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引言

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组织。它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货币形态。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探究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关系到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失真,已经成为危害到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和财政资金分配的大问题,这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大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事业单位会计是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通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可以反映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也可以掌握国家财政投资的使用情况。因此,如果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就可能是在为一些掌握权力的人充当以权谋私的保护伞。在向社会提供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时,通过做假账,使某些违法违规行为得以蒙混过关。事业单位通过财务报表或其他的形式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财务状况信息时,通过人为的调节收入,虚列成本,助长了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的发生,这不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危害,同时也会对党和政府的威信带来负面影响。简历大全/html/jianli/

会计信息主要用来处理单位运行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方法和程序,把它们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这是企业的经济信息,与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似乎没有关联,但事业单位对国政财政投资如何利用,是向国家和公民负责的重要问题。在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中如果存在账目与事实不符、利用造假帐来达到收支平衡,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处理财务的账面情况,达到逃避国家税收的目的,就是职业犯罪。因此,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是评价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事业单位由于不具有物质生产的职能,也不以营利为目的,运行目的是满足社会民众的需要,是一种服务机构,因此,当财务管理中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就会在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这是有悖于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显然,事业单位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1.会计凭证失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

因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滞本文由收集整理后,使虚假会计信息有滋生的机会。会计凭证失真分为原始凭证失真和记账凭证失真,这是事业单位会计在会计管理中存在问题。近年来,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增加了事业单位对会计管理的难度,造成较大的危害。例如,不如实填写或伪造原始凭证、打白条或使用虚假发票,使一些非法收支变成为合法的收支记账凭证。相关管理部门曾组织力量对部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进行了抽查,发现有的单位会计报表严重失真、资金体外循环或私设小金库。这已成为社会关

注的问题,具有不可低估的严重危害。毕业论文

2.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市场上以营利为目的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大量涌现。虽然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有些人为利益驱动,弄虚作假时有发生。例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会计凭证也出现了虚假记载的失真。事业单位原始凭证失真来源于原始凭证的伪造或不实填写,还有白条、虚假发票等,如果将这样的原始凭证也按照合法的凭证作为记账依据,就将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利用虚假的原始凭证编制虚假记账凭证,就不能反映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情况。这种不是依据实际情况填写的记账凭证,容易造成记账凭证的某项或某几项要素与原始凭证不符等等。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虽然不是市场经济信息,但对会计信用来讲,诚信是事业单位会计活动的基础,是对社会的信用。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将直接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破坏社会有限资源的合理性,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

3.会计人员素质低与会计信息失真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少数会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不能够坚持原则,这是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内部原因。当然应该看到,在市场发展中,由于制度不健全和市场的不规范,致使有些单位只是以追求利益为目标,导致个人的享乐主义膨胀,使有的人甚至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律观念,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法律的约束,串通作弊,或为违法违纪行为出谋划策,甚至直接参与伪造、随意改变会计资料。

这种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的人,既可悲,又可怜。这说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法律观念亟待加强。为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预防会计信息失真,就应该从会计诚信开始,坚持职业道德,加强法制教育,防范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论文网

三、杜绝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

1.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制度法规

要强化事业单位会计规则的建立和完善等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坚决实施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有效防范会计舞弊和渎职犯罪,打造诚信、有序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会计岗位体系,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有序地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以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及时总结、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严格按照采购及支付标准执行。坚决推行公务卡制度,减少现金支付,堵塞现金管理漏洞。坚持收支两条线,对现行的支出和收入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分工合作体制,构建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直接对政府负责。构建适合基层需求的财务核算规范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管理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科学性、规范性、可比性和有用性。

2.落实行之有效的内外监督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应该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接受社会和政府监督体系的监督。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税务的监督检查职能。要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开展达标升级工作,使日常

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有序的制度框架,强化内控制度的落实。制定科学严谨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会计人员分工科学合理,职责分明。总结大全/html/zongjie/

3.强化会计队伍建设,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事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环节,所以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及对本部门经济运行的掌控能力成为当务之急。要坚持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设计符合工作实际的培训内容,加强实务性训练。会计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财务工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益求精的业务能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在工作实践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按原则办事,承担起促进我国会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任。

