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计难点

会计难点

会计难点
会计难点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Ⅰ

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本期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会计折旧或减值-税法差异折旧或减值(这样做可以不用费脑子考虑到底是+还是-)第二步:计算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解决好了递延税款的问题,所得税会计就算会了大半了)非常好的公式: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递延税款期末余额-递延税款期初余额问题在这里:递延税款期末余额和递延税款期初余额到底怎么求?(思考一下你的方法)妙法求解:递延税款期末余额=(期初时间性差异+/-本期会计时间性差异)*现行税率。(一定是现行税率。这里计算的关键之处在于+/-号的处理,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会计折旧或减值大就在借方(+号),税法折旧或减值大就在贷方(-号)”)递延税款期初余额=期初时间性差异*前期税率(一定注意税率是前期税率)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根据分录确定如何倒挤借:所得税

递延税款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现在我通过下面的一道例题来说明这一方法:1.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年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0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甲公司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等资料如下(单位:万元):项目年初余额本年增加数本年转回数年末余额短期投资跌价准备120 0 60 6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500 100 0 16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0 300 0 3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0 150 0 150 假定按税法规定,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除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时间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假定甲公司在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要求:(1)计算甲公司20×0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2)计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3)编制20×0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要求写出明细科目)。解答如下:(1)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额=[5000+(100+300+150)-60]×33%=1811.7(万元)**注释:八项减值都是时间性差异,税法始终不认,计提的减值都在递延税款的借方,这是常识。公式:本期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5000+会计折旧或减值(100+300+150)-60-税法折旧或减值0=1811.7,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而不是税法减值,因为税法减值是0 第二步:计算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递延税款期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696.3。这也就是递延税款的期末余额。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税法上根本不认减值,所以税法减值为0 递延税款期初余额=(120+1500)*前期税率15%=243 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递延税款期末余额-递延税款期初余额=696.6-243=453.3(借方,因为会计减值大)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1811.7-453.3=1358.4 (2)计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借方或贷方余额递延税款年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696.3 (3)编制20×O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1358.4 递延税款

453.3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811.7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成本法虽然不是投资的重点,但作为投资的一部分仍然比其他章节重要,他可以出客观题,在成本法转权益法中也会用到。如果对成本法不理解就不能很好的学好权益法,也就不能学好投资。大多数CPA考友都头疼的是教材上的两个公式,怎么看也不明白,其实这两个公式看不明白也没关系,根本不用去看。当看完了以下的解题妙法或说解题技巧后,你也许会豁然开朗!准备好:教材第77页例题10、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大家首先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1)注意一个节点:前股权购买日(投资日)后冲减投资成本计入投资收益(2)明确两个概念: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3)我国的分红是压年分的,就是今年分配的是以前年度的。(4)成本法下,关于现金股利的处理只涉及三个科目:

应收股利、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大家都知道投资时和分配投资前的股利时的分录,很简单,略。成本法的难点就在于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如何处理,关键也就在这里。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妙法!妙法做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的分录:三步走第一步:计算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一定在贷方大家记住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句话: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就是谁。(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本妙法的关键点,妙就妙在这里。大家看出来没有?)由此就有了下面的两步走:第二步:确定总分录里的“应收股利”金额。(一定在借方)妙法:应收股利=分配的现金股利(4.5)(一定等于)(以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它的(2)为例说明)借:应收股利4.5 贷:投资收益4.5 第三步:倒挤“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由于总的投资收益(4万)是应收股利累计数(1+4.5)和应收净利累计数(4)二者孰低。所以大家应该看出来了吧,“应收股利”确定出来了(一定在借方),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确定出来了(一定在贷方),“长期股权投资”也就确定出来了(倒挤)。总的分录也就很好写了:借:应收股利4.5 贷:投资收益4 长期股权投资0.5 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没用到教材里的公式,教材里的公式只会使我们更糊涂。那么接下来大家做一下“教材第77页例题10、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体会一下,是不是很简单,根本不用费很大脑筋。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Ⅰ(注一:应该说权益法没难点,但为什么说权益法难呢?其实我个人认为,权益法难就难在内容繁杂。但反过来又说了,不就4个明细科目嘛,有什么难的,比成本法不就多了一个嘛。所以我认为突破权益法最关键的一点:思路清晰。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呢?这就是妙中所在了!妙法:头脑中有条线。“线”是什么?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妙法学权益法了。)(注二:在学习权益法之前必须强调的是: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学习,至关重要。这是基础的基础,是学习以后难点的基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下这个链条的重要意义:(影响关系)★成本法、权益法的基础学习→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学习→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学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学习→合并会计报表的学习所得税会计(一只大老虎)※教材中“会计政策变更”的例题就是从“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例题转化而来。※“所得税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了。通过上面这条链条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会计“难”,“难”在哪里。■从上图可以看出,成本法、权益法的基础学习是基础中的基础,使整个会计教材的关键。我们必须重视。■必须明确的知道:如果我们一步

做不好,那么就步步做不好)下面我们步入正题,“妙法学权益法”。大家记住两条线:★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实现净损益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这两条

线就是权益法的*精髓灵魂*所在!!!有这两条线延伸出权益法学习的两个角度:横向和纵向第一个角度—横向: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四个科目各涉及哪些业务,或说在遇到某个业务时会用到哪个科目。这是奠定纵向学习的基础。1、投资成本:投资时、分红时、股权投资差额形成时或资本公积形成时①投资

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②分红时注意:1、分的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2、一定要注意“投资时点”,一定要注意这个“点”,千万不要搞错)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③股权投资差额形成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④形成资本公积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2、股权投资差额:形成时、摊销时①形成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②摊销时: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3、损益调整:分红时、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被投资单位亏损时①分红时:(注意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x

公司(损益调整)②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③被投资单位亏损时:(注意:在这里就出现问题了,“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计至零为限”教材P81页。那么必须首先计算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然后与“净亏损”孰低,关键就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求解,这里很容易出错,但是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这是最关键的,03年的考题如果这样做不容易出错,如果按照轻松过关上的答案很容易漏项!这里一定要仔细)借: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净亏损”孰低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4、股权投资准备: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主要是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如:接受捐赠,增资扩股,外币资本折算差额,专项拨款,关联交易差价。重点是接受捐赠的处理。借(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贷(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容易出错的地方:一、分红时注意:①投资这个时点②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二、投资时注意:必须会求被投资单位在投资这个时点上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三、被投资单位亏损时注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净亏损”孰低四、计算期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时注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一定要思路清晰。第一个角度的学习是为第二个角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将要介绍的妙法学权益法中将会让我们更牢固的掌握权益法。……(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Ⅱ接“解题妙法系列之投资篇(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Ⅰ”从纵向的角度学习权益法。第二个角度—纵向:就是按业务发生顺序具体运用以上从横向所学习的四个科目。首先,我们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思路,或说在头脑中必须有一条主线。只有思路清晰才不会思维混乱。妙法:狠抓★一条线: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实现净损益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这条线就是权益法的关键所在,灵魂所在!!!!!掌握了它也就掌握了权益法的大部分(不是全部,因为还有一些注意的问题需要解决)。▲这里提醒大家必须注意的是:在做投资题时一定要按照这五步一条线来做,无论业务有还是没有,都要从头到尾时刻想着这5步,没有就不写,但是想的过程必须要有的。(大家记住这条线后,后面的内容可以不看。)▲还有一个关键:在这条线上的每个点上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投资时:注意①投资点②投资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③股权投资差额或资本公积的形成。分两步。分红时:注意①投资这个时点②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注意影响金额是多少实现净利润时:注意①投资点②一定记住确认的投资收益是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发生亏损时:注意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净亏损”孰低②关键还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求解,只有在前面思路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做对,它是权益法中的一个难点。(这里的典型题是:轻松过关一P41三、3)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注意①一定不要忘记次年及以后年度的摊销②在亏损时如果投资的账面价值已经减计至零应停止摊销。下面我们以03年的考题计算题第一题来学习具体运用这个方法:(其实这道题并不典型,其中没有涉及到或很少涉及在每一个点我们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但通过做这道题却可以训练我们学习这条线的具体运用,如何形成清晰的思路。特别是对“投资”的权益法仍然不知所云的CPA考友。) 1、2000年度的账务处理(1) 2000年1月1日投资时:(注意:投资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8100万元)①借:长期股权投资—B 公司(投资成本)5200 贷:银行存款5200 ②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664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664 (2)分红时2003年3月20日宣告发放1999年度现金股利(注意:

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这里是投资前借:应收股利28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280 2000年实际发放:借:银行存款280 贷:应收股利280 (3)资本公积增减变动(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借:投资收益66.4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66.4 (5)实现净利润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336 贷:投资收益336 2、2001年度的账务处理(1)投资时(2)分红时(3)资本公积增减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准备)123.2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23.2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注意千万不要忘记)借:投资收益66.4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66.4 (5)实现净利润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504 贷:投资收益504 2002年度的账务处理(1)投资时①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投资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2200-300-100)+220+240*17%=2040.8 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投资成本)2040.8 贷:银行存款2040.8 ②看是形成股权投资差额还是形成资本公积。关键是确定被投资单位在投资这个点上的所有者权益总额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投资成本)159.2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59.2 (2)分红时(3)资本公积增减变动(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注意千万不要忘记)(5)实现净利润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320 贷:投资收益320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Ⅰ众所周知,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应该是投资中最难懂的了,但在经过前面的“解题妙法系列之投资篇(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训练学习之后,再来学就容易多了。准备期:学习前,请首先测试一下你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掌握情况,先进行一下测试,如果不过关那么你是学不好成本法转权益法的。测试方法:(注意了)1、首先闭上眼睛想一想成本法的两条线:★投资时—分红时(分红时注意分的是投资以前的还是投资以后的)★应收股利—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最难的一笔分录:(想一下在“会计解题妙法之投资篇(一)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中我是怎么做的?)借:应收股利--(一定在借方,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就是谁)(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倒挤贷:投资收益------(一定在贷方,应收股利=分配的现金股利)(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倒挤2、然后再想一想权益法的两条线(这一步是关键,必须非常清晰,这关系到权益法到底能不能学好)3、想一想线上的点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里更关键,关系到最终能不能做对!)★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实现净损益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经过上面的思考回答以下的问题,如果能回答上来就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如果不能,把03年权益法的考题三遍!:问题一:请做教材P89例19中“2000年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总额”问题二:找到两个投资点,并计算投资点日,投资单位投资时的两个会计分录(权益法)问题三:请计算出再次投资日投资企业投资的账面价值(这里很关键)好了,经过准备之后我们正式开始“妙法学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学习:成本法转权益法中最难的就是编制追溯调整分录和再次投资前后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Ⅱ接“《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Ⅰ”1、编制追溯调整分录最难的应该说是累积影响数的计算了,也就是分录中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确定了。妙法突破:①你必须清楚的知道“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对应的根是“投资收益”②第一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他的实质是什么必须清楚,他是成本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与权益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之差。(这里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前面我已经给了大家一个妙法计算权益法下的账面

