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海水产研究所简介

南海水产研究所简介

南海水产研究所简介

研究所简介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我国南海区域从事热带亚热带水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水产高新技术和水产重大应用技术研究的公益性国家级科研创新机构。现有在职人员310名。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04名,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2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57名。

所内设有渔业资源研究室、资源养护与海洋牧场研究室、渔业环境研究室、水产养殖与遗传育种研究室、渔业工程研究室、渔业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室、食品工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等7个研究室,以及渔业信息中心、南海渔业战略研究中心、调查船基地、深圳试验基地、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海南)、花都试验基地、珠海试验基地、北部湾海洋渔业研究中心(北海)。

依托所建有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业资源分技术委员会、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

验站、农业部南海区海水养殖病害防治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农业部斑节对虾遗传育种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海水产育种创新基地、农业部华南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农业-164号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广东省水产品精深加工及副产物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网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洋生物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网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洋休闲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25个部(省)、院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野外台站。

全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生态环境、水产健康养殖、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以及渔业信息等10大领域。

建所以来,承担330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180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6项,省、

部级奖励280多项。突出成果有《四大家鱼工繁殖》、《大珠母

贝人工育苗与插核珠技术》、《“南海贻贝观察”体系的研究》、《广东省海岛水域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调查》、《鲻鱼人工

繁殖与育苗技术研究》等;2013-2017年,承担包括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

共1097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2项、省部级项目851项;获得各级成果奖励52项次,其中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出版核心学术期刊《南方水产科学》,拥有华南地区贮藏量最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海洋生物标本馆,新建了千吨级海洋渔业

科学调查船“南锋”号、300吨级渔业资源调查船“南锋2”号。

研究所领导

江世贵,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徐竹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北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

李来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

李纯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

陈水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研究室

(1)渔业资源研究室

渔业资源研究室(以下简称资源室)自20世纪50年代建所以来,持续开展南海渔业资源调查评估及捕捞技术研究,其传统研究领域包括渔业资源探捕和新渔场开发、渔业资源评估、经济种类生活史研究及渔具渔法研究等。调查研究地理范围覆盖了从河口、沿岸至南海中南部岛礁区和南海西南部陆架区的整个南海,渔业资源调查及捕捞开发技术有力促进了捕捞渔业发展,使南海区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渔业资源先后得到开发利用,为解决“吃鱼难”提供了有效支撑。

80年代以来,海洋渔业向管理型转变。资源室密切配合政府渔业管理部门开展工作,应用多种方法开展渔业资源监测和评估,并引入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的新理念,对南海不同区域的渔业资源和渔业状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指出了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研究工作为南海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90年代以来,为适应日益多样化的渔业科技需求,渔业资源调查研究范畴不断扩展,在沿岸海域开展人工鱼礁和资源增殖试验,评估其生态效应,并进行人工鱼礁建设规划;为珍稀水生物种保护开展调查研究,并制订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同时,资源室还为海洋经济开发和环境影响评价开展海洋生态学调查。

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的颁布实施,

我所确定了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渔业资源学科研究的重点将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近海渔业资源调查评估、外海新资源开发和高效捕捞、资源保护型渔具渔法、生物资源修复和养护及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等研究,并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同位素技术、粒径谱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新技术、新手段,开展多学科交叉和整合研究。

研究室负责人:

主任:邱永松研究员

副主任:陈作志研究员

(2)渔业环境研究室

渔业环境研究室(以下简称环境室)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洋渔业生态环境长期监测与评价、渔业环境污染和生态毒理效应、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渔场环境动态与渔业资源产出效应等。目前设有渔业生态与环境修复、水生生物污染效应、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3个学科组,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依托环境室建设。

目前,环境室研究方向主要有:

1)渔业生态与环境修复

渔业生态环境长期监测与评价;海水养殖环境自身污染机制与养殖环境容量评估;渔业生态环境综合调控、修复与生态灾害防控技术;渔场重要生源要素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海洋基础生产