感谢您的阅读!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分析.doc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分析 引言: 目前,基于我国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既强调可靠性又强调信息相关性,这两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对决策信息有用性有着比较明确的要求。但事实上,我国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和相关性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因为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只有在极少数的经济决策中使用,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也不高。所以完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相关制度和企业体制尤为重要,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以及信息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信息质量定义 1.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质量分别有什么含义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社会公认的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共同需要应具备的性质。[1]会计信息是决策者决策时的重要依据,它将影响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因此,其最基本的是有用性是决策,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及其后果,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是非常严重的经济后果,就会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使交易成本越来越高,最终导致交易的停顿,企业破产,银行倒闭等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2.我国会计信息重要性 会计信息在整个会计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系统可以看做是财务数据的获取,数据输入,财务数据转换,以及信息输出这一过程。会计信息是一种价值运动的体现。[2]也可以说是价值的运动轨迹。随着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经济的冲击,以及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内涵的日益复杂,会计信息在财务管理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实现会计信息特征 会计信息可以真实地反映各类经济活动,并且将其中的内容和过程通过数据的方式反映出来,而对于其他在经济活动中的元素和相关活动,会计信息也能够进行客观、准确地反映,并体现出会计主体的实际财务情况。而会计信息关联着信息内容与使用者,将企业财务的情况如实的反映出来,而对于信息的使用者与企业的决策,会计信息也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因此,会计信息包含了真实性、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的明显特征,这也是会计信息的主要特征。[3] 二.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分析 1.总体来说,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零售业和快消品行业,由于企业发展速度快,基于经营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管理者就不能对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作出客观的判断,这是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劣质会计信息驱逐优质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平均质量下降。 2.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和信息失真 纵观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因造假被惩处的例子层出不穷,从红光实业到琼民源,从深原野到银广夏,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损害投资者利益,造成不利影响。[4]在我国,公司产权结构分为两种,第一种趋势是股权高度集中化,大股东控制董事会,而其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很容易忽视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二是股权极度分散化,单一股东就无法控制公司,而经理层也就是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检查的方法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检的 方法对策

榆树市财政监督局高红吴连香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中小国有企业不断退出国有,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灵活多样的所有制形式,财政在监督指导这些中小企业方面的职能相对弱化,相反,财政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指导作用却在日益加强。下面我就在十年来开展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检查方法对策作一简要概括。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方面的问题 1、收入票据使用不够规范。一方面是违规使用收入票据的情况屡见不鲜。如有的单位 应该用财政部门的收费票据收费,却改用了税务发票收费,或应该用税务发票而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收费。这些串用收费票据的违规行为,其目的一是怕收取的收入上缴到财政后财政分成(即按照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均需要缴入财政专户),所以就改用税务发票;二是不分成的单位,营业收入应交税金的又用财政票据,躲避税收,总之,就是在财政分成与交纳税金两者间权衡,采用孰低原则使用票据。另一方面,白条收费和无据收费的情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单位在收费时,白条收费或者不开收据直接收费,将收入转入单位账外,私设“小金库”或个人侵吞。 2、执收执罚不规范。一是收入计划分配不公。有的非税收入征管部门下达征收计划不 公平,征收人情费。二是擅自减免收入任务。有的执罚部门及个人擅自减免收费罚款,从中得回扣或者以“吃抵费”等。 3、隐瞒收入。一是收入缴库不及时,坐收坐支财政收入。有的单位将取得的非税收收 入不按规定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而是滞留在单位或个人手里,坐收坐支,致使国家财政收入和单位收入核算不真实。二是跨年度核算收入,当年收入反映失真。有的单位为了抵顶下年度收入任务将超计划的非税收入不纳入当年收入账及时反映,而在下年度的收入账反映。三是收入不纳入财务账核算反映,私设“小金库”,致使单位收入反映不实,会计信息失真。 (二)财务支出方面问题 1、改变资金拨付渠道,向非预算单位拨款。有的行政主管部门,在执行年中预算的时 候,随意向非预算单位拨款,或者改变资金拨付渠道,以支代拨预算单位款项,挤占下属单位资金。 2、入账原始凭证不合规。如有的将过期作废发票报销入账;有的用虚假供货发票报销 入账;有的串用行业的发票报销入账;有的用白条入账等等。 3、违规违纪开支。一是无计划开支。有的单位在年初部门预算无计划指标的情况下, 随意购置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设等,造成支出无计划和超计划。二是超标准、超范围列支。有的单位超标准、超范围发放补贴、奖金,超标准、超范围列支业务招待费用和送礼等支出。 4、转移、隐瞒支出。有的单位为了减少单位费用支出总额,将本单位实际发生的支出 转移到所属单位或其它单位列支,甚至转移到私设的账外账“小金库”中列支。 5、推迟列支。有的单位为了人为地调节支出,把本应该列支为费用的支出不列支为费 用,而是在出纳员那里用借条抵顶。结果导致了单位的货币资金和费用均失真。 (三)固定资产方面的问题 一是账实不符。固定资产账面反映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有的账有实无,有的账无实有。 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单位资产已经被处置了,没能及时入账,或者已经被个别人侵占、出租、出借了,导致账有实无。另一方面有可能单位考虑到处置时还要办理相关手续,所以没能及时入账,也有可能资产是过去的“小金库”资金形成的,不敢入账,这就造成了账无实有的情况。二是固定资产处置不够规范。有的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时,不履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人们在经济活动进行中利用会计方式及会计理论,同时利用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实际价值运行情况的经济性信息被称为会计信息。社会的快速进步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的这一背景下,使得人们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信息,会计信息基本质量已经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关注。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出现不仅仅会对我国宏观经济制定有着一定影响,并且可能会使得企业出现决策性失误并失去发展机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会计失真问题必须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会计问题的根治,必须尽快进行。下文将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原因及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希望本文分析能带给相关企业一定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经济新常态;问题;措施

