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迅看待先驱者命运

鲁迅看待先驱者命运

鲁迅看待先驱者命运
鲁迅看待先驱者命运

鲁迅看待先驱者命运

“牺牲”:名词,古代用来指代充当祭品的牛羊等动物。鲁迅从自身的遭遇出发,提出了一个极其深刻的命题,即:在社会生活中,在文明发展史上,先驱者、改革者往往身不由己地陷入充当“牺牲”角色悲剧性境遇之中。

1.鲁迅本人对充当“牺牲”的体验和看法

鲁迅一生对充当“牺牲”多有体味,其中的两次遭遇尤为值得关注。1911年年底辛亥革命爆发不久,绍兴宣告光复,出任绍兴都督的是革命党人、“绿林好汉”王金发,鲁迅则担任了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1912年初,绍兴师范的几名学生以鲁迅等三位社会贤达的名义创办了《越铎日报》。报纸一出版便大骂绍兴军政府和王都督,王金发立即给报社送去500大洋,以图控制报纸的舆论导向。办报的学生们背着鲁迅收下500元钱,但在报上继续骂王都督。鲁迅闻讯前往报社,批评了学生们这种不正当行为,反遭他们的指责;同时,社会上开始有了谣传,说是王金发想杀害鲁迅等人,鲁迅只好前往南京谋生。这几名心术不正的学生借鲁迅的名声办起了报纸,并且狠狠敲了王金发一笔钱,却让鲁迅背上“光拿钱,不干活,反而还骂人”的黑锅,着实让鲁迅当了一回“替罪羊”(注:鲁迅《范爱农》,《鲁迅全集》第2卷第314-31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版本下同)。)。

鲁迅另一次充当“牺牲”的事则是发生在1924年。当时社会上正流行着天花,鲁迅所任教的世界语专门学校学生大多已是20岁左右的人,却有不少还未出过天花,于是该校校医就来动员学生们去种牛痘。然而校医的进展很不顺利,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种牛痘是很疼的。鲁迅就在课堂上鼓动学生去种痘,效果并不佳。学生再三商量的结果是公推鲁迅首先去种牛痘。鲁迅此时年已43岁,并且幼年、少年时代已种过3次牛痘,大可不必去当“青年的模范”。不过他想用实际行动说服学生们,于是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医务室。当时正值寒冷的初春,鲁迅脱衣、种痘、穿衣颇废周折,也受了一些寒。完事后鲁迅回头一看,他带来的“青年军”早已溜得一个也不在了(注:《鲁迅全集》第8卷第348-349页。)。于是,鲁迅又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回当“牺牲”的滋味。

现实生活的种种遭遇使鲁迅对充当“牺牲”角色保持着理性的认识。一方面,他指出了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某种规律,即:“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注:《鲁迅全集》第7卷第387页。)鲁迅认为,现在的人知道某些东西有毒,不可当作食物,这似乎很平常,实际上得出结论之前已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而死去。所以,鲁迅认为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值得佩服的。鲁迅认为中药服用经验的积累同样也是以牺牲无数古人为代价的,牺牲的人多了,经验就上升为理论,于是有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注:《鲁迅全集》第4卷第539页。)。显然,这种牺牲是有价值的。

另一方面,鲁迅并不主张无谓地去作牺牲。当他的论敌“现代评论”派文人嘲讽他不去骂杀人不眨眼的军阀时,鲁迅认为这是一种引诱他死于军阀刀枪下的诡计,他决不愿意上当。(注:《鲁迅全集》第1卷第4页。)鲁迅更反对徒手的“请愿”。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说“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注:《鲁迅全集》第3卷第279页,第281页。)直到1935年底,鲁迅在他的《“题未定”草》(六至九)一文中还重申:“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但我要重申九年前的主张:不要再请愿!”

鲁迅的杂文《牺牲谟》值得注意,他在文中以反讽笔法刻画了一位“牺牲论”提倡者丑恶的嘴脸。作品中出现了两位人物:一位是已经得势的革命既得利益者;一位是革命胜利后仍一贫如洗的“前革命者”。他们原先曾经是“同志”,如今两人的地位已有天壤之别:一位是穿着非常体面、住宅相当豪华的“胖头胖脸”的老爷;一位是只剩一条破裤子,满身污垢,沿街乞讨的叫化子。当他们相遇后,老爷责备乞丐不去读书,不去做工;赞扬他“已经九天没有吃饭”是一种清高的行为;又批评他浑身臭味,不讲卫生;最后,老爷鼓动乞丐把身上

仅有的一条破裤子捐献给“舍间一小鸦头”,并且扬言,若乞丐不肯“牺牲”这条破裤子,将有损自己的“晚节”云云。至此,这位正人君人,这位得势的老爷的“牺牲”论的虚伪本质已昭然若揭。

鲁迅一生都关注着先驱者、改革者沦为“牺牲”这一命题,他从先驱者、改革者被人们遗忘、被当作戏剧人物鉴赏,受社会的迫害,被民众当作供品而“吃”掉等角度揭示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2.先驱者的被遗忘

“健忘”,是中国国民性的一大顽症。先驱者为民众所做的牺牲,改革者为社会所立的功勋很少能在民众记忆中占据永久的位置。革命成功了,人们关心和爱戴的是仍然活着的掌权者,至于那些在黎明到来之前的黑暗中死去的先烈则很少会被人再提起。鲁迅在他的杂文、小说中反复表现着先驱者被遗忘的悲剧主题,萧条、荒凉的烈士坟墓则构成鲁迅作品一个核心的意象。

《呐喊》中的小说《头发的故事》一向不很受人重视,事实上,它的命意是很深刻的,它表现的是“忘却”这一悲剧性主题。小说主人公N回忆起清末民初的革命先驱者时深有感触地说道:“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地平塌下去了。”

鲁迅多次写到民国初年四烈士墓的荒凉。1912年1月16日,革命党人杨禹昌、张先培、黄之萌三人试图炸死袁世凯,未成而被杀;同年1月26日,彭家珍炸清禁卫军协统兼训练大臣良弼,功成身死。后来,民国政府将他们合葬于北京三贝子花园(又称万生园,即今天的北京动物园),在张、黄、彭三人的墓碑上都没有镌刻一个字。鲁迅在1922年写的杂文《即小见大》中为此事感到不解;他在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写的杂文《空谈》中又提到四烈士坟中还有三块墓碑不刻一字的事,在文章最后,他悲愤地写道:“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鲁迅觉得“黄花岗”烈士们的命运也和四烈士相似,他曾在《辞源》中寻找有关资料,书里只作这样的描述:“黄花冈。地名,在广东省城北门外白云山之麓。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党数十人,攻袭督署,不成而死,丛葬于此。”词典对黄花冈烈士事迹只作轻描淡写,连战死的烈士的人数和姓名都不得而知(注:后来得知有72名烈士)。鲁迅发挥想象力,推想黄花冈烈士的牺牲在民众心中引起的情感反应:“当时大概有若干人痛惜,若干人快意,若干人没有什么意见,若干人当作酒后茶余的谈助的罢。接着便将被人们忘却。久受压制的人们,被压制时只能忍苦,幸而解放了便只知道作乐,悲壮剧是不能久留在记忆里的。”(注:《鲁迅全集》第3卷第409页。)

更令人深思的是民众对革命先驱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的冷漠和忘却。据1928年4月6日的《申报》说:“南京市近日忽发现一种无稽谣传,谓总理墓(指中山陵——引注)行将工竣,石匠有摄收幼童灵魂,以合龙口之举。市民以讹传讹,自相惊扰,因而家家幼童,左肩各悬红布一方,上书歌诀四句,借避危险。”其中有一种歌诀写道:“你造中山墓,与我相何干?一叫魂不去,再叫自承当。”这寥寥20字,将民众对于先驱者孙中山的冷漠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鲁迅发表评论说,这几句歌诀“竟包括了许多革命者的传记和一部中国革命的历史”。(注:《鲁迅全集》第4卷第103页。)

鲁迅作品描写坟墓意象最为精心的是小说《药》:

“……这坟是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

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笼罩在这坟地四周的是一种沦肌浃髓的孤寂,即使鲁迅给坟顶上添加了一个红白相间的花圈,也遮盖不住夏瑜这位先驱者死后的孤独落寞。总之,荒凉萧瑟的坟墓像在鲁迅笔下成了先驱者死后被人忘却命运的象征符号。在世界文学史上,像鲁迅这样反复地描写坟墓,并把坟墓写得如此具有历史感兴趣和文化意味的作家恐怕是不多见的。