价值的公式,而成本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很容易求,那么累计影响数不就很容易求了吗!③第二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公式:累积影响数=确认的投资收益-本年应摊销的股权投资-成本法下投资方确认的投资收益(千万不要忘记减去成本法下投资方实现的投资收益)④第三种求累积影响数的方法:通过分录倒挤(在具体作追溯调整分录时我会具体说)这三种方法可以互相验证!2、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其实很简单,原则:就是第一次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和再次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分别写出分录一汇总就可以了。这里面的关键是:正确计算两个投资时点日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3、应该注意的问题:①必须明确指出两个投资点:第一次投资点——追加投资点②必须会求投资点被投资方的所有者权益(这里很容易出错,很关键)。通过下面的例题可以知道在做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例题:A 公司99年4月1日对B公司投资,占B公司实际在外发行股数的20%,98年12月31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00万元,99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99年5月2日A公司收到B公司在98年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20万元,求B公司在99年4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解答:所有者权益总额=98年12月31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99年1—3月份实现的净利润-B公司98年度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1000+200×3/12-20÷20%=950 (这道题就把求所有者权益总额时应该注意的情况全包括了)通过以上的分析,那么大家应该对成本法转权益法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解了吧。是不是豁然开朗接下来我将给大家总结一下在做成本法该权益法的题目时应该具体遵循什么思路或说应该有一个怎样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而做到万无一失!最后我将通过轻松过关一P41第三题的第四小题为例给大家讲解,这是一道非常典型非常好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题,大家可以先做一下!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Ⅲ接“《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成本法转权益法Ⅱ”大家应该清晰的知道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从头到尾的所有分录(按顺序)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思路:首先大家把它分成两个时期:期间①第一次投资—追加投资;期间②追加投资后(划分后思路清晰)期间①第一笔分录:第一个投资点成本法下的核算: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贷:银行存款第二笔分录:分红时(注意分清是投资前还是投资后)①分派投资前的现金股利(冲减投资成本)借:应收账款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②分派投资后的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结合妙法做)这一步大家请看妙法学成本法然后就是最关键的一笔分录了。妙法:第三笔分录:追溯调整的会计分录(求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时用的是第三种方法-倒挤)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第四步:投资时、分红时(投资前的利润分配额才会冲减投资成本) 注意:这一步很容易出错,可以先写出第一个投资日投资时的分录;然后写出分红时的分录。。—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第三步:形成的-已摊销的—X公司(损益调整)---第二步:差额摊销和实现净利两步—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第四步:看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的变动。贷:长期股权投资—**公司-----第一步:很简单。就是再次投资日投资的账面价值。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第五步:倒挤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第四步:一般对应股权投资准备注意:①如果股权投资差额是贷方,那么也会影响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这里要注意,大家自己思考。②由于投资成本很容易出错,大家也可以先算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然后倒挤投资成本③做完后大家用三种方法验证一下。④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下面这个完整的分录,即使题中没有涉及到,但必须要有一个想的过程,否则会丢三落四。大家应该知道:1、实质上这是一个“一变四”的过程。成本法中的一个科目“长期股权投资——**公司”变为权益法的四个科目“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第四笔分录:将损益调整和股权投资准备转入投资成本(为什么?原因:为了使追加投资后的“投资成本”明细科目的余额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后的投资成本明细账)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X公司(股权投资准备)注意: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下面这个完整的分录,即使题中没有涉及到,但必须要有一个想的过程,否则会丢三落四。第五笔分录:摊销股权投资差额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期间②:第一笔分录:记录追加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第二笔分录:计算再次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借差”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贷差”

时: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投资成本)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上面就是整个成本法转权益法的步骤。大家一定要按照顺序来想,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合并会计报表Ⅰ合并会计报表是每年必考的重点,复习的好的考友可能感觉比较简单,但是做起题来恐怕就蒙了,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但相比于所得税结合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联系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下面我们就进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妙法突破:学习合并会计报表,就必须先明白合并会计报表的两个最基本的道理,这是前提:(非常关键的道理)1、合并会计报表“只调表不调账”,这个道理大家必须清楚。2、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的是报表中的项目,而不是会计科目。这非常的关键。这是合并会计报表精髓中的精髓!是最基本的道理,常识性的东西!必须明白!弄明白了这两个道理合并会计报表就抓住了关键!首先,“只调表不调账”意思是,调的是“表”,而不是“账”,因为他原先母子公司做的“账”是不会变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作连续合并抵消分录时要先冲销原来的,还要重新作的原因。其次,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的是报表中的项目,而不是会计科目,指的是在做合并报表时你仅仅抵消涉及报表中的科目就行,而不是全部科目。例如: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于子公司,当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时,是绝对不会产生贷方“合并价差”的,这是因为母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反映的金额已经把这个差额包含在了里面,它并不存在摊销的问题,母公司做账时把它计入了“资本公积”,而不存在摊销问题。更详细的解释可以看下面“资产负债表”抵消分录的说明。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轻松过关一P240中的第一题答案是错误的,它是不会产生贷方“合并价差”的。在明白了以上两个基本常识之后,就进入了最关键的学习了。抓住合并会计报表的一条非常重要的主线: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恢复盈余公积—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提醒大家注意:①千万不要让连续抵消吓住!千万不要把连续抵消想的太复杂了!不就一个上年,下年的问题嘛。②大家在明白了线上的点,做会了教材上的例题后,千万不要让教材误导,就是不要按照教材中讲解的顺序来做题,必须形成自己的一个清晰的思路!在具体讲解完线上的每个点后我会给大家一个非常妙的做题的思路。接下来我就要具体讲解线上的每个点如何来做,如何做的巧妙,这是关键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合并会计报表Ⅱ与投资有关的三笔抵消分录一、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抵消借: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并价差------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已计提的贷:长期股权投资-------如果计算它很麻烦,可以先计算合并价差,然后倒挤。少数股东权益解释:1、里面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根据下面的公式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A)+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这里要么没有但绝对不可能出现贷差)(存在减值情况下,应该怎么做还没有考虑,我想一般不会涉及,不再深究) 2、里面的“少数股东权益”是根据下面的公式做的:少数股东权益=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1-A) (因为是少数)3、1和2联立得出:“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4、又因为里面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以有上面的分析可知:合并价差=股权投资差额借差余额,合并价差一定在借方二、利润分配表项目的抵消(这是最难最容易出错的分录)大家必须知道利润分配表的平衡公式:(利润分配来源)期初未分配利润+净利润+其它转入=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去向)注意:1、其中的净利润可分为: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权益2、“应付利润”是报表中的项目,是利润分配表中的“应付利润”。不是“负债表”中的“应付股利”。利润分配表的抵消分录就是由此而来:借: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损益根据这笔分录母公司做多少,投资收益为多少,不会涉及股权投资差额地摊销中的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收益年初未分配利润贷: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注意:教材p405(八),(这里需要大家继续理解,是重点)未分配利润“应付利润”

是关键(今年的重点):注意应付利润结合405页(八)(这里存在争议,按这里处理。如果:2003年2月10日开股东大会分配2002年的利润,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分配现金股利50万,2003年的净利润800万,2004年2月1日召开董事会,分配2003年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80万,分配现金股利60万,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 提取应付利润+ 未分配利润800万80万50万(注意:不是60)假如,03年5月10日,股东大会决定提取应付利润80万,则提取的应付利润为80万(摘自张筱冰讲义)三、盈余公积的恢复借:年初为分配利润---------以前年度贷:盈余公积借:提取盈余公积-----------本年度贷:盈余公积注意:盈余公积是根据国家的法定要求提取的,并不会因为编制合并报表而消失;但在上述第1笔抵销分录中,已将子公司的盈余公积抵销,因此,必须将被抵销的盈余公积再抵销,即予以恢复(相当于负负得正)。本笔抵销分录与其说是抵销,不如说是恢复,其实质是盈余公积的恢复。同样要注意,提取盈余公积不能写成“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因为抵销分录必须用报表项目,而不能用会计科目。(摘自郑庆华讲义)

合并报表抵销分录的理解

--------------------------------------------------------------------------------

1、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

借:实收资本(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

资本公积(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

盈余公积(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

合并价差(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

大家注意了:在股权投资差额如果在贷方时,是没有合并价差的,这一点一定要分清楚。因为股权投资差额如果产生贷差,那么是计入资本公积的,而不是进行股权投资差额摊销的,这一点上大家可要注意了,不要到时在做股权投资时分录是贷差计入资本公积,可合并报表时仍然产生合并价差,那就错了。根据去年的政策变更,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现在只能产生借差,没有贷差了。(书445页上说的不对,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数额小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时,是不再产生合并价差的贷差的,大家做题时要注意了,在这一点上,书本对政策变更的衔接问题没有做好,大家做题时可要注意了。(另外,对于债权投资,是可以产生借或贷方的合并价差的,大家注意了,这里是股权投资)

2、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消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收益(子公司净利润*持股比例)

年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利润分配表项目)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利润分配表项目)

应付利润(子公司利润分配表项目)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利润分配表项目)

