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比热容练习题整理教学资料

比热容练习题整理教学资料

比热容练习题整理教学资料
比热容练习题整理教学资料

比热容练习题整理

初二物理比热容姓名: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质量相等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

A.初温不知,无法判断 B.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C.热水吸收的热量多D.冷水吸收的热量多3.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

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4.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昼夜温差小,其主要原因是()

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 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C.水的热量比沙石的热量大 D.水的内能比沙石的内能大

5.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 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A.4:9 B.3:5 C.2:3 D.1:2

6.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质量为2kg的水,温度由25℃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 A.4.2×104J B.2.1×105J C.1.68×105J D.4.2×103J

7.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给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B.乙液体的比热容大

C.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

D.无法通过图像判断哪种液体的比热容大

8.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放出了相等的热量,则()

A.铜块的末温高 B.铁块的末温高

C.铜块的温度降低得多 D.铁块的温度降低得多

9.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

10.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

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比热容较大 B.质量较小 C.沸点较高 D.凝固点较低

11.一杯水温度由8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为Q1,假设它的温度由30 ℃升高到70 ℃吸收的热量为Q2,则( )

A. Q1<Q2

B. Q1>Q2

C. Q1=Q2

D. 无法比较

12.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 )

A. 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的石头的温度低

B. 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

C. 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

D. 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的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13.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1/3倍,则它们的质量之比m 水:m 油是( ) A .3:2 B .2:3 C .1:6 D .6:1

14.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比热容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一定是( )

A .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

B .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

C .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 .因初温不知道无法判定

15.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2:3

B .3:2

C .4:3

D .3:4

16.盛夏天气炎热,小红将奶茶喝掉一半后盖上盖子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她拿出奶茶瓶,发现奶茶全部都结成冰.奶茶结冰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

A .质量

B .密度

C .比热容

D .体积

17.如图所示,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液

体升高的温度相同,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则( )

A .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B .加热时间长的液体比热容大

C .加热时间短的液体比热容大

D .密度小的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18.家用电器中大功率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尽快散热,通

常在大功率元件上安装金属散热片,下表是四种金属材料的比热容,选作散热片最好的材料是( )

A .铝

B .铁

C .锌

D .铅

19.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1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6℃,若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将再升高(不计热损失)( )

A.4.5℃

B.4℃

C.3.5℃

D.3℃

20.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 、b 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 a 、m b 、c a 、c b 表示a 、b 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若m a =m b ,则c a >c b

B .若m a =m b ,则c a <c b

C .若c a =c b ,则m a <m b

D .若c a =c b ,则m a >m b

21.甲、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和20℃质量相同的水,现将一温度为20℃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后再投入乙杯,停留足够时间.如果不计热量损失,比较甲、乙两杯的水温变化,则( )

A .△t 甲<△t 乙

B .△t 甲>△t 乙

C .△t 甲=△t 乙

D .无法判定

二.填空题

物质

比热容c/[J/(kg ?℃)] 铝

0.88×103 铁

0.46×103 锌

0.39×103 铅 0.13×103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13.3 《比热容》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比热容》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一)教学重难点分析 《比热容》这节课由“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两部分组成,基于我对这节课的设计,将此课为两课时,这里完成第一课时“比热容”的教学。 这节课的重点是“比热容”概念的引入和应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难点是建立“比热容”概念。比热容由三个物理量组成,认识起来非常抽象,为此利用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建立比热容的概念是本节课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突破重难点方法设计 1、教学内容创新 将教材中的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扩展为“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并分成AB两组开展分组实验,两组设备相同,唯一区别是A组使用10g水和10g酒精,B组使用20g水和20g酒精,各组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到“同种物质质量不变时的吸热情况”、不同物质相同质量的吸热能力”。再通过共享数据,对比A、B两组数据,就可以获得同种物质不同质量的吸热数据。使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能力”实验结论更完整,再结合数学方法进行推导,更易构建立比热容的概念,以突破难点。 2、实验设备创新与改进 为“探究物质吸热能力”,需要对教材原有实验设备进行创新和改进,如图1:在两支同规格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酒精和水作为研究对象,在试管中固定好温度计,给烧杯加盖,并在盖上打孔,以固定试管,烧杯中加入热

