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学1

统计学1

统计学1
统计学1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英文解释)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It is the factor that is measured, manipulated or selected by the experimenter to determine its relationship to an observed phenomenon. It is a stimulus variable or input operates within

a person or within his environment to effect behavior. Independent

variable may be called factor and its variation is called level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s a response variable or output.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s the factor that is observed and measur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it is the factor that appears, disappears, or varies as the researcher introduces, removes, or varie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Moderate variable: It is the factor that is measured, manipulated or selected by the experimenter to discover whether it modifi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to an observed phenomenon. The term moderate variable describes a special type of independent variable, a secondary independent variable selected to determine if it aff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udy’s primary independent variable and its dependent variable.

Control variable: Control variables are factors controlled by the experimenter to cancel out or neutralized any effect they might otherwise on the observed phenomena. A single study can not examine all of the variables in a situation (situational variable) or in a person (dispositional variable); some must be neutralized to guarantee that they will not exert differential or moderating effec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dependent variables.

Intervening variable: An intervening variable is the factor that theoretically effects observed phenomena but can not be seen, measured, or manipulated; its effects must be inferred from the effects of the independent and moderate variable on the observed phenomena.

Consider the hypothesis Among students of the same age and intelligence, skill performanc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practice trials, the relationship being particularly strong among boys, but also holding, though less directly, among girls’. this hypothesis that indicates that practice increases learning, involve several variables. Independent variable: number of practice trail Dependent variable: skill performance Control variable: age, intelligence Moderate variable: gender Intervening variable: learning

Causes relationship effects Independent Variables Moderate Intervening Dependent variables variables variables Control variables Steps in data processing Raw data Editing Coding Analysis Interview Developing a code book Developing a Questionnaires frame of analysis observation

Pre-testing the code book Analysis Interview guid Sec.sources Coding the data Computer Verifying the Manual coded data Data

There are two types of data. Qualitative Data and Quantitative Data Qualitative Data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Nominal data and ordinal data.

Nominal data As it obvious from the name nominal means “to give names”. In social sciences, the qualitative cannot be measured or simplified. To calculate this type of data, it is named and categorized. This named or categorized data is called nominal data.

Ordinal data The friendly term ordinal gives a meaning of “ordered or arranged”. This data is arranged into orders, categorizin g individuals as more than or less than one another. After nominalising the data into categories, it is then ordered or arranged to get the desired result. Although ordinal measurement may require more difficult processes but it gives more informative, précised data.

Interval data It is the data or score as units of equal appearing magnitude. The interval data can be added subtracted but cannot be multiplied or divided.

Ratio Data It has a true zero value, that is, a point that represents the complete absence of the measured characteristics, ratios are comparable at different points. It is much more frequently used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than in behavioral sciences; For example 9 ohms indicates three times the resistance of 3 ohms, while 6 ohms stands in the same ratio to 2 ohms.

For example; Listed below are the scores of a group of students on a mid semester English test.

64,61,56,51,52,34,64,31,31,31,59,61,34,59,51,38,38, 38,36,36. How many students received a score of 36? Did most of the students receive a score above 50? Unordered data is difficult to tell, to make any sense out of this data.

We must put it into some sort of order. One of the most common ways to do this is to prepare a frequency distribution. This is done by listing, in rank order from high to low, with tallies, to indicate the number of subjects receiving each score. Often score in distribution are grouped into intervals. This results in grouped frequency distribution. Example

of a frequency distribution Raw score frequency 64 2 61 2 59 2 56 1 52 1 51 2 38 3 36 2 34 2 31 3 -------- N = 20 Table of a Grouped Frequency Distribution Raw Score Intervals of Five Frequencies 60 -- 64 4 55 – 59 3 50 – 54 3 45 – 49 0 40 – 44 0 35 – 39 5 30 – 34 5 ------------- N=20 Frequency Polygon

Average It enables a researcher to summarize the data in a frequency distribution with single number. It is of three kinds; Mode Median, Mean.

The mode The mode is the most frequent score in a distribution. The score attained by more students than any other score e.g. in a distribution, 25, 20,19,17,16,16,13,12. The mode is 16. What about this distribution? 25, 20, 19, 19, 17, 16, 16, 12, and 11. This distribution has two modes, 19 and 16. Hence it is called bimodal distribution. This mode does not tell us very much about a distribution. However, it is not often used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Median (the mid point) The median is the point below and above 50% of the score in a distribution fall. This is a distribution 1, 2, 3, 4, 5. The median is 3. If the numbers are even in a distribution then the median is the point halfway between the two middle most scores. In a distribution; 2, 4,6,8,10,12. The median is 7.