3、盈余公积的恢复(注意:不是全部)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占子公司权益的份额比例*子公司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借:提取盈余公积(母公司占子公司权益的份额比例*子公司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注:为什么书上说从整个企业集团来说,子公司当期净利在母子公司都分别作为其计提盈余公积的基数计提了两次盈余公积,这个第3笔分录产生原因大家要是看书会绕半天,现在看看前两个分录的抵销,第1笔是母公司的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这个抵销实质上已经抵销了一次盈余公积,大

家再看第2笔抵消分录,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分司利润分配的抵消,这个抵销实质上也抵消了一次盈余公积,所以书本上说的计提两次也相当时抵消了两次,那么从整个集团来说,要将抵消掉的盈余公积再转回来,故产生了这个第3笔盈余公积的恢复分录。(另外,大家要注意,在合并报表分录里,用的不是会计科目,而是合并报表科目)

4、内部债权债务项目的抵消

借:应付账款(债务类)

贷:应收账款(债权类)

内部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项目的抵消

借:投资收益(长期债券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内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抵消

借:坏账准备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数)

借:坏账准备

贷:管理费用(本期数,也可以冲销,这个分录反过来就成了)

5、内部销售业务的抵消

注意存货与固定资产的抵消

存货的抵消分录为: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期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本期内部销售产生的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内部销售作为固定资产时:

大家要注意固定资产使用的几种情形,对于正在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抵销分录一点也不难,关键就是固资清理的情形,一种是提前报废清理,一种是期满清理,一种是超期使用。另外,还要注意,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在卖方是做为商品买卖还是本身就为自身的固定资产再卖给另一方,因为这两种性质不同,所入科目不同,做为卖方的商品买卖的话,计入的是主营业务收入,而如果是卖方的固定资产再变卖给买方,这种情形是计入营业外支出的,跟个别报表会计处理的性质相同。

抵销分录为: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营业外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累计折旧(期初累计折旧多提折旧)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累计折旧(本期多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

当提前清理时:实质上是把最后一笔分录的累计折旧用营业外收入取代即可)

即:借:营业外收入(数额为本期应提的折旧)

贷:管理费用

当使用期满清理时:最后一期分录为: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管理费用(最后一期折旧数额)

当超期使用时:实质上是把上期的抵销分过入本期就可。

即: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数额为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累计折旧(全部折旧,实质上数额已经等于固定资产原价)

6、减值准备的计提与冲销,尤其注意存贷的减值准备合并分录的抵消:

我个人认为减值准备今年是重点,一是所得税会计减值准备的处理,二是合并报表减值准备的处理,因此就减值准备这一大块我单独再准备做一个总结,这里就不另述。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合并会计报表Ⅲ(那么剩下的关键,就在训练思路的清晰和做题的熟练上了。后面的几笔抵消分录其实并不难,就是内容多,什么又是折旧又是减值还有清理;存货中有跌价,应收账款还有坏账什么的。我个人认为关键还在训练自己掌握一个清晰的思路,然后如果再加上自己做几个典型题后会真正的掌握这部分内容。这里没有捷径和妙法,在这里我始终强调的是思路,思路要清晰,从写第一篇起我就在说思路问题,明确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如果脑子空空如也考试时当然会发蒙了!大家感觉呢?反正我是感觉这样。)下面我就围绕着如何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来解释余下的三类业务。(清晰的思路才是妙法所在)下面是我做题时的思路:四、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今年必考的重点)大家记住一条线:交易发生时—使用期间—清理其中使用期间:折旧的抵消—减值准备的抵消(类似于存货跌价准备)原则:先折旧后减值;减值后以重新确定的账面价值为基数,以重新确定的折旧年限或剩余的年限摊销。(这里在所得税一章也是重点,关键是减值后如何折旧,又如何恢复)我的思路是:交易发生立即做,明年抵消连着做。使用首先想折旧,期末再去看减值。先提折旧后减值,减值提后看折旧。做完今年做明年,千万不要分开做。清理时还照常做,做完再去换科目。无形资产照着做,不同只在摊销时。我解释一下:1、交易发生时读完题就知道是自用还是自产;做完后,马上就做明年那笔抵消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分录。这是马上就要想到的事。2、先提折旧后减值是原则,计提减值后一定小心如何折旧。(这里大家在做题时在自己总结一下)给大家一道这方面的题:(是一位考友提供的,很典型,是经科版P359的第三题,不过他的原题和答案好像有错误,在下面附着我的做法,大家看一下指教一二)3、就是在做抵消分录时,一定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要做完一种算一种,不然思路很容易乱,就象在做03年的考题时,先把最简单的做完,按着这个顺序:固定资产—存货—坏帐—盈余公积—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如果先算后面的只要算错一步,就一分不得;而前面的四笔抵消分录是必对的,千万不要一会做固定资产,一会又做存货,一会又做坏帐,本来很清晰的思路全搞乱了。(这是联信张筱冰老师所讲的思路。)4、在清理时,先把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抵消分录做出,然后把其中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原价”用“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代替。5、无形资产的不是计提折旧而是每期摊销。大家可以照着这个思路练习一下,然后在练习中总结应该注意的问题。练习题可以选择历年试题中的一部分感觉一下,如果感觉这个方法不好,就总结自己的方法,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五、存货项目的抵消最难的就是既有上期购入还未销出的存货,又有本期购入的存货。我仍然遵循的是“做完今年做明年,千万不要分开做。”的思路,做存货就一口气把他做完。我的思路是:第一步:假设全销-----------内部的结算价借:主营业务收入贷:主营业务成本第二步:抵消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这里如果涉及本期又有购进,前期还有剩余的话,公式:购买方前期剩余的存货×前期毛利率+本期剩余的存货×本期毛利率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存货然后存货跌价准备单独再做。六、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抵消就三笔分录,很简单:第一、二笔分录是定死的。年末内部的应收账款:借:应付账款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分两段:上年形成数:(定死的)借:坏账准备贷:期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形成数:(这是最难的一步,妙法:(本年余额-上年余额)×提取比率如果大于零:借:坏账准备如果小于零:借:管理费用贷:管理费用贷:坏账准备这里考虑的只是在提取比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简化做法,如果提取比率发生变化,就要重新考虑。这里大家一定要掌握教材P67的例20,掌握了这道题遇到坏账准备的题基本能应对

自如了,提醒一下作这例20这道题有两种方法,大家想想看。好了介绍到这里,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的突破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通过练习熟悉思路,把我应该注意的问题了,我个人感觉把历年试题关于合并会计报表题做好可以更好的掌握它。像01、02、03年的考题就很不错。不过千万不要忽视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抵消处理,万一出题老师避重就轻不考固定资产单考无形资产,这也是有可能。如果在其中有理解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高手不吝赐教!附:甲母公司2002年12月把成本为60万元的产品一台设备用100万元出售给乙子公司,都按5年时间计提折旧,2003年12月预计可收回金额为50万元,要求编制03年、04年抵消分录?(原题可能有错,大家不妨看一下)(原题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60万元”,而答案里却用的50万,姑且用50万)这是我做的答案:03年借:期初未分配利润40----------抵消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贷:固定资产原价40 [这里原答案,做法如下:借:主营业务收入100 贷:主营业务成本60 固定资产原价40 (我认为它应该做为上年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因为它是上年发生的)] 借:累计折旧8----------使用时想折旧(抵消本期多提数)贷:管理费用8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先折旧后减值(通过丁字账来做)贷:营业员外支出30 04年借:期初未分配利润40 贷:固定资产原价40 集团:计提减值前的账面价值是=60-12=48 减值后孰低账面价值=48 04年计提折旧数=48÷4=12 购买方:计提减值前的账面价值=100-20=80 减值后孰低账面价值=50 04年计提折旧数=50÷4=12.5 通过画丁字账得出: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30 本年多提折旧0.5,累计折旧的抵消分录如下:借:累计折旧0.5 贷:管理费用0.5 而原答案是下面这笔分录:借:累计折旧2.5 贷:管理费用2.5 也许是我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还请各位CPA高手指教!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租赁租赁---重点掌握承租方,出租方只掌握第一笔分录。重点是售后回租、售后回购租赁不难。只掌握承租方和出租方的第一笔分录就可以了,然后售后租回和售后回购一块学。而经营租赁很简单就不说了。关键还在理清思路。承租方:一条线:支付租金返还承租日———计提折旧-履约成本—————优惠续租初始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优惠购买或有租金租赁难就难在账务处理太多,但通过上面这条线就能清楚的知道都有哪些账务处理,哪里是难点。这就是学租赁的妙法。难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重点:折旧的计提一、承租日:确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第一步:确定最低租赁付款额(先明确找出三个点)图像:找出租赁期、租金、承租人的担保余值i=8%,(注意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不要列示在此)100100100+30 第二步:1、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孰低)→确定(当租赁资产账面价值占资产总额﹥30%时)关键:如何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妙法: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每期租金÷(1+折现率)+每期租金÷(1+折现率)^2+担保余值((1+折现率)^2 ---以此类推2、租低租赁付款额(当租赁资产账面价值占资产总额≦30%时)---这时不会产生为确认融资费用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二、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实际利率法的快速计算)计算出的是全年的分摊额。妙法:第一年分摊额=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分摊率=A 第二年分摊额=(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本期租金+A) ×分摊率=B 第三年分摊额=(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本期租金+B) ×分摊率=C 三、重点折旧的计提1、折旧基数的确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担保余值(净残值)+预计清理费用2、折旧期间的确定:租赁期(所有权不能确定)——尚可使用年限(所有权可以确定)3、注意:折旧年限是容易忽视的,“当期增加当期不提折旧”。教材例题折旧期间是35个月,而不是36个月。应该知道的几点:1、有担保余值就不会优惠购买2、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如果是实际利率法,那么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一定是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出租方:只掌握第一笔分录借:应收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付款额未担保余值贷:融资租赁资产---------

