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

【出处】《伤寒论》【分类】温里剂-温中祛寒【组成】桂枝(12克)白术(9克)人参(9克)干姜(9克)炙甘草(9克)【功效】温阳健脾,解表散寒。【主治】脾胃虚寒,复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腹痛,下利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浮虚者。【用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纳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附注】附子理中丸、桂枝人参汤均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其中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用大辛大热之附子,其温中散寒之力更强,且能温肾,适用于脾胃虚寒之重证或脾肾虚寒者。桂枝人参汤即人参汤加桂枝,温阳健脾,兼解表寒,表里同治,适用于脾胃虚寒而外兼风寒表证者。

消渴论治

消渴论治 消渴论治消分上中下三症,谓消渴、消谷、消肾也。皆水火不交,燥热伤阴所致。故经云二阳结谓之消。手阳明大肠主津,足阳明胃主液,二经燥结失润,故为消。上消主肺,肺热化燥,渴饮无度,是为消渴,经所谓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也。中消主胃,胃热善饥,能食而瘦,是为消谷,经所谓瘅,成为消中也。下消主肾,虚阳烁阴,引水自救溺浊如膏,精髓枯竭,是为肾消,经所谓肾热病苦渴数饮身热也。三消之症,上轻中重、下危。然上中不甚,则不传下矣。故肾消者乃上中消之传变,肺胃之热入肾,消烁肾脂、饮一溲二,溲如膏油。盖肺主气,肺病则不能管束津液,上朝咽嗌,而尽输于下,其精微亦随溲下也,且消之由于火盛者,阳消症也。亦有气血消乏而为阴消症者,如经曰心移寒于肺,为肺消,饮一溲二,死不治。景岳以为元阳大衰,金寒水冷,水不化气,而气悉化为水也。《脉经》曰∶心脉微小为消瘅,可知症多阳虚,而火多假火。故治三消者,必察其脉气病气形气。但见本源亏竭,及假火症,当速救根本以滋化源,勿专以清火为急。故《金匮》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小便一斗,八味丸主之。所以助气化,使津液得升也。赵养葵亦曰∶治消症无分上中下,但滋肺肾。上消小剂,中消中剂,下消大剂。概用六味丸加麦冬、五味。或命门火不归源,游

于肺为上消,游于胃为中消,惟引火归源,宜八味丸。使火归釜底,水火既济,气上熏蒸,肺受津润,消渴自止。若过用寒凉,恐内热未除,中寒又起。古法以人参白虎汤治上消,以调胃承气汤治中消者,非也。必右寸滑数,热伤肺气,乃可人参白虎汤。必右关数实,湿热内蕴,乃可调胃承气汤。又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其传为风消。谓忧伤心,思伤脾,郁结不遂,则营液暗耗,胃大肠俱失通润,而肌肉风消也。宜归脾汤送固本丸,或生脉散。此亦阴消之类,今统论之。消症气分渴者,喜饮冷水,宜寒凉渗剂以清热。血分渴者,喜饮热茶,宜甘温峻剂以和阴。须细诊脉之上下左右滑数沉细,以定其有余不足而审治之。如上消气分燥渴者,黄芩汤。血分燥热者,易简地黄饮之。气血燥热者,竹叶黄汤。肺火消渴,咽干便秘者,生津饮。心火消渴,小水赤涩者,清心莲子饮。心火上炎,肾水不济,气血日消者,降心汤。消渴夜甚者,加减地黄丸。消渴溺少身肿者,紫苏汤。消渴脉浮微热,小水不利者,五苓散。鬲消胃满心烦者,麦门冬饮子。老人虚人消渴者,人参麦冬汤。通治上消,天花粉散。中消能食而瘦,渴饮便秘溺数者,兰香饮子。食已如饥,胃热脉盛,面黄肌瘦,胸满胁胀者,七味白术散。胃火易饥,热在肌肉者,泻黄散。胃热干渴,水亏火炎者,玉女煎。心肺热渴者,丹溪藕汁膏。脾肺津干,不思饮食者,本事黄汤。通治中消,黄连猪肚丸。中消后,胃热传肾,

桂枝人参汤医案

桂枝人参汤医案 一、胃院痛(十二指肠球部通疡) 刘赤选医案:谭某某,男,36岁,1973年9月17日就诊。素患胃痛,反复发作,经胃肠钡餐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月来胃院隐隐作痛,经常发作,以饭后二三小时及夜间尤甚。有上腹部有明显压痛及痞闷感,口淡无味,时泛清水,胃纳欠佳,神疲乏力,大便正常,小便较多、脉迟弱、舌质淡白,苔薄白。此为胃虚气寒,治拟温中散寒。方用桂枝人参汤: 党参15克,白朮15克,干姜9克,炙甘草9克,桂枝2克(后下),3剂,每日1剂。 服上药后,胃痛减轻,纳食稍增,时觉脘闷欲吐,脉舌如前。照上方加法半夏9克以温胃止吐。又服3剂,胃病已止,饮食如常。但停药后胃痛又复发,痞闷喜按,小便较多,脉迟细,舌淡,苔薄白,第一方减桂枝3克。服药3剂后痛止,继服至胃痛消失,不再复发。(《老中医经验选》1975;32) 按语:胃痛隐隐,饥饿尤甚,神疲纳呆,口吐清水,舌淡苔白,脉迟而弱,胃中虚寒之象明矣,本理中汤可也。然苦于胃痛反复发作,恐有寒气盘踞,故用桂枝人参汤。以理中汤温阳,以桂枝通阳。阳气通达,犹如阳光普照,寒气

