已经扣除婴儿死亡率,即扣除了在时段t 以后出生而活不到1t +的那些婴儿。若记矩阵

1211210000

00000m m m b b b b s L s s --?? ? ?

?= ?

?

???

则上式可写作:

)()1(t Ln t n =+。

当L 、(0)n 已知时,对任意的1,2,t = 有:()(0)t n t L n = 若矩阵中的元素满足:

(ⅰ)0,1,2,,1i s i m >=- ;

(ⅱ)0,1,2,i b i m ≥= ,且至少一个0i b >。

则矩阵L 称为Leslie 矩阵,只要我们求出Leslie 矩阵L 并根据人口分布的初始向量(0)n ,我们就可以求出t 时段的人口分布向量()n t 。

基于以上两个模型的分析,为了更好的预测我国的人口变化以及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进程的发展情况,我们引入灰色预测模型。

4.2.4灰色预测模型

4.2.4.1灰色预测模型建立

灰色系统是指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信息或非确知信息的系统,也称为贫信息系统。灰色模型是根据关联度、生成灰导数、灰微分等观点和一系列数学方法建立起来的连续性的微分方程。灰色预测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利用这些信息,建立灰色预测模型,从而确定系统未来的变化趋势。灰色预测模型能够根据现有的少量信息进行计算和推测。 灰色预测模型建立过程如下:

1) 设原始数据序列()0

X 有n 个观察值,()(

)

()()()()(){

}0

0001,2,...,X X X X n =,通

过累加生成新序列 ()()()()()()(){

}

1

11

1

1,2,...,X X X X n =,利用新生成的序列()1

X 去

拟和函数曲线。

2) 利用拟合出来的函数,求出新生序列()1

X 的预测值序列(1)X

3) 利用(0)(1)(1)()()(1)X k X k X k =--累减还原:得到灰色预测值序列:

()()(){}00001,2,...,X X X X n m =+ (共n +m 个,m 个为未来的预测值)。

将序列()0

X 分为0Y 和0Z ,其中0Y 反映()0

X 的确定性增长趋势,0Z 反映()0

X 的

平稳周期变化趋势。

利用灰色GM (1,1)模型对()0

X 序列的确定增长趋势进行预测。

根据灰色模型理论对本题进行模型建立,以年为组划分,令最长寿命为m ,

设第t 年满i 周岁不到1i +周岁的人数为()i x t 0,1,201

2.t =?=?,i ,,,,m 其中()i x t 表示符合条件的全部人口。记()i d t 为第t 年i 年龄组的死亡率,因此有:

()

1(1)(1())()0,1,2,1,0,1,2.

7i i x t d t x t i m t ++=-=?-=?,

令()i b t 为i 组妇女在t 年的生育率,[]12,i i 为妇女的育龄期, ()i k t 为i 组中t 年时的女性的人口比率,则第t 年出生的人口为:

()2

1

1()()()()

8t i i i i i p t b t k t x t ==∑

设00()d t 为第t 年的婴儿死亡率,有:

()0001()(1())()

9x t d t p t =-

由公式(7)和(9)易得:

()2

1

1000(1)(1())(1())()()()

10i i i i i i x t d t d t b t k t x t =+=--∑

将()i b t 分解为: ()()()()1

1i i b t t h t β= 其中()i h t 是生育模式,有2

1()1i i i i h t ==∑成立,

而 ()2

1

()()

12i i i i t b t β==∑ 表示第t 年每一个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婴儿数。令

()'000()(1())(1())()()

13i i i b t d t d t h t k t =--

将(11)式带入(8)式,则(10)式可以改写成

()2

1

'1(1)()()()

14i i i i i x t t b t x t β=+=∑

分别令12()((),(),...,())T m X t x t x t x t =,

120

0...001()0

...00()01()...

00...

.........

...

00...1()0

i d t A t d t d t ??

?- ? ?=-

? ? ?-?

?

12''0...0()...()0 (00)

...00...00...0()...........................0...

...

...

0i i b t b t B t ?? ?

?= ? ? ??

?

那么有:

()(1)()()()()()

15X t A t X t t B t X t β+=+

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生育率和死亡率都比较稳定,从而可以视()A t ,()B t 为常矩阵A ,B 则上式可化为:

()(1)()()()

16X t AX t t BX t β+=+

为了便于处理数据,我们采用常矩阵的改进的莱斯利模型,因此可以得出如

下公式。

人口总数:

0()()m

i i N t x t ==∑

4.2.4.2生育模型

若(,)(,)k i t x i t 个妇女中t 年生育孩子数(,)i t ?,令(,)

(,)(,)(,)

i t l i t k i t x i t ?=

于是育龄期间的妇女单位时间生孩子数为:

()2

1

()(,)(,)(,)17i i t k i t x i t l i t di

?=?

