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理化学第07章电极过程

物理化学第07章电极过程

物理化学第07章电极过程
物理化学第07章电极过程

第七章 电极过程

复 习 思 考 题

1.电极反应步骤一般有哪些?

2.什么是不可逆电极电势?

3.何谓极化?

4.分解电压值与什么因素有关?

5.何谓析出电势和溶解电势?它们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用途?

6.何谓超电压?与什么因素有关?

7.电解池极化与原电池极化有何异同?

8.极化有几类?各自产生的原因如何?

9.什么是极限扩散电流?有何应用?

10.浓差超电压与电流密度的关系如何?

11.电极表面带电(电场)对电极反应的活化能有何影响?

12.电化学极化超电压与电流密度的关系如何?

13.塔菲尔公式的应用条件如何?

14.极化曲线有几种?测定装置上有什么不同?

15.极化曲线数据有何应用?

16.几种阳离子同时电积的条件是什么?取决于哪些因素?

17.为什么能自水溶液中电积出金属锌?

18.影响电结晶好坏有哪些因素?

19.多种金属及其合金同时溶解的条件是什么?

20.什么是金属钝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1.腐蚀原电池是如何构成的?

22.什么是去极化作用?对金属腐蚀有何影响?

23.金属的防腐有什么基本方法?

24.阴极保护层、保护器保护和阴极电极电保护三种防腐措施有什么不同?

习 题

1.用间接方法求得298.15K 时,反应

H 2+21O 2=H 2O (1) φm r G ?=-236.65 kJ ·mol -1

试问298.15K 时,非常稀的硫酸溶液的分解电压是多少?设用的是可逆电极,并且溶液搅拌

得很好。(答案:1.226V)

解:ΔrGmΘ= -ZFE

U(分)=E(理)= -ΔrGmΘ/ZF = 1.226 V

2.298.15K时低电流密度电解稀硫酸水溶液,用银作两极的电极材料,和用光滑铂作两极材料,试分别确定其分解电压(已知在银电极上ηH2=0.87 ,ηO2=0.96V,在光滑铂电极上ηH2=0.09,ηO2=0.45V。并设稀硫酸水溶液中a H2O=1)。(答案:3.056V;1.766V)解:用Ag作电极

U(分)=1.226+0.87+0.96 = 3.056 V

用Pt作电极

U(分)=1.226+0.99+0.45 = 1.766 V

3.某溶液中含10-2mol·dm-3 CdSO4,10-2mol·dm-3 ZnSO4和0.5mol·dm-3H2SO4,把该溶液放在两个铂电极之间,用低电流密度进行电解,同时均匀搅拌,试问

①哪一种金属将首先沉积在阴极上?

②当另一种金属开始沉积时,溶液中先析出的哪一种金属所剩余的浓度为多少?

(答案:6.8×10-15 mol·dm-3)

解:(1)ΦCd2+/Cd= -0.40-0.0296lg[1/(γCd2+·C Cd2+)]

ΦZn2+/Zn=-0.76-0.0296lg[1/(γZn2+·C Zn2+)]

在此溶液中,γCd2+≈γZn2+

C Cd2+ = C Zn2+

∴ΦZn2+/Zn < ΦCd2+/Cd金属Cd先析出。

(2)在金属锌析出时Cd2+的浓度应满足关系:

-0.40-0.0296lg(1/C Cd2+)= -0.76-0.0296lg(1/0.01)

解得:C Cd2+ = 6.8×10-15 mol·dm-3

4.电解某溶液在阴极上有Zn沉积,H2在Zn上的超电压为0.72V,欲使溶液中Zn2+的浓度降到10-4mol·dm-3,阴极仍不析出H 2气,溶液的pH值最小应控制为多少? 2.7)解:当C Zn2+ = 10-4mol·dm-3时,有

ΦZn2+/Zn=-0.763-0.0296lg(1/10-4)= -0.881 V

析出H2时,有ΦH+/H2=-0.0592×PH-0.72

不让H2析出时,则

ΦH+/H2 ≤ΦZn2+/Zn

-0.0592×pH-0.72≤-0.881

∴pH≥2.7

5.298.15K电解精炼铜的酸性溶液内含铜30g·dm-3,离子活度系数γCu2+=0.0576,若电解液中含有杂质银,试问要得到精铜,电解液中银含量最大不能超过何值(设电积时铜的超

电压可以忽略,最大银含量时Ag+的γAg+0.1)?(答案:2.54×10-8 mol·dm-3)解:ΦCu2+/Cu=0.337+0.0296lg(30×0.0576/63)=0.2908 V

ΦAg+/Ag=0.779+0.0592lg(C Ag+×0.1)

铜中不含Ag,则ΦAg+/Ag ≤ΦCu2+/Cu

0.779+0.0592lg(C Ag+×0.1)≤0.2908

解得:C Ag+≤ 2.54×10-8 mol·dm-3

6.电解pH=5的CdCl2溶液时,Cd2+的浓度为多少时H2开始析出? 已知H2的超电压为0.48V。(答案:2.316×10-3 mol·dm-3)

解:ΦH+/H2=-0.0592×pH-0.48

ΦCu2+/Cu=-0.402+0.0296lgCd2+

氢气析出时,有:

-0.402+0.0296lgCd2+≤-0.0592×pH-0.48

∴C Ag+≤2.316×10-3 mol·dm-3

7.将含0.05mol·dm-3硫酸的0.1mol·dm-3硫酸铜溶液于298.15K进行电解,当两价铜离子的浓度减少到1×10-7mol·dm-3时,阴极电势为何值?在不让氢析出的条件下,阴极电势

可能的值为多少(设电解液的pH=0.15,氢在铜上的超电压为0.33V)?