和渔业资源的产出效应;渔业生态损害调查和海洋生态资本价值与生态承载力评估。

2)水生生物污染效应

开展“南海贻贝观察”,跟踪南海北部沿岸多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和时空变化;研究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对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和致毒机制,构建多指标体系生物标志物环境监测技术;探索快速有效的毒性诊断、安全风险评估与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

3)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渔业生境、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和变化规律调查与评估,重要渔业生境资源增殖养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渔业生境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人类活动影响过程和机制,渔业养殖生态系统调控,渔业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可持续利用策略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系统构建南海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及渔业生境与湿地生态保护的关键技术体系。构建南海浮游生物DNA条形码数据库,发现潜在隐种,研究主要浮游动物类群的分子遗传进化与地理关系。开展南海近岸、外海和特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研究,为全面开展南海典型区域食物网和海洋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研究、环境胁迫下的南海典型渔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响应,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保障。

环境室现有科研人员26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14人;具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1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与上海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研究室负责人:

主任:黄洪辉研究员

副主任:杜飞雁研究员

(3)水产养殖与遗传育种研究室

水产养殖与遗传育种研究室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海水养殖、海水经济动植物繁育与遗传育种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的核心平台之一,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水产养殖生态与模式、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鱼类繁育与生物学、海洋生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现有科技人员27人,其中具高级职称者12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学科首席科学家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1名,与多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1)科研亮点

近年来,该研究室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合作等重大项目以及农业部、广东省科研项目等。系统开展了浅海及低盐滩涂池塘养殖生态和健康养殖模式研究,以生态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评估了广东沿海典型海湾的养殖资源承载力,为浅海养殖结构优化和生态调控奠定了基础;构建了

南海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建立了种质资源经济性状和遗传结构评价技术体系;系统开展了斑节对虾卵巢发育和花鲈等海水鱼类免疫调控基因的挖掘与解析工作,攻克了斑节对虾全人工繁殖技术的世界性难题,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南海1号”、“南海2号”等多个斑节对虾新品系;建立了卵形鲳鲹营养需求的理论参数和养殖鱼虾抗应激植物提取的筛选平台;初步建立了海水鱼类和亚热带经济贝、藻类人工繁育理论体系,为海水动植物资源的增殖保护和渔业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2)重点任务

坚持《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确立的指导思想,加强对水产养殖环境效应与生态系统动力学建模、养殖容量及可持续性评价研究,开发不同养殖模式下鱼虾的新型高效环保饲料,研发环境友好的近岸与离岸健康养殖及高效产出模式,以及基于生态系统的养殖管理技术及其数字化平台。利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大宗水产经济动物的生长、繁育、抗逆等优良性状进行解析,并对其分子机理及重要经济性状的形成、调控机理进行研究。构建南海海洋生物标本资源库、基因资源库和数字化信息数据库;开展名优新品种的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研究,对卵形鲳鲹、四指马鲅、黄唇鱼等海水鱼品种的性腺发育机理、性别分化、性腺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及繁育生物学开展相关研究,以及国外优良品种的引

种、驯养和繁育研究,逐步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海水动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体系。

研究室负责人:

副主任(主持工作):张殿昌研究员

副主任:朱长波副研究员

(4)食品工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

食品工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重点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以及标准化等方面的创新和集成研究,设有水产品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两个学科。现有科技人员18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9人;博士13人、硕士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近年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各级科技奖励14项,发表论文240多篇,出版专著14本,授权发明专利24项,发布标准37项。依托该研究室建有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农业部华南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部级科研创新平台。2013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先进党支部”、广东省省直机关“巾帼文明岗”、广东省食品学会“科技创新杰出贡献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先进集体”、广东省“优秀标委会”等多项荣誉称号。

·水产品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学科发展目标及重点研究方向1)发展目标

研究鱼、虾、贝、藻类加工前后品质的变化规律,开发出深受消费者欢迎、富有竞争力的水产加工食品和高附加值的生物制品,重点研究开发罗非鱼、对虾、鱼糜与鱼糜制品、水产蛋白肽、水产调味料、海洋生物制品、海藻膳食纤维、海洋蔬菜、烟熏鱼、腌干制品、休闲食品等,使我所水产品加工研发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重点研究方向