显然,(,)l i t 主要依赖于平均每个妇女生育孩子数目的多少也取决于生育年龄早晚和生育间隔,后者成为生育方式后生育模式,为此我们将(,)l i t 格式化处理,即:

(,)()(,)l i t t h i t β=

其离散模型为:

2

1

()()()()()i i i i i i t t k t h t x t ?β==∑

其中()t ?是t 年代一生中全体育龄妇女生育婴儿总数,()t β为总和生育率。 知道了()i k t 和()i x t 各年龄妇女生育孩子数就可以算出该年代()t β及()i h t 。规范化了生育模式函数(,)h i t ,根据查得数据计算分析可以用正太分布来表示育龄妇女的生育率。

2()2()(1545)i h i i μσ--

=<<

其中:0.85k =、30μ=、5σ=。

4.2.4.3死亡模型

考虑到死亡率在儿童少年期,青壮年期,老年期各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在每个区间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模型进行拟合,我们利用MATAB 对已知数据进行图像分析综合前人的研究,拟合得到较优的分段模型.

0.026580()()

1

i

i d i e b i βα=?=??+≥?

其中得到的参数结果为:0.0000523α=,0.089β=,10b =。

4.2.5模型求解

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调查数据,我们利用经灰色预测理论改进的Leslie 模型,得出2010,2020,2030和2040年的人口年龄分布(如下图所示)

2010年人口结构图 2020年人口结构图

2030年人口结构图 2040年人口结构图

图7:我国未来三十年人口年龄结构分布

由图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人口主要集中于15~50岁,是社会中主要的劳动力;而当年龄超过60岁后,人口数目下降很快,而且年龄小的人数也相对较少,属于典型的收缩型结构。而2020,2030和2040年对应的人口主体年龄依次为30~60岁,40~65岁和45~75岁。显然,人口主体在向高龄移动,社会出现老龄化现象的恶化。于此同时,青少年人口数却在持续下降,照此趋势发展下去,人口规模会不可抑制的缩小。

而且由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分布易知,当前,处于40岁左右的人口占比例最高,所以再过30年,这个高峰会不可避免地转移到70岁左右。那时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变得更加严峻。

我们将人口按其年龄不同分为青少年(0~14岁),劳动适龄人口(15~60岁)和老年(≥60岁)三个类型。其主要依据是只有15至60岁的人有劳动力,可以创造经济价值,而青少年和老年主要作为消费者,并不创造价值。下表显示从2010年到2050年之间每隔五年各类人所占的比例。

例有持续的大幅增长,最终在2050年高达30%。这说明在计划生育情况下,老龄化会越来越严重。

通过对模型的求解,我们预测了未来40年中我国总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8:我国未来四十年人口总数

由图可知,我国的人口峰值将在2025年左右到达,大约在14.2亿左右。之后人口总数将会很快地下降,若不采取必要措施,最终在2050年会低到12.8亿左右。

4.3问题三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4.3.1问题分析

在第二问对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的预测中,我们发现我国人口在未来几十年以后就会呈现下降趋势,而且即将进入老龄化,随之会带来养老资金短缺等社会问题,而且对于现在的生育政策,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也会对征兵带来影响,使得不得不放宽征兵政策。为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推迟退休年龄或者是放宽生育政策,来维持人口稳定,保证劳动力供给。进而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

近几年来,对计划生育制度是否放宽产生了一场社会大讨论,社会各派各持观点,因此我们应该持着公正,严谨的态度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每个人政策的制订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制订的符合实际要求的。我国的计划生育从1979 年开始实施,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三十多年来累计少出生人口 3 亿,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进入低生育、低死亡、低增长的发展阶段,这标志着我国人口发展跨过了一个分水岭,但是计划生育政策仍然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但是时代背景已经发生很大的变,我们中国经济已经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人口总体水平已经居于稳定状态,我国人口结构逐渐趋向于老龄化社会。

4.3.2模型建立

在解决此问题时,我们沿用第二问中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对生育模型进行改进,很明显放宽生育政策以后,育龄妇女生育婴儿个数会有所增长。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夫妇和有权有势的人家更喜欢生育二胎,而且在不同的地区对于生育态度也明显不同,经过网上查找的数据,并经过计算分析得到城市与乡村的人口比例,大约为城市0.18、城镇0.34、农村0.48。经过网上调查的数据发现在农村大约有39%的人愿意生育二胎,而在城镇只有26%左右的人愿意生育二胎。利用此数据经过计算在第二问的模型中的生育模式会从1变成1.32。即:

