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流的测量易学方案

电流的测量易学方案

电流的测量易学方案
电流的测量易学方案

《电流的测量》易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是有强弱的,知道电流的单位和符号。

2.会连接电流表,会读电流表上面的读数。知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会使用电流表,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温故互查:

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讲、互听、互查)

1.电流的形成以及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

2.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其电流路径。

设问导探:

一、电流的强弱

阅读课本45页“电流的强弱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电流是表示__________的物理量,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2.电流单位是____ ___,简称__ __,符号是__ __。

单位换算:1A= mA = uA

3.常见用电器电流值:

计算器中的电流约为;家用节能灯中的电流约为;家用电冰箱中的电流约为。

二、电流的测量

认真阅读45~47页“电流的测量”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作用:

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的仪表叫电流表,其电路元件符号为。

2.认识电流表:

(1)三个接线柱:、、。

(2)两个量程:

若接“-”和“0.6”,量程为 ___ , 该量程中分度值为。

若接“-”和“ 3 ”,量程为 ___ , 该量程中分度值为。

3.

思考:当指针在同一位置时, 你发现大小量程读数有什么关系了吗?

5. 练习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实验:(1)画出实验电路图;

(2)按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

(3)进行实验。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1.如果想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通过灯泡L1的电流,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是( )

2.如图所示为实物电路,请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4.根据电路图连接对应的实物图。

5.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图用笔画线

6.如图所示,电流表A1测量的电流,

电流表A2测量的电流。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500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七年六月 一、基本情况: (一)测区概况 本测区位于德阳与中江交界处,富兴镇,富兴镇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地形相对复杂,位于测区边缘有德中路,其中包括富兴镇,富兴镇阳平办事处,会棚办事处,三个测区面积大约2平方公里。 (二)目的任务: 为满足甲方规划设计及施工需要,需对该地区进行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三)已有资料 测区范围为各集镇新址范围,具体范围由甲方实地现场指定;二、作业技术依据 (一)《工程测量规范》(GB5002—93)(简称“规范”) (二)《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三)经审查批准的《1:500地形测量技术方案》(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三、控制测量 (一)根据测区情况: 1、首级控制:由于本次测图没有GPS固全站仪做首级控制测量。

(二)加密控制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按Ⅰ、Ⅱ级导线、图根点分级进行,标志采用简易标志,Ⅰ级导线点按Ⅰ01、Ⅰ02……进行编号,Ⅱ级导线点按Ⅱ01、Ⅱ02……流水编号,图根点按T1、T2……流水编号。 (三)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四)控制测量的观测均采用日本尼康全站仪进行(已鉴定为Ⅰ级全站仪)。水平方向观测的技术要求为: (五)Ⅰ、Ⅱ级导线点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精度按5等要求,其技术指标为

(六)Ⅰ、Ⅱ级导线的平差计算采用《平差易》专门软件进行(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平差结果以平差报告输出。图根点成果利用全站仪自动记录计算,不保留中间观测成果。 四、地形测图 (一)采用全站仪全野外数字采样、用计算机配合专门软件成图。(二)成图图幅为50cm×50cm,图名及分幅规格依照图式及规范分幅。(三)图根点的密度以满足地物、地貌的测绘为原则,通视良好且地形简单平坦区可适当放稀,对居民点等房屋密集区保证有足够的点位。(四)地形图基本精度及要求 1、由于高差较大,基本等高距选用1.0米; 2、图根点对于起算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超过5cm; 3、图上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按“规范”4.1.5条执行。高程点对相邻图根点中的误差按“规范”条执行。 4、高程注记点图上应分布均匀,每平方分米不少于5~8点。图根、碎部点高程均取至厘米注记。铁路、公路中心线交错排列注记。沟渠底高程图上注记间隔10cm,并测注沟宽。注记以分式标注,分母为沟底高程,分子为沟宽(注至分米)。并指明测定位置。 独立地物位置、检修井盖顶、铁路轨道、道路交叉中心及转弯处、河流、沟渠、塘岸边、建筑物墙基脚、桥面、较大庭院内、土堆顶、坑穴底、坡度变化处、坎边等都应测注高程。

XX线路工程控制测量方案

中铁十七局京沪高铁土建工程一标段 项目经理部第十六工区 加密控制点测量成果报告(DK218+256.07—DK228+305) 编制: 复核: 审核: 监理工程师: 中铁十七局集团京沪高速铁路JHTJ-1标十六工区 2008年6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3) 二、施测目的及依据 (3) 三、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情况 (3) 四、外业测量方案 (4) 五、内业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及总结 (9) 附件: 加密平面控制点统计表 (11) 水准控制网平差报告 (12) 加密高程控制点统计表 (27) 平面控制网平差报告 (28) 测量人员名单 (40) 原始记录材料 测量证件复印件

