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分老师介绍

部分老师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导师简介

朱介寿教授男,汉族,1936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97年2月晋升教授。1990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增列为博士生导师。现任成都理工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理事,四川省地质学会物化探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地学部评审组成员,并担任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远东分支中心负责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应用地球物理学及地球内部物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创建了深部地球物理专业,建立了有关专业实验室。承担了国家级、部委级重点科研项目二十余项,获得多项具有国际水平及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地壳测深及大陆岩石圈研究、地球物理层析成象技术及计算地球物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发表专著及教材六部及论文八十余篇。主要代表作有《地震学中的计算方法》,《研究地壳上地幔地震体波的计算方法》,《地球物理层析成象方法》,论文有《信息论在物探中的应用》,《利用地震面波研究中国地壳结构》,《全球地幔三维结构模型及动力学研究新进展》, 《中国及邻近区域地球三维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勘探地球物理层析成象软件系统研究》。多项研究成果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获部委及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八项, 地矿部“八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培养出深部地球物理及工程物探等相关专业硕士生25人、博士生8人。

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主要有;“中国及邻近区域地球三维结构及地球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及其演化”(国土资源部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三江地区物探化探找矿模式研究”(国土资源部定项基金项目,课题负责人)。

通讯地址:成都理工学院信息工程与地球物理系(610059)

电话:(028)4078829(O)Email: Zhujs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4189253.html,

贺振华教授男,汉族,1938年11月出生,湖北省大悟县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长春科技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1989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成都理工学院校长,“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理工学院部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贺振华教授长期从事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3年至1985年在美国休斯顿大学作为访问学者进行波动方程偏移和地球物理正、反演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在美发表论文6篇。回国后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同时承担大量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科研方面,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联合国UNDP项目以及横向合作项目等20余项,在他和项目组的努力下,均圆满完成了任务,并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这些成果中,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7项获部科技成果三等、四等奖。主要著作有《反射地震资料偏移处理与反演方法》(1989,重庆大学出版社),

《地震资料数据处理》(地质出版社,1991),《复杂油气藏地震波场特征方法理论及应用》(四川科技出版社,1999)。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贺振华教授注重学术交流,曾两次成功组织和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曾主持出版英文学术论文集2部。现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四川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

贺振华在教学方面亦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主编和参编教材3部,为本、专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先后讲授6门课程,直接培养研究生40余名,已毕业博士生6名,硕士生20余名,指导博士生研究人员3名。多次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和教材奖。

贺振华担任学校负责人以来,大力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建设等方面和全体干部、师生一道经过不懈的努力,已取得显著成绩,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大、办学水平和质量正在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不断提高和向前发展。

杨武年教授男,汉族,1954年7月26日生,宁夏中卫人。1994年成都理工学院数学地质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地矿部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增列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96年首批入选“地矿部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现任成都理工学院遥感与GIS研究所所长,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特邀编辑等职。82年在国防科技大学进修信号处理;1998--1999年在法国空间遥感开发集团(GDTA)、巴黎第六大学和巴黎矿业大学研修遥感与GIS。80年代以来从事遥感和GIS技术在国土资源勘查、环境地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与教学。负责主持完成国家、部、省级以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20余项,并获省、部科技进步/成果奖10余项;提出了遥感信息场分层解析的新方法及其理论、开发研制出了“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制作系统”(RS-OrthoMapper)计算机软件等。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58篇/部。至2000年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12名。主要研究方向:RS、GIS和GPS技术在国土资源勘查、地图制图、生态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通信地址:成都理工学院遥感与GIS研究所? 邮政编码:610059

电话:(028)4078820;传真:(028)4079069

曹俊兴教授男,1961年9月出生,陕西省长武县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89年与1996年在成都理工学院分别获得矿物学理学硕士学位与应用地球物理学工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电子科学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成都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层析成像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该同志近年负责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4项,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部重点科技项目6项。曹俊兴在研究工作中刻苦钻研、求真创新,在地球物理层析成像与散射成像等方面取得了创新的成果,先后6次受资助赴日、美、越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发表《非均匀介质电磁成像》等论著20余篇部,获省部三等以上科技奖励3次。曹俊兴1998年首批入围四川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0年首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曹俊兴现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4项,指导研究生4名,继续在地球物理成像领域开拓进取。