(答案:0.133;-0.3389V)

解:铜的阴极电势为:

ΦCu2+/Cu=0.34+0.0296lg(1×10-7)=0.133 V

不析出H2的阴极电势为:

ΦH+/H2=-0.0592×0.15-0.33=-0.3389 V

8.用电解沉积Cd2+的方法分离某中性水溶液中的Cd2+和Zn2+。已知该溶液中Cd2+和Zn2+的浓度均为0.1mol·kg-1,H2在Cd和Zn上的超电压分别为0.48 V和0.70V。试问在298.15K 时分离效果怎样?有没有氢析出干扰(设Cd2+和Zn2+的活度近似等于浓度)?

(答案:3×10-21 mol·dm-3;无)

解:在Cd电极上:

ΦH+/H2=-0.0592×7-0.48=-0.8941 V

在Zn电极上:

ΦH+/H2=-0.0592×7-0.70=-1.114 V

而Cd和Zn的电势为:

ΦCu2+/Cu=-0.402+ V

ΦZn2+/Zn=-0.763+ V

没有H2析出干扰

在Cd电极上析出H2时:

物理化学—电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电化学A 一、选择题 1. 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 O2(g)─→H2O(g) H2(g)+1 2 在400 K 时的?r H m和?r S m分别为-251.6 kJ·mol-1和–50 J·K-1·mol-1,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 (A) 1.2 V (B) 2.4 V (C) 1.4 V (D) 2.8 V 2. 已知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为: Cu2++ 2e-─→Cu(s) φ $= 0.337 V 1 Cu++ e-─→Cu(s) φ $= 0.521 V 2 由此可算得Cu2++ e-─→Cu+的φ?值为:( ) (A) 0.184 V (B) 0.352 V (C) -0.184 V (D) 0.153 V 3. 有下面一组电池: (1) H2(p?)│HCl(a=1)‖NaOH(a=1)│O2(p?) (2) H2(p?)│NaOH(a=1)│O2(p?) (3) H2(p?)│HCl(a=1)│O2(p?) (4) H2(p?)│KOH(a=1)│O2(p?) (5) H2(p?)│H2SO4(a=1)│O2(p?) 电动势值:( ) (A) 除1 外都相同(B) 只有2,4 相同

(C) 只有3,5 相同(D) 都不同 4. 对应电池Ag(s)|AgCl(s)|KCl(aq)|Hg2Cl2(s)|Hg(l)的化学反应是:() (A) 2Ag(s)+Hg22+(aq) = 2Hg(l) +2Ag+ (B) 2Hg+2Ag+ = 2Ag +Hg22+ (C) 2AgCl+2Hg = 2Ag +Hg2Cl2 (D) 2Ag+Hg2Cl2 = 2AgCl +2Hg 5. 电动势测定应用中,下列电池不能用于测定H2O(l)的离子积的是: () (A) Pt,H2(p?)|KOH(aq)||H+(aq)|H2(p?),Pt (B) Pt,H2(p?)|KOH(aq)||参比电极 (C) Pt,H2(p?)|KOH(aq)|HgO(s)|Hg(l) (D) Pt,H2(p?)|HCl(aq)|Cl2(p?),Pt 6. 在电极与溶液的界面处形成双电层,其中扩散层厚度与溶液中离 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 (A) 两者无关 (B) 两者成正比关系 (C) 两者无确定关系 (D) 两者成反比关系 7. 某电池反应为Zn(s)+Mg2+(a=0.1)=Zn2+(a=1)+Mg(s) 用实 验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0.2312 V, 则电池的E?为:( )

《物理化学》学习辅导习题及答案(汇编)

期末复习《物理化学》学习辅导材料之一 热力学 一、判断题: 1、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 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 不变。 ( ) 2、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3、稳定态单质的Δf H mΘ(800K)=0 。 ( ) 4、d U=nC v,m d T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都适用。 ( ) 5、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其所有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而变。() 6、若系统的所有宏观性质均不随时间而变,则该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 7、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8、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9、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10、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11、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12、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的终态,若经绝热可逆过程,则一定达 不到此终态。() 1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14、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 0。() 15、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0,且有W G和G<0, 则此状态变化一定能发生。() 16、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S <0。() 17、临界温度是气体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 ) 18、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 ) 19、Q和W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 + W也由过程决定。 ( ) 20、焓的定义式H = U + pV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 21、焓的增加量?H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 ) 22、一个绝热过程Q = 0,但体系的?T不一定为零。 ( ) 23、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 ) 24、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过程达终态,这两过程的Q、W、?U及?H是相等的。 ( ) 25、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和零的。 ( ) 26、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 ) 27、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是不可求的。 ( ) 28、某一过程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 ) 29、在孤立体系中,一自发过程由A→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态。 ( ) 30、绝热过程Q = 0,即,所以d S = 0。 ( )