水作为热源使用,组成改良后的实验装置。 使用器材:试管(两支)、烧杯、温度计、计 时器(手表)、热水(60摄氏度)10g 水、10g 酒 精(A 组)20g 水、20g 酒精(B 组)橡皮塞、塑料 盖 (三)突破重难点教学方法设计 一、提问引入 这节课一开始,开门见山,利用多媒体展示图 片如图2。提问:两杯液体在温度升高时,需要吸收的热量相同吗?归纳各种猜想后得出物体吸热量可能与物体质量、种类、升高温度有关,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给学生充分猜想的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引导学生从原有生活经验出发,进行讨论,猜想毕竟是猜想,如何证实呢?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十分明确的目的进入实验角色。 二、探究实验 图 2

关于比热容的四种典型计算题说明(打印版)

关于比热容计算题的几点说明: 1、咱是有单位的人,所以要对准单位,防止小陷阱,比如g 与kg 之间的关系 2、你必须先把关键记住,初温的符号:t 0(一切从零开始),末温就是t 了 3、最后,Q=cm Δt 这个万能的公式=多少条公式?自己要懂得写出来 4、对于一道题目里出现了两个或以上的物质,它们的比热容符号是如何区别的? 5、有解有答,请注意这些小细节,意味着把你别人的差距拉大的可能。 一、有关比热容的计算题 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 吸=cm(t-t 0) ;物体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 放=cm(t 0-t) 公式中,t 为末温,to 为初温,上式中的质量m 的单位必须是kg 注意:(1)末温与温度变化的区别 举例: 给20 O C 的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到50 O C ,式中水的初温为to=20 O C ,末温为t=50 O C ,升高的温度为Δt=t-to=50 O C —20 O C=30 O C ; 若给20 O C 的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50 O C ,式中水的初温to=20 O C,温度变化为Δt=t-to =50O C ,则末温t=to+Δt=to+50 O C=70 O C ,所以在解题时,一定要弄清已知的温度是末温,还是温度的变化。 对升高了,升高到,降低了,降低到等关键字眼一定要严格加以区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1、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 g ·O C ),质量为5kg 的水温度升高20 O C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 若这些热量被5kg 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O C ?(c 铜=0.39×103 J/(k g ·O C ) 2、 、一堆烧红的铁钉,温度为800 O C ,质量为1kg ;一壶开水,温度为100 O C ,质量是1kg ,当它们的温 度降到室温20 O C 时,请通过计算说明放出热量较多的是什么物质呢?(已知c 水=__________J/ (k g ·O C ),c 铁=0.46×103 J/(k g ·O C ). 3、 质量为2kg 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吸收了9.66×103 J 的热量,则水的温度升高多少O C ?如果质量也 为2kg 的沙石在太阳的照射下,也吸收9.66×103 J 的热量,则沙石的温度会升高多少O C 呢?已知 c 石=0.92×10 3 J/(k g ·O C )(老板,C 水没有给出来,我不会算啦,孩子,我们曾经说过,什么比热容 都不要记,唯独水的比热容要记,我是不会告诉你那个关键是4.2的那个!PS:我想通过这样的计算,你应该明白为什么,在相同的太阳照射下,沙滩上沙子的温度高,而水的温度低的缘故了吧?) 4、 质量为500g 的铝锅中装有2kg 的水,把他们从15 O C 加热到95 O C ,一共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已知 c 水=______J/(k g ·O C )我说过了,打死我也不告诉你水的比热容,c 铝=0.88×103 J/(k g ·O C ).

