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群构建 台州发展新引擎

城市群构建 台州发展新引擎

城市群构建 台州发展新引擎
城市群构建 台州发展新引擎

城市群构建台州发展新引擎

作者陈世撑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如今,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浙中城市群,城市正在加速集结。

城市群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构建台州城市群既符合当前发展趋势,也有利于统筹台州沿海布局,打造台州经济新的增长极。

今日台州,正在一条极具特色的城市群构建道路上加速前行。

清晰的战略路线图

台州的城市化进程,从自发走向有序,从分散走向集群,中心城市、县域中心、中心镇多级互动,区域发展平台规划更加科学,脉络更加清晰,层次更加明确,浙东南现代化港口新城雄姿初现。

2005年3月2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台州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积极推进一体化,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大台州。当年,中心城市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并经省政府同意,城市建设“710”工程全面启动实施。

2006年5月25日,市委召开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台州一体化战略,推进市区、城乡和区域一体化。这次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加快建设城市群,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的目标任务,加强中心城市与临海、温岭等市(县)的对接,努力构建具有台州特色的城市群。“710”工程与东商务区繁荣计划积极实施,城市绿化、亮化与城市雕塑取得明显成果,台州供水二期、牛头山水库向临海沿海及椒北引水工程、市图书馆等一批项目加速推进,“一心四组团”城市格局进一步形成。

2007年年初,市第三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明确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以构建较具竞争力的台州城市群为目标,注重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城市间联动发展,从重建设规划转向反规划为先,从城市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从城市框架建设转向功能建设,从经营城市转向规划调控,从常规城市转向个性城市,从以建为主转向管建并重,从以城为轴转向以人为本。台州市域总体规划着手编制,台州城市群规划研究启动。

随后,市域总体规划纲要出台,710工程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生态市建设强势推进,“多城同创”稳步推进,中心城市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大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功能支撑作用开始发挥,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台州城市群、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发展,将成为现实可能。

2009年1月6日,市第三届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将构建台州城市群作为发展的三大平台提出,按照“1+X”模式,加紧构建台州城市群,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副中心城市、县域城市、中心镇、一般建制镇梯次排列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台州市三届七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实施四大战略:沿海开发战略、自主创新战略、城市群构建战略、民生优先战略。从战略高度将构建城市群作为推动台州科学发展、创新转型四大战略之一,这是市委、市政府按照工业化、城市化互动规律要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作出的科学决策。

市三届八次党大会报告提出把构建台州城市群作为战略平台,要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做强中心城市,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公共服务,培育城市文明,加快构建台州城市群,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并明确了不断完善城市群规划体系,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大力培育中心镇等三方面任务。

实施城市群构建战略是城市化演进的必然趋势,也是区域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台州,强化大台州理念,整体规划,统筹发展,共建共享,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副中心城市、县域城市为依托,中心镇为支点的台州城市群,是现实之举,也是明智之举,符合台州实际。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建设城市、发展城市,是600万台州人的共同理想。市委三届历次党代会的重大决策部署,白纸黑字将台州的城市化理想梳理成蓝图,并一步步付诸实施,一条条宽敞街道的延伸,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完工、一座座城市地标的崛起,台州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市委市政府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强化大台州理念,把培育台州城市群作为城市建设和区域统筹的根本抓手,不断优化城市形态,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切实推进台州一体化步伐。

牢牢抓住中心城市发展,把三区作为一个整体,推动相向建设、融合发展。连续几年召开中心城市发展大会,积极实施“710”城市建设工程和中心城市“十大工程”,强势推进中心城市“四网”、重点区块和城市综合体建设。重视培育和发展现代城市经济,逐步推进城市“退二进三”工作,一批现代商货、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区集聚。

突出中心镇这一节点,强化政策扶持,加快要素集聚,推动强镇扩权。目前全市培育形成11个市级中心镇,20个省级中心镇,有3个镇列入全国小城市试点。强化新农村建设这一基础,扎实推进“百千工程”,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同时,以更大力度统筹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不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步伐,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显著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