如同鲁迅经常与坟墓而我们不能说他是“骸骨的迷恋者”那样,鲁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时也去凭吊古迹,这并不表明他一味在历史情境中流连忘返。事实上,正是现实中的人和事促使他驻足于历史古迹之间。1926年9月,鲁迅从北京来到厦门大学任教,厦门山美水美,但并不怎么能使他感动,吸引他的是离他住所不远的一道城墙,这道城墙据说是明末清初的郑成功建造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丰功伟业令鲁迅景仰不已,但他也发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他告诉许广平说:“然而郑成功的城却很寂寞,听说城脚的沙,还被人盗运去卖给对面鼓浪屿的谁,快要危及城基了。”(注:《鲁迅全集》第3卷第369页。)看得出来,民众已对郑成功的城墙十分地无动于衷,先驱者的伟业不仅被遗忘,而且遭受着破坏,鲁迅内心的悲痛在短短几行文字中隐隐透露出来。

鲁迅对现实生活中的牺牲者被遗忘现象同样十分关注。1922年10月,北京大学部分学生反抗校方征收讲义费而发生风潮。该校教授评议会议决开除预科法文班学生冯省三以示惩戒。其实,冯省三并非学潮的发动者,他只是学潮暴发后才参加的。鲁迅为冯省三的遭遇而抱不平,并联想到了社会运动中常见的牺牲者(替罪羊)的共同命运,他说:“这事很奇特,一回风潮的起灭,竟只关于一个人。倘使诚然如此,则一个人的魂力何其太大,而许多人的魂力又何其太无呢。现在讲义费已经取消,学生是得胜了,然而并没有听得有谁为那做了这次的牺牲者祝福。”(注:《鲁迅全集》第1卷第407页。)

鲁迅还想起了世界文明史上那些被民众所遗忘的先驱者。他以英国和法国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拿破仑和隋那(今译为琴耶)为例,来说明人类历史上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即:一个人若想要得到后人的称赞,最好能够杀人如麻。拿破仑造成了那么多人的不幸,却被世人称作英雄;而隋那创造了牛痘接种方法,在全世界不知救了多少孩子的命,鲁迅反问道:“但我们有谁记得这发明者隋那的名字呢?杀人者在毁灭世界,救人者在修补它,而炮灰资格的诸公,却总在恭维杀人者。”鲁迅警告道:“这看法倘不改变,我想,世界还是要毁灭,人们也还要吃苦的。”(注:《鲁迅全集》第6卷第142页。)

3.“牺牲”的被鉴赏

人既有怜悯、同情受难者的情感指向,也有围观、鉴赏他人的不幸的丑陋的一面。据鲁迅观察,“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他推想:“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从这一幕日常生活场景中,鲁迅看见了中国国民性的一个侧面:“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注:《鲁迅全集》第1卷第163页。)对“戏剧看客”的艺术表现,对民众鉴赏受难者所表现出的冷漠的批判,构成了鲁迅文学创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鲁迅在《孔乙己》、《祝福》等小说中描写了民众对不幸者孔乙己和祥林嫂的围观、嘲笑;《示众》一篇则通篇表现20年代北京城大街上市民鉴赏被示众者以及“看客”之间的互相鉴赏。《阿Q正传》结尾写到了阿Q被押赴刑场途中万人空巷的示众场面,面对着一群比饿狼还凶狠的看客,阿Q这位连杀头都不怕的人(他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也吓得魂飞魄散;尤其是那一双双能撕碎人的灵魂的眼睛更是彻底地暴露民众残忍无比的本性。难怪鲁迅在《随感录六十五暴君的臣民》中说:“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

当然,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只是一些平民百姓,并不是本专题讨论对象——先驱者。但民众对先驱者的受害与普通百姓的受害同样采取冷漠而又兴奋的鉴赏态度,这是令鲁

迅非常痛心的。

鲁迅的散文诗《复仇》(其二)展现的是先觉者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悲剧。据《圣经》记载:耶稣受上帝的指令来拯救以色列人出离苦海,但大多数以色列人并不相信他。耶稣被捕后,在以色列人的要求下,罗马统治者决定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在通往刑场的路上,过路的以色列人不仅没有为耶稣的死感到悲痛,相反却冷酷地嘲笑和鉴赏着他们的救世主的死。据《马可福音》载:“他们又把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从那里经过的人辱骂他,摇着头说,咳,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罢。”(注:参见《鲁迅全集》第2卷第176页注释⑤。)耶稣死时受民众恶意地鉴赏的一幕令鲁迅终生难忘,它在鲁迅作品中至少出现过5次(《暴君的臣民》、《寸铁》、《复仇》(其二)、《“意志之外”》、《〈小彼得〉译本序》)。

鲁迅在《复仇》(其二)中以悲愤的文字表现耶稣的死和以色列人对他的死的鉴赏:“丁丁地响,钉尖从掌心穿透,他们要钉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怜的人们呵,使他痛得柔和。丁丁地响,钉尖从脚背穿透,钉碎了一块骨,痛楚也透到心髓中,然而他们自己钉杀着他们的神之子了,可咒诅的人们呵,这使他痛得舒服。……路人都辱骂他,祭司长和文士也戏弄他,和他同钉的两个强盗也讥诮他。……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

鲁迅在小说《药》中以更隐晦的笔法写了先驱者夏瑜的死,以及牺牲时民众围观、鉴赏的情景:

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

……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

这就是鲁迅笔下愚昧、冷酷的民众。他们像赶集那样热热闹闹地去看杀人,他们是那样专注、那样兴奋地看着一位要救他们脱离受压迫境遇的革命者被处决,而眼中流露着凶残的神色。鲁迅还写到华老栓茶馆中茶客们鉴赏夏瑜在狱中被毒打的情景:刽子手康大叔讲述着夏瑜在监牢中鼓动牢头造反的故事,这令“二十多岁的人”很气愤;当讲到夏瑜遭了牢头红眼睛阿义毒打时,“驼背五少爷”很气愤;最后讲到夏瑜对毒打他的牢头说“可怜可怜”时(注意,耶稣被害时也说以色列人“可怜”),“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驼背五少爷”接二连三大叫夏瑜是“疯了”。这就是先驱者的悲哀:他们的“造反理论”根本难以被当惯了奴隶的民众所接受,他们死后还落下“疯子”的恶名;而他们的死的价值不过是给茶馆中的闲人增加一点谈资罢了。

夏瑜死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清朝的黑暗统治时期,民众的愚昧、落后是情理中的事。令人震惊的是,到了民国已经成立17年的1928年,我们的民众仍然对砍头保持着那样浓厚的兴趣,依然是那样兴奋而冷漠地鉴赏着革命者的被杀。鲁迅的杂文《铲共大观》转引了1928年4月6日《申报》上的《长沙通讯》,它非常值得我们注意:“……是日执行之后,因马(淑纯,十六岁;志纯,十四岁)傅(凤君,二十四岁)三犯,系属女性,全城男女往观者,终日人山人海,拥挤不通。加以共魁郭亮之首级,又悬之司门口示众,往观者更众。司门口八角亭一带,交通为之断绝。计南门一带民众,则看郭亮首级后,又赴教育会看女尸。北门一带民众,则在教育会看女尸后,又往司门口看郭首级。全城扰攘,铲共空气,为之骤张;直至晚间,观者始不似日间之拥挤。”鲁迅看完这篇报道湖南长沙处决共产党人的文章后心情非常沉重,他在文章的结尾写道:“我临末还要揭出一点黑暗,是我们中国现在(现在!不是超时代)的民众,其实还不很管什么党,只要看‘头’和‘女尸’。只要有,无论谁的都有人看,拳匪之乱,清末党狱,民二,去年和今年,在这短短的二十年中,我已

经目睹和耳闻了好几次了。”时代在变换着,而中国民众一如既往地像那闻到血腥气就聚扰过来的恶狼一样,兴高采烈而心如铁石地鉴赏着志士被砍头。鲁迅为志士之死的不能唤醒民众而深感悲哀!

4.先觉者、改革者的受迫害

先觉者、改革者与旧势力和权力集团抗争,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其目的是为了唤醒和救助生活在被奴役状态中的民众。照常理来说,群众应该理解和配合先觉者、改革者的行动才是;然而,事实却常常是群众不仅对先觉者的事业无动于衷、麻木地鉴赏先觉者走上牺牲的祭坛,而且很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加到统治者迫害先觉者和改革者的行列中去,这才是真正的悲剧之所在。

鲁迅对民众参与迫害先觉者、改革者的悲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民众的罚恶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近来我悟到凡带一点改革性的主张,倘于社会无涉,才可以作为‘废话’而存留,万一见效,提供者即大概不免吃苦或杀身之祸。古今中外,其揆一也。”(注:《鲁迅全集》第3卷第457页。)外国文化史上,可举耶稣来说明问题。据《圣经》载:耶稣被捕送到罗马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那里时,彼拉多觉得耶稣并无大罪,想释放他,但遭到犹太祭司长、文士、长老和民众的反对,彼拉多只好判耶稣死刑。(注:参见《鲁迅全集》第1卷第367页注释④。)鲁迅在《随感录》第六十五中提到这件事时指出:“……巡抚想放耶稣,众人却要求将他钉上十字架。”那么中国的情况又怎样呢?

