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冲压模具装配和调试规则

冲压模具装配和调试规则

冲压模具装配和调试规则
冲压模具装配和调试规则

冲压模具装配和调试规则

制定操作规程的目的:为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使模具装配的质量得到控制,组成出高质量的冷冲模具制订本规定:

一、安装调试人员熟悉总组图纸。

二、安装调试人员验证组装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和热处理等状态

是否符合有关零件标准的技术要求的规定。

三、零件的材料除按要求规定外允许代料,组代用材料的根本性能不应低于

原定材料。

四、零件图上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1804-79《公差与配合示注公差

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的IT14级精度。

五、零件图上未注明全角尺寸,除刃口和面外,所有锐角均应倒角或倒圆,

视零件大小,全角尺寸为0.5×45度-2×45度,倒圆尺寸为R0.5-1mm。

六、加工后的零件表面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砂眼,缩孔,裂纹和机械损伤等缺陷。

七、经热处理后的零件,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裂纹,软点和脱碳区,并削除

氧化皮、脏物和油污。

八、所有模座、凹模板、卸料板、凸模固定和垫板等,零件图上未注的平行

十、上下模座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心线应与基准面垂直,并垂直度公差规定如下。

1、安装滑动导柱、导套的模座为100⊥0.01mm

2、安装滚动导柱、导套的模座为100⊥0.005mm。

十一、滑动和滚动的可卸导柱与衬套的锥度配合面,其吻合长度和面积均应在100%以上。十二、铆合的钢球保持圈上的钢球应在也内转动而不脱落。

十三、模具中导料板的导料宽度应按实际需要进行修正,并保证板的高度一致。

十四、模具中的相关零件如冲裁凸模、弯曲凸模、压印凸模、拉伸凸模和限位柱的调试应在装配中修正,保证其相对关系。

十五、模具组装人员必须对凸,凹模的冲裁间隙进行调整,使均匀,并通过切纸,投影或其他方法验证,

十六、经评审,批准后可改变模具中螺孔或销孔的位置。

十七、模具装配完成后需添上标识牌。

十八、组装过程中如需要进行更改,须经项目小组评审批准后方可进行。

十九、试模完成后的模具应涂防锈油,包装后置于干燥库房内。

二十、按此规定内容,填写调试记录。

冷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A冷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工件名称:手柄 工件简图: 生产批量:中批量 材料:Q235-A钢 材料厚度:1.2mm 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材料为Q235-A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一个φ8mm的孔和5个φ5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最小壁厚为3.5mm(大端4个φ5mm的孔与φ8mm孔、φ5mm的孔与R16mm外圆之间的壁厚)。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但工件最小壁厚 3.5mm 接近凸凹模许用最小壁厚3.2mm,模具强度较差,制造难度大,并且冲压后成品件留在模具上,在清理模具上的物料时会影响冲压速度,操作不方便。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为佳。 3、主要设计计算 (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设计级进模,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手柄的形状具有一头大一头小的特点,直排时材料利用率低,应采用直对排,如图8.2.2手柄排样图所示的排样方法,设计成隔位冲压,可显著地减少废料。隔位冲压就是将第一遍冲压以后的条料水平方向旋转180°,再冲第二遍,在第一次冲裁的间隔中冲裁出第二部分工件。搭边值取 2.5mm和 3.5mm,条料宽度为

冲压模具修理方法

步骤作业内容要点说明常见几种不良状态和修理方法: 1、毛刺: A、生产达到一定数量时计划研磨,注意研磨前、后都要把模板的尺寸记录下来,冲头的研磨,原则上在冲头固定板上加上卸料板一齐磨,这样能保持全部冲头的统一高度。 B、冲头或下模板崩角造成崩角的原因一般有: 1、上下模配合位置不当; 2、卸料板导向孔过大; 3、冲头固定孔过大; 4、冲压过程中错位; 5、人为失误,指不小心用硬件碰伤刃口或冲头。崩角现 象超过0.5以上,要更换冲头,下模板超过0.1以上要入子 修正。 C、配合间隙不当正常的断面,光面应该在材料厚度的1/2左右,配合间隙小,造成不正常的挤断;配合间隙大,造成拉断,两者都会使断面呈全部光面而产生毛刺。所以,当冲头过小或下模过大时,更换冲头或入子。 D、二次冲切的交切点凡出现两次切断的地方通常会在交切点上产生毛刺。出现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设计时没有加工艺缺口或者不充许设置工艺缺口,特别是斜边与直边交切的地方最容易产生毛刺,修理时要求冲头与下模孔的位置要在最佳状态,可追加工艺缺口的需进行改模。 直角弯曲不良的修正1、外偏 外偏的原因有: A、弯曲入子凸肩直角边呈圆弧工作面损耗,凸肩高度不够;重新研磨凸肩,高度通常是材料厚度的20%,宽度一般是在0.8-1.0,材料厚度在1MM以下宽度为0.8-1.0,材料在1MM以上,宽度为1.0-1.2。 B、弯曲冲头损耗,与让位孔间隙过大当工作面损耗严重时,要更换入子。更换弯曲冲头,原则上不采用垫片调整前后左右的位置,因为那样会引起弯曲高度和相对尺寸的不良。 2、内偏 内偏的原因有: A、弯曲冲头工作面损伤,圆弧损伤由于工作面损伤,造成工作面与材料表面的摩擦增大,要抛光或更换冲头。 B、弯曲冲头与让位孔间隙小调整弯曲入子的位置,但要在要求的公差范围内。 C、冲压过程中行程的高低也会影 响弯直角的外偏和内偏 调整冲压行程。 产品变形: 1、导正销拉料 A、导正销与材料接触部分有拉伤的痕伤抛光导正销 冲压模具修理作业方法一 二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范例