加密点控制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述 京沪高速铁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正线1318km,设计速度:350km/h,初期运营速度300km/h。跨线列车运营速度200km/h 及以上。JHTJ-1标段起止里程DK1+750~DK238+470.17,全长223.94km。主要工程:特大桥218110.58m/5座;站场3个;梁场11座;轨道板厂4座;铺轨基地1处。 本工区是JHTJ-1标第十六工区,里程范围DK218+256---DK228+305,内含有沧州西站路基站场和沧德特大桥部分,全长10049m,工作范围全部位于沧县纸房头乡包含跨过6个行政村。 其中路基站场共有CFG桩33290根,共935343延米;桥梁共有243个桥墩,一个京方桥台,有2280根钻孔桩,计109340延米;共有2个旅客地道桥和4个框构桥。 二、测量目的及技术依据 为了施工放样的方便及控制精度的要求,按照逐级布网原则在CPI的基础上加密用于线下施工控制的测量控制点,并把CPII点作为导线平差的检核条件。具体依据规范如下: 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 4、京沪客运专线有关会议评估纪要 5、设计院所移交的CPI,CPII坐标高程及相关资料。 三、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情况 本次测量分两组进行,每组4人,平面组采用索佳SET1130R3全站仪,精度为1mm+1ppm,测角精度为1秒;高程组采用徕卡DNA03

最新破坏永久性测量标志罪立案标准及认定(2018)

遇到刑法罪名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b3860141.html, 最新破坏永久性测量标志罪立案标准及认定(2018) 一、概念 破坏永久性测量标志罪(刑法第323条),是指故意破坏国家边境的永久性测量标志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永久性测量标志的正常管理活动。测量是从事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某些科学研究工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测量工作中,常常需要设置一定的测量标志。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这些测量标志,就会使有关数据资料失去准确性,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所以,有必要加强测量标志的保护,维护国家对测量标志的正常管理。为此,本法规定了破坏永久性测量标志罪,有重要意义。 本罪侵犯的对象必须是永久性测量标志。所谓永久性测量标志,是指国家和军队在全国各地进行测量过程中所设置的永久性标志。包括各种等级的天文点、重力点、水准点、三角点、导线点、海控点、炮控点等,有木质的、钢质的、铜质的、石质的等。也包括地形测图的固定标志。近年来设立的人造卫星观测点,也属于永久性测量标志。本

罪的破坏对象只限于永久性测量标志,这就与一般的毁坏公私财物罪有明显的不同,也同破坏一般的临时性的测量标志的行为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行为人所破坏的是为开挖河道、修建道路而临时埋设的测量标志,就不能构成本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永久性测量标志的行为。所谓破坏,是指拆毁、损坏、改变、移动、掩盖等。其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其行为足以使上述永久性测量标志丧失其原有作用的,就应视为破坏,构成犯罪。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长期保护测量标志的通告》的规定精神,拆迁永久性测量标志,“必须持有省、市、自治区测绘主管部门或军区测绘主管部门的证明函件,经保管单位和保管人验证后,”方可进行。凡违背《通告》的上述精神,非法拆迁永久性测量标志的,也构成本罪。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无论是住在永久性测量标志附近地区的人,还是临时经过的过路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永久性测量标志而故意加以破坏的,才构成犯罪。如果因不知是永久性测量标志而过失加以破坏的,就不能视作故意破坏,也就不构成本罪。例如,某乙不知路边的钢质觇标为永久性测量标志,而把它拆下拿回家使用,这就属于过失行为,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精编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交通部水运司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94)的基础上,吸收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测量新技术,充分考虑测量新设备和新方法的发展,并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标准修订而成。本规范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水位控制测量、水深测量、施工测量、水文观测、变形测量和制图等技术内容。 本规范主编单位为天津航道局,参加单位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汁院、天津海事局、上海航道局、广州航道局、长江航道局、中港第三务工程局和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 203—94)颁布实施7年来,为水运工程的测量技术发展和工程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测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发展很快,测量方法也随之不断的改进,该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目前水运工程测量的要求。为此,交通部水运司组织天津航道局等单位对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次修订中主要增加和补充了GPS测量、RTK-DGPS 测量、数字化测图、施工定位、机助制图、多波束测深 和适航水深测量等内容,并对原规范中的部分条文进行 了修改和完善。 本规范共分11章56节21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本规范编写人员分工如下: 1总则:郭文伟 2术语:郭文伟 3平面控制测量:张铁军、郭文伟