鲁迅在《寸铁》一文中指出:“先觉的人,历来总被阴险的小人昏庸的群众迫压排挤倾陷放逐杀戮。中国又格外凶。”鲁迅说,中国人对于那些“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他进一步解释说:“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或者凭借官力,所以孤独的精神的战士,虽然为民众战斗,却往往反为这‘所为’而灭亡。”(注:《鲁迅全集》第3卷第140页。)而以“捧”的方法将先觉者谋害的手段则更毒辣阴险得多。鲁迅说“敝同乡秋瑾姑娘”,就是背了“战士”的招牌,被人们“劈劈拍拍的拍手拍死的”。(注:《鲁迅全集》第3卷第446页。)

鲁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中篇小说《工人绥惠略夫》的革命者绥惠略夫,这是一位工人出身,信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革命家。鲁迅说“这一类人物的命运,在现在——也许虽在将来——是要救群众,而反被群众所迫害”。(注:《鲁迅全集》第11卷第20页。)

1922年5月,鲁迅翻译的《工人绥惠略夫》一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来他回忆译介这部旧俄时代的小说动机时曾说过:“为什么那时偏要挑中这一篇呢?那意思,我现在有点记不真切了。大概,觉得民国以前,以后,我们也有许多改革者,境遇和绥惠略夫很相像,所以借借他人的酒杯罢。”到1926年8月,鲁迅重新翻阅这部作品时发现“岂但那时,譬如其中的改革者的被迫,代表的吃苦,便是现在,——便是将来,便是几十年以后,我想,还要有许多改革者的境遇和他相像的。”(注:《鲁迅全集》第3卷第356-357页。)后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一再证明,鲁迅的关于改革者在将来也要吃苦、受迫害的预见是多么的准确;而鲁迅这类预言越是具有现实性、准确性,便越能显现中国社会改革的悲剧色彩。在鲁迅本人的小说和散文作品中,先觉者、改革者受迫害也是较常见的主题。《药》、《孤独者》等小说都写到强大的社会势力对孤独的改革者的迫害。而《狂人日记》的主题虽然有多种解法,但也不妨把它看作是一篇记录整体的社会势力迫害单独的先觉者“狂人”事件的作品。据“狂人”自己反省,他20多年前曾经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使得古久先生很不高兴”,并进而导致整个社会对他的仇视。据“狂人”推测:赵贵翁虽然不认识古久先生,但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并约定路人同他作对。看得出来,“狂人”年轻时代曾经是一名大胆地向陈腐的封建文化发出挑战的先觉者,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老百姓仍十分愚昧落后,虽然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

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但却不觉悟,“狂人”成了一名孤军奋战的战士,独自面对统治者和庸众的围攻和迫害。迫害“狂人”的社会势力有着“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懦,狐狸的狡猾”。他们不肯也不敢直接杀死“狂人”,因为这样做“怕有祸祟”;据“狂人”观察和分析,他们互相联络,布下了罗网,想逼他自戕,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这样,他们害死了“狂人”,了偿了心愿,又没有杀人的罪名,自然都会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这就是鲁迅曾在《坟·题记》中提到过的、明代木皮散人(贾凫西)所说的“几年家软刀子割头不觉死”的杀人方法。在现实中,改革者被“软刀子”害死的恐怕不比直接被害死的少见。

鲁迅的散文诗《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值得注意,作品把社会上的人分为四类,即:奴才、主人、聪明人和傻子。作品中的奴才过着极端恶劣的物质生活,有一日,他遇见了聪明人,便开始向他诉说自己的痛苦。聪明人同情他的遭遇,并安慰他说:“我想,你总会好起来”。听了这番安慰,奴才心理感到舒坦了许多。但没过几天,奴才又不平起来,他碰到傻子,开始诉说自己生活的如何连猪狗都不如,自己住的一间小破屋如何又阴、又湿,满是臭虫,而且秽气冲鼻子,四周又没有一个窗子。傻子让奴才带他去那间小破屋,刚到屋外动手就砸泥墙,他想给奴才开一个窗子。不料,奴才不仅没有协助他干活,反而大喊大叫起来:“来人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他一边嚷着,一边在地上团团打滚。接着,一群奴才都跑了出来,齐心协力把傻子赶走了。最后,主人夸了奴才一句“你不错”,于是这奴才就非常满足了,以为今后一切都会好起来。这篇作品其实颇有象征意味,如果把中国社会比作那间小破屋,那么傻子在泥墙上开窗洞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先觉者要给长期生活在黑暗屋子中的民众(奴才)进行启蒙(带来光亮)的尝试。然而,已经做惯了奴才的人,并不想使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改观,“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所以傻子的启蒙和改革工作注定是要失败的,在一群奴才(民众)的合力围攻下,傻子只好逃之夭夭。

傻子的遭遇集中体现了一切先觉者、改革者的悲剧命运:他们为唤醒和救助民众,作了种种的努力和牺牲,最后却落了个为民众所不容,所迫害的下场。

5.享用“牺牲”(先驱者的被“吃”)

民众不仅鉴赏着先驱者的牺牲,不仅参与迫害先驱者,而且还从精神和肉体上“吃”掉先驱者,这才是古往今来一切先觉者和革命者最深层的悲剧。

鲁迅作品中多次写到了先驱者牺牲后,鲜血和心肝被吃的事件。小说《药》里的革命者夏瑜死后,刽子手康大叔用他的血做成人血馒头,卖给平民华老栓。鲁迅写老栓得了人血馒头后的心理活动值得注意:“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我们再看小说写华小栓及其父母在小栓吃烤熟了的人血馒头时的情状:“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不多功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革命志士夏瑜惨死于敌人的屠刀下,而与他生活在一个城市的乡亲华老栓夫妇却迷信邪说,用开茶馆辛辛苦苦攒起来的一包洋钱,买了用夏瑜的血制成的人血馒头,为生了痨病的儿子小栓治病,但最终小栓还是命丧黄泉,先烈的血不仅白流了,而且白吃了,这是双重的悲哀!!

鲁迅在《狂人日记》及散文《范爱农》里都写到了清末革命者徐锡麟心肝被吃的事。徐锡麟是革命组织光复会的主要成员,1907年7月6日,他以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身份为掩护,乘学堂举办毕业庆典之机刺死了安徽巡抚恩铭,后被捕惨遭杀害,他的心肝被恩铭的亲兵炒食。

先驱者肉体被吃毕竟不多见,他们更多的是在精神上被民众所“吃”和所利用,鲁迅把这种现象称作“散胙”。“胙”指祭祀所用的肉;“散胙”原指旧时祭祀仪式完成后,发给参

加者祭祀用过的肉;鲁迅把“散胙”引申为先驱者牺牲后,民众从精神、心理上对他们的利用。鲁迅在《热风·即小见大》和《两地书》(二十二)中都提到北大讲义风潮结束后,冯省三成了替罪羊的事件。他在前一篇杂文结尾写道:“凡有牺牲在祭坛前沥血之后,所留给大家的,实在只有‘散胙’这一件事了。”而他在后一篇文章中再次表示了类似的看法:“牺牲为群众祈福,祀了神道之后,群众就分了他的肉,散胙。”鲁迅多次提到“散胙”的事,可见他心里盘缠着一个多么深的悲剧情结。鲁迅本人在帮助青年人的时候也曾有过这种精神上被“吃”的体验,他曾对许广平说:高长虹等青年人“先前日日吮血,一看见不能再吮了,便想一棒打杀,还将肉作罐头卖以获利”。(注:《鲁迅全集》第11卷第212页。)鲁迅在他所景仰的那些反抗沙皇暴政的俄国志士牺牲后的遭遇中同样看出了“散胙”现象,他说:“以前的俄国的英雄们,实在以种种方式用了他们的血,使同志感奋,使好心肠人堕泪,使刽子手有功,使闲汉得消遣。总是有益于人们,尤其是有益于暴君,酷吏,闲人们的时候多;餍足他们的凶心,供给他们的谈助。……英雄的血,始终是无味的国土里的人生的盐,而且大抵是给闲人们作生活的盐,这倒实在是很可诧异的”(注:《鲁迅全集》第7卷第304-305页。)。

的确如此,先烈之死除了引起为数极少的亲人、友朋的悲伤外,还能引起数量也不多的敌人的快意,而更多的人既非亲朋,亦非敌人,他们对烈士的死基本上是无动于衷的,充其量只是获得更多的餐桌旁闲聊的素材罢了,烈士的血恰好可以给这些过着灰色、平庸生活的闲人着一层红色,增加一点刺激,充当他们无聊人生的调味品。先烈们的精神还是被闲人、庸众们所利用了。鲁迅在“三一八”惨案不久写的《记念刘和珍君》中悲愤地写道:“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