1分析经济新常态下会计失真不利影响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就是会计信息未能从公正性、真实性及客观性角度对会计信息进行反映,不能对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及财务成果进行反映。经济新常态下的会计信息出现失真问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下文将进行详细分析:第一,会对企业经济资源流动合理性产生不利影响,使得企业出现战略决策性失误问题。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性内容,若会计信息不具备真实性,就会使得企业所制定决策内容与实际发展情况不相符,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对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第二,会对投资者利益产生影响,会计信息出现的失真问题仅仅为一种表面现象,本质上还是与利益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相关工作人员因为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利益,在会计信息上报过程中利用弄虚作假方式对错误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或者对某些会计信息不进行披露,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会对投资者实际投资情况产生一定的误导行为,进而对投资者本身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第三,对供给侧结构调整等相关战略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在调整过程中必须利用真实可靠性会计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真实性,才能保证宏观政策真实性,但是会计信息出现的失真性会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不利影响,对企业发展产生制约性影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小企业的概念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特点;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 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改进中小企业会计报告形式的必要性和建议。 1 中小企业的概念 由于各国以及各个地区经济进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以及划分企业规模的侧重目标有别,因此国际上对中小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归纳起来,有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两种方法,要紧是从规模形状上来进行划分。定量界定一样是三个因素:实收资本、企业职工人数和一定时期的经营额。定性界定的标准是:独立所有、自主经营和在同业中不处于垄断地位。 2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关于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点,在财政部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总说明中以差不多原则的形式进行了说明,包括:可靠性、相关性、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慎重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关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第一也应该在收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的约束条件之下,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形,提供满足信息需求者要求的会计信息;其次,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规模成本 的限制,对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像要求大公司那样的严格,能够相对的简明有用;再次,因为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要紧是提供给政府部门,因此真实可靠、合乎国家的相关规定就显得专门的重要,而相对来说,中小企业的灵活性较大,风险较大,相关信息要紧是提供给公司的经营治理者;最后,可比性和明晰性作为次级质量特点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明白得、比较。 3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都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缺乏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通道。这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连续成长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的特点要紧表现在:(1)组织形式上两权重合。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界定中小企业或小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2)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合规范。有些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托付外部专业机构代理记账。有的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一样也层次少、分工不太明确、兼职多。(3)会计人员的素养较低。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同时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体会的会计人才。 (4)没有健全的内部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不规范。(5)资源相对短缺。相关于大企业而言,生产要素短缺是中小企业的又一重要特点。(6)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管。国家监管的重点是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关于大部分属于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国家的投入力量、关注程度和监管力度依旧远远不够的。 4 改进中小企业会计报告形式的研究依据 有差别的财务报告揭示是由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法规或准则、制度的规定,对不同类型或规模的企业在编制与提供报表的种类以及要求其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格式、内容、数量、详尽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班级:工商企业管理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号:

摘要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第一章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 第一节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上市公司信息质量失真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披露不真是,二是信息披露不充分,三是信息披露不及时。 第二节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危及企业生存,损害投资者利益,还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失真对投资者、合作者影响。。 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合作者的经济利益。投资者和债权人往往是以企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获取相关财务指标,用以衡量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使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严重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它会使投资或贷款不能收回,投资者不能获取目标利润,债权人失去资金利息,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使投资者和债权人失去对企业的信心。投资者不愿继续投资,银行不愿继续贷款给企业,企业生产无以为继,最终只有破产倒闭。 2.信息失真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 失真的会计信息导致税收和国家资产的大量流失。目前,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企业交纳流转税和所得税。而一些企业账面收支不符,盈、亏不实,通过变造假帐、虚列支出、填报坏帐、盘亏、报废资产,故意将账目搞乱,隐瞒利润等手法使账面亏损,导致企业净资产由正变负,单位或国有资财大大流失,国家税收流失;同时也给税务部门征管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3.信息失真导致资产账实不符 资产账实不符。如人为调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造成固定资产价值与实际不符;企业存货积压严重,变现能力较差,其账期价值低于市价,会计核算仍按历史成本计价,没有反映变现净值;开办费,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等名不符实等,这些严重违反会计原则的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危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误导投资者与债权人,破坏投资环境等不良后果。“假作真时真亦假”,假帐猖獗,连累得真账也没有人信了,假账蔓延的结果必须是会计信息失真,经济信号失灵,经济秩序混乱,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干扰损害是非常严重的。 第二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第一节宏观方面 1.上级行政干预 为了夸大政绩或出于一些特殊目的,有的上级主管部门不顾下级单位的实际情况,往往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研究-最新范文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研究 摘要: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针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健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不负责任等因素,导致部分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据此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为提高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信息失真;信息治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量的优质企业逐步涌现。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以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更是突飞猛进,很多投资者和资产家,更是拥有多种投资理念与投资方式,对于他们来说,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及其质量的高低,能够对投

资者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用于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有三种:一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否充分体现会计信息的质量与真实性;二是真实的会计信息能否反应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利益冲突;三是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当中所规定的内容。在这三种评价标准当中,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认识上只能够反应出管理层工作中所存在的失误和会计法则本身的缺陷,导致第一种标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缺乏可操作性。第二种标准虽然最能够较为全面的反应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由于虚增费用的出现,使得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侵害了政府的权利,不能够正确反应出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也会使得会计信息失真。而利用第三种标准进行评价也不够全面,因为会计准则不能够包含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而且会计准则还需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不断进行改变,准则的修改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即使在经营活动当中完全按照准则进行处理,也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二、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 会计信息失真类型主要分为规则性失真与违规性失真两种。其中,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会计信息是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传递给同该企业有着利害关系的人们,让他们了解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决策来调节该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对该企业的投资、信贷等活动,以使企业管理当局能采取最有效的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实现有利的现金流量。全文希望通过对当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策,希望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标签: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0 引言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持续健康的经营是市场良好运行的重要前提。在比较发达的资本市场上,对企业经营的外部治理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外部治理结构包括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以及经理市场等外部市场力量对企业经营的间接监督,不过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求公司的会计信息公开、透明,以实现对企业的正确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作为一种能够促进市场交易效率最优化,降低市场风险的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会计信息这种重要的经济要素却日益面临着质量低下的困境,这不仅影响提供会计信息的公司的形象,同时也会给信赖此信息的预期使用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更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走出市场困境,首先要了解企业会计信息的存在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最根本、最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基于此,全文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进行探索,找出解决办法,希望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信息供需主体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会计信息供求蕴涵着外部性,而且外部性具有相互性。即管理当局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可能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损害,而投资者的过分挑剔行为同样可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不利的地位,甚至丧失竞争优势。一方面,经营者提供会计信息不能从中直接获得补偿,缺乏相应得激励机制,因而供应缺乏动力;另一方面,信息使用者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贪婪,于是在愿意提供与实际需求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缺口,导致会计信息市场的供求失衡。这种会计信息供求失衡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1.2 会计信息供需方式的存在的问题 会计信息供求关系的管制在会计信息市场上,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即较多的信息需求量与较少的信息供给量之间的矛盾。因为会计信息的提供受到自身若干因素的制约,如会计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第一部分总说明 一、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 (一)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二)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臵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

