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七含解析人民版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七含解析人民版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七含解析人民版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质量检测七含解析人民版

专题质量检测(七)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桂林、贺州联考)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

A.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解体无关

B.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例

C.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主要原因

D.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解析:选D。材料认为鸦片战争推动自然经济解体,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部分,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三种教材均未提及二者的关系,故B项错误;封建社会也曾发生过众多战争,但自然经济并未解体,故C项错误;三种教材都认同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D项正确。

2.(2019·龙岩质检)下表是“1843~1850年广州、上海生丝出口统计表”(单位:包)。据此推知( )

A

B.中国完全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D.太平天国运动抑制了广州生丝出口

解析:选A。比较材料中生丝出口数据发现,上海1843年为0包,1850年为13 794包,其生丝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广州,据此推知江南地区仍然是中国丝织业的中心,故A项正确。

3.(2019·黄山模拟)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

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C.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解析:选C。根据表格数据,1848~1852年英国商品输华值呈现下降趋势,这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市场的依赖性较小的结果,故C项正确。

4.(2019·沈阳模拟)马克思曾经说过:“依靠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在促进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方面,没有发生丝毫影响。”造成这种出口贸易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工业生产产量不足

B.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

C.中国通商口岸数量过少

D.英国的产品有质量问题

解析:选B。根据材料“在促进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方面,没有发生丝毫影响”得出英国工业品在中国销路不畅,结合所学可知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具有天然的抵制作用,故B项正确。

5.(2019·芜湖模拟)根据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规定,安徽芜湖被增开为通商口岸。1877年芜湖正式开关,下面是芜湖开关后历年贸易额的折线统计图。材料信息反映这一时期的芜湖( )

A.进出口贸易额增长缓慢

B.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趋于瓦解

D.日益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解析:选D。由图表可知芜湖开关后贸易额迅速上升,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芜湖开关后历年贸易额的统计情况而非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英烟台条约》规定,安徽芜湖被增开为通商口岸”,结合芜湖开关后历年贸易额统计可知,芜湖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

6.(2019·乐山模拟)下表展示了我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创办”具有某些时代特征。主要是( )

A

B.社会性质影响近代化进程

C.受到抑商政策严格限制

D.经营模式落后于世界潮流

解析:选B。从材料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可知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导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不充分,故B项正确。

7.(2019·赣州期末)到1928年底,美、德、挪、比、意、丹、葡、荷、英、法、西等国相继与国民政府签订新关税条约,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将协定税则改为国定税则,将值百抽五税率改为差等税率,税率由5%至80%共14级。这些变化( )

A.使中国真正实现关税自主权

B.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扭转了中国贸易的逆差局面

D.使关税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财政来源

解析:选B。材料“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将协定税则改为国定税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关税自主的局面,但是客观上实行国定税则,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民族工业,有利于其发展,故B项正确。

8.(2019·安阳模拟)1930年中国的国际收入为20.58亿元,1935年骤然降至14.29亿元,经常性收入从1929年的14.76亿元降到了1935年的6.62亿元。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B.中国经济深受国际经济状况影响

C.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导致萧条

D.国内战争严重阻碍对外出口创汇

解析:选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1935年推行的,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29~1935年可知,此时处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故B项正确;一战的时间是在1914~1918年,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中“国内战争”与题目中的国际收入无关,故D项错误。

9.(2019·深圳模拟)

A.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B.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反映了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

D.加剧了中国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解析:选A。从表中可以看出1927~1936年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这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故A项正确;表中所述现象是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表现,故B项错误;官僚资本在抗战时期逐渐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材料也无法体现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材料所反映的重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工业结构的均衡发展,故D项错误。

10.(2019·福州质检)《庄子》中有“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卫生”意指“养身”。1908年,京师自来水公司在阐述公司创建初衷时称“利便京师卫生、消防起见,地居首善,事关公益,须维久远”。“卫生”词义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

A.民族工业的发展B.公共卫生事业的发达

C.中西文化的融合D.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选C。“卫生”新词义是西方传入的,与民族工业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发达”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看,“卫生”新词义是西方传入的,是西学东渐的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民众生活的变化,且当时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故D 项错误。

11.(2019·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阶段考试)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

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现象表明( ) A.西方控制了中国近代运输

B.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

C.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缓慢

D.外国侵略阻碍了近代交通发展

解析:选B。从材料中可知,轮船、铁路和公路都是在外国侵略下出现的,表明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不是依靠国内技术自主形成的,故B项正确。

