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物习题册答案全套(1)

大物习题册答案全套(1)

大物习题册答案全套(1)
大物习题册答案全套(1)

练习一 力学导论 参考解答

1. (C); 提示:??=

?=t

3

x

9

vdt dx

t

d x

d v

2. (B); 提示:?

?

+

=R

20

y 0

x y d F x d F A

3. 0.003 s ; 提示:0t 3

104400F 5

=?-

=令 0.6 N·s ; 提示: ?

=

003

.00

Fdt I

2 g ; 提示: 动量定理

0mv 6.0I -==

3. 5 m/s 提示:图中三角形面积大小即为冲量大小;然后再用动量定理求解 。

5.解:(1) 位矢 j t b i t a r

ωωsin cos += (SI)

可写为 t a x ωc o s = , t b y ωs i n

= t a t x x ωωsin d d -==

v , t b t

y ωωc o s d dy

-==v 在A 点(a ,0) ,1cos =t ω,0sin =t ω E KA =2

2222

12121ωmb m m y x =+v v

由A →B ??-==0a 2

0a x x x t c o s

a m x F A d d ωω=?=-02222

1d a ma x x m ωω ??-==b 02b 0y y t sin b m y F A dy d ωω=?-=-b mb y y m 02

222

1d ωω

6. 解:建立图示坐标,以v x 、v y 表示小球反射速度的x 和y 分量,则由动量定理,

小球受到的冲量的x,y 分量的表达式如下: x 方向:x x x v v v m m m t F x 2)(=--=? ① y 方向:0)(=---=?y y y m m t F v v ② ∴ t m F F x x ?==/2v v x =v cos a

∴ t m F ?=/cos 2αv 方向沿x 正向.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墙受的平均冲力 F F =' 方向垂直墙面指向墙内.

α

α

m

m

O

x y

练习二 刚体的定轴转动 参考解答

1.(C) 提示: 卫星对地心的角动量守恒

2.(C) 提示: 以物体作为研究对象P-T=ma (1);

以滑轮作为研究对象 TR=J β (2)

若将物体去掉而以与P 相等的力直接向下拉绳子,

表明(2)式中的T 增大,故β也增大。

4. m ω ab ; 提示:

0 ; 提示:由于算出角动量是个常矢量,即角动量守恒,故质点所受对原点的力矩为零。 4.

L

76v 提示: 角动量守恒

5.解:(1)由转动定律M=J β,有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6.解:球体的自动收缩可视为只由球的内力所引起,因而在收缩前后球体的角动量守恒.

设I 0和ω 0、I 和ω 分别为收缩前后球体的转动惯量和角速度, 则有

I 0ω 0 = I ω ① 由已知条件知: I 0 = 2mR 2 / 5, I = 2m (R / 2)2 / 5

代入①式得

ω = 4ω 0 即收缩后球体转快了,其周期

4

4220

0T T =π=

π

=

ωω

周期减小为原来的1 / 4.

β)31(22ml l mg =l g

23=

?β22)ml 31(21sin 2l mg ω=θl

g θωsin 3=?B B A A R Mv R Mv = ? o

v

m r L ;v dt r d v ?=?=再由ω++=+)mL 31mL mL (Lmv Lmv 22

2

1. (B)

2. (C)

3.

4. 6.23×10 3 ; 6.21×10 - 21 ;

1.035×10 - 21. .

5. 解:(1) ∵ T 相等, ∴氧气分子平均平动动能=氢气分子平均平动动能w

=6.21×10-21 J .

且 ()

()

483/22

/12

/12

==m w v

m/s

(2) ()k w T 3/2==300 K . SI)

6. 解:根据

kT m 23212=v , 可得 N k T

m N 2

3

212=v , 即 ()m N R T N m m N d /23212

=v

= ()RT M M mol /23 =()V M RT ρmol /2

3

=7.31×106 J .

又 ()T iR M M E ?=?21/mol =()T iR M V ?2

1

/mol ρ=4.16×104 J .

及 ()()()

2

/121

2

/1222

/12v v v -=?= ()

()

12

2

/1mol /3T T

M R -=0.856 m/s .

PV i 2

1.(D )

2.(B )

3. 2

4. >;<

5. 解:根据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的意义, (1)?∞

=

)(dv v mvf mv

(2)dv v f mv mv )(2

121

2

2?

=

6. 解:

(1)由图可知,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2000m/s ,又因为温度相同时,最概然速率之比等

于摩尔质量的平方根之反比,所以氧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2/32)1/2

*v pH2=500m/s ; (2)由mol

p M RT

v 2=,T=481K

练习五 热 力 学 (练习一) 参 考 解 答

1. (B)

2. (D)

3. >0, >0

4. ||1W -

||2W -

5.解:由图,p A =300 Pa ,p B = p C =100 Pa ;V A =V C =1 m 3,V B =3 m 3。

(1) C →A 为等体过程,据方程p A /T A = p C /T C 得:T C = T A p C / p A =100 K

B →

C 为等压过程,据方程V B /T B =V C /T C 得:T B =T C V B /V C =300 K

(2) 各过程中气体所作的功分别为:A →B :))((21

1C B B A V V p p W -+=

=400 J

B →

C :W 2 = p B (V C -V B ) =-200 J C →A : W 3 =0

(3) 整个循环过程中气体所作总功为:W = W 1 +W 2 +W 3 =200 J 因为循环过程气体内能增量为ΔU =0,因此该循环中气体总吸热:Q =W +ΔU =200 J----3分

6. 解:(1) 3

12111035.5)/ln(?==V V RT Q J

(2) 25.011

2

=-

=T T η. 3

11034.1?==Q W η J (3) 3

121001.4?=-=W Q Q J

练 习 六 热 力 学 (二) 参 考 解 答

1. (D)

2. (D)

3. 等压

等压 等压 4. 一点

一曲线

封闭曲线 5. 解:氦气为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3=i

(1) 等体过程,V =常量,W =0

据 Q =?E +W 可知 )(12T T C M M

E Q V m o l

-=

?==623 J (2) 定压过程,p = 常量, )(12T T C M M

Q p mol

-=

=1.04×103 J ?E 与(1) 相同. W = Q - ?E =417 J

(3) Q =0,?E 与(1) 同 W = -?E=-623 J (负号表示外界作功) 6. 解:

(1) 3

12111035.5)/ln(?==V V RT Q J

(2) 25.0112

=-

=T T η;311034.1?==Q W ηJ

(3)3

121001.4?=-=W Q Q J

3. (B). ( 提示:将)4

1cos(π+=t A x ω对时间两次求导,并将t = T /4代入即可.)

