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年后中国与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策略(一)

2010年后中国与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策略(一)

2010年后中国与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策略(一)
2010年后中国与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策略(一)

2010年后中国与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策略(一)

关键词:经济困境环境与能源危机未来战略绿色经济新能源金融中心在上海与中国制定新的5年计划、谋划更高发展目标之际,我据多年的实践与自我感悟及对近年来国际、国内、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认知,谈谈我对今后中国与上海经济社会今后发展的方向趋势、主要问题与风险及对策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与思考,抛砖引玉,以集思立世之良策。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与社会,伴随着全球影响力日渐强大,一直处在跌宕起伏的高风险运行状态中。现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且深得社会认同的看法是:中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中初级)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以中国国家的深度与广度,这种工业化城市化过程肯定还能持续很长时间,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过程再带动中国高速发展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是没问题的。这种观点过于天真乐观了。大国发展过程是从来不可能复制的。自2000年以来,世界经济、政治、社会与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地球环境与世界经济进入极为异常、多难与动荡时期,也许人类已经踏入一个需要改变与调整的发展阶段,中国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模式,美国近百年的大国风光,可能都将过时。中国、上海,都已经走到了人类历史舞台的前台,只有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智慧、更新的潮流、更高的目标、更强的实力,才能在当代人类历史大舞台上,挥洒自如、引人入胜地演绎中华民族的华彩乐章,彰显东方大国

的风采与魅力。

一、引言

自从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产能过剩与出口一蹶不振,迫使中国经济走向更加依赖刺激内需、鼓励创新的战略调整之路。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慢下来,上海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今后这可能会成为常态。假如国内经济今后数年以8—6%的速度增长,上海可能会是7—5%的速度,这对一个超大国家与一个超大城市来讲,都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适应过程。

横向比较,上海作为国内经济中心的地位优势,在弱化而不是在加强。GDP占国内总量的分额不断在缩小,原有的强势地位不断被兄弟城市超越。以2008年为例,上海的GDP是136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7亿元、进出口贸易额3221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额4829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1366亿元、金融业增加值1442亿元、存款总额35589亿元、其中居民存款额12083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350亿元、财政收入2382亿元、人口1888万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8:45.5:53.7;

而北京2008年的有关数据为:GDP是1048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9亿元、进出口贸易额2718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额3826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1908亿元、金融业增加值1498亿元、存款总额43980亿元、其中居民存款额11955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610亿元、财政收入1837亿元、人口1695万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25.7:

73.2;

深圳2008年的有关数据为:GDP是780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亿元、进出口贸易额2999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额1467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44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1012亿元、存款总额13011亿元、其中居民存款额9058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260亿元、财政收入800亿元、人口876万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1:48.9:51.0;人们一直惯性地认为,上海是至少是国内的金融、贸易中心,但事实上GDP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小,金融业附加值、货币存款资源、人均存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已经被北京超越,进出口贸易、高科技产业附加值一直又是深圳领跑,上海经济金融贸易国内中心地位面临强大的竞争与挑战。

再比较比较发展素质与质量。人均生产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科研投入、高端产业发展速度等等,已经远落后于北京、深圳等城市。未来是创新的社会,年轻的深圳本身在国内科技创新领域就走在国内的前列,深圳的金融市场同样又充满活力,具备挑战上海作为国内资本市场领先地位的潜力,2009年满载希望、充满活力的创业板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扬帆起航,更使深圳的创新发展与金融中心建设如虎添翼,如果上海不能在代表未来的多种小企业股权融资与转让交易市场的发展建设中有所作为,从最重要的市场交易量与上市公司数量指标来讲,未来深圳甚至存在超越上海的可能。

有比较才有鉴别。上海与中国其他城市的比较优势到底如何还是让专

家学者们研究分析吧,我在这里罗列数据只是想提个醒:上海要建设国际化的金融、贸易、商业、文化中心,并不完全具备舍我其谁的领先优势。

中国经济长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不仅在改变中国,也在深刻影响世界。2008年开始的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预示着人类一个时代的结束,对中国与上海来讲,危机确实孕育着更大进步与更大超越的机会,关键是在战略战术上如何顺应与把握。

二、现实巨变、困境矛盾、内在逻辑及策略选择

(一)巨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以为地球上发生的标志性的事件包括:网络社会与网络经济开始盛行,911灾难与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以原油达到147美元/桶为标志的能源资源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环境危机加剧、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包括大地震、大水灾、大流行病等等),中国开始真正影响世界、全球进入多极化合作时代、美国出现第一位黑人平民总统等。

通信网络与虚拟文化的发展,使地球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人类沟通的时空隔阂已经消失,如果再有一种方便流行的语言翻译工具,或人类语言文字实行统一,全世界真的就成为一个言论自由的网络大家庭了。人类网络时代刚刚开始,仍将呈现巨大的潜力与能量。网络经济与虚拟社会活动,环保节能、思想自由、信息量大创意多传播快、运行成本低等等,但危害也较大,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直接接触交

