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牟昱苍

(青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

青海西宁810008)

要:民本思想,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治国安邦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它是中国传统

政治哲学的基础,也是其根本与核心。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中,儒家民本思想一直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借鉴和学习儒家民本思想的精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本思想启示

民本思想,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治国

安邦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中国传统政治的指导思想是儒家的政治哲学,而民本思想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一个基本命题,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是一种施政理念,而且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深深地影响着一般国人乃至思想家、政治家。

一、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民本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重视民生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民生问题始终是统治者要着手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直接危及社会的安定。因此,主张统治者一定要“制民之产”,使百姓拥有稳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这样,老百姓丰衣足食,没有生活之忧,他们才乐于服从君主的统治,社会才能安定;否则,一旦失去稳定的生活来源,甚至无法生存下来,老百姓就会铤而走险,走向与统治者对抗的道路,社会也会因此而陷入动荡之中,因而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只有坚持实行民生政策,满足百姓的生存需求,才能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体恤民力

赋税和徭役是封建国家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而赋税的轻重对百姓的生产与生活有着重要而又直接的影响。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从爱民的立场出发,主张轻徭薄赋,以有利于百姓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在征收赋税的时候最好要做到取之有度,不要竭泽而渔,以保证社会再生产

的顺利进行。

横征暴敛只能是自取灭亡。因此,统治者必须建立合理的赋税征收体制,切实减轻百

姓的负担。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人民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权力,才能使封建国家得到源源不绝的赋税,从而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三)施教于民

儒家认为社会的长治久安,不但取决于民众的温饱问题的解决和国家法律制度的健全,还取决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因为只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才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教育,引导他们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把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纳入到礼仪的轨道上来,以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民众的道德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不对民众进行教育,而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和法律手段去限制他们,就不能保证长治久安。

(四)顺从民意

儒家强调民意是百姓心声的吐露,是对统治者的政策正确与否的最好检验。凡是保护民众利益、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必定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而那些损害民众的利益,与社会的发展背道而驰的政策、措施,必定会遭到人民的反对。因此,统治者在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时,一定要注意倾听民众的呼声,尊重民众的意愿,并把它作为自己制定政策、措施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决策的正确性,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使社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五)与民同乐儒家认为“人和”的关键就是要争取民心。这就要求统治者要关心民众的疾苦,做到忧民众之

收稿日期:2008-09-10

作者简介:牟昱苍(1967-),男,汉族,青海贵德人。青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 inorities Teachers College of Qinghai Teachers University 第20卷第2期

Vol.20.22009年11月Nov.2009

6

所忧,乐民众之所乐,从而赢得民众的真诚拥戴。因为君主与民休戚与共,民众就会跟君主同心同德,即所谓“乐民之乐者,民亦与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否则,就会使自己脱离广大的人民群众而成为孤家寡人甚至独夫民贼,最终落得身死国亡的下场。

(六)取信于民

“信”作为儒家倡导的五德之一,历来倍受人们的推崇,并被提升为立国之本。国家可以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和兵员,但不能不取信于民。因为一旦失去了民众的信任,产生重要的信任危机,国家就会很快走向灭亡。取信于民的关键是为政者要做到公正无私,依法办事,从而让人们口服心服。

二、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就是说,任何思想的结晶都是社会实践的结果,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受其制约。任何思想家的思想论述,都不能超越他所生活的时代。儒家的民本思想,在对当时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具有历史局限性。

总的来说,在儒家民本思想中,反对用“霸道”治理社会,即用武力和法令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控制,提倡用礼、仁、德治理社会。他们主张爱民、利民、福民,反对统治者过度剥削和压迫民众,有利于提高民众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保护民众的部分利益;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重民、惠民、养民,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民得到了实惠,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推动了社会发展。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是儒家政治思想最核心的价值。这一思想认定民众是国家的根本,要求统治者关注民生,实施惠民政策。历史事实证明,“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民有利,而“乱”破坏生产力,阻碍社会发展,对人民不利。在历史上凡是重视以民为本的统治者,在他统治的时期都获得了好的政绩,社会就会相对平衡,社会矛盾就不那么尖锐,相反则会引起社会极大的动荡。儒家这种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德治”思想,表现出了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虽然民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民本思想是封建王朝统治合法性的基础。民本思想对统治者有一定的劝导和制约力量,历代思想家倡导君主要为政以德,勤政爱民;官吏要廉洁自律,为民做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在封建社会中,君主的中央集权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也多多少少有一点社会服务职能。“封建统治者把民众视为邦国之本,把自己和民众的关系比喻为舟和水的关系,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能够和睦相处,这并不是一种虚伪的道德说教,而是基于期望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需要。”[1]的确,较为明智一些的封建统治者都乐意把自己打扮成“民众保护者”这一角色,因为他们深知人民在国家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是公开否认民本思想,就意味着抛弃自己的“子民”,也就等于毁坏统治的合法地位。民本主义为统治者的长治久安着想,可以说是古代政治文明的最高表现。

