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联的经济改革

苏联的经济改革

苏联的经济改革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程标准】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标解读】

应该把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及特点、作用。应该把他们与中国的改革进行比较以搞清楚为什么中国的改革成效显著而苏联的改革失败。

【考试大纲】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知识梳理】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的弊端日益暴露。2.措施:

①农业方面,允许集体农庄拥有一定数量的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

②工业方面:将部分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等权力;尝试推行“ 原则”,调动生产积极性。

③思想意识上: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

3.结果:一定程度上冲破了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

失败原因:改革在没有实现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基础上进行的。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具有很大的。

4教训:

①改革要有明确、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破除旧的模式的束缚。

②改革不要急于求成,不能忽视客观规律,而应实事求是,稳步前进。

③不要全盘否定领袖和历史,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评价。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

①经济方面:农业方面,扩大农场和农庄的、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的限制等政策。

②工业上:推行,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

2.结果:

①前期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

②没有突破原来的体制。

3.原因:

①1975年以后,与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②改革没有突破原来的体制。

4.教训:①改革必须对国情特别是社会发展阶段做出科学地分析和判断。

②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原因:

①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②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措施:

①经济方面:初期主要在经济领域进行,对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

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经济存在。

②政治方面:后期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改革,国内政局逐渐失控。3.结果:

①经济改革: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

②政治改革导致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迅速恶化;1991年12月21日,苏联解体。

4.教训:

①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

②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③改革步伐要稳,不能急于求成。

【知识拓展】

1.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从体制上克服僵化的弊端,但必须避免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尤其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地推进,确保国内安定团结等等。

2.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①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

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② 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

③ 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效地发

挥了国家职能;

④ 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等等。

【走进高考】

例1. (2007江苏历史)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此题属逆向思维型选择题,A、B、C三项都是20世纪二三十

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此时正处于斯大林执政时期。1985

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在其政治改革中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公开化”,对苏联历史全盘否定,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混乱。故选D。

答案:D

例2. (08年广东单科,30)(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

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到19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过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据耶金等《制高点》

材料二 1999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1991―1999年任俄罗斯总统)在辞职讲话中说:“我已经完成了我一生的主要任务。俄罗斯永远不会再回到过去,俄罗斯将永远向前迈进。”

――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8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什么?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几次经济体制改革?这些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啊?(5分)

(3)你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向前迈进”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简要说明理由。(3分)

解析:本题以西方与苏、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命题,重点考查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其理解。第⑴问可以根据材料的信息,即“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 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等方面分析归纳;第⑵问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⑶问在第⑵问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市场与政府职能的关系的角度归纳。

答案:(1)变化:①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由加强转变为一定幅度的降低。②减少政府开支,缩小福利规模,紧缩通货,削减税收,以刺激投资。

(2)①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②二战后苏联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20世纪50年代的赫鲁晓夫改革、60-70年代的勃列日涅夫改革、80年代中期以来的戈尔巴乔夫改革。

③共同的局限性:未从根本上认识苏联的国情,改革未坚持实事求是。

(3)应该把政府的计划性和市场的自由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理由:

①列宁时代的新经济政策是把政府计划性和市场自由性有机结合

的典范,推动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说明这一做法值得俄罗斯借鉴。

②美国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

经济相结合,起到了渡过经济危机,推动美国发展的作用,说明这一做法值得俄罗斯借鉴。③社会主义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也是计划和市场的结合,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说明这一做法值得俄罗斯借鉴。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

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指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2.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结果却一成一败,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异

B.经济和政治改革方式的差异

C.改革指导思想上的巨大差异

D.具体国情上的巨大差异

3.戈尔巴乔夫和赫鲁晓夫改革比较,最大的不同点是

A.改革首先发生在经济领域

B. 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C. 改革取得一定成果

D.改革遇到了重大挫折

4.对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应全盘否定,主要原因是

A.其改革中,农业成就显著

B.其改革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C.其改革指导思想正确

D. 其改革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5.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给我们的教训有①改革步伐要稳健②政治体制改革中应坚持党的领导③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④改革就

是要大刀阔斧,否定一切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表是20世纪80-90年代苏联国民经济生产增长统计表。造成这

一现象的内在根本原因是:

年份

1981-1985

1986-1988

1989

1990

国民生产增长率

3.2%

2.8%

2.4%

-4%

A.苏联长期执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美苏军备竞赛使苏联背上沉重经济包袱

C.苏联推行“休克疗法”,经济处于过渡期D.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导致苏联社会动荡

