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规模化储能技术典型示范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启示_胡娟

规模化储能技术典型示范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启示_胡娟

规模化储能技术典型示范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启示_胡娟
规模化储能技术典型示范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启示_胡娟

2015年4月Power System Technology Apr. 2015 文章编号:1000-3673(2015)04-0879-07 中图分类号:TM 91 文献标志码:A 学科代码:470·4054

规模化储能技术典型示范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启示

胡娟,杨水丽,侯朝勇,许守平,惠东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100192)

Present Condition Analysis on Typical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of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and Its Enlightenment

HU Juan, YANG Shuili, HOU Chaoyong, XU Shouping, HUI Dong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As the supporting technology and the key impetus for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energy resources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presents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fields of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ower demand side, auxiliary service and grid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Hundreds of multi-type energy storage demonstration projects with capacities in MWs have been carried ou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related scope includes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microgr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auxiliary services etc.. Through analyz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existed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demonstration projects, the technology type of energy storage and the focused application scope in academic and engineering study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the demonstration functions, main techniques and the funding, the technology concerns and the demands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 mode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are summarized.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related policies o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is analyzed. Meanwhile, based on the previous analysis, the direc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energy storage in China is given.

KEY WORDS: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phase-change energy storage; 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storage

摘要:规模化储能技术作为能源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的支撑技术和关键推手,在发输配电、电力需求侧、辅助服务以及新能源接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开展并建成了数百项MW级及以上的多种新型储能示范工程,应用领域涉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与微网、输配电以及辅

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面向电力系统调频需求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及运行方法研究”。助服务等。文中通过对国内外已建规模化储能示范的基本概况分析,重点讨论实现规模化示范应用的储能技术类型以及学术界和工程界聚焦的应用领域;从示范功能、主要技术以及资助情况等角度,梳理不同应用模式对储能技术的性能需求与技术关注点;基于储能相关政策解析,分析其对储能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同时,给出了上述分析结果对我国储能产业化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规模化储能技术;示范应用;电化学储能;相变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

DOI:10.13335/j.1000-3673.pst.2015.04.001

0 引言

储能技术对于全球节能减排与优化能源结构的目标实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随着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的增大、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政府的支持与资本的追逐,规模化储能技术应用的市场前景逐渐显现[1-3]。其应用贯穿于电力系统的发、输、供、配、用各个环节[4-6],用于提高新能源发电利用率与接入能力,实现绿色节能目标;缓解高峰负荷供电需求,提高现有电网及其设备的运行效率,延缓和减少电源与电网建设;提高电能质量和用电效率,保障电网的优质、安全、可靠供电和高效用电的需求,促进电网的结构形态、规划设计、调度管理、运行控制与使用方式等的优化与改善。

储能技术对电网的影响在深度与广度上均较深远[7-8]。近年来,国内外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度持续增长,成果频出[9-13]。储能技术迅猛发展,已由小容量小规模的研究与示范向大容量与规模化发展。美国、日本、欧盟与中国等国家从资金支持研发与示范、制定相关储能政策等方面促进与推动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目前,除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抽水蓄能外,国内外开展了多种新型储能技术的研究探索[14-16],

并建成了数百项MW 级及以上的储能示范工程[17-18]。 投入应用的较为成熟的储能技术有电化学储能、相变储能、机械储能和电磁储能等;示范工程的应用领域涉及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网、输配电及辅助服务等。因而,何种储能技术得到规模化普遍应用,其在哪些领域的应用将引起全球的关注等,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规模化储能技术的示范项目基本概况和应用模式进行梳理和分析,并通过储能示范项目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的储能政策解读,为后续储能项目在电力市场的应用、投资决策以及政策制定等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国内外MW 级储能示范工程基本概况

在诸多储能技术中,抽水蓄能仍是目前技术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驱动下,除抽水蓄能外的多种新型储能技术逐步受到业界关注,并建成了多项大规模储能示范工程。

根据美国能源部信息中心的项目库不完全统计[19],近10年来,由美国、日本、欧盟、韩国、智利、澳大利亚及我国等实施的MW 级及以上规模的储能示范工程达180余项,其中,电化学储能示范数量近百项,非电化学储能形式的示范数量超过80项,如图1所示。

图1 MW 级及以上储能示范工程项目数

Fig. 1 Numbers of energy storage

demonstration project with capacities in MWs

储能示范项目的状态划分如图2所示,运行的储能示范项目约120个,已宣布与在建项目约60个, 暂停2个。

已建或在建的MW 级及以上储能示范项目国家分布如图3(a)所示,从地域分布上看,美国在储能装机规模和示范项目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项目数量占全球总项目数量的44%,主要为电化学储能项目;西班牙次之,项目数占14%,主要为太阳能热发电熔融盐储能项目;日本占8%,主要为电化学储能项目;我国占8%,全部为电化学储能项

图2 规模化储能项目状态划分图

Fig. 2 Partitioning graph of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project status

图3 MW 级及以上储能项目(数量)的地域分布情况

Fig. 3 Region distribution and numbers of energy storage project with capacities in MWs

目。主要储能示范国的规模化储能项目数量逐年增长趋势如图3(b)所示,美国的增长速度最为明显,西班牙次之。

2 国内外MW 级储能示范工程应用概况

2.1 各技术类型储能示范工程

从储能类型上看,MW 级规模储能示范项目中电化学储能项目数占比为53%,相变储能占比34%,飞轮占比6%,其他类型涉及压缩空气、电磁储能和氢储能等。其中,在电化学储能示范项目数量中,锂离子电池所占比重最高,达48%;其次为钠硫电池和铅酸电池,分别占比18%和11%,如图4(a)所示。各类型储能项目数自2010年后逐年增长幅度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最大,钠硫电池次之,如图4(b)所示。

在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分析中,锂离子电池储

图4 MW 级储能项目中各储能类型项目数占比

与增长趋势图

Fig. 4 Proportion and growth trend chart of

each type energy storage project with capacities in MWs

能前期装机容量小,自2011年开始,其装机容量得到大幅提升,在电池储能中位列最高;铅酸电池自2012年后处于停滞状态;钠硫电池装机容量在2011年之前位居第一,之后增长缓慢,如图5所示。

图5 MW 级储能项目中各类型储能总装机增长趋势图

Fig. 5 Total installed growth trend of

each type energy storage project with capacities in MWs

2.2 各应用领域的储能技术示范工程

从全球已有示范工程的功能应用上看,较多项目中储能应用于风电场/光伏电站等可再生能源并网,项目数占比为39%;其次为输配电领域应用,项目数占比为31%;分布式发电及微网与辅助服务的项目数占比分别为18%和12%,如图6所示。

储能技术在各应用领域的项目数逐年增长趋势如图7所示。在2010年,储能在分布式与微网领域应用最少,其他3个领域相当;自2011年后,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应用增长最快,居于领先地位;储能在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领域的

图6 MW 级储能项目各应用领域项目数占比图

Fig. 6 Proportion of energy storage project with capacities

in MWs in various application areas

图7 MW 级储能项目各应用领域项目数增长趋势图

Fig. 7 Growth trend chart of energy storage project with

capacities in MWs in various application areas

应用呈现抬头态势,并在2012年超过在辅助服务的应用项目数。

储能技术在各应用领域中的总装机容量增长趋势如图8所示,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中的装机容量由2010年的最小跃居到2012年后的最高;2012年前在输配电与辅助服务领域的装机容量大小相当;其在分布式发电与微网中的应用项目数上增长明显,但目前的装机容量较小。

