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代史学位考试范围

近代史学位考试范围

近代史学位考试范围
近代史学位考试范围

填空

1.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3.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4.近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5.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

6.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魏源。

7.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8.1904年到1905年在中国的东北发生了为争夺中国东北权益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是日俄战争。

9.1860年10月,抢劫和焚烧了清朝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

10.把持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的是英国人赫德。

11.《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平均分配土地。

12.太平天国后期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革新方案是《资政新篇》。

13.“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出自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14.在近代中国,主张学习西方,采用机器生产的清朝官员被称为洋务派,其代表人物是李鸿章。

15.为了宣传维新主张,严复翻译了郝胥黎的《天演论》。

16.洋务运动主要是引进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

17.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呗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

19.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20.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编发上谕,史称百日维新。

21.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2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23.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

24.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正式成立。它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25.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26.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8.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流产。袁世凯建立的政权性质是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专制统治。

29.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了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事件是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30.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的内容的是民主主义。

3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32.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3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五四运动。

34.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5.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上海机器工会。

36.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是中共二大。

37.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的历史事件是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3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是改组后的国民党。

39.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40.五四运动第一阶段斗争中心是在北京。

4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是井冈山土地法。

42.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在八七会议上。

43.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的会议是八七会议。

44.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统治的标志是东北易帜。

45.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46.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的会议是八七会议。

47.总过工农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48.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在江西县瑞金。

4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

50.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于甘肃会宁、静宁。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51.日本开始实施变中国为独占殖民地的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5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卢沟桥事变。

53.全国抗战开始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枣宜战役。

54.1937年8月,陕北红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其正、副总指挥分别是朱德、彭德怀。

55.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使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的会议是洛川会议。

56.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的标志是皖南事变。

57.1938年5月6月间,毛泽东发表的揭示抗日战争发展规律的著作是《论持久战》。

58.在相持阶段,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是百团大战。

59.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

60.中国共产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会议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6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

62.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的协定是《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63.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其进攻的起点是中原解放区。

64.1947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是刘、邓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65.中国共产党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文件是《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66.第二条战线是指国统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

67.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

6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是要求全党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6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的规定。

7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一条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1.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72.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主要的标志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73.毛泽东提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工业国”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7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75.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属于社会主义的性质。

7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

77.新中国成立后的制定并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一届人大一次会议。

78.我国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规定的大型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是由国营经济。

79.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的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中,企业利润的分配的原则是四马分肥。

80.中共中央集中阐述“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劳动互助积极性”的文献是《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8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82.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毛泽东首倡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83.在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人是陈云。

84.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著作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8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86.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8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88.在中共八大作政治报告的是刘少奇。

89.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严重灾难的内乱。

90.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卫星是1970年。

91.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92.1978年8月,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93.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94.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明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是胡锦涛。

95.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96.正式制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三步”的战略部署是中共十三大。

97.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这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98.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问题。

99.1981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00.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系统地阐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中共十三大。

多选

1、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据性变化是(BD)

A、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B、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C、中国人民负担加重;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从1840年到1919年,资本—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件有(ABC)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例》

3、资本—帝国主义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原因是(AD)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B、清朝政府的极力反抗

C、帝国主义的软弱

D、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

4、19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ABCD)

A、1858年《瑗珲条约》

B、1960年《北京条约》

C、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

D、1881年《改订伊犁条约》

5、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殖民者通过下面哪些手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D)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6、英国侵略者通过侵略战争和进行武力威胁等,强迫清政府签定下面哪些不平等条约,强租和强占了中国香港地区(ABD)

A、1960年的《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半岛

B、1842年的《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C、1895年的《马关条约》割占香港岛

D、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99年

7、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ABC)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段革命的组成部分

8、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是(AB)

A、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已经垃圾失了完全独子的地位

B、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中国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

C、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D、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的特征是(AB)

A、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

B、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始终不占主要地位;

C、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D、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诧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10、随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还有新的阶段产生出来,是(CD)

A、地主阶段

B、农民阶段

C、中国工人阶段

D、中国资产阶段

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ABD)

A、兴办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

B、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废除科举制度

D、建立新式海陆军

12、洋务派兴办企业的目的是(ABC)

A、解决办军事工业煤铁等原料的需求

B、交通运输的需要

C、企图以民用企业的利润弥补军用工业的亏空

D、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13、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以下几种(ABC)

