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主义正在扼杀中医

科学主义正在扼杀中医

科学主义正在扼杀中医
科学主义正在扼杀中医

科学主义正在扼杀中医

文/关庆维

以“金发碧眼”做选美标准,华夏焉有美人

批评、攻击和试图“改造”中医的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中医不科学”。他们把科学当作唯一真理来膜拜、来体验,并且把还原论当作实现科学本身、实现人类进步的唯一方法,而系统论、全息论和整体论却退居边缘。在他们看来,只有还原论才是科学,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准则。就是在科学发展的故乡,科学也仅只是人类研究和认识真理的一种方法,而并没有把科学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在中国出现这样的现象,实质上,这只是民族虚无主义在作祟,而把科学当作真理和唯一标准则是体系认知上的错误。近代中国被用牛顿力学思想武装起来的坚船利炮打败了。此后的中国人盲目自卑,认为本民族的一切东西都是不先进的,所谓中医、文化传统更是糟粕。所以我们让孩子们自小学习的都是“科学”,根本不学国学。这些从小写简化字、读白话文长大的孩子,从不接触古籍,又怎么能够读懂写在古籍中的中国文化?如果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他们就无法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接受”更是无从谈起。

近百年来,人们对中医的不理解实质上源于中医独特的哲学体系,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体系。西医架构在生物化学和植物化学的基础上,所研究的是人体的侵略者,诸如细菌、病毒、病原体、病灶之类,所以西医产生的一些化学制剂,朝着人类的客体去做文章,去攻击,所以,西医可以说是对抗性医学。而中医则是平衡医学,所调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体自身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只要实现了平衡状态,人就不会生病。中医认为,人的所谓“生病”,就是关系失衡。所以中医有句名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诀,精气乃绝”。《内经》也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中医的治疗和用药趋向并非是病原体,而是人---存在于宇宙、社会之中的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所以说中医药不仅是治病,更是治人。相对治病,治人的情况更加复杂,即使是同一种病,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生活状态、所处地域、社会环境、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整个性格、人格形成的因素都有所不同,治疗方式也要有区别,其灵活性太大了。如果简单把西方重分析、重实证的思维方式,看作是唯一科学的思维方法,并以它来检验东方的系统性整体思维、阴阳平衡理论,结论当然是中医不科学。可以这样说,是检验中医的标尺用错了,而不是中医错了。

在“科学”面前,中医的话语权不如一只老鼠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警告:如果人类不停止滥用抗生素,新产生的“超级病菌”将会使所有的抗生素失效,人类在严重感染面前将再次无药可治。这是因为“世界各国相继发生的一系列严重的药害事件,导致了数以千万计用药者的伤残和死亡。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病人不是死于自然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比如说当年我父亲治疗小儿麻疹,一共治疗了197例,没有一例死亡。治疗的过程中,虽然这些患者是同一种病症,他却用了30多个处方。因为小孩体质不一样,治疗每一个孩子都要因人而异,对证下药。但是在西医统计学里,这些并不被认可,西医的诊治方式是,用一个处方把这197例都给治好,那才认为是药好。可是中医所强调的恰恰就是,治疗,开处方都要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同病不同证的病人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置。中药的功效,是通过人身心体验的方式获得的认识,这种认识积累起来并上升到理论,就是中药药性理论体系,以此作为指导而在临床上呈现出独特的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优异效果。现代医学则是在老鼠身上研究化学变化。可是老鼠身上怎么能体现人体复杂的现象呢?中医治疗中实质上是医生对患者身心、生活状态乃至生活方式的调整。而现在的生理、病理、药理动物模型研究中,并未进行医生与动物的心身交流,更未考虑动物的身心结构与人体的差异,当然并非老鼠没有心情思维,而是关键在于现代医学在构造整个研究方法上没有考虑这一点。大量的事实表明,即便有些药在老鼠身上实验可行,但是用在人身上则不合适,这就充分说明了未从身心上构造动物实验研究整体模式的错误,这还是没

有将动物与人的身心差异考虑在内,如果考虑,情况将更为严重,那应该是对整个动物研究结果进行重大的与人体身心比较下的修正,所以,中医讲“人为天地之正”,是有深刻地心身结构内涵的。如果病理模型构架不出来,你又怎么研究中医中药啊?这就涉及到研究和评价方法问题上来,现代药理、临床研究,采用线性的统计分析,忽略了心身一体的多维度整体状态事实,其结果必然造成研究结论的严重片面性,实际上,现代科学自身也早已意识到自身的这种片面性,早在20世纪初即诞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从广泛角度可以理解为“任何采用分割认识方法实施的对研究对象的操作,其结果中在意料之外的远远园超越目的结论”。用这样的“科学”研究方法去研究,其本质实际上是在消灭中医中药。

薪火无以传承,何谈良医?

中医的式微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攻击中医的人常用的理由——庸医多,良医少。其最根本的缘由,就是对中医进行西医化培养。中医的传统传承,往往靠师徒传授来实现。因为中医所面对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综合体,其中有无数矛盾,都在发生作用。怎样才能辨证施治?单一原则在这里行不通,而多个原则,若不能融会贯通,彼此针锋相对,相互打架也不行。看似相同的病症,病因可能完全不同;看似相同的病因,表现的部位和方式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培养中医既需要临床实践,也需要师传,可是就目前中国中医院校的培养方式来说,那简直就是中医的掘墓人!为什么这么说?很多年轻人来学习中医,都是一腔热忱,也很有天分,但他们最终却都没有学成中医。因为整个中医——从整体构架,到管理模式,到课程设置都完全西化了,这使他们在毕业之后,面对临床的时候,根本没有学到中医思想,就更谈不上用中医思想了。在现在的中医院校里,《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这四大中医基础课程,或者已经退居成了选修课,或者虽然作为必修课,但是在讲解中却是从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植物化学、生物化学出发进行诠释,而实质上,中医的这些经典认识,其所对应的疾病背景较相应的现代医学认识远为复杂和深刻,并且与现代的认识并非一一对应的宏观抽象—微观具象关系,二者之间是一个交集,而在中医经典的根本认识方法、思维方式、研究思路和手段上,目前的教育根本未曾涉及。而近10门的西医课程却堂而皇之地成为必修课。目前中医学院的学生们,要先学两年基础课,再学三年临床课,在这整个五年中,他们所学的西医是二流的,而所学的中医则是西医思想对中医的所谓“诠释”。尽管现在很多全科中医专业是要学满五年,但是先入为主地学习了西医认识下的“中医”之后,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了西医式的思维,再转变成中医的思维,需要花费相当大的气力才行。如此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导致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中医大学的学生在毕业以后,无法给自己定位,常常觉得自己完全是废人一个:说自己是西医吧,而正规西医都要经过五年的学习,有的是八年,自己的学习只是短短两年,只能算是摸一下边;说自己是中医吧,却连中医经典思维方式、诊疗框架和基本认识方法都没有掌握,根本就是连中医的边也没有摸到!这样的中医算中医吗?