由此可见,大规模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

的应用,在项目数与装机容量上均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领域的应用项目数量也有较快增长,逐渐受到关注。

图8 MW 级储能项目在各应用领域装机容量增长趋势图 Fig. 8 Total installed growth trend chart of energy storage

project with capacities in MWs in

various application areas

2.3 MW级储能示范的应用模式概况

MW级储能示范的应用模式主要分为4类,分别为以提高大容量风电场或光伏电站接入能力的应用,提高输配电及用电侧供电可靠性的应用,提升分布式发电或微电网的运行能力的应用,以及在电网辅助服务中的应用。

在各应用模式中,规模化储能技术的示范功能与目的、所需储能系统持续时长、主要技术状况、以及项目获资助与实现商业化运营的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针对提高大容量新能源发电接入能力的应用,主要通过抑制爬坡、跟踪日前调度计划出力以及功率控制等措施实现;为提高输配电及用电侧供电可靠性,则通过解决输电线路容量阻塞、变压器峰值负荷与功率流控制、用电侧负荷与电能质量管理以及动态稳定性等实现;在提升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运行能力方面,通过提升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的功率控制、能量管理、运行稳定性以及分布式发电设备的有序并网等实现;在辅助服务中,主要用于调频、调峰、旋转备用与黑启动等。在提高大容量风电场或光伏电站接入能力的应用中,受资助示范项目的功能目标聚焦在应用储能技术解决新能源间歇性问题,验证其提高新能源并网接入能力以及转移新能源发电量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输配电及用电侧供电可靠性的应用中,受资助示范项目的功能目标聚焦在验证变电站内储能技术应用的目标,平衡电网功率和整合新能源,以及应对岛上电力短缺与过剩等;在辅助服务应用中,受资助示范项目的功能目标聚焦在验证频率调节服务中模块化和可移动的存储方案,以及调峰等;在辅助服务应用中,实现商业化运营的项目为纽约ISO的用于调频的锂电池储能项目与美国Mclntosh的用于调峰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从已有的报道来看,多数示范工程中储能系统虽然在功能上基本达到或接近预期效果,但能实现盈利的极少。

表1各应用模式下的储能示范项目基本情况表

Tab. 1 Basic information of energy storage demonstration project in various application mode

应用模式示范功能与目的

储能系统

持续时长/min

主要技术状况

资助与商业

化情况

提高大容量风电场或光伏电站

接入能力

平滑风电场或光伏出力,抑制爬坡15~40

1)动态电源能量存储与功率管理;

2)尽量减少电池使用以延长其寿命的

控制算法等。

获资助4个提升风电场或光伏电站跟踪日前调度计划能力30~120

调峰30~240

有功控制与无功补偿,减少系统旋转备用0.5~15

测试储能系统的运行性能特征60~420

提高输配电及用电侧供电可靠性

输电线路容量阻塞,推迟线路走廊建设30~240

1)调度设备进行调峰与需求响应的算法;

2)可对变压器负荷与理想最大限值进行比较;

实现对最大限值调整的室内SCADA系统等。

获资助4个减小变电站内变压器峰值负荷与功率流的可变性30-60

用电侧峰谷调节,尝试峰谷套利120~240

负荷用电管理30~120

用电侧电能质量与动态稳定性0.5~30

提升分布式发电或微电网的运行能力

提升高渗透分布式发电的运行稳定性15~40 1)储能无缝集成到电网的通信与控制;

2)热系统的电子控制;

3)分布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分布式管理。

-提升微电网中功率控制和能量管理能力15~40

提升分布式发电设备的有序并网15~40

辅助服务

调频15

1)动态电源控制实现频率响应与电压支持;

2)针对有偿频率调整服务的控制软件等。

获资助2个,

商业化2个调峰80~6300

快速旋转备用和电能质量1~420

黑启动电源120

3 储能相关政策概况

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对储能技术均给予了极大关注,在技术研发与商业化应用上给予资金扶持与政策支持[20-21]。

3.1 美国

美国出台的储能相关法案[22]涉及储能试点与商业化,储能应用于智能电网、辅助服务和分布式发电领域,以及储能设备与设施等方面。

1)储能应用于智能电网及商业化推进。2007年,智能电网示范项目(Smart Grid Demonstration Program,SGDP)法案[23]阐述了如何应用现有和新兴的技术证明其在技术、运营和业务模式上的可行性。2010年颁布的智能电网投资拨款计划(Smart Grid Investment Grant,SGIG) [24]旨在应用储能等新技术加快国家的输配电系统现代化,推进智能电网技术,提高其灵活性、功能性、互操作性、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和运营效率等。

2010年,S.795[25]法案扩展公开上市的合作关系所有权结构至能源发电项目和燃料运输中,并由Sandia国家实验室资助的储能技术推进联盟(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Advancement Partnership,ESTAP)通过联合投入和合作,加快储能技术在美国的商业化部署。

2)储能应用于辅助服务领域。2008年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FERC)的719法令[26]规定了在电力市场的不同运营领域中由受益方支付电费。2011年的755法令[27]的核心内容是要求各区域电力市场按照不同调频电源提供的调频服务的效果支付调频补偿费,解决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频市场获得合理回报的问题。这2个法案的推出,解决了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辅助服务市场的支付方与收益方的问题,对储能在调频辅助服务领域实现商业化运营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储能应用于分布式发电领域。2009年颁布的R.10-05-004法案[28]对现有新兴起来的分布式能源提供奖励,为安装在用户侧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退税。2011年颁布的AB1150法案[29]明确规定储能应享受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California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CPUC)自发电激励计划(Self-Generation Incentive Program,SGIP)的资助,包含独立的和配合光伏发电使用的储能系统。这一系列政策的颁布,激励了分布式发电的发展以及储能在其中的应用。

4)储能设备与设施。2012年推出的SB 943法案[30]规定了储能设备及设施在电力市场中进行交易时的分类、使用和管理。AB2514法案[31]中确定了合适的具有商业化与成本效益的采购对象。S.1845法案[32]规定了为接入电网的储能资产提供能源投资抵免等。R.10-12-007法案[33]提出了如何对可行的和具有成本效益的储能系统进行估值、识别和采购,鼓励对储能系统的经济高效给予正确评价。这一系列法案的出台为储能设备与设施进入电力市场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美国对储能技术在电网应用中从设备采购、准入、收费与营利方式,到配合辅助服务、分布式发电,实现试点与商业化以及融入智能电网建设均出台了相关的法案规定,为储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支持。

3.2 日本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日本曾经支持过的电池技术包括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等,最终选择钠硫电池作为主要的支持技术。

日本长期支持与关注储能,特别是储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推出了月光计划和示范工程。

2009年,燃料电池普及促进协会(Fuel Cell Association,FCA)发布了如果个人用户购买或者租用由其指定的家庭燃料电池系统,且连续使用6年,用户可以获得国家补助,推动了民用燃料电池的应用。

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推动分布式发电和储能作为产业扶持重点,并出台户用储能系统补助政策,以刺激越来越多的储能系统获得补助并在市场投运。