A、翻译学堂

B、工艺学堂

C、军事学堂

D、农业学堂

14、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表现在(ABD)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不能正确对待儒学

D、惧怕人民群众

15、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主要围绕(ABC)

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C、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D、要不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6、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织成立兴中会,提出的革命纲领是(AC)

A、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C、创立合众政府

D、平均地权

17、20世纪初,各种宣传资产阶段民主革命思想的书刊纷纷出现,主要有(ABCD)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革命军》

C、《警世钟》

D、《猛回头》

18、资产阶段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是因为(ABCD)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段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决。

D、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19、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纳领是(ABC)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创立合众政府”

20、1894年,孙中山北上京津向李鸿章上书,提出的主张是(ABCD)

A、人才尽其才

B、地能尽其利

C、物能尽其用

D、货能畅其流

2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AC)

A、民主

B、自由

C、科学

D、人权

22、五四运动中北洋政府罢免的亲日派官僚是(ACD)

A、曹汝霖

B、段祺瑞

C、章宗祥

D、陆宗舆

23、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中,有一种类型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ABCD)

A、毛泽东

B、杨匏安

C、蔡和森

D、周恩来

24、北代战争中准备推翻的北洋军阀主要有(ACD)

A、张作霖

B、张勋

C、吴佩孚

D、孙传芳

25、中共一大选出的中央局成员有(ABD)

A、陈独秀

B、李达

C、李汉俊

D、张国焘

26、毛泽东在1928年到1930年,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有(ABCD)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资本主义》

27、1931年毛泽东和邓子恢复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的内容是(ABCD)

A、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

B、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C、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D、消灭地主阶级

28、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表现是(ABCD)

A、建立庞大的军队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

B、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C、推行保甲制度

D、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29、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ABD)

A、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C、决定将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到农村

D、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0、遵义会议后组成的负责红军军事行动的三人团包括(ABC)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稼祥

D、博古

31、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北平南苑的战斗中先后阵亡爱国将领是(AB)

A、佟麟阁

B、赵登禹

C、张自忠

D、戴安澜

32、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准是(BC)

A、1937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B、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迅社发展《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33、在敌后军民的艰苦抗战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是(ABCD)

A、左权

B、赵尚志

C、杨靖宇

D、彭雪枫

34、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争取的中间势力指的是(ABD)

A、民族资产阶段

B、开明绅士

C、上层小资产阶段

D、地方实力派

35、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名额分配的原则是(ABC)

A、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

B、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

C、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D、爱国的知识分子占三分之一

36、抗战结束后,中共中央为争取和平建国明确提出了(ACD)

A、和平

B、进步

C、民主

D、团结

37、抗战胜利后,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共同点在于(ABCD)

A、主张爱国

B、主张民主

C、反对卖国

D、反对独裁

38、1948年4月,毛泽东完整提出的土地改革总路线是(ABCD)

A、依靠贫农

B、团结中农

C、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发展农业生产

39、在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ABC)等重大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0、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ABCD)

A、一致拥护中共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主张

B、一致拥护中共提出的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C、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

D、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

41、建国初期,针对美国等国封锁、遏制新中国的情况,我国采取的外交方针是(BCD)

A、不同任何国家结盟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42、1951年底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类全党范围内开展了(ABC)

A、反贪污

B、反官僚主义

C、反浪费

D、反盗窃国家资材

43、1956年中国在工业建设上接连实现了历史意义的许多零的突破,主要包括(ABCD)

A、第一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第一座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

C、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

D、第一个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44、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指导方针是(BCD)

A、逐步推广

B、积极发展

C、隐步前进

D、逐步过渡

45、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的公私合营包括(BD)

A、加工订货

B、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C、经销代销

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4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早期探索的积极成果有(ABC)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C、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D、开展对旧有文化的改造

47、新中国先后制定了两个科学技术长远规划是(BD)

A、《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B、1956年制定的第一个十二年发展规划

C、《“十一五”空间科学发展规划》

D、1963年提前制定的十年发展规划

48、毛泽东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AC)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D、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

49、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ABC)

A、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B、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

的自由生产为补充C、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D、市场经济为主体,一定范围计划经济为补充

50、“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的表现是(ABCD)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51、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主要有(ABCD)

A、关于发展才是硬道路的思想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C、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的思想

D、关于“三个有利于”思想

52、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内涵是(ABCD)