物理化学学习方法

物质的pVT 关系和热性质 本章介绍了两类基本的宏观平衡性质,pVT 关系和标准状态的热性质,它们是应用热力学方法研究平衡规律时必须结合或输入的物质特性。热力学方法作为普遍规律将在下一章全面讨论。 从本质来说,这两类性质都是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在宏观上的反映,但各自有所侧重。对于pVT 关系来说,它的多样性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如果只有热运动,将得到最简单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硬球方程;而标准状态的热性质对气体来说,则完全决定于分子的热运动,对于液体和固体,还要添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贡献。分子运动的整体是由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两方面构成的,物质的性质则来源于这种整体的分子运动。 这两类性质各自主要反映了整体分子运动的一个侧面,因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综合应用。例如为求得实际气体、或高压下液体和固体的热容、反应热和反应熵,首先当然需要O?p,m C 、?ΔOf m H 和O?m S ,但还要知道C p 、H、S 随压力的变化,以后我们将知道,这种变化决定于pVT 关系。当我们讨论从微观到宏观的层次时,也将分为两章:第十二章是没有相互作用的独立子系统的统计力学,讨论如何从理论上得到气体的标准状态热性质;第十三章是有相互作用的相倚子系统的统计力学,介绍如何从位能函数得到状态方程。本章中除了描述一些实验规律,对一些性质进行严格定义外,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研究pVT 关系的经验半经验方法中,如何从实验现象出发,归纳得到经验方程,然后抽象出一些假设和微观图象,由此得出有一定理论基础并经过合理简化的半经验模型,并根据实践检验,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其中进行抽象和合理简化是两个关键。 最后还要指出三点:一是经验半经验方法和理论方法还在发展,对液固平衡的描述还刚刚开始。二是混合物的pVT 关系和热性质,在第三章中还要讨论。三是由于材料、生命、能源、环境等科学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物质,需要进行新的实验测定,并发展适用于这些新物质的经验半经验方法和理论方法。 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基本方程 本章结束之际,有几个问题要作些说明。 1. 热力学方法在由实践归纳得出的普遍定律的基础上作演绎的推论。 热力学中的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也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拿第二定律来说,人们用各种方法制造第二类永动机,但是都失败了,因而归纳出一般结论,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出来的,换句话说,功变为热是不可逆过程。第二定律抓住了所有宏观过程的本质,即不可逆性。 热力学方法的主体是演绎。热力学的整个体系,就是在几个基本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循环和可逆过程的帮助,由演绎得出的大量推论所构成。有些推论与基本定律一样具有普遍性,有些则结合了一定的条件,因而带有特殊性。例如从第二定律出发,根据可逆过程的特性,证明了卡诺定理,并得出热力学温标,然后导出了克劳修斯不等式,最终得出了熵和普遍的可逆性判据。以后又导出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可逆性判据。这个漫长的演绎推理过程,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是热力学精华之所在。采用循环和以可逆过程为参照,则是热力学独特的基本方法。 2. 热力学基本方程是热力学理论框架的中心热力学基本方程将p、V、T、S、U、H、A、G 等八个状态函数及其变化联系起来,它是一种普遍联系,可以由一些性质预测或计算另一些性质。只要输入的数据是可靠的,得到的结果必定可信。例如根据由基本方程导得的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可由较容易测定的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预测较难测定的相变热,这种预测是热力学理论最能动之所在。 3. 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必须输入物质特性热力学理论是一种普遍规律,必须结合实际系 统的特点,才能得出有用结果。实际系统的物质特性主要有两类,即第一章所介绍的pVT关 系和标准态热性质。这两类性质本身并不能从热力学理论得到,它们来自直接实验测定、经验半经验方法,或更深层次的统计力学理论。 4. 过程的方向和限度以及能量的有效利用是两类主要的应用它们都植根于可逆性判据或不可逆程度的度量。

物理化学电化学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物理化学电化学练习题 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八、九、十章 电化学习题 一、选择题 1. 科尔劳乌施定律)1(c m m β-Λ=Λ ∞适用于( D ) A.弱电解质 B.强电解质 C.无限稀释溶液 D.强电解质稀溶液 2. 在质量摩尔浓度为b 的MgSO 4中,MgSO 4的活度a 为 ( A ) A.22) /(±γθb b B.22)/(2±γθb b C.33)/(4±γθb b D.44)/(8±γθb b 3. 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 C ) (1)H 2 (g)+2 1O 2 (g)→ H 2O(l) (2)2H 2 (g)+ O 2 (g)→ 2H 2O(l) 相应的电动势和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分别用E 1,E 2和 K 1,K 2表示,则 ( C ) =E 2 K 1=K 2 ≠E 2 K 1=K 2 =E 2 K 1≠K 2 ≠E 2 K 1≠K 2 4. 下列电池中,电动势E 与Cl - 的浓度无关的是 ( C ) |AgCl(s)|KCl(aq)| Cl 2 (g,100kPa)| Pt |Ag +(aq)|| Cl - (aq)| Cl 2 (g,100kPa)| Pt |Ag +(aq)|| Cl - (aq)| AgCl(s) |Ag