原账面价值递延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倒挤(选择题求的是它)容易忽视的:应收融资租赁款要计提坏账准备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售后回购和售后回租一、售后回购:一条线:实际成本—售价—回购价—期间一条线:出售时—计提利息—重新回购待转库存商品(资产)差价=售价-实际成本财务费用=(回购价-售价)÷期间科目:待转库存商品差价或待转资产差价大家可以通过下面这道例题全面掌握“售后回购”[例]本企业有座楼房,原值1000万元,已提折旧100万元;2002年1月1日出售价格为1100万元,已收存银行。按合同规定,出售两年后购回,回购价1300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这一售后回购行为的实质是:以楼房作抵押,取得借款1100万元;两年后连本带息归还1300万元,其中本金1100万元,利息200万元。解题思路:第一步:1、准确找第一条线的四个点:实际成本(900)—售价(1100)—回购价(1300)—期间(2年)2、待转资产差价=售价-实际成本=1100-900=200 财务费用=(回购价-售价)÷期间=(1300-1100)÷2=100 第二步:想着业务处理一条线:出售时——计提利息时——重新回购时2002年1月1日出售时:借:累计折旧100 固定资产清理900 贷:固定资产1000 借:银行存款1100-----------售价贷:固定资产清理900----成本待转资产差价200----倒挤2002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借:财务费用100 ((1300—1100)/2)贷:待转资产差价100 2003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借:财务费用100 ((1300—1100)/2)贷:待转资产差价100 2004年1月1日重新购回时:借:固定资产900----------倒挤待转资产差价400------结转贷:银行存款1300-------回购价 二、售后回租:(关键就是如何将“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递延分摊)售后回租:形成融资租赁——形成经营租赁一条线:出售——收到价款——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回租形成:融资租赁(按程序做就行)、经营租赁(备查登记,不作处理)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的原则:形成融资租赁按照折旧率进行分摊——形成经营租赁按照租金支付比例进行分摊。出售时: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收到价款:借:银行存款(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贷:固定资产清理(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关键是分摊率的确定)冲减或增加当期费用

关于《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就是谁”这句话的说明。下面我以几道例题来解释:A公司99年1月1日对B进行投资,有B15%的股份,采用成本法核算,A公司取得投资后B公司99-02年各年实现的净利润和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资料如下:(每年的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当年分配现金股利99 30 10 00 40 40 01 50 30 02 60 20 计算A公司各年冲减投资成本和应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解答:99年投资收益=0 00年投资收益=30*15%-0=4.5 01年投资收益=70*15%-4.5-0=6这里的70是根据应收净利累计数(30+40)和应收股利累计数(10+40+30)孰低得出的02年投资收益=80*15%-6-4.5-0=1.5这里的80是根据应收净利累计数(30+40+50)与应收股利累计数(10+40+30+20)孰低得出的注意:1、只有投资后分配的现金股利才能确认投资收益2、我国的分红是压年的3、教材中的那笔最难得分录里的投资收益是自投资以来总的投资收益,是一个总数,而在做某些选择题时要求的是求某一年的,必须在孰低求出总的,然后再求出已经确认的投资收益,两者相减才得出某一年的投资收益。一定要注意:孰低求出的是总数,是总的投资收益。这是关键!例题:A公司于2000年对B公司投资,持股比例10%,用成本法核算,2003年B公司宣告2002年度现金股利前,A 公司累计已确认的应收股利为10万元,投资后应得净利累积数为8万元,累积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为2万元,B公司2002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50万元。若B公司于2003年5月2日宣告分派的2002年度的现金股利60万元,则A公司2003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为()万元2003年应收净利累计数=8+50*10%=13 应收股利累计数=10+60*10%=16 二者孰低,得总的投资收益A=13 2002年应收净利

累计数=8 应收股利累计数=10 二者孰低,得总的投资收益B=8 2003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A-B=5 [【2003年9月15日】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和应冲减或应恢复的长期股权投资如何计算?处理原则:将累计净利和累计应收股利进行比较,(1)如果累计净利大于累计应收股利,那么应该冲减的成本为0, 以前如有冲减的成本数,应该全额转回。(2)如果累计应收股利大于累计净利,那么其差额应该和已经冲减的成本进行比较,差额大于冲减成本的,将大于部分继续冲减成本,差额小于已经冲减的成本的,小于部分转回冲减的成本关于这个问题,在张老师的基础班讲座中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教材中的公式不用记。] 特举例如下:M公司于1996年1月2日以银行存款160万元购入甲公司15%的权益性资本并准备长期持有。甲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股本为95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50万元,甲公司于1996年5月10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0万元;1996年实现净利润80万元;1997年5月8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60万元;1997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元;1998年5月10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80万元。则M公司1998年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A.6万元B.9万元C.12万元D.15万元【解答】应采用成本法核算。1996.5.10 借:应收股利6 贷: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 6 1997.5.8 应得股利累计数=(40+60)×15%=15 应得净利累计数=80×15%=12-----------孰低累计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6 因为应得净利累计数小于应得股利累积数(15-12=3),所以累计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为3,由于原来已经累计冲减了长期股权投资6,所以应恢复长期股权投资3:借:应收股利9 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 3 贷:投资收益12----------孰低1998.5.10 应得股利累计数=(40+60+80)×15%=27 应得净利累计数=(80+100)×15%=27-------------孰低已经累计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3 因为应得净利累计数等于应得股利累积数,所以累计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为0,所以应将已经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全部恢复:借:应收股利12 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 3 贷:投资收益15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一道政策变更题的求解★★★某企业98、1、1成立。应付税款法。所得税率33%。直接转销法。公司98年发生坏账5万元,99年发生坏账20万元。应收账款98年底余额600万元,99年底余额为800万元。2001年1、1改为备抵法,按应收账款余额5%计提坏账准备。并改纳税影响会计法。(我加:按应收账款的0.5%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在税前扣除)求调整分录。关于这种题的求解远不必如此麻烦,其实这道题经过分析后很简单:下面是我的解法。第一步:求坏帐准备计提方法变更对坏账准备的影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00*5%=40 贷:坏账准备800*5%=40 第二步:求税法政策变更对递延税款的影响借:递延税款(800*5%-800*0.5%)*33%=11.8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00*5%-800*0.5%)*33%=11.8 通过这道题的简单求解,大家应该对政策变更中涉及递延税款的调整问题有个新的认识了吧。关于政策变更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看完题马上想到的是题中共涉及几个政策变更,这是必须清楚的,如果连这个也搞不明白政策变更题就没发做了。第

二步:求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费用的影响第三步:求会计政策变更对递延税款的影响注意:递延税款与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等是反方。所以只要能确定出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等的方向,那么递延税款的方向也就确定了。(关于这个结论大家

可以在做题中检验一下是不是这样,如果有特例请告诉我一声!)下面是这道题原解法的分析过程:(大家可以自己做一下想一想为什么可以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做)原法:入管理费用=5+20=25 新法:98年提坏账=60*5%-(-5)=35 99年提取前余额=35-5-20=10,99年提800*5%-10=30。减值准备余额=提取数-冲转数=65-25=40 递延税款=(2年提取数-2年已作损失数-★★期末应收账款余额*0.5%)*33%=(65-25-800*.5%)*33%=11.88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8.12 递延税款11.88 贷:坏账准备40 总结:0、不论是直接转销法还是备抵法,发生坏账均是减应收账款,就是说对应收账款影响相同;1、政策变更是老大,必用利润分配,不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哪怕是日后变更(其实大多准则都是日后变更(都是某年1、1施行)。关键是:政策变更不属调整事项。它是报告期以后以后新发生的事项。而调整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的、在日后有了进一步延早或发展;2、这道题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在同时存在应收账款余额可扣0.5%和发生坏账冲销“坏账准备”情况下,如何计算“递延税款”。0.5%的应收账款余额不能累计计算。hxb0321兄提出了很好观点,后附其言;3、此题一个阴险地方,就是这2年提减值数与减值余额的不同。对这种动态的把握要求对日常业务的熟悉,包括做账的时间顺序;★★对于资产类项目,我们调的是时点数;对于递延税款,我们既得调它的余额,又得调它发生额对损益的影响----所得税费用(每年新增的时间性差异是它的母亲);4、这道题人从两法下的管理费用入手,但我认为必需这么做。对于政策变更来说,入损益的不同,是根本、切入点。另外,管理费用出坏账准备,据以算递延税款。5、递延税款与减值不同向。6、减值准备余额计算:准备余额-------------------------------- 98 5 98提35 99 20 99提30 ------------------------------- 余40 7、作业流程2法比较项目备抵法直接转销法98年冲5万借:坏账准备5 借:管理费用5 贷:应收账款5 贷:应收账款5 98年应收账款余额600 600 98年末提减值准备=600*5%-(-5)=35 0 99年冲20万借:坏账准备20 借:管理费用20 贷:应收账款20 贷:应收账款20 99年应收账款余额800 800 99年末提减值准备=800*5%-10=30 0 参考:准备余额-------------------------------- 99 5 98提35 99 20 ------------------------------- 99年末提取前余10 ------------ 你计算的递延税款也是错的.请看hxb0321 发表于2004-7-9 01:16 CPA考试-会计及综合[快速返回] 递延税款=应收账款余额*(5%-0.5%)*33%=(40-4)*33%=11.88 或=(提取数-已作损失数-应收账款余额*0.5%)*33% =(65-25-4)*33%=11.88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资产减值中涉及的所得税处理解题思路:计提减值——减值后的折旧——减值转回——恢复后折旧——永久减值——处置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不考虑减值的折旧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600 考虑减值的折旧200 200 200 170 170 170 180 180 -1470 税法折旧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600 会计减值210 —40(—120)360 -530 税法减值0 0 0 0 0 0 0 0 不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可收回金额1190 720(850)0 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1400 680 360 注意:1、通过这个表可以清楚地看出教材中的例题时怎么做的。2、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原价—考虑减值的折旧—减值3、不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原价—不考虑减值的折旧4、表中括号中的数字是例10的数字。计提减值:先折旧后减值减值后的折旧: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折旧率和折旧额减值转回:(难点与重点) 原则:1、减值准备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即表中的40不应超过210 2、转回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超过不考虑减值情况下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这就是为什么要用“不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账务处理的解题思路步骤:(这里是关键)(1)计提折旧(先折旧后