The Mean It is determined by adding up all of the scores and then dividing this sum by the total number of scores. X where sum of X represents any raw score value, n represents the total number of scores and X represents the mean. All the averages give us ample information data by a single value.

But sometimes, the researcher cannot get the required results from the data by using average. Then there is a need for measures researchers can use to describe the spread or variability that exists within a distribution because average tells us the total behavior of data by single unit that sometimes leads to confusion and ambiguity. To calculate the position of the data or deviation there are certain ways.

Measures of Data Variability: Knowing central tendencies (mean, median, and mode) isn’t enough. Also need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how close the data is clustered around its center point(s). The most typical measures of data variability: – Range, – Variance, and – Standard Deviation. Range: ? Simplest measure of variability. ? Calculated by subtracting the smallest measurement from the largest measurement. ? It is not a g ood measure of variability. i.e. if two ranges are same,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e spread is same.

Variance: ? It is the sum of the square of the deviation from the mean divided by (n-1) for a sample and is denoted by s2. Similarly, the sum of the square of the deviation from the mean divided by N for the population and is denoted by s2. Note: Deviations are squared to remove effects of negative differences.

Standard Deviation: ? While variance does not provide a useful metric (i.e. “units squared”), taking the positive square root of the variance provides a metric which is the same as the data itself (i.e. “units”). – 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 - s – Population Standard Deviation - s Application of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to observe the behavior ofthe data ?

Data can be standardized using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Thus, for a single data set, variability can be discussed in terms of how many members of the data set fall within one, two, three, or mor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mean.

Standard Score: It uses a common scale to indicate how an individual compare to other individual in group. These scores are particularly helpful in comparing an individual’s relative position. The two standards score ar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o 1. 1 Z –Score 2. T- Score Z –Score The simplest form of standard score is the Z – score. It expresses how far a raw score is from the mean in standard deviation units.

A big advantage of Z – Score is that they allow raw scores on different tests to be compared. Researchers use a formula to convert a raw score into z-score Z score = (raw score –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For example a student received raw scores of 60 on a biology test and 80 on a chemistry test. A na?ve observer might be inclined to infer that the student was doing better in chemistry than in biology. But this might be unwise, for how well the student is comparatively cannot be determined until we know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for each distribution of score. Let us suppose the mean is 50 in biology and 90 in chemistry. Also assume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n biology deviation is 5 and on chemistry is 10. What does this tell us? The comparison of raw score and Z score on two tests. Test score Raw score Mean SD Z Score % rank Bio 60 50 5 2 98 Chemistry 80 90 10 -1 16

Probability and Z score.

Probability: It refers to the likely hood of an event occurring and a percentage stated in decimal form. For example if there is a probability

that an event will occur 25 percent of the time, this event can be said to have a probability of .25.

Hypothesis: There are two kinds of hypothesis; one is the predictive outcome of the study called research hypothesis where as the null hypothesis is the assumption that 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bles or in the population..

Co relational analysis: It shows the exis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bles, with no manipulation of variables. It is also used to analyze data containing two variables as well as examin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

Types of correlation: Highly positive; (When the variables are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each other) Low correlation; (When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ables) Negative correlation; (When the variables ar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each other) When the researcher wants to make inferences to the population, he will have to examine thei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an be determined if correlation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the randomly selected samples.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he correlation Significance of correlation Size of the sample Level of significance is very important since it relates directly to whether the null hypothesis is rejected or not.

Multivariate analysis: It is used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e than two variables as in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re are two ways; Multiple regressions Factor analysis

Multiple regressions: Through multiple regressions it is possible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and predictive power of one or mor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ith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it shows which variables are significant in their contribution explaining the variance in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how much they contribute. Discriminate analysis Which contribution of variables distinguishes between one or more categories of dependent variables?

Factor analysis: In it independent variable is not related to dependent variables as in regression, but rather operates within a number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without a need to have dependent variables. In factor analysi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and among the variables of the data are examined in an attempt to find out how many independent dimensions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data. It thus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ables. This type of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variables measuring the same factor will be highly related. Whereas variables measuring different factors will have low correlations with one another.

Referential Technique: As we know that different designs call for different methods of analysis. A statistical technique appropriate for quantitative data will generally inappropriate for categorical data. Types of Inferences Techniques: There are two types of Inferences techniques that a researcher uses.

Parametric technique Non- Parametric technique Parametric It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for interval data. It makes various kind of assump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population from which the sample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study, are drawn they are generally more powerful than non- Parametric techniques because it reveals a true difference or relationship if really exist.

