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皖江城市带调研报告

皖江城市带调研报告

在安徽省政府的关心,省建设厅的指导、支持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皖江城市带发展调研组从2007年7月12日到18日对沿江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进行了调研。五市领导高度重视,各城市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介绍情况,向调研组提供资料,使我们获得了沿江五市发展的新信息、新情况及各地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工作的新经验,对安徽800里沿江城市带有了一个初步的、完整的印象。由于时间紧,每个城市平均停留一天,有的不到一天,许多信息还在

消化理解中。参加此次调研的专家

来自各方面,有经验丰富的老领导

朱厚泽部长,也有来自国务院发展

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

究院、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城市规

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山

西省城科会及本研究会的专家,还

有安徽省建设厅、省规划院的负责

人及专家。调查组成员的专业背景

有城镇化、城市经济、区域规划、城

市规划、城市金融、城市文化遗产

保护等不同方面。现将调研成果汇

总报告如下。

一、优先发展皖江城市带是振

兴安徽、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举措

2006年中共中央提出“中部地

区崛起”战略,决定中部地区将以

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

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为重点,形成

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城市

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四大城市

群要加强城市间及周边地区基础

设施建设,引导资源整合、共建共

享,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集约有效、社会和谐的区域发展格

编者按:2007年7月12日到18日,由中宣部原副部长朱厚泽、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史善新带队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皖江城市带调研组到安徽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成员有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顾文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裕民、山西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曹昌智、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会长王明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刘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史育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所教授级城市规划师张文奇等。安徽省建设厅厅长倪虹对此次调研给予了具体指导,副厅长吴晓勤、安徽省规划院副院长胡厚国等同志参与了具体调研。调研后,调研组也提出了调研总报告,调研组成员均撰写了调研报告,其中王明浩撰写的《皖江城市带发展析疑》已于本刊2007年11期先期发表。现本刊将调研组总报告及部分调研组成员的调研报告予以发表。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调研组皖江城市带调研报告

局,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并推动中部地区构建布局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依托并优先发展皖江城市带,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早在10年前就已作出的决策。1995年安徽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的若干问题的意见》,并组织编制了《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1995、1996、2002、2005年先后四次召开会议,研究推进皖江城市带发展问题;安徽省建设厅组织编制了《芜马铜发展总体规划》。在一系列决策推动下,沿江城市带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贯通沿江五市的高速公路基本完成;贯通五市并连接长三角的沿江铁路已铺轨到九江,西行可直接到武汉、南北接京九铁路,实现南北通达;沿江的港口发展、岸线利用也有重要发展,安庆、铜陵、池州作为本地带最上游的内河港每年有近万个集装箱和近千万吨的其他货物吞吐量,下游的马鞍山、芜湖等城市港口的吞吐量都在2000万吨以上,综合计算,沿江五市的吞吐货物已达1.2亿吨。沿江城市带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近年发展较快,城镇化也相应快速发展,城镇人口增长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据安徽省统计,皖江地区以不到全省1/3的人口,创造了全省近50%的经济总量。本次调研的五市合计以不到全省6%的国土面积,容纳了全省18.2%的人口,实现了全省27.9%的经济产出和约1/3的财政收入。

皖江城市带是直接连接东部沿海与广大中西部内陆腹地的重要通道,又是综合现代水路、铁路、

公路交通走廊的咽喉地段,该地带

连同长江两岸交汇延伸的南北通

道,犹如人体的脊柱和身体的骨

架。如果把整个长江沿江地区从上

海到重庆比作一条巨龙,如果把长

三角沪、宁、杭地区比作龙头的话,

那么皖江城市带就犹如龙身或龙

身的一部分,它与中部的武汉城市

群、九江、岳阳等共同支撑着这条

巨龙的庞大躯体。皖江城市带的重

要性,一是对安徽全省至关重要,

是安徽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

先导区;二是为长三角龙头区进一

步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环境和营养;