积极实施生态市建设,深入开展“811”环境整治行动,狠抓环境污染整治、园区生态化改造、企业清洁生产等工作,完成了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到全省最低。市委全会专题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并从突出问题和基础工作抓起,下铁的决心在全市开展臭气、污水、垃圾、饮用水安全等“四大整治”,并部署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高楼大厦拔地起,宽阔大道通四方,台州城市的外在变化可谓日新月异。而与此同时,台州的城市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城市,也改变着居住在其中的人们的生活。从大环线绿色长廊到葭沚沿河绿带,从古宅古街保护工程到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和档案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建设,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到启动植物雕塑园和动物园项目,从公交一体化、公共自行车投运,到市民卡的发行,城市变得更加丰满动人。

台州发展新平台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连绵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借助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集群化特征十分明显,城市对人口、要素的集聚能力不断强化,出现了众多的大城市并在一定区域中聚合发展成为城市群的形势。这些城市群成为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人口最密集、要素最集中、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活跃的地区。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台州相对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较少,改革开放后,台州从发展起步阶段就直接选择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民营经济道路。台州的城市也紧随着经济的发展步伐而孕育成长发展壮大。可以说,台州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与之相应的城市发展过程相对更接近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及城市发展的原生状态,也更符合城市发展中的一般

规律。

浙江省的城市群中,与杭、宁、温相比,台州市县域经济较强,多以自下而上的块状经济为产业主体,城镇空间布局不同程度地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由于台州撤地建市时间不长,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和辐射能力不强,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台州迫切需要有效地整合各个城市的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克服因城市“地方主义”造成的有形及无形的社会资源“内耗”与浪费。因此,只有通过协调市内各城市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与秩序,形成区域竞争中的台州军团,发挥集群优势,才能提升台州的综合竞争力。构建台州城市群,正是台州应合城市发展集群化趋势的必然选择。

台州城市群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总师办主任顾群认为,台州城市群沿海海湾多,在海洋经济发展上大有可为;台州民营经济发达,几大制造业产业集群具有很强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居于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节点上,区域位置独特。

推进城市群建设,将是台州城市发展的下一个里程。台州众多产业的发展,已形成多个产业集群。产业群相互协作相互配套的延伸与扩展,客观上需要寻求更大区域范围的发展空间与发展环境。构建城市群,突出强化市区的中心龙头地位,优化整合市区资源,强化市区对周边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正是市区一体化的一个基本目标与要求。

城市群规划新未来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台州市中心城市,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市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台州城市群规划(2010年-2030年)》。2011年12月31日,《台州城市群规划》评审会在杭州举行,并通过专家评审。

《台州城市群规划》期限设定为2010年到2030年。《规划》对我市城市群发展的定位、目标和战略,城市群总体发展框架,核心区协调、城市群综合交通、支撑体系、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风景资源保护与旅游区建设等方面做了详细编制。

根据规划,台州城市群发展定位为浙江沿海中部海湾型城市群,台州市将按照地域层次的不同进行分层次定位,重点提升全球重要的特色制造加工基地,打造民营经济转型发展高地,建设长三角台海联动发展枢纽,培育浙东南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最后共同形成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区。

构建以台州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12459”网络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突出海湾城市群地域特色,强化培育三大海湾发展区。

“1”为一核:即台州城市群核心区。“2”为二个副中心城市,即临海、温岭市区。

“4”为四大县域中心,即玉环县城、天台县城、三门县城、仙居县城,积极培育为具有区域性特色功能的中心城市。“5”为五个新兴增长极,从北到南分别为三门沿海工业城、临海东部新城、金清河口滨海新城、温岭东部新城以及玉环漩门新城,作为台州城市群未来新兴的增长区域,带动台州沿海区块的开发与沿海产业带、城市带的形成。“9”为九个次区域中心镇,分别为临海的白水洋镇、东塍镇、温岭的箬横镇,天台的平桥镇、坦头镇、白鹤镇,仙居的横溪镇、白塔镇以及三门的健跳—六敖镇。

城市群构建这一发展平台正在并将继续为台州的发展注入持续的活力。

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2004)的探索(一)