【范例】 (1)题目:东风EQ-1090汽车储气简支架 (2)原始数据 数据如图7—1所示。大批量生产,材料为Q215,t=3mm。 图7-1零件图 (3)工艺分析 此工件既有冲孔,又有落料两个工序。材料为Q235、t=3mm的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中等复杂,有一个直径φ44mm的圆孔,一个60mm×26mm、圆角半径为R6mm的长方形孔和两个直径13mm的椭圆孔。此工件满足冲裁的加工要求,孔与孔、孔与工件边缘之间的最小壁厚大于8mm。工件的尺寸落料按ITll级,冲孔按IT10级计算。尺寸精度一般,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4)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①方案种类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孑L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一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采用落料一冲孔同时进行的复合模生产。 ②方案的比较各方案的特点及比较如下。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效率低,且更重要的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必然会增大误差,使工件精度、质量大打折扣,达不到所需的要求,难以满足生产需要。故而不选此方案。

方案二:级进模是一种多工位、效率高的加工方法。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复杂,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大批量、小型冲压件。而本工件尺寸轮廓较大,采用此方案,势必会增大模具尺寸,使加工难度提高,因而也排除此方案。 方案三:只需要一套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要求都能满足,模具轮廓尺寸较小、模具的制造成本不高。故本方案用先冲孔后落料的方法。 ③方案的确定综上所述,本套模具采用冲孔一落料复合模。 (5)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复合模有两种结构形式,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分析该工件成形后脱模方便性,正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下模,需向上推出工件,取件不方便。倒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上模,只需在上模装一副推件装置,故采用倒装式复合模。 图7 2粗画排样图 (6)工艺尺寸计算 ①排样设计 a .排样方法的确定根据工件的形状。确定采用无废料排样的方法不可能做到,但能采用有废料和少废料的排样方法。经多次排样计算决定采用直对排法,初画排样图如图7 2所示。 b .确定搭边值查表,取最小搭边值:工件间a l =2.8,侧面a=3.2。 考虑到工件的尺寸比较大,在冲压过程中须在两边设置压边值,则应取。a=5;为了方便计算取a l =3。 c. 确定条料步距步距:257.5mm ,宽度:250+5+5=260mm . d .条料的利用率 21752052.35%257.5260 η?==? e .画出排样图根据以上资料画出排样图,如图7-3所示。

冲压模具设计装配图

1—下模座2、15—销钉3凹模4套5 导柱 6 导套 7 上模座 8卸料板9橡胶10凸模固定板 11—垫板12—卸料螺钉13—凸模14 —模柄 16、17螺钉图2.0.1 冲裁模典型结构与模具总体设计尺寸关系图

复合模的基本结构 1—凸模;2—凹模;3—上模固定板; 4、16—垫板;5—上模座;6—模柄; 7—推杆; 8—推块; 9—推销; 10—推件块;11、18—活动档料销; 12—固定挡料销13—卸料板 14—凸凹模;15—下模固定板; 17—下模座;19—弹簧 1-下模座;2、5-销钉;3-凹模;4-凸模 1-凹模;2-凸模;3-定位钉;4-压料板;5-靠板6-上模座;7-顶杆;8-弹簧;图3.4.2 L形件弯曲模 9、11-螺钉;10-可调定位板

1.冲裁间隙过大时,断面将出现二次光亮带。(×) 2.冲裁件的塑性差,则断面上毛面和塌角的比例大。(×) 3.形状复杂的冲裁件,适于用凸、凹模分开加工。(×) 4.对配作加工的凸、凹模,其零件图无需标注尺寸和公差,只说明配作间隙值。(×) 5.整修时材料的变形过程与冲裁完全相同。(×) 6.利用结构废料冲制冲件,也是合理排样的一种方法。(∨) 7.采用斜刃冲裁或阶梯冲裁,不仅可以降低冲裁力,而且也能减少冲裁功。(×) 8.冲裁厚板或表面质量及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时,为了降低冲裁力,一般采用加热冲裁的方法进行。(∨)9.冲裁力是由冲压力、卸料力、推料力及顶料力四部分组成。(×) 10.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件的重心。(×) 11.冲裁规则形状的冲件时,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裁件的几何中心。(×) 12.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孔(或落料)的冲模称为复合模。× 13.凡是有凸凹模的模具就是复合模。(×) 14.在冲模中,直接对毛坯和板料进行冲压加工的零件称为工作零件。(×) 15.导向零件就是保证凸、凹模间隙的部件。(×) 16.侧压装置用于条料宽度公差较大的送料时。(×) 17.侧压装置因其侧压力都较小,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只用于板厚在0.3mm以下的薄板冲压。× 18.对配作的凸、凹模,其工作图无需标注尺寸及公差,只需说明配作间隙值。(×) 19.采用斜刃冲裁时,为了保证工件平整,冲孔时凸模应作成平刃,而将凹模作成斜刃。× 20.采用斜刃冲裁时,为了保证工件平整,落料时凸模应作成平刃,而将凹模作成斜刃。× 21.凸模较大时,一般需要加垫板,凸模较小时,一般不需要加垫板。(×) 22.在级进模中,落料或切断工步一般安排在最后工位上。(∨) 23.在与送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限位,保证条料沿正确方向送进称为送料定距。(×) 24.模具紧固件在选用时,螺钉最好选用外六角的,它紧固牢靠,螺钉头不外露。(×) 25.整修时材料的变形过程与冲裁完全相同。(×) 26.精密冲裁时,材料以塑性变形形式分离因此无断裂层。(∨) 27.在级进模中,根据零件的成形规律对排样的要求,需要弯曲、拉深、翻边等成形工序的冲压件,位于成形过程变形部位上的孔,应安排在成形工位之前冲出。(×) 28.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工作行程终了时,上模座的上平面至下模座的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1 、自由弯曲终了时,凸、凹模对弯曲件进行了校正。(× ) 2 、从应力状态来看,窄板弯曲时的应力状态是平面的,而宽板弯曲时的应力状态则是立体的。(∨) 3 、窄板弯曲时的应变状态是平面的,而宽板弯曲时的应变状态则是立体的。(× ) 4 、板料的弯曲半径与其厚度的比值称为最小弯曲半径。(× ) 5 、弯曲件两直边之间的夹角称为弯曲中心角。(× ) 6 、对于宽板弯曲,由于宽度方向没有变形,因而变形区厚度的减薄必然导致长度的增加。 r/t 愈大,增大量愈× 7 、弯曲时,板料的最外层纤维濒于拉裂时的弯曲半径称为相对弯曲半径。(× ) 8 、冲压弯曲件时,弯曲半径越小,则外层纤维的拉伸越大。(∨) 9 、减少弯曲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增大弯曲力,可减少弯曲圆角处的塑性变形。(× ) 10 、采用压边装置或在模具上安装定位销,可解决毛坯在弯曲中的偏移问题。(∨) 11 、塑性变形时,金属变形区内的径向应力在板料表面处达到最大值。(∨) 12 、经冷作硬化的弯曲件,其允许变形程度较大。(× ) 13 、在弯曲变形区内,内缘金属的应力状态因受压而缩短,外缘金属受拉而伸长。(∨) 14 、弯曲件的回弹主要是因为弯曲变形程度很大所致。(× ) 15 、一般来说,弯曲件愈复杂,一次弯曲成形角的数量愈多,则弯曲时各部分相互牵制作用愈大,则回弹就大。(× ) 16 、减小回弹的有效措施是采用校正弯曲代替自由弯曲。(× ) 17 、弯曲件的展开长度,就是弯曲件直边部分长度与弯曲部分的中性层长度之和。(∨) 18 、当弯曲件的弯曲线与板料的纤维方向平行时,可具有较小的最小弯曲半径,相反,弯曲件的弯曲线与 板料的纤维方向垂直时,其最小弯曲半径可大些。(× ) 19 、在弯曲 r/t 较小的弯曲件时,若工件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弯曲线,排样时可以不考虑纤维方向。(× )