鲁迅还注意到了另外一种情形:某些先驱者牺牲或逝世后,社会各界开展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这当然可以让九泉之下的先驱者感到一些安慰;然而,鲁迅那双锐利的眼睛透过各种纪念活动表面上的庄重和热烈,看见了主持和参加纪念活动者内心的心思——他们有些人是借纪念活动而抬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社会声望;有些文人把纪念会当作了他们比赛写挽联和诗文水平的场合;而另一些人则因为活得太寂寞了,他们像赶集一样来赶纪念会的热闹来了。总之,先驱者的纪念会倒成了某些人可资利用的机会,而阐扬先烈精神遗产、继承他们遗志的纪念宗旨早被抛在一边。

鲁迅谈到了他在北京所见的孙中山先生纪念日的情景:“在学校里,晚上来看演剧的特别多,连凳子也踏破了几条,非常热闹。用这例子来推断,那么,黄花节也一定该是极其热闹的罢。”接着鲁迅带着嘲讽的语调写道:“我想,恋爱成功的时候,一个爱人死掉了,只能给生存的那一个以悲哀。然而革命成功的时候,革命家死掉了,却能每年给生存的大家以热闹,甚而至于欢欣鼓舞。惟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注:《鲁迅全集》第3卷第410页。)鲁迅在他的杂文《论睁了眼看》中提到了沪汉烈士追悼会场出现的丑剧: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6月11日汉口群众的反帝斗争遭镇压,6月25日,北京各界群众数十万人举行示威,并在天安门召开沪汉烈士追悼会,在这么庄严的场合,一些无聊的民众竟然在两丈四尺高的烈士灵位下互相谩骂、大打出手、驰聘威风,鲁迅挖苦他们是“借死人获得最上的光荣了”。

鲁迅在杂文《忽然想到(十一)》里再次提到这次追悼会,他从这次纪念活动中看出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即:“即使上海和汉口的牺牲者的姓名早已忘得干干净净,诗文却往往更久地存在,或者还要感动别人,启发后人”,“这倒是文学家的用处。血的牺牲者倘要讲用处,或者还不如做文学家。”

1927年4月,鲁迅在黄埔军校作题为《革命时代的文学》的演说时,仍以烈士追悼会

上的诗文为例,批评文学家如何获得虚名的,他说:“譬如一个烈士的追悼会开过之后,烈士的事情早已不提了,大家倒传诵着谁的挽联做得好:这实在是一件很稳当的买卖。”通过烈士追悼会上文人的表演,鲁迅从一个侧面写出了文人的寄生特征。

鲁迅晚年所写的《病后杂谈》以更锐利的文字揭穿了文人是如何借追悼先烈而自利的,他指出:追悼会“不过是活人的讲演或挽联的斗法场,为了造语惊人,对仗工稳起见,有些文豪们是简直不恤于胡说八道的。”

在鲁迅笔下,先驱者被利用和他们从精神上被“吃”的悲剧命运,得到了极其充分的体现,尤其是他对文人寄生性的看法堪称是“诛心之论”。

6.总结:先驱者生前、死后的不同命运模式

从古往今来的社会史、文化史来看,所有的先觉者、改革者的命运模式不外乎四种,即:(1)生前有名,死后仍有名(如牛顿,生前总结发现了三大定律,享受极高的声誉,85岁寿终正寝,直至今日还被看作自然科学领域伟大的变革者;又如中国近代的蔡元培);(2)生前无名,死后仍无名(这种人或许不少,但其事迹不大可能留传下来,鲁迅认为明末某些抗清的烈士就是这类人,鲁迅在《半夏小集》中指出:明朝末年有三类人值得注意,一类是汉奸,他们活得最舒服;一类是“逸民”,他们痛骂汉奸,活得最清高,被世人尊敬,但后来他们去世后,儿子不妨去应试了,而且各有一个好父亲;第三类人是“默默抗战的烈士,却很少能有一个遗孤”,而且连姓名也没能留下。)这两种先驱者的命运模式比较不多见,在此不作展开。(3)生前有名,死后受曲解、受攻击;(4)生前受尽磨难,死后声名显赫。这后两种模式才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悲剧意味的先驱者命运模式,可略作展开。

首先看“生前有名,死后受曲解和攻击”的那类先驱者。这类先驱者一生在社会变革或文化科技等领域历尽坎坷而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在他们死后,各种社会集团、各种政治势力或各类人从各自的需要出发,曲解先驱者的精神遗产,甚至对他们横加苛责。鲁迅认为,孙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的许多先烈就是这类人,他们死后“反受奴才们讥笑糟蹋”。(注:《鲁迅全集》第7卷第264页。)鲁迅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一文中就提到了那些对孙中山“说风凉话”的论客。1925年3月12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奔波了一生的孙中山在北京病逝,4月2日北京《晨报》就发表了一篇署名“赤心”的《中山…》一文,说什么“孙文死后,什么‘中山省’‘中山县’‘中山公园’等名称,闹得头昏脑痛,……索性把‘中华民国’改为‘中山民国’,……‘亚细亚洲’改称为‘中山洲’,……最干脆,最切当。”而梁启超也在3月13日的《晨报》上答记者问,攻击孙中山“为目的而不择手段”,所以“无从判断他的真价值”。鲁迅把类似的议论说成是苍蝇的嗡嗡。

尤其令鲁迅愤慨的是国民党人对邹容的诬蔑。1929年6月,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在西湖设立博览会,内设革命纪念馆,馆内设有“落伍者丑史”,在其目录中,竟列有“革命军马前卒”邹容的所谓“事实”。邹容在清末做《革命军》一书,鼓吹革命,1905年死在监狱里,当时才20岁。鲁迅抨击了国民党人歪曲史实、诬蔑先烈的行径。(注:《鲁迅全集》第4卷第129页。)至于章太炎先生,他虽没有为革命战死,但他在创建和维护中华民国的事业中所做的贡献和所受的磨难是少有人可与之相比的,在思想学术上,他也成为卓然大家。1936年他去世时,上海举办追悼会,“赴会者竟然不满百人,遂在寂寞中闭幕”,(注:《鲁迅全集》第6卷第545页。)这实是令人悲哀之事;至于他死后被骂作“章疯子”,则表明了许多先驱者的共同命运:由于他们走在时代太前头了,不能为世人所理解,故常被看作“疯子”。

其次再看“生前受尽磨难,死后声名显赫”的那类先驱者。这是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先驱者最为普遍的命运模式。生前,他们的理想往往未能实现,他们的事业常常不能顺利展开,甚至遭受着物质生活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迫害与折磨;死后,他们的学说被证明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他们的事业被绝大多数人认同,于是,“伟人”“先烈”“文豪”、“先贤”等等名号纷纷落在他们的姓氏前。在中外历史上,这类先驱者不胜枚举,从孔子、屈原、

司马迁到王安石、李贽、陈独秀;从苏格拉底、耶稣、哥白尼、伽利略到卢梭、狄德罗、达尔文,中西社会史、文化史上众多的先驱者的遭遇正是不断地重现着这一悲剧性的命运主题。鲁迅在杂文《无花的蔷薇》中总结道:“豫言者,即先觉,每为故国所不容,也每受同时人的迫害,大人物也时常这样。他要得人们的恭维赞叹时,必须死掉,或者沉默,或者不在面前。”据说如果是孔丘、释迦牟尼、耶稣还活着,他们的教徒必定会迫害他们。鲁迅感慨道:“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

其实,鲁迅本人生前的备尝艰辛与迫害,死后的被捧入“云端”,正是对这一悲剧性文化命题的最好注释。

鲁迅笔下的女性

鲁迅笔下的女性 鲁迅笔下的女性【内容摘要】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众多,其中不乏很多女性,本篇论 文主要围绕《祝福》中的祥林嫂,《伤势》中的子君,以及《离婚》 中的爱姑这三位典型的女主人公展开论述。通过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 思想却有着相似的命运,深刻地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及腐朽,展现 出妇女在封建制度下的被绞杀的过程,表达出作者的激愤,不平,以 及无奈。 关键词:鲁迅,祥林嫂,子君,爱姑,封建社会,地位,无爱的社会, 冷漠,束缚 一.祥林嫂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一生命运多舛,逃婚去鲁镇打工,好不容易赚 了钱,却被婆婆抓了回去卖到了山坳里,改嫁给贺老六,逼婚时想自 尽却没有成功,之后生了个儿子总算是过上了好日子,结果死了丈夫, 孩子也被狼叼走吃了,无奈之下又再次回到鲁镇的四叔家里打工,但 是因为身上晦气,所以受到排挤和歧视,最后死在新年的“祝福”中。 可以说,祥林嫂的一生是悲惨的,她没有获得过春天的温暖。那么是 什么原因使得祥林嫂有这样的结局呢?下面我们从她逃婚--再嫁— 丧夫丧子--死去等几个发生在春天里的情节来剖析。 1.逃婚 “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非常低,更何况