比热容的教学反思

《比热容》教学设计的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我在设计此课时,从蒙自现实天气入手,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着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采用实验分析归纳法、控制变量法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纵观本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每个环节都由提出问题入手展开教学,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形成一个步步攀升的台阶,带领学生走向科学的殿堂。 (三)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设计等等。这些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机》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概述 《热机》是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该节是本章的一个开始节,学好了本节才会更好的学习第二节《内燃机》。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是_九_年级学生; (2)学生熟练掌握_部分数学知识___; (3)学生对_科技活动_兴趣浓厚; (4)本班学生学生学习成绩较好,运用_物理__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故本次教学应从生活常识入手,可做适当拓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利用内能来加热或做功 2、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 3、理解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老师辅导,学生理解和动手掌握本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社会的进步车轮,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对蒸汽机的理解 (2)教学难点:对热机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本节内容选择自主学习策略的方式教学 六、资源的选择 教材、习题册,多媒体 实验器材:铁架台,试管,试管夹,试管塞,小风车,水等。 七、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用多媒体演示:火箭发射升空、飞机起飞、汽车启动和行驶的画面, 问:飞机、火箭、汽车是怎样获得动能?是因为它里面装有一颗心脏——热机? (三)、新课学习: 同学们先浏览(3分钟) 1、利用内能来做功

比热容教学设计优质课教学文案

第三节比热容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4.记住水的比热容. 5.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 6.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一:自主预习 _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比热容的概念还可以表述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______1℃所______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二:讨论交流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猜想:_______(填“水”或“沙子”)的吸热能力较强.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 (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是不是还需要其它的器材?

(2)怎样保证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_的. (填“相同”或“不同”) 2.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________这个物理量. 想想议议: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 三:展示反馈 1.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是5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4.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如果以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 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Q=________________. 四:精讲点拨知识归纳 三、比热容 (一)比热容

初中物理《比热容》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容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教法学法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五、教学用具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学生用:铁架台、电炉子、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干沙子、水、煤油、沙子、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大试管、搅棒等。 六、设计理念 1.本节探究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对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在探究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成功的愉悦。2.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身边的物理”,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七、教学程序设计

有关比热容计算题

说明: 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二cm(t-t 0) 物体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cm(t 0-t) 公式中: t 为末温,to 为初温,质量m 的单位必须是kg 末温与温度变化的区别 举例: (1)给20 O C的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到50 O C,式中水的初温为(to=20O C),末温为(t=50 O C),升高的温度为(t-to)=(50 O C—20 O C)=30 0C(2)给20 O C 的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50 O C,式中水的初温(to=20 O C),温度变化为(t-to)=500

C,则末温t= (to+50 O C)=70 O C。 解题时:一定要弄清已知的温度是末温,还是温度的变化。对升高了,升高到,降低了,降低到等关键字眼一定要严格加以区分。 一、有关水的温度升高问题(注意条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OC) 5O (一) 1、在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kg,初温为30C的水吸收 2.52 X 10J 00 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多少C?末温是多少C? 2、在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kg,初温为60 0 C的水吸收 2.52 X 10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多少0 C?,末温是多少0 C? 3、在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kg,初温为30 0 C的水吸收

1.26 X 10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多少0 C?末温是多少o C? 4、在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kg,初温为80O C 的水吸收 1.26 X 10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到多少O C?末温是多少O C? 二、公式运用计算o 1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 4.2 X 103J/kg C),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20 O C,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若这些热量被5kg 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o C?( c 铜= 0.39 X 103J/kg O C) 2、、一堆烧红的铁钉,温度为800 o C,质量为1kg; 一壶开水,温度为100O

《比热容复习课》教学反思

《比热容复习课》教学反思 《比热容复习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比热容复习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设计此课时,我从学过的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那么,对于不同的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的增加量(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呢?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着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两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探究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对水和煤油加热等等。这些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用“水浴法”对水和煤油加热,让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到相同的热量体现转换法的物理研究问题的思想。 这一节课我一直注重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学生的活动也比较多,尤其是单个学生的提问,几乎达到学生总数的一半,学生活动面广,活动量大,并且最后的板演,很好的发现并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提醒学生下面的练习中要注意这些问题,效果不错。虽然有些学困生耽误了我一些时间,但能在这么重大的讲课中露面,肯定对他们是一种最大的激励,值了。另外我还采用了生评、师评、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让展示的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了不断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课堂结构不完整,没有讲完。关键在于探究实验时花费的时间过多,至少耽误了10分钟。这里主要是我我对本部分估计不够,即教材中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与其前面的“对于不同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食用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也相同?”不能衔接。现在反思,当时提出“对于不同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食用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也相同?”后,应直接说“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从而直接进行实验,实验做好后,分析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吸收的热量多,从而得出水吸热能力强这一结论后,再写出这个探究课题“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就很好地解决了不能衔接的问题。课堂提问的目的不够明确。在引入新课时,由于语言没组织好,导致提问不明,学生无从回答。 总之,这一节教学让我收获颇多。它暴露了我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同时,也使我的业务水平在短期内有了一个较大的、快速的提升。