冲压模具试模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冲压模具试模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2008-9-7 19:51 )

冲压模具维修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AA模具 1.冲头使用前应注意 ①、用干净抹布清洁冲头。 ②、查看表面是否有刮、凹痕。如有,则用油石去除。 ③、及时上油防锈。 ④、安装冲头时小心不能有任何倾斜,可用尼龙锤之类的软材料工具把它轻轻敲正,只有在冲头正确定位后才能旋紧螺栓。 2.冲模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与调校冲模必须特别细心。因为冲模尤其大中型冲模,不仅造价高昂,而且重量大微量移动困难,人身的安全应始终放在首位。无限位装置的冲模在上下模之间应加一块垫木板。在冲床工作台清理干净后,将合模状态的待试模具置于台面合适位置。按工艺文件和冲模设计要求选定的压机滑块行程,在模具搬上台面前调至下死点并大于模具闭合高度10~ 15mm的位置,调节滑块连杆,移动模具,确保模柄对准模柄孔并达到合适的装模高度。一般冲裁模先固定下模(不拧紧)后再固定上模(拧紧),压板T型螺栓均宜使用合适扭矩扳手拧紧(下模),确保相同螺拴具有一致而理想的预加夹紧力。可以有效防止手动拧紧螺纹出现的因体力、性别、手感误差造成的预紧力过大或过小、相同螺纹预紧力不等,从而引起冲压过程中上下模错移、间隙改变、啃剥刃口等故障发生。 试模前对模具进行全面润滑并准备正常生产用料,在空行程启动冲模3~5次确认模具运作正常后再试冲。调整和控制凸模进入凹模深度、检查并验证冲模导向、送料、推卸、侧压与弹压等机构与装置的性能及运作灵活性,而后进行适当调节,使之达到最佳技术状态。对大中小型冲模分别试冲3、5、10件进行停产初检,合格后再试冲10、15、30件进行复检。经划线检测、冲切面与毛刺检验、一切尺寸与形位精度均符合图纸要求,才能交付生产。 3.冲压毛刺 ①、模具间隙过大或不均匀,重新调整模具间隙。 ②、模具材质及热处理不当,产生凹模倒锥或刃口不锋利,应合理选材、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质合金,热处理方式合理。 ③、冲压磨损,研磨冲头或镶件。 ④、凸模进入凹模太深,调整凸模进入凹模深度。 ⑤、导向结构不精密或操作不当,检修模具内导柱导套及冲床导向精度,规范冲床操作。 4.跳废料 模具间隙较大、凸模较短、材质的影响(硬性、脆性),冲压速度太高、冲压油过粘或油滴太

冲压模具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法综述

废料堵穴 a.落料孔小或落料孔偏位加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 b.落料孔有倒角加大落料孔去除倒角 c.刀口未放锥度线割锥度或反面扩充孔减小直壁位长度 d.刀口直壁位过长反面钻孔,使刀口直壁位缩短 e.刃口崩,造成披锋大,堵料重新研磨刃口 切边不齐 a.定位偏移调整定位 b.有单边成型,拉料加大压料力,调整定位 c.设计错误,造成接刀不平重新线割切边刀口镶块 d.送料不准调整送料器 e.送料步距计算有误重新计算步距,重定接刀位 冲头易断 a.闭合高度过低,冲头切入刀口部位过长调整闭合高度 b.材料定位不当,造成冲孔冲头切单边,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 因受力不均断裂 c.下模废料堵死刀口,造成冲头断重新钻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 d.冲头的固定部位(夹板)与导向部位修配或重新线割入块使冲头上下顺畅