减值)(2)恢复少提折旧。(这里是最难的地方,为什么要恢复?可以看作是把固定资产减值转到累计折旧中,或者说是备抵账户的串户)应恢复的少提折旧=不考虑减值的折旧总额—考虑减值的折旧(3)转回减值准备。应转回的减值准备金额=min(不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考虑减值的账面价值(4)确定上述步骤中(1)和(3)涉及时间性差异的影响。以教材中例10来说明减值转回如何做:例10 第一步: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170 贷:累计折旧170 第二步:恢复少提折旧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90 贷:累计折旧90 第三步:转回减值准备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20 贷:营业外支出120 (上面的第二、三步联立即为教材中的分录)第四步:计算应交的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会计折旧+会计减值-税法折旧-税法减值)×33% 递延税款=(会计折旧-税法折旧+会计减值-税法减值)×33%(确定借贷方:会计大在借方,税法大在贷方)(从上面两个等式约分可以看出: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33%)所得税=倒挤教材中的应纳税所得额=1000+170-200+(-120)-0=850 恢复后折旧: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折旧率和折旧额永久减值:账面价值全部计提减值,以后年度会计上不再计提折旧,但税法照提折旧。处置:(这里是难点,难在所得税那笔分录)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40 (530-90)总的减值转出了90 第二步少提的折旧累计折旧1560 (1470+90)总的折旧转入了90 第二步少提的折旧贷:固定资产2000 借:银行存款5 贷:固定资产清理 5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贷:银行存款 1 借:固定资产清理 4 贷:营业外支出 4 下面这笔分录是最难的:(妙法)借:所得税33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98 [1000+(-1470)-(-1600)+(-530)-0]×33% 递延税款132 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会计折旧+会计减值-税法折旧-税法减值)×33%= [1000+(-1470)-(-1600)+(-530)-0]×33%=198 递延税款=(会计折旧-税法折旧+会计减值-税法减值)×33% =[(-1470)-(-1600)+(-530)-0]×33%=132

二、利润分配表项目的抵消(这是最难最容易出错的分录)

大家必须知道利润分配表的平衡公式:

(利润分配来源)期初未分配利润+净利润+其它转入=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去向)

注意:

1、其中的净利润可分为: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权益

2、“应付利润”是报表中的项目,是利润分配表中的“应付利润”。不是“负债表”中的“应付股利”。

利润分配表的抵消分录就是由此而来:

借: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损益根据这笔分录母公司做多少,投资收益为多少,不会涉及股权投资差额地摊销中的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收益

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注意:教材p405(八),(这里需要大家继续理解,是重点)

未分配利润

“应付利润”是关键(今年的重点):注意应付利润结合405页(八)(这里存在争议,按这里处理。

如果:2003年2月10日开股东大会分配2002年的利润,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分配现金股利50万,2003年的净利润800万,2004年2月1日召开董事会,分配2003年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80万,分配现金股利60万,

子公司:

期初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 =提取盈余公积+ 提取应付利润 + 未分配利润

800万 80万 50万(注意:不是60)

假如,03年5月10日,股东大会决定提取应付利润80万,则提取的应付利润为80万(摘自张筱冰讲义)

求助大家:应付利润为什么不是60万,2003年的注会会计试题中的一综合题关于投资收益的抵消分录中的应付利润就是当年实现的利润的分配数.

前期损益调整事项中所得税费用影响的分析及处理企业因发生会计政策变更、进行会计差错更正以及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而涉及前期损益调整的,应通过编制会计调整分录,核算该事项对前期净损益的影响。由于净损益是税后的概念,所以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将前期损益调整事项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差额,计算所得税费用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在会计处理中,前期损益调整事项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差额比较容易确定,但是其所得税会计处理却比较复杂。有时不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有时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有时所得税会计处理需要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有时所得税会计处理需要通过“递延税款”科目核算。其处理方法为:1、先确定税前会计利润差额的性质,来判断其对前期所得税费用是否具有影响;2、如果对前期所得税费用不具有影响,则无需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如果对前期所得税费用具有影响,则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两者的目的不同,对收益、费用或损失的计算口径和确认时间也不同,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可能一致,也可能产生差异,其中因计算口径不同产生的差异属于永久性差异,因确认时间不同产生的差异属于时间性差异。相应地税前会计

利润差额也可以分成三类:(1)税前会计利润差额不构成差异对前期损益调整事项,当会计制度和税法两者对税前会计利润差额的计算口径和确认时间相同时,税前会计利润差额不构成差异,包括:一是按会计制度应调整前期收益计入会计报表,按税法规定在计算前期应税所得时也允许调整收入;二是按会计制度应调整前期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按税法规定在计算前期应税所得时也允许调整准予扣除项目。税前会计利润差额不构成差异:1、如果调整事项发生于前期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此时应作为前期的纳税调整事项,前期损益调整事项会对前期所得税费用形成影响,无论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还是纳税影响会计法,对于税前会计利润差额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影响金额,均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和“应交税金”科目;2、如果调整事项发生于前期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此时则应作为本期的纳税调整事项,当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时,前期损益调整事项不会对前期所得税费用形成影响,不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当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前期损益调整事项会对前期所得税费用形成影响,对于税前会计利润差

额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影响金额,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和“递延税款”科目。(2)税前会计利润差额构成永久性差异对前期损益调整事项,当会计制度和税法两者对税前会计利润差额的计算口径不同时,税前会计利润差额构成永久性差异,包括:一是按会计制度应调整前期收益计入会计报表,但按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调整收入;二是按会计制度应调整前期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但按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调整准予扣除项目。税前会计利润差额构成永久性差异,前期损益调整事项不会对前期所得税费用形成影响。此时无论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还是纳税影响会计法,均不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3)税前会计利润差额构成时间性差异对前期损益调整事项,当会计制度和税法两者对税前会计利润差额的确认时间不同时,税前会计利润差额构成时间性差异,包括:一是按会计制度应调整前期收益计入会计报表,但按税法需待以后期间调整收入;二是按会计制度应调整前期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但按税法需待以后期间调整准予扣除项目。税前会计利润差额构成时间性差异,此时应作为本期或以后各期的纳税调整事项。如果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前期损益调整事项不会对前期所得

财务每日工作流程

财务每日工作流程 会计工作是一个连续的、周而复始的重复却又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现状的工作。 1、每日由核算员上报门店出、入库单等凭单,按干调、酒 水、青菜、海鲜、粮油、肉类、物料用品类、费用类(详 细费用再归类)按类别分别录入电脑,按供应商分别挂 帐。 2、根据每日单据掌握各门店之间菜品进货差价,核对同一 类产品同等价位质量是否相同。考虑是否在印刷点菜单 之前,根据菜品进价变动是否调整菜价或菜量。 3、根据出纳从门店取回的原始单据,编制原始凭证,并对 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各项收支是否合理。原始单据上经办 人是否签字,经理或店长是否签字,大、小金额是否相 符。若不相符,应更正重填。报销内容是否合理,若 不合理,应拒绝报销。如有特殊原因,经审核批准,予 以报销。 4、每天根据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帐。 下设明细帐: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低值易耗品、在建 工程、库存商品、原材料、待摊费用、应付帐款、预付 帐款、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应交税金、营业收入、营 业外收入、营业处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应付工

资、营业成本、内部往来、财务费用、燃料、实收资本、递延资产、开办费、物料用品、自制半成品等。根据工作需要还可设立其他明细帐。 按厨房用料及吧台销售分类如下保管帐: 青菜类、肉类、海鲜类、干调类、酒水类、粮油类、物料用品、低值易耗品。 在全部业务登记入帐的基础上,须结算所有的帐簿。 对帐是为了保证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具体内容如下: 1、帐证核对主要是在编制和记帐过程中进行。月终 如果发现帐帐不符,就应对帐簿记录与会计凭证 进行核对,以保证帐证相符。 2、帐帐核对每月一次,主要是总分类帐各帐户期末 余额与各明细类帐,帐面余额相核对。财务部门 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帐期末余额与保管员、吧 台等物品经管部门的保管帐相核对。 3、账实核对分两类:第一类现金日记帐帐面余额与 现金实际库存数额相核对;银行存款日记帐账面 余额与开户银行对帐单核对,要求每月核对一次; 第二类是各种财产、物品、材料明细分类帐帐面 余额与财产物品实有数额相核对,各种往来帐款 明细帐帐面余额与有关债权、债务的帐目核对,

会计速成《会 计 分 录》相当老板必看

<会计分录> 基础会计《会计分录》一览1.接受投资:借:银行存款、现金、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实收资本 2.接受捐赠:借:银行存款、现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等 贷:资本公积 3.借款筹资: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4.购置设备:借:固定资产(包括购价、运费、增值税、途中保险费等)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现金(以现金支付运杂费) 需安装设备: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安装时发生材料、工资等: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外部工程队用:现金或银行存款) 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包括“在建工程”借方发生额总计数) 贷:在建工程

5.采购材料:借:材料采购(一种材料的运杂费直接进采购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现金(以现金支付运杂费) 多种材料的运杂费要计算分配率,再计算各种材料分摊的运杂费,进入采购成本。 分配率=运杂费/分配的标准(可用材料的重量、体积等) 6.购入材料入库: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 7.采购员借支差旅费:借:其他应收款 贷:现金、银行存款(现金支票一定要用“银行存款”科目)返回报销差旅费:借:管理费用 现金(多余现金退回) 贷:其他应收款 现金(补足出差,少领的差旅费。) 市内交通费报销:借:管理费用 贷:现金 8.生产过程中领用材料:借:生产成本(生产产品用,分别产品设置明细科目) 制造费用(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费用(厂部或管理部门耗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领用) 贷:原材料(要记录明细科目) 9.工资的账务处理:1)提现备发工资:借:现金(填制“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2)发放工资: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3)分配本月工资:借:生产成本(生产产品人员工资,按产品设置明细科目)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厂部或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人员工资) 应付福利费(医务人员工资) 贷:应付工资 4)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应付福利费” 借:(同上,只是要把“应付福利费”项目+入管理费用计提) 贷:应付福利费 10.注意“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科目的使用: 计提折旧:借:制造费用(车间的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的折旧)