A、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

53、中共十三大提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其含义是(AB)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C、我国社会已经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D、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5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是指(BCD)

A、建立一个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B、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翻

C、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

D、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植达到中等发展国家水平

55、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从(BCD)方面做了部署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简答:

1、简述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及其特点: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1)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它的来源主要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1)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2)它还有组织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等优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2、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联系:(1)两大任务: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联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搏者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二、实现国家富强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1)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是都失败了,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2)社会制度的腐败。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3)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不仅是武器落后,而且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军事作战能力的落后。

4、《资政新篇》内容:(1)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2)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工矿及交通等事业,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3)在思想,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破产陈规陋习。(4)在外交,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

5、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它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6.戊戌变法运动的内容:(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员,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2)经济方面,提倡开办事业,保护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

预决算。(3)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4)文化教育,创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废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

7、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其基本内容: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具体讲:民族主义是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民权主义主要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明珠共和制度;民生主义主要是用“平均地权”的办法来防止资本主义子都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达到社会革命之目的。

8、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1905年至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还是改良方式,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主要内容是: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912年3月,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死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1)《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2)《临时约法》规定,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的国务员的权利。(3)《临时约法》还规定,中华民国国名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的自由,享有请愿、陈诉、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的民主权利。因此,《临时约法》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0、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的得以生存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于思想文化。他们提倡的民主主义不能认识中国,改造中国。(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有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群众中、(3)他们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这种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11、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孙中山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中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1)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民族一律平等。(2)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3)在民生主义中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两大原则(后有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12、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有哪几种类型:(1)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有李大钊和陈独秀。(2)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有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3)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有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

13、1931年中共制定的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是什么: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14、“八七会议”的内容和意义:1927年8约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内容:①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翟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③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里的思想。意义: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15、王明“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①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

会主义革命两大历史阶段的任务和界限②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③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④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⑤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

16、简述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①在抗日战中,八路军、新四军采取“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抗日游击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②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展开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对阻止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促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重要作用③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的游击战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场,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区④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反攻准备了条件。到1940年底,人民抗日武装部队发展壮大,根据地地区和人口不断增加,奠定了敌后大反攻的基础

17简述巩固抗日统一民族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共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①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②中间力量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③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18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③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军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军队出国作战,不仅打击了日军,还对同盟军给予了实际支援④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大国之一,是亚洲大陆抗击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在抗日斗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为了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的和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19抗战胜利后的三种政治力量及提出的三中建国方案:在1921年中共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是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显示北洋政府,以后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三种建国方案:一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主张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的方案;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案。三是中共提出的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共和国,逐步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方案

2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意义:①规定全国胜利后中共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方针②指出了中国有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③在中共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确定了我党工作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强调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21毛泽东在1947年十二月会议上指出的“三个转折点“是: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

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时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时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有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22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经济中存在着哪些经济成分: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办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3我国是怎样实现对资本家的和平赎买政策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二是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三是不剥削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和在改造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安排

24、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历史功绩:(1)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2)提出了经济、政治以及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经济上,坚持既要反保守又要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政治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党的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和反对个人崇拜等。(3)陈云海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三个主题、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2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1)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中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2)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思想。即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发展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3)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6、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民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部矛盾。

27、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其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9、胡锦涛关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胡锦涛关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是2008年12约31日,胡锦涛在几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来的。六点一件事: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二、辨析题、论述题:

1、论述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实行政治控制的主要方式。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第一,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有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像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战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资本主

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站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社会主要矛盾在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基础上,又增加了帝国主义和新中华民族的矛盾。第四,革命任务发生变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于西方不同,有两个来源:(1)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它的产生与西方不同,他不是像欧美国家那样,在原有的手工业工场比较发达的基础上,由手工工场主和包买商等演变而成,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2)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他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的大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第二个方面是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第三个方面是勒索巨额赔款,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估计,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4、《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但它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民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因此《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难以实现。

4、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1)洋务派为了解决创办军用工业中遇到的资金,原料和燃料及交通运输落后等问题,从1970年代到90年底啊,工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2)这些企业使用机器,雇佣工人生产。其产品计价出售。民用企业多数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商人出资,承担企业的盈亏。因此,民用企业基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以慈溪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溪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他们就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惧怕人民群众。

5、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正确 1.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2.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