2

1

() 1.32i i i i h t ==∑

对应的生育模型:

22

()2()(1545)i h i i μσ--

=<<

相应参数会发生变化,在上式中 1.1k =、30μ=、5σ=。

4.3.3模型求解

通过以上分析和对第二问中模型的改进,利用已知数据进行计算预测未来30年的人口分布情况,做出以下4幅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图。

2010年人口结构图 2020年人口结构图

2030年人口结构图 2040年人口结构图

图9:我国未来三十年人口年龄结构分布(放宽生育政策)

由上图看出,放宽生育政策以后,青少年比例明显增加,这就会导致劳动适龄人口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进而会加大这部分的负担。短期内不会对老年人口数量产生影响。而且目前处于40岁左右的人口高峰再经过30年必然会转移大70岁左右(可由2040年人口结构图看出),所以三十年后我国社会将面临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而根据2040年人口结构图走势,这种老龄化将随时间有所减轻。

下表是预测出的具体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表4:年龄结构表(放宽生育政策)

占比例会有所增长。老年人口仍然会有大幅增长,但比仍实行计划生育要低一些。相应地,劳动适龄人口比例还是会有较大降幅。但由于青少年比例的增加,劳动适龄人口比例在2050年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增加,而老龄化也会减缓。

通过对模型的求解,我们预测了未来40年内,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放宽政策,国内总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0:我国未来四十年人口总数(放宽生育政策)

由图可知,我国的人口峰值将在2030年左右到达,大约在15.0亿左右。之后人口总数会有小幅波动,但整体趋于平稳,总数在14.95亿上下浮动。

4.4问题四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4.4.1问题分析

根据第一问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我国人口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起着作用,在过去几十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入,包括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前面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劳动力人口比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呈现下降趋势,而老龄化程度会有所增长。因此法定退休年龄的高低,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关系和失业率、对养老金支付压力、对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关键性作用。

4.4.2模型建立

从理论上分析,延长退休年龄可从增加积累和减少支出两方面压缩养老金缺口,以下通过构建养老基金收支平衡模型,从实证方面验证延长退休年龄对维持养老基金财务均衡的积极意义。

假设基期人均年工资(缴费基数)为W,年缴费率为C,年养老金为Y,年

工资增长率为g ,年养老金增长率为h ,第t 年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缴费人数)为t E ,第t 年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为t R ,收缴积累的养老金总额为n F ,养老金给付总额为n P 。统筹基金在现收现付制下没有基金积累,故不考虑利率。基于上述的变量设定,得到如下关系式: 收缴的养老金总数为:

()12311

0110

...[(1)(1)

] (1)18n N

n n i

n i i F F F F F CW E g E g E CW E g ---==++++=+++?++=+∑

支出的养老金总数为:

()

12311

0110

...(1) (1)

(1)

19n N n n i

n i i P P P P P Y R h R h R Y R h ---==++++=??=+++++=+??∑

为使统筹基金保持均衡,必须使n n F P ≥。本次测算以2010 年为开始时点。对现有退休方案和延迟退休年龄后的退休方案分别计算社会统筹基金收支状况,考察延长退休年龄对保持基金均衡的作用。

参数设置:8.5%g =, 5.5%h =,31965W =,11400912Y t =+。W 和Y 的单位为元。对领取的养老金Y 以说明,由于养老金是随着退休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的。因此将Y 定义为退休年龄的一次函数。以上参数均经过官方查证并通过计算得到。

4.4.3模型求解

根据以上模型和查得的参数计算对于不同的退休年龄,未来养老金统筹情况。得到结果如下图:

退休年龄为60岁

老龄化来袭模型-经济与人口结构

数学建模训练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马维新 2. 钟也磐 3. 成博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 2012年 08 月 19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数学建模训练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人口结构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人口结构、退休政策、生育制度做了一定分析,合理预测我国人口发展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问题一,我们确定了六个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和六个因素下的十二个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找出十二个指标和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并根据关联程度的大小对十二个指标和人口结构中的城镇化率、性别比例、老龄化程度、受教育程度做了排序: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劳动力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制度因素、受教育程度>老龄化程度 城镇化率>性别比 问题二,我们分别用logistic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人口结构进行了预测,利用熵权法对两个预测结果进行加权,得到最终预测结果。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我国1980-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进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效应进行测度,对三者计算所得的变化效应值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钱纳里和塞尔昆构建的半对数模型进行改进,实证分析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得到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进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出口贸易结构的结论。 关键词:对外贸易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半对数模型 问题的提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不仅要受到需求结构、技术进步等内部因素影响,还要受到对外贸易、FDI 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结构转换时机的恰当选择和途径,对促进该国产业结构优化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作为最大的经济转型体,其对外贸易规模一直在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8671.2亿美元,平均增长16.13%,其增速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8.27%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位也随之急剧提升,由1978年的第29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2位。对外贸易额增长的同时,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初级产品进出口额不断下降,而工业制成品进出口比重不断上升。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外贸易结构优化是否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有影响,影响程度多大?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重要 的意义。 文献综述 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到新新贸易理论,关于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没有特别提到,主要原因在于国际贸易理论与产业经济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 题目: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姓名: 学号: 专业: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授课教师: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20日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模型设定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 t=α+β1X1+β2X2+β3X3+μi (i=1,2,3)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X1、X2、X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α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βi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βi X i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μi表示随机误差项。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2、数据说明 以下数据来自财新网,见表1 表1单位:%

最新分析金融支持与产业政策

分析金融支持与产业政策 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分析了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用数据证明了我国金融体系和产业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相关性;制约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视角提出要从深化体制改革、放宽民间金融资本投资途径提升战略性产业的融资能力和效率。从我国当前的研究发现,对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进行的相关研究不多,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看,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内在包含了三种实现方式,即支持产业选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其中,产业选择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前提,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初级目标,在实现了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后,产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的升级,即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金融支持产业选择的内在作用 我国已经进入十二五的关键时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大力推进,通过研究金融支持战略性产业的路径和实现机理,有利于深刻认识并解决产业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金融体系对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支持作用最主要的体现在它能够支持产业选择,特别是在进行产业规划和制定产业政策及其相关配套政策方面。根据金融支持的主体不同,我们将金融支持划分为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市场性金融支持。 (一)政策性金融 (二)市场化金融 与政策性金融政策支持不同,市场化的金融政策是依据市场自主机制进行市场化的选择。在金融资源配置中,依照市场规则,资本收益率高的产业会获取更多

的资本。如果市场性金融选择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竞争,不能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可能导致市场化金融支持进行产业选择的失败。在现实操作中,市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无形机制,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市场性选择虽然对于资源配置有很大的优势,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完全成熟,单一的市场化配置容易削弱金融支持的作用,导致部分处于幼稚期的潜力产业获得市场化金融支持的机会很小甚至不可能获得支持,因此,要发挥市场化金融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更加促进金融系统对产业选择的支持作用。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途径 (一)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 金融支持产业高级化是指金融资源通过初次配置能够实现产业的选择,通过二次配置则能够实现产业的合理化,通过这两次配置过程,金融支持产业高级化的路径就是在前两次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三次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而实现产业高级化目标的实现。通常我们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内在包含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含义。当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面临着提高效率的要求,使得产业的发展需要由资源推动过渡到创新驱动上去,这离不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以实现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状态的转换。同时,金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持一般具有间接性,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产品创新、工艺流程创新到技术创新,能够改善产业的技术结构从而提高技术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实现高级化。另外,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升级更是需要技术创新活动,这就使得金融支持的地位更加凸显。 结语

最新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 的关系

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产业结构是贸易结构的基础,决定了一国贸易结构的水平,而贸易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反映,并引导着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本文在两者的互动关系基础上,对我国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开放结构 一国的产业结构不应是一种封闭结构。各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深,这主要体现在一国产业结构在运行中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方式相互重组和整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离不开国际因素,而国际贸易则是国际因素影响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通道”。 一、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因素分析 (一)国际贸易影响国内产业结构的形式 1.进口