Non-Parametric It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for nominal and ordinal data. It makes few assump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population from which the sample are taken.

T-Test: It is used to compare the means of the two groups. T test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of subjects rather than a chance variance in data it is used to compare. Types: T-test for independent means; It is used to compare the mean scores of two different independen groups. t T-test for correlate means; It is used to compare the means scores of the same group before and after a treat mint of some sort is given to see if any observed gain is significant or when the researcher design involve two matched groups. The result of

t-test provides the researcher with a t-value.

Example A researcher is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randomly selected groups learning French by two different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learns wit the aid of computer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 is exposed to the teacher. The research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the computer practice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on French. After three months both the groups undergo an achievement test. The researcher uses t- test to examine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two groups. To have a deep insight of the data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irst it have a mean X, SD and sample size N of the data .There must be a mean of experimental or control group. ANOVA :( one 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One 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is used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more than two groups. The 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the variances of the groups, focusing on whether the variability between the groups is greater that the variability within the groups value is the ratio

between variances over the within the variances. F= between group variance 3.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10个) 1.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C )。 A. 统计学 B. 统计工作 C. 统计资料 D. 统计分析和预测 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 对某地区的全部产业依据产业构成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里所使用的计量尺 度是( A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4.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D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5.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B )。 A.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7.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D)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8.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 A.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 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 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 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9.书籍某分组数列最后一组是500以上,该组频数为10,又知其相邻组为400-450,则最后一组 的频数密度为( A)

统计学(本科)(1)

统计学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 内容:描述统计(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 】 A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 、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D 、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2、参数是 【 】 A 、个体的特征值 B 、总体特征值 C 、样本特征值 D 、统计值 3、下列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 】 A 、工人年龄 B 、工人性别 C 工人体重 D 、工人工资等级 4、下列几种搜集数据的方法中,特别适用于样本单位分散的情况的是 【 】 A 、自填式 B 、配额式 C 、面访式 D 、电话式 5、下列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有 【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多阶段抽样 D 、滚雪球抽样 6、各组的频率(百分比)总和为 【 】 A 大于100% B 小于100% C 不等于100% D 等于100% 7、统计整理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8、统计表的纵栏标题是用来说明 【 】 A 统计表的名称 B 各组的名称 C 统计指标的名称 D 统计总体 9、某公司三个部门实际完成的销售额分别为600万元、700万元和500万元,超额完成 计划百分比为10%,8%和15%。则该公司的平均超额计划完成程度为 【 】 A 1500 700600% 115500%108700%110600-++?+?+? B 1% 115500 %108700%110600500 700600-+ +++ C 13%115%108%110-++ D 3 % 15%8%10++ 10、某地区旱稻亩产350斤,标准差70斤,晚稻亩产400斤,标准差80斤,它的亩产 的差 异 程 度 哪 一 个 大 【 】

统计学1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一 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方面。 ( X ) 2、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 ( X ) 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X ) 4、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X ) 5、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X ) 6、全距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 V ) 7、在时间数列中,绝对数时间是基本数列,相对数和平均数时间数列都是派生数列。 ( V ) 8、组指数从本质上说属于个体指数。 ( X ) 9、定基增长速度等于以前各期(含本期)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 X ) 10、所有的总量指标都是有计量单位的有名数。 ( V )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一词的含义包括:_统计资料___、__统计工作___、___统计学___。 2、统计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 _大量观察法_、统计分组法__、_统计指标法__、_统计推断法___。 3、完整的统计工作包括__统计设计__、_统计调查__、_统计整理__、_统计分析__四个环节。 4、在统计调查中,搜集资料的方法有:_观察法__、_采访法_、_自填法_。 5、调查时间的含义包括两方面:__调查对象所属时间_、__调查工作开展时间___。 6、统计分组按选择分组标志多少不同可分为:__简单分组_、_复合分组__。 7、统计表从形式上看包括:_总标题__、_横行标题_、_纵栏标题_、_指标数字_四部分。 8、总量指标按反映内容不同可分为:__总体单位总量__、__总体标志总量___。 9、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可以分解为:_长期趋势_、_季节波动__、_循环变动__、_不规则变动__四种。 10、指数按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__数量指标指数__和_质量指标指数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财专08班的张明在这次统计考试中得了85分,85这个数字属于( C ) A 、标志 B 、指标 C 、标志值 D 、指标值 2、我国2008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2.14‰,“人口出生率”这个指标是( B ) A 、动态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强度相对指标 D 、比较相对指标 3、某企业2008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5%,实际降低率为10%,则该企业2008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A ) A 、94.74 % B 、200% C 、105% D 、105.56% 4、在“工业设备普查”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是( B ) A 、国家统计局 B 、每台工业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 D 、企业统计员 5、据报导,我国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89404亿元,2007年GDP 为246619亿元,则我国2000-2007年GDP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 ) A 、1894042466197 - B 、7189404246619- C 、789404246619 D 、189404 246619 8 - 6、某企业2007年1—4月初职工人数资料如下:1月初1632;2月初1548;3月初1722;4月初1710; 则该企业一季度平均职工人数为( B ) A 、1634 B 、1647 C 、1653 D 、1660 7、我国2007年11月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18.8%,同期商品价格指数为106.9%,则我国2007年11月商品销售量的增长幅度为( D )