流减少,生命的本质属性——自然、运动、社会性,难以表现,长此以往人可能会退化、身心难以健康。网络是一种工具,也可以是一种文化,但最好不要成为一种主流的生活方式。

911灾难是美国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拐点。形式上虽说只是一个超乎人们想象的恐怖事件,但重创的却是美国经济体系的心脏,一个小小的恐怖组织或病毒,能成功挑战强大美国的防务自卫与反击力量,并制造出千古的骇人事件,难以用偶然性解释。与之相关的,美国出兵伊拉克半个月内消灭萨达姆政权,但耗资庞大的军事行动5—6年后仍然没有得到伊拉克民众的认同与拥戴,美国也只有在没有真正取得战争胜利的情形下决定自我撤兵,强大美国的意志与价值观并不象以前一样具有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与之相应的,是美元持续走弱了近10年,而且似乎有日薄西山、每况愈下之势,可能未来世人面对的将是另一个价值层面的美钞。另一方面,美国人过去一、二十年内消费过度、坐吃山空,而且过度鼓吹自由化、私有化,国家与企业价值空壳化,社会与集体的力量不断被削剪。正是因为此,在2008年开始爆发的、起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中,美国金融经济体系表现得不堪一击,赫赫有名的大企业纷纷倒下,美国经济的核心体系——金融与房地产遭到重创。美国可能存在在下坡路上加速衰败的趋势,优越惯了的美国人可能有一个非常长的不适应过程,更多的美国人与美国企业会走出国门来到充满希望的地方淘金,美国也肯定开始走向变革之路。过多的学习效仿美国过时的东西,或者过多的依

赖与追随美国,是不明智的。

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是世界步入多极时代的重要推动力。盛衰是此消彼长的过程,一种价值观、生活模式、社会制度,不可能一直处于生命周期的青壮年时期,总有衰落的时候,美国引领世界的时代是该结束了;但人类并不一定肯定迎来中国时代。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惊人的成就,但是靠大规模粗放投资与廉价出口带动,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环境、牺牲广大劳动者与全体国民的利益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且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资源紧张、环境恶化、重灾频发、产业结构畸形过度、社会矛盾丛生,等等,这些因素无一不是致命的原子弹。虽然幸运之神在关照中国,但未来中国只有主动改变、迎难而上,创造出真正能够担当起领导世界潮流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社会制度与人类发展价值观,才可能真正引领人类进入又一个更为灿烂的中华文明时代。

(二)困境矛盾、内在危机与出路选择

中国人多,在自由竞争制度下,通过不断扩大投资、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改变或污染自然生态,来真正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全面实现现代化城市化,是不可能的。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态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破坏与消耗,已经接近自然生态可以承载的极限状态,(流行病肆虐、异常天气天象频繁、水资源能源紧张等等都是具体表现);局部与整体、城市与农村、西部与东部、规模企业与弱小企业、精英与平民、老板与农民工等等层面或阶层的富裕与收入水平及发展机会差距所引起的

矛盾,也到了可能动摇国家稳定基础的程度。我们现在人均GDP才3000美元左右,距离当代人均20000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非常遥远;如果我们不改变现有的发展与分配方式,按原有模式再发展十几年,国内经济发展的动态总量在目前的基础上可能会再扩大一倍或更高,人均GDP可能会达6000—7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以上,但持续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持续紧张的资源供应、持续膨胀的经济与金融泡沫、持续加大的收入差距与财富集中度、让世界更加恐怖的生产过剩能力,等等问题与矛盾,不可能再给我们这么多和平地扩张GDP的时间,这些问题与矛盾都可能成为我们自己打垮自己或被打垮的内在因素与主导力量。难以预料、难于抵御与难于避免的天灾、人祸与外来侵害,都会迫使我们改变简单、粗放、甚至是掠夺性的积累扩张GDP 与个人财产的生产与创富行为模式。

现在真正到了必须将关心公平、关心未来放在比关心当前效益更为重要的地位的时候了。没有将来的利益价值为零,失缺公平的利益价值为负值,掠夺性的经济逐利活动与扭曲性的社会财富分配,终将受到自然与社会的惩罚与唾弃。公平与效益,本来就不适合规范为一个对立的矛盾体。牺牲未来、违反基本公平原则的利益追求,是短命的自私自利行为,根本就不应该成为国家意志与国家策略;个人利益至上、金钱欲望不断膨胀、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官商勾结、价值观是非观扭曲环境下“优胜劣汰”的社会发展逻辑,永远不可能成就和谐美好幸福的社会,永远也不可能自然地实现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文明富裕。如果

