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语先例现象

汉语先例现象

汉语先例现象
汉语先例现象

2013年第3期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3, №3 总第41期Russian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Serial №41

汉语先例现象标题借用方式

刘丽芬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0)

提要:标题借用先例现象的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照搬,二是变动,即完全借用和部分借用。最常见的是部分借用,主要有成分替换、成分截短、成分添加、成分错合、成分省略、成分易位、解释成语、混合型以及格式借用等。借用先例现象有利于表达或显或隐的评价意义,增强标题文本的对话性,加强标题的表现力与吸引力。

关键词:先例现象;借用方式;标题格式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先例现象(прецедентныйфеномен)是指民族语言文化共同体绝大多数成员认同的、具有一定结构定型的、可以复现的、具有情感性和认知性的语言现象。(转引自王臻2008:144)它是一个由先例名、先例情景、先例文本、先例话语组成的独立完整的系统,是文本中的文本。先例现象在汉语修辞学中称之为“仿拟”。(刘光准2004)А.Е.Супрун(1995:17)认为,作为先例现象的文本联想是一种仿拟现象。先例现象和仿拟均是语言现象,但是不同层面的两个概念。先例现象是一种认知、语言与文化相融合的现象,属于民族心理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而仿拟是一种修辞手法,属修辞学研究的内容。Красных(1997:5)认为,先例现象可来源于言语现象,也可来源于非言语现象。“言语现象指的是那些直接通过言语手段生成的语言单位、文本等言语思维活动的产物,如词语、日常会话、文学作品、谚语、俗语等,非言语现象指的是诸如写生画、雕塑、建筑、音乐等作品,它们不是通过言语手段生成,但可用言语进行描述,因此它们具有成为先例现象的可能”;而“仿拟的本体只能是那些先前已经存在并被大家所熟知的语言现象”,仿拟只能应用于言语交际领域。(转引自王臻2004)。本文借用俄语概念,研究汉语标题先例现象的借用方式。

先例现象作为文化空间认知基础的系统成分,只有在语用层的运用中才能实现,因此,它常用于标题。我们将先例现象称为原体,标题借用的先例现象称为变体。标题借用先例现象大体需要经过“删”“留”“添”三个步骤。“删”即删去原体中与目标言语(即表达目的)不相吻合的因素;“留”即留下原体中对目标言语有用的因素;“添”则是添上目标言语所需的特定因素。经过这样的“基因”重组,才生成了一个与原体既相似又有异的新的言语现象——变体。(徐国珍2003:9)由调查可知,标题先例现象引用方式多种多样,概括来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先例现象(又称引文)原封不动,二是对先例现象作种种变动。由此我们将标题先例现象分为完全借用和部分借用,最常见的是部分借用。

2 完全借用

照用原话即对所引用的原体不作任何改动。此类又分两种情况:以原体直接作标题;以原体为标题的一部分。变体与原体似是而非,读者感到“似曾相识”而又“耳目一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起读者的好奇心,获得强烈的广告效果。

2.1直接作标题

借用先例原体常常改变其形式,但标题中也见一些直接借用。以原体直接作标题,既可信手拈来,利于拟制,又可切中所述事情要害,还可使读者产生一种亲切感,抓住读者视线。据调查,直接用作标题最典型的是成语,尤其是历史典故,其次还有唐诗宋词、文学作品、歌曲、民间(口头)创作、熟语和名人名言等。如:

(1)战争与和平(人民文学,2006,№3)

(2)人生几度秋凉(十月,2006,№3)

(3)山不转水转(当代,2002,№3)

(4)山芋烫手丢却难(人民日报,2006.02.22)

(5)守口如瓶(当代,2007,№3)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民日报,2006.09.21)

例(1)直接借用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名;例(2)直接借用宋朝苏轼《西江月》前两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中的后一句;例(3)直接借用那英演唱的歌曲;例(4)直接借用俗语;例(5)直接借用成语;例(6)直接借用孔子说的话。

2.2 标题的一部分

标题一部分借用先例现象。据调查,作为标题组成部分的先例现象有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歌曲、民间(口头)创作和熟语等先例文本,还有先例名借用。如:

(7)莫道高处不胜寒(人民日报,2006.07.27)

(8)为了母亲的微笑——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林金桐剪影(人民日报,2006.12.21)

(9)瞒报矿难:“纸里包不住火”(人民日报,2006.06.22)

(10)为何总当“事后诸葛亮”(人民日报,2006.04.05)

(11)“风调雨顺”,你是谁?(人民日报,2006.10.01)

以上标题中的一部分全部借用原体,例(7)借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一句“高处不胜寒”;例(8)主标题借用刘欢演唱的《少年壮志不言愁》中的歌词;例(9)冒号后部分借用谚语,谚语一般为全部借用;例(10)一部分借用俗语“事后诸葛亮”;例(11)借用成语“风调雨顺”,借用成语作标题的相当多,成语一般为全部借用。

3 部分借用

标题借用先例现象原体形式不多,大多采用先例现象的变体形式。以不变形式用于标题主要执行称名和信息功能,以变换形式用于标题实现广告功能,符合广大读者追新求异的社会心理。言语的现实组合形式与语言的常规形态及社会习惯明显地相抵触,造成“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而产生强烈的表情性;语流逻辑链的突然中断,导致接受者心理期待猛然扑空,(徐国珍2003:28)使读者产生“似曾相识”又“不尽相同”的印象,调动读者的思维,引发读者的比附联想,并建立相应的理解链条。

部分借用是在原体基础上形成的新的不等同于原体的一种形式,其形式多种多样,如可将其变换,保留其结构,用其它新词填充;或改变词序、词性;或替换成分、添加成分、省略成分等。总之,部分借用情况复杂,根据对现有材料的分析大致有以下借用方式:1)成分替换;2)成分截短;3)成分省略;4)成分添加;5)成分易位;6)成分错合;7)解释成语;8)混合型。此外,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现象,一些标题采用其他借用方式的同时,

主要是借用先例现象的格式,我们将其另列为“格式借用”一类。

3.1成分替换

成分替换即词汇替换,是先例文本最普遍的变体形式之一。通常指在保留原体结构形式(句式)的前提下,替换引文中的词语,既可替换一词,也可替换两个或以上的词,它是构成文章标题的最常用手段。我们将成分替换分为两类。

3.1.1替换一词

据调查,替换一词的标题很多,从替换词语看,有定心结构中的定语、并列结构中的并列项、成语词语替换;从替换句子成分看,有主语、谓语、宾语替换;从语义看,有同义、反义替换;从语音看,有谐音替换。以上分类中,词语替换、句子成分替换与语义、语音划分可能有交叉现象。

1)从替换词语看

a 定语替换

替换定心结构中的定语,此类不多,如“第三地晚餐”(当代,2006,№2)替换名画“最后的晚餐”中的定语。

b 并列项替换

替换原体并列结构中的词语,此类也不多,如“去年上任的‘大学生村官’王志斌:累并快乐着”(人民日报,2006.02.09)替换白岩松的书名《痛并快乐着》这一并列结构中的前一形容词。

c 成语词语替换

替换成语一词的标题较多,一般替换名词和动词。如:

(1)避免“毛遂自刎”(人民日报,2006.03.20)

(2)他山之石如何攻玉(人民日报,2006.07.26)

(3)射击世界杯飞碟赛连破世界纪录陈丽一靶之差摘银(人民日报,2006.04.05)(4)大家在为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质量提高大声叫好的同时,也对电子产品那些“玩不转”的新功能望而兴叹,甚至望而生畏——玩不转的新功能看不懂的说明书(人民日报,2006.05.18)

例(1)替换历史典故“毛遂自荐”中的动词,例(2)用疑问词“如何”替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后一句中的能愿动词“可以”,以提问形式借用,此类很少;例(3)用名词“靶”替换原体“一念之差”中的名词“念”;例(4)用连词“而”替换“望洋兴叹”中名词“洋”,由“望洋兴叹”仿造出“望而兴叹”,乃至“望而生畏”一词。