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六、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七、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 (一)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臵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不得打乱重编。 (三)事业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八、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 (一)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月度和年度编制。 (三)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规定编制并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事业单位不得违反本制度规定,随意改变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报表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四)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遇到经济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4649266.html, 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随着高校办学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突出。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一)会计信息不实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不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造成的信息不实。(1)资产方面:“应收及暂付款”不反映学生的欠费:“固定资产”以初始成本计量,不计提折旧,不反映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不全面,对一些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反映不完整或不准确;事业报表中体现不出学校的基建工程。(2)负债方面:“应付贷款利息”在实际支付前不确认:“应付账款”中不包括应支付的设备、图书、工程等欠款:

“借人款项”核算不明细,反映不出高校借入款项的来源和期限。(3)收入方面:“教育事业收入”只反映当年收取的学费、住宿费等上缴财政专户后从财政专户核拨回的资金,年底已上缴未申请拨回或年底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将收到的学费、住宿费等上缴财政专户的资金未能反映,容易人为操纵账面收支;高校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或发生损毁时取得的价款或变价收入直接记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净资产类科目而非收入科目,不能综合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收入、支出以及清理后的净损益。(4)支出方面:固定资产购置时一次性支出,其后的资产磨损不再作支出,导致生均支出指标信息反映不实,夸大了生均支出指标:“结转自筹基建”支出科目反映的支出资金来源定义不明确,偿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是否通过该科目反映没有明确界定。 第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全造成的信息不实。(1)多个核算体系引起信息披露不实。我国高等学校已实行部门预算多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高等学校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核算相互独立,各行其是,导致学校的事业报表反映的不是整个学校的经济活动,造成信息的失真。(2)财务会计报表设计不全引起信息披露不实。目前高校财务报表体系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支出明细表、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及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随着各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现金流动性、资金使用效果、融资状况、贷款风险与报酬等这些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仅仅依靠以上几张报表不能全面准确判断高等学校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的调查报告

**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社会调查报告书 课程名称: 题目:关于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的调查报告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会计学四班 学生姓名:刘** 学号 12****22 指导教师: 总评成绩: 完成时间: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的调查报告 摘要:当今社会中小企业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中小企业也存在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而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会影响到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影响到税务部门按时足额征税,影响国家统计数据。如何应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保障各报表使用者的利益,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中小企业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字: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控制环境;监督体制;人员聘用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存在监督体制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较为普遍,由此损害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对社会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同时也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那么中小企业如何来应对这些竞争,笔者认为首先应从当前其自身的特