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2004)的探索(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2003 年GDP 增长9.1%, GDP总量达到11.6万多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反映:进人人均1000 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起点,也是矛盾凸现的时期。① 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过程中,资源约束的矛盾正在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各种利益摩擦也在加剧;就业、“三农”、金融问题累积,等等。这表明我国步人一个新的增长阶段, 面临重大战略调整。在这样的时刻, 回顾中国经济历史上的增长与发展,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存的矛盾与摩擦,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了解“路径依赖”可能带来的障碍。从而对于适当地把握战略和政策均将有所裨益。 关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目前已有连篇累牍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关于阶段划分标准不同。例如从五年计划的角度、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党和国家关于经济重大决策的角度、中外经济关系变化的角度,等等。不同标准所划分的阶段多少和起点终点也有所不同。在这些标准的背后,实际上均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生产要素形成与配置方式的制约。 面临新的增长与发展阶段,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我们尝试从国民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简称要素形成)、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简称要素优配)、知识和技术创新(简称要素创新)三个层面,大体概括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大体以20 世纪80 年代前期为界;后两个阶段大体以20 世纪末一21 世纪初为界。每两个阶段之间的界限,不像重大决策颁布或五年计

划起止那样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阶段划分是指其主要特点的变化,各个阶段之间有所交叉和过渡。 1952 年,新中国经济恢复到战前最好水平时,零星的工业企业、占工业产值72%的手工生产、残缺的产业结构、畸形的工业布局等现象表明,中国的工业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与任何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工业化初期也面临工业化所需生产要素匮乏的所谓发展性短缺问题。这些生产要素包括货币资本、有一定素质与技能的职工、工业原料和土地、机器设备、以及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尤其中国在遭受了割地赔款、经济掠夺和多年战乱之后,就更容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即:低收入导致低储蓄,而低储蓄又造成低投资,从而无法跨人工业国家的行列。 我国的要素形成阶段,由于底子薄、基础差、遭受国际封锁,经历得十分艰苦。为了建立大国所必需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工业建设,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强化积累、压低消费,来保证建设与开发。在体制上,以单一的公有制取代了多种经济成分;在决策上。以国家和集体的公共决策取代了企业和个体的选择。在要素形成的初期,在冷战的环境下,这样做在整体上有利于在稳定国内政治的同时强制建立和强化比较劣势的部门和行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一个阶段可能是难以回避的。同时,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僵化,我国在实施单一公有制过程中走了弯路。在经济体制上放弃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探索。从“批反冒进”、“阶级斗争为纲”直至“文革”,从经济体制到具体政策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失误,也导致“要素的优化配置”与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精选】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市场竞争中,资本和生产要素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无疑会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如任其发展,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不可忽缺的力量,世界经济对中国发展越来越重要,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在不断加深。经济的全球化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判断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和利益关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理清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选择。另一方面要面向国际市场,趋利避害,不断调整体制机制和经济发展的策略,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一定竞争力的商品、贸易、服务、金融和科技等体系,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本文就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作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挑战. 一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在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被外国投资者所认识,外来投资逐年增加。到200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7907.4亿美元,是2001 年的2倍。2007年中国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835亿美元,是83年的90.8倍,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9%.我国已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涌入有效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助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二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步伐,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21740.7亿美元,12181.2亿美元和9559.5亿美元,分别是1978年的105.3倍,124.9倍和87.8倍。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增加就业。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随着外资涌入和对外贸易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向城市转移。经济全球化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四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007年我国签订对外技术引进合同上上万份,合同金额254.2亿美元.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渐带入国内,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同时,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些先进的理念也为我所用。随着信息化步伐,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

浙江省旅游资源集

1 全国第一) 2.旅游资源总类丰富(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均有,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 3.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质量优良(雁荡山为世界地质公园 为是中国十大旅游风景区之一) 4.山地景观,水域风光所占的比例较大(山地丘陵占浙江总面积的70.4%,平原和盆地占总面积的23.2%。浙江河湖纵多,降水量丰富) 5.名人故居,遗址遗居较多(浙江人杰地灵,养育了众多英雄儿女,名人轶事较多,勾践,西施,苏小小,鲁迅,周恩来等;浙江物华天宝,历史上建都较多。) 6.园林景观独树一帜(此地达官巨贾文人墨客辈出) 7.生物资源总量大且珍稀奇特程度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濒危植物 8.传统民居等文化底蕴深厚(西塘,乌镇,南浔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三) 9.各类资源相互配合较好,集群状况好(西湖十景之间的相互配合,千岛湖与周边景区的融合) 10.旅游景点分布较为平衡,各个市都有相当数量,不同类型的景点