4高程控制测量:张铁军、李素江、袁世中 5地形测量:李金亮 6水位控制测量:袁世中 7水深测量:郭文伟、张铁军 8施工测量:李为荣、郭文伟 9水文观测:李金亮、万大斌、唐友田 10 变形测量:李为荣、郭文伟 11制图:冯立新、万大斌 附录A:郭文伟 附录B、C:张铁军 附录D:万大斌 附录E、F:袁世中 附录G~H、附录J~M:郭文伟 附录N:张铁军 附录P~R:郭文伟 附录S:万大斌 附录T:张铁军 附录u:万大斌 附录V:冯立新、万大斌 附录w:郭文伟 本规范于2000年12月23日通过部审,2001年9月5日发布,2002年1月1日实施。 本规范由交通部水运司管理和解释。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部水运司和本规范管理组,以便再修订时参考。

工程项目测量方案

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7); 1.2《路桥工程施工手册》; 1.3《公路测绘手册》; 1.4《公路测量》; 1.5《广青公路什邡红白至青牛沱段恢复重建工程二合同段施工图设计》; 1.6《路桥工程验收规范及规程》; 1.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第一章测量总流程图 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兼地形、工程结构的复杂,测量工作任务也较大,为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顺利完工。根据工程需要我们做如下测量操作流程图,(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用DS3型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什邡市红白镇红东大桥北岸,沿石亭江上游支流金河右岸由南向北经燕子岩、岳家山至干河口,转为北东至南西向,经水磨沟、头坪、二坪、三坪至路线终点青牛沱。本合同段K10+000~K16+240共长6.240km。 该项目起于红东大桥青牛沱岸,止于青牛沱。公路全长16.24公里,为三级公路,设计时速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7.5米,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路面类型为沥青砼。 (第二合同段K10+000~K16+240共长6.240km) 第2合同段共设大桥3座,桥梁全长377.08m/2座;中桥1座,桥梁全长69.04m/2座;小桥2座,桥梁全长47.08m/2座,其中通道桥1座,桥梁全长23.04m/1座。在所经过的沟渠上共设置钢筋砼盖板涵7道,涵洞总长度64.00m,钢筋砼圆管涵16道,涵洞总长度165.50m。 二、校核图纸数据: 施工图纸是测量放样的主要依据,图纸数据校核是第一步,作为测量人员首先应读懂并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才能准确的进行图纸数据校核。其步骤如下: 首先,应该了解图纸的工程概况及技术要求,其次应该读懂图纸总平面设计图,了解工程各部位的平面位置,红线桩位图,周围现状建筑物、公路、桥梁位置,合理有效利用,为今后控制点布设及施工放样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校核内容: 1、阅读图纸所有桩基,桥台,盖帽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了解它们的形状、尺寸、构造,特别是轴线尺寸、结构尺寸。 2、校核桥梁桩位坐标与高程,可根据图纸提供的曲线要素(曲线要素也需要检查)逐个检查,对应桩号与高程是否一致,如若发现有误,应该及时上报项目指挥部,由指挥部妥

测量工程技术设计书 测量技术方案

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7合同段 测量技术方案 编制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7合同段目录工程概况

---------------------------------------2 测量作业任务和内容 -----------------------------2 测量作业依据 -----------------------------------3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3 测量人员组织 -----------------------------------11 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12 测量精度质量保证措施 ---------------------------13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七合同段起讫桩号K29+100~K31+680(以左线计),路段全长580公里。本合同段起于北仑区大碶镇钱家村北侧与第六合同段终点相顺接,设置隧道穿过望娘岗、黄梅山至本合同段终点宁波枫林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垃圾填埋场东北侧。 2本合同段主要工程 本合同段主要有望娘岗隧道(长隧道) 、黄梅山隧道(中隧道)和战备路分离式立交。

1、望娘岗隧道 左线:起讫桩号K29+420~K31+050,长1630m; 右线:起讫桩号YK29+450~YK31+050,长1600m 。 2、黄梅山隧道 左线:起讫桩号K31+245~K31+680,长425m; 右线:起讫桩号YK31+330~YK31+683,长353m 。 3、战备路分离式立交 左线长80m, 右线长100m 。 第二章测量作业任务和内容 测量工作是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根据测量数据适当调整作业进度和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准确进行。

线路工程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

线路工程测量方案技术 设计书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参与编写人: 审核人: 2011年9月16日