7.赫鲁晓夫改革在工业方面的主要措施是

A.改革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B.扩大国营农场的经营自主权

C. 扩大党内外民主,实行集体领导原则

D.大规模的开荒和种植玉米8.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 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9.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

A.都没有突破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B.都没有彻底改变苏联的经济状况

C.都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导致苏联走向解体

10.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对苏联的命运影响很大,其结果说明①这是由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端产

生的必然结果②个人能力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③统治者的政策调整往往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至关重要④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各种体制就是要讲究稳定性

A.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关于苏联解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标志是《阿拉木图宣言》

B.解体的外部原因是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

C.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D.社会主义运动因此遭受重大挫折12.赫鲁晓夫政治改革中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是

A.平反冤假错案

B.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

C.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D.精简机构

1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根源是在

A.领导人的个人专断作风 B.没有把握本国国情,改革指导思想出现偏差

C.对农业重视不够 D.“冷战”使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缺少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14.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

C.增强国力和军事,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5.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

C.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二、非选择题

16.(2007全国文综二)(2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5分)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5分)

材料二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1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材料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国民生产增长统计表

年份

1981-1985年

1986-1988年

1989年

1990年

国民生产增长率

3.2%

2.8%

2.4%

-4%

――《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

材料三(戈尔巴乔夫政府)在制定改革政策方针中存在三个严重问题:第一,仍然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加速发展战略”是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战略,已不符合时代潮流。现代结构已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第二,对经济改革的目的是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认识不足。因此,没有扭转结构失衡和农轻重比例失调的老问题,……它使消费市场的供应更加恶化。……第三,对国家的财政危机的程度估计不足……,对于生产危机的到来和恶化估计不足。

――《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

材料四而苏共领导一边讲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边却由“公仆”们随意作出损害人民利益的决定。一边批判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限制人们接触西方社会;一边又把从特供商店低价购买进口名牌商品和把子女送到西方留学,作为自己的特权,这必然增强苏联群众的逆反心理,以至认为其所有的说教都是虚伪的,搞到后来,甚至危及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信仰。党的领导人也因此威信扫地,成为

民众嘲讽的对象。

――《苏共亡党十年祭》

请回答:

(1)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材料一来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

(2)材料二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苏联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结合材料三、四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3)为扭转经济改革不利局面,戈尔巴乔夫实行了政治改革,但最终为什么还是不能挽救苏联解体的命运?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 5 CCBBA 6?D10 AACBB 11―15 CBBCA

二、非选择题

16. (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联系加强。(2)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

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3)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

原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生产管理不善;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追求霸权地位。

17.

(1)收到一定效果,但从长期看,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境地。他们的改革都没有能够根本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

(2)趋势:经济增长连年下降,直至呈现负增长。原因:改革方针失误,过分侧重重工业,未能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人民生活状况恶化,对财政危机和生产危机估计不足;苏共的特权和腐败加剧了人民对政府的失望,也使苏联共产党失去群众的支持,因而改革失去群众基础和方向。

(3)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对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混乱,导致局势更加动荡,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问题探究】

2.2004年9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举办的“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国际会议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研究员弗?鲍罗季奇具体描述了俄罗斯悲剧性变化的情况:“与1990年相比,20世纪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2%(1941-1945年仅下降22%),工业生产减少64.5%,农业生产减少60.4%,卢布急剧贬值消费价格上涨1.7百万倍。”

-----当代中国研究所:《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集》,2004年9月,第491页

从1992年起俄罗斯人口增长一直呈下降趋势:死亡人口高于出生人数0.5-0.7倍。人均寿命从70岁降到64岁,男人降到58岁以下。1999、2000、2001年俄罗斯几次民意调查证明,认为苏联解体造成悲剧性后果的人分别占被调查者的77.1%,73.5% 和72.0%。

-----T?И扎斯拉夫斯卡娅主编:《俄罗斯问题》,莫斯科2003年版,第114页

结合材料说明大多数俄罗斯人是否从苏联解体得到了好处?