11.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洽分布,对旅游者吸引力更大 12.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单体类型在地理分布上不均衡,绝对数量上以浙江南部山区丽水为最多, 温州、金华次之。 .以地市州为基本单位,分析本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1.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等市的旅游资源中,人文景观(名人故居类,遗址古迹类)所占比例较大,而金华,丽水,衢州,温州等市中,自然景观所占比例较大。(a.历史的原因:历史上浙江省北部经济较南部繁荣,有朝代曾在杭州建立都城;b:地理的原因:浙江省西部,南部地形高,北部低) 2.北部多水域风光,南部多名山。 3.北部的景观历史文化价值较高。 4.宁波市集山水、森林、峡谷、湖泊、寺院于一体的旅游资源突出。 5.生物景观以处于南部山地的丽水、温州以及中西部丘陵地区的金

台州市各县级市和县的经济实力分析

计量地理学课程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台州市各县级市和县的经济实 力分析 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 地理科学 姓名郑凯鹏 学号: 10280235 提交时间: 2012-6-6 短号: 662126 成绩:

台州市各县级市和县的经济实力分析 郑凯鹏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102班 10280235) 摘要:选取台州市7个县级市和县的可以用于代表其经济实力的7个经济指标(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产业)。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得出分析结论;再结合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聚类分析方法得到了台州市各县级市和县的经济实力的区域谱系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县级市和县的经济实力区域相似性和差异性,并针对结果对各县级市和县提出了一些区域发展建议。 关键词:经济指标;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台州市 Taizhou economic strength analysis of the county-level city and County Zheng Kaipeng (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geography 102 10280235) Abstract:Select Taizhou 7 can be used to represent its economic strength of a county-level city and County 7 -economic indicator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er capit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the total retail sales of social consumer goods,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local residents ' savings revenue, balance at the end). Application SPSS statistics software on its for has main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came analysis conclusions; then combination main components analysis of results, application SPSS statistics software of poly class analysis method are has Taizhou all County County of economic strength of regional pedigree figure; and this Foundation Shang, discussion has all County County of economic strength regional similar sexual and differences sexual, and for results on all County County made has some regional development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Economic indicator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luster; Taizhou 引言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上海经济区的南翼,市中心处北纬28度,东经122度。北邻宁波、绍兴,南连温州,是中国金海岸线上一个新兴的组合式港口城市。全市陆地面积9411平方公里,浅海面积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97万,其中市区人口144万。台州市现辖椒江、黄岩、路桥3个市辖区,以及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代管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大陆海岸线745千米,占浙江省的28%。有6个县市区濒临东海。台州是中国重要渔区,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域面积和水产产量居浙江省首位,盛产大黄鱼、带鱼、鲳鱼等数十种经济鱼类。由于一些地区在地域上的差异,导致其在经济发展上有一定的差距,通过本次分析,希望将这7个县级市和县划分为不同类别的经济地区,以简单地了解一下这些地区的发展状况。 1、主成分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第四阶段论述

美媒称,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经济一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将过去三四十年划分成四个不同阶段是很有意义的。目前,中国正处在第四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刚刚启动,且困难重重。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网站6月18日报道称,发展中国家要成功进入发达阶段,需要采取两套政策。第一套政策显而易见,旨在直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给予其所需要的资源,如良好的基础设施、资金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 第二套政策不易描述,它旨在切实改善社会资本,以使个人和企业能够高效地使用这些资源。这些改革包括建立富有成效的激励体制、具有可执行力的强大和高效的法律体系、可高效分配资本的金融体系、限制政治阶层和精英阶层干涉财富积累过程、禁止权力寻租,以及鼓励创业和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等。 报道认为,这种增加社会资本的自由化改革很可能不受精英阶层的欢迎,除非财富或生产力的积累足以让精英阶层在利益分配份额减少的情况下仍可以获利。 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首次自由化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北京推动了一系列旨在增加社会资本的自由化改革。这些改革废除了严重束缚中国高效行动能力的法规,让经济活动的增长出现井喷,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2、“格申克龙”阶段。中国开始了令人惊讶的第二阶段增长,其特点是大量国内资源为投资繁荣提供了资金,促进了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中国着手推动的一项计划化解了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提出的限制经济发展的因素:即储蓄不足,无法为国内投资需求提供资金;私营部门没有进行建设性投资而普遍失利。 报道称,尽管所有中国人都从这一财富创造过程中受益,但新的精英阶层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这在很大程度是由于为增加存款而对家庭收入增长设限的措施。 3、过度投资阶段。由统治精英阶层主导的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造成了经济迅速增长的幻象。然而,由于这种增长是由更加快速的债务增长所支撑的,它最终是不可持续的。 4、第二次自由化阶段。现在,中国所需要的是第二次自由化改革,促使社会资本大幅增长,从而创造更多生产活动。这些措施必须包括改变法律结构、具有可执行力的商业法律、改变资本定价和分配的方式,以及其他具有激励机制的因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作者:时间:2012-07-03 浏览次数:147 次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引发了世界各国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我国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地应对这场危机的冲击并对世界应对危机作出积极贡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们党自觉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大力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创新发展理念、思路、举措,而且需要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这就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进一步提升执政理念。一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另一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强化长期执政的理念,着眼于未来和长远来思考和谋划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发展的后劲。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进一步开阔执政视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提出,既是基于我国国内经