4. (B). (提示:利用旋转矢量法 )

5. 2.09s; 9.17cm. (提示:根据机械能守恒

222

111222

kx mv kA +=及2m T k π=) 4. 1:1;

m

e e m R M R M .(提示:利用2l

T g

π=及万有引力公式2Mm F G r =)

5. 解: k = m 0g / ?l 25.12N/m 08

.08

.91.0=?=

N/m

11

s 7s 25

.025.12/--===m k ω 5cm )7

21(

4/2

222020=+=+=

ωv x A cm

4/3)74/()21()/(tg 00=?--=-=ωφx v , φ = 0.64 rad

)64.07cos(05.0+=t x (SI)

6. 解: (1)单摆角频率及周期分别为

3.13/;2 2.01g

rad s l T s

ωπ

ω

=

==

= (2)由0t =时max 5θθ==可得振动初相0?=,

则以角量表示的简谐振动方程为

max cos()cos(3.13)36

t t π

θθω==

O x

1.(D) . (提示:振动总能量2

12

E kA =

) 2. (C).(提示:利用旋转矢量法,矢量合成)

3. )2

1cos(04.0π-πt ;(提示:两个相位相反的振动合成)

4. 1cos(/2)x A t ω?π=+-; (提示:利用旋转矢量法确定初始位相)

5. 解:(1) 势能 221kx W P =

总能量 22

1

kA E = 由题意,4/212

2kA kx =, 21024.42

-?±=±

=A x m (2) 周期 T = 2π/ω = 6 s

从平衡位置运动到2

A x ±

= ?t 为 T /8.

∴ ?t = 0.75 s .

6. 分析:可采用解析法或旋转矢量法求解

解: (1) 作简谐振动合成的旋转矢量图(略),因为21/2???π?=-=-,故合振动振幅为22

212122cos(/2)7.810A A A A A m π-=

++-=?

合振动初相位1122

1122

sin sin arctan

arctan11 1.48cos cos A A rad A A ?????+===+

(2)要使12x x +振幅最大,即两振动同相,则由2k ?π?=得

31220.75,0,1,2,...k k k ??πππ=+=+=±±

要使23x x +的振幅最小,即两振动反相,则由(21)k ?π?=+得

31(21)2 1.25,0,1,2,...k k k ??πππ=++=+=±±

1.(D ). (提示:与波动方程2cos()y A t x π

ω?λ

=+±

对比)

2. (D). (提示:依据dx v dt =

) 3. /2π. (提示:2;u

x π?λλ

ν

?=?=)

4. 0.24m; 0.12m/s; 0.05cos(/0.12/2)()y t x m πππ=-+. (提示:同上题)

5. 解:(1) 由P 点的运动方向,可判定该波向左传播.

画原点O 处质点t = 0 时的旋转矢量图, 得4/0π=φ.

O 处振动方程为 )4

1

500cos(0π+

π=t A y (SI) . 由图可判定波长λ = 200 m ,故波动表达式为 ]41

)200250(2cos[π++

π=x t A y (SI) . (2) 距O 点100 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4

5

500cos(1π+π=t A y .

振动速度表达式是 )4

5

500sin(500v πππ+-=t A (SI) .

6. 解: 有图可知质点的振动振幅A=0.4m, 0t =时位于 1.0x m =处的质点在A/2处并向Oy 轴正向移动.据此作出相应的旋转矢量图,0'/3?π=-. 又t=5s 时,质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则有5/2/35/6t ωωπππ==+=,因而得/6/rad s ωπ=,于是可写出x=1.0m 处质点的运动方程为0.40cos(/6/3)()y t m ππ=-. 将波速/ 1.0/2u T m s ωλ

λπ

==

=及 1.0x m =代入波动方程的一般形式0cos[(/)]y A t x u ω?=++中,并与上述 1.0x m =处的运动方程比较,可得0/2?π=-,

则波动方程为0.40cos[()]()62

y t x m π

π

=+-.

X

O

1.(B) . (提示:旋转矢量法)

2. (D) . (提示:波动过程是一个能量传递的过程,能量不守恒,质元的动能和势能在任一时刻大小相等、相位相同.在平衡位置都达到最大值,在波峰和波谷处能量为零. )

3. 04I ; 0.(提示:利用两列波叠加原理及相位差2010212()()r r π

???λ

?=--

- )

★4. cos[2(/)]A t x νλ-+ππ ; cos[2(/)]A t x νλ-π. (提示:利用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关系.若反射点为固定端则存在半波损失,若为自由端则不存在半波损失.)

5. 解:(1) 如图A ,取波线上任一点P ,其坐标设为x ,由波的传播特性,P 点的振动超

前于 λ /4处质点的振动.

该波的表达式为 )]4(22cos[λ

λλ-+=x ut A y ππ

)222cos(x ut A λ

λπ

ππ+-= (SI)

t = T 时的波形和 t = 0时波形一样.

t = 0时

)22cos(x A y λπ

+π-=)2

2cos(π-π=x A λ

按上述方程画的波形图见图B . 6.

解:由题设可知:2Hz ν= ; 20

102

u

m λν

=

=

= (1) 在x 轴上任取一点P ,坐标为x ,波由左向右传播,所以P 点相位超前于A ,且相差为 22210

x

PA x π

π

π?λ

λ

?=

=

=

P 点振动方程,亦即波函数为

0.03cos(4)0.03cos(42/10)y t t x ππ?πππ=-+?=-+(SI )

x = - 9 m 处的D 质点,振动方程为

0.03cos(429/10)0.03cos(414/5)y t t πππππ=--?=-.

