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单元要点汇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单元要点汇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单元要点汇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单元要点汇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单元要点汇总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1、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人类对土地怀有深深的敬意,常用“大地母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被称做基本需要。

3、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懂得了在自然条件下,只有某一段时间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某些农作物的生长。

4、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所以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生产的法宝。

5、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仅粮食产量多,而且蔬菜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60%,是世界第一蔬菜大国,特别是大棚蔬菜面积已占到世界70%以上。然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土地里的盐碱越来越多,土壤变得越来越硬,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对人体也造成了危害。

6、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又逐渐学会了种植,然后又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农具,这些农具成为了人手的延伸。

7、制造和使用工具使人类的进步。

8、几千年来,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从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畜力耕作,发展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生产效率在不断提高。

9、都江堰位于岷江的中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2000多年前,秦国的李冰父子率众建造了都江堰。都江堰的建立,既有利于排泄洪水,又有利于灌溉农田,由此形成了富饶的成都平原。都江堰已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10、坎儿井用来保存和运送天山上融化的雪水,供人们使用。

11、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科学种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12、中国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1/9),人口却占到了世界的(1/5)以上。

13、人类的文明就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伴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利、天文、历法、数学等科技也逐渐发展起来。

14、雄伟壮观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15、我国的农历,是古代劳动者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与月球运动的规律编制出来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历。农历把农业生产的农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更有利于农业生产。

16、养蚕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是中国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17、农耕地区的主要食物是粮食和蔬菜,沿海地区喜欢吃各种水产品,在牧区,饮食以肉和奶为主。

18、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以米饭为主;傣家人的竹筒饭,蒙古人的手扒肉,新疆人爱吃馕和羊肉;丹麦是安徒生的故乡,主要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泰国树叶包制的饭团,韩国的石锅拌饭和泡菜。

19、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有24个节气,我们这里适应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大豆、花生、柑橘等。

20、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有土壤、阳光、水、肥料。

21、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涨落的变化进行农业生产。他们根据河水的这种变化,把一年分为12个月,把一年定为365天,编制出古代的太阳历。我们现在沿用的公历,就是从这种历法发展而来的。

22、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伟大工程,它是世界古建筑的奇迹,同时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3、我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大米、生猪、苹果等。

24、我知道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诗人屈原。

25、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上的五色土体现了我们祖先对土地的崇拜。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1.用电子信箱只需几秒就能把信发出去。

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走进千家万户。电话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极大地

方便。我国平均每四人就拥有一部电话。

3.在通信领域的一个又一个发明,进一步增强了人类的通信能力。这些先进的通信技术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人们的文明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4.一封信从寄出到接收要经过许多环节,渗透着邮局工作人员的辛勤与汗水。

5、通信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通道,我们要遵守它的“交通规则”,也就是国家颁布的法律和法规。

6、同学中间也可能发生过违反通信法则的行为,也许你们没意识到这是违法行为。我们应自觉遵守通信法规,尊重他人的通信权利,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通信权利。

7、为了尽快把远方亲人的消息送到人们手中,邮递员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他们辛勤的汗水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意,人们称他们是绿衣天使。

10、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努力下,我国道路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如今,纵横交错的道路网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地方便,交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12、四通八达的立交桥极大地拓展了城市交通的空间。

13、我由衷的为我们国家道路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14、道路建设离不开筑路工人和养路工人劳动,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15、雀儿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被称为生命禁区,。

1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建造大型船只技术的国家之一,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的造船术和航海术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21、无论是广播、报刊,还是电视网络,各种媒体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2、我们应该让父母了解我们的想法,同时也应该体谅他们,我们应与他们试着沟通。在社会生活中,沟通与交流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

23、由于年龄不同,兴趣不同,人们喜欢的电视节目也不同。

24、那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能帮我们开阔眼界,了解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欣赏电视节目,可以给我们带来愉快的体验,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

25、如果看电视不加选择或者时间过长,会耽误学习,影响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得“电视病“。