|AgCl(s) |KCl(aq)|Hg2Cl2 (s)|Hg 5. 电池在恒温恒压及可逆条件下放电,则系统与环境间的热交换Q r值是( B ) A.Δr H mΔr S m C.Δr H m - TΔr S m 6. 在电池Pt| H 2 (g,p)| HCl (1mol·kg-1)||CuSO4 (mol·kg-1)|Cu的阴极中加入下面四种溶液,使电池电动势增大的是( A ) mol·kg-1CuSO4 mol·kg-1Na2SO4 mol·kg-1Na2S mol·kg-1氨水7. 298K时,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Fe3+ + 3e-→ Fe Eθ(Fe3+/Fe)= Fe2+ + 2e-→ Fe Eθ(Fe2+/Fe)= 则反应Fe3+ + e-→ Fe2+ 的Eθ(Pt/Fe3+, Fe2+)等于 ( D ) 8. 298K时,KNO3水溶液的浓度由1mol·dm-3增大到2 mol·dm-3,其摩尔电导率Λm将(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9. 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于:( B )。 (A) 电解质为离子晶体和非离子晶体; (B) 全解离和非全解离; (C) 溶剂为水和非水;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A.大分子溶胶 B.胶体电解质 C.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 <0 (B). W>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 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A 如果系统的?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sys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C 仅从系统的?S sys 8. 固态的NH 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 4 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3,f'=1 B C=3,f'=2 C C=4,f'=2 D C=4,f'=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怎么才能学好物理化学方法有哪些

怎么才能学好物理化学方法有哪些 “专”——主要针对预习而言 通过预习,可以抓住本节的难点,从而在上课听讲时“有的放矢”,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通过预习,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理 解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学习物理的目的之一。学 物理不仅在于学习物理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物理的这一套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习并不是简单地看看书就完了,而是应当认真阅读课本,专心致志、反复琢磨每一句话,仔细推敲各个物理定律,直到弄懂为止。实在不懂的,应当做好标记,这正是你上课听讲的重点。因此通过 有目的地预习,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为牢固掌握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主要是对听课而言 听课是学习的最关键环节。 听课时,一是要注意教师强调的重点,这往往是各类考试的主要目标;其次要注意预习时标记的不懂之处。当教师讲到该处时,一定 要仔细听,积极思考,一般来说是会明白的。如果实在还不懂,则 不要思考过多而耽误听课,可以等课后再向教师请教。好记性不如 烂笔头。上课除了认真听讲外,还要记好笔记,注明上课因时哪些 知识还为没有笔弄得,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上课笔记往往是老师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下来的重点和难点的条理化、具体化,凝 聚着教师的心血。此外,记好笔记,也便于复习时抓住重点。 “理”——主要对复习而样言 听完课后,大脑中的知识点就像一个个漂亮的珍珠散落在地,必须通过“复习”这根线,把它们连成一串美丽的项链。复习时应当 对照笔记上的重点,预习时的难点来仔细咀嚼课本、理顺知识点间

的逻辑关系;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应牢记在心。复习时就不能 像预习时那样只局限于本节,因为物理学中有许多规律是相似的, 许多概念、定律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例如物体在重力场和电场中的 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平方反比性,波动和振动的联系 与区别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前后联系与沟通,从而 更好地掌握它们的性质。 “精”——主要对题目的选择而言 复习完后,并不是大功告成,你现在只是知道了物理定律,但它在具体情况下如何运用,运用时有何技巧,还有任何一个物理定律 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超过这个范围,该定律可能就不成立了,就要 用更精确的理论来代替它。这些你可能并不知道或不熟悉,这就得 通过做题来巩固所学知识,运用物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在做题中 积累经验,熟才能生巧。我并不主张搞题海战术,而是应当少而精,多做几种不同类型的题。每次做题前要先认真审题,分清题型,从 而找到适合于某类题型的通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013年,出版的物理习题、复习书籍可谓数不胜数,这样多的书,必然是良莠混杂、高下不齐的。做题时,如果选了一本不好的 习题书,埋头做下去,如同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作,汗水洒 了许多,收获却甚为廖廖,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所以要选择好 的学习辅导,解题指导一类的书,它们往往有详细的解题思路分析 和具体的解题步聚。因为同一道物理题,由于思考问题出发点不同,采用的物理定律不同,运用的数学手段不同,往往会导致解题过程 繁简程度大相径庭,当你做完题后再看参考书的解法时,往往会发 现一种更巧妙的思路、更灵活运用的物理定律、更有效的数学手段、更新颖的解题方法。这样每做一道题就会有很大收获。而且久而久之,总是接触新颖变通、灵活的思路,会使你思维开阔、脑筋更灵活。此外,最好把做题时遇到有关定律应用的类型及技巧和注意事 项都补充到笔记上的相应章节,这样会使你在以后的复习中把它们 都系统地纳入你的知识网中。 物理学最重要的是思考和记忆,因此每学完一个知识点要联系实际和理论思考。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的掌握。比如,重力做功