借助于进口产品来开拓国内市场, 引发该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当该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规模经济得到充分利用, 生产成本显著下降时, 再利用本国某些生产要素禀赋比较优势, 出口该产品, 并通过国际市场的开拓, 进一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 2.出口 即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 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 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扩大出口带动整个工业结构调整。具体做法为: 首先在国内开发新产品, 形成国内市场, 以此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 便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出口。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 进一步出口有关技术和输出资本。当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之后,再把这种产品以更低价格打回本国市场, 以此促进国内这一产业的收缩, 乃至转向其他新产品的开发。通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该国的产业结构便不断发生变动, 从而获得动态比较利益。 3.贸易二元化 一国既需要由出口产业,也需要有不出口的产业,这样国内产业结构才能均衡发展。同时,一国的出口产业会对不出口的产业产生影响。 综上,国际贸易能有效调整产业间各种耦合方式, 提高产业协调性, 强化结构聚合效应。 (二)产业结构影响国际贸易的形式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1368912.html,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分析 作者:李承泽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2期 摘要:在现代资源配置中金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着其他部 门进行转移从而加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金融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从量的方面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其次是从质上促进了产业结构发展的合理化。本文针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论证。 关键词:金融发展;产业结构转型;生产要素转移 传统的产业结构随着金融行业的融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要素有限服务于金融部门,造成了农业产业资金的短缺,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存在着劳动力与资本发展之间边际成本率的不同。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下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市场对于产业优化转型的作用分析 金融市场能够对劳动力以及资本等生产部门进行有关调节,能够进行资源分配,从短期来看,非农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暂时不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金融发展水平会使得金融资源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分配,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水平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此方式来影响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劳动力的分配结构。 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抑制要素市场发展的扭曲,由于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之间金融资源分配不平衡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又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对这一发展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非农产业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已经通过资本积累的实现做到了降低资金使用的成本。金融的发展对于非农部门产值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在非农与农业部门之中的推动作用上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劳动力要素短期内在两个部门之间的流动难以实现并且这一发展差距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扩大。 金融的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金融资金能够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改造过程,加速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以促进产业发展的高级化与合理化。 二、利用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策略分析 (一)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的发挥

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摘要:人口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多力量大”思想影响下,建国初期我国产生了一波婴儿潮,如今已经步入老年。加之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的影响,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已经由人口红利转向人口负债,劳动力逐渐减少,而退休人口逐渐增多。在这一背景下,经济发展政策必须审时度势,根据人口结构特点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最终实现人口与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口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 众所周知,人口(劳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相关经济学理论中也提出“人口与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例如,亚当?斯密、马歇尔、凯恩斯等学者都提出了人口增长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因此二战结束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但是人口并非越多越好,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临界点。人口结构的变迁对经济发展也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正在加速显现。 1我国人口结构特点与变化测度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凸显,近年来关于人口结构与经济的研究成为热点。尤其是2012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绝对数量首次下降后,人口红利的消失与老龄化社会的加剧,社会背负着一定的包袱。但近年来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产业形态逐步转型升级的时期,正由投资、出口主导型经济向消费、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人口结构作为影响经济转型升级是否成功的重要变量,研究人口结构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对于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特点。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所有人口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结构、性别结构、地域结构等,其中最重要的即是年龄结构。人口结构特点能够准确反映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和变化趋势,甚至可以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首先在人口年龄结构上,1983年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遏制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经过30多年的努力,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生育质量和平均寿命有效提升,但是也面临着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的困境。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为1.5亿,占总人口比为10.8%。世卫组织将“老龄化社会”定义为65

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几个方面: (1)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要经济结构上升到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2)由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经济结构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的经济结构; (3)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此外,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看,产业结构升级还包括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的升级。 中国 第二三产业比例逐年增大,第三产业增长最快,第一产业比例下降

现代制造业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芝加哥自1837 年设市以来,芝加哥作为五大湖的中心、国家

铁路干线枢纽,处于盛产钢铁、牲畜和农产品的中西部,其 北美大陆的核心地理位置成就了城市长达一个多世纪的 繁荣。但是自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作为“锈带”之都,芝加哥也没能逃脱席卷整个中西部的经济危机。 为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从60 年代开始,芝加哥就研 究新一轮的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问题,80 年代最 终确定并贯彻执行了“以制造业为依托、服务业为主导的 多元化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了由制造业基地向全球 化城市的转型。这一成功转型带来了明显的成效,2003 年 城市人口回升到290 万人,市区面积591 平方公里,成为 国际航空运输中心、国际(美洲)光缆通讯的中心,被称为美 国的制造之都、金贸之都、会展之都、文化教育和工业中 心,基本形成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中心的多元化 经济发展。2003 年芝加哥生产总值1100 亿美元,人均4.1 万美元。 在全球经济中处于战略位置的城市往往倾向于脱离 其所在的地区,在广泛的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但芝加哥 是个例外,它同地区经济的联系极其紧密。大芝加哥地区 的内地贸易要多于世界贸易,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 赖于制造、仓储和交通业的发展。中西部的很多小型工业 城市仍然是机械、机床、汽车配件和其他产品的强有力的 出口方。芝加哥正是依靠综合、密集和多样化的中西部经 济,完成了其全球化城市的转型。 与美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芝加哥是一个非常巨大的 制造商。中西部的资本货物(如农用机械、重型卡车、建设 机械等)以及耐用消费品(汽车等)产业的就业和总产出仍 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中西部制造业的密集对芝加哥有直 接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芝加哥都市地区仍保留了制造 业,其产量和海外出口仍很可观;间接影响是芝加哥很多 商业服务来源于或关联于地区制造业甚至是农业。芝加哥 与中西部各州之间相互依存度高,这也是城市得以保持活 力的一个原因。中西部制造业产品贸易极度繁荣,促使高 度专业化的生产部门必须实行跨越各州的密切协作,这就 进一步推动了陆地交通的兴盛。而芝加哥是全美交通改革 速度和力度最大的城市,它作为中西部货物运输、配给的 枢纽地位一直就未曾动摇过。