即久,亦无安身之所,则胃痛之痼疾易愈。 二、顽固呃逆 周显菊医案:刘某,女,51岁,1980年9月21日就诊。患呃逆5年,揉按胃皖或进食生冷可诱发或加剧。迭经中西医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昨日因饮食不慎而发,证见呃逆频作,揉按胃院即连呃数十声,神疲乏力,畏冷,口淡无味,食后上腹满闷。舌淡,苔薄白,脉迟缓。证属中焦虚寒,脾阳不振,气机不畅。治以温中散寒,畅通气机。方用桂枝人参汤加味: 桂枝15克,党参30克,干姜12克,白朮15克,甘草6克,砂仁9克,2剂,水煎服。 服药后自发呃逆止,仅揉按胃皖后发呃逆少许几声,余症好转,继服2剂。药后诸症除。虑其痼疾,投香砂六君子汤加桂枝5剂,隔日1剂。嘱其注意情志调节,避生冷刺激物,以防复发。随访3年,未复发。(湖南中医杂志1989;<3>:40) 按语,本案呃逆,观其脉证,一派寒象,乃中焦虚寒,脾阳不振,气机不利所致,与桂枝人参汤证病机相同,故以理中汤温中祛寒,桂枝辛温通阳,加砂仁以行气和胃。《临证指南医案》有“中焦脾胃虚寒,气逆为呃者,宜理中汤加丁香”法,与此相互发明。 三、麻疹后期腹泻

葛花解酲汤---立题1

葛花解酲滴丸 设计流程 目录: 一、立题依据 二、活性成分提取与检视 三、葛花解酲滴丸滴丸制备工艺 四、葛花解酲滴丸滴丸质量考察 五、稳定性考察 参与人员:08中药(1)班 汪勇 08311034 王灿 08311035 王桂玉 08311036 王曼丽 08311037 王梦迪 08311038

一、立题依据 近年来我国酗酒和酒精中毒者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家庭、社会的稳定。酒对人体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急性大量饮酒可引起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细运动能力受损和情绪不稳定,严重时甚至可因呼吸肌麻痹而导致死亡。长期饮酒可引起精神障碍、胃溃疡以及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资料表明食道癌、肝癌发病率的升高似乎也与饮酒有关。因此开发有效的解酒药物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重视。目前西方国家开发的解酒药以合成药物为主,而亚洲国家则侧重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一)为什么选择滴丸? 中药滴丸剂是在中药丸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中药制剂相比具有本质的区别,避免了传统中药生物利用度低、服用不方便、起效慢的缺点,同时发扬了传统中药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的优点。临床中药滴丸制剂具有多种有用途,除可口服或含服的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速效、高效的滴丸,还可制成缓释和控释滴丸、包衣滴丸、栓剂滴丸、硬胶囊滴丸、肠溶滴丸、药液固化滴丸等以适应多种给药途径。 剂型体积和剂量比较小,便于携带和长期服用;具有速效的作用,便于急救;具有长效的作用,可以减少服药次数;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基本能符合现代制剂“三效”、“三小”、“五方便”的要求。 (二)葛根解酲汤的组成: 君:葛花 臣:神曲白豆蔻仁砂仁茯苓猪苓泽泻人参白术干姜 佐:木香青皮陈皮 该方是温脾胃、消酒积、利湿清热的效方,虽为治疗酒积之症而设,然其方配伍精当,力专效著,在芳香化湿、淡渗利湿之中,又寓以温中健脾,故临床上不拘于酒积之症,亦适用于其它湿热为患之证,如胃脘痛、腹泻、眩晕等。凡以脾胃湿热症状出现,且湿重于热者,随证治之,常可收药后病瘥之效。 (三)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 1、王东坡,谭学林以56°白酒灌胃,制成酒精性肝病模型,分设模型组、对照组、人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10天后取血及肝脏送检。结果表明葛花解酲汤对小鼠酒精性肝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能减轻酒精对肝细胞的损害,证明葛花解酲汤是治疗酒精肝病的良方。 2、葛根解酲汤含有葛花,茯苓等药物,王会肖,刘继锋,白玉等探讨了葛花茯苓片的解酒作用及相关机制,用56°白酒,分别观察葛花茯苓片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醉酒时间,睡眠时间,肝脏组织中的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及乙醇脱氢酶(ADH)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葛花茯苓片能延长醉酒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并能明显提高小鼠肝组织GSH、ADH水平和抑制酒精引起的MDA含量的增加,证明葛花茯苓片具有显著的解酒作用,这可能与其提高肝组织GSH、ADH水平和抑制MDA等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中医经典-汤头歌