儒家民本思想曾经发挥过重大历史作用,对于今天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不乏借鉴意义。但是,和它产生、成长其中的土壤——

—封建社会一样,本身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表现在:

(一)重民主张是恩赐式的

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承认专制君主权威至上的前提下,来关照“民”之为“邦本”的,是为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的手段。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维持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正如毛泽东所说:封建统治者讲爱民和爱牛差不多,爱牛是为了从牛身上挤出更多的牛奶,让牛耕更多的田。“以民为本”只是一种维护统治的手段。历代民本论者对民众巨大的力量都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民众的暴力革命是君主王朝覆灭的原因。因此,他们提出重民主张,规劝统治者要重视民生,体察民情,安抚民心,爱惜民力。但是,重民的主体是君主,重民的内容是为民做主,重民的措施是施行仁政。民本政治的主动权在君主手里,是至上而下的恩赐,没有把民意作为最高权威来源,民众并没有真正的政治权利。民虽为“邦本”,但“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君王并不是通过一种客观的、合法的选举制度而产生的,都是由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命领袖来秉承天命,取得王位,做人民的统治者,人民的幸福完全是依靠上天即明君的惠泽”。[2]

(二)民本实质为官本

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从官本位意义出发,民的价值就是为统治阶级存在而不是为自己,民与统治者的关系是主从关系,民是统治者眼中的工具。在他们思想中根本就没有把“民”的价值上升

7

到“人”的高度。历代儒家思想家宣扬民本主义,并非为民请命,而是为君主专制的长治久安着想,因此才受到有政治眼光的君主的青睐。在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官吏的特权是不容挑战的时代里,这种民本思想是没有任何制度和物质保证的,而既有意识形态作辩护,又有暴力作后盾的君主及其官僚对民众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因此“官本位”才是封建社会的真实秩序。

(三)钝化群众斗志,延缓历史进程

民本思想家提出种种兴国安邦的政治主张,提出顺民心得民意的许多措施,在君权至上的原则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使百姓安于现存剥削制度。尤其主张德治教化以宣扬君权神授和封建伦理道德,使百姓成为循规蹈矩的“训民”,维护封建君王的权威。如孔子倾向于把民本政治工具化,在其“君君、臣臣”的政治模式中,

“君本位”是不可动摇的。因此,儒家民本思想无法冲破封建制度的藩篱,成为群众的自己解放自己的斗争旗帜。

三、儒家民本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一)“以民为贵”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在“民贵君轻”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政权的更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作中,

“以民为贵”有利于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民服务,为民谋利。“只有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用来谋取私利,才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廉洁从政,使我们的工作符合群众的要求,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3]

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不断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名利。”[4]我们的领导干部什么时候也不要忘乎所以,一定要善待人民,做人民的“公仆”。

(二)把“民”在真正意义上升到“人”的高度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仁者爱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清官意识”、

“官本思想”。如果民为主官为仆,变子民为公民,就根本用不着寄希望于清官,清廉对于官员来说是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对官员最低的要求。事实上,历代对“清官”的歌颂,归根到底,都是对制度的否定,历来老百姓对“清官”的期盼,实际上都透着浓浓的对法律不信任的情绪。

(三)要尊重人、关心人、不断满足人的有效需求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只有不断激发人的创造愿望,支持他们的创造活动,肯定他们的创造成果,满足他们的有效需求,才能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爱民、利民”,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

民心向背,决定政权的存亡,必须重视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5]

今天我们重温儒家民本思想,目的是借鉴其精华部分,以史为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让人民当家做主,确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重民、爱民、利民、惠民,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林甘泉.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其历史价值[N].光明日报,2006-10-9.

[2]栾亚丽,宋严.儒家民本思想与民主化进程[J].辽东学院学报,2006.

[3][4]胡锦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J].求是,2004(1).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责任编辑:李晓)