12.(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

以上四幅图分别是1952年、1962年、1975年、1982年的《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的照片。据此可以推知( )

A.政治局势的变化影响意识形态的宣传

B.新时期《人民日报》已不再作为党的舆论工具

C.党媒始终没有受到“左”倾错误影响

D.大众传媒为夺取民主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选A。图一的头像是毛泽东与孙中山,反映的是庆祝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联合建国,图二的头像是毛泽东与刘少奇,反映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图三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此时“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图四反映了新中国国际关系取得重大成果,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重庆六校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熙年间广州海关征税,货税按货物精粗而定,大都为百中取二,或百之三四,由行商承保代缴(政府指定的十三行商人称行商)。正项的钞税,似属有限,夷商最大的负担,实为官礼与“陋规”(简称规礼),即纳入经手官吏私囊的各色繁杂费用。雍正初年,整顿财政,将规礼归公,每年总额常超出海关的正额。规礼归公之后,新之规礼又随之而生,据乾隆年间的调查,有六七十种之多。夷商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关税税率。

——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材料二1859年两广总督和粤海关监督邀请洋人来广州“帮办税务”,咸丰十年,推行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新关正式成立。海关总税务司以增加上缴税款数额,博取清政府信赖。参照西方管理体制,陆续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法规和办事细则,同时,改善计征关税程序,长期

执行“协定税则”,实征的进出口货物税额,都在值百抽五以下,减轻了外商税负。但因革除地方陋规什费,计征漏洞较少,其上缴中央的税收总额,反较前有所增加。受清政府委托,海关还负责建设灯塔、设置航标、管理港口;资助外交使臣出访,促进中国参与博览会和世界会议组织;收集气象资料,用于天气预报;督办同文馆,培养外交人员;插手中国的内外债和外交事务。

——英国剑桥大学方德万《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关税征收的特点,说明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国海关制度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造成哪些影响。(13分)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大都为百中取二,或百之三四”“由行商承保代缴”“将规礼归公”分别得出税率较低、行商代为缴纳(没有专门的征收机构)、制度不规范(缺乏明确完整的海关制度)、政府承认规礼合法性。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上的专制制度、经济上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以及低关税有利于农产品出口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变化,材料二“外籍税务司制度”反映出外国人控制海关;由“陆续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法规和办事细则,同时,改善计征关税程序”可知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由“长期执行‘协定税则’”可知税率不自主;由“督办同文馆,培养外交人员”可知海关兼领洋务活动;由“插手中国的内外债和外交事务”可知海关插手内政外交。第二小问影响,辩证地分析,既有利于推动洋务运动和海关制度近代化,也方便列强插手中国内政和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1)特点:税率较低;行商代为缴纳(没有专门的征收机构);制度不规范(缺乏明确完整的海关制度);政府承认规礼合法性。原因:“海禁”政策限制外国人到中国经商;封建制度下对人治的认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海关制度的完善;低关税有利于传统手工业品出口。

(2)变化:外国人控制海关;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关税税率不自主;海关兼领洋务活动;海关插手内政外交。影响:中国海关出现半殖民化;推动海关制度近代化进程;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方便外国商品打开中国市场。

14.(2019·邯郸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反映了1873~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单位%)。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12分)(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材料中1873~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的情况确定选题角度;其次,根据论题进行合理、严密、清晰的阐述;最后,结合史实,表述成文。

答案:示例一

论题:从1873~1930年,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色彩不断加深。

阐述:1873年,中国出口的商品以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手工产品为主,而在1873年以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农产品比重不断上升,且从1910年以后,成为中国最多的出口商品,这是因为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中国通商口岸的增多和西方在华侵略权益的扩大,中国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一变化说明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半殖民地色彩不断加深。