简介 创作背景 歌诀一览一、补益之剂 二、发表之剂 三、攻里之剂 四、涌吐之剂 五、和解之剂 六、表里之剂 七、消补之剂 八、理气之剂 九、理血之剂 十、祛风之剂 十一、祛寒之剂 十二、祛暑之剂 十三、利湿之剂 十四、润燥之剂 十五、泻火之剂 十六、除痰之剂 十七、收涩之剂 十八、杀虫之剂 十九、痈疡之剂 二十、经产之剂 简介 创作背景 歌诀一览一、补益之剂 二、发表之剂 三、攻里之剂 四、涌吐之剂 五、和解之剂 六、表里之剂 七、消补之剂 八、理气之剂 九、理血之剂 十、祛风之剂 十一、祛寒之剂 十二、祛暑之剂 十三、利湿之剂 十四、润燥之剂 十五、泻火之剂 十六、除痰之剂 十七、收涩之剂 十八、杀虫之剂 十九、痈疡之剂

二十、经产之剂 [编辑本段]简介 《汤头歌诀》,医方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出现了多种后人续补、增注或改编的作品。其中196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汤头歌诀白话解》,就是本书较为详明的注释本。现存清刻本、石印本、铅印本50余种。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清朝康熙三十三年,有位叫汪昂的80岁老中医,整合古方编著了一本《汤头歌诀》,影响颇为广泛。本书选录名方320条,分为20类,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剂的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歌中,内容简明扼要,音韵工整,一时成为医界的美谈。 “汤头”是中药汤剂的俗称。在中国传统的中药方剂中,一副汤剂往往要由多味药材组成,制法繁琐,药材名称抽象枯燥,不便记忆和掌握;因此,古人便尝试着将一些传统的灵验药方,改成诗歌,使其具有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此举方便了人们的识记,受到广大学医者的欢迎。 [编辑本段]歌诀一览 一、补益之剂 1.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 除祛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2.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 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 3.黄芪鳖甲散 黄芪鳖甲地骨皮艽菀参苓柴半知 地黄芍药天冬桂甘桔桑皮劳热宜 4.秦艽鳖甲散 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 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5.秦艽扶羸汤 秦艽扶羸鳖甲柴地骨当归紫菀偕 半夏人参兼炙草肺劳蒸嗽服之谐 6.紫菀汤 紫菀汤中知贝母参苓五味阿胶偶

伤寒论重点背诵条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

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

加减葛花解酲汤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

加减葛花解酲汤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 防治作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加减葛花解酲汤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的影响,探讨其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白酒灌胃的方法建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以益肝灵、葛花解酲汤为对照,给予加减葛花解酲汤高、低剂量药物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GSH含量。结果模型大鼠血清ALT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GSH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给药各组血清中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有较明显的改善(P0.01或P0.05)。结论加减葛花解酲汤可通过保护酒精引起的慢性肝细胞损伤,抑制肝组织内ALT 的升高,并能同时提高GSH活性,增加GSH的含量,对抗过氧化反应,从而达到防治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且疗效优于益肝灵与葛花解酲汤。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加减葛花解酲汤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加减葛花解酲汤主要由葛花、葛根、枳椇子、党参、白术、茯苓、泽泻、茵陈、虎杖、大黄、丹参、山楂等药组成,经临床验证对慢性酒精性肝病有较好的防治疗效。为了进一步验证其防治作用及其药效,以益肝灵、葛花解酲汤为对照,分别观察了加减葛花解酲汤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的影响,借以了解其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1 材料 1.1 动物与分组选取SD大鼠60只, 雄性,体重180~200 g,清洁级,由广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物与试剂加减葛花解酲汤、葛花解酲汤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韩国煎药机制作, 加减葛花解酲汤低剂量(等效剂量)含生药 2.57 g/ml,加减葛花解酲汤高剂量含生药12.51 g/ml,葛花解酲汤(系解酒之古方,其组成与剂量按《兰室秘藏》,该方由木香、人参、猪苓、茯苓、橘皮、白术、干姜、神曲、泽泻、青皮、砂仁、白豆蔻、葛花组成)含生药1.63 g/ml;益肝灵由北京市第四制药厂生产;ALT、GSH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提供;56度红星二锅头白酒由北京红星二锅头酒厂生产。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造模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益肝灵组、葛花解酲汤组(简称葛汤组)、加减葛花解酲汤高剂量组(简称加减高组)、加减葛花解酲汤低剂量组(简称加减低组)。正常组自由进食、饮水,每天下午给予等体积的等渗盐水

汉方临床治验精粹审批稿

汉方临床治验精粹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目录 临床治验 一、头痛、偏头痛、美尼尔氏症 1.十五年的偏头痛用清上蠲痛汤 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 2.慢性头痛及眼痛用清上蠲痛汤 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 3.左侧偏头痛及耳鸣用清上蠲痛汤 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 4.剧烈头痛用清上蠲痛汤加味方 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 5.二十年的头痛及内痔用清上蠲痛汤及乙字汤