8

先秦儒家与法家的政治思想比较

先秦儒家与法家的政治思想比较 摘要:我们今天讲构建和谐社会,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有以及人之幼”的和谐蓝图与和谐之愿;又说要建立法制社会,推进法制化进程,而在公元前两百多年,韩非就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主张以法治国,“认为以法治国,举措而已。”儒家和法家作为先秦时的两大重要思想流派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般。儒家尚礼,法家重法且尤种刑,但两者异中又不乏共同之处,探讨儒法两家的异同并从中总结出了两者各自的优劣从而扬起所长避其所短、兼采二者之优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不无裨益。 关键词:历史背景联系区别“德”“法”结合标本兼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变;凡育所学,皆成性格。政治思想作为政治和思想的结合物,既有政治的广度又具备了思想的深度,既给人史的明智,又给人诗的灵秀既让人有数学的周密,又让人有科学的深刻,还使人不乏伦理学的庄重与逻辑修之学的善辩。;历史证明儒法两家就是涵盖了政治是思想这一特质的思想流派。 一、儒、法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姑且不论道从何来,一、二、三优势什么,可以推知的是:万事万物皆有因果。追溯先秦时代的历史,儒法政治思想之“果”产生的因由。 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各诸侯国在华夏大地上纷纷兴起,诸侯国各霸一方,王权被削弱,各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民展开了残酷的斗争,烽烟四起,连年战乱,生灵遭殃,百姓涂炭,中华大地陷入了分离与征战的局面。乱世造英雄,也造就了一大批的思想家,面对混乱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纷纷招徕门徒,宣扬自己的思想,希望借此来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的政治抱负,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墨子用“夏政”,道家“无为而治”,法家立言,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家思想应运而生。 儒家产生于奴隶制开始崩溃、封建制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思想家为改革时弊、实现天下太平,分别提出了诸家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孔子尚仁、礼,孟子主张“仁政”,荀子认为当礼法并用。法家也产生于礼崩乐坏、诸侯国割据称雄的先秦时期,前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一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后期代表人物是韩非。前期法家中,商鞅重视“法”,申不害重视“术”,慎到重视“势”。后期法家的代表是法家的集成大者,在继承前期法家的政治思想的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皆用的政治思想。 二、儒、法政治思想的联系 两家除在产生的历史背景有相似之处外,在思想观点上也有某些共同之处。无论是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荀子的“礼法并用”还是法家的“法”“术”“势”,其服务的对象都是统治者,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扩大自己的通知权益、加强对百姓的统治力度的一种策略。儒家随在法体上属于人治——博施济众、立人达人,但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在主张治人的同时又提出了治法:一曰用人之法,二曰劝禁之法,三曰正名之法。荀子的礼治思想,究其实质实际上是礼法并用,如《荀子·王制》说:“礼仪者,治之始也”,《君道》则曰:“法者,治之端也”,意思是说礼仪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荀子·劝