(打板)偏移 e.打板导向不良,造成冲头单边受力重新修配打板间隙 f.冲头刀口太短,与打板干涉重换冲头,增长刀口部分长度 g.冲头固定不好,上下窜动重新固定冲头使之不能上下窜动 h.冲头刃口不锋利重新研磨刃口 I.冲头表面拉伤,脱料时受力不均重新换冲头 j.冲头过细,过长,强度不够重新换冲头类型 k.冲头硬度过高,冲头材质不对更换冲头材质,调整热处理硬度 成型不良 a.成型模凸模太锋利,造成材料拉裂成型凸模修R角,刀口处适当修R角 b.成型冲头长度不够,造成未能成型计算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成型要求 c.成型冲头过长,成型处材料压变形,甚确定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到要求 至冲头断裂 d.成型处材料不够造成拉裂计算展开材料,或修R角,或降低成型高度 e.定位不良,造成成型不良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 f.成型间隙太小造成拉裂或变形调配间隙

冷冲压模具装配工艺规范

冷冲压模具装配工艺规范 操作者必须受过冲压模具装配的专业培训,并通过专业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才有资格进行冲压模具装配,在模具装配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规程: 一、技术要求: .装配好的模具其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规定的要求; .上模座的上平面与下模座的底面必须平衡,一般要求在长度上误差不大于上模沿导柱上下滑动应平稳、灵活、无阻滞。 .凸模和凹模的配合间隙应符合图纸要求,周围间隙应均匀一致;凸凹模的工作行程应符合技术要求; .对于圆孔凹模,在钻线切割工艺孔时,应一并将漏料孔钻出(若有因工艺问题不能预先钻出,则按工艺要求执行);装配好的模具,落料孔或出屑槽应畅通无阻,保证制件或废料能自由排出; .模柄的圆柱部分应与上模座上平面垂直; .导柱和导套之间的相对滑动平稳而均匀,无歪斜和阻滞现象; .钻孔、铰孔、攻丝的技术要求: 1)对需进行镗削加工的精密孔,在其预孔时应按下表留取镗削余量; 2)作固定销孔时,应按如下的要求执行: ①程序:先钻预孔(留~余量),然后扩孔(留~余量);最后铰削至所需的孔径要求(包括精度和粗糙度)。 ②原则: a.对于定位要求较高的模具(如两器端板冲孔切角模),其固定销孔钻,扩后应采用手工铰出,以保证精度要求;对于其它模具,可采用机铰方式铰出,但应选择合适的加工参数; . 对于淬硬件的固定孔,应在淬硬前在相应的位置上个铰预配镶件(材料钢)装上,然后再在镶件上制出销孔(要保证对中)。 .各零件外形棱边(工作棱边除外)及销孔,螺钉沉孔必须倒角; .冲裁模具,其凸凹模具在装配前必须先用油石进行修磨; .各种附件应按图纸要求装配齐备; .模具在压力机上的安装尺寸需符合选用设备的要求,起吊零件安全可靠; .模具应在生产的条件下试模,试模所得制件应符合工序图要求,并能稳定地冲出合格的制件。

外文翻译---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

外文翻译---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

附录A 冷冲压模具发展现状 模具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装备.用模具生产的产品,其价值往往是模具价值的几十倍。模具技术是一门技术综合性强的精密基础工艺装备技术,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与推广应用.是冶金、材料、计量、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以及铸、锻、热处理、机加工、检测等诸多工种共同打造的系统工程。用模具生产制品具有高效率、低消耗、高一致性、高精度和高复杂程度等特点,这是其他任何加工制造方法所不及的。目前,模具制造业已成为与高新技术产业互为依托的产业,模具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任何国家来说,制造产业是综合国力及技术水平的体现.而模具行业的发展是制造产业的基础和关键。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正积极发展模具制造产业。 一、冷冲模具工业历史悠久 冷冲压加工工艺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我国劳动人民远在青铜时期就发现了金属具有锤击变形的性能,到了战国时代(公元前403一前221年)已经能炼剑淬火。我们的祖先在2300年前已掌握了锤击金属制造兵器和各种日用品技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在金、银、铜装饰品和日用品的制作中,更是显示出了精巧的工艺技术和高超的艺术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近代,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金属制品、玩具和小五金等行业就开始使用冲床、压力机等简易机械设备及相应的模具加工产品的毛坯或某些零部件,其中的“刀口模子”专门用于落料、冲孔,“坞工模子”可用于金属拉伸。由于生产力较为低下,技术水平不够.当时各厂使用的冲压设备功率都不大,甚至大多还是手扳脚踏。模具加工业以手工为主,故而模具的精度不高,损坏率大。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出现水压机冷冲模具。50年代公私合营后.增添了磨床、铣床和锯床等设备,又配上硬度计、外径内径测定器和块规等较为精密的测量设备,冷冲模具的精度得以提高。六七十年代,随着产品生产大量使

冲压模具装配和调试规则

冲压模具装配和调试规则 制定操作规程的目的:为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使模具装配的质量得到控制,组成出高质量的冷冲模具制订本规定: 一、安装调试人员熟悉总组图纸。 二、安装调试人员验证组装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和热处理等状态是否符合有关 零件标准的技术要求的规定。 三、零件的材料除按要求规定外允许代料,组代用材料的根本性能不应低于原定材料。 四、零件图上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1804-79《公差与配合示注公差尺寸的极限 偏差》规定的IT14级精度。 五、零件图上未注明全角尺寸,除刃口和面外,所有锐角均应倒角或倒圆, 视零件大小,全角尺寸为0.5X 45度—2X 45度,倒圆尺寸为R0.5- 1mm。 六、加工后的零件表面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砂眼,缩孔,裂纹和机械损伤等缺陷。 七、经热处理后的零件,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裂纹,软点和脱碳区,并削除氧化皮、脏物 和油污。 八、所有模座、凹模板、卸料板、凸模固定和垫板等,零件图上未注的平行 1、安装滑动导柱、导套的模座为100丄0.01mm 2、安装滚动导柱、导套的模座为100丄0.005mm。 十^一、滑动和滚动的可卸导柱与衬套的锥度配合面,其吻合长度和面积均应在100%以上。 十二、铆合的钢球保持圈上的钢球应在也内转动而不脱落。 十三、模具中导料板的导料宽度应按实际需要进行修正,并保证板的高度一致。