2013年经产省(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METI)出台政策,给予公司电池开发成本75%的财政支持,有效利用电力系统剩余电力,利用储能技术替代以往的抽蓄发电。NGK和住友电工已分别获得了此项补贴。2014年经产省开展锂离子电池的储能系统补助金政策,最高给予购买者购买系统价格的2/3的补贴。

日本在储能政策制定与支持方面侧重于电池本体研发、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应用以及储能系统应用的补贴。日本在储能技术的推广方面也有可借鉴之处,如NGK的成功得益于日本政府长期的支持和与东京电力公司的合作模式。正是由于有效利用了电力公司和储能公司双方的优势,确保了储能技术在电力领域的成功应用。

3.3 欧洲

相比于美日早在20年前就已经开展储能领域的研究,并出台了各种政策,欧洲储能政策的支持力度与发展水平方面相对美日就逊色许多,不过也已意识到储能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

欧盟在2007年制订的欧洲能源技术战略规划(European Strategic Energy Technology Plan,SET- Plan)中指出,要实现2050年战略目标,接下来的10年需突破低成本、高效率储能技术。2009年,由11个国家的36个主要欧洲能源相关机构召开了欧洲储能专题讨论会,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储能领域研发和工业政策方面的若干发展建议,建议中涉及潜在研发和示范需求的确定,即将颁布的欧洲框架设计中应包括的项目,包括组件和材料的下一代储能技术长期研究计划等。

德国联邦政府在2006年通过的《国家技术创新计划》中给出了近14亿预算支持氢气与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推广。自2011年起开始实行第六能

源研究计划,其中5个优先主题中有2个与储能相关。

峰谷电价、季节性电价在欧洲诸多国家已广泛推行,如法国、意大利、挪威等。实行财政补贴支持和峰谷电价制度,有利于提高已有储能系统的收益,推动储能技术的示范与商业化发展。

除经济激励外,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化管理,也是驱动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如西班牙等国规定风电上网应向电网提供风机的发电短期预测曲线,并应满足相关的考核指标,否则将受到惩罚。这将促使供电商主动采用预测技术和储能技术,从而实现新能源发电与电网建设的良性发展。

由上可知,欧盟各国通过储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制定峰谷电价、季节性电价等储能产业政策,提高储能系统收益,以推动储能技术的示范和商业化发展,促进储能技术的研发。

3.4 中国

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储能相关法规、规划和办法等,并给予资金支持发展储能产业。2010年的《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中第一次提到储能的发展,201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依托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从2013年底起,国家能源局的《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鼓励业界各单位或个人投资建设和经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财政部发布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等政策,旨在降低用户自发自用成本。分布式发电相关政策与补贴的陆续出台为光储模式打下了基础。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1月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34]中指出,通过科学安排调峰、调频、储能配套能力,切实解决弃风与弃光等问题,作为影响未来能源大格局的前沿技术,储能在我国已获得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

与国外储能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相比,我国迄今为止没有国家层面的专门针对储能的政策颁布,已有的相关政策均依附于新能源与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产业的进一步支持政策值得期待。

3.5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美国在规模化储能示范项目的装机规模、数量和实现商业化运营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应用经验比较丰富,主要得益于FERC在政策层面的积极推动与重大突破,美国相关储能产业的政策不管是从制定的法案数量,还是涉及应用领域范围方面,均位于前列。4 分析与启示

由国内外MW级储能示范应用工程及相关政策的调研与分析可知:

1)应用于MW级储能示范工程中的储能技术类型,以电化学储能项目占据优势,电化学储能项目中又以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为最热;相变储能示范的增长势头也不容小觑。

2)MW级储能示范工程应用领域主要有新能源、输配电、辅助服务领域、分布式发电以及微电网与终端用能等。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应用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为当前的应用热点领域;储能在调频与调峰辅助服务领域有望率先实现盈利,商业化运营前景较明朗;储能在分布式与微电网领域渐热,其应用项目数量增长速率较快;储能在输配电领域中的应用尽管项目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仍取得了进展。

3)由储能相关政策分析得知,美国的储能政策涉及的应用领域最广,政策数目也最多,其在储能示范应用的工程数量、装机容量与应用领域上均位居前列。这些,与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较完善的储能规划、投资扶持和激励补贴政策息息相关;日本的储能政策侧重于储能技术本体和分布式应用领域,在这两方面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均依据本国国情确定储能的重点发展方向与应用领域,针对储能在不同应用领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制定储能产业政策,以促进储能产业健康发展。我国也需要依据能源结构特点与储能产业发展状况,对规模化储能技术具有商业化与盈利前景的应用领域以及其扶持政策进行思考与部署。

5 结论

本文从技术类型和应用领域2个方面对国内外MW级储能示范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示范功能和目的、主要技术状况以及资助与商业化情况等方面对规模化储能技术的应用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在规模化储能示范项目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储能相关政策进行了解析,为我国深化和改善储能服务于电力系统各应用领域市场建设的思路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静,岳芬,俞振华,等.2013年储能政策和产业盘点[J].储能

科学与技术,2014,3(1):78-80.

[2]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新技术前景研究”项目咨询组.大规模储能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3-8.Consulting Group of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to Prospects of New Technologies in Power systems.An analysis of prospects for application of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in power systems [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3,37(1):3-8(in Chinese).

[3] 陈建斌,胡玉峰,吴小辰.储能技术在南方电网的应用前景分析[J].

南方电网技术,2010,4(6):32-36.

Chen Jianbin,Hu Y ufeng,Wu Xiaochen.Investigation into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proposed fo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J].Souther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0,4(6):32-36(in Chinese).

[4] 李仕锦,程福龙,薄长明.我国规模储能电池发展及应用研究[J].

电源技术,2012,36(6):905-907.

Li Shijin,Cheng Fulong,Bo Changming.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large scale energy storage battery in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2,36(6):905-907(in Chinese).

[5] 张国宝.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状况[J].中国能源报,

2013(5):1-5.

[6] 陈大宇,张粒子,王澍,等.储能在美国调频市场中的发展及启示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9-13.

Chen Dayu,Zhang Lizi,Wang Shu,et al.Development of energy storage in frequency regulation market of United States and its enlightenment[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3,37(1):9-13(in Chinese).

[7]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Office of Electricity Delivery & Energy

Reliability.Electric power industry needs for grid-scale storage applications[EB/OL].2010-12-10[20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8]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Electricity Advisory Committee,Bottling

electricity:storage as an strategic tool for managing variability and capacity concerns in the modern grid[R/OL].2010-01-21[20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eac.htm.

[9] 杨裕生,程杰,曹高萍.规模储能装置经济效益的判据[J].电池,

2011,41(1):19-21.

Yang Yusheng,Cheng Jie,Cao Gaoping.A gauge for 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of energy storage devices[J].Battery Bimonthly,2011,41(1):19-21(in Chinese).

[10] 徐明,李相俊,贾学翠,等.规模化电池储能系统的无功功率控制

策略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3,31(7):81-84.

Xu Ming,Li Xiangjun,Jia Xuecui,et al.Research on reactive power control strategy for large-scale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J].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2013,31(7):81-84(in Chinese).[11] 李维思,史敏,肖雪葵.国内外先进储能技术专利分析[J].企业技

术开发,2013(3):36-40.

[12] 来小康.储能技术的近期研究工作[C]//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

源学术年会,2014:42-43.