北邮大统计学基础第一次阶段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在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公司设备调查 B.农村耕地调查 C.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D.汽车养护情况调查 知识点: 第二章 学生答 案: [C;]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2.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 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知识点: 第二章 学生答 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3.进行百货商店工作人员普查,调查对象是( )。 A.各百货商店 B.各百货商店全体工作人员 C.一个百货商店 D.每位工作人员 知识点: 第二章 学生答 [B;] 案: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4.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之和是( )。 A.不等于l B.大于1 C.小于1 D.等于l 知识点: 第三章 学生答 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5.统计表的结构,从其外形看,是由( )。 A.标题和数字资料两部分构成 B.标题、横行、纵栏标目三部分构成 C.横行和纵栏数字资料构成 D.标题、横纵、纵栏、数字资料等部分构成 知识点: 第三章 学生答 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6.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多少(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比例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知识点: 第三章 学生答 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川大2019《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docx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9年07月28日14点47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研究者应用有关车祸的统计数据估计在车祸中死亡的人数,在这个例子中使用的统计属于()。 A.推断统计学 B.描述统计学 C.既是描述统计学,又是推断统计学 D.既不是描述统计学,有不是推断统计学 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 研究的总体是()。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3.对某地区5000个企业的企业注册类型、产值和利润总额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企业注册类型是定序变量 B.利润总额是品质标志 C.产值是定类变量 D.产值和利润总额都是连续变量 4.为了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这 种数据收集方法称为()。 A.面访式问卷调查 B.实验调查 C.观察式调查 D.自填式问卷调查 5.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一次性分组 D.复合分组 6.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明()。 A.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 B.研究总体及其组成部分 C.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的名称 D.现象的具体数值 7.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A.2000年北京市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3% B.三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收缴率95% C.北京人口性别比为103 D.北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脑32台 8.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的位置上的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管理统计学第1次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 第一章导论 *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项选择题)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项选择题)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 *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项选择题)(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 (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 *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 (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 *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 (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 *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 (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 *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 (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 *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 (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 *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 (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 (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 *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 (1)频数和频率;

川大2019《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答案

您得得分: 100、0 完成日期:2019年07月28日14点47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得标识就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得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 1.一个研究者应用有关车祸得统计数据估计在车祸中死亡得人数,在这个例子中使用得统计属于( )。 A.推断统计学 B.描述统计学 C.既就是描述统计学,又就是推断统计学 D.既不就是描述统计学,有不就是推断统计学 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得年人均收入。这项研 究得总体就是( )。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得年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得总收入 3.对某地区5000个企业得企业注册类型、产值与利润总额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 A.企业注册类型就是定序变量 B.利润总额就是品质标志 C.产值就是定类变量 D.产值与利润总额都就是连续变量 4.为了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得意见与瞧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这种 数据收集方法称为( )。 A.面访式问卷调查 B.实验调查 C.观察式调查 D.自填式问卷调查 5.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 )。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一次性分组 D.复合分组 6.统计表得横行标题表明( )。 A.全部统计资料得内容 B.研究总体及其组成部分 C.总体特征得统计指标得名称 D.现象得具体数值 7.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得就是( )。 A.2000年北京市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3% B.三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收缴率95% C.北京人口性别比为103 D.北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脑32台 8.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与75%得位置上得值称为( )。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算术平均数