三是对国家推动中部崛起发挥连

接贯通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由沿海向西部推进、实施西部大开

发不可或缺的环节。所以实施皖江

优先开发的战略,加快这一地带的

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并提高其质

量,对振兴安徽、对全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大局都是十分重要的战略

选择。有了沿江较快的发展,安徽

的皖南、皖中、皖北就会同步竞争

跟上来,从而一浪赶一浪地实现全

省的迅速振兴和发展。应举全省之

力,加快皖江城市带的迅速崛起。

二、皖江城市带发展的有利条

件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优势

1.皖江城市带具有不可替代的

联系东、西部的区位优势。长江安

徽段400多公里,属长江下游,江

面开阔,不仅有大容量的黄金水

道,而且沿江铁路、高等级公路即

将修通,使皖江城市带成为长三角

与武汉、重庆等中、西部地区联系

的枢纽通道。

2.沿江五市有较好的产业基

础。冶金、汽车、建材、化工、家电等

行业已形成并正在涌现一批骨干

企业,而且这些行业具有天然的产

业关联、优势互补,近年经济发展

迅速。皖江城市带8个城市最近10

多年里,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都十几倍、几十倍地

增长。

3.皖江城市带与中部地区各城

市群相比,经济活力较强,多项指

标处于优势。皖江城市带与中部地

区城市群的比较,见下页表。

在中部地区,皖江城市带人均

生产总值与武汉城市群接近;经济

密度、人口密度均低于其他城市

群;城镇化水平略低于中原城市

群;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比其他几

个城市群都高;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率低于中原城市群,高于武汉

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

入均高于武汉城市群,略低于中原

城市群;经济外向度大大高于其他

城市群,是武汉城市群的3倍、中

原城市群的3.7倍;城镇密度指数

偏低,仅高于长株潭城市群;城镇

群发育程度指数偏低。

与中部地区其他城市群相比,

皖江城市带并不处于劣势,经济活

力比较强,重点应该加强城镇建

设,提高城市质量。

4.皖江城市带历史文化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皖江城市发展历史

悠久,文化丰厚,文明程度较高。多

种文化交汇(徽文化、皖文化、吴文

化),人才辈出。皖江城市带的旅游

资源品质高,特色鲜明,在5万多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众多的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这在全国

是不多见的,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5.城市发展环境条件好。皖江

城市带的城市环境容量大。一是有较宽裕的发展空间。由于地形多样,地貌复杂,城市附近基本农田不是很多,而且还有一些河滩地、沙荒地,可供城市开发的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二是水资源较丰富。降雨多、靠近大江大河,城市不会有缺水之虞。三是生态与环境良好,大气未遭受污染,环境容量大。

另外,沿江城市都在1~2小时的车程内,有较方便的交通联系,又有较大的弹性伸展空间。随着沿江地区城际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

善,加上各市有丰富的水、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该地带具有进一步快速发展的良好条件。

(二)劣势

1.产业结构多集中在第二产业

中的重化工业,产业多为资源型产业,随着资源逐步枯竭,原产业就近资源的优势已不复存在。铜陵的有色金属产业90%的资源已靠省外、境外供给。

2.第二产业的产业链短,产业

水平不高,精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新兴的骨干企业还没能与本地区的

相关行业建立起一定的产品关联。产业链短、产品关联度低,这是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最薄弱处。

3.为第二产业提供人才、中介、金融、技术等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十分薄弱,因而就业容量不大,城市产出效率不高。

4.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区域设

施规模小,比较分散,管理多头。本城市带的五市连同巢湖六个城市,除芜湖市功能较完善、规模较大外,其余规模普遍较小,城市功能比较单一,全地带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能起支撑作用的中心城市。

5.本地带是我国徽文化的重要

发源地,无论戏剧、教育、人文、建筑等在历史上都有其特色,如沿江城市有全国知名的九华山佛教文化、安庆的桐城文化、京剧及黄梅戏文化等,还有芜湖、马鞍山一带的吴越文化遗存等,但在近年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中,这些文化遗产许多未得到很好的传承与保护。

6.皖江城市带各市发展中缺乏

有效的协调机制,存在各自为政、不协调竞争问题,另外还存在计划色彩较浓、市场意识不强、等靠要观念重等问题。

上述问题有些是现阶段城市群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有的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难以越过的阶段性问题,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是推动皖江城市带快速发展中不可回避的。

三、优先发展皖江城市带,加快安徽振兴,促进中部崛起

首先,要明确战略重点。建议举全省之力,优先发展皖江城市带。安徽经济的发展曾长期在合肥经济圈与皖江城市带之间游移。与

2006年中部地区城市群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指标名称/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皖江城市带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673535463367城镇化率(%)41455140.2生产总值(亿元)7084.39457828182655人均生产总值(元)1793414796216601244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27.824.823.132.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2833.812117.581315.41425.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40.223.424.7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094496361299210308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885345149623761经济处向度(2003年数据)8.010.111.830.7城镇密度指数(2003年数据)0.196070.694590.119870.12110城镇群发育程序指数(2003年数据)