社会私欲横流、仇恨累累、一盘散沙,如果社会没有稳定的基础,如果资源耗竭、大地干枯耕地紧张,如果大气异常、空气浑浊、洁净水源短缺、自然灾害与流行病频发,民族、国家、人类的未来都是未知数,一个人的地位、金钱、房产能保自家性命吗?将百年的大树掠栽在自己院中,将生产必需口粮的耕地用于豪宅、高速公路,或用于产能过剩行业的工厂甚至是污染性的落后作坊,将千万年积累遗传下来的自然资源掏空、破坏与污染,只有贪婪的索取没有奉献,能不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吗?地球、大气、自然物态,空气、水、土壤,矿藏、森林,等等,不是一个人的甚至不是一个国家的,是不能用金钱、地位、强权来衡量或交换或霸占的,破坏、污染、耗尽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包括最普通的水与空气,是不能复生的,害了他人,也拯救不了自己。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看是无处不在、廉价的,却是无价的。公平、未来、文明的现实内涵也在此,它不但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决分配不公,不断改善国民整体生活与社会文明环境,提高社会整体健康发展的综合效益水平,是三位一体的改善人与人关系的关联方面;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保护水源、大气、地球,同样是相互关联的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诸方面。人与人、人与自然、中国与世界诸多被极化的矛盾,正是今后必须重点解决的。

与大自然比较,个人或者整个人类都是渺小的,人类社会可能只是大自然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地球升温、空气污浊、江湖污染、微生物

细菌滋生与弥散、地质构造变异、气候异常等等,对人类来讲,都是灭顶的灾难。整个地球是个有机体,人类的活动,已经严重影响与改变着地球环境的自然变化状态:人类一年将差不多20亿吨废气排在大气中,平均到人类居住区大约每平方米几公斤;每年向地球制造丢弃的垃圾上百亿吨规模,估计堆积起来超过泰山;每年开挖地下资源上百亿吨,侵吞与破坏数十万平方公里的自然土地与山水生态,向大气排放差不多相当于百亿吨煤的热量,…。这样的人类活动影响,有机的地球环境能不发生巨变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地球生态因变而变,而且是不可逆的、加速的过程,相对大自然来讲极为弱小的人类,面临不堪想象的生存风险。

未来的5—10年,地球人类处在发展历史的重要关口,中国也是。气候变化加剧异常,导致发生全球粮食突减、奇异病毒流行、超强地震频发等全球性灾难的概率更高;货币持续泛滥,能源资源价格持续上涨、石油价格可能超过200美元/桶甚至更高,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更为恐怖的投机豪夺与金融经济危机或地域冲突;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如果不调整发展思路与生产模式,在扭曲的分配制度、缺乏有效监督的权利机制、自私逐利贪婪的价值观、装备代替人工等社会环境下,非但不能有效增加就业、提高社会广大低中层劳动者的收入、实现全民富裕,而且将使社会积累更为深重的贫富裂痕与不公,环境污染与产能泡沫、资源浪费更为严重,如此以来即使不出现严重环境危机,也必将产生因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金钱财富畸形不公积

累而导致的严重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

中国经济与社会,现在被高投资、高速度、高资源房产价格、高权利投入与参与度所绑架,就象在高山上弯道下坡行驶又必须加速赶路的重载卡车,随时可能出现翻车危险。解决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存尖锐矛盾,需要大思想、大智慧,需要精神巨人;在钞票漫天、老总遍地、到处是开发区工厂车间交易场所的今天,中国需要文化思想上的升华巨变。人生是美好的,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有无穷尽的有意义的事情去追求探索,以公司生意、工作挣钱、花钱享乐为生活的全部,对许多人来讲是遗憾的,办公楼、工厂、设备、交通工具、商品等等,只是工作生存的工具道具,没有生命价值;生命是纯洁的,时间是公平的,来去无形,众多人日日追求金钱暴增,参与掠夺性的炒房、瓜分资源与国有公众财产,不劳而获,将本来属于全体国民或广大弱势群体的财富与未来盗为己有,“成就财富梦想”,这些如何让个人的灵魂在岁月时光中留痕?如何面对纯真的子孙,如何面对失去土地、失去工作、失去一切的生灵?财富都是炒出来的、聪明投机出来的、偷盗来的,这与老鼠有何区别?

中国商品化、市场化的改革开放行为已经走向畸形,中国现在不但缺失成熟普世的社会价值观,而且正在自私、贪婪、堕落、冷漠的环境世界迷失(一个信仰缺失,或者信仰落后腐朽的国家或民族,很容易自垮或被打垮的)。权利可以商品化(交易)、法律可以商品化(交易),有关国民整体利益与未来、国家安全、国家战略、国家口舌、甚至民

