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在供应链链环境下产品创新过程分析及评价研究

在供应链链环境下产品创新过程分析及评价研究

第26卷第1期2007年1月

技术经.济

TechnologyEconomics

V01.26。No.1

Jan.,2007

文章编号:1002—980X(2007)01—033一04

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过程分析及评价研究

罗建强,韩玉启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4)

摘要: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流程设计及对供应商的评价成为产品创新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产品创新的新模式,提出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的基本流程,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成本一时间模型的产品创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评价模型。

关键词:供应链环境;产品创新;知识经济;成本一时间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志码:A

1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深入应用,企业外部环境日益突显出网络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的特征。这种动态的变化特征使企业认识到必须以产品创新来重塑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同时,企业战略的重心也必须从注重生产转移到产品创新上来。然而产品创新要取得成功并非易事,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问的竞争表现为以实物资产为外在表现形式的知识竞争,这种竞争模式实质是人才、组织和流程的竞争。所以建立新型的产品创新流程,寻求外部的知识、技术和资源支持,通过内外部知识的整合、内化进行产品创新,成为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产品创新的必然选择。基于此,运用供应链理论进行产品创新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如FinnWynstra[1分析了供应商介入产品研发的两个原因:一是制造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采购和供应商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二是产品创新和研发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意义重大。GaryL.Ragatz[2】等人从质量、成本和开发周期等角度分析了在技术不确定情况下,供应商介入制造商的新产品开发的益处。HojungShin等人研究了影响供应商介入产品创新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长期的制造商/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集成介入新产品开发程度和供应商的精练等【3J。在国内,对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产品创新也有不少相关的研究成果,如过聚荣等【4j运用进入权理论,认为在产品创新的复杂性和资源的多样性条件下,新兴技术将不再由个人或某个公司来发展并进行商业化。周林洋【5】通过对供应商与开发企业的关系分析,研究供应商在新产品开发供应链中的作用,指出要缩短项目开发周期、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降低开发成本,供应商对项目的介入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目前的研究注重了供应商在产品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产品创新流程应该是一个全过程的,其中包括了创新产品的商业化、市场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所以本文着重对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流程和基于成本一时间模型的评价进行研究。

2基于供应链理论的产品创新流程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产品创新流程需要解决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创新产品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或是引发产品创新的因素是什么?这直接决定产品创新的渠道和模式;②基于供应链产品创新合作的评价和选择问题。它是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的核心问题;③在实施流程过程中,如何应用知识,最终来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这是供应链环境下技

收稿日期:2006—11—03

作者简介:罗建强(1973一),男,陕西扶风人,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运营管理,管理决策分析;韩玉启(1945一),男,江苏徐州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33 万方数据

技术经济第26卷第l期

术创新的最终目标。

2.1产品创新的引发因素分析

在产品创新过程中为了避免生产无法销售的产品和推销制造不出来的产品两种严重的危险。企业通过挖掘和识别因顾客需求差异而弱化的潜在需求,先期引入供应商、专家和销售商等拥有相关外部知识的混合团队,使这种知识满足潜在需求成为可能。在这种可能性实现的过程中存在四个引发因素,即战略(Strategy)引发因素、计划(Planning)引发因素、技术(Technology)引发因素和市场(Market)引发因素№J。

1)战略(S)引发因素。这种因素建立的目的是企业保持战略集中优势并与供应链环境下的产品创新节点企业相结合,有效地阻止(供应链外)和鼓励(供应链内)其他企业从事研发和销售活动,从而达到整条供应链创新的目的。

2)计划(P)引发因素。这种引发因素是短期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并且这种偏差被企业高层和供应链节点企业普遍认可而产生的灵感。

3)技术(T)引发因素。由于知识在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外溢现象,这将使整个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当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存在一定的耦合点时,技术驱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技术被利用进行产品创新时要考虑的因素是: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内外部技术的兼容性、技术采购成本和技术实施的内部置换成本;

4)市场(M)引发因素。通过对市场微弱需求信息的挖掘,利用自己的专有知识加以识别、筛选和过滤,以达到满足这种被别人忽视的需求,建立进入该领域的一种竞争壁垒。

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产品创新初期模糊阶段的风险,在通过不同渠道不断收集、筛选外部知识的同时,从多个引发因素来全面考虑这种创新产品的可行性,从而形成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2.2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链环境下核心企业选择产品创新的合作伙伴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各个节点企业战略目标的长期性和一致性。②合作企业之间良好的协作性。③预先成本分担和事后收益分配的公平性。