电化学部分练习题--物理化学

电化学部分练习题 (Ⅰ) 电解质溶液 一、选择题 1. 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 mol ·kg -1和 mol ·kg -1 的两个电解质溶液, 其电阻分别为 1000 和 500 ,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 ) (A) 1 : 5 (B) 5 : 1 (C) 10 : 5 (D) 5 : 10 2. 298 K 时, mol ·kg -1 的 KCl 和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 度系数分别为 ,1和 ,2,则有 ( ) (A) ,1= ,2 (B) ,1> ,2 (C) ,1< ,2 (D) ,1≥ ,2 3. 在HAc 解离常数测定的实验中,总是应用惠斯顿电桥。作为电桥平衡点的指零仪器,结合本实验,不能选用的是: ( ) (A) 耳机 (B) 电导率仪 (C) 阴极射线示波器 (D) 直流桥流计 4. 1-1型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 ) (A) 强电解质 (B) 弱电解质 (C) 无限稀释电解质溶液 (D) 摩尔浓度为1的溶液 二、填空题 1. CaCl 2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____)Cl (2)Ca ()CaCl (-m 2m 2m ∞+∞∞+=λλ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0.3 mol ·kg -1 Na 2HPO 4水溶液的离子强度是 mol ·kg -1 。 3. 浓度为 mol ·kg -1 的MgCl 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为 mol ·kg -1 。 4. 有下列溶液: (A) mol ·kg -1 KCl (B) mol ·kg -1 KOH (C) mol ·kg -1 HCl (D) mol ·kg -1 KCl 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最小的是 ( )。 三、计算题 1 25℃时,浓度为,mol ·dm -3 的BaCl 2水溶液的电导率为,-1 m S ?,而该电解质中的钡离子 的迁移数t (Ba 2+)是,计算钡离子和氯离子的电迁移率U (Ba 2+)和U (Cl -)。 2. 25℃时,KCl 和 NaNO 3溶液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及离子的无限稀释迁移数如下: m ∞ /( S ·m 2·mol -1 ) t ,+ KCl × 10-2 NaNO 3 × 10-2

傅献彩_物理化学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总结

第一章 气体的pVT 关系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nRT RT M m pV ==)/( 或 RT n V p pV ==)/(m 式中p ,V ,T 及n 单位分别为Pa ,m 3,K 及mol 。 m /V V n =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其单位为m 3 · mol -1。 R =8.314510 J · mol -1 · K -1,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近似地适用于低压的真实气体。 2. 气体混合物 (1) 组成 摩尔分数 y B (或x B ) = ∑A A B /n n 体积分数 / y B m,B B * =V ?∑* A V y A m,A 式中∑A A n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A m,* V 表示在一定T ,p 下纯气体A 的摩尔体积。∑*A A m,A V y 为在一定T ,p 下混合之前各纯组分体积的总和。 (2) 摩尔质量 ∑∑∑===B B B B B B B mix //n M n m M y M 式中 ∑=B B m m 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B B n n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上述各式适用于任意的气体混合物。 (3) V V p p n n y ///B B B B * === 式中pB 为气体B ,在混合的T ,V 条件下,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B 的分压力。*B V 为B 气体在混合气体的T ,p 下,单独存在时所占的体积。 3. 道尔顿定律 p B = y B p ,∑=B B p p 适用于任意气体。 V RT n p /B B = 适用于理想气体 4. 阿马加分体积定律 V RT n V /B B =* 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5. 范德华方程 RT b V V a p =-+))(/(m 2m n R T nb V V an p =-+))(/(22

水的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水的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简介 (一)物理处理方法 利用固体颗粒和悬浮物的物理性质将其从水中分离去除的方法称为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法的最大优点是简单易行,效果良好,费用较低。 物理处理法的主要处理对象是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以及颗粒物质。 常用的物理处理法有格栅与筛网、沉淀、气浮等。 (1)格栅与筛网 格栅是用于去除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以保证后续处理设备正常工作的一种装置。格栅通常有一组或多组平行金属栅条制成的框架组成,倾斜或直立地设立在进水渠道中,以拦截粗大的悬浮物。 筛网用以截阻、去除水中的更细小的悬浮物。筛网一般用薄铁皮钻孔制成,或用金属丝编制而成,孔眼直径为0.5~1.0mm。 在河水的取水工程中,格栅和筛网常设于取水口,用以拦截河水中的大块漂浮物和杂草。在污水处理厂,格栅和筛网常设于最前部的污水泵之前,以拦截大块漂浮物以及较小物体,以保护水泵及管道不受阻塞。 (2)沉淀 沉淀是使水中悬浮物质(主要是可沉固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使水质得到澄清。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分离效果良好,是水处理的重要工艺,在每一种水处理过程中几乎都不可缺少。按照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性质及其絮凝性能的不同,沉淀现象可分为: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拥挤沉淀、压缩沉淀。 水中颗粒杂质的沉淀,是在专门的沉淀池中进行的。按照沉淀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和斜流式四种。 (3)气浮 气浮法亦称浮选,它是从液体中除去低密度固体物质或液体颗粒的一种方法。通过空气鼓入水中产生的微小气泡与水中的悬浮物黏附在一起,靠气泡的浮力一起上浮到水面而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操作。其处理对象是:靠自然沉降或上浮难以去除的乳化油或相对密度接近于1的微小悬浮颗粒。 浮选过程包括微小气泡的产生、微小气泡与固体或液体颗粒的粘附以及上浮分离等步骤。实现浮选分离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数量的