[13] 许守平,李相俊,惠东.大规模储能系统发展现状及示范应用综述

[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29(8):94-100,108(in Chinese).

Xu Shouping,Li Xiangjun,Hui Dong.A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of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J].Power System and Clean Energy,2013,29(8):94-100,108.

[14] 蒋凯,李浩秒,李威,等.几类面向电网的储能电池介绍[J].电力

系统自动化,2013,37(1):47-53.

Jiang Kai,Li Haomiao,Li W ei,et al.On several battery technologies for power grids[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3,37(1):47-53(in Chinese).[15] 刘肃力,孙洋洲,张敏吉,等.化学电源储能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

趋势分析[J].电源技术,2013,37(8):1481-1484.

Liu Suli,Sun Yangzhou,Zhang Minji,et al. Technology progress &development trends of several secondary batteries for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J].Chines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3,37(8):1481-1484(in Chinese).

[16] 陈来军,梅生伟,王俊杰,等.面向智能电网的大规模压缩空气储

能技术[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4,33(6):1-6.

Chen Laijun,Mei Shengwei,Wang Junjie,et al.Smart grid oriented large-scale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J].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2014,33(6):1-6(in Chinese).

[17] 电池储能电站发展扶持政策研究课题组.我国电池储能电站研究与

发展现状[J].上海节能,2013(5):25-26.

[18] 李新捷,译.美国AES电力公司计划安装的电网规模储能装置将

超过100 MW[J].中国电力,2014(47):12.

[19] DOE Global Energy Storage Database Projects[EB/OL].

2014-03-07[20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projects.[20] 电池储能电站发展扶持政策研究课题组.国外电池储能电站发展及

其政策扶持[J].上海节能,2013(5):27-29.

[21] 严晓辉,陈海生,张雪辉,等.国际储能产业政策及我国储能产业

发展分析[J].研究与探讨,2011,33(11):28-33.

[22] DOE Global Energy Storage Database Policies[EB/OL].

2014-04[20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policies.[23] Department of Energy.Smart Grid Demonstration Program[EB/OL].

2007-12-31[20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recovery_act/ overview/art_grid_ demonstration_program.

[24] Department of Energy.Smart Grid Investment Grant Program

[EB/OL].2010-02-01[20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recovery_act/ overview/smart_grid_investment_grant_program.

[25] U.S. Senate,S.795[EB/OL].2013-05-08[2014].http://www.coons.senate.

gov/issues/master-limitedpartnerships-parity-act.

[26] 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FERC),719[EB/OL].

2008-10-17[20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whats-new/comm-meet/2008/ 101608/E-1.pdf.

[27] 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FERC),FERC Order

755[EB/OL].2011-10-20.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whats-new/comm- meet/2011/102011/E-28.pdf.

[28] California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R.10-05-004[EB/OL].

2009-10-11.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PUC/energy/DistGen/sgip/.[29] California Legislature,AB 1150[EB/OL].2011-09-22[2014].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pub/11-12/bill/asm/ab_1101-1150/ab_1150_ bill_20110922_chaptered.pdf.

[30] Texas Legislature,Texas Senate Bill 943.2012[EB/OL].

2012-01-01[20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 system/bill_documents/ 001/191/873/original/SB00943S.htm?1308735139.

[31] California legislature,California Assembly Bill 2514[EB/OL].

2010-09-29[20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pub/09-10/bill/asm/ab_2501-25 50/ab_2514_bill_20100929_chaptered.html.

[32] U.S Congress,S.1845[EB/OL].2012-04-20[2014].http://thoma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cgi-bin/query/z?c112.S.1845.

[33] California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 R.10-12-007[EB/OL].

2010-09-29[20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PUC/ energy/electric/ storage.htm.

[34] 储能首次被重点列入国家级能源规划性文件中[EB/OL].

2014-11-21[20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news/20141121/566 374.shtml.

收稿日期:2014-11-27。

作者简介:

胡娟(1978),女,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

电能存储与转换技术,E-mail:juanhoo@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3591784.html,;

杨水丽(1979),女,工学硕士,工程师,研究方

向为电能存储与转换技术;

侯朝勇(1979),男,工学博士,工程师,研究方

向为电能存储与转换技术、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胡娟

许守平(1978),男,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能存储与转换技术、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

惠东(1968),男,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能存储与转换技术。

(责任编辑杜宁)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一)配套设施跟不上 很多地方存在“有软件没硬件”、“有硬件没软件”、“有计算机无网络”,即使订了教材,教师也安排正常课时上课,但是配套设施的不足往往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讲了没法用,有理论没实践,对于技术性和实践性如此强的学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说,学生也根本搞不清楚上这门课到底为了什么,所以只能应付了事。 (二)观念转换滞后 虽然我国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三)课时设置不足,教学内容难以取舍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的总教学课时应为70~140学时。但目前不少学校安排这门课程只开设一学年(高中一年级),并且每周课时数仅为1节,除去期中、期末停课复习和节假日休息,实际每学期教学课时数大约在30~35节左右,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相差甚远。更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最新颁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必修部分的“信息技术基础”的课时仍未做较为合理的规定。而选修课在普通高中的命运则被彻底砍掉(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学,在当前高考制度的大环境下,选修课的管理永远也不会得到落实)。由于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师在制定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如果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教学内容只能完成一半;如果不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又该讲些什么内容呢?有人主张学生喜欢学什么就讲什么,但学生兴趣不一,知识程度不一,又该如 何讲呢? (四)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我国设立教育技术专业的历史并不长,培养的人才也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学校的需求,现在站在中学教育技术工作岗位的教师很多不是教育技术相关专业毕业的,而是从其他教学岗位转轨过来,通过培训走上教育技术岗位的,这类教师往往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不少教师仍以自己“权威”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其他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照本宣科,以一种完成课时任务的姿态去应付这门课。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叫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

浅谈先进储能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胡丹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智能电网的建设,各种储能技术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大规模储能技术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普及的战略性新兴技术,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同时,储能技术由于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也迅速受到了风投基金的青睐。本文将对先进储能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加以介绍。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开发出多种储能技术,主要分为机械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和相变储能4个大类。机械储能主要包括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酸电池、液流储能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硫电池;电磁储能主要包括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器储能,如超导电磁储能;相变储能主要是冰蓄冷技术。本文所研究的先进储能技术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储能应用领域为划分基础,主要包括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与液流电池。 1镍氢电池 镍氢电池是目前镍系电池技术路线最先进的电池之一,由氢离子和金属镍合成。其优点在于电量储 备比镍镉电池多30%,比镍镉电池更轻,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对环境无污染。镍氢电池的价格更贵,与镍氢电池相比,性能稍差。 近年来镍氢电池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Ni-MH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和Ni-MH电池负极储氢材料技术。 1.1Ni-MH电池正极材料技术 Ni-MH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镍电极,自1887年首次将镍电极运用于碱性电池以来,其发展经历了袋式镍电极、烧结式镍电极和泡沫式镍电极等形式。主要成分均为氢氧化镍,按照镍电极的晶体结构可以分为α-Ni(OH)2和β-Ni(OH)2,对应的充电态分别为γ-NiOOH和β-NiOOH。球形β-Ni(OH)2具有较高的储能导电性能,对于β-Ni(OH) 2 的改性技术主要包括引入钴、锂、镉、锌、稀土系元素进行掺杂,也可以通过纳米 材料与普通球形Ni(OH) 2 进行混合。 而正极材料的制备技术则主要包括烧结式氧化镍工艺、发泡镍填充工艺和纤维镍填充工艺。填充法一般制作简单,所需设备较少,制成的极板具有更高的比容量,但大量生产存在工艺性和性能均衡的问题;烧结式氧化镍基体浸渍活性物质的方法虽然需要 浅谈先进储能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透视