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研究;水产品保活、保鲜新技术的研究;海洋活性物质与生物制品的开发研究。

·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学科发展目标及重点研究方向

1)发展目标

以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为我国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卫生的水产品为目标,在水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研究、质量风险评估、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标准化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在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代谢及降解技术、水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安全限量研究、水产品品质评价技术和真假鉴别技术,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水产品标准的制(修)定、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平。

2)重点研究方向

加工与流通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加工过程化学添加物残留规律、毒性和安全限量的研究;渔业投入品与接触物质的安全性研究;水产品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水产品风险分析理论的研究及应用;水产标准化技术基础性研究和渔业标准的制(修)定。

研究室负责人:

主任:杨贤庆研究员

副主任:陈胜军研究员

(5)渔业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室

渔业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室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水产养殖生物疾病的病原学、病理学、流行病学、疾病快速诊断技术、免疫学和免疫技术、生态防控及抗病中草药研发。重点研究任务:针对目前我国海水产养殖病害的特点,广泛进行水产养殖生物病原调查及流行病学机理研究,开展病原生物学和病害发生的病理学特征和流行规律研究,病原和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绿色药物的筛选与应用技术研究,建立较完备的常见病原检测技术,并形成专利或产品;并结合环境、免疫调控和绿色药物的开发应用,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及人工智能病害预警防控技术体系,建立海水养殖病害防控体系研发平台。

近年来,主持和承担了国家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海南省科技攻关等项目。通过系统开展海水养殖鱼、虾、贝

类病害防控及预警技术研究工作,建立了南海区海水养殖生物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初步掌握多种重要及重大疾病的流行规律;分析调查了养殖环境细菌及养殖生物病原菌的耐药性分布,为进一步规范渔业用药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开发了多种病原的精确/快速检测技术,对海水养殖病害预警系统的建立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研制开发了多种鱼用疫苗及免疫增强剂,提高了养殖系统的整体疫病防控水平。

目前,渔病室在职科研人员14人,其中具高级职称者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青年拔尖人才2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3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英才3人;农业部渔业病害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农业部第七届兽药评审专家库专家1名;执业兽医师(渔医)3人。

研究室负责人:

主任:王江勇研究员

副主任:冯娟研究员

(6)渔业工程研究室

渔业工程研究室以设施渔业工程技术、装备与配套养殖技术为重点,开展相关基础、数字养殖装备和应用工程技术研究。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目等重大项目及广东省科研项目等,先后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海南省科学进步奖等成果奖励多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7部,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

1)重点任务

紧密结合国家海洋渔业发展动态及重点方向,加强自主研究和引进消化,开发出符合我国现代渔业特点的养殖关键设施、设备及仪器,设计开发节水、节能、生态、高效的养殖工程设施,重点突破网箱装备、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等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着力打造一批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和重大产品,提升我国海洋渔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2)主要研究领域

渔业装备与工程,包括: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高耐波高弹性高抗流深水网箱系统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养殖控制装备;深水抗风浪网箱的设计与制作;深水抗风浪网箱配套设施;深水抗风浪网箱控制技术;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产业化。

工厂化养殖装备与工程技术,包括: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养殖水处理工艺技术与设施装备开发;智能化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标准化;养殖环境高效调控策略与机理;养殖生物与环境互作机制;养殖生物应激与肠道健康防护。

池塘养殖工程与技术,包括:养殖模式和设施工程优化;养殖环境动态与调控;益生菌及系列水质调控剂开发;排放水生态净化;营养免疫调控;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

研究室负责人:

副主任(主持工作):张家松研究员

副主任:黄小华副研究员

(7)资源养护与海洋牧场研究室

1)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我所作为全国人工鱼礁技术协作组组长单位,牵头指导了全国人工鱼礁试验和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我所在珠江口和大亚湾等海域开展了鲷科鱼类和对虾类放流技术及增殖效果研究。这期间的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初步研究,为南海区乃至我国应对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现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进入21世纪,资源养护与海洋牧场科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始终坚持服务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