“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并且她没有子嗣,所以也就无法走“夫 死从子“这条路了,那么如此晦气的一个人,她的婆婆是不会把她留在家中的,因此她只有“改嫁”这条受人唾弃的路。由于“生为夫家 人,死为夫家鬼”这种束缚,因此她只能听从婆婆的摆布。为了自己 不受到唾弃,她选择了逃婚这条路,“逃婚”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妇女 思想超前的一种表现,但是祥林嫂却不是因为有着超前的思想,而是 她本身受到“禁锢”的影响。由于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 欲”,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蔑视妇女的权益,甚至提出“饿死事小, 失节是大”。在《大明律》中,也曾提过“居丧嫁娶”为“杖八十”, 并明确规定了:“若命妇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夺并离异。因 此,祥林嫂选择了逃婚这条路。 2.再嫁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选择了名誉,维护了她“烈女不嫁二夫” 的名誉,于是她逃到鲁镇去打工,她在四叔家很勤快,有一天在河边 洗米的时候,被婆家用极为粗鲁的手段给抢了回去,从卫婆子的口中 得知“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老六”,回家之后, 不几天就给装到了花轿里抬去了,不难看出,她是春天时被迫逼婚嫁 给贺老六的,尽管她“喉咙哭哑了”,尽管她“头 上碰了个大窟窿”, “拜不成天地”,可是结果还是被他们“七手八脚的将他和男人反关 在新房里”,也就是说,在祥林死后的第一个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 了。那么祥林嫂为什么有这么多极端的做法呢?为什么她宁死都不愿

(完整版)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南冰 具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是需要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的,《呐喊》、《彷徨》作为鲁迅这位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所创作的经典之作,正是以独特而敏锐的洞察力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反映生活,展示了病态的旧中国和旧中国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知识分子阶层是推动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代表着一个社会民族的精神面貌。而旧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怎样的一个群体?在鲁迅的笔下这个群体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也被他的笔剥得体无完肤。鲁迅对知识分子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倾注十分的热情。在他笔的下,知识分子这个群体被描绘的淋漓尽致。 一、苦闷彷徨、软弱动摇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五四”新文化陈营发生分化,昔日的战士“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的时候,鲁迅密切地注视知识分子的动向,剖析他们的思想特点,为我们写出了《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的魏连殳等人物形象。他们是从辛亥革命以前至五四运动前后出现的知识分子,是作者曾经寄予希望,曾经在他们身上探索和寻找革命力量的人物。 吕纬甫年轻时曾和“我”同去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和别人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时竟至于“打起来”,可见他早年的激进。但当“我”在酒楼上与他重逢时,他却一再宣扬自己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奉母亲之命回乡来迁小弟的坟,明明已经找不到骨殖,却将原葬处的土胡乱捡些装进新棺材,煞有介事地迁走;受母亲之托,给原邻居顺姑送两朵剪绒花,可姑娘已死,他就将花随意送人,却打算向母亲说“阿顺见了喜欢的了不得”;他甚至甘愿给富家子弟教《孟子》和《女儿经》……吕纬甫的这种种“随随便便”,表明在他思想中已完全解除了自己民主主义的武装,反抗和摇撼封建社会的念头,已经在他的头脑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对未来的前途觉得浑沌一片,茫无头绪。 当吕纬甫变革社会的志向由于受到各种困境的重重围困,他感受到了理想的幻灭,理想幻灭后的生存何以为继?传统文化体系在知识分子处于这一种思想困惑和精神真空时在知识分子自觉与不自觉间重新抬头,重新收拾为新思想所洗涤所占据的地位,终成为了吕纬甫行为的指南,他完全丧失了探索勇气,也放弃了对于真理追求的精神。然而他对于自己沉溺在这种消沉和灰暗的精神世界中间,

《鲁迅与时间》教案

11、鲁迅与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是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并能产生崇敬之心,进而争取也做个珍惜时间, 不虚度年华的人。 2、能初步理解三句重点句的含义。 3、知道列举具体数字与反映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的关系。 4、能收集珍惜时间的格言3——5条。 5、了解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英雄,懂得要做一个具有民族自豪感的 人。 [教学重点] 了解鲁迅是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并能产生崇敬之心。 [教学难点] 1、三句重点句含义的理解。 2、列举具体数字与反映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收集时间的格言5条。 2、创作时间的格言1~2条。 3、海绵一块。 4、表格一张。 [教学板书] 11、鲁迅与时间 白天接待客人 平日 抓紧时间晚上看书写作 善挤时间写作翻译编集 除夕 整理日记计划工作 [教学过程] 一、分步出示课题,理解题意。 1、出示板书:时间 2、齐读。

3、说说你喜欢的关于时间的格言。 4、多媒体展示:(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两句格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他们分别告诉我们什 么? 5、再出示板书:鲁迅 6、师述:鲁迅这位大作家,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那么,谁来说说你了解的鲁迅呢? 7、一生介绍: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用自己 的笔同敌人作斗争,我好敬佩他。 8、出示完整的课题:11、鲁迅与时间 二、默读课文,寻找突破口。 1、师:那么,鲁迅先生是究竟是怎样对待时间的呢? 让我们轻声扫读课文,有两个任务: (1)用“”划出概括写鲁迅对待时间态度的一个句子。 (2)哪几小节在具体写鲁迅对待时间的态度。 2、交流一:句子。 3、出示并理解句子: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 4、归纳板书:抓紧时间善挤时间 5、交流二:小节(第二、三小节) 三、细读课文第二节,理解鲁迅在平日里是如何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 1、师述:那好,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二节。 2、分角色读:师:第二句生(钱):第三、四句 3、学生思考:从老师和学生读的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4、说的:出示句子: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5、齐读句子。 6、师边演示边说:看陈老师手里的海绵,好像没有水,但是,陈老师慢慢挤下去,会有什么情况发 生呢? 7、理解句子,引导学生一起说:可见(海绵里能挤出水,繁忙中能挤出时间。原来时间是掌握在人 的手里的,只要你抓紧时间,就能挤出时间。) 8、师述:鲁迅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9、女生读:3、4句,并找出关键词指导朗读。 10、师归纳板书: 白天接待客人 晚上看书写作

2018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温州卷

1 一、积累(18分) 1. (浙江温州·4分)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鲁迅箴言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jiàn) (1) 踏出来的,从只有(jīng) (2) 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gǒu) (3) 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zòng) (4) 。 1. (1)践 (2)荆 (3)苟 (4)纵(4分)解析:解题时,注意同音词、形似字的干扰,如“荆棘”的“荆”不要写成“刑”;“苟活”的“苟”不要写成“荀”。 2. (浙江温州·11分)古诗文名句积累。[第(1)~(5)题每 空1分,第(6)题3分](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2)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李煜《相见欢》)(3)子曰:“ ,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4)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5)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使至塞上》中“ , ”一联,构图有面有点,线条简洁明快,景象既苍茫辽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吴均《山中杂诗》中“ , ”两句也极具画面感,既在大处勾勒,又在细处绘景,从极远处写到眼前,又从眼前写到天空,层次丰富,意境幽远。 (6)下列诗句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倡导的理想人格不相符444 的一项是( ) A.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 (1)明月来相照 (2)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3)君子喻于义 (4)受任于败军之际 (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6)C (11分)解析:解题时,注意(3)中“喻”的正确写法。(5)《使至塞上》中由提示语“苍茫辽远”可使人想到“大漠孤烟”;“亲切温暖”可使人想到“长河落日”。《山中杂诗》可由“从极远处写到眼前”想到远处的“烟”与眼前的“竹”;又由“从眼前写到天空”想到“落日”。另外,注意“窥”字的正确写法。(6)首先,明确“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一个人的志向不可剥夺;然后,与选项中的诗句逐一对照。A 、B 、D 三项都隐藏着作者个人志向,C 项则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与志向无关。故选C 项。 3. (浙江温州·3分)瓯越文学社组织大家去江心屿采风,同学 们围绕以下几句诗议论纷纷。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谢灵运) 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孟浩然) 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李白)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杜甫) A. 孟浩然、李白、杜甫都写过有关江心屿的诗,江心屿真不愧为“诗之岛”。 B. 江心屿成为诗人的抒写对象是从唐朝开始的,它的诗歌文化真是历史久远。 C. 谢灵运在永嘉期间写了很多山水诗,永嘉山水成就了谢灵运,使他成为“山水诗鼻祖”。 D. “澄鲜阁”名称就出自谢灵运诗句,温州还有一些古迹与他有关,如池上楼等。 3. B (3分) 解析:“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出自《登江中孤屿》,是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写的有关“江心屿”的诗,B 项中“江心屿成为诗人的抒写对象是从唐朝开始的”与这一事实矛盾。 二、阅读(57分) (一)(浙江温州·3分)相约《小王子》4. 循着小王子星际之旅的足迹,可以探寻他领悟爱的历程。结合阅读积累,给下列三处分别选择相应的一项。(1)遇到一座玫瑰花园 ( )(2)遇见狐狸,理解“驯养” ( ) (3)告别“我”,要离开地球 ( ) A. 这就好比花儿一样。要是你喜欢一朵花儿,而她在一颗星星上,那你夜里看着天空,就会觉得很美。所有的星星就像开满了花儿。 B. 我还以为自己拥有的是独一无二的一朵花儿呢,可我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朵玫瑰花罢了。 C. 本质的东西用眼是看不见的。正是我为我的玫瑰花费的时光,才使我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我必须对我的玫瑰负责…… 4. (1)B (2)C (3)A (3分)解析:(1)中“玫瑰花园”与B 项中“玫瑰花”相照应;(2)中“驯养”与C 项中“花费的时光”相照应;(3)中“离开地球”与A 项中“她在一颗星星上”相照应。解题时,注意抓住句中相应关键词。 (二)跟着名家读鲁迅(浙江温州·13分)阅读下面《鲁迅入门读本》的“前言”和“目录”,完成5~7题。 前 言 (1)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总是以本民族的经典作家来教育国民与后代。那么,中国有哪些最基本的、源泉性的民族文化经典呢?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至少应有五大经典:《论语》《庄子》、唐诗、《红楼梦》、鲁迅著作。鲁迅是和孔子、庄子、李白、杜甫、曹雪芹——并肩而立的民族文化的高峰, 以他们所创造的文化经典,作为每一个中国国民精神发展的“底子”,这是一项民族精神建设的基本工程。 (2)作为集中了“20世纪中国经验”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 迅与我们又是最为贴近的,许多人读鲁迅的文章,都会感到他仿 佛就是针对当下中国的问题在发言,而又具有历史的高度和深 度;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并在思考和关注社会、 人生、文学问题,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青年,都能够和他进行心 2018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号: 学号: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系 别 文学与传媒学院 专 业 对外汉语 班 级 1101 姓 名 张霞 指 导 教 师 董文会 2015年3月28日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