储能技术的应用心得

储能技术应用的发展前景阅读报告 摘要:针对电的储能技术主要分为三种:物理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和电磁储能(如超导电磁储能等)。 一、概述 目前我国储能行业刚刚起步,比较成熟的储能技术是抽水蓄能和铅酸电池,技术进步最快的是电化学储能,其中以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硫电池最为显著。在实际生产和应用方面,我国已经在实验以及试用不少电化学储能技术,但从整体来看,在实际生产中主要以中低端的镍氢动力电池和铅酸电池为主,更大容量的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虽有突破,但由于缺乏政策支持,未发展到商业化运作和大规模运用的阶段,部分储能技术如磷酸铁力、液流电池等真正的大规模工业化适用刚刚开始,产业化水平很低。 二、能量型和功率型电池分析 能量型储能以高比能量为特点,主要用于高能量输入、输出场合;功率型储能以高比功率为特点主要用于瞬间高功率输入、输出场合。 据了解,功率型储能电池主要用于调频,其特点是能够在短时间内,满足大功率充放电要求。各种电池技术中,以飞轮储能和超级电容的效果最好,前者理论上没有寿命限制,后者单体循环寿命为100万次。 风电一般每年运行2000-3000小时,要保证功率平滑输出,大概每10秒就要充、放电一次,那么储能电池1年的充放电次数就是100万次。高度频繁的充放电情况目前只有飞轮能够承受。但飞轮电池在高温下寿命缩短,具有较低的比能量和比功率,且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镍镉电池与铅酸电池相似存在重金属污染。新兴化学储能如液流电池与钠硫电池是目前适合大规模发展的电力化学储能技术。全钒液流电池循环寿命长、能量转换效率较高,选址和设计灵活,安全环保但比能量和比功率较低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储能和调峰电源以及应急电源。 近年来,风力发电在中国发展得十分迅猛。截至2012年底,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7532.4万千瓦;但是,由于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不连续、不稳定的非稳态特性,大规模并网后对电网调峰、调频及电能质量均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随着风电装机容量占电网电力比例的提高,弃风限电现象也频频出现。

2018版储能原理与技术作业参考答案

《储能原理与技术》参考答案 第一章储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一.名词解释: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储能 答: 一次能源:指早就“自然”存在着的化石能源,只需要支付采掘费用; 二次能源:指人造的能源,不但需要支付采掘费用,还需支付存储费用; 储能:又称蓄能,是指使能量转化为在自然条件下比较稳定的存在形态的过程。 二.简答题 1、人均用电量的意义及我国目前人均用电量在全世界所处的位置? 答: 人均用电量这个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从全球看,人均用电量可以分为这样四个档次: 第一个档次是年人均用电量在1万千瓦时以上的,主要是北美、北欧及澳大利亚等少数发达国家; 第二个档次是5000-10000千瓦时,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在此列; 第三个档次是2000-5000千瓦时,主要包括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 第四个档次是不足2000千瓦时,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 我国人均年用电量不足4000千瓦时,约是日本的1/2、美国的1/3,中国人均生活用电量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处于第三档次。 2、发展电力储能技术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答: 将谷期(深夜和周末)的电能储存起来供峰期使用,可大大改善电力供需矛盾,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这是发展储能技术的根本动力。 3、储能技术的应用场合? 答: (1)削峰填谷,负荷调节;

(2)紧急事故备用,系统安全; (3)节约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 (4)方便使用:汽车——蓄电池; (5)降低污染、环保:氢能; (6)克服新能源利用中先天不稳定的缺陷:太阳能、风能 4、如何正确看待引入储能系统的作用? 答: 储能系统本身并不能节约能源,其引入主要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体系的效率,促进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发展以及废热的利用。结合自然能源,节约常规能源。 5、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答: (1)电力调峰 (2)计划内的暂时电能支撑; (3)改善电能质量,包括电流、电压和频率; (4)在电网运行状态恶化时支持电网运行; (5)可再生能源发电高渗透率接入下的电网平衡调节; (6)提高电力资产利用率。 6、请列出影响储能技术选择的几个关键技术性能和经济性指标。 答: (1)投资费用 (2)能量和功率密度 (3)循环寿命 (4)对环境的影响 三.论述题:请描述有哪些典型的储能技术,及其这些储能技术对应的性能指标? 答:根据以下两个表进行描述。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五中张垣 【摘要】 随着新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我们的必备重要技术之一,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是一场正在探索着的实践。如何能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实现教学与学习一举两得。现就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关键字】信息技术、信息、教学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从80年代初就开始开展计算机教育,至今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计算机对于初中生已经不是陌生事物,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却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受升学率的影响,学校、家长和社会三方多都普遍一致认为,学生只要把主课学好,基础课学不学都是无关紧要的。甚至在个别方看来,电脑是一种祸害,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是把他看作让学生学习的一种实用工具。 2、学生使用电脑的目的不明确。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程只不过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更先进的娱乐活动,上课时绝大多数抱着玩游戏、上网的心态。有的学生在进入学校机房后就立即下载游戏,

以便上课时能够玩。在校外的网吧里,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玩游戏、看电影、聊天和上网,几乎没有学生用来学习、工作和查资料。 3、学习的兴趣存在偏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很大部分放在娱乐上,并没有真正的关注技能的掌握。甚至有的学生说,我太喜欢电脑了,教师的讲课再好、再精彩,也抵不上电脑娱乐的迷恋,尤其是坐在电脑旁,他们的心根本静不下来,从而充分表明了学生的动向和定位。 4、学习成绩相差较大。一方面,现在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普遍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同级乃至同班级的学生成绩相差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在学生们的印象中属于基础课程,从思想上也未得到重视。 5、方法单一限制学生能力发展。一方面,现行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而且学生接收能力低,效果差。另一方面,现行的计算机考试的类型非常单一,考试虽然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内容还是一些选择、填空、判断、填图、填表之类的,主要测试的技能还是一些基础知识、操作则是测试打字速度及简单的操作之类的,这样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6、软硬件设施不足。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技能的实践又占到主要部分。而个别一些学校,因软硬件设施不足或者设备过于陈旧,教材内容的更新,机器连不了网,安装的内容没有,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进行学习实践,其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个人现状分析及发展计划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个人现状分析及发展计划(高) 一、结合自身的情况,谈谈自身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并进行自我评价。 从教至今已有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我从各方面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新开设的教学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近些年我一直在教学中摸索。从一点一滴做起,以便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这些年里,我或多或少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但要想做到得心应手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还有待于努力。 二、结合诊断测评及自身的实际,依托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确定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方向,并制定发展计划。 1)发展目标及内容:能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会运用该技术制作PPT 、Flash并用于教学中,我希望通过此次学习,能真正学会运用一些高级处理软件,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学习计划: ①认真学习,更新观念,研究学习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与教法,用新的教 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②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教学功底是在学生心 目中,衡量是否是一名好教师的标准;很难想象一个知识渊博,但观念陈旧的老师,能够赢得数码时代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因此,要想做一名学生认可的老师,就得每天上网收集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信息,关注时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③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英语课堂教学方面形成自 己的特色。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④不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以及应用能力,不断增强课件制作能力,