(2) 在x 轴上任取一点P ,坐标为x ,其相位落后于A ,相位差为

22'(5)AP x π

π

λ

?=

=

-

P 点的振动方程,亦即波函数为

0.03cos(4')0.03cos(42/10)y t t x ππ?ππ=--?=-(SI).

把D 点坐标x =5+9=14 m 代入波函数,即可得D 质点振动方程

0.03cos(4214/10)0.03cos(414/5)y t t ππππ=-?=-(SI ).

x (m)

t = T 图B

.A u O

λ

y (m)

-A 4

-

4

λ-

4

λ

4

O x

P x λ/ 4

u

图A

练习十一 光的干涉 (一) 参考解答

1. (B )

2. (A )

3.

32n

λ

4. (1)条纹变宽;(2)条纹变宽;(3)条纹变窄;(4)出现衍射条纹

5. 解:解:加强, 2ne+

21

λ = k λ, 123000

1242

12-=

-=-

=k k ne k ne λnm k = 1, λ1 = 3000 nm , k = 2, λ2 = 1000 nm , k = 3, λ3 = 600 nm , k = 4, λ4 = 428.6 nm ,

k = 5, λ5 = 333.3 nm . ∴ 在可见光范围内,干涉加强的光的波长是

λ=600 nm 和λ=428.6 nm .

6. 解:(1) ∵ dx / D ≈ k λ

x ≈Dk λ / d = (1200×5×500×10-6 / 0.50)mm= 6.0 mm (2) 从几何关系,近似有

r 2-r 1≈ D /x d ' 有透明薄膜时,两相干光线的光程差 δ = r 2 – ( r 1 –l +nl ) = r 2 – r 1 –(n -1)l ()l n D x 1/d --'=

对零级明条纹上方的第k 级明纹有 λδk =

零级上方的第五级明条纹坐标

()[]d /k l 1n D x λ+-='

=1200[(1.58-1)×0.01+5×5×10-4] / 0.50mm =19.9 mm

O P r 1 r 2 d

λ s 1

s 2

d n

l x '

D

练习十二 光的干涉 (二) 参考解答

1. B

2. D

3.

2

2n λ 4. 1959

5. 解:设某暗环半径为r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2

(2)e r R ≈ (1) 再根据干涉减弱的条件有 022(21)

2

2

e e k λ

λ

++

=+ (2)

式中k 为大于0的我整数. 把式(1)代入式(2)可得

0(2)r R k e λ=

- (k 为整数,且02e

k λ

>)

6. 解:空气劈形膜时,间距 θλθλ

2s i n 21≈

=

n l

液体劈形膜时,间距 θ

λ

θλn 2sin n 2l 2≈

= ()()θλ2//1121n l l l -=-=?

∴ θ = λ ( 1 – 1 / n ) / ( 2?l )=1.7×10-

4 rad

1. (D)

2. (B) 3.3mm 4. 480nm

5.答案:(1)最多可以看到第5级,共11条明纹;(2)0.25mm 。 解:(1)单缝衍射中央明纹的半角宽度

11sin a

λ

??≈=

中央明纹在屏上的半宽度为

7

15

26100.024m=2.4cm 510

f f a λ

ρ?--??≈?=?==? 单缝衍射中央明纹宽度内干涉亮纹的最高级次

m 6k x

ρ

=

=?

而该最高级次的衍射方向正好与单缝衍射第一级暗纹方向相重,为缺级,所以最多可以看到第5级明纹。即在单缝衍射中央明纹宽度内可观察到01,2,3,4,5±±±±±,共11条明纹。

(2)由缺级公式a b

k k a

+'=

,据题意知:当1k '=时,m 6k k ==,所以 660.050.3mm d a b a =+==?= 0.30.050.25mm b d a =-=-=

6.答案:428.6nm 。

解:设所求波长为λ',则根据单缝衍射明纹条件得

()

()

sin 21212

2

a k k λλ

θ'

'=+=+

将3, 600, 2k k λ'===代入得

()

()

2312212

2

λλ

'

?+=?+

75λλ'=

55600nm=428.6nm 7

7

λλ'==?

1. (D)

2. (A) 3 变小,变大 4. 第1级和第3级

5.解:(1)由光栅方程d sin θ = k λ 可得:k =d sin θ /λ

可见k 的可能最大值对应sin θ =1。将d 及λ值代入上式,并设sin θ =1,得

28.4107001039

6=??=

--k

k 只能取整数,故取k =4,即垂直入射时最多能看到第4级条纹。 (2)当d 和a 的比为整数比

'

k k a d =时,k 级出现缺级。题中d = 3×10-6m ,a = 1×10-6

m ,因此d /a = 3,故缺级的级数为3,6,9?。

又因k ≤4,所以实际上只能观察到第3级缺级。

6.解:由光栅衍射主极大的公式

d sin θ 1 = k λ1= 1λ1 d sin θ 2 = k λ2= 1λ2 x 1 = f tg θ 1 ≈ f sin θ 1= f λ1 /d x 2 = f tg θ 2 ≈ f sin θ 2= f λ2 /d Δx = x 2- x 1=1.8cm

练习十五 光的偏振答案

1、B

2、B

3、1 / 2

4、37° ,垂直于入射面

5、解:

(1) 经P 1后,光强I 1=

2

1I 0

I 1为线偏振光.通过P 2.由马吕斯定律有

I =I 1cos 2θ ∵ P 1与P 2偏振化方向平行.∴θ=0. 故 I =I 1cos 20°=I 1=

2

1

I 0 (2) 加入第三个偏振片后,设第三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与第一个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α.则透过P 2的光强

αα2202cos cos 21I I =α40cos 2

1

I = 由已知条件有:

32/cos 2

1

040I I =α ∴ cos 4α=1 / 16 得 cos α=1 / 2, 即 α =60°

6、答:由题意,(n 2 / n 1)=tg i 0.设第一界面上折射角为r ,它也等于第二界面上的入射角.若要第二界面反射光是线偏振光,r 应等于起偏角,即

n 3 / n 2=tg r

因为i 0是起偏角,∴i 0+r =90°.tg r =ctg i 0.