2)从替换句子成分看

a 替换主语

替换原体主语,此类常见于标题。如:

(5)我主沉浮(收获,2004,№2)

(6)山川尽在不言中(图片)(人民日报,2006.07.29)

(7)足球诚可贵健康价更高(人民日报,2006.06.22)

例(5)替换毛泽东诗句“谁主沉浮”主语,以对原体的回答形式出现;例(6)替换俗语“一切尽在不言中”中的主语,例(7)替换裴多菲的《自由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中的主语,该诗句经常被用作标题套子。

b 替换谓语

替换原体谓语,此类不太多,如“清明时节雨濛濛”(当代,2007,№6)替换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前一句“雨纷纷”中的谓语“纷纷”。

c 替换宾语

替换原体宾语,标题中常见。如:

(8)美国醉翁之意不在会(人民日报,2006.07.14)

(9)世上本无“坏孩子”(人民日报,2006.06.01)

(10)魂断汨罗(人民日报,2006.07.12)

例(8)替换古文《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一句中的宾语“酒”;例(9)替换鲁迅的“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前一句中的宾语“路”;例(10)替换美国电影《魂断蓝桥》中的处所宾语“蓝桥”,该先例文本可发展成句套“魂断+地点名词”。

3)从语义看

(1)同义替换

该类在所调查标题中很少。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杯’舞蹈大赛侧记”(人民日报,2006)借用宋朝辛弃疾《一剪梅》诗词“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用同义词“不”替换“桃李无言”中的“无”。

(2)反义替换

反义替换大多为成语替换,通常行文中,成语借用一般不改变,但在标题这一特殊语言环境中改变了。如:

(11)“一山”兴“二虎”(人民日报,2006.11.06)

(12)草木非兵(人民日报,2006.02.21)

(13)布什难圆其说(人民日报,2006.11.03)

例(11)用动词“兴”替换俗语“一山难容二虎”中的动词“难容”,变体与原体意义相反;例(12)和(13)均为成语替换,例(12)用反义词“非”替换成语“草木皆兵”中的“皆”;例(13)用形容词“难”替换成语“自圆其说”中“自”,语义相反。

4)从语音看

语音替换主要表现为谐音替换。谐音求同,即用音同、音近的字(词)取代,替换的大多是发音相同,书写、意义不同的词语,运用谐音替换这一手段使语言富有特色,形象生动,给读者更深的印象。如:

(14)房价“涨”声一片百姓期盼回归理性(人民日报,2006.05.18)

(15)听,那跳动的“中国芯”(人民日报,2006.01.08)

(16)别让年夜饭成了“年夜烦”(人民日报,2006.01.23)

例(14)“涨”声一片”的“涨”谐音替换“掌声一片”中的“掌”,例(15)“中国芯”中的“芯”谐音替换“中国心”的“心”,例(16)“年夜烦”中的“烦”谐音替换“年夜饭”中的“饭”。

3.1.2替换两个或以上的词

由调查可知,标题中替换两个或以上的词有主语、主语和状语、主语和补语等。

1)替换主语

替换原体主语,该类较多。如:

(1)西风腾飞会有时(人民文学,2004,№9)

(2)身边变化静悄悄——山东农村路水电建设巡礼(人民日报,2006.11.12)

例(1)替换李白的《行路难》诗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前一句诗中的主谓短语组成的主语,例(2)替换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作主语的名词短语。

2)替换主语和状语

替换原体主语和状语,此类在所调查标题中不多。如“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成立了‘农村家事纠纷援助中心’,近百名调解员走村串户,一年多来成功调解纠纷七十五起——调解员善断家务事”(人民日报,2006.12.24),替换俗语“清官难断家务事”中的主语“清官”和状语“难”,该状语为反义替换。

3)替换主语和宾语

替换原体主语和宾语,该类不多,如“大风不识数”(人民日报,2006.05.27),替换“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前一句诗中的主语和宾语。

3.2 成分截短

成分截短即减少词汇组成成分,它是先例现象的一种特殊借用形式,该形式促进标题中两种对立倾向合并:表达的紧缩和信息量增加,不影响对其完整意义的理解。成分的减少不仅使标题简洁,而且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由调查可知,有主语、谓语、宾语截取。

3.2.1截取主语

截取原体主语,读者一看到所截取部分,立刻会补足所缺的部分。该类常见于标题。如:(1)节约的他山之石(人民日报,2006.02.02)

(2)合理的激励机制、可靠的安全保障,调动了富阳民众举报的积极性——非法排污成过街老鼠(人民日报,2006.04.13)

(3)许宗衡:关键时刻不能失语(人民日报,2006.07.17)

例(1)原体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截取前部分主语;例(2)截取俗语“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中的主语;例(3)截取电视广告用语“关键时刻,怎能感冒”中前部分的主语。

3.2.2截取宾语

截取原体宾语,该类很少。如“二〇〇七——天天都是好日子”(人民日报,2006.12.30)截取宋祖英演唱《今天是个好日子》中宾语“好日子”。

3.2.3截取谓语

截取原体谓语,在所调查标题中很少。如“手机信息收费不能没商量”(人民日报,2006.09.15)截取电视剧名“爱你没商量”中的谓语,“……没商量”形成标题套子。

3.3 成分省略

成分省略即省略原体中的某一成分,它不同于成分截短,截短是截取少部分,省略则是保留主干部分。如:

(1)择善而从(人民日报,2006.07.22)

(2)有朋远方来(十月,2007,№2)

(3)意在先发制(人民日报,2006.09.01)

(4)我和沙巴的最后晚餐(当代,2003,№5)

例(1)省略“择善而从之”中的宾语代词“之”;例(2)省略诗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前一句中介词“自”;例(3)部分借用成语“先发制人”并省略宾语“人”;例(4)部分借用并省略名画《最后的晚餐》中的结构助词“的”。

3.4 成分添加

这种添加与一般在原体基础上增加成分不同,它是在原体结构中添加,且与原体有紧密的语法联系,也可称为嵌入。添加成分不仅是为了使形象具体化,用形象潜能加强语义,而

且常常表达作者的一种观点。其中核心成分不变,没失去与原结构的联系。成分添加一般发生在成语借用中,一般在成语中嵌入状语。如:

(1)双边关系蓄积难题全面解冻尚待时日俄格握手难言和(人民日报,2006.06.18)(2)画蛇不妨添足(人民日报,2006.04.24)

(3)后来者何以居上(人民日报,2006.03.20)

例(1)借用成语“握手言和”,并嵌入副词“难”,表达作者的观点;例(2)借用成语“画蛇添足”,且在“画蛇”与“添足”间嵌入词语“不妨”,作者提出一种建议;例(3)借用“后来者居上”,且在“后来者”与“居上”中加入疑问词“何以”,作者提出疑问,邀请读者参与讨论,促使读者思考并阅读正文。

还有一类,在离合词中嵌入成分。离合词指结构比较松散、可以拆开使用的词。构成词的语素结合在一起时是词、拆开使用、插入别的语言成分时便是短语。这类词主要是具有可分离性的动宾式合成词。如:

(4)欧典红了谁的脸(人民日报,2006.03.21)

(5)“陪访”解了上访忧(人民日报,2006.04.05)

以上两例分别将词组“红脸”、“解忧”拆开,嵌入别的语言成分。固定词组被拆开主要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

3.5 成分易位

成分易位即将原体中的词语换序,此类为换序存同,即从语序上对原体加以调整、改换来追求相同。一般伴随易位的同时还有其他借用方式。如“水色山光阳春万里花香鸟语丽景九州”(人民日报,2006.02.05),部分借用固定短语“水光山色”、“鸟语花香”并分别将其易位,且易位方式不同,“水光山色”将“光”与“色”易位、“鸟语花香”将“鸟语”与“花香”易位。