家具行业的财务成本核算案例

家具行业的财务成本核算案例 如何理解家具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如何核算?如何达到核算的目的?业界及管理者们众说不一,见仁见智。有人说,除了赚钱就是本钱,本钱就是成本;有人说“肉烂了总会在锅里”,无需在成本核算方面耗费过多的资源,只需用自已的 人管好仓库、现金、门卫就行了;有人则视成本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的核心竟争力之一。无论对成本核算的理解和认识持何种态度,都不无道理,都与自身环境、管理基础、发展愿景以及管理者自身素质有密切关系。不少人说,家具制造业的竟争已进入白热化状态,是否如此严重,同仁们最清楚,但竟争的确加剧。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与完善,款式、品质和营销手法的同质化,家具业的竟争最主要的表现为价格的竟争,价格的竟争其实就是成本的竟争。然而,不少企业在竟争面前束手无策,不知所措,感觉迷茫和困惑,对成本的理解和核算往往步入以下误区: 其一,重营销、重生产、重研发,忽视财务及成本 核算的重要地位。 其二,把成本核算简单化,仿佛成本核算只是财务 部门的事,成本核算不准主要是会计未算准。而财务部门

一般大都做事后核算,忽视其整体管理职能,忽视其核算方法和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各个方面的应用和贯彻。 其三,不少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开展或很少开展成本核算,并无专职的核算管理人员,产品定价随意性,一般参照同款式而定,或者按估算的材料成本系数倒算。在这种成本意识的指导下,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水平差,其成本就象橡皮一样,可长可短,无准确可靠的量化指标。 事实上,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第一步,是控制的基础。无准确、及时、可靠、可比的核算资料,就难以知道成本高低、失控的真实原因,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持续改善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要影响。可见,成本核算对家具制造企业的重要性非同小可。针对目前不少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工作: 首先,应清晰认识理会成本核算的概念、实质和目的。成本核算是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并按规定的方法计算成本的过程。其实质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指标的形式反映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达到成本分析、预测和控制的最终目的。第二,应正确认识成本的分类方法。成本的分类方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及常用会计分录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及常用会计分录(二) 五、费用报销流程 1、填制费用报销单:费用经手人员填制费用报销单,并将原始单据按费用类别汇总填列,粘贴附后,并在报销单上签名。 2、部门负责人审核:部门负责人对部门所属人员经手的费用签署意见,同意报销的经审核无误后签名。 3、公司总经理审批:主要审查费用报销凭证是否真实、是否符合公司费用列支规定。 4、财务部经理审核:审核拟报销费用票据是否真实、合法,是否符合财务制度规定。 5、出纳予以报销:出纳只能接受审批手续齐全、原始票据和费用报销单记载一致、金额无误的费用报销凭证。 6、制作出纳凭证:出纳根据已报销的原始凭证及时制作现金、银行凭证,做到科目运用正确,凭证处理及时,账实核对日清月结。 六、成本列支流程:进入成本的原始凭证分为收料单、分包工程单、材料倒扎表、项目部费用报销单等。 其基本流程为:收到成本原始凭证——检查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金额是否正确——入账。 1、收料单:仓库保管员验收材料,开出收料单——项目部材料员签字——成本会计入账。即, 借:库存材料(或工程施工)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 2、分包工程单:经营部开具分包工程单——成本会计根据分包工程单入账。即, 借:工程施工——各项目部——分包工程款 贷:应付账款——分包商 3、材料倒扎表:项目部材料员盘点库存材料,编制材料收发存月报表——成本会计据以倒扎出库存材料的数量金额,是账面数与仓库盘点数相符——其差额为当月实际耗用数,计入成本。即: 借:工程施工——各项目部——材料费 贷:库存材料——各仓库——材料类别 4、项目部费用报销单:按“费用报销流程”办理报销手续——出纳将已报销的成本出纳凭证交

公司财务部岗位日常工作内容及流程

财务部会计岗位日常工作内容及流程 一:对内工作内容及流程 1、审核各部门、各店费用支出 (1)内容:审核全公司的一切费用支出,目前公司费用基本归类为:办公费、手续费、工资、社保、邮寄费、福利费、培训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装修费、维修费、税费、运费(长途运费及市内运费)、差旅费、车辆使用费(油耗、通停费、维修保养费)、通讯费(网费及电话费)、水电费(水费及电费)、租赁费(房租、物管及与租赁相关的费用)、其他,共计19类费用。 (2)流程:费用产生时,当事人应取得与该笔支出相关的单据作为填写费用报销单的依据,严格按照费用报销单的格式准确、清晰、完整的填写报销内容。财务审核签字后交付总经理审核签字,最后付款,大于1000元的的支出由公司账户转账,小于1000元的支出由出纳现金支付。各部门报销费用时务必分类报销,费用报销单务必注明发生时间、因何发生,若是因寄客户的货品而产生的快递费需在快递单上注明销售单号;所有的附件必须是合理合法的,必须有金额的体现,否则视为原始凭证无效,财务部可退回报销人员;报账时若无附件依据的,需由报销人自行向总经理申请,在经得总经理同意后财务部方可认同。仓库报销费用时,特别注意运费的报销,每笔收、退货运费后边必须备注该笔运费在ERP 系统里的收、退货单号,保证货品已经收货入库或是退货出库,严禁发生货品实际出、入库时间与ERP上出、入库时间差异超过5天的情况,遇到法定长假等特殊情况除外。各部门报销餐费、住宿费时除取得相应金额的发票外,还需附上支付凭证,即收款方打印出的消费清单、消费金额凭证。

2、审核各部门、各店借款支出 (1)内容:审核全公司的一切借款支出,经常出现的是水电费借款、差旅费借款、仓库的取货、加油借款以及其他少见特殊情况借款。 (2)流程:因出差而借款时需提前填写借款单,注明出差事由并附上出差计划表;出差返回公司后务必及时到财务部办理报账手续,根据实际出差情况填写差旅费报销单,按公司规定的补贴标准按实填写报销,报销金额经审核后多退少补,特别注意,报账期限滚动不能超过一个月时间,必须在借款之日起30日内报销该笔借款,若无特殊原因超时报账的财务部可视为报账无效,上笔借款未报账结清的不允许再次借款。 3、审核员工内购及系统下账处理 (1)内容:审核各店交上来的员工内购登记表是否按公司要求操作,有无虚假内购,是否按时按量交纳内购款,内购信息是否填写完整。 (2)流程:公司给予每个在职员工优惠折扣的内购福利,员工内购时务必按以下流程操作:各部门、店铺在财务处领取内购登记表,发生内购时,由内购

会计分录巧记手法

会计分录巧记手法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在不少会计学员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还有特殊,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应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介绍的“口诀法”(你还可以称其为“打油诗”。)应该就属于这种窍门。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如果你是参加社会助学的会计应考者,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 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 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 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我每门课开课第一次,我都将这个口诀写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作为参加会计考试的座右铭,这其实对所有科目的考试中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是纯粹的自学,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 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 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 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 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 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曾经有一个女学员用“四季歌”的曲调在课堂上演唱,大大加深了 初学者的记忆痕迹。我们在基础会计考试中记账规则直接考查一般都采 取简答题的形式,如果你能记住这首“打油诗”当有好处。 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 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 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实例解析.doc

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实例解析.doc 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实例解析 摘要:施工企业与一般企业在会计核算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施工成本的核算以及对收入、成本确认方面的不同上。会计核算是要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的。作为会计熟悉相关会计流程和科目尤其重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各企业情况不同而进行相应成本核算。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 一、在建工程成本核算 1、在建成本转至完工成本 公司的成本一般是成本部提供的数据,每个月会向财务发送动态成本表。每个产品类型都有每平米的单方成本。假设这个项目只有一个产品类型,每平米单方是8000元,这个类型的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那么总投资就是8000×50000=4亿元。也就是要结转完工的金额。那么在月底时,结转成本分录如下: 借:完工开发产品 4亿 贷:房地产开发成本-成本结转(5001.10)4亿 2、预提完工成本 假设这个项目只有一个产品类型,且全部都竣工,且成本计提合理的话,这个4亿应该大于5001.01至08科目的合计。因为项目虽说竣工,但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不付工程款了,所以预提的金额肯定要比实际发生的大。因此,在月末的时候,冲回上个月的预提成本,5001科目应该是贷方 余额。于是,我们预提成本的工作就要从每季度做一次,变成每月做一次。(各公司可能不一样)所以,先要冲回最后一次的预提成本: 借:房地产开发成本——预提成本(5001.09)-100万

贷:应付账款——各期预提成本-100万 计提: 借:房地产开发成本——预提成本(5001.09)4亿-(5001.01至5001.08合计数) 贷:应付账款——各期预提成本 4 亿-(5001.01至5001.08合计数) 检验:做完这一步后,5001科目余额为0;5001.10余额=1405(完工成本)发生额=预计投资总额 以上例子在实际工作中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万变不离其中。一般某个房地产项目不会只有一期,而且这一期不会只有一个产品类型,再而且还全部同时竣工的。大多数的房地产行业都会有三到四期的房源,产品类型最少也得两个以上,每一期都会出现部分拟建,部分在建,部分竣工的情况。那个时候只能不同的状态不同处理。譬如拟建的部分不计提成本,在建的部分按下月付款数计提成本,竣工的部分按照投资与实际发生的差额数计提。 二、现房成本结算 一般当房地产开发商拿到“新建住宅商品房准许交付使用证”意味着房子可以考虑结算,房子就可以结转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因为拥有“准入证”只是条件之一。还有两个条件:房子处于“签约“状态;房款收到总房款的20%以上。只有这三个条件都满足了,才允许结算。否 则就不行。 1、预收账款的结转 当初房款进账,入科目“预收账款”,现在项目结算了,我们就要把结算部分的房子收入转入“主营业务收入”。 案例1:结算楼盘四个楼400户签约合同价款为:390130346元。预收账款收 款:390150346元。经过核对,400户全部签约,房款全部收齐。后发现,预收账款

