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舌尖上的中国》语言特色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语言特色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语言特色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语言特色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语言特色分析

摘要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美食与人文相结合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对于我国的纪录片制作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转折点,给海内外观众带来了一份豪华的文化盛宴,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是读者回味万千。由于此片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摄制组摄制,由导演陈晓卿指导,所以此片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更令人称道的是此片的解说词有别于以往的纪录片解说词,富有诗意、饱含韵致。因此,有必要运用语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读它,使大家明晰其中包含的语言文字规律。本文在详尽介绍《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的修辞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修辞与语境作以阐释,并解释了语用预设理论及其在具体段落中的作用。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修辞;语境;语用预设。

Abstract

The large TV documentary "A Bite of China" combined the food with humanities for our documentary made. It is a significant turning point , bring to the aud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a luxury culture "gorge". The great influence and appeal make the reader think it over and over again. Because the movie was filmed by the central television documentary film, directed by Xiaoqing Chen. So it can be said to be completely "made in China" and "create in China" .What is more remarkable documentary film commentary is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commentary. It is filled with poetic and charm.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inguistics to decode it, make clear which contains language rules. Based on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commentary of the journal on the tip of "A Bite of China" to work on the basis of rhetoric and context to illustrate . And use the preset of pragmatics theory to analyze its explanation strategy, make everyone understand how documentary commentary statement event, plot, and convey implicit implication to the audience.

Key words:《A Bite of China》;Rhetoric; context ;the preset of pragmatics。

引言

《舌尖上的中国》是这部美食人文纪录片拍摄时使用了先进的摄影技术,纪录了大量富有价值、意义重大的画面,表现了中华大地上的的美食文化、多样的文化习俗以及壮美的自然风光,向世人展示了美食文化下的中国魅力。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的英文名是(A bite of China)。它的解说词体现了作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展现了中国美食和中国人的魅力,因此,对于语言研究者和文学创作者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不是单纯的美食纪录片,而是美食与人文相融合,将“记忆中的味道”“家的味道”“中国的味道”的价值观融合到了诱人的食物与鲜活的生命中去,将生命和美食联系起来,将观众置于一个宽广、宏大的审美环境中去,描绘了当代中国的美食图景,以凝结在美食中的真挚感情来打动人,引起人们的思索。

播出后,海内外影响巨大,这源于该片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改变,对国内纪录片的创作者来说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更给国人以美的享受。因此《舌尖上的中国》的研究价值非常重要,研究空间也极其广阔。本文则着重在修辞方面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的语言特色。

第一章《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的修辞

修辞是有效地表达意旨的重要方式,通过语言各要素达到交际的效果,灵活巧妙地运用民族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各因素,使语言艺术化,修辞离不开语言,“一切修辞

活动,都必须利用语言因素,修辞的成功与否,就是看对这些因素的利用得当与否”[1],同时,“我们认为,任何修辞现象都有修辞内容、修辞手段、修辞效果三个方面。即是修辞内容、修辞手段、修辞效果。修辞手段用以表达修辞内容,修辞效果通过修辞手段来实现;修辞内容、修辞手段、修辞效果这三个方面就是这样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开来,共同构成修辞现象的整体”。[2]由于解说词在纪录片中是给予观众听觉感受的,并伴随着画面的视觉刺激而产生表达效果的,所以,它必然与其他一般作品的修辞有所区别。那么,我们就从语音、词汇、句式、篇章等角度对《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的修辞进行分析。

一、语音修辞

声音组织得当,则诵读悦耳,易于记忆。音律优美在形式上和情感上都给予人美的感受。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的语音修辞及其表达效果。(一)声音响亮,娓娓道来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声音响亮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由于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不会过于在意屏幕下方的字幕,所以响亮的解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表达效果的保证。如:“……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3]

这是第一集《自然的馈赠》的开始,概括了中国食材来源广泛的原因,其中多使用声音响亮的词语,具有音乐美,且富有节奏,一幅幅画面浮现在脑海中。而概括的过程也平稳有序,娓娓道来,为后文故事的描述打下一个轻松、舒缓的基调。

(二)双音节词,节奏活泼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同样使用双音节词使基于行文的节奏和韵律的考虑,均衡对称的布局利于观众欣赏内容,并不会因为一时的走神而错过影片所要表达的重点细节。例:“因为在老包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4]

这段内容就兼顾到作品的表达效果,使用诸多双音节词。同时,在使用双音节词之外,有些词语完全可以单用,但其依旧组织成双音节词。如“因为”、“不过”这类词完全可以创作为“因”、“只”,这是基于音乐美的考虑设计的。

二、词汇修辞

词语的挑选是语言的运用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层。

《舌尖上的中国》可谓通俗而不失形象,其中艺术化的口语词使观众在了解美食的过程中又不至于困惑,并陷入思考。如:

“泡馍是最土生土长的西安主食,吃泡馍最讲究的是掰馍,对西安人来说,这不但是个进食的过程,还是个享受的过程,每个人根据自己喜好的口感,掰出大小、形状不一的馍块,再配以熬煮了十几个小时的老汤,一碗看似豪爽简单的羊肉泡馍,其实内在精致复杂。”[5]

这段文字在介绍陕西美食的过程中,本来可以使用一些陕西泡馍文化的专有的词语,详尽地说明泡馍的制作工艺,然而那样就稍微显得太注重这个美食而“顾此失彼“了。在不失准确的前提下,运用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使解说词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如:“豪爽简单的”。同时,这也符合词汇修辞的目的。

三、句子修辞

句子作为最基本的交际单位,人们在交际中必须使用句子。语言的表达和接受仰赖于语言的修辞活动的,那么,要达到较好的交际效果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恰如其分的词汇修辞。如果再进一步使用句子修辞这一形式和表达效果多样化兼备的修辞手段的话,对于表达效果的提升会有进一步的作用。“句子修辞属于建立在句法基础之上的修辞范畴,句子的范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句子的建构艺术,二是句式、句型、句类的选择”[6]这里,我们就后者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简略分析。

(一)多用短句,明快活泼

“所谓短句是与长句相对而言的,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形体较短的句子”。[7]《舌尖上的中国》运用短句使文字变得简约、有效。如:

“搡捣后的米粉团,在铺板上使劲揉压,再揉搓成长条,一条最普通的脚板年糕就成型了。”[8]

这段话就简单地描述了制作脚板年糕的工序,并且不失细致。配合了纪录片的画面,又不喧宾夺主。另外,简短的描述也方便人们记忆,节奏也明快、活泼了许多。

(二)多用陈述句,客观平稳

陈述句在文章和评论中是最为常见的,其主要作用就是运用客观的语言有条理地描述事物的情状,解释现象、道理。如:

“始建于明代初期的大板井……,两者间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共通。”[9]

上面这段话就是几个陈述句组合成的,讲述了豆腐制作过程中水起到的重要作用。简单明了,水的深层次涵义也平实地表现出来了。

四、语篇修辞

“语篇修辞的实质是研究运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段、怎样运用修辞手段组织成语篇,从而提高整个语篇的表达效果”。[10] 这里我们从语篇修辞构成的内在规律去简要梳理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的线索及开头与结尾。

(一)语篇线索,明暗相交

“线索即贯穿在叙事性文学中连接全部材料的脉络,又被称为‘筋脉’、‘命脉’”。[11]一般情况下文本的线索较为明确,文中词语或句子即是标志,可使读者清晰地了解线索。然而《舌尖上的中国》则不然,其主要是以描写人与美食的关系而展开的,并且在这之外透出了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习俗的各种关系,促成了一个复杂的、明暗相交的形式。而这两条线索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在写人和美食关系的同时,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传统的关系就自然而然地就引申出来。这样创造出来的解说词自然比那种生搬硬套的解说更为合适,也更吸引观众。

(二)开头与结尾,首尾呼应

开头和结尾的呼应不得不提,《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分为七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解说词都做到了首尾呼应,这样做的好处是,开头可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结尾时使读者恍然大悟,有所思考。例:

“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12]

“……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事。”[13]

作为第一部分的结尾的这段话,揭示了人与食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应该和珍惜自然的馈赠,珍惜劳动者的付出,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等等。

五、辞格运用

“辞格”即“修辞格”,“是在长期的言语交际过程中逐渐定型的,为了适应修辞主体的审美追求和语用需要而运用的,功能上具有特定的修辞效果,结构上具有特殊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用上具有特别的偏理性和变异性的表达模式”。[14] 解说词通过语音、词汇、句子、语篇等角度的组织和搭配可以有效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进一步契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可使解说词更形象、更生动,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纪录片表现的主要内容的不同,采用的辞格也各不相同。下面对《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运用的几种辞格简略介绍。

(一)比喻

比喻又叫打比方,是将两个或多个相似的事物在一起陈述,把抽象的变形象,把形象的

转换生动等。如:

“白族人家用相似的手法转化这里的牛奶。乳扇被晾到院子风干,像是挂起了巨大的风铃。”[15]

“远离现代文明的喧嚣,散落的村寨像一个个孤岛,深藏在大山深处。”[16]

生动而富有画面感地展现了白族人家的美食生态环境,让人脑海中浮现一幅壮美的场景;启发人们的想象,想象在中国无数个村寨中又会又怎样的一番安谧、祥和的景色。(二)比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舌尖上的中国》就巧妙地使用了比拟的手法受描述对象更为形象生动。如:

“中国烹饪,既能像麻辣的川菜一样如此凶猛地侵略我们的味觉,也能润物细无声地让我们的舌尖领略鲜味的美好。”[17]

将中国美食中川菜像是比作一位热情的小孩,它扑向我们的胸膛,但我们知道只是它那种最为原始的感情交流,又像是把我们当作一片树叶,感受自然对我们的鲜美的馈赠。(三)排比

排比通常用来增强气势、渲染感情、营造氛围,给人深刻印象,引人深思。如: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18]

通过相同的句式解释了人们对盐的感情,加强了我们对于盐的知识的回想,体会到盐的重要,加深了我们对盐的感情。

(四)引用

具有权威的引用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提高所要表达内容的说服力。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19]

“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20]

中国的俗语传达了中国人长期以来生活实践所得出的经验总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指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键,即顺应自然。作家的话更是表现了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不忘敬畏自然、感恩上天的智慧。

(五)设问

设问即提出问题,可以回答,也可以省略。如:

“中国的厨房里,藏匿着什么样的秘密?是食材,佐料,调料的配比?是对时间的精妙运用?是厨师们千变万化的烹制手法?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21]

“面条成为讲究讨口彩的中国人最喜欢的主食。”[22]

省略不是不作回答,而是这个答案相对来说浅显易得。这反而使人联想、引人深思。厨房的秘密到底是什么?长寿面到底为什么会使人长寿?这种很富有哲学意味,同时表达人们的愿望,从而提升了文章的意蕴,让观众的到别样的体会。

(六)对比

对比是凸显意旨,提升意境的一种修辞。如:

“对于专业的厨师来说……。对于普通人来说,厨房的秘密则更多的和他们的青春、情感、记忆联系在一起。”[23]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24]

前者凸显了厨房对于普通人不凡的意义,后者表现了时间对于食物来说的重要。厨房不再只是柴米油盐,多了份感情,多了份记忆。时间也让人对食物和时间的关系陷入的思考,不再是简单的时间。

第二章《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的修辞与语境

一、解说词的修辞与纪录片的画面

“如果说电视画面是节目的灵魂,那么解说词可称为节目这个躯体里流动的血液,是它赋予节目以生命的活力。这活力的强弱决定于解说的力量。”[25]由此可见,画面、解说词对一部纪录片来说极其重要。画面语言和解说词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解说词对画面起强调、渲染、过渡等作用,是作者思想地直接表现,辅助观众读懂画面。解说词的对于读者观众来说,可以增强其对画面的理解、思考和想象,它与画面是相互联系的,难分难解的。画面相对于解说词来说是语言环境的重要组成,不能忽视。就《舌尖上的中国》而言,其画面就相对全面地展现了中国美食的图景、中国人的特点和中国人与美食的关系,给观众以美的视觉享受。

二、解说词的修辞与语境

以上分析表明,解说词受特殊语境影响,表达效果也和语境密切相关,因此解说词必须选择恰当的方式切合语境。如陈望道先生所说:“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要义”。[26]同时,语境之于解说词是相对复杂的。创作者不仅要依据自我的认知,而且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认识到的语境也是语境的一部分。被表达者的认知虽然细小,但也很可能是关键。它们的作用是间接的,我们以《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的修辞为例,讨论修辞对语境的关系。

(一)解说修辞要依据一定的语境

解说词的表达效果因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变,合适的修辞手段创造好的表达效果。例:“北京,繁华的国际化都市。林立的高楼,围绕着古老的紫禁城,也围绕着不同气质的老街小巷——胡同。”[27]