3.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6、1905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具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错误1.1905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其中心思想是反对满足人的统治,建立汉族人当权的的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注意到内容。2.直至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才赋予民族主义以反对帝国主义的新内容。

7、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错误 1.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的封建

制度,野马诶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2.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大地主大官僚的政治代表袁世凯窃取,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权,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8、新文化运动是以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来反对封建的旧文化: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提倡资产阶级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因此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运动。2.而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不再指狭隘的阶级民主,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题的民主。提倡的科学除了自然科学外,仅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因此,就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而言,马克思主义开始在问话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9、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表面感性认识阶段,这典型地表现在义和团等排外注意到斗争中。2.第二阶段则进入到理性认识阶段,即看出来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并看出来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五四运动前后开始的。因此,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10、1927年民国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二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的特务组织。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政府还大力推行保甲制。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政府还历行文化专制主义。

11、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县土地法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兴国县土地法,在井冈山土地法的基础上,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时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12、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机器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3、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1. 1391年九一八事变时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代。七七事变成为世界犯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犯法西斯战场。

14、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特殊的土地政策:1.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农民同地主阶级矛盾处在次要地位。为了团结最大多数中国人参加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减租减息政策。2.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以利于保障根据地的社会稳定,也有利于争取地主中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以完成民族抗战的历史使命。

15、国民党第五届五中全会标志着国民党有片面抗战逐渐转变为消极抗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队国民政府采取一整只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在重中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回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着标志着国民党有片面抗战逐渐转为消极抗战。

16、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抗战胜利到《五四指示》前,继续延续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2.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3.1947年七月至九月间,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质博学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7、简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意义:1.第一次工作重心是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当建立了一党专政的统治,其实力在城市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中共决定伊武装其一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于1927年下半年,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在球手起一种,毛泽东决定向敌人统治俩两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底,中共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2.第二次工作重心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初,三大战役基本上小姐了国民党军主力,东北,华北,华东,中原解放区连成一片,民主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北方血多城市回到了人民手中,迫切需要加以管理和重建,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工作重心转移的历程说明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和艰难,中共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胜利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实践证明了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18、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共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共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画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因此,中共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知名正确的方向。

19、建国初期的没收官僚资本是具有两重性的事件:建国初期的魔兽官僚资本是具有两重性制度的事件。一方面,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20、中共对中国资产阶级两个部分的政策市不同的:1.中共对中国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部分的政策是不同的。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有两部分组成,即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当合政府对他们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对官僚资产阶级即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是把他们作为敌人,在政治上推翻他们的统治,在经济上没收他们资本。对民族资产阶级,是把他们作为朋友,在团结他们的同时,用和平的方法逐步地改造他们,因为他们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

2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傻瓜建立起来;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因此,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公认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农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2、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文化革命: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即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实际,他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就诶数饿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当地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

革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5、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试试先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基础,以经建设为中心是醒过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式强国之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上篇 近代中国历史轨迹发生改变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 1.中国集权官僚制的消极影响; 2.晚清政治的衰败与晚清政府 的贫困化; 3.西方列强的侵略; 4.中国文化传统的障碍:中央帝国观念、重农抑商传统、重义 轻利传统、崇古薄今取向。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1.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众的矛盾。 2.相互关系:两大基本矛盾互相交织,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历史任务: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 富裕。 2.相互关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 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3.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

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的表现,影响 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 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 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 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课件版本】 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1、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是中国有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使中国白银外流,国库空虚。 2、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 3、严重破坏了社会风尚,破坏了生产力。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一(这套题整理的不错)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20分) 1.1936年10\ 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D ) 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2. ( C)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D )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华北事变后 D.卢沟桥事变后 4.1935年12 是(B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 5. 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6. 的阶段是( B)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7.1945年4 表是(C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董必武 D.王若飞 8. 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C) A.1945年8月 B.1945年9月 C.1945年10月 D.1945年11月 9.1947年10月10(C ) A.和平、民主、团结 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B.C.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0.1949年6 著作是(D )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1.1898 (C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12.

