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版】消防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最新版】消防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绪论

1.1 现代火灾的形成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经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 .5亿元,8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3.2亿元。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概括,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火灾;二是火灾绝对不发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减少火灾的危害。

现代建筑的起火原因有多种,主要有: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违反生产安全制度、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及维护不当以及自燃现象引起等。

1.2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建筑火灾最初是发生在建筑内的某个房间或局部区域,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房间或区域,以至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

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可以用室内烟气的平均温度随时间变化来描述,如图1.1。

1.3 高层智能建筑防火要求

1.3.1 高层智能建筑特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城市用地的匮乏和交通设施的紧张,促使城市由平面扩张为主,而迅转向立体空间发展。以功能分区为主趋向功能综合,导致高层的综合性建筑群体不断涌现,构成现代城市的独特风貌。我国规定,高度超过24m的建筑陈伟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而自1984年智能建筑理念提出至今,智能建筑的发展历史较短,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例如,美国智能化建筑学会(AIBI)定义“智能建筑”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其相关联系全面综合,达到最佳组合,获得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

而目前的建筑多是将智能建筑与高层建筑这两者结合起来,因为这样可以同时发挥两者容量大、综合性及舒适性等优点。本设计中的黑龙江省检察院综合楼就属于高层中的智能建筑,所以在设计消防系统时应考虑到智能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双重性及特殊性。

1.3.2 智能建筑火灾特点

智能建筑火灾由其自身特点决定,概括起来讲有以下六个方面:

(1)建筑结构跨度大、特性复杂

智能建筑由于采用大跨度框架结构和灵活的环境布置,使建筑开间和隔墙布置复杂,随着建筑高度增加,在起火前室内外温差所形成的热风压大,

起火后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烟气运动的火风压大,因而火灾时烟气蔓延、扩散迅速。同时,高层智能建筑室外风速、风压随着建筑物的高度而增大,当建筑物高度为90m时,其顶层的风速高达15ms;室外风速增大,则火灾烟气蔓延速度急剧加快。

(2)建筑环境要求高、内部装饰材料多

为了加强智能建筑室内空间的艺术效果和实现智能建筑的环境舒适性要求,满足在其中工作、生活的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多种需要,智能建筑中的贴墙面层、顶棚吊顶、地毯、灵活和空花割断、窗帘、家具等均大量采用易燃或可燃材料,且有不少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尽管一些可能经过了阻燃处理,但遇火后这些易燃、可燃材料或有机高分子材料将分解出大量的CO、CO2及少量的HCN、H2S、HCl、NH3、HF、SO2等有害的烟气和毒气,直接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3)电气设备多、监控要求高

在智能建筑中,大量使用各种电气设备,如照明灯具、电冰箱、电视机、电话、自动电梯和扶梯、电炉、空调设备、驱动电机、自备发电机组等,还有通讯、广播电视、大型电子计算机等电气设备,电气设备配电线路和信息数据通信布线系统密如蛛网,若有一处出现火花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碰线断路而发生电气火灾,火灾会沿着线路迅速蔓延。

(4)人员多且集中

一般智能建筑容纳有成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的人员,一旦发生火灾,人的慌乱心里加上建筑通道复杂及楼层多等,使人员疏散难度大,难以安全疏散逃离。

(5)建筑功能复杂多样

智能建筑多数是多用途的综合性大楼,往往设有办公室、写字间、会议厅、商业贸易厅、饭店、旅馆、公寓、住宅、餐厅、歌舞厅、娱乐场、室内运动场等,以及建筑自身必要的厨房、锅炉房、变配电室、物资保管室、汽车库、各种库房、不同功能用房,从而造成安全疏散通道曲折隐蔽。

(6)管道竖井多

智能建筑内部必然设置有电梯及楼梯井、上下水管道井、电线电缆井、垃圾井等,这些竖井若未加垂直和水平方向割断措施,一旦烟火窜入,则会产生“烟囱效应”,将使火灾迅速蔓延到上层楼房。[2]