答案提示:任谁也不会否认苏联解体的悲剧性后果。正如2004年2月普京总统指出:“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其间“大多数公民一无所获”。2005年5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普京总统再次说道:“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9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九)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时间:月日 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模式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故选D项。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 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的说明 在本课整体设计思路上用以美国的《时代》杂志封面对苏联领导人及苏联改革的追踪报道为线索,跟着《时代》的脚步,重新审视苏联的改革历程。 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本人主要运用历史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本课采取情境创设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线索清晰,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苏联的经济改革,但本课内容理论性强,与政治学科中的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等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高一年学生还无法从学科渗透的角度运动政治中某些知识来认识历史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和认识。 3. 教材分析 (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是必修(Ⅱ)第三单元最后一课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与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首尾呼应,介绍了苏联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到苏联解体所历经的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具体过程为: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苏维埃俄国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后几经改革,但积重难返,收效不大,苏联模式失败。本课即苏联三个主要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三大改革起到了承上的作用。苏联的经济改革也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因此,这三大改革也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赫鲁晓夫改革 教学难点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4.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结果和影响。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检测(附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精品教案 一、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 1.背景: ⑴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 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⑶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P98历史纵横,了解) ▲注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⑴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② P98 第一段) ⑵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2.内容: ⑴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 主要内容:P98第二段①②③ ⑵工业:P99第一段①②③ 3.评价 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是其改革的最大功绩) ⑵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基本失败。 4.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 具体原因: ⑴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 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⑵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 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 1.内容: ①②③见P99第3段 ④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目的),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 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结果: ①②③见P99第4段 ▲注意: 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⑵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结果都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经济体制与改革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复习学案 编号: (A) 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 层级编码: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忘掉那些过错和不被原谅的青春 主备人 审核 年级主任: 使用时间: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考点】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和“三夫”改革 【考点解读】 1.从考查题型看, 试题多以单选为主,也有主观性试题。命题往往采取新材料的形式,立意侧重于体现“以史为鉴”。 2、从考查内容上看, 对战时共产主义要立足背景结合措施辩证评价其作用; 新经济政策着重在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比 较中抓住“新”的内涵,评价其积极性;探讨斯大林模式与“三夫”改革的关系。 3.从命题趋势和频度看,在高考命题中对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尤为重视,本专题命题概率高 [复习目标]1、重点抓住苏俄(联)农业政策的调整,总结其中经验与教训;比较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模式 2、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斯大林模式留给后世的教训及启示. [学法指导]:1、阅读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17课,巩固基础知识,尝试构建本专题知识结构。 2、独立自主完成复习学案内容,勾画出疑难问题,提交小组合作探究。 3、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后及时纠错,整理思路、方法、规律; 4,在高考复习中,要善于运用比较法剖析不同的历史事件,从而升华认识。 【自主学习】 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是什么? 材料二:1919年,俄国一普特粮食的价格为:国家征购价:6卢布;国家零售价: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 请思考: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材料三: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 材料四: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请思考: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直接出发点和根本出发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1921年,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为苏俄带来了大批急需的医疗设备。但列宁告诉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请思考:列宁此时的态度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不同?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跟踪训练】 1、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 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 A .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 B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 C .反映处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D .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 2、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 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 ) A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作用 C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考点二斯大林模式 史料一 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千克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千克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 —《苏联史》 史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 —《世界历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完整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并全面评价其给苏联经济建设带来的影响? 【跟踪训练】 3、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苏联改革 A .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B .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 .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4、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 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 A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B .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 .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5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 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 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 A .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 C .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 .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考点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辨一辩:有人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改死了。 你认为正确吗?你觉得他们的改革有何异同?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跟踪训练】 6.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 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 ) 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 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 7. 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竞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罗斯福新政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勃列日涅夫改革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方法】重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运用史料组织学生讨论。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讲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阅读课本P98历史纵横)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 2 措施 农业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牺畜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选“物质利益原则” 3 评价 ①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 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②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修补补。 ③提出“20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④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 措施 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 局限性 (1)错误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停滞不前。 (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带来负面影响。 4.失败: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启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 ●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不能背离方向;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人教版必修二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2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授课的重点。 3重点难点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活动2【讲授】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带答案和解释)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征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所以选A项。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出现在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答案: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答案:C 3.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正是美苏争霸时期,所以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与美国争夺霸权。答案:C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放弃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原则 D.在维护原有模式下进行修补解析:在斯大林体制下,用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手段,完全排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出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里所谓“蛮干”是指他( ) A.用收购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人教课标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江阴二中杨晓峰 一、本单元、本课内容 1、课程标准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2009年考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3、教学要求建议 1.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去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推动学生体会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然性。 2.选用能够反映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部分史料,做一些叙事性的描述,使学生能够通过感知而认识转向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积极成效,从而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具有必要性”这一认识。 3.指导学生从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列表呈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基于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特征与结果的了解,初步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这是一个有具体到概括的思维过程,因为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用谈话的方法和史论结合的思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思想等方面理性地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再从历史条件、功绩与弊端等方面引导学生评价“斯大林模式”,为认识经验教训做一必要的铺垫。 3.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形式,组织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教师要准备一些史料和教材上的一些宣传画、漫画等材料,要注意联系专题三“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必修Ⅰ专题八“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相关内容,以丰富学生的讨论和认识。 1.需要帮助学生纵向地把握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苏联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学生用表格或箭头图示的方式来呈现历程、勾勒其曲折性。 2.大体可以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改革的结果等方面去列表归纳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有关内容。