由此得: n 2 / n 3=n 2 / n 1

不论n 2是多少,只要n 1=n 3就能满足要求.

练习十六 狭义相对论(一)答案 1、 (D) 2、 (B) 3、 (B) 4、

c ·?t ,2)/(1c t c v -???

分析:在飞船所处惯性系中测定的飞船的长度为其固有长度o L = c ·?t (这和我们平常的长度测量没有区别,不涉及尺缩效应),而地面观测者测定运动飞船的长度发生尺缩,

1o L L γ-=。

5、

10.4m

分析:设实验室为相对静止的惯性系S 系,π介子所处为运动的惯性系S '系,此时π介子在S '系中的寿命为固有寿命0τ,在实验室参考系S 系中的寿命为0t γτ?=,故其飞行距离0l v t v γτ=?==10.4m.

6、 解:设地球和月球位于K 系x 轴上,地球与月球距离为o L ,飞船为K ’系,相对于K 系以速度v 沿x 轴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地球上的时钟显示的旅行时间为

s v L t o 27.41033.01084.38

8

=???==? 在飞船上测量地、月距离L 时,K 系的o L 是固有长度,由“长度收缩”效应:

2

8

21 3.6610o v L L m c

=-=?

飞船上的时钟显示的旅行时间为

s v L

t 07.410

33.01066.3'88=???==? t t ?

,对于飞船而言,“离开地球”和“到达月球”两件事都发生在飞船上,即同地发生的两事件,所以飞船时钟所显示的时间间隔是“固有时间”。

练习十七 狭义相对论(二)答案

1、 (B)

2、 (C)

3、

12-K K

c

4、 1.04

分析:由220-K E mc m c = 得: 2

K m E c ?=

即得:200K m E m m c ?= 故:2

00200K m m E m c m m c

?++==1.04

5、 解:当薄板以速度v 沿其长度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时,相对于板静止的观察者测得该板

的长为2

'c v 1a a ??

? ??-=,宽b b '

=,此时板的质量2

0c v 1m m ??

? ??-=

则该板的面积密度为: ???

???????? ??-=?

?? ??-??? ??-==

ρ20220

'

'c v 1ab m b 1c v 1a 1

c v 1m b

a m

6、 解:(1)由相对论的功能关系,电子由静止加速到0.1c 所需的功为:

20202

22021005.0)1/11(

-c m c m c v c m mc W =--==

(2)同理,电子由速率0.89c 加速到0.99c 所需的功为:

202

2

12

2

221222)/11/11(

-c m c v c v c m c m W --

-==

20202

2

.94)9

.80119.9011(c m c m =--

-=

1、 (C) ;

2、 (C)

3、 单位正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

4、

22

04a +b q

πε()

; O 点指向D 点. 5、 解: 1、求左棒在右棒处各点的场强:

2、右棒x'处电荷元受的电场力:

3、右棒受的总电场力:

方向:x 方向

6、 0U =0

/

2

Q R π

λ= dq dl Rd λλθ==

2

0044dq dE d R R

λ

θπεπε=

= 2

022

02sin 2sin 4E dE d R

Q

R π

λ

θθθπεπε===

??

O

x

l

2l

λ dx

x

λ dx'

x'

2000

11

()4()4l

dx E x x x l x λλπεπε==-'''--?

2011()4dF dx E dx x l x λλπε''=?=-''-322002114

()ln 443

l l F dx x l x

λλπεπε'=-=''-?

1、 (C) ;

2、 (C)

3、

24

016Q S

R

πε?

4、 0 ; 高斯面上各点处 .

5、解: 通过平面S1的电通量:

通过平面S2的电通量:

总电通量:

6、 解:

板外一点: 方向:垂直板面向外。

板内一点:

方向:垂直板面向外。

??

==?1

01

i i

S q S d E ε 02i E dS E dS q ε?+?=∑??侧底

2/2d

E S d S E ρρεε

?=?=

∴022/E S S x ρε??=???x E ρε=

1、 (A)

2、(C)

3、 ()08q a πε-

4、 0;常数.

5、 解: 作半径为r,宽度为dr 的同心圆环

6、 解: 思路:利用补偿法。

大球在p 点的 1E

小球在p 点的 2E

P 点场强: 方向:o 点指向 o’ 点

2dq rdr σπ=0042dq dU dr r σπεε==00

()22R a U dU dr R a σσεε===-??

103E op ρε=

?20

3E po ρε'

=?120

3E E E oo ρε'=+=

精选新版2019年大学物理实验完整考试题库2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年《大学物理》实验题库200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用电磁感应法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时,在什么情形下感应电动势幅值的绝对值最大 ( ) A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90角; B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0角 ; C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270角; D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180角; 答案:(BD ) 2.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 ) A :牛顿环是光的等厚干涉产生的图像。 B :牛顿环是光的等倾干涉产生的图像。 C :平凸透镜产生的牛顿环干涉条纹的间隔从中心向外逐渐变密。 D :牛顿环干涉条纹中心必定是暗斑。 答案:(AC ) 3.用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中,在下盘对称地放上两个小圆柱体可以得到的结果:( ) A :验证转动定律 B :小圆柱的转动惯量; C :验证平行轴定理; D :验证正交轴定理。 答案:(BC) 4.测量电阻伏安特性时,用R 表示测量电阻的阻值,V R 表示电压表的内阻,A R 表示电流表的内阻,I I ?表示内外接转换时电流表的相对变化,V V ?表示内外接转换时电压表的相对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R <?时宜采用电流表内接;