论孔子民本思想

2011年10月 谈古论今 论孔子“民本”思想 文/赵中秋 摘 要: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民本”思想,不只是尊人、敬人、以人为本的意思,更是蕴涵了人本论、人际关系论及人际交往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孔子“民本”思想回答了: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原始儒家思想是由继承走向发展,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并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开展而越趋于客观实际和科学的。 关键词:“民本”思想;人;孔子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087-01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从公元前约五百多年至今,儒学已走过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原始儒家、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新经学、新儒学等多个历史阶段、多个代表人物的发展。本文仅就孔子“民本”思想为研究对象,并从笔者认为的“民本”思想方面进行自己的阐述。本人在这里所指的“民本”思想,不只是尊人、敬人、以人为本的意思,更是蕴涵了人本论、人际关系论及人际交往价值论等四个方面,即“民本”思想包含了回答: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 一、人本论 孔子的儒学思想是整个儒学思想的开创阶段,这就注定了其不完善性,并且关于“民本”思想,孔子又没有过多的叙述。在《论语》中,我们无法找到孔子关于人是什么、人民是什么的叙述。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得出:孔子所隶属的士阶级是随着由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而壮大且地位提高的,所以先秦的儒士(指为士卿出谋划策的读书人)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于古代文化有一种特殊的崇敬与信仰。他们认为包括六艺在内的古代文化是华夏光荣祖先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人都是“生而知之”的圣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具有强烈的复古倾向,特别尊崇华夏古文化和周礼,“周监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孔子虽没有直接回答人和人民是什么,但他仍然崇尚着周礼,沿袭着周礼对人的本质的看法,我们可以称其为“先古人本论”。根据历史考证,甲骨文中人字屡见;而人字产生于黄帝之时,“今我唯令女二人”(《矢尊》)。并且周初《尚书》诸诰中多次使用“民”字,“迪民康”、“今天其相民”(《尚书?大诰》)。可见,先古人本论就是将“人”作为区别于牲畜之类的一般动物的;将“民”作为“人”的集合,而没有其他意义。 二、人际关系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人交往的意义在孔子的论述中可谓突破周礼大有发展。纵观孔子对人与人的关系及人际交往价值的论述,其突出一个特点,即是“仁”,其也是孔子整个理论的核心。《论语》中提及“仁”的地方有一百多次,但都没有统一标准的对“仁”做出回答。但是,春秋时期的小战争同样显示了民众在政治上的力量,所以,孔子“民本”思想认为民为国本,且认识到民的问题实际是人的问题,要解决任何问题必须树立“仁”的观念。依据《论语》的基本涵义,“仁”似乎主要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即所谓“仁者爱人”。爱人就是不仅仅爱自己的妻子、儿女、父母,也要爱自己的家族、亲属及其他长辈外,更要爱这以外的别人。孔子还提倡“安百姓”(《论语?宪问》),主张“泛爱众”(《论语?学而》),赞赏“博施济众”。百姓就不仅仅一家一姓,它还包括自己家族以外的许多家族。众就不仅仅限于某一阶层,而是包括所有阶层在内的大众。这就是说,孔子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而是全人类。在他看来,人不仅是家族和等级的一员,还是全人类的一员。人应该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给以爱、同情和关心。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很清楚的表达了仁是一种人类之爱。然而,由于文化的继承性和历史人物的局限性又决定了孔子仁爱思想的缺陷。孔子的仁爱还是有不足之处的,也不可能是无差别的超越血缘、宗法的人类之爱。他主张亲情,所以,这种仁爱必定是有差别的。这种仁爱是一种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由亲及疏的爱,最爱的是直系亲属,然后是旁系亲属,最后才是九族以外的其他人。可见,孔子思想中还是继承了奴隶时代的某些文化因素。可以说,孔子的仁爱观念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而且是处理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这样说的原因在于其“德政”。 三、人际交往价值论 孔子的仁爱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更是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以上笔者论述过孔子认为“民为国本”,且结合仁爱思想,就提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更是本质为人与人的政治关系:“德政”统治思想。孔子认为人是不同于动物的,是有区别于动物的。在政治上来说,人不是仅仅被统治的牲畜,所以,统治者要予以关心爱护人,那么就要实行“德政”。“德政”即是“仁”在政治上的运用,它应该是怎样的呢?《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冉有的一次谈话回答了这个问题。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见到卫国人民众多,孔子就赞叹道:“庶矣哉!”,冉有问,人多了之后应该怎么办?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富了之后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见《论语?子路》)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德政”首先是富民政治,就是实行一系列惠民的政策,如国家使用民力要节制,不可以杀人殉葬,不违农时,统治者要亲耕,收取租税不可过重等,从而让民力人丁兴旺,经济发展富裕起来;其次是教民政治,就是让人民接受道德观念、礼节仪式,军事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成为文明的民众。 四、人本教育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在教育方面贯彻“民本”思想的里程碑性业绩。孔子本人不仅首开私人办学的先河,更是在教育对象上体现了平等人的思想。他的学生有的出身贵族,有的出身寒门;多数来自鲁国,也有从遥远的秦、楚、吴等诸侯国来投师问学的,并且孔子出于培养人才的目的,仅仅收取少量学费,而能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自行束无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这是仁爱思想在教育方面的具体运用,是他教育思想中倍受赞誉的一点。孔子一生先后传授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身通六艺者72人。试想在孔子所处的那个贵贱的等级差别、社会的家庭界限还非常严格的时代,孔子能不分等级家庭,贫穷富裕,对所有求学者予以教育,这就不仅仅是开明的,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大的改革意义。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2011.10 87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专制和礼教)继承(孔孟民本)和创新(民主经世致用)学案

第四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专制和礼教)、继承(孔孟民本)和创新(民主、经世致用)学案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刘立春 第一部分提前预习——微观分解,步步为“赢” 【阅读】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时代背景时大致可以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角度进行。在晚明的思想界,理学占据统治地位,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为了功名利禄,广大知识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空谈心性义理,“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顾炎武《日知录》)。这一方面对思想界造成严重束缚,另一方面又形成空谈误国的学风。于是便有了李贽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思想权威、学贵自得的思想和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反对理学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学以致用的思想主张。经济上,明中期以后,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大批工商业城市兴起,逐利拜金之风在社会上日益兴盛,传统义利观,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观念受到极大冲击。于是便有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束缚,肯定物质享受,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主张也有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反对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而明末清初的政治形势对其时思想家的影响更大。明末清初基本的政治形势是君主专制日益强化腐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最后导致明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清军入关,少数民族建立的清政府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当时具有民族主义情感的汉族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看来,这绝不仅仅是改姓易号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事关民族和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大问题,是“天崩地裂”,从而促使他们深刻地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思考的结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学风问题,即明末空谈心性的学风和八股取士,无法解决当时日益复杂尖锐的社会问题,空谈误了国;一是政治制度上的问题,即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和腐朽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其典型的表现是明开宦官当权,残害忠良,欺压百姓,是君权空前强化误了国。于是顾炎武、黄宗羲等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主要是明朝灭亡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倡导“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用各种办法来限制、分散君权,促进政治的和谐发展。而顾炎武关于“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分以及“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也是明末清初这种政治形势的产物。 问题:据材料概括明清之际活跃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 (一)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社会转型,导致各种新旧矛盾空前尖锐。(二)具体原因: 1.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受到落后封建制度的阻碍;土地兼并严重, 赋役沉重。 2.政治上: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军机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帮会、西方殖民入侵)促了人们专制统治和封建礼教的怀疑批判;市民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势力壮大,要求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3.思想上:传统理学下的封建传统礼教摧残人性、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人们竞相逐利、重利轻义的思想促使社会风俗改变,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进步士人试图冲破四书五经的束缚,藐视礼法,强烈追求个性解放和发展经济;西学东渐兴起,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4.进步人士作用:一批正直清廉,爱国爱民、参与抗清的学者努力探索改革社会的方案。 二、主要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浅谈儒家思想与教育德育观