(A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14. 是(D )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D )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 主要领导人是(D ) A.梁漱溟 B.黄炎培 D.张君劢 D.邓演达

2019年度硕士研究生科目世界历史考试大纲

2019年度硕士研究生科目“世界历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目的 本考试是世界史一级学科全日制硕士学位学术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考试,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标准汉语答题。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两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学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世界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使用规范汉语写作表达水平的尺度参考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世界史知识和汉语写作综合能力。 三、考试的基本要求 1.具备系统扎实的世界史知识,基本掌握本学科学术研究动态。 2.具有初步的基本史料解读能力和分析史料的表达能力。 3.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和使用规范汉语的表达能力。 4.具有对世界史基本理论的把握能力。 四、考试的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史料分析和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法,强调测试考生的世界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法和准确的表达能力。试题分类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的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名词解释、简答题、详细论述题。总分为300分。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对世界史基本知识有全面的把握和比较系统的了解。 2.题型

要求考生解释涉及全部世界史基本知识的名词8-10个。 第二部分:简答题 1.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史实和理论,具有概括和总结能力,回答问题要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要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 2.题型 试卷提供涉及世界上古中古史与世界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的2-4个简答题。 第三部分:详细论述题 1.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史论结合的回答,回答问题要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要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 2.题型 试卷提供涉及世界上古中古史与世界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的问题6道。 六、答题要求 要求考生使用碳素墨水笔、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答题纸上,清楚工整地使用规范的汉语回答问题。 附:《世界史》考试内容一览表

近代史名词解释全(1)

三国干涉还辽:1985年中国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皖系军阀——段祺瑞 直系军阀——冯国璋 奉系军阀——张作霖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遵循“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但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所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从未实行。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社会发展方案,这是一个带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它的出现,表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学习西方“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然而这些措施未能真正实行。 借师助剿:在太平天国进军江南时,清朝地方官闻风丧胆,有人建议把镇压太平军的希望寄托在借助外国军队上,这就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的“借师助剿”方略。 公车上书:公元1895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康有为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运动遭到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维新失败。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虎门销烟:道光1839年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国主义的光辉一页。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平壤之战:发生于1894年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但清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六天里,清军狂奔五百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是发生于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面的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 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 说明:为使学生复习方便,期末考试规范,本题库基本以章为单位设定一个代码,其中将上编综述与第一章合并,代码为A,计22题;第二章代码为B,计12题;第三章代码为C,计13题;中编综述与第四章合并,代码为D,计15题;第五章代码为E,计14题;第六章代码为F,计15题;第七章代码为G,计15题;下编综述与第八章合并,代码为H,计18题。第九章、第十章因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重叠,故略。总计124 题。 A.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2、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A.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两个根本性变化 1、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2、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A.3、在近代,中国没有完全变成殖民地的原因是什么 1.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2、中国人民的反抗3、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A.4、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有哪些 1、城市贫民 2、手工业者 3、破产农民 A.5、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有哪些 1、革命性最强 2、组织纪律性强 3、集中、团结 4、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 A.6、中国资产阶级包括哪几部分 1、官僚资产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 A.7、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 1、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矛盾、斗争的一面 2、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

义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A.8、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A.10、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2、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A.1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2、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A.1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社会性质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3、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有一定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A.1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A.14、近代中国,列强对华军事侵略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A.15、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A.16、近代中国,列强对华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A.17、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文化渗透主要表现是什么

736历史学基础(世界史部分)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世界史基础考试科目代码:[736] 一、考试性质 世界史基础考试是为黑龙江大学招收世界史学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科目。通过考试了解考生在大学本科学习阶段掌握的世界史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测知其能否达到合格的程度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阶段。 二、考试要求 1、掌握世界史发展的基本史实,能够清晰明了地把握世界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世界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三、考试内容 1、史前人类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农业革命与文明的产生 史前文化 2、古代西亚诸文明 苏美尔—阿卡德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 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 波斯帝国 古代西亚文字与宗教 3、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的主要王朝

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 古代埃及的文化 4、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5、古代希腊文明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希腊城邦制度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 雅典民主政治 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 6、古代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制度和罗马的扩张 元首政治与早期罗马帝国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罗马帝国的危机 古代罗马文化 7、中世纪的西欧 法兰克王国 封君封臣制度与农奴制 西欧主要国家的君主制度 中世纪的城市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8、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 伊斯兰教的兴起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9、中世纪的东欧 查士丁尼时期的拜占庭 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和文化 东欧诸国的起源和发展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