D :当V V I I ?>?时宜采用电流表外接。 答案:(BC ) 5.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本实验测量等位线采用的是电压表法; B :本实验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C :本实验用稳恒磁场模拟静电场; D :本实验测量等位线采用电流表法; 答案:(BD ) 6.时间、距离和速度关系测量实验中是根据物体反射回来的哪种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 ( ) A :超声波; B :电磁波; C :光波;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B ) 7.在用UJ31型电位差计测电动势实验中,测量之前要对标准电池进行温度修正,这是 因为在不同的温度下:( ) A :待测电动势随温度变化; B :工作电源电动势不同; C :标准电池电动势不同; D :电位差计各转盘电阻会变化。 答案:(CD ) 8.QJ36型单双臂电桥设置粗调、细调按扭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护电桥平衡指示仪(与检流计相当); B:保护电源,以避免电源短路而烧坏; C:便于把电桥调到平衡状态; D:保护被测的低电阻,以避免过度发热烧坏。 答案:(AC ) 9.声速测定实验中声波波长的测量采用: ( ) A :相位比较法 B :共振干涉法; C :补偿法; D :;模拟法 答案:(AB ) 10.电位差计测电动势时若检流计光标始终偏向一边的可能原因是: ( ) A :检流计极性接反了。 B :检流计机械调零不准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及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 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瓷环。压电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变电场,材料会发生机械形变,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声速测量仪中换能器S1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压电瓷环片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

普通物理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一. 1求λ时为何要测几个半波长的总长? 答:多测几个取平均值,误差会减小 2为何波源的簧片振动频率尽可能避开振动源的机械共振频率? 答 当簧片达到某一频率(或其整数倍频率)时,会引起整个振动源(包括弦线)的机械共 振,从而引起振动不稳定。 3弦线的粗细和弹性对实验各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选择? 答 弦线应该比较细,太粗的话会使振动不明显,弹性应该选择较好的,因为弹性不佳会造 成振动不稳定 4横波在弦线上传播的实验中,驻波是由入射波与反射波迭加而成的,弦线上不振动的点称 为波节,振动最大的点称为波腹,两个波节之间的长度是半波长 5因振簧片作水平方向的振动,理论上侧面平视应观察不到波形,你在实验中平视能观察得 到吗?什么情况能观察到,为什么? 答 平视不能观察到,因为。。。。。。 6为了使lg λ—lgT 直线图上的数据点分布比较均匀,砝码盘中的砝码质量应如何改变? 答 每次增加相同重量的砝码 实验二. 1.外延测量法有什么特点?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 当需要的数据在测量数据范围之外而不能测出,为了求得这个值,采用作图外推求值的 方法,即先用已测的数据绘制出曲线,再将曲线按原规律延长到待求值范围,在延长线部分 求出所需要的值 使用时要注意在所要值两边的点要均衡且不能太少并且在研究的范围内 没有突变的情况 2.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答 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是不同的概念,固有频率指与方程的根knl=4.7300对应的振 动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 固= f 共2^4/11Q 前者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由其结构,质量材质等决定,而后者是当外加强迫力的频率等于物 体基频时,使其发生共振时强迫力的频率 实验三. 1.为什么实验应该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 答:因为实验中的对公式 要成立的条件之一是:保证两样品的表面状况相同,周围介质(空气)的性质不变, m:强迫对流时m=1;自然对流时m=5/4; (实验中为自然冷却即自然对流) 所以实验要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让金属自然冷却。 2.用比较法测定金属的比热容有什么优点?需具备什么条件? 答:优点是可以简单方便测出待测金属的比热容。如果满足下列条件:两样品的形状尺寸都 相同(例如细小的圆柱体);两样品的表面状况也相同; 于是当周围介质温度不变(即室温恒定),两样品又处于相同温度时,待测金属的比热容为: 3.如何测量不同的金属在同一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答:法一:测出不同金属在该温度点附近下 降相同的温度差Δθ以及所需要的时间Δt,可 得各个金属在该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法二:通过实验,作出不同金属的θ~t 冷却曲线,在各个冷却曲线上过该温度点切 线,求出切线的斜率,可得各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4、可否利用本实验中的方法测量金属在任意温度时的比热容?

2019届高三历史全国卷第41题专题训练

2019届高三历史 全国卷第42题专题训练 班号姓名1.(2011?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2012?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大物实验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到前面的表格内。共8小题, 1、某一长度的一次测量值为2.3467cm,该长度的测量仪器为: A、米尺 B、10分度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计 D、20分度游标卡尺 2、下列各种因素都可以造成误差,其中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时,零点读数造成的误差分量 用米尺测量长度时,由人的眼睛灵敏程度造成的误差分量 自由落体测量重力加速度时,空气阻力造成的误差分量 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天平两臂不等长造成的误差分量 3、用比重瓶法测量铜丝密度时,在放入铜丝时铜丝表面附着的小气泡造成铜丝的密度: A .偏大 B. 偏小 C. 不会造成影响 D. 会有影响,偏大偏小无法确定 4、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系统误差 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5、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达式是: A、金属管高度L=23.68±0.03 mm B、电流I=4.091±0.100 mA C、时间T=12.563±0.01 s D、质量m=(1.6±0.1) 6、在计算数据时,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以后,应将多余的数字舍去。设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取4位,则下列不正确的取舍是: A、4.32850→4.328; B、4.32750→4.328 C、4.32751→4.328 D、4.32749→4.328 7.用劈尖干涉法测纸的厚度实验中,如果在原来放头发丝的位置像远离劈尖楞的方向移动,干涉条纹密度如何变化? A、密度增加; B、密度减小; C、密度不变。 D、无法确定 8、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 = 末读数—零点读数,零点读数是为了消除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过失误差 D、其他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