族精神的领域都在商品化(交易),本身必须体现全民意志、应由全民公决的事务,都由私人占有与决定,这是非常危险与畸形恶毒的。吃住是人立命之本,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粮食、房子都可以大张旗鼓地作赌注去“竞争”、掠夺、炒赌,实乃灭绝人性,引火自焚。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高涨阶段,按照“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逻辑”,全国范围内地价、房价持续上涨,资产证券化、全民买房买股、楼市股市持续牛市,对城市化快速实现有利——这是“自由市场”制度下猖狂逐利式的大跃进,物极必反,命运更惨;更何况大约有超过50%以上的中国人没有多少钱与能力买房子、买股票,这种自由市场的逐利规则本身就缺乏自由平等的社会基础。更进一步讲,如果中国很快就房子林立、道路纵横、车流滚滚,由此社会经济活动与经济产业集中度达到60%、70%甚至80%以上,然后怎么维持与发展?结局肯定是比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更痛苦的漫长衰败!循序渐进,均衡和谐,科学发展,方能持久。中国必须控制商品房、工业厂房的空置率,严格控制居住面积达到平均水平以上的2套房以上的买卖及异地购房行为,加快农村城市化与户籍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计划,加快全民均等公平享受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速度,不断提高土地、房屋闲置成本,放开股票发行管制、向国内更广泛的小企业与创业者开放国内资本市场,让国内市场价格畸形结构回归公平价值轨道,公平社会分配制度,使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良性的、全民得利的、有着美好未来的过程。

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 2012年2月24日) 去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28亿吨,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去年本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6230元,比上年增长13.8%……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月24日上午公布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晒”一“晒”上海的“家底”。 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高于平均水平 公报中称,据抽样调查,去年本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6230元,比上年增长13.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5644元,增长13.8%。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102元,比上年增长8.2%。 市统计局分析,居民收入增长呈现“两个快于、一个同步”的特点:一是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全市经济增长,是2000年以来(除2009年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物价下跌外)首次出现的格局;二是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最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7%,高于全市城市居民平均增幅0.9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城市居民保持同步。 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轿车18辆 统计公报显示,至去年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轿车18辆,家用空调207台,移动电话236部,家用电脑138台。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汽车10辆,彩电188台,洗衣机88台,移动电话189部,家用空调130台,家用电脑50台。 至去年年末,全市储蓄存款余额17958.22亿元,当年新增1521.3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4平方米,折合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7平方米。居民住宅成套率达到96%。 至去年年末,全市共有1290.88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有604.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21.9万人。 人均生产总值继续保持领先 去年本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919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82560元,折合12784美元,在全国各省级地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42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与经济基本保持同步增长。

海洋经济产业科技发展战略

海洋经济产业科技发展战略 本文作者: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单位: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亮点。珠海作为海洋大市,如何以更广阔的视野积极制定发展战略,投身海洋竞争,是珠海市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本文依据国家、广东省的宏观发展政策文件精神和规划要求,以及珠海市委、市政府对“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和要求,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构筑“两带六区”空间格局、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科技兴海等四个方面提出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一、实施产业支撑战略,构建五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珠海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将构建现代临港工业、现代物流、滨海旅游、现代海洋渔业、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五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一)重点发展现代临港工业集群 按照“以港引工、以工促港、港工互动”的发展思路,实施大港口带动大工业的发展战略,全面突出港口、园区与城市的相互融合,形成港口、临港工业、临港产业园区、港口物流一体化的“港口-园区-基地”开发构架。依托高栏港港口资源优势,以石化、能源、钢铁、装备制造业等重化工业为主导,以高栏港经济区为载体,构建大中小型企业配套、轻重工业并举、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相结合的临港工业集群,使之成为集聚效应强、生产规模大、产业链长、发展水平高的

华南临港工业基地,以及广东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和新兴的现代重化产业基地。推进三灶航空制造及航空服务基地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把斗门虫雷蛛作业区建设成为集休闲旅游、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三位一体的临港产业园区。大力建设平沙游艇技术创新专业镇,把珠海建成国内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游艇产业中心和游艇消费兴盛的滨海城市。 (二)全力推进两大物流中心建设 整合港口资源,优化港口功能结构,着力构建以高栏港区和万山港区为龙头,以九洲、香洲、唐家、洪湾、斗门港区为有机组成部分的现代港口体系,逐步建设成为面向港澳、面向国际的全国沿海主枢纽港。按照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的要求,推进大型集装箱、油气化工和大宗干散货深水码头建设。规划建设疏港公路、铁路等完善的集疏运系统,拓展粤西、粤北乃至中南、西南经济腹地,开辟连接“泛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圈的国内航线和东南亚、东北亚、中东、欧洲、美洲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国际班轮航线和集装箱公共快线,力争到2015年全市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超1亿吨。加快高栏港2个5万吨级和4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2个15万吨级矿石干散货码头以及1个10万吨级煤炭码头建设,打造区域“港口物流中心”。加快珠海综合保税区、珠海保税港区和自由贸易区的申报,建设区域“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形成能够提供仓储、运输、配送、加工、海运代理、货运代理、订单代理、库存代理、分销覆盖、交叉作业、信息处理等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体系。

蓝色_上海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色对上海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的建议