浙江省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水域风光类专题报告 台州市旅游局台州学院旅游系 2003、12

浙江省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人员安排 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领导小组 顾问:魏小安、尹泽生 组长:纪根立 副组长:张志顺、肖歌 成员:各市分管市长、市旅游局局长、林震华、金炳雄 专家组: A.陈纲、林正秋、傅文伟、刘正官、方龙龙、竺国强、常杰、唐代剑、程玉申、周宣森、王昆欣 B.各相关厅局高工或相关业务处长(省政府办公厅、省计委、财政厅、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文化厅、水利厅、环保局、林业局、海洋渔业局、气象局、农业局、交通厅)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连清 副组长:张华、周明瑶、颜邦林 成员:各县(市、区)分管县(市、区)长、旅游局局长、张成、叶飞、许世勇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组 组长:李跃军 副组长:耿继祥、林智理 各县(市、区)负责人: 椒江区:单庆宏黄岩区:林智理路桥区:耿继祥 临海市:郑瑛温岭市:李跃军玉环县:徐佳 天台县:季仁沛仙居县:汤蓉岚三门县:周秋巧

主要成员:陈迎春、江仙丽、张玉苏、吕秋娣、陈春波、吴有红、赵佳薇、王坤、金央飞、王海燕、陈慧、孙长河、吴妃妃、庞小华、钱丽萍、朱红良、俞红玲、吴妍瑜、芦利丹、王月月、诸小亮、史春波、李彩琴、周旭飞、陶伟君、张跃跃、金星根、吕秋弟、顾唯唯、王丽娜、王牡丹、周永兵、吴理丹、张青、沈春玲、徐春芳、杨霞、葛利利、徐卫勇、谢丽君、曹军芬、周玉婷、章炎芳、吴金蓉、徐成华、俞春月、周玲奶。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分区报告执笔 台州市总报告:李跃军 椒江区:单庆宏黄岩区:林智理路桥区:耿继祥 临海市:郑瑛温岭市:李跃军玉环县:徐佳 天台县:季仁沛仙居县:汤蓉岚三门县:周秋巧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分类报告执笔 建筑设施类:单庆宏气候气象类:林智理地文景观类:耿继祥 生物景观类:郑瑛旅游商品类:徐佳遗址遗迹类:季仁沛 人文活动类:汤蓉岚水域风光类:周秋巧