十四、模具中的相关零件如冲裁凸模、弯曲凸模、压印凸模、拉伸凸模和限位柱的调试应在 装配中修正,保证其相对关系。 十五、模具组装人员必须对凸,凹模的冲裁间隙进行调整,使均匀,并通过切纸,投影或其他方法验证,十六、经评审,批准后可改变模具中螺孔或销孔的位置。 十七、模具装配完成后需添上标识牌。 十八、组装过程中如需要进行更改,须经项目小组评审批准后方可进行。 十九、试模完成后的模具应涂防锈油,包装后置于干燥库房内。 二十、按此规定内容,填写调试记录。

冲压模具装拆调试操作规程

冲压模具装拆调试操作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标识处: 发布日期:2011.4.1 实施日期:2011.4.1

1.0 生产前的准备 1.1生产前首先选择确认模具周界,闭合高度,吨位,模柄尺寸是否与机床相匹配,锁模柄的螺丝有效长度应是螺丝自身外径的1.5∽ 2.5倍之间。 1.2先将冲床上原模具合紧,然后关闭电源,将模具拆下,用液压车将模具运放在模具架上。 2.0 装模 2.1打开模具上模,去除油封,擦净模具上的污物及锈蚀,检查模具活动部分,如导柱,型腔及工作面不应有的碰伤凹痕,裂纹等缺陷,检查冲剪刃口应符合冲剪要求,并在导柱,型腔及工作面等部位加注润滑油。 2.2检查并将冲床平面,滑块下平面的杂物,废料等清理干净。 2.3用液压铲车将模具运放到冲床工作台上,并检查模具两侧是否有物品超宽,以防止模具装进冲床时与冲床两侧床身干涉,发生事故。 2.4选择好顶杆和顶杆位臵,放好顶杆后要进行检查,保证顶杆的位臵和长度的一致性。 2.5调整模具至冲床工作台位臵,确保模具中心与压力机的工作台中心对齐,模具放好后检查各安装槽与压力机T形槽的对齐情况;模具的固定螺栓尽量安装在靠近模具侧面,模具固定部位下面不能悬空,安装次序是先上模后下模,固定模具螺栓时需安装2处或多处,对超过100Kg的上模,必须固定4处至6处紧固螺栓。 2.6调整好模具的安装高度(模具的按章高度=模具存放高度+10cm)。 2.7拉伸模在离模具上表面接触后20cm∽30cm处试顶杆,顶杆正确后将气垫或液压垫落下。 2.8将滑块开至滑块地面与上表面接触后,将上模螺钉装上并锁紧,装上下模螺钉与压件,待上下合模后锁紧,上模完毕。 3.0调模 3.1将滑块开到上死点,将留模样件取出,取下限制器上的垫块。 3.2精调装模高度与平行度,冲床的工作台面与滑块地面必须平行,平行度的偏差应小于0.035mm,滑块空行程两次后将模具合上,上下模合模后锁紧下模螺钉(空行程时注意模具各部分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通知修模工)根据不同类型冲模作进一步调整。 3.2.1落料模 调整滑块高度后一定要锁紧螺杆后才能冲压(包括试冲),确认装模无误后,应先将废纸放入模内,一般3∽5mm作业为准,再放入原材料试冲,检查所有废料有无漏出底板,并认真检查冲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图纸。 3.2.2成型模 确认装模无误后用相同厚度废料进行调试,形状调好后再放入半成品进行调试。 3.2.3拉伸模 确认装模无误后放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调试,在调试过程中要求调整好压力机主缸和液压垫(或空气垫)的压力值。 3.2.4连续模 送料机上下高度要与模具高度配合,并调好感应装臵,引导针进入导孔后开始放松(引导针一般进入导孔的直伸位的1/3);没有引导针的模具应用脱料刚刚压住原材料时开始放松。

冲压模具设计指导示范

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模具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教案环节,这个数学环节的目的: (1)帮助学生具体运用和巩固《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设计冲压模的一般程序。 (2)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有关技术资料,如《冷冲模国家规范》、《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及其它有关规范等。 (3)训练学生初步设计冷冲压模具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1 冲压模设计的准备工作 根据课程设计目的,设计课题由指导教师用“设计任务书”的形式下达,课题难度以轻度复杂《如冲孔落料复合模》为宜。设计工作量根据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情况,由指导教师酌定。 1.1 研究设计任务 学生应充分研究设计任务书,了解产品用途,并进行冲压件的工艺性及尺寸公差等级分析,对于一些冲压件结构不合理或工艺性不好的,必须征询指导教师的意见后进行改进。在初步明确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冲压总体技术方案的论证。 第一步,酝酿冲压工序安排的初步技术方案,并画出各步的冲压工序草图;第二步,通过工序安排计算及《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等技术资料,验证各步的冲压成型技术方案是否可行,构画该道工序的模具结构草图。 第三步,构画其它模具的结构草图,进一步推敲上述冲压工序安排技术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第四步,冲压工序安排技术方案经指导教师过目后,即可正式绘制各步的冲压工序图,并着手按照“设计任务书”上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 1.2 资料及工具准备 课程设计开始前必须预先准备好《冷冲模国家规范》、《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等技术资料,及图板、图纸、绘图仪器