人口结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结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口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人口以其过快的增长,巨大的基数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进入新的时期,我们面临着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人口态势也已经终结了以人口快速增长为主要标志的阶段,呈现诸多新的特点,其中,人口结构的突出性问题受到我们的关注。因此,找到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国情,发展经济。 历史上对人口结构(人口因素,生育率等)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思考始于斯密,他指出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是增进人类福祉的关键因素,还指出经济增长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专业化和分工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基础,而贸易则是专业化进一步演进的前提。斯密并没有清晰得给出经济增长的产生机制,而且在斯密的模型中,也没有明确地设计经济增长是如何与人口因素发生联系的。 发端于此的大量经济研究普遍发现了经济变量,诸如人均收入、工资率等与生育率的重要联系。自古典经济学诞生以来,人们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的大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马尔萨斯模型到新古典增长模型。虽然明确提出了人口因素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却由于经济学理论尚未成熟,而未能阐明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第二阶段,也就是索洛-斯旺模型和拉姆齐模型所描述的,人口增长率虽然影响经济的稳态增长水平,但人口增长率是经济系统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因此,也未能明确说明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第三阶段,在增长模型中经济发展也影响家庭生育率的选择,也就是说,生育率等人口因素是生于经济系统的,并以此为新增长理论构建了微观基础。 在这里我们所指的人口结构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通过人口结构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大体的社会和经济状况,然而当论及这一问题,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于是我们将人口结构的划分标准定为年龄。而在一定时间内影响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的因素有多个: 一、国家的生育政策。我国自建国后的生育政策大概可以分为这样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这一时期中,人口快速增长,并且国家并没有任何管制或者限制人口数量的政策出现。 第二阶段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快速的增长受到了最高层领导的关注,一场没有任何理论争议的“人口革命”——计划生育实践轰轰烈烈地在中国大地上展开。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理论依据的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在2001年,国家已经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一国的生育政策是对人口结构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人口出生率政策控制上,不同时期的人口出生率不同,由此也改变了后来几十年的人口结构。 二、民众的生育观念。民众的生育观念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 (一)民众对新生人口性别的偏好。中国自古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在今天这一思想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是民众受一些突发性的因素影响,造成突然性的大规模人口爆发等改变人口结构。如2000年的“千禧宝宝”潮和2007年的“金猪宝宝”潮,这样的人口潮使得在这一阶段出生的人口呈波峰状爆发。

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0802班王玉娟 2008324030924)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premis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adopts from 1981 to 2010 by establish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using the least squares, research to our country economy three industry growth contribution to the growth of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us draws for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importance. Key word: economic growth; Three industries; Least squares; Industrial structure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完整版)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影响分析毕业设计

南京邮电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 析 专业统计实务 学生姓名孙学涛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黄犚 指导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孙学涛 日期:年月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问题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分配间的关系日趋明显。中国作为拥有者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结构的不健康正默默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依据目前中国人口结构的现状分析人口结构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会很有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资料和有关参考文献,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搜集的数据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人口结构变化对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加以处理、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环境 1.2选题的目的 1.3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1人口结构的概念 2.2人口结构变化的变量分析 2.2.1人口增长率变化情况分析 2.2.2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分析 2.3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 2.3.1人均GDP年增长率的数据分析 第三章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3.1建立分析模型 3.2参数估计 3.3模型统计检验 3.3.1拟合优度检验 3.3.2 F检验

论产业结构对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产业结构对我国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09统计一班李榕邹哲渝王力维【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互相依赖,相互促进。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强调产业结构的转变也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1992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 软件,研究三大产业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经济增长、三大产业、产业结构、GDP、回归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认为经济的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总产出函数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以及技术变化的长期作用结果。而结构主义非均衡增长理论则认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竞争均衡的假设在实际中并不成立,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实际中这种竞争均衡的假设是不可能存在的,由于各个部门的生产技术、产品需求、要素供给等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的部门其报酬率必然也就不相同,这样一来,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会使得总产出增加,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间也是不完全均衡的,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经济理论陈述 (一)三大产业的划分 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二)西方经济理论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的 早在1949 年库兹尼茨(Kuznets)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就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