25 SHANGHAI ENTERPRISE J u n e 2011 新观察Deep Insight 专家视角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成为全人类发展的焦点和 全球的战略争夺点。笔者对国内主要沿海,涉海及列入国家战略层面发展海洋经济省市进行了简约对标分析,对上海提速发展海洋经济与产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蓝色,上海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色 对上海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的建议 □董锡健|文 21 世纪已是海洋世纪,全球进入到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空间逐 渐向海洋推进,海洋成为全人类发展的焦点和全球的战略争夺点。中国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战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国家正式实施了新一轮开发沿海区域发展战略,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百字方针”,《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 。处于东海之滨的上海,是蜚声海内外的沿海城市,也是我国海洋经济的前沿与海洋产业的重要基地,理应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布局中主动作为,领跑发展。然而,相比周边城市,特别是比较我国传统沿海城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高调与强势,上海的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发展相对低调,且动静不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约50多个二、三线,都从发展海洋经济的主体目标诉求。显见,时下国内沿海涉海省市区,已全面进入了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发展与竞争的 “春秋战国”时代。以下文字是笔者对国内主要沿海,涉海及列入国家战略层面发展海洋经济省市的简约对标分析,以及对上海提速发展海洋经济与产业的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与态势 国家“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1.树立现代海洋观念,把握全球海洋未来发展态势,研究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统筹考虑我国在内水与领海专属经济 区和大陆架、公海与国际海底及南、北两极状况,做到同步研究、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 2.在助推传统海洋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大力促进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利用、海洋能源、海洋装备制造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海洋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努力推动海洋经济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财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增长点; 3.大力实施科技兴海计划, 加大海洋

对中国海洋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认识

对中国海洋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认识 中共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海洋强国”的概念。我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大国,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是发展之要、民生之需,也是中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拓展的题中之意。 所谓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以“和平发展、和谐共赢、强而不霸”为指导,打破“国强必霸”模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形成以“海洋强国”为轴心,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海洋为轴的发展战略。 首先,认知海洋。 探索认知海洋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先决条件。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海洋,掌握海洋的运动规律,才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认识海洋,一是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如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加大对海洋及海洋经济研究的拨款,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领域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项课题小组,研究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发、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海洋产业节能减排、海洋环境保护等。二是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可以成立海洋特色学校,提高师资水平,加大财政补助,鼓励学生和引导学生学习。三是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拍摄与海洋有关的纪录片,普及海洋知识;举办海洋文化节,宣传海洋;继续举办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鼓励学生了解海洋。 另外还需要政策扶持,加强海洋经济宏观指导,主要包括强化海洋经济规划指导,加强海洋经济监测评估,健全海洋经济统计制度,推进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海洋经济核算工作,完善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其次,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 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海洋,一是要强化规划和区划的引领作用,二是要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三是要提升海洋调查评价能力。 现如今我国共有三个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学。其中北部海洋经济圈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基础雄厚,海洋科研教育优势突出,是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 东部海洋经济圈由江苏、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港口航运体系完善,海洋经济外向型程度高,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南部海洋经济圈由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也是我国保护开发南海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基地。 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特色,坚持陆海统筹,以陆带海,以海带陆,海路相互促进,多层次多样式的发展模式。形成以首都圈为核心,以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两翼,提升和拓展环渤海经济圈;以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速形成东海经济圈;以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引擎,加速形成南海经济圈;同时大力发展三个内地极化核心经济带,即:以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地区、