摘要:儒家思想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教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借鉴;思想;仁爱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道德文化提出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道德认同,影响深远,在世界范围内被推崇。儒家创立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儒家的一系列道德思想体系对我们的教育有着推动作用,有利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教育工作者进行德育的重大课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 《周礼》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制, 是战国时人所作,它是反映西周时期礼制的史料著作。 《周礼》曰:“儒家得道以民。”所谓得道,一曰礼乐,二曰仁义。周公摄政,五年营建洛邑,六年制作礼乐,依据周制,参酌殷礼,制定了田制、管制、禄制、乐制、法制等,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典章制度,世称周礼。周公曾作大诰、酒诰、周官、立政诸篇,倡导天命不僭,张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孝养父母、以德辅天之言行。 在中国,孔夫子到今天两千五百年,我们在孔老夫子著作里面看到,他那个时候就是很感叹世风日下,他羡慕上古时代,尤其是我们看到他常常赞叹的尧舜禹汤,称他们是圣王。那个时候的社会民风淳朴,有圣贤人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圣贤人用什么教化?伦理道德。所以,伦常道德不是孔子发明的。孔老夫子自己常说他一生没有创作,“述而不作”,他所学的、所教的是前人的教诲,他只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孔夫子做得圆满,是圣贤,被称为大圣,大成至圣先师。 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大的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了民众道德价值观的缺失,被表面的一些现象所障碍,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可以理解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同步,缺一不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靠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教育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人才,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五育之首。思想道德是一个人发展的立足根本,我们的教育要从根本抓起。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素质的好坏关系到道德观的树立,直接影响以后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很多国家的学者提出了科学教育人文化的观点。据说1998年1月,2/3的诺贝尔奖的得主说过,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2500前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在新的世纪,努力建构富有中国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德育理论,正成为我国德育发展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德育明显存在的问题有:一方面脱离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不注意利用传统德育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功利主义色彩较浓,缺乏超越精神的成分,其结果造成道德教育的低效。就目前中国德育状况而言,教育需要借鉴儒家思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应当从下两个方面认识和思考儒家德育思想的智慧。 一、借鉴儒家的反思思想完善道德教育 《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孔子看来:思、内自省是联系自身品行的反省,这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这是儒家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它倡导的是自主修养。“自律”是现代德育的最高境界,它提倡的是“自我教育”。以“尚礼”为重点,强化文明礼仪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学做人,做现代文明人,做好人。 自我教育,是人们把自己同时当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自我发展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道家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道家思想之精髓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班级:11中药国交班姓名:李龙辉学号:201101008020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流传于世几千年,生生不息延绵不绝,它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等,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明确地表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享有更高的地位。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地、法天、法自然,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之理。“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在道家看来,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庄子〃齐物论》上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道法自然,要求做到无为。而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老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根源于“道”,“道”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本原关系,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的合理结合。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

的亲和与协调,追求“天人合一”境界自然界自然而然,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中,舍弃“人之道”而崇尚“天之道”,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以获得“天人”之亲和。而人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展。“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 三.“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 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臵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洁的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修道方式。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而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名位利禄、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心对于人的问题,《道德经》除了讲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还讨论了人自身的和谐问题,即人自身的内在和谐。他首先阐释了生态人的内涵。人之生态首先是:“无乐”、“至乐无乐”。“无乐”即是不为身外的利禄、名声富贵等外物所牵累的一种平常心,是一种放弃名利、一切顺其自然的自然之情。自然之情乃人之常情,无所谓快乐与不快乐,安适、恬静、自然,“无乐”才是人的自然常态。人应恬然淡泊、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诗意般生活在世上。提倡“见素抱朴”、“粗茶淡饭”的节俭生活方式,“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安