企业选择产品创新供应商的发展态势是:创新任务的供应商数目在增加(为了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而承担具体研发任务的供应商数目在减少(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选择最优合作供应商应满足如下三个方面的原34则:

1)创新合作企业之间要具有兼容性。兼容性高低表现在企业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形成了供应商选择的硬约束条件):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组织结构的对口性、生产试销的准时性和柔性、商品化的快速性和财务压力的可承受性等;软件方面因素:企业文化的融合性、知识创新的共享性和信息传递的透明性。

2)能力评价。能力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拟创新合作的领域内,寻求更活跃的合作伙伴;考察拟合作方的市场实力;评价拟合作方的产品创新能力、资金利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考评对方的创新方式。

3)关于投入意识。首先要考察供应链产品创新业务是否属于合作对方的核心业务范围。其次要确定合作伙伴退出供应链的难度。企业在最终决定纳入新的合作伙伴之前,需测试对方退出联盟的困难程度。测试的方法可利用分阶段(按时间或任务)的动态合同加以规范,以期实现拟合作企业突然退出供应链的风险控制。

2.3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的知识融合问题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依靠实物资源并超越实物资源在整个经济社会中所占的份额大大增强【7】。所以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产品创新过程的实质内容是知识的创新,创新的过程是与供应链节点企业通力合作,进行知识挖掘、知识分配、知识交流、知识整合、知识内化、知识评价和知识改进。在提高整条供应链的产品创新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达到巩固企业各自核心竞争能力,满足外部的潜在需求,获取一定时期的垄断利润的目的。要达到上述目的的关键是核心企业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方法来平衡隐性知识的内化趋向以获取单个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和隐性知识的外化趋向以获取整条供应链效益最大化的关系。这种适当的激励方式包括产品创新成果利润的分配、长期订单的签订和商誉评价等。适当的衡量标准本文第3节将加以描述。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在不同企业知识介入和融合的条件下,基于供应链的产品创新引发因素、多技术创新方案评价和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流程,如图1。

3基于供应链产品创新的成本一时间槿犁

国际计算机辅助制造(CAMI)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新产品开发中的基础概念和工程项目设

 万方数据

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过程分析及评价研究

图1供应链环境下的产品创新流程图

计只占开发总费用的5%~8%,但这两个因素却“锁定”了最终产品所有成本费用的80%,随着产品开发进程的推进,设计的知识储备量递增,而设计的自由度递减。那么产品创新的功能实现程度、投入成本的高低和创新时间的长短就成为供应链条件下产品创新成果的主要衡量指标。为了能有一个尺度来衡量供应商在研发中的努力程度和销售商在技术商业化中的贡献程度,本文试图构建成本一时间模型来加以研究。

我们首先这样假定:

①供应链有且只有一个源点企业和一个汇点企业;②整条供应链在目标研发成本控制下,达到创新功能最大化;③创新产品是基于时间的竞争;④整体功能是每阶段功能简单求和,即产品是模块化创新的;⑤企业之问信息流、物流透明、畅通,不存在滞压现象。

如上图所示,设产品创新实现的整体功能为F(z),第i阶段实现的功能为.^(zi),实现功能的投资额为zi(i=1~4),总目标投资为J,则此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maxF(x)=∑^(zi)

i=1

∑Xi=J,Xi≥0

i=1

此问题属于多阶段决策问题,可利用动态规划中的资源分配问题加以解决。解决过程如下:

创新能创新创新创新

图2产品创新过程网络图

根据产品在创新过程中经历的过程,把问题划分为4个阶段,即k=0,1,2,3,4;

状态变量为S^,表示从第k个阶段到第4个阶段的待分配资源数;

决策变量为X^,表示第k个阶段的投资额;

状态转移方程为:&+l=靠一z女;

允许决策集合:D^(&)={X女l0≤z^≤&};

递推公式为:R(&)=m,ax.[fk(z^)+fk+1(&

”≤气≤’

一z^)],k=11.一1,…,1

E(S。)=max]-.(X。)

zH=jn

由此可解决在目标投资额一定条件下,实现产品创新功能的最大化。同一阶段不同企业之间可根据产品技术难易程度和技术的可获性等因素,从该阶段的投资额z。进行二次分配,如X。表示第一阶段两个节点企业A1、A2和A3的投资额,可按照Al、A2和A3所承担的技术开发任务的不同将z1继续分解为zll、X12和z13。