2017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 【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答案】A?【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南开大学09年近代史纲要试卷及答案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本科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期末统考试卷(A卷)[闭卷](100分钟) (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比例:30:70) 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将1-20题的选项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处,共20分,每小题1分) 1.在19世纪中叶,被称为“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2.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派开设的工厂 C.外国资本企业 D.辛亥革命后的新兴企业 3.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4.康有为创立的宣传维新思想的新式学堂是()。 A.时务学堂 B.万木草堂 C.京师大学堂 D.同文馆 5.被誉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写了《革命军》号召人民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 A.黄兴 B.宋教仁 C.邹容 D.陈天华 6.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和操纵 B.原有的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不但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逐步占主导地位 D.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留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显著优势 7.毛泽东认为,()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A.十月革命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第一次国共合作 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 A.发动、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9.下列不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前提条件是()。 A.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C.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 D.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10.中国共产党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七大 11.1938年10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中国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地域辽阔,战线长,敌后战场的开辟 B.中国在经济上军事上仍相对弱小,无力开展反击 C.中国国民党不积极抗战 D.中国抗战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十分困难。 12.()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A.土地革命 B.党的建设 C.根据地建设 D.武装斗争 13.以下人物中,都参加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是 ( )。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909世界文明史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909世界文明史 适用专业: 045109学科教学(历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简答题(简述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世界文明史》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2门历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历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世界近代史 第一章工业文明的曙光 1.西欧的原初现代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 2.全球化的开始: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第二章工业文明的来临 1.工业文明在欧美大陆的确立:工业革命、现代民主政治的拓展、社会主义运 动的兴起 2.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向工业文明艰难迈进的诸文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二部分:世界现代史 第一章转型期的震荡与探索 1.转型期的震荡: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 2.转型期的探索:苏联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欧美资本主义现代 化模式的改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土耳其、墨西哥)赶超型的资本主义现 代化模式的创立 第二章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展开 1.推动现代化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联合国的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殖民体系的瓦解 2.现代化的扩大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扩大、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 进一步调整、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成就 3.整体世界的发展和两极格局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冷战的兴起第三章走向21世纪的人类文明 1.新科技革命和“新经济”的兴起:新技术革命、“新经济”的兴起 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苏东剧变和冷战的结束、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经济区域化的迅猛发展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四、样卷(参见往年试卷)