目录 一、前言 (2) 1、工程概况: (2) 2、线路测量目的: (2) 二、技术依据 (2) 三、线路观测的总任务及内容 (3) (1)线路工程的勘测阶段 (3) (2)线路工程的施工放样阶段 (4) (3)工程竣工运营阶段的监测 (4) 四、线路观测的具体任务及内容 (4) 1、准备工作 (4) 2、导线测量 (4) 3、中线测量 (4) 4、纵断面测量 (5) (1)基平测量 (5) (2)中平测量 (6) 5、纵断面图的绘制 (6) 6、横断面的测量 (6) 7、横断面图的绘制 (7) 8、土(石)方量的计算 (7) 9、参照以下要求设计道路的路面和竖向 (7) 五、人员设备配置 (8) 1 、仪器设备如下表 (8) 2 、人员组织 (9) 六、点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 (9) 七、测量成果报告 (9)

线路工程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 一、前言 1、工程概况: XX位于桂林市雁山镇西南,距离市中心54公平公里,桂南公里西侧约500米,学校目前占地面积3005亩,现雁山校区第二期工程1040亩已获政府批复,其中XX占800亩,本工程属于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二期工程。该路线位于XX食堂附近,是通向XX后门的主要通道。该路段长达1.5公里左右,目前是路面是黄土碎石路,其路基所在地区多为荒地,地表比较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在三度以内。路线中心一侧有学生宿舍楼和食堂,是同学们活动比较繁华的场所;另一侧则是荒地农田。现由XX测绘工程专业第七组实习小组负责该路段线路工程测量与方案设计。 2、线路测量目的: 线路测量之目的和意义在于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在勘测设计阶段主要是为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在施工阶段主要是将线路中线(包括直线和曲线)按设计的位置进行实地测设。各种线形工程的测量工作大体相似,根据此次实习的具体要求其主要目的如下: (1)掌握进行四等和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掌握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中线测量、纵断面和横断面测量的作业方法和过程; (3)掌握纵横断面图的绘制方法和工程土(石)方量的计算方法,并熟悉进行路线坡度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二、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实习工作安排表》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008年修订版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001-97》1997版 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7、《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测量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测量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测量标志是标定地面测量控制点位置的标石、觇标以及其他用于测量的标记物的通称,其为社会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测量标志损毁严重。文章分析了测量标志损毁破坏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测量标志保护 前言 测量标志是维持国家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重力系统及其框架的基础设施, 它不仅是获取各种测绘数据的起算点, 同时也是地学及有关学科进行研究、分析的主要参照物。我国政府对测量标志保护工作十分重视, 早在1955年国务院就颁布了5关于长期保护测量标志的命令6; 198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布了5关于长期保护测量标志的通告6;1984年国务院制定了5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6; 1996 年9月4 日, 国务院又重新发布了5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6; 1997 年制定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6, 明确了对破坏测量标志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6规定了测量标志保护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尽管我国已经具备了上述测量标志保护的法规, 但由于测量标志保护涉及面广,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测量标志保护的状况不容乐观。 一、测量标志的现状及分析 我国测量标志损坏严重。1994年7月4日在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召开的全国测量标志维护管理总结表彰暨工作会上, 公布了全国对近20万座测量标志的调查情况统计, 损坏率约为33%。全国近50000 个天文大地网点,历经几十年沧桑, 已损坏了近1 /3。上个世纪90 年代,河南省对大地控制点测量标志进行普查, 损坏率达50%左右。大多数省测量标志损坏调查资料分析表明, 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大地点破坏率一般都在50% 以上。1999年, 对我国85重力网测量标志调查发现由于飞机场扩建以及人为破坏, 有近40%的重力点位已不存在。这也导致了国家测绘局与其它部门联合, 启动了国家2000重力网建设的原因之一。我国水准测量标志破坏情况以前报道的比较少, 下面通过对华北地区水准测量标志破坏情况的统计分析, 从中可以看出水准测量标志破坏状况。河北省测绘局最近对本省一等水准标石破坏情况进行了详查, 统计见表1。 2004年, 国家测绘局第二大地测量队在华北地区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工作中, 对河北省二等水准标石破坏情况进行了详查, 统计见表2。

航道工程测量方案

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施工测量控制方案

江苏省捷达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疏港航道HD04A项目部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观测依据 (2) 3、施工测量准备 (3) 4、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布设 (3) 5、建筑物定位放线 (5) 6、测量仪器的选用 (8) 7、质量保证措施及仪器使用制度 (9)