26、十几千克重的摄像机一直不离摄像师的肩上;录音师从来没留下过自己的声音;播音员总是从容自若,记者深入第一线采访。

27、电视节目给我们带来轻松愉快的体验,电视节目的播出渗透着电视工作者的心血,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精神食粮。

28、体育比赛使我们感到兴奋,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朝气。现场直播帮助我们了解各地发生的大事。

29、电视以它丰富的内容、动感的画面吸引着我们,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信息,学到更丰富的知识。

30、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书本报纸帮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带来乐趣,帮我们智慧的生活,书籍和报刊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32、剪报是积累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

34、读一本好书使人终生难忘,终生受益。

35、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的好帮手。。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36、电脑的普及与电脑网络的开通为人们生活增添了乐趣。人们可随时随地与亲朋传递信息。

37、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都有责任关心爱护他们。我们应该学会自我保护。

38、古代的通信方法有烽火传情、人畜送信、信鸽传信等。

39、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知道的通信工具有电话、手机、邮递、网络、数字等。

40、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话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最普遍的一种通信方式。

41、被称为大众传媒的有电视、电影、书籍报刊、网络等。

42、书籍和报刊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43、《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任何人不得故意毁损邮筒等邮政公用设施,不得隐匿、毁弃或者非法拆看他人的信件。

45、现在最为快捷,普通的通信方式是打电话。

46、交通运输的方式有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47、西汉时期我国开拓了一条闻名于世界的丝绸之路。

48、郑和是我国着名的航海家。

49、看电视应注意选择节目、控制时间、保持距离等。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1、发达的(交通)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交通事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人们常说,动荡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车祸)。

2、大街上很多地方都设有(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过街天桥为行人和车辆提供了(立体通道)。

3、(交通警察)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他们无论严寒酷暑都坚守岗位(指挥交通),纠察(违章),处理(交通事故),维护人们出行的(安全),还有义务对人们进行安全(教育)。

4、交通信号越来越(形象)了。

5、交通标志通过(图形)、(颜色)、(文字)以及其他符号向人们传递特定信息,所以有人将交通标志称为(“道路语言”)。同时由于它在马路上从不间断地指挥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又被称为永不下岗的(“交通警察”)。

6、即使绿灯亮了,也要先看(左),后看(右),然后过马路。

7、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禁令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收集设计交通安全用语,提醒自己和家人注意交通安全。

8、为维护交通秩序,保证交通安全和畅通,交通设施越来越(完善),交通警察为维护交通安全辛勤工作,国家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9、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不懂法规或忽视它、无视它,就可能随时(发生危险),造成的伤害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珍爱生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10、火灾的发生一般都与人们(思想麻痹)、(用火不慎)、(违法违章)、(缺乏防火知识)有关。

11、火灾是(无情)的,防火要从(每天)做起,要从(自我)做起。

12、煤气灶附近防止易燃品,就如同放了一颗(燃烧弹)。

13、为了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国家不仅制定了(消防法规),在公共场所和我们居住的地方还设置了(消防设施),成立了(消防组织),建立了(救火网络)。

14、防火,与我们的安全(息息相关),与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15、只有发生火灾时,才能动用(消防装置)来灭火,平时绝不可以随意乱动。

16、儿童不能直接去火场救火。遇到火灾时,正确的做法是(尽快撤离),不要(惊慌失措、乱跑、乱藏、跳楼、乘坐电梯),以免造成拥挤和伤亡。

17、消防指挥中心接到火灾报警电话,就要迅速通知(消防队),并与(公安)、(医疗)、(环保)等部门联系。消防队一旦接到通知,就要在(60秒)内将消防车开出消防队。对消防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18、安全生活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只有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懂得(自我保护的常识),学会安全(自护),才能消除生活中的隐患,健康快乐地生活。19、在我们拥有的权利中,(身体的权利)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有人侵犯了我们,就应该尽快告诉你(最信任的人)。

20、中国科技馆是向人们展示(科技成果)、进行(科学普及宣传)的大型场馆之一。北京自然博物馆中收藏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和大量的动植物标本),揭示着(大自然无穷的奥秘)。