这段话最后运用的破折号解释、说明了那些“老街小巷”,显得简洁、得体。这与这段文字所处的位置有关,如若不使用这种方式去描写的话则会显得冗余、啰嗦。解说词的存在是和语境有密切关系的,不能不依赖语境的,脱离语境的话,上例的话语逻辑就可能产生一些问题。

(二)主动改变解说词适应语境

解说词除了要依据具体的语境,还应该主动地创造各种方式来改变被动的状况。解说词收到的影响有的是相对客观的,例如画面。然而,有些语言环境则不那么稳固,如解说词的上下文结构。创作者就可以根据表达目的去主动选择、改造,使语境利于表达,使解说词能有效地传达信息。如:

“……事实上,这种转化的智慧在更为久远的年代里,就已经熠熠生辉了。”[28]

这段话就结合了上下文,考虑到所要转折、推进的的语言环境,使下文的表述显得自然、得体。

第三章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2000年以后,纪录片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解说词为纪录片这个整体服务,彰显整体思想精神,烘托、渲染具体环境,表现具体的情节、形象,其作用的重要不言而喻。接下来我们将在介绍语用预设的起源、主张、概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语用预设在《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中的作用。希望能使大家对语用预设有所了解,并体会语用预设的魅力所在。

一、语用预设概念

弗雷格最早提出语用预设现象,他认为“预设是指发话者在说出某个句子时所作出的假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适宜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29]

斯托内克尔在1970年正式提出语用预设概念,对于什么是语用预设,语言学家们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的说法:一种是把语用预设理解成说话人对言语的语境所做的设想。[30]第二种定义则把预设和言语行为联系起来了,把预设看成是成

功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或是使一句话语具有必要的社会合适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31]第三种是把语用预设看成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是共同的背景。[32]这就是语用预设概念的发展史,也是现在我们所认为主流的看法。

二、语用预设在纪录片解说词中的作用

(一) 预设的协同作用

1.语用预设的共知性使语言符合大众口味

解说词的这一特点,照顾到大众的知识背景、语言环境,使解说词更加贴近群众、通俗易懂,顺应大众群体的欣赏。例:

“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33]

上例首先表现了饺子这个中国人难以割舍的传统主食;其次,表现了饺子在中国人餐桌上的重要性;再次,表现了的美好吉祥的期盼;最后,表现了中国人注重和谐的理想。在传播过程中,受者的语言理解会受到信息传递时情境的影响,以及个人的背景知识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使信息的接受产生一定的偏差[34]。所以,我们必须在传递信息时考虑到观众的审美能力和生活环境等不确定的因素,避免偏差的产生,使作品尽可能的贴近大众的认知背景。

2.语用预设的隐喻让语言更加灵动

解说词中常用隐喻,“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比喻,正文和比喻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紧切”。[35]恰当地使用隐喻,利于表现生动、简洁、加重等,相比明喻形象、深刻。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当中:

“香格里拉,松树和栋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36]这段解说词形象、鲜明,使观众联想,发挥了隐喻的效果,体现了语用预设的隐蔽性。

(二) 预设的理性作用

解说词不是独立的,它和画面、文字等其他元素构成了一个整体,不仅要叙述,而且要切合画面。从而发挥各部分的优势,有力地展现纪录片的魅力。通过语用预设辅助解说词画面铺垫、展开、承启、过渡。

1.铺垫、展开

主动地创造具体的语言环境可以有效地展开作者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不论观众是是否有相同的认知,都可从信息中推理得知预设的内容,这即是预设的主观性,把接收信息的人置于一定的语境。例如第一集开始时:

“……穿越四季,我们即将看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37]

在预设的语言环境中,巧妙地传递了主题信息,让观众明白哪些方式是中国人取材的途径,并留下悬念,激发观众的好奇心理。

2.承启、过渡

解说词是一个相互联系、具有逻辑性的整体,语言和画面都必须有章法。因此,承启、过渡在解说词转接时的重要性可谓非同小可。我们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预设现象在语篇衔接中的作用,大致可以划分出上下文预设、语境预设、背景预设等几个不同类型。[38] (l)上下文预设对作品思想的表达起到推导作用

“事实上,这种转化的智慧在更为久远的年代里,就已经熠熠生辉了。”[39]

毛豆腐的发酵和使用稻米酿酒自然地转换。承上启下,不留痕迹,可谓化境。

(2)语境预设转换到各种具体的情感意境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40]

从香格里拉的松茸到浙江老包的竹笋,观众被上面这句话一下子从上一个情景转化到接

下来的情景中了。

(3)背景预设—交际主体所组织的连贯语言是与接受者共有的。如:

“中国,从南到北,广袤的国土,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41]

首先,表现了我国国土辽阔,物产丰盈;其次,表达了主食的在中国人食谱上的重要地位;最后,各民族各地区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以上这些预设都是作者和接受者所共有的,因此,接下来介绍的主食的过程在这个前提下就更加自然、连贯。

(三) 预设的情感作用

众所周知,纪录片的重点在于对叙事的把握,叙事的艺术体现在表达手法,这些艺术手法就包括制造悬念、情感渲染等。

1.制造悬念创造意味深长的想象空间

悬念的设置通常是用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理的,它先对关键部分有所保留,直达即将结束时才点明,给观众以刺激,令其产生深刻的印象,深思回味。如:

“厨房的秘密……,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42]

上例就使人回味无穷,这也体现了预设的可取消性的特点。

2.激发共鸣创造独有的情感思绪氛围

纪录片的主题、情感和意境往往用画面无法完全地展现出来,特别是人的心理活动,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必要的情境渲染。在与观众有相对一致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进一步渲染、烘托,就很有可能使观众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好主流的大众的情感和审美。用合适的预设使语用预设和语境统一,从而使观众产生共鸣。如:

“和大多数主妇一样……。然而,这并不妨碍大多数中国人对“妈妈菜”的眷恋。”[43]家常饭桌上的美食是《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描绘的一个重要核心,通过凝结在美食上的朴素、纯真的情感,使观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感受到那份饱含在“妈妈菜”中的温暖与惬意,回想起自己独有的人生经历。引起观众共鸣,碰触观众内心柔软的地方。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资源,难以同时进行多项任务。因而,记录片要十分重视运用解说词让观众产生共鸣。

结语

以上是我们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的修辞特色、修辞和语境关系、语用预设和语用预设在解说词中的作用的分析,这些分析如果能给予中国纪录片解说词创作者以创作灵感和创作时的借鉴的话,我会感到万分荣幸的。