等工具。也可将课程设计全部或部分工作安排在计算机上用Auto CAD等软件来完成,相应地需事前调试设备及软件、准备好打印用纸及墨盒等材料。 1.3 设计步骤 冲压模课程设计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拟定冲压工序安排技术方案、画出冲压工序图、画出待设计模具的排样图(阶段考核比例为15%) (2)计算冲裁力、确定模具压力中心、计算凹模周界、确定待设计模具的有关结构要素、选用模具典型组合等,初选压力机吨位(25%); (3)确定压力机吨位(5%); (4)设计及绘制模具装配图(25%); (5)设计及绘制模具零件图(25%); (6)按规定格式编制设计说明书(5%); (7)课程设计面批后或答辩(建议对总成绩在10%的范围内适度调整)。 1.4 明确考核要求 根据以上6个阶段应该形成的阶段设计成果实施各阶段的质量及考核,从而形成各阶段的考核成绩。其中课程设计面批或答辩不仅有助与当面指出学生的各类设计错例,也是课程设计考核的重要手段。最终的考核成绩在6个阶段考核成绩的基础上,由指导教师结合考勤记录及面批或答辩记录对总成绩在10%左右的范围内适度调整。 2 冲裁模结构设计示范 2.1 排样论证的基本思路 排样论证的目的是为了画出正确的模具排样图。一个较佳的排样技术方案必须兼顾冲压件的公差等级、冲压件的生产批量、模具结构和材料利用率等方面的因素。 1) 保证冲压件的尺寸精度 图1所示冲压件,材料为10钢板,料厚1mm,其未注公差尺寸精度等级为IT12,属一般冲裁模能达到的公差等级,不需采用精冲或整修等特殊冲裁方式。从该冲压件的形状来看,完全可以实现少、无废料排样法。但该冲压件的尺度精度等级决定了应采用有废料排样法。

冲压模具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冲压是大批量零件成型生产实用工艺之一。在冲压生产过程中,模具出现的问题最多,它是整个冲压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成本。影响到产品的交货周期。模具问题主要集中在模具损坏、产品质量缺陷和模具的刃磨方面,它们长期困扰着行业生产。只有正确处理这几个关键点。冲压生产才能够顺利进行。 1 模具故障 模具故障是冲压生产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常常造成停产,影响产品生产周期。因此,必须尽快找到模具故障原因,合理维修。 1.1 模具损坏 模具损坏是指模具开裂、折断、涨开等,处理模具损坏问题,必须从模具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模具使用方面寻找原因。 首先要审核模具的制造材料是否合适,相对应的热处埋工艺是否合理。通常,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对其影响很大。如果模具的淬火温度过高,淬火方法和时间不合理,以及回火次数和温度、肘间选择不当,都会导致模具进入冲压生产后

损坏。落料孔尺寸或深度设计不够,容易使槽孔阻塞,造成落料板损坏。弹簧力设计太小或等高套不等高,会使弹簧断裂、落料板倾斜.造成重叠冲打,损坏零件。冲头固定不当或螺丝强度不够.会导致冲头掉落或折断。 模具使用时,零件位置、方向等安装错误或螺栓紧固不好。工作高度调整过低、导柱润滑不足。送料设备有故障,压力机异常等,都会造成模具的损坏。如果出现异物进入模具、制件重叠、废料阻塞等情况未及时处理,继续加工生产,就很容易损坏模具的落料板、冲头、下模板和导柱。 1.2 卡模 冲压过程中,一旦模具合模不灵活,甚至卡死,就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找出卡模原因,排除故障。否则,将会扩大故障,导致模具损坏。 引起卡模的主要原因有:模具导向不良、倾斜。或模板间有异物,使模板无法平贴;模具强度设计不够或受力不均。造成模具变形,例如模座、模板的硬度、厚度设计太小,容易受外力撞击变形;模具位置安装不准,上下模的定位误差超差。或压力机的精度太差,使模具产生干涉;冲头的强度不

冲压模具拆装实训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实训报告 实验名称: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姓名:王民兴 班级:机电1411 学号: 14342110 指导老师:曹清 评语及成绩: 2016年11 月2日

实验一:冲裁模设计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此次冲裁模设计项目,掌握冲裁的变形过程及 断面特征。 2.掌握冲裁模工作零件尺寸的计算方法并正确确定冲 裁的合理间隙。 3.能够正确进行冲裁工艺的计算,并在学习之后,以 此为依据进行冲压设备的正确选择。 4.能够根据不同的制作进行冲裁件的排样,并在不同 的排样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计算出材料利用率。 5.学习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判断冲裁件的工艺性并 进行优化改进。 6.学习冲裁模的结构选定以及各组成零部件的设计。 二、实验用模具及工具 下模座,导柱,弹簧,卸料板,活动挡料销,导套,上 摸座,凸模固定板,推件块,连接打杆,推板,打杆,模柄,冲孔凸模,垫板,落料凹模,凸凹模,固定板,卸料螺钉,导料销。 三、紫铜板冲孔模总体方案的确定 1.冲制该零件的基本工序是:冲孔、落料。

方案一:采用无导向简单冲裁模; 方案二:采用导板导向简单冲裁模; 方案三:采用导柱导向简单冲裁模。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尺寸小,质量轻,模具制造容易,成本低,但冲模在使用安装时麻烦,需要调试间隙的均匀性,冲裁精度低且模具寿命短,适用于精度要求低、形状简单、批量小或试制的冲裁件。 方案二模具比无导向模高,使用寿命长,但模具制造复杂,冲裁时视线不好,不适合单个毛坯的送料、冲裁。 -方案三模具导向准确准确、可靠,能保证冲裁间隙均匀、稳定,因此冲裁精度比导板模高,使用寿命长,但比前两种模具成本高。 由于紫铜板批量小,精度低,故采用无导向简单冲裁模就能满足工艺要求,并能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故采用方案一。 2.紫铜板冲孔模结构形式的确定 (1).操作方式的选择 选择手工送料操作方式。 (2)定位方式选择 工件在模具中的定位主要考虑定位基准、上料方式、操作安全可靠等因素。