#统计学综合练习(1-6章)58867

综合练习(1-6章) 一、填空题 1.统计学是一门__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_统计数据的科学。 1.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 量规律性。 2.__描述统计___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工作的第一步;___推断统计__是现代统 计学的核心和统计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 2.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3.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 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4.抽样调查中误差的来源有__抽样误差、_____和___非抽样误差两类。 3.____统计表___和____统计图______是显示统计资料的两种主要方式。 5.从统计方法的构成来看,统计学可以分成_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___。 6.统计调查的方法主要有_抽样调查、普查__。 4.美国10家公司在电视广告上的花费如下(百万美元):72,63.1,54.7,54.3,29,26.9, 25,23.9,23,20。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27.95 5.分组的目的是找出数据分布的数量规律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组数不应少于5组,也 不应多于15组。 6.现有数据3,3,1,5,13,12,11,9,7。它们的中位数是 7 。 7.众数、中位数和均值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是___众数、中位数__。 7.和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集中趋势代表值,而是经过对 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集中趋势值。 8.下列数据是某班的统计学考试成绩:72,90,91,84,85,57,90,84,77,84,69, 77,66,87,55,95,86,78,86,85,87,92,73,82。这些成绩的极差是。 9.变异系数为0.4,均值为20,则标准差为。 10.在统计学考试中,男生的平均成绩为75分,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0分,如果女生人数占 全班人数的2/3,则全班统计学平均成绩为____。 11.分组数据中各组的值都减少1/2,每组的次数都增加1倍,则加权算术平均数将_______。 12.已知某村2005年人均收入为2600元,收入的离散系数为0.3,则该村村民平均收入差 距(标准差)为______。 13.根据下列样本数据3,5,12,10,8,22计算的标准差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 14.设随机变量X~N(2,4),则P{X≤2}=_______________. 15.考虑由2,4,10组成的一个总体,从该总体中采取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3的样 本,则抽到任一特定样本的概率为。 16.随机变量根据取值特点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和。 17.某地区六年级男生身高服从均值为164cm、标准差为4cm的正态分布,若从该地区任 选一个男生,其身高在160cm以下的概率为(用标准正态分布函数表示)。 18.假定总体共有1000个单位,均值为32,标准差为5。采用不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 一个容量为30的简单随机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保留4位小数)。

统计学第一次答案

统计学第一次答案 你的得分:88.5 完成日期:2012年03月14日21点09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而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进行全市百货商店售货员工作情况调查时,总体单位是()。 ( B ) A.每个百货商店 B.百货商店的每个售货员 C.所有的百货商店 D.百货商店的所有售货员 2.对全市的科技人员进行调查,每一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则科技人员的职称是 ()。 ( D )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3.全国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每个工业企业是()。 ( C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单位,也是填报单位 4.某些产品在检验和测量时常有破坏性,一般宜采用()。 ( B ) A.全面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5.对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调查是()。 ( D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6.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距为40,则末组的组 中值为( ) 。 ( A ) A.520 B.510 C.500 D.480 7.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句,在统计表中称为()。 ( D ) A.横行标题 B.纵栏标题 C.主词 D.总标题 8.下列指标中()中是总量指标。 ( D ) A.职工平均工资 B.国内生产总值 C.出勤率 D.人口密度 9.某企业计划产值比去年提高10%,实际提高15%,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 ( C ) A.115% B.120% C.104.5% D.110.5% 10.工人出勤率指标是()。 ( B ) A.比较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经济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经济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经济统计学是将统计学运用于经济学的学科。本专业包括工业、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服务业等经济活动通过数据整理、汇总、数据分析,探求经济发展规律。就业可以到企业、机关(统计部门)等。该学科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又能在保险、金融、投资、社会保障等方面从事风险分析和科学精算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经济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 经济统计学就业方向可以面向金融,统计,经济,会计这四个大方向。而经济统计学毕业生中大部分人成为了会计,其次是数学教师,然后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学最好的就业方向就是进入事业单位,但这些单位往往很少招本科的学生,一般都是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因而,对于本科生来说,经济统计学由于所学范围宽广,知识涉及学科较多,学得广而不精,所以在就业的时候就存在一个转向的问题。但数据处理是统计学的优势所在,是会计,经济等专业都没有的优势,所以不必为就业的问题担心。 经济统计学专业就业前景 经济统计学专业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研究、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统计学不仅要注重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统计学自身在统计原理、统计技术、统计方法等领域也要谋求创新和突破。一直以来,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在统计学生的就业中占有较高的比重。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完善,随着中国全球化贸易的发展,民间统计越来越热。民间统计是政府统计之外的涉及市场调研、统计分析、预测和决策等内容的一系列统计活动,包括各类统计调查公司、统计信息咨询中心、统计师事务所、统计研究所,以及把统计方法运用于企业决策和管理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是介于市场和企业、居民之间的一个桥梁,主要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市场微观信息。民间统计机构,由于其服务的多样性、形式的灵活性,目前在我国获得大幅度的发展,已经逐渐为