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 乙字汤出典:原南阳创方,浅田宗伯改良 6.二十年的头痛、眩晕、呕吐及高血压症用吴茱萸汤提取物粉末剂吴茱萸汤《伤寒论》 7.剧烈偏头痛用吴茱萸汤提取物粉末剂 吴茱萸汤《伤寒论》 8.慢性偏头痛用吴茱萸汤提取物粉末剂 吴茱萸汤《伤寒论》 9.慢性头痛用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伤寒论》 10.慢性头痛用当归芍药散合加味逍遥散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

加味逍遥散《和剂局方》 11.低血压患者的偏头痛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典:《脾胃论》 12.慢性眩晕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提取物粉末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出典:《脾胃论》 13.五年多的眉间痛用选奇汤 选奇汤《兰室秘藏》 14.美尼尔氏症用桂枝茯苓丸料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15.美尼尔氏症用小柴胡合苓桂术甘汤 小柴胡汤出典:《伤寒论》 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二、眼、耳、口、齿、咽喉疾病 16.舌皲裂刺痛用清热补气汤 清热补气汤《证治准绳》 17.舌皲裂刺痛用清热补气汤 清热补气汤《证治准绳》 18.口内发白、刺痛用清热补气汤 清热补气汤《证治准绳》 19.牙痛及唇、颊过敏症用桂枝五物汤加味方桂枝五物汤《吉益东洞经验方》 20.扁桃体肿大并有持续性低热用滋阴至宝汤滋阴至宝汤出典:《万病回春》

89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89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干姜9g 黄芩9g 黄连9g 人参 9g 4 味,以水1200mi ,煮取400ml ,去滓,分2 次温 (功效]清上温下,辛开苦降。 (主治) 主证:呕吐频作,或食入即吐,下利。 副证:或胸膈痞闷,舌质淡,苔薄黄,脉虚数。 (临证加减) 1。本方之剂量:原方四味为各等份。但在临 证应用时, 病情之寒热虚实而异。如病急,不下利但呕,脉证热重寒轻,重用黄芩、黄连;如为慢性,又脾虚者,脉证热轻寒重,则重用人参、干姜。方中黄连不应小于3g ,急性胃肠炎者用10~15g . 2.患本方证,若汤水不得人口:去干姜,加生姜汁少 许,许许呷之,此少变古法,屡验。

3.干姜黄苓人参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药用干姜、 黄连各9g ,黄苓12g ,党参30g ,砂仁6g ,广木香、炙甘 草各 lOg 。热重于寒干姜减量;寒重于热黄苓、黄连减量。每 工剂, 文火煎 3 次,取汁 400ml ,分 3 次服。 [四川中医, 1974 , cls ,: zs] 中张仲景对呕吐的治疗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创造了一些现 在仍 然行之有效的方剂。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主降,以下 行为 顺,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发生呕吐,张仲景对呕吐辨证 以寒 热为纲,其中关于胃寒呕吐的尤多。张仲景对呕吐的辨证论 治可 归纳如下。 ( 1 )胃寒饮停:呕吐多为清水痰涎, 脘闷不食, 头晕目眩, 心悸,苔白腻,脉滑。治宜温化寒饮,和胃降逆。方用小半 夏汤 El 4.浅谈《伤寒杂病论》 中关于呕吐的治疗: 《伤寒杂病论》 或五苓散。 (2) 肝胃虚寒:食谷欲呕或干呕,吐涎沫,

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生殖毒性的应用实验结果分析

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生殖毒性的应用实验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18T16:33:09.8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8期作者:裴斯彪王丹李林彭贤东[导读] 综上所述,干姜人参半夏汤在治疗脾胃虚寒型妊娠恶阻时,可采用小剂量进行治疗,不会产生妊娠毒性。 (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目的:分析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生殖毒性的实验结果。方法:选取100只妊娠小鼠,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所有小鼠均是在孕后第6~17天进行灌胃,第18天处死,观察妊娠小鼠的体质量增加、胚胎发育状况及胎仔外观。结果: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 组,体质量增加低于空白对照组,子宫连胎鼠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四组活胎率、死胎率及吸收胎率进行两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胎仔发现高剂量组出现头盖骨变大腹部裂开等情况。结论:小剂量的干姜人参半夏汤不会对妊娠小鼠产生妊娠毒性,随着剂量增加,逐渐增加胚胎畸形的发生率。【关键词】干姜人参半夏汤;妊娠小鼠;生殖毒性【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187-02 干姜人参半夏汤是由干姜、人参、半夏组成,其中半夏有“堕胎”的说法,现代药理证实,半夏有胚胎毒性,因此在治疗妊娠患者需慎用半夏[1]。但干姜人参半夏汤在发挥降逆功效时半夏发挥了重要作用。现笔者就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的生殖毒性进行实验研究,以便为孕期的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小鼠:选取性成熟清洁级小鼠150只,雌性小鼠100只,雄性小鼠50只,体质量平均(24.9±2.6)g,饲料为标准饲料。干姜人参半夏汤:依据金匮要略进行配置,干姜、生哂参各14g,生姜汁10滴,半夏28g,煎煮浓缩后保存于4℃的冰箱中备用。 1.2 实验方法 饲养条件:室温25℃,湿度40~70%,饲养标准鼠料,环境干燥清洁。确定妊娠:将2只雌性小鼠和1只雄性小鼠放置于一笼中,于每日9时检查雌性小鼠阴道口,如阴道口有阴栓,则将其取出,记录为受孕“0”天,分组饲养。 给药:随机将100只妊娠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均于孕后第6天(胚胎器官形成期)开始灌胃给药,至第17天(器官形成),空白对照组采用等体积蒸馏水进行灌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药量为原方剂量、3倍原方剂量、6倍原方剂量。 1.3 观察指标 所有小鼠均于妊娠第18天处死,剪开腹壁,取出子宫,称重子宫及胎,切开子宫,取出胎仔,观察妊娠小鼠的体质量增加、胚胎发育状况(死胎、活胎及吸收胎率)及胎仔外观。妊娠小鼠体质量增加=解剖体质量-受孕第“0”天体质量-子宫及胎质量。胎仔外观检查:检查头部是否器官完整、眼睛大小、是否有突眼等异常,是否露骨或脑膜膨出等;检查四肢是否多、并、少、无趾,有无足内外翻等畸形;检查躯干有无腹裂、脊髓膨出或裂开等;检查尾部是否短、卷、无尾或尾分叉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 18.0,将计量资料(妊娠小鼠体质量及胎鼠体质量)、计数资料(死胎、活胎及吸收胎率)分别采用(x-±s)、(%)表示,并予以t检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妊娠小鼠及子宫连胎鼠体质量 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增加低于空白对照组,子宫连胎鼠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表1 妊娠小鼠及子宫连胎鼠体质量(x-±s)