比热容教学设计优质课

(2)怎样保证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_的. (填“相同”或“不同”) 2.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________这个物理量. 想想议议: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 三:展示反馈 1.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是5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4.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如果以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 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Q=________________. 四:精讲点拨知识归纳 三、比热容 (一)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1 3.意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二)比热容与生活 (三)热量的计算 1.公式:Q=cmΔt 五:检测巩固 1.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 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kg,温度降低到20℃,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kg·℃)) 3.质量为500g的某中物质,温度从20℃降到30℃,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

物质的比热容(教学反思)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物质的比热容》教学反思 《物质的比热容》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相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注重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实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在设计本节课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设疑“炎热的夏季,中午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这是为什么?”学生的猜想五花八门,其中“海水蒸发吸热降温”似乎能解释上述现象;然后再展示图片“炎热的夏季,傍晚海边的沙子很凉而海水却很温暖,这是为什么?”“海水蒸发吸热降温”又不能解释这种现象,这样激化矛盾,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得出“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放热降温有快慢”的合理猜想。紧接着让学生联系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分析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两个因素(质量,升温的多少)通过提问:“质量相等的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一样吗?”让学生猜想,然后制定实验计划,选择实验器材,实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得出结论,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使用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并结合本实验启发学生从另一种角度分析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本领,进而引入比热容的含义,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水平,又加深了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我从学生角度看,初中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使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教学设计较为合理,各环节链接紧凑、过渡自然。但在使用白板教学过程中熟练水准,有待于提升,对电子白板的功能在课堂上体现较少,同时自己在课前没有调试好白板设备,致使实验视频缺少声音效果,影响教学效果。这些都需要自身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重视!

03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

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 一.重点知识分析 1.重要概念和公式 (1)热量的概念及公式Q=cmΔt (3)比热容的概念 2.基本物理方法 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通过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而升温不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再复习比热容实验时实验应注意回答以下问题: 水和酒精的质量什么关系? 水和酒精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如何做到这一点? 水和酒精哪种物质升高的温度高? 如果让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哪种物质吸收的热量多? 3.易错易混淆的问题 (1)热量和温度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定的温度,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而热量是指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多少,它是内能变化的量度之一,它与物体温度高低无关,与温度的变化量成正比。 (2)内能和温度。广义来说,内能指物体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分子、原子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内能跟温度、体积等都有关系,因此说,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是错的。对同一物体而言, 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大;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具有的内能就增大。 (3)热量和内能。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而内能是状态量,因此不能说物体的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因此,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初中不考虑热传递和做功同时存在的情况),但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因为物体吸热,还可能因为对物体做功。 (4)比热容和热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热量、质量、温度、温度的变化都无关。但热量的多少由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三者共同决定,缺一不可。 (5)在利用Q=cmΔt计算热量时,一定要弄清各物理量的含义,注意区分温度“升高了”“升高到”“降低”“降低到”等易混淆的概念。 二.例题分析 热量、比热容在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少,但中考试卷中必然出现,多以填空题和简算题为主,计算内容达到“理解”等级,难度以中、低档为主,在今后中考中涉及生产、生活实际应用问题(气候、环保等方面)的题目会逐渐增多。 1、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到凉爽,而当人赤脚走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土具有不同的 ( ) A.热量 B.内能 C.比热容 D.温度