心得体会:全面推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心得体会:全面推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出了重大判断,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这一重大判断进一步明确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2018年的经济工作,高质量发展将是统领全局的核心关键词。 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已经走过了长达4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许多年份实现了高达两位数的增速,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面貌,而且创造了人类经济史的奇迹。无论是近代还是当代,更不用说古代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能像中国这样,保持这么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更没有任何国家能像中国,仅用一代人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近现代工业化国家用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产业变革、城市变迁以及社会进步等。中国经济用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更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是新的时代对经济发展内涵与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以往的高速增长,固然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距离,但也存在发展效率不高、依赖传统动能过重、资源环境消耗过大等问题,一句话,需要尽快提高发展质量。只有提高发展质量,才能很好地解决发展中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而且,有质量的发展,尽管速度可能会慢一些,但发展的效果要比没有质量的高速增长更好。在现阶段,如果经济增速是7%左右,但经济增长的动能主要来自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市场上的有效供给明显增加,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的质量显著改善,这样发展的效果应该比质量不高的10%增长更好。如果经济发展的质量得到普遍改善,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经济增速还可以低一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是主要经济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经济创新力 在经济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激发各类市场活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经济工作,都关系到通过创新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关系到依靠创新之路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内容: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马克斯.韦伯的看法是对的:“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而且韦伯把东西方社会所以会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归结到彼此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领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内在要求,是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对信息时代世界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的敏锐反映和准确把握,是对文化认识上的新概括和新表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十六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文化创新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产品有无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创新;二是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文化产业的兴起,把科技、市场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化新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实力竞争。大力发展高科技媒体及相关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高新信息技术的联姻,才能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三是高素质的人才。无论是推动文化创新,还是应用高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根本之点在于构筑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在我国,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显而易见,文化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强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浙江省旅游资调查报告 一、旅游环境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在东经 118°00′~123°00′、北纬 27°12′~ 31°31′之间,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浙江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 450 公里左右。浙江全省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 1.06%,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省级城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4个县、1个自治县。

(二)地形地貌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岛湖;有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浙江省地形呈以下三个特征: 1.西南高、东北低。浙江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山地高峻,谷地幽深,主要山峰海拔均在 1500 米上。龙泉县境内的黄茅尖,海拔 1929 米,是浙江省第一高峰;庆元县的百山祖,海拔 1856 米,为浙江第二高峰。中部多为海拔 100~500 米的丘陵盆地,错落于低山之间,地形显得低矮而破碎。东北部为堆积平原,海拔都在 10 米以下,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山地多、平原少。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次之。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十分之七强,而平原连同水面(不包括海域)的面积约为十分之三弱。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小气候条件十分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丰富。 3.海岸曲折、岛屿众多。浙江省海域广阔,海岸曲折,海岸线长约 2200 多公里。沿海岛屿星罗棋布, 2100 共多个,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份,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岛屿达3061个。岛屿岸线长约4000多公里。浙江省陆域山地和丘陵占 70.4%,平原和盆地占 22.4%,河流和湖泊占 5.2%海涂2%,土地类型多样。

浙江台州一江山岛的旅游资源开发

浙江台州一江山岛的旅游资源开发 都市人紧张工作后,心力常比身体更疲惫,暂时远离尘嚣,与自然对话或许有最佳恢复。举世闻名依然宁静的一江山岛深深地吸引了阿图家5口人前往。因游客甚少,旅途需要开拓精神,闯出一条路来。周五晚,阿图乘卧铺汽车于周六晨抵椒江,吃顿风味早点,走过新城的街巷,到江边码头候船,未能搭上直达船,只得好事多磨,先乘3小时的船到大陈镇所在地下大陈岛,然后再换船到一江山岛去,适逢当天已无班轮,便只好到旅馆住宿,观赏大陈之夜宛如繁星的渔火了。 周日晨登船径向一江山,这回可是小船了,虽航行在小小的大陈洋渔场,然汹涌的波涛仍轻松地把小舟一会儿抛向天空,一会儿又猛地掷落,人在颠簸中能做的只是抓紧座位。纵有万贯家私、千钧性命也只能暂时托给叼着烟的船老大了,这时能想什么呢?只有放松大脑了。当望见两座紧靠的山岛,之间有条狭长的水道时,就可准备踏浪登岸了。船在夹山之水中行进,宛若江上放舟,一江山岛真的到了。 踏上湿软的海滩,壮丽的江山似曾相识,想起来了,曾有一队尖兵,在这儿溅起点点水花,奋勇向山峰冲去;巧

布火药,击毁仍在顽抗的火力点;成排的国民党俘虏垂头丧气,战鹰掠过天空银光闪闪。1955年2月的一天,一位突击队的战士参加了战斗并拍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后来他将其中的几张赠给了阿图,一个敬仰解放军的小学生。勉励阿图好好学习。现在这相片成为阿图家最珍贵的传家宝。 立正,向右看齐,冲啊!阿图喊着口令,全家开始了登山比赛,在气喘吁吁的艰难攀登中,深切地感受当年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战斗的牺牲精神,领悟面对雄伟的大山、苍茫无垠的大海,渺小的人是怎样一次次地书写了伟大的历史。美丽的一江山,人生的良师益友。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 【发文字号】台政发[2006]25号 【发布部门】台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6.04.05 【实施日期】2006.04.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台政发〔2006〕2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台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四月五日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次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二)新阶段、新挑战、新机遇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布局导向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目标 (三)布局导向 三、着力自主创新,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一)加强布局引导,推进产业有效集聚(二)加强自主创新,优化提升产业层次(三)发挥特色优势,做大做强集群产业(四)发挥沿海优势,发展临港新兴工业四、加强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 (二)全力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三)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收入 (四)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五、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大力扶持现代物流业