1.3.3 智能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智能建筑自身的上述特点,使其火灾危险性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火势蔓延快、烟气扩散快

智能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气管道等竖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处理得不好,发生火灾时会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尤其是高级旅馆、综合楼以及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等智能建筑,一般室内可燃物比较多,有的智能建筑还有可燃物品库房,一旦起火,燃烧猛烈,容易蔓延。据测定,在火灾初起阶段,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喂0.3ms;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5~3ms;烟气沿楼梯间或其他竖向管道井扩散速度为3~4ms。如一座高度为100m的智能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烟就能沿竖向管道井扩散到顶层。

此外,助长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因素较多,其中风对智能建筑火灾的影响较大,风速增大,势必会加速火势的蔓延扩大。

(2)人员疏散困难

智能建筑人员集中、楼层跨度大、垂直距离长、人员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场所的时间长,而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种竖井拔气力大,火势和烟雾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困难。

(3)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智能建筑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一般要立足于自救,即主要是依靠室内消防设施。但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技术条件所限,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还不是很完善,因此扑救智能建筑火灾往往遇到较

大的困难。另外,高层智能建筑的消防用水量是根据我国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按一般高层建筑的火灾规模考虑的,当形成大面积火灾时,其消防用水量显然不足,需要用消防车向高楼供水,因而对消防技术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火险隐患多、火灾损失重

智能建筑综合性强、建筑功能复杂、可燃物多,火险隐患多,且容易造成消防安全管理不严,潜在的火险隐患多;一旦起火,易行成大面积火灾,火势蔓延快,扑救疏散困难,势必火灾损失严重。

1.4 本文的工作内容

鉴于高层智能建筑的自身特点和火灾危险性,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指导方针,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了“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消防设计原则,提出了“以自防自救为主,及时、可靠防火,迅速、有效灭火”的高层智能建筑消防安全要求。

故本文基于以上关于消防安全的原则及要求,应完成对黑龙江省检察院综合楼全面的消防系统设计。其中包括:对建筑进行防火分区;室内消防栓灭火系统的设计,自动水喷淋系统的设计以及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计算;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对建筑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设计应本着科学严谨,实用有效的原则进行。

第2章工程概况及建筑平面设计

2.1 工程概况

黑龙江省检察院是一幢高层综合办公楼,大楼地下建筑面积约736m2,标准层面积约592m2,顶层面积约272m2。总高度约43.2m,地下层高4.8m,办公楼标准层高3.3m,首层层高3.6m。地下室设有空调机房,其中有消防电梯前室的加压送风机;还设有泵房,配电室等。屋顶设有水箱间,排烟机房等。

本建筑属于一类建筑,以此为根据可进行防火分区,消防系统设计等工作。

2.3 防火分区

2.3.1防火分区的定义及类型

所谓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1)竖向防火分区

为了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楼层之内,防止火灾从起火层向其他楼层垂直蔓延,沿建筑高度方向划分的防火分区为竖向防火分区。竖向防火分区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含窗下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

(2)水平防火分区

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水平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它可以阻止火灾在楼层的水平方向蔓延。防火分区应用防火墙分隔。

如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加冷却水幕或闭式喷水系统,或采用防火分隔水幕分隔。

2.3.2防火分区的划分

从防火的角度看,防火分区划分得越小,越有利于保证建筑物的防火安全。但如果划分得过小,则势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样做显然是行不通的。防火分区面积大小的确定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建筑物高度、消防扑救能力以及火灾蔓延的速度等因素。

黑龙江省检察院综合大楼属于一类高层建筑,并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依据高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地上部分,4000 m2;地下部分,2000 m2。[3]因为本建筑每一层都不超过规范中要求的防火分区的最小面积,故水平方向每层为一防火分区,设备室、配电室、空调机房、消防控制室等单独由耐火极限不小于2h的隔墙,1.5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竖向防火分区也以每个楼层为一区,由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作分隔构件。