21、在公共场所吸烟是有损(他人健康的),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22、在公安能场所随地吐痰会(传播疾病),每个人都应该(尊敬)和(爱护)清洁工人的劳动,维护干净整洁的(环境)。

23、常见的交通标志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

24、我知道(12)岁以下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我还知道的交通规则有(不能翻越栏杆)、(不能在马路上玩)、(乘车不准带易燃品)等。

25、报警请拨(110);发生火灾请拨(119);病人急救请拨(120);交通事故请拨(122)。

26、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四川省汶川)地区突然爆发。在这场灾难面前,勇现出许多英雄少年,我知道的英雄少年有(王佳明、申龙、童世强等)。

27、手提式灭火器可用于(液体)、(气体)、(带电设备)和一般物质引起的火灾,使用的方法是先(拉出保险销),再(按压把)就可以了。

28、(安全生活)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我们要时时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安全自护。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主题一回望20世纪的战争风云 不堪回首的人类灾难 教学目标: 1. 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史实。 3. 萌发反对战争、尊重生命、爱好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史实。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走近历史 1、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记忆。可95年前,绝大多数国家的儿童,他们美丽的童年正被无情的炮火演化为一场场噩梦。(CAI出示战争孤儿图片)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伤心难过他那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声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成为战争带给人民灾难的真实写照。 2、在炮火的轰炸和摧残下,人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恐惧。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痛苦和灾难呢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板书课题:不堪回首的人类灾难) 二、历史回眸 1、说到战争,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学们知道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 2、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尤其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页有关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介绍。 3、也许这些抽象的文字,还不能让我们明白战争对人类的破坏和损失有多大。课前同学们都根据自己小组的分工进行了资料搜集,相信在待会儿的小组汇报交流中,大家可以通过各种丰富的历史材料中对这一次世界大战有更深刻的认识。现在先在小组里交流,待会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点拨 三、牢记历史,向往和平 1、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了解到战争,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引发的巨大灾难,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其实,全世界人民也深切体会到了战争风云下的苦难。因此,和平的呼声一浪胜一浪,请看!(CAI播放背景音乐和图片) 3、总结:我们相信,和平不仅是一种渴望,更是一种力量,它将永远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课时:第 1课时 课题:小数的意义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

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 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四、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五、作业: 第6页1-4

北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北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复习题 1、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分别是:(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这些河流所在的区域就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 2、据考证,至少在(170万)年前,祖国大地上就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远古先民培植出了(粟)和(稻)。 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炎帝)和(黄帝)。先帝就是(神农氏),他教人们制作了耕田农具,并亲自品尝百草,发明药物并教人治病。黄帝就是(轩辕氏),他发明了(舟车)(桑蚕)(历法)(音律)(医药)等。 3、伶伦制定了(五音),还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了(埙)(笙)(鼓)(管)(弦)(钟)等八种乐器。(仓颉)经过苦心钻研和反复描绘,创造出了(文字)。 4、我所知道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这些故事大多表现了祖先勇敢顽强,不畏艰难,大公无私的精神。 5、(公元纪年)是准确表达历史时间的一种方法,按照公元纪年法,以每1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称为一个(年代),以每10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称为一个(世纪)。 6、(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最早的风筝主要用于(军事活动),迄今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 7、中国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8、在纸的发明之前,人们经常用(竹木简)(绸布)(羊皮)书写。纸的发明者是东汉时期的(蔡伦)。 它比xx早(1000)多年。