物理化学计算题答案

物理化学计算题目 1、已知反应 (CH 3)2CHOH(g) == (CH 3)2CO(g) + H 2(g) 的C p ,m = 16.72 11mol K J -?-??,在 457.4 K 时的K =0.36,在298.2 K 时的?r H = 61.5 kJ ·mol -1,求500 K 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1、解:?r H (T )= ?r H (298.15 K)+()B m ,298.2K B p T C ? ∑ν = 61.5×10 3 J ·mol -1+16.72 11mol K J --??(T -298.15 K) = 56.5 ×10 3 J ·mol -1+16.72 11mol K J --??×T (2分) d ln K /d T = ?r H / (RT 2 )= 2 1 113mol K J 16.72mol J 015.56RT ---??+?? = 1.445 则 K ( 500 K) = 1.53 2、反应2O 2(g) + S 2(g) == 2SO 2(g) 在298 K 至2 000 K 之间的K 与T 的关系为 : () 37852 lg 7.57/K K T θ= - 。求 (1)反应在298 ~2 000K 之间的平均反应的标准摩尔焓; (2) 1 000 K 时的K 。 2、解:(1)?r H = -2.303×8.314 11mol K J -?-??×37 852 K = -724.8 kJ ·mol -1 (3分) (2) K (1 000 K) = 3057.7100085237109.110?=??? ??- (6分) 3、几种物质298 K 的?f H (B, T )和S (B, T ) 如下: 物 质 ?f H (B, 298 K) / k J · mol -1 S (B, 298 K) / J - K -1 - mol -1 ,11 p m C J mol K --?? HCl (g ) - 92.307 186.76 29.1 H 2(g ) 0 130.6 28.82 Cl 2(g ) 223.0 33.91 求反应 H 2 (g) + Cl 2 (g) == 2 HCl (g) 的K (500K)。 3、解:?r H (298 K) = νB ∑?f H (B ,298 K)=2×(-92.307)=184.6 k J. mol -1 ?r S (298 K) =∑B νB S (B ,298 K)= 2×186.76-130.6-223=19.921 1 --??K mol J

物化水处理技术

改善物化污泥沉降性能的研究 摘要:物化污泥絮体细小沉降性差且机械脱水难度高。本实验利用生化污泥吸附性强、沉降性好的特点,选择适当比例与物化污泥进行混合微曝气,明显改善物化污泥沉降性,混合污泥的SV30从87%降至37%,并经中试验证,经过4小时曝气,污泥浓度明显下降,减容率为30%以上。 关键词:污泥沉降性;微曝气;减容减量 1.背景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投运一二三期工程,日处理水量为90万吨,处理工艺为”预处理一厌氧(水解酸化)一好氧”,其中日产生污泥约7万多吨,包括物化污泥、厌氧污泥和好氧污泥,以不同比例进入污泥处理系统,然后采用重力浓缩一浓缩池,机械脱水一带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来对污泥进行减容减量处置。物化污泥,沉降l生差,絮体细小,吸附性和粘性差,易造成浓缩池上清液大量带泥;这带来两个结果:1)由于沉降效果差,使相当比例的污 泥通过提升泵房回到水处理系统,增加了其处理负担;2)进机械脱水段污泥含水率居高不下,导致泥处理成本大幅度提高。如果能改善重力浓缩段污泥的沉降胜能,提高污泥浓度,那么对于提高污泥脱水设备的运行效率、稳定泥饼含水率、降低污泥脱水成本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对物化污泥的性质、改善其沉降能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很有必要。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陛和吸附眭。活性污泥中具有大量的微生物,而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能分泌一种具有粘性的高分子有机物,使细胞具有絮凝现象m。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发挥活性污泥的絮凝特陛,将生化污泥掺入到物化污泥中,改善物化污泥的沉降性,并可通过适度的微曝气工艺,使微生物进入自身氧化阶段,来实现污泥减容减量的目的。本实验以小试结果为基础,在确定物化污泥和生化污泥的混合比例,微曝气时间,曝气量等因素的影响大小下,并通过中试试验放大考察该工艺的优缺点和具体参数要求。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方案 研究分2个阶段:(1)小试阶段:研究物化污泥与生化污泥的比例(2:1或3:

大学物理化学8-电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精品文档]