2.3.3防火分隔物构造及要求

防火分隔物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常用防火分隔物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带、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等。

一.防火墙

防火墙是由不燃烧材料构成的,为减小或避免建筑、结构、设备遭受热辐射危害和防止火灾蔓延,设置的竖向分隔体或直接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具有耐火性的墙。防火墙是防火分区的主要建筑构件。通常防火墙有内防火墙、外防火墙和室外独立墙几种类型。

二.防火门

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它是设置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等且具有一定

耐火性的活动的防火分隔物。防火门除具有普通门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还具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特殊功能。它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或延缓火灾蔓延,确保人员安全疏散。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和适用范围:

(1)甲级防火门

耐火极限不低于1.2h的门为甲级防火门。甲级防火门主要安装于防火分区间的防火墙上。建筑物内附设一些特殊房间的门也为甲级防火门,如燃油气锅炉房、变压器室、中间储油等。

(2)乙级防火门

耐火极限不低于0.9h的门为乙级防火门。防烟楼梯间和通向前室的门,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以及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丙级防火门

耐火极限不低于0.6h的门为丙级防火门。建筑物中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井道的检查门和高层民用建筑中垃圾道前室的门均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三.防火窗

防火窗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窗。防火窗一般安装在防火墙或防火门上。防火窗的分类,按安装方法可分为固定窗扇防火窗和活动窗扇防火窗。按耐火极限可分为甲、乙、丙三级,耐火极限不低于1.2h的窗为甲级防火窗;耐火极限不低0.9h的窗为乙级防火窗,耐火极限不低于0.6h 的窗为丙级防火窗。防火窗的作用一方面在于隔离和阻止火势蔓延,此种窗多为固定窗;二是采光,此种窗有活动窗扇,在正常情况下采光通风,火灾时起防火分隔作用。活动窗扇的防火窗应具有手动和自动关闭功能。

四.防火卷帘

防火卷帘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卷帘。防火卷帘是一种活动的防火分隔物,平时卷起放在门窗上口的转轴箱中,起火时将其放下展开,用以阻止火势从门窗洞口蔓延。防火卷帘

设置部位一般有;消防电梯前室、自动扶梯周围、中庭与每层走道、过厅、房间相通的开口部位、代替防火墙需设置防火分隔设施的部位等。

2.3.4 特殊部位和房间的防火分隔和布置

各种坚井等特殊部位的防火分隔建筑中的各种竖向管井,不仅是火势上下蔓延的主要途径,而且是拨烟火的通道,若防火分隔不当或未作适当防火处理,高温烟火会迅速传播扩大,造成扑救困难,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增大火灾损失。电梯是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井一般都与电梯厅、走道及其他房间相通,若在其中设有可燃气体和易燃、可燃液体、电线(缆),一旦失火会威胁其他管井及整个建筑的安全,因此,对建筑物中的这些部位的建筑构造应严格要求,具体应采取以下防火措施:

(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洞外,不应开设其他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

(2)高层建筑的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等级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4)管道穿过楼板时,应用不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空隙填塞密实。

2.4 本章小结

本章描述了建筑的基本工程概况,并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建筑进行了竖向防火分区和水平防火分区的划分,同时又了解了进行防火分区的构件类型及特点。本章的工作为接下来的消防系统设计做了必要的准

备。

第3章高层建筑灭火系统设计

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系统是维护建筑安全的主要力量。按灭火剂的种类和灭火方式可分为消防给水系统和固定灭火装置两大类。

以水为灭火剂的消防给水系统,按灭火设施可分为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洒灭火系统。