一、工程概况 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北接连云港,南连灌河、通榆河,西接京航大运河;既是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和江苏规划建设的“两纵四横”内河干线航道网的主要干线一连申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云港港急输运系统中最重要的内河水运航道。HD04A标段位于灌云县和新浦区,是云善河的一部分。起点位于宁海乡海河村水厂附近(K19+500),终点位于中正桥附近(K23+100),全长3.6KM。本次整治航道采用三级双线航道标准,航道弯曲半径不小于896米,最小通航水深为3.2米,航道标准断面:底宽45米,面宽70米,河底水下边坡1:5 二、观测依据 (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J218-2005) (5)《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测量技术报告》(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08年2月); (6)《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测量控制实施细则》(连疏航指办工【2008】40号); (7)工程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 (8)招投标文件和技术资料; (9)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业主制定的相关制度。 三、施工测量准备 3.1技术数据描述 3.2由项目测量工程师向测量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工长进行技术交底。人员组织: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及工程量,安排现场测量组长一名:沈学亮,负责测量工作的安排、仪器的管理、测量质量的管理、测量工作进度的控制及测量工作的指导及一般性问题的解决。再设测量副组长:马国柱,配合测量组长工作。另安排测量工2名,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均有上岗证。 3.3起始坐标依据的校测:对起始依据点:连云港港疏港航道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目的和意义 施工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 强施工测量管理工作,明确测量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确保测量工作及时地、精确地满足施 工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施工测量是工程开工前、工序作业前、项目竣工前技术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对 已完工的工程实体位置、高程、几何尺寸检测及位移变形观测的重要手段。它既是工程建 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总体 要求 为保证工程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合理组织测量人员,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严格按照设计及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测量,在满足测量精 度的基础上积极为施工生产服务,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原则 在测量布局上,应遵循“由整体到布局”的原则;在测量精度上,应遵循“由高级到低级” 的原则;在测量次序上应遵循“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在测量过程中应遵循“随时检查, 杜绝错误”,“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原则。 施工测量的依据 施工测量以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含变更设计)、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桩资料、工 程所属行业测量技术规范(规则)为依据。 施工测量的三个阶段 施工测量工作分三个阶段,即开工准备阶段测量、施工阶段测量和竣工阶段测量。开工准 备阶段测量包括:交接桩、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施工控制网建立、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施工阶段测量包括:施工放样测量、工序检查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沉降位移变形观测 及安全监控测量。竣工阶段测量包括:竣工贯通测量和工点竣工测量。 设计控制桩交接 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参加的现场交接桩工作,根据设计院提供的 资料,对设计平面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等逐一进行现场确认接收,做好交接记录,办理交 接桩签认手续。交接记录应详细注明缺桩和桩损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接桩后及时 清理桩址周围杂物,建立醒目的桩位标志,并进行必要的保护。 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 根据设计控制桩的精度等级要求,编制平面、高程控制点施工复测方案, 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对设计平面控制桩及高程控制桩进行贯通复测,对丢失或损坏的控 制桩点进行补设(或由设计补设),并与相临标段的设计控制桩进行联测(不少于两个桩点),当复测成果与设计不相符时,应及时与设计沟通解决。完成后编制复测成果报告书,经监理、设计签字确认后使用。 施工控制网建立 在熟悉本标段设计路线和结构工程平面图的基础上,根据施工测量的需要,确定在设计控 制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或重新布设测量控制网点,相邻加密桩点保证通视且间距不宜超 过300m。测量完成后编制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书,经监理复核确认批准后方可用于 施工放线测量。 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防雷检测技术设计方案

一、施工组织设计 一、检测目的 雷电放电电压高、时间短,整个过程伴随多种物理效应,如:静电感应、高温高热、电磁辐射、光辐射等,这些物理效应的共同作用已严重危害室内弱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确定一个建筑物防雷装置是否合格应进行防雷检测工作。 二、检测依据: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 《建筑物防雷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三、检测内容:

三、检测方法: 1、接闪器 1.1 首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记录。 1.2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吴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是否齐全,焊接部分补刷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截面是否锈蚀1/3以上。检查接闪带是否平整顺直,固定支架间距是否均匀,固定可靠,接闪带固定支架间距和高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每个支持件能否承受49N的垂直拉力。 1.3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接闪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1.4 首次检测时,应用经纬仪和卷尺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物的长、宽、高,并根据建筑物防雷类别应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