这篇论文以《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的修辞为主线,以解说词的修辞和语境的关系及语用预设表达效果为辅线。解说词的表达效果和解说词的语言特色关系极其重要。本文的分析希望内给纪录片解说词创作者的创作给予启发,使纪录片的解说词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最后,这篇论文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的分析微不足道,许多角度都可以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像是修辞这一个方面就有很多种角度,不作赘述。

总之,关于《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的相关研究还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在对《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鉴于本人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于纪录片解说词只是大致的分析,许多地方还不够全面和准确,语言组织也不到位,分析也不够透彻,还有待进一步学习、体会。

致谢

时光似箭,岁月如梭。大学本科四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在论文即将完成的这个时候,我内心百感交集。四年里,我有许多体会,有许多成长。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广阔浩淼和做人做事的精神、原则。即将离开这四年朝夕相伴的咸阳师范学院了,我

很不舍。但这是必须要离开的,我只有鼓足勇气,坚定信念,牢记给予我帮助,鼓舞我前进的父母、老师、同学、校友。

我衷心地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张攀老师。她不舍昼夜、不辞辛劳的努力才造就了我这篇文章,对我的启发也是极具教育意义的,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时刻牢记她的教导的。我衷心地感谢其他教育过我的老师,他们对学术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不管何时何地都是值得人们学习和效法的,他们的性格都很鲜明,都术业有专攻,令人佩服。佩服他们渊博的学识,佩服他们开拓进取的豪情,佩服他们开阔放达的胸襟。他们的教导我不会忘记的,并且薪火相传,把他们的精神广播于以后我将到达的任何可能的地方,使他们的精神传扬四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提升自我的缺陷。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难以启齿的缺点和劣势。我的缺点是那样的明显,我的冲动、鲁莽给我的父母、老师、同学造成的一切痛苦是那么地令我羞愧。相信我,我也相信我自己在以后的日子会加倍努力,报答你们的宽容的。

最后,我非常感谢咸阳师范学院、我的大学生涯。对在一起经历过的所有种种我都感到万分的荣幸,这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 25

[2] 黎运汉.汉语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16

[3]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4]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5]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6]黎运汉.汉语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193.

[7]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108.

[8]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9]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10] 黎运汉.汉语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371.

[11] 李贵如.现代修辞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220.2

[12]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13]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14] 黎运汉.汉语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254.

[15]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16]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17]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18]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19]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20]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21]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22]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23]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24]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25] 转引自:何日丹.电视文字语言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 8.

[26]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9

[27]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28]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29]弗需格.论含义和所指[M].马蒂尼奇编,牟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0] Sellars,W.Presupposing[J].The Philosophical Review.63,1954.

[3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2] Jackendoff,R.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Mass:The MIT Press,1972.

[33]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34]齐沪扬.传播语言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35]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6]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37]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38]旷站.语用预设和语篇衔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6 ).

[39]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40]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41]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42]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43]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6

舌尖上的中国媒介营销案例分析

一、《舌尖上的中国》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本片制作精良,7集内容制作耗时13个月,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第二季已确定于2014年4月18日播出。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主要媒介营销方式 营销一:微博营销 ?微博的大力风行,在舌尖之处,每开播一集都有一个专题专门为舌尖造势,而在开播中,更加有几十万粉丝的微博账户为其大力宣传,而在一传十,十传百的精彩传播之下,无处不在吃,无处不在谈,微博的魅力,让舌尖的造势突围成功,而关于各种精彩的回访,以及内容的直接宣传,造就们现在这种效应,各种舌尖,都出现了,在节目的播出期间,网友们吃的豆腐,叫做舌尖上的豆腐,竹笋叫做舌尖上的竹笋,苹果叫做舌尖上的苹果,而且发布在各自的微博中也在为舌尖营造宣传的氛围。 营销二、淘宝营销 ?淘宝的接力促销,各种舌尖上的美食在淘宝上热力大卖,舌尖上的鸭脖,舌尖上的奶茶在淘宝上誉名不断,而在淘宝中也为舌尖上营造了一部专题,名为舌尖上的淘宝,从而用淘宝上的庞大流量为舌尖这个词营造了最美好的影子,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舌尖,从而带来庞大的销售数据。 ?“为了满足各地的“吃货”,淘宝网于5月24日零点顺势推出美食专辑“舌尖上的淘宝”,将纪录片中出现的几十种美食特产“一网打尽”。该专辑一上线就成为全国各地“吃货”们的大本营,短短24小时内超过31万人关注,浏览量高达1千万次,成交7万多件。在此活动的带动下,食品相关类目支付宝成交额环比增长了%,直接成交额达到了2195万元,购买人数增加了%。 营销三、央视宣传 该片在央视一套开播,央视一套足够的媒介影响力促进了其传播力度。 ?每一个看电视的人都知道,这部片子在哪里播出的,那就是“央视一套”,央视一套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就把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档撤掉,而是转向播放记录片,这也就

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特点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体现。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浅、刚柔、雅俗、文野、曲直等等区别。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语言表达的特色,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 例如,同是现代散文,鲁迅的深沉洗练,茅盾的沉稳劲健,朱自清的温静典雅,叶绍钧的质朴练达,孙犁、老舍的清新明快,林语堂的闲适从容,钱钟书的幽默旷达,徐志摩的浓丽华美……风格各异,异彩纷呈。阅读中辨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揣摩不同的语言风格,品味其中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散文,有的重在叙事,有的重在抒情,有的重在议论。散文作者通常把本意情感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才形成含蓄美。往往通过以下手法来实现:一是托物言情,借物言志;二是寓情于景,景之神乃作者之情;三是虚实相生,借助设想、想象,曲折地表达好恶与爱憎;四是运用象征或调动多种修辞手法将真意婉转而出。因此,我们在阅读鉴赏散文时,应该把握好这四个方面。 分析散文的语言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炼、干净、富有哲理。因此,阅读散文时,就要认真分析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炼、畅达的特色,从而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赏析。例如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可以从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美妙佳句中感受到桃花的火爆热闹、杏花的如霞似锦、梨花的素淡皎洁,领略到由浓到淡的色彩变化过程。