汽车冲压模具调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汽车冲压模具调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汽车冲压模具调试工作直接关系到汽车冲压的质量,高水平的汽车冲压 模具调试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车总成质量瓶颈的突破。本文分析了汽车 冲压模具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的研究和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研究和控制 在汽车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汽车冲压件是构成整车白车身不可或缺的关键零件,因此做好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的研究和控制就为确保整车的高质量生产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故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现存问题 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现存诸多问题,以下从生产质量难以达标、现场调试效率 低下、间隙调整有待优化等方面出发,对于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现存的问题进行了 分析。 (一)生产质量难以达标 生产质量难以达标制约了整车质量的提升。众所周知在汽车的生产领域中对 于冲压件的强度、刚度和抗疲劳性的要求都很严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冲压件 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弯曲回弹和局部变薄开裂,严重影响整车的质量。其次,如果 制造商盲目的处理调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那么将不可避免地增加投资,其结果 是提高冲压件和模具制造的周期和成本。因此,优化冲压工艺和调试是解决上述 问题的关键,以便最终达到良好的生产质量目标。 (二)现场调试效率低下 现场调试效率低下带来的影响是全局性的。通常来说现场调试效率低下主要 是因为拉伸模在调试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解决开裂与起皱之间的矛盾,导致调 试过程中出现问题。其次,工作人员在拉伸调试过程中需要分析制件是否处于良 好的受力状态,并且还应当在此基础上根据制件的具体状态来正确地使用塑性变 形理论,但是因为许多工作人员达不到这一工作要求,故针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找到解决方案,最终达到良好的模具调试效果。 (三)间隙调整有待优化 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现存问题还体现在间隙调整有待优化。一般而言间隙调整 有待优化主要是指,在第一次调试过程中无法将间隙控制为均匀的状态,故在这 一前提下工作人员只有做好上下模间隙的研配,并且根据应力状态来进行整改, 否则则无法做好模具的调试工作。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冲压件的尺寸存在一定 的公差范围,所以设计人员应当进行必要的间隙设计修正工作。如果工作人员能 够解决间隙存在的问题并确保板料拉伸过程的顺利进行,那么制件起皱的问题将 会得到更好的控制。 二、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的控制 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的控制应当具有全面性,以下从减少冲压件拉裂现象、增 强生产稳定性、优化凹模入口设计等方面出发,对于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的控制进 行了分析。 (一)减少冲压件拉裂现象 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的第一步是减少冲压件的拉裂现象。工作人员在制件调试 的过程中如果选择增加径向拉应力来消除褶皱,则会增加制件开裂的风险。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如果着眼于确保开裂现象的减少,往往有可能会使径向拉

冲压模课程设计及绘制装配图

冲压模课程冲压模课程设计及绘制装配图设计及绘制装配图 冲模图纸由总装配图,零件图两部分组成。 一个零件往往需多道工序,用几副模具才能加工完成,由指导老师指定一副模具进行设计。为防止总装配图设计反复,应先画装配结构草图,经指导教师认可后,再画正式的总装配图。 总装配图应有足够说明冲模构造的投影图及必要的剖视,剖面图,一般主视图和俯视图对应绘制。绘图时,先画工作零件,再画其它各部分零件,并注意与上一步计算工作联合进行。如发现模具不能保证工艺的实施,则须更改工艺设计。 装配图的绘制除遵守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外,它还有一些习惯或特殊规定的绘制方法。绘图的步骤如下: 一. 布置图面及选定比例 1. 图样幅面应符合国家标准(GB4457.1-84),基本幅面代号及尺寸如下表2-2: 表2-2 图纸基本幅面代号及尺寸 必要时允许将表中幅面的一边加长(1号及0号幅面允许加长两边),其加长量根据需要确定。一般常用1号图纸绘制装配图即可,必要时亦可用0号图纸。绘图时先将图纸及标题栏的外框线按规定绘出,这样在图纸上所剩的空白图面即为绘图的有效面积。 2. 绘图比例最好取1:1,这样直观性好。小尺寸模具的模具图可放大,大尺寸可以缩小,但必须按照机械制图要求缩放。 二. 模具总装配图

模具总装配图的一般布置情况如图2-2 1. 视图 一般情况下,用主视图和俯视图表示模具结构(图2-3)。主视图上尽可能将模具的所有零件剖出,可采用全剖视或阶梯剖视,绘制出的视图要处于闭合状态或接近闭合状态,也可一半处于工作状态,另一处于非工作状态(图2-4)。俯视图可只绘出下模或上,下模各半的视图。有必要时再绘一侧视图以及其它剖视图和部分视图。 图2-2 在剖视图中所剖切到的凸模和顶件块等旋转体时,其剖面不画剖面线;有时为了图面结构清晰,非旋转形的凸模也可以不画剖面线。 条料或制件轮廓涂黑(涂红),或用双点画线表示。 2. 工件图和排样图 工件图是经模具冲压后所得到的冲压件图形。有落料工序的模具,还应画出排样图。工件图和排样图一般画在总图的右上角,并注明材料名称,厚度及必要的尺寸。若图面位置不够,或工件较大时,可另立一页。工件图的比例一般与模具图一致,特殊情况可以缩小或放大。工件图的方向应与冲压方向一致(即与工件在模具中的位置一样),若特殊情况下不一致时,必须用箭头注明冲压方向。 3. 技术条件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心得【模版】