测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思考题]: ⒈从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导通后的部分找出一点,根据实验中所用的电表,试分析若电流表接,产生的系统误差有多大?如何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答:如图5.9-1,将开关接于“1”,称电流表接法。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均有阻(设为R L 与R A ),不能严格满足欧姆定律,电压表所测电压为(R L +R A )两端电压,这种“接入误差”或 “方法误差”是可以修正的。测出电压V 和电流I ,则V I =R L +R A , 所以R L =V I -R A =R L ′+R A ①。 接入误差是系统误差,只要知道了R A ,就可把接入误差计算出来加以修正。通常是适当选择电表和接法,使接入误差减少至能忽略的程度。 由①式可看出,当R A <>R A ,应采用接法。 ⒉根据实验中所用仪器,如果待测电阻为线性电阻,要求待测电阻R 的测量相对误差不大于4%,若不计接入误差,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值下限V min 和I min 应取何值? 答:根据误差均分原则,电流表、电压表的准确度等级、量程进行计算.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使用 [预习思考题] 1、根据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说明各光学元件的作用。 答:在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图中(教材P181图5.13--4),分光板G将光线分成反射与透射两束;补偿板G/使两束光通过玻璃板的光程相等;动镜M1和定镜M2分别反射透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凸透镜将激光汇聚扩束。 2、简述调出等倾干涉条纹的条件及程序。 答:因为公式λ=2△d △k 是根据等倾干涉条纹花样推导出来的,要用此 式测定λ,就必须使M1馆和M2/(M2的虚像)相互平行,即M1和M2相互垂直。另外还要有较强而均匀的入射光。调节的主要程序是: ①用水准器调节迈氏仪水平;目测调节激光管(本实验室采用激光光源)中心轴线,凸透镜中心及分束镜中心三者的连线大致垂直于定镜M2。 ②开启激光电源,用纸片挡住M1,调节M2背面的三个螺钉,使反射光点中最亮的一点返回发射孔;再用同样的方法,使M1反射的最亮光点返回发射孔,此时M1和M2/基本互相平行。 ③微调M2的互相垂直的两个拉簧,改变M2的取向,直到出现圆形干涉条纹,此时可以认为M1与M2/已经平行了。同方向旋动大、小鼓轮,就可以观察到非定域的等倾干涉环纹的“冒”或“缩”。 3、读数前怎样调整干涉仪的零点?

20112018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小论文汇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 图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大物实验练习题库合集(内附答案)剖析

使用说明: 该习题附答案是我整理用以方便大家学习大学物理实验理论知识的,以网上很多份文档作为参考 由于内容很多,所以使用时,我推荐将有疑问的题目使用word的查找功能(Ctrl+F)来找到自己不会的题目。 ——啥叫么么哒 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1 对于转动惯量的测量量,需要考虑B类不确定度。在扭摆实验中,振动周期的B类不确定度应该取() A. B. C. D. D 13 在测刚体的转动惯量实验中,需要用到多种测量工具,下列测量工具中,哪一个是不会用到的( ) A.游标卡尺 B.千分尺 C.天平

D.秒表 C 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14 在扭摆实验中,为了测得圆盘刚体的转动惯量,除了测得圆盘的振动周期外,还要加入一个圆环测振动周期。加圆环的作用是() A.减小测量误差 B.做测量结果对比 C.消除计算过程中的未知数 D.验证刚体质量的影响 C 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15 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时惯性大小的量度,是表征刚体特性的一个物理量。转动惯量与物体的质量及其分布有关,还与()有关 A.转轴的位置 B.物体转动速度 C.物体的体积 D.物体转动时的阻力 A 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16

在测转动惯量仪实验中,以下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A.细绳的直径 B.绕绳轮直径 C.圆环直径 D.圆盘直径 A 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17 在扭摆实验中,使圆盘做角谐振动,角度不能超过(),但也不能太小。 A.90度 B.180度 C.360度 D.30度 B 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 如图,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关闭C2,打开C1,打气,关闭C1,打开C2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附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 1. 什么是测量误差,从形成原因上分哪几类?A 类和B 类不确定度指什么?试举例(比如导线直径的测量)计算分析说明。 测量结果和实际值并不完全一致,既存在误差。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A类不确定度:在同一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时,由一系列观察结果用统计分析评定的不确定度。 B类不确定度:用其他方法(非统计分析)评定的不确定度。 2. 就固体密度的测量实验来分析间接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 3. 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读数显微镜都是测量长度的工具,试具体各举一个例子详细说明这些仪器是如何读数的?另外,在螺旋测微器实验中,为什么要关注零点的问题?如何来进行零点修正呢? 螺旋测微器:螺旋测微器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有50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推后0.5/50=0.01mm. 游标卡尺:以游标零刻线位置为准,在主尺上读取整毫米数.看游标上哪条刻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线(不用管是第几条刻线)对齐,由游标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

数.总的读数为毫米整数加上毫米小数. 读数显微镜与螺旋测微器类似 4. 图线法、逐差法、最小二乘法都是处理数据的常用方法,它们各有什么好处?如何进行?试各举一个例子加以详细说明。 图线法简便,形象,直观。 逐差法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利用率,减小了随机误差的影响,另外也可减小中仪器误差分量。 最小二乘法理论上比较严格,在函数形式确定后,结果是唯一的,不会因人而异。 5. 测量微小的形变量,常用到光杠杆,请叙述光杠杆的测量原理,并导出基本测量公式。 6. 迅速调出光杠杆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实验步骤,请具体说明操作的基本步骤。 (1)调整望远镜水平,光杠杆平面镜竖直 (2)调整望远镜与光杠杆平面镜高度相同 (3)沿望远镜外侧边沿上方使凹口、瞄准星、平面镜在同一直线上,左、右移动望远镜在镜子里找到竖直尺的像;若找不到,可微调镜子的角度,直到找到为止。(4)旋动望远镜目镜,使十字叉丝清晰;再旋动聚焦手轮,直到看清竖直尺的像。 7. 测量一个物体的杨氏模量,可以有很多方法。请说出拉伸法的基本原理,并给出相应的测量公式。作为设计性实验,你能不能再设计一种测量方法,请具体写出该测量方法的实验原理和测量要点。 逐差法

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实验全解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 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变电场,材料会发生机械形变,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声速测量仪中换能器S1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环片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纵向机械振动,在空气中激发超声波,把电信号转变成了声信号。换能器S2作为声波的接收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空气的振动使压电陶瓷环片发生机械形变,从而产生电场,把声信号转变成了电信号。