继而确定产品创新项目的时间,各节点活动(作业)的时间确定可借鉴相似技术开发统计数据、经验估计法和数理计算等加以概算,采取三点时间估计法加以确定,最终来寻求关键路线。此时产品创新的关键路线肯定经过了各个阶段。设经过第k阶段的关键节点的作业时间为瓦,把它作为完成该阶段任务的基准时间。而各阶段的时间就为相邻基准时间的差额,如At2=tK~tA表示第二阶段完成的时间差。

在总目标投资额确定的情况下,优化出实现产品创新功能最大化的节点企业投资额,此时衡量供应链节点企业的标准就用单位时间,花费多大的创新投资额实现功能最大化来表示。

衡量的公式为:%=等,

‘一。意

35

 万方数据

技术经济第26卷第1期

其中z鲥为第k阶段第J个节点企业完成相应功能条件下的投资额;At。表示为第k阶段完成的标准时差。

那么,可以如下公式的比较来评价不同阶段、同一阶段不同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

①比较叩=÷与各节点的孤,,判别各个节点

‘H

企业运作效率与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是否一致;②为同一阶段不同节点企业运作效率是否一致性提高了判断的依据;③供应链产品创新的整体目标成为各节点企业创新活动的约束条件,有利于局部服从于全局;④把产品创新成本、时间和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能进一步识别供应链产品创新的瓶颈。

4结束语

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单一的企业采取“横向一体化”会加大企业产品创新的风险或者浪费企业有限的资源。采用供应链环境下的产品创新有利于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产品创新能力,降低产品创新风险,建立顺畅的物流渠道,最大限度地获取创新利益。其实,企业为了获取持续的竞争动力也驱使其选择基于供应链的产品创新新模式。本文从产品创新流程和成本一时间模型角度出发探讨了供应链理论在企业产品创新中的重要意义和提出了评价供应链节点企业追求高功能、低成本和及时性的方法。这种流程和方法是指导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供应链节点企业专用性资源进行产品创新,及时的响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参考文献

[1]WynstraF,AxelssonB,WeeleAV.Drivingandenablingfac—torsforpurcbasinginvolvementinproductdevelopment[J].

EuropeanJournalofPurchasing&SupplyManagement,2000

(6):129—141.

[2]RagatzGL,HandfieldRB,ScannellTV.Successfactorsforintegratingsuppliersintonewproductdevelopment[J].JProd

InnovManag,1997(14):190—202.

[3]赵小惠,孙林岩.支持产品创新的供应商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过聚荣,茅宁.基于进入权理论的技术创新网络治理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2):73—75.

(5]周林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研究(4)一供应商在新产品开发供应链中的作用研究[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0,17(1):53—62.

[6]MiltonD,RosenauJR.成功的新产品开发——加速从机会到利润的进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7]叶茂林,刘宇,王斌.知识管理理论与运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ResearchontheEvaluationandAnalysisofProduct

InnovationProcessUnderSupplyChainEnvironment

LUOJian~qiang,HANYu—qi

(SchoolofEconomic&Management,Nanii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Nanjing210094,China)

Abstract:TheprocessofproductinnovationandevaluationofsuppliersisthekeytOenterpriseproductinnovationundersupplychainenvironment.Thispaperanalyzesthenewmoddofenterpriseproductinnovationundertheknowledgeeconomics,proposesthebaseprocessofproductinnovationun—dersupplychainenvironment,andmakesafurtherstudyontheevaluationmodelofthesuppliersofproductinnovationbasedoncost—timemodel.

Keywords:supplychainenvironment;productinnovation;knowledgeeconomic;cOSt.timemodel

 万方数据

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过程分析及评价研究

作者:罗建强, 韩玉启, LUO Jian-qiang, HAN Yu-qi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4

刊名:

技术经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ECONOMICES

年,卷(期):2007,26(1)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7条)

1.Wynstra F.Axelsson B.Weele A V Driving and enabling factors for purchasing involvement in product development 2000(06)

2.Ragatz G L.Handfield R B.Scannell T V Success factors for integrating suppliers into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1997(14)

3.赵小惠.孙林岩支持产品创新的供应商管理 2005

4.过聚荣.茅宁基于进入权理论的技术创新网络治理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 2005(02)

5.周林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研究(4)-供应商在新产品开发供应链中的作用研究 2000(0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4350110.html,ton D.Rosenau J R成功的新产品开发--加速从机会到利润的进程 2005

7.叶茂林.刘宇.王斌知识管理理论与运作 2005

相似文献(8条)

1.期刊论文王延春.刘娟协同产品商务在供应链企业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电子商务2010(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的范围已经从单个企业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通过建立供应链环境下的产品创新流程来整合供应链上的知识,寻求上下游企业间知识、技术、资源的合作与共享,进行产品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的必然选择.