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浅谈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地理科学学院大类三班 蔡典辉 10909201516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重要一环。其改革的措施和经验极具指导性,值得深入考究。以下为我的一些看法:首先是斯大林模式下的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曾对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其最大限度地集中全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其弊端也非常显著。如导致国民经济比列失调,忽视农轻重平衡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也在发展,并且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离科学社会主义也越来越远,最后,它与构成斯大林模式的其他各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导致苏联剧变。 紧接着赫鲁晓夫的改革,开始农工并举,垦荒种玉米让人记忆犹新。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在苏联与东欧各国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改革未取得成功,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混乱,并产生了严重后果。由于其摇摆不定,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积极冒进,最终收效甚微。其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其主要原则与目标为:一是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二是管理经济由行政方法与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方法为主,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三是贯彻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结合的原则。但改革未能达到上述目标,到后期更处于停滞状态。最终也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把社会主义新形象最后归结为是一种民主的和人道的社会主义,第一次提出了“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概念。到了后期,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成了政治斗争的“人质”,最终亦以失败告终,苏共分裂,从而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总结前苏联74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一方面,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基本制度后,必须改革经济体制,使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所谓正确方向,不应简单地归结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正确的方向,应该是指符合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即人类共同文明的方向,即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普世价值观。尤为重要的还有要在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习题设计及答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习题设计及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上升到1926年的%、1939年的%和1959年的%。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1、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2、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识记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不能偏离社会主义向。引导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观看漫画《片面的经济》,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生病”的“病根”,并提问苏联“病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98页第一段结合以下材料找出改革原因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自读课文和材料,组内交流答案,疑难问题小组合作解决。 1、本课运用了多媒体、视频、思维导图、电子检测等多种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导入环节,利用漫画,引导学生思考苏联“生病”的“病根”,并提问苏联“病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中间过渡时,利用视频,提高学生注意力。 3、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 4、直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思维导图及表格等信息技术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当代俄罗斯 第三讲 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