电化学课后习题 一、是非题 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用能斯特公式算得电池的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电池反应的方向是朝正向进行。( ) 2、电池Zn (s)| ZnCl 2(b =0.002 mol ·kg -1,γ±=1.0) | AgCl(s) | Ag(s),其反应为: 2AgCl(s)+Zn(s)===2Ag(s)+ ZnCl 2(b =0.002 mol ·kg -1,γ±=1.0) 所以,其电动势的计算 公式为:E MF =E MF - RT F 2ln a (ZnCl 2) =E MF -RT F 2ln(0.002×1.0) ( )。 3、标准电极电势的数据就是每个电极双电层的电势差。( ) 4、电池反应的电动势E MF 与指定电池反应计量方程式的书写无关,而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r G m 等则与指定电池反应计量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5、锌、银两金属片同时插入HCl 水溶液中,所构成的电池是可逆电池。 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之后的括号内: 1、原电池在定温定压可逆的条件下放电时,其在过程中与环境交换的热量为:( )。 (A)?r H m ; (B)零; (C)T ?r S m ; (D) ?r G m 。 2、 电池Hg(l) | Zn(a 1) | ZnSO 4(a 2) | Zn(a 3) | Hg(l)的电动势:( )。 (A)仅与a 1,a 3有关,与a 2无关;(B)仅与a 1,a 2有关,与a 3无关; (C)仅与a 2,a 3有关,与a 1无关;(D)与a 1,a 2,a 3均无关。 3、在25℃时,电池Pb(Hg)(a 1)|Pb(NO 3)2(aq)|Pb(Hg) (a 2)中a 1> a 2,则其电动势E :( )。 (A)>0; (B)<0; (C)=0; (D)无法确定 三、填空题 在以下各小题中的 处填上答案: 1、Ag(s)|AgNO 3(b 1=0.01 mol ·kg -1, γ±, 1=0.90)|| AgNO 3(b 2=0.01 mol ·kg -1, γ±, 2=0.72)|Ag(s)在25℃时的电动势E MF =???????????。 2、若已知某电池反应电动势的温度系数p )T E ??MF ( >0,则该电池可逆放电时的反应热Q r ????????;?r S m ?????????。(选择填入>0, <0,或=0) 四、综合题 习题1 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i) Pt |H 2(p )|HCl(a )|AgCl(s)|Ag(s) (ii) Pt |H 2(p )|NaOH(a )|O 2(p )|Pt 习题2 将下列化学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以电池图式表示: (i) Z n (s)+H 2S O4(aq)H 2(p)+Z n SO4(aq)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在298K及101.325KPa下的1.00dm3氢气,等温可逆膨胀到 2.00 dm3,所做功的绝对值为C A、0.418 J B、0.0418 J C、70.3J D、7.11J 2. 对于孤立体系的实际过程,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D A、W=0 B、Q=0 C、△U=0 D、△H=0 3. 一封闭系统进行可逆循环,其热温商之和D A、总是正值 B、总是负值 C、是温度的函数 D、总为零 4. 液体A和B混合成实际溶液时,当A和B之间的作用力大于相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时,该溶液对拉乌尔定律将 B A、产生正偏差 B、产生负偏差 C、不产生偏差 D、无法确定 5. 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偏摩尔量是状态函数,其值与物质的量无关 B、偏摩尔量的值不能小于零 C、体系的强度性质无偏摩尔量 D、纯物质的偏摩尔量等于摩尔量 6.克拉贝龙方程dP/dT=△H m(相变)/T△Vm(相变),其应用条件是D A、只适用于纯物质的气液、气固平衡 B、只适用于服从理想气体行为的为气液、气固平衡 C、任何纯物质的相变热不随温度而变的两相平衡 D、任何纯物质两相平衡体系 7.含KNO3和NaCl的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其自由度数f为D A、1 B、2 C、3 D、4 8.分解反应A(s)=B(g)+2C(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与分解压力P的数值之间为 C A、Kp=P3 B、Kp>P3 C、KpP凹>P凸 B、P凸>P平>P凹

物理化学常用术语及单位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有关湿度计量的常用术语和定义,是对《常用计量名词术语及其定义》(JJG1001—82)的重新修订。 2. 有关湿度计量的术语 2.1 水蒸气(Water vapour) 亦称水汽。水的气态,由水气化或冰升华而成。 2.2 湿度(Humidity) 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2.3 水分(Moisture) 液体或固体中水的含量。 2.4 干气(Dry gas ) 不含水蒸气的气体。 注:绝对不含水蒸气的干气是不存在的,所谓干气仅仅是相对的。 2.5 干空气(Dry air) 不含水蒸气的空气。 2.6 湿气(Wet gas) 干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物。 2.7 湿空气(Wet air) 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物。 2.8 饱和湿气(Saturated gas) 在一定温度下相对湿度为100%的湿气。 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湿气,露点值等于该温度值。 2.9 水蒸汽的吸收(Absorption of water vapour) 水分子通过渗透原理进入到物体的内部。

2.10 水蒸汽的吸附(Adsorption of water vapour) 水分子附着在物体的表面。 2.11水蒸汽的脱附(Desorption of water vapour) 水分子脱离物体表面或物体内部的过程,这是与水蒸汽的吸收或吸附相反的过程。 2.12 干燥剂(Desiccant) 用于吸收水蒸气的物质,一般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种。 2.13 饱和器(Saturator) 能够使干气变为饱和湿气的装置。 注:温度在0℃以上时称为水饱和器,在0℃以下时称为冰饱和器。 2.14 质量混合比(Mixing ratio) 湿气中水蒸气的质量与干气的质量之比,亦称混合比。 注:湿度基准—重法湿度计,就是根据质量混合比的定义建立的。 (kg?kg-1) 2.15 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 ) 单位体积湿气中水蒸气的质量。 (kg?m-3) 2.16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湿气中水蒸气的摩尔分数与相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饱和水蒸气的摩尔分数之百分比,或者湿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值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的比值。 (%RH) 2.17 水蒸气压力(Water vapour pressure) 湿气(体积为V,湿度为T)中的水蒸气于相同V、T条件下单独存在时的压力。亦称为水蒸气分压力。水蒸气压力用e表示。

物理化学电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九、十章 电化学习题 一、选择题 1. 科尔劳乌施定律)1(c m m β-Λ=Λ ∞适用于( D ) A.弱电解质 B.强电解质 C.无限稀释溶液 D.强电解质稀溶液 2. 在质量摩尔浓度为b 的MgSO 4中,MgSO 4的活度a 为( A ) A.22) /(±γθb b B.22)/(2±γθb b C.33)/(4± γθb b D.44)/(8±γθb b 3. 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 C ) (1)H 2 (g)+2 1O 2 (g)→ H 2O(l) (2)2H 2 (g)+ O 2 (g)→ 2H 2O(l) 相应的电动势和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分别用E 1,E 2和K 1,K 2表示,则 ( C ) A.E 1=E 2 K 1=K 2 B.E 1≠E 2 K 1=K 2 C.E 1=E 2 K 1≠K 2 D.E 1≠E 2 K 1≠K 2 4. 下列电池中,电动势E 与Cl -的浓度无关的是( C ) A.Ag|AgCl(s)|KCl(aq)| Cl 2 (g,100kPa)| Pt B.Ag|Ag +(aq)|| Cl - (aq)| Cl 2 (g,100kPa)| Pt