1.5 首次检测时,检测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1.6 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 1.7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建筑物的防侧击雷保护措施是否符合规定。 1.8 当底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女儿墙内、防水层内或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除底层和多层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不应利用女儿墙内钢筋作为暗敷接闪器。 2、引下线检测 2.1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引下线隐蔽工程记录。 2.2 检查专设引下线位置是否准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吴遗漏,焊接部分补刷的防锈漆是否完整,专设引下线截面是否腐蚀1/3以上。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整顺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定。引下线固定支架间距均匀,是否符合水平或垂直直线部分0.5m-1.0m,弯曲部分0.3m-0.5m的要求,每个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检查专设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焊接处是否锈蚀,油漆是否有遗漏及近地面的保护设施。 2.3 首次检测时,用卷尺测量每组相邻两根专设引下线之间的距离,记录专设引下线布置的总根数,每根专设引下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 2.4 首次检测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根专设引下线的规格尺寸。 2.5 检测每根专设引下线与接闪器的电器连接性能,其过期电阻不应大于0.2Ω。 2.6 检查专设引下线上有无附着的电气和电子线路。测量专设引下线与附近电气和电子线路的距离符合规定。 2.7 检查专设引下线的断接卡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专设引下线与环形接地体连

线路测量

线路测量。 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工程测量,简称线路测量。 二、线路测量的任务和内容 线路测量是为各等级的公路和各种管道设计及施工服务的。它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是为线路工程的设计提供地形图和断面图,主要是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二是按设计位置要求将线路敷设于实地,其主要是施工放样的测量工作。整个线路测量工作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规划设计区域内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平面图和断面图资料,收集沿线水文、地质以及控制点等有关资料。 2.根据工程要求,利用已有地形图,结合现场勘察,在中小比例尺图上确定规划路线走向,编制比较方案等初步设计。 3.根据设计方案在实地标出线路的基本走向,沿着基本走向进行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4.结合线路工程的需要,沿着基本走向测绘带状地形图或平面图,在指定地点测绘工地地形图(例如桥位平面图)。测图比例尺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要求参考相应的设计及施工规范选定。 5.根据设计图纸把线路中心线上的各类点位测设到地面上,称为中线测量。中线测量包括线路起止点、转折点、曲线主点和线路中心里程桩、加桩等。 6.根据工程需要测绘线路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比例尺则依据不同工程的实际要求选定。 7.根据线路工程的详细设计进行施工测量。 8.工程竣工后,按照工程实际现状测绘竣工平面图和断面图。 三、线路测量的基本特点 1.全线性

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线路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以公路工程为例,测量工作开始于工程之初,深入于施工的各个点位,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测量技术工作,当工程结束后,还要进行工程的竣工测量及运营阶段的稳定监测。 2.阶段性 这种阶段性既是测量技术本身的特点,也是线路设计过程的需要。体现了线路设计和测量之间的阶段性关系。反映了实地勘察、平面设计、竖向设计与初测、定测、放样各阶段的对应关系。阶段性有测量工作反复进行的含义。 3.渐近性 线路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竣工经历了一个从粗到细的过程,线路工程的完美设计是逐步实现的。完美设计需要勘测与设计的完美结合,设计技术人员懂测量,测量技术人员懂设计,完美结合在线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实现。 四、线路测量的基本过程 1.规划选线阶段 规划选线阶段是线路工程的开始阶段,一般内容包括图上选线、实地勘察和方案论证。 (1)图上选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建设基本思路,选用合适比例尺的地形图(1:5000~1:50000),在图上比较、选取线路方案。现实性好的地形图是规划选线的重要图件,为线路工程初步设计提供地形信息,可以依此测算线路长度、桥梁和涵洞数量、隧道长度等项目,估算选线方案的建设投资费用等。 (2)实地勘察 根据图上选线的多种方案,进行野外实地视察、踏勘、调查,进一步掌握线路沿途的实际情况,收集沿线的实际资料。特别注意以下信息:有关的控制点;沿途的工程地质情况;规划线路所经过的新建筑物及交叉位置;有关土、石建筑材料的来源。地形图的现势性往往跟不上经济建设的速度,地形图与实际地形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实地勘察获得的实际资料是图上选线的重要补充资料。 (3)方案论证 根据图上选线和实地勘察的全部资料,结合建设单位的意见进行方案论证,经比较后确定规划线路方案。 2.线路工程的勘测阶段: 线路工程的勘测阶段通常分为初测和定测阶段。

XX年市测量标志维护巡查保护工作总结

XX年市测量标志维护巡查保护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根据自治区测绘局《关于做好XX年测量标志维护保护工作的通知》的工作安排,进一步提高对测量标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领导责任,建立和完善测量标志保护长效机制,落实管理经费和委托保管制度,建立测量标志日常维护和巡查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破坏测量标志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形成新形势下测量标志保护的新格局,我局对**市辖区的测量标志进行了巡查,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宣传渠道特别是8.29测绘法宣传日广泛宣传,结合实际,继续做好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职工群众和在测量标志分布区域内建设施工单位等,使各级领导和各族群众提高对测量标志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支持测量标志保护工作。 二、加强对测量标志维护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市在测量标志普查组织机构基础上,建立由当地政府领导牵头,测绘、财政、公安、司法、交通、军队、武警、城建等部门领导参加的测量标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建立测量标志维护保护工作机制,定期通报情况,