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背景

首先,政治方面来说。初秋战国时期作为一个军事动荡,政治局势动荡,各国在治理国家的理念方面各国统治者都最循着不同的理念,有法家的法治理念,道家的无为而治,纵横家的循自然重自在的理念,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各种思想相互冲击融合,可以说是白发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相应的思想代表人物游走于各国之间寻求统治者的支持,希望借此以发展自身的政治理念。此时的“民本”思想也相应的得到了重视,并在各个思想之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也为以后的“民本”思想的大一统时期创造了条件。在政治方面“民本”思想可以归结为民贵君轻,侧重于更加重视民众的思想规范和物质满足,以满足民众的普遍要求为工具和前提来稳固统治,但归结到底是一种封建统治者在保证自己专制统治的情况下对于民众的放利行为,这在以君主专制的封建时代已然十分难得了。 其次,在经济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经济变革从而得到重大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加大了各个经济地区的交流与联系。社会关系的变化也是从经济体系变化开始的,因此,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首先,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由于铁制品和农耕工具的发展和推广。生产力不断提高,各地地主阶级的田土逐步增加,合理合法的拥有了土地。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使得以往“井田制”的格局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样以来,土地拥有的合法权利逐步增大,旧的机制已经跟不上新生产力的发展节奏,这就导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一步步取代了奴隶主的土地所有制,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民土地战争的爆发,百姓生活生灵涂炭,从而也一定程度的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作为统治者要改变现状,改变当前的局势,适应老百姓的心声,来缓和普通阶级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促进了生产力和交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与加强。这种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交流催生出了新的阶级,商人阶级。随着商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商人们收购大量的土地,摆脱了商人阶级转变为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也有了新的权力要求。 最后,在思想上,儒家思想的政治核心就是民本思想,这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思想。在夏商之际,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他们认为神灵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导者。然而到了周时期则否定了这个思想,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这个理论周人有如此的想法,其在根本上说明了天命观取代了商朝的帝命观,它是统治者的最高理论向导,也是老百姓的精神支柱和神灵庇护者。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对神的敬意油然增加,部分的统治阶级把自己神灵化便于自己的统治。箕子在《尚书?洪范》中对周武王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武王专断独行,偏信龟、巫,以巫术鬼神的占卜结果作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标准,不顾臣民诉求使得朝政荒废,民心离散。殷周之际,中国的古代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变革。到了西周末年,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的增多导致社会出现动荡的局面,王不上朝,臣子不策,致使德政治国荒废。在西周时期,敬天重神的民风尤其严重,但人民的生活疾苦却被君王抛之脑后,在此时期保民思想已经不具有其真正的意义。到了春秋时期,敬天保民,敬天成了布衣了祭祖的一种形式,已经没有了其具体的思想,但保民的意识也只具有表象意义。它反映的是在礼坏乐崩的情势下,对社稷存亡的一种忧患意识,是封建社会仁人志士面对当时的政治困难下的抉择。这正是选择民本思想的原因所在。 正如当时子产所说:“不媚,不信,民不从也”。要得到民宗的支持和拥护,必须重民意而轻君威,只有爱惜百姓、理解百姓、关爱百姓才是稳固统治地位的治本良方。在有限度的削弱王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关心民众疾苦,施德于民,才能做到民心思齐。正是在这种政治动荡,民生缭乱的大背景下,为民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土壤,才能使得统治者有理由接受这种理念。这正是民本思想的源头和起点。“民本”是指统治者重视普通百姓地位和作用的政治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百姓才是国家的根基,百姓不仅仅是统治者的供养者,也对国家的兴亡也起决定性的作用。统治者的政治生活必须