统计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统计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分类数据_、_顺序数据_和_数值型 数据_。 2、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观测数据_和__实验数据_。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和_时间序列数 4、体重的数据类型是:clear all。 5、民族的数据类型是:CHAR。 6、空调销量的数据类型是:电器。 7、支付方式(购买商品)的数据类型是:分类变量。 8、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赞同、中立、反对)的数据类型是:顺序数据。 9、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_样本_____。 10、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 性数字度量,称为___统计量_____。 11、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 度量,称为_统计量_。 12、统计数据有两种不同来源:一是_直接来源__,二是__间接来源___。 13、统计数据的误差有两种类型,即__抽样误差_和_非抽样误差。 14、统计表由_数据__、__表头__、___行标题_和__列标题__四个部分组成。 15、统计分组应遵循“不____重_____不__漏_______”、“___上限______不在组内”的 原则。 16、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和_连续型变量_。 17、在数据分组中,_离散型变量_______可以进行单变量值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分组, 而___连续型变量_____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18、组距分组中,向上累积频数是指某组_上限以下_的频数之和。 19、将某地区100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频数分布中,频数是_各组的工厂数 __。 20、频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频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频数多,这

统计学答案解析最新版本

统计学课本课后作业题(全) 题目: 第1章:P11 6,7 第2章:P52 练习题3、9、10、11 第3章:P116思考题12、14 练习题16、25 第4章:P114 思考题6,练习题2、4、6、13 第5章:P179 思考题4、练习题3、4、6、11 第6章:P209 思考题4、练习题1、3、6 第7章:P246思考题1、练习题1、7 第8章:P287 思考题4、10 练习题2、3 第一章 6..一家大型油漆零售商收到了客户关于油漆罐分量不足的许多抱怨。因此,他们开始检查供货商的集装箱,有问题的将其退回。最近的一个集装箱装的是2 440加仑的油漆罐。这家零售商抽查了50罐油漆,每一罐的质量精确到4位小数。装满的油漆罐应为4.536 kg。要求: (1)描述总体;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全部油漆; (2)描述研究变量;装满的油漆罐的质量; (3)描述样本;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50罐油漆; (4)描述推断。50罐油漆的质量应为4.536×50=226.8 kg。 7.“可乐战”是描述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激烈竞争的一个流行术语。这场战役因影视明星、运动员的参与以及消费者对品尝试验优先权的抱怨而颇具特色。假定作为百事可乐营销战役的一部分,选择了1000名消费者进行匿名性质的品尝试验(即在品尝试验中,两个品牌不做外观标记),请每一名被测试者说出A品牌或B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要求:答:(1)总体:市场上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2)研究变量:更好口味的品牌名称; (3)样本:1000名消费者品尝的两个品牌 (4)推断:两个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第二章 3.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

管理统计学 第1次

A型题: 1. 指出下列分组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 B.产品按合格与不合格分组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固定资产按价值多少分组 2. 采用组距分组时,用组中值作为该组数据的代表值,其假定条件是 A.各组的频数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或在组中值两侧呈对称分布 3. 按照计划,现年产量比上年应增加30%,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现年产量的实际增长程度为 A.10% B.17% C.20% D.40% 4. 错误:正确答案为:D A.40~岁年龄组的人最容易死于肿瘤。 B.40~岁年龄组的人最容易死于肿瘤,20~岁年龄组次之。 C.40~岁年龄组的人最容易死于肿瘤,60~岁年龄组次之。 D.因肿瘤而死亡者,以40~岁年龄组为多。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 对某地区的人口按年龄分组如下:不满周岁,1-3岁,7-12岁,…,60-64岁,65-79岁,80-99岁,100岁以上。最后一组的组中值为错误:正确答案为:C A.110岁 B.109岁 C.109.5岁 D.119岁

6. 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限数值时,一般是错误:正确答案为:B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值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另立一组 D.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 7. 根据人的性别特征将人口划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类,所采用的测度计量水准是 A.列名水准 B.顺序水准 C.间隔水准 D.比率水准 8. 将病人按疾病类别分组清点人数,所得的资料是 A.列名水准资料 B.顺序水准资料 C.间隔水准资料 D.比率水准资料 9. 对某地区某一天的平均温度进行测量,所得测度值为12℃,这里所使用的计量水准是 A.列名水准 B.顺序水准 C.间隔水准 D.比率水准 10. 某地调查结果表明, 近年来医院中基本建设费用在医院总费用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可能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 A.基本建设费用下降,其他费用基本不变。 B.基本建设费用基本不变,其他费用上升。 C.基本建设费用基本不变,总费用下降。 D.基本建设费用下降快,其他费用下降慢。 11. 对某地区的全部产业依据产业构成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里所使用的计量水准是 A.列名水准 B.顺序水准 C.间隔水准 D.比率水准 12. 某病患者100人,其中男性95人,女性6人,分别占95%和5%,则结论为 A.该病男性易得 B.该病女性易得 C.该病男、女性易患程度相等 D.尚不能得出结论 E.根据该资料可计算出男女性的患病率