研究当地测量标志保护相关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形成政府领导、测绘行政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测量标志维护保护工作机制。 三、开展测量标志日常维护巡查工作。**市国土资源局定期进行测量标志巡查工作,一般上半年、下半年各巡查一次。主要任务是,检查测量标志现状,对测量标志进行日常维护,逐步设立警示标志,查清测量标志损毁的原因,对故意破坏测量标志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等。建立测量标志巡查工作档案,将巡查过程作出详细记载。分管局长亲自挂帅,测绘管理科具体负责,在做好巡查测量标志资料、人员、车辆的准备基础上,不辞辛苦从XX年8月11日至13日和9月1日至3日先后两次对**市测量标志进行了巡查,对测量标志逐个进行检查、核对、拍照,十四个测量标志现状为:三角点五个,其中东窝子、肃洲户、五级电站、NO73四个点保存较好,红山嘴东点上标石被破坏,下标石完好,钢标被破坏,该点所使用的土地被坟地圈占,无法使用;水准点九个,其中I奎乌16、II夏石32、II夏石45、II夏石46、II夏石47五个点保存完好,II夏石43点因修建林床已被破坏,I奎乌15点、II夏石33因建设被埋地下无法找到,II夏石38点因建设上标石被挖断,下标石完好,无法使用; 四、做好测量标志日常管理。严格测量标志拆迁审批,对未经审批擅自拆迁测量标志的要依法查处。对一些由于年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94)的基础上,吸收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测量新技术,充分考虑测量新设备和新方法的发展,并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标准修订而成。本规范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水位控制测量、水深测量、施工测量、水文观测、变形测量和制图等技术内容。 本规范主编单位为天津航道局,参加单位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汁院、天津海事局、上海航道局、长江航道局、中港第三务工程局和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 203—94)颁布实施7年来,为水运工程的测量技术发展和工程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测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发展很快,测量方法也随之不断的改进,该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目前水运工程测量的要求。为此,交通部水运司组织天津航道局等单位对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次修订中主要增加和补充了GPS测量、RTK-DGPS测量、 数字化测图、施工定位、机助制图、多波束测深和适航水深测 量等内容,并对原规范中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本规范共分11章56节21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本规范 编写人员分工如下: 1总则:郭文伟 2术语:郭文伟 3平面控制测量:张铁军、郭文伟 4高程控制测量:张铁军、李素江、袁世中 5地形测量:李金亮 6水位控制测量:袁世中 P1 7水深测量:郭文伟、张铁军 8施工测量:李为荣、郭文伟 9水文观测:李金亮、万大斌、唐友田 10 变形测量:李为荣、郭文伟 11制图:冯立新、万大斌 附录A:郭文伟 附录B、C:张铁军 附录D:万大斌 附录E、F:袁世中 附录G~H、附录J~M:郭文伟 附录N:张铁军 附录P~R:郭文伟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2主要工程数量 (1) 2.编制依据 (2) 3.适用范围 (2) 4. 测量人员的组成及仪器设备 (2) 5.平面控制测量 (3) 5.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3) 5.2隧道平面控制测量 (5) 6.高程控制测量 (6) 6.1.技术设计 (6) 6.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水准点的埋设 (6) 6.3.水准仪和水准尺检校 (6) 6.4.普通水准测量实施 (7) 6.5.精密水准测量实施 (7) 7.测量资料管理及上报 (8) 8.质量保证措施 (9) 1、全站仪、水准仪应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在测量作业前也应按《测规》要求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校正,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9) 2、作业条件和操作程序必须严格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标准执行。 (9) 3、对外业实测成果,内业计算资料、现场放样资料必须进行复核,经复核无误的成果才能采用,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9) 4、由于诸多施工因素影响,在利用已测GPS点、水准点测量前,已先检测、判明已知点是否位移、沉降,以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一旦发现控制点的稳定性有问题时,立即对原控制网进行复测。 (9) 5、导线测量中,坚持换手复测制度,减少人为误差(看错、读错、记错)的出现。 (9) 6、各种桩位、基点的埋设应严格按要求进行,并加强桩点的保护工作,避免破坏现象。 (9) 9.总结 (10) 本隧道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通过平差计算,精度指标各项指标均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中有关要求,洞内平面坐标成果和高程成果满足施工测量要求,可以采用。 (10)