近代史名词解释全

官商督办:洋务派所办民用企业采取的一种经营方式。所谓“官督”,就是官方保护、扶持,并委派代表对企业进行监督、稽查;所谓“商办”,就是商务由商人经理,官不过问,盈亏均由商人承担,与官方无关。这种方式在当时情况下有利于保护企业,防止顽固势力的干扰和破坏,但同时洋务派又强迫这些企业接受种种苛刻条件,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发展。 三国干涉还辽:1985年中国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皖系军阀——段祺瑞 直系军阀——冯国璋 奉系军阀——张作霖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遵循“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但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所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从未实行。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社会发展方案,这是一个带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它的出现,表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学习西方“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然而这些措施未能真正实行。 借师助剿:在太平天国进军江南时,清朝地方官闻风丧胆,有人建议把镇压太平军的希望寄托在借助外国军队上,这就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的“借师助剿”方略。 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者。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湘军虽然消灭了太平天国,还参与镇压了各地的其他起义,挽救了清王朝,但是兵权落入汉族,改变了当时清朝的政治格局。为后来北洋军阀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公车上书:公元1895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康有为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运动遭到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维新失败。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虎门销烟:道光1839年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国主义的光辉一页。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题 一、对中国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运动和发起阶级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阶级,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 太平天国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和搜刮,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重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3)直接原因:连年发生的自然灾难。 (4)主观原因: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组织的推动。 二、太平天国制度建设的两大方案及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一)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二)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三)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四)没能付诸实施。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一)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二)限于当时历史条件,没能付诸实施。 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一)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二)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四)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五)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四、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首先,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其次,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再次,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最后,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客观原因:敌人(本国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者)的力量强大。 教训:天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 兴办洋务事业之目的 1.压内——镇压农民起义 2.防外——加强海防、边防 3.固体——发展本集团的政、经、军实力 五、洋务事业的主要方面 (一)兴办近代企业;(二)建立新式海陆军;(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六、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一)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二)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三)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清魏源著。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作者在镇江受林则徐嘱托,据《四洲志》译稿及中外文献资料,于《南京条约》订立后不久整理成书。1842年刻本50卷,1847年刻本增订为60卷,1852年(咸丰二年)又扩编为100卷,刊于扬州。此书系统介绍了外国历史、地理和科技知识,谴责投降派“夷兵不可敌”的卖国论及顽固派视坚船利炮为“奇技淫巧”的昏愦,对战、守和外交策略提出很好的见解,并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张。本书出版后影响很大,促使人们开阔眼界,了解世界,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派有一些启蒙作用。此书出版后,很快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维新运动也发生一定影响。 轮船招商局 1872年12月,李鸿章奏设轮船招商局,派浙局总办海运委员、候补知府朱其昂招股试办。第二年正式成立。名为商办,实则官商合办,总局设在上海,分局设牛庄、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以及日本横滨和神户、新加坡、吕宋等地。它承运漕粮,兼揽商货。成立时买轮船3只,到1876年有船12只。1877年,以222万两白银的高价收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旧轮船18只,扩大经营。由于管理腐败,又受洋商航运业排挤,难以维持。1885年盛宣怀奉命进行“整顿”,改为官督商办,但仍然连年亏损。1909年轮船招商局改归邮传部管辖。本图是轮船招商局设在上海的总办事处。 肃顺 肃顺(1816—1861),宗室贵族,爱新觉罗氏,字豫亭,满洲镶蓝旗人。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为镇压太平天国,主张重用汉族官僚地主胡林翼、曾国藩。为解决财政困难,主张发纸币、铸大钱。对外国侵略者疑惧颇深,要维持“天朝”尊严,对侵略者的过高要求不肯应允,甚至起而抗争。1857年英法联军入侵广州时,在咸丰帝面前,“(奕)主和,(肃)顺主战,哄于御前不能决”。1859年与俄使伊格纳切夫谈判,斥责其侵略要求,把未经批准互换的《瑷珲条约》文本,“掷于桌上”,宣布这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 慈禧太后和辛酉政变 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满洲镶黄旗人。1835年生于一个官僚家庭。1851年选中秀女,次年入宫,封为懿贵人。1854年封为懿嫔。1856年生载淳,封懿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慈禧是个很有野心与权谋的人,咸丰曾常让她代为批答奏章。咸丰死后,继位的载淳仅6岁,由肃顺等八大臣辅佐,尊咸丰皇后钮祜禄氏为慈安太后(东太后),尊生母那拉氏为慈禧太后(西太后),但不许与闻政事。慈禧太后为了爬上帝国最高统治地位,决定暂时放弃同东太后的嫌隙,劝东太后同意两宫垂帘听政。接着唆使御史董元醇上了个请太后垂帘听政的奏折。次日召见肃顺等八大臣,要求遵奏执行。八大臣以“本朝无太后垂帘故事”为由,加以驳斥。为了使垂帘取得外国支持,又与奕勾结。10月,奕以奔丧为名赴热河行宫与慈禧密谋,告以“外国无异议”。10月26日,慈禧派肃顺等八大臣护送咸丰灵柩起程,自己先期4天于11月1日回到北京。次日,突然发动袭击,逮捕载垣、端华、肃顺,并以“不能尽心议和”、阻止回銮及抗旨反对垂帘等罪名,处以极刑,其余肃顺一派亲信分别革职、遣戍。接着中央政府改组,奕被任命为议政王,桂良、文祥、沈兆霖等为军机大臣,奕兼管军机处,并将载垣等拟定的祺祥年号改为同治(1862—1874),表示太后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慈安与慈禧两宫共同垂帘听政,而慈安生性软弱,对政治不感兴趣,政权实际落入慈禧之手。 《新学伪经考》 《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期的主要理论著作之一,初刊于1891年。在书中,康有为认为东汉以来的古文经学多出自刘歆伪造,所以叫作“伪经”;是新莽一朝之学,所以又叫作“新学”。他指斥古文经学不是孔子的“真传”,“即宋人所尊述之经,乃多伪经,非孔子之经也”。康有为认为,西汉以前的今文经才是孔子“真传”所在。这就对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传统思想提出了挑战,为扫除维新变法的障碍准备了条件。康有为把资产阶级需要的东西,也挂上了孔圣人的招牌,因此减轻了非圣无法的压力。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旨在动摇和破坏封建守旧顽固势力“恪守祖训”的观念,打击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因而它不是一部单纯的“辨伪专著”,而是披着“经学”外衣的一部维新变法的理论著作。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另一部维新变法的理论著作,始纂于1891年,1898年正式刊行。它的主要内容是:孔子以前的历史,是孔子为“救世改制”的目的而假托的宣传作品,都是茫昧无稽的。从秦、汉以来才可考信。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一套他自己创立的尧、舜、禹、汤、文、武的政教礼法,编撰六经,作为“托古改制”的依据。从战国到秦汉,“无不咸归依孔子”,因为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教义最完善、制度最齐备,门徒最众多,于是在汉武帝时取得一统的地位,孔子也就成为“万世教主”。这样,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托古改制”者,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康有为把资产阶级的民权、议院、选举、民主、平等,都附会到孔子身上,说是孔子所创。他把资产阶级需要的东西,挂上孔圣人的招牌,用自己的观点阐释儒家经籍,铺衍“孔子改制”,力图使人们相信,维新变法就是遵循孔子的“立法”,孔子也成为维新变法的祖师。 强学会 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后,维新成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8月,在翁同、孙家鼐支持下,由康有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中国近代史》 2、课程类别:必修 3、适用专业:历史学教育 4、课程地位:专业主干课程 5、总学时:54 6、总学分:3 7、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 二、课程目标 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基础知识,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初步学会历史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以后教学工作或其他工作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清政府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经过;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清政府失败的原因。要求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说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的影响, 战后中国社会变化和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清朝统治的衰落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第二节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 一、鸦片泛滥和中国的禁烟 二、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三、战争的三个阶段