示例二

论题:从1873~1930年,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阐述:1873年以后.中国出口的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中的机制产品的比重虽然较小,但是其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这是因为在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随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增强了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出口的机制产品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示例”仅供参考,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1.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全面掌握 教材= 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 目录+正文+ 黑体字+小字+ 图表+注释+ 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 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 考纲要求+ 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 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 =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 = 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归纳历史线索;进行纵横比较。 理解基础上强化记忆,务求过关;按史实、结论的要素进行索引式记忆、尝试记忆;简化记忆,牢记关键词;自主整理知识,按自己的方法牢记;切忌从头看至尾,什么也没记。 第三,历史高考以能力为主导。历史选择题的解题还是:熟记课本主干知识,运用相应历史学科能力正确选择。历史非选择题的解题还是:以课本历史知识为资源,独立运用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评价历史事实。 1.学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历史; 2.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5.学会认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四,历史高考复习不可能一撮而就,成功在平时,所以每天进行适量的、规范的训练,这才是成功之道。 1.以练习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主体; 2.依据高考模式进行三限:限时、限量、限分值; 3.严格要求按规范答题,主观题进行上本训练; 4.强调更正,每人必须准备错题本和草稿本; 5.练习更正后必须回归训练目标,务求举一反二。

[高考复习]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2011·沈阳四校期中“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 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1.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苏美三国关系变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就奉行对华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政策,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撕毁与中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我国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危害以及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可谓内外交困.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2.2011·唐山模拟2009年美国国家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指出:“上海在中美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在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篇章.”之所以对《上海公报》给予高度评价是基于() A.美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B.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实行“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 C.美国政府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揭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 D.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维护了亚太地区稳定 2.C【解析】材料中“在37年前”即1972年,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2011·增城模拟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他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的新动向是() A.美国强调中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 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3.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美国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考虑对华采取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政策,故应排除A和D;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故应排除B;由于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而且中苏关系恶化,美国想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对苏联施压,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 4.2011·台州中学期中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外交大事记 错误!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甲、丙、丁B.乙、丙

2020高三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

2020高三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二.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 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 的基本路线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并写入党章 三.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 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高三历史专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

高三历史专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 一、发展概况 1、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以为中心的独立革命 (1)背景: A西欧国家(英、西、葡)对美洲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以屠杀、掠夺贩卖黑奴等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并进行殖民统治。 B 经济的发展,美洲人民强烈要求摆脱欧洲殖民统治,双方矛盾尖锐。 C 思想传播,殖民地人民意识觉醒。 (2)主要事件: ~年美国战争;~年革命(杜桑·卢维杜尔); 1815~1826年战争(玻利瓦尔解放今天的、和;圣马丁解放了、和首府以后引退);葡属独立。 (3)性质:反对,美国独立战争还具有的性质。 (4)特点: A 为中心。 B以的形式进行。 C运动受思想的影响。 D带有和的双重性质。 (5)影响: A美国独立战争: B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2、19世纪上半期:以为代表的反殖反封建斗争 (1)背景: A 使西方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加剧,殖民侵略以为主要形式。 B殖民主义者与势力开始勾结,亚洲各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 (2)主要事件: 、、、、 (3)性质:具有和的双重性质。 (4)特点: A以为中心。(同时期欧洲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20—30年代希腊、比利时独立;1848年革命中的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 B_______或__________领导,提不出___________纲领,大都带有_______色彩。 C具有______________的双重性质(最突出) D发生在工业革命完成后 (5)影响: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表达了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革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从总体来看,这些民族起义大多以失败告终。尽管各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起义均属_________________运动,即领导起义的多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阶级,他们不是_____________的代表者,没有先进思想指导,提不出________纲领,尽管有的起义规模大、时间长、地域广,对殖民主义打击也很沉重,但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镇压下,终究难以胜利。同时期亚洲______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亚洲觉醒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一、一些常见词语的理解 1、简述、简要述评、简要评述、简要说明、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概述、试述(1)“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 ★评价:评定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与评价二者的区别在于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偏重于结论。历史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 (2)说明(表明),一般来说就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如2005年江苏卷工业化题第②问“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此外,“说明”有时相当于“表明”的意思,或相当于从所给材料可得出什么结论(有时题目直接用“表明”)。例如:1995年高考三大发明材料题第④问“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问“表明了什么?”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此外还有阐述、分析的含义。 指出: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 ★“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样? ★列举(举出):一个一个的举出来。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3)“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要求“简”,就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简单扼要,既要简单、精炼,又要准确抓住要点,亦即抓主干去枝节,点到为止,否则是面面俱到或简而不要。 例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写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就行了。当然写出“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必须先回顾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政治领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进行归纳、提炼,书写虽然简单,但思维过程并不简单。而学生往往拿到题目总是力求在头脑中直接想出答案(一般很难做到,除非是史实直接再现),一旦想不出就会将记忆库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和盘托出或想起老师“多多益善”的谆谆教导后,一开始就盲目的下笔如有神,结果长篇大论、离题万里,即使有那么一些沾边的内容也因为卷面拥挤、不清楚而成了水草中隐匿的小鱼。 2、体现、反映、表现、意味 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在历史试题中意思相近,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 体现是某种性质或者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险象。表面的能直接看到现象的东西,觉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 表现,则是就历史情况、历史事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的表现。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 3、结合、联系、据、依据、根据 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古代政治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政治 (本专题为高考超星级核心考点,几乎每年必考,请同学们务必重视)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夏: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2.商: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来决定,王权和神权的结合(甲骨文)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分封制⑴目的:进行有效统治⑵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的后代⑶影响:积极:巩固王权、加强统治;消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三种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⑴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 ⑵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 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5西汉 ⑴中央集权:汉初郡国并行,封国常与中央抗衡;汉武帝: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⑵君主专制:汉武帝:内(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 6唐 ⑴中央集权问题并未很好的解决,唐朝后期藩镇割据,节度使作乱(安史之乱) ⑵君主专制: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草拟、颁布政令)、门下(审核政令)、尚书(执行政令)三省长官均为丞相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7宋 中央集权 ⑴军事:杯酒释兵权;地方精兵强将编入中央禁军 ⑵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⑶财政:设转运使,地方财政大部分运往中央 特点:重文轻武;分割权力,相互制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积贫积弱 影响: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君主专制 ⑴宋初,设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⑵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财权 8元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课程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课 件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基本能力 目标\要求 Ⅰ Ⅱ Ⅲ 获取和 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 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 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 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3.基本情感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