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完美答案

高考历史全国卷41题完美答案 高考全国卷41题最完美答案 2011年题组 1.(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 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 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 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 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 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 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 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 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 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吉林省评卷组高度认可的一份试卷 观点:我认为,西方的崛起首先归功于自身的创造,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其他文明的成果。故此,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原因的表述不完全准确。论据及说明如下: 评论:①西方的政治文明传统和思想文化成果为其后来的崛起产生了积极影响,西方不是“突然崛起”的。如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完备的罗马法体系,为后世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度提供了借鉴来源。再如中古基督教文化传统奠定了后世西方思想文化的基调。 ②近代西方通过自身的全方位社会革命而加速了崛起的过程,最终实现了全球霸权的建立。通过大航海和一系列殖民扩张,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治文明的现代化。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质的飞跃。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实现了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 ③肯定西方历史的同时,也不应否定亚洲、非洲和拉丁关洲的传统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其对于西方崛起的贡献。东西方文明交往自古有之。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分别为近代西方的大航海事业、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近代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西方在近代崛起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非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掠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亚非拉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原料和市场,可以说,没有上述支持,就没有西方的繁荣。综上所述,强调西方完全以自身力量实现崛起,是一种狭隘的“西方中心论”,而将西 方崛起纳入到更广阔的世界背景来看,重视亚非拉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则体现了“全球史观”。因此可以说材料中的观点有片面性,应当具体分析。 2012年题组

普通物理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一. 1求入时为何要测几个半波长的总长? 答:多测几个取平均值,误差会减小 2为何波源的簧片振动频率尽可能避开振动源的机械共振频率? 答当簧片达到某一频率(或其整数倍频率)时,会引起整个振动源(包括弦线)的机械共振,从而引起振动不稳定。 3弦线的粗细和弹性对实验各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选择? 答弦线应该比较细,太粗的话会使振动不明显,弹性应该选择较好的,因为弹性不佳会造成振动不稳定 4横波在弦线上传播的实验中,驻波是由入射波与反射波迭加而成的,弦线上不振动的点称为波节,振动最大的点称为波腹,两个波节之间的长度是半波长 5因振簧片作水平方向的振动,理论上侧面平视应观察不到波形,你在实验中平视能观察得到吗?什么情况能观察到,为什么? 答平视不能观察到,因为。。。。。。 6为了使lg入一lgT直线图上的数据点分布比较均匀,砝码盘中的砝码质量应如何改变?答每次增加相同重量的砝码实验 1.外延测量法有什么特点?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当需要的数据在测量数据范围之外而不能测出,为了求得这个值,采用作图外推求值的 方法,即先用已测的数据绘制出曲线,再将曲线按原规律延长到待求值范围,在延长线部分求出所需要的值使用时要注意在所要值两边的点要均衡且不能太少并且在研究的范围内 没有突变的情况 2.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答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是不同的概念,固有频率指与方程的根kn1=4.7300对应的振 动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固=f共11/4Q A2 前者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由其结构,质量材质等决定,而后者是当外加强迫力的频率等于物 体基频时,使其发生共振时强迫力的频率 实验三. 1 ?为什么实验应该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 答:因为实验中的对公式 要成立的条件之一是:保证两样品的表面状况相同,周围介质(空气)的性质不变, m:强迫对流时m=1;自然对流时m=5/4;(实验中为自然冷却即自然对流)所以实验要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让金属自然冷却。 2.用比较法测定金属的比热容有什么优点?需具备什么条件? 答:优点是可以简单方便测出待测金属的比热容。如果满足下列条件:两样品的形状尺寸都 相同(例如细小的圆柱体);两样品的表面状况也相同;于是当周围介质温度不变(即室温恒定),两样品又处于相同温度时,待测金属的比热容为: 3、如何测量不同的金属在同一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答:法一:测出不同金属在该温度点附近下降相同的温度差以及所需要的时间△t,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 实验1 1.不能,因为溶液随着温度的上升溶剂会减少,溶液浓度下降,蒸气压随之改变。 2.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蒸气压变化大,导致误差愈大。 实验3 实验5 T----X图 1蒸馏器中收集气相冷凝液的袋状部的大小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若冷凝管下方的凹形贮槽体积过大,则会贮存过多的气相冷凝液,其贮量超过了热相平衡原理所对应的气相量,其组成不再对应平衡的气相组成,因此必然对相图的绘制产生影响。 2若蒸馏时仪器保温条件欠佳,在气相到达平衡气体收集小槽之前,沸点较高的组分会发生部分冷凝,则T—x图将怎么变化 答:若有冷凝,则气相部分中沸点较高的组分含量偏低,相对来说沸点较低的组分含量偏高了,则T不变,x的组成向左或向右移(视具体情况而定) 3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所用的蒸馏器尚有那些缺点如何改进 答:蒸馏器收集气相、液相的球大小没有设计好,应根据实验所用溶液量来设计球的规格;温度计与电热丝靠的太近,可以把装液相的球设计小一点,使温度计稍微短一点也能浸到液体中,增大与电热丝的距离;橡胶管与环境交换热量太快,可以在橡胶管外面包一圈泡沫,减少热量的散发。 4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组成测量:(1)工作曲线;(2)过热现象、分馏效应;(3)取样量。