中医是伟大的,但是只有你真正了解中医了,你才会知道它的伟大之处。中医应该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可是如今真正能称得上中医的,全国也不会超过数百人,其他所谓中医,都是一会儿“辨证”,一会儿辨病,而他们的这个“辩证”,其实只是对辨病的西医细化,现在中医学院式教育提出“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模式,认为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其实恰恰造成了两方面都不能充分发挥优势,这也就是目前中医医院的疗效总是比西医医院疗效低的原因。为什麽?中医的健康观、疾病观、诊疗模式和养生模式,其思维模式不是现代的科学思维模式,指导中医的中国传统哲学也不是现代所说的可以指导科学的哲学,更不是现代有些人肤浅的认为的“中国哲学,包括中医的认识是一种较现代科学、哲学原始的经验总结的朴素哲学”。中国传统认识,以中医为代表,其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内省直觉,用一句现代的但是严格讲不是很准确的话来说,中医认识的本质是医者人体整体信息对宇宙、社会、健康人、病人、人的健康态与病态下的信息的直接把握、这种把握是信息与信息的比较、是两套信息的相对衡量,一个合格的中医,这种认识甚至深刻到把握住了那信息根本的而且是量化的特征、趋势,中医把这种把握叫做知机,即把握病机,中国有

句俗话“相机行事”,讲的就是中医的认识和实践,当然不只是中医了,全部中国文化都是这样的。中医的辩证,实际上是中医在把握这种信息的根本的而且是量化的特征、趋势时,如何将之再验证的过程,在验证准确无误下,才是中医的“论治”,而这个论治,也是直接对病人整体信息系统的调节,有人将中医治病比喻为现代中央的“红头文件”,是下发下来指导人体自身调整来治病的,而西医则是直接参与人体变化来治病。在养生上,我们举个近似的例子,从养生说明中西医的区别,比如说,现在有一个连的军队,要把它变成一个军,西医怎麽办?招收士兵,招收军官,补充装备;中医则是下发指令,给一纸红头文件,批准这个连提升为一个军,批准这个军的建制格局、规模和水平、级别,剩下的问题,要这个部队自己解决,而这个部队有了红头文件,增员、增装备、培训、提升战斗力,都没有问题。在中医的眼中,西医的方法有一个问题没有考虑,即你只是招收了具体的物质基础,但是这些人、这些装备、以及管理、协调,都要这个连,或说这个人自己解决,这就造成了西医治疗上那句著名的话“让我们相信他自己吧”(电影“列宁在1918”列宁被刺后,医生在上了全部抢救措施后说的话)。

说到这里,则必须提到中药,中药是中医辩证论治下的处方用药,是针对中医认识到的人体内信息系统的偏颇不平衡,采用中医对宇宙特定时空格局下具体人体信息系统特征格局的认识,来构造的信息、能量格局,并用这个格局来影响人体的信息、能量、物质整体格局,使后者发生向着当时该具体人的整体平衡转化的过程。现在中医教育、中药研究,则是根本没有考虑上述中医中药的本质,也就无从说起对中医中药的贡献,以之教育的所谓“中医药人才”,怎麽可能对中医药事业有所贡献?!

再举个例子,现在很多人把缺乏可重复性作为说明中医不科学的依据,但是没有人告诉中医学生,按照中医的认识,一个证侯的重复,必须是时间、空间、人三者各项参数都一致下,其特征才可以完全重复,实际上,中医恰恰注重的是重复,只不过中医注重时间上的重复性,而不是空间上的。在中医看来,空间的重复性意味着对时间、空间各区域不均一性的忽略,六十年一个甲子轮回,在相同的天干地支相同的年份,很多传染病都具有共同的特征。正如西南师范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生物哲学委员会委员杨玉辉博士所说“可重复性只是科学的一个因素,做物理、化学实验肯定要讲可重复性,但随着研究对象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加入了人的精神因素后,可重复性必然会降低。比如在治疗某些精神疾病时,安慰剂有效,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这种有效能实现像化学实验那样的可重复吗?可是我们能说这种治疗方法不科学吗?”所以,中医不是以对世界的实验为基础,通过逻辑总结而来的,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世界的认识。不从中医本身的认识方法出发,根本没有中医的实践可言,没有中医认识、实践训练的所谓“中医生”,根本没有把握住所辨的病人的中医证侯,这样的医生算中医还是西医呢?

这个根子在于,因为在意识形态里,总觉得中医不“科学”,所以要把中医提升到西医科学的高度上来。而正是这种提升的过程,把中医中药给消灭了。现在我们所倡导的科学管理模式,其实并没有什么创新,都是克隆的西医模式,就连中医中药的研究趋向,也都是按照西医的理论研究。比如说,把中药研究成植物药了,但这两者截然不同。植物药是按西医理论对天然产物研究所得的成果,是针对人体病灶的应用药,是从植物原料里面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而中药是受辨证论治思想指导应用的药物,通过药的君臣佐使来对人体整个身心实施作用,并非单一靶点去对抗哪个病灶的药物。而这种单一靶点对抗病灶的药物,叫对抗医学,属于西医模式。由此可见,所谓的中医科学化,就是中医西医化。如果没有了真正意义的中医,那么又何谈良医?中医传统的传承模式是中医教育的优秀模式。在过去,中医基本都是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模式传承下来,真正的中医大家都是以传承模式成长起来的。中医所涉及到的很多东西,诸如精气神、经络等等,都是在形而上,不能形而下探讨,更并不能随便抓过来就让人体验的。所以学习中医更需要心悟、感悟,如果只是单纯学习知识,而没有老师教授,那么就是书读得再多,也成为不了优秀的中医。无论中医、西医,最终都是要造福于人类