目录 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1)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3) 3. 主要设计计算 (1)排样方式的确定以及计算—————————————————————(3)(2)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3)(3)冲压力的计算—————————————————————————(4)(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4)(5)卸料橡胶的设计—————————————————————————(5) 4.模具总体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5)(2)定位方式的选择———————————————————————(5)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6)(4)导向方式选择—————————————————————————(6) 5. 主要零部件设计 (1)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6)(2)定位零件的设计—————————————————————————(8)(3)导料板的设计——————————————————————————(8)(4)卸料板部件设计—————————————————————————(8)(5)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8) 6.模具总装图 7.冲压设备的选定——————————————————————(8) 8.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8) 9. 模具的装配—————————————————————————(10)主要参考文献————————————————————————(12) 设计小结——————————————————————————(12)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骤(精)

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冲压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冲压工艺性,才能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制造出合格的冲压零件,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完成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a. 读懂零件图;除零件形状尺寸外,重点要了解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b. 分析零件的结构和形状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c. 分析零件的基准选择及尺寸标注是否合理,尺寸、位置和形状精度是否适合冲压加工。 d. 冲裁件断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否过高。 e. 是否有足够大的生产批量。 如果零件的工艺性太差,应与设计人员协商,提出修改设计的方案。如果生产批量太小,应考虑采用其它的生产方法进行加工。 2、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及最佳工艺规程设计: a. 根据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 初步确定冲压工序的性质,如:冲裁、弯曲、拉深、胀形、扩孔。 b. 核算各冲压成形方法的变形程度,若变形成度超过极限变形程度,应计算该工序的冲压次数。 c. 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和质量要求,安排合理的冲压顺序。要注意确保每道工序的变形区都是弱区, 已经成形的部分 (含已经冲制出的孔或外形在以后的工序中不得再参与变形, 多角弯曲件要先弯外后弯内, 要安排必要的辅助工序和整形、校平、热处理等工序。

d. 在保证制件精度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批量和毛坯定位与出料要求。确定合理的工序组合方式。 e. 要设计两个以上的工艺方案,并从质量、成本、生产率、模具的刃磨与维修、模具寿命及操作安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选定一个最佳的工艺方案。 f. 初步确定各个工序的冲压设备。 3、冲压零件毛坯设计及排样图设计: a. 按冲压件性质尺寸,计算毛坯尺寸,绘制毛坯图。 b. 按毛坯性质尺寸,设计排样图,进行材料利用率计算。要设计多种排样方案, 经过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 4、冲压模具设计: a. 确定冲压加工各工序的模具结构形式,并绘制模具简图。 b. 对指定的 1— 2个工序的模具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绘制模具工作图。设计方法如下: ※确定模具的种类:简单模、连续模还是复合模。 ※模具工作零件设计: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凸、凹模长度,确定凸、凹模结构形式和连接固定方式。 ※确定毛坯的定位和定距方式,并对相应的定位、定距零件进行设计。※确定压料、卸料、顶件及推件方式,并对相应的压料板、卸料板、推件块等进行设计。 ※模架设计:包括上下模座及导向方式的设计,也可以选用标准模架。※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 按比例绘制模具工作图。先用双点划线绘制毛坯, 再绘制工作零件, 然后绘制定位和定距零件, 用连接零件把以上各部分连接起来, 最后在适当的位置绘制压料和卸料零件。根据模具的具体情况, 以上顺序也可作适当调整。

冷冲压模具验收标准[1]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模具设计规定 项目科: 质量科: 制造科: 总经理:

1.0 目的 規范試模運作,使得模具能按時試模,同時減少一些無謂的試模,縮短模具交期,提升公司效益. 2.0 适用范圍 适用于本公司外发设计制作的所有模具. 3.0总则 模具设计前需给出《模具设计、制造、交付进度表》,表中需详细列出模具图纸设计、模具制造(线割/热处理/精磨等)及模具组装/试模三大阶段时间安排,并由供应商组织技术评审会议;表中需详细列出模具装配、初次试模交样时间。 供应商对图纸设计中的<<工序图>>及<<排样图>>完成后,设计方需要将上述资料递交文光相关负责人,文光相关责任人在接到上述相关资料后经过内部评审。然后与供应商进行双方沟通评审,确认模具设计方案, 光模具技术公司只作为技术支援。所有部件设计时必须考虑便于模修人员安装、拆卸。应尽量避免为更换冲头,而出现过多拆卸的情况。 图纸作为文光验收的重要依据,所有模具零部件需确保与图纸一致,否则按照不合格品处理。模具交付后,文光将按照图纸对模具零部件进行实测,如发现设计与制造不符合,将不予以验收。产品验收后,保留最终验收工件及全尺寸报告作为参考样品,后期模具更改完成后需保证产品质量与样品稳定一致。 模具尺寸不小于报价时模具预算尺寸,如模具为工程模工序数必须与报价时所报的工序数一致。 4.0实施细则 第一阶段:模具设计 设计图纸要求 A工艺流程图 1.工艺流程图中必须详细列出每道工位的内容,用不同颜色区分工作内容。OP10 、OP20、OP30 等为工位序号,颜色与工位对应。 2. 所有冲孔,原则上需要在同一个工位,一次冲压成型,易于保证位置度要求。所有孔的尺寸做上公差。 B结构总图 结构总图中必须附带所有部件装配关系,以及上、下模具视图,能清晰反应出整套模具的设计结构。在装配图中有详细的零部件清单。图纸需要包含全部零部件外形尺寸。总图将作为最终预算(报价)的重要依据。 C设计计算说明书 1. 文光将冲床相应参数提供给设计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