9、(印刷术)被称为(文明之母),最早的印刷术是(雕板印刷),后来北宋时期的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10、最早出现的指南工具是(司南),北宋时期出现了(罗盘),那时我国就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之后的(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远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都离不开小小的指南针。11、(火药)是我国古代的炼丹师为了求得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时偶然发现的。世界上第一个借助火箭推进和风筝上升的力量飞行的人是我国古代的(万户)。(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上太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成为人类历史上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我国第一位飞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12、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活动(40余年),据说有(3000名)弟子,其中有(72)人最为著名,他首创了(私人讲学),他的弟子把他的谈话以及他与弟子间的问答,编成一部名为《论语》的书。这本书成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13、孔子编定了《春秋》《诗经》《尚书》等书籍。孔子的名言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他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 14、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第一兵书”)和(“兵书圣典”)。兵书中有“出其不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军事思想。 15、(祖冲之)是古代数学家,计算出了(圆周率)。一行是(唐代科学家),编写《大衍历》,测量出了世界上子午线长度。郭守敬是元代的(科学家),他制造了十多种天文仪器,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并编写了新历法《授时历》。李时珍是明代的(医药学家),历经27年,编写完成了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人称为(“东方药物巨典”)。 16、我们祖国的版图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她位于世界的(东方),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0—-2011第二学期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六单元“游戏公平”。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习 包括整理与复习(一)、整理与复习(二)、总复习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四、教学措施。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修订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复习题 一、填空 1、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被称做(基本需经)。 2、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我们知道这些食物来自(土地种植、河湖、家庭饲养)等。 3、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有(24)个节气,我们这里适应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大豆、花生、柑橘等)。 4、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 5、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从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畜力耕作),发展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农业的(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 6、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有(土壤、阳光、水、肥料)。 7、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1/9),却解决了人口占世界(1/5)的吃饭问题。 8、(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伴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利)、(天文)、(历法)、(数学)等科学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 9、(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涨落的变化,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年定为365天。 10、(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伟大工程,它是世界古建筑的奇迹。 11、 11、(都江堰)位于岷江的中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12、古代新疆人为了保存和运送天山融化的雪水,发明修建了(坎儿井)。 13、(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4、我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大米、生猪、苹果|)等。 15我知道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诗人(屈原)。 16、人类对土地怀有深深的敬意,常用(大地母亲)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17、 17、古代的通信方法有(烽火传情、人畜送信、信鸽传信)等。 18、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知道的通信工具有(电话、手机、邮递、网络、数字)等。 19、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话)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最普遍的一种(通信)方式。 20、被称为大众传媒的有(电视)、(电影)、(书籍报刊)、(网络)等。 21、(书籍)和(报刊)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22、(《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任何人不得故意毁损邮筒等邮政公用设施,不得(隐匿)、(毁弃)或者非法拆看他人的信件。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四、土地养育着我们 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 引导课:餐桌上的发现 教学目标: 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要。 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 教学准备: 了解当地的饮食、菜肴和食物构成及特点。 知道这些食物、蔬菜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 谈话: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探究我们每天的饮食是从那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二、探究活动 阅读课文2-3页。 同位交流:餐桌上有哪些食物? 汇报回答:餐桌上的食物很丰富,有扁豆、西红柿、土豆、南瓜、菜心、鱼、肉、米饭、苹果等。 阅读豆博士的话,得到什么启发? 明确: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食物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离不开的,是必须满足的需求。 小组讨论:思考乐乐和小文的话,讨论:通过事例说明我们每天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交流汇报:例如,大米、面粉等粮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白菜等蔬菜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鱼类等水产是从河湖中捕捞的,肉类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 三、总结 阅读妞妞的话,使我们知道: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作业设计: 思考: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板书设计: 餐桌上的发现