3.6 成分错合

错合,即将两个原体全部或部分合并形成新的组合, 语义基本不变,可获得滑稽可笑的修辞效果。由于混用了两个或以上的原体,结构新颖,语言生动,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可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从所调查例子看,错合较复杂,除了两个先例现象直接或借助其他手段组合外,较复杂的是截取先例现象的几个词重新组合。如:

(1)防范布局性环境风险——亡羊补牢与未雨绸缪并重(人民日报,2006.07.27)

(2)不拘一格选拔高层次人才润物细无声——承德市政法系统化解基层矛盾纪实(人民日报,2006.02.15)

(3)寸草难报三春晖(人民文学,2007,№5)

例(1)副标题借用两个成语“亡羊补牢”和“未雨绸缪”作为主语;例(2)借用两个原体“不拘一格降人才”和“润物细无声”,前一个截取原体中前部分,后一个全部借用;例(3)截取“谁言寸草心”中的定语“寸草”,省略“报得三春晖”中的助词“得”,在两部分中间加入一修饰词“难”,再组合为标题。

3.7解释成语

变体是对原体成语的释义。在所调查标题中不多。如“伊朗软硬两手交替使用”(人民日报,2006.09.01),后部分解释成语“软硬兼施”。

3.8混合型

3.8.1替换与嵌入

综合使用替换原体组分和对原体进行扩充两种构成方式。如“慧眼只识一颗‘珠’?”(人民日报,2006.10.11)替换原体俗语“慧眼识真金”中的宾语,在主谓间嵌入限定词

“只”,采用疑问语调。

3.8.2替换与易位

替换原体组分时伴随有易位两种构成方式。如“孩子‘动手不动口’之忧”(人民日报,2006.09.29)先替换俗语“君子动口不动手”中的主语,再调换两个宾语,易位后,原结构未变,但意义发生了变化,意义刚好相反。

3.8.3截取与替换

截取原体一部分并伴随有替换。如“国际象棋‘统一之战’克拉姆尼克笑到最后”(人民日报,2006.10.15)截取“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前部分,并替换主语,其言外之意是“克拉姆尼克笑得最好”,即克拉姆尼克会赢这场比赛。

3.8.4结构套用与截取

保留原体结构并截取其中一部分。如“背靠大树好致富——吉林农产品加工工业带动农民增收纪实”(人民日报,2006.10.06),保留俗语“大树底下好乘凉”中的基本结构,并截取三个词,语义有些许变化,变体“背靠大树”与“好致富”构成依据关系,原体“大树底下”为“好乘凉”的空间关系,“好乘凉”是“大树”直接产生的结果,而变体“大树”与“好致富”不构成直接关系。

3.8.5添加与替换

对原体进行扩充并替换组分。如:

(1)笃信守威千业旺家和国富九州兴(人民日报,2006.02.05)

(2)中国航天“锁定”太阳“夸父”三星将“逐日”2015年,中美等14国携手“重返月球”(人民日报,2006.07.21)

例(1)在原体“家和万事兴”中嵌入“国富”,用“九州”替换“万事”;例(2)部分借用典故“夸父追日”,主谓间嵌入同位语与表时间助词,用同义动词“逐”替换动词“追”,此处把三星比作“夸父”,将准备去干惊天动地的事情。

3.8.6易位与替换

先将原体词语易位,然后替换一个或几个词。如“顺耳忠言更利行”(人民日报,2006.10.23),将成语“忠言逆耳”易位,然后用反义词“顺”替换“逆”,意即“尽管忠言逆耳,但顺耳忠言会更好”。

3.8.7省略与换序

先省略原体组分,再换序,最后添加词语。如“缙云纪行搬起脚砸石头”(十月,2005,№6)借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省略定语“自己”并将宾语“石头”与“脚”易位,最后添加主语。

3.9格式借用

标题中先例现象的借用方式多种多样,但最常用的是格式借用。除了多年沿用的标题格式外,近年出现一些新流行的标题套子。其流行原因首先是这些流行语影响深远,深入人心,意蕴丰富,形式开放,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及扩张性;其次,这些来源中的语言大多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并且契合社会现实与大众文化心理。常借用小说、文章、诗词、影视作品、歌曲名、谚语、俗语等。

3.9.1小说、文章形成的标题格式

(1)男双新科冠军是这样“炼”成的(人民日报,2006.09.26)

(2)“火柴盒”建筑、“复古”建筑、“欧陆”建筑矗立在中国各地——谁动了城市建筑的“中国味儿”(人民日报,2006.10.16)

例(1)套用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形成“……是怎样炼成的”标题格式;例(2)套用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著的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形成标题格式“谁动了……”。

3.9.2诗词形成的标题格式

(1)致你们的灵魂(十月,2002,№2)

(2)被绑架者说(当代,2006,№2)

例(1)套用格式“致……”,此类也很能产,如“致大海”、“致母亲”等;例(2)套用古文名《捕蛇者说》,形成格式“……说”。

3.9.3影视作品形成的标题格式

(1)把游戏进行到底(人民文学,2003,№3)

(2)安全、节能、环保一个都不能少(人民日报,2006.04.03)

例(1)套用电视连续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形成格式“将……进行到底;例(2)借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形成的“一……不能少”的标题格式。

3.9.4 歌曲形成的标题格式

(1)和谐有多远(人民日报,2006.10.16)

(2)“博客”的文学空间有多大(人民日报,2006.09.07)

(3)博客还能走多远(人民日报,2006.04.21)

(4)营养餐,想说爱你不容易(人民日报,2006.02.10)

例(1)套用陈妃平的歌曲《永远有多远》,形成格式“……有多远”,例(2)由格式“……有多远”推出“……有多大”,例(3)发展“……有多远”这一格式,用“能走”替换动词“有”,形成格式“……能走多远”;例(4)逗号后部分借用王志文和江珊演唱的《过把瘾》的插曲《想说爱你不容易》,形成标题格式“想说……不容易”。

3.9.5经典名言形成的标题格式

(1)我是海涅我怕谁(当代,2007,№2)套用王朔说的话“我是流氓我怕谁”,形成格式“我是……我怕谁”。

3.9.6其他标题格式

从变体的生成情况来看,由于汉语语言结构不像西方那样讲求严密性、规整性,尤其是在构词及语法规则上,往往显得较为简略、粗疏,富有弹性,形成了汉语句子语序多变、词的组合及用法灵活多样等特点。这种结构特点为先例变体言语形式的构成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从而使变体表现出了较大的随意性和极强的能产性。因此标题中可由一个原体仿造出多个标题格式。如:

(1)在近来的一连串恶搞事件中,诗歌沦为大众娱乐的噱头——谁在折断诗歌的翅膀(人民日报,2006.10.26)

(2)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业主?(人民日报,2006.02.15)

(3)拿什么拯救中医(人民日报,2006.10.26)

(4)一不留神成巴赫(当代,2007,№5)

(5)与伟大的心灵共舞(十月,2003,№6)

(6)当鱼水落花已成往事(人民文学,2004,№8)

(7)4月1日、2日,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举行了自主招生考试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上大学,面试说了算(人民日报,2006.04.03)

(8)验证、凭卡购票,每人最多限购三张成都:火车“实名制”购票走得好吗(人民日报,2006.02.09)

(9)胡少海弃学从军为革命(人民日报,2006.02.01)

例(1)套用格式“谁在折断……的翅膀?”;例(2)套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形成格式“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例(3)套用“拿什么拯救你”,形成格式“拿什么拯救……”;例(4)套用格式“一不留神成……”,例(5)套用“与群魔共舞”,形成格式“与……共舞”;例(6)套用格式“当……已成往事”,例(7)套用格式“……说了算”,例(8)套用格式“……走得好吗”,例(9)套用成语“弃医从军”,形成格式“弃……从……”。