日本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

日本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 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起,其对外贸易成为了带动日本经济战后复苏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在从1981年至2010年间,尽管世界经济形势动荡不断,日本也面临了汇率、产业结构升级等压力与挑战,其对外贸易却连续30年保持顺差状态。然而,根据日本财务省于2012年1月25日的公告,日本2011年贸易赤字2.493万亿日元,为30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日本在2011年3月经历了9.0级的地震与海啸袭击,造成了大量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在通信、运输、安保等方面对日本贸易企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随之而来的核泄漏事件更令日本的出口情况雪上加霜,大量出口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就此破产;其次,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日元的持续升值也导致了日本的出口压力增大,全球经济形势低迷,需求萎缩使得日本外贸企业面临严峻挑战;除上述原因之外,日本贸易逆差情况与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之间的联系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将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间的关联作用及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的启示。 一、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废墟上开展经济建设,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极大程度上刺激了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对日本经济今日的成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1.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的产业结构调整二战结束之后,日本为了恢复战后疲软的经济,首先制订了恢复煤炭业等能源工业和钢铁业的产业结构政策。在50年代左右,其能源产业、机械零部件产业、电子工业、合成纤维产业在日本政策倾斜之下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进入60年代后,产业政策重心调整至重化学工业,1960至1970年间其重化学工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上升了近200%。同时机械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由1955年的15%增加至1970年的32.3%。1970年后,日本在产业政策的调整上加大对计算机产业,电子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对这类企业从研发到销售推广到出口关税等方面均给于最大程度的优惠和补贴,并且出台了《特定机械信息产业振兴临时措

论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论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摘要】产业结构与国际贸易是相辅相成的,产业结构决定国际贸易的方向和生产方式,而国际贸易则反映了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也就是说本国的产业结构是否有利于本国贸易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产业结构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尤其是出口商品结构上,所以一国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本国的贸易及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下以我过来谈论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关键词】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商品结构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从概念可以看出一国的产业结构对该国经济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其良好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总量的增长,更表现为经济结构的变动,其核心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一国的产业结构不应是一种封闭结构。各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深,这主要体现在一国产业结构在运行中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方式相互重组和整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离不开国际因素,而国际贸易则是国际因素影响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最直接的因素。 一、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因素分析 (一)对外贸易影响国内产业结构的形式 1.进口

借助于进口产品来开拓国内市场, 引发该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当该产业发展 到一定程度, 规模经济得到充分利用, 生产成本显著下降时, 再利用本国某些生产要素禀赋比较优势, 出口该产品, 并通过国际市场的开拓, 进一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 2.出口 即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 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 品出口, 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扩大出口带动整个工业结构调整。具体做法为: 首先在国内开发新产品, 形成国内市场, 以此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 便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出口。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 进一步出口有关技术和输出资本。当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之后,再把这种产品以更低价格打回本国市场, 以此促进 国内这一产业的收缩, 乃至转向其他新产品的开发。通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该国的产业结构便不断发生变动, 从而获得动态比较利益。 (二)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贸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增加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 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对外贸易的需求功能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前,对外贸易的需求功能较弱,以资源配置功能为主。20世纪80 年代,对外贸易的需求功能逐步增强,但资源配置功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90年代 以后,进出口贸易的需求功能大幅度增强,资源配置逐步成为次要功能,出口作为重 要的需求因素,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拉动力量之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消费等国内需求拉动,改革开放 以后,随着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出口在总需求中的比重极大地提高从1978年的7%