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 ?明常识 古代诗歌中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定考向 常见的设问方式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的语言特色。 2.这首诗(词)的某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词)的风格是……,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4.前人对这首诗(词)的评价是……,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5.这首诗(词)是如何体现……风格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熟技巧 1.鉴赏方法 (1)整体感知 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不是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 (2)联系主旨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3)多角度入手 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入手。 2.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等)。 步骤二: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步骤三:阐述诗中用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发宜兴[宋]曾幾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②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③即善权。 【注】①曾幾,南宋初年著名诗人,曾因触忤秦桧去职,绍兴十二年(1142年)将近60岁时,曾客居宜兴数月。江苏宜兴秦汉时称阳羡。②玉溪,作者家乡。 ③张公,指张公洞;善权,指善卷洞,二者都是宜兴境内的游览胜迹。 诗人陆游曾赞美曾幾的诗“律令合时方帖妥,功夫深处却平夷。”“律令”是指诗歌的格式和韵律,“功夫”是指诗歌的语言成就。请结合陆游的评价对本诗的语 言特色加以赏析。(6分) 【读懂诗歌】 虽然我将要六十岁,却又要拖家带口登船远行。在阳羡暂住了三个月只是作客,早想要返回玉溪手头却一文不名。游山观水把寝食都忘掉了,安然入睡任凭它风声雨声。从今后在我这个平民的梦里,不是到了张公岩就是游善卷洞。 【解题思维】 第一步:题干要求赏析“本诗的语言特色”,其实是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第二步:认真分析这首诗,找出语言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六十年”“铁头船”“只三月”“无一钱”等近似口语,平和而又自然;“又”“只”“无”用语讲究,精于锤炼。 第三步:先总说这首诗的“语言特色”,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步骤一)诗歌语言精于锤炼又平和自然;(步骤二)颔联与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观水观山”“听风听雨”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垂垂”使用叠词,生动鲜活;“又”“只”“无”等精于炼字。(步骤三)全诗语言接近口语,像是与老友倾诉,又像是自嘲自语,读来亲切舒适又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留别王维①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②。 当路谁相假③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①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②违:分离。③假:宽容。 清人沈德潜评价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集》),请结合诗歌颔联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

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 赵本山小品自1990年入春晚以来,十几年好评如潮,成了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通过对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东北小品。 关键字 小品这种即兴式的表演形式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动的生活语言。赵本山,他来自社会最底层,6岁丧母,8岁离父生活颠沛流离,无所依托,他铲过地种过田唱过戏。他深深地了解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的喜怒哀乐,那些从生活的沃土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经过他的悟性,一张口就能产生极强的喜剧效应。他的小品之所以让大家百看不厌,成为每年春节晚会的一个亮点,这与他独特的语言魅力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语言包括口语和非口语两种形式,因为赵本山小品的成功仅靠口语是达不到的,他来需要非口语这种形式作为辅助。如肢体语言、特殊的表演技巧、人物形象、化装道具等等。只有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称之为“赵本山小品”。 从口语这种语言形式来讲,它可以分为方言语言、生活语言、包袱语言、修辞语言四种。 一.方言语言。赵本山小品最不能被忽视的就是这一点,没有东北独特的方言,赵本山小品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就不会赢得这么多的观众。那东北方言是怎样成就赵本山的呢? 1.东北方言更接近普通话。东北普通话尽管有自己的方言地域性,但同北方其他地区相比,还是更接近与标准的普通话。在字词的读音上与现在的汉语差别不大。语言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调查比较,把官话方言八个次方言区个选一个城市为代表,即北京、哈尔滨、烟台、济南、洛阳、银川、成都、扬州。比较结果显示,东北官话比较接近北京官话。因此,东北人说的普通话更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那么东北普通话小品也就更能被大众所接受。[1] 2.东北方言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东北广大的草原上世代居住着满、蒙、鄂伦春、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他们主要以游猎为主,后来清兵入关后,才涌入了大量的汉人。据历史记载,仅1920年到1930年间,移入东北的移民就多达600万,这些移民多是从河北、山东闯关东的难民。这些冲破禁锢来东北谋生的人又形成了东北特有的“关东文化”。另外,东北区绵长的边境线,与蒙古、俄罗斯、日本、朝鲜等东亚周边国家都有悠久的交往历史。在长期的交往和贸易往来中,东北方言不仅吸收了周边国家的方言口语,也吸收了外来语的部分词语。东北方言不但包括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东北以南各地方言、还包括外来词,着充分说明了东北方言极大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又见证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也见证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因此,使更多的人对东北语言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猎奇心理,着也是赵本山成功的原因之一。

《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语言分析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镜头语言的魅力 《舌尖上的中国》是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美食类纪录片,分为7集,分别从食物的来源,食物的选材、食物的转换、食物的制作等几个方面,来展示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与传统,人与食物之间的深厚的情感。该记录片一经播出便广受关注,备受好评,它的成功不仅有益于首次使用的高清的摄录设备,精良的制作团队,优美如画的风景,垂涎欲滴的诱人食物,更是离不开后期剪辑中严谨的叙事结构,精致的画面编辑辑。 《自然的馈赠》,是该系列纪录片的第一集,本集叙述了香格里拉采松茸的单珍卓玛与母亲,浙江的挖笋的老包与福建制作酸笋的阿亮夫妻,制作诺邓火腿的老黄父子,湖北嘉鱼县湖面上挖藕的圣武兄弟俩,查干湖捕鱼的石把头,海南远洋捕捞队的林红旗,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将人与自然、人与食物巧妙的结合起来,体现出本集的主题“自然的馈赠”。通过对本集《自然的馈赠》中镜头语言的分析,让我们进一步赏析这部优秀的纪录片。 一、丰富的镜头语言 本片借助航拍、水下摄影、高速摄影、延时摄影等手段,呈现出一部用光讲究、机位多变、录音到位的美食纪录片。本片中大量的延时摄影、空镜头与特写镜头的运用,成为本片的艺术特色之一,体现了美食类纪录片的特性。 1、全景延时摄影镜头大量运用 在以往的纪录片中,常用全景用以交代环境,但长时间的固定全景镜头略显枯燥,在本片中全景与延时镜头的结合运用是一大亮点,不仅能够交代环境,同时,将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精彩的景象,能够将时间的飞速流逝,万物的悄然变幻灵动的表现出来,画面看起来也更具观赏性。 从本片的开场,用全景延时摄影镜头,白云飘过的高原、光影变幻的山林、平静如水的湖泊、和浪花拍打的海岸线,这一组全景镜头,对应了解说词中的中国的地貌特点丰富多样,明确了本集中自然的馈赠地理背景,时间的变幻也都尽在其中。 在单珍卓玛采集松茸的段落,第一个镜头是固定的全景,巍峨的山上白云流