中南大学的张功耀去年曾经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一文,并就“取消中医,并且退出国家医疗体

制”在网上征集签名,当时搞得很火热。这件事的是是非非,至今众说纷纭,我认为,虽然张功耀对中医所持的是反对意见,但他起码还在思索中医中药。可是现在很多人对此却连想都不想,这里面甚至包括中医医生,这比反对中医的声音更让人忧虑。如果张功耀是站在肯定中医的立场上让中医回归民间,那他就是大家,是最聪明的人!因为回归民间,就等于给中医松绑,使那些不符合中医发展规律的政策将不再制约中医的生存空间,而在民间,简、便、廉、验的中医一定会得到蓬勃的发展。

中医的体系以及它的文化思想的确最适合在民间发展,而不适合在医院发展。中医医院并不需要仪器,不需要化验,但是医院要生存,为了维持医院的运转,就得增加检查,增加化验,结果很多不需要输液的病人也要输液。为什么输液?因为输液能创收,能给医院创造几千元的利润。吃一两副中药也能治好病,但以中医中药为病人治病,医院只能创收二三十元。

选择什麽医学模式,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医学本身的问题。现代医疗模式,随着功利主义的泛滥,正在向着构成医药行业存在的一对根本矛盾—医疗健康需要与医疗作为利润创造者---这一对矛盾的功力方向偏离;同时,社会自身的平衡机制,也正在从更为广泛的深度呼唤医药行业向着其自身根本存在矛盾的平衡回归,如近期兴起并不断高涨的身心、社会医学模式,替代医学、养生保健、自然疗法等等。中医药,就其实质而言,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集约模式,中医讲究平衡,中医更知道,人体身心的健康与社会大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医医疗讲求医生的恬淡虚无境界,中医的境界越高,其对病人的把握越深刻,疗效,尤其是长远疗效越显著。因此,提倡中医,将是从内在的、根本上解决医药行业的社会价值与功利价值的平衡。要发展中医,首先要掌握中医的内在规律,同时充分认识中医几千年来得以传承的内在价值,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什麽是科学态度?就是也仅就能是一个内涵:实事求是。现在,中医虽然在国内受到一些人的攻击,但却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接受,靠的什么?靠的是“疗效”二字!对于患者来说,有什么比“疗效”更接近真理呢!我认为无论中医、西医;传统、现代,作为医学。它最终是要造福于人类的。中医和西医哲学体系不一样,所以它们所形成的医学体系、文化体系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两个体系就像阴和阳的两个方面一样,正好互补。而且,中医从来就不排斥西医。西医是术,中医是道,道法自然,本身就存在的东西,就是真理本身。我们传统的中医通过整体、系统、辩证的方法,使人达到平衡状态。像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和现代医学力图发现可以医治病痛的普遍方法,使患者面对任何一个合格医生都能得到有效治疗的目标,这本是道与术相互补充的完美,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交相辉映的和谐。对人而言,如果能从中、西医两方面共同施力,这是多么完善的健康保障啊。中医与西医在中国共存,应是中国人所特有的福分。除了使其不断完善、发展,也许首先还应该给予其一视同仁的珍惜和尊重,毕竟这份造物的恩惠,只赐予了中华民族。

科技史期末测试试卷

1.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你认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于未来的科 技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吗?若是没有,那你为什么还要学习或研究科学技术史?(30分) “过去的教训是将来行动的指南”。这就是“以史为鉴”。实际上,技术史是一门研究技术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中的成败实例都是财富,都值得借鉴。 技术史是技术发展、成功的历史,但技术史中“过去的教训”也是很多的。例如桥梁史中列举了许多事故,其中有两起分别是因为没有考虑气象学中的风压和风振(风速变化频率和桥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时破坏力极大)造成的。再如建造桥墩的沉箱法,过去约百年中由于没有采取逐步减压,潜水员病曾夺走了无数条沉箱工人的命。 科学技术史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学理论,实施人才全面素质教育。史实与理论的产生条件相联系,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的时代背景与作用。科学的发展史具有极端的艰苦性,为面对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的困难增加了克服的信念,培养了我们的坚强品质;而在了解科学成果被发现的过程中,也让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实践来思考、检验,让我们更具备了创新的能力与精神。 科学发展史是地基,究竟科学这做大厦能盖多高,地基是必须的! 20世纪的100年是风云变幻的100年,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科技革命的发明和应用,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畅想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必将激发青少年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懈追求. 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

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18世纪的工业革命,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世界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任何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电话掀开了人类通讯史上的新篇章;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几千年来,从马车到轿车再到火车、飞机、磁浮列车;从煤油灯到白炽灯、霓虹灯再到节能灯;从书信到电话、电报再到视频聊天等的飞跃,无一不是科学技术的结晶.除此之外,还有人类的成功登月,迈出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大步,正如最后一名登月者塞尔南上校所说的:“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再有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破解了生命的千古密码,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进步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崭新又美好的生活.回首过去,火药的发明,使我们能劈山开路、架桥、建筑;造纸和印刷技术的问世,使我们拥有了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促进了信息和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问世,促进了航海、贸易的发展,成就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使我们重新认识了地球.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科技落后了.而今世界各国大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随后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面对这个局面,中国做出了实施“863计划”应对世界科技的挑战.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因此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断增大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使我国逐步向科技强国迈进.如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七”成功发射、龙芯的开发研制……科技使我们生活幸福舒适,是科技把我们未来描绘得如此美好. 人类跨入了21世纪,科技在给人类带来恩惠的同时,也给人带来更多的不安甚至灾难.科技发展带来了大气污染、气温变暖,科技发展产生了白色垃圾、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前苏联的切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日本的水俣病、我国的太湖蓝藻事件等就是铁的证据.即使只为造福人类,有时也难免有副作用.比如,科学发明研制出了化肥、农药,目的是提高农业产量,但化肥、农药使粮食、蔬菜、水果,甚至饲料、肉类蛋类都浸染上某些毒素,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又如克隆技术对传统道德伦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复制的人与基因提供者是兄弟还是父子?所以,世界各国对克隆技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制定法律加强对这一技术的管理,并严禁用它复制人类;再如原子弹如落到恐怖分子手中,将会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是如此,过去的见面拜年变成时尚的短信问候,方便快捷的同时使得人际关系冷漠.有许多人甚至上网成瘾,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由此在医学上开始对网络成瘾病理机制进行研究.