鲁迅先生一直都很重视对女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反封 建的思想主题,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对于鲁迅先生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国 内外的专家都已有过研究讨论。论文在大量阅读原着作品和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结合鲁迅先生的各种杂文、散文等,以鲁迅先生的男性视角为切入点,通过鲁迅笔 下的女性形象,来细致的分析女性思想的演变以及对其他作家、读者的影响,以便更好 地理解新时期中国女性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鲁迅作品,女性形象,思想影响 Abstract Lu xun has alway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women's issues and explore, and tried to through literature also feudalism thought theme, called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the liberation, about shaping the image of women in Lu xun's work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already studi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a lot of reading the original works from,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various essays prose of Lu xun, in Lu xun's male perspectiv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the female image of Lu xun's to better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the women thought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the rest of the author's view of women, and Chinese women's effect on the read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Chinese women thought in the new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 The words of Luxun ,The image of woman ,The evlotion of ideas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分析1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逐渐消沉的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摘要: 在鲁迅的笔下 ,有行行色色的人物形象 ,而对知识分子形象的描写,更是种类繁多,形象各异。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大都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生活在这一社会历史时期的知识分子 ,历史给他们提供了其先辈们所不可能有的机遇 ,同时,文化转型和社会的转型给他们极大的希望 ,也给他们极大失望与大痛苦 ,他们是“铁屋子”中被新思潮、新文化大潮“惊起”的“较为清醒”的人们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清醒后的路向,在生活和社会的重压下逐渐走向消沉。这种处境与心态让众多知识分子处于矛盾、孤寂、痛苦的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旧社会知识分子身上所具有的可悲性。在这里,我们针对有反抗意识或无反抗意识而逐渐消沉的小知识分子形象进行重点分析与研究! 关键字:知识分子反抗无反抗消沉 《在酒楼上》中的吕韦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端午节》中的方玄绰以及《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等,在他们身上存在了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对他们来说,我想他们也曾有过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是由于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封建传统观念十分顽固,还有自身存在的种种弱点和缺陷,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他们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消沉了。 通过分析他们失败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悲剧可以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同时也是他们自身意志的悲剧! 1、“觉醒—动摇—沦落”的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这篇小说中,它成功塑造了吕韦甫这个由觉醒逐渐消沉的知识分子形象。起初,吕韦甫可以说是一个较早觉醒的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时期,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他曾和他的战友们连日讨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有时候甚至会争论的打起架来,并且他们还英勇地在城隍庙内拔掉过神像的胡子,从这些壮举中,我们不难看出,年轻时候的吕韦甫思想是多么的进步,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文化的传播者。然而随着生活的不如意,再加上革命又处于低潮中,所以一个具有进步要求的知识分子终于将旧日的豪情壮志、人生目标、以及革命的精神统治抛却了,进而变成了一个情绪消沉,意志颓废,行动缓慢做事又敷衍的软弱的知识分子。昔日的吕纬甫是一个无神论者,可是消沉后的他,竟然为了敷衍母亲,千里跋涉回到故乡为一个三岁时便死去的弟弟迁葬,并且在看到旧坟中没有任何遗骸时,还是让工人把原尸体所处的泥土装到棺材中下葬。他的这一行为与之前的他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同时也表现出了他消沉程度之深!但作者并未正面刻化他内心的矛盾痛苦 , 而是从他的“沉静”、“颓唐”的外貌刻化 ,从他语言行为的描写中,透出他的矛盾、痛苦、孤寂的灵魂信息。 与吕韦甫相比,《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也是一个消沉的知识分子形象。魏连殳可以说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极其复杂的,性格独特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通过他短暂的一生描绘了一个昔日“留过洋”,有过觉醒和战斗,却在种种压迫下逐渐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有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间,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学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恶劣如饥似渴逝世耗费

①èlüèrújīsìkěshìshìhào fèi ②èlièrújīshìkěshìshìháo fèi ③èlièrújīsìkěshìshìhào fèi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这句话的含义:()(2分) ①鲁迅很谦虚。 ②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③鲁迅抓住一切时间紧张地工作。 3、“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这句话的含义是:()(2分) ①鲁迅反对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 ②时间就是生命。 ③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时间,就是图财害命。 4、用“”画出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5、用“~~~~~”画出文中的一句过渡句。(2分)

浅论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浅论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2006年11月15日 李增泓 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失子的寡妇:单四嫂子 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 二、再寡失子的祥林嫂 第二个失去儿子的寡妇是祥林嫂。《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但这样一个平凡的、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妇女,活在吃人的封建社会中,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座大山把她彻底压碎了。 三、离婚的爱姑 失子的寡妇命运是如此,那其他妇女的命运又是怎样呢?鲁迅在《伤逝》和《离婚》中塑造了子君和爱姑这两个人物形象。 四、"五四"新女性:子君 《伤逝》中的子君是"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有文化,有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心中有真挚热烈的爱,跟爱姑又有明显的区别,但结果又怎么样呢? 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鲁迅以妇女为主人公的作品不多,但就在这为数不多的篇章中,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女性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愤怒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其悲剧性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震撼灵魂的艺术效果。《明天》、《祝福》中的单四嫂和祥林嫂,都是失子的寡妇,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毒害,命运悲惨却从没想到要去抗争。《离婚》中的爱姑具有较明显的反抗性,但并没有跳出封建礼教的圈子。《伤逝》中的子君,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敢于冲出封建家庭,与自己的爱人自由结合,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个人的思想局限,同样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悲剧。鲁迅通过这几个悲剧性的女性形象,既同情她们的遭遇,又批评了她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腐朽、反动的封建宗法制度,揭示了妇女要获得解放,首先必须取得社会的解放这个深层的含义。 一、失子的寡妇:单四嫂子 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她是中国旧社会农村"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妇女形象"①。 单四嫂子是勤劳、善良的。守寡后专靠着自己的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宝儿。她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封建礼教"从一而终"、"从子"的观念在她的思想中深深地植下了根。她的心中只有宝儿。毫无疑问,宝儿是她的希望和寄托,是她的劳作以至她的生命的意义。然而她的宝儿突然生了病,神签求过、愿心许过、单方吃过、医生诊过,她尽一切可能想救活她的儿子,然而宝儿最终还是死了。这个"粗笨的女人"的信念和希望就是让儿子健康地活着,但儿子死了,她面对的是无尽的空虚与压抑。她茫然的双眼能看透自己悲剧的未来么?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子,早已经麻木了,"她能想出什么呢?""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梦里,希望在梦里与宝儿见面;她只能呆呆地"等候明天",但明天又会怎样?"作者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种种迹象,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②在封建思想的桎梏、封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分析 知识分子和农民作为鲁迅作品中的两类主要的人物形象,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国民性,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主要表现了他"哀其不兴"的态度,他的农民题材小说更多地表现了他"怒其不争"的思想,更集中地表现出鲁迅作为一个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特点。鲁迅正是通过这两列人物形象,全景式的反映了当时旧中国的普遍社会氛围,从一个国民审视者的视角入手,表现了鲁迅对于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与深切思考。 一、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收入《呐喊》和《彷徨》两部集子中的25篇现实题材的小说,主要有知识分子和农民两大题材。其中,知识分子题材占14篇,真实地描写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清末、辛亥革命和"五四"以后三个重要时期的精神和生存状况,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其精神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 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以及《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一件小事》中的"我"和《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等。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希望大家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