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比热容》教案

第3节比热容 第1课时比热容知识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分析。 这两位同学的对话说的是否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提出问题:大家都做过饭,考虑一下,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时,哪个温度上升的快?如何进一步的探究验证?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等的温度,比较各自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各自升高的温度。 进行实验:学生根据所涉及的实验,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同时记录数据。

归纳总结:(1)装水和砂子的烧杯规格要相同,要保证除了水和砂子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水和砂子升高同样温度吸收热量是否相等来验证其吸热性能是否相同。) (2)实验中砂子需要不停搅拌,这样才会受热均匀。 实验结论: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探究点二比热容 活动1:根据学生自己探究的实验得出比热容的定义。 活动2:让学生自学课本的11页内容,得出比热容的单位、符号和几种常见的比热容值。归纳总结: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2)(2)单位:J/(kg·℃) (3)水比热容是4.2×103 J/(kg·℃),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热量是4.2×103 J。 知识拓宽:出示课件,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升高或降低温度的多少、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等因素无关,可用来鉴别物质。 (2)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比热容改变。 (3)比较两种物质吸收热多少时考虑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这三个因素,吸收多少与物体的温度无关,与物体升高的度数有关。 (4)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物体的温度不同,比热容小的温度变化大;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比热容大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正是由于这一特性,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都是由比热容的大小引起的。 典例剖析(南京中考)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比热容计算题

%] 100?=放 吸效率Q Q η一、有关比热容的计算题 试题整理人:江西省定南县第二中学 郭云鹏 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 吸=cm(t-t 0) ;物体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 放=cm(t 0-t) 公式中,t 为末温,to 为初温,上式中的质量m 的单位必须是kg 注意:(1)末温与温度变化的区别 举例:给20 O C 的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到50 O C ,式中水的初温为to=20 O C ,末温为t=50 O C ,升高的温度为t-to=50 O C —20 O C=30 O C ;若给20 O C 的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50 O C ,式中水的初温to=20 O C,温度变化为t-to =50O C ,则末温t=to+50 O C=70 O C ,所以在解题时,一定要弄清已知的温度是末温,还是温度的变化。对升高了,升高到,降低了,降低到等关键字眼一定要严格加以区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1、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 g ·O C ),质量为5kg 的水温度升高20 O C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 若这些热量被5kg 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O C ?(c 铜=0.39×103 J/(k g ·O C ) 2、 、一堆烧红的铁钉,温度为800 O C ,质量为1kg ;一壶开水,温度为100 O C ,质量是1kg ,当它们的 温度降到室温20 O C 时,请通过计算说明放出热量较多的是什么物质呢?(已知c 水=4.2×10 3 J/ (k g ·O C ),c 铁=0.46×10 3 J/(k g ·O C ). 3、 质量为2kg 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吸收了9.66×103 J 的热量,则水的温度升高多少O C ?如果质量 也为2kg 的沙石在太阳的照射下,也吸收9.66×103J 的热量,则沙石的温度会升高多少O C 呢?已知c 石=0.92×103J/(k g ·O C ) (我想通过这样的计算,你应该明白为什么,在相同的太阳照射下,沙滩上沙子的温度高,而水的温度低的缘故了吧?) 4、 质量为500g 的铝锅中装有2kg 的水,把他们从15 O C 加热到95 O C ,一共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已 知c 水=4.2×10 3 J/(k g ·O C ),c 铝=0.88×10 3 J/(k g ·O C ). 5、 质量为5kg 的铁球,初温为10O C ,用加热的方法使其温度升高到20O C ,则它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如果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其温度升高,条件同上,那么至少外界要对该球做多少焦耳的的功(c 铁 =0.46×103 J/(k g ·O C ) 6、 质量为5kg 的某种金属块,温度从20O C 升高到50O C 时吸收了1.95×104 J 热量,这种金属块的比热容是多少? 它可能是哪种金属? 二、有关比热容及燃烧放出热量的综合计算题 1、现在火锅通常用一种被称为“固体酒精”的物质作为燃料,已知这种燃料的热值是1×107 J/k g ,完全燃烧0.21kg “固体酒精”能放出多少热量?若放出的热量都被火锅中的水吸收,求能使多少kg 的水温度升高50 O C ?. 2、(07南京)我国的地热资源相当丰富,已经发现的天然温泉就有2000处以上,温泉水的温度大多在60 O C 以上,个别地方达到100—140O C 。100kg 的温泉水从60O C 降低到20O C 时所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 ?这相当于多少m 3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煤气的热值为4.2×107 J/m 3 ) 3、某饰品加工厂有酒精喷灯加工饰品,张师傅在1分钟内用去酒精500g ,被加工的一只质量为1kg 的铜饰品温度从20℃升高到1020℃,求: (1) 铜饰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酒精喷灯的效率是多少? [已知:c 铜=0. 39×103J/(kg ·℃), 酒精热值为 3.0× 107J/kg , 4、(2007年常德市)小洋家煮饭、烧水使用的是管道天然气,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 /m 3,放出的热量有50%被有效利用,现要将质量为4kg ,初温为25℃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