王绪本,男,教授,博士,1956年12月出生,汉族,安徽阜阳市人。重点致力于能源、工程、环境探测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攻关。主要研究方向有:(1)地球探测新技术;(2)现代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3)电磁场计算机模拟与成像。九五期间,负责或主研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多项部省级项目。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院一等奖3项。参加国际会议5次。出版专著2部,合作公开发表论文或国际会议论文40余篇。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负责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负责部省级项目3项。

现任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美国SEG学会会员,《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杂志副主编,四川省地质学会常务理事、物化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瑞,男,汉族,1952年7月生,山东邹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元月成都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留校任教;1989年成都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测井方向硕士生毕业,获工学硕士;2002年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测井方向博士生毕业,获工学博士。1993年晋升付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2003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国家、部、省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石油物探》编委。

主持完成“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辽河、长庆、大庆、四川、华北等局级横向项目2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评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获部科技成果二、三、四等奖5项,校科技成果一等奖及局级科技成果奖等多项。现主持在研国家863、973、”多元地学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信息提取子项、局级横向项目等4项。

在《矿物岩石》、《测井技术》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2部,多篇论文被EI、Georef等检索。

在读硕士生8名,已培养毕业硕士8名、博士1名(付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地球物理测井技术与信息处理、测井储层评价、数据信息挖掘与模式识别应用等。

(028)84078493、84078825;

lirui@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4189253.html,

博士生招生方向: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1.地球物探测井

2.物探信息挖掘技术与应用研究

考试科目:增选《地球物探测井》

李录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三种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是:石油物探信息处理及参数反演方法研究,信号及图像非线性处理方法研究。

李录明教授完成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及部省重点攻关项目及横向协作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主要研究成果有:岩性参数反演及储层预测方法,陆地及海上多波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各向异性介质多波地震资料处理及参数反演方法,二、三维复杂表层速度模型层析反演及静校正方法,二、三维波场延拓复杂表层模型校正方法,二、三维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建模及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其研究成果获部科技成果奖8项,校科技成果奖5项。先后在《地球物理学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全国核心期刊和国际及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专著1部、教材3部。

何政伟,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66年04月,中共党员。1998年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11月吉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2年9月~今在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从事二站博士后研究。1997年1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6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3年被增列为博士生导师。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3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院科技成果奖3项等。发表论文50余篇,被三大检索系统之一EI收录24篇。著作6部,其中第一作者1部、外文一部。形成了生态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信息系统与资源预测、环境遥感等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生态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环境遥感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资源信息系统方向)、摄影测量与遥感(生态环境遥感方向)、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和第四纪地质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

通讯地址:成都理工大学数字国土与生态科学研究所

邮编:610059

联系电话:028-********(小灵通) 138********

E-mail:hzw@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4189253.html,

地球科学院

孙传敏,男,汉族,1953年4月出生,四川资阳人,民革党员,全国政协委员。198l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瑞士日内瓦大学,获博士学位并完成博士后研究。1992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2月增列为博士生导师。现为地质学系主任,兼任中国地质学会成因矿物学专委会秘书长、矿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前寒武纪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

理事,四川省矿业协会理事,四川省旅游地学会理事等职。同时任省人大代表、民革中央侯补委员、四川省常委和成都市副主委。

孙传敏教授长期从事成因矿物学和应用矿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讲授了“结晶学与矿物学”、“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应用矿物岩石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编著了《矿物材料精细加工工程学》,现负责主编部重点教材《矿产资源开发概论》。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矿物岩石学” 和“岩浆—变质作用与成矿”,已招收培养硕士生15名、博士生4名。

孙传敏教授现负责地矿部“九五”重点资源环境攻关项目“塔里木地块东北缘金、铜成矿条件及成矿预测”和云南、四川等省的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应用研究项目。在成因矿物学方面,提出了在干燥高碱度地区评价深部金矿床的地表快速评价的定量指标,并将成因矿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成功地用于大地构造研究,他提出的元素不移动判定、岩浆系列的矿物学判据、古蛇绿岩成因岩石学判据等方法在欧洲同行有一定影响。在应用矿物学方面,他提出了“天然—人工交互体系矿物学”概念,重点研究天然—人工矿物转变和天然—人工矿物界面的成分、结构构造、化学性质、力学性质、热力学状态及化学动力学过程,为矿产合理利用、新型矿物材料设计和制造、工矿业废渣资源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他的应用矿物学理论和实践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业中有一定影响。曾用中、英、法语在中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