多数格式能产性强,汉语套用流行语成为一种时尚。原体出现后,标题拟制者灵活地套用已有格式,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加进反映事物本身特点的内容,熔金石于己炉,将别人的话语天衣无缝地借用到自己的言语中,拟出各种各样形似而神不似的标题,有的格式使用频率很高,如以下格式:

1)格式“为……叫好”

(10)为“红黑榜”叫好(人民日报,2006.04.11)

(11)为图书打折叫好(人民日报,2006.09.13)

2)格式“准备好了吗”

(12)基层单位,准备好了吗?(人民日报,2006.03.22)

(13)青藏铁路即将通车运营雪域环保准备好了吗(人民日报,2006.06.29)

3)格式“别拿……说事”

(14)别拿“紧张”说事(人民日报,2006.06.20)

(15)别拿“小事”不当事(人民日报,2006.11.14)

(16)别拿练兵当托词(人民日报,2006.11.06)

(17)莫拿信誉当儿戏(人民日报,2006.11.28)

(18)别叫虚荣遮住眼(人民日报,2006.11.12)

以上几例套用基本格式“别拿……说事”,例(14)为基本格式,例(15)由基本格式发展成格式“别拿……不当事”,例(16)演变为格式“别拿……当……”,例(17)进一步发展成格式“莫拿……当……”,例(18)格式“别让(叫)……遮住眼”。

4)格式“这个……不太冷”

(19)这个冬天不太冷(人民日报,2009.02.08)

(20)这个春节不孤单!(人民日报,2009.03.19)

(21)这个火车头不一般(人民日报,2009.02.16)

例(19)套用由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执导,让·雷诺主演的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一格式,由基本格式生发格式“这个……不……(孤单/一般等)”。

类似的标题套子还有:“与……面对面”、“与……亲密接触”、“与……同行”、“你是……我是……”、“……被……撞了一下腰”、“给……个理由先”、“我的……我做主、“如此……要不得”、“谁解……之痛”、“给……带来了什么”、“为……撑起一片天”、“让……飞”等等。

4 结论

标题借用先例现象很普遍,借用方式多种多样。由以上分析可知,借用方式有完全借用和部分借用,以部分借用为主。部分借用中有成分替换、成分截短、成分添加、成分错合、成分省略、成分易位、解释成语、混合型以及格式借用,省略最常见。成分替换有替换一词和替换两个或以上的词,以替换一词为多。替换一词中,有定心结构中的定语、并列结构中的并列项、成语词语替换;主语、谓语、宾语替换,同义、反义替换,谐音替换。替换两个

或以上的词中,有主语、主语和状语、主语和补语替换等。成分截短中,有主语、谓语、补语截取;成分添加中,为在原结构中嵌入词语。成分错合中,除了两个先例现象直接或借助其他手段组合外,较复杂的是截取先例现象的几个词重新组合。混合型中,有替换与嵌入、替换与易位、截取与替换、结构套用与截取、添加与替换、易位与替换、省略与换序等。格式借用中,有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歌曲等形成的标题格式,以流行语形成的标题格式为最。总之,在现代报刊标题中采用各种语言成品的变异形式比比皆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可能继续沿用下去,有些则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参考文献

[1]Красных В.В.Система прецедентных феноменов в контексте современны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A]//Язык. Сознание. Коммуникация[C]. Вып.2.М.,1997.

[2]Супрун А.Е.Текстовые реминисценции как языковое явление[J]//Вопросы языкознания,1995(6).

[3]刘光准.仿拟现象与文章标题[J]. 外语研究,2004(1).

[4]王臻. 先例现象与仿拟之别[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

[5]王臻. 先例现象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D]. 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博士论文,2008.

[6]徐国珍. 仿拟研究[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On Quotation Ways of Chinese Precedent Headings

LIU li-fen

(Center of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 Quotation patterns of precedent headings are various. Generally speaking, the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one is the direct quotation; the other is the variation of the quotation, namely the full quotation and partial quotation. The latter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one including specific patterns such as the component substitution, component truncation, component addition, component blending, component omission, component displacement, idiom explanation, hybrid and pattern’s quotation. Quoting precedents can facilitate the expression of explicit or implicit comments. Meanwhile, it can enhance the textual dialogue and the expressive and attractive force of the headings.

Key words: precedent; ways of quotation; heading patterns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项目“面向信息处理的俄汉标题对比研究”(11D041)、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俄汉语标题对比研究”(JC2010W5)和黑龙江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俄语特色标题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丽芬(1967—),女,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

收稿日期:2013-05-28 [责任编辑:靳铭吉]

浅谈现代汉语的歧义现象

绪论 歧义现象是现代汉语中存在的重要语言现象。所谓歧义,就是指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众多前辈在有关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的论著中,已经从宏观上全面的阐述了现代汉语中歧义的类型、歧义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根据语言的四要素,现代汉语的歧义现象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义歧义。语音歧义是由语音原因引起的,汉语的一个音节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音素,语音歧义由此产生,如“产品全bù(不/部)合格。”、“岸边停着一艘yóu chu án(游船/油船/邮船)。”,这类情况一般见于口语,一旦进入书面语,歧义自行消失。词汇歧义主要由词语的多义造成,如“我去上课”,可以理解为“我去讲课”,也可以理解为“我去听课”,这种歧义现象可以利用具体语境来分化。语法歧义在歧义现象中时最复杂的,造成语法歧义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结构关系不同,结构层次不同,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都不同,词类不同,词与短语同形。语义歧义主要是语义关系不同、语义指向不同而引起。对于语法歧义和语义歧义,我们可利用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等方法来加以分化。语言中要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而表达意义的句法格式又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格式来表达无穷的意义,就致使同一句法格式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从而使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歧义句法格式。在一些研究歧义格式的文献中,研究的最为深入的歧义格式有“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在+Np+V+N”、“N1+的+N2”、“V+N1+的+N2”、“动词(及物)+的+是+名词语”等。本文在前人详细论述的基础上,选取本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几种典型歧义结构,举例分析其分化方法,并最终得出产生此类歧义句式的原因。

关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

关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 12英语教本一班胡绍聪4301120114 摘要:语言迁移研究并不是新话题,但是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两条主线和四个主要内容都包含母语迁移的内容这样一个事实来看,它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课题,Ellis甚至评论说“任何一个二语习得理论如果没有描写母语迁移都是不完整的”(Ellis,1994);从二语学习者在语音、词法、句法到语义各个语言层面频繁出现母语迁移现象的角度看,语言迁移是不能忽视、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语言迁移的研究的视野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母语迁移研究,比如语言迁移理论的反思和语言迁移研究范畴的拓展。基于这样的研究发展趋势,再次阅读已有的语言迁移研究文献发现,有两个方面值得深入思考和重新审视———语言迁移的定义和语言迁移的理论解读。 关键词:语言迁移;对比分析假设;普遍语法;连接理论 一、关于语言迁移的定义 迁移(transfer)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会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产生影响。James借此描述语言迁移的概念:“第一语言的学习将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James,1980)事实上,对于语言迁移的定义存在各种不同的表述,如:Corder把迁移看成是一种借用(borrowing);Faerch和Kasper认为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激发其母语知识去使用中介语的一种语言心理过程;Schachter认为语言迁移是先前获得的知识对于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制约(constraint)。在林林总总的表述中,Odlin的语言迁移定义得到最为广泛的认可:“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它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应该说,该定义明确了语言迁移不单指传统二语习得研究中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影响,而且还指学习者已经习得的任何其他语言的知识对新语言知识习得的影响。至此,母语对于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第三语言学习的影响,第二语言知识对于学习者第三语言学习的影响,学习者已有的第二语言知识对于后学的第二语言知识的影响都可以纳入语言迁移研究的范围,从而大大拓宽了语言迁移研究的视