常用工业企业会计分录大全完整版

常用工业企业会计分录 大全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一、购进时: 1、购进材料,材料未入库 借:材料采购(包括运杂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付款或支票) 或:应付票据 (商业汇票) 应付账款 (款未付) 或:现金 2、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XX材料 贷:材料采购 二、生产过程 1、从仓库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A产品(A产品领用材料)——B产品(B产品领用材料) 制造费用(车间一般性耗用材料)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领用材料) 贷:原材料——XX材料 2、计算(结转)本月工资 借:生产成本——A产品(A产品工人工资) B产品(B产品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厂部管理部门人员工资,含财务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 3、从银行提取现金,备发工资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4、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5、以银行存款预付下半年或下年度报刊杂志费(房租费或保险费)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6、摊销(或分摊)保险费等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贷:待摊费用 7、计提(或预提)银行短期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 8、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 借:预提费用(前两个月已预提的利息)财务费用(本月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利息) 9、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 借:制造费用(车间设备折旧) 管理费用(厂部固定资产折旧) 贷:累计折旧 10、职工报销药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在职职工) 管理费用(退休人员) 贷:库存现金 11、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 借:管理费用(管理部门办公用) 制造费用(车间办公用)

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出纳专员 1.职责概述 遵照国家及企业的财务和会计制度,负责办理本企业现金、银行结算业务及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账、结账工作,并对企业库存现金、票据及有关印章进行妥善保管。 2.主要工作 (1)贯彻执行企业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和收支结算规定。 (2)办理现金收付业务,并负责现金支票的保管、签发。 (3)建立现金日记账,逐笔记载现金收支,做到每日结算、账实相符、出现差异及时汇报。 (4)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负责企业银行账户的开立、核对、清理等工作。 (5)负责银行结算,办理银行存取款业务和转账业务,并定期打印、取回银行对账单。 (6)根据审核无误的资金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并及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7)协助会计人员做好企业员工每月工资的发放。 (8)负责企业各项费用的报销工作,并定期上交各项报销的原始凭证。 (9)负责企业空白收据、支票等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工作,并保持完整记录。 (10)负责银行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 3.关键业绩指标 (1)现金收付业务办理准确性。 (2)银行结算业务办理及时率。 (3)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准确性。 (4)库存现金管理出错次数。 (5)印鉴、印章保管的安全性、完好性。

4.任职资格要求 (1)学历 财务、会计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2)工作经验 一年以上出纳从业经验。 (3)能力要求 关注细节能力、会计核算能力、专业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自控能力。 二、资金主管 1.职责概述 根据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组织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掌握资金流动状态,负责资金的调度、供应工作,加强对资金的合理使用,确保企业资金供求平衡,推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主要工作 (1)组织制定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上报领导审批后监督实施。 (2)组织编制企业年度、月度资金预算,并监督资金预算的具体执行。 (3)组织编制企业月度流动资金计划,分析月度资金使用情况,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4)负责资金的核算与管理,适时调拨企业内外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负责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工作,并监督办理企业现金收付、银行结算等业务活动。 (6)定期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盘点。 (7)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并按期撰写评估报告。 (8)协调企业与开户银行的关系,确保合理、安全地调度和使用资金。 3.关键业绩指标 (1)资金预算编制及时率。

初学者必看的会计分录

常用的194 个会计分录 一、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 (一)实收资本- 1. 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 收到投资人投入的房屋、机器设备等实物,按评估确认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3. 收到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等,按评估确认价值- 借:无形资产等- 贷:实收资本- 4. 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二)资本公积- 1. 捐赠公积 (1)接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实际收到的捐赠款入账-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 贷:资本公积(固定资产净值)- 贷:累计折旧- (3)接受捐赠的商品等,根据有关资料确定的商品等的实际进价入账(库存商品采用售 价核算的,还应结转进销差价)- 借:库存商品- 贷:资本公积等- 2. 资本折算差额企业实际收到外币投资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有关资产账户与实收资本账户折合记账本位币的差额:- 借:银行存款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借或贷:资本公积- 3. 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借:银行存款等贷:实收资本贷:资 本公积 4. 法定财产重估增值借:材料物资借:固定资产贷:资本公积- 二、借入款项- (一)短期借款- 1. 借入各种短期借款,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 2. 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借:财务费用贷:预提费用(或银行存款)- 3. 归还短期借款借:短期借款贷:银行存款- (二)长期借款- 1. 借入各种长期借款借:银行存款(或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 贷:长期借款 2. 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贷:长期借款 3. 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已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借:财务费用 贷:长期借款 4. 归还长期借款借:长期借款贷:银行存款- (三)应付债券- 1. 按面值发行的债券,按实际收到的债券款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 溢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贷: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编制会计分录实例

1、会计哪6大类科目 资产负债共同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2、会计的借贷法则 资产、成本、费用科目:增加时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科目:增加时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借贷法则: 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资产类,成本类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所有者权益类,负债类,损益类借方减少贷方增加 全根据“资产+费用=负债+所用者权益+收入”来的 3、六大类正常的借贷方 4、一些重点的会计科目 编制会计分录: 1.职工李明出差预借差旅费2000元,以现金付讫: 2.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30000元; 3.职工李明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2500元,以现金支付其垫付款; 4.分配本月职工工资,生产工人工资5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60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4000元,福利部门人员工资10000元,另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20000元。 1、借:其他应收款——李明 贷:现金 2、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现金 3、借:管理费用——差旅费2500 贷:现金500 其他应收款——李明2000 4、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工资50000 制造费用6000 管理费用——工资24000 销售费用——工资20000 贷:应付工资 100000 某企业11月30日“本年利润”账户贷方余额为25000元,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请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收到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100000元,存入银行。 2.向银行借入期限为2年的借款200000元。 3.采购甲材料500千克,单价100元/千克,增值税率17%,货款未付,按实际成本法核算。 4.以银行存款支付甲材料运费以及装卸费1500元。 5.上述材料验收入库,按实际成本入账。 6.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2000元用以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1500元以生产B产品,车间一般领用材料500元,产部耗用材料300元。 7.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20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工人工资8000元,生产B产品工人工资7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 8.制造费用按A.B产品工人工资进行分配。(分配率保留4位小数,分配结果保留整数)

常用工业企业会计分录大全

一、购进时: 1、购进材料,材料未入库 借:材料采购(包括运杂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付款或支票) 或:应付票据 (商业汇票) 应付账款 (款未付) 或:现金 2、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XX材料 贷:材料采购 二、生产过程 1、从仓库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A产品(A产品领用材料) ——B产品(B产品领用材料) 制造费用(车间一般性耗用材料)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领用材料) 贷:原材料——XX材料 2、计算(结转)本月工资 借:生产成本——A产品(A产品工人工资) B产品(B产品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厂部管理部门人员工资,含财务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 3、从银行提取现金,备发工资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4、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5、以银行存款预付下半年或下年度报刊杂志费(房租费或保险费)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6、摊销(或分摊)保险费等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贷:待摊费用 7、计提(或预提)银行短期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 8、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 借:预提费用(前两个月已预提的利息) 财务费用(本月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利息) 9、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 借:制造费用(车间设备折旧) 管理费用(厂部固定资产折旧) 贷:累计折旧 10、职工报销药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在职职工) 管理费用(退休人员) 贷:库存现金 11、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 借:管理费用(管理部门办公用) 制造费用(车间办公用) 贷:库存现金 12、出差人员借支差旅费 借:其他应收款——XX 贷:库存现金 13、出差人员归来报销差旅费(多借、退回余款)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报销的金额) 库存现金(退回的款项) 贷:其他应收款——XX (原来借支的金额)14、出差人员归来报销差旅费(少借、补足款项)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报销的金额)贷:其他应付收款—XX (原来借支的金额) 库存现金(补足的现金) 15、月末,分配并结转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A产品 ——B产品 贷:制造费用 16、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XX产品 贷:生产成本——XX产品

出纳的日常工作流程

出纳的工作: 一、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领取。 二、负责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 三、做银行帐和现金帐,并负责保管财务章。 四、负责报销差旅费的工作。 1、员工出差分借支和不可借支,若需要借支就必须填写借支单,然后交总经理审批签名,交由财务审核,确认无误后, 由出纳发款。 2、员工出差回来后,据实填写支付证明单,并在单后面贴上收据或发票,先交由证明人签名,然后给总经理签名, 进行实报实销,再经会计审核后,由出纳给予报销。 五、员工工资的发放。 出纳工作细则: 工作事项及审验等程序 失误防范及纠正程序 现金收付 1、现金收付的,要当面点清金额,并注意票面的真伪。 若收到假币予以没收,由责任人负责。 2、现金一经付清,应在原单据上加盖"现金付讫章"。 多付或少付金额,由责任人负责。

3、把每日收到的现金送到银行。 不得"坐支"。 4、每日做好日常的现金盘存工作,做到账实相符 做好现金结报单,防止现金盈亏。下班后现金与等价物交还总经理处。 5、一般不办理大面额现金的支付业务,支付用转账或汇兑手续。 特殊情况需审批。 6、员工外出借款无论金额多少,都须总经理签字,批准并用借支单借款。 若无批准借款,引起纠纷,由责任人自负。 银行账处理 1、登记银行日记账时先分清账户,避免张冠李戴。开汇兑手续。 2、每日结出各账户存款余额,以便总经理及财务会计了解公司资金运作情况,以调度资金。 每日下班之前填制结报单。 3、保管好各种空白支票,不得随意乱放。 4、公司账务章平时由出纳保管。 每日下班后账务章交总经理处。 报销审核 1、在支付证明单上经办人是否签字,证明人是否签字。 若无,应补。

(财务会计)会计初学者学习口诀

会计初学者学习口诀 在不少会计学员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还有特殊,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应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介绍的“口诀法”(你还可以称其为“打油诗”。)应该就属于这种窍门。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如果你是参加社会助学的会计应考者,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 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 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 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我每门课开课第一次,我都将这个口诀写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作为参加会计考试的座右铭,这其实对所有科目的考试中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是纯粹的自学,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中小学会计分录实例20200104更新