为教学软件的运用和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⑤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力度,并及时运用于课堂实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计划地学习和掌握一些高级处理软件,如Photoshop,GoldWave,Movie Maker 等等。并且摸索出一套适合学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这次培训中省里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我要利用这个大好的机会向专家、科研型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并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地,反复地进行实践及自我反思,使得自己的教科研能力有所进步。

储能技术应用和发展前景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以及电动汽车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峰谷差、平滑负荷,可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供电成本,还可以作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的一种手段。智能电网的构建促进储能技术升级、推动储能需求尤其是大规模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从而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 随着储能技术的大量应用必将在传统的电力系统设计、规划、调度、控制方面带来变革。储能技术关系到国计民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目前储能在中国的发展刚刚起步。国家应该尽快研究储能技术的相关产业标准,加强储能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切实鼓励技术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从规模储能技术发展起始阶段就重视环境因素,防治环境污染;充分发挥储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把对新能源的鼓励政策延伸到储能环节。 近年来,我国电网峰谷差逐年增大,多数电网的高峰负荷增长幅度在10%左右,甚至更高。而低谷负荷的增长幅度则维持在5%甚至更低。峰谷差的增加幅度大于负荷的增长幅度,在电网中引入储能系统成为了实现电网调峰的迫切需求。 储能技术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实现规模化储能当前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约有40个储能示范项目,而规模在1000千瓦级的项目为数不多。这些储能项目多起到示范、探索性作用,并不具备产业化意义。 储能产业的发展机遇

由于我国的能源中心和电力负荷中心距离跨度大,电力系统一直遵循着大电网、大电机的发展方向,按照集中输配电模式运行,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储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储能技术主要的应用方向有: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组成的局域网,用于偏远地区供电、工厂及办公楼供电;通信系统中作为不间断电源和应急电能系统;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电能质量调整;作为大规模电力存储和负荷调峰手段;电动汽车储能装置;作为国家重要部门的大型后备电源等。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安全性好、效率高、清洁环保、寿命长、成本低、能量密度大的储能技术将不断涌现,必将带动整个电力行业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电网公司近期确定的智能电网重点投资领域中包括了大量储能应用领域,如发电领域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中应用储能技术项目,配电领域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等。无论是风电还是太阳能发电,其自身都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特征,其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必对电网调峰和系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必须要有可靠的储能技术作为支撑和缓冲。先进储能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问题,使风电及太阳能发电大规模的安全并入电网。 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电池与电网的接口装置,将光伏电池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并传输到电网上,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网逆变器性能对于系统的效率、可靠性,系统的寿命及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至关重要。 储能技术发展有利于推进风电就地消纳,在当前产业梯度转移的大背景下,可考虑在大型风电基地附近布局供热、高耗能产业,同时加快建立风电场与这些大电力用户和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机制。国家电网近期确定的智能电网重点投资

高性能一维纳米储能材料的制备科学与结构性能优化-武汉理工大学

推荐申报2016年度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项目公示材料 1、项目名称:高性能一维纳米储能材料的制备科学与结构性能优化 2、推荐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3、项目简介: 本项目所属学科为低维无机非金属材料。 新能源汽车是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化学储能器件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发展受限于电极材料,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稳定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性能要求。一维纳米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大、轴向电子通道连续、径向离子扩散距离短等优势,能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电活性,是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但传统一维纳米电极材料面临容易发生自团聚,比表面积低,电导率低,晶体结构稳定性差等关键问题。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科研项目的持续支持下,在高性能一维纳米储能材料的复杂结构构筑、晶体结构调控、性能增强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成果如下: (1)提出了构筑纳米棒/纳米线分级结构、纳米棒搭接组装纳米线结构、纳米带/纳米卷自缓冲结构等六种复杂分级结构的构筑模型,发现上述结构抑制了自团聚,增加了活性位点。有效提升比表面积,缩短离子扩散距离。提供了有效导电通道,大幅提高材料的电导率,提升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分级异质结构纳米线的容量保持率提高了25%,以分级介孔纳米线为电极材料的锂空气电池容量达11000 mAh/g以上。 (2)提出了三种导电物质包覆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模型,构筑了黄瓜状同轴纳米线、半中空双连续石墨烯卷包覆结构等复杂同轴纳米线结构,发现石墨烯、导电聚合物可明显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包覆物质与本体材料之间的电子转移与界面特性显著提升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相比于包覆前,黄瓜状MnO2/PEDOT/V2O5 同轴纳米线的单次衰减率下降70%,H2V3O8/石墨烯半中空双连续纳米线的容量在大电流密度下提升了4.5倍。 (3)提出了电化学预钠化方法,改善纳米线材料的本征结构,发现预嵌入可有改善电解液离子扩散,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电解液离子在Na x MnO2(x=0.7和0.9)的扩散速率得到大幅提升,促进了二氧化锰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能量密度提高10倍,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99.9%。 项目完成期间发现提出了分级异质结构等6种分级结构构筑、黄瓜状同轴纳米线构筑等3种导电物质包覆构筑的优化策略,提出了电化学预嵌入优化策略,制备了多种高性能一维纳米储能材料,极大推动了电化学储能器件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发表SCI论文45篇,其中10篇代表性论文中9篇影响因子大于9,包括Nature Commun. 1篇,Adv. Mater. 2篇,PNAS 1篇,J. Am. Chem. Soc. 1篇,Nano Lett. 3篇,代表性论文被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PNAS等SCI他引739次,10篇代表性论文平均影响因子为12.461,6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单篇最高SCI他引278次,被国际著名电化学专家Yury Gogotsi教授等多位本领域国际权威学者正面引用和高度评价。应邀参编Elsevier出版的专著1部,在美国MRS Meeting等国际会议做特邀报告20余次。第一完成人麦立强应Chem. Rev. (IF=45.661)邀请撰写封面专题综述,当月5篇高下载阅读量论文中名列第一,被选为ESI热点论文;应邀担任会议主席举办Nature能源材料国际会议、美国MRS能源材料表征分会、第十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获201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等。 4、主要完成人情况(公示姓名、排名、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飞轮储能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飞轮储能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飞轮储能系统(FESS)又称飞轮电池或机械电池,由于它与化学电池相比所具有 的巨大优势和未来市场的巨大潜力,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它结合了当今最新的磁悬浮技术、高速电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使得飞轮储存的能量有了质的飞跃,再加上真空技术的应用,使得各种损耗也非常小。 飞轮电池的发展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当时正处于石油禁运和天然气危机时期。此时,美国能量研究发展署(ERDA) 及其后的美国能源部(DoE) 资助飞轮系统的应用开发,包括电动汽车的超级飞轮的研究。 Lewis 研究中心(LeRC) 在ERDA 的 协助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的资助下专门研究用于真空下的机械轴承和用于复合车辆的飞轮系统的传动系统。NASA 同时也资助Goddard 空间飞行中心(GSFC) 研究适用于飞行器动量飞轮的电磁轴承。80 年代,DoE 削减了飞轮储能研究的资助,但NASA 继续资助GSFC 研究卫星飞轮系统的电磁轴承,同时还资助了Langley 研 究中心(LaRC) 及Marshall 空间飞行中心(MSFC) 关于组合能量储存和姿态控制的动量飞轮构形的研究。 近10 年来,一大批新型复合材料和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如高强度的碳素纤维 复合材料(抗拉强度高达8. 27 GPa) 、磁悬浮技术和高温超导技术、高速电机/ 发电机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等,使得飞轮能够储存大量的能量,给飞轮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活力。它可应用于国防工业(如卫星、电磁炮和电热化学枪、作战侦察车辆等) 、汽车工业(电动汽车) 、电力行业(如电力质量和电力负载调节等) 、医疗和电信业(作UPS 用) 等1NASA 的应用有航天器(宇宙飞船) 、发射装置、飞行器动力系统、不间断电源(UPS) 和宇宙漫步者。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个人现状分析及发展计划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个人现状分析及发展计划 甘城子中心学校张涛 一、结合自身的情况,谈谈自身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并进行自我评价。 我校在2012年安装多媒体电子教学白板,但是信息技术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所以近几年在教学中摸索着。在这几年,我从各方面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从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一知半解到能够比较好的掌控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自己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但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的现状,特别是不足之处: 1、对信息技术基本操作能力属于中下等水平,对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掌握不够熟练,对网络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多;2、课堂教学能力尚可,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新创意还不够;3、学校配置了设备,但设备的质量没有保障,所有的电子白板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显示屏变得相当白而看不清;4、随着信息技术新版教材的实施、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待加强。 二、结合诊断测评及自身的实际,依托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确定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方向,并制定发展计划。 1、发展目标(明确需要提高的能力):希望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应用更好的信息技术,我现在只能制作很初级的 PPT 用于教学,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我希望通过此次学习能让我真正学会运用一些高级处理软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 V8教学软件,希沃教学软