201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卷及答案(word)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0-6-2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A. 3.14 B. 1 3 C. 3 D. 9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 = k x ( k <0 ) 图像的量支分别在( )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 + x ─ 1 =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该方程无实数根 D.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4.某市五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3、20、20、21、26(单位:°C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22°C ,26°C B. 22°C ,20°C C. 21°C ,26°C D. 21°C ,20°C 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 A.锐角三角形都相似 B.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D.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6.已知圆O 1、圆O 2的半径不相等,圆O 1的半径长为3,若圆O 2上的点A 满足AO 1 = 3,则圆O 1与圆O 2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或相切 B.相切或相离 C.相交或内含 D.相切或内含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a 3 ÷ a 2 = __________. 8.计算:( x + 1 ) ( x ─ 1 ) = ____________. 9.分解因式:a 2 ─ a b = ______________. 10.不等式 3 x ─ 2 > 0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2011-3-3 2010年是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按照“五个确保”的要求,全力以赴办好世博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 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16872.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15亿元,下降6.6%;第二产业增加值7139.96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9618.31亿元,增长5%。“十一五”时期上海市生产总值达到69054.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 11.1%。 图1“十一五”时期上海市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537.87亿元,比上年增长8.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334.55亿元,增长11.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8.4%提高到49.4%。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4060.29亿元,增长10.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1%。 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的各类市场主体18.45万户,比上年增长9.4%。其中,企业12.52万户,增长16.4%;个体工商户5.81万户,下降3.2%。在新设立企业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4155户,增长5%;外商投资企业6457户,增长27.1%;私营企业11.46万户,增长16.3%。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湖南农业科学2009,(8):154~157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储永萍,蒙少东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借鉴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全球海洋经济开发的总体趋势出发,分析了日本、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6个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总结了6国海洋经济发展对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启示。 关键字: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F3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09)08-0154-04 Inspiration from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CHU Yong-ping,MENG Shao-dong (College of Economics&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201306,PRC)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ld’s Marine economy being taken a great deal attention,it is significant to learn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are in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First of all,the general trend of global marine economy development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n,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marine economy in six developed countries(Japan, Norway,England,Australia,America and Canada)were analyzed.In the end,the inspirations from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six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marine economy;development strategy;inspiration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海洋经济的开发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全球海洋经济产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了2005年1.7万亿美元,海洋经济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到了4%。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日本海洋经济已占该国GDP 的14%。笔者对日本、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总结了这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全球海洋经济开发总体趋势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使世界各国的国际海洋意识普遍增强,各国都在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国家的海洋管理制度。21世纪海洋管理的范围由近海扩展到大洋,由一国管理扩展到全球合作;管理内容由各种开发利用活动扩展到自然生态系统;管理方式在强调利用法律手段的同时,更多地使用培训和宣传教育手段。同时海洋管理科学和技术也逐渐成熟。发达国家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形成了许多新的海洋观,如海洋经济观、海洋政治观、海洋科技观等。开发方式正由传统的单项开发向现代的综合开发转变;开发海域从领海、毗邻区向专属经济区、公海推进;开发内容由资源的低层次利用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人类对海洋的观念从过去的一味索取转变为为生存和发展而协调行动,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认识到应把海洋作为生命保障系统加以保护。 在海洋产业的发展动态方面,传统的海洋渔业和海盐业保存稳定增长,海洋的多样性开采方兴未艾,其中海洋运输业、海洋油气等矿产资源的开发、滨海旅游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制药的开发研究等占据了主导地位[1]。 2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2.1日本 日本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海洋科技开发,加大海洋科技经费投入,同时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开展发展海洋经济的国际 收稿日期:2009-06-02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08BJB002);上海市教委食品经济重点学科开放基金项目(B-8207-07-0005-6);上海市教委食品经济管理重点学科基金项目(J50703) 作者简介:储永萍(1986-),女,湖南常德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产业集群。 通讯作者:蒙少东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1-11-2信息来源: 导读: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早在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提出“向海洋进军”。1967年法国政府成立海洋部,统管全国的海洋事务。1980年代美国就预言:“ 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的世纪”。这个预言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尤其在人类社会面临地球表面“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和人口不断增加”三大威胁的今天,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物、化学、能源等各种自然资源,堪称是地球上一座巨大的“蓝色资源宝库”。据科学家估算,全球海洋中约拥有50万种动物,其中仅鱼类就有2万余种,生物资源总量达26万亿吨,海洋储存着相当陆地上全部农产品1000倍的食物。目前世界近海陆架区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5%;天然气地质储量4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1/3。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海洋油气勘探向深水(>300米)陆坡区推进,不断有新的大油气田发现。新旧世纪之交,世界海洋经济产值已从1998年的1万亿美元快速增加至2002年的1.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超过4%。 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随着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的发展,沿海各国开发利用海洋的规模日益扩大。美国海洋经济产值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仅约300亿美元,80年代投资了1000亿美元开发海洋经济,到90年代初海洋经济产值已达3500亿美元,占世界海洋经济产值近三分之一;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并成为沿海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海岛岸线,岛屿6500多个。这片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海岸带、滩涂面积两亿余亩,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13%,目前已开发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浅海养殖潜力巨大。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许多天然良港,宜于建设中等以上的泊位和港址有160多处。生物种类多,已记录的物种数达2万种,渔场面积281万平方公里。油气、矿床、再生能源、海上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 1、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及中国的发展水平 传统意义上的海洋资源包括“航行、捕鱼、制盐”,现在一般认为的海洋资源则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按照普遍的划分方式,海洋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捕捞和养殖);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工业、海盐业、滨海砂矿业;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娱乐业。从整个国际发展态势看,海洋经济在从传统的第一产业

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发布时间:2011-10-23信息来源:浙商 文│本刊记者俞越 海洋将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那么,海洋经济有哪些细分产业最值得投资?《浙商》杂志发布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榜单,结合了近年来海洋经济各大产业的布局、产业总值、发展增速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等众多因素综合评定。 [上榜理由] 海洋物流业 随着国际贸易形势趋好和航运价格恢复性增长,海洋物流业迅速回暖。2010年,我国海洋物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脱颖而出,宁波、舟山都把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平台放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位置。 海洋船舶工业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正处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造船完工量及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实现增加值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未来,海洋船舶工业要突出主业、多元经营、军民结合,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稳步发展。形成环渤海船舶工业带和以上海为中心的东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重点发展超大型油轮、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滚装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及船用配套设备,同时稳步提高修船能力。 海洋油气业 我国继续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多个油气田陆续投产,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海洋油气业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53.9%。重点建设面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的南海、东海、渤海天然气田,逐步形成三个区域性市场供应体系。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也已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情况

2017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亿元,比上年增长%(见图1),增速与上年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 总值的比重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万元。 图1 2013~2017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亿元,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 重为%。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亿元,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增长%(见表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表1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万户,比上年增长%。其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5606户,减少%;外商投资企业8020户,减少%;私营企业万户,减少%;个体工商户万户,增长%。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非税收入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增长%(见表2)。全年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完成亿元(不含关税及海关代征税),增长%。