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形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d4206659.html, 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形象分析 作者:王蒙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11期 【摘要】鲁迅通过塑造封建科举制度受害者孔乙己的形象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思想。鲁迅将故事的主要场所定位在了鲁镇的咸亨酒店,文章分析了《孔乙己》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此形象特征表现为三方面,即:时时处处展示自己读书人身份、身受科举制度毒害却执迷不悟、身心俱毁至死仍不觉悟。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旧社会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关键词】孔乙己;毒害;悲惨;执迷不悟 一、时时处处展示自己读书人身份 在《孔乙己》中,鲁迅把旧社会众生浓缩在了一间叫咸亨的酒店里。这个酒店的酒客,有两个不同的等级:以下层劳动人民为主的“短衣帮”和以上层地主阶级、有钱人和读书人为主的“长衫客”。“短衣帮”们因为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在酒店里只能站着吃喝,“长衫客”们却可以走进酒店的专属包间坐着,慢慢享受酒肉佳肴。孔乙己初次出现在酒店里,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他是站着喝酒却穿着长衫的惟一的人。既是穿长衫的,就应慢慢走进屋里,愉快地坐着吃喝。但是孔乙己却不能,他只能跟短衣帮一样,在柜台外站着喝酒,不伦不类。他读过书,但是没有考上秀才,不能依靠认识的字、读过的书来生活,那就必须用劳动来谋生。但是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就在于它不但使人与劳动脱离,而且还教育人轻视劳动阶层,灌输唯有读书是最高尚的思想。不劳动,不能生活,自然越过越穷,可是孔乙己还是死要面子,觉得读书人无论如何都应该比普遍人高一等,处处要显示出自己的身份,卖弄学问。站着喝酒这个细节显示他不是地主阶级,不是有钱人,理应把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脱下来,融入短衣帮的人群里。可是孔乙己又不愿承认自己的穷困潦倒,相反还觉得自己比他们都要清高,处处摆读书人的架子。他既不属于贫穷人士也不属于上层地主阶级,与这两个社会主流阶层都存在着距离。生活贫穷的孔乙己和当时社会的下层人民没有什么两样,但他时刻穿着在他看来是身份象征的“长衫”,这表明孔乙己内心虚荣,用长衫来维持自己引以为荣的最后一点自尊。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内心轻视广大劳苦众生,同时又渴望融入在他看来高大上的上层地主阶级和读书人、有钱人的世界,这种意识使他处在一种尴尬的社会地位当中,不但不被这两个阶层认可,反而成为他们讥讽的笑柄。孔乙己穷苦、懒散,身上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年多没有补,也没有洗”;反复被人欺负、殴打,脸上经常挂着新痕旧伤,偏偏他又自恃清高,满口“之乎者也”,“孔乙己”称号由此而来。鲁迅通过对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肖像、穿衣、话语及称号的刻画,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社会地位与思想意识的矛盾所在。孔乙己热衷功名利禄,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时刻不愿脱下标志自己读书人身份的长衫。 二、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却执迷不悟

鲁迅与时间课后答案

鲁迅与时间课后答案 一、近义词 繁忙(忙碌)勤勉(勤奋)懒散(散漫、懒惰)宝贵(珍贵) 反义词(空闲)(懒散)(勤勉)(平凡)二、回答问题: 1)、结合课题,想想课文为什么要用上一系列具体的数字? 第一节中的数字说明了鲁迅很勤勉,他生命短暂,但是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却是丰富而宝贵。 第二节中的数字写出了(删) 第三节中年份和写作数量的列举充分说明了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写作数量很多。第四节中的数字说明了(删) 2)、为什么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你认为学习时应该怎样抓紧时间、善挤时间? 答:因为海绵里能不断挤出水,繁忙中也能挤出时间。时间是掌握在人的手里的,一个人只要抓紧时间, 再忙也会有时间。所以,我在学习时,…………(联系生活实际,自己发挥) 3)“鲁迅的巨大贡献都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这句话的含义是鲁迅一生写了640万字,为人类作出很大的贡献。他的巨大贡献是跟他抓紧时间、善挤时间分不开的。 4)、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5)、课题中的“与”字,将“鲁迅”、“时间”连接在了一起,请问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鲁迅是个珍惜时间,善于挤时间的人。他勤奋写作,在短暂的生命中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6)整合课文信息,撰写鲁迅简介: 根据文中了解到的信息,我们试着为鲁迅先生做个简介。(100字) 【要比较简洁地介绍一位人物,一般需要介绍:姓名、哪里人、干什么的、突出的成就、主要的品格特点、他的人生格言等。】 三、课文内容填空: 一年到头,鲁迅(),即使在()时,鲁迅也和()一样辛勤的工作。他一生只活了()岁,可是却给我们留下了()万字的著作。那是多么()的数字啊! 四、摘录文中的比喻句,并写一句:

2019-生命的路,鲁迅阅读理解答题-推荐word版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生命的路,鲁迅阅读理解答题 篇一:鲁迅生命的路 生命的路 鲁迅 想到人类的灭亡是一件大寂寞大悲哀的事,然而若干人们的灭亡,却并非寂寞 悲哀的事。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 不得。 自然赋与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退步的也还很多,然而生命 决不因此回头。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来 亵渎人道,人类的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以 前早有路了,以后也该永远有路。 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 昨天,我对我的朋友L说,“一个人死了,在死者自身和他的眷属是悲惨的事,但在一村一镇的人看起来不算什么,就是一省一国一种……” L很不高兴,说,“这是Natur(自然)的话,不是人们的话。你应该小心些。” 我想,他的话也不错。 篇二:阅读答案 熬住就是一切 参考答案: 1.熬住就是一切;举例论证。

2.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 3.示例:不好。因为“龟兔赛跑”中的“龟”虽然跑得慢,但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而“守株待兔”中的“宋人(农夫)”虽然也在坚持,但异想天开,坐享其成,一味死守,与中心论点不 符。(言之有理即可) 4.承上启下(过渡)。(2分) 5.答出与中心论点基本吻合的名言警句即可。 6.去掉不好,因为“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使人生竞技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使论证更严密。同时“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 住”,又进一步强调了中心论点:“熬煮就是一切”。如果去掉,论述显得不够严密,中心论点就显得太片面、太绝对。(意思接近即可) 7.示例:熬,就是怀揣梦想,身心健康,脚踏实地,刻苦勤奋??坚持坚持再坚持!(意思接近即可) 将兴趣进行到底 参考答案: 1“将兴趣进行到到底”或“兴趣是成功的的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成功的关键!”或“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2(1)对学习产生兴趣,开始认真学习(2)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动力 3通过引用刘谦的事例引出论点 4例:我们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有持久的学习兴趣。过去。我对语文学习忽冷忽热,影响效果。要取得进步,就应当调动学习积极性,长期快乐 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 1.窥 2.委婉(婉转) 3.前者因信任我能独立完成,所以放手;后者难度较大;除鼓励外还具体帮助我,体现母亲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 4.“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取得了成功由于吃惊而发愣的样子 5.赞颂了一位仁慈、善良、感情丰富而又充满理智的母亲 6.略