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 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 第—幅图画是播种。在烈日下,按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腮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把坑用土覆盖好。 第二幅图画是间苗。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只保留—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 第三幅图画是除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爷仍然必须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能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 第五幅图画是灌溉。 第六幅图画是收获。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 3.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 4.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教师引导学生讨沦: “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 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1 5.总结。 家庭作业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复习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一) 1.11元是1元1角1分,1.11米是1米1分米1厘米 1角是1元的1 10,也可以写成0.1元。1分是1元的1 100 ,也可以写成0.01元。 1分米是1米的1 10,也可以写成0.1米。1厘米是1米的1 100 ,也可以写成0.01米。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其中的6份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 (2)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8份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其中的25份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 (3)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6份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其中的500份是(),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 (4)5.62=()+()+() 0.23=()+() 22.22=()+()+() 5.09=()+() 二、先说一说下面每个数中的“3”分别是什么意思,再连一连。 1.39元 5.63元 3.04元 0.73米 3.25米 6.318米 3元 3角 3分 3米 3分米 3厘米 小数的意义(二) 1千克=1000克 1克= 1 1000 千克=0.001千克 1米=100厘米 1厘米=1 100 米=0.01米 高级单位变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变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练习题。 一、填空题。 23厘米=()米 2米5厘米=()米 3分米=()米6米6分米=()米 1千克600克=()千克 60克=()千克 5克=()千克 8角=()元 0.3时=()分 0.7时=()分 325米=()千米 二、判断。 1. 2.50元和2.5元都表示2元5角。() 2. 3.8米和3米8分米是相等的。() 3. 3米2分米8厘米9毫米用小数表示是3.289米。() 4. 25分是0.25时。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主题一:爱护集体荣誉 感受集体的温暖 〖教学目标〗 1.懂得只有集体成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能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 2.养成自主管理、民主参与集体事务的意识。 3.感受集体温暖,进一步增进热爱集体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搜集、了解所教班级内师生间、生生间互敬、互爱、互助的事例。 2.可以与班主任老师联系,开展尊敬和感谢老师的活动。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插图和文字“真情互助”。教师提问:“张明走到台前给大家鞠躬时,可能想到了什么?”(对全班同学深深的感激,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感到温暖。) 2.全班讨论。教师引导:“你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班集体里?为了将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优秀班集体,大家应该如何去做?”请学生自由发言。 3.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流与合作是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如果哪个同学有困难,大家都来关心,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大家都会感到很温暖。在你生活的班集体里有没有发生过…真情互助?的感人故事?”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给予他人帮助的快乐和得到他人帮助的喜悦上,从而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班集体的可爱之处。 4.阅读与讨论。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小文说的一段话。教师引导:“老师是我们班集体的一员,为了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班主任老师时刻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师,让老师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呢?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做了一件事,让我们来看一看。”请学生边读教科书第3~4页的文字边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下列问题进行引导:“同学们准备搞些什么样的活动?他们是如何做的?你们对他们的活动计划有什么意见?你们对这样的活动有什么设想和建议?” 5.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在集体中成长 〖教学目标〗

(完整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纯小数和带小数 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9、测量活动(名数的改写) ①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 低级单位单名数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②复名数改单名数:抄相同,改不同。(相同的单位抄在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单位按照上面的改写方法写在小数部分)。 ③其他改写方法: 单名数互化: a.低级单位名数÷进率=高级单位名数。 b.高级单位名数×进率=低级单位名数。 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互化: 抄相同,改不同(同单名数互化方法)。 如:3米2厘米=()米。相同的单位米,抄在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是3;改写不同:2厘米÷100=0.02米(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④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10、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①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 ②把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要先比较它们的大小。再按照题目的要求按顺序排列。当单位不统一的几个数量比较大小时,要先将这几个数量的单位统一,再按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答题应按照最目中给的原数进行排列顺序。 1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①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②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12、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3、小数加减计算法则: 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1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一走进美丽的家乡 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用眼睛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活动及过程: 1.看图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的第2页。你们猜图上的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 (回答:观察家乡。) 对了,他们正在观察自己的家乡。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了。 教师介绍厦门。教师展示有关于厦门的各种图片。并介绍以下内容: 1,厦门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 2,厦门的特色食物 3,厦门的名胜古迹 三,大家开口说。 师说:大家现在已经对厦门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你们也来说说自己的家乡,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约8分钟)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师小结。布置下节课作画的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阅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8~9页的内容,了解别人是怎样对家乡进行描绘的。 自由作画。学生个人作画,教师巡视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同学之间亦可互相讨论作画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的画收上来,表扬作画过程中认真的同学。 布置预习内容。