2.学位论文胡欣毅供应链环境下整车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研究2006

本文详细阐述了供应链、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和采购管理的基础理论。在结合整车制造企业竞争的现状、现代轿车制造业供应链的特点和轿车制造业传统采购模式弊病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轿车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全新的采购管理理念与之相适应。

文章以整车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体系为基础,重点从战略、战术两个层面出发研究整车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模式。战略层次上加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确认,加强网络化制造资源的集成:战术层面上介绍了基于集成化供应链的采购管理运作模型,加强采购控制的措施。

采购管理模式运作方面介绍了整车企业支持产品创新的供应商管理和一般物资管理平台系统的应用,及其新型的采购管理模式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取得的成效。

3.学位论文余祖德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及知识转化决策2008

在知识经济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上那种依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现经济增长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企业竞争的需要,企业界迫切需要研究新的方法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学术界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广泛地研究,但是对具体行业的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成果比较少,比如对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制造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各国都意识到,要发展经济,必须将制造企业作为重点发展。但是在传统经济作用下,由于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所创造的附加值越来越低,甚至依赖资源禀赋去谋取生存。这种现象在我国表现得比较明显,众所周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工厂”,所生产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但是林林总总的制造工厂并没有给我国创造具有决定性的优势,相反,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一是资源过度消耗。资源的过度消耗透支了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能源、稀缺资源等,一旦全球资源紧张的时候,必然会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陷入危机;二是由于附加值低,价格低,许多产品遭受国外的反倾销制裁和国外一些企业针锋相对的措施;三是企业的发展过分依赖于劳动力的低成本,随着我国与国际的接轨,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使得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优势逐渐丧失,并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这迫使制造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发展引擎。

近年来,知识作为一个热门的主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新制度经济学将知识作为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列的重要资源,随着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的逐步提高,甚至认为知识的地位更加重要,越来越意识到知识是制造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各产业的竞争力的差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知识的差异。知识是如何对制造企业竞争力起作用的,其作用的机理是什么呢?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如何在复杂的内部、外部环境中进行有效的知识决策呢?这些正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1)确定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只有明晰了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去采取提升竞争力的方法。在一般性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关于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学派,如内生论(包括资源观、能力观)、外生论和其它竞争力的观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在分析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理论和结合制造企业的实际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来自于六个方面:基础资源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成本能力、差异化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地提出了制造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六个维度的测量变量,并构建其基于价值链的分布模型。

(2)研究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为研究知识对竞争力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制造企业的知识进行识别,找出知识在制造企业中的基本形式和分布,并将其按照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归类。通过对不同产业的知识竞争力的比较,看出不同产业的知识竞争力存在差异,究其原因在于知识的差异。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具体措施就是通过研究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对制造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六个维度的作用机理,构建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模型。

(3)制造企业内部知识转化决策。通过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研究,发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企业竞争力都有作用,但是其作用效果和条件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在合理的条件下,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制造企业内部知识转化决策反映的是企业层次和知识员工的知识转化问题,企业是乐于知识员工显性化其知识的,但是知识员工由于利益和成本的关系,不愿意显性化其知识。本章的研究就是在企业和众多知识员工的情景下,就企业内部的知识转化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在企业一定激励机制情况下,确定高知识员工群体和低知识员工群体的知识策略

,通过演化博弈,得出结论:在企业对显性化行动采取奖励而对隐性化采取惩罚的情况下,高知识员工群体和低知识员工群体通常会采取相同的知识转化策略,即同时显性化或者同时隐性化。然后确定企业采取激励措施和知识员工具体的知识转化量。在此基础之上,经过分析,得出了如下的结论:企业对知识员工显性化知识行动的激励比率与自身收益成反比;知识员工群体显性化知识总量与企业对其的激励比率正相关,与知识员工的边际收益成反比。特定的知识员工在知识员工群体显性化的知识中所占的比率与自身的显性化行动的成本成反比,与其它知识员工的显性化行动成本成正比:特定的知识员工在知识员工群体显性化的知识中所占的比率与自身的边际收益成正比,与其它知识员工的显性化行动的边际收益成反比;特定的知识员工在知识员工群体显性化的知识中所占的比率与公司对其的激励比率正相关。上述同样的结论适用于特定的知识员工显性化的知识量。