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 黄茂兴 李军军 内容提要:为了保证省域经济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技术上的支持,这样的支持并不是什么样的技术都可以担当起来的,应针对不同省域的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待选技术系统在省域内能力储量的积累程度,来选择合适技术。省域经济增长是与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密切相关的,而技术选择效果又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在研究技术选择与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并以1991—2007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为例,分析了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通过技术选择和合理的资本深化,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关键词:技术选择 产业结构升级 省域 经济增长 * 黄茂兴、李军军,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邮政编码:350108,电子信箱:hmx2001007@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1368912.html, ,ljjmail box @163.c om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J C790018)、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2007R0029)和福建省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2007B043)的阶段性成果。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睿智的评论和宝贵的建议。当然,文责自负。 一、引 言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人类创造了技术,技术又伴随着人类的延续而发展。技术不仅作为生产力的要素渗透于生产过程之中,而且广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尤其是随着技术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技术开发所需经费投入日益增长, 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目标,特别是面对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对发展哪些技术做出选择。选择那些对经济增长和国家强盛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予以优先发展、推广和应用,已被公认是一项保障国家目标实现的重要的战略性措施。所谓技术选择是指决策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目标,考虑系统内外客观因素的制约,对各种技术路线、技术方针、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取最佳方案的过程。可以说,技术选择已成为国家、地区、部门直至企业赢得生存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选择往往是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体现,是技术政策的核心,是夺取技术优势的前提。 技术选择问题首先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20世纪40—50年代,世界经济从复兴期进入增长期,发展中国家为了缩短他们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差距,试图通过沿袭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工业化过程来达到加速本国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技术的发展需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环境条件相适应,否则事与愿违。发达国家使用的技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移植到一些国家后,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出现负效果。发展中国家需要探索符合自身条件的技术发展道路,选择技术引进或自主研发的战略。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受资金、技术和资源禀赋的限制,不 143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概述 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发展受人均GNP 、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钱纳里的关于收入变动和生产结构转换的 标 ‘准”模式 (1970年的美元)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我们参考江西省统计局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使用六项指标来衡量赣州市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阶段基本划分标准 人均GDP (美元) 经济发展阶段 300-600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600-1200 初期 工业化阶段 1200-2400 中期 2400-4500 后期 4500-7200 初级阶段 发达经济阶段 7200-10800 高级阶段

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人均GDP 说明:(按2000年人口普查7586743人和2010年人口普查8368440人,平均每年人口增长78170人计算。美元汇率按当年计算。) 1、人均经济总量。2005年赣州市的人均GDP为6130元,以1970年美元衡量,大约相当于540美元。2011年赣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472美元,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三大产业比例 2、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例由1998年的38.7∶28.3∶33.0调整为2003年的29.5∶32.7∶37.8。2005年赣州市三次产业构成为25.8:36.4:37.8;2011年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9:44.4:36.7。0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3.3:38.9:37.8调整为22.6:40.0:37.4由此数据可以看到赣州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中后期,并且赣州市已进入工业化进程加速状态,正向工业化中级阶段迈进。 3、就业结构。2005年,赣州市农业劳动力为218.45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50.8%。(江西省2004年为41%)

柳州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柳州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柳州是广西的工业经济中心,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扶持的工业基地。工业经济在几十年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绩。2021年柳州实现工业总产值3150亿元,这是继202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后的又一新突破,这向柳州市委提出的“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宏伟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柳州工业在广西所占地位更加稳固,但是在新世纪新发展的阶段中柳州的发展也受到原来产业结构的制约,需要制定出一个可行的产业调整规划来促进柳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柳州经济成长所处阶段 认清目前所处阶段,对经济发展会有清晰的观点,就可据此提出应采取何种对应的政策来积极引导未来的发展。根据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的理论,按三个产业所占比重的不同,可分为农业时期、工业时期、后工业时期。2021年柳州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是90.45亿元、636.43、319.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8.65%、60.84%、30.51%,其就业人数分别是100.73万人、42.81万人、63.77万人。 按照第一产业小于10%,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的标准,柳州现在已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但农业部门就业人数多,又表现出刘易斯的城乡二元经济特点。按人均生产总值达3000-5000美元为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标准,2021年柳州人均生产总值为*****元人民币,已经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阶段。 从上可知,柳州经济成长阶段属于工业化加速的后期。如果在关键时期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柳州经济就可以向成熟经济转变,反之则很有可能就会在这个阶段停滞下来,陷入发展的“陷阱”。 二、柳州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论产业结构对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论产业结构对G D 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论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朱迎,经贸与会展学院,国际贸易学,) 【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互相依赖,相互促进。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强调产业结构的转变也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1992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软件,研究三大产业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GDP、回归模型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科学健康发展具有极大地理论推动作用。 二、经济理论陈述 (一)三大产业的划分 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二)西方经济理论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的。 早在1949年库兹尼茨(Kuznets)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就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而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又是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为此,库兹尼茨用5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制造业部门的增加将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有必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经济增长。 钱纳里(Chenery) 通过分析部门增长的决定要素出发,并利用51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并认为这种工业化模式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为此,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国别的经验数据从不同角度纷纷说明经济增长的工业化模式,但有经济学家发现存在着大量经济事实与钱纳里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反,他们通过经验数据说明在人均收入水平很高时,服务行业的快速增长会降低制造业的规模弹性。 (三)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我国某些省份或全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做出的分析研究 1、对某个或某些省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对第一、二、三产业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结论基本上认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哪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显着,看法不一,有的省份是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经济增长又反过来推动第一、三产业的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