中医学是现象-状态医学

中医学是“现象-状态医学”学科 任秀玲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自与中国固有的医学体系存在鲜明差异的欧美医学传入中国,西医、中医以及现代医学、传统医学的名称应运而生,似乎两个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地域、形成年代,就成为其区别要点,代表着学科性质和本质特征。其实,无论中医学还是西方医学,它们都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统属于医学科学范畴之下。但是,由于它们分别把握着人体生理、病理的不同物质层面,有各自的具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所以,又是医学科学中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学科。西方医学为结构-功能医学学科,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把中医学从医学整体中分化出来,形成现象-状态医学,将深化中医学的认识,促使其按自身规律向成熟的学科形态发展。 一、判定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的依据 学科一词在英语词典中对应于subject,是指学问或知识的一个分支,而这个知识的分支具有系统性和组织性。在《科学认识论》中是根据三条标准判定科学学科成立的:一是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二是具有特色的科学方法和工具,三是有研究方向明确的科学家专业队伍及相应的学术机构、出版刊物和教育设施等。由此可以推及判定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的具体依据是: (一)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其所反映的生命状态 任何科学学科都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溶于自然哲学之中,以笼统、直观的自然界为其研究的模糊对象,从中不能区分出明确、具体的研究对象,因而就划分不出类属性质明确的科学学科。然而,不同的研究对象,会带来不同的研究内容,从而形成不同的科学学科。例如,用物理学规律去研究各个物质层次就形成天体物理学、宏观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等。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存在不同的物质层面,具有多种运动形式。随着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认识、研究的深入,已经不能再把所有的医学科学笼统定格于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思维框架中。目前,对人体的研究,从各自把握的物质层面来分类,有基因-遗传、结构-功能、现象-状态的不同。中医学的认识活动是以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病理现象为切入点把握生命活动的状态,不是对人体进行解剖,研究脏腑、组织器官、细胞、DNA等的形态及结构,并以此把握其功能的。因此,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及其所反映的生命状态。 中医学擅长于对“象”的观察和利用,望、闻、问、切及四诊合参,充分地启用了感知系统的潜能,捕捉生命活动的外在征象,并据此发现、总结生命活动、疾病变化时机体所处状态间的关系。对药物所具有的四气、五味、功效及方剂疗效的确认,也都是通过观察人体服药后现于外的征象来概括和证实的。通过对现象的观察、辨认、分类,形成概念,进而判断、推理机体所处的状态。以心为例,通过这种方式所把握的正常人体的生命状态是心主血脉、心藏神、在体为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与小肠相合、在志为喜、主汗液及与其它四脏的关系等,即藏象的内容;把握的病理状态,是心气虚损、心血不足、心火上炎、心血瘀阻等反映疾病某—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的证候的内容。 所谓状态是“指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物质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物理量来表征。如质点的机械运动状态由质点的位置和动量来表征;由一定量气体组成的系

科学技术史试题(四)

西南财经大学《科学技术史》试题(四)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陶器制造】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ⅹ) 3、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ⅹ) 4、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李约瑟】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ⅹ) 5、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X ) 6、古代原子论学派的代表是留基伯和他的学生【赫拉克利特】。(ⅹ) 7、古希腊最伟大的数学家是【欧几里得】所著的《几何原本》一书代表了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 8、古希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最伟大的定律。(√) 9、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著名的“体液说”,认为人体内的【三种】体液的协调与否决定着人的健康。(ⅹ) 9、古罗马科学家【盖仑】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ⅹ) 10、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ⅹ) 11、1666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出版的《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了元素的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12、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789】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ⅹ) 13、18世纪生物学的重要成就是瑞典生物学家【林耐】所作的动植物分类。他于1735年发表了一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植物分类的原则。(√) 14、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赫姆霍兹】和法国的拉普拉斯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ⅹ) 15、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第一个发现了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16、187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出版了划时代著作《电学和磁学论》,标志着完整的电磁学理论的确立。(ⅹ) 17、奥地利生物学家【摩尔根】发现的遗传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ⅹ) 18、具有实用价值的无线电系统是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和俄国工程师波波夫发明的。(√) 19、【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和达尔文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了基础。(ⅹ) 20、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中药的阴阳五行属性分类

中药的阴阳五行属性分 类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中药的阴阳五行属性分类 阳性属金中药(入肺经,性温或性热): 性温类:麻黄(3-9克),桂枝(3-9克),紫苏(6-9克),白芷(6-15克),细辛(有小毒,1-3克),杜衡(有小毒,3-6克),辛夷(6-15克),生姜(6-15克),葱白(2-8枚),香薷(6-15克),西河柳(6-15克),香菜(3-6克),苍耳子(有毒,6-9克),鹅不食草(6-9克),厚朴(3-9克),豆蔻(3-6克),丁香(1-3克),红豆蔻(3-6克),陈皮(3-9克),香橼(3-9克),佛手(3-9克),檀香(克),乌药(3-9克),紫苏梗(6-9克),黄芪(9-30克),饴糖(30-60克),紫河车(克),钟乳石(3-9克),五味子(克),半夏(有毒,3-9克),天南星(有毒,3-9克),旋覆化(3-9克),金沸草(6-9克),芥子(3-9克),猪牙皂(有小毒,克),白前(3-9克),猫爪草(15-30克),苦杏仁(有小毒,6-9克),紫苏子(3-9克),紫菀(6-9克),款冬花(6-9克),百部(3-9克),远志(3-9克),紫石英(9-15克)。 性热类:干姜(3-9克)。 ? 阴性属金中药(入肺经,性凉或性寒): 性凉类:薄荷(3-6克),淡豆豉(6-12克),薏苡仁(9-30克),竹茹(6-9克),连翘(6-15克),鱼腥草(15-25克),拳参(6-9克),虎杖(9-15克),土贝母(6-9克),银柴胡(3-9克),天花粉(9-15克),儿茶(1-3克),罗汉果(9-15克),白芨(6-15克),沙参(9-15克),天冬(6-12克),麦冬(6-12克),玉竹(6-12克),玄参(9-15克),木蝴蝶(克),明党参(6-12克),胆南星(3-6克),前胡(3-9克),川贝母(3-9克),马兜铃(3-9克),枇杷叶(6-9克),伊贝母(3-9克),冰片(克)。 性寒类:牛蒡子(6-12克),菊花(6-9克),桑叶(6-9克),蝉蜕(3-6克),升麻(3-9克),浮萍(3-9克),藜芦(有大毒,克),食盐(10-30克),牵牛子(有毒,3-6克),甘遂(有毒,克),红大戟(有小毒,克),芫花(有毒,克),商陆(有毒,3-9克),滑石粉(9-24克),车前子(9-15克),川木通(3-6克),通草(克),三白草(15-30克),石韦(6-12克),防己(6-9克),灯心草(1-3克),冬瓜子(9-30克),黄芩(3-9克),石膏(15-60克),知母(6-12克),芦根(15-30克),栀子(6-9克),金银花(6-15克),忍冬藤(15-30克),胖大海(2-3克),射干(克),半枝莲(15-30克),穿心莲(3-9克),金果榄(3-9克),苦木(有小毒,1-3克),地骨皮(9-15克),郁金(3-9克),白茅根(9-30克),侧柏叶(6-12克),铁苋菜(15-30克),西洋参(3-6克),百合(6-12克),五倍子(3-6克),葶苈子(3-9克),瓜蒌(9-15克),瓜蒌皮(9-15克),瓜蒌子(9-15克),浙贝母(6-9克),蛤壳(3-6克),桑白皮(6-12克),羚羊角(克)。 ? 阳性属火中药(入心经,性温或性热): 性温类:桂枝(3-9克),西河柳(6-15克),香菜(3-6克),檀香(克),红花(3-9克),川芎(3-9克),乳香(3-12克),紫河车(克),刺五加(9-27克),熟地(9-15克),何首乌(6-12克),当归(6-9克),龙眼肉(9-15克),五味子(克),远志(3-