温度测量:(1)加热速度;(2)温度计校正。 5.试推导沸点校正公式: 实验12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1蔗糖的转化速率常数k 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温度、催化剂浓度。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 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好。根据公式〔α〕=α×1000/Lc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L 越长,α越大,则α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比旋光度计算α0和α∞ 答:α0=〔α蔗糖〕D t ℃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 t ℃L[葡萄糖]∞/100+〔α果糖〕D t ℃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 t ℃,[α葡萄糖]D t ℃,[α果糖]D t ℃ 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 ℃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 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 =20℃ 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2×10/100=° α∞=×2×10/100×()=-° 4、试分析本实验误差来源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答:温度、光源波长须恒定、蔗糖溶液要现用现配。 1、实验中,为什么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在蔗糖转化反应过程中,所测的旋光度αt 是否需要零 点校正为什么 答:(1)因水是溶剂且为非旋光性物质。 (2)不需,因作lg(αt-α∞)~t 图,不作零点校正,对计算反应速度常数无影响。 2、蔗糖溶液为什么可粗略配制 答:因该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而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无关,只需测得dC/dt 即可。 实验17电导的测定及应用 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 () ℃果糖℃葡萄糖〕α〕〔α蔗糖t D t D 0[100]L[21+=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平定一中苏双银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本试题依托经典史料,呈现出分封制的时空特征,考察学生对分封制认识,从选项内容设置看,试题采取了比较思维选项设置,学生所需要基本知识是分封制政治实质(D分封制把王畿之外土地分封给贵族,实现王权通过各层贵族对地方统治,其中君主贵族实行分权体制,确定了分封下贵族政治)和对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影响(A是间接影响),以及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BC属于中央集权下政治特点),以点带线考察内容主题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涉及两大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郡县制特征的比较。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本题采用了大事年表形式,呈现出历史事实演变中的基本过程,表格主题“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与图表信息结合时空域特征明确。学生思考重心放在与四个选项的逻辑推论上,A是本主题的背景,B不符合主题领域特征(中央对地方管理),D信息提炼与图表信息相悖。因此正确答案是C。本题学生应具有的基本史实是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本题是史料辨析题,主题明确“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设问明确要求是“不同历史叙述——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要求学生在不同历史叙述中找出共性的历史结论。强调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具有客观性,史料真伪辨析是历史实证的前提,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能力。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本题涉及历史现象的时间是“明前中期——明后期”,核心主题是“朝廷对饮食器皿等级管制从严格到松弛”问项是“这一变化反映了”,解题关键在“这一变化”本质是饮食器皿上变化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迁。思维转化为学生熟悉思维即“决定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习俗变迁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的思路上来,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不符合这一理论认识,C项说法绝对化没有适当反映出伦理瓦解的程度性排除。D项是材料信息的一种表象之一,失之于信息片面。正确选项是B项。符合唯物史观认识论。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本试题提供信息丰富,主题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艰难。本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近代化,受到列强排挤和压制,立意在于反思中国近代化进程,民族经济发展一定是以民族政治独立为前提的,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考察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C不符合材料主题排除,D项放在洋务运动特定时空中思考,没有政治独立,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是历史事实。因此排除。正确选项是A。此试题平实的如同一个模拟题,不符合高考选拔功能。A项答案仅仅是就试题论试题而已。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江苏大学物理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A(II)考试复习题 1.有一个角游标尺,主尺的分度值是0.5°,主尺上29个分度与游标上30个分度等弧长,则这个角游标尺的最小分度值是多少? 30和29格差1格,所以相当于把这1格分成30份。这1格为0.5°=30′,分成30份,每份1′。 2.电表量程为:0~75mA 的电流表,0~15V 的电压表,它们皆为0.5级,面板刻度均为150小格,每格代表多少?测量时记录有效数字位数应到小数点后第几位(分别以mA 、V 为记录单位)?为什么? 电流表一格0.5mA 小数点后一位 因为误差0.4mA, 电压表一格0.1V 小数点后两位,因为误差0.08V ,估读一位 ***3.用示波器来测量一正弦信号的电压和频率,当“Y 轴衰减旋钮”放在“2V/div ”档,“时基扫描旋钮”放在“0.2ms/div ”档时,测得波形在垂直方向“峰-峰”值之间的间隔为8.6格,横向一个周期的间隔为9.8格,试求该正弦信号的有效电压和频率的值。 f=1/T=1÷(9.8×0.0002)=510.2 U 有效=8.6÷根号2=6.08V ***4.一只电流表的量程为10mA ,准确度等级为1.0级;另一只电流表量程为15mA ,准确度等级为0.5级。现要测量9mA 左右的电流,请分析选用哪只电流表较好。 量程为10mA ,准确度等级为1.0级的电流表最大误差0.1mA,量程为15mA ,准确度等级为0.5级,最大误差0.075mA,所以选用量程为15mA ,准确度等级为0.5级 5. 测定不规则固体密度时,,其中为0℃时水的密度,为被测物在空气中的称量质量,为被测物完全浸没于水中的称量质量,若被测物完全浸没于水中时表面附 有气泡,试分析实验结果 将偏大还是偏小?写出分析过程。 若被测物浸没在水中时附有气泡,则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变大,则在水中称重结果将偏小,即m 比标准值稍小,可知0ρρm M M -=将偏小 6.放大法是一种基本的实验测量方法。试写出常用的四种放大法,并任意选择其中的两种方法,结合你所做过的大学物理实验,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累计放大法 劈尖干涉测金属丝直径的实验中,为了测出相邻干涉条纹的间距 l ,不是仅对某一条纹测量,而是测量若干个条纹的总间距 Lnl ,这样可减少实验的误差。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

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1.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主要和温度、反应物浓度和作为催化剂的H+浓度有关。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时,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 答:选用长的旋光管好。旋光度和旋光管长度呈正比。对于旋光能力较弱或者较稀的溶液,为了提高准确度,降低读数的相对误差,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根据公式(a)=a*1000/L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L越长,a越大,则a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果糖的比旋光度数据计算? 答:α0=〔α蔗糖〕Dt℃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t℃L[葡萄糖]∞/100+〔α果糖〕Dt℃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t℃,[α葡萄糖]Dt℃,[α果糖]Dt℃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20℃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66.6×2×10/100=13.32° α∞=×2×10/100×(52.2-91.9)=-3.94° 4.试估计本实验的误差,怎样减少误差? 答: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是蔗糖反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恒温。在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时,尤其在测定旋光度时,温度已不再是测量温度,可以改用带有恒温实施的旋光仪,保证实验在恒温下进行,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时要力求动作迅速熟练。其他误差主要是用旋光仪测定时的读数误差,调节明暗度判断终点的误差,移取反应物时的体积误差,计时误差等等,这些都由主观因素决定,可通过认真预习实验,实验过程中严格进行操作来避免。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 答:因为普通蒸馏水中常溶有CO2和氨等杂质而存在一定电导,故实验所测的电导值是欲测电解质和水的电导的总和。作电导实验时需纯度较高的水,称为电导水。水的电导率相对弱电解质的电导率来说是不能够忽略的。所以要测水的电导率。 2、实验中为何通常用镀铂黑电极?铂黑电极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