3.1 消火栓灭火系统

因为本设计不需要考虑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故本设计中的消火栓灭火系统属于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有消防给水基础设施、消防给水管网、室内消火栓设备、报警控制设备及系统附件等组成。其中消防给水基础设施包括市政管网、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及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水箱、增压稳压设备、水泵接合器等,该设施的主要任务视为系统储存并提供灭火用水。给水管网包括进水管、水平干管、消防竖管等,其任务是向室内消火栓设备输送灭火用水。室内消火栓设备包括水带、水枪、水喉等,它是供人员灭火使用的主要工具。报警控制设备用于启动消防水泵,并监控系统的工作状态。系统附件包括各种阀门、屋顶消火栓等。只有通过这些设施有机协调的工作,才能确保系统的灭火效果。[1]

3.1.1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方案

该建筑为建筑高度小于50m的一类民用高层建筑。建筑面积小于600 m2。由《给排水设计手册》确定:室内消防水量为30Ls,室外消防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3h。采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的不分区消火栓给水系统,在火灾发生的10min之内的消防用水贮存在高位消防水箱,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贮存在室外消防水池内。

3.1.2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消火栓的选用及设置

由于高层建筑每股水枪的水量不小于5Ls,室内消火栓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所以设计中均选用口径为19mm喷嘴的水枪,65mm口径的消火栓,直径65mm长度20m的衬胶水带。

按规定,高层建筑和裙房的各层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每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高层建筑的消防电梯前室应设消火栓。高层建筑的屋顶应设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检查用的消火栓,采暖地区该消火栓可设在顶层出口处或水箱间内,室内消火栓应设在楼内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方。

消火栓栓口距地面高度为1~1.1m[9],本设计采用1m。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垂直。

a. 水枪充实水柱确定

为有效地扑灭建筑物火灾,要求水枪射流时的充实水柱应能到达建筑物每层的任何高度。因此,水枪的充实水柱应按层高计算确定。通常水枪射流上倾角不宜超过45°,在最不利情况下,也不能超过60°。如图3.1所示,水枪充实水柱的计算如下。

图 3.1 倾斜射流的S k

若上倾角按45°考虑,则

(3.1) 式中,——水枪充实水柱,m;

——建筑物层高,m;

——水枪喷嘴离地面高度,m。

首层:

标准层:

故本设计中,消火栓充实水柱长度取10m。

b. 消火栓保护半径的计算

消火栓保护半径计算如下:

(3.2)式中,——消火栓保护半径;

——水带敷设长度,m,考虑到水带的转弯曲折,应为水带长度乘以折减系数0.9;

——水枪充实水柱长度的平面投影长度,m,

代入数据可得,

c. 消火栓间距的计算

消火栓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本设计中消火栓采用单排布置及在消防电梯、客梯前室布置,其间距计算如下:

(3.3)

式中,——消火栓间距,m;

——消火栓保护半径,m。

走廊的长度为40m,故每排布置两个消防栓,如图3.2。

d. 屋顶消火栓的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的屋顶应设置消火栓。设置屋顶消火栓的目的是用于消防人员定期检查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以及建筑物内消防给水设备

的性能。另外,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可用其灭火和冷却。屋顶消火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ⅰ)屋顶消火栓的设置数应为1~2个;

(ⅱ)屋顶消火栓应设压力显示装置;

(ⅲ)采暖地区屋顶消火栓可设在屋顶出口处或水箱间内,不应设在电梯机房内。[4]

图 3.2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示意图

e. 管网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首先要选定最不利点和最不利管线,如图3.2所示,管线ABCD 为最不利管线。根据规范,此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栓同时使用数为六,即abcdef。

消火栓a为最不利点,该消火栓的水枪保证10m充实水柱时所需压力为

(3.4)

式中,——水枪喷嘴处造成一定长度的充实水柱所需压力;

——实验系数,与充实水柱有关,由《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以下简称《给排水设计》)查表得出;

——实验系数,与水枪喷嘴口径有关,由《给排水设计》查表得出;

——充实水柱长度,m;水枪使用角按45°计算,由《给排水设计》查表得出;

消火栓a水枪喷射流量

(3.5)

式中,——流量系数,采用=1.0;

——水枪喷嘴直径,mm;

——水枪水流特性系数,由《给排水设计》查表得出;