中医药学科专业代码表

附件4 学科专业代码表 参照《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科代码表》编制。填写学科代码时,应根据项目的专业属性,选择一个学科专业代码,并尽可能选择到三级学科专业,若没有三级学科专业的,则选择至二级填写代码及其名称。 学科、专业代码学科、专业名称说明 360 中医、中药学 包括经络学 36010 中医学 3601011 中医基础理论 3601014 中医临床基础 3601017 中医诊断学 3601021 中医治疗学 3601024 中医外治学理论 3601027 针灸学 3601031 中西医结合基础 3601034 中医方剂学 36020 中医临床医学 3602010 中医诊断 3602012 中医治疗 3601014 中医外治法(物理疗法)包括推拿、按摩、捏积、刮痧、拧痧、 割治、挑治、埋藏疗法等 3602016 针灸疗法及临床应用 36021 中医内科 36022 中医外科 3602210 中医妇科 3602220 中医儿科 3602230 中医肿瘤科 3602240 中医骨伤科 3602250 中医皮肤科 3602260 中医临床方剂 36024 中医五官科 3602410 中医眼科 3602420 中医耳鼻喉科

3602430 中医口腔科 26025 中医急症治疗 学科、专业代码学科、专业名称说明 36026 中医养生、康复 3602610 中医康复疗法 3602620 中医护理 3602430 中医食养、食疗 3602640 中医老年科学 36030 民族医学 36040 中西医结合 3604010 中西医结合临床 36050 中医预防、卫生学 36060 中药学 3606010 中药化学 3606015 中药药理 3606020 本草学包括本草经、地方本草、食物本草等 3606025 中药资源 36062 中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海洋药物等 3606210 药物植物的栽培 3606220 药物动物的养殖 3606230 药材的采集、加工 3606240 中药材鉴定 36064 中药炮制 36066 中药制剂 36068 中药管理包括药品管理与贮藏

中药的阴阳五行属性分类

阳性属金中药(入肺经,性温或性热): 性温类:麻黄(3-9克),桂枝(3-9克),紫苏(6-9克),白芷(6-15克),细辛(有小毒,1-3克),杜衡(有小毒,3-6克),辛夷(6-15克),生姜(6-15克),葱白(2-8枚),香薷(6-15克),西河柳(6-15克),香菜(3-6克),苍耳子(有毒,6-9克),鹅不食草(6-9克),厚朴(3-9克),豆蔻(3-6克),丁香(1-3克),红豆蔻(3-6克),陈皮(3-9克),香橼(3-9克),佛手(3-9克),檀香(克),乌药(3-9克),紫苏梗(6-9克),黄芪(9-30克),饴糖(30-60克),紫河车(克),钟乳石(3-9克),五味子(克),半夏(有毒,3-9克),天南星(有毒,3-9克),旋覆化(3-9克),金沸草(6-9克),芥子(3-9克),猪牙皂(有小毒,克),白前(3-9克),猫爪草(15-30克),苦杏仁(有小毒,6-9克),紫苏子(3-9克),紫菀(6-9克),款冬花(6-9克),百部(3-9克),远志(3-9克),紫石英(9-15克)。 性热类:干姜(3-9克)。 阴性属金中药(入肺经,性凉或性寒): 性凉类:薄荷(3-6克),淡豆豉(6-12克),薏苡仁(9-30克),竹茹(6-9克),连翘(6-15克),鱼腥草(15-25克),拳参(6-9克),虎杖(9-15克),土贝母(6-9克),银柴胡(3-9克),天花粉(9-15克),儿茶(1-3克),罗汉果(9-15克),白芨(6-15克),沙参(9-15克),天冬(6-12克),麦冬(6-12克),玉竹(6-12克),玄参(9-15克),木蝴蝶(克),明党参(6-12克),胆南星(3-6克),前胡(3-9克),川贝母(3-9克),马兜铃(3-9克),枇杷叶(6-9克),伊贝母(3-9克),冰片(克)。 性寒类:牛蒡子(6-12克),菊花(6-9克),桑叶(6-9克),蝉蜕(3-6克),升麻(3-9克),浮萍(3-9克),藜芦(有大毒,克),食盐(10-30克),牵牛子(有毒,3-6克),甘遂(有毒,克),红大戟(有小毒,克),芫花(有毒,克),商陆(有毒,3-9克),滑石粉(9-24克),车前子(9-15克),川木通(3-6克),通草(克),三白草(15-30克),石韦(6-12克),防己(6-9克),灯心草(1-3克),冬瓜子(9-30克),黄芩(3-9克),石膏(15-60克),知母(6-12克),芦根(15-30克),栀子(6-9克),金银花(6-15克),忍冬藤(15-30克),胖大海(2-3克),射干(克),半枝莲(15-30克),穿心莲(3-9克),金果榄(3-9克),苦木(有小毒,1-3克),地骨皮(9-15克),郁金(3-9克),白茅根(9-30克),侧柏叶(6-12克),铁苋菜(15-30克),西洋参(3-6克),百合(6-12克),五倍子(3-6克),葶苈子(3-9克),瓜蒌(9-15克),瓜蒌皮(9-15克),瓜蒌子(9-15克),浙贝母(6-9克),蛤壳(3-6克),桑白皮(6-12克),羚羊角(克)。