点和其暴露出来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分析。 一、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基础核算工作不规范 1.会计部门以及会计人员设置不合理 大多中小企业没有独立的会计部门,往往在会计期末请代理机构或事务所的人员代理作账。会计人员也是身兼数职,如有些小企业的出纳兼任行政助理或者办公内勤,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分散会计人员的精力。会计和出纳的工作范围没有明确的划分,甚至会计出纳只有一人负责。在会计人员的选拔上,不是唯才是用,而是唯亲是用,大多聘请公司经理自己的亲人,只考虑了安全性而没有考虑会计人员的适用性,一些会计人员会计知识缺乏素质低下,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真实性。 2.不规范建账或不依法建账 大多企业的会计核算都有违规操作,中小企业尤为严重。一是因为中小企业大多不上市,其会计资料信息处于不公开状态,所以也就为其一些不法行为提供了环境;二是成本效益原则使得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大多从简。大多中小企业不规范建账、不依法建账,使得账目混乱,使用科目不规范,错登漏登的情况较多,会计处理不及时,缺乏经常的账务核对监督工作;更有甚者根本不设账。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 3.原始凭证不合法 报销人员(尤其一些经常出差的人员)忘记要发票或者没法获取发票,会计人员碍于情面用白条充当原始凭证,这就违反了会计法规。原始凭证的取得也需要付出成本,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不要发票存在着不同的价格,要发票价格较高,不要发票价格较低。小规模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成交,从而无法取得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于是只能凭经过负责人签字的白条或不合规的收据等作为记账依据。 4.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 小规模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不清,尤其小规模企业中的私营企业,投资者即为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因为投资人唯一,所有者拥有公司决策的所有权利,使得利润的分配不定期不定额,只要有足够的现金,所有者就可能会拿走大额现金而挂在其他应收款账户上。投资人也会经常把家里的一些日常开支拿到公司来报销,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二)会计信息有失真实性 1.为逃避税收,少计收入,多列支出 大多中小企业税收法律意识薄弱,纳税意识较低,为了多拿利润,能少缴税坚决不多缴,能逃税漏税坚决不报税。由于小企业大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所以往往和客户串通一气开具不真实的发票,使得两方都受益。对于超过税前列支标准的业务招待费、人情费送礼费等采用虚开发票、列作其他成本的方式从形式上合法化,从而达到偷漏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2.为融资而虚列收入和资产 由于小规模企业没有上市不能通过发行股票融资,所以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是小规模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小规模企业由于财小力薄,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比较困难,为了筹资,小规模企业往往会造假,与用于税务机关的会计报告相反,用于金融机构信用等级评定的资产、收入、净资产都成倍甚至成几十倍地增长。 3.为满足年检要求,对报表造假 有些小规模企业有资质等级要求,每年要进行资质等级年检,所以往往会为资质年检要求,而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 4.会计人员的道德缺失 有些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公司利益,通过对凭证的处理以谋取私利,从而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现状的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分析 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及大众资产性投资的兴起,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劣,不仅相关性不高,而且可靠性缺失,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从广义上理解,是指会计信息没有达到质量特征的要求;从狭义上理解,是指会计信息反映得不真实、不完整、主观性大,经不起严格的验证,也就是会计信息没有达到可靠性的质量特征的要求。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会计信息失真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规范性失真、技术性失真和违法性失真。 (一)规范性失真。规范性失真是指由于会计规范不完善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会计规范下生成的会计信息能否绝对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二是会计规范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是否达到了目前供给能力的顶点。由于会计理论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绝对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往往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追求。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供给者的自我保护倾向、规范实际制定者有限理性的限制,制定出来的规范也总会存在着种种不足。这种原因造成会计规范的不完全性,即便会计人员完全遵循了规范要求,所提供的信息质量也不可能100%地达到目前供给能力的要求,存在着失真情形。 (二)技术性失真。技术性失真是指会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会计工作需要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技术性失真是否会发生依各国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在英、美等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的国家,因技术性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概率一般较小,而在我国由于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很多人难以达到准则要求和实际会计工作的需要,技术性原因也会导致相当一部分会计信息失真。 (三)违法性失真。违法形式真实指有关企业或个人故意违反法律规章制度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信息造假。此种行为虽然并不都是以个人利益为目的,但具有欺诈的倾向,以蒙蔽股东、债权人或政府部门等。最终会破坏会计的真实性,使利益关系人的判断和决策错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安全。 从以上三类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规范性和技术性失真主要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且这类信息失真由于没有明确的利益导向,所造成的危害也相对较小,也容易被发现和纠正。违法性失真即会计信息造假则主要是由会计信息披露者主观因素造成的,有着通过操纵会计信息以便从中牟利的明确利益导向,其舞弊手段很难被发现,结果往往误导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决策,所造成的危害极大,也是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主要原因。本文关于我国情况的分析就主要是针对违法性失真而言的。 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历史及现状 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下问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据调查,92.9%的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质量不满意。根据国家审计署2001