醒酒的方法

醒酒方法 酒是指使人从醉酒的状态中醒过来,恢复意识或恢复自制力。在自然状态下,人体的解酒原理就是以氧解酒,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醒酒方法”。本内容为大家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请关注!!! 醒酒:酒精在人体代谢的一个过程,可分为自然醒酒和辅助醒酒。自然醒酒長不在任何人为的干预下酒精在人体内的自然代谢;辅助醒酒是借助一些食品如苹果汁或大苗山的野生茶或药品如戒酒含片帮 助缩短醒酒的时间和加速酒精的代谢。 灵芝用于醒酒,是比较安全的。《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有解百毒的作用。现代临床研究,灵芝可以清除血中毒素,对受损的肝脏细胞起修复营养的作用。研究发现,灵芝能帮助人体快速分解出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可以快速分解人体内的酒精,能使人从醉酒S的状态中,快速的醒过来,恢复意识。 用于醒酒的家常方法有: 1、蜂蜜生姜水:取新鲜生姜,切片(一般是3—5片),兑一汤匙蜂蜜,用开水冲服。主要是缓解头痛和恶心,醒酒效果一般。 2.、苹果汁:新鲜苹果2个,切块放入果汁机搅拌。喝酒伤脾

胃,苹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不仅有醒酒的功效,特别是在应酬后过量饮酒造成的后发不适有一定的作用。(对于醉酒的人,头部和足部的照顾需要加倍注意,特别是暖脚,晚间应酬后,睡觉前泡一下脚,注意休息。) 3、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益寿..有解毒的功效,可解酒毒。取其汁服用即可。 4、乌梅: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生津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解醉酒烦渴。取乌梅30g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烦渴。 5、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其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取白茅根15?30g水煎服,可解酒毒。 6、桑篡:又名桑果,其性味甘、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功效。解酒时可取鲜桑莊150g捣汁饮用。 7、葛根花: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脾胃论》有葛花解醒(醒: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葛根花IOg水煎服,可解酒。

《伤寒论》原文整理_必背条文

0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0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0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0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0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干姜的功效和作用 ①治卒心痛:干姜末,温酒服方寸匕,须臾,六、七服,瘥。(《补缺肘后方》) ②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甘草100克(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150克(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伤寒论》通脉四逆汤) ③治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10克。(《千金方》) ④治头目旋晕吐逆:川干姜100克(炮),甘草50克(炙赤色)。上二味,为粗末。每服20-25克,用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前热服。(《传信适用方》止逆汤) ⑤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50克,半夏100克。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 ⑥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太热者: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伤寒论》干姜附子汤) ⑦治脾寒疟疾:一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5克,水

一盏,煎至七分服。二干姜炒黑为末,临发时以温酒服三钱匕。(《外台》) ⑧治寒痢青色:干姜切豆大,海米饮服六、七枚,日三夜一。(《补缺肘后方》) ⑨治吐血不止:干姜为末,童子小便调服5克。(《千金方》) ⑩治吐、下血:当归、阿胶各4克,川芎2.5克,蒲黄5克,柏叶7.5克,炒姜炭七分。上水煎,百草霜末点服。(《观聚方要补》断红饮) 干姜的禁忌 本品辛热燥烈,阴虚有热、血热妄行忌服,孕妇慎服。 干姜的食用方法 (一)、干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瘦)150克,干姜30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做法:羊肉切块,与干姜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即可。 养生功效: 1、温里,散寒,补虚。 2、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下肢浮肿;泄下量多;月经后期小腹发凉等症。 (二)、温肺粥 材料:五味子9克,干姜9克,细辛3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三味中药洗净,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大米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再放入用沙布包好的中药,同煮成粥。将粥中的纱