(4)制造企业外部知识转化决策。制造企业处于众多的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组成的复杂供应链系统中,每一个节点企业都存在知识转化问题,并且彼此相互影响。在每一个企业都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情况下,制造企业如何进行知识转化决策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本章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供应链结构的变化对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有作用,制造企业的知识转化决策、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都对企业竞争力有影响,并相应地得出制造企业在各种情况下的知识转化决策条件以及基于供应链整体绩效下的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条件。

(5)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的实证研究。机理模型是文章研究的核心,也是后续制造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转化决策的基础。为对机理模型进行实证,本文选取了15个具有代表性的制造行业的许多企业作为实证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实证结果有力地支撑了该机理模型,也为后续知识转化决策提供了基础。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比较系统地给出了制造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六个维度学术界对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的观点一直难以统一,在研究前人观点的基础之上,发现其对竞争力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为此,本文在综合前人观点及分析制造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明确地给出了制造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六个维度:基础资源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成本能力、差异化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效果非常好,证实了制造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六个维度的合理性。

(2)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及构建其机理模型为研究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本文分别研究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对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六个维度的作用关系:隐性知识与企业的基础资源能力正相关、显性知识与企业的基础资源能力正相关、隐性知识与企业产品创新正相关、显性知识与企业产品创新正相关、企业自身的隐性知识与企业的成本能力正相关,外界的隐性知识与企业的成本能力负相关、显性知识与企业的成本能力正相关、隐性知识与差异化能力正相关、显性知识与差异化能力负相关、隐性知识与企业的运营能力负相关、显性知识与企业的运营能力正相关、隐性知识与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负相关、显性知识与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正相关。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知识的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了机理模型的合理性。

(3)制造企业和知识员工群体的知识转化决策及其条件在企业对显性化知识奖励而对隐性化知识惩罚的情况下,高知识员工群体和低知识员工群体会采取相同的知识转化策略。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企业对知识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化的激励和知识员工显性化的知识量:确定企业对知识员工显性知识转化的惩罚和知识员工隐性化的知识量。

(4)供应链环境下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及其情况①供应链的结构对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的影响效果在研究企业外部知识转化时,考虑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组成的供应链环境下,制造商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数目处于变化的情况下,制造商的知识转化决策结果是不同的。

②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对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的影响效果在研究企业外部知识转化时,考虑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作用的供应链环境下

,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的知识转化行动对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的影响。

③供应链整体绩效对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的影响效果在研究企业外部知识转化时,考虑横向竞争者和纵向合作者作用的供应链环境下,在要求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时,其对制造企业知识转化决策的影响。

当然,由于学术水平和眼界的局限,对于知识与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很多内容需要去探索。在实践中,制造企业面临的环境可能更加复杂,此时需要研究特定的制造企业的知识转化决策,实现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4.期刊论文李传慧.孙利辉.李美燕.LI Chuan-hui.SUN Li-hui.LI Mei-yan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的合作匹配模

型-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2)

文章以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的产品创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将供应链合作创新模式概括为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创新网络、技术联盟、共建实体等5种.通过合作模式演进图描述了企业在技术、资金、人员和组织形式4方面深入合作、不断演进的过程.最后,提出了供应链产品创新的匹配模型.

5.学位论文白龙网上金融产品的创新、开发与管理2003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实施发展网上金融战略和措施,从而加速了各种网上金融产品的发展.网络囊括了包括技术性能,全球通达,市场和销售力量,人口结构分析在内的很多内容,也正是这样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结合体,为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匹配.事实上,互联网逐渐改变了金融服务市场全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市场业务的增长和金融产品的开发带来了不可限量的机遇.未来金融机构的网上服务定位不是在已有的业务上增加一个网站,而是定位于提供完整的在线金融产品组合,包括投资组合分析、综合金融交易等各项服务.为了成功扩展网上金融产品服务,征服网上金融活动、技术变革及管理的一些内在挑战,必须具备最细致的战略计划,分析过程及开发管理策略.该文主要基于网络金融产品的创新框架,研究了在网上金融产品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若干战略与策略问题.首先,主要论述了网上金融产品发展的需求环境与发展趋势;其次,论述了基于网络金融供应链环境下的金融企业战略与产品定位.介绍了金融机构怎样通过对机会领域、竞争对手、风险问题的分析以确立网上活动的战略目标.接着,基于网络金融产品创新的基本框架,论述了如何着手成立专门的开发团体,为有关的网络业务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网络标准的制定、产品系统支撑技术的选择及安全策略的评估等;随后的论述将围绕网上产品和服务而展开对管理问题的讨论,包括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市场问题、客户服务以及后台办公系统管理;最后,作为案例介绍了新型网上金融产品——网上外汇交易系统的设计与模块功能.