第三讲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 第一节“休克疗法”及其不良后果 1991年“8·19”事件之后,俄罗斯的全部政权赚到了激进市场化改革派手中。1991年10月,鲍·叶利钦总统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宣布必须坚决进行经济改革。 1991年底,俄罗斯处于经济崩溃的状态。生产减少,预算赤字占到国民总产值的27%,隐性失业率达到劳动力总数的35%,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同时,国债快速增长(1985年--200亿美元,1991年--800亿美元),国家黄金储备减少(1985--1500吨,1991--80吨)。购买面包、肉类、香肠制品、伏特加酒和蔬菜等所有商品都需要排队。 为了摆脱危机,俄罗斯选择了“休克疗法”。年轻的经济学家叶·盖达尔成为“休克疗法”的主要设计师。1991年11月,他被任命为俄罗斯政府主管经济政策问题的副总理。1992年2月,他成为总统亲自领导的政府的第一副总理。除了“500天”计划制定者这样的国内研究者,欧洲和美国货币主义理论的支持者也对盖达尔的经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自由化 价格自由化始于1992年1月2日。按照盖达尔及其支持者的推理,自由化起初将引起价格小幅上涨,之后供求关系会是价格回落,商品短缺现象将随之消失,柜台将摆满商品。事实却并非如此。社会感受到休克般的强烈打击。仅在1992年一年之内,货币就贬值了几百倍。人们在苏联时期的毕生积蓄转瞬间化为乌有,大部分居民因此落到贫困线以下。 价格自由化引起运输费用和能源、原材料等价格的急剧上涨。在农业经济领域,燃油、技术和建筑材料的价格抬升导致粮食和蔬菜价格上涨,而饲料涨价引起牲畜存栏数减少,肉、奶制品生产衰落。国产农产品变得比进口的还要贵,这导致整个农工综合体产业紧缩。价格放开后,所有国内企业都处于破产的边缘。由于无法指望国内生产在现有条件下会有所增长,商品短缺现象又尚未消除,为了填充市场,政府决定从1992年7月起实行外贸自由化。结果国内市场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充满了进口食品和工业产品。街头贩卖繁荣起来,货蓬和商亭中的大小市场数量激增。但是,由于许多商品价格昂贵,大部分居民仍然无力购买。价格和对外贸易自由化使得按照市场交易比价兑换卢布成为可能,然而,在经济动荡和持续危机的背景下,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开始急剧下跌。 二、私有化 1992年8月21日,鲍·叶利钦总统签署《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启用私有化证券系统的命令》,由此启动了私有化计划。自10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向全体居民发放私有化证券。私有化构想是以阿·丘拜斯为首的俄罗斯国有资产委员会指定的。根据之一构想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造,51%的股票在企业职工中间分配,而剩余部分用于公开销售,每个俄罗斯公民都得到了价值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自1993年1月1日起,可以用私有化证券购买任何一家企业的股票。 私有化在社会层面的目标是:“形成有产者阶级”。然而,通货膨胀致使私有化证券彻底贬值。1992年末,街上开始出现一些拿着“收购私有化证券”牌子的人。这样,资产阶级低价收购大量私有化证券并用其换取企业的股票控制额,而那些出售私有化证券的人平均得到7000卢布,相当于当时一瓶伏特加酒或一袋白糖的价格。大量从居民手中聚敛私有化证券的投资积极会相继宣布破产。实际情况是:直接参与实施私有化的官员和以往党和经济部门的实权人物无偿瓜分了原来的国有资产。私有化日益具有犯罪性质。 三、稳定化 财政稳定化是指能够实现预算赤字大幅减少和货币量停止增长的强硬财政货币政策。“休克疗法”的制定者们认为,财政稳定化能够加强刺激经济,赋予国家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有效杠杆,促进结构改造。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前苏联的经济改革政策 1914年8月—1918年11月,一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时间约为1918年至1920 年。苏俄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1)实施的社会背景:国内外反动势力挑起国内战争。 (2)特征:集中一切人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的非常措施。 (3)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战时”说明它不是经济发展常态下出现的,“共产主义”体现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理解。 这是战争环境下不得不采取的措施,符合一切服从大局的思维,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对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产生了直接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得不到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出现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列宁看到了问题,调整了政策。 ●新经济政策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1) 实施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特别是余粮收集制,严重地伤害了农民利益,引起了不满,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出现。战争的结束,要求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企业私有化,恢复商品交换,废除实物配给制。 (3) 特征:利用商品、货币、市场的作用恢复生产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 (4) 作用:经济恢复,政治稳定。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结合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及时调整政策,实事求是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新经济政策对市场、货币、价值规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可,体现出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行,社会生产迅速恢复,说明了经济规律的重要价值。 ●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在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中,这成为了托洛茨基“意图损害农民利益”的罪证。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 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因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身要克服的资本主义的最大的弊病就是经济危机的出现。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是克服经济危机的重要设想。斯大林模式开创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苏联本身急于迅速实现现代化的需求,要防止法西斯扩张的安全需求,这是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背景。苏联本身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近代沙皇的统治阻碍了民主法制的思想在社会上迅速传播。 斯大林模式的功绩是巨大的,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根源。 启示: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是重要的。斯大林模式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严重不均衡发展,这是斯大林模式不能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源。片面的极端化思维模式的危害是巨大的。非此即彼是极端化思维的主要特点,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就是极端化思维的体现。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二战。 ●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日益暴露;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17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标解读】1、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背景、内容、结果和失败的原因) 2、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的异同。 3、苏联改革过程中的教训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的借鉴。【学习任务】 2. 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的异同。

3. 简述苏联改革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的借鉴。 【目标检测】 1.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3.“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在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之际,当代学者李慎明在《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中指出:苏联领导人自己从“否定党的领袖”到“否定党的历史、苏联的历史”开始,最终亡党亡国。最早迈出这一步的是()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A.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B.重点在农业方面 C.实施了“加速发展战略”D.实行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战略 5.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 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③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出现了动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D.①②③④ 7.俄国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B.忽视民主与法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