覃建雄,男,1967年10月生,1999年中国海洋大学出站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沉积学专业。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先后负责和参与完成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攻关项目等约30项,获部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在《地质科学》、《地球化学》(英文版)、《沉积学》、《中国可持续发展》、《地球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8篇,其中英文20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46篇,被EI、SCI收录16篇。参编研究生教材2部、出版专著3部。独立与合作培养研究生多名。

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以层序地层学、资源沉积学、第四纪沉积地质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方向为特色的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博士导师简介

黄润秋,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湖南省长沙市,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助理,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地质灾害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岩体力学研究。专长于工程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崩滑地质灾害评价预测和防治技术研究。特别兴趣领域:工程地质数值模拟及非线性系统科学理论的工程地质应用。主要学术贡献:对西南地区复杂岩体高边坡稳定性,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和配套技术;提出了崩滑地质灾害全过程数值模拟理论与相应的模拟技术;建立了基于非线性科学理论的滑坡地质灾害机理模型及评价预测方法。目前在研的项目有7项,主要如下: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典型滑坡预报模型及预报判据研究;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GIS技术和雷

达遥感技术开发;复杂岩体结构的精细描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持续资助项目);地质灾害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

黄润秋教授共出版专著7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3项。先后获国际工程地质协会“Richard Wolters”荣誉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地址:四川,成都,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国家专业实验室

电话:+86-28-4078953,4078874

传真:+86-28-4077163

e-mail:hrq@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4189253.html,

刘汉超教授男,汉族,1943年6月出生,四川内江人。成都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工程地质研究所所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副主任。1993年12月晋升为教授,1996年2月增列为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地质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已培养硕士7名、博士1名,现有硕士生4名、博士生1名。一直从事于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18项,在研项目2项;已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3项,国际先进水平的2项、国内领先水平的2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2项,电力部规划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出版专著4部(其中1部为主编)、译著1部(合译),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1991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6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1998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聂德新教授男,汉族,1943年8月出生,四川南充人。兰州大学工程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3年12月晋升教授,1996年2月增列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甘肃省“做出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 称号,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会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面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水利学会工程地质及岩土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聂德新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地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1988年开始指导研究生,至今已招收硕士研究生12届,博士研究生4届。近年来除完成本、专科和研究生各种教学工作外,主要从事水电工程地质和岩土体工程特性研究工作,先后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6项、部省委托项目30余项。这些项目涉及岩体及软弱层带工程特性、斜坡及边坡稳定性、深埋长大隧洞、机场建设、坝基、坝肩岩体稳定性、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软岩工程地质性质等方面。已完成通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3项、国际先进水平的6项、国内领先水平的8项,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7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合编)5部,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聂德新教授在科学研究上专长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特别是在软弱层带和岩体工程特性参数方面的研究有较大的突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1981年提出地应力引起的天然围压对软

弱夹层泥质物的抗剪强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来,近20年来一直重点从事软弱夹层、断层、夹泥裂隙、古风化岩等岩体中相对较软弱的层、带的工程特性研究,先后为国家一些大型和特大型水电站坝址软弱层带的工程地质评价和力学参数的选取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解决了工程中有关这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为推动我国软弱层带工程特性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许模

许强,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68年6月,现任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专长于地质灾害评价、预测及防治处理;地质灾害信息技术、非线性科学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中的应用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研制和开发了商业化计算机软件2套。主持或作为主研人员参加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成果获部省级一等奖2项,部省级二等奖1项,部省级三等奖4项。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霍英东基金、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等个人奖项,并被确定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社会兼职有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工程协会会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的常委、副秘书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等。

李天斌教授

赵其华,男,同济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3月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市。