科学技术史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制造陶器】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ⅹ) 3、现今通用的10进位制记数法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周髀算经》】一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数学著作,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ⅹ) 5、【《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ⅹ) 6、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7、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ⅹ) 8、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ⅹ) 9、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10、【阿基米德】被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称为“古代世界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他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两条最伟大的定律。(√) 11、古罗马科学家【盖伦】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ⅹ) 1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ⅹ) 13、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三个重要发现是钟摆运动、自由落体定律和【运动叠加原理】。(√) 14、1666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出版《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元素”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ⅹ) 15、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勒维烈】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X ) 16、【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以丰富的材料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学说。(√) 17、近代实验科学大师伽利略把培根所倡导的实验方法和【笛卡尔】所推崇的逻辑演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科学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途径。(√) 18、【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和达尔文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准备了条件。(X ) 19、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实验发现,这三大发现揭开了20世纪科学革命的序幕。(√) 20、【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 1、科学史的内史与外史 内史:把科学史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科学内部,把科学史仅看成是科学知识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外史:把科学看作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他与社会其他部分的相互关系,诸如与经济,教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2、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狭义相对性原理:即为科学规律,包括电磁学规律相对人和惯性参照体系不变。 光速不变原理:即光速相对任何参照体系不变。

常见中药之五行属性

常见中药之五行属性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常见中药之五行属性 将《辅行诀》书中所载中药之五行属性归类如下: (一)、味辛皆属木:(计19味) 1、木中木肉桂桂枝桂心芥子。 2、木中火蜀椒。 3、木中土干姜生姜半夏鸡子黄赤小豆伏龙肝、党参。 4、木中金细辛黄饴矾石苦酒白酨浆酢。 5、木中水附子瓜蒂王瓜根。 (二)、味咸皆属火:(计17味) 1、火中火旋覆花。 2、火中木大黄石膏杏仁皂角葱白。 3、火中土泽泻升麻黄芪粳米通草。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火中水消石戎盐栝蒌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6味) 1、土中土人参。 2、土中木甘草。 3、土中火大枣。 4、土中金麦冬。 5、土中水茯苓知母。 (四)、味酸皆属金:(计14味) 1、金中金五味子胡麻油山萸肉。 2、金中木枳实柴胡雄黄葱叶。 3、金中火豉。 4、金中土芍药龙胆草阿胶。 5、金中水薯蓣代赭地榆。 (五)、味苦皆属水:(计14味) 1、水中水地黄。 2、水中木黄芩薤白麻黄栀子韭叶牡丹皮。 3、水中火黄连芒硝硝石栗子。 4、水中土白术苦参。 5、水中金竹叶。 试论《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药物之阴阳五行属性 方国强 一、五行药物汇总:(计80味,黑体字为诸药之精) (一)、味辛皆属木:(计17味) 1、木中木桂羊肝(肉桂桂枝桂心)。

2、木中火椒蜀椒 3、木中土姜(生姜干姜炮干姜)粳米阿胶伏龙肝。 4、木中金细辛细辛根矾石山萸肉。 5、木中水附子苦参。 (二)、味咸皆属火:(计15味) 1、火中火旋覆花鸡心。 2、火中木大黄代赭石葱叶芥子。 3、火中土泽泻黄饴。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火中水消石(硝石)芒硝栝蒌戎盐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15味) 1、土中土人参牛脾。 2、土中木甘草(炙甘草)升麻半夏黄芪。 3、土中火大枣鸡子黄。 4、土中金麦门冬白酨浆苦酒酢。 5、土中水茯苓瓜蒂。 (四)、味酸皆属金:(计15味) 1、金中金五味子犬肺胡麻油。 2、金中木枳实石膏雄黄牡丹皮。 3、金中火豉(咸豉)皂角。 4、金中土芍药杏仁。 5、金中水薯蓣王瓜根地 榆。 (五)、味苦皆属水:(计18味) 1、水中水地黄猪肾熟地黄。 2、水中木黄芩栀子薤白韭叶柴胡麻黄知母葱白赤小豆。 3、水中火黄连栗子。 4、水中土白术。 5、水中金竹叶龙胆草木通(通草)。 二、药物阴阳五行药理扼要: 中药药物五行药(属)性之功效,总而言之:木性药(味辛)补肝,补肝者补血;火性药(味咸)补心,补心者补神;土性药(味甘)补脾,补脾者补中;金性药(味酸)补肺,补肺者补气;水性药(味苦)补肾,补肾者补精。 分而论之:(1)、木性药:有宣发之功,可补肝益肾养心泻脾抑肺。 ①、木中木,补血、益精、养神、敛气、调节阴阳;温经助阳,燥湿除冷。 ②、木中火,补神、养血、和中、调气、敛精;温中散寒,祛风止痛。 ③、木中土,和中、养神、敛精、补气血;扶阴升阳,益气生津。 ④、木中金,补气血、养精、敛神、和中;散寒化饮,敛汗开窍。 ⑤、木中水,补精、养血、益气、敛神、调节阴阳;补阳益火,温中燥湿。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祖国传统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的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出来的一门经验科学,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几位丰富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一段学习,我的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的自然观—天人相应 东方文明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应关系,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母体之上,从而构成了中医学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一大特质。中医学把天人相应的观念渗透到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人全形论》)强调欲想健康长寿,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灵枢·口问篇》)。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西方文明却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演化成人们普遍的理念和追求,西方医学必然也是将人与自然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对立存在,故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则是将征服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成就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结果。 中医学的整体观—形神统一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把握“道”,就能够明察万物,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这种以察同为特点的思维模式不会重视差异的实体,而是强调通过体验、灵感、顿悟、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去把握事物整体间共同拥有的规律性关系,彰显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又把人自身也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形神统一、身心一元。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治疗、转归、预后等方面,非常重视“神明”、“情志”的状态,注重形神统一、身心和谐的整体。 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察异,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着力寻求事物间的本质区别,故原子论、还原论是西方科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分析法、归纳法成为西方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将人视作一个普通的机械性的身心二元的实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无疑是西医学的核心。所以察同察异各有侧重。 中医学的治疗观—辨证论治 中国文化历来重感觉、重表象、重动态。所以,中医学是从整体、宏观、动态、功能及相互作用角度,了解病情、把握病机、灵活处治。如八纲、六经、脏腑、经络、三焦、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显然是中医理论精华之所在。中医学讲究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多果多因,并且具体体现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势利导、因异制宜等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 西方文化重理性、重概念、重静态。故西医学强调概念,注重逻辑与分析,分门别类、穷根究底是其精髓所在。探究器官、器质、结构的状况,研究细胞、分子、基因的变化,追究细菌、病毒的来龙去脉,疾病分类、辨病论治遂是西医学优势。 中医学的预防观—治未病 中国文化主张适应、顺应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及“虚邪贼风,