我所于2005年设立“资源增殖与生态安全学科”,2016年成立“资源养护与海洋牧场研究室”。目前,资源养护与海洋牧场研究室已发展成为科研队伍配置精良、专业特色突出、设施技术先进、研究优势明显、科技服务作用显著的科研团队,具备了承担国家和地方大型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和海洋生物增殖放流修

复等研究任务的设施及技术力量。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全国农业科研杰出创新团队”。依托该研究室的“广东省海洋休闲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与资源增殖功能实验室”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获批建设。

2)研究方向

·海洋牧场构建与可控生态系营造。开发海洋牧场的材料、工艺、设备、环境、生物、营养以及综合的系统技术和设施,研发海洋牧场功能组成优化配置、生物栖息地营造与生态系统调控、牧场化生态增殖、生物驯化控制与管理利用、休闲渔业开发、监控与评估等技术与装备,研究滨海湿地、红树林、海草床、海藻场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修复技术,研发海洋生态开发强度评价、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技术,构建可持续海洋牧场可控生态渔业技术模式和近海渔业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人工鱼礁构筑与海域生态调控。开发人工鱼礁的材料、工艺、设备、环境、生物以及综合的系统技术和设施,研究人工鱼礁新材料筛选、新礁型开发、生态礁区布局、鱼礁生境改良调控、礁体构筑投放和渔场变动效应评价等技术与装备,探索人工鱼礁渔场科学管理利用措施,构建高效人工鱼礁生态调控技术模式。

·增殖放流与近海生物资源修复。研发增殖放流品种适宜性筛选、增殖放流、标志放流、放流资源管理利用、效果评估等技术与装备,研究水产外来物种监控与风险评估技术,构建生态安全增殖放流技术模式。

3)科研进展

·建立了正在逐步完善的人工鱼礁构筑与海域生态调控技术研发平台。2000年起,从人工鱼礁建设规划、人工鱼礁材料使用寿命-析出物-生物附着的筛选技术、礁体结构稳定性-环境改良性-生物适应性的优化设计技术、礁区布局流场效应-增殖功能-建设成本的优化设计技术、人工鱼礁渔场生态调控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渔业声学和卫星遥感等高新应用技术、技术标准制定、实施方案编制、建设方案审定等方面,为南海区乃至我国沿海人工鱼礁的高效建设、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建立了正在逐步完备的增殖放流与近海生物资源修复技术支撑体系。2004年起,从增殖放流行动计划、增殖放流规划、增殖放流品种筛选和增殖容量评估技术、增殖放流与生态安全技术(地点、时间、品种、数量、规格、驯化培育、标志放流、安全运输投放、放流成活率保障)、增殖放流经济-生态-社会复合效应评估技术、海洋外来种入侵监测技术、技术标准制定、实施方案编制等方面,助推了增殖放流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轨道。

·建立了正在逐步充实的海洋牧场构建与可控生态系营造技术开发平台。2007年起,从海洋牧场建设规划、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建设规划、休闲渔业规划、海洋牧场生境营造技术、适宜性品种筛选与应用技术、牧化品种增殖技术、牧场品种行为驯化和采捕技术、海洋牧场碳汇技术、海洋牧场建设效果评估和管理技术、不同海域海洋牧场技术模式构建、休闲渔业开发、技术标准制定、管理法规编制、实施方案编制等方面,有力促进了南海区乃至我国海洋牧场化建设进程,有效支撑了近海增殖渔业和休闲渔业发展。2010年起,从海洋生态保护建设规划、海洋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编制、滨海滩涂生物增殖修复及碳汇扩增技术、红树林种植群落重建技术、规模化海藻场构建关键技术、珊瑚人工繁殖与修复关键技术、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工程等方面,有效支撑了退化海洋生态系统重建工作的开展。

研究室负责人:

副主任(主持工作):陈丕茂研究员

副主任:秦传新副研究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