说说我的画,说说我的家乡 第三课时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亲手描绘了自己的家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并让他们讲讲画这幅画的含义和画这幅画时的心情。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 表扬画得好的同学,对于一些不认真地同学进行不记名的简单批评。 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课后请同学们回家问问家长,你的家乡的地理特点是什么?有什么风俗习惯? 2.从地图上看家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用心体会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和风俗习惯。 2.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份。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上一节课布置大家回去问问家长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有些什么样的特色,你们完成了没有 我们现在先进行新课的学习,然后再检查这一项作业。 1、学习四川的内容。 通过图片和书本上的内容来介绍四川(从地形地貌,资源,名胜古迹,风俗等方面介绍),给学生一个介绍自己家乡的模式。 2、认识各种地形地貌。 3、学生说自己的家乡。 4、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和适当的补充。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不同的家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温暖的家 1.我长大了 (一)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本课题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实施过程 (一)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 1.教师播放录音。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学生家长平时想对自己的孩子说却又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的录音,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 2.教师提问。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录音后的感想。可以选择那些听了父母的话热泪盈眶的学生回答,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温。(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谈体会,以营造一个相通且相同的心理环境。) 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设问。 师:我们这节课的名称是《我长大了》,但是为什么老师却要在课上放录音,又要你们谈感受呢?这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教师仔细听完学生的回答后,给予称赞。) (二)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 1.教师请学生借助投影仪向同学展示一些自家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忆。

(完整版)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

3.66-1.25=1.5-0.5=0.36+0.64=2.1+0.6=0.96-9.7=1-0.9=1-0.56=5- 0,42=1.9+8.1=4.3+2.31=0.7+0.23=0.75+0.25=0.17+0.33=0.2×0.4= 0.01×10=0.01×50=0.01×100=0.01×1000=0.09×10=0.09×100=0.09×1000= 53.8×10=53.8×100=53.8×1000=1.414×10=0.1×1000=36.9÷10=3.14×100= 0.618×100=18.1×10=9.87÷10=1.4×100=0.01÷1000=43.21÷1000=0.3×0.2=4×3=4×0.3=0.4×0.3=13×3=0.13×2=0.13×0.2=36×24= 3.6×2.4=36×2.4=3.6×24=0.36×2.4=0.6×0.7=0.9×0.1=0.8×5= 1.1×0.4=0.02×7=0.3×1.3=0.3×0.2=0.5×1.8=1.5×1.8=7×2= 0.7×2=0.7×0.2=3×6=0.3×6=0.3×0.6=15×2=1.5×2= 1.5×0.2=3.8×4= 2.5×4=20×0.5=4.8÷1.6=1.5×5=10-4.5= 0.39÷3= 二、竖式计算 45.2-33.5= 15.4+2.97= 3.8+3.54= 1.36×0.8= 9.8×1.3= 0.12×50= 4.8×1.3=7.2÷4= 38-33.4= 5.94+10.7= 3.05-2.9=