四川大学《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我的作业列表- 欢迎你, 你的得分:94.0 完成日期: 2018年06月12日09点20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4.0分,共8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 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 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变量 B. 指标 C. 标志 D.变异 3. 从标志角度看,变量是指() A. 可变的数量标志 B. 可变的数量标志值 C. 可变的品质标志 D. 可变的属性标志值 4. 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A. 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 质量标志 《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5.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A.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B.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 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 的。 D. 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 的。 6. 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生产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 A. 抽样调查 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 普查 7. 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快速普查 8. 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时间是为了() A.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 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C. 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 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 9. 调查鞍钢、武钢、宝钢等十几个大型钢铁公司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 查方式是()。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卫生统计学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卫生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及参考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补充选择题】A型题 1.统计资料的类型可以分为 A定量资料和等级资料B分类资料和等级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和离散分布的资料D定量资料和分类资料 E二项分布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 2.下列符号中表示参数的为 A S B u C D t E X 3.统计学上所说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P,其取值范围为 A P≤1 B P≥1 C P≥0 D1≥P≥0E1>P>0 4.小概率事件在统计学上的含义是 A指的是发生概率P≤的随机事件 B指一次实验或者观察中绝对不发生的事件 C在一次实验或者观察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的事件,一般指P≤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EA和C正确 5.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A均数、几何均数、变异系数B均数、几何均数、四分位数间距 C均数、变异系数、几何均数D均数、四分位数间距、变异系数 E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6.关于频数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分为10个组段

B每一个组段必须组距相等 C从频数表中可以初步看出资料的频数分布类型 D不是连续型的资料没有办法编制频数表 E频数表中的每一个组段不一定是半开半闭的区间,可以任意指定 7.关于偏态分布资料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偏态资料的频数分布集中位置偏向数值大的一侧 B负偏态资料的频数分布集中位置偏向数值大的一侧 C偏态分布资料频数分布左右不对称 D不宜用均数描述其集中趋势 E不宜用变异系数来描述其离散程度 8.对于一个两端都没有确切值的资料,宜用下列哪个指标来描述其集中趋势A几何均数B均数C方差 D中位数E四分位数间距 9.下列关于标准差的说法中哪种是错误的 A对于同一个资料,其标准差一定小于均数 B标准差一定大于0 C同一个资料的标准差可能大于均数,也可能小于均数 D标准差可以用来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E如果资料中观察值是有单位的,那么标准差一定有相同单位 10.下列关于标准差S和样本含量n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个资料,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随着n增大,S一定减小 B同一个资料,即使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随着n增大,也不能确定S一定减小C同一个资料,其他条件固定不变,随着n增大,S一定增大

统计学1

26.什么是定比尺度?它具有哪些特征? 定比尺度又称比率尺度或比较水平,它是对事物之间比值的一种测度,可用于参数与非参数统计推断。其主要特征体现为: (1)除能区分类别、排序、比较大小、求出大小差异、可采用 加减运算以外,还可以进行乘除运算。 (2)具有绝对零点,即“0”表示“没有”或“不存在”。可见,定比尺度中的“0”是个没有意义的数值。 (3)所有统计量均可对其进行分析。 27、假设检验分为几个步骤? 解答: 分为五个步骤:(1)提出原假设和替换假设;(2)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3)规定显著性水平α;(4)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5)作出统计决策并加以解释。 8.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图形有何特点? 解答: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x f的图形有以下特点: ①()0≥x f,即整个概率密度曲线都在x轴上方。 ②曲线()x f关于μ=x对称,并在μ=x处达到最大值 () σ π μ 2 1 = f 。 ③曲线的随缓程度由σ决定,σ越大,曲线越平缓;σ越小,曲线越陡峭。 ④当趋于无穷时,曲线以x轴为其渐近线。 x

由以上特性可见,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x f是一条对称的钟形曲线。 28 解:设甲、乙两个班组各有100件,废品为x,y件 则:甲组废品为70*60%=42 乙组废品为30*40%%=12 100:x=30:12 100:y=70:42求解即可 26.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组成具有哪些特点? 解答: 国民经济核算内容组成的最主要特点是统一性和一致性,具体地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1)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从而使核算具有了一致的计量标准。 (2)在核算范围、概念定义、分类设臵上具有一致性,从而保证了核算内容的一致和衔接。 (3)运用统一的复式记账法,从而不仅使经济活动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表现,而且使不同核算部分之间保持严密的数量联系。 (4)贯彻了统一的权责发生制和市场计价(或现行价格)原则,