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全面掌握 教材=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目录+正文+黑体字+小字+图表+注释+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考纲要求+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之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之《我国封建社会的行政制度》 一、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1)、形成和演变:A、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在确立皇权至上的基础上,建立起三公九卿制,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B、汉承秦制,汉朝继续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只是在某些官职在名称上有所变化,职权范围变化不大。(2)、影响: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三省六部制(1)、形成和演变: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唐朝延用并完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他们相互牵制和制约,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元明清时期在沿用的基础上稍有变化,但变化了只是局限于形式。(2)、影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制度的建立,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于成熟。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唐朝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3、上述两种制度的主要区别:(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朝,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盛行于唐。(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和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与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中,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六部制中,由于三者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的皇权。(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①、经济基础:井田制;②、受封的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行政、军事、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③、作用: 2、郡县制:(1)、起源于春秋初期。秦统一全国后,这种制度在全国推广,并被后世所沿用,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分封制不同,郡守与县令不是世袭,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各郡县在政治、经济上没有独立性,也没有自己的军队。所以郡县制的实施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3、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制汉初在地方推行。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形成了王国问题。侯国相当于县,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了王国问题。 4、行省制度开始于元朝。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统治需要,巩固和发展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我国选官(才)制度的演变 1、世袭制;军功受爵; 2、察举制度两汉时期,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拨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和征召等内容。选官标准:前期是才能和品德,后期却变成门第望族。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度(1)、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A、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B、唐朝时:①、贞观时,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精品】2018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大历史框架整理

【精品】2018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大历史框架整理

②爆发:1517年马丁·路德揭开序幕。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简化仪式,《圣经》权威,君权至上。结果:形成路德新教,确定“教随国定”原则。 ③扩展:加尔文教;英国国教(清教)。④评价: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是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打破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和教育发展;加尔文教成早期资产阶革命旗帜。 中心。 2.18世纪晚期美国独立战争胜利,颁布1787年宪法 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规定美国国家权力 法、行政、司法三部分组成,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的 行使,行政权赋予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司法权集联邦法院。并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和总统 邦共和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形式。 文化 文艺复兴: ①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的精神追求;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②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③成就: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达·芬奇《蒙娜丽莎》。④评价:欧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打破天主教会精神专制,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思想: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它 质疑教会和统治者说教,抨击教会权威,反对专制和愚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其核心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运 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它被视作判断是非 一标准,并反对一切外在权威;号召人们构建一个更符性和人性的社会。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全书派和德意志的康德。 2.科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成,为两次工业革命奠基。