赵氏小品的语言魅力

赵氏小品语言魅力 【摘要】近二十年来,赵氏小品成为春晚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演,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多次获得“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一等奖、二等奖。“赵氏风”已逐步蔓延到大江南北的各个角落。 【关键词】作品分期语言风格;修辞格 一、语言风格 (一)作品分期 不管是文艺创作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活动,要想长久生存并不断发展,就得求变,求创新,不断给观众带来视觉及听觉上的冲击,才能得到认可,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就赵氏小品而言,其主题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1、初期围绕家庭,这个大众化的主题来歌颂党的领导和表达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的喜悦。如1990年的《相亲》讲的是中年人的情感问题,1991年的《小九老乐》讲的是夫妻间矛盾的产生和化解问题,1992年《我想有个家》通过相亲表达心中对伴侣的渴望。2、第一个转型期从家庭琐事到直指社会风气 1995年《牛大叔提干》一改以往家庭温馨及颂歌风格,转而批评当下社会贪污腐败风气,以幽默讽刺批评社会不正之风,让观众在笑过之后进行反思。3、第二个转型期(1995-1999)歌颂农村新生活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走上康庄大道,作品开始直白的歌颂党和国家,高唱幸福生活基调。如《红高粱模特队》通过农村模特进城表演的事情,展现出农村人民的生活不仅在物质上得到丰收,而且,在精神上也得到极大提高。这一时期最大的特色在于加入了舞蹈,使表演不再那么单一,形成说、唱、舞三位一体。4、转向调侃在唱完社会主旋律之后,转向纯粹调侃功能。从《卖拐》开始,相互嘲讽的台词间少了真正的人文关怀,同时寓意社会之险恶,缺乏正义之气和教育意义。 (二)风格特点 一种作品或是风格的形成,是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赵本山自身的艰难生活经历、自身的文艺创作活动以及周围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为赵氏小品的生存、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这才形成了后来别具一格的赵氏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精心整理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二、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 (一)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 1、答题模式讲解: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2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解析。(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三)第三种题型: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答题方法讲解。 1先找出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2可从几个方面入手找句子:找有确数或概数的句子;找有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2、答题模式讲解。(1)举例句;(2)分析。(方法和上面的第一种相同。) 3、例题讲解。(请在《复习指导》P.41《中国石拱桥》<片段>中找出两个体现说明语言准 确性的语句,并分别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四)第四种题型:能否将句中加点词替换为另外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 1、答题模式讲解:1不可以;(2)因为原词表达……意思,换了就变成……意思,与不符合实际,“××”(加点词)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的加点词能否换成“很”,为什么? 答:(1)不能;(2)因为“略”是稍微的意思,表明中部只不过是比两端狭窄些,换成“很”,就表明这两者在宽度上相差很大,与实际不符合,“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答:???????????????????????????????????????????????????? 【答案】(1)不能。(2)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换成“总是”表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补充介绍限制性的词语。 1、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2、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3 4 5 6 7 1、所谓“ 2、所谓“采用 1 2(此 (1 (2 ●●……(具 (3 (4)句式:长短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3、试题演示(A) 尘埃就是漂浮在大气中的尘粒。这小小的幽灵是栖身在空气中,借着大气的浮力,悄然而来,又无声地离去。它来去匆匆,无孔不入。(《复习指导》P.42) (1)文章把尘埃说是“小小的幽灵”,反映了尘埃的什么特点?换成平实语言,怎么说?答:?????????????????????????????????????????????????? 【答案】特点:细微而难以看见、捉摸;平实说明:尘埃非常细小,小得让人难以捉摸。 (2)以上文段有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二、三句分别反映了说明语言的什么特点?答:?????????????????????????????????????????????????? 【答案】第一句:准确简明(简洁),第二、三句:形象生动。(运用比喻、拟人) 4、试题演示(B) “海之恋”入口广场后面是题为“渔港船歌”的休闲景区,景区设计成一个半月形的小港湾,简直是一个天然的渔船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的民俗元素分析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各类民俗文化并传承下来。《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中华美食群像式的介绍,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美食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承担了重要的文化功能与教育责任,也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 【关键词】民俗文化;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人们的生活中激起了千层浪,这部红透大江南北的美食类纪录片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它唤起了人们对美食的记忆,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简练、通俗、温和的手法进行阐释。 在我们对《舌尖上的中国》中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民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学家钟敬文说:“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1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前的小年,家家户户祭灶爷、吃灶糖,保佑全家来年幸福平安。腊月三十,人

们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敲锣打鼓,延续着老一辈传下来的喜庆气氛。除夕夜一家团聚,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而守岁的习俗,既饱含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正月初一,开门大吉,先放鞭炮,碎红满地,可谓“满堂红”的好寓意。以上种种,都是民间风俗最直观的体现。 二、民俗的特征 民俗特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都有其各自的民俗特征。同时,民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具有全人类、全世界共通的法则,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便是指各类民俗共有的特征。 (一)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1]11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每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其所属的群体单独生存,在人类的各种群体活动中,民俗文化应运而生。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就已经盛行,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白波一家人在北京过年的故事,使无数中国人产生了心灵共鸣。贵州省的下尧村,每年十月都会迎接一个专为稻谷丰收而设置的节日——新米节。而村民享受盛宴的方式也很特别,十里长街,百十张桌子排在一起,所有的村民沿街而坐,这就是能够体现出群体协作和分享的“长街宴”。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人类社会中绚丽多彩的人

(完整版)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 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 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 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 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书面语与口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严谨、 说服力强)等 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 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6、表现手法角度鉴赏

(象征、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 联想: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想象: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特征。 对比:突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对象。 衬托(烘托):突出本体的××特征。 抑扬: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前后)照应: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正侧描写: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例如: 本文的语言具有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1、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例如“。。。。”朴实清新中有隽永,没有斧凿痕迹,很有韵味,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节奏。2、作者也特意锤炼一些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例如“。。。。”这是全文的点晴之笔。3、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现出文学语言的精彩。有比喻、拟人、排比等,有文采,有气势,有感情,像诗一样美。如“。。。”比喻生动、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想象力丰富。我们在写作时应学习本文的遣词造句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风格,用婉笔书写柔情,用形象表达主旨。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摘要:中国喜剧小品,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特殊样式,是广大群众雅俗共赏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言语幽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目前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研究文献,多是分析总结其在语音、词汇、修辞格等方面的特点。本文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尝试性分析小品《扰民了你》的言语幽默,探讨中国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关键词:喜剧小品言语幽默语用预设会话合作原则 一、引言 从1983年《卖花生仁的姑娘》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搬上春晚联欢晚会以来,从此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小品以其短小精悍、雅俗共赏、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的特点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迎。与此同时,赵丽蓉、宋丹丹、赵本山、高秀敏、蔡明等一大批优秀的小品演员脱颖而出。其中,小品演员蔡明凭借2013年春晚小品《想跳就跳》中的毒舌形象再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关注,而一个成功的喜剧小品,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会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喜剧小品要想成功,除了要运用舞台道具、音响