现代汉语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

现代汉语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 高连球 现代汉语成语有许多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因此,不少成语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古汉语现象。了解这些现象对我们理解、掌握、运用成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通假字 不过尔尔(耳)博闻强识(志)再接再厉(励)信口开河(合) 二、古今词义差别 短兵相接(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走马观花(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运斤成风(斤,古义:斧头;今义:量词。) 破涕为笑(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不速之客(速,古义:邀请;今义:快。)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车载斗量(车:用车;斗:用斗。) 鳞次栉比(鳞:像鱼鳞那样;栉:像梳子那样。) 犬牙交错(犬牙:像犬牙那样。) 2、使动用法 汗马功劳(汗:使……出汗。) 祸国殃民(祸:使……受害;殃:使……遭殃。) 大快人心(快:使……感到痛快。) 3、意动用法 草菅人命(草:把……看得像野草一样。) 不耻下问(耻:把……看作羞耻的。) 4、名词用作动词 声色犬马(犬:养狗;马:骑马。) 不衫不履(衫:穿上衣服;履:穿上鞋子。) 箪食壶浆(箪:用箪盛;壶:用壶装。) 5、形容词用作名词 披坚执锐(坚:坚硬的战衣;锐:锐利的兵器。) 驾轻就熟(轻:轻车;熟:熟路。) 四、文言句式 1、宾语前置 时不我待(时不待我) 恩将仇报(将恩报仇) 夜以继日(以夜继日) 2、状语后置 嗤之以鼻(以鼻嗤之) 持之以恒(以恒持之) 指出下列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 1.抱头鼠窜 2.奔走相告 3.兵贵神速 4.不毛之地 5.蚕食鲸吞 6. 打草惊蛇

7.风餐露宿8.蝇营狗苟9.寡廉鲜耻10.马首是瞻11.破涕为笑12.可歌可泣13.骇人听闻14.毫厘不爽15.马革裹尸16.厝火积薪17.鹤立鸡群18.巧言令色 参考答案 1、5、7、8、15、17属于名词用作状语; 2、9、11、14、18属于古今词义差别;3属于意动用法;4属于名词用作动词;6、12、1 3、属于使动用法;10属于宾语前置;16属于通假字,“厝”同“措”。

现代汉语中有关“歧义”的几个问题

现代汉语中有关“歧义”的几个问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歧义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时也许可能会贻笑大方,但有时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一、什么是“歧义”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说法”。裘荣棠先生在《“歧义”浅析》里说过:“歧义就是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确切地说:“歧义”是一个短语或句子蕴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没有把确切的意思表达清楚,使人可以有两种或几种不同的理解。 例如:“热爱人民的军队”,当作偏正词组来看时,“热爱人民的﹨军队”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意思时指对人民有深厚感情的军队;当作一个动宾词组看,“热爱﹨人民的军队”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意思是热爱军队,因为军队是人民的。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歧义句和歧义现象,但有些歧义现象可以借助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来分辨,是可以排除的。有时,标题上的歧义可以借助正

文的内容来排除。对这样的歧义句,一般来说,是应该允许存在的。积极地利用歧义,可以构成双关语或歇后语等修辞格,使言语生动。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上下文无照应的情况下,使人不能分辨的歧义句就会给读者带来麻烦。无疑,这会影响人们的交际和汉语纯洁健康的发展。歧义并非现代汉语独有的现象。古今中外各种语言中都有歧义现象,以法语著称的法语也不例外,只是情况各不相同罢了。 二、歧义是怎样产生的? 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跟语言的表达者有关,表达者可以更换说法或利用上下文的交代照应来避免歧义。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跟语言自身特点也有联系。同一个人用某种语言(如,汉语)的某种句式来表达某个意思时有歧义而换用另一种语言(如,俄语)来表达,就可能没有歧义了。 歧义是怎样产生的呢?就语言的发展来说,歧义的出现也是一种必然现象。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和外界事物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也在发展。新词的不断产生、词义的逐渐变化、语法规律的逐渐发展和表达手段的日趋灵活丰富,都表明语言在发展。但是,外界事物的发展总是先于语言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而反映和表述这种发展的语言总是晚于前者而出现的,

有趣的汉语拼音

有趣的汉语现象 灵动摇曳的汉语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语言,也是组合性最强的语言,一个字往往可以和不同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能表示多个意向,有的语意正说反说都行,并且有些词还可以颠倒用,不但意思明白,而且词义有趣多变。比如:“好不容易”和“好容易”,—个有“不“字,一个没“不”字,但意思相同。“了不得”与“了得”,—个有“不”字,一个没“不”字,按《辞海》注释,前者是“异乎寻常的意思”,如“他的本领真了不得”;“后者是有能耐,本领高强”。两者意思并不相反,而是相同。但是“中国队大胜日本队”和“中国队大败日本队”虽然说法相反,表意却是相同的。反语修辞也是造成含蓄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的语言手段之一。比如:这个人真是太愚蠢了。这个意思还可以这样表达:这个人实在是聪明极了(用嘲弄的口吻说)。“好歹”一词,在“好歹你都要来一趟”这句话中,正反两面的意思都有。在“万一有个好歹”这句话中,“好歹” 指的只是“歹”,没有“好”的意思,“好”仅是一个陪衬。有些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把它颠倒过来念,意思仍然不变。如:讲演——演讲、觉察——察觉、依偎——偎依、喜欢——欢喜、累积——积累、登攀——攀登等等。有的内容相关联的字颠倒后,意思仍然相近或相关,例如:积累——累积、夜半——半夜、胆大——大胆、少年——年少、雪白——白雪,等等。但是,还有更多的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是不能随便颠倒用的,如:生产——产生、现实——实现、气节——节气、面相——相面、官宦——宦官;有些不由近义的字组成的词也不能随便颠倒,如人名——名人、上马——马上、人情——情人、乡下——下乡、故事——事故、带领——领带等等,上述类型的词语如果颠倒了它们的意思就完全不同或相差很远。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些东西的名称,如果把它倒过来说,正好表明了这种东西的用途,例如:羊圈——圈羊、铺盖——盖铺、铁锤——锤铁、门锁——锁门、锅盖——盖锅、瓶塞——塞瓶、牙刷——刷牙、床罩——罩床、手套——套手、口罩——罩口、鞋垫——垫鞋、水车——车水、风扇——扇风、鱼网——网鱼等等。亲爱的朋友,你还能说出一些有趣的汉语现象吗?汉语的主谓搭配范围非常广。你觉得“我是女孩,她是男孩”这句话有问题吗?在某种场合下这种说法是成立的!!两位母亲刚生了小孩。她们抱着自己的小孩,坐在一起谈笑。一路人问,“你们生的都是女孩吗?”;一母亲笑笑说,“不,我是女孩,她是男孩。”中文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词语的搭配有时很奇妙,令老外摸不着头脑。在有些主谓结构中,主语反而是动作的承受者;在动宾结构中,宾语反而是动作的发出者。主谓结构中主语是受事:信写好了。苹果已经吃了。这两句话是主谓结构。动宾结构中宾语是施事:来客人了。住了一个人。动宾结构的语义尤其丰富。“洗衣服”是对衣服发出动作,而“照镜子”的动作则与镜子本身没有任何关系,镜子只是动作的一个工具。“写一本书”也是动宾搭配,但“书”在写之前却根本不存在,它表示的是动作的结果。“写一条狗”的说法更令人摸不着头脑,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你 要反应好半天才想到”一条狗“是指的文章的内容。而“吃食堂”、“踢后卫”一类的说法就更奇怪了。汉语中的主语倾向于“有定”。说“客人来了”时,大家都知道客人是谁,正在等待他的到来;说“来客人了”,隐含“有人突然到访”的意思,大家还不知道来的人是谁。“白跑一趟”中的“白”是“没有收获”的意思。“白吃白喝”中的“白”是“没有代价”的意思。“白”和“雪白”看似相同,说“衣服是白的”和“衣服是雪白的”没什么两样。但它们的语法功能却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说“不白”、“很白”、“白得很”、“白一点”,但不能在“雪白”前面加“不”和“很”,也不能说“雪白得很”、“雪白一点”。汉语丰富的词汇、多变的使用方法以及所表达的丰富含义是其他语种所无法比的。比如明明是一对反义词,用在同一句话语中,所表达的意思非但不相反,反而是相近或相同的。这些语言现象,或许正是汉语的奥秘和魅力所在吧。如前文所举例子:“胜”与“败”本是一对反义词,表示相反的结果。“中国队战胜日本队”和“中国战败日本队”,两句话所表达的意