件的高级功能,Photoshop, Flash,, Movie Maker 等等。 2、发展内容(明确课程学习的内容,参与的活动、教学实践等): 一、认真学习,更新观念,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二、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广博的知识是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很难想象一个虽知识渊博但观念陈旧的老师,会赢得数码时代学生们的认可和尊重,每天按时在网上收集相关信息,关注时事,丰富课堂,紧跟时代步伐;三、厚积薄发,开拓创新,在英语课堂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四、努力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计算机水平以及应用能力,不断巩固和增强课件制作能力,为今后教学软件的运用和改进提供实用的技术。 3、学习计划(做好学习规划): 一、继续认真研究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与教法,特别是新教学内容的研究,争取在教革中能够探索出一条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方法;二、加大对信息学的学习力度,并积极用之于课堂实践;三、根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一些高级处理软件,如 Photoshop,Movie Maker 等等。四、摸索出一套适合学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教学成果。

储能技术及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及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 从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角度论述了电能存储技术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该领域当前的热点研究问题。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新问题 安全、优质、经济是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行,电力系统的运行和需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些新的矛盾日显突出,主要的问题有:①系统装机容量难以满足峰值负荷的需求。②现有电网在输电能力方面落后于用户的需求。③复杂大电网受到扰动后的安全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④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⑤电力企业市场化促使用户则需要能量管理技术的支持。⑥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和政府政策因素对电力系统发展的影响。 2000年到2001年初,美国加州供电系统由于用电需求的增长超过电网的供电能力,出现了电力价格大范围波动以及多次停电事故;我国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四年出现多个省市拉闸限电的状况;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电力供应短缺的现象。系统供电能力,尤其是在输电能力和调峰发电方面的发展已经落后于用电需求的增长,估计这种状况还会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将带来潜在的威胁。 加强电网建设(新建输电线路和常规发电厂),努力提高电网输送功率的能力,可以保证在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向用户可靠地输送电能。但是,由于经济、环境、技术以及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电网发展难以快速跟上用户负荷需求增长的步伐,同时电网在其规模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一段时间甚至长期存在结构上的不合理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电力企业的重组,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企业通常首先选择的是尽可能提高设备利用率,而不是投资建设新的输电线路和发电厂。因此,单靠上述常规手段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扭转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状况。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电力系统一直遵循着一种大电网、大机组的发展方向,按照集中输配电模式运行。在这种运行模式下,输电网相当于一个电能集中容器,系统中所有发电厂向该容器注入电能,用户通过配电网络从该容器中取用电能。对于这种集中式输配电模式,由于互联大系统中的电力负荷与区域交换功率的连续增长,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能不可避免,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复杂程度,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目前,电力系统还缺乏高效的有功功率调节方法和设备,当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发电机容量备用(包括旋转备用和冷备用),这使得有功功率调控点很难完全按系统稳定和经济运行的要求布置。某些情况下,即使系统有充足的备用容量,如果电网发生故障导致输电能力下降,而备用机组又远离负荷中心,备用容量的电力就难以及时输送到负荷中心,无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传统电力系统中,当系统中出现故障或者大扰动时,同步发电机并不总是能够足够快地响应该扰动以保持系统功率平衡和稳定,这时只能依靠切负荷或者切除发电机来维持系统的稳定。但是,在大电网互联的模式下,局部的扰动可能会造成对整个电网稳定运行的极大冲击,严重时会发生系统连锁性故障甚至系统崩溃。美国和加拿大2003年8月14日发生的大停电事故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如果具有有效的有功和无功控制手段,快速地平衡掉系统中由于事故产生的不平衡功率,就有可能减小甚至消除系统受到扰动时对电网的冲击。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用户对于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冲击过电压、电压凹陷、电压闪变与波动以及谐波电压畸变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用户设备特别是敏感性负荷的正常运行。电力市场化的推行也促使电力供应商和用户一起共同寻求新的能量管理技术支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对提高全社会的信息生存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 少问题,比如认识问题,资金投入问题,信息技术师资问题,以及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问题等。并对此进行总结。 2000年11月7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至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1,教育观念保守,许多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学生及家长的学习观念相对比较保守,普遍认为考大学是高中学习的唯一目标,高考不考的是“副科”。信息技术课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在电脑上玩玩游戏,上网聊聊天。 2,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不高。由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原来大多没有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现在中小学的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教师凤毛麟角。有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由普通教师来担任,这些教师本身对计算机了解的不多;有些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是外面临时招聘的代课教师;这些教师也许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他们本身就没有信息技术专业水平。鉴于这样种种情况,很多信息课很不规范,要不就让学生打打游戏,要不就放片子给学生看,要不就由学生自己乱倒腾,不能真正发挥信息课的作用。一方面,信息技术技术教师自身没有实现信息化,这样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和知识更新要比其它学科来的快,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尤其这一点对没有信息技术功底的教师来说压力则更大。 3、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许多中小学设备陈旧,计算机数量不足,硬件设施较差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比较多的资金投入。当前,设备陈旧、满足不了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笔者所在的城市仅有一两所重点中学真正拥有校园网,小学条件更差一些。大部分学校配置的计算机是“普九”大检查时配备的,其档次多为586或586以下,内存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完成信息的采集、整理、储存、发布等一系列的技术要求;有一部分学校虽然在近两年陆续装备了计算机,但由于经费问题,所装备的计算 机档次较低;另外,很多学校只知买进计算机,却不懂得要经常对机器进行维护,致使很多设备闲置不用,以致报废 4,、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课程缺乏整合 从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难看出,一些学校没有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起来,而是孤立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国家教育部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是我国面向./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关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各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必须与学科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5,信息技术考核评价没有体现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 目前,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的考试都沿用了传统课程的考查方式,即采用笔试闭卷考试。这种机械的记忆学习本身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宗旨相违背,也约束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教师教学的创