论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儒家道德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它庞大的体系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有透彻的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儒家道德思想是不可缺席的,它将对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道德危机的缓解及新道德的重建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道德;儒家道德思想;道德危机;当代价值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儒家道德思想发源于先秦时期,又经历代大儒阐释,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从启迪人们自觉立身做人、修身养心,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为政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对广大民众“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对全社会进行积极的道德价值导向,到向人们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具体行为规范,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族的精神文明智慧,塑造着我们民族的道德取向,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是我们的精神宝贵财富。 一、儒家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德的根本宗旨在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身做人。儒家道德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人与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上都有一套独特的伦理规范,体现岀儒家贵和、尚德的人文理想。 1·关于人与自我的道德内容 在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儒家提倡要正确看待自我,通过修身养性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在生命、道德与人格的关系上,儒家德育思想显然更重视人的道德价值。 儒家人性观中,不管是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还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强调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至善的“圣人”境界。因此个体存心养性的修身思想便是儒家德育思想的基础。 作为儒家经典的精髓《大学》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便是最好的说明。 在修身的方法上,儒家首先强调正心诚意。 认为一个人,有了自我修养的诚意与要求,才具备人生修养的基础。其次,“好学”,“好学近乎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学”是非常重要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很好的修身养性。最后,“践行”,一个人要真正成为一个有良好品格和道德的人,要做到知行合一。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摘要:道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文化以其独特深刻的内涵,渗透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门类,它对人生价值、生存方式、社会政治和自我修养等方面的诸多理解和认识,不仅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们现代人们的生活发展也有着引人深思的启示。 关键词:道家思想人生观政治观养生观 引言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儒佛文化共同构成了古老中华文明的大厦。道家思想虽不像儒家的入世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扶持;也不像佛家的出世思想受到众多看破红尘者的青睐;但其却以其所蕴含的独特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的诸多理解和认识,同样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身丰富深远的体系。道家思想不仅渗透到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宗教、军事、文学等各个文化门类,“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兴致情趣、思维方式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维系、发展都产生过难以估量的作用。”①道家思想里蕴含的智慧也对我们现今社会人们的生存发展有着诸多启示。在此主要介绍的是道家思想中影响较大的人生观、政治观和养生观。 一、道家的人生观 ⒈自然无为 道家的人生哲学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内容,就实质来讲,人生哲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问题。与儒家不同,道家主要是通过揭示人与物即自然的统一与联系来彰显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自然”这一概念首见《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事物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如十七章所谓的“百姓皆谓‘我自然’”也是这种意义:百姓在圣人之治下安居乐业,他们只知有圣人在,但没有圣人的作为,因此认为自己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说,自然便是道,不用再去寻找道了,总之,“自然”是“不用借助别人的力量,靠自身内在的作用,成为如此或者就是如此”。②老子的“自然”开创了道家乃至后世思想家思索天人关系的一个独特视角,维护“自然”,崇尚无为,反对人为,顺应自然而为便是无为。 “自然是无为的最好表征,无为是自然的必定要求”,③无为是道家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时所采用的态度与方式。清静无为是道家的重要行为法则,人们如今也越来越意识到道家的无为显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蕴藏大为的无为,因为老子之道讲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无为就是不违反本性,不违背内在规律,顺势而趋,形似无为,实则达到无不为之良效。 ⒉贵柔主静 《老子》第五十二章提出“守柔曰强”的观点,老子认为能守柔才是真正的强者,而“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的“强”并不是真正的强,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持续发展的刚强。所以道家崇尚“水”,因为水本性柔弱,但却能推动巨石,是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在道家看来,刚强只是一时的,而柔强才是最后的胜者,是韬光养晦,以静制动,这对我们现今处在一个如此快节奏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怎样面对人、处理事同样有着很深的启示。可见贵柔主静的精神在于理性的认清形势,冷静地控制自己,坚忍待时。静其实是柔的保证,非静不足以柔,《老子》第四十五章提出了“清静为天下正”的著名观点,第五十七章又说:“我好静而民自正”,从统治者来说,若能清心寡欲,社会自然就治理;从自身来说,有了静,就可以防止主观臆断影响自己的判断和选择。道家也并没有绝对的反对动,而是认为必要的“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静”并不是要求形体不动,而主要是用于心性修养,讲求心静。动静适宜与否,与自身的心性有

论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论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康复医学系戒康1031班蓝文平 第一:从政治文化角度看,“民本”观念是作为儒家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然而先秦的儒学所倡导的“民本”思想渊源于上古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并在后世有一定影响。第二:从总体上考察,其并没有能够像新儒家期望地那样“一线”转出近代民主,其是与政治中的王权有着内在的联系。虽然这样,但并不代表儒家“民本”传统毫无价值意义可言。因为在当今社会我国的民主政治中儒家“民本”传统思想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述儒学的民本思想。第一、上古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第二、儒家“民本”传统与王权主义;第三、儒家“民本”传统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 第一、上古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 儒学的产生也与上古文化存在着渊源的关系。如下: “中国在文明国家出现以前,原始的社会组织虽已具相当规模,且这组织中也有管理者,但由于其时尚无阶级分化,故而担负管理职能的君政刑长,其性质基本上是调节仲裁,而非阶级压迫,目的是要团结民众,所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1)生活于其中的所有人都能自由表达意见,管理者对之亦甚表欢迎,如《古今注》说尧立“谤木”以鼓励人民提出批评和建议:“尧设诽谤之木,今之华表也。……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并且,“选贤与能”,在《史记·五帝本纪》记其事曰:“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举舜。”如此等等。 上古文化传统对原始儒学的影响确实十分深巨。《礼记·哀公问》记孔子之言“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敢为大。……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正之本与!”孟子否认“尧以天下与舜”的说法,认为三代禅让制度并非出于天子个人的意志,因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2)可见,“天”意联系并体现或反映着“民”意,故而“天下”又是与“民”和“公”直接同一的,此即《尚书·泰誓》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亦即孟子所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3)董仲舒《春秋繁露》依据《公羊》之义指出:“王者,天之所予也。其所伐,天之所夺也。……故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又说:“君也者,掌令者也。令行而禁止也。今桀、纣令天下而不行,禁天下而不止,安在其能臣天下也?果其不臣天下,何谓汤、武弑?”可见其也认为“汤武革命”合乎天道、顺乎民意。“民