四、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第三节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 一、社会经济的变化 二、思想与学风的转变。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9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起义、定都天京、北伐西征;掌握《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天京事变及其影响,《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第一节太平天国起义 一、洪秀全和金田起义 二、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 第二节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一、《天朝田亩制度》 二、各项制度和措施 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二、英法侵略战争的再起和《北京条约》 第四节辛酉政变及其以后的政治格局 一、辛酉政变 二、变后的政治格局 第五节太平天国后期及其失败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二、《资政新篇》的提出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第三章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南林近代史期末复习纲要1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使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B)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侵略者是( C )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3.近代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是在( B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C甲午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4.把我国领土台湾割让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5.侵略者第二次洗劫和焚烧圆明园的战争是( D)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1838年6月,鸿胪寺卿( D)上疏《请严塞漏厄以培国本》,主张用死刑重治吸食鸦片者。 A林则徐 B许乃济 C邓廷桢 D黄爵滋 7.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D ) A《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规定割让香港岛的是( A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9.“允许外国侵略者招募华工出国”是( A )中给予他们的特权。A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法条约》 D《辛丑条约》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广西成了( C )的势力范围。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德国 11.近代史上外国在中国( A )建立了第一块租界地。 A上海 B广州 C福州 D宁波 12.规定在中国通商口岸可以投资设厂的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13.1858年,沙俄侵略者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 A ),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霸占,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天津条约》 14.1860年沙俄借口“调停有功”,迫使清政府签订( A ),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俄国。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天津条约》 15.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介绍西学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是( C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世界史》考试大纲

《世界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目的 本考试是世界史一级学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考试,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标准汉语答题。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两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学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世界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使用规范汉语写作表达水平的尺度参考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世界史知识和汉语写作综合能力。 三、考试的基本要求 1、具备系统扎实的世界史知识,基本掌握本学科学术研究动态。 2、具有初步的基本史料解读能力和分析史料的表达能力。 3、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和使用规范汉语的表达能力。 4、具有对世界史基本理论的把握能力。 四、考试的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史料分析和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法,强调测试考生的世界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法和准确的表达能力。试题分类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的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名词解释、史料解读、详细论述题。总分为300分。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对世界史基本知识有全面的把握和比较系统的了解。

2、题型 要求考生解释涉及全部世界史基本知识的名词8-10个,每个名词10分,总分9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第二部分:史料解读与分析 1、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史料解读方法和分析表达能力,解读史料要准确,回答问题要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要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 2、题型 试卷提供涉及世界上古中古史与世界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的史料2-4段,并提出需要回答的问题,总分60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 第三部分:详细论述题 1、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史论结合的回答,回答问题要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要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 2、题型 试卷提供涉及世界上古中古史与世界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的问题6道,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六、答题和计分 要求考生使用碳素墨水笔、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答题纸上,清楚工整地使用规范的汉语回答问题。 《世界史》考试内容一览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