(二)整合提升商贸流通业 (三)优化发展交通运输业 (四)积极发展旅游休闲业 (五)鼓励发展金融保险业 (六)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七)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八)积极发展新兴服务行业 六、加强区域统筹,构建现代化港口大城市(一)强化市区功能,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二)优化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结构调整 (三)协调发展“三大板块”,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四)增加有效投入,加快基础设施现代化 七、深化改革开放,创建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一)强化民营机制优势,推进企业主体创新(二)大力发展要素市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三)深化政府改革,加快政府转型 (四)优化外贸结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五)大力引进外资,提升“走出去”水平(六)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台州人”经济 八、发展循环经济,增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一)推进“511行动计划”,建设节约型社会(二)切实保护环境,建设优良生态 (三)加强资源管理,提高开发利用效率

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一、旅游环境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在东经118°00′~123° 00′、北纬27°12′~31°31′之间,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浙 江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 450 公里左右。浙江全省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为 全国面积的 1.06%,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 省级城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4个县、1个自治县。 (二)地形地貌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 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 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 屿等六个地形区。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 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 千岛湖;有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 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浙江省地形呈以下三个特征: 1.西南高、东北低。浙江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山地高峻,谷地幽深,主要 山峰海拔均在 1500 米上。龙泉县境内的黄茅尖,海拔 1929 米,是浙江省第一高峰;庆 元县的百山祖,海拔 1856 米,为浙江第二高峰。中部多为海拔 100~500 米的丘陵盆地,错落于低山之间,地形显得低矮而破碎。东北部为堆积平原,海拔都在 10 米以下,地 势低平,水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山地多、平原少。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次之。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 十分之七强,而平原连同水面(不包括海域)的面积约为十分之三弱。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小气候条件十分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丰富。 3.海岸曲折、岛屿众多。浙江省海域广阔,海岸曲折,海岸线长约 2200 多公里。沿海岛屿星罗棋布, 2100 共多个,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岛屿最多 的省份,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岛屿达3061个。岛屿岸线长约4000多公里。浙江省陆 域山地和丘陵占 70.4%,平原和盆地占 22.4%,河流和湖泊占 5.2%海涂2%,土地类型多样。 (三)气候条件 浙江地处东南季风剧烈活动的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总特点是:冬夏 季风交替显著,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同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十五时期[整理版]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十五”时期 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等 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任务。研究经济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目的在于明确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其特征,明确“十五”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制定“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提供参考。 判断经济发展阶段,必须选择一套适当标准。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国际上有多种标准。其中,人们常用的是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的划分标准。为便于比较,本报告选择这一标准作为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依据。 在大国经济中,地区之间一般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距。但运用H钱纳里标准判断经济发展阶段应以国家为基本单元,从整体上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我们认为,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传统产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当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地区发展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条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在新的世纪,将出现一种以知识增长和知识运用为主要动力的新经济。显然,我国的工业化必须伴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壮大而推进,必须具有新经济时代的特征。 一、如何判断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判断经济发展阶段,必须在明确经济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判断标准。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而经济结构又是多方面的,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等。综合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我们认为判断经济发展阶段应当考察如下若干方面:第一,经济增长及作为经济增长直接结果的人均GDP水平;第二,要素投入构成及要素质量;第三,产出结构;第四,就业结构;第五,最终需求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第六,收入分配结构;第七,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国民受教育水平;第八,贸易结构,等。这八项指标之间有着程度不同的相关性,但是由于各国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发展环境不同,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在相似的发展阶段上,发展特征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判断经济发展阶段,必须综合考察上述八项指标。 为了便于国际比较,本报告选定H钱纳里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作为判定依据。其阶段划分的总量标准为:按1970年美元计算,当人均GDP介于140-28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人均GDP介于280-