浅谈汉语中的儿化现象

浅谈汉语中的儿化现象 儿化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下面我们从几个基本问题入手,谈谈汉语中的儿化现象。 一、儿化的性质 儿化是儿后缀在轻声化之后与前一音节的合音现象。儿缀合音的结果使儿缀的语音特征融合到前一音节里,从而导致前一音节的韵母甚至声母、声调发生变化。儿化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语音现象,儿化现象属于语流音变,但在语流音变中,儿化又不同于变调这种只发生在语音层面的音变现象。在我们的语言层级系统中,处于底层的是语音层,是纯语音单位,可以区别意义,但不包含意义的单位,如:声母,韵母,声调。处于上层的是音义结合体的单位,是音与义相匹配的层面,如:语素,词,短语,句子。变调是单纯的语流音变,如:连读变调,在普通话中,上声调和上声调连读,前面的上声调会变读,变读调近似于普通话调值系统中的阳平调,现在人们习惯上也就记作阳平了。这种变调现象纯粹发生在语音层面,与其他的因素无关。 在“儿子”和“女儿”中,“儿”是实语素。“儿”经历了由实语素虚化为虚语素的过程。在“花儿”“清儿”“村儿”中,“儿”已经没有实词义了,只是一个后缀,作为语法单位,具有构成新词和增加或改变附加意义的作用。儿化经历了如下几个过程:首先是实语素虚化为儿后缀,“儿”由重读变为轻读,形成重轻型的语言单位。再次,儿在语音上还有零声母化的过程,零声母化加速了重轻型语言单位的急读合一,产生了儿化合音的现象。所以,儿化有语音层面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儿”语素由于义虚音轻而造成的结果,是语法、语义层面的原因。因此,儿化现象是发生在音义关联层的语流音变现象。 二、儿化合音的发展过程 儿化合音是一个历史过程,经历了如下的几个阶段: 1.两音节阶段。这是合音还没有开始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词根末字和后缀均是独立的、有正常声调的音节,与一般的双音节复合词的语音结构相同。 2.一个半音节阶段。在这一个时期,合音以自成音节的“儿”尾轻声化为条件。如果“儿”尾不轻声化则不会引发儿化。轻声的“儿”因为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音节,就与前面的语素组成“一个半音节”的语音单位,(正是这种性质的语音单位容易发生合音)后字弱化为一个单元音或者m,n,N,l,z,r等自成音节的通音。 3.长音节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第二个音节失去独立的音节身份,与前一音节字联接成一个最多为5个时间格的单字峰。两音节并为一个长元音。因此,产生大量的与单字韵母不同的长韵母。

浅析英语学习中的汉语迁移现象

浅析英语学习中的汉语迁移现象 摘要: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经验的横移和引进,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语言共同性理论及教育心理学上的正负迁移规律,来分析英语学习中的汉语迁移现象。 关键词:迁移,语言共性,汉语迁移 迁移和迁移作用发生的条件 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迁移是观察、技艺、思维、想象、推理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新情境中的应用或已有经验对新知识的影响(汪清洁,2002)。迁移按其效果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正迁移,执意中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一种是负迁移,只两种学习间的干扰作用。当新旧刺激相同或相似,又要求学生作相同反应时,容易产生正迁移;而当新旧刺激物十分相似而又要求作出不同反应时,则容易产生负迁移。负迁移一般是暂时性的,经过练习和训练是可以克服的。 尽管迁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迁移的发生不是自动的,它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两项学习具有共同因素:首先,学习内容方面的共同因素较多,则迁移现象较明显。其次,学习方法方面统统因素较多,迁移现象也较明显。例如: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记忆,可以将记忆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好的经验运用到记忆英语词汇、句子中。 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概括是迁移的核心,掌握普遍性的原理、原则,提高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例如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掌握了简单句的构成规则,就很容易作出含有修饰成分的简单句。 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认知结构是由人们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的清晰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新知识学习的效果。在实际学习中,它直接表现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词缀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大量的单词。 迁移的定势作用: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迁移的定势是应用知识经验的心理准备状态。定势对知识迁移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当定势作用与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致时,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促进作用,反之会产生干扰作用。例如在做动词的时态填空练习时,一见到有always, sometimes, often, seldom等时间副词,学生会立即想到动词应用一般现在时态。而在汉英翻译中,学生往往会由于汉语的干扰,而译出Chinese –English式的句子。如: 医生告诉我我父亲病情很危险。 -----The doctor told me my father was very dangerous.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按照已有的认识和良好的习惯思路去研究新问题,在积极的思维定势中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正迁移。 学生的心理、生理状态。学生的心理、生理状态也是影响迁移的因素。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状态时,就会充满信心,注意力集中,这样会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反之,当学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会缺乏信心,注意力涣散,这样会造成迁移的障碍。 找出汉英知识的联系,促进英语学习的正迁移。 在英语学习中,正负迁移的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以掌握的本族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问题。汉语和英语在结构上有不同之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用汉语思维,用汉语的习惯句式来套英语句式,势必会产生干扰作用。因此,我们要掌握和利用汉语与英语间的共同规律,利用迁移规律,促进汉语知识在英语学习中产生正迁移。

有趣的汉字.

本组教材是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专题编写的。教学本组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1.认识23个生字。

2.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3.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4.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5.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1.通过综合性学习,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 《有趣的汉字》…………………………………………………………………………………5~6课时《我爱你,汉字》………………………………………………………………………………6~7课时 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学习目标】 1.认识23个生字。 2.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3.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4.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5.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学习重点】 1.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

语言迁移现象研究

成绩 西南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Transfer to English Study 课程名称:第二语言习得 任课教师:林文治 专业:英语师范 班级:英师1014 学号:罗雪梅 姓名:222010310011402 2013年12月4日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制

Abstract: Language transfer has a great influence to learning English for Chinese students .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transfer and negative transfer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three aspects: sound, vocabulary and grammar.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transfer and conquer the negative transfer on the basis of analogical analysis, and finally improve English learning. Key words: language transfer; positive transfer; negative transfer; English learning 1.Introduction 1.1 Definition of language transfer The origins of the term “transfer”go back to Behaviorism and its view is that the mother tongue habits influence learning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habits. Although it was later discredited, the notion of transfer has been revived again and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in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Transfer in termin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has been giving rise to much controversy. Odlin(2001) assumed that transfer is not 1) A consequence of habit form action; 2) Interference; 3) A falling back on the mother tongue. And transfer is not always mother tongue influence. He offers the working of substratum transfer as a basis for his own thoughtful treatment of such influence: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one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nd perhaps imperfectly) acquired. This working definition, although somewhat vague, provides an adequate basis for the materials to be deserved discussion. Language transfer is also called cross linguistic influence. Kellerman and Sharwood(1986) argued that a superordinate term that is theory-neutral is needed and suggest cross linguistic influence. And it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learner’s interlanguage. According to Odlin(1989) ,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cquired. Krashen(1983) views transfer as padding, the result of falling back on old knowledge when new knowledge is lacking. Corder(1983) holds that transfer is primarily a communication strategy, or borrowing, which is a performance phenomenon, not a learning process. Jarvis(2000) identifies three criterion for identifying transfer (1) inter-group homogeneity, (2)inter-group heterogeneity and (3)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native language and inter-language performance. 1.2 Classification of language transfer The notion of transfer as above- mentioned is closed related to the behaviorist theories and in 1950’s Lado introduced this term into the field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y assume that learners tend to transf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native languages and cultures into the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hat they are learning. Therefore, the learning of a second language was seen as rather an increase of a behavioral repertoire.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is in fact learning a set of alternatives for some sub-set of 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they already know. Accordingly, similarities between L1 and L2 are believed to facilitate the learning of L2. Facilitation of this kind is called positive transfer. However, the other type is negative transfer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cause to errors for learners when they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Negative transfer means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1 and L2 cause learning difficulty and result in making errors. Selinker once said that the errors were the result of the interference from