2018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专题一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Ⅰ.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并推广铁农具和牛耕。 2、秦朝: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3、两汉: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 4、魏晋南北朝:马钧改进翻车;水碓、水磨加工谷物;西北嘉峪关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 5、唐朝:创制曲辕犁、筒车;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6、总结生产技术的作品:北朝的《齐民要术》;明朝的《农政全书》。 二、重农抑商——政府采取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隋朝:沿用均田制和租调制,部分推行以庸代役。 4、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5、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6、明朝:推行“一条鞭法”,引进玉米和甘薯,推广植棉。 7、清初: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推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三、修建重大水利工程 1、春秋:邗沟和芍坡。 2、战国:秦国:都江堰、郑国渠;魏国:西门豹渠。 3、秦朝开通了灵渠。 4、隋朝开通大运河。 5.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

6.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 Ⅱ.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商周:经济重心在河南、陕西一带。 2、春秋战国: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南 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 3、秦汉:经济重心在关中一带,但珠江流域和长江流 域经济有所发展。 4、魏晋南北朝:经济重心在关中和中原地区,但江南 经济逐渐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5、隋唐: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南宋: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 7、明清: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表现:江南 出现了资本生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 Ⅲ.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一、封建社会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确立,1952年底废除)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如屯田制、均田制)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1)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结束:1953~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二、中国近代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农民土地所有制)。 2.辛亥革命: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国家土地所有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农民土地所有制)。 2、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实行双交双减的土地 政策。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土地

高考历史小专题复习

高考历史小专题复习:宋朝的历史 一、课程标准 列举宋朝政治制度史实,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概述宋朝商业发展的情况、特点及影响,了解手工业与海外贸易发展的史实。 知道宋词的文学成就及其特色。 概述三大发明在宋朝发展完善的情况,认识其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贡献 列举宋代理学、心学的代表,说明儒学的发展。 二、近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方向分析 宋朝政治制度与唐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原因的分析 综合认识、全面认识宋朝 宋朝文化发展情况、特点及原因 宋朝科技发明外传概况、科技发展与文化教育、政治管理的关系 宋朝所处的时段及时代特征、科技发展与经济、政局关系 宋朝经济特点、宋朝商业革命的综合认识 三、宋朝历史重要知识点整合 综观宋朝 (一)宋朝政治: 1.北宋初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加强中央集权:兵权收归中央,各地精兵强将 抽调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2)加强皇权: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行政)、枢密使(军权)、三司使(财权)分割相权。 2、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 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2.北宋王安石变法:(见选修一) (二)宋朝经济: 1.农业:宋朝以后,我们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高转筒车(宋)等灌溉工具 2.手工业:宋朝时,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定窑、汝 窑、哥窑、官窑和钧窑;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3.商业:北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没有了严格的地域 限制和时间限制;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海外贸易发达。 (3)宋朝思想文化 (一)思想:宋朝是中国传统儒学的复兴时期。此时期,儒、道、佛三教汇合,形成了理学这一哲学形态。它有理学和心学两个流派。理学形成后,被统治阶级奉为官方哲学,成为六七百年间(宋、元、明时期)居于正统地位的社会思潮。 1、理学: (1)背景: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儒家学者的努力(儒学复兴运动)。 (2)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道教思想。 (3)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理学集大成者,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4)思想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历史高三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七)

专题检测(七)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标题,你觉得哪项最不适宜() A.造纸术: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B.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D.印刷术:没有它就没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3.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4.明清时期,以大量记述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已开始流行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扩大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5.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6.(2012·四川高考)下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最新高三历史专题1 专题综合训练

专题综合训练 1.[课标全国Ⅱ2018·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课标全国I 2017·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3.[课标全国Ⅱ2014·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4.[课标全国Ⅲ2016·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5.[课标全国Ⅲ2016·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翻的区域日益扩大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选修12

2016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15高中历史选修1-2 考点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 01.(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37)中华民族(14分) 中华文明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运用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角度叙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答案】史实: 水平1:能围绕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中华文明的发展是在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中实现的。在中华文明的初始阶段,中原是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秦汉时期,通过开边移民、开通两域,在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中,汉民族开始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推行改革,汉族与少数民族双向交流,取长补短,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隋唐时期,推行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与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的交往,成就了文化的繁荣与恢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宋辽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冲突中融合。蒙元时期,疆域扩大,行省制的创置、宣政院及澎湖巡检司的设立,使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被置于重要的统一管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明清时期,设伊犁将军、驻臧大臣等,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与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总之,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文明区域不断扩大,民族联系不断加强,多元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水平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度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 其他答案。 组织: 水平l:叙述育逻辑、时序感强 水平2:叙述较连贯、时序感较强 水平3:语句通顺 其他答案。