儒家德育思想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 陈月霞 (浙江省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324400)摘要: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深入地研究,挖掘其精华,并在当代德育中批判地借鉴吸收,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项课题。 关键词:孔子;德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其中,孔子特别注重弟子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为此,本文拟对孔子的德育思想作一简要探讨。 第一,孔子重视智育。孔子教育学生的智育内容,体现在他使用的教材和开设的课程中。孔子使用的教材是经过他整理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古代文献。“六经”除《春秋》外,在西周时就是贵族教育子弟的主要内容。它既传授文化历史知识,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所以,讲授“六经”既属文化课,又是政治课。 “六艺”是孔子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六门课艺,它是准备从政的士应该具备的六种基本技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据《周礼》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又说:保氏“养

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就是六门课程:礼,是通过学习懂得各种礼仪程序,以及不同等级的人在各种礼仪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实际是一门政治课;乐,是音乐舞蹈课;射、御是学习作战本领,是军事体育课;书,是文字书法课;数,是数学课。通过“六经”的讲授和六门课艺的教学,把那个时代已有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传授给弟子了。“六经”主要传授古代文化典籍先王遗文,侧重在文化理论水平的提高。“六艺”主要培养一个士从政的基本技能,侧重于实践和训练。 “六经”与“六艺”的名称何者先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六艺”在孔子以前的西周春秋时期就已经是贵族教育弟子的课艺了。前引《周礼》一书所述“六艺”可以为证。《周礼》又名《周官》,所记西周职官名称,不少在西周金文和近年出土西周考古材料中都得到印证。所以金景芳先生认为:《周礼》成书于春秋初期,是平王东迁后见过西周王室档案资料的一位史官所作。其说可从。既然《周礼》成书于春秋初期,那么《周礼》一书所记“六艺”之名,至迟在春秋初期就已经有了。孔子曾说:“游于艺”。何晏集解:“艺,谓六艺也”。可见孔子对六艺是很熟悉的,“六艺”是孔子开门设教就讲授的基本技能训练课。至于“六经”之名,最早见于战国中期成书的《庄子·天运》中,孔子教弟子以“六经”,开始只讲诗、书、礼、乐。从孔子晚年才学《易》和他去世前两年作《春秋》才停笔来看,“六经”中之《易》和《春秋》两经,恐怕是晚年才讲授的。所以孔子真正以“六经”教弟子,从完整的意义上讲,是晚年才做到的。从上述“六艺”

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潘双双摘要:儒家德育思想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取向, 体现了中华民族创造精神文明的智慧, 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瑰宝。对其进行再研究、再认识、再发展,能够更好的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价值。特别是其重视实践结果的德育实施目标,注重行为规范的德育实施内容,倡导知行合一的德育实施原则,启发引导为主的德育实施方法,对于现代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直接和重要的直到作用。本文主要从阐述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出发,探讨其德育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德育启示 儒家教育理念是以儒家精神为主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它已经延续了两千余年,博大精深,对中华名族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两千余年里逐渐创造积累发展的具有生生不息的内在活力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历史留给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无价之宝。 所谓德育,狭义上指的就是道德品质教育,无论在国家、民族还是个体的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教育都高度重视德育,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当然,在现代的德育也被提到了首要地位,但它却是一个外延很宽广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而且也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甚至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有人称之为大德育观)。 一、儒家德育思想 (一)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为中国古代教育内容奠定了基础,他认为道德教育首先要学“礼”,而“礼”的精神必须灌注“仁”。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因此,“礼”和“仁”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到了西周已经发展成了较完备的礼制。学礼即一切视听言动都要符合礼的规范。“仁”通常指的是“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资格,把人当作人来爱,当然不是不分善恶而普遍地爱一切人,而是以仁为准则,有所爱也有所憎。从“仁”出发,孔子根据当时的社会需要,在总结和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孝悌、忠义、直、知、信、谦、勇、惠等道德规范。 荀子则特别重视以礼乐教育来规范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他说:“故乐而志清,礼修而形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礼乐结合的实质就是:“乐以治内而不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畏敬。”(《汉书·礼乐志》)“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土治民,莫善于礼。”(《汉书·礼乐志》)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了孔子的仁和义的内容,把道德教育内容概括为仁、义、礼、智、信;荀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礼的内容,主张礼乐教育。综合众多儒家学者的论述,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和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和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和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管理者、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尊重人性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能无限制地榨取民力。这一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放权给部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