——水枪喷嘴处造成一定长度的充实水柱所需压力,kPa。

因为每只喷嘴的喷射流量最小值为5Ls,所以计算取5Ls,由《给排水设计》查表计算可得,该消火栓口所需水压

mH2O

(3.6)

式中,——水枪喷嘴处造成一定长度的充实水柱所需压力,kPa;

——水带的水头损失,mH2O;

——水带比阻;

——水带长度m;

——水带通过的实际射流量,Ls

代入数据得,

mH2O

消火栓b水枪喷射流量

mH2O

消火栓b水枪喷射流量

(3.7)式中,——水枪水流特性系数,由《给排水设计》查表得出;

——水带比阻,查表得出;

——水带长度,m

消火栓c栓口水压

mH2O

消火栓c水枪喷射流量

(3.8)水力计算结果见表3.1。

表3.1 消火栓水力计算表

管路沿程损失

mH2O

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损失的10%计算

管路水头总损失

mH2O

(1)消防水箱的计算

a.消防水箱贮水量的计算

消防水箱应储存扑救建筑物初期(10min)火灾的室内消防用水量,其有效容积可按下式计算:

(3.9)式中——消防水箱有效容积,m3;

——室内消防用水量,Ls;

——水箱保证供水时间,min。一般取=10min[4]

代入数据,得

即水箱选用的容积为18Ls。

b.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

根据“当建筑物高度不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07MPa[3]”的规定,水箱箱底的设置高度取

(3.10)(4)消防水泵的选型

消防水泵的流量,应满足火灾发生时建筑内消火栓使用总数的每个消火栓的设计流量之和来计算。

消防水泵的流量为31.52Ls,从消防水泵吸水管到消防管道最不利点的水头损失,即管路水头总损失为29.99mH2O,消防水池中最低水位至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标高差为40.9mH2O,则消防泵扬程为

mH2O

MPa

式中——消防水池中最低水位只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标高差。

台水泵流量120m3·m2),作用面积应为200 m2,喷头工作压力为10 mH2O。

喷头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主要组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火灾探测性能主要体现在喷头上。喷头在火灾时主要有两个作用过程,首先是探测火灾,然后在保护面积上进行布水以控制和扑灭火灾。喷头布置间距与系统设计喷水强度、喷头类型、喷头工作压力和喷头的布置形式有关,其间距确定合理与否,将决定喷头能否及时动作和按规定强度喷水。本设计采用矩形布置喷头间距。

矩形间距布置为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喷头的间距大于或小于相邻配水支管的间距,如图3.4所示。查《给排水设计》可得:每只喷头最大保护面积为12.5m2,矩形布置的边长不能超过4.4m,且不宜小于2.4m,喷头与边墙的最大间距为1.8m,具体布置见图3.5。

(1)确定最不利面积

矩形布置的长边可按下式计算:

(3.11)式中——喷头呈矩形布置时的长边长度

——每只喷头的保护面积,m2,设计中取200m2。

代入数据得:S=17m,布置中取17.2m,合计作用面积为227.7 m2。

图3.4 长方形布置示意图

(2)喷头布置

喷头采用长方形布置,满足喷头间距的要求,作用面积内共32个喷头,在喷头节点处编号,喷头1为系统设计最不利点,其后一直编号至喷淋泵。

(3)系统设计秒流量

(3.12)

(4)水力计算

中危险级假定作用面积内各喷头的喷水量相等(即按节点1的流量)。节点1的水压为10mH2O,相应流量为

(3.13)

从节点1开始进行水力计算,直至作用面积内最末一个喷头,且需计算到作用面积内最后一个节点9,9至立管之间的管段累积流量为37.24Ls,大于设计流量,所以从节点9开始。直到水泵位置之间的流量不再增加,仅以26Ls 计算管段的阻力损失。

闭式自动喷水系统管内的流速宜采用经济流速,一般不大于5ms,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10ms,根据以上水力计算得出的管道流速符合要求,故不必再做校核。