中小学校会计分录实例 (2017年1月4日更新) ★2016年年终账务处理相关事项 1. 关于权责发生制 (1)2016年预算资金年终转为权责发生制的处理 以下发的“2016单位指标拨款结余对账表”(已下发到各均衡中心)的转为权责发生制金额,增记财政应返还额度,同时增记财政补 助收入,并作为财政补助收入纳入决算。表中的指标与账务处理没有关系,表中的“指标结余”数据不作账务处理,也不纳入决算。如图:决算报表Z03表的财政拨款与账上的财政补助收入(含公共预算和基金预算)必须等于财政拨款小计,并且功能科目细项要相符。 年终,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余额与下发的“2016单位指标拨款结余对账表”的“2016年年终转为权责发生制,学校列收入”栏金额完全一致。 例:①某校2016年年终财政转为权责发生制的金额为50万元,通过支付平台“指标综合情况查询”,分别是学生宿生30万元,校舍维修20万元,打印相关查询明细作附件。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直接支付500000 贷:公共财政预算拨款—项目支出(学生宿生)300000

—项目支出(校舍维修)200000 ②月末冲转时: 借:公共财政预算拨款—项目支出(教学楼)300000 —项目支出(校舍维修)200000 贷: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教学楼)300000 —项目支出结转(校舍维修)200000 ③次年初,恢复时不作账务处理。实际支出时,凭相关合同、发票、直接支付凭证、验收证明、结算资料等。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教学楼)150000 —项目支出(校舍维修)200000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350000 ④月末冲转时 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教学楼)150000 —项目支出结转(校舍维修)200000 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教学楼)150000 —项目支出(学生宿舍)200000 说明:这时财政补助结转科目还余15万元。 (2)2015年权责发生制的处理 2015年的权责发生制余额已全部收回,不再结转到2017年,学校根据结余指标,调减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决算也同样处理)。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XX项目,贷:财政应返还额度。如果存在收回的是质保金,增加一个往来科目,“其他应收款—财政收回2015年权责发生制的质保金”。 例:某校年终教学楼项目结转20万元(即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为20万元),已完成结算审计,发票已全部开齐,工程款已付,仅应付质保金5万元,实际结余15万元(账上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为15万

自考企业会计学复习资料汇总-主要会计分录大全

第二章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 1、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2、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借:库存现金(按实际收回的现金) 管理费用(按应报销的金额) 贷:其他应收款(按实际借出的现金)3、属于库存现金短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4、属于现金溢余: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如为现金短缺,属于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其他应收款—个人 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6、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7、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

借:管理费用—现金短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8、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和单位的: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个人或单位)9、属于无法查明的现金溢余: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资产盘盈利得 10、收到银行存款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 11、将款项汇往采购地开立采购专户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12、将款项存入银行以取得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信用卡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信用卡 贷:银行存款 13、向银行开立信用证、交纳保证金 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 贷:银行存款

14、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银行存款 15、购买股票、债券等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6、将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存款的未用余额转回结算户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17、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不含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发放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 18、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会计日常工作内容

问:会计新手需要学习哪些日常工作重点? 一、增值税税额计算 (一)积极核对销售业务,尽快填开销项发票,确定当月销项税额。 销售是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是企业经营的核心。销售发票是财务记账,确定业务发生的合法凭据,因此企业在发生销售业务时应尽快给对方开具发票,确定当月销售情况。 一个业务从合同签定,到公司发货、对方验收确认、发票填开是有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又因为客户的大小、业务往来的频率、各公司验收程序的不同存在差异。有时销售企业甚至不能自主确定开票时间,只能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开票,与税法规定的开票要求不符。 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特别是负责税务工作的人员,必须对企业日常销售业务的处理相当明确,熟悉主要客户的开票要求,能够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又不耽误本公司正常的工作处理。为了很好的协调双方的工作,会计人员应当在每月20号左右就开始核实当月开票税额,将应该开具发票的业务尽早完成,通常企业在每月结束前3天就会停止填开发票。因此企业若是需要对方给其开具发票应尽快联系,不要拖到月底再同对方交涉。 (二)认真核对当月进项发票,保证发票及时认证,确定当月进项税额。 通常商品要比发票提前到达企业,企业在收好货物的同时还应确认发票的开具情况,在规定时间未收到发票时应与对方联系,索要发票。 进项发票只有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审核通过之后,方能进行抵扣税额。目前专用发票认证一般是通过网上远程认证系统自行认证,未在单位自行认证的应去税务机关或中介机构代理认证。因此企业会计应在规定时间及时办理认证,确定当月进项税额。 一个企业每月进项发票较多时,通常不会在一个月全部认证,而是有选择的认证部分发票。发票认证时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当月缴纳税金金额。在税务机关规定税负范围上下计算当月税金;第二,考虑会计存货和成本处理。有些商品当月购入当月销售,这些发票应该在当月认证,否则将导致账面库存为负数;生产企业成本计算需要原材料,若当月生产领用材料发票未进行认证处理,将会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发票是否将要到期。按照税法要求,发票自填开之日起180日内(不同类别的发票有效期限略有不同,详细介绍参见前面"进项税额抵扣时限的规定")进行认证。因为多数企业特别是商业零售企业存在销售不开发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实例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实例 2010-07-27 17:10:04 来源:互联网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实例,青云工业公司除有关生产车间外,还下辖一个饭庄、一个招待所和一个车队,均对外营业。 [例1]青云工业公司除有关生产车间外,还下辖一个饭庄、一个招待所和一个车队,均对外营业。7月份有关账户资料表明:饭庄当月实现营业收入8240肋元,招待所实现营业收入266000元,车队承接外单位运输业务取得收入284000元。 对于工业公司的饭庄、招待所实现的营业收入和车队承接外单位运输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均属于工业企业兼营应税劳务所实现的销售额,按规定应当征收营业税。在具体计算应纳税额时,应当根据不同劳务的性质按不同税目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其中:饭庄营业收入属于“服务业——饮食业”税目,应按5%的税率计算纳税,其应纳税额为: 应纳税额=824000×5%=41200元 招待所实现营业收入属于“服务业——旅店业”税目,按5%的税率计算纳税,其应纳税额为: 应纳税额=266000×5%=13300元 车队承接外单位运输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属于“交通运输业”税目,按3%的税率计算纳税,其应纳税额为: 应纳税额=284000×3%=8520元 该企业7月份应纳营业税额为63020元(41200+13300+8520)。 在具体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根据计算出的应纳税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其他业务支出6302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63020 [例2]某机械厂8月份有关收入资料如下: 其他业务收入 向某单位转让一项商标权,取得转让收入80000元

房屋出租收入30000元,包装物出租收入10000元 车队承接外部运输业务,取得运输收入60000元 固定资产清理收入 出售临街房屋一间,获得价款收入240000元 按规定,商标转让收入属于“转让无形资产”税目,应按5%税率征收营业税。 其应纳税额为: 应纳税额=80000×5%=4000元 固定资产和包装物出租收入属于“服务业”税目,应按5%税率征收营业税。其应纳税额为: 应纳税额=40000×5%=2000元 运输业务收入属于“交通运输业”税目,应按3%税率征收营业税。其应纳税额为: 应纳税额=60000×3%=1800元 则其他业务收入应纳营业税为: 应纳税额=4000+2000+1800=7800元 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其他业务支出78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7800 企业出售房屋价款收入属于“销售不动产”税目,应按5%税率征收营业税。其应纳税额为: 应纳税额=240000×5%=12000元 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国企财务会计工作总结

国企财务会计工作总结 一、各部门工作汇报 1、客服中心:(1)认真落实部门各班的日常管理工作;热情接待来访业主和往来单位;认真、耐心地办理业主的入伙手续67户和装修手续40户;配合业主入住,对房屋进行严格的验房,发现问题及时电话及书面报给开发商进行整改并不断地追踪。 (2)严抓水电、公共配套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和月度检查;一期水泵房因变压器调试有问题,导致二次供水不能正常供应。客服中心及时制定紧急方案,一边解决业主二次供水问题,一边督促和协助外来单位调试水泵房变压器,电工班员工连续加班协助调试并学习相关技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区二次供水得以正常运行。 (3)公司提供的便民****与日常小修****为许多业主,特别是老人和妇女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深得业主的好评。 (4)坚持每日严抓装修管理,保安部****勤检查,保洁班监督,发现违规装修及时反馈、沟通并提出整改意见。 (5)认真做好住户的投诉登记工作,并派人进行调查、核实、处理、回访,至今未有一件重大有效投诉。 (6)监督绿化承包员对小区的花草树木及时进行养护(浇水、锄草、修剪、施肥、论文网补苗等),现小区整体绿化效果有很大的改观。

(7)安排保洁每周对小区重点部位进行灭鼠、杀虫和消毒;整体卫生搞得不错,得到大部分业主的一致好评。保洁班各员工一向厉行节约,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节约了大量的各种日耗品,如垃圾袋、洗衣粉、抹布、拖把等等,为公司节约成本。 (8)客服中心每月制定催款计划,采取“一电话、二电话、三书面、四上门”的催款方式催收拖欠费用的业主。因前期遗留问题不断出现,有相当一部份业主因各种原因据交物管费,例如,因开发商漏水等工程质量问题据交的有8户,因前康美物业纠纷而拒交的有2户,无其他正当理由拒交的有3户,以办入伙但一直空置并未交费的有16户。多次与业主委员会协商交涉,共同努力解决欠款催交工作。 (9)不断督促新天地开发商逐步解决遗留问题(如房屋和外墙漏水、烟道串烟等),虽有些许成效,但遗留的问题还得继续追踪。 (10)努力抓好围墙广告位的出租和管理,与9家公司签订广告位协议,为公司创造收入。 (11)将相关资料输入物业软件中工作报告,便于管理和存档,同时缓解人员困境,提高办公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 (12)与业主委员会联手成立小区各社团部:太极拳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等,并多次举行篮球友谊赛和集体晨练太极拳,丰富了业主的业余生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