读《孤独者》

读《孤独者》——复仇的魏连殳,觉醒的鲁迅 1925年许广平曾在给鲁迅的信中写道:苦闷则总比爱人还来得亲密,总是时刻地不招即来,挥之不去。苦闷,成为二十年代人们生存着的一个普遍状态,尤其是那些富有革命新思想企图革命运动改造社会的觉醒者,那些曾经有心革命却被社会孤立,为庸众所不解最后堕落的孤独者,何戟独彷徨,鲁迅与小说的主人公魏连殳一起,成为绝望的孤独者,冷眼看世界,有着强烈的自我放逐以致自我戕害的倾向,但是魏连殳似乎成为假想的对象,代替沉默的鲁迅验证了一个彻底失败后的孤独者的最后境遇,同时成为了一份警戒,它告诫鲁迅,告诫那个年代与鲁迅一样沉默、尤感虚无的人们,必须摆脱魏连殳那样的身心双重残害,必须走出失败与死亡的局限,在现实生存中,超越自我,完成新生。而这也成为了沉默的第二次绝望的鲁迅走出低潮,走出绝望的决心。 小说的主人公,魏连殳,曾经是寒石山唯一一个出外游学的人,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被村里人看做是异类,小说一开头就说他见人爱理不理,但又喜欢管别人的闲事,最让人感到异样的是他特别喜欢发表评论,而且惊世骇俗,也就是有着自由独立思想和自由独立精神。然而五四落潮之后的他,经历了社会腐朽的难以改变,庸众愚钝的难以改造,希望最后沦为绝望,梦想最后沦为黑暗,抗争最后沦为堕落,又回到了原地。就如同《在酒楼上》中吕纬甫说的:“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魏连殳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心理下,回到S城参加祖母的葬礼,从此开始了一段自厌、自虐,自我精神生命的自戕,肉体生命自毁的道路,这条道路沿着自我的逐一失败最后通向彻底的毁灭。 然而魏连殳的自虐,是让活着的我看着失败的我慢慢死去,他不仅走向了对自我生命的背离,也实施了对整个生存世界的彻底否定——实际上是一种报复。自虐,既是生存又是死亡,是一种生存的死亡方式。生存,即背叛先前那个有意义的自我,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死亡,即精神的戕害,肉体的自毁,孤独地离开理想的世界,遁入身心虚无之中。这自虐中饱含这报复的成分,“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说明有很多人不愿意“我”活下去,而我偏要活下去,向他们证明企图杀死我的社会和人们根本无法杀死我,我依旧可以“风光”的生活在这世上,做杜师长的顾问,拿可观的薪水,随意糟蹋生命和钱财。这是报复,这是对与那些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的报复,是对造成那个有意义的魏连殳彻底失败的社会的报复。 小说中魏连殳的报复在以下几处表现尤甚: 魏连殳回S城,参加祖母的葬礼。由于他是异端人物,祖母死后,村里人都很紧张,怕他不按规矩办事,但没想到,他很爽快就答应了,他只说:都可以的。村里人,抱着病态心理,企图可以泄一泄气般的驳回魏连殳反对传统丧葬仪式的要求,企图让魏连殳的新思想新要求被群众打碎,被彻底否决,也就是企图看魏连殳的“好戏”。但是连殳让他们“失望”了,只一句“都可以的”,不仅使村里人失望,更是对他们畸形病态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报复。冷漠,是对他人的最强烈的回击,当人们企图你对之严厉声讨、强烈辩驳时,唯有冷漠才能打碎人们畸形病态的盼头,打碎他们的希望而让他们失望。然而连殳,毕竟是内心困苦的,对祖母感情也是非常深的,在所有人都以为连殳并不会在丧葬上哭泣的时候,连殳坐在草荐上还是失声痛哭了。“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文中提到,丧葬上大家都怏怏地,似乎想走散时,连殳沉思后便开始痛哭,哭,不仅为祖母,更是为自己。这一哭,实际上开始打开连殳的死亡进程,祖母是他一生最后的依托,最后的亲人,祖母一去,希望也殆尽。连殳从此开始放弃人生。 到小说的后半部分,魏连殳上任杜师长的顾问后,走上了彻底自虐的道路,是对自我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彻底的自毁,同时也开始了对周围人和环境实施报复性的蔑视。从前对房东的两个孩子,大良和二良是特别的喜欢,对他们有求必应,“那房主的孩子们, 总是互相争吵,打翻碗碟, 硬讨点心, 乱得人头昏。但连殳一见他们, 却再不像平时那样的冷冷的了, 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听说有一回,三良发了红斑疹,竟急得他脸上的黑气愈见其黑了;不料那病是轻的,于是后来便被孩子们的祖母传作笑柄”,这实际上是寄予了鲁迅的“进化论”的思想,认为孩子是未来,希望至少还存留在孩子身上。而彻底绝望后的连殳态度也有了彻底的改变,有东西摔在院子里,就称大良的祖母“老家伙,你去吃罢”,让孩子学狗叫,磕响头,才买东西,对他们恶意取乐。这样的改变,传达了这样了一个信息,就连魏连殳最后的寄予在孩子身上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进化论思想的支柱轰然倒塌。连殳通过这样一种对过去那个有意义的自我背弃,通过对自我精神的戕害,通过对周围人群的戏谑和蔑视,实现他对这个社会的报复。 小说的文眼,那封连殳寄给“我”的信道出了连殳真正的心迹。“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矛盾。连殳如今所躬行的,比如上任杜师长的顾问,在报纸上发无意义的文章,蔑视孩子和老人,糟蹋钱财和身体,这一切都与曾经那个异端,那个有意义的自己的理想相背离;如今所拒斥的都是饱满的自己,鲜

鲁迅笔下的人物

鲁迅笔下的小说人物2007-08-27 04:55 ●狂人: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一个敢于向世俗社会挑战的民主主义者形象。性格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是由于它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作者是按照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特征来塑造人物的。狂人的语言、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逻辑也不清晰,但是含意丰富而深刻。作者着意表现狂人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表现出清醒地认识、深刻的思想和惊人的洞察力,所以狂人的“不狂”是在于他说出了人们不敢说或者还没有说出了的话,从写满了“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字缝里发现的吃人本质,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面纱和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残害,揭示了封建制度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他的话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狂人的批判精神是人类社会前行进程的动力。 ●阿Q:鲁迅通过阿Q来挖掘中国国民的灵魂,其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现实面前不敢正视,不愿承认,更不去总结教训,而是以假想的胜利来欺骗自己,安慰自己,再以自己在虚假胜利中的陶醉去欺骗别人。这种性格曾经严重的存在于被列强所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也存在于今天的这个社会中,甚至整个人类社会。也许这种性格还会长期的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 ●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底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它既不愿与做工的“短衣帮”为伍,又无力跨进那“穿长衫”的阔人之间,只好站着喝酒。孔乙己的可悲在于他始终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常以“君子固穷”的谎言来麻醉自己、自我解嘲。作者在对孔乙己的迂腐懒惰做深刻揭露和批判的同时,对他的不幸遭遇也寄予了同情。孔乙己悲剧包含着鲁迅对中国历史、社会的清醒认识。 ●夏瑜:这是一个让人悲叹的革命者的形象,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小说没有写他是如何进行革命斗争的,而是以浓重的笔墨写了他牺牲前后的孤独、悲凉和寂寞。他的理想、他的为理想而奋斗的行为,他的为理想而献出的年轻的生命以及死后被用来治病的鲜血,这一切都不被他所爱的人理解,反而误解,反而憎恨。但是他仍然爱他们,并因为这爱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他不仅仅是一个革命理想的殉道者,而是一个人类理想的殉道者。 ●祥林嫂:祥林嫂深受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的毒害,陷进封建礼教给妇女规定的牢笼里,尽管她勤劳、质朴、善良、热爱生活,仍为社会所不容,最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被逼无奈惨死在新年庆典的雪夜之中。作者的深刻之处是细致地描绘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环境:这个环境的构成有鲁四老爷、“我”、祥林嫂自己、柳妈还有鲁镇的人们,或许还有所有的国人。特别是以“我”为代表的以启蒙者自居的知识分子,更应该反省自己在造成祥林嫂悲剧中的历史、社会责任。 ●涓生: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存和生活的冲突,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一个有着理想并为着这个理想已经付出了行动的理想者如何在现实的生存中败下阵来。这种失败毁灭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的脆弱是涓生所要面对的,也是我们所有人要面对的。理想不能停留在“伤逝”中。 ●舜:从上古的贤君、圣人到“五四”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中国的脊梁”,使我们看到鲁迅对中国社会历史、现实和未来得信心。所以鲁迅不是一个悲观厌世者,不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而是一个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先行者”。从舜的形象中我们看到了鲁迅的形象,他是真正的“中国的脊梁”。 ●魏连殳:是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他的悲剧是理想者的悲剧。他反抗现实,追求理想,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现实战胜了理想,魏连殳咀嚼着伤痛离开人世,他的狼嚎般的哭声回响在他曾经为之奋斗的现实中。他的悲剧在于他思考着痛苦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是一种无援的思想,但他是精神界真正的战士。 ●女娲:本是人类的始祖,可在鲁迅的笔下这位人类的始祖在苦闷和宣泄中创造出一群群小东西,这些小东西却又使她不喜欢,甚至讨厌。“五四”启蒙者在精神上无疑有着这样的“始祖”情结,他们在创造世界、创造未来,可是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创造结果是那样的出乎意料,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符合自己理想的结果。于是充满了荒唐感,却又无可奈何,陷入了失望与焦虑之中。 ●后羿:后羿在神话中是一个为人类立下大功的英雄,他的悲剧是一个英雄的悲剧。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后羿的悲剧套用郁达夫的话说“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强的半绝望的国家”。wen墨子为宋国立下大功,回国后却遭遇了搜检、募捐、避雨被赶,最后得了感冒。理想者的悲剧不在于理想不得实现,而是理想者在世俗的世界作为“异类”被那些需要理想而实现不了理想的人所冷落所误解所欺凌,甚至可能会被毁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