2016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2016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作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国内外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走势都十分关注。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分析看待中国经济形势,既要纵向比较,也要横向对比;既要看到增速变化,又要看到结构变动;既要观察运行状况,更要把握发展走势。从整体上看,“形有波动,势仍向好”,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的预期目标。 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其中,第一季度、二季度同比增长均为7%,发展平稳,而第三季度增长6.9%,虽有所回落,但稳中有进,仍然是在年初预计的7%左右目标内,符合全年增长预期目标。 纵向比较看,这个6.9%,是在我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情况下实现的,虽然增速比过去两位数时低一些,但实际增量已远超过去。从其他指标看,一是就业形势“稳”。前三季度新增就业已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9月份调查失业率5.2%左右,虽比前两个月稍有上升,但主要的25-60岁就业人员调查失业率是稳定的。二是居民收入“稳”。经济虽有波动,但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9.2%,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3个百分点。其中,连续3个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三是物价涨幅“稳”。前三季度,物价总水平(CPI)呈现前低后高态势,平均增长1.4%,既没有通货膨胀压力,也没有出现很多人担心的通货紧缩问题。 横向比较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虽继续增大,但与多数国家比,依然有许多亮点。前三个季度,世界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加剧。世界银行、IMF、经合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都相继下调了今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值。IMF在10月份最新预测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由此前的3.3%下调至3.1%。今年第一、二季度,美国经济环比折年率分别增长0.6%、2.3%,而去年全年增幅是2.4%,今年能否达到去年增速尚存较大不确定性。10月14日,摩根大通将美国第三季度GDP预期由增长1.5%下调至增长1.0%。相比之下,中国经济以6.9%的增长率,依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实属不易。前三季度,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仍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增速换挡比较平顺,继续处于合理区间,与年初设定的预期总量目标相比较,符合发展预期,第四季度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充分考虑经济运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 从传统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来看,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些指标彼此间有些不匹配、不同步。比如,经济增速虽逐步放缓,但新增就业总体平稳;工业用电量增速较低、铁路货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旅游规划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 community factor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

论中国经济的几个阶段和发展方向

论中国经济的几个阶段和发展方向 文/修欢(公约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大体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完全的计划向半市场半计划的转变是中国在几乎走投无路时的一种选择,也表现出了那个阶段中国政府的决心。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让大部分中国人不知所措的改革中,一些不安分的人抓住了时机,创业致富。也有一些人比较保守,等回过神来,时机已经过去。中国经济改革的第一趟列车已过。在这个阶段,虽然在大的方面有宏观调控,但整个的经济社会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由状态,并衍生出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第二次的经济模式的推动看似风平浪静,甚至大部分的人都没感觉到它的出现。当时,中国政府随然在形式上推行了所谓的经济特区,开发区,等让东南沿海率先发展起来,以便能较好地与国际市场接轨。以邓小平为带头的中国政府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是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全民富裕的战略口号。很多的人几乎都没感觉到什么,但就这么一个战略口号,却造就了现在的中国经济格局。 在这一阶段,中国在体制上虽然还是社会主义,但中国就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初步的完成了“资本家的原始积累”打造出了很多可以与国际经济集团相竞争的民 族企业。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发展不再是盲目的,而是基本上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目标和头绪。但是,就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是下狠心心的。因为在这一阶段,中国走的是一条通过牺牲绝大部分民众的利益而扶持中国的私有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的路子。这需要相当的魄力,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也似乎是必由之路,因为中国要融入到整个国际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去,就必须得有一些能在国际市场的浪涛中立的住脚的中国企业。在这一阶段,垄断、暴利,加速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原始积累。粗放是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特点。 为了能尽快地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不得不采取了以牺牲绝大部分劳动者的利益、以垄断和暴利的方式短时间内打造出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但是在这种粗放的模式下打造出的市场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企业,都必然有一些缺陷和不足。其主要体现在:1,市场不健全,2.企业本身在管理和生产上,在企业发展方向的定位上,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并且,由此而衍生出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官商勾结瓜分社会财富、各种腐败问题层出不穷、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些问题为中国社会矛盾的加剧埋下了隐患。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 前一段日子,有好多国家对“中国制造”进行攻击,说中国制造的商品质量差。一些外国媒体更是恶意的诋毁中国制造,且恶意报道不断。其用心可想而知。虽然 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