初中物理比热容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比热容教学反思 物理概念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那么初中物理比热容教学反思该怎么写?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中物理比热容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初中物理比热容教学反思篇一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复习上一课的结论,引出比热容。 第一,帮助学生构建比热容的定义、单位、符号、意义。这个过程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基本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练习来巩固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第二,通过举出物质的质量不同,温度不同,来判断物质的比热容,即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会不会改变,总结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第三步,通过查阅比热容表中的数据,对比水和煤油的比热容的大小,帮助学生强化水的吸热能力是最强的,建立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利用比热容来表示的。第四步,教师讲授水不仅仅吸收热量,同样会放出热量,同一种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和放出热量的能力是相同的,让学生练习运用这样的定义来表述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这一步也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来巩固教学任务。 第五步,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同等条件下吸收和放出的热量都是最多的,让学生学会利用比热容,尤其是水的比热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比热容的物理

现象。最后,通过练习判断不同质量和不同变化温度下的物质吸收或者放出热量的多少,总结出计算物质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练习运用公式来解答,通过板演来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第五步在实际教学中不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教师教学设计中不能充分的估计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所以在设计中害怕学生不能够分析出水的比热容在生活中的作用,用教师的活动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分析了比热容在生活中的作用。 由于估计不足,以及害怕学生活动停滞,所以仅接着教师又代替学生进行了下列的活动,即帮助学生分析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教室取暖、机器冷却、稻田对稻苗保温,并且帮助学生解释了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的原因,充分的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活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一环节上是忠实的听众。 总体上这一节课个人感觉还是成功的,大体上一直是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学生的活动也比较多,尤其是单个学生的提问,几乎达到学生总数的一半,学生活动面广,活动量大,并且最后的板演,很好的发现并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提醒学生以下面的练习中要注意这些问题,效果不错。 初中物理比热容教学反思篇二为响应和贯彻上级

比热容教学设计

《比热容》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比热容》是初中阶段最后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课题,学生们已具备基本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能力。并能独立的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择,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和分析归纳总结结论等各个环节。 教 学 目 标知识技能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通过阅读“气候与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 教学方法探究式法、反馈法、分组实验法、综合法、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

教具和 媒体多媒体计算机、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热得快、沙页 1 第 子、水、煤油、天平、温度计、秒表、细线、烧杯等。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流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多媒体展示视频:海滩美景)提问:美不美?想不想去?想象是无限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假如我们现在身临其境,在海边玩耍,赤着脚走在沙滩上会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走在海水中又是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我也会有这样的感觉,那么为什么会觉得沙滩上烫脚而海水中却不怎么烫呢?(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简短的讨论)学习本节知识后你自然会明白。创设物理情景,营造宽松的气氛,稳定学生的情绪,尽快进入角色,并提问激发学生的斗志,努力拼搏,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制造问题悬念,诱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探索研究新课教学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前提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学生回答)将一壶水