现为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国家专业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学术委员会秘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已公开发表各类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EI、ISTP收录16篇);撰写学术专著3部(合著)。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5次,四等奖2次;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奖1次;获得成都理工大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奖3次。已先后指导研究生20余名。

目前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与基础工程、岩土工程监测与信息化施工、复合地基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及部分生产工作。

电话:028-******** 84079263

028-********(O)

Email:zhqh@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4189253.html,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导师简介

张其春(1945-),男,教授,博导。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2年从北京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0.03-1991.12在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化学系作访问学者,从事矿物材料的化学制备研究。

主要科研方向为新型矿物材料的化学合成与制备。

在科研方面,先后完成了7项科研项目(含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级项目两项,获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同时完成了多项研究课题;现在研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项。在新材料制备、稀土湿法冶炼方面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被EI收录1篇,CA收录5篇。合作编著《矿物材料精细加工工程学》,参编《材料科学概论》。

沉积地质研究院博士导师简介

刘宝珺教授男,汉族,1931年9月出生,天津市人,中共党员。1956年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毕业,1984年1月增列为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现任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名誉所长,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全球沉积地质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国际地科联沉积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科联全球沉积地质委员会委员,成都理工学院名誉院长。

刘宝珺教授主要从事沉积学、层控矿床、油气储层及生物成矿作用等研究工作,曾获得地矿部科研奖四项,冶金部重点项目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四川省科研成果奖、1986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89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在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获俄罗斯科学院授予的L·A·斯潘迪亚罗夫奖,1997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0年以来,出版专著8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选25篇。1980年以来,培养硕士、博士生近20名。目前承担国家及部重大科研项目,系主要负责人。

刘家铎教授男,汉族,1949年8月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 1981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5年赴法国里昂克洛德·贝尔纳大学留学,1988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随即回校任教。1991年获四川省“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称号。1992年12月被地矿部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2

月增列为博士生导师。现任成都理工学院副院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

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成都市专家联合会理事、成都市人大代表等职。长期从事沉积学(含:古地理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留学法国期间,围绕现代深海沉积盆地的研究发表论文7篇。回国后,继续在这一方向及含油气盆地分析、岩相古地理和储层地质学方向进行深入研究。1996年在“东营凹陷通61断块构造储层精细模型”研究中,研制成一套储层三维描述系统,达到数据处理、储层展示、综合评价和出版一体化,具有较高的先进性和较强的通用性,为复杂油藏的综合治理和剩余油的研究及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该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完成科研课题10项、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4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至今已培养硕士生3名,博士生2名。正在培养博士生4名,硕士生2名,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正在承担国家和部省、协作项目5项,1996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是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黄思静教授男,1949年出生,四川荣昌人,93学社社员。1982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沉积岩石学专业,理学硕士。1986--1987年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作访问学者,1995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现为成都理工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环境变化与预测研究室主任,沉积研究所实验与模拟沉积学研究室主任。从事沉积岩石学、储层矿物岩石学、实验与模拟沉积学、环境沉积学和粘土沉积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招收硕士研究生5人,3人已授位毕业。主持或参加过的主要科研项目有:中德合作项目:“泥盆纪地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粘土矿物对储集性能的控制及稳定

性添加剂机理研究”“上扬子海相碳酸盐沉积同位素演化与主要地质事件的关系”,国家或部省科技攻关项目:“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地开石成因与分布”“表生与埋藏成岩条件下碎屑岩骨架组分和碳酸盐岩溶蚀成岩过程的实验模拟研究”“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评价”“四川盆地成都凹陷平落坝地区富钾卤水资源远景研究”“莺歌海盆地浅层天然气藏储层成岩特征与CO2的关系研究”“陕甘宁盆地延长组储层的岩石力学与地应力研究”以及多项协作项目。目前在研的主要科研项目有:“莺歌海盆地地层状态下岩石地球物理参数分析”和“珠江口盆地珠三拗陷珠江、珠海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曾获部3等奖2次,4等奖2次。在《地质学报》、《沉积学报》、《地球化学》、《岩石学报》、《矿物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成都地质(理工)学院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天然气工业》和《矿物岩石》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出版教材《沉积岩实验室研究方法》(地质出版社,1992),发表译文15万余字。

通讯地址:成都理工学院沉积所(610059)电话:(028)4078992(O)