201803批次统计学 ( 第1次 )

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某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 连续型变量 B. 离散型变 量 C. 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 连续型变量 2. 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每个省的人口 B. 每一 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3. 抽样调查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随意原则 B. 随机原则 C. 可比性 原则 D. 准确性原则 4. 企业生产中,计划将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实际生产成本为 计划的(计划完成相对数)() A. 97.9% B. 98.2% C. 102.3% D. 140% 5. 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来比较。 A. 离散系数 B. 平均差 C. 全距 D. 均方差 6. 两个不同时期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对比形成的指数称为() A. 数量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C.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D. 可变构成指数 7. 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 任何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8. 对某地区某一天的平均温度进行测量,所得测度值为12℃,这里所使用的 计量尺度是()。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9. 置信概率定的愈大,则置信区间相应() A. 愈小 B. 愈大 C. 不变 D. 有效 10. 对统计结果进行说明,揭示数据规律的统计研究过程称为()。 A. 数据收集 B. 数据整理 C. 数据分析 D. 数据解释 11. 对于一个右偏的频数分布,一般情况下,()数值最大?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12. 显著性水平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A. 可靠性 B. 不可靠的概率 C. 准确性 D. 有效性 13. 直接数据的优点()。 A. 搜集方便 B. 数据采集快 C. 数据相关性强 D. 采集成本低 14. 企业按照经济性质分为国有、集体、私营、合资、独资企业等,这些数据 为()。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数值型数据 15. ()是某一时期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A. 发展水平 B. 平均增长速度 C. 平均发展速度 D. 增长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关系有()。 A. 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 零 B. 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 C. 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 零 D. 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E. 回归系数等于零则相关系数等于 零 2. 已知一个数列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逐期增长量和观察值个数,可以求出数列的() A. 平均发展速度 B. 序时平均数 C. 定基增长速度 D. 平均增长量 E. 累积增长量 3. 平均差的缺点是() A. 最易受极端影响 B. 未充分利用每一个数据的信 息 C. 在数学性质上不是最优的 D. 不能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E. 数学处理中

《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计划资料讲解

《统计学专业》本科 课程计划

统计学专业课程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据信息挖掘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统计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熟练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思维和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统计建模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具有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是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具体要求如下: 1.拥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和道德素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拥有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乐于奉献的意识。 2.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 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以及一些统计软件),具有编写应用程序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 4. 了解与社会经济统计、生物医药统计、遗传统计或工业统计等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学术交流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6. 有良好的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最低修满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44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程34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0学分);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101学分(专业教育基础课程28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程38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程最低选修35学分);生涯规划课程最低修满5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统计学专业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本专业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和毕业论文构成,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统计学(Ⅰ)》第1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 (102%×105%×108%×107%)-100% B. 102%×105%×108%×107% C. 2%×5%×8%×7% D. (2%×5%×8%×7%)-100% 满分:2 分 2. 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标志值 D. 数量指标 满分:2 分 3. 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 )。 A. 填报单位是每个职工 B. 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 C.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企业 D. 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填报单位是每个企业 满分:2 分 4. 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 A. 销售人员测验成绩与销售额大小的关系 B. 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 C. 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D. 数学成绩与统计学成绩的关系 满分:2 分 5. 某厂工业总产值逐年有所增加,1999年、2001年、2002年分别增长5%、8%、10%, 三年工业总产值总共增长( ) A. 23% B. 22% C. 11.2% D. 24.74% 满分:2 分 6. 在统计的三层涵义中,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 A. 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B.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C. 本质与内容的关系 D. 无关系 满分:2 分 7. 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A. 权数不等 B. 权数相等 C. 变量值相同 D. 变量值不同 满分:2 分 8. 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0分、76分、84分和93分,这四个数字是( ) A. 标志 B. 指标 C. 指标值 D. 变量值

统计学1-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统计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A.某县的粮食总产量 B.某地区的全部企业 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 D.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B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D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B 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B 6.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 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B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B

8.某年级学生四门功课的最高考分分别是98分、86分、88分和95,这四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 D 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B 10.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产品的产量 B.产品的出口额 C.产品的合格品数量 D.产品的评价 D 11.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职工的工资 B.商品的价格 C.粮食的亩产量 D.汽车的产量 D 12.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