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酒是一种可以使人兴奋和麻痹的饮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如一次饮用大量酒,或长期饮用少量(30~50毫升)酒,均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酒精中毒。偶尔一次性饮用大量酒,所引起的危害可以很快消除,对身体无重大危害;但反复多次的酒精作用下,就会使人产生严重的慢性酒精中毒。在严重慢性酒精中毒时,大脑皮质机能反应减退,灵活性降低,神经系统呈麻痹状态,使人工作及生活能力降低;部分神经系统呈炎症改变,或变性损害,常见软脑膜炎,脑的凸面大多明显沿着血管呈现;出血性硬脑膜炎也不少见;病程较长者可见脑萎缩,脑的体积及重量减少。CT可见,脑底血管硬化,及基底神经节中央灰质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神经组织慢性病变,神经细胞脂肪增生等脑组织病变。周围神经系统也有广泛病变,如多发性神经炎,视神经变性致视力减退,瞳孔放大不等,反应迟钝;此外,其它内脏器官系统也有明显病变,受害最严重的是引起肝脏萎缩性硬化及心肌炎,以及肾脏、性腺器官的硬化改变,及血管运动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危害大脑皮层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酒精肝,脂肪肝,脑血管硬化,酒精中毒性精神病、麻痹性痴呆等严重危害。成家庭和社会的严重问题。 1、急性一次性大量饮酒引起的精神紊乱,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兴奋状态,病人表现为兴奋话多,唠唠叨叨、联想加快,夸大妄想,情绪高涨,无故欢乐,意志减退,毫无顾忌对平时的不满意和委屈大声发泄,吵闹,甚至伤人毁物,表现为走路不稳,口齿不清呈“酩酊醉状”。此外,还有心率加快、血压降低、皮肤血管扩张,面部充血,呕吐、眩晕、嗜睡、酣睡、少语等表现。如不过于严重,可自然恢复健康,无后遗症。 2、慢性酒精中毒是由于长期饮酒,最先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厌食症,消瘦、酒渣鼻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主要特点为逐渐加重的个性改变、和智力下降。病人逐渐变得自私、孤僻、不修边幅、缺乏责任心、对发生的事情无所谓、兴趣减少、无动于衷、对家人及亲朋的不幸不关心,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情感迟钝,记忆减退,工作能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差,常把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责任归咎于别人。思维缓慢,内容简单化,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以致丧失劳动能力。 3、病理性酒醉其特点是,很少的酒量即可引起严重的精神失常,病人易出现意识不清,强烈的兴奋性及攻击行为,健忘,缺乏记忆力,口齿不清,甚至出现幻觉妄想,可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的酣睡后逐渐恢复原状。此类病人多患有癫痫、脑动脉硬化、脑外伤及各种颅内疾病或精神疾病。过度疲劳、严重失眠、高热、重感冒等严重疾病发生以后,常可促使该病发生。 嗜酒如命的人为了得到酒喝,常常以酒代食,既使不吃饭也要千方百计设法饮酒,以致偷窥、诈骗,无所不为。有的人终日酒不离口,手不离瓶,但自己却浑然不知,不承认自己整天沉溺于酒中,常大言不惭的说:“我每天只喝、二两,这不过是我做人的一点快乐和享受,你们不懂生活,不吃烟茶酒,枉自在人间走。” 由于长期过量饮酒,病人常罹患胃炎、胃溃疡、肝硬化等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出现呕吐、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症,病人多消瘦、失眠、性功能紊乱,及各种内脏器官严重病变及代谢障碍,如肝、肾硬变,心脏扩大及心实质性损害,尿中常有尿胆素、尿糖及尿蛋白。神经系统病变为手指、舌等震颤,(晨起加重)精神障碍多出现幻觉妄想,幻视、幻听,看见动物鬼怪,等形形色色的幻境和声音;多发性神经炎,甚至肌肉萎缩;此外,还有头晕、头痛、耳鸣、腱反射亢进、共济失调、多汗等,病人免疫力低下,对感染抵抗力弱,常併发各种严重疾病而治疗困难。 附:急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人参汤《普济方》 主治:饮酒过多,烦躁不安,言语错乱。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医案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医案 一、腹胀痛 张石顽医案:陈某,泻利腹胀作痛,服黄芩、白芍之类,胀急愈甚,其脉洪盛而数,按之则濡,气口大三倍于人迎,此湿热伤脾胃之气也。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二剂,痛止胀减,而泻利末已,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二剂,泻利止而饮食不思;与半夏泻心汤而安。 (《张氏医通》1995,154一155) 按语:脾虚湿盛而胀,单服芩、芍寒凉之品,非但湿热不去,且脾阳更虚,故其胀愈甚。惟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健脾利气,扶正法邪,“塞因塞用”,方可愈病。 二、臌胀(肝硬化腹水) 周子娄医案:陈某,男,43岁,农民,1985年3 月13日就诊。患肝硬化病数年。近月来,纳差,食后腹胀,腹渐膨起,大便溏泻,小便 少,神疲。舌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暗红、苔白滑,脉沉弦。检查:腹水征明显。西医诊为“肝硬化腹水。” 处方:厚朴、生姜、茯苓、通草各15克,法夏10克,红参、炙草各5克。每日1剂,水煎温服。 8剂药后,腹膨起已消,纳食增进,小便增多。检查已无腹水征。继以上方加减治疗月余,诸症消失若常人。嘱