会计信息失真开题报告定稿

一、论文研究意义及背景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确定的会计核算目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可比、谨慎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其最根本的要求。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条的规定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知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核算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或实际情况不符。 在这一方面,中外的定义是有差异的。在国外,会计信息失真就是财务报告舞弊---通过重大误导的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或贷款人)并可能损害投资者的一种故意的管理舞弊。他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从属于舞弊,因此他们用舞弊理论来分析会计信息的动机和原因,侧重于从管理当局方面分析。而我国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工作各个环节中出现的作假、疏漏行为,侧重于从各个会计工作环节分析。 近年来,由于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等各方面原因,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趋严重。它已经成为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国民的一大毒瘤,已到了非治不可之时。据国家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证实,全国80%以上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已严重影响会计工作秩序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并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决策产生了误导,同时也助长了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甚至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此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因此,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当务之急! 由此可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课题,同样也是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正是本篇论文要研究的中心。 本文以会计信息失真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了解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国内外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探索出我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措施。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与预期效益 本论文研究成果的应用,预期能探索出关于加强我国企业会计的信息处理工作,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培养方法。即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健全会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起约束的作用,是提供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在会计目标被定义为决策有用性的前提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特征。投资者把资源投资于企业,目的在于未来获得更多的收益,包括股利和资本利得等,出于这一目的,投资者需要做出持有还是出售的决策,债权人需要做出是否贷款的决策,等等,这些人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需要有用的会计信息,即有利于他们做出决策的信息,对其预测未来时会导致决策差别的信息。所以,相关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拥有更充分的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他们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可靠的信息,任何虚假和误导的信息都比没

有信息更有害,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可靠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另一重要质量特征。 二、相关性 相关性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很难具体说明,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1.会计信息应该与谁的需求相关。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关系到会计目标的定位,还关系到会计信息能否达到特定的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的要求。相关性最初是指一般相关性,也就是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都作为与使用者经济决策有关的信息,向使用者提供通用的会计信息。显然,目前的财务报告已经达到了一般相关的要求,基本能够满足“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这样一系列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但是,使用者除一些共同的信息需求外,还面临一些特定决策问题,相比之下,他们更需要能够满足自己特定需求的信息。例如,投资者会更加关注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更需要能够帮助正确做出“或购或持或售”决策的信息,提供评估企业股利支付情况的资料;贷款人则会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信息;而政府及其机构更为关心有利于决定税务政策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信息等。财务会计信息只有真正满足了使用者的特殊需要,才能真正具有决策相关性。所以,我们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模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第三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统称会计制度)等,由财政部根据本准则制定。 第四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六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七条事业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八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九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 第十条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 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十五条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对单位财务状况及事业成果的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同类事业单位中不同单位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确保同类单位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Word版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真实性概述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后所提取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信息。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基础,它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政府对微观企业的监控等都密切相关。因此,会计信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成效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影响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因此,会计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等质量特征,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核心 真实性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之一,它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数据可靠。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个方面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经济决策的失误。因此,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应有的质量特征被动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愈演愈烈,其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超出常人想象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特征与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核算主体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与会计核算主体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不符,会计信息资料缺乏应有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相关性,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利益方造成误导及损失,影响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两方面。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人员依据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

我国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和对策

我国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和对策摘要:公司是一个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市场经济就是鼓励公司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合法真实的利润。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但是很多公司不是在经营管理上下功夫,而是在会计信息上做文章。在财务上弄虚作假,掩盖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当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工作的首要任务,成为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1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其核心就是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唯有真实完整才有可能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决策有用,而决策的有用性也恰恰是会计生命所系。 当前会计工作现实情况却事与愿违,会计信息失真令人触目惊心。据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显示,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因而,一个先后在国企、私企和股份公司工作过的资深会计,竟然找不到一家不做假账的公司,于是发出了“社会需要假账”的感慨。由此可见,公司假账黑幕惊心。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主要是“人为操作”造成的,一些

公司领导直接授意会计人员造假。造假的方法多种多样,表现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公司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之间、账账之间、账表之间、账实之间严重不符。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的表现是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表现为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需要说明的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不仅仅是一般公司,更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如此看来,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是个普遍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然会造成严重后果。 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如会计法规不健全、会计人员职业技能低下、惩罚过轻、打击不力、客观环境所迫、控制不全、监督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