表2 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非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见表3)。

表3 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以上年价格为10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指数为,居住类价格指数为,医疗保健类价格指数为(见表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 以上年12月价格为100,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其中,二手住宅价格指数为;以上年价格为100,全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

金融如何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金融如何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2014-01-06)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因海而兴,因海而强。海洋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世界经济新一轮发展的主战场。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并已经把它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进行谋划和实施。特别是2011年以来,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及的山东、浙江、广东三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发展规划相继获批,我国海洋经济由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同时,这也给传统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从当前的实践来看,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我国还没有海洋基本法,而且涉海类物权如海域使用权、捕捞权等方面的管理规定比较分散,法律法规保障缺乏。二是多数金融机构都是以兼营的方式经营涉海金融业务,服务于海洋经济的专业金融机构不足。三是契合海洋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不够丰富,难以满足海洋产业体系的多维金融需求。四是直接融资的渠道不够通畅,尚未形成多层次、市场化支持海洋经济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五是政策性保险、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还不健全,保险业的保障性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六是港口等基础设施项目对民资还存在着市场准入限制和制度性障碍。 浙江是海洋资源大省,拥有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域面积的2.6倍;拥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2878个,占全国的40%;拥有深水岸线506公里,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浙江省历来十分重视发展海洋经济,早在1993年就提出要“开发蓝色国土”,1998年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大省”,2003年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2007年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港航强省”的战略部署。特别是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设立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不仅使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且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新区,也是我国唯一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群岛型新区。 经过多年的建设,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年浙江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近5000亿元,占全省GDP的14%以上,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左右。与此同时,浙江省在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一是加强金融要素保障。根据《浙江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五年内示范区规划建设重大项目约490项,总投资估算1.26万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8020亿元。针对这一巨量的融资需求,我们与省发改委、国开行联合编制了2011~2015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系统性融资规划,通过构建投资主体多元、融资方式多样、融资风险可控的融资体系,为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融资保障。同时,浙江省政府与28家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和证券、保险、资产管理等金融机构总部就支持浙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1.闭卷部分(共40分答题时间20分钟) (一) 认识历史离不开实物史料,离不开实物、文献等多种史料的比对互证。(共10分) 下列六幅图片中的实物均可作为认识历史的证据。 1.可用于证明“半坡人制陶技艺水平”的是。(用字母表示) 2.可用于证明“秦朝加强对全国统一管理”的是。(用字母表示) 3.可用于证明“清朝时西藏地区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的是。(用字母表示) 4.可用于证明“商代青铜文化杰出成就”的是。(用字母表示) 5.研究商朝历史最可信的材料来自…………………………………………………( ) A.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 B.小说戏曲与影视作品 C.打制石器与洞穴譬画 D.文献记载与遗址遗物 (二) 百年世博,追怀历史渊源,折射文明进程,凸显时代风云,昭示人类愿景。(共18分) 1.展现源远流长的文明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众多国家馆的主题之一。馆内有象征养育这片古老文明的母亲河尼罗河的景观设计;伊拉克馆内重现了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 2.1851年,伦敦世博会展出了——国人改良的蒸汽机,以此为动力的大机器生产使该 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展出了发电机,预示人类即将进入时代。3.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苏联馆展出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模型;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美国馆陈列着小小的“月亮石”。美苏两国科技展品的背后折射出………………( ) A.区域冲突如火如茶 B.亚非国家不断崛起 C.民权运动方兴未艾 D.超级大国争夺霸权 4.1958年,“原子球”成为布鲁塞尔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标志着作为一种新能源将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和平事业。 5.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陕西馆以盛唐时期的长安城为背景。 (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局面奠定了盛世唐朝的基础。 6.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上海馆以“永远的新天地”为主题。1921年7月23日,新天地的石库门见证了——的诞生:1990年,她还见证了上海——开发开放。 (三) 抗战时期的漫画作品,艺术地再现了那段令人悲愤、激昂的历史,透射出艺术家的敏锐、良知与情感。(共12分) 下列五幅漫画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 1.图一创作于1936年,标题为“蜿蜒南下”。该图揭露了日寇( ) A.制造“九一八事变”奴役我东北人民 B.从长城以北地区向华北地区侵略扩张. C.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 D.占领南京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200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法规类别】经济统计 【发布部门】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发布日期】2009.02.13 【实施日期】2009.02.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200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外部严峻复杂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和上海自身发展转型的严峻考验,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克难前行,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13698.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8亿元,增长 0.7%;第二产业增加值6235.92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7350.43亿元,增长