中药的阴阳五行属性分类

中药得阴阳五行属性分类 阳性属金中药(入肺经,性温或性热): 性温类:麻黄(3-9克),桂枝(3—9克),紫苏(6-9克),白芷(6—15克),细辛(有小毒,1—3克),杜衡(有小毒,3-6克),辛夷(6-15克),生姜(6-15克),葱白(2—8枚),香薷(6-15克),西河柳(6-15克),香菜(3-6克),苍耳子(有毒,6-9克),鹅不食草(6—9克),厚朴(3—9克),豆蔻(3-6克),丁香(1-3克),红豆蔻(3—6克),陈皮(3-9克),香橼(3—9克),佛手(3-9克),檀香(1。5—3克),乌药(3-9克),紫苏梗(6-9克),黄芪(9—30克),饴糖(30-60克),紫河车(1、5-3克),钟乳石(3—9克),五味子(1.5-6克),半夏(有毒,3-9克),天南星(有毒,3-9克),旋覆化(3—9克),金沸草(6-9克),芥子(3—9克),猪牙皂(有小毒,1—1、5克),白前(3-9克),猫爪草(15-30克),苦杏仁(有小毒,6—9克),紫苏子(3—9克),紫菀(6-9克),款冬花(6-9克),百部(3-9克),远志(3-9克),紫石英(9-15克)。 性热类:干姜(3—9克)。 阴性属金中药(入肺经,性凉或性寒): 性凉类:薄荷(3-6克),淡豆豉(6-12克),薏苡仁(9-30克),竹茹(6-9克),连翘(6-15克),鱼腥草(15-25克),拳参(6-9克),虎杖(9-15克),土贝母(6—9克),银柴胡(3-9克),天花粉(9—15克),儿茶(1-3克),罗汉果(9-15克),白芨(6-15克),沙参(9—15克),天冬(6-12克),麦冬(6-12克),玉竹(6-12克),玄参(9-15克),木蝴蝶(1。5—3克),明党参(6-12克),胆南星(3—6克),前胡(3-9克),川贝母(3-9克),马兜铃(3—9克),枇杷叶(6—9克),伊贝母(3-9克),冰片(0。15-0.3克)、 性寒类:牛蒡子(6-12克),菊花(6-9克),桑叶(6-9克),蝉蜕(3-6克),升麻(3—9克),浮萍(3—9克),藜芦(有大毒,0.3-0、6克),食盐(10-30克),牵牛子(有毒,3-6克),甘遂(有毒,0、5—1.5克),红大戟(有小毒,1.5-3克),芫花(有毒,1。5-3克),商陆(有毒,3—9克),滑石粉(9-24克),车前子(9—15克),川木通(3-6克),通草(3-4、5克),三白草(15—30克),石韦(6-12克),防己(6—9克),灯心草(1-3克),冬瓜子(9-30克),黄芩(3-9克),石膏(15-60克),知母(6-12克),芦根(15—30克),栀子(6-9克),金银花(6-15克),忍冬藤(15-30克),胖大海(2-3克),射干(3-4。5克),半枝莲(15-30克),穿心莲(3—9克),金果榄(3—9克),苦木(有小毒,1—3克),地骨皮(9—15克),郁金(3—9克),白茅根(9-30克),侧柏叶(6—12克),铁苋菜(15—30克),西洋参(3-6克),百合(6—12克),五倍子(3-6克),葶苈子(3-9克),瓜蒌(9—15克),瓜蒌皮(9-15克),瓜蒌子(9—15克),浙贝母(6-9克),蛤壳(3-6克),桑白皮(6—12克),羚羊角(1-1。5克)。 阳性属火中药(入心经,性温或性热): 性温类:桂枝(3-9克),西河柳(6—15克),香菜(3-6克),檀香(1、5—3克),红花(3—9克),川芎(3-9克),乳香(3-12克),紫河车(1。5-3克),刺五加(9-27克),熟地(9-15克),何首乌(6-12克),当归(6-9克),龙眼肉(9-15克),五味子(1。5—6克),远志(3-9克),紫石英(9—15克),麝香(0。03-0、1克),石菖蒲(3—9克),九节菖蒲(3—6克),苏合香(0、3—1克)。 性热类:附子(有毒,3—15克),干姜(3-9克),肉桂(1-4、5克)、 阴性属火中药(入心经,性凉或性寒):