其注意休息,节制饮食,勿食肥腻厚味陈臭等,随访半年末复发。(陕西中医19885<11):517) 按语:腹胀、纳呆、便溏、神疲,脾气虚也;腹水、溲少、舌胖、苔滑、脉弦,水湿盛也。用本方健脾行水,扶正怯邪。因水湿内停较剧,故加通草、茯苓以利水湿。 三、痞满 陈瑞春医案:叶某某,男,39岁,1973年8月l0日就诊。患者行胃次全切除朮后,恢复良好。惟出院后逐渐感觉胃腹痞满,暖气频作,大便不畅,虽少食多餐以流质软食为主,亦感痞满不饥,病情 日见明显。脉象细弱,舌白润。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论治: 党参12克,法半夏9克,枳壳6克,厚朴9克,炙甘草6克,佛手片9克,广木香6克,生姜3片 5剂药后自觉气往下行,腹胀暖气大减。继则服至20余剂,每隔l一2日l剂,治疗两个多月一切正常。一年后腹胀未发作,消化良好,体略发胖。(新医药学杂志1977)按语;朮后痞满腹胀,脉象细弱,为脾虚不运,气机堕塞。故以本方加枳壳、佛手、广木香以温中健脾,理气除满。 四、泄泻(过敏性肠炎) 李浩澎医案:宋某,男,54岁。患慢性泄泻5年余.反

生姜与干姜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生姜与干姜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生姜《名医别录》列为中品。生姜是家喻户晓的食物和药材。《本草纲目》“可蔬,可和,可果,可药”是对其全面而精辟的概述。关于生姜的功用,历代医家和古籍的观点各有所见。《名医别录》谓其“生姜,微温,辛,归五藏。去淡,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药性赋》曰其“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枣有厚肠之说。温经散表邪之风,益气止胃翻之哕。” 干姜《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经》曰其“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别录》谓其“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药性论》曰干姜“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生姜在《伤寒论》中用到39次,其中两次分别在理中丸和通脉四逆汤加减法中用到。用量从一两到半斤不等,其中常用量为三两,在旋覆代赭汤、栀子生姜汤、大柴胡汤中均用到五两,吴茱萸汤中用到六两,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均用到半斤。干姜在《伤寒论》中用到24次。用量六铢到十两,常用量一两至三两,其中麻黄升麻汤中用六铢,乌梅丸中用到十两。《伤寒论》中生姜与干姜同时使用共3剂方,分别为生姜泻心汤、通脉四逆汤、真武汤(加减)。 生姜的主要功用:温阳解表,调和营卫;和胃止呕;温中而理气、止痛、降逆;温阳以散水,通阳以解郁等。干姜的主要功用: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中散寒以消痞、止呕、止利;温肺散寒,化饮止咳;温阳散郁。共同点:两者皆可温阳——温阳、温中、止呕、解郁。而生姜味辛散更甚,走窜性强,可温阳于表,可散寒于中;干姜温阳兼可回阳救逆,性趋于守。 生姜温阳解表,调和营卫的运用以桂枝汤系为代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是治疗由外感风寒、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所致的太阳中风证的主方。在以桂枝汤为底方的桂枝汤类方中生姜一般用到三两。生姜味辛性温,佐桂枝辛甘化阳,且能降逆止呕;配大枣温阳解表,调和营卫,共为佐使。如成无己认为“姜、枣味辛甘,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药中用之,不独专于发散也。”并在《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中道:“《内经》曰: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生姜大枣之为使也。”旋覆代赭汤与生姜泻心汤均主心下痞硬和噫气之证,均重用生姜、半夏化痰散饮,和胃降逆以开结开痞。成无己谓“辛者散之生姜、半夏之辛,以散虚痞”。 四逆汤是温里散寒、回阳救逆的主要代表方和底方,《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方中干姜辛温,守而不走,长于温中,干姜与附子相伍,动静结合,而增强温里壮阳之效;与甘草相合温中益气而复建中焦脾胃之阳。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评析四逆汤方义道“逐寒正气,必先辛热,是以干姜为臣”。干姜在乌梅丸中与附子、细辛、蜀椒通用有辛开厥阴气机,疏通阳气而温下寒的作用,方中用到十两,但日剂量约三两到五两。小青龙汤中用干姜以温肺散寒化饮,其方中干姜、细辛、半夏是临床化痰化饮常用的组合。 生姜与干姜并用的方剂分别为生姜泻心汤、通脉四逆汤、真武汤(加减)。 生姜泻心汤主治由胃虚水饮食滞致痞之证。方中生姜四两,干姜一两,其中生姜辛温善散,宣泄水饮,和半夏而合胃化饮,降逆止呕;伍大枣而益胃健脾。王晋三曰“干姜、半夏破阴以导阳”。《医宗金鉴》道“生姜、半夏散胁下之水气;干姜、甘草以温里寒”。 通脉四逆汤主阴盛格阳之证。原方中干姜三两,在加减法中有“呕者,加生姜二两”。方中干姜破阴回阳,温阳驱寒;呕者为中焦寒胜,胃气上逆之征,加生姜以和胃降逆。 真武汤主治少阴阳虚水泛之证。原方用生姜三两,加减法中“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呕者,去附子,加干姜,足前为半斤”。方中生姜宣散,佐附子以助阳,于主水中有散水之意;咳者为水饮犯肺之征,用