11.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图1上海市生产总值与增长 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431.48亿元,比上年增长8.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266.67亿元,增长11.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5.1%提高到45.7%。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3116.49亿元,增长13.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8%。 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的各类市场主体12.9万户,比上年增长4.4%。其中,企业 8.21万户,增长5.4%;个体工商户4.61万户,增长0.7%;农民专业合作社846户。在新设立企业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3928户,比上年增长1.9%;外商投资企业6374户,下降15.7%;私营企业71787户,增长8%。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38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地方级税收收入2223.43亿元,增长12.6%。在地方级税收收入中,增值税334.89亿元,增

海洋经济战略

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批山东海洋经济战略开启来源:人民网??作者:徐锦庚马跃峰 人民网济南1月6日电(记者徐锦庚、马跃峰)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连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接长三角地区,北临京津冀都市圈,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六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该区域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教力量集中,海洋产业基础较好,开放条件优越。2009年,区内总人口3291.8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138元。

国务院批复指出,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海陆联动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对此,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宁吉喆

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海洋经济是以新兴海洋产业为主体、涉及各类社会化经济活动的总和。现阶段,海洋经济发展仍将以沿海地区,特别是临海区域为基地,以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为基本特征,以集约化、新型工业化为主体发展趋势,从而推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较大变革。这是一种进步的变革,是海洋经济这一先进生产力推动区域社会经济进步的历史进程。 200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局编制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并制定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明确提出海洋经济要高于全国经济平均发展速度。近几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围绕着做好海洋这篇大文章采取了许多措施,普遍把海洋经济发展列入地区战略,并加大投入。 国际开发海洋的大背景和国内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大举措,为上海市提供了加快海洋产业开发与管理力度、推进海洋经济上台阶的历史机遇。上海作为沿海城市,海洋与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无论是实现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目标,还是建设信息港、深水枢纽港和航空港都离不开海洋。 一、发展海洋经济的区位优势 现代资源说通常把港湾、海洋航线、水产资源的加工、海洋中的风能、海底地热、海洋景观、海洋空间以及海洋的纳污能力等都视为海洋资源。从上述角度来看,上海市借助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海洋资源非常丰富,这使得上海海洋经济的发展大有可为。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沿海城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中部与黄金水道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上海市沿海有良好的深水岸线,大陆岸线为186km,其中长江口南岸112km、杭州湾北岸87km;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拥有约306km。水深在10m以上的深水岸线长达78.6km,拥有0m以上潮间带滩涂面积约667km,水深0~5m等深线范围内水下滩涂面积为2341.5km2。近海0 ̄20m等深线范围内的水域 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国峰1房建孟2翁光明2 (1.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上海200137;2.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上海200137) 摘要作为全国最大的沿海城市,上海市拥有丰富的滩涂、港口航运、滨海旅游、海洋能等资源和生物资源, 尽占我国黄金海岸线中部和长江出海口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海洋经济具备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海洋 交通运输业、船舶制造业、滨海旅游业多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为全国海洋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 的经济保障。本文分析了上海市海洋产业的结构特征,认为上海市海洋产业结构尚显单调,提出上海市应当充 分利用其高科技力量和资源,完善海洋产业结构格局,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领军作用。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上海市 沿海都市145 ??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上海统计网 2015年02月28日 16:11 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积极应对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和自身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挑战,全面落实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各项重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提高。 一、综合 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23560.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26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8164.79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5271.89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9.73万元。 图1 2010-2014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391.42亿元,比上年增长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169.52亿元,增长7.9%,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5796.06亿元,增长7.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1.3%提高到51.7%。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453.2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7%。其中,制造业增加值1613.23亿元,增长6.3%;服务业增加值1840.00亿元,增长8.5%(见表1)。 表1 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一、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1、发展基础 2、未来五年发展环境 3、发展新理念 4、2020年主要目标 二、推进创新发展,激发发展新动力 5、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6、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7、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8、提升国际贸易中心服务辐射能级 9、提高国际航运中心综合服务能力 10、深化智慧城市建设 11、改革释放新活力 三、推进协调发展,增强整体协同性 12、严格控制常住人口总量 13、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4、优化城镇功能空间布局 15、推进重点区域高品质规划建设 16、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17、构筑便捷畅达的综合交通网络

18、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19、强化城市公共安全保障 20、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四、推进绿色发展,共建生态宜居家园 21、明显提升水环境质量 22、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23、增加绿色生态空间 24、深入推进节能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 25、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和资源集约利用 26、加强重点区域环境整治 27、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机制 五、推进开放发展,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28、建设更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 29、提升“引进来”的能级和水平 30、拓展“走出去”新空间 31、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 32、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33、与沿江省市共建长江经济带 34、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 35、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和合作交流工作 六、推进共享发展,增进市民福祉 36、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37、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38、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39、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40、提升健康和医疗服务水平 41、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42、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43、优化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七、凝心聚力共绘发展蓝图 44、营造人才辈出的发展环境 45、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46、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47、大力建设法治 48、完善规划实施制度保障 附录 《纲要》有关名词和部分指标解释 前言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十三五”规划既要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又要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使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更加反映市民期待,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是2400多万市民的家园,美丽城市、美好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承担着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国家战略,肩负着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要使命,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