效果等外在艺术辅助手段,更重要是要取决于语言在小品所设情境中丰富的表现力。本文以蔡明在2014年春晚上表演的小品《扰民了你》为例,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分析研究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二、语用预设理论与语言幽默 (一)语用预设理论 预设,也叫作前提、前设和先设,指的是说话人满足所说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的前提,即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作的假设。最早在1892年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Frege提出。他认为,命题中都存在着“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即充当命题的主项的“简单或者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的指称现象。”随着语言学的发展,预设从哲学界慢慢进入了语言学界,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预设可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语用预设。 语言学家研究发现预设更多地与语境紧密联系,因此语用预设的概念就被提出。“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即预设)关系。”(何自然,1997:68) 在《新编语用学概要》一书中,何兆熊先生将语用预设主要归纳出三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语用预设指的是说话人对话语的语境所作

文章的语言风格

文章的语言风格 1从用词遣词方面去赏析 叠字叠词:不仅传神的描写了事物的特点,而且读起来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2人称变化美 2011深圳二模《为生命奔跑》语言方面的最大的特点: 采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 语言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 语言洒脱,透过语言可见作者洒脱奔放的性格。 3句式多样美 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 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 感叹句:情感强烈 疑问句:发人深思 回环复沓句:琅琅上口,音乐美,感染力。复沓对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加强情感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4从修辞角度 5从语言风格 豪放、激越-----阴柔、婉约清新、明快-----沉郁、含蓄 质朴、通俗-----华丽、典雅潇洒、旷达-----严谨、工整

舒缓、和平-----急骤、猛烈活泼、幽默------细腻、隽永 语言风格举隅 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 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牛汉的灯笼) 参考答案:本文语言本色,平实。文章主要续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

这位慈祥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语言与任务形象特征相吻合。 6、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7、从语气称谓 如:语气委婉谦卑。 8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如《陈情表》融情于事,寓理于情。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2009年湖北卷杨振声《书房的窗子》 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二段为例,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文体与语言的关系 记叙文,散文主要有平实、华丽、清新、自然、明快、典雅等风格;

(完整版)语言风格的类型及特色

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例析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包括①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7、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8、雄浑 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

2013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教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教案 高三语文组 2013.3.29 语言特色 一、【解题指导】 这类试题题目一般设置为“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是:(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答题示例】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三、【风格解析】 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 (1)含蓄含蓄凝练指意在言外,常常不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地倾诉,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往往在于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情感,而是将情感融于所描绘的形象之中。含蓄的手法,可以使诗歌所表现的情更深、意更重、味更浓。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乘舟远去,而送行的作者却久久不肯回转,伫立目送,直到船帆在遥远的天际消逝无踪。这里借形象的图景表达诗人与孟浩然的感情之深。再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眼泪痕干。 这首诗采用“移情”手法,通过“遥怜”“未解”“湿”“干”等词,含蓄地表达了望月思亲的苦思之情。 (2)平淡平淡即质朴。其语言力求朴素,不加修饰,不追求词藻的华丽,在平淡平实之中蕴含着深意。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王维的《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写出门在外的人思念家中人。

舌尖上的中国图片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节选图片分析 图片一、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图中人物的动作和情绪交流非常深刻。利用中景中的人物更好的突出了主题。 图片二、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特写(人体肩部以上),看着鼻子上的光线,明显是顶着烈日的,没有拍摄到图中女人的肩膀,正是拍摄者对于女

人脸部特写的表达,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人物的形象,及光线的方向。图片三、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交代了画面中劳动妇女们和在田野中的关系,相对于远景来说,全景更能展示出人物的行为动作。 图片四、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山背中景,拍摄者以对角线构图来重点表示,

相互连接,可以贯穿画面的对角,更具稳定性。 图片五、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特写,拍摄者于重点突出表现面碗中被老爷爷吃面的中的样子。自然光线从头顶上打下来。把面和老爷爷的脸部坐成特写,重点突出主题,主题明确构图清晰。 图片六、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环境),拍摄者在墙

面中由下至上的进行拍摄,光线温和,自然光有上打下来,墙壁中的小草奋力生长,翠绿的颜色,镜头的方向,表现了小草的生命力。图片七、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全景(人体全部及周围环境),拍摄者的构图合理,给人一种极好的延伸感,这种拍摄手法有种独特的作用。 图片八、

拍,更能清楚地交代了猫咪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猫咪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 图片九、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远景(被摄物体说出在的环境),在远景的画面中,不注重表现细节,也不用刻画人物,拍摄者表现了是梯田的规模、气氛、气势之外,还表现了一定的意境。 图片十、

散文语言特色鉴赏题

散文语言特色鉴赏题 一、什么是语言特色鉴赏 语言特色鉴赏与表达技巧鉴赏在某些方面是有交叉的,比如鉴赏散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既可以说是技巧鉴赏,也可以说是语言特色鉴赏。但鉴赏语言特色更多的在于理解散文遣词造句的特点,体会行文的风格,品味语言的韵味;这一点和鉴赏技巧侧重分析手法的如何运用及运用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怎样考语言特色鉴赏[题在书外] 三、怎样答语言特色鉴赏[学考贯通] (一)语言特色鉴赏“4角度” 1.用词之美

叠字、叠词 2.句式之美 3 豪放、直白、华丽、精练、凝练、柔婉、含蓄、细腻、典雅、凝重、清新、明丽、朴素、活泼、诙谐等。 4.手法之美 [提示]语言特色(风格)除以上角度外,还可以从“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语体特色”等角度分析,因这3大角度已在“小说”专题中详解,本处就不再细说。 (二)语言特色鉴赏“3步骤” 第一步:概括特点 从用词、句式、修辞或风格等角度,用一两个词概括。概括时既要考虑到一般文本语言的特征,又要充分考虑所给语言片段的特征。 第二步:举例分析 结合文本具体表现,紧扣内容(关键词、关键句)析作用(对主旨的体现、对情感的表达)。 第三步:规范作答 题目所涉及的语言特色一般是多方面的,答题时应先答最主要、最突出的,然后再答

次要的。答案要分点表述,形成合理的顺序。另外,指明效果时用词要准确,要注意运用术语。 [例三](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地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还是珠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 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那琳琅满目的小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