0.78×0.04= 654×0.9= 2.6×0.5= 4.8×0.9=6÷5= 8.25+1.55=7.3-2.25=10-2.45=3.7+2.36=10.2-8.75= 11.65-7.39=10-3.14=11.7+40.3=3.15-2=8-7.23=85-34.7=0.7×7.8=1.3×0.25=1.44×3.98=1.44×3.98= 4.8×0.25=4.8×1.2=0.32×0.8=0.32×1.2=9.8×0.5= 2.42×1.1= 3.14×1.5=2.6×0.8=2.15×2.1=2.1×60= 1.2×60= 2.13×4=4.8×0.3=1.3×2.2=9.6×0.8= 3.25×1.8= 9.34×1.4=0.7×9.32=1.87×2.3=0.15×0.63=1.8×0.85= 13.3×0.95=12.3×1.5=9÷3.6=4.2×3.2=1.8×5.5=(保留二位小数) 8.09×6.7= 三、计算并验算 4.2×3.2= 四、脱在计算 9.43-(8.65+0.40) 4.28+0.53-3.37 4.02-3.5+0.98 2.5×2.8×4 10―0.34―0.66600÷8.09=1.79×1.2=4.48×3.5=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作业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试卷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 第一课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一、填空: 1、4个正方向分别是(东南西北)。 2、4个副方向分别是(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3、东北是(北东)之间的方向,西北是(西北)之间的方向,东南是(东南)之间的方向,西南是(西南)之间的方向。 4、从图上看东北在(右上方),西北在(左上方),东南在(右下方),西南在(左下方)。 第二课从地图上看家乡 1、用心体会家乡 一、填空: 1、我的家乡在长江上游地区,是地处祖国西南地区的(四川省)。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从地图上看,它像个(倒三角),它的面积是( 48.5 )万平方千米,人口有( 8358 万)。 2、四川省就像是个缩小得祖国图景。从地形上看,它有(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高原)、(山地),东部是(盆地),富饶的成都平原就在四川省的(中央)。 3、四川地形的显著特征是(盆地)。 4、四川有稀世珍大熊猫、雄伟威仪的东山大佛、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都江堰,都是家乡的骄傲。 5、朱德、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都是我们四川人的杰出代表。 6、1、我的家乡在()省。()市。 二、判断 1、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习惯是相同的。(x ) 2、四川人爱吃辣椒、泡茶楼的习惯。(v ) 3、银杏是成都的市树,(v) 2、走进不同的家乡 1、窑洞是西北人特有的家;牦牛是藏族人民常用的驮负工具;黄土高坡,信天游的故乡。 2、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河流纵横交错;西南地区起伏的梯田就像流动的五线谱。 3、我国不同地方的气温有差异。年最高气温的是新疆吐鲁番;年最低气的是 黑龙江漠河。 12、我国不同地方的年平均降雨量也有差异。年平均降雨量最多的是台湾火烧寮;年平均降雨量最少的是新疆吐鲁番。 二、判断 1、生活在不同家乡的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相同的。(x) 2、我们同学大多数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出生的,所以我们称“同乡”。(v ) 3、我们的家乡虽然是个偏僻的小山村,但我觉得它很美。(v ) 4、现在我要好好读书,学到本领,长大后为建设家乡作贡献。(v ) 5、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的家乡。(v)、 三、问答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 1 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 引导课:餐桌上的发现 教学目标: 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要。 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 教学准备: 了解当地的饮食、菜肴和食物构成及特点。 知道这些食物、蔬菜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 谈话: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探究我们每天 的饮食是从那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二、探究活动 阅读课文2-3页。 同位交流:餐桌上有哪些食物, 汇报回答:餐桌上的食物很丰富,有扁豆、西红柿、土豆、南瓜、菜心、鱼、肉、米饭、苹果等。阅读豆博士的话,得到什么启发, 明确: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食物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离不开的,是必须满足的需求。小组讨论:思考乐乐和小文的话,讨论:通过事例说明我们每

天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交流汇报:例如,大米、面粉等粮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白菜等蔬菜也是从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鱼类等 水产是从河湖中捕捞的,肉类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 三、总结 阅读妞妞的话,使我们知道: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 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作业设计: 思考: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板书设计: 餐桌上的发现 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1 第二课时 2 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

(完整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6、小数的读写:

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 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7、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 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纯小数和带小数 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9、测量活动(名数的改写) ①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 低级单位单名数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②复名数改单名数:抄相同,改不同。(相同的单位抄在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单位按照上面的改写方法写在小数部分)。 ③其他改写方法: 单名数互化: a.低级单位名数÷进率=高级单位名数。 b.高级单位名数×进率=低级单位名数。 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互化: 抄相同,改不同(同单名数互化方法)。 如:3米2厘米=()米。相同的单位米,抄在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是3;改写不同:2厘米÷100=0.02米(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④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10、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①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 ②把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要先比较它们的大小。再按照题目的要求按顺序排列。当单位不统一的几个数量比较大小时,要先将这几个数量的单位统一,再按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答题应按照最目中给的原数进行排列顺序。 1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①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②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12、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3、小数加减计算法则: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感受集体的温暖 教学目标: 1.懂得只有集体成员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能建立一个温暖的班集体。 2.养成自主管理、民主参与集体事务的意识。 3.感受集体温暖,进一步增进热爱集体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插图和文字“真情互助”。教师提问:“张明走到台前给大家鞠躬时,可能想到了什么?”(对全班同学深深的感激,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感到温暖。) 2.全班讨论。教师引导:“你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班集体里?为了将我们的班集体建设成优秀班集体,大家应该如何去做?”请学生自由发言。 3.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流与合作是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如果哪个同学有困难,大家都来关心,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大家都会感到很温暖。在你生活的班集体里有没有发生过‘真情互助’的感人故事?”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给予他人帮助的快乐和得到他人帮助的喜悦上,从而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班集体的可爱之处。 4.阅读与讨论。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小文说的一段话。教师引导:“老师是我们班集体的一员,为了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班主任老师时刻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师,让老师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呢?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做了一件事,让我们来看一看。”请学生边读教科书第3~4页的文字边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下列问题进行引导:“同学们准备搞些什么样的活动?他们是如何做的?你们对他们的活动计划有什么意见?你们对这样的活动有什么设想和建

议?” 5.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2、在集体中成长 教学目标: 1.提升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尝试自己处理和解决班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强化自觉遵守班级规则、学校纪律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师引导:“作为集体的一员,同学都愿意为集体做好事,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2.阅读与讨论。教师引导:“今天,我们不仅要解决教科书中‘红领巾信箱’中提到的问题,还要打开我们班的‘心里话’信箱,并在下节课召开‘我的心里话’发布会。让我们先从教科书中乐乐所在班级同学的来信开始吧!”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5~6页上同学们的“苦恼”,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谈谈体会。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懂得在班集体中,同学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3.小组探究。教师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同学中的“心里话”,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教师在巡视学生的讨论时,应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的妥当性。 4.教师总结。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发布会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单元要点汇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1、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人类对土 地怀有深深的敬意,常用“大地母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被称做基本需要。 3、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懂得了在自然条件下,只有某一段时间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某些农作物的生长。 4、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四季、气温、降雨、物候方面的变化,是了不起的科学发明。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所以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生产的法宝。 5、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仅粮食产量多,而且蔬菜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 的60%是世界第一蔬菜大国,特别是大棚蔬菜面积已占到世界70%以上。然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土地里的盐碱越来越多,土壤变得越来越硬,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对人体也造成了危害。 6、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又逐渐学会了种植,然后又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农具,这些农具成为了人手的延伸。 7、制造和使用工具使人类的进步。 8、几千年来,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从使用简单的手工农具,畜力耕作, 发展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生产效率在不断提高。9、都江堰位于岷江的中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2000多 年前,秦国的李冰父子率众建造了都江堰。都江堰的建立,既有利于 排泄洪水,又有利于灌溉农田,由此形成了富饶的成都平原。都江堰已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10、坎儿井用来保存和运送天山上融化的雪水,供人们使用。 11、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科学种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12、中国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1/9 ),人口却占到了世界的(1/5)以上。 13、人类的文明就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伴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利、天文、历法、数学等科技也逐渐发展起来。 14、雄伟壮观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15、我国的农历,是古代劳动者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与月球运动的规律编制出来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历。农历把农业生产的农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更有利于农业生产。 16、养蚕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是中国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17、农耕地区的主要食物是粮食和蔬菜,沿海地区喜欢吃各种水产品,在牧区,饮食以肉和奶为主。 18、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以米饭为主:傣家人的竹筒饭,蒙古人 的手扒肉,新疆人爱吃馕和羊肉:丹麦是安徒生的故乡,主要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泰国树叶包制的饭团,韩国的石锅拌饭和泡菜。 19、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有纽个节气,我们这里适应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大豆、花生、柑橘等。 20、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有十壤、阳光、水、肥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