汤头歌诀白话解(裁剪背诵用)

一、补益之剂 1.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2.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3.黄芪鳖甲散, 黄芪鳖甲地骨皮,艽菀参苓柴半知地黄芍药天冬桂,甘桔桑皮劳热宜4.秦艽鳖甲散 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5.秦艽扶羸汤 秦艽扶赢鳖甲柴地骨当归紫菀偕半夏人参兼炙草,肺劳蒸嗽服之谐6.紫菀汤 紫菀汤中知贝母,参苓五味阿胶偶再加甘桔治肺伤,咳血吐痰劳热久7.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8.补肺阿胶散 补肺阿胶马兜铃,鼠粘甘草杏糯停肺虚火盛人当服,顺气生津嗽哽宁9.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增入黄芪名亦尔,表虚身痛效无过又有建中十四味,阴斑劳损起沉疴十全大补加附子,麦夏苁蓉仔细哦10.益气聪明汤 益气聪明汤蔓荆,升葛参芪黄柏并再加芍药炙甘草,耳聋目障服之清增辑 1.独参汤 独参功擅得嘉名,血脱脉微可返生一味人参浓取汁,应知专任力方宏2.龟鹿二仙胶 龟鹿二仙最守真,补人三宝气精神人参枸杞和龟鹿,益寿延年实可珍3.保元汤 保元补益总偏温桂草参芪四味存男妇虚劳幼科痘,持纲三气妙难言4.还少丹 还少温调脾肾寒,茱怀苓地杜牛餐苁蓉楮实茴巴枸,远志菖蒲味枣丸5.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怀药及山萸 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热下趋 济生加入车牛膝,二便通调肿胀除 钱氏六味去附桂,专治阴虚火有余 六味再加五味麦,八仙都气治相殊 更有知柏与杞菊,归芍参麦各分途 6.右归饮 右归饮治命门衰,附桂山萸杜仲施 地草怀山枸杞子,便溏阳痿服之宜 左归饮主真阴弱,附桂当除易麦龟 7.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芪多力最雄 更有芪防同白术,别名止汗玉屏风 8.七宝美髯丹 七宝美髯何首乌,菟丝牛膝茯苓俱 骨脂枸杞当归合,专益肾肝精血虚 9.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 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或以菖蒲更五味,劳心思虑过耗真 10.虎潜丸 虎潜脚痿是神方,虎胫膝陈地锁阳 龟甲姜归知柏芍,再加羊肉捣丸尝 11.河车大造丸 河车大造膝苁蓉,二地天冬杜柏从 五味锁阳归杞子,真元虚弱此方宗 12.斑龙丸 斑龙丸用鹿胶霜,苓柏菟脂熟地黄 等分为丸酒化服,玉龙关下补元阳, 二、发表之剂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 2.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桂麻相合名各半,太阳如疟此为功 3.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解此为良 4.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5.葛根汤 葛根汤内麻黄襄,二味加入桂枝汤 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6.升麻葛根汤 升麻葛根汤钱氏,再加芍药甘草是 阳明发热与头痛,无汗恶寒均堪倚 亦治时疫与阳斑,痘疹已出慎勿使 7.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益姜葱 阴虚气弱人禁用,加减临时再变通 8.神术散 神术散用甘草苍,细辛藁本芎芷羌 各走一经祛风湿,风寒泄泻总堪尝 太无神术即平胃,加入菖蒲与藿香 海藏神术苍防草,太阳无汗代麻黄 若以白术易苍术,太阳有汗此方良 9.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0.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四时感冒有奇功 去参名为败毒散,加入消风治亦同 11.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2.麻黄人参芍药汤 麻黄人参芍药汤,桂枝五味麦冬襄 归芪甘草汗兼补虚人外感服之康 13.神白散 神白散用白芷甘,姜葱淡豉与相参 一切风寒皆可服,妇人鸡犬忌窥探 肘后单煎葱白豉,两方均能散风寒 14.十神汤 十神汤里葛升麻,陈草芎苏白芷加 麻黄赤芍兼香附,时邪感冒效堪夸 增辑 1.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3.防风解毒汤 防风解毒荆薄荷,大力石膏竹叶和 甘桔连翘知木枳,风温痧疹肺经多 4.竹叶柳蒡汤 竹味柳蒡干葛知,蝉衣荆芥薄荷司 石膏粳米参甘麦,初起风痧此可施 5.华盖散 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供 三拗只用麻甘杏,表散风寒力最雄 三、攻里之剂 1.大承气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