浅析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

浅析xx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 在当代文坛上,xx以自己珠玉般的篇什,显示了他那简淡恬适的个性气质和古朴明净的传统风格,表现了驾御语言的xx功力和卓然不凡的语言风度。由于种种原因,xx并不算一位多产作家,然而,他那篇篇佳作赢得了人们的喝彩,尤其是他那幽兰清菊般的语言更是令人口齿留韵,难以xx。xx同别人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当属科班出身,且由于xx长期在xx从事文学和京剧戏曲的编辑和编剧工作,大大影响了他的小说语言,使他操成更为纯熟流利的京味儿普通话。而这京味儿又是最恰到好处的,它xx了文学的生活姿态和个性色彩,而绝无油嘴子之弊,令人感到xx而不平板,流畅而不浮滑,自然本色,舒爽清新。 这种语言的功底和魅力显然得益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完美化合。xx将精练的古代语言词汇自然地消融在文本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xx的乳汁,兼收并蓄,克钢化柔,扫除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独创了一种新文体。 一、口语化的语言 xx在《xx文学的语言问题》一文中曾经写道: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这种文化的积淀自古就有之,从《诗经》到《xx》,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和蕴蓄,就形成了一种“书面文化”。这种文化可以增添文章的底蕴与深奥,让文章显得悠长而具有深味。与这种“书面文化”

相对的则是一种“口头文化”,它是一种民间文化,可以是方言,也可以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它集中就表现在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很接近。他自己也说:我对民间文学是有感情的,民间文学丰富的想象和农民式的幽默,民歌比喻的xx和韵律的技巧使我惊奇不置。而当这种“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一结合,就变得xx俗共赏,俗中见xx,既符合知识分子的阅读要求,也给平民带来了阅读的方便。下面就分析xx作品中口语的运用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1 / 8 红油冒出来,本来只能观其形,用上“吱——”仿佛能xx,这一声“吱——”让食咸鸭蛋的过程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干脆利落的一个“有”,石破惊天的一个“!”,“以稚童的语气呼之欲出,真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xx语)。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便可体会到,正如xx说过的“xx的小说,可说是顶容易读的了。总是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平凡的事情。”确实如此。xx又说:“xx讲故事的语言也颇为老实,他几乎从不概括,而尽是详详细细,认认真真地叙述过程,而且是很日常的过程。” xx小说散文的语言特色重要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举个例子,

小品语言的特点

小品语言的特点 --享受学习的快乐句句押改革春风吹满地 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合力跨世纪一场大水没咋地押韵韵母相同 或相和lao chao pao duan jian pan dui mei 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便于记忆韵律在 诗词中的运用一,二,四句押改革春风吹进门(men) 中国人民真精 神(shen) 海湾那旮的儿挺闹心美英合伙欺负人(ren) 一,二,四句 押在机关工作三年多(duo) 如今职位走下坡(po) 分流把我分到了 街道办我今天要找领导说一说(shuo) 一、二、未句押韵有人花钱 吃喝(he)有人花钱点歌(ge) 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我 雇个好活儿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唠嗑(ke) 一句一押文联工作很清 闲(xian),动动笔杆就挣钱(qian) 妇女工作很高尚(shang),顺便可 以搞对象(xiang) 工作越干越具体(ti),老头老太太都归你(ni) 对 话押韵儿子说给我找个人儿,9点钟到位(wei) 这地方拐弯摸角的, 这才找对(dui) 叮咚!谁呀?张惠妹(mei) 儿话音押韵我这下岗之 后没啥事儿,想摆个小摊修车打气儿街道办事处三天没找着人签字 儿憋得我是浑身上下不得劲儿整好有辆自行车,打两下痛快一会 儿是一会儿儿话音押韵现在这人吧真是怪事儿整天到晚一肚子 闲气儿你给他肉吃,他嫌有味儿你给他鱼吃,他嫌有刺儿你给他 打打自行车,他还来气儿对待这种人,就得去去他的味儿,拔拔他 的刺儿,撒撒他的气儿瘪了,撒完气当时就没事儿这种人呢,属于 活到30还没断奶呢,不懂事儿。对比人这一生其实可短暂啦有时 候一想跟睡觉是一样一样地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

[中国,舌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 1《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背景:中国纪录片的历史转型 无疑,《舌尖上的中国》在全国范围内着实火了一把,或者可以说从来没有一部中国自主拍摄制作的纪录片能够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因此《舌尖上的中国》开拓性的历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要考察《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不能够就事论事,而是应该充分考虑新世纪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和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对纪录片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记录片发展的现状和当代特征,这种特征集中体现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时代转型上,我们将从社会场域、文化语境、大众审美机制三个方面的转型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进行背景分析。 社会场域转型纪录片是一个民族的珍贵记忆,回望历史,中国纪录片用颇具特色的表达和创作方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许多片段。从更广泛的角度而言,纪录片更是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宝藏,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形式下的纪录片都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节奏与步伐。纪录片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转型的时期,更应当时刻把握历史和时代的脉搏,及时调整并适应新的社会和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既真实反映社会历史的面貌,又对其未来发展起到警示或导向的作用。纪录片作为一种表现现实社会事物的文艺形式是不能够靠一些获奖作品的口碑和影响力和纪录片工作者的辛勤劳作而取得发展空间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纪录片自身是无法在一个信息空前多元、资讯空前丰富的新媒体时代与娱乐化、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展开竞争的。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新机遇,中国纪录片不得不顺应时代和社会历史要求,走上转型重构之路。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媒体、主流媒体,在中国电视行业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觉,在社会历史转型的社会场域内,自觉将如何让中国纪录片保持其主流文化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作为一个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应当看到,央视纪录片率先告别倚重作品传播的时代,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使中国的纪录片在新世纪开启了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场域的全新发展阶段。 2《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 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7集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自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热播的影视剧,成为中外业界和广大受众关注的焦点。2012年,央视纪录频道完成自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首秀,该片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 5%,第4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 55%,这个成绩己经和BBC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差不多,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虽然没有超过《故宫》播出时的0. 6%,考虑到国内电视媒体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收视群体的不断分流,由舌尖引起的市场连锁效应己足以令人侧目。在2012年第49届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期间,法国纪录片公司的卡特琳娜女士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的片花后表示:片子精彩,质量很高,具备世界水平,她有意购买。该片有望实现央视纪录片海外销售市场的历史性突破,海外单集销价也很可能打破《故宫》保持的单集5到6万美元中国纪录片交易纪录。有网友在一篇博客中这样讲到自己的观后感受:七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