第3节《比热容》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建议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教学分为三个板块:(1)实验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2)认识比热容这一物质的重要特性;(3)利用比热容概念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 实验探究设计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导致温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热传递或内能转移的过程,涉及的相关因素较多。为了降低探究难度,可以首先探究物体的吸热能力。宜参考教科书的做法,借助学生熟悉的烧水经验,先讨论交流同种物质(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 教师应首先提出讨论问题:烧开一壶水和烧开半壶水,哪个需要的热量多?把一壶水烧开和烧成温水,哪个需要的热量多? 学生将提出各种猜想与假设,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支持自己的猜想,也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推测自己的猜想,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想。最终,汇总学生的观点,应得到以下结论: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而且,此结论可推广到其他物质(如煤油、沙子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探究问题:不同种类的物体在质量相等、温度变化也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为了比较两种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利用什么办法更好?怎样比较? 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教师加以引导,应达成一定探究方案,如: 各小组任选两种不同物质(例如水、酒精、煤油、沙子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二者所升高的温度。考虑到容器吸热及向外界散热的影响,被加热容器应该相同(例如用自制的相同的易拉罐金属盒)。在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物质种类、质量、温度变化等)时,要将控制变量意识具体落实到设计方案中。 也可以采取以下备选方案: ①取同种物质(水或沙子),质量不同,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的热量; ②取不同物质(水和沙子),质量相同,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的热量。 在确定探究方案之后,需要求学生明了以下问题: ①为保证被加热物质质量相同或不同,需要准备什么实验器材?(天平称量质量、滴管微调) ②如何保证被加热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或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需要准备什么实验器材?(温度计) ③如何保证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或比较他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相同的加热器:同一酒精灯、同一加热金属板、同一规格的“热得快”、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可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 教科书选用在两个相同的金属盒内,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同时放在用同一酒精灯加热的金属板上,比较沙子和水的吸热情况,设备简单,易于随堂进行,可考虑优先选用。若以“热得快”为加热器,则宜选用水、酒精、煤油等液体,且量宜大。

《比热容》优秀教案

比热容教案 一、教学目标 ①通过探究会说出影响物质吸收热量的因素。 ②通过学习会说出比热容的概念和物理意义,并且会利用比热容解释一些简单问题。 ③.通过学习会推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 探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 三、教学难点 热源的选择及对加热时间的限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 四、教学教具 比热容演示器、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介绍新疆气候的特点之一:日气温差较大。一般是白昼气温升高快,夜里气温下降大。许多地方最大的日气温差在20~25℃。在吐鲁番,年平均日气温差为14.8℃,最大日气温差曾达50℃。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的若羌县,年平均日气温差为16.2℃,最大日气温差达27.8℃。一天之内好像经历了寒暑变化,白天只穿背心仍然挥汉,夜里盖上棉被方能安眠。这些现象在全国是罕见的。 播放图片,介绍海边的故事:中午,砂子很烫而水不烫;傍晚,砂子很凉而水不凉

设问: ①新疆日气温差为什么很大? ②同样的日照情况下,为什么沙子和海水升高的温度不同呢?是因为沙子和水是不同的物质么? 引入新课,比热容 二、进行新课 比热容 (1)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 议一议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①用同样的炉火分别烧一大锅水和一小杯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谁吸热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 ②把一壶水烧热和烧开,哪种情况需要吸收更多的热? 说明: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有关,与温度变化有关 猜一猜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除了与物体的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外,还可能与其他的什么因素有关? 不同物质,当它们质量相同、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 做一做 用不同物质比一比吧! 看看不同种类的物质,吸收热量的性质是否相同。 实验设计 怎么验证你的想法?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说一说设计思路 ①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保持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物质种类不同。 ②取两个相同的烧杯盛放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水和煤油),用相同的两