图3.5 作用面积法喷头布置图

表3.3 作用面积法水力计算

(5)喷淋泵选型

管段沿程损失

=11.471 mH2O

=0.1147MPa

局部水头损失一般按管道沿程损失的20%来计算

=0.2×11.471

=2.22 mH2O

=0.0222MPa

报警阀的水头损失查表可知

(3.14)

——通过报警阀的流量,Ls。

带入数据得

最不利点喷头压力

最不利点与水池最低位的高度差

Z=39.9+3.3+4.8

=48 mH2O=0.48 MPa

可得,要求喷淋泵扬程

(3.15)

mH2O,其中一台备用,流量40Ls,功率为30kW。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为10~15Ls,故选用两个水泵接合器即可,采用外墙墙壁式,型号为SQB 型,DN150。

3.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3.3.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综述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灭火装置,与其他气体灭火方式相比其具有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且来源经济方便等优点。二氧化碳是一种惰性气体,自身无色、无味、无毒、密度比空气大50%,长期存放不变质,灭火后能很快散发,不留痕迹,在被保护物表面不留残余物,也没有毒害。适用于扑救各种可燃、易燃液体火灾和那些受到水、泡沫、干粉灭火剂的沾污而容易损坏的固体物质的火灾。另外,二氧化碳是一种不导电物质,其电绝缘性比空气还高,可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

二氧化碳系统由灭火储存装置、启动分配装置、输送释放装置、监控装置等组成。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防护区一旦发生火灾,首先火灾探测器报警,消防控制中心接到火灾信号后,启动联动装置(关闭开口,停止空调等),延时约30s后,打开启动气瓶的瓶头阀,利用气瓶中的高压气体将灭火剂储存器的容器阀打开,灭火剂经管道输送到喷头喷出实施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类型按灭火方式分为:

(1)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

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指喷头均匀布置在保护房间的顶部,喷射的灭火剂能够在封闭空间内迅速形成浓度比较均匀的灭火剂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并在灭火必须的“浸渍”时间内维持灭火浓度,即通过灭火剂气体将封闭空间淹没实施灭火的系统形式。

(2)局部应用气体灭火系统

局部应用气体灭火系统指喷头均匀布置在保护对象的周围,将灭火剂直接而集中地喷射到燃烧着的物体上,使其整个笼罩再保护物的外表面,在燃烧物周围局部范围之内达到较高的灭火剂气体浓度的系统形式。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若按管网的布置可分为:

(1)组合分配灭火系统

为了节省投资,几个不会同时着火的相邻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可采用一套气体灭火系统保护。这种用一套灭火系统储存装置同时保护多个防护区的气体灭火系统称为组合分配系统。

(2)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若几个保护区都非常重要或者是有同时着火的可能,为了确保安全,在每个防护区各自设置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称为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3)无管网灭火系统

无管网灭火系统是指将灭火剂储存容器、控制和释放部件等组合装配在一起的小型、轻便灭火系统。这种系统没有管网或只有一段短管,这种系统可放在保护区内也可放在保护区的隔墙外,通过短管将喷头伸进保护区内。

本建筑在地下室设有泵房一间、强配电室一间及空调机房一间。在一楼设有控制室一间,在二楼设有档案室一间。这些房间都不适合用水喷淋灭火系统,故设计中采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又因为地下室3间与一层控制室较近,可使用单元独立灭火系统,将储瓶间安置在地下一层,见图3.6。位于2层的档案室因为距离地下一层较远,且面积稍大,设计中采用无管网系统。

图3.6 单元独立系统示意图

3.3.2 单元独立系统的设计

设计中采用单元独立气体灭火系统的保护区一共是4间,分别为地下一层的泵房、强配电室、空调机房及位于一楼的控制室。此系统公用4套管路,选用高压全淹没灭火系统。

(1)二氧化碳设计用量计算

全淹没系统二氧化碳设计用量按下式计算:

(3.16)

式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