6.学位论文孟挺韬戴尔供应商管理的新思维2007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不管是世界IT巨头,还是形形色色的国内外小公司,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裁员当作“救命稻草”。但是裁员都是被迫选择,而不是最佳解决途径。因此,研究和总结IT行业的经验教训、探索IT行业管理的一般规律和途径就显得相当必要了。

研究供应商管理的问题,尤其是对戴尔的供应商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是本文的研究主题,是贯穿论文的主线。为了不使本文失去着力点,作者从三个方面讨论供应商的管理问题: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与供应商的关系管理。本文对供应商管理的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模式。在概述了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理论和八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原理在IT行业的运用。

对于供应商的管理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归纳了目前对供应商管理的研究状况,并指出,要在供应商管理中体现供应链的思想,就应集中在如何和供应商建立双赢关系以及维护和保持双赢关系上。

戴尔模式革命性地改变整个行业。它的创新精神也告诉我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墨守陈规是没有出路的。但是戴尔的发展之路遇到了瓶颈,譬如公司业绩表现差强人意、人才不断地流失、直销模式在中国市场难以推行等等。为了摆脱颓势,戴尔公司可能需要根本性的变革,特别是在情况更加复杂的中国市场,戴尔需要更灵活的作战策略。这也是作者本次研究的重要目的,在供应商管理方面,戴尔有一整套供应商管理制度,但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

要确定理想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策略和标准,就必须优先确立企业的竞争战略和相应的供应链管理战略。迈克尔·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虽然不是针对具体企业制订的,但对戴尔的现状仍具有指导意义。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质量管理与单个企业内的质量管理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互赢共利的关系原则下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和过程控制已经成为企业质量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重点,也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想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应该是既全面综合地评价、协调、激励供应商,又能支持戴尔的产品创新,是一种战略型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本文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5个方面的总结。对戴尔未来的供应商管理,作者重点指出,对供应商的管理完全依赖于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相应的供应链战略。战略不清楚,对供应商的管理也就失去平台,管理技术再先进也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损害了企业的根本利益。

7.期刊论文龚国华.GONG Guo-hua产品开发中供应商参与程度对竞争力的影响分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 运用价值链理论就供应链环境中供应商参与产品创新的四种不同程度的方式对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中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就参与供应链的策

略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8.学位论文郭厚友X公司采购管理的改进2006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从原材料到产成品需要数天甚至数月的时间,而制造时间仅仅是几分钟、几个小时;零售商的库存一般在10周左右,而制造商具有每周的制造能力;经营者往往习惯于去评价生产的价值,而不是着力于满足客户的需求;总是觉得需求不准确,需求与供应不匹配,等等。

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如何使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到终端用户的各环节配合无误。当今,企业研发新产品的高成本、使用新技术的高风险、新产品的高淘汰率、产品和工序的高复杂性以及产品创新性和生产柔性的高要求推动着供应商与制造商的集成,以及建立高校敏捷的供应链运作机制。

科技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竞争要求,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就是将顾客所需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和正确的质量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且使总成本最小。在供应链环境下,通过新的采购管理模式的运用,增强供应链的系统性和集成性,提高企业的敏感性和响应性。

对X公司而言,用新的采购管理模式来解决x公司采购问题已迫在眉睫;通过新的采购模式在公司的实施,提高了公司的供应链效率,增强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首先,本文阐明供应链概念与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与传统采购管理的区别,指出实施有效的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

其次,本文通过对VMI的阐述及对X公司采购现状的分析,提出用VMI解决X公司出现的采购管理问题。

最后,文章通过VMI在X公司的实施,最终实现合理采购。

引证文献(2条)

1.李传慧.孙利辉.李美燕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创新的合作匹配模型[期刊论文]-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12)

2.任君卿.刘思峰基于供应链的产品创新模式分析[期刊论文]-现代管理科学 20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4350110.html,/Periodical_jsjj200701009.aspx

授权使用:合肥工业大学(hfgydx),授权号:2881e4c0-600e-46c5-832f-9e7401715b70

下载时间:2011年1月23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