比热容的基本计算

比热容的基本计算 1.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 2.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有100kg、20℃的冷水,经过一天,水温升高到60℃,则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把一壶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收的热量是8.4×105J。求这壶水的质量。 4.质量为500g的金属块吸收30800J的热量后,它的温度从10℃升高到80℃。求这种金属的比热容。 5.质量为500g的某中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30℃,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 6.把500g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1.68×105J的热量。问:水原来的温度是多少? 7.学校锅炉房每天要将1t水加热到100℃,共吸收2.1×108J的热量,求水原来的温度。8.质量为2kg,温度为15℃的水,当吸收了1.68×1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 水 =4.2×103J/(kg·℃)]? 9.质量为800g、温度为-2℃的冰块放出8.4×103J的热量后温度变为多高? 10.质量为100g、初温是24℃的实心金属小球吸收2.3× 103J的热量之后,温度升高到74℃。那么,这种金属的比 热容是多少?从下表可知此金属是什么? 11.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降低了2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 103焦/(千克·℃)] 12.质量为1 kg,温度是20 ℃的水,吸收8.4×104 J的热量之后,温度升高到多少? 13.在质量为0.5 kg的铁锅中放入3 kg水,把这锅水从20 ℃加热到90 ℃。C铁=0.46×103 J/(kg/℃),C水= 4.2×103 J/(kg/℃),求:(1)水吸收的热量。(2)吸收的总热量。 14.某种液体吸收了2.1×104 J的热量后,其温度由25 ℃升高到35 ℃,请你再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之变成一道求解液体质量的计算题,并解答。

比热容 教学建议

第3节比热容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 2.知道比热容的单位是J/(kg·℃)及其读法 3.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 4.能用比热容知识解释一些常见日常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说明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从而为比热容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然后安排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最终抽象出比热容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比热容的定义说明其单位.最后列出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并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 分析二:比热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法建议 建议一: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通过实验总结出来是一个好办法,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至关重要.实验前明确实验要研究的是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实验前要格外强调杯子内的水和煤油质量相同,两个热水器也是完全相同的,这些实验条件对学生正确得出比热容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观察到煤油的温度上升得快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相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并进一步引申到其他物质.最后引导学生怎样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从而得出比热容的概念. 建议二:在介绍比热容表时,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比热容表,通过比较,指出水的比热容较大,为讲解水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作好铺垫.另外,根据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不仅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值也不同.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3比热容计算、简答、实验专题

知识要点归纳 第3节 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物理意义: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说明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本领不同。比热容就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越多,说明该物质比热容越大,吸热本领越强。例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 ·℃)。意思是,1kg 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4.2×103J 的热量;而1kg 煤油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2.1×103J 的热量。可见,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 3.比热容的大小,也可以理解为“热惰性”的大小。比热容大,可以理解为“热惰性”大,就是要使它升温不容易,使它降温也不容易;比热容小,可以理解为“热惰性”小,就是要使它升温容易,使它降温也容易。如质量都为1kg 的水和煤油,如果让它们都吸收4.2×103J 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1℃,而煤油的温度则升高2℃。可见,水的比热容大,即水的热惰性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更慢;而煤油的比热容小,即煤油的热惰性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更快。又如水的比热容大,白天阳光照射下,水升温慢;夜晚气温降低,水降温慢,这样在水多的地方昼夜温差就小。这就是“内陆地区昼夜气温变化大,而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的原因。 4.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任何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质量大小、温度变化量的大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都无关。 5.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但也有特殊情况,例如,煤油和冰是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比热容是相同的,都是2.1×103J/(kg ·℃)。 6.同种物质只有在状态一定时,它的比热容才是一个定值。如果物质所处的物态不同,比热容也不相同,例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而水结成冰以后的比热容是2.1×103J/(kg ·℃)。 7.由物体吸热(或放热)公式Q=cm Δt 变形得c=t m Q ?。如果知道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质量及温度变化量就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比热容,但这个公式仅仅是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比热容是由物质的种类、物态决定的。就跟密度一样,虽然知道质量、体积可以由密度公式ρ=m V 计算物体的密度,但密度也与质量、体积无关。 8.水的比热容:自然界中水的比热容较大,表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得小,所以水常用作冷却剂。冬天,北方的暖气管中灌有热水,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条件下,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9.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吸热公式:0()Q cm t t =-吸;放热公式:0()Q cm t t =-放。(其中t 0为初温,t 为末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