汉语现象中的类推作用

汉语现象中的类推作用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学 152102008 李茹摘要:本文主要从词汇以及语法的角度分析了汉语中类推现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新的语法现象的出现,这其中包括新的词缀的产生还有新的构词方式的出现,而在语法方面主要讨论了宾语与动词位置关系的改变,最后简要说明了类推语法化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类推词汇语法 语法是语言中的一般规则,它的运用具有一定权威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语法规则的效用常常因交际的特殊需要,因语音等其他子系统的制约,因借用外语成分而受到限制,不能在任何地方都被贯彻。规则性、条理性是语言的基本职能所要求的,然而语言系统中又到处存在着强势和例外,前者就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类比形式就是以一个或几个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形式。类比又叫“类推”,表现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在语言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语法和词汇两个角度简单论述一下,在汉语中,有哪些关于类推的现象。 (一) 新词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层出不穷。而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大多是在已有事物、概念、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与已有事物、概念、观念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这是造成新词语与原有词语之间有联系的客观原因,这种联系决定了语言中的新词语绝大部分是在已有词语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相似性是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方式之一。表现在新旧词语之间的关系上,就是新旧词语之间也存在相似性,而造成新旧词语之间相似性的原因之一就是类推造词。类推造词就是给事物命名时模仿已有词语创造新词语的造词方法,具体地讲类推造词有以下表现方式: 1、产生类词缀 在类推造词方式的推动下,如果某个语素在词群中仅是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来的词汇意义,并且以不读轻声与词缀区别开来,以词汇意义大部分虚化,具有定位性、非独立成词性和类化性与词、词根相区别,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语素就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摘要 语言迁移的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倍受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汉语热不断升温,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本论文主要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总结外国学习者在学习、交际等方面产生的语言迁移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总结提出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通过研究,充分认识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探索汉语习得规律,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从而推动汉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同时也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资料和例证。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言迁移影响因素策略 一、语言迁移理论 (一)语言迁移的含义 迁移是中介语的一个主要特点,语言迁移是中介语产生的重要根源。心理学范畴中,迁移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已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技能的获得产生影响的现象。而语言迁移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语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这样一种现象。(二)语言迁移的发展阶段 1、对比分析理论阶段 语言迁移理论最早是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提出的,认为迁移是母语“习惯”在目的语中的延续。对语言迁移的研究是在对比分析领域展开的。对比分析理论的确立是以1957年Lado出版的《跨文化语言学》为标志的,该理论的语言学基础是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理论——刺激—反应,而在心理学上又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迁移理论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的塑造靠反复的机械操练,Lado赞成二者的观点,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习惯的积累,对比分析是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层面一步一步地进行比较,从而预测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了解学习者的母语或目的语是如何迁移的,确定教学中的难点,进一步描述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这一时期普遍认为第一语言转移对第二语言习得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即“正迁移”和“负迁移”。 然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对比分析理论和语言迁移受到了许多语言学家的质疑,认为这一理论并不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是单纯的对比两种语言间的异同,在实际学习中,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并非一定能够引起迁移,对比分析理论所预测到的情况并不准确,一些真正的重难点并没有被预测到,而往往是不该出错的地方出错,该出错的却没有出错。在这些所谓的错误当中,母语迁移所引起的错误占的比例很小,学习者的二语掌握程度越高,所犯的母语迁移的错误就越少。这一现象使人们逐渐忽视对比分析理论,而开始关注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 2、普遍语法理论阶段

现代汉语中的歧义问题

现代汉语中的歧义问题 【摘要】:平时,要求我们在说话,写作中,一定要语言规范,清晰,明白,也就是言简意赅,但往往有些句子,言简了,意未明,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这就是歧义现象。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歧义现象的研究对探讨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揭示语法规律是很有意义的,“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里得到反映。因此,分析歧义现象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于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深入。” 【关键字】:歧义;歧义类型;歧义解决方法 歧义是指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听话人对一个小句或句子的语言意义或言语意义有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理解的言语现象。现代汉语之所以会有歧义现象的产生,是因为,语言结构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结构去表达无限的意义必然会出现一个结构表达多种语义的现象,这样看来,多义现象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这里,我不想多说关于歧义界定的问题,也就是歧义与多义,歧义与歧解,歧义与笼统,歧义与模糊之间如何划分和区分的问题,只是稍作解释。 1:歧义与多义。目前语言学界对多义与歧义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一般认为歧义指结构(包括词组和句子)的多义;多义指词的多义。 2:歧义与歧解。学界较一致的看法是歧义指语言层面静态的抽象多义,歧解只言语层面动态的具体多义。歧义可能导致歧解,而歧解并非都是由歧义引起。歧义指句法歧义,歧解指语境歧义。 3:歧义与笼统。歧义重在所指对象的真假情况不确定,笼统重在指所指对象个别成员不具体。 4:歧义与模糊。歧义与模糊的争议不大。模糊单纯由词义的模糊性引起,

与歧义的争议不大。

歧义的定义研究缩小了歧义的定义面,多数人赞成笼统,模糊,双关,含混等形式不宜认为是歧义,因而划定了外延,一遍歧义定义作出明确规定。 由于歧义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就需要详细地剖析一下。 (1):多音词引起的歧义 一个汉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以及意义使得在没有语境情况歧义现象的产生,比如说“都”,没有一定的语境,谁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是“dou”呢,还是“du”呢?这种歧义只能用词音分析法,也就是组成词,换成“都是”,“首都”就可以理解了。 (2)词义不同引起的歧义 汉语的一个词往往会代表多重意思,比如说“仪表”,它既可以表示人的外表气质,又可以指用于测量的一种仪器,利用词义分析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语言的可创造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附加意义可以说是“横空出世”,这个时候,对词义的不同理解往往更容易引起歧义和误会,所以,词义分析法虽不是最重要的,却也是不可忽视的。 (3)结构层次不同引起的歧义 一个句法结构内部包含了不同的构造层次,便会产生句法歧义,这类歧义结构可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 例:中国历史悠久。A:中国\历史悠久B:中国历史\悠久,都是主谓短语; 两个学校的老师。A:两个\学校的老师B:两个学校的\老师,都是偏正短语;只是因为划分的层次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意义。