2.1892

2.6024

2.5483

2.1191

面积(万平方公里)

5.875.782.815.81人口(万人)395030941301.52134经济密度(万元/平方公里)1206.88792.04181.6158.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430.59240.02181.6158.6

中部其他几省比较,各省省会城市均在重点城市群内起龙头带动作用,惟独安徽不是。建议参考浙江、山东等省的模式,即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沿海宁波、青岛,把科技、教育、政治、文化等中心放在省会,充分利用沿江通达性,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沿江地区,并培育沿江重点中心城市。迄今为止,国内外凡城市圈、城市群发育好的,发展较快的地区,一般都会有一个起综合服务、支撑领衔作用的中心城市。调查组认为芜湖具有较好的条件。

第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评价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及区域的综合承载力,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编制综合的“皖江城市带发展规划”。目前,湖南省政府已聘请中国规划院编制了《长株潭城镇群规划》;湖北省政府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编制了《武汉都市圈总体规划》;河南省发改委组织编制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安徽已有《沿江城市群“十一五”规划纲要》,借鉴各地做法,建议以省政府名义组织编制“皖江城市带综合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应全面反映经济、社会、文化和城镇空间发展,从产业结构创新、产业布局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完善、城镇重大基础设施及江河岸线的统一利用、历史遗产保护利用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覆盖长江两岸一定纵深地区的统一规划。

第三,以吸引人口、增加就业、壮大城镇为目标,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目前以重化工为主、结构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不高的状况。要从以原材料工业为主向

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过渡;大力

发展为第二产业服务的各类服务

业;发展各类人才培训基地,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发

展现代新型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物

流业,发展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

旅游业。努力改变皖江城市带中心

城市吸引不了大量就业人口、城市

规模不大、结构单一、中心不突出

的状况。

第四,以企业为中心,以政府

为龙头,大力创新产业结构。以节

能降耗为原则,建立产业关联,发

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创新产

业结构;鼓励同类或相关企业创

新,建立跨行政区的产业集团,创

新企业组织结构;政府牵头为企业

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加强

政府与行业间的协调,尽快成立皖

江城市带发展合作组织。合作组织

应由省政府牵头,有关城市和省直

有关厅局参加,建立联席会议制

度,并组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协

调日常工作,搭建协商、协调、协作

的平台。

皖江城市带合作组织可通过

省政府向国家提出设立以芜湖为

中心的皖江城市带统筹协调发展

试验区,以此促进全省上下统一思

想,形成合力,尽快推动皖江城市

带的后发崛起。

第五,构建新的融资平台,创

新融资新体制。为满足皖江城市带

崛起发展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并推

动地带内各城市市场经济体制的

完善,必须继续推动金融体制的改

革和创新。在招商引资、银行信贷、

土地出让等融资的基础上,可探索

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信用市

场等多种融资渠道与平台。对大量

中小企业可在评估的基础上将其

股权证券化、建立股权交易中心,

进行股权融资。探索成立皖江开发

银行的途径,探索本地带内市政公

用设施企业或企业集团上市融资

或股权证券化融资的政策途径。

第六,进一步提高沿江城市带

城际间各项基础设施的通达性,加

快打通铜陵经池州到九江的铁路

客运通道,完成池州到铜陵的高速

公路,形成铁、公、航横向综合运输

走廊。同时相机建立与之相交的纵

向延伸的道路等基础设施网络,以

扩大沿江城市带的有效腹地范围。

在加快建设的同时,要研究建立皖

江城市带基础设施、港口岸线、城

市大型公共设施统一管理的新体

制、新机制,如探索成立跨市的水

业、道桥、港口等企业集团。这样

做,一是有利于城市带各城市之间

的协调协作;二是便于统一规划,

集中建设,有效管理。

总之,要把皖江城市带作为一

个整体,在积极培育中心城市的同

时,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

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皖江城市带

一体化发展,包括产业一体化、基

础设施一体化、协调管理一体化,

坚持长江两岸协调发展、城乡协调

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城镇协调

发展。(执笔人:顾文选)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78X(2008)01-0031-04

[收稿日期]2007年12月

编辑:李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