C.Ag|Ag+(aq)|| Cl- (aq)| AgCl(s) |Ag D.Ag|AgCl(s) |KCl(aq)|Hg2Cl2 (s)|Hg 5. 电池在恒温恒压及可逆条件下放电,则系统与环境间的热交换Q r值是(B ) A.Δr H m B.TΔr S m C.Δr H m - TΔr S m D.0 6. 在电池Pt| H 2 (g,p)| HCl (1mol·kg-1)||CuSO4(0.01 mol·kg-1)|Cu的阴极中加入下面四种溶液,使电池电动势增大的是( A ) A.0.1 mol·kg-1CuSO4 B.0.1 mol·kg-1Na2SO4 C.0.1 mol·kg-1Na2S D.0.1 mol·kg-1氨水 7. 298K时,下列两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Fe3+ + 3e-→ Fe Eθ(Fe3+/Fe)=-0.036V Fe2+ + 2e-→ Fe Eθ(Fe2+/Fe)=-0.439V 则反应Fe3+ + e-→ Fe2+ 的Eθ(Pt/Fe3+, Fe2+)等于( D ) 8. 298K时,KNO3水溶液的浓度由1mol·dm-3增大到2 mol·dm-3,其摩尔电导率Λm将(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9. 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于:( B )。

物理化学第四章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化学平衡练习题 一、判断与问答题: 1.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就是反应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布斯函数的差值。 2.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r G m 就是在一定量的系统中进行1mol 的 化学反应时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布斯函数的差值。 3.因为m r G ?= -RT ln K ,所以m r G ?是平衡状态时的吉布斯函数变化。 4.m r G ?是反应进度的函数。 5.在等温等压条件下,?r G m > 0的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6.?r G m 的大小表示了反应系统处于该反应进度ζ时反应的趋势。 7.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以用m r G ?来判断其反应进行的方向。 8.在等温、等压、W’ = 0的条件下,系统总是向着吉布斯函数减小的方向进行。若某化 学反应在给定条件下?r G m < 0,则反应物将完全变成产物,反应将进行到底。 9.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 r G m < 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应 的趋势也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 10.某化学反应的? r G m 若大于零,则K 一定小于1。 11.理想气体反应 A + B = 2C ,当p A = p B = p C 时,m r G ?的大小就决定了反应进行方向。 12.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13.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的PCl 5的分解反应,只须测定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就可 以求知平衡常数了。 14.因 K = f (T ),所以对于理想气体的化学反应;当温度一定时,其平衡组成也一定。 15.若已知某气相生成反应的平衡组成,则能求得产物的m r G ?。 16.温度T 时,若K = l ,说明这个反应在此温度,压力为100kPa 的条件下已达到平衡。 17.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 18.因K = ∏(a B ν),所有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化学反应计量系数而改变。 19.有供电能力(W f ≠ 0)的可逆电池反应体系的状态,在“G ~ξ”曲线上可存在的位置? 20.“纯是相对的,绝对纯的物质是没有”,试从反应的亲合能A 上分析这句话的道理? 21.化学反应亲合势愈大,则自发反应趋势越强,反应进行得愈快,对否? 22.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反应自由能的关系:K RT G ln m r -=?,那么,为什么反应的 平衡态与标准态是不相同的? 23.欲使反应产物的平衡浓度最大,反应物的投料比一般为多大? 24.对于计量系数?ν = 0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哪些因素变化不改变平衡点? 25.平衡常数 K = 1的反应,在标准态下反应,反应朝什么方向进行? 26.在空气中金属不被氧化的条件是什么? 27.反应PCl 5(g) = PCl 3(g) + Cl 2(g) 在212℃、p 容器中达到平衡,PCl 5 离解度为0.5, 反应的m r H ?= 88 kJ·mol -1,以下情况下,PCl 5的离解度如何变化: (A) 通过减小容器体积来增加压力; (B) 容器体积不变,通入N 2气来增加总压力; (B) 升高温度; (D) 加入催化剂。 28.对于复分解反应,如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容易进行到底,试以化学平衡理论 分析其道理? 29.2HgO(s) = 2Hg(g) + O 2(g),在反应温度下及p = 101.325kPa 时,K = 4×10-3,试问 HgO(s) 的分解压力多大?当达到分解温度时,与HgO(s) 平衡的p Hg 有多大?若在标 准状态下反应,体系的总压力是多少? 30.反应CO(g) + H 2O(g) = CO 2(g) + H 2(g),在600℃、100kPa 下达到平衡(各物质的逸度 系数均为1),当压力增大到500kPa 时,各物质的逸度系数分别为:γ (CO 2) = 1.09, γ (H 2) = 1.10,γ (CO) = 1.23,γ (H 2O) = 0.77,问这时平衡点向何方移动? 31.反应CaCO 3(s) = CaO(s) + CO 2(g) 在常温常压下的分解压力并不等于零,那么古代大 理石建筑物何以能够保留至今而不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