【考点定位】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和民族融合;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唐蕃关系;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康乾盛世(上)·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名师点睛】中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多元民族文化是中国和平发展的社会资本,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大厦的基石。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化格局是一个多元的,所谓多元,就是说每一种文化都有他自己的独立发展性,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是一种哲学上的思辨问题,我们往往都会把这个问题归结成为民族团结问题,其实他更是一个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02.(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答案】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总结

专题一中外政治制度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 1、西周:分封制 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 作用: 积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消极——导致诸侯争霸,割据混战,民不聊生。 2、秦朝:中央集权制(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比分封制进步的方面:有利于消除东周时期诸侯众多王室衰落诸侯割据混战的现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3、西汉: A推恩令: 内容: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除了让帝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作用:削弱了诸侯王的封国势力。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内容: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位治国思想,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作用: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利于促进国家大一统格局形成。 4、隋唐:三省六部制、 A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作用:分工合理,相互制衡,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 B科举制 内容:隋创立,唐完善。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作用: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演变: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科举制1905年废除。 5、元朝:行省制度 内容: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立“行中书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 6、明朝:(1)废除宰相制度;⑵、设立卫、厂制度;⑶、设立廷杖制度 作用:加强君主专制。 7、清朝:设立军机处 作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1、维新派(康有为):君主立宪制 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国家的影响。 结果:没有实现。 2、革命派(孙中山):民主共和制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专题一 先秦、秦汉时期

专题一先秦、秦汉时期 考纲明示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政治制度的演变; 2、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科技文学艺术成就,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考情分析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至约公元前1600年) 政治: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文化:制定《夏小正》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政治: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 经济:开始出现原始瓷器;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文化: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3、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政治: (1)分封制:以同姓宗族为分封主体,周王为“天下共主” (2)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经济:(1)农业:出现少量青铜农具,实行井田制 (2)手工业:“工商食官”,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3)商业:商人由政府统一管理 4、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政治: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分封制、宗法制走向崩溃;秦国进行商鞅变法;秦灭六国, 统一全国 经济:(1)农业:井田制破坏,土地私有制形成;铁犁牛耕推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 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重农政策开始出现 (2)手工业: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以官营手工业为主导 (3)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出现 思想文化:(1)思想:儒家、法家和道家等思想,在“百家争鸣”中各露峥嵘 (2)科技: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和《石氏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计数法 (3)文艺:《诗经》《离骚》等文学杰作,帛画《人物龙凤图》等艺术珍品 5、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 政治:(1)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秦朝 (2)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交流 思想文化:(1)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小篆和隶书均开始流行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法国大革命 背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法国政体的演变 3.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875年) 建立途径:议会斗争和立法 最终确立: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 内容: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 议会 4.1875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从法律上使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最终确立; 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法国的《人权宣言》 1.背景 法国大革命前,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因财政困 难而迫使路易十六召开的三级会议成为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资产阶级改三级会议为制宪议会,1789年制宪议会颁布了著名 的《人权宣言》。 2.意义

①《人权宣言》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和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特色。 ②推动了欧美许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和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高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背景: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 1864-1870年,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民族统一 结果: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确立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宪法规定: 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规定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 特点: 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皇帝和首相拥有特殊的权力,立法机构权力有限。 评价: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高考历史专题

三、评价要素:结果类、性质类、意义类 高考不仅重视对历史背景要素和历史概念的内部结构要素的考查,更重视历史概念的结果要素和评价要素(即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作用、影响等)的考查,要求考生回答“如何评价”、“说明了什么”等问题,检测考生的分析、评价能力。所谓“评价”,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积极与消极等等,也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等。 (一)结果类 1.结果 [概念解释]是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 [应用训练]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前,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了哪些方面的努力?结果如何?说明导致上述两种结果的根本原因。(1992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复辟帝制;发动护法运动。孙中山的努力屡遭挫折,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社会主义类

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些工作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基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孙中山屡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局限性,不能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 2.效果 [概念解释]是指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 [应用训练](1993年全国)简要说明民主革命时期魏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践效果。 [参考答案]以魏源为代表的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思想在当时影响有限,没有产生明显的实际效果。 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先进人物,企图用拜上帝教和绝对平均主义来改造中国。他领导的太平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最后失败了。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西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他所发动的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是百日维新也以失败而告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