储能技术应用和发展前景

储能技术应用和发展前景 深圳市中美通用电池有限公司网址:WWW+中美通用电池首字母+COM General Electronics Battery Co., Ltd. 网址:WWW+中美通用电池首字母+COM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以及电动汽车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峰谷差、平滑负荷,可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供电成本,还可以作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的一种手段。智能电网的构建促进储能技术升级、推动储能需求尤其是大规模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从而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 随着储能技术的大量应用必将在传统的电力系统设计、规划、调度、控制方面带来变革。储能技术关系到国计民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目前储能在中国的发展刚刚起步。国家应该尽快研究储能技术的相关产业标准,加强储能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切实鼓励技术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从规模储能技术发展起始阶段就重视环境因素,防治环境污染;充分发挥储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把对新能源的鼓励政策延伸到储能环节。 近年来,我国电网峰谷差逐年增大,多数电网的高峰负荷增长幅度在10%左右,甚至更高。而低谷负荷的增长幅度则维持在5%甚至更低。峰谷差的增加幅度大于负荷的增长幅度,在电网中引入储能系统成为了实现电网调峰的迫切需求。 储能技术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实现规模化储能当前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约有40个储能示范项目,而规模在1000千瓦级的项目为数不多。这些储能项目多起到示范、探索性作用,并不具备产业化意义。 储能产业的发展机遇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马崇龙 ( 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2004级) [摘要]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对老师的访谈、调查等形式,对十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师在思想认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方面需要加强,应建立良好的学习团体和培训机构,抓好硬件、软件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程度愈来愈高,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跟上信息化教学的节奏和步伐。 [关键词] 信息技术信息素养课程整合校园信息化协作学习 1 引言 美国作为科学、文化发达国家,其信息技术教育思潮也相对比较先进,较大地影响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其中对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有较大借鉴意义,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认识到信息的需要,认识到正确的、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决策的根本,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可能的信息资源,展开成功的检索策略,访问信息,包括基于计算机和其他技术的信息,评价信息,为实际应用组织信息,将新的信息综合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中,利用信息进行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一般指的是对一些技术工具的最低水平的了解,如字处理工具、电子邮件、网络浏览器等。相反,信息技术通晓要求人们能够广泛地理解信息技术,从而能够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富有成效地运用,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既能帮助,也能阻碍目标的实现,并能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与传统的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相比,信息技术通晓需要对信息技术处理信息、交流和解决问题有更深刻、更本质性的掌握和理解。教育信息化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它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书本化教材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少则5年,多则10年或更长,而计算机网络上的知识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由于信息技术是新开设的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各课科任老师都是在摸索中教学的。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2 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十中的杨秋玲教师所做的调查分析,发现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上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 思想认识态度不够积极 教师对电脑的利用率与上网率都很低,不到30%,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十中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差距较大:60%的教师承认还处在电脑启蒙阶段,对于信息化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Word等文字处理、网页制作、PowerPoint等简单课件制作类工具,能熟练应用的分别只占27.9%、2%和5%,这与我们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要求相差甚远。图示如下:(杨秋玲老师的调查数据):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信息化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工具和必备技能。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相关操作培养“查找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内化并传递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但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开始,学生对计算机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并觉得信息技术课可以上网、聊天、打游戏,非常好玩,于是非常想学。但随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有的内容理论性非常强,需要记忆,知识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逐渐降下来了。课堂上学生只是对 “计算机”感兴趣,喜欢上机的操作课,以“玩”、“乐”为主要的情绪支配,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不好玩”,结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面对着学生不重视不想学不愿学的现状,我进行了认真分析、思考,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从教师自身分析。教师是 “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首要检讨的人是教师。说明我们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传播者没有完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向。这其中还包括教师本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问题,还有教学方法的欠缺等因素。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教师要摒弃陈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要提高自身素质,结合学科特点,将常用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于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并进行重组和延伸,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者将“点金术”传授给学生的目的。 其次,从学生方面分析。由于农村孩子家庭条件有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孩子接触信息技术的知识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信息技术课程不参加大规模的考试或者考核,所以学生们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心态,认为就是一门让他们放松的“娱乐”课。 最后,从家长和社会方面分析。社会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就存在着偏见,学校的多数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处在不懂、不闻、不问的状态,而班主任、其他教师虽然没抢占信息技术课,但是态度很明了,课爱怎么上都好,只要把学生看好就行,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大多数教师认为:上这种课不就是玩吗?虽然现在的家长已经能够懂得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但是与其它科目相比较家长们还是更加重视小学语数及英语科

储能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市场管理部 二零一五年八月十八日 目录 一、储能产业发展状况 (3) (一)国外储能产业发展情况 (3) (二)中国储能产业发展情况 (5) 二、储能市场分析 (8) (一)全球市场 (8) (二)国内市场 (9) 三、政策支持 (10) (一)国内现有政策分析 (10) (二)国外政策经验借鉴 (12) 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3) (一)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缺失问题亟待解决 (13) (二)自主技术有待工程应用验证和进一步完善 (14) (三)产品成本过高,推广力度不足 (14) (四)商业模式模糊 (15) 五、国内主要储能变流器生产企业分析 (15)

(一)北京能高 (15) (二)四方继保 (16) (三)索英电气 (17) (四)中船鹏力 (18) 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者设备,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把能量存储起来,根据应用的需求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的过程,通常说的储能是指针对电能的储能。储能技术应用广泛,随着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动力汽车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储能技术尤其大规模储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储能技术已成为该类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成为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储能产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储能领域正处于由技术积累向产业化迈进的关键时期。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多,煤炭的大量消耗的结果造成了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普及应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其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的特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入电网会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的冲击,而大规模储能系统可有效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调幅调频、平滑输出、跟踪计划发电,从而减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因此,大规模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连续、不稳定特性,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实现节能减排重大国策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国家实现能源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认为我在以下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我认为我在以下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还有 待提高: 篇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个人现状分析及发展计划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个人现状分析及发展计划 一、结合自身的情况,谈谈自身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并进行自我评价。 二、结合诊断测评及自身的实际,您认为您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最希望在哪些方面获得提高? 三、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等文件、第一模块必修课的学习,对照分析自身应用能力的不足,依托自身实际和发 展需求,确定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方向,并制定发展计划。 篇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个人现状分析及发展计划(模板)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个人现状分析及发展计划 一、结合自身的情况,谈谈自身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并进行自我评价。 二、结合诊断测评及自身的实际,您认为您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最希望在哪些方面获得提高? 三、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等文件、第一模块必修课的学习,对照分析自身应用能力的不足,依

托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确定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方向,并制定发展计划。 篇三:信息技术作业:我的再发展行动计划 我的再发展行动计划 作业题目: 本次培训已接近尾声,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研修和岗位实践,请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我的再发展行动计划”,为自己制定下阶段的奋斗目标,保持继续前行的动力,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持续向专业化发展迈进。 作业要求: (1)按照提供的表单工具模版来完成(模版见附件)。 (2)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可行的再发展行动。 (3)字数不少于300字。 (4)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附件:表单工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