应用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博士导师简介

倪师军男,汉族,1957年4月生,江西萍乡人,1981年1月本科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放射性地质专业。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取得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1月至1993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地球化学专业。1994年地质矿产部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2月至8月为香港大学裘槎基金访问学者。1993年7月至2001年8月曾任成都理工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处长、科技与外事处处长、院长助理、四川省“地学核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9月起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1995年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1997年获地质矿产部"八五"科技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1997年年入选地质矿产部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计划,1998年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同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4-6届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第37届理事,成都市第10-11届政协委员,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第2届常务理事。

近年来,主持国家和部省科技课题共22项。建立了“隐伏铀矿床垂直分带模型”、“脉型和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因模式”、“沉积物埋藏成岩作用低温地球化学模型”、“流体地球化学界面模型”、“矿山环境的人为扰动与平衡模式”、“城市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盖子模型”等地球化学模式。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出版《沉积物埋藏成岩过程活性元素低温地球化学行为》等专著 4部。获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四川省等部省级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现主要进行矿山与城市环境地质、城市地球化学、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核技术示踪等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

葛良全教授男,汉族,1962年7月出生,安徽市潜山县人,中共党员。1983

年7月,获成都地质学院放射性物探专业学士学位。1983年8月至1984年8月在核工业部263地质队任技术员。1987年7月,获成都理工学院放射性地球物理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1992年8月留校任教,评为讲师。1995

年6月,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7月至1997年11月,在成都理工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按期出站。1997年7月至现在,在成都理工学院任教,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现任核工系常务副主任;四川省地学核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川省核学会理事。学科专长为:核地球物理及核技术应用。正式发表学术论文46篇,编著出版专著1部,参加编辑专著2部。5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3篇,EI收录4篇,ISTP收录2篇,并受英国OPEN大学P.Potts教授的邀请,将与之在英国皇家化学协会合作出版“Portable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Capabilities for in-situanalysis”一书,本人已与该协会签订了出版合同。主持和协作过多项科学研究,包括国家863项目1项,“九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1项,部省级项目3项,多次获省级以上奖励。1999年9月,应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邀请,本人作为我国唯一专家,出席了IAEA在维也纳召开的“现场X荧光技术”研讨会。作主体报告,并作为首席项目研究人员被邀请参与为期5年(2000~2004)的国际合作计划(CRP);本人还将受美国IDAHO州立大学的邀请,给该大学研究生讲授“现场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的课程。本人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协助指导博士生2名。

通讯地址:成都理工学院核工系(610059)电话:(028)4078773(O)

何明友,男,汉族,生于1954年8月,四川崇州市人。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院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成都市人大代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兼化学学科组组长。

1977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化学专业。1993年12月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副教授。1996年10月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同时晋升研究员,次月聘任为成都理工大学教授。2000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地球化学专业。研究领域:资源与环境。研究方向:矿床形成的源-运-聚地球化学过程及成矿机理。迄今为止,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26项,其中有国家“攀登计划”、国家“973” 项目及部、省级自然科学项目,也有部、省级人文社科项目。已撰写和发表科研成果论著、论文82部/篇,其中,撰写科研成果论著22部,在国内外不同级别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近5年来,已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文献检索结果(仅检索1996年以后发表的论文,以前发表的论文未检索),收录数据库SCI1篇、EI3篇、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12篇、中文地质文献数据库20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12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引用)25次、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3篇,收录、引用共计86条。获部、省、校级科技成果奖15次。曾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大会16次。先后访问过

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

邮编:610059;E-mail:hmy@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4189253.html,;电话:139********

方方,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3月出生。自1977年以来一直从事放射性地球物理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先后承担国家部委重点科研项目十多项,获四川省,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孝学成果奖1项,国家专利1项,获成都理工大学科技成果奖十多项次。发表论文60多篇,撰写出版教材,专箸和国家行业标准5本。近年来有关学术论文被检索收录于ISTP 3篇,EI 9篇,CA 12篇,Geofef 9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核技术和放射性地球物理。到2005年止,培养“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核技术及应用”,“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矿查普查与勘探”等专业硕士研究生近30名,指导博士研究生6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