魅力汉语之有趣的变形

魅力汉语之有趣的变形 发表时间:2015-12-01T15:43:05.41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上供稿作者:项松根 [导读] 本文从八个方面浅要谈了汉字的许多部首出现变形的有趣现象,希望能给各位同仁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 摘要:本文从八个方面浅要谈了汉字的许多部首出现变形的有趣现象,希望能给各位同仁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汉字;变形;教师;学生 汉字的许多部首会出现一些有趣的变形现象,为什么变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为了字形更美观,二是为了书写更简便。第一,有些字会因为有部首做“头”,而省略相应的笔画,同理有些字有部首做底,会省略相应笔画。 “善”,羊言为善;“喜”,吉言为喜。“善”、“喜”下面是“言”的变形。“善”字,“言”上面有“羊”顶在上面做头,所以“言”上一点省略,“言”除点外,又连续三横,这样会使上下结构的“善”字形过长,所以再把“言”上面两横分别变为两点,这样就缩短了字形。“喜”字下面的“言”也同样变形。 “昏”,日氐为昏,氐,低也,日低为昏。“昏”字,下有“日”做底,故省略“氐”下的一点,变形为“氏”。 第二,有些笔画重叠部分,为简洁美观起见就会合并 “亲”,辛木为亲,“辛”下面的“十”与“木”的“十”重叠,所以合并,显得简洁美观。 “新”,辛析为新,简洁美观地合并而成“新”。 “枭”,鸟在木上,“鸟”下一横和“木”之一横合并。 “彖”,上部“彑”的下面有一横,下部“豕”的上面有一横,组合后就合并成一横了。 “差”羊左为差,“羊”底下和“左”上面的“ ”重合,组合后就进行了合并。 第三,有些部首,会出现倒过来或者反过来的情况 “育”,子月为育,“月”(其实是肉,后面“月”的部首解析里头有讲解)上面的部首,是“子”颠倒过来的形状,就是倒“子”(“弃”上部也是倒“子”)。 “毓”右上部首也是一个倒“子”,“毓”字的本义是母亲在生孩子,看“毓”的结构,左边部首表示“一个母亲,头上戴着花环(因为生小孩繁衍后代,使人类生生不息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头戴花环表示伟大光荣)”,右边部首,上面一个倒“子”,因为小孩在娘肚子里头,总是头朝下,小孩出生一般都是头先出来,所以“子”要倒过来,下面的“川”是“水”,表示母亲生小孩时流下的一些羊水、血水。 “页”的字形就像一只鸟(繁体“頁”),本义是鸟头,“头”的繁体字为“頭”,“頁”倒过来(把下面的两点移上去)即“首”。 “步”,上面是“止”,下面是反过来的“止”。“止”是脚印的象形,“步”就是左右两只脚印,左右两脚迈开的前后距离就是一“步”。 “虐”,上面是“虍”(虎字头),下面是反过来的“彐”,“彐”,就是“手”或“爪”,“虐”的本义就是虎反爪。 “雋”(现在多写“隽”)字,下面是俯卧的“弓”,上“隹”下“弓”,义为鸟肉味美。用弓弹打鸟,正是鸟肉味美的缘故。 “曼”,上面是“冒”,下面是“又”,字形叠加显得太长,于是把“冒”下面的“目”横过来。“又”是手,“冒”是目上蒙着东西。“曼”的本义是用手把蒙着眼睛的东西拉开。同理的还有“蔑”,上面是“苜”,下面是“戍”,“苜”字下面的“目”横过来。 第四,有些字,某些笔画会根据整体字形结构的需要而发生变形或移位 “美”“盖”等字“羊”的一竖下面均不出头;“告”字“牛”的一竖下面也不出头;“羞”、“着”、“羌”、“羚”等字“羊”的一竖变为一撇。 “热”、“熟”、“煮”等字下面的“火”变形为“灬”。 “炙”、“祭”上面是斜着的“月”(肉)。 “向”、“奥”外面的半包围形状是“宀”的初形。 “冖”,是“冂”jiong(如:“网”、“同”)的变形,覆盖的形状。 “歲”(繁体的岁),步戌为歲,“步”字上下拆开,把“步”下面的反“止”移到“戌”的里面。 “局”,尺口为局,把“尺”字下面一捺变成一个半包围形状。 “存”,才子为存,“在”,才土为在,“存”、“在”的左上部是“才”的变形。“必”,八戈为必, “戈”的一横变形为撇,斜钩变形为弯钩。 “武”,止戈为武,“戈”的一撇移到横的上头改作短横。 “成”,戊丁为成,“丁”变形为横折钩。 “所”,户斤为所,“户”上一点变成一撇。 “夋”,允夊sui为夋,“允”字下面的“儿”变成了“八”。 “乱”、“乳”等字右边是“乙”,根据结构需要变形为“乚”。 “尚”,八向为尚,根据字形需要,“向”上一撇变形为一竖,“八”倒过来为“丷”。 “希”,爻巾为希,为使字形美观“爻”下面一个交叉变形为“ ”。 “平”,八亏为平,“八”放在“亏”字的两横中间变形为两点,“亏”字下面的竖折折钩变形为一竖,并把上面两横连起来。 “敖”,出放为敖,“敖”的左上角的“出”变形为两横一竖,左下角的“方”上一点因为有“出”作头故省略。 第五,根据整体结构的需要,有些部首在字中的位子会有所调整 “雜”(繁体“杂”),左上角是“衣”的变形,雜,从衣从集,根据结构需要,把“集”的上下结构变为左右结构,最终定型为“雜”。 “强”(強),弘虫为强,上弘下虫,“虫”把“厶”顶到上面,“强”整体成左右结构的字。 “寡”,宀颁(頒)为寡,“颁”,表示分授田地房屋等资产,所以有“少”的意思,“寡”就是稀少。左右结构的“頒”,在“寡”当中变形为上“頁”下“分”的上下结构,“頁”下的两点与“分”上的“八”重叠合并。 “勞”、“螢”、“瑩”、“滎”(劳、萤、莹、荥的繁体),等字的上部均从“炎”,上下结构的“炎”在上头会使整体字形过长,根据字的总体结构需要,就把“炎”变成左右结构。 第六,像“扌”、“讠”、“辶”等现代简化字的一些部首,应该是与“手”、“言”、“走”等字的草书字形相似而简化创造出来的: “手”的草书字形就像“扌”。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歧义问题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歧义问题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歧义现象的研究对探讨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揭示语法规律是很有意义的,“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里得到反映。现代汉语的歧义研究作为歧义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语言学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且因为歧义本身纠集着太多语言学中的璞玉浑金,集中体现了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所以现代汉语的歧义研究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因此,分析歧义现象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于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深入。” 一、歧义的意义与成因。 歧义是指同一语言形式包含两种或多种不同意义的现象。歧义又叫同形,一个着眼于内容,一个着眼于形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歧义必须以同形作为前提,不同形就无所谓歧义。语符系统的有限性给歧义的存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语言以有限的符号结合生成无限个言语形成。语义内容和形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同一语言形式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关于歧义的成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由同音词或同音词语造成的歧义。2.由同形多义词或同形短语造成的歧义。3.结构关系不同。4.结构层次不同。5.语义关系不同。6.语义指向不同。7.施受关系不同。8.词语辖域不同。9.词语范围所指不同。10.词的次范畴小类的语义特征不同。11.蕴含不同。12.预设不同。13.隐含共联项。歧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它是由客观世界的无限复杂性同语言表达手段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二、歧义的类型。 歧义的类型研究。关于歧义的类型是歧义问题中研究得最早、最多的方面。石安石《说歧义》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 从语体的角度可以分为书面语的歧义和口语的歧义; 从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部根源的角度, 歧义又可以为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吴英才、李裕德合著的《现代汉语的歧义》则把歧义分为: 词引起的歧义, 简单词组的歧义, 复杂词组的歧义, 句子的歧义, 修辞性歧义, 标点符号的歧义。另外, 从交际效应的角度来划分, 歧义可以为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 歧义可分为暂时性歧义和永久性歧义。关于歧义的类型虽然研究的比较多, 但是并不等于已经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事实上, 目前各种划分的方法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从书面语和口语的角度来划分歧义的类型, 首先会遇到书面语和口语的本身的界限不好分清的问题。其次, 许多口语歧义到了书面语里仍有歧义, 反之亦然。比如: 他借我一本书, 借有“借入/ 借出”不同的意思。无论是在口语中还是书面语中都是有歧义的。而像吴英才的分类体系, 差不多可以说是一个大杂烩。他用来划分歧义的标准是多种多样,词、词组、句子歧义是从语法的角度而言的, 修辞性歧义则是从语用的角度而言的, 标点歧义却是从语义的角度而言的。虽然不同的学者给歧义划出的类别往往差别很大,但从他们各类歧义所涉及的内容来看, 各家的内容又相差无几。类型划分的多样化主要因为现代汉语的歧义的确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不仅涉及语言内部的原因, 也涉及语言外部的原因, 包括语音、语汇、句法、语用各种因素。而且各个因素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楚, 彼此之间的交叉纠结广泛存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