常见中药之五行属性

1、木中木 肉桂 桂枝 桂心 芥子。 2、 木中火 蜀椒。 3、 木中土 干姜 生姜 半夏 鸡子黄 4、 木中金 细率 黄饴 矶石 苦酒 5木中水 附子 瓜蒂 王瓜根。 白截浆 常见中药之五行属性 将《辅行诀》书中所载中药之五行属性归类如下: (一)、味辛皆属木:{if 19味) 赤小豆 伏龙肝、党参。 1火中火 旋覆花。 2、 火中木 大黄 石膏 杏仁 皂角 3、 火中土 泽泻 升麻 黄罠 粳米 4、 火中金 厚朴 5、 火中水 消石 戍盐 桔篓 海蛤。 (三 味甘皆属土 计6味) 1、 上中土 人筑 2、 上中木 甘草- 3、 上中火 大枣。 4、 上中金 麦冬。 5、 上中水 茯苓 (四八味酸皆属金:{il-14味) 1、 金中金 五味子 胡麻汕 山萸肉。 2、 金中木 枳实 柴胡 雄黄 葱叶 3、 金中火 4 、 金中土 芍药 龙胆草 阿胶 Q 5、 金中水 薯损 代赭 地榆。 (五八味苦皆属水:{1114味) 1、 水中水 地黄。 2、 水中木 黄苓 建白 麻黄 梔子 3、 水中火 黄连 芒硝 硝石 栗子。 4、 水中土 白术 苦参? 5、 水中金 竹叶。 (二八味咸皆属火:{if 17味) 韭叶 葱 白。 通草。 牡丹皮。 试论《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药物之阴阳五行属性 方国强 一、五行药物汇总:(讣8()味,黑体字为诸药之精) (一)、味辛皆属木:{if 17味) 1、 木中木 2、 木中火 3、 木中土 4、 木中金 5、 木中水 桂 羊肝 (肉桂 桂枝 桂心)。 椒 绸椒 姜 (生姜 干姜 炮丁?姜)粳米 细辛 细辛根 矶石 山萸肉。 附子 苦参。 阿胶 伏龙 肝。 (二八味咸皆属火:{if 15 味) 1.火中火 3、 火中土 4、 火中金 5、 火中水 旋覆花 泽泻 厚朴 消 石(硝石) 鸡心.2、火中木 大黄 黄饴。 夢券子。 芒硝 括萎 戍盐 代赭石 葱叶 海蛤。 芥 子。 (三八味甘皆属土 计15味)

中医五行归类表

中医五行归类表 历代医家为了说明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亦把人体的脏腑

五形矩形尖形方形圆形波形 五智仁礼信义智 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 众胜寡, 故水胜火. 精胜坚, 故火胜金. 刚胜柔, 故金胜木. 专胜散, 故木胜土. 实胜虚, 故土胜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为熄灭. 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根据上述归类表,主要说明如下三方面问题: (1)以五行之特性,说明五脏之功能。如木性生发条达,肝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水性滋润下行,肾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属木、肾主水,其它脏腑亦是如此。 (2)形成了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方、五季、五气等,内联五脏、五官、形体、情志等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 (3)此五个功能活动系统,说明了人体的内环境与外在自然环境之间也存

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 全

医学学科分类及代码 180 生物学 180.11 生物数学(包括生物统计学等) 180.14 生物物理学 180.17 生物化学 180.1710 多肽与蛋白质生物化学180.1715 核酸生物化学 180.1720 多糖生物化学 180.1725 脂类生物化学 180.1730 酶学 180.1735 膜生物化学 180.1740 激素生物化学 180.1745 生殖生物化学 180.1750 免疫生物化学 180.1755 毒理生物化学 180.1760 比较生物化学 180.1765 应用生物化学 180.1799 生物化学其他学科 180.21 细胞生物学 180.2110 细胞生物物理学 180.2120 细胞结构与形态学 180.2130 细胞生理学 180.2140 细胞进化学 180.2150 细胞免疫学 180.2160 细胞病理学 180.2199 细胞生物学其他学科180.24 生理学 180.2411 形态生理学 180.2414 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180.2417 心血管生理学 180.2421 呼吸生理学 180.2424 消化生理学 180.2427 血液生理学 180.2431 泌尿生理学 180.2434 内分泌生理学 180.2437 感官生理学 180.2441 生殖生理学 180.2444 骨骼生理学 180.2447 肌肉生理学 180.2451 皮肤生理学 180.2454 循环生理学

180.2461 年龄生理学 180.2464 特殊环境生理学 180.2467 语言生理学 180.2499 生理学其他学科 180.27 发育生物学 180.31 遗传学 180.3110 数量遗传学 180.3115 生化遗传学 180.3120 细胞遗传学 180.3125 体细胞遗传学 180.3130 发育遗传学(亦称发生遗传学) 180.3135 分子遗传学 180.3140 辐射遗传学 180.3145 进化遗传学 180.3150 生态遗传学 180.3155 免疫遗传学 180.3160 毒理遗传学 180.3165 行为遗传学 180.3170 群体遗传学 180.3199 遗传学其他学科 180.34 放射生物学 180.3410 放射生物物理学 180.3420 细胞放射生物学 180.3430 放射生理学 180.3440 分子放射生物学 180.3450 放射免疫学 180.3460 放射毒理学 180.3499 放射生物学其他学科 180.37 分子生物学 180.41 生物进化论 180.44 生态学 180.4410 数学生态学 180.4415 化学生态学 180.4420 生理生态学 180.4425 生态毒理学 180.4430 区域生态学 180.4435 种群生态学 180.4440 群落生态学 180.4445 生态系统生态学 180.4450 生态工程学 180.4499 生态学其他学科 180.47 神经生物学 180.4710 神经生物物理学

西南财经大学科技史试题

西南财经大学《科学技术史》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答题说明:请就题中【】部分判断正确或错误。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如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英国科学家【惠威尔】于1837年发表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科技史著作。() 2、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和【制造陶器】是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性成就。() 3、现今通用的10进位制记数法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周髀算经》】一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数学著作,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5、【《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学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 6、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7、我国北魏时期农学家【郦道元】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 8、马克思把【造纸、印刷术、火药】看作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9、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 10、【阿基米德】被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称为“古代世界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他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两条最伟大的定律。() 11、古罗马科学家【盖伦】所著的《天文学大成》一书把古代的地心思想发展为系统的地心说理论。() 1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453】年出版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开始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运动。() 13、伽利略在力学上的三个重要发现是钟摆运动、自由落体定律和【运动叠加原理】。() 14、1666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出版《怀疑的化学家》一书,首次提出“元素”概念,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15、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最初是由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勒维烈】分别在1755年和1796年独立提出来的。() 16、【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以丰富的材料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学说。() 17、近代实验科学大师伽利略把培根所倡导的实验方法和【笛卡尔】所推崇的逻辑演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科学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途径。() 18、【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元素周期律和达尔文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作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这三大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19、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实验发现,这三大发现揭开了20世纪科学革命的序幕。() 20、【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 1、科学史的内史与外史 2、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3、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的四个基本观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