浙江省测量标志保护办法.doc

浙江省测量标志保护办法 发文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 文号: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11号 发布日期:1999-2-3 执行日期:1999-2-3 生效日期:1900-1-1 经省人民政府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测量标志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浙江省测绘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测量标志的设置、使用、拆迁、保管、维护、维修和其他与测量标志相关的活动。 第三条测量标志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对永久性测量标志占用的土地拥有永久使用权。永久性测量标志占用土地的具体程序,根据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省测绘局主管全省测量标志保护工作,并具体负责

一、二等测量标志的管理。 市(地)、县(市)测绘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测量标志保护工作,并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负责三等以下(包括三等)测量标志的管理。 其他设置测量标志的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专用测量标志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对测量标志实行义务保管制度。各级测绘主管部门和其他设置测量标志的部门可以委托测量标志设置地的乡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单位保管测量标志;受委托单位应当确定责任人,并指派专人负责保管。 永久性测量标志应当实行委托保管。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应当签订委托保管书,并抄送测量标志设置地县级以上测绘主管部门。 第六条测量标志保管单位和保管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保管测量标志,制止损坏测量标志和妨害测量标志使用效能的行为; (二)检查使用测量标志的测绘人员的证件和测量标志使用后的完好情况; (三)及时报告测量标志的受损情况,妥善保护现场,协助有关部门查明情况。 测量标志保管人员履行职责应当持有省测绘局制发的《浙江省测量标志保管员证》。 第七条设置永久性测量标志,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选择有利于标志长期保护和管理的地点,执行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技术标准,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记。 第八条测绘主管部门应当以适当方式定期发布本行政区域内永久性测量标志的目录和其他有关信息,但国家和省规定应当保密的除外。

航标配布施工方案

防城港核电航标配布施工方案 及安全措施 1、基本情况 防城港核电重件码头工程,是防城港核电站的配套码头工程,航道设计船型为3000吨级海船,包括港池、航道和掉头水域,航道以钦州西航道为起点,以98°~278°方位转56°~236°进入导流明渠,再按110°~290°进入码头前沿回旋水域,整个进港航道长约2080m,宽60米,底标高-3.5米;回旋区直径150米,底标高-3.5米;助航标志包括航道和掉头水域,设置灯浮标11座。标志的配布位置如总体布置图所示。 2、相关技术标准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GB4696-1999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形状显示规定》GB/T16161-1996 《航标灯光认号颜色》GB12708-91 《航标灯光强测量和灯光射程计算》JT7007-93 《浮标》JT7004-79 《浮标锚链》JT/T100-2005 3、灯浮标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 3.1浮筒 浮标采用新型涂装钢质浮标,用软钢板制成,通过防腐涂装使其完全适应海上工作环境。浮标配置望板和航标灯,航标灯采用太阳能供电,浮标的形状和尺寸满足海区浮标外形规范。根据当地条件,浮标的直径为2.4米,采用SNA的HF2.4-D1钢质浮标。 浮标特征如下: (1)号、(3)号、(5)号、(7)号、(9)号:右侧标、绿色锥形向上; (2)号、(4)号、(6)号、(8)号、(10)号、(12)号:左侧标、红色罐形。 3. 2. 航标灯 灯浮标安装LED航标灯,射程3海里,灯光特性如下: (1)浮标:闪绿4秒 (2)浮标:闪红4秒 (3)浮标:闪绿4秒 (4)浮标:闪红4秒 (5)浮标:闪绿4秒 (6)浮标:闪红4秒 (7)浮标:闪绿4秒 (8)浮标:闪红4秒 (9)浮标:闪绿4秒 (10)浮标:闪红4秒 (12)浮标:闪红4秒 4、总体布置

土地整治项目测量技术设计方案教学内容

3 实施方案 3.1 任务概述 3.1.1 编制的目的和依据 3.1.1.1 编制的目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划定的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是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湖北省农垦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测绘工作,是为科学地管理土地,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本次测量采用最先进的测绘方法(野外全解析,内业机助制图)即数字化成图。为保证这项工作的质量,统一技术标准,特编制本《技术实施工作方案》,在测绘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及《技术实施工作方案》要求进行作业。 3.1.1.2 编制依据 1、《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14804-93。 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73—97)。 4、《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 6、《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7、《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 试行) 》。 8、《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9、《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0、《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 11、《湖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 年) 》。 12、《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2006-2020 年) 》。 13、土地调查、土地确权、土地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技术标准、规范与有关规定。 14、本项目技术方案。 3.1.2 已有资料的收集 1、本测区已有的首级控制网成果,包括首级控制网起算点及其它等级控制点成果和点之记。 2、最新的地籍图电子成果、图件。 3、本测区高清晰分辨率的影像图。 4、最新的地形图电子成果、图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